骇版08章 有空就内讧 | 【青铜时代战争】和【骇版战国】 | 春秋战国

骇版08章 有空就内讧


前线战事节节吃紧,消息传到咸阳,武安君白起忧心忡忡或者得意洋洋地对门客说:"秦王不听臣计,今如何!"意思是,现在怎么样!被我说对了吧。

秦昭王闻言大恼道:"这个混蛋竟敢对我的失利幸灾乐祸,全无一点爱国情操!"他和范雎商量了一下,就亲自去武安君家,逼其上阵指挥:"君虽然病着,但请强起为寡人卧而将之。"意思是,你给我卧在担架上,去前线指挥!

白起一看秦昭王是急了,自己也很激动,伏地顿首连连,说道:"臣知道,去的话,虽然无功,也能够免死;不去的话,免不掉因为抗旨而掉脑袋,但我更希望大王听听我的话,大王如果真能放过赵国一把,休养秦国的士民,安抚那些心怀恐惧的诸侯,讨伐那些骄慢的国家,树立自己在列国中的威信,以令诸侯,天下可定。如果您一定要打赵国,臣不忍为辱军的败将,宁愿受诛,也不去,愿大王查之!"咦,白疯子晚年成了和平主义者。从这段话中看得出,白起对秦昭王的战略意图理解不清,他想要秦昭王向齐桓公、晋文公这些春秋五霸看齐,只做一方霸主,甚至反对灭赵国。实际上,秦昭王的战略目标远远超出了霸主的层次,白起理解不到这一点,或者接受不了这一点,所以与秦昭王在大政方针上,发生了严重冲突。

秦昭王看见白起连连磕头,但死活就是不肯离开家门一步,年过花甲的老秦昭王被气得直哆嗦。他和范雎一合计,当天就下达诏书,革去武安君白起的所有爵位和官位,降为普通士兵,并合家搬往甘肃大西北,相当于流放。白起闻诏,一下子真的病倒了,三个月不能起床,于是秦昭王让他在咸阳再呆上三个月。

最后,公元前257年的冬天,白起的病好一些了,在家里胡乱收拾了些行李,就无奈地离开咸阳上路了。街上的市民都知道这就是被免职的武安君,纷纷驻足观看,很多人还发出了感叹。白起没精打采地出了咸阳西门,走了十里,到了杜邮(官道上的一个驿站),就见身后有几辆战车飞驰而来。原来是自己当年的几员副将--司马梗等人。白起与老部下相见,感慨万千,执手而泣。此时大雪纷飞,风割如刀,司马梗等人就请白起在驿站稍坐,喝些热酒御寒。

早有人将情况报知朝廷:"白起虽然奉旨离开,但样子好像还不大服气,现在正和部将们坐在杜邮亭中发牢骚呢,不知具体谈些什么。"

秦昭王和范雎一合计,觉得白起能量很大,如果心有不服,将对国家不利,于是派人捧着宝剑去追白起。

白起正在和部将饮酒,刚喝到兴头上,突然闯入几名全副武装的官员,对他们高声宣旨:"白起怨望朝廷,阴谋不轨,欲为大逆。寡人念其往日有功,不忍加刑,现赐剑一口,即刻自裁!"部将闻旨,全都目瞪口呆。

白起愕然良久,方才缓过神来,拔剑在手,迷惑地盯着使者问道:"我究竟犯有何罪,而落得如此下场?"使者们也低头无言以对。

又过了许久,白起忽然缓缓地自言自语道:"没错,我本来就该死。长平之战,赵军数十万大军投降,我为保险起见,用卑鄙的手段活埋了他们,足以为死罪了!"于是把宝剑往颈上一抹,就这样永远地告别了人世,也同时带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军事才华。

部将们伏尸大哭一场。史书说:"白起死而非其罪,秦人尽怜之,乡邑皆每年按期祭祀他的亡灵。"

潇水曰:白起,早年出身贫寒,起于行伍,祖上据说是秦穆公时代的常败将军白乙丙(蹇叔的儿子),曾参加过城濮之战。

白起从低级的武官开始做起,戎马一生,东破三晋,南摧荆楚,威服齐燕,力震胡夷,终身大小七十余战,没有败绩,前后陷城七十多座,一共歼灭六国军队约一百万。伴随着白起的一生,公元前三世纪的上叶,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空前惨烈的半个世纪。有人统计过,秦国自孝公以来百年间,在各次战役中杀人数合计达一百六十五万人之多(相当于现代淮海、平津、淮海三大战役的总和),而白起的斩首独占了秦军斩首总量二分之一强,杀伤之多,冠于中外历史,六国闻白起之名而胆寒。

然而白起心地过于残忍,其兵锋所向,无不尸骸满路,断首绝腹。当然,这和秦国以斩首为功、鼓励杀伤的战略总思想有关。到了长平之战,更是惨绝人寰,一日之内,白起竟活埋当时全球壮年男性人口的二百分之一,天地动容,鬼神变色。遂使六国军民的眼中,秦军被冠以了"暴"的形容词。众所周知,秦国的政治制度明显地优越于腐朽的六国贵族政治,以制度优越的秦国来统一六国,势在必行,但是"暴"这个字眼狠狠打了秦国的折扣。邯郸人民被围两年誓死不降,就是因为对秦军的"暴"且怒且惧。白起可谓巧于战而拙于胜。

到了随后的吕不韦主掌秦国内政外务以后,开始修改军事杀戮这种偏激的做法。吕不韦到处鼓吹"义兵",于是秦军斩首记录明显减少,而土地的扩张速度反而加快。这无疑是一种策略上的进步,加速了秦国的统一过程。

可惜,后来秦始皇建国后滥用刑罚,遂使人们又把"秦"与"暴"这个字眼联系起来了。秦国空有领先的政治制度,但历史上前后两个时期的"暴"的失误,使得它的统治终于不能稳固,亦是一件恨事也。

如今,长平地区的谷口村(也叫杀谷),有一种烘烤的豆腐,叫做"白起肉"。还有一种豆腐渣,叫做"白起脑",各大餐馆有吃。当地人吃着这种东西,泄着心头之恨,也向我们诉说在公元前三世纪上叶,统一六国的兼并战中,秦军所犯下的军事上的策略性错误。

公元前255年,邯郸大战后的第三年,有一人扛着自己的脑袋和一口锅,身后领着一行脚印,像埋藏在五线谱里的稀稀落落的黑色音符,朝着秦国走来。这个人叫做蔡泽。

蔡泽这家伙属于流氓无产者,但胆识过人,曾在列国游荡,但是一直不能妥善就业。后来他遇上一个职业生涯咨询师,当时叫做算命的,被告知说:"您的相貌属于圣人的那一种--就是出奇的丑陋,塌鼻子、大脑袋、肩膀高耸、两膝弯曲,肯定不适合进演艺圈,除非演判官。让我怎么说呢?这样奇特的丑貌,只能努力去当圣人好了。看来圣人都不是帅哥,没办法才当圣人的。"

蔡泽关切地又问:"那我还有多少年寿命呢?"

算命的说:"四十三年。"

"四十三年,如果这四十三年能整天吃细粮和大肥肉,跃马疾趋,怀黄金之印(当时的官印不过钮扣大,可以像BP机一样放在怀里),结紫绶于腰(绶是系官印的带子,挂在腰上,怕官印丢了),那也足矣!"

于是他雄心勃勃地去赵国发展,果然不同凡响,被赵国人赶了出去。他南下去了韩、魏,由于穷,炊事活动只能在露天里进行,正好遇上强盗,把他煮饭的釜(大肚小口有两耳)给抢走了,他也成了釜中的游鱼。

蔡泽没有办法,饿着肚子冒着雨走。这个待业青年身后留下一串艰难的脚印,用弯曲的膝盖在雨地里移动着自己,悲哀得像一只动物。

蔡泽胡乱走了一气,听说西边秦国那里出事了,于是他把方向调整向西。

秦国出了什么事呢?范雎犯罪了。

范雎有一个恩人,就是郑安平先生,邯郸大战,他被迫带着部属两万人投降了赵国。消息传来,秦国舆论大哗。在秦国的历史上,率众投降,这还是第一次。不但郑安平要被夷灭三族,就是推荐他当官的人--相国范雎,也要因历史原因连坐,以同罪罪之,同样夷灭三族。那些与范雎敌对的政客,都在拼命借此攻击范雎。

秦昭王这时候很为难。不杀范雎的话,就"法不立",杀了的话,又不忍心。当年范雎帮助自己击败宣太后和魏冉"贵族党",获得了君主的权柄,功不可没啊。

正犹豫的时候,范雎穿着罪人的衣裳,坐在一个草垫子上,像孔乙己那样爬着来请罪了,请求秦昭王杀掉自己,以正国法:"我知道您爱护法律,请从我开始吧。"

秦昭王鼻子一酸,挥挥手说:"算啦,你为秦国做了十二年的相国,寡人岂敢伤范雎之意。"于是秦昭王下令,谁敢再嚷嚷着处罚相国范雎,寡人以郑安平之罪罪之。大家都一缩脖子,赶紧噤声,舆论这才平息下来。

可是,祸不单行,范雎的另一个大恩人--王稽同志也出事了。当时韩、魏联军大败邯郸城下的郑安平,尾随秦国败兵一直追打到山西西部的河东郡,河东郡守王稽在汾城里与魏、楚联军眉来眼去。这事被人捅到了咸阳,秦昭王大怒,把王稽下狱,随后诛死。

范雎这回害怕了,因为王稽也是他推荐的。任人不当,又要被连坐了。咸阳的舆论再次大哗。范雎这回即便有两个脑袋,也不够被砍的了。

他战战兢兢地上朝看动静,秦昭王则临朝而叹,内心极为矛盾。范雎心想这回完了。他踉踉跄跄从朝堂退下,看见咸阳的大街正在步入冬天。整个城市运行得加倍小心,范雎感到内心的茫然也像冬季的天空,连忧伤都没有了。他傻了。

这时候,就听大街上有人嚷嚷:"燕国高人蔡泽,如今已至咸阳。此人乃天下恢弘俊辩智士,一入咸阳,必夺相国范雎的相位!范雎赶紧避位让贤吧!"

范雎听罢,偏偏生出了几分垂死的激愤,骂道:"好个狂徒蔡泽,老夫即便日暮途穷,偏也要看看你如何夺得了老夫的相位!"

范雎和蔡泽的舌战,后来被司马迁记录在他的《史记》里。当时蔡泽颜色倨傲,拿白眼仁看人。范雎恼怒地说:"这位反方的同学,能不能谦恭一点,我范雎力能摧百口之辩,尚且没有你这么傲气。你到处嚷嚷要夺我的相位,可有此事乎?"

蔡泽点点头:"Yes。"

"那就请反方同学首先发言吧!"

"吁!夫四时之序,成功者,盛名之下,不可久处"读过老子《道德经》的人,一下子就会明白蔡泽选择了道家理论作为自己的利器,想说服范雎功成身隐,急流勇退。夏天的辉煌完了以后,就要让位给肃杀的秋冬,这是四季的规律。你享受某种大名的时间已久,就该尽快换一种职业生涯了。

蔡泽接着说:"相国您知道吗?所谓'飞龙在天,利见大人'--龙飞在天上,确实很得意。但是,别忘了还有一句'亢龙有悔'--你老在天上飞,燃料用尽了,就成了亢龙了(相对于潜龙来讲,亢龙是飞得过高的龙),你就要regret了,从天上掉下来了。"所以,蔡泽的寓意是,您不如识趣点,在秦国飞一阵子,就赶紧迫降吧。不然,老秦昭王把您脑袋割掉了,飞机失了事,一头栽在地上,就身败名裂了。

呵呵,蔡泽引用的这两句"亢龙有悔"、"飞龙在天",都是《易经》开篇第一节的,可见这家伙不甚好读书,读书也只读了前两页。

范雎心想蔡泽的陈词滥调也不过尔尔,就凭你个道家的"亢龙有悔",我就一下子迫降,把相位让给你吗?哼哼,你书背得不错,可那又怎么样!

蔡泽又举出真实的例子吓唬范雎:"秦国的商鞅,楚国的吴起,越国的大夫文种,他们三人的死法,您还记得吧。"

范雎当然知道,这三个人死得都很难看,两个是被车裂了,一个是剑抹了脖子,都是因为不能急流勇退,终于死在事业的顶峰,没能安全下庄。

范雎明白蔡泽的用心--他岂不知道道家的道理,但是偏要和蔡泽唱反调,极力鼓吹这三个人死得好:"这三个人死得很好啊!都是忠义的最高顶点,人臣的最高典范,虽死又有何惧。人固有杀身以成名,视死如归,何为不可哉!"

范雎是豁出去了,死也要死在工作岗位上,硬是不退休,哪怕八马分尸,看你怎么抢我的相位。

蔡泽一下子没词了,只好胡说一些很含糊的话,什么"主圣臣贤"咧,什么"君明臣直"咧,都和论点不搭界。范雎冷笑地看着他,以为不值得反驳。蔡泽胡说了半天,才逐渐找回了自己的思路,讲道:"留下了历史芳名却不幸被五马分尸,固然值得敬佩,但无论如何,不如身名俱全,是上上选择。"

"这话倒不错。我同意!" 范雎说。

俩人的氛围稍微融洽了一些。蔡泽又说道:"您还记得白起吧。楚人地方数千里,持戟百万,白起率数万之师与楚人战,一战而克鄢陵,再战而烧夷陵,又北攻强赵,坑马服君之子,诛屠四十万之众,却不知明哲保身,遂赐剑自刎于杜邮。我们得到这样一个道理:功成而不去,就该倒霉了。从前越国范蠡就明白这个道理,于是超然避世,带着漂亮美眉绝迹江湖,勇当一方大款,颐享天年。

"今天,相国您功彰万里之外,威盖四海之内,声名光辉传于千世,正是商鞅、白起、吴起、文种最风光的日子,您却不早行考虑变化,窃为相国所不取也。所谓日中则移,月满则亏,进退盈缩,与时变化,谁不懂这些,终将'亢龙有悔'(飞得太高,摔死了)。"蔡泽的舌头像一把抽打着空气的鞭子,"当初,苏秦、智伯都是比您还聪明的人,躲死避祸的道理他们也都懂,技巧也都会,但就是一味惑于功利,贪求不止,终于苏秦被车裂于齐,智伯断首于晋。如今您的功绩虽大,却没有苏秦、智伯、商鞅、吴起、文种的功绩大,可是您的私家之富、官爵之贵,已经有过于这五人,所以您的危险也将更大,死得将更难看!"

范雎听到这里,完全已被反方同学的发言所吓傻,巴不得立刻让出相位,生怕晚了一步,自己也像苏秦一样,第二天一早被抓出去车裂,为天下所笑。

第二天,范雎一大早就赶紧起来洗脸,生怕出门晚了会被车裂--他急着去交辞职报告。范雎瞥见青铜的镜子里,自己的容颜也确实苍老了。他幻想着微雨寒村的图画:一枝夏日清晨的花开在野外人家的房檐下,花的瓣上没有露水,他在花下扶着老婆和小蜜徜徉。这是他想像中的退休生活。功利的樊笼困得我太长久了,我累了,我不知道,自己比一只黎明跳闹的黄鸟,是否来得更聪明。

范雎急急地找到秦昭王,准备把自己的相位献出去,避祸保命:"大王,臣昨日见了一位燕国辩士,此人对于三王五霸的功业,有真知灼见,足以担任秦国相国,臣请避贤让位。"

秦昭王觉得范雎能这样引咎辞职,最好。郑安平、王稽叛国事件,弄得秦昭王很被动。杀了范雎不好,不杀又枉了法,不如让范雎先下野,躲开舆论的攻击,于是他接受了范雎的辞呈。范雎摸摸脑袋,硬硬的还在,欢天喜地地回家,漫卷诗书喜欲狂地收拾去了。

可是,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范雎想退出江湖,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你怎么退出江湖。按湖北出土的秦竹简《编年记》记载,范雎是在公元前255年死掉了。秦简上说:"昭王五十二年,王稽、张禄死"。

秦昭王还是把范雎杀了。范雎的死,显然是受王稽叛国案牵连的,所以俩人名字也连在一起。

蔡泽片言只语,夺得了秦国的相位,但随后他就运气不佳了。

事实证明,过于草率地急速提拔蔡泽,对蔡泽本人和秦国都是不利的。秦国是个赏功任官的国家,从前,张仪、商鞅、范雎等布衣相国,都是先当客卿,经过了若干年的考查立功之后,才逐步提升为执政相国的。而蔡泽则无功受禄,舆论不服。于是蔡泽根本调动不了自己的属员和朝内大臣,大臣们纷纷运动,想把他搞下去。蔡泽成了瘸腿的鸭子,只好在数月之后,主动辞交了相印。

后来,蔡泽逗留在秦国,伺机建立点儿功业。到了秦王政时期,他终于出使燕国,吓唬燕国人一番,把燕太子丹调到了秦国来作人质,算是为秦国谋得了燕国这个盟国,有助于执行远交近攻的路线。蔡泽因为这些"功劳",大约总不至于继续饿着肚子,作流氓无产者了,被封为"纲成君"。

不管怎么样,范雎、蔡泽,两个出身低微的布衣,饱受磨难困苦,却终能怀金结紫,揖让人主之前,名动诸侯海内,颇有一番造就,值得我们当代每一个落魄小青年来幻想的。

而秦国这种"走马灯"式的更换相人选,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职业经理人制度所固有的一个特点,即它的"流动性"。这是一种政治清明的进步表现,跟现代社会内阁总理更换制,颇有形似;而六国的贵族大老爷们世代垄断朝纲,暮气沉沉,积重难返。

秦昭王是个伟大的君主,中国的统一,三分之二都靠他。他在位五十六年,击败了南边的楚、东边的齐、北边的赵这三个强国,使得最后秦始皇的统一易如反掌。事实上,如果邯郸大战胜利的话,秦昭王就有可能一举灭赵,继而一统华夏。

秦昭王是个法家人物,极力维护法令的尊严,好比鸟儿保护自己的蛋;"挥泪"斩相国范雎,就是一个例子。

有一次,秦昭王闹病,人民群众都很惦记他,有一个区(叫做"里")的居民就杀牛给神仙看,为秦昭王祈祷。

群臣入贺说:"大王,恭喜您啊,百姓都很爱您啊,某某小区的居民为您杀牛祷告呢!"秦昭王说:"这帮人犯法了!牛只有在腊月祭祀的时候才能杀,这是法令规定的,现在不是时候,杀什么牛!他们是很爱寡人不假,但是寡人因此就修改法律,以徇私于他们,那就是'法不立'。有法不依,是乱亡之道啊。"于是,按照法令,秦昭王罚了小区"里正"(相当于居委会主任)两副铠甲。秦国不但法令严密,而且执行得一丝不苟。

还有一次,秦国闹饥荒,这个饥荒实在闹得很厉害,以至于范雎连这样的主意都想出来了:"我们的国家动植物园(五苑)里的蔬菜、橡子、枣栗,足以救活民众,请开放五苑,任凭老百姓来采吧。"

但是秦昭王摇摇头说:"我们秦国以法家治国,无功不赏。今天散发五苑蔬果,是无功与有功俱赏,这是乱国之道啊。我们宁可想别的办法。"

范雎嘿然而退。

伴随着秦人在邯郸大战锋芒受挫,以及白起、范雎的死,六国本可以趁机有所作为。

然而,六国没有充分利用这次反攻良机,而是很快陷入了滔滔没顶的六国内讧之中,一讧就是五六年之久。等讧完矣,离死也不远了。其中闹得最凶的就是燕、赵两国之间爆发的两次大战,时间是公元前251年,动员兵力总和达七十万以上。

燕、赵互相打,是有道理的。虽说齐国消沉以后,秦国成了大家共同的敌人,但这不意味着六国就会合力抗秦。这就好比美国是整个阿拉伯世界的敌人,但未必意味着阿拉伯国家之间会团结抗美。伊朗和伊拉克经常互相掐,因为它们感觉来自邻国的威胁,甚于遥远的美国。

所以,六国之间的合作抗秦,不到最后一刻,是不会组织起来的。六国的合纵抗秦,出现在战国时期最后几年。而在此之前,六国之间出于各国地缘安全考虑,互相战斗摩擦无法避免。燕、赵就是一例,他们都是地处河北省的国家,燕在北(北京附近),赵在南(邯郸地区),地理位置邻近,互相构成威胁,历史上积累的摩擦和仇怨很多。燕国就想趁着赵国长平新败,趁火打劫,去报复赵国。

燕王喜是燕昭王的子孙,喜欢用一些莫名其妙的新思想武装起自己的猪头。长平之战后不久,他派到赵国的国际观察员栗腹回来对他说:"我奉大王您的命令,带着五百斤黄金慰问了刚刚脱离战争恐怖威胁的邯郸。呦,那里可真是一个人道主义危机重灾区啊。赵国的壮者都在长平之战死光光了,余下的孤儿还都是半熟少年,正适合我们殴打它耶!"

