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主题阅读【文集文稿、文集、传记、回忆录、研究资料大汇总】

myp006
myp006
myp006
myp006
myp006



第五章






  ●“晚打不如早打,美国是老虎,早晚要吃人。”彭德怀向毛泽东大胆请战。

  ●1950年11月25日,毛岸英牺牲在彭德怀的指挥部里。周恩来没有马上告诉毛泽东主席。

  ●美国人承认与中国作战是一次错误。毛泽东和彭德怀因此而自豪。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人民军(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军队)在金日成首相指挥下,为实现祖国独立、自由、统一而战。金日成这一举动不像美国人所指责的那样是经苏联和中国同意的,恰恰相反,它是金日成的独立决定。在他看来,由于李承晚得到美国的支持,尽快发起进攻将有利于在军队人数和装备上尚占优势的人民军。很显然,对美国直接出兵的危险性,金日成预计不足。

  自从1910年以后,朝鲜就被日本军队占领,沦为殖民地。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后,共同参加对日作战的美苏军队以三八线――北纬三十八度线为界分别进驻南北朝鲜,处理受降及战后事宜。12月,美、英、苏三国外长会议决定“重建朝鲜成一独立国家”,并“设立一临时朝鲜民主政府”,指定美苏两国军事代表组成联合委员会讨论具体实施办法。这一决定在事实上却导致了南北朝鲜的长期对立。1948年8月15日,美国支持李承晚成立了大韩民国政府,并派500人组成的军事顾问团帮其训练和组建军队。在美国破坏朝鲜和平统一的情况下,金日成在9月9日组织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并当选为内阁首相。由于出现了两个政府并存的局面,金日成主张在没有任何外国干涉的条件下举行全朝鲜普遍选举,建立统一的中央政府,实行自主和平统一。李承晚担心选举对他不利,力主武力统一,“南北分裂是必须用战争来解决的”。因此,双方都做了相当充分的战争准备,形成对峙。这样,统一朝鲜的任务只能诉诸于武力了,当然,他们都希望吃掉对方。

  朝鲜人民军进攻迅猛,势如破竹,使李承晚军队一败涂地,它的保护人美国当然不能无动于衷。美国远东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冒雨飞往朝鲜战场实地考察。此后,他向华盛顿发出了美国应直接出兵的呼吁:守住目前战线并能在日后收复失地的唯一保证就在于把美国地面部队引入朝鲜战区。要继续利用我们的空军和海军而无有效的地面部队配合,就不能起决定性作用,除非在这被破坏的地区为充分利用海陆空军联合部队作出准备,否则我们的使命将只是白白牺牲生命、耗费金钱和丧失威信,在最坏的情况下,可能遭到彻底的毁灭。不到24小时,美国总统杜鲁门就发表声明,宣布他“已命令美国的空海部队给予朝鲜政府部队(指南朝鲜部队――作者)以掩护和支持”,授予麦克阿瑟使用地面部队的权利。于是,美军第24师、骑1师、第25师和第8集团军先后离开日本抵达朝鲜战场。同时,美国海军第7舰队和第13航空队开赴台湾,以阻止中国共产党部队对台湾的进攻,保持台湾的“中立”。7月7日,美国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紧急决议组成“联合国军”(共16个国家――作者),8日,杜鲁门任命麦克阿瑟为“联合国军”总司令。

  美国决定直接派兵参战并没能阻挡住李承晚军队的溃退。6月28日,人民军攻占汉城,7月20日又攻占大田。生俘美军第24师师长威廉・迪安。到8月中旬,金日成的军队已解放了南朝鲜80%的地区,将美李军压缩到洛东江以东仅10000平方公里的狭小地区。再往前,就是浪涛滚滚的大海了。

  然而道格拉斯・麦克阿瑟毕竟是位五星上将,他根据自己对日作战的经验和朝鲜地形南北狭长、美军海军空军力量强大又善于联合作战的优势,提出了仁川登陆作战计划。经过激烈的争吵和论证,登陆计划被五角大楼批准。1950年9月15日深夜,美军第7师和海军陆战队第1师组成的第10军团在260多艘军舰,近500架飞机掩护下实施了仁川登陆作战计划并取得成功,将人民军的后方交通线拦腰截断。之后,登陆美军迅速向内陆推进,和沃克指挥的第8集团军相配合,猛烈攻击朝鲜人民军,重新占领汉城,并截断了人民军的退路和后方交通。

