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伟:中兴事件和安全飞机

Category: Chinese Culture
总之,考虑到中兴事件,中国大飞机项目也要留点神了,而类似安全飞机这样的项目的关键是如何突破壁垒、如何商用。

  中兴事件出现了转机——

  这当然是正面的消息,同时也别太当回事,现在美国人、尤其是特朗普讲话谁还敢当真啊,这老汉的呓语实在是太多了!

  这不,新的消息马上来了——

  事情的发展和我之前的预测一模一样——

  1、中兴是中美斗争的筹码而已;

  2、所以中兴没事、问题会解决;

  3、既然是筹码、就要费点周折。

  所以大家就坐等看戏吧,有兴趣的可以留意一下中兴的股票,不赚白不赚。

  中兴事件给我们泼了冷水,逼迫我们仔细审视西方主导下的世界的险恶和虚伪,告诉我们这个世界和1840的世界并无不同,提醒我们虽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高端领域(比如芯片)要加大力度、要更坚决地推进中国制造2025!

  所以中兴事件的结果必然是这样的:美国短期获小利但长期不可逆转地吃大亏!

  总体而言,这件事情对中国是大大的好事、让我们丢掉幻想;对美国是大大的坏事、因为经济信用破产了!

  于是接下来的联想5G投票事件就顺理成章了——这个事件发生在2016年,如今能掀起这么大的波澜当然有杨元庆蹩脚言论的因素——

  我都没兴趣批评这个糟糕得让人目瞪口呆的表态,我只知道很多人因此拉黑联想!

  同时必须指出的是,虽然现在很多人认定联想胳膊肘向外拐、在关键的标准投票中背叛国家利益,但坦白讲标准投票是系统工程、复杂度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只凭一个片段做整体判定是不严肃的。

  但无论如何,此事被热炒和中兴事件有关联——现在大家都多多少少对高端行业的控制更加感兴趣了、知道标准很重要了、理解中兴华为们不容易了。

  提高了全国人民对高端行业的理解而且更加同仇敌忾,川建国同志辛苦了!哪怕稍后给中兴供货后,美国的芯片企业想象以前一样地挣钱是绝对不可能的了!

  中兴的问题在中兴经历过休克般的煎熬后似乎可以解决了,很多人可能因此想到了另外一个行业:大飞机!

  长期以来,大飞机领域被空客波音把持,中国在运十的惨痛教训后上马了C919项目,为了加快研发进度、同时为了更好地和行业打成一片以利获得欧美适航证,C919采用了系统集成的方式、很多重要部件从外国公司采购——

  当然我这样讲并非批评C919,事实上这种系统集成的方式是大飞机乃至大型设备制造的通用方式,因为任何一个国家或企业通常不可能完成所有部件的制造、考虑到成本等因素就这是这样了,所以彼此合作就成为社会化大生产下的常态,一般情况下这种合作能够保持顺畅,因为行业上下游是一种共生的状态。大飞机行业是这样、通讯制造行业也是这样。

  中兴在美国断供后的窘态就是行业常态被打破造成的,以前我们不大考虑这个风险,但以后必须要考虑了。

  中兴之所以称为出头鸟是因为中国通讯制造业对西方造成了威胁,C919的情况也是这样的。既然中兴可以被骤然断供,C919有可能吗?

  当然!

  因为C919的的确确在威胁空客和波音了,这一点我们心知肚明——C的意思就是要和A(AirBus)、B(Boeing)并列。

  所以可以预见的是,C919将来也有可能会面临类似中兴被断供的风险。这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或经济问题了,而是政治问题。

  我的网友司马平邦是一个很有想法和干劲的人,2017年开始张罗一个“安全飞机”的项目,希望能组织资源开发一种安全性更高的飞机技术、减少飞行事故。

  我非常赞赏他的想象力,同时认为这件事情任重道远。理由如下——

  首先,安全并不是飞机最为关键的指标、也不是乘客最为关心的指标。

  其次,任何风险不可能降低到零,必须要结合成本等因素做综合判定。

  最后,不能商用的技术毫无疑义,而且商用问题远比技术问题更复杂。

  首先,安全并不是飞机最为关键的指标、也不是乘客最为关心的指标。

  交通工具的安全指标通常由伤亡人数除以对应的人公里数得出,目前飞机几乎是目前最为安全的交通工具(当然安全指标可能被中国的高铁超过),一般认为,坐飞机死1次相当于坐小汽车死了1600次。调查结果显示,乘客对飞机最为关键的需求是“准时到达”。

  可是平时我们对空难的关注程度远远高于车祸,这是因为空难通常是要么没有要么一家伙来个大的、很吸引眼球,而且坐飞机的人经济条件好些自然影响也大些,此外空难被关心也说明其小概率性。

  所以对飞机安全性的研究当然有必要,但必要性不大。而且从数据看,飞机安全性一直在提高中——

  其次,任何风险不可能降低到零,必须要结合成本等因素做综合判定。

  片面地谈降低风险是没有意义的,事实上进一步提高飞机安全性的措施不存在技术问题——要知道人类从太空都可以安全返回了,飞机当然更不是问题。

  然而航天员的安全返回和乘客安全性的提高是两个问题,前者是国家战略行为、是不计成本不讲效率的,飞机则完全相反,所以安全措施的使用就要综合判定。

  比如很多人建议给乘客配降落伞,然而这会增加飞机重量,更要命的是你无法指望乘客熟练使用降落伞。比如有人建议给整个乘客舱甚至整架飞机配巨型降落伞,然而这对飞机的整体设计提出更高要求乃至改变现有的飞机设计标准,代价大到大家普遍不接受。

  作为高空高速的交通工具,飞机的风险的处置最好还是交给专业飞行员,乘客能做的其实相当有限。

  比如这次川航驾驶舱玻璃破碎事件,亿万分之一的概率,你接受不接受呢?不接受的话有什么可行的方式降低这个风险?

  最后,不能商用的技术毫无疑义,而且商用问题远比技术问题更复杂。

  这方面其实最敏感、最重要,然而不需要更多解释,看看中兴的遭遇就知道了——当你对既有市场造成冲击时,所面临的反击是不择手段的、毫无底线的。

  所以安全飞机这样的概念的实现,个人努力的效果微乎其微,还是要看国家的。

  总之,考虑到中兴事件,中国大飞机项目也要留点神了,而类似安全飞机这样的项目的关键是如何突破壁垒、如何商用。

  还有,司马平邦网友去年就希望我帮他写写安全飞机,可惜一直没时间,今天终于可以结合中兴事件大致写写了,算是交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