一句话触动了燕王喜的扩张野心。他立刻把从前大将乐毅的儿子乐间叫来,分析南下攻赵的可行性。不料乐间是个右派,说:"赵国是四战之国,为了防御四方侵逼,所以赵卒单兵作战能力很强,我们是打不过的。"

燕王喜说:"寡人以两倍的兵力打他们如何?就算赵兵都是好汉,双拳还难敌四脚啊。"

乐间摇摇头。

燕王喜说:"那我用三倍兵力!"

乐间还是摇摇头,于是燕王喜把筹码加到了五倍兵力。这个燕王喜确实是个没事儿找抽型的领导,一看他的名字就知道,跟齐王建等人一样,只有王号却没有谥号,这是亡国之君的特征,和后主刘禅一样,因为没有人再给他议谥号了,只被简称为燕国前领导人"喜"。这个燕王喜还有一个宝贝儿子,就是太子丹,爷俩脾气相同,都是没事儿找抽型的。

燕王喜看乐间只会拨浪鼓似地摇脑袋,气得咬牙切齿,站起来吆喝道:"我命令,派出倾国兵马六十万,战车两千乘,以三分之二主力南下,直压赵城邯郸,以余下三分之一北上,分攻赵国北地代郡。"

燕国大夫将渠闻讯,禀忠进谏,他揪着燕王喜的BP机链子--黄金大印上的带子,一头拴在腰上的--带着哭腔说:"大王不要用这印章发布命令啊。您刚给人家送了五百斤黄金缔结盟约,转眼又翻脸无情,这不是高尚的行为,属于没事儿找抽。"燕王喜更为光火,一脚把他踢开。

将渠倒地垂泪说:"我这不是为自己,是为大王打算呀!"

公元前251年,燕将栗腹以四十万大军进围赵国,攻打河北柏乡地区的邑。大敌当前,赵孝成王左思右想,只好决定重新起用老将军廉颇。

自从被革职回家以后,廉颇一直闭门不出。他的门客见其失势,连招呼都不打,就争先恐后地逃离了廉府,此次廉颇重新被任命为大将,这些门客又全回来了。廉颇哭笑不得地对他们说:"诸位既然已经走了,就不必再回来喽!"门客们对他说:"唉!您的见识怎么这样短浅呢?天下人都是为利益而交往,阁下有势,我们就乐意来跟着您;阁下无势,我们就只得离开您,这是世上的真理呀,您有什么好埋怨的呢?"廉颇听了,仰天长叹说:"喔靠!有势和无势,就是不一样哈!"

面对燕军进攻,廉颇作了具体分析,认为燕军没有重大战争经验,燕将属于低能之辈。因而,他建议赵王征调全国15岁以上壮丁,编成新军以抗燕人(老的军都死光了)。

廉颇的救兵抵达邑,燕将栗腹正在邑城墙下做功课呢,用临车、冲车这些东西攻城。临车类似鸟巢,挑起十几米高,获得制空权,从头顶射击城上守军;冲车则从底下撞击城门。栗腹好像一个做外科手术的大夫,正忙着从头上到脚下收拾邑,这时廉颇援兵的先头部队过来了。

栗腹觉得,做手术不如门诊直接,来钱快,于是他让医师护士们都从手术台上下来--燕军主力遂从无利可图的攻城战斗中撤出--转身攻击赵军先头部队。赵军先头部队一触即溃,似乎不堪一击。栗腹大喜,发令追击--让这帮医师护士们拼命追击这帮病人。燕军举着手术刀追得正猛呢,突然遭遇廉颇的大批伏兵钳攻。栗腹狼狈万分,左冲右突,一场激战,遭受歼灭性打击,战场上丢下了很多听诊器和压舌片。

栗腹率领残兵败将北遁,廉颇紧追不舍,将其"阵斩之"。栗腹所部四十万大军,被廉颇八万"破之",这就是燕赵著名的之战。廉颇因功受封信平君,代理相国事务,达到了他个人事业的辉煌顶端。这个跟秦军打总是打不过的将军,殴打起燕、齐等国来,总是春风得意。有点类似中国足球,遇强不强,遇弱不弱。

燕王喜在老窝蓟城(北京西南)听说自己的大兵被击破了,全国的家底都光了,大惊失色。正在惶急,就见廉颇率领赵国的少年军,乘胜推进五百里,已经到了蓟城外边囤营驻扎,随时准备为燕国作手术。

燕王喜赶紧把他踹过的大夫将渠从监狱里请出来,要他出城向赵军谈判求和。赵军也不敢把主力长久停在遥远的北方,遂同意议和。于是赵军胜利凯旋,两国言归于好。但是没过太多年,两国又互相掐起来了,这就像一对忍不住总要用恨来表达爱的恋人一样。后来,趁两国掐得最凶的时候,秦人从背后出击,黄雀得利,一举灭赵。

廉颇在封君拜相之后,阔气了没五六年,赵孝成王就活得不耐烦,死掉了。

赵孝成王一死,新王赵悼襄王不太正经,整天在邯郸夜总会泡妞,娶了一个娼女做媳妇(也就是后来赵王迁的妈),并且他很厌恶相国廉颇,命令廉颇就近向乐乘交出兵权,由乐乘接替廉颇职务。

结果廉颇愤怒之下,竟攻打了乐乘,乐乘抵挡不住,一走了之。廉颇也不好意思再留在军中了,只得往魏国避难。魏国人虽然对廉颇以礼接待,但也并不重用。后来赵国的赵悼襄王顶不住秦军的攻势,有意重新任用廉颇,遂派使者前去探看。

廉颇这时候已经老了,满头白发来偏早,到手黄金去已多。但他还想报效祖国,于是对着赵国使者狼吞虎咽,一顿吃了一斗米,十斤肉,相当于林黛玉一个月的伙食,然后披甲上马,以示英勇不减当年。使者回去以后,被一个叫郭开的坏小子用黄金堵住了嘴,竟汇报说:"大王,廉颇老将军还是很能吃的,但是吃得多,拉得也快,一顿饭上了三次厕所。"

赵悼襄王觉得廉颇老矣,遂叹了口气,不复招用。其实他不懂老年人的身体特点,吃得快,拉得快,是老年人健康的标准。

廉颇在魏国等得花儿都谢了,饭儿都凉了,也不见招用。这时候,楚人闻其大名,偷着把他挖走。廉颇到了楚国,工作开展不顺利,史书说他"无功",可能是对外折腾了几次,但没有战功。廉颇常常以为楚卒赶不上赵卒之强,发出"我思用赵人"的感叹,最后终老于楚国,安葬于当时楚国的都城寿春郊外,至今有墓。在廉颇的遗梦中,一定常有邯郸的月色,清辉一片,大如白马。


分类:春秋战国历史 书名:【青铜时代战争】和【骇版战国】 作者:潇水
骇版09章 咸阳城里的风流往事 | 【青铜时代战争】和【骇版战国】 | 春秋战国

骇版09章 咸阳城里的风流往事


公元前251年,是个特别的年份,这一年爆发了上文的燕赵城大战;同年秋天,叱咤风云的老秦昭王也去世了,在五十六年执政的烽烟烈火中,秦昭王狠狠打击了六国诸侯,最终他累了,被上帝请去一起吃点心了。同年,楚国的上国柱景阳同志,惊弓之鸟的那一位也终于不再惊了,去世了;赵国的平原君同志也在前一年去世了,列国的流行乐都是哀乐。

当这一连串如雷贯耳的名字,纷纷在墓碑上找到了自己的归宿,新一代的骄子和斗士们,又登上了狼烟蔽日、白骨遍野的战国舞台。秦昭王死后,太子安国君继位。这位安国君有二十多个儿子,反映了他搞妇女工作时间长、任务重的特点,结果气血两亏,用事不到一年就死了。

安国君一死,他的儿子--子异,就登上了王位。子异录用自己的哥们吕不韦做相国,封之为"文信侯"。而这时,他的媳妇邯郸姬却还抱着小赵政在邯郸城里当超生游击队。子异赶紧命吕不韦通过外交交涉,把邯郸姬和小赵政用马车载着,从邯郸接来秦国。

于是,公元前251年的初冬,一行车马冒着斜风细雨,离开赵国,向着函谷关方向,迟缓地开过来了。车上坐的,就是未来"顿戟一怒,令天下伏尸遍野"的秦始皇!此时,他尚偎依在妈妈邯郸姬的臂弯里,是个八岁孩子,叫做赵政。他们的车马在初冬原野上行走,马车顶上盘旋着来自远山的鸟群,两旁飘零起入泥的霜叶。

这队车马通行无阻,因为有秦、赵两国使者共同护送着。使者们手握着"节",引导着赵政母子的车队。"节"是政府颁发的通行证,样子像竹筒,是个青铜小工艺品。每当道路遇上关隘,使者一举手中的"节",关隘立刻放行,遇到交通阻塞,还可以优先通过,沿途驿站见"节",一律提供免费住宿饮食。"节"实在是个好东西,所以使者又叫"使节"。

小赵政到了咸阳,没过几年,到了十三岁的时候,可怜的爸爸子异同志也驾崩了。小赵政继位,号为"秦王政",时间是公元前246年。

吕不韦继续以相国身份执政,号称"仲父",意思是秦王政的二爹。秦王政的妈妈邯郸姬,则以长辈身份监国,握有大权。秦军调动军队的公文上,都要加盖邯郸姬的"太后"印玺。

吕不韦和邯郸姬,这两个邯郸"金色年华夜总会"里的"三贱客"(还有一个子异,已死),承担起了秦国的政务。当初晃着荧光圈唱啊跳啊,似乎不会有什么出息的小青年,十多年后竟一跃成为闪闪发光的政治明星。

俩人这时三十多岁,奋发治国,志气洋洋,把K歌和泡吧的精神都用在了勤奋国事上不过,史书上说"太后时时窃私通吕不韦",就是说俩人关系暧昧,常在床上互相抚抱着,哼着"爱你在心口难开"的老歌,议论着国事。

当此之时,相国吕不韦食邑十万户,门客三千,家僮万人。这位风险投资的鼻祖,终于以一千五百斤黄金的总代价,成就了历史上最大的一笔投机买卖。

如果认为秦相国吕不韦只会唱"爱你在心口难开",那就实在太小觑他了。吕不韦是颇有能力的,远在他辅佐子异执政第一年的时候(公元前249年),吕不韦就派大将蒙骜(念傲)冲出函谷关,沿豫西走廊向东开拓,攻占了该走廊的战略要地--成皋地区,把势力进一步推向中原。

次年,蒙骜又攻占了赵国在山西地区的太原;再次年,蒙骜攻占了魏国的汲、高都等二十城;同年,又攻取赵国的榆次、新城、狼孟等三十七城;后来他又攻拔韩国十三城、魏国二十城,累积已有九十余城入账。诸多战功,使得这位蒙骜堪称秦国一时名将,简直可以号称"小白起"了。这位蒙骜,就是未来名将蒙恬的爷爷,和其他秦国将相一样,蒙骜也是来自齐国的外籍高能量人士。

与秦军一贯的杀戮作风不同,蒙骜虽然攻城总数超过白起,但战斗中没有斩首记录,这体现了吕不韦在《吕氏春秋》中所鼓吹的"义兵"精神。直到十几年后吕不韦死去,才再次出现斩首十万的记录。

蒙骜的兵虽然"义",但它吞土并地的一系列凌厉攻势,还是引起了东方各国的恐惧和警觉。于是,东方诸侯组织起了对秦大反击,时间是公元前247年,正值战国末期,一共有两次。吕不韦代表秦国,硬生生地接了六国这两掌,对于稳定秦国霸业,功不可没。

信陵君魏公子无忌担任了诸侯联军总统帅。魏无忌号为战国四君子之一,十年前邯郸大战时期曾急人之困,窃符救赵,大名远扬诸侯,所以诸侯们都给他面子。他约集韩、赵、魏、楚、燕五国军队,西讨强秦,以求六国的最后挣扎。

秦国驻中原大将蒙骜看看魏无忌声势浩大,决定避其锋芒,主动放弃豫西走廊,实行战略退却。联军一路追击,双方经过激战,秦军受到一定打击,蒙骜收容残部退守函谷关。魏无忌统率五国联军追到,在函谷关下挑战,一直震动了咸阳。

但是,五国联军进展速度过快,兵员、物资无法补给,以致无力攻拔函谷关,拖延了一阵,干脆宣告胜利散伙。

潇水曰:补给线的问题,一直是制约战争成败的关键因素。在朝鲜战争时期,联合国军统帅李奇微研究了与中国志愿军的交战记录,发现了这样一个有趣的规律,就是中方志愿军发起每次有威胁的进攻,都是刚好持续八天时间。不论功效如何,八天之后必然中止,不再扩大战果,这是受了中方军用物资运输能力的限制。中国后勤准备的最大限度,是让每个士兵可以获得持续使用一周的弹药和粮食。一旦粮食弹药耗完,战役只能停止。所以后来李奇微利用这个特点,在战斗八天之后组织了一次颇有杀伤力的大反攻,令志愿军同志们很吃亏、很难受。

魏无忌立了赫赫战功,凯旋返回大梁,后边跟着秦国派来的间谍。这些间谍用一万斤黄金贿赂晋鄙的门客,说当年晋鄙老先生一点儿罪没有,却被魏无忌的门客朱亥大哥活生生地给锤死在边防指挥部了。晋鄙的门客们拿了黄金,四处跳着脚骂魏无忌:"魏无忌拥兵自重,要造反啦!现任魏王要滚蛋啦!"

所谓三人成虎,众口铄金,魏安僖王终于沉不住气了,剥夺了魏无忌的上将军印。

魏无忌从此谢病不朝,与门客作彻夜长饮,以泡妞和喝酒为务,活得好像颓废派诗人,终于在四年之后酒精中毒而死。作为"战国四君子"中最有君子之风的人,他死后还是让人心情沉重的。不过,到了这样的季节,可供人沉重的事,还多得很呐。

蒙骜抓住这个良机,于同年(公元前242年)再次大举进攻中原,连拔魏国二十城,再次控制住豫西走廊,甚至沿走廊向东打通到了齐国,与齐接壤。不但直接威胁齐国,还凭借此走廊"断天下南北之腰",把走廊以南的中原韩魏与北面的赵国截断,形成了对诸侯的一种半包围形势,有利于未来各个击破。

东方诸侯无不震恐,准备垂死挣扎,于是再次联手击秦。这次击秦行动的"带头大哥"名叫庞,是赵国人,他写过一本兵书,是个作家,打仗勇猛,曾经击破燕军两万,擒杀燕将剧辛。

庞集结了赵、魏、韩、燕、楚五国之师,但觉得自己的名气不够大,就找到了当时能够耍大牌的人物--战国四君子中最后活着的一位--楚国的春申君黄歇作为纵约长,浩浩荡荡向秦国进发。事实证明,选择黄歇这种肉食者鄙的贵族大牌来捣乱,算是庞自找倒霉了。

黄歇是名义上的纵约长,但实际管事的还是庞。他督导着五国军队,一路迤逦向西而去。他们看见秦国形势确实太好:践华山以为城,因黄河以为池,可谓关中之固,金城千里。来到秦国东大门函谷关以后,关上更是良将劲弩,坚墙亿丈。庞认为,错误地以函谷关作为突破口,是历次攻秦失败的原因所在。于是,他命令大军北上,从黄河摆渡,横越黄河向西进入陕西腹地。果然这里秦军布置不多,五国联军兵锋一直冲到距离咸阳不远的蕞城(临潼)地区。但是蕞城的秦兵非常顽强,蕞城屹立不倒。五国联军久攻不克,陷入胶着状态。

庞于是绕过蕞城,直扑咸阳。咸阳形势紧张,相国吕不韦亲自担任统帅,指挥秦军戍守咸阳郊区的灞桥,迎击五国诸侯联军。受吕不韦节制,王翦、李信、桓龉等秦国新出道的本地将官,各自带领部属大军,合计约10万之众,布置在灞桥附近。灞桥地区,一时名将汇集。吕不韦颇能发掘和培养人才啊!这些将官后来都成了秦王政统一六国军事战斗中的大功臣。

这些秦国名将,既然是名将,当然知道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敌人的道理。那么先击破五国联军中的谁呢?大家想了想,觉得来犯之敌当中,赵、魏、韩之卒,长期与人作战,不是好缠的,惟独楚国人这些年偏安东南,养尊处优,未习战争,是个软柿子。于是秦军决定集中火力,猛踢猛打楚国这个死穴。他们留下部分军队与赵、魏、韩三军对峙,抽出其他全部精兵,准备在某天夜间给楚人以毁灭性打击。

楚军统帅黄歇正呆在楚营里,欣赏着楚国歌舞。楚国这些年打仗是不行了,就剩歌舞和小蛮腰了。外面忽然跑来了一个秦军将官--秦军李信军团中有一个运粮官,由于运粮误期,遭到斥责,索性跑到楚国来投诚。他说:"尊敬的黄司令,快别看歌舞了。秦军集合了所有精兵,今夜就要杀过来了,准备给您一个泰山压卵的毁灭性打击呢。"

黄歇这个糊涂蛋及时得到情报,完全可以将计就计,赶紧通知友军,早作埋伏,像《三国演义》里常用的那样,给秦军来个虚营以待,四面合围什么的,保证大获全胜。但是这位"纵约长"却是选择了不作为,闻报之后惊慌失措,一声不言语,也不跟诸侯友军打招呼,竟然带领着楚军连夜回奔楚国。

当夜,秦军还不知道这个消息呢,他们悄悄地对楚营实施大规模夜袭,冲进楚营,却发现楚人早跑光了,只剩一些耗子叽叽地围着锅里的剩饭掐架。王翦与众将面面相觑,竖起拇指称赞楚国人逃跑的本事国际一流。

随后,王翦约束秦兵,汇同蒙骜、李信这些大将所各领的军,直扑赵营--因为赵军是联军中战斗力最强的,是联军主力。赵军统帅庞遭受秦军大规模兵力的突然猛袭,亲临营门,沉着应战,镇静地指挥着赵军,独自与王翦、蒙骜、李信这些秦国名将过招。

双方一场生死搏战,血水淹盖了营前几百丈的土地,漂起了秦国惨白的月光。两军激战直到天明,赵兵巍然不动。黎明时刻,韩、魏、燕三国友军听说赵营遭到偷袭,被打得血流成河了,赶紧前来救援。秦国方面看看不能得逞,方才恋恋不舍地停止攻击。

经过这次激战,王翦等秦国将领,纷纷称赞赵军勇猛,而赵将庞更是"真将才也"。庞在此次夜袭之中,临危不惊从容镇静,指挥有方。他和从前的赵将廉颇,以及后来的赵将李牧,皆堪称赵国一时良将。

庞收拾起残兵,召开阵前临时会议,发现到会的只有韩、魏、燕三国将领,而楚国人却一个也不来,纵约长黄歇先生,早已像黄鹤一样一去不复返了。众位将领深感痛惜,认为已经失去取胜的希望(大约深入敌人腹地,粮草也不济了)。于是大家议定,散伙算啦。

在一片凄凉的斜阳照耀下,五国大兵拖着一身疲惫,放弃了转变列国命运的最后一次机会。未来等待他们的,是二十年后被秦人各个击破,国破家亡。

庞领着不逞之兵,一边憎恨着楚国人,一边又大骂齐国人。他痛齐国人置身战争之外,拒不参加国际维和行动。于是庞又在返国途中,东攻齐国,向齐国人泄愤,攻克了齐国的饶安城。这就像没得到奥运金牌的人,朝着赛场边卖汽水的家伙踹了一脚。

当吕不韦和东方六国连连过招的时候,秦国的国君--十三岁即位的秦王政,也步入了青春后期。

这些年来,秦王政一直未能染指权柄,只是以念书为务。按照当时小贵族受教育的程序,秦王政六岁的时候应该开始学习识数和辨认东南西北;七岁开始,男孩和女孩要学会不在同一张坐席上吃饭;八岁,秦王政要学习礼让和进门出门上台阶的规矩;九岁,要学习辨别朔、望这些日历牌的date;十岁,开始学习语文和数学,分别叫做"六书"和"九数";十三岁,开始诵读《诗经》;十五岁,秦王政可以学习射箭驾车;十八岁,秦王政有理由接受加冠礼,从此步入成年,可以看黄色录像了。

一旦秦王政加冠,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开始亲政,吕不韦和邯郸姬就不得不把手中的既得权力交还给秦王政。秦王政这时候已经长出了二十岁的小胡子,神情也越发焦灼了。

看着秦王政焦灼的小胡子长出来了,独揽秦国大权多年的中年人吕不韦,与少年人秦王政之间的冲突,似乎变得不可避免了。吕不韦不得不有所顾忌,不敢再找秦王政的妈妈邯郸姬去make love了,这使得后者在深宫里饥渴难耐,让她渴望的坚强的他啊经常出现在邯郸姬的梦里,她无法忘记无法将吕不韦挥去。

吕不韦干脆找了一个叫做的同志来自代。关于他的身世众说纷纭,名字起的也不够正经,念作"老爱",大约是老能做爱的意思。有人说他是邯郸人,早就和邯郸姬、吕不韦认识,这是汉朝人的说法。是个乐天派,他在邯郸城的夜总会里敲古代架子鼓,喜欢hip-hop--所谓嘻哈音乐。他创作了一首《邯郸路87号》的嘻哈音乐,传唱一时:"只为一块香草味的chocolate。Yeah'so sweet,我最喜欢。邯郸路的87号,No dount。改变多少?保留多少?这些年少记号,It'z like U N Me N He N She。Check it out!Check it out。Oh Yeah! Check it out! Check it out!"他的歌里喜欢用Check it out。

It'z like you and me and he and she,大约就是指吕不韦(you)、(me)、子异(he)、邯郸姬(she)这一班风尘四贱客了。

据司马迁说,是个"大阴人",也就是说,他腰里的大哥大的信号特别强。有一次,吕不韦家里开"糜烂生活派对"--这是古代贵人们的一种时尚,就是宾主光着身子跟三陪女一起喝酒--从夏桀时代到魏晋风流都是这样的,甚至宰相也一样露着私处跟大家喝酒,这大约是古代的一种风雅的事吧。

这时候,也裸体上场了,他对大家说:"各位来宾,各位朋友,我给大家表演一段人体艺术,这是我的绝学,请各位Check it out!"