  在美李军队的联合进攻下,金日成领导的人民军面临强大的压力。因腹背受敌,遭受严重伤亡。10月1日,麦克阿瑟发出“最后通牒”,要求朝鲜人民军无条件“放下武器停止战斗”。同一天,金日成首相和外务相朴宪永向中国政府和毛泽东发出了求援电报:

  在美国侵略军登陆仁川以前,形势不能说不利于我们,敌人在连战连败的情况下,被我们挤于朝鲜南端狭小的地区内,我们有可能争取最后决定的胜利,美帝军事威信极度地降低了。于是,美帝国主义为挽回其威信,为实现其将朝鲜殖民地化与军事基地化之目的,急速调动驻太平洋方面陆海空军的差不多全部乓力,于9月中旬以优势兵力在仁川登陆??

  目前战况是极端严重的。我们人民军虽对上陆的敌人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对于前线的人民军,已经造成了很不利的情况。战争以来敌人利用约千架的各种飞机,每天不分昼夜地任意轰炸我们的前方和后方,在对敌空军毫无抵抗的我们面前,敌人则充分发挥其威力了。各战线上敌人在其空军掩护下,活动大量机械化部队,我们受到的乓力和物资方面的损失是非常严重的。后方的交通、运输、通信与其他设施大量被破坏。同时,我们的机动力则更加减弱了。敌人登陆部队与南部战线已经连接在一起,切断了我们的南北部队。结果,使我们在南部战线上的人民军处于被敌切断分割的不利情况里,得不到武器弹药,失掉联系,甚至于有一部分部队则已被敌人分散包围着??我们估计,敌人可能继续向三八线以北地区进攻。如果不能继续改善我们的各种不利条件,则敌人企图是很可能会实现的。要保障我们的运输、供给以及部队之机动力,则必须具备必要的空军,但是我们没有准备好的飞机师。

  ??我们一定要决心克服一切困难,不让敌人把朝鲜殖民地化与军事基地化,我们一定要决心不惜流血,流尽最后一滴血,为争取朝鲜人民的独立解放民主而斗争到底!我们正在集中全力,编训新的师团,集结在南部的十余万部队,于作战上有利的地区,动员全体人民,准备长期作战。

  在目前,敌人趁着我们严重的危机,不予我们时间,如果继续进攻三八线以北地区,则只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是难以克服此危机的。因此,我们不得不请求您给予我们以特别的援助。及在敌人进攻三八线以北地区的情况下,

  急盼中国人民解放军直接出动援助我军作战。

  金日成的求援电使毛泽东召集政治局常委紧急蹉商,这时正是新中国的国庆一周年,当晚天安门广场的国庆焰火尚未熄灭,毛泽东就和共和国中央领导人在颐年堂里开始研究出不出兵的问题,一直讨论到天亮。于10月2日凌晨作出出兵援朝的决议。同日,毛泽东致电斯大林:

  我们决定用志愿军名义派一部分军队至朝鲜境内和美国及其走狗李承晚的军队作战,援助朝鲜同志。我们认为这样做是必要的。因为如果让整个朝鲜被美国人占去了,朝鲜革命力量受到根本的失败,则美国侵略者将更为猖獗,于整个东方都是不利的。

  下午,中共中央书记处在颐年堂开会,毛泽东认为出兵已是刻不容缓,请林彪带兵赴朝,但林彪不大赞成出兵,称病推辞。中央书记处遂改派彭德怀挂帅。毛泽东要周恩来派专机去西安接彭德怀,参加准备于4日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

  10月3日凌晨1时,周恩来紧急约见印度驻华大使潘尼迦,告诉他由于美军已越过三八线,与尼赫鲁总理原来保证的情况不一样,因而中国对朝鲜问题不能不管。周恩来要求潘尼迦通过尼赫鲁总理将中国的打算转告给英国外交大臣贝克,再转告美国。

  10月4日,彭德怀被召到北京。

  从历史的观点看,我国与美国的较量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早在1946年,美国政府就成为中国人民的敌人了――它出钱出枪出顾问帮助蒋介石与中共作战。因此,1949年1月8日毛泽东就强调说:“我们从来就是将美国直接出兵占领中国沿海若干城市并和我们作战这样一种可能性,计算在我们作战计划之内的。这种计划现在仍然不要放弃,以免在事变万一到来时,我们处于手足无措的境地。”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后,为防止美国直接出兵,毛泽东于5月23日以中央军委名义电令各野战军,指出“二野目前主要任务是协助三野对付可能的美国军事干涉。此项准备是必须的,有此准备即可制止美国的干涉野心,使美国有所畏,而不敢出兵干涉。”

