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后炮

马后炮,中国象棋术语。一方的马与对方的将处于同一直线或同一横线,中间隔一步,再用炮在马后将军,称为“马后炮”。是残避或中局阶段一种颇有力量的杀着。”现实生活中是一个贬义词,比喻事情已经发生,才说自己有先见之明,说自己早料到事情的结果会是这样,指的人们主观认识和行动落后于客观实际的某些情况。出处:元·无名氏《隔江斗智》第二折:“今日军师升帐,大哥须要计较此事,不要做了马后炮,弄的迟了。”示例: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29回:“人已死了,在这里放那~,可是迟了。”

 images/j2xml/8cbf1915e1ab1f153fcde614df5e0029.jpg

基本信息

名称:马后炮   释义: 马后炮 中国象棋术语。
用法:褒义 谓语   结构:联合式
注音:mǎ hòu pào    

目录

  • 1简介
  • 2象棋棋子
  • 3马后炮杀法
  • 4引申意思
  • 5出处
 

简介/马后炮

 

马后炮马后炮图册

中国象棋术语。一方的马与对方的将处于同一直线或同一横线,中间隔一步,再用炮在马后将军,称为“马后炮”。是残避或中局阶段一种颇有力量的杀着。          

 

  

象棋棋子/马后炮

 

【马】棋子名称。每方有两。局中,每着走一直一斜,可进可退,俗称“马走‘’字”。如果在一直处有其他棋子,即不能走过去。可越过河界,属攻子类,力较强。开局时宜利用兵为其开道;中局和残局阶段,随局势的变化而有多种着法。因走法较为灵巧,且活动范围较大,故有“八面威风”之称。

【炮】 棋子名称。每方有两个。对局中,在不吃子时,每一着可以直进、直退、横走,不限步数;吃子必须隔一个棋子跳吃,俗称“炮打子”。属攻子类,为长兵器。常可联系各子,遥控对方,使已方前后左右呼应连贯,易成攻势。开局着法四大类中,以炮局类为多。如中炮、过宫炮、敛炮等。开局和中局阶段的进攻变化优于马。残局阶段,双方如无士、象,则炮不如。炮借士、象的力量可以攻守兼备:一车可胜马、双士而难胜炮、双士。

马后炮杀法/马后炮

用马作为控将子限制对方将帅左右或上下活动,用置于马后的炮充当叫将子而把对方将死的一种极为常见的杀法,称之为

马后炮马后炮图册

马后炮杀法。

 

马七进九       ......
红车马炮三子归边,攻势猛烈,但欲迅速拿下黑城则还须仔细地运筹帷幄。现红进边马准备马后炮将是颇有深算的好棋。如走炮八平九分炮叫杀,则黑车4退1蹩马后红将一时难以入局。

将 5进 1

上将也是被迫之着。如将5平4则红马九进七后再车八进八,速胜。

马九退八
退马蹬炮准备下着马八进七再踩车并要马后炮将,好棋。以下黑必顾此失彼而丢子。红经过认真谋划,终于决胜于千里之外。

炮二进一  
眼看黑方下手车9平8即对红构成绝杀,看似子力分散的红棋却自有妙计。这着精巧无比的探炮叫杀便是力挽狂澜的不二选择,颇有“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的恢弘气概。如诚惶诚恐地走车三进一叫将,黑将6进1,车三进一,将6进1,炮二退三,士5进4!马七进六,将6平5!红一阵手忙脚乱却并无制敌手段,局势将难以挽回。

象 7进 9

 

马后炮马后炮图册

炮二平七
红炮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仅这一进一平寥寥两着已使得战局风云突变,天翻地覆,真是妙不可言。以下无论黑方如何行棋,均将难以防范红马后炮的杀着。如黑走车2退8,则马七进六!士5退4,车三进一!红仍捷足先登。

 

马二进四       ......
黑棋正在打双,红棋似乎只有此着可走。但实际上这也是红迈向胜途的第一步。

  将 5平 6

车四退二       ......
这步退车是红向胜利进军的第二步,也是最关键精妙好棋!赖此一着,红取胜天堑变通途,赢棋已定。如随手误走马四进二打将后再退车,则黑炮1退1后红将无比遗憾地与胜利失之交臂。

