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波:庞氏骗局之“共享单车”

这就是他们的故事,互联网加大数据。必须指出的是,大数据从任何角度讲,就是出卖个人隐私。

  三十年前,这个国度被称为“自行车的王国”。那时没有谁说我们是个环保国家,没有谁说我们是绿色出行,没有谁说我们是健身运动!恰恰相反,“自行车的王国”是落后的代名词,当年名震一时的“永久”、“凤凰”、“飞鸽”名牌自行车,随着时代的进步,己垂垂老也。

  然而近两年在这个国度,平地一声雷,在共享、低碳的口号下,产生了“共享单车”。似乎我们这个国度发现了“新大陆”,发现了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于是从上到下都像打了鸡血似的,全国兴奋,广而推之。共享单车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而我有一种“似曾相识燕归来”之感,一夜之间这个进入二十一世纪的国度又回到三十年前,又回到了那个遍地都是自行车的时代,这是穿越吗?怎么又回去了?

  那么“共享单车”真的像宣传的那样是“做公益”,“做共享”,是“低碳出行”吗?是一种新型经济增长模式吗?

  “共享单车”的提法来源于这两年火起来的“共享经济”。其实它不是什么新鲜事玩意。

  1978年,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社会学教授马科斯·费尔逊(Marcus Felson)和伊利诺伊大学社会学教授琼·斯潘思(Joel.Spaeth)发表论文(Community Structureand 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ARoutine Activity Approach)就提出“共享经济”这一术语。但当时并没有什么影响力,只是到了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之后才逐渐被人接受。

  共享经济真正含义是将社会上闲散物品、劳动力、教育、医疗等资源,进行整合管理,为社会其他陌生人提供一个公平享有社会资源,各自以不同的方式付出和受益,共同获得经济红利的社会共享的经济模式。

  然而这种理论到了我们这个国度却变形走样了。先是uber、滴滴出行,后又是屁二屁,o2o,现在到了“共享单车”。在我看来,无论叫什么,都是一种概念炒作,都是金融资本用来讲故事的素材,目的都是别人兜里的钱。从国内外大量的社会实践证明,“共享经济”不可能实现社会资源的管理和整合。如果说给一个时间确定“共享经济”什么时候能真正实现,我认为是“共产主义”社会。只有“共产主义”才能有“共享经济”实现的基础、保障力和推动力。可惜现在人类的思想境界达不到那个高度。

  我始终相信,剥削社会里,人是自私的,资本是趋利的,竞争是残酷的,“天上掉馅饼”的事,其背后都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我们必须清楚:如果有这么一种平台,前期是免费让你使用,让你自由交换闲置物品,分享自己的知识、经验,或者向企业、某个创新项目筹集资金,那么这个平台日后一定是用来聚财的。别指望免费的午餐可以长期吃下去!烧钱总有一天要烧完的。

  令人悲催的是,“共享单车”连“共享”都不是,怎么就成了“共享经济”的代表?它不具备资源共享,知识共享,调配社会闲散资源,共同发展的特点。就本质而言“共享单车”就是打着共享之名行融资、集资、租赁之实!

  首先,它不存在“共享”社会资源的情况。严重的是,恰恰相反,它侵占了社会资源,污染了城市环境,占用了城市道路!

  其次,它不是社会公益行为,它是一个企业行为,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以租赁集资融资为一体的企业运营模式。

  第三,它并不是以整合社会闲置资源为依托,推动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开发。

  第四,它是一种“白痴经济”,无任何高增长的盈利能力,只是在讲故事,以便更多的扩大用户数量,收取集聚更多的“押金”和“预付款”,更好地吹泡泡继续融更多的资金!

  这种经营理念和模式使我想起了上世纪查尔斯·庞兹(庞氏骗局创始人)。

  二十世纪初,庞兹在美国坐牢期间无意间收到来自欧洲的邮政票券,他发现可以以金融手法包装,务求在最快时间赚钱。于是从1919年起,庞兹于波士顿成立公司,设计了一个投资计划,向美国人兜售邮政票券。

  邮政票券为一种由某国邮政局发行,容许某国国民,寄送给另一国的对方,好让对方用此票据支付邮资。这些票券可以通过转让炒卖而获利。

  当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世界经济混乱,庞兹乘机利用此一形势,公开卖广告,声称购买欧洲的某种邮政票券,再转卖回美国,获利率可达400%。庞兹开始在波士顿开设店铺,聘用代理,向广大波士顿人宣传自己的投资。之后他利用后来的投资者所支付的资金,填补下去,作为最先的一批投资人所得的回报。即“拆东墙补西壁”,用后投资的资金补前前投资人的回报。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大约四万多的波士顿人成为庞兹的投资者,截至1920年,庞氏共收到共约1500万美元的小额投资,平均每人“投资”几百美元,而庞兹也在同时间赚逾百万美元。