  1949年6月15日,毛泽东在新政协筹备会上的讲话中再次提醒人们警惕美国的侵略:“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中国反动派对于他们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的失败,是不会甘心的??假如他们还想冒险的话,派出一部分兵力侵扰中国的边境,也不是不可能的。所有这些,我们都必须充分地估计到。我们决不可因为胜利,而放松对于帝国主义分子及其走狗们的疯狂报复阴谋的警惕性。”果然,美国政府拒绝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回绝了政务院总理周恩来提出的中美建交建议,只承认台湾“国民政府”的合法性,在政治上孤立中国。不久,美国又在经济上封锁中国,采取了与中国人民政府为敌的政策。

  既然中美之战不可避免,那么在什么地方较量呢?当时,中国估计美国可能会从三个主要方向来实行对中国的攻击,即朝鲜、台湾、越南。后来(1958年),周恩来在志愿军干部总结会上谈到了这个问题:我们和美帝国主义较量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就看是选择在什么地方。这个当然取决于帝国主义,但同时也决定于我们。帝国主义决定在朝鲜战场,这个对我们是有利的。我们也决定来抗美援朝,现在我们想一想三个战场,大家会憧,不论从哪条来说,如果在越南作战,更不用说是在沿海岛屿的作战了,那就比这里困难得多了。所以比较起来:最有利的地形,最便利的交通,最便利的物资支援,最便利的人力支援,最便利的政治动员,还有最便利于我们取得苏联间接的帮助,不论从哪个条件上看,这三个战场来比,我看你们大家今天会同意最好的战场还是在这儿。在这个地方较量了,那是最有益、最有价值、最值得、也最有利。

  正是基于这种设想和准备,1950年4月,海南岛解放已进尾声时,中央军委组建了战略预备队,调第四野战军第13兵团集结中原河南作为机动兵团,起全国战略预备队的作用。应付来自朝鲜、台湾、越南方面的任何突然事变。司令员黄永胜,政治部主任杜平。下辖第38军(军长梁兴初、政委刘西元)驻信阳;第39军(军长吴信泉、政委徐斌洲)驻漯河;第40军(军长温玉成、政委袁升平),该军团正参加海南岛战役,尚未归建制,准备驻地为洛阳。这种安排果真派上了用场。

  这样,朝鲜战争的发生并不出意料之外,但对1950年的中国来说,仍然是个突然事件。此时,除西藏、台湾以外,鲜艳的五星红旗已插遍全中国的领土,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点正由乡村转向城市,从战争转向经济建设。全国上下都忙于政权选举、土地改革、复员军队、恢复生产,虽然在军事上也做着解放台湾进军西藏的准备,但毕竟是和平建设代替了战争动荡。硝烟在渐渐远去,可是朝鲜战场又传来枪炮声,提醒中国不能高枕无忧。

  朝鲜战争对1950年的彭德怀来说更是突然,当他10月4日下午奉中央紧急指示乘飞机匆匆赴京时,一点也没料到是出兵朝鲜问题。虽然他作为我军高级领导者知晓我军有反击美国侵略的准备,但他认为轮不着他。确实,在我国数千里的沿海地带,集结着二野、三野、四野大军,还有一大批能征善战的将领,应付突发事件,这些部队就近调动足够,哪用得着正在大西北全力搞建设的他老彭呀!不过,彭德怀作为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在搞建设的时候并无刀枪入库的想法,相反,他要求军队作好战争准备,有备才能无患。他曾对杨得志说:我们不少同志认为没什么大仗可打了,是的,我们也不愿意再打什么仗了,好端端的一个中国已经打得七零八落了,老百姓吃了多少苦啊!可敌人的事情历来不是我们所决定得了的,总归要有些准备吧!头脑要清醒一些,对军队来说,我是相信“有备无患”四个字的。