于是他把腰里的"坚强的它啊"拿出来了。大家一看,super长,登时惊倒一片。得意洋洋地把坚强的它啊展示一圈,然后插进一辆车子的也不知什么地方,说了声Check it out!--居然把车子撬着推出去老远。宾客们无不欢呼雀跃,大呼wonderful。

邯郸姬风闻了这件事,心痒难耐,立刻央求吕不韦把请来,也给她表演。吕不韦赶紧拔掉的胡须和眉毛,以宦者的名义把他送进宫里。他一进宫,见到邯郸姬,随即打开自己的坚强的大哥大,说:"太后,请看!Check it out!"邯郸姬一check,如痴如醉,要死要活,史书上说她"绝爱之"。从此俩人过起了神仙日子,邯郸姬古井情深,还为他怀孕生下了俩孩子--就是秦王政的弟弟。邯郸姬是个敢作敢爱的人啊,是中国古代的麦当娜。

邯郸姬很喜欢的嘻哈音乐。每当他唱起了《邯郸路87号》,It'z like U N Me N He N She,邯郸姬都情不自禁回想起了邯郸的从前。也许她歌女时代的愉快的自由,远胜过咸阳深宫里的寂寞斜阳吧。

听够了吕不韦老掉牙的"爱你在心口难开",邯郸姬从此疏远吕不韦,而把万千宠爱都转移投在了嘻哈一族的身上。以太后身份扶植他青云直上,封他长信侯,不但具备了巨额财富--家僮数千,门客逾千,而且掌握了堪与吕不韦媲美的权力,书上说,秦国政事皆决于。他的封地地跨两个郡,成为秦国历史上封地最广的人。

政治集团,从此成了吕不韦集团的强大对手。势力、太后(邯郸姬)势力、吕不韦势力、秦王政势力,四股力量扭作一团乱麻。其中秦王政势力最小。这种畸形的构架,使得变乱一触即发。

公元前238年,秦国这驾赫赫威风的西部马车,由太后邯郸姬、长信侯、相国吕不韦、秦王政,四个人分别驱使着,每人操一根马鞭,各有各的方向,这样的马车能不疯吗?

四股势力中,邯郸姬的权柄最大(相当于慈禧太后),但她也最为难,因为其余三势力都与她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有的是情人,有的是老情人,有的是儿子,她该帮谁不帮谁,显得至关重要。

公元前238年,秦王政眼看二十二岁了,可以加冠亲政了,他能从母后邯郸姬等人手中夺回权柄吗?很难,就像康熙帝要从鳌拜手中夺权一样。

秦王政要想夺权,不能单枪匹马,必须有人帮他,康熙就是找的韦小宝。用政治语言说,叫做有一个"班底",或者不好听的话叫做"党羽"。二十年后,光绪要夺权,需要结合康有为、谭嗣同等人,乃至还要拉拢荣禄、袁世凯。只不过光绪的这个班底不甚可靠,又多是书生,终于白丢了些脑袋。

秦王政选择了谁的班底呢?他看到自己弱小,就很聪明地把吕不韦拉进了自己阵营。吕不韦是一度的当权派,但随着邯郸姬大力支持,集团崛起,吕不韦势力有所滑坡,吕氏与氏发生冲突。秦王政利用了吕不韦的不满心理,与吕联合,于是势力陡然增强。此外他还得到朝中大臣昌平君、昌文君的支持,比起光绪帝,秦王政的腰板硬气多了,而且意志坚定,对母后邯郸姬不存幻想,斗志弥坚。

但邯郸姬却在对待儿子秦王政的态度上犹豫不定。邯郸姬的不作为,使得很被动。显而易见,如果邯郸姬继续无动于衷下去,秦王政就会如期加冠。加冠就标志着亲政的开始,可以动用家权力,名正言顺地清洗朝臣中的异己分子的党羽,同时逐步培植自己的班底,从而全面掌控国家的军政大权。那时候,邯郸姬作为秦王政的老妈不会有什么生命危险,却成了被拔了毛的鸡,任凭宰割了。他私通太后生子的事实,以及耀武扬威有夺政之谋的传闻,都足以要了他的命。

是个很有权力欲的人。不管怎么样,他有一百个理由要把秦王政干掉,否则自己就没命了。他不等邯郸姬犹豫不决了,准备单独动手,时间选在秦王政的二十二岁加冠礼上,目的是阻止秦王政亲政,形式是发动武装政变,代号叫"斩首行动"。

叛乱的武装从哪里来呢?其实很简单,光绪帝要革老太后慈禧的命,必须有自己的武装,所以光绪的班底谭嗣同找袁世凯谈合作,拉拢袁手中的新军。也是一样的,他罗致了大批的投靠者,一批文官武将聚集在周围,形成他的班底,进而控制了朝廷中和地方上的一些干部,通过他们可以调动一些县的军队。

县的军队,属于非典型军队,战斗力不算很强(典型军队是正规国家军,由边防军、野战军和都城警卫军组成,县的军队属于地方武装)。虽然县的军队比较土,但也有洋气的,咸阳城里用于保卫王宫的骑兵和步卒,也都跟着他走了--这相当于象棋田字格里的士,虽然战斗力不一定多强,但地处要害,用于宫廷政变,一个卫士可顶一千个野战军。

此外,参与叛乱的还有大使馆的一些人--戎狄的酋长们--这也是反叛的老例了,内乱总要勾结些外应,至少能有个退路。当时正是四月春天,咸阳头顶的天空阔大、清新而且轻快,伴随着各县叛军向咸阳城内汇集,风在咸阳宫道的大树梢头摇曳,散发出清凉的气息。

秦王政这时候并不在咸阳宫,这让他拣了条命。秦王政这时候正在咸阳以西的雍城(陕西凤翔),那里是秦国的发祥地,老祖宗们吃食堂(受香火)的地方,秦王政在这里加冠呢。他得到消息说:咸阳城几乎已被叛乱分子控制了,并且随时发向西杀奔雍城。

秦王政赶紧找自己的谭嗣同、康有为,也就是他私下一直培养的班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相国吕不韦。吕不韦赶紧从外地征调国家正规军队,昌平君、昌文君也是秦王政的班底成员,一旁帮着张罗。

咸阳城的这场战斗据说相当残酷,吕不韦、昌平君、昌文君调集的正规军具有野战和攻坚的丰富经验,而反叛之众由县卒和宫廷卫队构成,前者比较土气,后者又近乎花花公子。经过一场血腥砍斫之后,几百颗叛众的脑袋被丢弃在咸阳大街上。一些咸阳宫里的宦官也参加了平叛军事行动,在中国历史上,宦官一般是帮着帝王卖命的,难怪帝王们那么宠信他们。

被败兵裹着,化装逃出咸阳,像拉登那样跑在附近山村打游击。他看见今春的草以葱绿,隔年的草以枯黄,一齐簇拥在残春的一面旗帜之下,内心纷乱如麻。

从春季到秋季,秦王政不断向全国发出通缉令,赏格最终增加为:"有生得者,赐钱百万。杀之,五十万。"这五十万的概念,大约也相当于五千万美元吧,很快就被自己的同伙出卖了,经过短暂的审讯,他被押赴农贸市场车裂,时值秋天九月。"斩首行动"终于以斩了的首而告终。

的五瓣尸体,好像一只海星,载于马车,在咸阳城内传示,这是他最后一次向群众示自己的人体艺术,许多人凑向前来"check it out",特别是对于传说中最伟大的部分。这个原本快活的市井小青年,放着好好的市井小生活不过,非要替上流社会操心,终于死而不得其所了。

受其连累,的父族、母族、妻子一族都被杀光了。他的门客,多数当了劳改犯,每天带着枷去修城墙、锯木头、吃盒饭。他的班底中,首要分子有二十人被枭首,其中包括咸阳市长、组织部副部长(中大夫令)、王宫警备司令(卫尉),还有佐弋。"佐弋"是陪伴君王打猎的武士部队的统领,这是一个现在所没有的官,类似戴维营营长吧。受此案牵连,被流放到四川的达四千余家。

至于母亲邯郸姬,秦王政在盛怒之下坚信她间接或直接参与了叛乱,遂把她驱赶出咸阳城,迁入老祖宗的雍城反省。后来,有二十七个不知深浅的进谏者要求遣返母后,秦王政毫不犹豫地把他们处死了,尸体摊在咸阳宫门外晾着。于是第二十八位茅焦同志让人扛着寿衣也来进谏了,说秦王政不孝,有桀纣之行,虐待老妈,国际影响不好!恐诸侯闻之,由此背秦也。

秦王政方才醒悟,宽释邯郸姬。为了照顾国际影响,秦王政还特意亲自去迎接哩。

但是,老的能饶,小的却难恕:和邯郸姬所生的两个小孩,都被装在布囊里,用棍子扑杀了。九月的咸阳,秋风一片肃杀。史书上说,这一年秋九月的中国非常寒冷,路有冻死者,真是让人有大限来临之叹。而Terminator秦王政,也正是在这样的肃杀寒冷的背景下走上历史舞台,操起他那鞭策宇内的长鞭。

邯郸姬已经被解除驾照了,接下来就是吕不韦了。

吕不韦确实数有大功于秦国。当初若不是吕不韦的安排,子异、秦王政一家早不知流落到哪里去了,哪还有今天!想到这里,秦王政阴森、沉重的脸上也不免露出一丝柔情。吕不韦没有篡位行迹,相反他平叛有功,免去秦王的杀身之祸。今天他秦王政能够顺利亲政,体会君临万众的荣耀,全赖吕不韦的鼎力襄助。

但是,徜徉在秦王嬴政脸上的柔情并没有停留太久。吕不韦和一样,两家都是以侵夺王权作为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的。毕竟只是个暴发户,而吕不韦则是三朝元老,在秦国根基很深,长期任用高品质人才,织起了一个盘根错节的大网。

秦王政喜欢读韩非子的书,带有很强的专制欲望,深知君主必须独裁的政治法则,而刚好吕不韦也迷恋权力。解决办法只有一个:秦王政或者吕不韦,其中一人实质性地退出权力核心。

于是,秦王政命令吕不韦退休,回到封地洛阳去。

吕不韦谢恩。他被罢了官,限期离开咸阳,一切仿佛梦一场,五十几岁的他惶惶如丧家之犬。

当时正值十月,一场西部的大雪,出人意料地到来。在某一个不为人知的夜晚,它悄然无语地洒向大地,咸阳作为一个庞大而孤独的城市不可避免地夹在雪中,城市的屋顶揭示出幽蓝的天空,黑夜中的雪线条条降下。

寒雪里的泥浆爬上行路者的鞋和马车车轮,马匹嘶叫着,开出函谷关。吕不韦去了他的洛阳封地。

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吕不韦实在应该多看一些老子、庄子的书,当个江湖散人算了,但是他迷恋权力的老毛病跟他年轻时候用五百金投资子异时一样严重,记忆中在咸阳的优美片段总止不住铮铮作响。吕不韦还是巴望着有一天能够重返政坛,所以他借助诸侯各国的媒体向咸阳城施加压力。

史书上说:"诸侯宾客、使者相望于道,请文信侯。"意思是各地的媒体和诸侯使者纷纷向秦王政求情,络绎不绝,要求给吕不韦复官。但是,适得其反,秦王政不但没有再次起用吕不韦的意思,反倒震惊于吕在民间和诸侯间巨大的影响力,恐其为变,立刻发出更深更远的流放令--把吕不韦驱逐到偏僻的四川山沟里,看他还怎么跟媒体勾搭!

吕不韦深感寒心,他其实并没有造反的意思,只是想重回政坛,襄助秦国大业。可惜他实在太不了解秦王政了,秦王政是古往今来第一独人,不肯与任何人分享权力。吕不韦在一片凄凉和愤懑之中,不想去四川,干脆举起鸩酒,饮鸩而死。这件事发生在公元前235年。

吕不韦死后,激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政治风波。吕不韦的宾客及门生故吏数千人,偷着举行了盛大的游行集会,以给吕不韦出殡为名,从洛阳游行至郊外的北邙山,折腾了一通。这种大规模的会葬行动不无政治示威之嫌。秦王政闻之,下令彻底打散这股势力。吕不韦的门生故吏,凡是有临葬者,一律驱逐出境。如果临葬者是秦国人目前担任六百石以上月薪的官员,剥其爵位,迁徙于房陵;五百石以下月薪的,不管有没有哭丧,一律迁徙。从而彻底把吕不韦的遗留势力清除了。秦王政还在政治舆论上嚷嚷道:谁敢再"操国事不道"(为国家办事不老实),如同、吕不韦者,寡人必籍灭其满门!

秦王政确实是个"寡"人啊,而所谓"老实"的标准,大约就是听寡人的话了。

秦王政的强压手段,使人臣和群众无不侧目,再也不敢"不道"了,秦国政治,从此走向了一种缺乏臣民各阶层参与的极端独裁政治。法家改革时候倡导的强化君权,被秦王政错误地推向了极点。28年后,随着秦王政的逝去,独裁政治再也撑不下去了,各阶层人奋起反抗,大秦朝迅速坍塌解体。

独裁,不但不利于稳定,也不利于建设。因为它剥夺了臣民各阶层的参与权。秦王政的独裁,葬送了秦国一贯的进步的清明的容许参与的政治作风,倘不是他,大秦朝在统一六国后将不会如此短命。

潇水曰:说秦王政"专独"并不冤枉他,他对吕不韦事件的打击面越拓越宽,直到开始"大索"(类似肃反运动),排查任何与吕不韦有牵连的人。到了最后,秦王政干脆发现所有来自六国的人,都跟吕不韦有牵连!于是他下达了历史上著名的"逐客令",大举趋散六国来的布衣英才,一反秦国在历史上任用六国人才的优秀传统。

这时候,吕不韦的门客之中,有一个叫李斯的英才,在被驱逐回国的道路上,冒着生命危险,上书劝谏秦王政,说:"不要为了谋求稳定就自断其臂啊。人才没了,秦国虽然稳定了,不会再有造反了,但是谁去卖命打江山啊。相反,六国用了这些人才,秦国岂不危矣,这不是资粮于敌吗?快别干这样挥刀自宫以求清静的傻事了。挥刀自宫以后,清静是清静了,小鸡鸡也没了,没法传延后代啦。"这就是李斯著名的《谏逐客疏》,古今读之,令人振慨共鸣。

秦王政也觉得自己是气糊涂了,于是停止肃反扩大化,并且从此留意提拔李斯。但是秦王政的专独性格,却其实一天也没有收敛。后来他每天阅读五十斤重的公文,一切细小国政皆专断于他,生怕被臣下架空了,被旁人不无愤懑地形容为"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秦国卿相只能待命匍匐,无聊充数罢了。

我曾在博物馆里看到一只戈头,上边刻着"相邦吕不韦造",这是吕不韦在这个地球上的惟一遗物。其中"相邦"就是相国的意思,后来汉朝人为了避讳刘邦,才把史书上的相邦都改叫相国。

关于相国吕不韦的死,并不如后代所理解的,源于他与邯郸姬的婚外恋。在男女作风一贯开放的先秦,这是小事。吕不韦的死,其实有着更深刻的原因。

吕不韦认为,君主不能滥用权力,必须对君权加以限制。这个思想在他的《吕氏春秋》一书中反复提出,并且他拿出了三种限制君权的办法:

第一,《吕氏春秋》书中主张分封制,以空间的分割来限制君权。

吕不韦在书中说:"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意思是让更多的贤者分享政权,以限制君主的权力,以便避免帝国独裁。

第二,:以武力限制君权。

按照正统观点,人民拿起武力对付君主,那是犯上作乱,但吕不韦不这么看。他在《吕氏春秋》中说,对于愚,要以禅让的办法叫他下岗;而暴君,下民则可以直接推翻他。吕不韦讴歌了商汤灭夏、武王伐纣的革命行为。

第三,:君臣分工。

君要"处虚","执其要",把权力下放给大臣。臣子是要"忠",但忠是忠于自己的职事,而不是忠于某个人。显然,吕不韦的这种君臣观,是从"公天下"和"利于群"的原则出发的,是积极的,有利于国家的,不能简单理解成吕不韦想夺权。

吕不韦命令门客们把《吕氏春秋》这本二十万字的大书写成之后,挂在咸阳农贸市场门上给民众观看,宣称"有能增损一字者与千金"。言下之意,吕不韦想把自己打造成一派理论权威。如果民众也挑剔不出什么反对意见,那么《吕氏春秋》中的"限制君权"思想就可以主导秦国的意识形态,从而迫使秦王政也接受它。

然而,独断刚愎的秦王政不肯接受"吕不韦思想",他更喜欢君权专制,秦王政更爱看法家韩非子的书。韩非子的《孤愤》上说得很清楚,君主应该专制,应该牢牢掌握一国之柄,用"法术势"控制好大臣。韩非子全文反对大臣分权,否则就会"国地削而私家富","主失势而臣得国"。

韩非子的书很好地教育了秦王政,秦王政临卷叹息道:"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如果我能拿到韩非子的签名,一起欧洲五日游,死也没有遗恨了。

吕不韦想要限制君权,提出公天下、分封制、君臣分权等口号,简直是与虎谋皮。最后,作为韩非子的fans,秦王政用一杯毒酒教育了吕不韦。吕不韦的死,就死在他限制君权的思想,与秦王政的专制情结冰炭不容。

吕不韦虽死,但他"限制君权"的吕不韦思想,"公天下"的口号,终于在近代得以实现。

也许你觉得吕不韦的思想太超前了,其实不然,与吕不韦同时期欧洲地中海畔新崛起的罗马共和国,实行的就是限制君权的"共和制",国家首脑(执政官)由选举产生,任期有限。国家权力被国家首脑(执政官)、元老院(贵族代表)、平民官(平民代表)和公民大会分享,体现了限制君权,反对独裁的原则,所以叫共和。


分类:春秋战国历史 书名:【青铜时代战争】和【骇版战国】 作者:潇水
骇版11章 看上去很man | 【青铜时代战争】和【骇版战国】 | 春秋战国

骇版11章 看上去很man


韩、赵两国天塌地坼,相继灭亡的时候,有一个大侠正叼着牙签,在燕国下都(易县)的古代洗浴中心里享乐。旁边有两个美女伺候着这位大侠,身段娇媚,顾盼间艳色四散。这个人名字叫周润发,对不起,叫荆轲!美女是燕太子丹送给他的。泡完澡,荆轲振动长衣,又打上周润发的那种发蜡,带着美女,坐上私人马车--也是太子丹送给他的,高昂离去,一路唱着燕歌。这是一个非常奢侈的大侠。

这样描述荆轲是否会有争议,先不管了。

荆轲在我们的遥想中,属于"冷酷孤傲"型的大侠:脸上带有刚毅的线条,幽幽深邃的眼眸里发出淡淡忧伤,特有的高傲冷漠与阳刚气质结合起来,加上冷酷的外表,难以亲近的倨傲气势,最令时代青年尖叫。荆轲的祖先是齐国人。我们知道,齐国历来多"勇"士,比如孟贲、乌获、齐人三杰,以及武松、李逵什么的,都是钢铁硬汉。

荆轲目前呆在燕国,找到了齐人的感觉,因为燕国人也善打架。燕赵多慷慨悲歌的猛士,比如燕人秦舞阳,十三岁就能杀人,是古代的马家爵,长得环眼蒜鼻,多力善刀剑,与人罕言语。他有一次跟人打牌,别人说他出老千,秦舞阳就急了,一锤把人锤死了,脑浆迸裂,从此人们不敢忤视(拿顶撞的眼看他)。

燕国为什么多猛人,这跟它的土质有关系。风气是系于水土的。

我的老家河北这块地方--燕赵大地(北为燕,南为赵),人们性情卞急,轻生矜死,好气任侠,以豪放激烈闻名于诸侯,所谓"燕赵古来多慷慨悲歌之士"。具体表现为脾气大、讲义气、不要命,这是因为这块土地的土壤都是从隔壁山西黄土高原上冲积下来的,属于次生黄土,没有经典黄土的那种"自行肥效"功能,所以土贫--古人管它叫做"土薄"。土薄山寒,导致农业不够雄厚,风高气寒,士民卞急,人们也就躁动,一言不合,拔剑相向。燕赵人性情猛急,行事常为个人义气所激,而不避果,比如张飞,豁出命去为老二关羽报仇,终于把自己搞死了。

一个义字,一个猛字,是燕赵人的写照,也是荆轲的写照。"刘关张三结义"的地点就在燕国这里,符合燕国人义结生死的一贯传统。连这里的文章都带江湖悲烈之气:"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多么寒峻激扬啊,这是曹植的句子,突出燕赵之人重视友情、仗剑江湖的豪迈。

不管怎么样,荆轲来到燕国以后,终于找到了感觉,他喜欢跟燕国豪迈的人来往,比如农贸市场里边杀狗的。

狗在当时跟猪的待遇一样,常被烹了吃,"燃"这个字,就是在煮狗呢。荆轲在农贸市场和一帮杀狗的人,围着狗肉火锅痛饮,旁边还有善于击筑的高渐离大兄。高渐离一边喝酒一边击筑,荆轲和着节拍而歌,当喝到痛醉淋漓,荆轲就继之以大哭,哭起来旁若无人。农贸市场里的人都说:"这真是一帮精神病!"

