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社会主义农业和工业
第一节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是基础的实质】
在社会主义生产过程中,农业和工业这两个主要物质生产部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遵循一定的规律相互交换活动。在这一章里,我们将着重研究这两个物质生产部门的内在联系、相互交换活动的规律性以及这些规律在社会主义社会发生作用的特点。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这种地位,是由农业本身的生产特征所决定的。
人们要进行生产,或者要从事文化、社会活动,总是要首先获得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一切劳动首先而且最初是以占有和生产食物为目的的”;马克思和恩格斯还说过:“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农业(包括单纯采集、狩猎、捕鱼、畜牧等)就是这样的生产部门,农业劳动就是人类社会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人类生存和一切生产最为必要的条件。
农业是人类社会初期唯一的生产部门。那时尽管有着为进行农业生产而制造工具的劳动和纺织劳动.,但是这种工业劳动和农业劳动原来不是分开的。如果我们把那时的经济也叫做国民经济的话,那么农业便是那时“国民经济”唯一的部门。
除了农业以外,国民经济的其他部门后来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产生的呢?马克思指出:社会一部分人用在农业上面的全部劳动“必须足以为整个社会,从而也为非农业工人生产必要的食物;也就是使从事农业的人和从事工业的人有实行这种巨大分工的可能”。
马克思对社会分工的发生所作出的历史总结,清楚地告诉我们,只有当农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到一定水平以后,国民经济的其他部门才会产生。所以,农业生产的一定发展,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赖以独立化的基础。
一些生产部门,当它们从农业中独立出来以后,要获得进一步发展,仍然要建立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这是因为,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才有可能为社会提供更多的生活资料和劳动力,以满足其他部门发展的需要。
马克恩指出:“社会用来生产小麦和牲畜等等所需要的时间愈少,用来进行其他的生产——物质和精神的生产的时间就愈多。”这说明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还是国民经济其他各部门得以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农业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得以独立化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这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经济规律。马克思指出,“超过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在资本主义国家,农业通常落后于工业,但这并不是说,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可以脱离农业这个基础。
马克思是把资本主义世界当作一个有机的整体来分析的,他说:“农业的一定发展阶段,不管是本国的还是外国的,是资本发展的基础。”这就是说,即使有的资本主义国家,农业落后于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本国农业很少或者没有起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基础作用,但它必定是以依赖和掠夺外国农业为基础的。
农业在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作用,比之以往任何社会都更加明显。这是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把国民经济各部门紧密地联结成一个整体,国家为了满足整个社会的需要,可以有计划按比例地统筹安排各部门的劳动,这就表明人们在历史上第一次有可能自觉地运用农业是基础这个客观规律,社会主义经济又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经济,它的发展必须建立在本国农业发展的基础上,这样,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就更加突出了。
社会主义国家国民经济的发展必须以农业为基础,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看得很清楚。
我们如果从直接社会生产的角度来看社会主义农业的生产,那么,这就是一个有计划地生产粮食、副食品和工业原料等特殊的使用价值的过程。通过这样的过程生产出来的粮食和副食品,除了用来满足农业劳动者本身的生活需要以外,还为全社会非农业劳动者提供食物。农业生产发展了,那么为社会提供的粮食和副食品也就增加了。而粮食和副食品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一切事业的发展,关系到人民生活的改善。
同时,社会主义农业所生产出来的原料(经济作物),也是工业原料的一个重要来源。重工业需要某些农产品作原料,轻工业更需要大量农产品作原料。目前,我国轻工业使用的原材料就有百分之七十左右来自农业。
因此,农业又是工业的一个重要的原料基地。毛主席指出:“轻工业和农业有极密切的关系。没有农业,就没有轻工业。”农业的发展,对工业、特别是对轻工业的发展,有直接的关系。
我们如果从商品生产的角度来看社会主义的农业生产,那么,农业和工业在商品交换中是互为市场的。农业向社会提供的粮食和原料越多,就标志着销售到农村去的工业品也将相应增加。在我国农村人口占多数的情况下,农村是轻工业的重要市场。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作为重工业的市场的作用,也日益明显起来。
毛主席在我国农业合作化胜利实现以后不久便指出:“重工业要以农业为重要市场这一点,目前还没有使人们看得很清楚。但是随着农业的技术改革逐步发展,农业的日益现代化,为农业服务的机械、肥料、水利建设、电力建设、运输建设、民用燃料、民用建筑材料等等将日益增多,重工业以农业为重要市场的情况,将会易于为人们所理解。”
这个极其广阔的市场,是发展工业所必需的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此外,在农业劳动创造的价值中,有一部分通过上缴农业税的形式,为国家提供必要的资金积累。
社会主义农业也是向工业和其他部门提供劳动力的主要源泉。工业、交通运输业和商业的发展,需要增加劳动力。这一部分劳动力,除了依靠本部门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把节省下来的劳动力用来满足需要以外,主要依靠农业部门来提供。
毛主席指出:“农民——这是中国工人的前身。”工业和其他部门劳动队伍的扩大,取决于农业劳动者所生产的超过自己消费的农产品的数量,是以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基础的。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证明,农业发展较快的当年或次年,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一般就比较快;反之,在农业发展较慢的当年或次年,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也就比较慢。如在一九五九年到一九六一年的三年,我国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农业歉收,工业的发展也就缓慢下来。
从一九六二年起,农业连年持续丰收,我国工业发展也就上升较快。由此可见,农业生产的发展对整个工业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作用是极其明显的。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要发展社会主义国民经济,就必须把发展农业放在首要地位。早在一九三四年,毛主席就指出:“农业生产是我们经济建设工作的第一位”。
