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中医虚症解析

Category: 练习气功
六大中医虚症解析
传统养生 >> 养生常识 >>

六大中医虚症解析

中医学非常重视气血阴阳以及先天(肾)后天(脾)的作用,这六个方面的偏差(主要是不足),是引起人体疾病的主要内在病因及病理变化过程。

气血是指人体内的气和血。“气”的含义较广,包括人体内能运行变化的精微物质,或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均泛称为“气”,诸如水谷之气、呼吸之气、脏腑之气、经络之气等。血,主要指血液,为水谷精微所化生,由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成。气与血各有其不伺作用,而又相互依存,以营养脏器组织,维持生命活动。

阴阳是将体内物质分类的方法,阳主动,阴主静,阳主上,阴主下。在各个脏腑中,以功能活动为阳,以物质基础为阴,便分为肺阴、肺阳(气)、肾阴、肾阳、肿阴、脾阳等。

临床上,主要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肾虚、脾虚等。兹分述如下。

气虚一般多指中气不足或元气虚衰的病理现象。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如饮食失调、劳倦伤脾,每致中气受伤,而见肢倦、乏力、神疲、食少等症;若素体虚弱,或耗伤肾精,每致元气受损,而见头晕、腰酸、气短、气促、小便频数等症。大凡中气不足或元气虚弱的患者,往往影响其他脏器的功能活动,可出现各脏器的气虚证候。其相应疗法为健脾法。健脾法适用于脾气虚弱,运化无力所致的脘腹胀满、大便溏泄、食欲不振、肢倦乏力等症。常用方药有参苓白术散、香砂六君子汤等。

血虚指体内阴血亏损的病理现象。可由失血过多,或久病阴血虚耗,或脾胃功能失常,水谷精微不能化生血液等所致。由于气与血有密切关系,故血虚多易引起气虚,而气虚不能化生血液,又为形成血虚的一个因素。血虚主症为面色萎黄、眩晕、心悸、失眠、脉虚细等。其相应疗法为补血法,是指补益阴血的一种治法。适用于血虚引起的面色苍白、眩晕耳鸣、心悸失眠、妇女月经不调、脉象虚细等症。常用药物有熟地、当归、白芍、首乌等。

阴虚是指精血或津液亏损的病理现象。因精血和汁液都属阴,故称阴虚,多见于劳损久病或热病之后而致阴液内耗的患者。由于阴虚不能制火,火炽则灼伤阴液而更虚,两者常互相影响。阴虚主症为五心烦热或午后潮热、盗汗、颧红、消瘦、舌红少苔等。其相应疗法是滋阴法,指滋养阴液的一种治法。适用于阴虚潮热、盗汗,或热盛伤津而见舌红、口燥等症。常用药物有沙参、玉竹、天冬、石斛、枸杞子等。

阳虚是指阳气虚衰的病理现象。阳气有温暖肢体脏腑的作用,如阳虚则机体功能减退,容易出现虚寒的征象。常见的有卫阳虚、脾阳虚、肾阳虚等。阳虚主症为畏寒肢冷、面色苍白、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脉沉微无力等。其相应的疗法为壮阳法,是指温壮肾阳的一种治法。适用于命门火衰,精气虚耗而见阳痿、滑精、小便频数、腰膝酸冷、脉象沉微等症。常用药物有鹿茸、狗肾、仙茅、锁阳、韭菜子等。

肾虚是指肾脏精气亏损的病理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