荆轲的特立独行使人回想起我们上大学时的样子,我们也在清华大草坪上痛饮,然后我们中间的高渐离也抱着吉他疾弹高唱,然后也有人大哭。路过这里上自习的人都说:"这帮人精神不正常!"

其实荆轲属于文学青年,他喜欢看书,史书上说他"深沉好书"--在农贸市场哭完了还要再看书,真是有病啊,还写过诗。总之他的性情非常迷杂不好梳理,而且不稳定,有间发性神经不正常的嫌疑。这都充分证明文学害人。

事实上,荆轲在农贸市场里的豪侠之风可能是硬作出来的,就跟我们在大草坪上的哭和唱都带有造作成分一样。事实上,荆轲不善于打架。有一次,他跟一个邯郸人下棋,在棋盘上争路,互相打起来了。邯郸人一拍棋盘,怒而叱荆轲。荆轲本来也想打架,但一看对方牛眼瞪得如铃,冷笑一声钻出人群而去,一点大侠的面子都没有。

还有一次,他跟别人较量剑术(不是拎着剑互相比拼招呼,是坐而论剑),那人嫌他的论点不足称道,于是一怒而拿牛眼瞪他。荆轲大侠居然又一次钻出人群跑了,而且跑得彻底,卷起铺盖卷离开房东,出城遁去,再不敢回来,连围观者都非常纳罕。看来他的剑术尚不精,不足以呼啸叱咤,甚至不足以自卫,而且剑术理论上也不足以折人。

这两件糗事实在有损荆轲伟大形象。似乎荆轲只是在农贸市场聚众喝酒的时候--没啥生命危险--才敢放开来折磨自己的胃和嗓门,真正遇上"大玩主"就全稀松了。当然我们这么说也太极端了,至少荆轲呼吸扬袂之间追求着一种侠的风致。

总之,通过支离破碎的史书记载,荆轲可能不以形式上的"武"见长,而是以意气上的侠自居。是一种精神侠,而不是乔峰那种物质侠。所以他后来的行刺,终于失手了。

不说荆轲了,我们再说说荆轲的赞助商--大名鼎鼎的燕太子丹吧。

燕太子丹早年曾经留学赵国,所谓留学,其实就是去当人质。他在那里认识了同为人质的秦国人质子异。子异怀里抱着个小孩,就是秦王政。太子丹是大人,却喜欢跟小孩玩,他带着小秦王政一起逛,很快活,史书上说"大相悦",建立了忘年交的友情。每当秦王政小时侯,吵闹任性的时候,太子丹总会唱歌哄他。夏天的午后,太子丹用儿歌安慰我们伟大的始皇帝,那首歌,好像这样唱的:"天黑黑,欲落雨,天黑黑,黑黑。"

后来秦王政有了自己的生活--去秦国当王了,燕太子丹则也追到了秦国,继续当人质--他成了人质专业户。可是秦王政却冷傲地对待他,于是他对秦王政切齿痛恨,誓报此仇。他感觉自己被误解被骗,他问是否成人的世界背后,总有残缺。太子丹我走在每天必须面对的分岔路,怀念过去单纯美好的小幸福。天空很大却看不清楚,好孤独。

好啦!总之我们知道,流落异乡的人,对异乡的恨往往是多于爱的。燕太子丹在秦国留学期间,饱受凄凉,回国以后,发誓要报复秦王政。

但是燕国地偏人稀,国力弱小,报复的事不能得逞。于是就想到搞恐怖行动。

我们必须修正一个数据,就是关于太子丹的年龄。往往以为太子丹是个年轻急躁的人,其实不然,他是个急躁的老头。

当年,他去赵国邯郸当人质的时候,至少有十八岁(否则不至于跑去当人质),而那时秦王政不足八岁。如今秦王政变成了32岁的壮夫了,而太子丹也应该五十来岁,是个老太子了。

五十来岁的太子丹,在燕国盖了个赖昌星式的"红楼",每有宾客经过,就派美女招待、侍宿。当时诸侯争雄,各国都网罗人才,可只有去秦国的人才出将入相,去其余六国的人才,把精力都用于放荡不羁了,在美妇醇酒之间抖擞精神。《汉书》记载,太子丹挑了一批美女安置在"红楼"宾馆中,以此招徕人才。

这个风气后来绵延了整个燕国,老百姓也争相模仿。但是老百姓请不起三陪女啊,就只好动用自己不花钱的媳妇,有"宾客相过,以妇侍宿"。这种令人瞠目结舌的风尚后来渐渐不太流行了,但一直到汉朝都未断绝。

太子丹用"红楼"网罗了一些人才,其间就有一个声名如雷的江湖大腕,名字叫田光,燕国人都知道他,就跟现在一说电影界,大家都知道张艺谋似的。

太子丹这人很懂江湖规矩,他屁股慢慢退着给田光引路,落座之前又跪着给田光掸拭座垫,仿佛小弟恭迎帮主一样,史书上说他是"逢迎"。

田光坐定之后,说:"在下已经老了,江湖上对在下的传说,都是年轻时候的事了。我听说骐骥盛壮之时,一日奔驰千里。到了衰老,毛驴子都会超过它,我现在干不了了,帮不了您了。我还是给您推荐荆轲吧,他是我的一个好朋友,可以做大事。"

"荆轲比我手下的几名勇士如何?"

"您的那几名勇士,都是'血勇'之徒,心情一激动,面孔便涨得通红,完不成什么大事。秦舞阳顶多只能算是'骨勇',遇有意外,脸色发白,也不顶用。只有荆轲才算得上'神勇',喜怒不形于色,足以当此重任,可以不负所望。"田光说。

如此说来,派巩俐去也可以,因为她在任何电影里,都是没有表情的,也是个好刺客啊。

田光分析得很对,刺客必须智勇双全,去秦国后首先要周旋于秦国官僚大臣,创造被秦王接待的机会,那一套复杂的礼仪就够人头疼的,光是一个会打架的赳赳武夫是不行的。不仅要武商高,情商、智商也必须高。好的刺客要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

荆轲为人倜傥奇伟,负一时之名誉,在智商、情商方面层次很高,合乎行刺人选要求。惟独武商不高,剑术不精,但可以给他配"行刺助理"啊,就是后来荆轲一直在等的那个人。

既然荆轲这么合适,太子丹就批准了:"那好,你帮我去请来荆轲吧。但行刺事关重大,您可千万别四处泄露啊。"

田光含笑而答:"诺!--no problem。"

田光确实很老了,佝偻着腰去找到荆轲:"咱哥俩的交情很深,燕国人莫不知道(言下之意,我牛都吹出去了,您一定得帮这个忙啊!)。是这样一件事:燕国的太子丹要干一件大事,就是刺秦,找到在下。在下当年名震江湖,有一身过人的武艺,但是现在已经精力不济,'力比多'已经不多了,腰脚都不堪驱使啦,所以我把足下推荐给了太子,请足下择日速见太子。"

荆轲不好面拒,只是勉强答道:"谨奉教。"这是一句含糊其辞的话。不知是答应见太子丹,还是答应干大事。

田光于是说道:"另外,我还有一件事告诉你,就是我不想活了。太子临别曾嘱咐我,行刺事关重大,千万不可四处泄露。我作为一个长者(江湖辈份高的人),却被人怀疑,实在是没有活下去的颜面了。我干脆死了罢,以表明自己不会泄露他人的机密。"

说完,田光拔出腰间宝剑,用人生最后一点"力比多",奋然刎颈而死,流血三尺,扑倒在地。

日本有谚:"花是樱花,人是武士。"花以樱花为最,人以武士为上。人的生死有如樱花,瞬间散落,干净利落,这是销殒的美,大约是田光之谓吧。

田光老先生的死,实在突兀。听他的临终遗言,好像是恨太子不能信他,于是愤然而死,其实非也。这只是他自杀的借口,而不是他自杀的目的。

事实上,史书上另有解释,田光自杀,是为了激荆轲。我来求你办事,并且我都豁出命去不要,死给你看了,这事儿你还能推搪吗?如果未来你要打退堂鼓,你得好好掂量一下,不能对不起死人啊。

荆轲最一开始,不甚情愿,在后来漫长的刺秦准备过程中,又出现过一两次犹豫拖延,但大约终被田光的死所激迫,终于善始善终、坚持下去了。

田光为了太子丹的"大事",不惜以身死而促成之,可谓太子丹的知交和真朋友!

另外,田光以身死相激荆轲,以免荆轲打退堂鼓,也看得出来荆轲对秦一事,原本没有太强的自觉主动性。

事实上,当荆轲见到太子丹,太子丹向荆轲提出行刺要求时,荆轲仍旧推脱道:"我这人像劣质毛驴一样差,不足任用。"

太子丹给他"顿首"(以头频频碰地),"固请毋让",再加上田光血迹未干,死人的嘱托尚在耳边,荆轲方才许诺,但是仍然"久之,未有行意"--荆轲很久都没有出发的意思。看来他"革命"的自觉主动性确实很差。

于是,太子丹为了顺适荆轲的心意,做了一系列拉拢套磁的工作,包括:

a.尊荆轲为头等宾客;

b."舍上舍"--住VIP高级套间;

c.太子"日造门下"(每天拜访以示敬意);

d."供太牢具"(吃祭祀祖宗的最高等食品);

e."异物间进"(不时送来奇珍异宝);

f."车骑、美女,恣荆轲所欲"(太子丹从"红楼"里调来美女和豪华车,任其享用)。

于是,荆轲身边衣香鬓影,车骑罗列,盛况空前。如果按照古典武侠小说《燕丹子》的说法,那就更阔气了,荆轲还有"黄金投龟,千里马肝,姬人好手,盛以玉盘"的恶劣描写,比大款砸XO厉害得多。

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顺适其意",让荆轲满意,这就是荆轲被工具化的详细过程。由此看来,荆轲刺秦不够自觉,中间是有一个漫长的被收买过程的。倘若是自觉的革命志士,当不需这些劳什子。

燕太子丹跟荆轲,就刺杀的细节,进行了认真而荒谬地讨论。

太子丹说:"足下伪装成使者,劫持秦王政以后,逼着他在朝堂上签订条约,返还秦国侵占六国诸侯的所有土地,就像当年曹沫劫持齐桓公一样,这是刺杀的上上目标。"

我们说,太子丹真是痴人说梦。凭一个人拎着一柄小匕首进入不测之强秦,就想带着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出来,这个想法实在太折磨我们的想像力了。

当年曹沫劫持齐桓公属于特殊历史现象,当时曹沫在会盟上用剑逼住齐桓公,齐桓公迫于性命之忧,答应退还齐国侵占鲁国的"汶阳之田"。但是会盟结束,齐桓公回国以后,当即就想赖掉汶阳之田不还。当时的管仲持反对意见,认为齐国国力尚弱,想称霸的话,必须先得诸侯人心,所以还是把汶阳之田还了吧,以向诸侯展示自己的德行和诚信,否则将被舆论所谴责。

但是世易时移,现今的秦国大不同了。秦国对六国是压倒性优势,无所忌惮,无所求于诸侯的支持,无所惧于诸侯舆论,必不还地。

当然,荆轲可以揪着秦王政的耳朵,一直把他揪到燕国去,扣留下来。然后命令秦国还地,否则就不放秦王政。这个想法还可以,就是缺一架直升飞机,哪怕有从陕西到北京的航班也凑合。

二是,即便劫持秦王政入燕,列国也是得不到土地的。当年楚怀王被劫持到了咸阳,宁可死在那里,也不肯割让楚国的汉中之地。秦国人即便牺牲了秦王政,也不会退还祖宗六代辛苦扩张积累下来的土地的。

三是,即便秦国还了地,以目前六国兵力枯竭的局面,也是守不住那些土地的,转瞬之间又会被秦夺了去。

看来,劫持秦王政从技术上到效果上,都不现实。于是燕太子丹也没太指望这个,而是提出了低级目标:当场刺死秦王政。

燕太子丹立刻行动,花一百斤黄金,买了一把徐夫人的匕首(徐夫人是当时的知名品牌,类似王麻子),匕首上面淬了毒药,以活人试验,无不见血立死。拎这样毒匕首进入秦国,杀秦王政的意图就非常明显了。而不再以劫持作为主要目标。

也许这么做,能让太子丹爽一把,报掉从前受辱于秦国的一己私怨。

但是,代价是什么呢?

代价就是燕国陪着亡国。燕太子丹刺杀秦王政,不论杀成了也好,没杀成也好,秦国都会大举报复燕国,乃至灭掉燕国。

众所周知,燕国偏在北方,距离秦国遥远,是六国之中惟一未曾受 过秦祸的国家。秦国一直奉行的是远交近攻之策,所以对燕国一向积极拉拢。秦燕之间还曾经结为姻家,当初燕太子丹入秦作人质也是出于两国结盟目的。所以,在秦国兼并六国的日程表上,燕国肯定是排在灭亡表最后面的。但是太子丹行刺,势必把燕国的灭亡日程,提到了最前面。

虽说燕国迟早要亡,但太子丹为了报一己之私怨,而让燕国提前好几年而亡,这无论如何是一种罪恶,是对国家的不忠。事实上,太子的老师鞠武就反对他去行刺。

当太子丹一行人把荆轲送出燕国的时候,燕国的命运已经被doomed了。

樊於期这个人在史书上出现,似乎只是为了送上一个人头的。

荆轲临行前,跑到樊於期的宾馆,秘密地说:"将军您是秦国人,因得罪了秦王政,逃亡到燕国来。秦王政屠宰了您的父母宗族,可以说是够狠毒。而且还出了一千斤黄金的赏格,购求你的人头,将军难道不想报仇吗?"

樊於期仰天叹息,眼泪就像泉水一样冲了出来:"我每一念到此事,恨得骨髓都发痛。只是没招儿呢!"

荆轲说:"我倒有个主意,只是我不好启齿。"

"你不要有什么顾虑,只要能够报仇,就是要我的脑袋,我也乐意。你还有什么话说不出口呢?"

"咦,我说不出口的话,就是你刚才说的话呀!"

荆轲把自己行刺秦王政的计划对樊於期讲了:"只要我用您的人头获得秦王的信用,我左手抓住他的衣袖,右手刺向他的前胸,将军的大仇可报,燕国的积耻也可雪了。"

樊於期听罢,咬牙切齿说:"我天天盼的就是这样一件好事。我这颗头颅没有什么舍不得的,你拿去吧!"说罢,拔出宝剑,猛砍自己的脖子。他希望先砍得彻底一点,待会儿荆轲弄断他颈椎的时候就容易些。樊於期是个带兵的将军,知道人的颈椎是很坚固的。

樊於期就这样自杀了。

他的人头像一颗炸弹,在地上瞪着荆轲。荆轲把这个炸弹装进匣子里,准备带上飞机。

古人论情谊:有白头如新,有倾盖如故,以形容两人有无缘分。荆轲与樊於期只说了三言两语,樊将军居然就割下头颅,毫不犹豫地交给荆轲,信任荆轲,可谓"倾盖如故",很有缘分。这也是战国人的质朴。换了今人,恐怕让他掏出一块钱,他也不肯痛快掏的,遑论人头。

得到人头之后,荆轲并没有立刻出发,而是等待一个真正的刺客,此人武功高强,可以担任刺杀主力。但是这个人腿比较短,过了很久还没赶到燕国来。

燕太子丹等得不耐烦了,说:"韩、赵两国已经相继破灭了,日已尽矣,为之奈何。如果荆卿有反悔之意,那我就派秦舞阳一人去算了。"

荆轲这时候爆发出了一种间发性神经不正常,他大怒,对太子丹叱道:"大丈夫行事,有始有终。往而不返者,竖子也!"意思是,我要是去了秦国回不来,那是笨大侠,是王八蛋。"能去能返,不辱使命,才是大侠。我在这里拖延是为了等我的'客',我俩一起去。现在太子以为我在故意拖延,那我就请辞决矣!"说完就要走。

看来,荆轲也有自己的"客",也就是门生、门客的意思,比他低一级、依附他的人。而且此人武功高强。我们可以理解成,太子丹把任务承包给了荆轲,荆轲又分包给了他的武功高强的"客"。

如此说来,荆轲更愿意把自己定位为一个项目经理的角色,而让自己武功高强的"客"作为临场的刺杀主力,负责执刃主攻。大约他也是自觉剑术不精吧。

我们相信,如果未来有这个得力的"刺杀助理"在场,荆轲与他在大殿上合力,杀掉一个秦王政可谓万无一失,当时大殿又没有别的人。所以荆轲等待自己的"客",是有现实意义的。但是,这个人迟迟不到,太子丹又催促,荆轲竟然一时恼怒起来,情绪失控,说话很不客气,劈头盖脸地叱责太子,然后就愤然宣布不等了,立刻要走。

太子来催,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太子不明就里。你可以好好说啊,何必大闹呢?但是荆轲却一下子爆炸了,愤然仓促出行。这里边体现了荆轲与太子丹之间潜存已久的一股暗流和裂痕。

荆轲、太子丹这两人的结合,是一场错误的结合。太子丹选的,应该是秦舞阳这种老百姓出身的人,不思考形而上的问题,有赏金就基本够了。而荆轲是一个士人,所谓士人,是祖上带有一定的高贵血统,身上含有一点小资情调,生活破落在民间底层,但心志高昂仍然在洁白云霄的人。他在农贸市场里大哭就说明他心气很高。这样的人,最终是不适合去附于刺客者流,供一小撮王族势力所驱使卖命的。

荆轲之所以答应去做刺客,是命运一系列的偶然促成。首先田光觉得他素质可以,适合作杀手,于是以死逼他出马,他迫于江湖义气只得接受了。接着太子丹又做了大量收买豢养工作。如果荆轲最终有所后悔的话,那恐怕就是后悔接收了田光的以死相托,以及太子丹对他的利诱。随着时间的拉长,这种不快的心情越发深重。

荆轲临别那句"风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绝唱里边,包含着对太子丹的消极反抗和不满情绪。这话里没有对胜利的承诺,没有说请组织上放心吧,等着听我的胜利喜讯吧,而只是说我这个壮士只能一去不还了,白向秋风寒水里送命罢了,带有无限自怜、自怨和怨恨的意思。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句话,笼罩其间的全是不祥的阴影和对命运的感叹。荆轲与太子丹两人间的张力跃然纸上,裂痕非常表面化,这样的刺杀活动,临事数击不中,有辱使命,也不奇怪了。

易县这个地方,在北京以南一百多公里,是当年燕国的下都(陪都)。两千两百年前,荆轲就是站在易县的易水河畔,离开燕国,提一只匕首,赴强秦行刺。

荆轲身后,站着环眼蒜鼻的古代"马加爵"--秦舞阳先生,手里端着一个木匣子,充当了刺杀助理。身旁流动的,正是秋天的易水河。匣子里边装的,是樊於期可怜兮兮的人头。

给这"刺杀二人组"饯行的,是太子丹及其"红楼"宾客,都穿着白衣白冠,给死人送葬的打扮,为荆轲催死呢。进一步激他,不要逃跑或者活着回来啊。

荆轲的农贸市场好友高渐离,也来了。他从后背取下自己的小提琴--也就是"筑",我在博物馆看过,样子和小提琴一样,就是肚子瘦得多--置于白石之上,取了一个弯曲的尺子,敲击小提琴上的弦。先击出一个变徵之声,曲调悲凉,宾客闻之,无不悚然垂泪涕泣。

荆轲和着筑声而歌。

荆轲是怎么唱歌的呢?--古人唱歌跟现在不一样,特点是几乎听不出什么词儿,它要求"声中无字",吐字完全融合在乐曲中,听不出具体的字。还要"字中有声",就是每个字要拖长了声变幻着调子唱。总之,你根本听不懂他在唱什么(按这种标准来看的话,周杰伦唱的歌,最属于古代的歌)。

接着,荆轲开始唱到了副歌--所谓副歌,就是前面唱完一大堆莫名其妙的东西,最后反反复复的几句很容易流行传唱的段落。比如"我是一只小小小小鸟,怎么飞也飞不高--"之类的。

荆轲这回唱的副歌,终于被大家听清楚了,而且跟我是一只小小鸟一样,非常高昂,是所谓羽声慷慨:"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就是这两句,来回重复,慷慨传世,中国人无不知者!