我国发展农业的根本路线是什么呢?依据毛主席关于“在农业方面,在我国的条件下(在资本主义国家内是使农业资本主义化),则必须先有合作化,然后才能使用大机器”的指示,第一步是实现农业集体化,第二步是在农业集体化的基础上实现农业机械化。要充分发挥农业的基础作用,关健在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要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就要努力实现农业机械化。
社会主义农业是在不断完善农村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条件下,通过农业的技术改造,在逐步实现农业机械化的过程中迅速发展的。在我国基本上实现了农业合作化以后,毛主席非常明确地指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毛主席的这个发展农业的纲领性指示告诉我们,必须不断地用现代化的技术装备武装和改造农业,实现农业的机械化,这是一个关系到社会主义农业根本出路的大问题。
这就要求各个有关部门,特别是工业部门把支援农业、促进农业机械化,当作重要的任务来抓,坚决地把本部门的工作转移到以农业为基础的轨道上来,特别要求重工业部门为农业提供更多更好的、适合于各地农村特点和农业迫切需要的生产资料,如水利电力设备、化肥、农药、农业机械等,以促进农业的技术改造。
(在我国,可以机耕的土地,如果要求达到70%的机耕面积,那么,全国拖拉机的拥有量,需要从1970年的十几万台增加到八十万台,手扶拖拉机的拥有量,需要从十万台增加到一百五十万台。全国如果平均每亩耕地的化肥施用量要求达到八十斤,那么,就需要化肥六千四百万吨。可见,农业的发展,对重工业提出的任务是非常艰巨的。)
我国原来是一个农业国,农业生产十分落后。一九四九年,全国粮食产量只有二千一百六十二亿斤,平均每人只有四百多斤。解放以后,通过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通过“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农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平均每人已达到六百多斤。
但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的水平还很低,底子还很薄,抗灾能力还很差,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技术落后的状况。这同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就是要在巩固和壮大农村人民公社集体所有制的基础上,积极进行农业的技术改造,实现农业的机械化。
实现农业机械化,在耕作、播种、收割和运输等方面用上机器,那就可以成倍、成十倍甚至成百倍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例如,用手工翻地,一个强劳动力一天只能翻一亩。用牛翻地,一人一牛一天也只能耕四亩。用一台中型或大型的拖拉机则每天可耕地几十亩到几百亩。
农业机械化节省下来的劳动力,可以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用于增加复种指数,进行精耕细作,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可以用来扩大副业生产,促进农、林、牧、副、渔的全面发展;可以促进社、队工业的发展;可以为现代工业的发展提供丰富的劳动资源。
实现农业机械化,可以大大提高对自然灾害作斗争的能力,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我国疆土十分辽阔,旱、涝灾害在不同程度上每年都有。有了机电排灌等农业机器,可以及时灌水、排涝,减少早、涝灾害,保证农业生产的稳产和高产。总之,在农业集体化的基础上,实现农业机械化,是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农业机械化除了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以外,还必然要反过来强有力地促进机械、化学、电力、燃料等重工业的发展;促进农村人民公社三级集体所有制的巩固和发展,更有利于缩小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进一步巩固工农联盟。
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特别是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批判了刘少奇一伙鼓吹的“中国人多地少不用机械化”,“山区不可能机械化”,“精耕细作不能机械化”等反对农业技术改造的谬论。毛主席关于农业机械化的一系列指示进一步深入人心,各有关部门和广大农民发展农业机械化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在党中央制定的农业机械制造以地方为主、农业机械产品以中小为主、农业机械购买以集体为主的正确方针的指导下,我国农业机械化得到了迅速发展。
(1973年和1965年相比,我国农村用电量提高了二点八倍;化肥施用量增加近一点九倍;拖拉机(混合台)拥有量增加了二点二倍,手扶拖拉机拥有量增加了七十四点八倍,实际机耕面积扩大了70%,动力排灌机械也增长了二点八倍。全国90%以上的县有了农业机械修造厂。)
随着我国工业特别是地方小型工业的迅速发展和各行各业对农业的大力支援,我国农业机械化事业正以更为迅猛的速度向前发展。
【农业学大寨】
农业要充分发挥它的基础作用,必须在巩固和发展农业集体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农业机械化。而实现农业机械化,发展农业生产,又必须由革命来统帅。
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公社大寨大队就是我国农村在基本上完成了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后,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农业的一面红旗,是按照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发展社会主义农业的样板。“农业学大寨”是毛主席发出的伟大号召。
大寨大队座落在太行山上。在农业集体化以前,它是个‘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地无三亩平,年年灾难多’的穷山区。但是,在从初级社到高级社、再到人民公社的发展过程中,大寨大队完全变了样。七沟八梁一面坡上的跑水、跑肥、跑土的‘三跑田”,被改造成了梯田,成为保水、保肥、保土的‘三保田’。
大寨大队的八百亩地,最早的时候,分成四千七百多块,十年前改造成了二千多块,地块仍然既零碎又不平整,无法使用拖拉机。但是,在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大寨贫下中农面前,是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的。人定胜天,最强大的一种生产力是革命阶级本身。在大搞“人造小平原”的战斗号召下,大寨大队经过几年的奋战,三十七个山包、山嘴被削平了,十亩、二十亩大的地块出现了,拖拉机上山了。
大寨贫下中农还亲自动手,大搞土洋结合,使打场、运输、粮食饲料加工等方面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大寨粮食平均亩产一九五三年只有二百五十斤,一九五八年提高到五百四十斤,一九六四年继续提高到八百零九斤,一九七一年突破千斤大关,上升到一千零九十六斤。在粮食生产迅速増长的同时,还实现了农、林、牧、副的全面发展。
大寨大队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变化?关键就在大寨大队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坚定地执行了党的基本路线和政策,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抵制了刘少奇、林彪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批判了资本主义自发倾向,不断地向农民灌输社会主义思想,发扬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在一九六一年前后,刘少奇趁国内连续三年发生严重自然灾害,刮起了一阵复辟资本主义的妖风。有人说:“在这种困难的时候,单干也可以试一试嘛!”大寨大队贫下中农说,“已经试了多少辈子了,流了多少血和泪,难道还没有试够吗?!”