  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领导人,自从得到朝鲜战争的消息后就一直关注着局势的演变,预测着种种可能。在他看来,无非是两种趋势,一是速决,朝鲜人民军很快取得胜利,将美李军队赶下海去;二是持久,美国不甘心失败,继续增兵,或者在北朝鲜登陆,扩大战争规模。从战争的进展情况看,战争转入持久的可能性和美军扩大战争规模的可能性日益增大。为防万一,毛泽东决定屯驻河南的第13兵团迅速开赴东北,组建东北边防军。这一步棋对后来扭转朝鲜战局起了关键作用。对于东北边防军指挥机关的人选,毛泽东也考虑再三,几十年革命,涌现出一批将才帅才,用谁更合适?毛泽东想让善于大兵团作战的粟裕任东北边防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让肖劲光和肖华任副司令员和副政治委员。但因粟裕重病缠身,在青岛疗养,一时难以康复,而肖劲光和肖克正分别主持海军工作和总政工作,难以脱身,使指挥机构难以组织。无奈,只好先将13兵团开往东北,有勇有谋的第15兵团司令员邓华替换黄永胜任13兵团司令员,这是经林彪、罗荣桓建议后毛泽东批准的。

  1950年7月13日,中央军委正式作出《关于保护东北边防的决定》,分别从河南、广东、广西、湖南,黑龙江等地抽调第13兵团之第38军、第39军、第40军及第42军,炮兵第1师、第2师、第8师、一个高射炮团、一个工兵团,共25.5万人,组成东北边防军,赴东北集结整训。争取8月底,最迟不得超过9月底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同时,根据代总参谋长聂荣臻的建议,将上海地区的第9兵团、西北地区的第19兵团分别调至津浦、陇海两铁路线,策应东北边防军。毛泽东还建议加快特种兵建设,迅速组织飞行团、战车旅、高炮团等。

  9月15日,美军在仁川登陆,朝鲜战局骤变,人民军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危在旦夕。更严重的是,美国飞机的炸弹落在我国的东北地区,侵略军的进攻方向也直指鸭绿江和图们江,中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对此,我国政府提出抗议。由于中美尚未建交,我国通过印度向英、美交涉。9月28日,美军占领汉城后,印度总理尼赫鲁向我国政府保证英、美、法三国外长会议已经说好“不过三八线,如要过三八线,也要提到联合国来决定”。但我国得到的情报是美国要过三八线,它先稳住中国,过三八线后,还要搞中国。

  9月30日,中国总理周恩来严正声明:中国人民决不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并请印度政府向英美转达中国的态度。但美国却认为这是中国对他们的政治恫吓。为切实弄清中国出兵的可能性,美国总统杜鲁门――当时美国重点在欧洲,如果在亚洲和中国作战,就会冲击美国与苏联相抗衡的世界战略,也是美国力所不及和英法等国反对的。因此,杜鲁门不得不慎重――10月15日亲自飞到太平洋上的威克岛和道格拉斯・麦克阿瑟会谈,麦克阿瑟认为中国或苏联出兵的可能性很小,他说:中共在满洲集结30万大军,是事实,然而,以我的专业知识判断,在联军掌握空军优势的情况下,中共领导人不会愚蠢地往韩国前线投入大规模的正规军,因为它的主力将会在出平壤之前遭到联军空军的重大打击而被歼灭。麦克阿瑟作出了中国不会出兵或至多象征性地派出5至6万人的结论。杜鲁门放心地飞回华盛顿。

  事实恰恰相反,在此之前,中国已经作出了出兵援朝、抗美卫国的决定。

  1950年8月,金日成领导的人民军已把战场推进到南朝鲜领域,进展顺利,因而中国东北边防军集结东北只是防止意外,先做准备,看情况再说。8月下旬,毛泽东发电报给彭德怀,内容是:德怀同志,为了应付时局,现须集中12个军以便机动(已经集中了4个军),但此事可于9月底再作决定,那时请你来京面商。毛泽东。

  确实,出兵朝鲜不是件容易的事,还要再议,而且还有个出兵名义、出兵时机问题。再说,兵是集中在东北了,可指挥机构并没组织落实,万一过江,谁去指挥这数十万大军。对此,毛泽东和党中央都要考虑。但因为要等等看,这些事情的讨论决定暂时限于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和中央书记处书记会议范围内。

