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tails
- Category: 儒家经典
《诗经》188 我行其野出嫁异国遭遗弃,回娘家谴责丈夫喜新厌旧
我行其野,蔽芾其樗。 婚姻之故,言就尔居。 尔不我畜,复我邦家。 我行其野,言采其蓫。 婚姻之故,言就尔宿。 尔不我畜,言归斯复。 我行其野,言采其葍。 不思旧姻,求尔新特。 成不以富,亦祗以异。 旷野地里我走路,枝繁叶茂臭椿树。 只是因为婚姻故,前来你家同你住。 你今翻脸不爱我,回到家乡依父母。 旷野地里我独行,手采羊蹄心难平。 只是因为婚姻故,和你同床结恩情。 你今翻脸不相认,回到故乡另谋生。 旷野地里独彷徨,手采葍菜心悲伤。 只念旧人恩情重,另求新欢理不当。 其实不因她富有,见异思迁太荒唐。 1、蔽芾(费fèi):茂盛的样子。 2、樗(出chū):《毛传》:"樗,恶木也。"《正义》引王肃云:"行遇恶木,言已适人遇恶人也。" 3、畜:通"慉(续xù)",好,喜爱。 4、蓫(zhú):草名。《毛传》:"蓫,恶菜也。"《正义》引引陆玑疏:"今人谓之羊蹄。" 5、言归思复:《诗缉》:"我归则复其旧矣。" 6、葍(扶fú):草名。《集传》:"葍,恶菜也。" 7、新特:《毛传》:"新特,外昏也。" 8、成:"成,《论语》作诚。言尔之不思旧姻而求新匹也,虽实不以彼之富而厌我之贫,亦只以其新而异于故耳。" 中国古代男尊女卑的伦理传统,导致了在家庭和婚姻中女子的被动地位,因而也造就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个突出的文学母题--弃妇文学。《我行其野》就是写一个远嫁他乡的女子诉说她被丈夫遗弃之后的悲愤和痛伤。 和《氓》等其他同题材作品的大力渲染被弃前的生活场景所不同的是,《我行其野》的作者更多地表现目前,即此时此刻的情绪。作品开头,作者便把自己情感悲剧的抒写安排在一个似乎暗合其孤独凄凉境况的,生长着樗树和蓫草、葍草的岑寂原野上,以此点明以下所抒写的,只是在抒情主人公经历了被遗弃之变故的打击后,离开伤她心的人,在归家途中的心理活动。 此诗三章,每章前二句,都是同一个画面的重复或再现。它描绘出一个人在点缀着几棵樗树的原野上独行的情景。"我行其野,蔽芾其樗"从比例和透视关系上讲,无边的原野、凝滞不动的树草(蓫、葍)和渺小无助而又孤独的行人(作者),给读者的是一种自然界的宏大与人类的渺小、原野的寂静和人心的焦虑的对立感。原野因人之渺小而愈显其大、愈显其宁静安谧,人因原野之宏大而愈显其小、愈显其躁动不安。抒情主人公被命运抛弃进而抗争无力的悲剧在这里被放大或具体化了。同时,印象的叠加,也引起人们对隐藏于画面背后之故事的强烈探究欲。 每章后四句,则是对上述画面之深层含义的具体阐释:因婚姻而与你聚首,但"尔不我畜",我只能独行于这归里的旷野上。这个阐释在全诗三章的反覆咏唱中,随着人物情绪的波动有被深化的趋势。一、二章里,她仿佛还只是故作轻松的念叨:"尔不我畜,复我邦家。""尔不我畜,言归斯复。"试图把痛苦深埋在心底,强自宽解。但到第三章,她情感的火山终于爆发了,这难以平复的伤痛和无人可诉的委屈,和着苦涩的泪水,在这样一个爱恨交织的时刻,以这样一种爱恨难分的心理,流淌着怨恨:"不思旧姻,求尔新特。成不以富,亦祗以异。"至此,全诗也在这情绪发展的高潮戛然而止,留给读者的,只有无限的同情、惆怅和遗憾。 这首诗的另外一个突出特点是采用了象征、暗示的手法。用行遇"樗"、"蓫"、"葍"等恶木劣菜象征自己嫁给恶人,并以之起兴,暗示自己为人所弃的痛苦心情,融情于景,情景交织。孔疏引王肃云:"行遇恶木,言己适人遇恶人也。"前人早已注意到了这一点。 今人陈子展谓此篇与上篇《黄鸟》"皆似《国风》中歌谣形式之诗","龚橙《诗本谊》尝独指出《小雅》自《黄鸟》、《我行其野》,至《谷风》、《蓼莪》、《都人士》、《采绿》、《隰桑》、《绵蛮》、《瓠叶)、《渐渐之石》、《苕之华》、《何草不黄》,凡十二篇,皆为'西周民风',其说大都可信"(《诗经直解》)。诚然。旧说如毛传以为诗旨乃刺周宣王时"男女失道,以求外昏(婚),弃其旧姻而相怨",朱熹《诗集传)则谓:"民适异国,依其婚姻而不见收恤,故作此诗。"姑录之备参。 分类:儒家经典书名:诗经作者:孔子(整理) |
- Details
- Category: 儒家经典
《诗经》189 斯干周王建筑宫室落成时的祝颂歌辞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兄及弟矣,式相好矣,无相犹矣。 似续妣祖,筑室百堵,西南其户。 爰居爰处,爰笑爰语。 约之阁阁,椓之橐橐。 风雨攸除,鸟鼠攸去,君子攸芋。 如跂斯翼,如矢斯棘, 如鸟斯革,如翚斯飞,君子攸跻。 殖殖其庭,有觉其楹。 哙哙其正,哕哕其冥,君子攸宁。 下莞上簟,乃安斯寝。 乃寝乃兴,乃占我梦。 吉梦维何?维熊维罴,维虺维蛇。 大人占之: 维熊维罴,男子之祥; 维虺维蛇,女子之祥。 乃生男子,载寝之床。 载衣之裳,载弄之璋。 其泣喤喤,朱芾斯皇,室家君王。 乃生女子,载寝之地。 载衣之裼,载弄之瓦。 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无父母诒罹。 涧水秩秩流动,南山多么幽深。 好像绿竹成丛,好像青松茂盛。 阿兄阿弟,相爱相亲,没有假意虚情。 继承先妣先祖,筑成房屋百堵,向西向南开户。 全家来此居住,说说笑笑相处。 绑扎停停当当,敲打叮叮当当。 