那时,还有人上门出高价收买大寨的饲草,可是大寨不卖,偏只卖平价。一九六三年,特大洪水把大寨冲了个地毁房塌,国家送来了救济款和救济物资,可是大寨大队的贫下中农硬是不要。也们说,有了向国家伸手的思想,就会丢了靠群众、靠社会主义集体力量、靠艰艰奋斗的思想,这样重建大寨的步子反而要慢。
一九六四年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工作队在大寨推行“桃园经验”,大寨大队的贫下中农感到不对头,坚决抵制。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林彪反党集团为了掩盖他们的反革命面目,大要两面派手法,有一个时期到处搞形式主义活动,可是大寨大队的贫下中农觉得那在实际生活中没有什么用处,硬是不搞。
大寨大队的贫下中农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同阶级敌人斗,同错误路线斗,同错误思想斗,同天和地斗,在改造客观世界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不断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自己。因此,他们心红眼亮,以最大的智慧,用坚定的革命精神,克服一切困难,创造有利条件,使大寨大队的农业生产面貌大为改观。
农业学不学大寨,大不一样。无数事例表明,不学大寨,就生产抓生产,生产就上不去。学了大寨,抓了无产阶级政治,用革命统帅生产,人的精神面貌就会发生深刻的变化,农业生产面貌就完全改观了。
(大寨大队所在的昔阳县,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前,受到刘少奇修正生义路线的干扰和破坏,没有认真开展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农业生产发展十分缓慢。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昔阳县轰轰烈烈地认真开展了农业学大寨运动,抵制了林彪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和破坏,全县人民战天斗地,重新安排山河,结果使全县土地面貌发生了极大变化,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1971年,粮食总产量近二亿四千万斤,为文化大革命前最高年产量的三倍。卖给国家的商品粮达到八千万斤,比文化大革命前最高交售量增长十倍以上。
山东省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的黄县,早在1956年粮食产量就上了《纲要》,但以后就一直停滞不前。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他们对照大寨,从路线上认识了过去的教训:光有好条件,不行。社会主义生产过程中,贯穿着阶级斗争。不批判资本主义自发势力,不同小生产者的习惯势力作斗争,不用毛泽东思想武装干部和农民群众,社会主义就不能胜利。领导上路线一正,阶级斗争一抓,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广泛开展起来,1972年粮食产量就过了“长江”。)
昔阳县和黄县农业学大寨的经验是:只要象大寨那样,坚定地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 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批判修正主义和资本主义,用毛泽东思想武装广大干部和社员群众,就会产生一种排山倒海的力量,什么人间困难都可以克服,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不利的自然条件可以改造成为有利的条件,低产可以转化为高产,原来高产的可以更加高产。
现在,全国大寨式的县、社、队越来越多。低产变高产、高产更高产的地区大量涌现。黄河以北出观了一批亩产过‘长江’的县;长江以南出现了亩产超千斤的省,以及亩产一千六百斤以上曲县。北方历来多灾缺粮的冀、鲁、豫三省,实现了粮食自给有余,为扭转“南粮北调”作出了新的贡猷。
地处“世界屋脊”的西藏高原,一九七四年也实现了全区粮食自给。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让大寨之花开遍全国,必将进一步巩固农村社会主义阵地,加快农业生产的发展,使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起到更大的基础作用。
第二节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工业是主导的实质】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那么,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又处于什么地位,有哪些作用呢?
