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稿》卷128 志一百三|正史

《清史稿》卷128 志一百三|正史

《清史稿》卷128 志一百三


○河渠三

△淮河永定河海塘

淮水源出桐柏山,东南经随州,复北折过桐柏东,历信阳、确山、罗山、正阳、 息、光山、固始、阜阳、霍丘、颍上,所挟支水合而东注,达正阳关。其下有沙河、 东西淝河、洛河、洱河、芡河、天河,俱入于淮。过凤阳,又有涡河、澥河、东西 濠及漴、澮、沱、潼诸水,俱汇淮而注洪泽湖。又东北,迳清河、山阳、安东,由 云梯关入海。迳行湖北、河南、安徽、江苏四省,千有七百馀里,淮固不为害也。 自北宋黄河南徙,夺淮渎下游而入海,于是淮受其病。淮病而入淮诸水泛溢四出, 江、安两省无不病。夫下壅则上溃,水性实然,故治河即所以治淮,而治淮莫先于 治河。有清一代,经营于淮、黄交汇之区,致力綦勤,糜帑尤钜。迨咸丰中,铜瓦 厢决,黄流北徙,宋、元来河道为之一变。然河徙淤留,导淮之举又乌容已。今于 淮流之源委分合,及清口之蓄泄,洪泽湖之堰坝工筑,皆备列焉。

顺治六年夏,淮溢息县,坏民田舍。康熙元年,盱、泗民由古沟镇南及谷家桥 北盗决小渠八,淮水强半分泄高、宝诸湖,而清口淮弱,无力敌黄。六七年间,淮 大涨,冲溃古沟、翟家墩,由高、宝诸湖直射运河,决清水潭,又溢武家墩、高良 涧,清口湮而黄流上溃。十五年,淮又大涨,合睢湖诸水并力东激,高良涧板工决 口二十六,高堰石工决口七,涓滴不出清口。黄又乘高四溃,一入洪泽湖,由高堰 决口会淮,并归清水潭,下流益淤垫。

总河靳辅言:"洪泽下流,自高堰西至清口约二十里,原系汪洋巨浸,为全淮 会黄之所。自淮东决、黄内灌,一带湖身渐成平陆,止存宽十馀丈、深五六尺至一 二尺之小河,淤沙万顷,挑濬甚难。惟有于两旁离水二十丈许,各挑引河一,俾分 头冲刷,庶淮河下注,可以冲辟淤泥,径奔清口,会黄刷沙,而无阻滞散漫之虞。" 辅又言:"下流既治,淮可直行会黄刷沙,但临湖一带堤岸,除决口外,无不残缺 单薄,危险堪虞。板工固易坏,即石工之倾圮亦不可胜数。惟堤下系土坦坡,虽遇 大水不易冲,今求费省工坚,惟有于堤外近湖处挑土帮筑坦坡。每堤一丈,筑坦坡 宽五尺,密布草根草子其上,俟其长茂,则土益坚。至高堰石工,亦宜帮筑坦坡, 埋石工于内,更为坚稳,较之用板用石用埽,可省二十一万有奇,且免冲激颓卸之 患。"又言:"自周家闸历古沟、唐埂至翟家坝南,估计筑三十二里之堤,并堵此 原冲成之九河,及高良涧、高家堰、武家墩大小决口三十四,需费七十万五千有奇, 皆系用埽,不过三年,悉皆朽坏。臣斟酌变通,除镶边裹头必须用埽,馀俱宜密下 排椿,多加板缆,用蒲包裹土,绳扎而填之,费可省半,而坚久过之。今拟改下埽 为包土,仍筑坦坡。"制可。十八年,大濬清口、烂泥浅、裴家场、帅家庄引河, 使淮水全出清口,会黄东下。

