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达摩讲要》,佛经

《阿毗达摩讲要》第 20 讲、行世间


三、依菩提分的分析法

三十七菩提分

在《大般涅槃经》(Mahàparinibbàna suttaü)中记载:佛陀曾经对自已一生中所教导的教法作过总结,他提到三十七种法,称为"菩提分法"(bodhipakkhiyadhamma)。它们分别为: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和八支圣道。为什么称为"菩提分"呢?因为这三十七法处于以觉悟之义而得名为菩提的圣道旁边,故名菩提分。处于旁边即处于资助的状态。(Ime sattatiüsa dhammà bujjhana??hena bodho'ti laddhanàmassa ariyamaggassa pakkhe bhavattà bodhipakkhiyà nàma. Pakkhe bhavattà'ti upakàrabhàve ?hitattà.) (Vm.818)

四念处

念处依正念所建立的所缘分为四种,称为"四念处"(cattàro satipa??hàna):

1. 身随观念处(kàyànupassanà-satipa??hàna),或称身念处;

2.受随观念处(vedanànupassanà-satipa??hàna),或称受念处;

3.心随观念处(cittànupassanà-satipa??hàna),或称心念处;

4.法随观念处(dhammànupassanà-satipa??hàna),或称法念处。

为什么称为念处(satipa??hàna)呢?以进入、跳入那些所缘而住立故为处,念的建立处为"念处"。(Tesu tesu àramma?esu okkhanditvà pakkhanditvà upa??hànato pa??hànaü. Satiyeva pa??hànaü satipa??hànaü.) (Vm.819)

四念处是对正念及观智完整的禅修方法,佛陀在《长部22·大念处经》(Mahàsatipa??hàna suttaü)和《 中 部10·念处经》(Satipa??hàna suttaü)中,详细地教导了这四念处的修行方法。

四念处是依所缘来分的,即修习止观的所缘,且特别侧重于修观时所观照的对象。如果依禅修次第来分,则是戒、定、慧三学。

身念处以色法所缘为主。受念处是观照受心所,心念处是观照心法,法念处侧重于观照心所,例如五盖、五 蕴、七觉支等。修观时离不开观照色法、心法和心所法,四念处即是佛陀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分析修观的所缘。

在《大念处经》中提到,四念处包括二十一种业处。其中,身念处有十四种业处:1.入出息念,2.四威仪,3.四正知,4.厌恶作意(即三十二身分),5.界作意(即四界分别),6.九种冢墓观。这十四种业处既包括修止(定),也包括修观(慧)的方法。受念处是一种业处。心念处是一种业处。法念处有五种业处,分别是:1.五盖,2.五取蕴,3.七觉支,4.十二处,5.四圣谛。

所以,这二十一种业处是佛陀在《大念处经》中开示的完整的止观禅修方法,且特重于修观。

四正勤

四正勤(cattàro sammappadhana)是:

1.精进地令已生起之恶法断除(uppannànaüpàpakànaü dhammànaü pahànàya vàyàmo),或精进地断除已经生起的恶法;

2.精进地令未生起之恶法不生(anuppannànaüpàpakànaü dhammànaü anuppàdàya vàyàmo);

3.精进地令未生起之善法生起(anuppannànaükusalànaü dhammànaü uppàdàya vàyàmo);

4.精进地令已生起之善法增长(uppannànaükusalànaü dhammànaü bhiyyobhàvàya vàyàmo)。

为什么称为"正勤"(sammappadhana)呢?通过这些而精勤故为勤;善美之勤故为正勤,或以这些正确地精勤为正勤。或者说美即是没有那烦恼的丑陋,勤即是以能产生利益快乐故、带来最高的状态故、能作精勤的状态故,称为"正勤"。(Vm.820)

这四种是修习精进的方法,它们只是一个心所--精进。

我们经常说的精进(viriya)就是指这些:对于已经生起的恶法、不善法、贪嗔痴、烦恼等,致力于断除它们;对于还没有生起的不要让它们有机会生起。对 于还没有培育的善法要培育起来;已经培育的善法要继续培育直至圆满。因此,我们精进的方向就是这四种。