当此之时,易水河畔,白衣胜雪,烈士高歌,秋风横贯,众人无不目裂眦,怒发上冲冠。所谓"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荆轲引吭高歌已毕,痛饮一杯,傲然转身,挟秦舞阳登车而去,万里长空秋林,荆轲终已不顾。身后,高渐离依旧伫立,一语不发,面色冷然。

后人咏荆轲事:"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陶渊明)。

如今,河北易县有荆轲山,有一座十三层小塔,碑刻大字"古义士荆轲里"。

日升月落,荆轲一行向西奔驰。两边是铁黑色的丛林,天以浅灰的色泽关照着行人。苍天面无表情,使人拿它没办法,也啃不到它,啃不到命运这只飞跑的野兔。

荆轲看了一下身旁的"马加爵",这个人瞪着环眼、支棱着蒜鼻,只是呼哧呼哧地傻傻喘气。像他这样的人,是不需要思考人生就能活下去的。荆轲对着秦舞阳想。

一阵马鼻子嘟噜声打破了荆轲悒郁的幽愁,荆轲告诫自己,必须要少想,让自己的心境安息,像草色一样平展如垠。

荆轲、秦舞阳,这个刺客二人组,最后一次看见日出是在公元前227年某个秋日。金色迷离的阳光从巍峨的咸阳殿角徘徊升起,文武百官和列国使节盛集两列,荆轲的肾上腺激素开始分泌,秦舞阳的"力比多"也开始比较多起来。

两人在宣呼声中登上大殿的台阶,偷眼向殿上看去,殿上正是 terminator秦王政。他脑袋上带着冕,像个博士帽,坐在漆器涂彩的几案之后,胸前抱着剑。

为什么说是抱着剑呢?时人喜欢席地而坐,一旦剑挂得低了,压在屁股下面,坐下就不舒服了,而且,也显不出威严了。所以当时剑在腰带上挂的位置比较高,使得上半截剑身耸起很高,剑把儿一直耸到了左胸前,所谓长剑拄颐(都快支到脸上了),这样很能体现贵族的气派。平时,用左臂夹住剑身,左手反握剑柄,形如抱物,故谓抱剑。这种很气派的方式最大的特点是不实用:拔剑很不容易!因为剑柄位置高,拔快了割破自己的脸是小事,一不小心切断了颈侧大动脉就冤了!

所以拔剑前必须先按剑,就是左手把剑把儿按下去,这样再拔剑就不至于割着自己了。"按剑"于是就等于一个不礼貌动作,表示要打架了,犹如现在打架前先打手机叫人一样。

但是"按剑"不等于"负剑"。秦王政佩的剑很长,古书上说叫"神武扶揄长剑"。所以秦王政后来仓促之间按剑仍然不能拔出,在群臣的提醒下改把剑体转拧到屁股后面去,进一步开阔右臂在体前可伸展的空间,才把剑拔出来了(这是一种很不小资、很没格调的方式--"负剑")。这也告诉我们了一个雄辩的道理,在残酷的对敌斗争中,千万不能小资!

然而,残酷的对敌斗争中,又出意外了,"刺客二人组"中的秦舞阳先生,突然掉链子了。他看见秦王政长剑拄颐,高坐在几案之后,威武严厉。殿下武士,戟者甚众,又都是彪形大汉。秦舞阳吓得脸色苍白、牙关紧咬、嘴唇发紫、浑身战栗、小便失禁!

秦国群臣看了,十分诧异,便有人喊道:"后面这一位就是副使吗?"荆轲回头一看,对秦舞阳微微一笑,示意其镇定,然后跨步对秦王政说:"下臣的副使情商不高,是北番蛮夷的边鄙之人,没见过大世面,请大王原谅,允许他捧物而上,完毕使命于您面前。"所谓完毕使命,就是上前要你的命!

这里我们注意一个细节,荆轲捧的是樊於期的人头,秦舞阳捧的却是地图,地图里面卷着见血封喉的匕首。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荆轲仍然是想让秦舞阳主刀,自己在旁吆喝。

看得出来,不管是让他曾等的"客"主刀,还是秦舞阳主刀,荆轲一直没有把自己定位于一个武士角色。

秦王政传旨:"只请正使上殿,副使在阶下候旨!"--这下好了,秦舞阳不能上殿了。如果秦舞阳能上去的话,荆轲还有戏。这个副使其实比正使能打。

没料到秦王政来这一手,荆轲顿感到身孤力单,只好硬着头皮上去了,待会儿自己去耍匕首了。就像一个从来没杀过猪的人,由于死了张屠户而不得不自己下厨房。

荆轲上殿以后,他与秦王政的一番对话,历史上没有记载。我们不妨设想是这样的:

秦王政问道:"那个匣子装的就是樊於期的头颅吗?"

荆轲弓身答应:"是。"并且打开。

匣子里边,樊於期的人头像一盒生日蛋糕似的,俏皮地坐着。

秦王政示意合上蛋糕:"听说樊於期逃到燕国,和太子丹交上了朋友,太子丹把他当做上宾。怎么又把他杀了呢?"

"樊於期其实是想投奔匈奴借兵,太子丹怕他危害中原,也怕得罪大王,所以才佯作交友,专门为他盖了一座馆舍软禁起来。本想把他引渡过来,但因路途遥远,恐生意外,只好灌醉了他,将他杀了。"

秦王冷笑一声:"哼!如果不是王翦的大军已经灭了赵国,北危燕境,太子丹岂肯杀樊於期。不过,总算把他杀了。可是,当年太子丹在秦为质,却不辞而别,偷着跑回燕国,绝秦、燕之欢,实属无礼。不知燕王对此有何感想?"

"当年太子丹年轻草率,颇有唐突。他回国以后,燕王狠狠地教训了他,还专门派了一名对《周礼》大有研究的老臣鞠武做他的老师,来管束他。"

秦王政说:"这些说法都闪烁其辞。太子丹的年纪比我大得多,现在该是五十岁左右的人了,怎么能说年幼无知呢?像太子丹这种不善权衡轻重的人将来继承王位,恐怕对燕国未必有利。"

"下臣一定把大王的指示转告燕王。"

"转告不转告,是你的事。听说你还带了督亢的地图来?"

"督亢是燕国最富饶的地方。我们献给大王,以示燕王臣的诚意和决心。"荆轲说。

秦王政瞅一眼荆轲问道:"督亢究竟有多大?好在哪里?"(督亢在河北涿州一带,就是张飞的老家啊!)

荆轲口称:"请允许下臣展开地图,为大王聊作介绍。"

荆轲随即起立,走至案前,手把地图,徐徐展开,终于"图穷而匕首见"。下面的情节非常惊险,少儿需在父母指导下阅读。我们分镜头再现一下当年荆轲刺秦王--白虹贯日的情节。

1、荆轲左手突然把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抄起淬毒匕首,直秦王政前胸。这个""字非常关键,它决定了荆轲意图是劫持秦王,还是直接刺杀。查各种字典可得,它是"刺"的意思。

2、秦王政"耶呵"一声惊起,袖子猛往后撤。

3、荆轲手劲不够,居然被秦王挣脱袖子,袖口挣裂。

4、荆轲匕首刺空。(荆轲左手手劲不行,攥不住袖子,右手速度也不行,居然刺空。这是荆轲第一次丧失良机。)

5、事起突然,群臣惊愕,目瞪口呆,殿下武士无诏不可登殿。

6、秦王政奔走,按剑,剑长,拔之不能出鞘。

7、秦王政放弃拔剑,环柱而走。

8、荆轲环柱而追之,但是追不上。(这是荆轲第二次丧失良机。这也说明荆轲腿脚也不够快,如果跑得快,只要扑在秦始皇身上,用毒匕首划破他的哪怕一点皮肉,老秦就完蛋了。可惜荆轲居然追不上。荆轲像一个语文老师,打架不是他的特长啊。--另外注意,这两个人都是光着脚跑的,当时殿上不准穿鞋。)

9、有一圈,由于秦王政绕柱跑得太快了,反倒差点和荆轲迎面撞了个满怀!秦王政赶紧说对不起,然后调头再跑。

10、两人在乱追过程中,秦王政回身,"以手共搏之"--就是说,徒手和荆轲格斗。荆轲拿着毒匕首,但还是打不过徒手的秦王,划不破秦王政皮肉!--完了,我看也不用打了,抹脖子自谢天下吧!

11、秦王政接受殿下群臣提示:"王负剑!王负剑!"--遂左手把剑身竖立,平行移动到屁股后面,伸右手成功拔剑而出。

12、这时候该荆轲逃跑了。荆轲捏着匕首,与举着宝剑的秦王政对决。刚才对方是徒手,尚且不能取胜,现在对方有了剑,更没戏了。宝剑一寸长,一寸强;匕首一寸短,一寸险,其实也是有取胜可能的。但实际情况是:秦王政一剑就击断荆轲左大腿--老秦力气很大啊。荆老师站立不稳。

13、荆轲一看没戏了,飞出匕首抛射秦王。

14、匕首不中秦王,中柱。

荆轲的准头也很差,第三次失误。总之,荆轲左手力度不够,右手速度不够,两腿速度不够,眼睛准性很差,是个四体无力的刺客。荆老师啊,荆老师啊,让我们怎么夸你呢。

其实,一个受过严格训练的人单靠双手就已足够了,荆老师拿把淬毒的刀子比划了半天竟然连秦王一点油皮都没擦伤,三次失误,这个刺客的剑术,实在是太不及格了。

另外,荆轲的匕首击中的是柱子,说明秦王政是在柱子附近,说明秦王政非常善于利用掩护物进行逃避和进攻。即便他拿着长剑进击荆轲的时候,一直也没有离开作为掩体的柱子。懂得格斗啊。

15、秦王政复从柱子侧出来,连击荆轲。荆轲身八创。

16、荆轲没戏了,箕踞以骂--又使出了骂太子丹的本事。这次更加厉害,是翘着前腿骂的。当时的下裳类似裙子,人要朝前箕踞(伸腿而坐)的话,则下体无遮拦,容易露点。荆轲杀不了老秦,箕踞坐着骂老秦,给老秦看看我的下体,这是严重耍流氓的姿势,也算是过瘾了。

17、荆轲边骂边自我解嘲道:"事所以不成,是因为我想抓活的,挟持你,逼着你退还侵地!可惜最后被你跑掉了!"

这种解嘲也不成立:你绕着柱子追了好几圈,连人家的膀子都抓不着,还挟持什么啊。又,当时图穷匕见,荆轲第一个动作就是当胸直刺,这匕首又是煨了剧毒的,见血则死,这也不是劫持的打法啊。

从四大刺客(专诸、聂政、豫让、荆轲)的刺杀环境来看,荆轲的环境是最优越的。当时秦王政和他在殿上对挑,没有别人干涉,他又拿了致命武器,实在是占据优势。而专诸刺王僚的时候,专诸是被左右武士用两把长铍夹持着前胸,往上端菜,但是专诸仍然抽出菜中的短剑,一击而中目标。聂政进攻时,堂上堂下防暴警察甚众,他从大门口一路搏杀到内堂,不但刺了目标,还饶上一个大的(韩哀侯)。豫让则是在赵无恤前呼后拥出行的路上行刺,难度也很大。惟独荆柯是单打独斗。

总之,荆轲的难度最小,算了,"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荆轲遂被秦王左右上前杀死,事后肢解。秦舞阳则是当场毙命于殿下。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这样结束了,惜乎荆轲剑术不精,腿脚不灵。但作为诗人他还是蛮成功的。

荆轲提一枚匕首击打秦庭铜柱的声音,永远呼啸响应于历史的时空。

据目击者口述,秦王政虽然获得了搏斗的胜利,但他的模样长得并不可观。郭沫若先生说他有生理缺陷,史记上记载:"长目、挚鸟膺、豺声。"挚鸟膺就是鸡胸,属于软骨病。豺声表明有气管炎。可见其身体素质极差。

其实非也。当发生行刺时,荆轲同志拿着匕首绕着柱子追了秦王政好几圈都追不上,说明秦王政的体格蛮好,并没有因为奔跑而发生哮喘,似乎不像气管炎。而当秦王政一旦拔出剑来,一下子就把偌大的荆轲给打得失去了战斗力--砍断了荆轲左大腿,并令之"身八创",坐在地上站不起来,这么快地制服刺客,不是一般软骨病患者能做到的。

而且荆轲的匕首煨了毒药,见血封喉,曾用活人做过试验,无不立死。但秦王政并没中毒或者受残,说明在整个搏斗过程中,秦王政寸肤未伤。秦王政当属于陕西大汉型的。

秦王政后来曾在十年之间五次出巡全国,坐着木轱辘车到处颠簸,除了西南地区,几乎把中国都跑遍了,是春秋战国时代跑路最多的君王,一直跑到了五十岁才死--更说明他体格应该很不错。并且他还热衷帆船航海运动,在海上乘风破浪,用连弩射击大鱼呐。

不管怎么样,等挖开了秦始皇坟,研究一下,就知道他到底长什么样了。其实,鸡般的胸和豺狼般的吼,不过是说明他行动发言时的神情显得刚狠而已。

荆轲被肢解于咸阳。消息传来,太子丹黯淡了好几天,最终叹道:"我已经尝试了,我没有遗憾了。"

如果说太子丹没有什么遗憾的话,那他同样也没有多少可期待的东西了。就在事发当年,公元前227年,秦国人很赏面子,把燕国在从灭亡表的后面,拎到了前边,调前了它的priority,赶在魏国之前加了个塞,先被破国了(本来应该先灭近处的魏的)。燕国最终排在韩、赵之后,被破国。

参与灭燕的是秦国王翦军和李信军,两只军队汇集攻燕。王翦攻破燕上都蓟城(北京西南郊),随后宣布退休。李信则带领数千人马,继续追击燕太子丹,穷追不舍。一并被追击的还有太子丹的老爹燕王僖,后者已有七十来岁。

燕王僖虽然已七十来岁,但是还热爱生命,不想死,觉得还是让自己儿子死比较合适。于是他派出副官把太子丹斩了,以谢秦军。斩太子丹的地点是在辽宁省辽阳以北的一条河上,此河由此改称太子河,至今犹在。

太子丹的脑袋虽然没有了(送给秦军了),但是他的body估计依旧埋在了今天辽宁太子河岸边的某处地方。每当月朗星稀,太子丹坐在九泉深处,抚摸着自己的错误,抚摸着没有脑袋的body,就像抚摸着夜里的一瓶酒。太子丹用支离破碎的文字,凑出自己的人生总结。他说,这春天是好的,这悲恸的一百双眼神是好的,春天交给他的任务,他交给错误的荆轲也是好的。祖国为了他而承受的一系列绝望的遭遇也是好的。

燕国不久,遂灭亡了。

潇水曰:燕国是一个年头很长的诸侯,早在商朝就有了,地点在北京西南郊。后来,周武王封自己的哥们儿"召公"到这里担任诸侯国君,这就是周代的燕国。

召公是个仁义有能力的人,通常"周、召"并称,就是说他跟"周公旦"齐名。召公入主燕国之前,曾经在陕西锻炼挂职,在一棵海棠树下接待群众告状。后来为了纪念他,老百姓不舍得砍这棵树,并且赋了《甘棠》一诗表彰他的政绩:"蔽芾甘棠,勿剪勿败,召伯所憩。"你们不要砍这棵海棠啊,这是召公坐过的地方啊!

从召公到燕王僖,凡八百年,其中有为之主大约就是燕昭王。当时的北京地区,是个没人爱去、野鸡不下蛋的偏远地方,于是燕昭王在这里修筑了黄金台,招徕天下贤士。苏秦、乐毅等几个人跑来扶贫。

如今燕昭王的黄金台早已不在了,连台子的基墟都不见了。只剩一个北京"金台路"的街名,每天有很多汽车的油气横吹而已。

但是北京的人气,却是越来越旺。

我们不要忘了那个击筑的高渐离。

据司马迁说,高渐离同志在燕国破灭以后,去了酒馆当服务生。由于工作太辛苦,改为从事老本行--击筑时眼睛已经瞎了。后来,去给秦王政击筑。高渐离往筑中暗暗灌了许多铅,击筑表演到酣畅淋漓的时候,就往秦王政身上扑去,举起筑来连扑带打。不过他听声辨位的功夫有点差。扑错了位置。举着筑一再扑打的是旁边一个古代沙发。沙发里的鸡毛被打得纷飞。大家都很好奇地看着他。

直到他打累了,大家才走过去,把他捉住,杀了头。

燕国完蛋以后,公元前225年,王翦之子王贲,进攻魏国大梁城。王贲水灌大梁城,大梁城坏,魏王假出城投降,魏国灭亡。

至此,天下列弱在四五年间尽灭,惟楚与齐两个远方大国暂存。

公元前224年,秦军发出六十万大军,像一片卷动的乌云,推向天光灿烂的楚国天空,去做统一中国前的最后冲刺。

西方的战争史上,一般就是几万人的战斗规模而已,到了十九世纪拿破仑进攻俄国,才平了这个六十万的记录。随后的西方战史,又变成几万、十几万人规模而已,直到爆发两次世界大战。

在中国历史上,六十万的战斗规模也是为数不多的。曹操赤壁之战不过二十万。直到六百年后苻坚的淝水之战才平了六十万的记录。此后再有六十万规模的,就是近代的解放战争了。

公元前三世纪,秦国宿将王翦对秦王政说:"不把六十万大兵倾巢而出,是灭不了楚的。"

秦王政大吃一惊:"要这么多!有没有搞错!我们全国的兵力也就是六十万。"

如果王翦这老小子带着六十万大军造反了,秦王政只得下台,所以舍不得给。

但是王翦坚持要六十万。

秦王政只好去找李信了。

李信是个年轻将领,为了讨秦王政欢喜,就只要二十万。秦王政很高兴,心说还是李信体谅朕衷!知道替家里省钱!秦王政总结说:"王翦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壮勇,其言是也。"

李信这人,年轻气盛,喜欢孤军冒进,恃其壮勇,曾经以数千人追逐太子丹直到辽东。李信这次又是这样,在大军攻克河南平舆之后,迅速蹈袭南下,进逼安徽寿春(楚国新都城),孤军推进得太快,逐渐远离自己的供给基地和蒙武友军(蒙武是蒙骜的儿子,蒙恬的爹)。

楚军派出大将项燕,踵随李信身后,三日三夜战斗不息,连续攻破李信两个壁垒,杀七都尉,大破李信军。

李信败回咸阳,秦王政大惊。想来想去,只好又去找宿将王翦。

王翦战功卓著,三晋和燕国的破灭,都是他的首功,现在退休在家。他还是那句话:"不足六十万,老臣决不出征。"秦王政做了深刻检讨,答应给出六十万,并且亲自到灞水河上送行,恋恋不舍地望着这个拿走了他所有存折的人。

你不会背叛寡人吧!不会拿着存折乱花吧!秦王政担忧着。

王翦看着秦王政那副可怜兮兮的眼神,觉得可笑。于是他说:"我曾经考察过,秦国某某处的庄稼地是块好田,还有,吕不韦从前留下的某处宅子风水也很好,他还有一处园子也很好--从来不闹鬼。能不能请大王赐给老臣,以为我的子孙留备。"

秦王政略一错愕,旋即应允。

"还有了,玩过的一个什么池子,我也去check it out过,能否请大王也一并赐我。将来我孩子谈恋爱的时候去玩。"

秦王政非常纳罕:"以将军此次出征,大功在即,回来之后,何愁贫寒?"

"大王,说句心里话,我们这样的人,功劳再大,也指望不了封候。能够趁着现今被大王垂爱,早要些田园,亦足矣!"