三十五年,总河董安国因泗州知州莫之翰议,请开盱眙圣人山禹王河,导淮注 江,略言:"禹王古河,自盱眙圣人山历黑林桥、桐城镇、杨村、天长县迄六合之 八里桥,各有河形溪涧岗不等。若开引入江,则天长、杨村、桐城各汊涧,大水时 可不入高邮湖,湖水不致泛溢,而下河之水可减。至古河之口,现与淮不通流,必 立闸座,水小闭闸以济漕,涨则开闸以泄水,庶淮水汹涌之势可减。"格廷议不行。 明年,上有宜堵塞高堰坝之谕。逾二年,总河于成龙申塞六坝之请。会病卒,未底 厥绩。其年水复大至,已堵三坝,旋委洪流。三十九年,张鹏翮为总河,尽塞之, 使淮无所漏,悉归清口;又开张福、裴家场、张家庄、烂泥浅、三岔及天然、天赐 引河七,导淮以刷清口;又以清口引河宽仅三十馀丈,不足暢泄全湖之水,加开宽 阔。于是十馀年断绝之清流,一旦奋涌而出,淮高于黄者尺馀。四十年,筑高堰大 堤。

四十四年,圣祖南巡,阅高堰堤工,诏于三坝下濬河筑堤,束水入高邮、邵伯 诸湖。又洪湖水涨,泗、盱均被水灾,应于受水处酌量筑堤束水。四十五年,两江 总督阿山等请于泗州溜淮套别开河道,直达张福口,以分淮势,计费三百十馀万。 部议靳之。廷臣亦以河工重大,请上亲临指示。逾年,上南巡阅河,谕曰:"详勘 溜淮套地势甚高,虽开凿成河,亦不能直达清口。且所立标杆多在坟上,若依此开 河,不独坏田庐,甚至毁坟冢,何必多此一事。今欲开溜淮套,必凿山穿岭,不独 断难成功,且恐汛水泛溢,不浸入洪湖,必冲决运河。"命撤去标杆,并谴阿山、 鹏翮等有差。上又谓:"明代淮、黄与今迥异。明代淮弱,故有倒灌之虞。今则淮 强黄弱。与其开溜淮套无益之河,不若于洪湖出水处再行挑濬宽深,使清水愈加暢 流,为利不浅。"四十九年,加长御黄西坝工程,从河督赵世显请也。

雍正元年,重建清口东西束水坝于风神庙前以蓄清,各长二十馀丈。三年,总 河齐苏勒因硃家海冲决,湖底沙淤,恐高堰难保,改低三坝门槛一尺五寸以氵曳湖 水,而救一时之急。不知水愈落,淮愈不得出,致力微不能敌黄,连年倒灌,分溜 直趋。李卫颇非之。先是高堰石工未能一律坚厚。至七年冬,发帑百万,命总河孔 继珣、总督尹继善将堤身卑薄倾圮处拆砌,务令一律坚实。十年秋,高堰石工成。

乾隆二年,用总河高斌言,饬疏濬毛城铺迤下河道,经徐、萧、睢、宿、灵、 虹各州县,至泗州之安门陡河,纡曲六百馀里,以达洪湖,出清口,而淮扬京员夏 之芳等言其不便。下各督抚及河、漕督会议,并召询斌。斌至,进图陈说,乃知芳 等所言非现在情形,卒从斌议。明年,毛城铺河道工竣。四年,高宗以高堰三坝既 改低,过岸之水足泄,用大学士鄂尔泰言,永禁开放天然二坝。五年秋,西风大暴, 湖浪汹涌,高堰汛第八堡旧堤撞击,倒卸十四段,旋修补之。六年,斌言:"江都 三汊河乃瓜、仪二河口门,瓜河地势低,淮水入瓜河分数少,故溜缓不能刷深,河 道致日渐淤垫。应筑坝堵闭瓜河旧口门,于洋子桥营房迤下别挑越河,减淮水入瓜 河之分数,则仪河可分流刷淤,并堵闭瓜洲广惠闸之旧越河,于闸下别开越河,使 闸越二河水势均平,既缓淮水直下入江之势,于运道更为便利。"七年,河湖并涨, 议者又谓淮河上游诸水俱汇入洪湖,邵伯以下宜多开入江之路。斌亦以为言。于是 开濬石羊沟旧河直达于江,筑滚坝四十丈,并开通芒稻闸下之董家油房、白塔河之 孔家涵三处河流,增建滚坝,使淮水暢流无阻。八年,淮暴涨丈馀,逼临淮城,改 治于周樑桥。