在经济学说史上,有个重农学派。这个学派的人看到了农业的重要性,在批判了重商主义者那种认为财富来源于交换,特别是来源于对外贸易的错误观点以后,他们把关于剩余价值起源的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到生产领域,这是一个进步。
可是重农主义者却认为,只有农业劳动才创造财富,其他一切部门的劳动都只能改变物体的形态,不能使物体的数量有任何增加。他们还力图举例证明,如,纺织工人把棉花纺成纱,织成布;磨粉工人把小麦磨成面粉,都只是改变了物体的形态,丝毫也没有增加物体的数量。由此他们得出一个错误结论,只有农业部门的人才是生产阶级,而工业部门的人则是非生产阶级。
马克思在批判重农学派的基础上,揭示了无论工业劳动或农业劳动都是生产劳动,工业和农业都是物质生产部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说明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但是农业的发展决不是孤立的,即使在工业没有从农业中独立出来以前,农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工具的制造。马克思指出,“狩猎、捕渔、耕种,没有相应的工具是不行的。”
生产工具的制造和应用,不仅是使人类脱离动物界的决定性条件,而且对于包括农业在内的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起着巨大的作用。人类社会生产工具的发展史证明,由石器工具发展为金属工具,社会生产就由狩猎、采集过渡到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金属工具的继续改进,出现了手工业的迅速发展;手工工具发展为机械工具,工场手工业就过渡到大机器工业。
所以,马克思曾经指出:“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自从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部门,特别是当现代工业出现之后,工业对农业的作用,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就更加显著了。现代工业不仅以机器生产向社会提供大量的日用工业品,而且为农业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现代化的技术装备,促进农业的技术改造,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
工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它不仅生产消费品。而且生产机械性的劳动资料这种特殊的使用价值。这个特征决定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主导的地位。随着工业的发展,必然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增强国民经济技术改造的物质基础。
工业的发展要以农业为基础。而农业的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又离不开工业的主导作用。这正是国民经济中工业和农业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当我们一般地分析了工业和农业的关系以后,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工业中的重工业和轻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和作用。
前面提到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这是就整个工业说的。其实,能够发挥这种作用的工业,自然是指能提供生产资料特别是能提供劳动资料的工业。不同的劳动资料,对不同时期的国民经济都曾经起过技术改造的作用,引导着国民经济的前进。而在劳动资料中,生产工具这一类“机械性的劳动资料”,作为“生产的骨骼系统和肌肉系统”比其他劳动资料“更能显示一个社会生产时代的具有决定意义的特征”。
在现代社会经济中,生产机械性劳动资料的工业基本上是重工业,例如,冶金、机械、电力、电子等工业,它们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机械性的劳动资料”和其他现代化技术装备的工业。它们能够在以现代化技术改造农业、轻工业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过程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重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可以得到到更充分的发挥。这种主导作用表现为:
(一)重工业生产大量水利电力设备、化肥、农药和农业机械等产品支援农业,进行技术改造,使农业逐步实现机械化,变落后的农业为现代化农业,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
(二)重工业生产各种轻工业机械和轻工业原料,促进轻工业的技术改造和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使轻工业为人民提供更多的生活资料,并且使轻工业相对地减少对农业原料的依赖。
(三)重工业还为手工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和国防工业等国民经济部门提供现代化的技术装备,促进这些部门的技术改造和发展。
工业的主导作用要由重工业来体现,并不是说轻工业就不重要了。轻工业基本上是生产生活资料的工业,满足人们吃、穿、用的需要。因此,轻工业是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维持劳动力再生产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工业部门。
马克思说过:“和一个エ人的劳动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一样,工人阶级的全部劳动也可以这样划分:为エ人阶级生产全部生活资料(包括为此所需的生产资料)的那部分,完成整个社会的必要劳动;工人阶级所有其余部分所完成的劳动,可以看作剩余劳动。”
马克思接着又指出:“一部分工业劳动也会物化在用作农业エ人和非农业工人的必要消费资料的产品中。从社会的观点来看,把这种工业劳动看作剩余劳动,是错误的。工业劳动的一部分和农业劳动的必要部分一样也是必要劳动。”
马克思所指的这部分工业劳动,基本上就是轻工业劳动。依据马克思关于把全社会劳动者的劳动,划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论述,轻工业和农业中的劳动者都是在为整个社会做必要劳动,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对重工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因为轻工业投资少,投产快,资金周转快,所以,轻工业的生产过程作为创造价值的过程,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为国家提供较多的资金积累。
毛主席十分重视轻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农业和轻工业发展了,重工业有了市场,有了资金,它就会更快地发展。”毛主席的这一论述,阐明了重工业的发展不仅依赖于农业,而且依赖于轻工业,指出了容易被人们所忽视的轻工业的重要作用。在国民经济中,只有农业、轻工业这些都门发展了,才能促使重工业更快地发展。
另一方面,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是相互补充的。农业生产的粮食、经济作物和其他农副产品,往往需要经过轻工业的加工,才能为工农业劳动者提供各种必需的生活资料。轻工业发展了,农业的基础作用将会更好地得到发挥。
【社会主义エ业化】