风雨都能挡住,雀鼠不能穿破,君子安居之所。 像人立那么端正,像箭头那样有棱, 宏壮像大鸟举翅,彩檐像雉鸡飞升,君子举足登临。 前庭平平正正,楹柱高大正气。 亮处十分轩敞,深处也是宽明,君子得到安宁。 下有莞席上有竹簟,舒舒服服就寝。 君子睡罢起身,叫卜人推详梦境。 是什么吉祥梦境?梦见小熊大熊,梦见虺蜴长虫。 卜人详了梦: 梦见小熊大熊,预兆生个男娃; 梦见虺蜴长虫,预兆生个女娃。 生下了男娃,让他睡在床上, 为他穿上衣裳,在给他一块玉璋。 他哭得声音响亮。朱红祭服辉煌,周邦未来的君王。 生下了女娃,放在地上安睡, 为她裹上褓被,给她纺线的瓦捶。 她长大温顺无邪,能把酒食来料理,让父母安心满意。 1、秩秩:水流貌。干:涧,古通用。 2、幽幽:深远貌。南山:即终南山,在镐京之南。 3、苞:植物丛生稠密的样子。竹苞、松茂都是比喻兄弟相好。 4、犹:欺诈。 5、似:与"续"同,继续。妣:亡母之称。这里的"妣祖"等于说先妣、先祖,指远祖。 6、堵:方丈为"堵"。筑室百堵:是说房屋四面的墙共合一百方丈。 7、西南其户:古人堂寝的制度,有正户有侧户,正户南向,侧户东西向。 8、约:束缚。阁阁:捆缚停妥貌。 9、椓(卓zhuó):击。橐橐(驮tuó):敲击的声音。 10、攸:语助词。这句是说风雨之害得以除去,下句说鸟鼠不能穿破,都是写房屋的坚牢严密。 11、芋:读为"宇",居住。 12、跂(弃qì):踮起脚跟。翼:端正貌。这句是说房屋的端正像人跂立。 13、棘:《玉篇》引《韩诗》作"朸(立lì)",棱。这句是说屋四角有棱,像箭头。 14、革:古读如"亟",指鸟翅。这句是说栋宇的宏壮像鸟类举翅。 15、翚(辉huī):雉名。这句是说檐阿有华彩,形势轩张,像雉鸟起飞。 16、跻(基jī):升。 17、殖殖:平正貌。 18、觉:高大。楹:柱。 19、哙哙(快kuài):犹"快快",形容堂殿的轩豁宽明。正:向明之处。 20、哕哕(惠huì):犹"煟煟(胃wèi)" ,明亮。冥:幽暗处。这句是说本当是幽暗的地方也是明亮的,可见其轩豁。 21、宁:安。这句就是下文"乃安斯寝"的意思。 22、莞(关guān):植物名,生在水中,又名水葱,形似小蒲,可以织席。这里莞即指莞席。簟(垫diàn):苇或竹织成的席。 23、兴:起。 24、占梦:言推断梦的吉凶。 25、罴(陂pí):兽名,似熊而高大。 26、虺(悔huǐ):四脚蛇蜥蜴类。以上三句言主人梦中见熊罴与虺蛇。 27、大人:或许即指太卜,《周礼》有太卜之官,掌占梦。以下四句就是"大人"对梦的解释。 28、璋:玉器,形似半圭。弄:是说放在手边作玩弄状。 29、喤喤:小儿哭声。 30、芾(扶fú):亦作"茀",古时祭服,以熟治的兽皮制成,着在腹前,遮蔽膝部,形似今时的围裙。天子所用的芾是纯朱色,诸侯用黄朱色。皇:犹"煌煌"。 31、君王:君指诸侯,王指天子。这两句是说孩子将来都要服朱芾,都是周室周家的君或王。 32、裼(替tì):又名褓衣,就是婴儿的被。 33、瓦:指古人纺线时所用的陶锤。 34、无非:就是无违。无仪:就是无邪。仪:读为"俄"。俄:邪。 35、诒:通"贻",给予。罹(离lí):忧。这句是说不累父母担忧。 |
这是周王建筑宫室落成时的祝颂歌辞。第一章总述地势,祝家族和乐。第二章言筑室始终,祝嗣续妣祖。第三章描写宫室的坚固和严密。第四章描写屋宇的美盛。第五章描写堂室的宽明。第六章祝主人安寝并得吉梦。第七章假设占梦之辞。第八章祝生贵男。第九章祝生贤女。 这是一首祝贺西周奴隶主贵族宫室落成的歌辞。《毛诗序》说:"《斯干》,宣王考室也。"郑笺说:"考,成也。宣王于是筑宫室群寝,既成而衅之,歌《斯干》之诗以落之,此之谓之成室。"清陈奂《诗毛氏传疏》说得更清楚。他说:"厉王奔彘,周室大坏,宣王即位,复承文武之业,故云考室焉。"似乎通过歌颂宫室的落成,也歌颂了宣王的中兴。但是,宫室是否是宣王时所建,此诗是否是歌颂宣王,历来的解诗家又有不同的意见。有谓是武王营镐,有谓是成王营洛。更有不确指何时者,宋朱熹《诗集传》就说:"此筑室既成,而燕饮以落之,因歌其事。"清方玉润《诗经原始》也批驳了武王、成王、宣王诸说,而仅说:"《斯干》,公族考室也。"看来,传、笺"宣王成室"之说,史无左证,朱、方之说还是比较客观的。 那么,此诗是"衅之"之辞呢?还是"落之"之歌?或"燕饮"时所唱?各家又争论不休。衅,《说文》云:"血祭也。"就是郑笺所说的"宗庙成则又祭先祖",是以牲血涂抹宫室而祭祀祖先的一种仪式;"落之",唐人孔颖达的《毛诗正义》又作"乐之"。落是落成,乐是欢庆,看来是一首庆祝宫室落成典礼时所奏的歌曲的歌辞。当然,举行落成典礼,内有祭祖、血祀的仪轨也是可能的。因此,我们说这是一首西周奴隶主贵族在举行宫室落成典礼时所唱的歌辞,是没有多大问题的。 全诗九章,一、六、八、九四章七句,二、三、四、五、七五章五句,句式参差错落,自然活脱,使人没有板滞、臃肿之感,在雅颂篇章中是颇具特色的。 就诗的内容来看,全诗可分两大部分。一至五章,主要就宫室本身加以描绘和赞美;六至九章,则主要是对宫室主人的祝愿和歌颂。 第一章先写宫室之形胜和主人兄弟之间的和睦友爱。它面山临水,松竹环抱,形势幽雅,位置优越,再加兄弟们和睦友爱,更是好上加好了。其中,"如竹苞矣,如松茂矣"二句,既赞美了环境的优美,又暗喻了主人的品格高洁,语意双关,内涵深厚,可见作者的艺术用心。接着第二章说明,主人建筑宫室,是由于"似续妣祖",亦即继承祖先的功业,因而家人居住此处,就会更加快乐无间。言下之意,他们的创举,也会造福于子孙后代。