秦王政闻言哈哈大笑:"好!好!寡人就都答应你。的池子也给你,回来就带上孙子、孙子女朋友去check it out吧!"秦王政原有的一脸愁云,顿扫而空。

我们说,王翦非常会演戏。他把自己表现得贪财鄙陋,目光短浅,像个锱铢必较的小财主似的,好让秦王政放心,知道他没鸿鹄之志--也就是没有造反的野心。所谓"求田问舍,原无大志"。

王翦到了战场以后,还是隔三差五派人又跟秦王政要房子:"我听说还有一处什么地方值得check it out。"

王翦的幕僚实在看不过去了,劝告他说:"老将军也太没品位了吧--老要房子!我们都跟您丢不起这个脸了。再说您老是这么去要,不怕大王怪罪吗?"

王翦哈哈一笑:"你不知道!秦王如今空一国甲士尽付与我,如何放心得下。我不频频索要房子,以此自污品位格调,难道坐等大王疑我志向远大,有吞天翻地之心吗?"

这正是"棋经"上所说:弃不就,必有图大之心也。

幕僚敲了敲脑壳,说:"有道理!有道理!同意!严重同意!"

哈哈,王翦可谓熟谙于处世之道,是他能善终的原因。

百多年后,司马迁先生却看不惯这个王翦,他评论此事说:"王翦贵为秦国宿将,是秦王政的师长,然而不能匡正秦王以正确的治国之道,反倒苟合偷容,自污以求全。实在有失众望。王翦的儿子是王贲,孙子是王离。最终因秦王朝政策失误,国运倾覆,王离终被项羽所擒,不亦宜乎。"

司马迁于其"史记列传"各篇的末尾,都有评论,惟斯言最称意!

但司马迁亦可谓善于责备贤者者也。

话说到这里,又想起一桩。辛弃疾有词云:"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初读时虽然琅琅上口,但总不甚了了。看了王翦的故事,方才开朗。原来,辛弃疾"壮岁"的时候,在北方竖立起旗帜招兵抗金,大小也是个旅长,手下有一把子人。南归以后,在南宋小朝廷只当个闲官。于是他就气愤了,作诗感慨自己沉沦于"求田问舍"这个水平的勾当,只能碌碌无为,消磨掉了胸中的英雄志,怕应羞见三国刘备的伟业。他用的就是王翦的典故啊。

不管怎么样,求田问舍,就是指专营家产而无远大志向。

如果一个人三十来岁光景,终日计较的却是哪里房价合适又赠个装修什么的,那么这个人是不足畏的。

刘备就曾讥笑他同时代的许攸只知"求田问舍"。

而刘邦年少时,曹操年少时,都不事经营,不求田问舍,为里人所轻,却心怀凌云之志,果然大有作为。

王翦的六十万大军,也不光是秦国人,也有楚国人,譬如"黑夫"和"惊"这俩小子--瞧人家名字起的!

黑夫和惊,老家在湖北安陆,这里本是楚国的老窝。五十年前,白起提一只孤军攻占了湖北,把这里划归秦的版图,称之为南郡。五十年过去了,这俩已经不太记得自己本是楚国血统的人,却去攻打与他俩同宗的偏安于东部的楚人。他俩也许更认为自己是秦国人,是秦国南郡人。事实上,秦把南郡治理得不错,这里出土了一个叫做"喜"的小官吏的工作日志,记录了法制化以后南郡井井有序的生活与吏制。所以也许他俩乐意为秦趋驰。

按秦国法律:一人一生至少要服两次兵役。于是,就有了这俩傻小子报名当兵,成了秦军的一员的现实。

他俩傻乎乎地跟随着王翦大军,去攻打偏安于东南的楚国老贵族们。

来到攻楚战场上,因为有异乡人的鲜血浇灌,大地的野菊花开得一片耀眼。黑夫和惊这两个可爱的傻小子,只是觉得浑身发痒。因为当时正值初春,阳光已经很有力量,而他俩的冬衣却太厚了。

黑夫和惊所穿的是国家提供的甲胄,甲胄是皮质的,但不能直接穿在人皮肉上--就像马鞍子下面还得垫块布呢。于是甲胄里边还得穿上衣裳。他俩寻视周围,看见秦军的衣服五颜六色,有的大红,有的粉红,也有玫瑰红,还有绿的,紫的,白的,蓝的。

为什么这么多颜色呢?因为甲胄里边的衣服都是从自家带来的,所以五颜六色,好像逛庙会一样。

鞋子也是自己带,有圆头的布鞋,也有翘尖的,更多的是平头。这是自费去打仗啊。好在军粮是国家出,不算太赔本。到了军队,努力去吃,可以吃回本钱来。

黑夫和惊都热爱文学,于是他俩给家里写了一封信,索要春天的衣服。--于是就有了中国现存出土最早的两封家书,都是来自烽烟滚滚的战场。

不过当时没有纸,所以他们只好写在木板上,叫做"牍"--但这没有什么可耻的,即便秦王政给吕不韦写信,也是写在木板上的。

黑夫和惊用毛笔蘸着墨汁,在木板上写道(注意,不是拿刀子刻):"二月辛巳",接下来是问候语--祝工作顺利、敬礼什么的,我们通常是写在信尾的,他们却写在最前面:"黑夫、惊,敢拜问中。"

"中"是他俩的大哥,看来大哥识字。接着他俩又拜问母亲道:"母毋恙耶(妈妈还好吗)?我们哥俩还活着呢!"--这后半句话是最急着要说的!

接着,他们谈了一些家庭琐事,随后进入主题,向母亲讨钱和衣服,其中惊显得十分着急。惊说,如果母亲不快点寄钱的话,他的性命可能保不住了,因为他已经开始借别人钱啦,借了一个叫垣柏的人的钱(估计是老乡)。

再不拿钱来,我就要死啦("即死矣")。惊在信上连用了三个"急"。急急急!很像大学生跟家里要钱时的文风。

惊向妈妈要钱的数目是五六百,要布二丈五尺。要就要呗,但惊这人说话比较罗嗦,又嘱咐道:如果老家湖北安陆的丝便宜,就希望妈买些丝做成襦裙寄来,钱则可以少寄些。如果安陆丝贵,就多寄些钱,自己在这边可以拿钱买布夏衣(不过,我估计河南战火纷飞,布也不便宜!)

信里当然也提到当时的战况,惊说,黑夫运气比较差,马上要参加淮阳攻城战,淮阳是楚国的地盘,一旦攻破淮阳,就可以南下攻打楚都寿春了。战斗会很长久,一时打不完,"伤未可知"--会不会受伤不知道,当然也许他本是想写"尚未可知"的,却写成了白字"伤"--总之惊说,希望妈妈寄给黑夫的那一份钱和衣服要多一些。

由于惊太罗嗦了,结果把木板写满了,意思却还没有罗嗦完。他只好又转到背面继续写,嘱咐家人别把衣服寄错地点了,一定要寄到"南军"什么什么的。

最后,他要大哥"中代向家内其他不识字的各位亲戚问好!

"替黑夫、惊多问姑姑、姐姐好!

"替黑夫、惊多问'夕阳里'的吕婴(估计是他们小学同学)好!

"敢问姐姐生的儿子是否毋恙。

"敢问老丈人好!"("敢问"这一词,至今尚在中国人的信中习用)

惊在信中还问候了其他很多人,而他最挂念的是他的新婚妻子,要求她孝顺婆婆以及老丈人。而黑夫似乎还没有结婚,他惦记最多的人还是自己的母亲,一再嘱咐说自己在外打仗,哥哥"中"一定要照顾好母亲啊。还说什么地方强盗多,希望"中"看好了母亲别去那里遛弯啊,这母亲不是吃饱撑的吗!怎么上那儿遛呢?

等木板的正反面全写完了,哥俩的万千情义再无下笔之处了,两兄弟才在战场上恋恋不舍地停下笔。

信写好了,就需要装信封。但是,没有信封啊(有信封也装不下这大木板呀)。于是古人有办法,另拿两块木板夹盖在这木板上,这就等于密封了!除非特异功能人士,否则是看不到里边的字的。

三个木板脸对脸捆好,为了防止邮递员在路上私拆,捆木板的丝绳在打结处还要压上封泥,封泥上边再扣上官印(如果是官家的信)--就万无一失了。这种加盖官印的封泥现在也有人收集,不贵,才几百块钱一个。

信准备好了,怎么送出呢?当时的国道两旁有驿站,接出行的官员,也送信,但只送官家的信。私人信件只能央求熟人捎送,比如黑夫、惊的老乡,复员回家。是一直到了明朝,才有了"民信局",民间的信才可以走国家驿站。

幸运的是,黑夫和惊的两封家信都相继平安抵达了目的地。可以想象,母亲和哥哥收到来信时该是多么高兴。如今天气转热,远在战场上的俩儿子还穿着冬天的衣服。打仗乱爬乱滚,又是那么费衣服。儿子身上的钱也花光了,家中的母亲肯定心急如焚。

至于衣服和钱是否寄到,黑夫和惊在战场上的命运如何,就不得而知了。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些可爱的古人们最终都死了。

正是无数类似黑夫和惊这样的农夫子弟,组成了秦国所向披靡的军团。这帮军人爬冰卧雪,争城野战,死不旋踵(死也不调脚尖回头跑),从令如流,经常捐甲、免胄(只穿着老家带来的布衣,光着脑袋)跟敌人搏斗。就是他们,从商鞅以来一百多年间,大战65,全胜58,斩首150万,拔城147座,建郡34个(加上秦本土的合计为36个),秦军横行天下无阻。

秦国老将王翦,正是凭着这样一只战功卓越的军队,顺利攻占了河南淮阳(陈),继而于公元前223年继续南下安徽,向楚国的新都城寿春推进。

现在说说楚国的情况。

楚考拉王(考烈王)的生殖系统也比较考拉,生不出孩子(末代君王往往都这样),于是去了古代的"新兴医院",吃了很多春药,结果人越来越瘦,主任医师却越来越胖。

楚国的专权专业户--"春申君"黄歇着急了,心想:"不能让大王绝了后啊。"于是就把自己小妾(已经怀孩子了)塞给了楚考拉王。于是楚王族的血脉变得扑朔迷离。

不久,楚考拉王就不小心死掉了。他的死属于自然现象,就像打印机用久了就得换墨盒,楚国这台老打印机,还得嘎嘎吱吱继续工作下去呀。但是,谁继续为楚国喷墨呢,乱子却出来了。

楚王的真孩子和假孩子甚至还有叔叔一辈的人,为了争夺王位而发生了窝里斗。黄歇也糊里糊涂被刺死了。至此,战国四君子全死光了,连同他们所一直以贵族身份专权控制的六国,一起走到了尾声。

最后,楚王负刍(楚考拉王的弟弟)擦干朝堂上的血迹,登上王位,而王翦的六十万大军却打过来了。他赶紧派遣楚国大将项燕,带领一只数目不清的楚军主力,在楚国都寿春以北一百公里的安徽蕲地集结拦截。

项燕是项羽的爷爷,刚刚击破了李信二十万人马,所以锐气旺盛,斗志昂扬。王翦决定坚壁高垒,采取罗马人费边的拖延战术,双方相持数月有大的交战。

所谓"费边主义",就是指小心谨慎、缓步前进。费边,是与王翦同时期的罗马帝国的英雄。不过他比王翦官大,是罗马执政官。王翦攻楚的同一时期,罗马人也正在迎击迦太基人汉尼拔进攻罗马的战役,费边被元老院任命为"战时独裁者",以抵抗汉尼拔。

老汉(汉尼拔)是个军事英才,像白起提一只孤军转战湖北楚地一样,他也带着几万人在罗马所处的意大利半岛横冲直撞,所向无敌。费边采取规避拖延战术,避免主力决战,不断骚扰拖延,直到把老汉肥的拖瘦,瘦的拖垮。老汉远离迦太基大本营,没有给养兵源补充,他的军队越打越少,就像走在沙漠里的河流,终于完蛋了,一滴水不剩了。罗马人费边取得了胜利。

王翦要行"费边"的拖延战术,这里有个问号。王翦兴师动众而来,属于客军。而项燕就在楚国本土作战,随时可以得到补充。这么拖延下去,反倒岂不是把王翦老大爷肥的拖瘦,瘦的拖垮。如果东北方向相邻的齐人一旦发兵助楚,秦军就只得遁退了。

我们说,形势已经不同了,如今中原韩魏尽为秦有,成为了王翦向前推进的战略依托和粮草兵员的征发集散地,可以给王翦输血。王翦不至于瘦。

尽管如此,秦军六十万人马,伐楚一年多,需要消耗粮食五十万吨。算上马料的分量,就更多了,马吃的是人吃的十倍。没有一个空前发达的农业和连绵不绝的车辆运输力量的拥护支持,根本无法保障这样大规模的战争。事实上,秦国在新占区的政策比较得当,取得了民众支持,王翦这样的六十万大军能得到长期良好的后勤保障。从王翦攻楚获得成功是事实来推测,秦国对中原占领地的统治应该是政治清明,并不暴。

王翦对自己的军士训话说:"按照我的战术,谁也不许出战,否则死了死了的!都给我留在壁垒内,洗澡、休息、吃细粮!"(史书上说"休士洗沐,而善饮食"。)

于是士兵们就洗澡、休息、吃细粮。那时候的人也喜欢洗澡。到了后来明朝,理学家们发明了元气,怕元气散了,才一辈子不洗澡的。估计黑夫和惊如果命大的话,现在也在营房内穿着老家的丝,洗澡吃细粮呢。

秦军休养了很长时间,无所事事。夜晚他们都患了夏季失眠症,军官们睡在帐子里,士兵们干脆去土坡上躺着,幕天席地,偎着土地上白日的余温,望见天空里流星的长尾,想到战争快要结束了。绵延战国时代两百年的兵气,终于就要消散为天涯日月平静的光辉。

漫长的白天又到了,秦兵们就在兵营里练习立定跳远和古代手榴弹(石头)的投射,因为他们实在憋得发慌了。跳远是军人选拔的项目,因为战场上有许多壕沟需跳。纵跳也同样重要,为了跳上敌人的战车。

王翦看见了,就说:"这些无聊的人再这样无聊下去,就要爆炸啦。我看可用啦。你们去打听一下项燕军的动向吧。"

项燕这时候不知道怎么想的,正把大军向东调动。我们知道,军队移动的时候,是最危险的时刻。在调动中很容易阵列混乱,露出自己的软肋, 后身和两翼都容易成为敌人殴打的对象。就像两个拳击手正在互相打架,突然一个掉头去场子边上喝饮料,那他的屁股和两肋就完全暴露给对手,情等着对手扑上来揍他了。

王翦抓住楚军调动这一宝贵时机,令军中最精壮者为先驱,大举出击,大破楚军。项燕一个跑不及,为王翦所戮。

王翦率兵南下百公里,直取楚都寿春,寿春陷落,楚王负刍被俘。号称南方赫赫强国的楚国,至此冰消瓦解。这台吱吱嘎嘎的老打印机,再也喷不出墨来了。时间是公元前223年。

一个人即使再会作哀凉的诗,也比不上公元前223年长江流域,某一片略带黄痕的绿叶,随便地就飘下了枝头的姿势。楚国在这一年被王翦的大军灭亡了。

楚国又叫荆楚,"荆"从甲骨文上看,是用刀去砍棘草,"楚"则像脚丫子踏入树林,总之,这都是一种开林辟荒的意思,是楚人在大周初年建国时候的艰苦写照。楚人有"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著名创业精神,凭此楚国在春秋早期开始崛起,成为主宰南中国的赫赫霸主,但到了战国却走向了没落。

楚国没落的原因,在于它的贵族政治。六国之中,推行贵族政治最顽固的就是楚国。楚国执政大臣皆是王族子孙出身。楚国带兵的将和朝廷的令尹,总跑不出屈、昭、景、项这几家王族的分支。他们世相传授,徒有虚名,把持将相,世袭垄断,绝不闻异姓为之。到了末期又是贵族王叔--春申君黄歇长期专权,布衣人才一直没有发展空间。贵族政治把楚国引向腐朽,亦可发人一叹。

潇水曰:历史有着惊人的巧合,二十五年之后,就在王翦与项燕大战,项燕战败,头颅落下的地方--安徽蕲地(今宿州地区),有一帮贫苦农民,人数约九百,冒着连绵的夏雨,走过这里。其中带头的陈胜先生,他突然不想走了,他认为造反更利于自己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体现。于是他振臂一叫,说项燕未死,诈以项燕为号召,带领九百人揭竿而起。这就是蕲地大泽乡起义。

陈胜的起义戍卒的挺进路线,正好跟王翦伐楚大军相反,迅速北上到达河南淮阳(就是黑夫和惊跟随王翦攻打的地方)。陈胜攻据淮阳,建立政权。这时候,他犯了一个战略错误,没有巩固根据地,而是急于远征咸阳。

但是陈胜不懂军事,谁来指挥远征咸阳呢?

原项燕军中一个叫周文的人--负责给项燕军占卜看天时的,是个小官,自说会打仗。于是陈胜任命他率数十万大军,直扑函谷关。

周文这个下级军官,居然攻进了函谷关,很让人不可思议,在函谷关内,又被章邯打了出去,直至败死而陈胜授首,前后不足六个月。

逝者已远,来者犹不可想。

公元前221年,即王翦灭楚后的第三年,中国就要大同了。这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从前的商王朝和西周王朝,其实只是位居中央的大诸侯而已,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帝国。

王翦的儿子王贲,在公元前221年,领一只数目不详的军队,离开中原秦占区,向最后的东方大齐悄然逼近。

这时候的齐国,用老子的一句话来形容最贴切,是"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四十年前,齐王穷兵黩武,导致齐国地裂兵残,差点被乐毅灭掉。齐国勉强复国以后,一直保持低调,谨慎地侍奉秦国,所以居然从未受过兵火。这样的太平盛世,马儿都不上战场,所以农村拾粪的小孩们追打着马,让马儿多下些粪。

鄙人少时亦颇贱,有几年居留农村,看见邻里小儿飞跑着追打牛。怪诘之。答曰:"只要追这牛,它就下粪。粪可以烧火和肥田。"当时我尚未读老子的书,所以很是奇怪。看来,不光马可以,追牛也行。

齐王建继位的时候(他是齐王的孙子),正是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时期。但是他对长平之战坐视不救,在接下来的吕不韦时代、秦王政时代,凡四十年,齐兵坐视诸侯灭亡,从不曾列队向西,进行干预。

罗斯福曾说过这么一句著名的话告诫美国民众:"只要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和平遭到了破坏,那么世界上所有的国家的和平就处于危险之中。哪怕这个地方距离美国几千公里之遥。所以美国必须干预!"这一铁的规律对齐国也适用,但可惜没有人说给齐王建听。

齐王建听到的,是朝臣和宾客众口一词的绥靖思想。这些人受了秦国的金子,大肆鼓吹亲秦舆论,不让齐国参与和干预"世界"其它地方的政事和战事。这是秦国远交近攻的胜利,也是齐国居安不知思危的教训。

等到列国皆亡了,齐王建还在幻想着与秦人和谈。有人给他提出救亡的正确之路:"如今三晋(赵、魏、韩)已灭,三晋贵族逃亡至齐的,以百数。大王不如资助他们以十万大兵,向东可收复三晋失地。楚国逃亡至齐的大夫,也有百数,大王助之以十万之众,可以南下而收楚。如此,齐国可重新立威于天下,与秦平分秋色!"

齐王建不听。他到底还是跑去秦国求和了。

秦王政说:"可以给齐王建一块五百里的封地,就是'共'地吧,让齐王在那里走马以粪!"

齐王建高高兴兴回到临淄。心说,齐国地方千里,我最后能有五百里,亦不算太赔啊。

于是,齐王建不修工事,不缮守备,单等着秦军来结束他的狗命。王贲大军顺利开进了临淄,临淄人不敢拿起武器抵抗。

齐王建接待了王贲,说:"寡人是否可以去'共'地领那五百里封地了?"