由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帝国主义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奴役和掠夺,现代工业只是在少数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比较发达,世界上多数国家特别是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工业都比较落后。这些工业落后国家的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以后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就是要迅速发展现代工业,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以充分发挥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建设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旧中国工业极端落后。一九四九年全国解放时,钢的年产量只有十五万八千吨,其他工业产品的生产也很落后。面对这样一个薄弱的工业基础,无产阶级在取得政权以后,迅速发展工业,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就具有更大的迫切性。毛主席早就指出:“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逐步实现,必然会提高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增强国有经济对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将在原来工业落后的地区加速发展工业,改变工业的不合理布局。与此同时,工人阶级的队伍将随同发展壮大起来,以利于加强工人阶级在全国的普遍领导。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可以充分发挥工业的主导作用,用先进技术装备农业和轻工业,促进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使劳动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逐步得到提高。社会主义工业化还是保证国家的经济独立、巩固国防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毛主席根据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客观需要,在一九五三年亲自主持制定的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中,把“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规定为全党和全国人民必须努力实现的重大任务。
在我国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就是要在全国建立一个以钢铁工业和机械工业为中心的、门类齐全、大中小型企业相结合、地区分布比较合理的社会主义工业体系。各协作区、各省都需要建立自己的工业体系。在每个协作区,在许多省的范围内,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起比较独立的、完整的、但情况各有不同的现代化的工业体系,这样,全国的工业体系就更强大了。
发展工业,实现工业化,走什么道路呢?有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一条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道路,另一条是依赖外国、出卖主权或者掠夺外国的道路。
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道路,以及刘少奇和林彪一伙妄图推行的卖国主义的道路,都是属于后一条道路。走这条道路的国家,要么在掠夺外国中暴发起来成为侵略成性的帝国主义,要么沦为帝国主义的附庸。
在当代世界上,经济落后的国家,如果依靠帝国主义或社会帝国主义,根本不能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根本谈不上什么“民富国强”,而只能引狼入室,沦为帝国主义或社会帝国主义的附庸或殖民地,别无他路。
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绝不会、也不可能走掠夺外国和出卖人民利益的道路去发展工业,只能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要求按照本国具体情况,依靠社会主义经济内部的积累,充分利用本国一切资源,依靠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实行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正确处理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相互关系,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国民经济。
毛主席指出:“这里所讲的エ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我国的经济建设是以重エ业为中心,这一点必须肯定。但是同时必须充分注重发展农业和轻エ业。”“如果我们的农业能够有更大的发展,使轻エ业相应地有更多的发展,这对于整个国民经济会有好处。”
毛主席的指示从理论上指明了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坚持执行毛主席关于农、轻、重发展关系的理论、路线、方针,就是坚持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以重工业为中心,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当然要重点发展重工业。这样才能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保障国家经济独立和国防安全,有力地同帝、修、反进行斗争。列宁指出:“不挽救重エ业,不恢复重工业,我们就不能建成任何工业,而没有工业,我们就会灭亡而不成其为独立国家。”
发展重工业有两种不同的办法:一种是不顾农业的基础水平,片面强调重工业,用少发展一些农业和轻工业的办法来发展重工业;另一种是在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的指导下来发展重工业,用多发展一些农业和轻工业的办法来发展重工业。
前一种办法,片面地着重重工业,而忽视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必然会造成市场上消费品供应不足,货币不稳定,工业化所需要的劳动力和资金等也会发生困难。这种办法的后果是,人民不满意,重工业也不会真正搞好。这是一种少慢差费的办法,是一条错误的道路。
以农业为基础,用多发展一些农业和轻工业的办法来发展重工业,把重工业的发展建立在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的基础上,情况就不同了。从当年来看,用在农业和轻工业方面的劳动力、资金、物资增多一些,用在重工业方面减少一些,重工业的发展速度似乎会慢一点。
但是从长远的观点看,这样做必将更快地促进重工业的发展。就比例来说,投资的重点也还是重工业,不过农业和轻工业加重一些。农业、轻工业发展了,就能为重工业追加更多的劳动力和消费品,积累更多的资金,提供更广阔的市场。这里存在一个对重工业是真想还是假想、想得厉害还是不厉害的问题。
如果是真想,想得厉害。就要坚定不移地确立以农业为基础的思想,加快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这样,就会给重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打下一个巩固的基础。这是一种多快好省的办法,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唯一正确的道路。
事实证明,遵循毛主席关于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正确处理农、轻、重的关系,就能使这些物质资料生产部门相互促进,生活资料生产的增长转化为生产资料生产的发展,生产资料生产的发展又转化为生活资料生产的增长。
我国解放以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全面跃进,取得了工业建设的重大胜利,农、轻、重产值和它们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从1950年到1973年,我国农业产值每年平均增长4.3 %,轻工业产值每年平均增长11.6%,在农业、轻工业发展的基础上,重工业的产值每年平均增长18.6%,获得了更大的发展。
1949年,我国农业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的比重为70%,轻、重工业仅占30%,其中,重工业只占7.9%。到了1957年,轻、重工业比重提高到56.5%,其中重工业达到了27.3%。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后的1973年,轻、重工业的比重提高到71%,其中重工业的比重上升到40%。)
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农、轻、重比例关系所发生的巨大变化,说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有了迅速的进展。过去没有的新的工业部门现在有了。过去自己不会设计和制造的许多重要的工业产品,现在能独立设计、制造了。