这是理解本诗旨意的关键和纲领,此后各章的诗意,也是基于这种思想意识而生发出来的。以下三章,皆就建筑宫室一事本身描述,或远写,或近写,皆极状宫室之壮美。三章"约之阁阁,椓之橐橐",既写建筑宫室时艰苦而热闹的劳动场面,又写宫室建筑得是那么坚固、严密。捆扎筑板时,绳索"阁阁"发响;夯实房基时,木杵"橐橐"作声,可谓绘形绘声,生动形象。正因为宫室建筑得坚固而紧密,所以"风雨攸除,鸟鼠攸去",主人"居、处"自然也就安乐了。四章连用四比喻,极写宫室气势的宏大和形势的壮美,可说是博喻赋形,对宫室外形进行了精雕细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的丰富想像力。如果说,四章仅写宫室外形,那么第五章就具体描绘宫室本身的情状了。"殖殖其庭",室前的庭院那么平整;"有觉其楹",前厦下的楹柱又那么耸直;"哙哙其正",正厅是宽敞明亮的;"哕哕其冥",后室也是光明的。这样的宫室,主人居住其中自然十分舒适安宁。 由此可见,作者在描绘宫室本身时,是由大略至具体、由远视到近观、由室外到室内,一层深似一层、逐步推进展现的。它先写环境.再写建筑因由,再写建筑情景,再写宫室外形,再写宫室本身,犹如摄影机一样,随着观察点和镜头焦距的推移,而把客观景象有层次、有重点地摄入,使读者对这座宫室有了一个完整而具体的认识。更突出的是,每章都是由物到人,更显示出它人物互映的艺术表现力。 本诗后四章是对宫室主人的赞美和祝愿。六章先说主人入居此室之后将会寝安梦美。所梦"维熊维罴,维虺维蛇",既为本章祝祷的中心辞语,又为以下四章铺垫、张本。七章先总写"大人"所占美梦的吉兆,即预示将有贵男贤女降生。八章专说喜得贵男,九章专说幸有贤女,层次井然有序。当然,这些祝辞未免有些阿谀、有些俗气,但对宫室主人说些恭维的吉利话,也是情理中事。 从第八、九章所述来看,作者男尊女卑的思想是很严重的。生男,"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而且预祝他将来为"室家君王";生女,"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而且只祝愿她将来"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无父母诒罹"。显然,男尊女卑,对待方式不同,对他们的期望也不一样。这应该是时代风尚和时代意识的反映,对我们也有认识价值。 总观全诗,以描述宫室建筑为中心,把叙事、写景、抒情交织在一起,都能做到具体生动,层次分明,虽然其思想价值不大,但在雅颂诸篇中,它还是比较优秀的作品。 分类:儒家经典书名:诗经作者:孔子(整理) |
- Details
- Category: 儒家经典
《诗经》191 节南山控诉执政者
节彼南山,维石岩岩。 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忧心如惔,不敢戏谈。 国既卒斩,何用不监! 节彼南山,有实其猗。 赫赫师尹,不平谓何。 天方荐瘥,丧乱弘多。 民言无嘉,惨莫惩嗟。 尹氏大师,维周之氐; 秉国之钧,四方是维。 天子是毗,俾民不迷。 不吊昊天,不宜空我师。 弗躬弗亲,庶民弗信。 弗问弗仕,勿罔君子。 式夷式已,无小人殆。 琐琐姻亚,则无膴仕。 昊天不佣,降此鞠訩。 昊天不惠,降此大戾。 君子如届,俾民心阕。 君子如夷,恶怒是违。 不吊昊天,乱靡有定。 式月斯生,俾民不宁。 忧心如酲,谁秉国成? 不自为政,卒劳百姓。 驾彼四牡,四牡项领。 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骋。 方茂尔恶,相尔矛矣。 既夷既怿,如相酬矣。 昊天不平,我王不宁。 不惩其心,覆怨其正。 家父作诵,以究王訩。 式讹尔心,以畜万邦。 高峻的终南山,上有垒垒的岩石。 烜赫的尹太师,人民万目所视。 人民心似火煎,不敢随便笑谈。 国运终要斩断,天公何不开眼? 高峻的终南山,草木充实茂盛。 烜赫的尹太师,为政不平还能说甚! 老天反复降灾,多少死丧祸害! 人民没有一句好话,自己还不惩戒。 姓尹的太师,是周家的根柢。 掌握国家大权,四方仗他维系。 君王要他辅助,百姓要他带路。 不体恤人的老天,可不能断人活路! (王)自己不问国政,对人民不肯信任。 不咨询也不任用,君子不该欺哄; 坏事要纠正也要制止,不要和小人靠拢; 庸碌的亲戚,不要再给恩宠。 老天不公不平,降下特大灾难。 老天不仁不慈,降下这般忧患。 君子如果执政,能够消除民愤。 君子没啥不平,暴怒也能平静。 老天不惜人命,大乱何时平定。 不要扼杀百姓,使人不得安宁。 我忧心好像酒醉,谁执掌国家成规? (王)不肯亲自执政,害苦了天下百姓。 驾起了四匹公马,四匹马肿了颈项。 我放眼四下观望,却没有投奔的地方。 当你恶意盛旺,眼光就向着刀枪。 当你怒气消除,就像对饮着酒浆。 天公不想太平,我王不能安枕。 他的心偏不清醒,反怨恨人家纠正。 家父作了这首诗,来揭王家的凶徒。 只指望王心感化,好好把四方安抚。 1、节:高峻貌。 2、岩岩:山石堆积之貌。 3、赫赫:势位显盛貌。师:官名,太师的简称。太师是三公之最尊的。师尹:言太师尹氏。尹氏是周之名族。 4、具:俱。瞻:视。 5、惔(谭tán):炎的借字,《释文》引《韩诗》作"炎"。"如惔"等于说如焚。 6、戏谈:言随便戏谑谈论。这句是说人民畏惧尹氏的威虐。 7、国:指周。卒:终。斩:绝。这句是说国祚(作zuò)已到终绝的时候,极言其危殆。 8、用:犹"以"。