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第一名就是高考第一名,把高考第一名是称为状元,会赋予高考第一名之外的东西。是一种有意无意的混淆或拔高。“第一”含义单一明确,“状元”多义不明确。还是名实相符好。
如果高考状元(高考第一名)真的全部出自重点中学,那是自然不过的事情了。重点中学录取的学生大都是成绩好,擅长考试的。如果经过层层考试选拔,高考第一出现在非重点中学了,这种考试制度就彻底没有确定性了。
高考第一名没有出现在非重点中学不是孩子们在学习上,在考试上一定不行,而是周围灌输的结果。比如初中毕业后,孩子没有考上重点中学,周围就会让孩子自己觉得他们不行了。即便嘴上不说,周围人骨子里也会这样认为,并有意无意地影响着孩子们。这么一个周围环境,一个未成年孩子,不受到这种影响几乎是不可能的。“这样,就会导致好学校和差学校进一步加速分化。好学校的生源和资源越来越好,差学校的生源和资源也越来越差。这和整个社会的阶层分化逐步向两极分化过渡是一致的。”
真正的好学校,应该是因材施教,化腐朽为神奇的学校。可目前的各级各类重点学校,是根本做不到这一点的。没有了好的生源——学习好,擅考试孩子——这些重点学校也未必一定教育出“高考第一名”。所以,重点学校本身的硬件和软件,未必真的比非重点学校好,至少未必像看上去的那么好。即便是真的不好,这种不好也可以很快地被转化为好。不信,把“北大”和“清华”的牌子及其特殊待遇放到其他地方的大学,比如放到山东或河南的大学,估计,很多孩子当年就不报考原来的“北大”、“清华”了。如果看问题方式不变,两三年后,原来的名校,还是那个学校,也就不名了。很多人看的是牌子。真正了解所谓名校的人又有几个呢?再说,山东和河南的成绩还要好。不是比成绩吗?为什么不行呢?
信息社会,学习资源几乎是不可能被垄断的。真的想学习,方法渠道很多。学校不是唯一的。学校是传播知识的一个地方,而不是产生知识的地方,最起码不是主要产生知识的地方。当下名校垄断的是特权而不是学习资源。国家的用人制度的明规则和潜规则都用名校的学生。而人民政府的权利是广大人民赋予的。政府花的是纳税人的钱。人民当家做主才是硬道理。公权力机关用什么样的人,得广大人民说了算。只用名校学生未必符合最广的人民群众利益。
当前的社会,公权管理是强大的,它用什么样的人在社会上会起到引导作用。它可以做到,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行也不行。而一个人的为人民服务的能力是需要在实际工作考验的。曾经成绩好,现在名校毕业的学生就一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能经得起大风大浪?……事实并非如此。最近几十年的实践早已证明了这一点。
一个真正美好的社会,一定是人人平等的社会。人为地将学校及其学生分为三六九等,因为不符合实际,所以是不对的,因为不对,所以也是必不能持久的。一个国家,如果真的只有一小部分人真行,而绝大部分人真不行,这个国家会真的强大吗?这在逻辑上说不通,在历史和现实上也说不通。所以,当务之急是:公权力机关能够公平地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进行全面地再选拔,真正地选拔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学生,服务公权力机关,在社会上起到好的引领作用。
说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是因为,现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受过学校教育的,它基本涵盖的全部人群。如有遗漏,有了正确的用人观,也会把那些没有受过学校教育的包括进来的。
公平是争取过来的。如果每个人都有了正确的人才观,都能以实际行动去争取了,一定可以得到公平。以每个人的正确人才观和实际行动去影响彼此,团结一致,才有力量。
附:《高考状元全部出自重点中学,你看到了什么?》
每年高考发榜的时候,看看各种学霸、状元的基本情况,都在反复确认两个基本概念,重点中学,中产家庭。
没有一个学霸、状元不是出自各种重点中学。省状元出自省重点,市状元出自市重点,县状元出自县重点。没有哪个学霸出自非重点中学,比如县状元出自某个非重点的乡镇中学,市状元出自某个非重点的县乡中学,省重点出自某个非重点的县乡中学。没有例外。