由于新的工业部门的建立和技术力量的增强,设备和原材料的自给程度也大大提高:机器设备和钢材已基本自给,石油的产量不仅能够基本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需要,而且尚有剩余可供出口。工业的地区分布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内地工业迅速发展,新的工业基地和新的工业城市陆续建立起来。
遵照毛主席的指示,周恩来总理在四届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曾经提出,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可以按两步来设想:第一步,用十五年时间,即在一九八0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
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远大目标相比,还有相当大的距离。我们一定要沿着毛主席指引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继续奋斗,再用二十多年的时间,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
【エ业学大庆】
要充分发挥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就必须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而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要发展社会主义工业,也必须由革命来统帅。发展社会主义工业,正如发展任何其他事业一样,充满着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斗争。不用革命来统帅生产,不用革命化来统帅工业化,就势必要走到邪路上去。
大庆油田正是在工业战线上坚定地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用无产阶级政治统帅经济,高举“鞍钢宪法”的旗帜,走我们自己工业发展道路的典型。是在两条路线斗争中,按照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发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革命精神,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工业的样板。因此,要发展社会主义工业,就必须响应毛主席的伟大号召,深入开展“工业学大庆”的群众运动。
大庆油田所在地原来是一大片茫茫荒野。当苏修叛徒集团一九六0年背信弃义,撕毁合同,停止向我国供应石油,妄图破坏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紧急时刻,几万名开发油田的职工怀着满腔怒火,来到这里,“头顶青天,脚踩荒原”,立誓要拿下这块大油田,粉碎苏修的恶毒阴谋。
当时,天寒地冻,一无房屋,二无床铺,连锅灶用具也很不够。几十台大钻机在草原上一下子摆开了,可是设备不齐全,不配套,汽车、吊车很不足,道路泥泞,供水供电设备更不够。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英雄的大庆工人提出“拿下大油田,气死帝、修、反”的战斗口号,坚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刻苦学习毛主席的《实践论》和《矛盾论》,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高举“鞍钢宪法”的旗帜,同天年,同地斗,同阶级敌人斗。
大庆工人坚持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粉碎了刘少奇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坚持对资产阶级的全面专政,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仅仅在三年多一点的时间里,就高速度、高质量地建起了我国第一流的大油田,使我国石油产品在一九六三年做到基本自给。大庆工人还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解决了世界油田开发史上的几个重大技术难题。
大庆工人根据毛主席勤俭办企业的教导,在一九六三年就收回了国家的全部投资。由毛泽东思想哺育起来的“铁人精神”,始终激励着大庆工人阶级在自力更生的道路上阔步前进。一九六六年以来,大庆原油产量以平均每年递增百分之三十一的速度跃进。
一九七四年以来,大庆工人深入批判林彪和孔老二鼓吹的“天オ论”和“上智下愚”的唯心史观,发挥出巨大的干劲、智慧和创造力,整个油田革命和生产呈现出一派热气腾腾的大好形势。就原油产量来说,一九七四年的一个大庆,等于文化大革命前的五个大庆。
工业学大庆,同农业学大寨一样,最根本的是坚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工厂企业中存在着各种矛盾,但其中主要的、起决定作用的是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矛盾。
大庆的经验证明,只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抓好上层建筑领域里的社会主义革命,注意解决生产关系方面的问题,用无产阶级政治统帅经济,坚决依靠群众,把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落实到基层,是使工矿企业沿着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的根本保证。
(开滦煤矿是一个百年老矿,是工业学大庆的典型单位。这个矿用老眼光来看,早就应该报废了,但是,这个矿的工人却不是这样想的。他们艰苦奋斗,探索出了进一步开采这个煤矿的新途径,使这个百年老矿恢复了青春,从1968年以来实现了连年大幅度增产。象开滦这样一个老矿,为什么能不断发展,阔步前进?最根本的经验,就是学习大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大搞群众运动。
1974年,这个矿的广大干部和工人群众在批林批孔运动中,进一步提高了思想觉悟,工业学大庆的群众运动更加深入地开展。纵横百里的矿区,呈现一派生机勃勃景象。1974年,创造了近三十次全国、全矿区和各矿历史上的煤炭生产新纪录,使原煤产量提前一个月完成了国家计划。
上海第五钢铁厂也是工业学大庆的典型单位。这个厂是在1958年建成的优质合金钢厂,设备和技术条件都比较好,曾经为发展我国的钢铁工业做出过贡献。但是,由于刘少奇一伙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这个厂从1961年以后,钢产量长期徘徊不前。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广大职工和干部认真学习党的基本路线,深入开展工业学大庆的群众运动,批判刘少奇一伙破坏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罪行。他们大破“唯生产力论”,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大破“领导高明论”,坚持走群众路线;大破“生产到顶论”,大搞技术革新,大挖生产潜力。
结果,这个厂很快就变了样,革新成功了“一步炼钢法”,创造了快速炼钢和真空冶炼等新工艺,大大缩短了冶炼时间,结束了长期徘徊的旧局面,跨入了生产大幅度上升的新境界。
1974年,上钢五厂深入开展了批林批孔运动,工人中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茁壮成长,极大地激励了广大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革命和生产蒸蒸日上。从1966年到1974年,钢产量增加了一倍多,钢材产量增加了两倍,钢材品种规格增加了七倍多。)
毛主席关于“エ业学大庆”的伟大号召,为我国的工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在这个伟大号召下,我国工人阶级高举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旗帜,自力更生,奋发图强,迅速地改变着我国工业的面貌。现在,全国各地都有自己的大庆式的工业企业。大庆精神正在全国各地开花结果。
进一步开展工业学大庆的群众运动,必将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步伐,一定能够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
第三节 社会主义工业和农业结合的方式
【社会主义工农业结合的二重性】