监:察。 9、实:满。言草木充实。猗:长。言草木长茂。 10、谓何:犹"云何"。这句是说尹氏为政不平,没有可说的。 11、荐:重,再。瘥(嵯cuó):病,包括疾疫饥馑等灾患。荐瘥:是说屡次降瘥。 12、丧乱弘多:这句是说死丧祸乱既大且多。 13、民言无嘉:这句是说人民没有什么好听的话可说(所说的无非怨愤忧戚之言)。 14、憯(惨cǎn):犹"曾"或"尚"。惩:戒。嗟:语尾助词。以上四句言天意民心是这样了,尹氏还不自惩戒。 15、氐(底dǐ):同"柢",树根。以上二句言尹氏地位重要,为国家的根本。 16、秉国之均:这句是说尹氏执国家的大权。均:同"钧",本是制陶器的模子下面的车盘。制陶器必需运转陶钧,治国必需运用政权,所以借比。 17、维:护持。 18、毗(皮pí):一作"埤(皮pí)",辅佐。 19、不吊:不善。 20、空:穷。师:众。我师:犹言"我们大众"。以上二句是愤怨呼天,要求那不体恤下民的上帝,不要再容许害人的执政者把人民大众抛向穷途绝境。 21、庶民弗信:这句是说王不信民众。正因为王自己不问政事,所以不了解民情。本章八句都是对周王而言。 22、勿:语助词。罔:欺。君子:指贤臣,和下文"小人"相对。以上二句是说对君子不咨询不任用是欺罔君子。 23、式:语助词。夷:平。已:止。言使上文所述的不合理现象得到夷平与制止。 24、无:勿。殆:近。以上二句表示希望周王纠正尹氏,疏远尹氏。 25、琐琐:计谋褊(扁biǎn)浅之貌。姻亚:婿父为姻,两婿相谓曰亚。尹氏和周室有婚姻关系,琐琐姻亚:似指尹氏,或包括尹氏。 26、膴(妩wǔ):厚,腴(瑜yú)美。以上二句是说姻亚中才智短浅的人不必给以高官厚禄。 27、佣:均。不佣:犹云"不平"。 28、鞫(居jū):同"鞠",穷。訩:凶。鞫訩:犹言"极祸"。 29、戾(立lì):恶。大戾:犹"鞫訩"。 30、届(古读如既):到。 31、阕(却què)(古读如癸guǐ):息。以上二句是说贤者如果来从政,人民的怨愤之心就可以止息。 32、违:去。以上二句是说君子如没有什么不平,众人的暴怒也可以除去。 33、月:是"抈(月yuè)"字的省借,摧折。"抈斯生"就是说扼杀斯民。 34、酲(成chéng):病酒。 35、秉:执。国成:国政的成规。《周礼o天官小宰》列举官府八事作为经邦的根据,叫做"八成"。 36、卒:"瘁"字的假借,就是病。以上三句是说周王不亲问政事,使小人掌权,致百姓受苦。 37、项:大。领:颈。久驾不行马颈将有肿大之病。 38、蹙蹙(蹴cù):局缩不得舒展的意思。靡所骋:无可驰骋之处。以上四句是说四方没有可去的地方。 39、方茂尔恶:当你怨恶正盛的时候。尔:指尹氏。 40、相:视。相尔矛:是说要用武。 41、夷怿(译yì):是说怨解。 42、酬:宾主以酒相酬。以上四句是说小人情态无常。 43、不惩其心:就是其心不惩。言周王无惩戒之意。 44、覆:反。这句是说周王反而怨恨对他谏正的人。 45、家父:或作"嘉父",又作"嘉甫",人名,就是本篇的作者。诵:诗。 46、究:读为"纠"。纠,举发。訩:读为"凶"。"王凶"指尹氏。以上二句作者自述作诗的用意是揭发王左右的凶人。 47、讹:同"吪(俄é)",变化。尔:指周王。 48、畜:养。邦:古音buēng. |
这是控诉执政者的诗。第一、二章叙尹氏的暴虐不平。第三章责尹氏。第四章责周王。第五章望朝廷进用君子。第六章怨周王委政小人。第七章自伤无地可以逃避。第八章言尹氏的态度变化莫测。第九章怨周王不语。第十章说明作诗目的。 本诗亦简称《节》。关于其时代背景和作年,历来有宣王时(三家诗)、幽王时(《毛诗序》)、平王时(韦昭)和桓王时(欧阳修)诸说,但诗既以(终)南山起兴,则不应写的是周室东迁后事。考虑到宣王时虽用兵频繁,但毕竟号称"中兴",与诗中描写的势臣跋扈、政权腐朽之情事不合,因此其事当在幽王时代。又《小雅·节南山之什》的前五篇哀怨忧愤,非经历国亡家破之大惨痛者不能发。《节》既有天再降饥馑、瘟疫、四方不宁及"国既卒斩",《正月》又有"赫赫宗周,褒姒灭之",《雨无正》也有"降丧饥馑,斩伐四国"和"宗周既灭"等,因而可知诸诗大致作于东、西周之交,幽王末平王初。至于《节》所指责的对象则是幽王及其权臣。前人屡辩诗旨是"剌王"还是"刺尹",甚为无谓。总因古代君臣名分颇严,论者又往往横亘一"诗可以怨"或一"《小雅》怨诽而不乱"之念于胸中,因之便有不同的"先入为主"之念在作怪。今就诗论诗,直刺师尹,颇为鲜明;而一再怨望"昊天",又显然借以指责天子。 关于师尹,自毛传以来皆解作"大师尹氏",至王国维始辨析其为二人,即首掌军职的大师和首掌文职的史尹。观《大雅·常武》中大师"整六师"、尹氏及其属"戒师旅",则大师统军而尹氏监军,对照《节》诗首章,"忧心如惔,不敢戏谈"正合于军国主义背景,显然偏于责师;而"国既卒斩,何用不监"。乃监察司之失职,显然偏于斥尹。 全诗十章,共分三部分。首二章以南山起兴,以象征二权臣。以山之险要象征其权之枢要,又以山之不平联系到二臣秉政不平。结合篇末"昊天不平,我王不宁"的呼应来看,天怒人怨,总由师尹秉政不平使然,故"不平"二字为全篇眼目。只是第二部分却一再将不平(不夷)与不己(不自为政)并提而责难,推思其义,全诗是指斥师尹失政在不能持平(夷),而要持平则又须事必躬亲(己),因而全诗结构是起于夷(平)终于夷(平)而介于己。 首章点出"不敢戏谈"以致"国既卒斩";二章点出昊天再降饥疫以致"丧乱弘多",民众无法存活,从而"不敢戏谈"之高压失控,遂而"民言无嘉"。