四神足

四神足(Cattàro iddhipàda)是:

1.欲神足(chandiddhipàdo);

2.精进神足(viriyiddhipàdo);

3.心神足(cittiddhipàdo);

4.观神足(v?maüsiddhipàdo)。

神足,巴利语iddhipàda的直译。iddhi原指神通,在此是指成就、成功(ijjhana);pàda是足,指原因。所以,iddhipàda即成就的原因、成就的因素。《清净之道》中解释:以成就之义为神,以这相应法为先导之义,及作为果的前分之义,即成就之足为神足。(Vm.821)

因为这四种是获得一切成就的基本条件,所以称为四神足。这里的成就是指证得禅那等世间成就,以及道果等出世间成就。获得这些成就的条件称为成就之因或神足。一个人有很强的意欲(chanda)要证得禅那或圣道果,他通过意欲而获得成就,称为欲神足。

精进神足是通过不断的努力奋斗而获得成功,所以精进是获得成功的原因。

心神足是都把心放在第一位并致力于成就。

观神足是指智慧,也特指证得出世间成就的观慧(v?maüsa)。智慧也是成就之因。

这四神足的欲神足属于欲心所,精进神足属于精进心所,心神足属于心法,观神足属于无痴(慧根)心所。

五根、五力

五根(pa¤cindriyàni),分别是:

1.信根(saddhindriya);

2.精进根(viriyindriya);

3.念根(satindriya);

4.定根(samàdhindriya);

5.慧根(pa¤¤indriya)。

信根是指对佛法僧等的信心;精进根是努力、奋斗;念根是正念;定根是内心平静;慧根是智慧。

为什么称为"根"呢?以征服无信、懈怠、放逸、散乱、痴迷故,以作为征服的增上之义为"根"。(Vm.822)

五根即是五种能在诸名法中起支配作用的心所:信 根属于信心所,精进根属于精进心所,念根属于念心所,定根属于一境性心所,慧根属于无痴心所。

五根获得进一步加强称为"五力"(pa¤ca balàni)。它们是:

1.信力(saddhabala);

2.精进力(viriyabala);

3.念力(satibala);

4.定力(samàdhibala);

5.慧力(pa¤¤àbala)。

为什么称为"力"呢?不被无信等所征服故,以不动摇之义为"力"。(Vm.822)

它们的各别作用是:信对治犹豫不决;精进对治懈怠;念对治放逸;定对治散乱;慧对治愚痴。

禅修过程中经常要平衡五根。五根包括两组:信根与慧根是一组,精进根与定根是另一组。信根偏于感性,慧根偏于理性。感性过强不好,理性过强也不好,唯有情理平衡才好。

精进根与定根也是一组,精进根偏于动态,定 根偏于静态,过动不行,过静也不行,要动静相宜、动静结合。

修行是要情与理、动与静恰到好处,这就是五根平衡。而念根是一切时都需要的。

信根过强容易迷信、轻信人言;慧根过强则变成过度聪明、狡滑;定根过强容易懈怠、昏沉;精进根过强容易掉举、紧张。所以五根要平衡。

七觉支

七觉支(Satta sambojjha?ga)是:

1.念觉支(satisambojjha?gaü);

2.择法觉支(dhammavicayasambojjha?gaü);

3.精进觉支(viriyasambojjha?gaü);

4.喜觉支(p?tisambojjha?gaü);

5.轻安觉支(passaddhisambojjha?gaü);

6.定觉支(samàdhisambojjha?gaü);

7.舍觉支(upekkhàsambojjha?gaü)。

为什么称为"觉支"(sambojjha?ga)呢?sambodhi 是正觉;正确地觉悟称为正觉,a?ga 是指因素。导向正觉的因素称为"觉支"。(Vm.823)