十六年,上以天然坝乃高堰尾闾,盛涨辄开,下游州县悉被其患,命立石永禁 开放。并用斌言,于三坝外增建智、信二坝,以资宣泄。十八年七月,淮溢高邮, 坏车逻坝、邵伯二闸,下河田庐多没。二十二年,以湖水出清口,赖东西二坝堵束, 并力刷黄,湖水过大,奔溢五坝,亦恐为下河患。因定制五坝过水一寸,东坝开宽 二丈,以此递增,泐石东坝。嗣是遇湖水增长,即展宽东坝以氵曳盛涨,有展宽至 六七十丈者。二十七年,上言:"江南滨湖之区,每遇大汛,霖潦堪虞,洪泽一湖, 尤为橐籥关键。为泽国计安全,莫如广疏清口,为及今第一要义。现在高堰五坝高 于水面七尺有奇,清口口门见宽三十丈,当即依此酌定成算。将来两坝水增长至一 尺,拆宽清口十丈,水递长,口递宽,以此为率。"是年六月,五坝水志逾一尺。 河督高晋遵旨拆宽清口十丈,宣泄甚暢。三十二年,南河总督李宏言:"正阳关三 官庙旧立水志,考验水痕,本年所报消长,与下游不符。请于荆山、涂山间及临淮 镇,各增设水志一,以验诸水消长。"允之。三十四年,上恐高堰五坝顶封土障水, 不足当风浪,命酌加石工。高晋等言其不便,乃增用柴柳。四十年,大修堰、盱各 坝及临河砖石工。

先是上以清口倒灌,诏循康熙中张鹏翮所开陶庄引河旧迹挑挖,导黄使北,遣 鄂尔泰偕斌往勘,以汛水骤至而止。旋完颜伟继斌为河督,虑引河不易就,乃用斌 议,自清口迤西,设木龙挑溜北趋,而陶庄终不敢议。次年,南河督吴嗣爵内召, 极言倒灌为害。萨载继任,亦主改口议。上乃决意开之。于是清口东西坝基移下百 六十丈之平成台,筑拦黄坝百三十丈,并于陶庄迤北开引河,使黄离清口较远,清 水暢流,有力攻刷淤沙。明年二月,引河成,黄流直注周家庄,会清东下,清口免 倒灌之患者近十年。

五十年,洪湖旱涸,黄流淤及清口,命河南巡抚毕沅祭淮渎,疏贾鲁、惠济诸 河流以助清,湖水仍不出,黄复内灌。上欲开毛城铺、王家营减坝,下大学士阿桂 等议。阿桂言:"欲治清口之病,必去老坝工以下之淤,尤当掣低黄水,使清水暢 出攻沙,不劳自治。"于是闭张福口四引河,浚通湖支河,蓄清水至七尺以上,治 开王营坝减泄黄水,尽启诸河,出清口涤沙,修清口兜水坝,易名束清坝。复移下 惠济祠前之东西束水坝三百丈于福神巷前,加长东坝以御黄,缩短西坝以出清,易 名御黄坝。

嘉庆元年,湖水弱,清低于黄者丈馀,淮遏不出。淮涨则开山盱五坝、吴城七 堡,黄涨或减水入湖,以救清口之倒灌。五年,用江督费淳、河督吴璥言,开吴城 七堡引渠,使泄湖水入黄,以减盛涨。八年,黄流入海不暢,直注洪泽湖。璥赴海 口相度,请力收运口各坝,止留口门,清虽力弱难出,黄亦不能再入。七月,淮涨, 高堰危甚,开信、义两坝泄水。西风大作,坏仁、智两坝,淮南奔清口。上责璥, 遂罢免。九年春,湖水稍发,伏汛黄仍倒灌。河督徐端以束清坝在运口北,分溜入 运,致不敌黄,请移建湖口迤南。从之。十一年,江督铁保言:"潘季驯、靳辅治 河,专力清口,诚以清口暢出,则河腹刷深,海口亦顺,洪泽亦不致泛滥。为今之 计,大修闸坝,借清刷沙,不能不多蓄湖水。即不能不保护石堤,尤不能不急筹去 路。"又偕徐端陈河工数事:一,外河之方家马头及三老坝为淮、扬保障,宜填 护碎石;一,义坝宜堵筑;一,仁、智、礼、信四坝残损宜拆修。廷议如所请。上 恐四坝同修,清水过泄,命次第举行。