  美军仁川登陆后,毛泽东和刘少奇、朱德、周恩来商量(任弼时是五位书记处书记之一,当时身患重病,正在医院治疗。1950年10月27日病逝),决定让中南军区司令员林彪挂帅出征。但当毛泽东把他从广州召到北京中南海面谈时,林彪婉言拒绝。他说近一段时间身体很不好,老出虚汗,四肢无力,吃不好也睡不好,头晕眼花,恐怕担负不了统率大军的重任,请求毛泽东派一名比他更健康、指挥能力上更强的同志去。或者先让别人去指挥,等他治疗一个时期,身体稍有好转后,立即赴朝。同时,林彪推荐了彭德怀。

  林彪的态度使毛泽东大感意外,长期革命生涯中,我党我军领导人在关键时刻总是不惜牺牲,勇挑重担,哪有畏惧退缩者!这个林总怎么搞的?然而事情不可勉强。“那么你就好好休养吧!如果中南医疗条件不好,可以到北京来治疗,也可以去苏联。”

  林彪的话是实情,中央也知道他身体弱。他的肠胃不好,又患神经衰弱,怕水、怕风,甚至听到流水声都使他皮肤过敏。而朝鲜战争条件又肯定十分艰苦,恐怕难以适应。不过,要说有病,哪位将帅没病,风风雨雨几十年,条件那么艰苦,没有病才怪呢!就说身体十分硬朗,从来没受过伤的彭德怀,也患有痔疮、胃病、慢性肠炎等。林彪用身体不适回绝毛泽东,理由太不充分。实际上他是怕打败。在他看来,与美国直接作战,取胜的可能性太小,这样的差事费力不讨好,还会损害他辽沈、平津战役中打出的威信。于是,他向中央递交了赴苏联治病的申请报告,得到批准。

  对此,与林彪长期共事的聂荣臻也相当奇怪,他说以前没有发现林彪怕死到这种程度,可能不仅仅是个怕死问题,而是非常浓厚的个人主义――打败了,有损他林总的声誉和威信,打胜了,自己也折腾苦了。

  这样,毛泽东又找常委们议论,物色新的人选。对林彪的做法,几位常委都感意外。看来林彪考虑太多了,身体是不好,但还不至于不能指挥,不成理由。经过讨论,大家赞同毛泽东的提议:如果需要出兵朝鲜,派彭德怀同志去指挥。

  事实证明,派彭德怀赴朝鲜指挥作战非常合适。自从1928年起,彭德怀就和毛泽东一起战斗,共同指挥过红一方面军,打过许多硬仗、恶仗、胜仗,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也指挥组织过许多大战役,有指挥大规模作战的军事才华。更重要的是,彭德怀是一位把个人功名利禄置于脑后的人,对革命工作忠心耿耿,任劳任怨,而且身体也好,他完全可以代替林彪。

  然而,对毛泽东来说,由于林彪――他一直欣赏和信赖的军事指挥员的临战退缩,又对援朝问题增加了几分谨慎,但是朝鲜人民军危急重重,金日成又发来了求援电,不打也不行。于是,他召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决定出兵朝鲜的问题,以免误了战机。这样,有了彭德怀1950年10月4日的北京之行(本来是10月3日接彭德怀来京,不巧华北地区细雨阵阵,云层很低,当时国内只有小型飞机,不能航行,4日上午才有专机去西安接彭德怀)。

  据杨得志回忆,彭德怀的汽车几乎和北京派去的飞机同时到达西安机场。长期的军旅生活,让彭德怀养成了说走就走的习惯。他没带洗漱用具,也没有回家向夫人浦安修说一声,就象出征打仗一样急急出发了。临行前,他让秘书张养吾带了一大堆有关西北经济建设方面的资料。因为中央没有告诉他火速赴京的原因,他不知道是讨论出兵朝鲜问题,还以为是中央召集各大区负责人讨论制定三年经济建设计划呢!所以带上了一大堆西北经济建设资料。

  飞机在向东的航线上平稳飞行,彭德怀没心思欣赏舷窗外的风景而闭目沉思。“究竟是什么事这么急,一分钟也不准停留?”他睁开眼,要张秘书取出西北地区开发规划纲要。他要再研究研究,作好准备,说不定到北京后毛泽东主席要考考他这个西北地区的父母官。虽然在打仗上他一点不含糊,但在西北这个穷地方搞建设,彭德怀心里确实没底。当然,彭德怀也想到朝鲜问题。他记起了毛泽东8月下旬发给他的电报。“但不太可能,如果需要增兵援助朝鲜同志,率先出动的应该是13兵团,它们是原来隶属第四野战军的主力,有什么事,有林彪、罗荣桓他们足够了。”想来想去,彭德怀仍然猜不出此行目的。“算了,不想了,到北京以后再说吧。”