任何社会,都有一个工业和农业的结合问题,只是在不同的生产关系下,工业和农业结合的方式不同罢了。那么,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下,工业和农业的结合,采取的是什么方式呢,我们了解它的结合方式,有什么理论的和现实的意义呢?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决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和农业的结合,已不同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工业和农业的结合。因为,社会主义的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已经是直接的社会生产了,工农业的结合是根据满足国家和人民的需要,通过国民经济计划来实现的。这样的结合是直接的生产结合,这同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中,工业和农业也将通过统一的社会中心制订的经济计划直接结合起来,有相同之处。
所以,社会主义的工业和农业的结合已经具有共产主义因素了,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又决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和农业的结合,不同于共产主义生产关系下工业和农业的结合。因为,社会主义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还是不同程度的商品生产,工农业的结合还需要通过货币交换来实现。
也就是说,在工农业结合中还存在着资产阶级法权。就这一方面来说,社会主义工农业的结合,又还有旧社会的痕迹。社会主义工农业结合的这种二重性,是社会主义生产的二重性的反映。
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上,工业和农业的结合曾经采取过多种方式。在原始公社经济中,手工业直接从属于农业,纺织、工具和日用器皿制造之类的生产是当作农业的副业来进行的。这可以说是一种原始方式的农业和工业的结合,两者原来就是一体。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社会分工,出现了私有制,工业和农业在原始公社经济中的这种原始的直接结合方式开始解体,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了。从这时起,工业和农业的结合便开始采取了通过货币交换这种迂回的方式。这是工业和农业分离,进而发展为对立的标志。
工业和农业的分离过程,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漫长的历史中缓慢地进行着。但是,当农业还主要是农民的个体生产,工业还主要是家庭手工生产的时候,农业和手工业之间的那种原始的直接结合的纽带,始终没有完全割断。
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和同这种生产力相适应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彻底摧毁了个体农业和个体手工业,终于把工业和农业的原始的直接结合的纽带完全撕断了,工业和农业的结合完全采取了迁回曲折的、眼花缭乱的货币交换方式。
资产阶级采取这种方式,造成和扩大了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加紧了对农业的剥削,使工业剥削农业、城市剥削乡村的对抗性矛盾发展到了极端尖锐化的程度。这样,资本主义制度走向它的反面的时代就开始到来了。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同时为一种新的更高级的综合”“创造了物质前提”。
马克恩预言的工业和农业“新的更高级的综合”,指的就是在资本主义制度被消灭以后,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和社会化生产基础上的新型的工农业关系。这种社会化生产的物质前提,在资本主义社会已经具有了。但是,它的社会经济前提,即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对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的计划调节,则只有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才能产生。
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规定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以后,在无产阶级专政下要实现的重大任务之一,就是:“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促使城乡之间的对立逐步消灭。”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实行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工业剥削农业、城市剥削乡村这种工业和农业的矛盾对抗性消失了。
这就有可能通过国民经济计划,在生产领域里直接把工业和农业结合起来,使社会主义农业有计划地生产工业发展所需要的粮食、副食品和原料,使社会主义工业有计划地生产农村所需要的各种日用工业品和发展农业所需要的化肥、农药和各种农业机器设备。工农业这种直接结合,表现为工农业之间互相支接、互相促进的社会主义的新型关系。
私有制出现以后工业和农业的分离,是对原始公社经济中那种工业和农业的直接结合的否定。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下,工业和农业又重新直接结合起来,则是对资本主义社会工业和农业的分离的否定。这是更高阶段上的否定。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下的工业和农业的结合,是在杜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在工农业生产现代化的条件下,在整个国民经济范围内通过计划进行的结合。在社会主义历史时期,工农业之间还存在着本质差别,还分别建立在两种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这种新型的工农业直接结合还是在商品制度下实现的。
这是新事物中的旧残余,还不是充分成熟的共产主义生产关系下工农业的直接结合。我们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工农业结合的这种二重性,就会自觉地创造条件,为使工农业的直接结合逐步地摆脱旧社会的痕迹而努力。
【工农业结合过程中的矛盾和斗争】
社会主义的工农业结合的二重性,决定了工农业结合的过程,是一个矛盾和斗争的过程。所谓工农业结合,最关键的就是按照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次序,安排国民经济计划。农业必须放在首位,其次就是轻工业。农业、轻工业安排好了,再安排重工业,重工业就有了基础。
按照农、轻、重的次序来安排国民经济,并不是说在资金和物资的分配上要使农业和轻工业占最大的比重,而是说要首先保证农业和轻工业的需要,然后根据农业和轻工业的状况,来安排重工业。这样的计划安排,可以保证工农业的结合充分发挥相互促进的作用。以农、轻、重为序,不仅是全国范国的计划工作的指针,也是省、市、县各级计划工作的指针。
(我国冀、鲁、豫三省在工农业结合方面的显著成效,正是贯彻了按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的结果。这三个省按照农、轻、重的次序,坚持把发展农业放在首位,在资金、物资、劳动力的计划安排上,首先保证农业和轻工业的需要,下功夫抓农业,抓支援农业的工业。农业上去了,支援农业的工业上去了,整个工业也就上去了。
这三个省过去一直多灾缺粮,现在粮食已经自给有余。本来没有多少工业,现在钢铁工业、机械工业、煤炭工业都有了很大发展。在三个省的范围内,差不多县县都有小型化肥厂、农机厂和水泥厂等。三个省的柴油机、拖拉机和载重汽车的产量比文化大革命以前增长了几倍,甚至几十倍。
河北省遵化县自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始终把农业放在首位,在县办、社办、队办的工业中发扬“穷棒子”精神。首先办了一批适合当地情况的投资少、建设时间短、收效快的轻工业企业,既为城乡人民提供了各种生活用品,又积累了资金,有力地促进了为农业服务的地方小型重工业企业,如小矿山、小钢铁、小煤炭、小水泥、小化肥、小机械、小化工等厂矿企业的发展。
遵化县总结他们处理农、轻、重关系的经验是:“以粮为纲,多种经营;以副养机,以机促农;以轻促重,以重支农”。结果,全县的工业和农业都有了较快的发展,粮食亩产在1970年跨过了“黄河”。1971年全县林、牧、副、渔等多种经营的收入达一千八百三十万元,占农副业总收入的25%。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1966-1971年)全县每年平均向国家交售粮食九千六百万斤,皮棉一百万斤,花生四百万斤。1971年全县已办起小型的轻、重工业企业一百一十个,加速了全县农业机械化的进程。)
社会主义工业和农业的结合,又是在商品制度下的结合,因而作为商品生产规律的价值规律,对工农业生产必然要发生影响。正确地利用商品、货币、价值、价格等范畴,对工农业生产的结合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但是,价值规律和同它相联系的范畴,是私有经济产物中资产阶级法权的体现,如果不对它可能带来的危害加以限制,就将导致工农对立、城乡对立。因此,对于同商品制度相联系的一系列工农业结合过程中发生的矛盾,需要正确处理。处理不好,工业和农业的结合就会离开社会主义的轨道。