共地,在河南辉县,是从前共工先生治水的地方,处于黄河改道最频繁点,所以洪水泛滥。共工当时拼命用堵水的方法,失败了。这不是因为堵水不对,而是当时的技术力量还不够。如今的战国时代,列国纷纷在黄河两岸修了大堤--基本上还是沿用了共工的堵的方法。但是由于有铁器,堵得很成功,黄河已经驯服多了。有的河段,两岸之堤互相距离五十里,工程浩大可观,足够容纳黄河洪峰在里边折腾。共地变成好地方了。

王贲说:"那您就快收拾收拾,去共地住着吧,五百里没错。"

齐王建其实不懂地理,五百里什么概念啊,半个中原都被划拉进去了。区区共地怎么能有五百里呢。

他来到共地以后,秦人让他住在一块有松树和柏树的坡上。于是齐王建哭了,回到了共工时代,改穴居和巢居了。

最倒霉的是没有吃的。他随身带的金银财宝都不能顶饭吃。好在天上很快掉下来了馅饼--对不起,掉下来了雨水。于是齐王建在雨水里苦苦地沤着。

我们很想替齐王建叫屈,也许他自己也这么觉得。列国破灭以后,亡国之君都没有被砍头的,也没有被关在雨地里饿毙的。惟独齐王建,事奉秦国最谨,遭遇却最差。真是天道无常,不与善人。

大约列国长年与秦交兵,已经地尽兵空了。它们的土地是一点点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输给秦国的,今年几个城,明年几个城,秦人逐步占领,统治熟了,已经不怕造反了,所以不妨留其亡国之君一个活命。

惟独齐国尚大,民间力量尚勇,齐国土地也不曾残失给秦国,秦国一下子占有了齐国。秦人在齐国属于新外来户,统治地位不稳,生怕齐人蜂起造反。所以秦国不敢再让齐的领导人活着,以防被民众拿去做反秦精神领袖。

所以,齐王建就只有等死了。

所以,我们给亡国之君一个忠告:如果你是一点点亡的,那你还可以最后保住一条性命,敌人可以善待你。如果你是整个一下子突然投降的,那敌人肯定会敲掉你的脑袋。

所以最好不要一下子整个亡了,要支撑得久一点。

秋天的雨水占领了有史以前就属于它的松柏坡,雨水翻弄着大地的衣裳,把郁结的恩仇反复拍打。它漫漫洒洒,直到傍晚时分。齐王建在雨中又冷又饿。不知道他心中想的是什么。

在他最后的生命里程,齐王建看见了几只鹿。水雾蒙蒙的鹿眼,全面地、痴痴地打量着他。那里的松树是合抱的粗,密得使得人插不进去,无法可逃。鹿们就以那里为家。

鹿们侧过头,嘴里吃着草,肚子鼓鼓地。齐王建羡慕它们的鼓肚子,精神变得恍恍惚惚。他们像在两个不同世界,一个在空灵的饥饿人间,一个在幽密的饱胀林荫。互相打量,互相打量,齐王建就感到生命的奇妙,生命的不可理解,生命的苦涩滋味。

风云变幻的春秋战国,粉墨登场的君王将相,伴着齐王建在松柏坡上的最后咽气,至此全部谢幕了。浮生埃露,恍然一梦;千载转瞬,怅焉终古。

齐国的一些人,在齐王建死后,怨齐王建不早与列国合纵导致齐国破灭,就作了《松柏之歌》来可怜和讽刺他。歌说:

"松树啊,柏树啊!

害得齐王建饿死在松柏之间的就是那些客啊!

客(就是齐王建身边的媒体啊,天天大造亲秦舆论的)啊!"

《松柏之歌》咿咿呜呜地传唱着,算是对齐国灭亡的悼歌。

六大诸侯王族的破灭,给我们以怎样的启示呢?遥想齐楚的豪门贵族,三晋的纵横大家,无数英豪的处心积虑,最终六国社稷还是相继陨落了。君王宗庙纷纷夷平,贵族子孙被废为平民。这些家族的衰亡,原因是什么呢?

六国推行贵族政治,贵族们(即君王的远近亲族)世代担任朝廷要职,垄断而不许他人参与,势必使人才匮乏。贵族家族长期盘踞权力颠峰,封闭、腐朽、脆弱、落后,最终被外界新势力摧毁。龙虾放久了也会长蛆。政治不能是一个小团体长期独擅。

而在秦国,法家敢于运用革命暴力,打碎大家族分封,使贵族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并把官僚机制市场化、人才化、布衣化、考核化(四化),出现了布衣卿相如张仪、范雎、吕不韦、甘茂、白起之徒,所以法家的改革,成就了秦人的壮大。

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年,秦王政在这一年并吞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帝国。

他设天下三十六郡,西至甘肃宁夏,东到大海,北至辽宁内蒙,南及闽粤,天下黔首大安。秦人在欢乐,六国贵族在忧伤。欢乐和忧伤,是人类前行紧紧相随的两行脚印。

秦王政遂自比于"三皇五帝",以为上古未有之功烈,自号皇帝!

秦始皇周行于天下,封禅于泰山。他站在上帝驻人间的办公室--泰山之巅,翘首眺望远大的夜空,看见星群的宁静和颤抖。广漠的宇宙是如此空旷孤单,矿石与星尘,在穹庐以外,在地层深处,各自从事着自己深默的过程,操演着无边无尽的一团沉静。历史本是过程,似乎并无我们所找的"意义"。是"意义"这个词打扰了人间的安宁。

至此,天下风高草长,日子何其悠扬苍茫。青铜啊,霸主啊,天下之君顿戟一怒啊,秋风黄叶伏尸百万啊,沉者自沉,浮者自浮,都似一江春水,向历史深处流去!


分类:春秋战国历史 书名:【青铜时代战争】和【骇版战国】 作者:潇水
骇版10章 是谁搞垮了赵国 | 【青铜时代战争】和【骇版战国】 | 春秋战国

骇版10章 是谁搞垮了赵国


话题还得回到吕不韦当政的时候,具体哪一年说不准,大约是在公元前244年左右。为了孤立赵国,当时还是相国的吕不韦派蔡泽去赵国以北的燕国联络感情,以便形成北、西夹击赵国之势。

蔡泽在燕国那里做了多年的斡旋工作,终于说服燕王喜,答应与秦国结盟共同对赵,并送太子丹到咸阳为人质,同时要求秦国派一名大臣到燕当相国,以便燕国与秦国协调政策共同对付赵国,就像从前齐、秦合作的时候,派孟尝君入秦为相一样。

吕不韦想了想,派秦将张唐去燕国为相比较恰当。占卜了一下,神仙也这么认为。不料张唐知道了,以为蔡泽蓄意害他,托病不出。吕不韦再三劝说,张唐像老鳖一样,死活不出头,他说:"去燕国必须经过赵国领土,自长平之战以来,赵人恨死我们了,哪能让我过境?刚成君蔡泽有本事,让他干去吧!"

这时候,吕不韦的门客里边有一个正处于青春前期的小孩,名叫甘罗--从前秦国名将甘茂的孙子--目前已经十二岁,不尿床了,拿着一个古代航模,跑来找吕不韦。

我们知道,战国的小孩们发明了直升飞机,他们用一根小棍作轴,轴顶有螺旋桨状排列的羽毛。小手把小棍一搓,羽片切入气流,产生升力,小棍就向上飞升。这是古代直升飞机,战国儿童的玩具。甘罗拿着古代直升飞机对吕不韦说:"听说张唐这个老鳖不肯出任燕国相国,让您如此unhappy。请允许我为您分忧劝劝张唐吧!"

吕不韦说:"这是谁家的孩子,家长也不管管。大人的事不要小孩来管!"

"相国想必知道,项橐七岁就当了孔子的老师,是孔子的teacher。在下已经十二岁了,比项橐还要older五岁呢。而且我已经不尿床。嘻嘻。"甘罗学过少儿英语,所以夹杂使用。他所谓的项橐,是一个不讲理的小孩,曾气过孔子。有一次项橐和一帮光屁股小孩在马路中间和尿泥。孔子驾驶着畜力车过来,叫他让道。他说:"是应该城躲避车,还是车躲避城?"

"应该车躲避城。"孔子说。

"对啊,我们正在用尿泥筑城呢,你快开车躲开吧!"

孔子连连称赞这个小孩懂交规,赶紧作着揖跑开了。子路是驾驶员,非常不忿,要下去揪小孩的耳朵。孔子说:"你不知道新交规颁布了吗,行人违规被车撞死,司机照样要负责任。所以我说这个小孩懂交规啊,懂礼啊!咱们赶紧减速绕行吧!"

这个故事是赞颂孔子的,说孔子不欺负小孩。"君子之约,童叟无欺"就是这么来的。同时项橐也出了名,成为小孩中的雄者(就像孔融让梨成了小孩中的雌者一样)。"吕望使老人奋,项橐使婴儿矜。"项橐也成了小孩们的骄傲。

甘罗也准备向项橐学习,去吓唬大人。他衔吕不韦之命去说张唐,开门见山就压迫张唐说:"你老的功绩,比白起怎样?"

张唐答道:"白起南挫强楚,北威燕赵,战胜攻取,破城堕邑,不知其数,臣之功不如也。"

甘罗严肃地指出:"白起虽然厉害,但范雎要他进攻赵国,他认为难以取胜,不肯受命出征,因此被逐出咸阳七里,绞而杀之,死得很难看。如今相国吕不韦请你去担任燕相,结好燕国,你却装老鳖,我不知道你死的地方将是在哪里!是咸阳七里还是八里!"

张唐霍然而起,精神紧张:"请你快帮我求情一下,安排我去吧。"

于是张唐出发了。

对于甘罗来说,张唐相燕,只是谈判桌上供他移动的一个筹码,干大事还得甘罗亲自出马。甘罗跟吕不韦借了五辆车子开路,带着小孩爱吃的饼干,昂然直赴赵国。

赵悼襄王(赵孝成王的儿子)一看来者是个髫龄少年,身材瘦小,满脸稚气,心里不免纳罕,刚要开口问,甘罗已经先用三句猛话像三块板砖那样砸向了他:"大王,燕太子丹入秦国为人质,你的知道?understand?"

赵悼襄王措手不及,说:"我的知道!"

"秦国派张唐出任燕国相国,你understand?"

"Understand。"

"事情很清楚,这两件事互相呼应,燕太子丹入秦,秦派张唐入燕,就意味着秦燕两国结好,互不侵犯。这对夹在中间的赵国来说,可就危险之至了。"就好比德国希特勒和苏联斯大林之间笑眯眯地眉来眼去,夹在中间的波兰就苦了,等着被苏德瓜分了。

赵悼襄王着急说:"Yes!yes!这是秦人远交近攻之策,寡人该如何破解呢?"

"呵呵,这个很easy,只要大王愿意拿出五座城池赠与秦国,秦国愿与燕绝交。赵国也就安全了。"

赵悼襄王想了想:"不好不好,这个主意很不爽,我们的土地奈何就白白赠与秦国。"

甘罗早有准备,嘻嘻一笑:"倘若大王赠秦国五城,秦国愿允许大王北上攻燕,攻燕所得尽入您的口袋,足可弥补五城之失。"(这确实是实话,任何国际军事行动,都得得到相关干系国的默许,秦国如果不默许,赵国是无法北上攻打燕国而没有后顾之忧的。)

于是,甘罗就和赵悼襄王就签订了"罪恶"的"慕尼黑协定":秦国默许赵国北上攻燕,对赵国的攻燕军事行动不加干涉,赵国作为回报,将把五座赵城和攻燕所得的十分之一赠与秦国。"协定"签署后,赵国的攻燕部队立刻行动。由于有了秦人支持,赵国顺利拔取燕国上古地区(张家口一带)三十六县,并把所得的十分之一(3.6个县)加上五个赵城给了秦国。

甘罗带着8.6个城池的地图意气扬扬回到咸阳,秦人无不瞠目结舌:一个小孩几十天的时间,居然就活生生裹挟回来8.6个城池,真是一人可当万千兵马了!按功行赏,小孩甘罗毫无争议地被封为上卿。这就是甘罗十二岁出使诸侯拜上卿的事迹。

甘罗的一番纵横外交,看似给秦国赚进了8.6个城池,其实是错误的战略,属于近交远攻。甘罗纵容赵国北进攻燕国,虽然攻燕的战争成果一部分转赠了秦国,但"损益表"上赵国得了27.4个城,比秦国得的更多,赵国被壮大了。对秦国是不划算的。这就好比孟尝君结连韩、魏去攻秦国,最终被壮大的是韩、魏两国(战争所得土地都进了韩、魏的口袋)。

从秦国的这一战略失误上,赵悼襄王尝到了甜头,于是为了尝到更多甜头,就于公元前237年,亲自去咸阳拜会秦王政。赵悼襄王希望和秦国的这位新统治者建立更长久的合作关系,从而使赵国继续尝攻燕的甜头,不断积累"损益表"上的益。

秦王政这时候23岁,年轻无极限,也没有大脑,就置酒咸阳招待赵悼襄王,同赵国继续攻燕。

第二年,赵国开始行动了,按照与秦议定的计划,在秦的默许下,赵国派出大将庞向北攻击燕国。但是秦王政很快醒悟过来,决定不再容忍赵国在进攻燕国的过程中不断强大。秦王政遂背信弃义,从西、南两个方向夹攻赵国的后腰,取名"黄雀行动"。

"黄雀行动"西路军由秦国名将王翦统领,南路军由秦将新星桓(念乙)带领。前者攻破了赵国西侧太行山脉上的要塞阏与(距离邯郸仅130公里)。后者攻破了邯郸以南重镇邺城(距离邯郸50公里)--看得出来,经过历年无休无止的攻侵,赵国的地盘已经收缩得很小了。秦王政统一六国也属于祖宗而成事,不过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罢了。

秦国两路大军杀来,仿佛狮子的两个爪子,搭在角马的屁股上,赵国大急。这时,赵国的主力却偏在北方进攻燕国。

当庞从燕国回师,南下救援的时候,发现赵国南部的漳河流域、西部的太行山要塞、东部的河间各城,全部易手,为秦所有了。赵悼襄王大骂秦国背信弃义,背后捅刀子,又大骂部将庞愚不可及,行动迟缓,终于又急又恨,一卧不起,转到冬天,生命就over了。赵悼襄王"不得意而死"。想来死时年岁方胜,故而得了一个"悼"的谥号,是早殇的标志。

此后,赵悼襄王和酒吧女(娼女)结合生的昏君赵王迁继位,赵国气数己尽了。

越明年,公元前234年,秦将桓再次进攻赵国南部的平阳、武城(漳河流域,邺城地区),杀死赵将扈辄,斩首十万。

就在这个危急关头,赵国一个牛人出现了:边防军统帅"李牧"慷慨登场,临危受命,率领二十万之众,大破秦军,走桓于燕国,谱写了燕赵之人行将就灭于历史长河间的最后一篇光彩诗章。

边防军是驻扎在北方以防御匈奴的。一个国家如果把边防军都投入到争霸战争,那一定是穷得没家底了,好比拆下门板当柴烧,不再防贼了,因为也没什么可被偷的了。

赵国边防军按剑荷戟,排成长队,迈着杂沓的步伐,蜿蜒在河北大地上。头顶上,一块脊背隆起的云团,看见这些士兵一路向南,去赶赴国家的救亡。他们中的大多数将在未来几年中失去生命,但这是一支有着优良战绩和铁的纪律的军队,为将者正是李牧。

李牧原在代郡抗匈奴,代郡偏处河北北部恒山地区,当时叫常山,常山多出猛人,赵子龙就是这里的,杨家将的活动区域也在这里。

李牧驻兵代郡时,任务是抵御匈奴,但他却并不打仗,而是忙于抓伙食;每日锤死几头牛,给军士吃,像个后勤主任。还建立了军用农贸市场,向老百姓收地摊费,以供养军队。但他命令士兵不许与匈奴接战。战士们都说:"李主任是个怯夫也!"

朝廷看他一点都不会打仗,就把他撤职了,另派能打仗的将领去,终于送死了很多人。

于是朝廷又让李牧重新出山,李牧说:"出山可以,但我必须还像从前老样子。"朝廷说:"好吧好吧!"于是,李牧又跑到前线去锤牛和收地摊费。大家都说,这个怯懦的后勤主任又回来了。

经过休养,李牧看看条件成熟了,于是挑选出战车一千三百辆,好马一万三千匹,力能破敌擒将的勇士五万人,胳膊粗的射手十万人,日夜加紧训练。随后放出老百姓到外面放羊、耕田、摆地摊。匈奴眼睛一亮,纷纭来抢,一头钻进李牧布置的口袋。

李牧三面合围,并且截断匈奴后路。一番奋勇力战,杀得匈奴人仰马翻。史书上说:"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十余万匈奴骑士尽覆,可以算是杀人盈野了。低沉的秋风呜咽着,满地的残骸断肢使李牧的心中一片怃然。但现实就是这样残酷的,"为什么"的问题还是交给哲学家去处理吧。

此后十多年,匈奴不敢近赵境一步。

公元前233年,秦国名将桓继斩赵军十万以后,又西出太行山,威胁邯郸。李牧奉赵王迁命令前来解救。

李牧的这近二十万北军,在匈奴战争中获得胡骑的大量补充,因而机动性增强。而且,北地严寒,自然条件恶劣,养成了北军忍强悍的体魄。在代郡草原放牧,策马狂奔,造就了北兵娴熟的马技。总之,这是一只很强的来自北方的狼。他们所乘的代马,闻名于天下。

李牧到达邯郸以北的石家庄地区,依托宜安等重要据点筑垒,与汹涌而来的秦军对峙。李牧又拿出后勤主任的招术,指挥大家加紧修筑工事,以误导桓。桓感到,李牧很可能是在仿效长平之战中的廉颇,坚壁不战、消耗秦军。于是他微微一笑,决定分一部分兵力离开李牧所坚守的宜安,改去袭击赵军的另一个据点肥下(河北晋县),引诱李牧出宜安前来救援肥下。只要赵军一上路,秦军就可以一拥而上,与之展开决战

桓的这种思路,用现代军事理论讲,叫做调动敌人,这大约是攻城不逞时候的必然选择。

看见秦军袭击肥下,赵葱提议派兵前往支援。李牧制止说:"敌攻而我救,是受制于人,兵家所忌。"是啊,怎么能随意受敌人调动呢?

李牧拒绝支援肥下,而是按着军事地图分析道:"秦军的大本营就在宜安城外,他们离开大本营,分兵袭击我肥下,大本营必然空虚。我们若倾巢而出,袭占秦军大本营,则桓成了孤魂野鬼,不逞之徒,我们可以重创秦军。"

赵军的行动出乎秦军意料。李牧事先装出了怯懦的样子,高壁不出,麻痹了桓。桓以为李牧不敢主动进攻,所以大本营防备不周,终于被李牧袭占。另外,李牧军队中的骑兵比例较高,其所乘的代马素质高于中原马种。李牧充分利用了骑兵善于远距离机动出击的特点,在敌人回救之前迅速完成了远距离劫营任务。

李牧攻占秦国大本营以后,立即分出左右两翼,机动地迎击从肥下方面撤回营救大本营的秦军,在路途上展开激战。

李牧的北方赵卒战力悍猛,其间不乏赵子龙这样的北方雄烈之人。他们奋勇当先,杀入敌阵,白刃翻飞。骑兵也加入进来,结队冲锋,气势磅礴,人畏其猛,莫敢对当。经过反复激战,秦军大败,近十万秦军尽被歼俘于宜安附近,史称"大破之",实乃秦军百年战上的一次大伤亡,也是战国末期规模最大的一次歼灭战。

喜讯传到邯郸,赵人同声庆祝,赵王迁嘉奖李牧,封之为武安君。至此,战国历史上受封"武安君"者计有四人:张仪、苏秦、白起、李牧。李牧挽狂澜于既倒,岂不壮哉。

所谓"武安君",就是一种封君,意思是"以武力安抚天下"。

"肥下大战"后,李牧风驰电掣,又击破了秦人一次进攻。但是李牧真能力挽狂澜吗?不能!李牧虽然一再战胜,但兵力的损失是很严重的,地盘也越打越小,就剩邯郸地区硕果仅存了。

决定战争全面胜负的是综合国力,赵国国力已然不济。李牧虽然一再战胜秦军,但就像当年吴王夫差一再战胜却终于走向衰亡一样,日积过大的战争消耗只能加速赵国的覆灭。虽然赵国在战斗中获胜,但并不意味着赵军不死人,赵国的粮食物资不消耗。而这种消耗,对于一个临近全面崩溃的虚弱的国家,无疑是致命的。今天我们看到有许多的企业加速膨胀,然后迅速陷入困境,道理大体与此相似--现金流加速枯竭。

当时一个国际观察家--吕不韦的一个属僚,流落到了赵国,叫做司马空,预见了赵国的灭亡。他给赵王迁出了一个主意:"索性把赵国的全境分出一半去给秦国。秦国得了大面积土地,骤然膨胀,威胁六国。六国必然恐惧。大家恐惧就会相互救助,那么合纵的事情就可以办成了。"

赵王迁被这个看似荒谬的建议呆了,说:"还有别的办法吗?"

司马空忧郁地望了一眼赵国平静的天空,说:"没有别的办法了。"

虽然没有接受司马空的惊世骇俗的建议,赵王迁还是部分认同他的观点,光靠赵国确实不行了,有必要寻求外国援助,特别是找齐国。

但是,秦国察觉到赵的这一企图,立即派遣一批策士拿着黄金到齐国进行游说,极力破坏齐、赵联合。齐王建和他的大臣们都是黄金崇拜者,觉得赵国的生死无关自己痛痒。

也许,只有如司马空所言,只有赵国骤然失去半壁江山,齐人才会悚然来助。或者把半壁江山割给齐国也可以,可以换得齐人来救。但是,谁又能作出如此险诈的抉择呢?