这七觉支中:念觉支属于念心所;择法觉支属于无痴心所,也特指如实知见名色法的观智;精进觉支属于精进心所;喜觉支属于喜心所;轻安觉支包括身轻安与心轻安两种心所;定觉支是一境性心所;舍觉支是中舍性心所。

七觉支也可以分为两组: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是一组;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是另一组。择法、精进、喜这三觉支偏于动态,与精进根相应;轻安、定、舍这三觉支偏于静态,与定根相应。通过提升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和喜觉支可以对治心的软弱无力;通过提升轻安觉支、定觉支和舍觉支可以对治心的散乱、不安。而念觉支于一切时都适合。

这七法之所以称为导向正觉的因素,是由于它们对禅修很重要。佛陀为什么不把其他因素称为觉支,而特别把这七法提出来呢?因为它们是修行时所要特别培育的内心素质。所以,我们修行时要拥有欢喜的心,要有轻安,内心要专注、平静、中舍,要精进、有智慧(择法觉支),还要时时保持正念。

八支圣道

八支圣道(a??ha?gika ariyamagga)是:

1.正见(sammàdi??hi);

2.正思惟(sammàsankappo);

3.正语(sammàvàcà);

4.正业(sammàkammanto);

5.正命(sammà-àjivo);

6.正精进(sammàvàyàmo);

7.正念(sammàsati);

8.正定(sammàsamàdhi)。

圣道的八种组成部分称为"八支圣道"。由于这八支圣道是一切出世间心,特别是道心同时拥有的,所以它们特指出世间心中的八种心所。

八支圣道一共有八种心所。正见属于无痴心所,正思维属于寻心所,正语、正业、正命属于三种离心所,正精进属于精进心所,正念属于念心所,正定属于一境性心所。

在世间的修行中,这八支圣道可以组合为戒定慧三学:正见和正思维是增上慧学;正语、正业、正命是增上戒学;正精进、正念、正定是增上心学。


分类:佛经 书名:《阿毗达摩讲要》 作者:玛欣德比库
《阿毗达摩讲要》,佛经

《阿毗达摩讲要》第 21 讲 业


一、四类结生

在《阿毗达摩讲要》的《上集》和《中集》里,已经讲了概念法、色法、心所法与心法,以及心的运作,也就是看、听、嗅、尝、触、想这些心路是如何运作的,心又是怎样认知对象等问题。这些构成了我们平时所说的生命,包括了身心现象,也就是物质现象和心理现象,在"阿毗达摩"中称为色法与名法。

佛陀宣讲的所有法都紧扣着生命。在 《下集》 里,将继续探讨生命现象里的一个新内容--生死现象--生命是如何产生、如何运作及运作规律是怎样的。 也就是说,作为一个生命个体,我们从哪里来?又将到哪里去?我们可否决定、左右自己的未来?在死与生之间、生命以及生命的运作是否存在规律等等。在此之后,将讲缘起(十二支缘起),最后再简单地讲涅槃以及证悟涅槃的方法。

这次"阿毗达摩"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离心路"(v?thimutta)的死生法则,离心路主要探讨的是生命以及死生的环节。在探讨离心路之前,先来谈一谈生命的形成方式。

一、四类结生

有四类结生:

1.恶趣结生(apàya-pa?isandhi)

Apàya 是恶趣,或者没有快乐的地方。pa?isandhi 是结生或生命的投生方式。一个生命投生到苦界、恶趣,这类结生称为"恶趣结生"。

2.欲善趣结生(kà masugati-pa?isandhi)

Kà ma 是欲望,在此特指欲界;sugati 是善趣。

3.色界结生(r? pàvacara-pa?isandhi)

4.无色界结生(ar? pàvacara-pa?isandhi)


分类:佛经 书名:《阿毗达摩讲要》 作者:玛欣德比库
《阿毗达摩讲要》,佛经

《阿毗达摩讲要》第 21 讲 业


三、什么是业

由什么来决定有情的结生呢?由业。

对于佛弟子来说,"业"应该是最熟悉不过了。佛弟子要相信四件事,哪四件呢?一、佛陀;二、法;三、僧; 四、业果法则,也称因果律。 业果法则很重要, 因为生命的运作取决于业果法则,佛陀所揭示的世间法就是由业果法则贯穿,称为缘起(pa?icca-samuppà da)。虽然我们都相信业,但要详细了解业,清楚业的运作, 在这方面还有很广阔的领域供我们深入学习。