一章言人祸,二章言天灾,由时间及顺序暗示天灾实人祸所致,人间暴戾上干天怒所致,此即第一部分的要害。 从第三到第六共四章为第二部分。在上两章铺垫的基础上,三章进一步点明师尹之害人害天,天再施报于人,人民双重遭殃。"诗可以怨",怨而至天,亦已极矣! 四、五两章句式排比,结构整齐而又不乏疏宕之美。四章围绕"夷""己"二字正反展开,既为师尹说法,更为一切秉政者说法,三十二字可铭于座右,可镌于通衢。五章"昊天不佣(融)""昊天不惠(慧)"二解是"刺","君子如届(临、己)""君子如夷(平)"二解是"美",也是对师尹说法。两章排比、对比之势,酣畅淋漓,一气呵成,诗人的责怨之情也推到了高潮。 六章承上启下,由怒转叹。 统观第二部分四个章节,结构颇为讲究:五、六章既以"昊天不佣""昊天不惠"和"不吊昊天"以上应第三章的"不吊昊天",又以"君子如届(临、己)"、"君子如夷"和"谁秉国成(平、夷)"、"不自为政(不己)"以上应第四章的"式夷式已",可见此部分是以怨天和尤人双向展开而又并拢合承,甚耐玩味。 第七、八、九、十章为第三部分。变每章八句为四句,于音乐为变奏。于诗情为由怨怒转悲叹。唯七、八两章疑有错简而当易位:前"方茂尔恶"章言师党与尹党既相倾轧又相勾结,以见朝政难革;后"驾彼四牡"章言无奈之下只有往奔四国避乱(或求诸侯勤王),然而四方亦不可往,"蹙蹙靡所骋"。既然宗周与四国皆被师尹扰乱,国已不国,今日上干天怒,下危人主,尽管师尹不自责己而反怨怒匡正,我身为大夫,也只有勇作诗"诵","以究王讻",成此一篇檄文,为来者垂诫了! 分类:儒家经典书名:诗经作者:孔子(整理) |
- Details
- Category: 儒家经典
《诗经》190 无羊牛羊蕃盛
谁谓尔无羊?三百维群。 谁谓尔无牛?九十其犉。 尔羊来思,其角濈濈。 尔牛来思,其耳湿湿。 或降于阿,或饮于池,或寝或讹。 尔牧来思,何蓑何笠,或负其餱。 三十维物,尔牲则具。 尔牧来思,以薪以蒸,以雌以雄。 尔羊来思,矜矜兢兢,不骞不崩。 麾之以肱,毕来既升。 牧人乃梦,众维鱼矣, 旐维旟矣,大人占之: 众维鱼矣,实维丰年; 旐维旟矣,室家溱溱。 谁说你家羊儿少,一群就是三百条。 谁说你家没有牛,七尺黄牛九十头。 你的羊儿都来了,羊儿犄角挨犄角。 你的牛儿都来了,牛儿都把耳朵遥 有些牛羊正下坡,有些池边来饮水,也有动弹也有睡。 你的牧人都来了,背着蓑衣和斗笠,又把干粮袋子背。 牛羊毛色三十种,各色祭牲都齐备。 你的牧人都来了,他们一路打柴草,又捉雌鸟和雄鸟。 你的羊儿都来了,谨谨慎慎相依靠,不奔不散不亏少。 摆动胳膊来指挥,一古脑儿进圈牢。 牧官做梦真稀奇,梦见蝗虫变成鱼, 龟蛇旗儿变鸟旗,占梦先生来推详: 梦见蝗虫变成鱼,来年丰收谷满仓; 龟蛇旗儿变鸟旗。添人进口喜洋洋。 1、维:犹"为"。这句是说以三百羊为一群。 2、犉(闰阳rún):七尺的牛。以上言牛羊之多。《毛传》:"黄牛黑唇曰犉。" 3、濈濈(及jí):一作"戢戢",聚集。 4、湿湿:耳动貌。 5、阿:丘陵。 6、池:古读如"沱"。讹:《玉篇》引作"吪(俄é)",动。以上三句写牛羊的动态。承上章"羊来"、"牛来"。 7、何:同"荷"。肩上担东西叫做"荷"。 8、物:毛色。"三十维物" 是说毛色有多种。 9、具(古音够):备。这句是说供祭祀用的牲都具备了。古人有些祭祀用牲的毛色不同,如阳祀用骍(赤色),阴祀用黝(黑色)之类,见《周礼o地官牧人》。 10、蒸:细小的柴薪。《郑笺》:"粗曰薪,细曰蒸。" 11、雌雄:指捕得的鸟兽,如雉兔之类。以上三句写牧者除放牧牛羊外,兼做打柴草、猎野味的事。 12、矜矜兢兢:谨慎坚持,唯恐失群的样子。 13、骞(千qiān):亏损。崩:溃散。胡承珙(巩gǒng)《后笺》:"骞谓羊不肥,崩则谓羊有疾。" 以上三句是说群羊驯谨相随,不会散失。 14、麾:指挥。肱(工gōng):臂。这句是说牧者不用鞭棰,只以手臂指挥,是承接上文写羊的驯顺。 15、毕、既:都训"尽"。升:进。这句是说牛羊全都赶入圈牢。 16、牧人:官名,掌畜牧。上文的"牧"指一般放牧牛羊的人,与此不同。 17、众维鱼矣:犹"维众鱼矣"。一说,"众"是"螽(众zhòng)"的省借。螽是蝗类。"螽维鱼矣"就是螽化为鱼。 18、旐(兆zhào)、旟(余yú):都是用来聚众的旗子。旐画龟蛇,旟画鸟隼。以上二句言牧人梦见鱼、旐等物。 19、溱溱(珍zhēn):《潜夫论》引作"蓁蓁",众多貌。室家溱溱:言丁口旺盛。以上四句记"大人"对此梦的解释。 这是一首歌咏牛羊蕃盛的诗,旧说似无异议。至于《毛诗序》指实其当"宣王"中兴之时的"考牧"之作,则又未必。诗之作者大抵为熟悉放牧生活的文士,诗中的"尔",则是为贵族放牧牛羊的劳动者。全诗描述纯用"赋"法,却体物入微,图画难足,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 第一章描述所牧牛羊之众多,开章劈空两问,问得突兀。前人常指"尔"为"牛羊的所有者",显然不妥:"所有者"既有牛羊,竟还会有"谁"疑其"无羊",岂非怪事!倘指为奴隶主放牧的奴隶,则问得不仅合理,还带有了诙谐的调侃意味。奴隶只管放牧,牛羊原本就不属于他。但诗人一眼看到那么多牛羊,就情不自禁高兴地与牧人扯趣:"准说你没有羊哪?看看,这一群就是三百!"岂不极为自然?劈空两问,问得突兀,却又诙谐有情,将诗人乍一见到众多牛羊的惊奇、赞赏之情,表现得极为传神。 许许多多牛羊集聚在一起,该有何等气象?倘若运用"羊来如云"、"牛聚如潮"来比拟,当也算得形象了。