看看没有邻居来帮忙,而自己的门板又快烧得差不多了,赵王迁只好孤孤单单地与强大的秦人对抗,把该捱的岁月捱完。

潇水曰:赵国覆灭前的十几年中,曾无国外一兵一卒来救,赵国的外交实在是太失败了。这都是当年廉颇、蔺相如过多地向齐、燕用兵所致,把朋友都得罪了。

公元前230年,"肥下大战"后第三年,赵国北部代郡大地震,屋塌人亡,同时邯郸地区发生特大旱灾,土地寸毛不生--秦国人可以趁机灭赵了。但这还不是秦人攻赵的最佳时机,一定要等赵人再饿上一冬,饿到次年肚子半透明的时候,秦军才挥动数十万之众,以王翦、杨端、李信为统率,分三路对赵国发出空前规模的总攻击。

李牧不敢怠慢,与自己的副将司马尚,硬着头皮,继续对秦军作战。但是秦军很快就解除了这两位赵将的苦恼--用反间计杀死了李牧,废了司马尚。李牧竟然死在自己人手里。风云不与,徒求无益。

三个月之后,王翦率数十万之众大破赵军,杀赵葱,然后急攻邯郸,邯郸失守,虏赵王迁。赫赫的赵国,至此终于灭亡了。秦王政亲自入邯郸接收。

关于李牧的死法,有众多版本,其中"韩仓"版最值得一谈:

赵王迁宠信一个很八卦的人,叫做韩仓。韩仓诬陷李牧--具体怎么诬陷的不知道。赵王迁居然听信了。

韩仓跑到朝廷的传达室宣布赵王迁的旨意:"李牧,你知罪吗?有一次你战胜回朝,大王赐酒招待。你向大王敬酒的时候手里却握着一把匕首!"

李牧一下子懵了:"我冤枉啊!我身子虽然高大,俩胳膊却不一样长。我的右胳膊有病伸不直。跪坐的时候胳膊够不着地面。惟恐应对大王显得不够恭敬,所以让工人做了一块木头接在手上。如果大王不信,可以让他来看。哪里是匕首啊?"他伸出袖子中的木手。

"你不用解释了。大王已经以'持匕首罪'论处你死,不赦。"

李牧心中的万丈豪情,一下子全漏在了沙里,他拔出宝剑,遥望着朝堂上的圣君拜了拜,刚要自裁,突然想起什么来似的,说:"做人臣的不能在宫中自杀。"大约是怕君王看了不忍,或者是打扫起来麻烦吧。

于是李牧疾趋而出,出了宫门,右手举起宝剑准备自刎。但是他右胳膊短啊,弯曲着,仍然够不着脖子,他便把宝剑的尖衔在口里,对着柱子猛冲上去,噗哧一声自刺而死。忠臣的鲜血,染红了这个国家的柱石。

赵国亡国以后,赵王迁侥幸没有死,被秦人流放到陕西以南的汉中,每天像李后主一样思念故乡,作山水之讴"一江春水向东流"之类的,闻者无不流涕。不知他心中对于李牧,是否有所悔悟。

公元前233年,赵国灭前的第五年,有一个韩国王族的公子,名叫韩非子,坐着古代马车,从中原的新郑到秦国的咸阳去。他衣着鲜亮,神采飞扬,四十出头年纪,心中充满撒手人寰的冲动。

目前,秦国国内灭韩呼声很高,韩王安感觉死期已至,听到死神沿着楼梯,沉重的脚步盘旋而上,就要叩打韩国的大门。韩王安本能地想逃跑,但是已经没门儿了,秦军即将出动,于是他派韩非子做说客,到秦国游说。

四郊多垒,士大夫耻之,韩非子早就有报国之志,可惜说话有点结巴,性格又"孤愤",诸种原因吧,一直不得韩国领导人的任用。如今韩王安派他入秦,韩非子大有临难受命之慷慨。他不愧为一大作家,到了咸阳,献给秦王政书信,援譬设喻,因势利导,写得是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看得秦王政如醉如痴。如果不是李斯驳斥,差点就给韩非子混过去了。

韩非子是这样写的:"韩国近三十年来,一直充当秦国的小弟,出门就当雨伞,入门就当枕席。秦国出动锐师攻打诸侯,韩国就随着发兵赞助。韩国悬怨于天下,战果却全归于强秦,但我们还是无怨无悔,争当您的小弟。可是贵国近日却有灭韩之议,万万不可啊。"为了说明存韩的意义,韩非子必须为秦国树立起赵国这个敌人,于是他接着写道,"赵国目前聚集士卒,联络诸侯(指的是李牧初以来,赵王迁听司马空意见,到处结好诸侯,特别是拉拢齐国),有合纵西向之意。大王宽释赵国这个敌对恶分子,却殴打韩国这个自家小弟,窃为大王不取也。"接下来,韩非子进行恐吓:"而且大王攻韩,未必一年能下,诸侯特别是齐国看见秦军顿挫,势必信心备增,也就敢于接受赵国的拉拢,合纵与您为敌了。齐、赵两个万乘之国并在一起,加上韩国又已经被迫与您为敌,魏国更必然应之,如此则天下与秦争强之势成矣,则大王兼并天下的日程表,只得一再延期啦。愿陛下谨慎从事,否则危险而殆哉啊!"

韩非子的利害陈述看似有道理,换成若干年前也还行得通,是如今列国局势已是强烈的一边倒,韩国再想以"齐、赵威胁论"来挟持秦国,迫使秦团结韩国以敌齐、赵,从而再让韩国苟延残喘几年,已经不那么有说服力了。

但是秦王政一直是韩非子的追星族,对韩非子的大作爱不释手,颇有与韩非欧洲五日游死而不恨的梦想,今日亲得韩非子的墨宝,还是激动不已,很想给他面子。

于是李斯赶紧上书劝阻。李斯是韩非子的同学,两人一起在荀子老师的门下镀金,那时候天总是很蓝,日子总过得太慢,俩人互相借过一块橡皮,李斯自以为才智不如韩非。但是,李斯的上书其实更具说服力。

李斯说:"韩国不是我们的狗屁小弟,而是我们的腹心之疾,以目前形势来看,赵国正在拼命拉拢齐国。如果齐、赵相合,力量增强,那么韩国必然投奔齐赵。他们互相合作,我们秦人就又复现函谷关的危机了。"

李斯试图创造"韩国不可信用"论。一旦齐、赵相合,韩国这个没信用的家伙一定会附从齐、赵而成为秦国的危险。所以妥当之计,不如先灭韩以绝后患。

而韩非子试图证明秦国必须团结韩、魏,才能抵对齐、赵阵营。

两种观点针锋相对,水火不容,到底秦王政该相信谁呢?秦王政这么一犹豫,就是两三年,从客观上讲,秦国等于暂时放弃了灭韩计划,韩非子出使咸阳的目的,基本达到了。韩非子一生能办成这样一件大事,死亦不丑啦。

只可惜,韩非子为韩国所拖延争取的时间也不过就两三年而已。当赵国随后变得自身难保,齐、赵联盟最终又没有建立起来的时候,韩国也就没有作为秦国同盟国的价值了。秦国于是毫不犹豫地灭了它,时间正是公元前230年,抢在了赵国被灭掉的前两年。

韩非子文辞游说固然有力量,但也未能挽救韩国。文辞游说也必须建立在前方赳赳武夫冲决险阻、破城杀将的物质基础上啊。

韩国灭亡之后,前相国张平的儿子张良,率领家人三百,流落江湖,散尽家财,招募和训练恐怖分子,时刻准备刺杀秦王政,为韩国报仇,这是后话不提。

韩非子最终没有看见祖国破亡的那一天。他和李斯发生大辩论之后,李斯觉得他的"存韩"政治立场顽固,不利于秦国的发展也不利于李斯自己的官运,于是他和另一位"和平演变"专家姚贾(四处游走,用黄金收买和离间诸侯君臣,而且私人行为不检点,因而被韩非子所不耻,被韩非子当着秦王政叱骂,于是结下梁子)合作,一起要求秦王政处死韩非子。他们说:"韩非子最终还是替韩国设计考虑,不为秦所用。如今韩非子在秦国的时日已久,如果把他遣送回去,又会泄露秦国的政治、军事机密,不如把他处死算了。"

秦王政以为然,就把自己的偶像关来了。李斯怕秦王政反悔,就迫使韩非子仰药自杀。韩非子大骂:"李斯,你这个畜生!你要,要害害害害矮矮死我啊!" (他一激动就结巴。)

李斯不准韩非子写上诉信,终于迫其自杀。

一代文豪,大思想家韩非子,就这样追逐茫茫的流水去了。韩非子虽然死了,但是他的思想主宰了秦一代,是秦始皇的冥冥之师,而且对中国整个未来两千年社会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韩非子一言而为天下法,亦不朽也。

秦王政思前想后,觉得不该杀韩偶像,于是派人前去赦免,但韩非已经仰药"自杀"了。秦王政嗟叹良久。


分类:春秋战国历史 书名:【青铜时代战争】和【骇版战国】 作者:潇水
骇版12章 就算大结局吧 | 【青铜时代战争】和【骇版战国】 | 春秋战国

骇版12章 就算大结局吧


话题一 该如何认识秦国百余年的兼并战争呢

秦国往往被称作虎狼之国,因为它侵略成性,杀戮太多,这大约是事实吧。但当时诸侯互战,滔滔者,天下皆是也!

山东六国之间的互相攻侵和杀戮,又何尝有一时一刻停止过呢?

齐国曾经兼并燕国,齐燕之间的"权之战",覆杀燕十万;楚国曾经吞灭吴越和鲁国;赵国曾伐灭中山;魏国曾灭卫国;齐、魏、赵一度宰割宋国。而燕与赵的战争,更是累年不断,规模动辄十万人以上;魏国直到亡国前夕,还在恋恋不舍地进攻楚国,这些战争,不都是伴随着杀戮和流血吗?六国之间的战争创伤,并不比秦人造成的少,伤者相扶于道路,人民折头绝腹,奈何只批评秦国是虎狼呢?

蔺相如曾说秦国是虎狼之国,但是他自己不也带着军队入侵过齐国,一直打到了齐国平邑吗?难道他就是良善之国吗,他的军队就不"暴",而是笑眯眯地去齐国扶贫吗?

秦国的扩张,不过是列国兼并混战中的一部分。如果说秦国强暴的,那么列国就都是凶猛的的鳄鱼。齐国占领燕国后,"杀其父兄,系累(用绳索缚着牵着)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残暴的行为导致燕国人民群起反抗,齐军不得不从燕国撤出。乐毅率领燕军占领齐国,也是烧杀抢掠和屠城,由于齐国人的反抗,最终从齐国退出。要说暴的,反倒是这些弱小的六国。而秦国在占领区由于政策得力,未见反复,譬如在巴蜀,搞了都江堰工程,前后一万多家的秦人移民到那里,去支援建设,这些都是积极的路子。

其实,人类历史上都必然有这样一种过程:即城邦国家向帝国过渡,期间伴随着城邦之间的混战。对于中国,就是诸侯国的混战。这种列国战争,包含秦国发动的战争在内,不能以"侵略"简单名之,它是走向大帝国的必然过程。秦国不过是在百余年的竞争混战中获得了胜利,结束了诸侯割据、纷争战乱的深重灾难,它打的是一场积极的终结战争,而不应该说是侵略战争。

列国间的兼并争霸,固然惨烈,但亦有其积极意义。正是几百年风起云涌的诸侯战争,促进了列国的竞争和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所以春秋战国时代,成为中国文明的大爆发点,是中国最富于创造性的时代,就像寒武纪的生命大爆发,孕育了未来中国两千年的文明根底。

古人云:"世不生孔子,万古如长夜。"其实,长夜可以比夏商和西周时代,孔子所生存的春秋战国,是文明曙光出现的时刻。大秦帝国的建立,则是文明进入光天化日。

不过,把秦始皇视为我国古代罕见的一世雄主,也过誉了。他不过是踩在秦昭王五十六年经营的肩膀上,用十几年的摧枯拉朽,收获了轻而易得的帝国--大秦朝。

话题二 贵族政治与官僚政治

六国传统的贵族政治是这样的:王族贵族担任朝廷要职,这些人攥着印把子,低能糜烂,又不肯假借别人,垄断世袭,政治普遍黑暗。

譬如赵国,赵武灵王以后,世掌赵国军政大权的都是贵族,安平君(公子成)、平原君(胜)、阳文君(赵豹),都是王室公子担任相国;公子花、公子刻、公子章,则是王室公子担任大将;其余赵奢、赵括、赵忽、赵初等将官无不是宗室贵族。这些贵族通常庸碌鄙陋,赵武灵王当初改革失败身死,就是由于公子成一伙贵族的反攻,终于饿死了他。在贵族政治的夹缝中,偶有个别廉颇、李牧、司马尚等布衣英豪,虽然才干超群,也不免被诛、被免。

韩国的情况和赵相似。担任韩国相国的约有十四人,其中六人是宗室贵族。齐国除了邹忌以外,封君也都是田氏宗族中人。楚国就更加厉害了,前文已经说过,不再重复。

秦国的君王虽是世袭的,但官僚多是遴选和考核出来的,跟秦王没有血缘关系,这是与六国不同的地方。秦王靠法家的"法"来约束管理官员,这就是本书所谓的布衣政治,也可以叫做职业官僚政治。而六国的贵族政治,靠家族的血缘纽带来结合君臣,级别最高的大臣多是贵族子弟,凭着DNA上的特别标志而当了官,往往没什么本事,只是不断丢失城邑和民众生命罢了,史书上只留下他们一些干巴巴的名字。其中"最贤者"也不过四人,即所谓"战国四君子":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春申君--都是矮子里拔将军,只是差强人意罢了,实际上傻事一点都没少干,而且专权误国。

而秦自法家商鞅改革以来,消除大批贵族世家,给布衣人才也腾出了地方。张仪、公孙衍、乐池、甘茂、楼缓、金受、杜仓、寿烛、范雎、蔡泽、吕不韦、徐诜、昌平君、隗状、王绾、冯去疾、李斯等等历届将相,基本上都是布衣的外来人才,经过立功、选拔、晋升而成为卿相,个个有不凡的事迹并垂名青史。韩非子说:"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人才都是从基层布衣来的。秦国人民乐耕,战士乐战,天下士人多愿意为秦国所奔走,就是因为秦国法家的职业官僚政治优越。而六国军队战斗力虚弱,就是由于他们对自己的贵族政府的不信任和无热情。

六国不断流失了诸如孙膑、吴起、商鞅、张仪、范雎等等人才,这些人才在六国得不到发展,就是因为六国推行贵族政治。吴起在魏国,被大贵族田文排挤走,在楚国,最终被贵族们杀死;孙膑不容于魏国,在齐国最终又以造反罪名被驱逐;商鞅在魏国虽经推荐但得不到官;张仪在楚国得不到官;廉颇在赵国失意;李牧被斩于朝堂等等这些英豪们的个人悲剧,在六国屡见不鲜的,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六国的贵族政治,排斥了布衣们的进身之路。

时间是一把筛子,最终会淘去一切历史的陈渣。秦国的统一历程,就是职业官僚政治(布衣政治)对六国贵族政治战胜和取代的过程,是进步的政治取代落后的政治。

同时,秦国对六国的胜利,也是布衣人才对六国以"四君子"为代表的贵族子弟的胜利。

话题三 春秋战国时代人们的性格光辉

中国的历史,和许多地区的历史一样(譬如英国),都是从多元的散,汇聚成一元的专。

所谓多元的散,是指诸侯时代,每个诸侯国内的权力,被诸侯国君和贵族(与国君一族有血缘关系的家族)或者没有血缘关系的贵重大家族,所分享。这就是"散"。

那时候,诸侯国君的权力有限,而贵族们、大家族们则拥有封地和武装,可以对抗君权,这造就了一种自由、平等精神和独立的人格认识,所以,"自由"一词,最早是从这些贵族和大家族那里打造的。春秋战国时代人们那古朴直烈、信守独立人格、维护个性尊严、追求名誉理想的人格魅力,就是在这种"散"的统治构架下,必然形成的,而且突出体现在这些贵族、大家族的掌门人身上。

当帝国时代临近,一元的"专"萌芽了,不知从哪里冒出了一些法家改革者,他们使那些贵族、大家族失去了世袭的权力,失去了封地,失去了贵族政治的经济基础,从而使国君摆脱了尸位素餐、动辄被弑、说话没人听的悲惨地位而获得了绝对的权威。一元的王权专制出现了。

王权下面,还得有人干活啊,于是布衣政治(职业官僚政治)出现了。一元的王权,控制着千百的布衣官僚而不是从前的贵族家族。这一嬗变过程,是从战国开始,到秦帝国时代完成,尤其以秦国的变革为彻底。

此后建立的职业官僚政治,虽然比从前的贵族政治进步,但缺点是人们丧失了贵族时代的自由精神和气质--换句话说,贵族时代的贵族有封地和实力,脾气大,可以打造出古朴直烈,也玩得起自由和个性尊严。但是后来的职业官僚们没有自己的实力了(封地都被法家们革掉了,法家们还用法束缚着这些官吏,儒家们用忠孝强化着皇帝的权威),他们失去了经济和人格独立性,只能仰仗王,依附皇上,靠皇上的赏赐吃一口饭,对皇帝的意识形态惟命是从,失去了春秋战国时代人们的个性光辉。这种趋势越来越不可逆转,一直到了"皇帝是真龙天子、臣子是猪狗奴才"的"我大清",皇权专制走到了极致,也走到了尽头。

春秋战国时代以贵族、贵族的余绪--士人为典型代表的"个性尊严"、"独立人格"和"自由精神",后来一去不复返了,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我们不能简单地哀叹"人心不古"什么的。

话题四 中国历史划分

众所周知,商与西周,不过是当时中国众多诸侯中较大的一个诸侯,不能称为帝。中国真正的大帝国,是从秦开始。

我们不妨这样来界定中国的历史:夏最多算是虚无时代;商周是诸侯时代,诸侯国内实行的是贵族政治;秦汉至明清,是帝国时代,帝国内实行皇权专制。我们以此来取代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莫名其妙的提法吧。

话题五 论楚文化

随着秦军的脚步向楚国南方深入,秦国进步的政治传向了南方。而楚地灵异奇谲的楚文化,则反着秦军前进的方向,荡漾向了大陆的北方深处。

楚国虽然政治没落,却是一个文化大国。

中国向来南北方的文化,差距很大,北方为庄,南方为谐。比如说,北方是儒家、法家文化,坐怀不乱型的,正大刚猛,以天下为己任。而南方就不正经,老子、庄子都是楚人,提出道法自然的路子,表现为轻松浪漫乃至求奇求怪。所以南方的疯子也特别多(比如接舆什么的),衣服也是奇装异服,火锅烟囱似的高冠和自由飘逸的衣袂,都比中原来得自由夸张。总之,南方不像北方那么正经。譬如如今湖南长沙地区的娱乐产业,就跟北方的玩法大不一样,更不正经些,或者说"谐"一些。

这从古代青铜器上也看得出来,北方的礼器威严稳定,南方奇谲灵逸,着重细节的夸饰和造型的精怪。楚地山川逶迤,风物灵秀,孕育出楚人活泼奔放的风格;大江云蒸霞蔚,变幻万千,风雨晴晦朝夕不同,造就楚人奇谲的文化风格。他们的音乐、诗歌、绘画、衣冠、漆器、青铜器,无不自建风骚,别具浪漫风格。

楚国人跳舞,也比中原自由奔放。中原人跳舞,都是主旋律风格,"大韶"什么的,再现武王伐纣革命历程,歌舞中寓着教育,没什么意思。而楚人淫于祭祀,跳舞给神看的,所以想到哪跳到哪,没有儒家礼乐束缚,充满鬼幻神气,精彩艳艳,浪漫不羁,婉转似羽毛之从风,轻盈与尘雾相迷乱,动荡灵奇,是古代的黑人街舞。从前的楚灵王就是舞林高手,楚人都风从效仿,而且宁可挨饿保持细腰。楚国的歌舞和"小蛮腰",是中华一宝。

曾几何时,楚人鼓瑟吹笙,撞钟伐鼓,欢乐的时光如水荡漾,楚人音乐的余响回荡于天地之间,如今用射电望远镜还可以在太空中捕捉得到。实际上,楚国拥有当时最发达、最先进的演奏乐器。

楚国的"曾侯乙编钟"是世界上最早具备十二个半音阶关系的定调乐器,堪称古世界乐器之执牛耳者。编钟中的大定音钟也是楚国人的首创,欧洲人直到公元1000年才有定音钟。楚地曾侯乙墓出土的编磬32件,逮鼓1件,悬鼓1件,鼙鼓1件,手鼓1件,小瑟1件,琴1件,筑1件,排箫2件,竽5件等等,共计124件,可供一个庞大的乐队使用。楚的文化产业如此发达,所以在北方获得流行,以至于汉朝的乐器与歌曲多是楚文化的延续。

楚国是文化大国,不虚言也。


分类:春秋战国历史 书名:【青铜时代战争】和【骇版战国】 作者:潇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