  下午4时左右,飞机到达北京西郊的西苑机场。彭德怀走下飞机,坐上中央办公厅派来等候着的一辆黑色轿车,迎接的人按毛泽东的交代要送彭德怀先到北京饭店休息一下。彭德怀说:不是说不能耽搁吗?直接去中南海。车到中南海丰泽园,周恩来出来迎接,一起进入颐年堂。这里,正在进行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彭德怀和毛泽东打过招呼后,随便找个椅子坐下。“原来中央在讨论出兵朝鲜之事,自己没有准备,先不要说话,好好听。”于是,彭德怀静静听着每位领导人的发言。

  《彭德怀自述》第257页载:我刚到,未发言,内心想是应该出兵,救援朝鲜。散会后,中央管理科的同志把我送到北京饭店。当晚怎么也睡不着,我以为是沙发床,此福受不了,搬在地毯上,也睡不着。想着美国占领朝鲜与我隔江相望,威胁我东北,又控制我台湾,威胁我上海、华东。它要发动侵略战争,随时都可以找到借口,老虎是要吃人的,什么时候吃,决定干它的肠胃,向它让步是不行的,它既要来侵略,我就要反侵略。不同美帝国主义见过高低,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是困难的。如果美国决心同我作战,它利速决,我利长期;它利正规战,我利对付日本那一套。我有全国政权,有苏联援助,比抗日战争时期有利得多。为本国建设前途来想,也应当出兵。常说,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要比资本主义阵营强大得多。我们不出兵援助朝鲜,那又怎样显示得出强大呢?为了鼓励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反对侵略的民族民主革命,也要出兵;为了扩大社会主义阵营威力也要出兵。“你们说的都有理由,但是别人危急我们站在旁边看,怎么说心里也难过。”我把主席的四句话反复念了几十遍,体会到这是一个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相结合的指示,“有理由”,但如果不把它同朝鲜处于危急时刻联系起来考虑,那就是民族主义者而不是国际主义者。我想到这里,认为出兵援朝是正确的,是必要的,是英明的决策,而且是迫不及待的。我想通了,拥护主席这一英明决策。

  第二天上午9点左右,邓小平受毛泽东之托到北京饭店,约彭德怀去中南海。因为4日下午的政治局会议上彭德怀没发言,毛泽东想听听他的意见。

  彭德怀来到毛泽东的办公室。两人在沙发上坐下,毛泽东就问彭德怀想得怎么样,彭德怀说:主席,昨天晚上我反复考虑,赞成你出兵朝鲜的决策。毛泽东又问:你看,出兵援朝谁挂帅合适?彭德怀问:中央不是已决定派林彪同志去吗?毛泽东谈了林彪的情况后说:我们的意见,这担子,还得你来挑,你思想上没这个准备吧?彭德怀沉默一会后,说:我服从中央的决定。毛泽东略带感慨地讲:这下我就放心了。现在美军已分路向三八线北冒进,我们要尽快出兵,争取主动。今天下午政治局继续开会,你摆摆你的看法。

  5日下午,政治局扩大会议在颐年堂继续举行。在其他人发言之后,彭德怀表明了自己的看法,主张参加:“出兵朝鲜是必要的,打烂了,等于解放战争晚胜利几年。如美军摆在鸭绿江岸和台湾,它要发动侵略战争,随时都可以找到借口。”

  “好嘛,我看德怀同志的意见很好,”彭德怀话刚说完,毛泽东就接上了茬。“我给大家通报个情况,经过和少奇、恩来、朱德等同志的商量,我们想让彭德怀同志率兵出征。我也同德怀同志谈了,他同意,好吧,德怀同志,我谢谢你!党和人民谢谢你!你是临危受命哪??”

