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主题阅读【文集文稿、文集、传记、回忆录、研究资料大汇总】

lw3019
lw3019
lw3019
lw3019
lw3019



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






  ――马恩列斯毛与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探索

  祝福恩

  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学说,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泽民在中共十四大报告中指出:“在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上,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僵化停滞是没有出路的”。学习、研究邓小平关于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直接动力的论述,对于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统一全党思想,深化改革,以改革促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一

  历史地回顾一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发展动力的研究和论述,有助于掌握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识邓小平提出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直接动力思想的伟大意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动力是一个体系。马克思在1895年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结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①。这指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②。这就历史唯物主义地揭示了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马恩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社会基本矛盾的概念,但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的思想是十分明确的。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什么引起的呢?马克思说:“随着新的生产力的获得,人们便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而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他们便改变所有不过是这一特定生产方式的必然关系的经济关系”③,恩格斯说:“社会制度中的任何变化,所有制关系中的每一次变革,都是同旧的所有制关系不再相适应的新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④。马恩通过对社会基本矛盾之间矛盾运动的考察,阐述了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根本动力的思想。对这个思想,列宁有个简练的表述:“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做自然历史过程”⑤。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首先是生产力的发展和变化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生产关系的变化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由此导致整个社会形态的变革,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可见,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的引发者和内在动因。对社会发展来说,生产力就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马恩运用这些理论研究了资本主义社会,把社会发展动力理论又深化了一步。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是由占统治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所决定。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社会基本矛盾其矛盾性质是对抗性的,靠社会制度自

  身是不能解决的。社会基本矛盾在运动中要通过人与人的关系表现出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背后都站着一定的阶级,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阶级代表者是无产阶级,生产关系的阶级代表者是资产阶级,其矛盾必然表现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但这根本动力的功能,还必须靠破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旧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实现。由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表现为两大阶级之间的斗争,而这种斗争社会制度自身又不能解决。这样,能解决这一矛盾的东西,就成为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在阶级社会中,只有阶级斗争才能解决阶级矛盾和斗争,推翻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统治,冲破生产力发展的桎梏,这样阶级斗争就成为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马恩指出:“将近四十年来,我们都非常重视阶级斗争,认为这是历史的直接动力(重点号引者加),特别是重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认为它是现代社会变革的巨大杠杆;所以我们决不能和那些想把这个阶级斗争从运动中勾销的人们一道走”⑥。马恩这里明确提出了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历史唯物论认为,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由基本动力....、根本动力和直接动力.三个层次所构成的动力系统。基本动力是动力系统的最高层次,它是构成任何社会的基本矛盾并贯穿其始终,其相互运动推动社会的发展。根本动力是动力系统的动因层次,它是在社会基本矛盾构成中处于关键位置,决定其他矛盾的产生和发展,从最根本层次上推动社会发展。直接动力是动力系统的操作层次,它能够消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框框,解放生产力,使其动力功能得以实现,进而直接推动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不论其性质如何,都是在基本动力、根本动力和直接动力相互运动相互作用推动下不断向前发展的。

  二

  马恩创建了人类社会发展动力的系统理论,极大地丰富和推进了历史唯物论。由于历史的局限,马恩不可能把这一理论运用于社会主义社会,揭示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理论体系。列宁肯定并继承了马恩的思想,并运用于实践,通过无产阶级的斗争,砸碎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列宁在理论上坚持了马恩关于社会发展动力的唯物史观。他承认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1920年5月列宁读布哈林的《过渡时期的经济》一书,读到书中“资本主义是对抗的、矛盾的制度”时,批注:“极不确切。对抗和矛盾完全不是一回事。在社会主义下,对抗将会消失,矛盾尤将存在。”⑦由于列宁经历社会主义实践太短,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还没有来得及论述。

  斯大林对马恩列关于社会发展动力的理论在社会主义社会的适应性发生了动摇。1938年,苏联生产资料所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结束后,斯大林发表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书,他说:“苏联的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是生产关系完全适应生产力性质的例子,这里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同生产过程的社会性完全适合,因此,在苏联没有经济危机,也没有生产力破坏的情形”⑧。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完全适合的,根本不存在矛盾。

  那么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呢?1939年,斯大林在联共(布)第十八次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中说:“与任何资本主义社会不同,现在苏联社会的特点就在于,在苏联社会中再没有对抗的敌对阶级了,剥削阶级已经消灭了,而构成苏联社会的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在友爱合作的基础上生活和工作的,..在这种共同性的基础上,像苏联社会在道义上和政治上一致,苏联各族人民的友谊以及苏维埃爱国主义这样一些动力也得到了发展”。很明显,斯大林否认了马恩列关于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社会主义社会的适用性,认为“道义上和政治上一致”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客观他说,斯大林已放弃了历史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但也不能否认斯大林的“完全适合论”中的合理内核,即社会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在总体上是适合的,在社会主义社会中阶级斗争已不是其发展的动力。但他否认矛盾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存在及其动力作用,承认同一性是社会主义发展动力,就违反了起码的哲学常识了。