但此诗作者显然不满足于此类平庸的比喻,他巧妙地选择了牛羊身上最富特征的耳、角,以"濈濈"、"湿湿"稍一勾勒,那(羊)众角簇立、(牛)群耳耸动的奇妙景象,便逼真地展现在了读者眼前。这样一种全不借助比兴,而能够"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梅尧臣语)的直赋笔墨,无疑是高超的! 第二、三章集中描摹放牧中牛羊的动静之态和牧人的娴熟技艺,堪称全诗写得最精工的篇章。"或降"四句写散布四近的牛羊何其自得:有的在山坡缓缓"散步",有的下水涧俯首饮水,有的躺卧草间似乎睡着了,但那耳朵的陡然耸动、嘴角的细咀慢嚼,不分明告诉你它们正醒着么?此刻的牧人又在干些什么?哦,他正肩披蓑衣、头顶斗笠,或砍伐着柴薪,或猎取着飞禽哩!一时间蓝天、青树、绿草、白云,山上、池边、羊牛、牧人,织成了一幅多么清丽的放牧图景!图景是色彩缤纷的,诗中用的却纯是白描,而且运笔变化无端:先分写牛羊、牧人,节奏舒徐,轻笔点染,表现着一种悠长的抒情韵味。方玉润《诗经原始》叹其"人物并处,两相习自不觉两相忘",正真切领略了诗境之幽静和谐。待到"麾之以肱,毕来既升"两句,笔走墨移间,披蓑戴笠的牧人和悠然在野的牛羊,霎时汇合在了一起。画面由静变动,节奏由缓而骤,牧人的臂肘一挥,满野满坡的牛羊,便全都争先恐后奔聚身边,紧随着牧人升登高处。真是物随人欲、挥斥自如,放牧者那娴熟的牧技和畜群的训习有素,只以"麾之"二语尽收笔底。难怪清人王士禛要盛推其描摹"字字写生,恐史道硕、戴嵩画手擅场,未能如此尽妍极态"(《渔洋诗话》);方玉润要惊叹"其体物入微处,有画手所不能到"了! 全诗至此,已将放牧中的诗情画意写尽,又该如何收尾?还是从牛羊身上落笔吗?不。此诗收尾之奇,正在于全然撇开牛羊,而为放牧者安排了一个出人意外的"梦"境:在众多牛羊的"哞"、"哶(即咩)"之中,牧人忽然梦见,数不清的蝗子,恍惚间全化作了欢蹦乱跳的鱼群;而飘扬于远处城头的"龟蛇"之旗("旐"旗),又转眼间变成了"鸟隼"飞舞的"旟"旗--诗人写梦,笔下正是这样迷离恍惚,令人读去,果真是个飘忽、断续的"梦"!接着的"大人占之"几句,我们无妨将它读作画外音:"众维鱼矣,实维丰年;旐维旟矣,室家溱溱!"随着占梦者欣喜的解说,充塞画面的鱼群和旟旗,即又幻化成漫山遍野的牛羊(这不正是放牧者的"丰收"年景?);村村落落,到处传来婴儿降生的呱呱喜讯(这不正是"室家"添丁的兴旺气象?)。诗境由实变虚、由近而远,终于在占梦之语中淡出、定格,只留下牧人梦卧时仰对的空阔蓝天,而引发读者的无限遐想这由实化虚的梦境收束,又正有梅尧臣所说"含不尽之意于言外"之妙。沈德潜《说诗晬语》评曰:"《无羊》考牧,何等正大事,而忽然幻出占梦人物富庶,俱于梦中得之。恍恍惚惚,怪怪奇奇,作诗要得此段虚景。"以此评语配此诗境,亦正相得益彰。 综观全诗,读者当能体会:作诗不借比兴而全用赋法,只要体物入微、逼真传神,一样能创造高妙的诗境。此诗不仅描摹精妙,而且笔底蕴情,在展现放牧牛羊的动人景象时,又强烈地透露着诗人的惊异、赞美之情,表现着美好的展望和祈愿。一位美学家说:"使情趣与意象融化到恰到好处,便是达到最高理想的艺术。"我们不必说《无羊》就一定达到了这种"理想"境界,但也已与此境界相去不远。 分类:儒家经典书名:诗经作者:孔子(整理) |
- Details
- Category: 儒家经典
《诗经》192 正月正月繁霜, 我心忧伤。 民之讹言, 亦孔之将。 念我独兮, 忧心京京。 哀我小心, 癙忧以痒。 父母生我, 胡俾我瘉? 不自我先, 不自我后。 好言自口, 莠言自口。 忧心愈愈, 是以有侮。 忧心惸惸, 念我无禄。 民之无辜, 并其臣仆。 哀我人斯, 于何从禄? 瞻乌爰止? 于谁之屋? 瞻彼中林, 侯薪侯蒸。 民今方殆, 视天梦梦。 既克有定, 靡人弗胜。 有皇上帝, 伊谁云憎? 谓山盖卑, 为冈为陵。 民之讹言, 宁莫之惩。 召彼故老, 讯之占梦。 具曰予圣,谁知乌之雌雄! 谓天盖高, 不敢不局。 谓地盖厚, 不敢不蹐。 维号斯言, 有伦有脊。 哀今之人, 胡为虺蜴? 瞻彼阪田, 有菀其特。 天之杌我, 如不我克。 彼求我则, 如不我得。 执我仇仇, 亦不我力。 心之忧矣, 如或结之。 今兹之正, 胡然厉矣? 燎之方扬, 宁或灭之? 赫赫宗周, 褒姒灭之! 终其永怀, 又窘阴雨。 其车既载, 乃弃尔辅。 载输尔载, 将伯助予! 无弃尔辅, 员于尔辐。 屡顾尔仆, 不输尔载。 终逾绝险, 曾是不意。 鱼在于沼, 亦匪克乐。 潜虽伏矣, 亦孔之炤。 忧心惨惨, 念国之为虐! 彼有旨酒, 又有嘉肴。 洽比其邻, 婚姻孔云。 念我独兮, 忧心殷殷。 佌佌彼有屋,蔌蔌方有谷。 民今之无禄,天夭是椓。 哿矣富人, 哀此惸独。 初夏不断下霜,我心填满忧伤。 民间谣言纷起,传播广远非常。 忧时的只我一个,更教我悲愁难放。 可叹我小心谋虑,因此损害了健康。 为何父母生我,让我遭这场灾祸! 上代灾祸未到,下代灾祸已过。 好话从人家口出,丑话也从人口出。 忧伤使我恍惚,因此更招人欺侮。 我独自忧心难排,想来我真是命乖。 多少无辜的百姓,也要沦作奴才。 可怜这些人啊,哪儿能安身度命? 看那些乌鸦飞来,息向谁家的屋顶? 看那大树林中,一切都成薪柴。 人民处境危殆,恨老天梦眼不开。 等到天心有了定准,谁也不能和它争胜。 伟大的主宰之神,你憎恨的是哪一种人? 谁说高山已经不高?冈陵还不是冈陵。 民间谣言传播,居然不能查禁。 把故老请来询问,再请教占卜的人。 他们人人自夸高明,乌鸦的雌雄谁能辨认? 无论天是怎样高,人还是不敢直腰。 无论地是怎样大,人的脚步不敢不小。 