同样没有例外的是,这些孩子基本上全部出自中产以上家庭。没有哪个出现在媒体上的学霸、状元的父母是常年在外打工的农民工,没有哪个状元说自己的父母是城市环卫工人。没有例外。
对,就是没有。
我的中学是在镇上读的,是个完全中学,我从初中到高中都在那里就读。校史上传为佳话的是在1980年代,先后有两个人分别考上了北大和清华,还有其他各种名校,每年也总有几个人。一直到我初中毕业,印象里还有一个考上清华的。
2000年之后,这个学校开始逐步衰落,一届不如一届。学习好家里条件又好的,越来越多的进城去读书,学校里好一点的老师也是越来越多的想方设法调动去城里的学校。2006年之后,当地城里的房地产市场启动,这个过程开始加速。到2009年,这个学校的高中部停止招生,教师逐步向城里的学校分流。
与此相应的,则是周围两个农村的初中也同时停办,合并到这个镇上的中学,变成一个规模更大的初中。
也差不多同时,我小时候就读的村里的小学也逐步衰落。我读的时候,全校大约200多人,现在全校六个年级,总共只有八十多个学生。村里一些人已经开始在城里买房或者租房,让孩子在城里读书。有些条件稍微差点的,则去镇上的小学读书。
两条线导致了这个结果。
第一,随着市场化改革在2000年后加速,资本越集中的地方,资源聚集的能力越强,优质资源尤其如此。这是一个资源吸血机制。县里吸乡镇,市里吸县里,省城吸地级市,北京吸全国。
优质教育资源也一样,呈向上集中的趋势。硬件还好说,主要是软件,也就是好老师,越往下越少,因为留不住。比如说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如果在乡镇中学当老师,别的不说,他找对象,因为在城里没有房子,就很麻烦。
第二,经过1978年以来的贫富分化积累,一部分人已经有条件为自己的孩子争取更好的教育资源。农村的有钱人把孩子送到乡镇,乡镇的有钱人送到县城,县城的有钱人送到地级市,地级市的有钱人送到省城。
优质教育资源向上集中,好的生源也在向上集中,结果就是越往下的学校衰败的越快,学校的管理,风气也越来越差。由此导致的恶性循环就是,原本没有能力向上寻找优质资源的家庭,如果觉得不能耽误孩子,会竭尽全力送孩子去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
走了的是学霸,真正吃亏的是中间层。绝大多数人都是智力平常的普通人,学风好他们也可以跟着受益,变成好学生,学风差,他们没有风雅可以附庸,只能也平庸,乃至干脆变坏。
这样,就会导致好学校和差学校进一步加速分化。好学校的生源和资源越来越好,差学校的生源和资源也越来越差。这和整个社会的阶层分化逐步向两极分化过渡是一致的。
什么是资本主义?这就是。整个社会的资源都按照市场的原则配置,而所谓的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其实无非是资本越集中的地方优质资源就越集中。说白了,就是一切都不是无价的,而是有价的,要享受更多的优质资源,就只能付出更高的价格。
所以,如果两个家庭爷爷辈大体情况相似,开始起步,一家人当上了干部,一家人在农村。当上干部的家庭的爸爸上了重点大学,农村家庭的爸爸上了三本。到了孩子这一辈,大概率的结果就是前者的孩子已经在重点大学,为为出国还是在国内上哪个985大学烦恼的时候,后者可能是在普通中学就读,面临的问题是还能不能考得上大学。
财富是一代一代积累的,贫困当然也是。爷爷的一和爸爸的一想加,孙子的起点是二,爷爷的零和爸爸的一想加,孙子的起点是一,如果爷爷是零,爸爸是零,孙子的起点是零,如果爷爷和爸爸是负的,孙子的起点就在坑里。
这就是阶层分化,这个分化终究是要决定孩子的起点的。一代一代的累积下来,固化了,最后就会变成阶级。同样是80后,别人的孩子走主人电梯,你的孩子只能走保姆专用电梯。
而那些千方百计要买学区房的人,绝大多数的情况其实就是,他的起点只是一,甚至是刚从坑里爬上来的零。所以,他们对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切肤感受要比其他人更强烈,也就更知道学区房的重要性。
熊轩昂说得对,知识不一定能改变命运,没有知识却一定不能改变命运。有学区房,孩子不一定能上清华北大,但没有学区房一定不能。这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有没有机会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