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雨桐:从《起跑线》看印度教育———西式“精英教育”缘何水土不服

前的印度教育,公平问题仍然突出。在《起跑线》中,处处可见对比手法的运用,贫富对比几乎贯穿了整部影片。

从《起跑线》看印度教育——— 西式“精英教育”缘何水土不服

  印度电影最近几年不时受到国人关注。继《三傻大闹宝莱坞》和《摔跤吧,爸爸!》之后,最近上映的印度电影《起跑线》同样收获很多人的好评。

  《起跑线》也是一部教育题材的作品,以独到的表现手法,深刻、全面地披露了印度中小学教育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从学区房到“鸡血爸妈”再到不平衡的教育资源……或许,正是因为这部影片在取材上较接近实际生活,对比中国教育中存在的一点问题,才激起了很多观众对教育的讨论和深思。

真实的印度:教育不公与贫富差距密不可分

  通过观影《起跑线》,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印度教育的现状。当前的印度教育,公平问题仍然突出。在《起跑线》中,处处可见对比手法的运用,贫富对比几乎贯穿了整部影片。

  不难发现,在印度,人与人的贫富差距不仅体现在物质生活,还体现在语言习惯、行为认知等各个方面,而教育的不公平也与贫富差距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比如,男女主角本身有着不同的教育背景,男主角经营着庞大的生意,是个货真价实的有钱人,但受教育程度却很低。女主角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女性,对教育极为重视,但同时也极渴望加入受过高等教育富人的生活圈。

  在这里,所谓的“高端生活圈”,其实就是极为西化的生活———这些富人生活在印度、却过着西方人的生活,他们甚至瞧不起印度本土的文化,认为印度的歌舞都是粗俗的。而正是这样一群人,他们的孩子上的是德里最好的学校。通过影片可知,在这些家长的眼里,所谓“最好”的学校,衡量的标准主要就是西式教学环境以及昂贵的设施。而穷人的孩子只能老实地上破旧的、甚至没有厕所的公立学校,因为是免费的。

  印度法律明确规定,6至14岁儿童有免费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这一点看似公平,却无法实实在在地保障所有公民平等地接受教育。到2010年为止,仍有800万至1000万适龄儿童没有上学。一方面,印度公立学校数量远远没有达到需求,很多孩子行走几小时才能赶到学校上学;另一方面,很多孩子由于贫穷、很小就学习帮助父母干活赚钱,根本无暇上学。

  此外,同样是上学,撇开设施不谈,富人的孩子受着西式教育,说一口流利的英语;穷人的孩子接受印度式教育,英语水平远远比不上富人的孩子,这就进一步导致穷孩子在高等教育的应试中失去了竞争力。而在印度,最好的学校设置一定比例的招生名额给低收入家庭的孩子,这表面上看是为了公平,但事实上问题远没有这么简单。试想,连两元钱的矿泉水都喝不起的穷人真的付得了2500元的课外活动费吗? 即使勉强可以,英语零基础的孩子和每天用英语日常聊天的孩子在一个班学习真的能公平竞争吗?

  教育不公平一方面源自贫富差距,而另一方面也要归咎于整个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如果政府在教育上的投入足够,公立学校的设施和教育水平都可以基本达到或靠近私立学校的水平的话,也就不会存在如此严重的教育不公平问题。

道德和文化教育缺失,“精英教育”问题多多

  教育本应该是纯洁而美好的,但以教育之名赚黑心钱的事在印度却并不罕见,这使得印度的教育环境不再纯洁。抓住有钱人渴望“把孩子送进排名前四的学校”的心理,就有了影片中的学前培训中心。男女主角花了大把金钱和心思来配合该中心培训,接受了一系列不太合理的要求,而他们的孩子最终却没有被四所学校中的任何一所录取,原因竟是“学校可能不喜欢你的职业”。

  其实,这样的机构在印度很普遍,不仅是针对学前,还有针对各类国考的培训班,通常也是收费昂贵但效果甚微。印度政府曾出台政策严令杜绝,但是管理的不严格和制度的漏洞让这些机构像寄生虫一般无法被清除。

  那么,影片中所描述的“排名前四”的学校,到底怎么录取学生? 该机制背后真的完全没有黑幕吗? 若真是这样,就不会存在一系列造假服务了!