  会议后,毛泽东对彭德怀说:给你10天准备,出兵时间初步预定在10月15日。

  10月7日晚,彭德怀告诉他的秘书:该准备走了,收拾东西,去朝鲜。把秘书搞得很吃惊:怎么去朝鲜。等他明白情况后问彭德怀要不要回西安先安排一下,彭德怀把眼一瞪:“安排什么?那儿没我地球照转,工作交接由中央负责安排。时间很紧,我得很快到东北。”确实,和美国人打交道,不那么简单,彭德怀心里也很重。第二天一早,彭德怀就赶赴沈阳,在登上停在东郊机场上的飞机前,他才想起让秘书给他夫人浦安修发个电报,说明情况。

  1950年10月8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发布命令并秘密地传向东北边防军:将东北边防军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迅即向朝鲜境内出动,协同朝鲜同志向侵略者作战并争取光荣的胜利??任命彭德怀同志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当天,彭德怀与高岗率领临时指挥所人员飞到沈阳,住在东北局三经路招待所。晚上会见了朝鲜内务相朴一禹。第二天,他不顾疲劳,立即召开军级以上干部会议,要求各军在10天内做好一切出国作战的准备。随后,他与东北人民政府负责人研究作战配合、筹建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和后勤机关等事宜,忙得不可开交。就在这时,11日深夜,中央军委代总参谋长聂荣臻打长途电话到沈阳,要彭德怀火速回京,参加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讨论有关出国作战问题。

  彭德怀被紧急召回的原因是苏联方面原定由苏联出动空军配合中国军队入朝作战的决定,理由是他们没有准备好。彭德怀接到了这样的电报:

  彭(德怀)高(岗),邓(华)洪(学智)韩(先楚)解(方):(一)10月9日命令暂不执行,13兵团各部仍就原地进行训练,不要出动。(二)请高岗彭德怀二同志明日或后日来京一谈。毛泽东

  13日,彭德怀和高岗到达北京。中共中央经过再一次讨论后,决定不管有多大困难,都出兵朝鲜。10月13日凌晨,毛泽东的电报送到周恩来手里:

  恩来同志:

  与政治局同志商量结果,一致认为我军还是出动到朝鲜为有利。在第一时期可以专打伪军,我军对付伪军是有把握的。可以在元山、平壤线以北大块山区打开朝鲜的根据地,可以振奋朝鲜人民。在第一时期,只要能歼灭几个伪军的师团,朝鲜局势即可起一个对我们有利的变化。

  我们采取上述积极政策,对中国,对朝鲜,对东方,对世界都极为有利;而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到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

  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毛泽东一九五○年十月十三日

  政治局会议作出有无苏联空军参加中国都出兵朝鲜的决定后,在北京的彭德怀立即急电东北部队,要他们继续作好战争准备。10月15日,彭德怀飞回沈阳并立即到安东,并召集了师级以上干部会议。

  很显然,这是作战前的动员会议,要动员,就要讲深讲透,于是彭德怀在会上讲得很多、很全面:

  中央经过反复讨论和慎重考虑,认为对朝鲜战局不能置之不理。就是说,我们要积极支持北朝鲜人民反抗侵略者,帮助他们争取独立自由和解放。我认为中央这种决策,是十分必要和非常正确的。不过,对这个问题,在党内是有不同看法的,同志们都是党员,如有不同的意见,也可以提出来讨论。

  意见主要是两种,一是主张不出兵或暂不出兵朝鲜,其理由是:第一,我们的战争创伤还没有治愈;第二,土地改革工作尚未完成;第三,国内的土匪、特务还没有彻底肃清;第四,军队的装备和训练尚不充分;第五,部分军民存有厌战情绪等。总之,一切准备不够,主张暂不出兵。另一主张是积极出兵援助朝鲜,因为我们准备不够。敌人的准备也是不够的,特别是美帝国主义者准备不够。据中央军委的材料,美国的陆军共有21个师,有战斗力的17个师,海陆空军共有146万人,连最近动员的一部分合计150万强,到明年才可达200万人,其中陆军只有83万多人。英国和法国的兵力更不够。法国在越南常打败仗,英国的困难也很多。帝国主义集团既然准备不够,为什么又要打呢?主要是想以打来巩固他们的内部,扩大他们的影响,来争取一些动摇的国家继续加入他们的阵营。仁川登陆,侵占汉城,美国又抖起了威风,我们必须及时地给以打击。如果我们不积极出兵支援朝鲜革命政府和人民,国内外反动派的气焰就会高涨起来,亲美派也会更活跃。如果美国占领朝鲜,对我们就是一个直接威胁,它就可以把兵力转向越南、缅甸,到处搞鬼,我国就将陷于被动,国防、边防都处于极不利的地位。在国际影响上也不利于我们。