  当时已有金融专家质疑庞兹的投资计划根本不可能有巨大利润,庞氏就于1920年7月24日在《波士顿邮报》发表文章反驳。这时邮报编辑部已派人追踪庞兹的经营手法,并在该年7月26日发表文章质问庞兹。

  1920年8月9日,多名波士顿市民向市政府报案,声称自己在庞兹的投资计划中受骗,引起了当局之怀疑。而两日后即是8月11日,庞兹宣告破产。由于骗局宣告失败,庞兹向当局投案自首。

  这就是著名的“庞氏骗局”。

  时间过去了一个世纪,这一骗局并没有让人们吸取教训,这种把戏在世界各地仍然继续着。

  那么,让我们看看“共享单车”是怎么盈利和讲故事的!

  首先它告诉人们,我是“共享”的,人人都可以骑行,有时它打着免费的口号吸引消费者。然而人们应当知道,这种“共享”并不存在。出租车辆并不是社会的,也不是个人的,它是企业公司的,所有权必须明确。利益不可能与人们“共享”,车辆出租更不可能“共享”。因此其本质就是出租车辆。

  其次它告诉人们,俺是响应国家号召“低碳出行”,“绿色环保”。现在人们都知道了,真正的“低碳出行”就是走路、跑步。现在公共交通发达,有谁见一公里以上是骑自行车出行的。占用公共道路、公共设施,乱停乱放乱丢,难道这不是污染环境,还敢说是绿色环保?其实它们是拿着公共资源行企业经营之实。

  第三,“共享单车”的本质就是车辆出租再加Fei fa集资。这种模式经过包装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成为了新的经营模式。

  第四,对外吹嘘企业己经开始盈利,但至今没有一份报告证明它们能盈利。

  据德国《经济周刊》发布了一篇《白痴经济:中国的共享泡沫》的文章称,尽管中国共享单车发展迅速,并正在进军英国、奥地利、瑞士等欧洲市场,但因为不赚钱而前景堪忧,其商业模式简直与白痴经济无异。

  文章称,摩拜单车目前在中国 100 个城市运营着超过 500 万辆共享单车,用户多达 1 亿人,然而摩拜的商业模式就是白痴经济。因为每辆车价值250 欧元(约合人民币 1978 元),每天必须使用 5 次,才能在一年里拿回本金。而摩拜单车的顾客平均 4 天才借一次车,每小时 12 欧分(约合人民币0.9 元)的价格也太便宜。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有那么多投资者前仆后继地往里投钱呢?

  第五是讲故事。

  德国《经济周刊》认为,共享单车企业现在赔钱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中国的投资者对共享经济业务模式非常痴迷,从滴滴出行开始,再到如今的租借雨伞或单车的初创公司也大量吸引投资,然而大多数公司尽管发展迅速却不赚钱,毕竟低价格战略只是为了占领市场而已。《经济周刊》认为共享的繁荣最终必定破灭,只会是泡沫经济。没有人相信一个不赚钱只烧钱的企业能够存在下去,一旦钱烧完后续资金跟不上,那就是雪崩。

  然而那些打了鸡血的人们却认为“共享单车”是互联网企业,“互联网在很多业态上来看都是长期亏损,最经典的案例是美国的亚马逊,长达接近20年都处于亏损状态”,他们不怕亏钱!有受访者就表示,从行业发展来看,现在布局阶段已经完成,尽管盈利模式还不清晰,但是依赖信息和大数据提取将是未来发展趋势。

  这就是他们的故事,互联网加大数据。必须指出的是,大数据从任何角度讲,就是出卖个人隐私。“共享单车”采集的个人信息是手机和身份情况。以此为依托,收集个人的出行信息,然后加以分析研究,提供给需要者。这种大数据产业是否侵犯公民隐私权?

  总之,不管他们的故事有多么动听,多么精彩,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企业发展上来。“共享单车”是重资产,还是互联网企业,用数据说话。那种“挂着羊头卖狗肉”、“羊毛出在猪身上”的经营模式,是长久之计吗?如果这就是提倡的东西,那么何谈“工匠精神”,何谈“百年基业”。总有一天当我们回过头来看看所走过的路时,我们会对“共享单车”有一个理性的结论,是人是鬼,时间能够证明一切。

Add comment


Security code
Refr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