业(kamma),源于巴利语字根√kar-做,字面意思是 "做、行为、造作" 。kar 加上后缀 ma,梵语组合为 karma,巴利语则读为 kamma。

任何身、语、意方面有意志的行为 (好或不好) 都是业。表现在道德上, 称为善业或不善业。在胜义谛上,业是指善与不善之思(kusala akusala cetanà )。在一种心里,唯有思心所才能够造业。

佛陀在《增支部》中说:

? Cetanà haü , bhikkhave, kammaü vadà mi. cetayitvà kammaü karoti - kàyena và càya manasà .?

"诸比库,我说思即是业。因思而造作身、语、意之业。"(A.6.63)

在 《上集》 讲到遍一切心心所的时候,有一种是思心所(cetanà ),其作用是造业。它不仅自己造业,而且可以组织其他心所一起造业,就如公司的经理一样,既要自己工作,又要督促其他职员工作。同样,思心所不仅自己执行认知对象的作用,还要促使其他心所一起运作。因为有了思(动机、意志),才有身体的行动、语言的表达、心的思惟等。

除了佛陀与诸阿拉汉之外,任何思都是业。

佛陀与诸阿拉汉的心念里虽然也有思心所,但是由于他们已经断尽了烦恼,所以既没有善速行,也没有不善速行,他们的速行心只是唯作心。既然是唯作,就不会留下业。换言之,佛陀以及一切漏尽者虽然有身体的行为、语言的表达、心的思惟,但纯粹只是造作而没有业,不会留下任何业的种子(业力)。对于凡夫和有学圣者来说,速行心不是善就是不善,而无论善与不善,都属于业。

无意的、无念的、无心的行为并不构成业,因为没有造业的重要因素──思。

这是判断有没有造业的一种方法。一个人走路时无意中踩死条虫子, 因为他没有意图 (思)要把虫子踩死,所以他既没有造杀生的业,也没有违犯杀生学处。甚至开车时鲁莽撞死人,在法律上可能要追究责任,但是在业的范畴里,因为不是故意撞死人,所以并没有造杀生的业,也没有违犯杀生学处。为什么呢?因为没有杀人的思。

在 《律藏》 里讲到:有很多比库在进行建筑,其中一位比库不小心,失手掉下一块石头, 砸死下面的一位比库。佛陀说因为那位比库没有杀心,所以并没有违犯杀人学处。

因此,若没有恶的、不善的意图,就不会构成恶业、不善业。


分类:佛经 书名:《阿毗达摩讲要》 作者:玛欣德比库
《阿毗达摩讲要》,佛经

《阿毗达摩讲要》第 21 讲 业


二、十九种结生心

欲界、色界、无色界称为"三界"。其中,欲界又可以分为两大类:恶趣与善趣。"恶趣"一般有三类,即地狱、畜生、鬼三恶趣, 通常再加上阿苏罗(asura)成为四恶趣。"善趣"包括人界和六欲界天。色界与无色界只是纯善而没有不善。

这四类结生都和结生心有关。 在学习心的作用时,曾经讲过有一种心称为 "结生心" (pa?isandhi-citta),它是一期生命中的第一个心,例如今生投生为人, 生命的第一个心就是结生心。 换言之,与精卵结合同时生起的心叫做结生心,它标志着一期生命的开始。因为结生心是由过去所造之业带来的果报,它本身不会造业,所以结生心属于果报心。结生心有十九种,它们是:

一、捨俱不善果报推度心--恶趣结生

由于捨俱不善果报推度心属于不善的果报,所以只会造成恶趣的结生。恶趣的有情多种多样,有极苦的地狱类;也有小至蚊蚁蠕虫,大至鲸鱼的畜生类;还有各种鬼类。 尽管有些鬼很有福报,也有些像天人一样漂亮,但只要它们是鬼类,就必定是恶趣结生。