十五年十月,大风激浪,义坝决,堰、盱两工掣坍千馀丈。议者谓宜筑碎石坦 坡,以费钜不果。璥与端请加培大堤外靳辅所筑二堤,以为重门保障,亦为廷议所 驳。及陈凤翔督南河,复申二堤之请。下江督百龄议。百龄言不若培修大堤。十七 年,遣协办大学士松筠履勘,亦主百龄议。于是筑大堤子堰,自束清坝尾至信坝迤 南止。凤翔以不知蓄清于湖未涨之先,即启智、礼两坝,致礼坝溃,下游淹,清水 消耗,贻误全河,为百龄所劾,夺职遣戍。十八年,百龄及南河督黎世序以仁、义、 礼三坝屡经开放,坏基跌塘,请移建三坝于蒋家坝南近山冈处,各挑引河,先建仁、 义坝,因礼坝基改筑草坝,备本年宣泄。上命先建义坝,如节宣得宜,再分年递修。 二十三年,增建束清二坝于束清坝北,收蓄湖水。

道光二年,增修高堰石工。四年冬,河涨,洪泽湖蓄水至丈七尺,尚低于黄尺 许,高堰十三堡堤顶被大水掣动,山盱周桥之息浪菴亦过水八九尺,各坝均有坍损。 上遣尚书文孚、汪廷珍履勘,而褫河督张文浩职。十三堡缺口旋塞。侍郎硃士彦言: "高堰石工在事诸臣,惟务节省,办理草率。又因抢筑大堤,就近二堤取土,事后 亦不培补。至山盱五坝,宣泄洪湖盛涨,未能谨守旧章,相机开放,致石工掣卸。" 并下文孚等勘覈。明年春,从文孚等议,改湖堤土坦坡为碎石,于仁、义、礼旧坝 处所各增建石滚坝,以防异涨。

八年,上以御黄坝上下积淤丈馀,清水不能多蓄,御黄坝终不可开,下南总河 张井等筹议。井等言:"乾隆间湖高于河七八尺或丈馀,入夏拆展御黄坝,氵曳清 刷淤,至冬始闭。嘉庆间,因河淤,改夏闭秋启。而黄水偶涨,即行倒灌。今积淤 日久,纵清水能出,止高于黄数寸及尺馀,暂开即闭,仅免倒灌,未能收刷淤之效。" 上不怿,曰:"以昔证今,已成不可救药之势。为河督者,祗知氵曳清水以保堰, 闭御坝以免倒灌,增工请帑,但顾目前,不思经久,如国计何?如民生何?如后日 何?"

十年,井言:"淮水归海之路不暢,请于扬粮之八塔铺、商家沟各斜挑一河, 汇流入江,分减涨水,并拆除芒稻河东西闸,挑挖淤滩,可抵新辟一河之用。"从 之。十二年,移建信坝于夏家桥。十四年,以义字引河跌深三四丈,堵闭不易,允 河督麟庆请,改挑义字河头。二十一年,河决祥符,夺溜注洪泽湖,而江潮盛涨, 又复顶托,因拆展御黄、束清及礼、智、仁各坝,并启放车逻等坝,以泄湖水。二 十三年,河决中牟,全溜下注洪泽湖,高堰石工掣卸四千馀丈,先后拆展束清、御 黄、智、信各坝,并启放顺清、礼、义等河,金湾旧坝及东西湾坝同时并启,减水 入江。