  在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理论探索中,斯大林的“无矛盾动力论”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占统治地位。到1952年,斯大林才认识到他这种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理论的错误,因而在他写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才承认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存在矛盾。他说:“完全适合这种说法是不能在绝对的意义上来理解的”⑨。尽管如此,他也没有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作为社会基本矛盾提出来,更没有指出这对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这说明,社会主义理论在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问题上,自社会主义在世界上制度化后,并没有由空想变成科学,其理论并不是历史唯物论。由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没有得到科学的解决,至使社会主义社会在发展中缺少科学理论指导,因而发展比较缓慢,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三

  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研究上,毛泽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一方面是放弃了斯大林的“完全适合论”及社会主义发展的同一动力论,另一方面是提出许多宝贵的理论。

  1956年我国“一化三改”胜利结束后,社会主义怎样发展,发展动力是什么?斯大林没有解决的难题又摆在毛泽东面前并要求解决。毛泽东坚持唯物史观,放弃了唯心史观,极大地推进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1957年2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把马克思主义的对立统一规律运用于社会主义社会,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⑩。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上已诙复了历史唯物论,否定了社会主义无矛盾论和“完全适合论”,阐明了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主义发展基本动力的思想。在此基础上,又对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性质、特点作了科学的阐述。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同旧社会的矛盾,例如同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是根本不相同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表现为剧烈的对抗和冲突,表现为剧烈的阶级斗争,那种矛盾不能由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来解决,而只有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够加以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是另一回事,恰恰相反,这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11)。这样毛泽东自然而然地否认了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是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发展生产力就成为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12)。事实上毛泽东已承认并指出了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

  如果毛泽东按着这条历史唯物主义的轨迹走下去,一定能揭示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什么,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又一次大飞跃。遗憾的是毛泽东自己提出了问题。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不相适应的问题,“我们今后必须按照具体的情况,继续解决上述的各种矛盾”(13)。以什么方式、手段解决,毛泽东并没有明确提出来。就是说毛泽东已要研究社会主义发展直接动力问题,但最终并没有解决。毛泽东已经解决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动力、根本动力,为什么没有解决直接动力?尔后又为什么放弃他所阐述的正确思想呢?从客观上看,是50年代末国内外形势发生了变化,从主观上看,是毛泽东本人理论素质问题及对马克思主义理解的偏颇。进而把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矛盾当成是阶级斗争,否定了自己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书中正确思想,把阶级斗争当成社会主义主要矛盾。1957年10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扩大的第三次全体会议的讲话中说:“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毫无疑问,这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14),否定了“八大”关于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表述。指出:“‘八大’决议上有那么一段,讲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种提法是不对的”(15)。毛泽东由此彻底否定并违背了他八个月前的思想,放弃了社会主义发展基本动力、根本动力的历史唯物论。

  这样,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发展直接动力的研究,不可能在历史唯物论的思路上前进了,只能沿着阶级斗争是主要矛盾的逻辑发展。因而,他指出三大改革完成后“阶级斗争并没有熄灭”(16)。由此把阶级斗争当成了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犯了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实际上,这是毛泽东陷入了历史唯心论后,对马恩关于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理论的照搬。但一个是历史唯物论,一个是历史唯心论,一个是对阶级斗争的科学评价,一个是把阶级斗争扩大化,由此可见,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探索有功有过,泾渭分明,其功其过都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理论科学解决极为难得的台阶。

  四

  在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历史时期,斯大林、毛泽东没有解决好的社会主义发展动力,尤其是直接动力问题,尖锐地摆在邓小平面前。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要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走出“左”的误区,进入新的历史时期,要创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就必须科学地解决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特别是直接动力这一关系到社会主义生死存亡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战略家,他既知道马恩列斯对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论述,更知毛泽东探索的成功与失败。因而邓小平在解决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时,首先进行拨乱反正,把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从唯心史观回到唯物史观。1979年,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中说:“关于基本矛盾,我想现在还是按照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的提法比较好。毛泽东同志说:‘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他在这里说了很长一段话,现在不重复。当然,指出这些基本矛盾,并不就完全解决了问题,还需要就此作深入的具体的研究”(17)。邓小平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论述,实质上是赞同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动力。但邓小平对毛泽东的表述又不太满意,因为“并不完全解决了问题”。就是说毛泽东并没有明确解决社会主义发展直接动力的问题。