由于所有恶趣众生都是由不善果报带来的投生,因此,不管恶趣众生的种类有多少,它们的结生心都属于同一种心--捨俱不善果报推度心。

二、捨俱善果报推度心--欲善趣无因结生

捨俱善果报推度心的结生心可以使一个有情投生为人或者低等的天人,而成为欲界无因结生者。如果投生为人,他可能是先天性眼盲、耳聋、哑巴,或者是其他的残疾、智障、弱智,或者先天具有男女两根,或者是没有性别的人。即使投生到天界,也属于很低等的天神。

虽然善业的果报使他们投生为人或天,但是由于这种果报很低劣,因此所带来的生命也不会太殊胜。

三、八大果报心--欲善趣有因结生

八大果报心都能带来欲界善趣的有因结生。可以肯定地说,现在坐在这里听开示的每一个人都属于这一类。因为我们都投生在欲界,而不是色界、无色界的梵天人,我们也不是四恶趣的众生,而且在座诸位也没有先天的聋、哑、盲、弱智、残疾等,所以,在座诸位的结生心肯定是八大果报心之一。

由于我们过去所造的欲界善业在前一生临终时成熟,所以使我们今生能投生到欲界善趣。

四、五种色界果报心--色界结生

投生到色界的梵天人, 依照其前世培育的色界善心所带来的果报,分为五种:

1.初禅的三种梵天人都由初禅果报心投生。

2.第二禅的三种梵天人由论教法的第二禅与第三禅果报心投生。

3.第三禅的三种梵天人由论教法的第四禅果报心投生。

4.第四禅广果天的凡夫和有学圣者, 由论教法的第五禅果报心投生。五净居天人由三果不来圣者投生,他们的结生心是第五禅果报心。

5.无想有情天(asa¤ ¤ asatta)属于色结生,他们没有结生心。

五、四种无色界果报心--无色界结生

成就无色界定者死后,分别依其所造的无色界善业而带来投生到无色界梵天的果报,成为无色界梵天人,这种心称为无色界结生心。无色界结生心有四种:空无边处果报心、识无边处果报心、无所有处果报心和非想非非想处果报心。

因此,导致投生到欲界的一共有 10 种心,其中,善趣结生 9 种,恶趣结生只有一种--捨俱不善果报推度心。因为推度心属于捨俱,只有 11 个名法,所以这种心很弱。八大果报心可以带来人或天的结生,人或天又依结生心有没有"智"而分为二因结生和三因结生。五种色界果报心和四种无色界果报心必定是三因的。 10 种欲界果报心, 5 种色界果报心和 4 种无色界果报心,一共有 19 种结生心。


分类:佛经 书名:《阿毗达摩讲要》 作者:玛欣德比库
《阿毗达摩讲要》,佛经

《阿毗达摩讲要》第 21 讲 业


四、业的定律

业的定律(kammaniyà ma)可以概括为:

? Kammassakà , bhikkhave, sattà kammadàyà dà , kammayon?, kammabandh? , kammapa?isara? à , yaü kammaü karonti - kalyà ? aü và pà pakaü và - tassa dàyà dà bhavanti.?

"诸比库, 有情都是业的所有者,业的继承者,以业为起源,以业为亲属,以业为皈依处。无论所造的是善或恶之业,都是它的承受者。"(A.10.216)

"有情都是业的所有者":业是所有众生自己的财产,众生是自己所造之业的主人。

"业的继承者" : 业是众生的遗产、财富, 众生是业的继承人,每个人所造之业最终是由自己来继承,自己承担。

"以业为起源" : 业是众生的起源、根源, 生命也是由业带来的。

"以业为亲属":业是众生的亲戚、眷属。

"以业为皈依处":业是众生的皈依处、依止处。

"都是它的承受者" : 无论众生所造的是善业或者恶业,都将要承受、体验由这些业成熟而带来的果报。

用通俗的话来说,业的定律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善恶到头终有报" 。

业的定律包含两层意思:

