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碏谏宠州吁》赏析

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曰庄姜。美而无子,卫人所为赋硕人也。 东宫即代指太子,首句写卫庄公娶了齐国太子的妹妹,这话曲里拐弯,意思就是说这个庄姜,与齐国太子是同母的妹妹,能立为太子的一定是嫡长子,所以这位庄姜出身也是非常高贵的(这里强调庄姜的高贵,也是为后来的“嬖人之子”埋下伏笔)。不但出身高贵,庄姜还长得美,卫人为她作了一首《硕人》,什么“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都出自此歌,这可是从古至今歌颂美人的千古绝唱啊。可惜又美丽又高贵的庄姜,却没能生孩子。

顺便说一句,卫国跟郑国就是当时的流行音乐之都,所以管靡靡之音就叫“郑卫之声”。看看《硕人》,描摹直白情感显露,倒确比《诗》中大多数篇章都前卫。

又娶于陈,曰厉妫。生孝伯,蚤死。其娣戴妫生桓公,庄姜以为己子。

卫庄公又从陈国娶了一对姐妹花厉妫、戴妫,“妫”是姓,“厉”和“戴”都是谥号。厉妫生了个孩子孝伯,母子均早死;戴妫生了儿子后也早死,庄姜便把这个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来抚养,这便是后来的卫桓公。 这段话虽然非常简单,却涉及了古代家庭婚姻中很重要的两个制度:陪嫁制度与立嫡立长制。古代贵族婚姻,一般会将妻子的姐妹数人及侍女仆从数十甚至上百人一起陪嫁,所以“带着你的嫁妆还有你的妹妹”确是华夏遗风。继承制度则是嫡长子继承制,并且,嫡子优先,下人侍婢生的儿子,即使是长子,也是做不得数的。桓公前面有个哥哥,但早夭;他又被出身高贵的夫人庄姜当成自己的儿子抚养,所以他就是嫡长子,未来国君最名正言顺的继承人。

 

公子州吁,嬖人之子也。有宠而好兵,公弗禁,庄姜恶之。 贱而有宠者谓之嬖,州吁就是宠妾的儿子,这也是要跟嫡长子桓公做对比。州吁很受庄公的宠爱,好舞刀弄枪,庄公也不管管他,庄姜则非常讨厌这个庶子。

 

石碏谏曰:“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於邪。骄奢淫佚,所自邪也。四者之来,宠禄过也。将立州吁,乃定之矣;若犹未也,阶之为祸。夫宠而不骄,骄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眕者,鲜矣。且夫贱妨贵,少陵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所谓六逆也。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去顺效逆,所以速祸也。君人者,将祸是务去,而速之,无乃不可乎?”弗听。 其子厚与州吁游,禁之,不可。桓公立,乃老。 石碏(音“却”)便去劝谏庄公,劝谏的话我也懒得翻译了,反正就是长幼有序尊卑有别、慈父多败儿一类的真理。真理永远是乏味的,从古到今都一样,所以庄公也懒得听。而且这番话不但对庄公没有效果,并且石碏自己的儿子石厚也跟州吁过往甚密,石碏多次禁止他们的来往也无效。后来桓公即位,石碏便告老辞了官。

 

《古文观止》不是史书,它选文主要着眼于文章而非历史意义。《石碏谏宠州吁》入选,多半就是为了石碏那段“六顺”、“六逆”、“四邪”的发言,很好地宣扬了纲理伦常,之后的事情,古代读书人都知道,现代一般的读书人却未必知道,我就补充几句吧。 桓公即位后不久,州吁果然反了,第一次没成功,外逃。外逃之后结交了谁哩?哈哈,就是那个同为宠弟同事谋反的共叔段,真是人以群分啊。。。又过了些年头,州吁找了个机会刺杀了桓公,自己占了卫国国君的位子。即位后,不知是想转移人民内部矛盾还是打算替难兄难弟共叔段报仇,第一件事就是纠结了几个国家去联合攻打郑国,当然无功而返。为了坐稳国君的位子,州吁就派一直跟在他身边的石厚去请教退休在家的石碏。

要说石碏出的这个主意,真够损的啊。。。要说会上这个主意当的州吁和石厚,真够蠢的啊。。。 是啥主意哩?石碏建议他们去觐见周天子,有周天子的承认,那国君位子当然能坐稳。但是,石碏补充道,你们就这样去肯定不行,最好找个国君帮你们说合说合。就请陈国国君吧,他跟天子关系好,跟我私交也不错,你们拿着我的信去见他。

 这陈国是什么国呀?厉妫戴妫就来自陈国,戴妫生桓公,这陈国可是被州吁杀害的卫桓公的姥姥家啊。。。石碏再给陈国国君写了封密信,让见信就把州吁、石厚抓起来,最损的是,这信还是让州吁、石厚自己带去陈国的。 州吁、石厚被抓住后关押在陈国,卫国群臣商议,州吁弑君,要杀;石厚呢?石厚是石碏的亲儿子,大家不好说话,石碏便自己拍板,大逆不道,照杀!没人愿意做这个丑人,于是卫国派了两个人:一个是群臣派出的,去杀公子州吁;一个是石碏自己的家臣,去杀石厚。《左传》作者写完这段,称赞石碏大义灭亲,“大义灭亲”这个成语便打这儿来。 这真是个很令人齿冷的故事啊。弟弟杀了哥哥,父亲杀了儿子,一个为了权势,一个为了大义。说起来似乎完全不同,细想也想不出什么区别。

Add comment


Security code
Refr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