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好老敬小。这是苏南地区流传已久的民谚。哪知道自我国提倡“只生一个好”以来,“老敬小”成了全国性的通病。长辈对小辈都包揽和溺爱,子女特别是独生子女像“小皇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养尊处优、唯我独尊,缺乏吃苦耐劳、甚至理所当然的啃老。造成不少负面的家庭问题和社会问题。历史事实证明:包揽和溺爱,是极大的危害。
一、包揽和溺爱的内容和范围被不断扩大
我国封建式包揽和溺爱,主要是全国婚姻多是“父母之命媒灼之言”包揽包办。结果造成先结婚后恋爱,闹的私奔的、寻死觅或的、甚至家破人亡的。
我国当代式包揽和溺爱,哪内容和范围更加广大了。从孩子生下来的衣食住行,到选择学校和专业、参加什么特长和补习培训班,到毕业怎样走后门联系落实工作安排,到找对象具体策划选人,到第三代的生产抚养,直至包揽和溺爱到实在没有精力了才勉强“收手”。如果长辈寿命长,哪包揽溺爱第三代第四代的“代”数更多啦。
中国式包揽和溺爱——正是无所不有、无所不包。
二、包揽和溺爱的危害是意想不到的大
其主要危害:
1、泯灭了孩子们的自然“生存能力”。
2、扼杀了孩子们应对社会、生活和工作的智力。
3、把“爱小”变成了理所当然,就自然废弃了“尊老”的民族优良传统。
4、助长了孩子们“任人摆布”的恶习,大灭了孩子们独立自主的威风。
5、特别是压抑了孩子们“个性发展、创造创新精神”的发扬光大。这,才是最致命的。
6、包揽和溺爱,实质上是在培养“奴隶”精神。对民族振兴是大大不利的。
三、引导和放手是包揽和溺爱最好的替代
1、孩子会走始,尽量少搀扶和不搀扶。跌倒了让他自己爬起来。只给一些意见、建议和必要的帮助。
2、在孩子成长的各个关键阶段,只强调主要该遵循的原则,具体实践必须由孩子自己去干。
3、关注孩子与什么人结朋友,比关心其功课成绩重要千万倍。
4、时刻引导孩子“扬长避短”。并注意相对平衡发展。
6、与孩子平等交朋友,平等日常交流和沟通。尊重孩子个人的隐私、空间和秘密。
7、家长必须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人生榜样。
8、一代管一代,爷爷奶奶一般不应该管“孙辈”的事。若有好的意见建议,最好是提议由其父母去实施。
中华民族,为啥5000年不如别国几百年先进?特别是近现代“创造创新”、特别是获“诺贝尔”奖如此的少?
笔者以为除了“领导是关键”外——中华民族的“包揽和溺爱”实在是太多了!也许少一点包揽和溺爱——则多一点创造和创新!!
评论:
文章对当下的包揽和溺爱的批评有道理。在当下,包揽和溺爱的程度与缺乏真爱甚至遗弃的程度不相上下,的确令人担忧。
但文章里“中华民族,为啥5000年不如别国几百年先进?特别是近现代“创造创新”、特别是获“诺贝尔”奖如此的少?”的说法不妥当。
中华民族一直自立于世界名族之林,且对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在科学技术方面,中国历史中的某个时期的短暂落后不能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至于诺贝尔 奖,就更不能作为标准了。作者提诺贝尔奖或许有——当下的科技水平怎么还没有诺贝尔奖的水平高——的意味,有恨铁不成钢的感慨。诺贝尔奖既不能反映它所涉及的相关领域的最高和全部水平,也不能全面反映出其未涉及领域的水平。诺贝尔奖的局限性明显。
每当想到,新中国成立之初,在“一穷二白”的艰苦条件下,却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两弹一星”那样的科技成果,而当下,花费了那么多纳税人的血汗钱,却无法取得与之相匹配的科研成果,不仅如此,甚至出现了科研腐败无处不在危急情况,面对这些,让人无动于衷恐怕是不可能的。
家长应该不包揽、不溺爱地把我们的孩子教育好。孩子教育好了,我们的社会也美好了。从教育好孩子入手,让我们的社会美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