该把这名言宣告,它真是有理有道。 为何现在的人民,像虺蜴东奔西逃。 瞧那坡上的田里,有棵特出的壮苗。 天把我使劲摇撼,惟恐压我不倒。 那人在征求我时,生怕不能得到。 他只是松松地捏着,我出力他却不要。 我心里的痛苦,像绳子打了个扣。 今天的政事,为何这样遭透? 野火烧得旺时,有人把它浇息。 宗周正在盛时,褒姒把它毁灭。 我既是经常忧虑,又像是苦遭阴雨。 那车子把货物装满,却把那夹板丢去。 等货物倾倒坠落,才叫喊"老兄相助"。 不要丢弃你的夹板,你的车辐需要加固。 对赶车的要多照顾,才不会损失货物。 险关本来有法度过,这些你却不加考虑。 鱼儿身在池沼,也不能够快乐。 虽然在深处躲藏,仍然会被人看到。 我心上惶惶不安,忘不了朝政的残暴。 他有美酒,又有美肴。 和临人结交,对亲戚讨好。 想到我的孤立,真是忧心如捣。 猥琐的人都有房,鄙陋的人都有粮。 百姓们空着肚肠,老天爷降下灾殃。 财主们过得欢乐,孤苦人只有哀伤! 1、正月:《毛传》:"正月,夏之四月。"是孟夏时节。繁霜:多霜冻。这种天时失常的现象古人往往认为是灾祸的预兆,所以诗人为之忧伤。 2、讹:伪。讹言:犹今语"妖言"或"谣言"。 3、孔:甚。将:大。以上二句是说谣言流传很盛。 4、京京:忧不能止。以上二句是说想到忧时的人只有我一个时,我心就更忧了。 5、癙(鼠shǔ):忧。痒:病。 6、俾:使。瘉(喻yù):病。 7、不自我先,不自我后:言忧患之来不先不后,正让我碰上。 8、莠言:丑言。以上二句言好话和丑话都可以从人口中出来,是畏惧谗言的意思。 9、愈愈:犹"瘐瘐(雨yǔ)",病貌。 10、有侮:是说被小人所轻侮。小人不以国事为忧,而以忧国的人为迂阔,加以嗤笑,甚至嫉害。 11、茕茕(穷qióng):孤独貌。 12、无禄:犹言"不幸"。 13、臣仆:犹言"囚虏奴隶"。以上二句是说一旦亡国,无论有罪无罪,都将做人奴隶。 14、禄:指维持生活之资。这句是说将无以维生。 15、于谁之屋:以上二句言乌鸦不知将止息在谁家屋上,比喻国人将不晓得何所依归。这话是承上文"并其臣仆"说的。 16、侯:犹"维"。薪蒸:见《小雅o无羊》(Y-030)篇注。以上二句是说林中树木都被砍伐做薪蒸。似用来比喻国人将被摧残,沦为臣仆。 17、梦梦:不明。以上二句是说一般人正在危殆之中,因为把天看做昏昧无知。 18、靡人弗胜:言无人不为天所胜。以上二句是说天意有定之后,可以消灭人祸。表示作者仍然对天寄予希望。 19、有皇:犹"皇皇",大。上帝:指天的主宰。这句连下句是说天心憎恶什么人还不知道呢。言外之意:殃民者未必为天所偏爱。 20、盖:读为"盍",犹"何"。下同。 21、冈:山脊。陵:大阜。冈陵都是高处。以上二句是说高山何尝变卑呢?它不是仍然为冈为陵么?比喻讹言无凭。 22、宁:犹"乃"。惩:止。 23、具曰"予圣":"具"通"俱"。这句言故老和占梦者各自以为圣。 24、谁知乌之雌雄:鸟的形状毛色雌雄无别。这句以鸟的雌雄难辨比喻故老和占梦者各执一说,是非难分。 25、局:或作"跼(局jú)",屈曲不伸。不敢不局:是说顶上如有所压。 26、厚:大。蹐(脊jí):小步。不敢不蹐:言轻轻下脚,不敢放步。以上四句是说天虽高低虽厚,人在其间刻刻危惧,不得舒展。 27、号:呼。斯言:指上四句。 28、伦:理。脊:《春秋繁露》引作"迹"。迹:道理。 29、蜴(易yì):蜥蜴。虺(讳huǐ)蜴见人就逃避,用来比喻人的局蹐。 30、阪田:山坡上的田。 31、菀:茂盛之貌。特:独特。以上二句作者以高田里一棵特出壮苗自比。 32、杌(务wù):摇动。我:作者自称。 33、克:制胜。以上二句是说天对我这茂盛独特之苗要加以摧残,惟恐不克。 34、彼:指周王。则:语尾助词。这句连下句是说王征求我的时候好像惟恐不能得到。 35、仇仇:缓持。《毛传》:"仇仇,犹謷謷(熬áo)也。"胡承珙(巩gǒng)《后笺》:"执我者,犹言待我矣。" 36、不我力:言不用力持我,和"仇仇"意相同。以上二句是说征得我之后并不认真用我。 37、正:政。 38、厉:恶。 39、燎:放火烧草木。扬:盛。 40、宗周:指镐京(今陕西省长安县西南)。 41、褒姒(似sì):人名,西周时褒国的女子,被周幽王纳为妃,幽王因宠爱她而做了许多荒唐的事,终于亡国。烕(血xuè,又读灭miè):古"灭"字。《左传o昭公元年》引作"灭"。以上四句以方扬的燎火比显盛的宗周。言燎火虽烈仍然可以灭,宗周虽盛亡国并不难。所以该引为鉴戒。 42、终:既。永怀:长忧。 43、窘:困。 44、辅:大车载物时用来夹持所载物的板。用来比喻国家辅佐之臣。 45、载输尔载:上"载"字是语助词。下"载"字指所载之物。输:堕。 46、将(枪qiāng):请,见《卫风o氓》(F-058)篇注。伯:对男子的泛称。这句是述输载人的话。以上四句是说车上货物已装载好之后把夹板扔了,所载的东西必然垮下来,到这时只得呼唤"请老哥帮忙"了。 47、员:增益,就是加大。辐有松脱时,用布条等物围裹起来或加木榝(杀shā),就是加大的意思。辐:古读如"逼",和下文"载(古读如"稷")"字、"意"字相韵。 48、顾:言照顾。仆:指御车者。 49、不意:不放在心上。这里以御车比喻执政,言度过险关本有方法,但执政者不加考虑。 50、沼:池。 51、匪:非。克:能。 52、潜虽伏矣:犹云"虽潜伏矣"。潜:深藏。 53、炤(招zhāo):《中庸》引作"昭",明白。以上四句是说鱼在池中不能快乐,虽潜伏深藏还是昭然可见,难逃网罟(古gǔ)。作者以鱼自比。 54、惨:读作"懆(草cǎo)",见《陈风o月出》(F-143)篇注。 55、洽:和谐。比:亲近。 56、云:周旋。婚姻孔云:言在姻戚之间大事周旋。以上四句是说那当权的小人交结联络,成群树党。和自己的孤立相对照。 57、佌佌(此cǐ):小貌。 58、蔌蔌(速sù):陋貌。以上二句是说那猥琐鄙陋的小人都有屋有谷(拥有财产)。 59、夭:灾祸。椓(卓zhuó):打击。 60、哿(葛gě,又读可kě):喜乐。 |
