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主题阅读【文集文稿、文集、传记、回忆录、研究资料大汇总】

dsbj246
dsbj246
dsbj246
dsbj246
dsbj246



9.不要当楚霸王(读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原文]

  汉军荥阳,筑甬道属之河,以取敖仓粟。汉之三年,项王数侵夺汉甬道,汉王食乏,恐,请和,割荥阳以西为汉。项王欲听之。历阳侯范增曰:“汉易与耳。今释弗取,后必悔之。”项王乃与范增急围荥阳。汉王患之,乃用陈平计,间项王。项王使者来,为太牢具,举欲进之。见使者佯惊愕曰:“吾以为亚父使者,乃反项王使者!”更持去,以恶食食项王使者。使者归报项王,项王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范增大怒,曰:“天

  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项王许之。行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

  ――摘自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毛泽东读书的笔记和谈话]

  有这样的情况:一切事情,第一书记一个人说了就算数。这是很错误的。哪有一个人说了就算数的道理呢?我这是指的大事,不是指有了决议之后的日常工作。只要是大事,就得集体讨论,认真地听取不同的意见,认真地对于复杂的情况和不同的意见加以分析。要想到事情的几种可能性,估计情况的几个方面,好的和坏的,顺利的和困难的,可能办到的和不可能办到的。尽可能地慎重一些,周到一些。如果不是这样,就是一人称霸。这样的第一书记,应当叫做霸王,不是民主集中制的“班长”。从前有个项羽,叫做西楚霸王,他就不爱听别人的不同意见。他那里有个范增,给他出过些主意,可是项羽不听范增的话。我们现在有些第一书记,连封建时代的刘邦都不如,倒有点像项羽。这些同志如果不改,最后要垮台的。不是有一出戏叫《霸王别姬》吗?这些同志如果总是不改,难免有一天要“别姬”就是了。(笑声)我为什么要讲得这样厉害呢?是想讲得挖苦一点,对一些同志戳得痛一点,让这些同志好好地想一想,最好有两天睡不着觉。他们如果睡得着觉,我就不高兴,因为他们还没有被戳痛。

  ――摘自毛泽东1962年1月30日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见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笔820821页)

  《项羽本纪》,送各同志一阅,几天还我不迟。这个新版《史记》,标号及注解,都很醒目,好看。

  ――摘自毛泽车1963年1月3日的一个批示

  [解析]

  《项羽本纪》是司马迁《史记》里最有声色的一篇。项羽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的农民大起义中,以暴风骤雨的声势摧毁了强大的秦帝国。当时陈胜吴广的起义军已经覆灭了;楚军的主力已经被击破,主将项梁战死;赵国被围困,即将破灭;农民革命的形势在逆转,镇压起义军的暴秦统治者声势复振,起义军跟暴秦统治者的斗争已经进入生死存亡阶段。项羽在这时候,完成了陈胜、吴广所不能够完成的事业,以他过人的才气,激励士卒,抱着决死的意志,终于击溃了暴秦的主力军。司马迁也指出了这点,说他“遂将五诸侯灭秦”。灭秦以后,项羽为西楚霸王,刘邦被封为汉王,随即进行了长达8年的楚汉战争,结果项败刘胜。司马迁一方面写出了项羽的英勇,一方面也写出了他所以失败的原因。司马迁在《项羽本纪》末了的论赞里说:“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这是说,项羽失败的原因:背弃关中怀念楚国,即放弃秦地,定都彭城(徐州),这是一;放逐义帝,自为霸王,这是二;凭着自己的私智不知师法古人,这是三;要以武力来统一天下,这是四。司马迁还在《高祖本纪》里引了汉朝初年人的话说明刘邦和项羽的胜败。高起、王陵认为刘邦对有功的人给与应得的赏赐,项羽对有功的人猜忌,不给予应得赏赐,所以刘胜项败。刘邦说.张良善于用计,萧何善于安抚百姓,做好一切供应工作,韩信善于用兵,他能用这三人,所以取天下;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所以失天下。这就是说项羽赏罚不明,不识人,不能用人,这确是项羽失败的重要原因。

  毛泽东读史,很注意总结成败的经验教训。1963年1月7日,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曾说到项羽有三个错误,一个是鸿门宴不听范增的话,放跑了刘邦;一个是楚汉订立了鸿沟协定,项羽却认真了,而刘邦却不以为然,不久就违反协定东进攻楚;再一个就是他建都徐州,位置没有选好。在毛泽东看来,项羽除了在战略上发生一些失误外,最重要的教训是“不爱听别人的不同意见”,即不能知人、用人,不肯纳谏,从而在鸿门宴不杀刘邦反而放跑了他,应该乘胜夺取汉甬道的时候,反而放弃了,这些,都是他手下谋士范增极力主张的。毛泽东当然不是就史论史。他讲项羽失败教训,是为了对那些缺乏民主作风、不“认真地听取不同的意见”的干部,“挖苦一点”,“戳得痛一点”,“让这些同志好好地想一想”。为此,他还特意把《项羽本纪》挑出来给一些同志读,以引起注意。从这以后,“西楚霸王”便成为中共党内批评不民主作风的代名词了。
dsbj246

Add comment


Security code
Refr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