高殿杰:《水浒》人物之武松:一个最懂法的人

Category: Chinese Culture
恶法非法,安提戈涅蔑视舅舅克瑞翁所谓的法律,义务反顾安葬了亡兄。在她看来那是恶法,是不值得遵守的。武松也绝路逢生,绝望中看到了希望,拿起武器,反抗斗争而不是再逆来顺受。最终武松走上了革命之路,先二龙山后梁山,从而暗合了《水浒》官逼民反、死逼梁山的主题。

  施耐庵《水浒》洋洋洒洒百万言,不过印证了伟人总结千头万绪讲了很多道理的马克思主义而概括出的四个字:造反有理。

  前半部分讲反抗讲造反,后半部分讲招安讲投降;前半部分充满朝气,生机勃勃,后半部分一派暮气,死气沉沉;前半部分是悲剧,悲中有喜,后半部分也是悲剧,悲中更悲。金圣叹腰斩《水浒》,只保留前半部分,到梁山英雄大聚义,怕是有理。而后半部分给人以血的教训,伟人喜欢从反面看问题,认为《水浒》好就好在投降,更见深刻。

  官逼民反,死逼梁山。上梁山的结果都是相似的,被逼的过程各有各的不同。大致三类:犯事被逼,林冲、武松、鲁智深等;战败被逼,秦明、关胜、呼延灼等;设计被逼,朱仝、卢俊义等。里面又有若干小类,主动抱打不平的如鲁智深,被动遭陷害的如林冲,为报仇雪恨走投无路的如武松,为朋友两肋插刀的如石秀,拦路抢劫不义之财的如晁盖七人。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水浒》人物之武松:一个最懂法的人

  武松本不想杀人,最终还是杀人了。不想杀人的原因倒不是畏惧西门庆的权势,而是他心中有我们今天法律党所鼓吹的法律。一个最有法制观念,一个最懂法的人,最后也不可避免地走上了杀人犯罪的道路,也就更加可悲,也就更具有悲剧意味。当然,武松的知法犯法,与贪官污吏的知法犯法不可同日而语,正是相反的两个方向。

  武松底层穷苦出身,打小就没了爹娘,与哥哥武大郎相依为命,与哥哥的感情也是最为深厚的。所以武大郎的死对他来讲,无异于晴天霹雳,打击实在太大了。他很清楚哥哥的死与嫂嫂潘金莲有关联,——潘金莲勾搭过武松,导致武松不得不搬出哥哥家回到衙门去住。出差前武松对武大郎的有事要等他回来解决的“政治”交代,也许是武松心头隐隐有了不详的预感。

  为了程序正义,武松没有上来就去杀西门庆和潘金莲,尽管这符合实质正义。他要走程序,他要找证据,他要寻求一个完整的证据链。他先去何九叔家,录了口供,得了武大的中了毒的骨骸——这是物证。后有郓哥做人证,郓哥是目睹了西门庆和潘金莲的苟且之事的。俗话说“捉贼拿赃,捉奸拿双”,武松有了人证、物证,一应齐全了,应该稳操胜券了。然并卵,武松在前堂跪着,西门庆在后堂坐着,该吃吃,该喝喝。县大人在前堂对跪着的武松吆五喝六神气十足,一到后堂对坐着的西门庆就得赶紧赔不是装笑脸。武松,一介武夫,不足挂齿;西门庆,西门大官人,远近闻名的民营企业家,惹得起吗?

  所以,从一开始,这场官司就注定武松输定了。那时没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句话,即使有,也是句空话。强权即公理,从古到今,从中到外,颠扑不破。对拥有证据链的武松还如此,更不要说那些搜集不到证据的更弱势群体了。这样,我们就看到,当武松的优等选择不能使其获得实质正义,他只能选择次优方案,复仇!

  复仇,就是杀人!这是武松所不愿的。脑力诉诸法律告状打官司代表着文明,体力复仇杀人就是野蛮了。但脑力的文明不能解决问题,体力的野蛮就被提上日程不可避免了。鲁迅主张费尔泼赖应该缓刑,在他的文章中也多次写到复仇的故事。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哈姆雷特》,讲的也是一个复仇的故事。

  但武松还没有完全放弃法律,他一面计划着复仇,一面仍在法律框架内走着“程序”,避免滥杀无辜。武松把街坊四邻招至家里,写文书,做笔录。用不着刑讯逼供,口供就出来了,王婆、潘金莲都招了。冤有头债有主,武松只杀了潘金莲一人,把王婆留给了县衙去凌迟活剐。然后武松到狮子楼上杀了西门庆,再回来把西门庆和潘金莲两颗首级供祭在武大哥哥的灵前,接着就去县衙投案自首了。武松这时还没有想到逃亡,那不是英雄所为,不是好汉所为。好汉做事好汉当,大丈夫敢作敢当,他要听凭衙门发落。

  和其他人比如林冲一样,在孟州武松也安心做个囚犯了,不料想却卷入了施恩和蒋门神的争斗中。如果说为兄报仇是私事,替施恩出气就已然具有社会性质了。当初景阳冈打虎为民除害,后杀西门庆潘金莲为兄报仇,现在武松打蒋门神是除暴安良。把武松置身社会大背景下,其意义超过了家仇个人恩怨。当然,杀西门庆也是为民除害。西门庆和蒋门神一样,多重身份,明着是民营企业家,暗地里是恶霸黑社会,黑白两道通吃。

  这又是一条不归路,没等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有产者官商已经一体化,率先联合起来了。除掉武松,这就是目标。脑力者文明人做事总是有板有眼,完美没瑕疵,让人无可挑剔。蒋门神不消出面,张团练、张都监巧妙布局,只等武松往里钻。可怜的武松,空欢喜一场,似乎都马上有家了,人生的春天都要来临了,没想到,黑暗更在后头。武松被张都监陷害发配恩州,在半路一个叫飞云浦的地方,险些被害死。

  血的教训终于使得武松清醒了,阔人的筵宴上,摆的是“窄人”的人肉包子。正如他所曾面对的景阳冈上的老虎,刺激不刺激,总归要吃人;不是被老虎吃掉,就是打死老虎。武松对待老虎还是有经验的,一旦看清了张都监们的邪恶嘴脸如同老虎一个样子,反倒把自己的人生之路看得更光明了更敞亮了更开阔了。

  复仇!杀!这一次武松不再犹豫,做得干脆利落,血溅鸳鸯楼,张家上下几十口一个不剩,杀个干净,包括自己曾爱上的春兰。有人认为武松滥杀无辜,无辜吗?同在张府,不可避免或多或少都卷入进了。覆巢之下,岂有完卵?一个大染缸,岂有纯色?宴席上的人肉,应是吃过一片两片的。要说负责任,也得是张都监们。

  “杀人者,打虎武松也!”这是武松留在墙上的八个大字,实实在在用血写成的。振聋发聩,再一次体现了武松的坚毅、果敢,是个英雄好汉。行不更名,立不改姓,不投案自首了,也绝不鬼鬼祟祟。赵家权贵们,法律党们,不用再怀疑其他犯罪嫌疑人,动用法律手段,全国通缉我吧,这是武松最后的绝望的呐喊。悲哉!

  恶法非法,安提戈涅蔑视舅舅克瑞翁所谓的法律,义务反顾安葬了亡兄。在她看来那是恶法,是不值得遵守的。武松也绝路逢生,绝望中看到了希望,拿起武器,反抗斗争而不是再逆来顺受。最终武松走上了革命之路,先二龙山后梁山,从而暗合了《水浒》官逼民反、死逼梁山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