这是忧国哀民、愤世嫉邪的诗。大约产生于西周已经沦亡,东都尚未巩固的时期。第一章从天时失常说到忧心独深。第二章自伤生逢乱世,谗邪可怕。第三章忧虑后祸不测。第四章寄希望于天命。第五章言讹言不止,是非纷纭。第六章言人民危惧不安。第七章言自己在朝孤立,不见用。第八章举宗周事做鉴戒。第九章用大车输载比喻错误的失败的政治措施。第十章用行车踰险比喻正确的成功的政治措施。第十一章自伤进退维谷。第十二章以当权小人的朋比对照自己的孤立。第十三章举出社会不平现象,说明可哀的不只是个人的不幸遭遇。 这是一首政治怨刺诗,当作于西周将亡之时,诗中言"赫赫宗周,褒姒灭之"是预料之词。《毛诗序》云:"《正月》,大夫刺幽王也。"清方玉润《诗经原始》分析说:"此必天下大乱,镐京亦亡在旦夕,其君若臣尚纵饮宣淫,不知忧惧,所谓燕雀处堂自以为乐,一朝突决栋焚,而怡然不知祸之将及也。故诗人愤极而为是诗,亦欲救之无可救药时矣。若乃骊烽举,故宫黍,明眸皓齿污游魂,贵戚权寮归焦土,尚何昏姻之洽比?尚何富人之独哿?以此决之,《正月》之为幽王诗必矣。"其论甚为精辟。 这首诗的抒情主人公具有政治远见,也有能力。故统治阶级当权者开始极表需要他("彼求我则,如不我得"),但得到之后又不重用("执我仇仇,亦不我力")。他担忧国家的前途,同情广大人民的苦难遭遇,反而遭到小人的排挤和中伤("忧心愈愈,是以有侮")。他是一个忧国忧民而又不见容于世的孤独的士大夫知识分子形象。诗的抒情主人公面对霜降异时、谣言四起的现实,想到国家危在旦夕,百姓无辜受害,而自己又无力回天,一方面哀叹生不逢时("父母生我,胡俾我瘉?不自我先,不自我后"),一方面对于一会儿这么说,一会儿那么说("好言自口,莠言自口"),反覆无常、扰乱天下的当权者表示了极大的愤慨。他最终身心交瘁,积郁成疾("癙忧以痒")。诗人生动、细致、准确地纪录了两千多年前生于乱世的正直的知识分子心灵的颤动,在以后感动过无数的人,和《诗经》中的其他一些政治诗一起为中华民族知识分子忧国忧民文学的传统奠定了基础。 诗中还表现了三种人的心态。第一种是末世昏君。此诗没有明确指出周幽王,而是用暗示的方法让人们想到幽王。"天"在古代常用来象征君王,诗中说"民今方殆,视天梦梦",就是很严厉地指责周幽王面对百姓危殆、社稷不保的现实毫不觉悟,却只顾占卜解梦("召彼故老,讯之占梦")。"赫赫宗周,褒姒灭之"二句,矛头直指最高统治者。杜甫《丽人行》、《哀江头》、《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都直接揭露当朝天子,当是受此类诗影响。此诗批评最高当权者亲小人("瞻彼中林,侯薪侯蒸"),远贤臣("乃弃尔辅"),行虐政("念国之为虐")。指出如果国家真正颠覆,再求救于人,则悔之无及("载输尔载,将伯助予")。这样的末世昏君前有桀、纣,后有胡亥、杨广,历史上不绝如缕,所以其揭露是有意义的。第二种是得志的小人。他们巧言令色,嫉贤妒能("好言自口,莠言自口"),结党营私,朋比为奸("洽比其邻,昏姻孔云"),心肠毒如蛇蝎("胡为虺蜴"),但却能得到君王的宠幸与重用,享有高官厚禄,诗人对这种蠹害国家的蟊贼表示了极大的憎恨与厌恶。第三种人是广大人民。他们承受着层层的剥削和压迫,在暴政之下没有平平安安的生活,而只有形形色色的灾难("民今无禄,天天是椓"),而且动辄得咎,只能谨小慎微,忍气吞声("不敢不局"、"不敢不蹐")。诗人对广大人民寄予了深切的同情。"民之无辜,并其臣仆",表现了无比的沉痛。昏君施行虐政,百姓是最直接的受害者,上天惩罚昏君,百姓也要无辜受过。"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此诗正道出了乱世人民的不幸。 《正月》等诗对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影响是很明显的。将此诗与《离骚》对照来读,可以看出它们都是黑暗社会现实下抒发愤世之情的产物,也都运用了比喻象征手法。比如:《正月》中以驾车喻治国,以秀苗特出喻贤臣,以林中薪木喻小人;《离骚》中以骑马喻治国("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以美人香草喻贤者,以恶鸟臭木喻小人,其设喻之意相近。这是以往学者们所忽略了的。 全诗四言中杂以五言,便于表现激烈的情感,又显得错落有致。全诗以诗人忧伤、孤独、愤懑的情绪为主线,首尾贯串,一气呵成,感情充沛。其中有很多形象的比喻,如以鱼在浅池终不免遭殃,喻乱世之人不论如何躲藏,也躲不过亡国之祸。还运用了对比手法,如诗的最后两章说,得势之人有酒有菜,有屋有禄,朋党往来,其乐融融;黎民百姓穷苦无依,备受天灾人祸之苦。"哿矣富人,哀此惸独"正像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一样,表现了诗人的极大愤慨。 分类:儒家经典书名:诗经作者:孔子(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