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某知名高校校长在校庆大会的致辞中将“鸿鹄”(hong hu)念成了“hong hao”,以至于某大学连同某大学的校长一起成了网民的调侃对象。话说,这确实是挺尴尬的,不过,话再说回来,这也并非什么了不起的大事,谁都难免有嘴瓢的时候,要么装聋作哑要么低头认错,忍一忍也就过去了。
不过,俗话说得好,忍字头上一把刀,可见,不是每个人都能忍住的,毕竟,大家都是要脸的人,任由自己被别人当笑柄一样指指戳戳,终究不是个事。装聋作哑固然很难,低头认错也同样不容易,不过,比较起来,可能还是低头认错来得实在点,毕竟,如果认错了还有人揪着不放,那么,自己最多也就是水平问题,那些揪着不放的人可就是素质问题了。
不得不说,认错是门高超的艺术,既要不露痕迹还要让别人感受到诚意,最重要的是,最好能找到一个完美的背锅对象。有了背锅对象,再道歉起来底气就足得多了,毕竟一个知名高校的校长总不能厚着脸皮主动承认自己不学无术吧,那就不是高校校长,而是搞笑校长了。
遗憾的是,这位校长急(大)中(言)生(不)智(惭)的将自己嘴瓢归因于“文革”就多少有点慌不择路了。虽说“文革是口锅”,似乎谁都可以往里面啐两口,不过横看竖看,让“文革”来背没文化的锅都有点牵强。新中国成立时,中国的文盲率差不多是80%,1952年5月24日,新中国开展了大规模的扫盲运动,距离某校长1973年在内蒙古工作全民已经整整扫盲18年了,更不要说,1975年的课本里,《陈涉世家》是必读课文,当时作为中学教员的某校长如果连“鸿鹄”都不认识,未免太说不过去了吧?
某校长出生于1955年,差不多与新中国全民扫盲同步,按理来说,是赶上好时代了,在好时代里没道理不好好学习吧?要知道,某校长的老乡,同为山东高密同样1955年出生的莫言先生可是诺贝尔文学家获得者,某校长为自己开脱时说自己年轻的时候没条件好好读书,那么,与某校长同样的家乡同样的年龄的莫言先生为什么就有条件好好读书了呢?岂不是奇哉怪也?
奉劝某校长一句:做人不妨坦诚一点,您急于甩锅的心情大家都能理解,但是,将锅甩给“文革”实在不够厚道,起码,和您同时代成长起来的人,能准确读出“鸿鹄”二字的人有很多很多……
某校长在甩锅给“文革”后,还不忘倚老卖老的说,“像我这个年纪的人,恐怕也很难短时间内,在文字水平上有很大的进步了”,老实说,我不知道该校长是不是为自己下一次可能的嘴瓢打伏笔。不过,1955年出生的该校长怎么说也不过才63岁而已,63岁很老吗?63岁了文字水平就很难再提高了吗?相信该校长肯定听说过冰心先生,要知道,世纪老人冰心先生在80岁高龄还依然迎来了第二次创作高峰,特别是《三寄小读者》更是成了一代人的记忆,80岁冰心不服老,为何才63岁的某校长却已经老气横秋?
可能是为了让大家尽快停止对嘴瓢的冷嘲热讽,该校长还不忘说道,“焦虑和质疑并不能创造价值”。Beg Ur Pardon?焦虑自然不是什么好事,但是,焦虑往往来自压力,压力又往往会产生动力,这么一看,焦虑也并非完全都是坏事嘛。至于说质疑精神不能创造价值就更是有点口不择言了,不合理的为什么不能质疑?如果哥白尼没有质疑地心说,西方世界说不定到现在还以为地球是世界的中心呢,如果马克思没有质疑精神,没有对旧世界强力的质疑,又何必劳力劳神写什么《资本论》?
当然,不可否认,质疑某校长的一次嘴瓢口误,肯定不会产生哥白尼、马克思那样的伟大人物,但这并不代表质疑某校长就毫无意义了,起码,质疑会让某校长焦虑,焦虑了今后就会更加用心的念稿子了,这逻辑没毛病吧?这对某校长来说也并非全是坏事吧?
最后,我有个问题想请教大家。我一朋友,在公司开会的时候,也将“鸿鹄”念成“hong hao”了,为此,他成了整个公司的笑柄。在看到某校长的辩解后,我劝他有样学样,也将锅甩给“文革”,可听到我建议后,他哭了,他说他是个80后,就算想甩锅给“文革”也甩不过去啊……
他说,下周一他就要再次开会了,他让我问问大家到底该如何才能甩锅,在线等,挺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