  邓小平吸取了毛泽东在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上的失足,进而走出了对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研究的唯心史观的误区。他科学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指出:“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18)。科学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由此论述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他说:“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19)。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才能更有效地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对付外国侵略者的侵略和颠覆,也才能比较有保证地逐步创造物质条件,向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前进”(20)。邓小平虽然没有说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其思想是十分明显的。

  在社会主义现实中,生产力的根本动力作用发挥不到位,其发展受到较大束缚。对此,邓小平在50年代中期就认识到,并指出是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所致。但解决方式并没有提出来(2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的思想已经成熟了。1978年,他明确提出了改革。指出:为了加快经济发展,“不仅需要进行技术上的重大改革,而且需要进行制度上、组织上的重大改革。进行这些革命,是全国人民的长期利益所在,否则,我们不能摆脱目前生产技术和生产管理的落后状态”(22)又说:“我们过去没有及时提出改革。但是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23)。由于没有提出改革,致使我国生产力没有得到解放和发展。邓小平指出:“为了发展生产力,必须对我国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我们要发展生产力,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是必由之路”(24)。邓小平把改革与发展生产力联系起来,为他提出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直接动力理论奠定了宝贵的前提。什么是一个社会形态发展的直接动力,关键的是看什么能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直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能直接解决社会基本矛盾,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因而成为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改革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唯一手段,并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自然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对此,邓小平在1992年南巡谈话中说:“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邓小平这段论述的思想真谛就是提出了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

  邓小平关于改革社会主义发展直接动力的思想,标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理论得到了科学而圆满的解决,即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动力,生产力是其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革是其直接运力,社会主义社会就是在

  这动力体系推动下发展的。由此说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认识有了一个新的发展,这是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史上,对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认识的一次质的飞跃。这是历史唯物论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又一次成功的运用,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中国形态的科学社会主义。

  五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科学解决,特别是关于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直接动力的思想,是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史上第一次,因而在理论与实践上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第一,解决了当代社会主义发展中具有生死存亡意义的问题,为社会主义发展指明了方向。社会主义在地球上制度化后,社会主义如何发展,其发展动力是什么?始终是一个亟待解决而没有解决好的重大问题。苏东国家剧变后,这个问题以社会主义生死存亡的意义上提出来。在这样的严峻背景下,邓小平提出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直接动力,科学解决了社会主义发展动力体系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难题,在理论上解决了马恩对社会主义设想与实现的反差,使社会主义又一步迈向了科学,解开了困扰人们长达近百年的社会主义发展动力之谜,为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指导。

  第二,揭示了改革与社会主义发展的同步性及改革的根源性、必然性和长期性,为改革奠定了坚实的依据。恩格斯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改革的社会”(25)。恩格斯这个预见十分宝贵。由于历史条件所限,改革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作用并没有说明。邓小平则科学、正确地答上了这道历史性难题。

  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其必然与社会主义同步,必然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因而改革是客观的,是长期的,将伴随社会主义始终,将推动社会主义进入共产主义。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积极参加改革,做改革的促进派,用改革的动力机制把社会主义推向前进。

  第三,实现了对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科学认识,把社会主义的发展奠定在现实基础上,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指导。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仅从理论形态,指出了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并最终战胜资本主义。但怎样发展更快,其发展动力是什么,并没有象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直接动力”那样明确的论述。要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必须填补这个理论空白。邓小平深知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但长期以来,人们在理论上并不承认社会主义社会还有解放生产力的任务。邓小平从实际出发,破除了这种僵化的理论,不但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一个解放生产力的任务,而且强调要用改革来解放生产力。这样改革与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联系就被揭示出来,改革使生产力的根本动力作用变为现实,改革自然成为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这样,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理论,填补了科学社会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理论的空白,使社会主义发展奠定在现实的基础上,确保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

  (作者单位: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

  注释

  ①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82页,第82―83页。③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22页,第365页。⑤《列宁全集》第1卷,第8页。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189页。⑦《列宁全集》第60卷,第281―282页。⑧《斯大林选集》下卷,第33页。⑨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第45页。⑩(11)(12)(13)(14)(15)(16)《毛译东选集》第5卷,第373页,第372―373页,第375页,第374页,第475页,第475页,第476页。(17)(18)(20)(22)(23)《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第168页,第168页,第83页,第126页,第140页。(19)(20)《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53页,第116―117页(21)见《邓小平文选》(1938―1965年)第305页(2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第443页。
lw3019

Add comment


Security code
Refr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