一、同类相应定律--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善有善报" : 第一个"善"是指业,即行为,包括身、语、意的行为,好的行为就是善。"有善报"是指带来善果报心, 体验到善果报。哪些是善果报?例如: 长命百岁、身体健康、容颜俊俏、出身高贵、拥有财富、具影响力、富有智慧等,即我们所说的"福报"。能投生为梵天人或欲界天人,这是更殊胜的善报。为何会有这些善报?因为善业。

"恶有恶报" :第一个"恶"是指业,不善的、不好的行为称为恶业。"有恶报"是指带来苦的、不好的果报。

"善有善报, 恶有恶报"是指造作了什么样的行为,就有可能要承受由它带来的结果。善业带来善的果报,不善业带来不善的果报。善因有善果,不善因有不善果,这就是因果。

佛陀在《增支部》中说:

"诸比库,无有此事,绝不可能,若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能产生可爱、可乐、可意的果报,无有此事!

诸比库, 乃有此事,若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能产生不可爱、不可乐、不可意的果报,乃有此事!

诸比库,无有此事,绝不可能,若身善行、语善行、意善行能产生不可爱、不可乐、不可意的果报,无有此事!

诸比库,乃有此事,若身善行、语善行、意善行能产生可爱、可乐、可意的果报,乃有此事!"(A.1.284-289)

一个人造了不善业,他将要承受由此带来的苦果。一个人造的是善业,他也将会享受由此带来的乐报。 俗话说得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下苦瓜,收成的也是苦瓜;种下甜瓜,收成的也是甜瓜。不可能种苦瓜收成甜瓜,也不可能种甜瓜收成苦瓜,更不可能种瓜却长出芋头来。

二、因果相续定律--自作自受。

每个人都要为自己所造的业负责。 负责造业的是名法里的思心所。一旦造下了业,就会在名色相续流中形成一种行为影响力,称为"业力"(kammasatti)。一旦遇到因缘,业力就会发生作用。犹如一棵苹果树,只要没有拔除它的根,因缘成熟就会发芽、成长、 结出苹果。这棵苹果树的苹果既不会长在梨树或桃树上,也不会长在其他苹果树上,必定是长在这棵苹果树上。又犹如你撒在自己田里的种子不会在别人的田里长出来。

了解业的定律后,就要明白自己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体验到不好的果报时,自己要敢于承担, 甘于承受,不要推卸责任给别人或外在的事物。例如一个女人长得丑陋,这并不是她的母亲想要把她生成那么丑陋, 每个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女儿长得漂亮。为什么她会长得丑陋?因为业!造了业,因缘成熟就必须承受,这是业的定律。

唯有出世间的业才会一造下立刻就成熟。出世间善心一旦生起,果报也立刻生起。 但对于世间的业来说,都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具足种种因缘才会成熟,而不会立竿见影,所以"果报"的巴利语 vipà ka 有时也直译为"异熟"。

可能有些人会说:"我经常做好事,为什么还没有得到好的结果?有些人不务正业,喜欢贪小便宜,甚至为非作歹、无恶不作,他们却飞黄腾达,这个社会太不公平了!"所以他们觉得"善有善报, 恶有恶报"是假的。但是他们没有看到 "善有善报, 恶有恶报" 后面紧跟着的那句: "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虽然你现在种的是甜瓜,但是你正在品尝的是过去种下、 现在收成的苦瓜。虽然现在他们正在种苦瓜,但他们正在品尝的是过去所种的甜瓜。这种业力所带来的"时间差"只能由自己去承受。 刚刚种下的种子不可能一天、两天就结出果实来,它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慢慢成长,最后才能结出果实。同样道理, 不论是学习技术还是搞投资做生意,都不可能今天投入,明天或后天就得到回报。

这就是业运作的法则。以下继续讨论业是如何运作的。


分类:佛经 书名:《阿毗达摩讲要》 作者:玛欣德比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