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主题阅读【文集文稿、文集、传记、回忆录、研究资料大汇总】

yyys037
yyys037
yyys037
yyys037
yyys037



1.运用摹状法的种类






  毛泽东运用摹状法,主要分为人物摹状和事物摹状两大类。

  ①人物摹状法毛泽东对人物进行摹状的情况较多,有个人摹状、群像摹状、神态摹状、言语摹状、心理摹状、行为摹状等。

  个人摹状。这是一种对某一单个人物形象的描写。《在陕北公学纪念鲁迅逝世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毛泽东这样描写鲁迅:

  他往往是站在战士的血痕中坚韧地反抗著,呼啸着前进!

  说鲁迅的反抗和前进的背景是“站在战士的血痕中”,反抗的样子是“坚韧地”,前进的样子是“呼啸着”,使鲁迅这个大无畏的革命者的形象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群像摹状。这种摹状的对象是一组群体性人物。在《论联合政府》中,毛泽东是这样描写大革命失败后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

  但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他们高举起革命的大旗,举行了武装的抵抗??

  这段话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这组人物形象的刻画,有爬起、揩血、掩尸、举旗等细节,十分典型,既有鲜明的个性,又有突出的代表性,令人感动。

  神态摹状。这是通过人物的神态描写来反映人物形象。下面是一则很典型的例子:

  中国亲日派大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汪精卫,看了这种情形(指日本帝国主义灭亡中国的基本方针不会变更的情形――引者),吓得发疯,跪倒在日本面前,订立了日汪卖国条约??(《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反对反共顽固派》)

  注精卫被“吓得发疯,跪倒在日本面前”签订卖国条约,真是一副奴才相,摹状极为逼真。

  言语摹状。通过人物谈话刻画人物形象,就是言语摹状。毛泽东在教育外来干部与本地干部必须团结合作,但外来干部往往不尊重本地干部的时候,他这样说:

  ??有些人轻视本地干部,讥笑本地干部,他们说:“本地人懂得什么,土包子!”(《整顿党的作风》)

  仅一句话,就把瞧不起本地干部的外来干部的思想反映出来了。

  心理摹状。通过心理活动或想法来刻画人物的态度,可以称为心理摹状。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毛泽东对小资产阶级中生活下降那部分人是这样描写的:

  这种人因为他们过去过着好日子,后来逐年下降,负债渐多,渐次过着凄凉的日子,“瞻念前途,不寒而栗”。这种人在精神上感觉的痛苦很大,??

  “瞻念前途,不寒而栗”、“在精神上感觉的痛苦很大”,都是人物心理上的具体反映,读者完全可以从中看出他们的思想状况。行为摹状。通过人物的举止行为刻画人物形象,就是行为摹状。例如,毛泽东写闻一多:

  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别了,司徒雷登》)

  一个“拍案而起”,一个“横眉怒对”,两个动作,就使一身正气的闻一多这个英雄形象永垂不朽。毛泽东进行人物摹状时,往往把两种以上的摹状手法结合起来,使被描写的对象更加形象生动:

  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有些同志却在那里“无的放矢”,乱放一通,这样的人就容易把革命弄坏。有些同志则仅仅把箭拿在手里搓来搓去,连声赞曰:“ 好箭!好箭!”却老是不愿意放出去。(《整顿党的作风》)

  这段话中“乱放一通”、“搓来搓去”属于行为摹状;“连声赞曰”属于神态摹状;引号内的话是言语摹状。这是三种摹状的结合运用。又如:

  比如富裕中农,大家看到,无论在那个革命中间,他们总是动摇的,不坚定的,高兴起来可以发狂,悲观起来可以垂头丧气。他的眼睛经常看到的是他那一点小财产,无非是一两匹牲口呀,一辆大车呀,十几亩地呀。他们患得患失,生怕失掉这些东西。(《增强党的团结,继承党的传统》)

  其中“发狂”、“垂头丧气”等是神态摹状;“眼睛看到”、“患得患失”、“生怕失掉”是心理摹状。这是两种摹状法的结合运用。

  ②事物摹状法

  毛泽东对具体事物的摹状也很形象,例如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对当时时局的描写:

  ??现在世界上的局面,是革命和反革命两大势力作最后斗争的局面。这两大势力竖起了两面大旗:一面是红色的革命的大旗,第三国际高举着,号召全世界一切被压迫阶级集合于其旗帜之下;一面是白色的反革命的大旗,国际联盟高举着,号召全世界一切反革命分子集合于其旗帜之下。

  两面大旗,且分红白,由两个组织分别“高举着”、“号召着”,把当时世界形势的格局勾画得可见可触。
yyys037

Add comment


Security code
Refr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