  三五年以后再打,让我们松一口气,好不好?当然好。但是三五年以后还是要打的,我们三年五年辛辛苦苦建设起来一点工业,到那时还是要被打得稀烂,而那时日本已被美国武装起来了,可能出动较大的军队,我们再制止侵略就很不容易了。还有西德,也会很快被美国扶持起来,它的钢产量很大,不容忽视。这样看,目前打也许更有利些。当然,我们目前不希望大打,也不向美国宣战,而是以人民志愿军的名义支援朝鲜革命战争。要想取得和平,就必须经过艰苦严重的斗争。我国革命已经胜利了,世界革命力量也已取得了优势,但如我们袖手旁观,不积极帮助邻国反抗侵略者,就会给世界革命泄气。另一方面,我们要建设国防,建设重工业,三五年是办不好的,因此,我们的陆军、空军装备在三五年内也不可能特别改善,海军就更谈不上,所以迟打不如早打好。

  在敌人方面,空军占有优势,坦克和炮兵也占有优势,机械化程度比我们高得多,但战术方面我们比敌人强,敢于近战,用炸药,拚刺刀,投手榴弹,这些都是敌人害怕的。而且我军的政治质量远比敌人高。敌人的困难正在增加,优势长久不了,他们军队的补给运输来回一次需要38天,更重要的是,他们是非正义战争,兵心不稳,士气不高,而我们是正义之战,这是决定胜负的基本因素。

  在作战方法上,我们要改变过去在国内战争中采用的运动战,大踏步地前进和大踏步地后退不一定适用朝鲜战场。因为朝鲜地面狭小,敌人又暂时占有优势,所以要采用阵地战和运动战相结合。敌人进攻,我们要把它顶住,不使它前进,发现敌人的弱点,即迅速出击,深入敌后,坚决消灭之。保守土地是我们的任务,但更重要的是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只要有机会,哪怕一个营、一个团,也要坚决地予以歼灭。我们的战术是灵活的,大家应根据战场情况的发展具体应用。

  我们是共产党员,是国际主义者,援助朝鲜,是我们应尽的义务,也是巩固我国革命的胜利成果,保护东北的工业,巩固我国的国防。因此,我们进入朝鲜千万不要骄傲,不要以大国援助者的身份自居,要尊重朝鲜同志,多看他们的优点,对人家的缺点不宜随便批评,更不要专挑缺点毛病。如果找缺点,国内就有,何必跑这么远呢?我们的干部要起模范带头作用,给人家留个好的印象。

  另外,还有个纪律问题。出国作战,纪律问题至为重要,我们军队有良好的传统,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博得了全国人民的拥护和赞扬,也是我军不断胜利的保证之一。到朝鲜后,更要发扬这个优点。一般说来,下列情况下容易犯纪律:(一)打了胜仗的时候;(二)打了败仗的时候;(三)遇到艰难困苦的时候。这三个时候要特别注意。要胜不骄、败不馁,遇到困难不埋怨。虚心谨慎,亲密团结,一定能战胜敌人。

  我们的任务是艰巨的,也是光荣的,我相信我们能胜利地完成任务。

  彭德怀讲了一个多小时,从决策讲到敌情,从作战方针讲到军队纪律,可谓相当细致,不愧是位勇谋兼备的将军。

  尽管如此,彭德怀还是觉着身上的担子很重,从外表看,他脸上凝着一层忧虑和严肃。他深知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分量:此次作战非同以往,美国陆海空三军相互配合,现代化装备,而志愿军基本上是小米加步枪。加上异国作战,地理民情不熟,语言不通。而且朝鲜已受到战争的严重破坏,部队作战所需物资绝大部分不能就地解决,而要靠国内供应。但是不管困难多大,也必须打胜这一仗。毛泽东已经说过:既然中国决定了出兵,那么首要的问题是能战胜敌人,能解决朝鲜问题。

  打这一仗,责任重大哟!

  当然,他也想到过指挥问题。入朝的部队多是原来四野的,按说林彪来指挥更合适。在北京的时候,彭德怀曾问过毛泽东为什么林彪不出来,第一次毛泽东没正面回答,第二次问,毛泽东作了解释:原来我们考虑的人选是林彪,但他对出兵朝鲜有不同看法,跟他谈,他递来了傅连

Add comment


Security code
Refr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