卒 3进 1

炮五进一
进炮阻炮成马后炮绝杀,终于顺利完成了赢棋三步曲。

引申意思/马后炮

 

马后炮 ( mǎ hòu pào )

解释: 象棋术语。比喻事后才采取措施,但已无济于事。 

出 处 /马后炮

马后炮马后炮图册

元·无名氏《隔江斗智》第三折:“今日军师升帐,大哥须要计较此事,不要做了马后炮,弄的迟了。”

用 法 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比喻不及时的举动

示 例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29回:“人已死了,在这里放那~,可是迟了。”

近义词 事后诸葛亮 

 
在历史上象棋出现的时间可能稍晚,起先人们只下围棋,而不下象棋。据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载:“奕,围棋也。”这就可见围棋出现的时间最早,所以凡是下棋都指的围棋。又据晋代张华的《博物志》说:“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或云: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把围棋说成是尧舜所创造,这当然是荒唐的;但是,张华此书至少可以证明围棋在晋代以前就出现了。其他类似这样的说法还很多。周秦诸子及《山海经》上也都有关于奕棋的记载,大概围棋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已经很流行,当无疑义。

不过,围棋只有黑白之分,无法运用什么马后炮之类的战法。马后炮只能用于象棋,这也是毫无疑问的。而象棋的出现,据汉代刘向的《说苑》所载,也在战国时代。这是否可信还待考。至于有人说象棋也是创始于舜,那是杜撰。还是刘向说的创于战国时代较有可能性,他说:“雍门周谓孟尝君曰:足下燕居斗象棋,亦斗战之事乎?”又说:“燕则斗象棋而舞郑女。”照这个说法,战国时代已经有了象棋。不过,当时的象棋究竟是什么样子就不得而知了。

根据多数古籍的记载,象棋被公认为北周武帝所创。如明代的杨慎、胡文焕、谢肇淛等人都抱这样的看法。而且北周庚信有《象戏赋》《进象经赋表》两篇作品可以作证。所谓象戏指的就是下象棋的游戏,所谓象经乃是讲解象棋的图经。

有了象棋的以后,马后炮也就出现了。

古代的象棋当然和我们现在的象棋还不一样。按明代胡文焕的《事物纪原》所载:“象棋乃周武帝所造,有日月星辰之象,与今象棋不同。”这里虽然提到日月星辰之象,实际上什么样子还不能确切知道。而明代上距北周,历时太久,传述也未必可靠。倒是宋代司马光的《古局象棋图》颇有参考的价值。此图以战国七雄并峙之局,列为象戏。七国各有一主将、一偏将、一裨将、一行人、一炮、一弓、一弩、二刀、四剑、四骑。这就是说,一盘棋分七个部分,代表七国,下棋的人可以七个,也可以六个、五个、四个、三个、采取合纵连横的方法;每一国有十七个棋子,其中四骑等于四个马,但是只有一个炮。这个炮的行动规律与现在象棋中的炮差不多。图中说明:

“一炮,直行无远近,前隔一棋乃可击物;前无所隔,及隔两棋以上,则不可击。”

这个规定显然与现在象棋中的炮基本相同。至于马的行动规律,图中又说明:

“四骑,曲行四路,谓直一斜三。”

不难设想,有四个马,可以曲行四路,那末,尽管只有一个炮,而马后炮的出现机会一定要比在今日的象棋中更多一些。因此,我们无妨下一个断语,就是说:马后炮是随着古象棋的出现而同时出现的。

但是,在古象棋中出现的马后炮,是很厉害的一着,它往往可以“将死”对方,正如现在象棋中的马后炮也常常是能致对方于死地的绝招一样。这们看来,马后炮原来的涵义是积极的,根本不同于现时人们口头所说的马后炮的那种消极的涵义。

从积极的涵义转为消极的涵义,这个变化太大了。然而,这类事情却也是常有的,岂只马后炮而已哉。

 

Add comment


Security code
Refr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