在社会主义工业和农业的结合过程中,工业品和农业品价格上的“剪刀差”,是资本主义商品制度遗留下来的。它反映的是一种不等价的交换关系。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作用下,这种“剪刀差”是会不断缩小的。但是要彻底消灭,却需要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剪刀差”的存在,表明了工农之间的一种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
新老资产阶级分子为要颠覆无产阶级专政,往往要扩大这种“剪刀差”,来破坏社会主义工业和农业的结合,破坏工农联盟。我们要反其道而行之,积极地创造条件,逐步缩小以至最后消灭这种“剪刀差”。
要使社会主义工业和农业能够得到正确结合,还要安排好国家收购的各项农副产品之间的比价关系。比价安排不适当,就会影响集体经济按照国家计划组织生产的积极性,从而也会影响工业和农业的结合。
充分发挥工业的主导作用,使工业和农业能够正确地结合起来,除了坚决地把工业发展的方向转到以农业为基础的轨道上来以外,还要求尽力做到提高工业的劳动生产率,降低支援农业产品的生产成本,以降低支援农业产品的价格。这样做,将有利于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生产发展了,工业就会更快地发展。
相反,支援农业的产品的劳动生产率低,生产成本高,或者追求利润,提高销售价格,那么,农业集体经济就会买不起它。即使买得起,也会由于支付的费用过多,而出现增产不增收的观象。这样就会妨碍工业和农业在社会主义轨道上的直接结合。
在社会主义工业和农业的结合过程中,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是很尖锐的。在社会主义社会,工农业结合要利用货币交换关系,而货币交换关系正是产生新的资产阶级分子的土壤。由于资产阶级的影响,由于资产阶级法权的存在,由于小生产者的习惯势力,必然会一批又一批地产生新的资产阶级分子。
新老资产阶级分子总是要利用工农业之间的货币交换关系,进行投机贩卖,从中牟取暴利。对于这种资本主义活动必须给予打击,对于工农业结合过程中的资产阶级法权,必须加以限制,对于小生产者的自发势力必须进行批判。这样,才能保障工农业之间的交流活动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
【实质是路线问题、工农联盟问題】
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中工农业的结合问题,不仅是这两个主要物质生产部门相互交换产品和有关国民经济发展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这两个部门在生产中的人和人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工业和农业的结合问题,实质上是工人和农民两大劳动阶级的关系问题。
毛主席在全国解放前夕指出,“城乡必须兼顾,必须使城市工作和乡村工作,使工人和农民,使工业和农业,紧密地联系起来。”可见,工业和农业的结合,是无产阶级掌握政权以后面临的重大政治问题。
我国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又是一个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国家。农业的状况如何,农民的情况如何,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政权的巩固关系极大。农业问题和农民问题,从来就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重大问题。
毛主席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历史时期的新经验,不断发展了工农业相结合的理论。一九五八年,毛主席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把在优先发展重工业条件下,实行工业和农业同时并举,重工业和轻工业同时并举,列为总路线的基本点之一。
一九六二年,毛主席又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来看,坚持贯彻执行这个总方针,从发展农业着手来开展国民经济的建设,按照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次序来安排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工业和农业的关系就比较协调,工业、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就能迅速发展。
背离了这个方针,不注意充分利用和发挥农业的基础作用和工业的主导作用,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工人和农民的联盟关系,都会受到影响。
在社会主义社会,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之同还存在着本质差别。这个差别不消灭,资产阶级法权就不能消灭,资产阶级分子就还有产生的土壤。要缩小工农差别和城乡差别,首先必须重视农业,重视农民,重视工业支援农业、帮助农业的发展。
因此,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做好工业和农业的结合工作,不只是一个经济问题,首先是一个政治问题、路线问题,是关系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重大问題。
长期以来,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方针,受到刘少奇、林彪一伙的干扰和破坏。刘少奇之流大肆散布“工业多的地方搞农业是不务正业”等谬论,推行一条“重工轻农”、“以工挤农”的修正主义路线,把发展工业和发展农业割裂开来,打击工业比重较大地区发展农业的积极性,妄图以此来削弱国民经济的基础,破坏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工农联盟。
林彪反党集团极端鄙视农业和农民,竟然污蔑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变相劳改”,污蔑农民“缺吃少穿”,煽动农民“吃光分光”,妄图瓦解社会主义集体经济,使资本主义在农村复辟。
我国两条路线斗争的实践告诉我们,把农业和工业的发展关系提到理论、路线的高度来认识,才能识别和战胜修正主义路线,才有可能正确处理工业和农业的关系,工人和农民的关系。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工人和农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社会主义完全能够满足两者的利益。”所以,工人阶级和劳动农民“可以成为‘真诚的联合’,‘真诚的联盟’”。社会主义工业和农业的关系,是一种新型的相互支援、共同发展的关系。
这种关系反映了社会主义城市和乡村的本质差别逐步消灭的趋势,反映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工农联盟的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工业和农业的相互支援,工人阶级教育和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迅速实现农业机械化,必将为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工人和农民的本质差别逐步缩小以至最终消灭创造条件。
苏修社会帝国主义为了对外侵略扩张,对内镇压人民,疯狂推行希特勒的“要大炮不要黄油”的政策,加速国民经济军事化。为此,它必然要横征暴敛,通过高征购、增加农民税负和提高工业品价格、压低农产品价格等途径,对苏联农民进行残酷的剥夺。苏修梦想在剥夺农民、剥夺全体劳动人民的基础上建立起一个新的称霸世界的帝国。
这样做的结果现在已经很明显了,工业和农业的直接结合遭到破坏,已恢复到按照资本主义的那种方式结合了。这种结合方式必然使农业遭受到严重的破坏,使城乡对立日益加剧,使包括广大农民在内的苏联人民的反抗日益增强。这种现象,预示着苏修社会帝国主义制度就要解体了。
因此,能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农业和工业的发展关系,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始终存在着马克思主义路线和修正主义路线的斗争。正确处理农业和工业的发展关系问題,实质就是巩固工人阶级领导权的问題,是巩固工人阶级同农民的联盟问题,是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争夺农民的问題,是社会主义制度下阶级斗争的新问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