  另一方面,影片在强调好的学校有着如何优渥的教育环境和水平的同时,也通过一些细节,体现了其道德与文化教育的缺失。比如,影片中校长第一次出现是以极度正面的形象,义正辞严地说着:

  【想要贿赂我,门都没有。】

  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自己也曾经是通过穷人入学比例的名额入学的,直到影片结束时,她才终于暴露自己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扭曲心理,面对要把名额退还给穷人的男主角,她说:

  【把名额让给一个穷人对我有什么好处? 你会说我曾经也是穷人,是的,当时那些有钱人是如何对待我的,现在为了孩子能来上学还不得一个个卑躬屈膝为我服务!】

  在这部影片中,校长内心的扭曲是一个典型的案例,这不仅证明,这类学校给穷人一定比例招生名额本身是在制造歧视、突出贫富学生之间的不公平;同时也说明,这类学校没有对学生进行良好的道德及心理教育。如果说校长只是个例,那么当男主角最后在舞台上慷慨激昂地演讲和忏悔后,为什么没有一位家长敢鼓掌? 因为这些家长对这样的教育体制是默认的,他们面对正义的言行不敢赞许和认可。也正是这些家长教育着孩子,“不要和说印地语的孩子一起玩”,他们用错误的道德观引导孩子去学习歧视他人,那么这个教育环境又怎么会好起来呢?!

  偏西式的教育环境,以英语为重甚至对印地语嗤之以鼻的教育方式是文化教育缺失的表现。忽视对孩子本国文化的教育是非常不利于本国文化的弘扬和发展的,而这是在印度富裕阶层中长期普遍存在的问题。

  好的教育,一定是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教会孩子做人,但印度目前整个社会在关于“平等”的认知上都是有待提高的,长期以来的贫富差异、等级观念深入人心,使得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很难被清除。教育是唯一可以改变这一现状的,而关于道德和文化的教育,印度政府却没有给予重视,甚至很少提及。

家长在感慨“扎心”之时,应对孩子教育有更多理性思考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教育上的发展非常迅速,义务教育普及率几乎达到了100%,这一点比印度要好得多。近年来,政府主管部门在学校的招生方面也有很多刚性的制度规定,有效地捍卫了教育公平。

  应该看到,之所以很多观众认为这部影片“扎心”,是因为我们的教育在有些方面也存在着与印度教育类似的问题。

  比如,影片开始不久就出现了“学区房”的概念,这时,我们就已经开始联想到自己的生活了。是的,在中国,学区房一直是妈妈们讨论的热门话题之一。虽然影片中女主角的话有些夸张,但中国也时常有家长说:

  【没有学区房,孩子就上不了好学校;上不了好学校,孩子将来就考不上好大学;考不上好大学孩子就得打工;打了工的孩子就……】

  尤其是在大城市,任何一所好学校,总是有一堆家长挤破头想把孩子送进去,花高价买几个平方米的学区房,就为了让孩子上学。这样的现象其实也说明,我们目前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上,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试想,在义务教育阶段,如果上每个学校、得到的教育都是一样的,在升学时上好大学的几率也是差不多的,那父母又何必为孩子抢学区房呢?!

  对于英语教育的过分看重,也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现如今,中国也有很多大城市的优秀中小学对英语教育过度重视,甚至有一些私立学校,正在营造“全英语环境”。在全球化的今天,学好英语固然重要,但是我们也应该以影片中体现的问题为鉴,不能过于崇洋媚外而忘记了对孩子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学好英语归根结底是为了把中国文化传出去,这一点在中国的中小学教育中已经得到了认可,实践得当的话,今后有望看到成效。

  影片中,还有一个画面,让妈妈们很有共鸣:女主角给孩子裹得严严实实并涂上防晒霜、喷好防蚊液才放心让孩子出门。在物质生活富裕的今天,孩子是家里的宝贝,但是百般呵护的教育方式也许并不是最有效的。影片中,当主角一家三口在贫民区生活时,孩子摔倒了,女主角立刻想去扶,而一位“穷妈妈”阻止后,她发现孩子们会互相帮助并自己坚强成长,这一片段也正是强调了这一教育理念。除此之外,主角一家在贫民区还学到了很多,如人心之善可以到如此地步,这也是要告诉观众,物质生活再如何富足,与人为善的教育是最基本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并重。我们在希望学校能给予好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也应该做好家庭中的道德教育。

  (作者为上海外国语大学印地语教师)

Add comment


Security code
Refr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