咸丰五年,河复决铜瓦厢,东注大清河入海。黄河自北宋时一决滑州,再决澶 州,分趋东南,合泗入淮。盖淮下游为河所夺者七百七十馀年,河病而淮亦病。至 是北徙,江南之患息。士民请复淮水故道者,岁有所闻。

同治八年,江督马新贻濬张福口引河,淮遂由清口达运。嗣又挑杨庄以下之淤 黄河,以泄中运河盛涨。九年,新贻等言:"测量云梯关以下河身,及成子河、张 福口、高良涧一带湖心,始知黄河底高于洪湖底一丈至丈五六尺不等,必先大濬淤 黄,使淮得暢流入海,继辟清口,导之入旧黄河,再堵三河,以杜旁氵曳而资抬蓄。 然非修复堰、盱石工,坚筑运河两堤,不敢遽堵三河、辟清口。统筹各工,非数百 万金不能集事。拟分别缓急,次第筹办,不求利多,但求患减,为得寸得尺之计, 收循序渐进之功。"

光绪七年,江督刘坤一言:"臣此次周历河湖,知淮扬水利有关国计民生。前 议导淮,未可中辍。自杨庄以下,旧黄河淤平,则山东昭阳、微山等湖之水,由中 运河直趋南运河,夏秋之间,三闸甚形吃重。自洪泽湖淤浅,淮水不能合溜,北高 于南,水之分入张福引河者无多,大溜由礼河径趋高、宝等湖。上年挑濬旧黄河后, 山东蛟水屡次暴发,由此分泻入海。筑礼坝后,湖水潴深,且由张福河入运口者颇 旺。此挑旧河、筑礼坝之不无微效也。惟是张福河浅,湖水仍趋重礼河越坝,终为 可虑。倘遇湖水汎滥,礼河即无越坝,亦难分消,必开信、智两坝,由高宝湖入南 运河,亦必开车逻、南关等坝,由里下河入海,沿途淹没田庐,所损匪细。今拟就 张福河开挖宽深,以引洪泽湖之水,复挖碎石河,以分张福河之水,由吴城七堡汇 顺清河。水小则由顺清入运,途纡而势稍舒,水大则由旧黄河入海,途直而势自顺。 约三四年间,便可告竣,所费尚不过钜。议者或谓导淮入海,当尽泻洪湖之水,有 妨官运民田。臣以为别开引河,或不免有此患。今循张福河、碎石河故道以归顺清 河,自非淮涨一二丈,则顺清河之水何能高过中运河,溢出旧黄河?如使淮水暴涨, 方有溃决之虞,惟恐水无去路,此正导淮之本意也。议者或谓多引湖水入运,恐三 闸不能支持。不思洪湖未淤以前,湖水四平,蓄水深广,张福以外,有四引河以济 漕运。维时黄未北徙,每遇漕船过闸,方且蓄清敌黄,以五引河全注运口,而三闸 屹然,今特张福一河,决无致损三闸之理。且上年挑通旧黄河,已分减中运河水, 其入南运河者不过三四成。湖水虽增,与前略等,即遇大水,有旧黄河可以分减, 亦不至专出三闸也。议者又谓如此,导淮无弊,亦属无利,何必虚费帑藏。其说亦 不尽然。夫治水之道,必须通盘规画,并须预防变迁。洪湖南有礼河,北有张福河, 均为分泄淮水。而水势就下,礼河常苦水大,筑礼河坝所以蓄张福之水,濬张福口 所以顾礼河之堤,彼此互相维系。如使礼河受全湖之冲,新坝恐不能保,续修则所 费弥钜,不修则为害滋深,下者益下,高者益高,张福河渐形壅塞矣。且导淮之举, 原防盛涨肆虐。如引湖由张福出顺清,以旧黄河为出海之路,偶有泛溢,该处土旷 人稀,趋避尚易。若张福不暢,全湖之水折而南趋,则淮扬繁盛之区,亿万生灵将 有其鱼之叹。导淮之利,见于目前者犹小,见于日后者乃大也。"疏入,下部知之。

八年,江督左宗棠言:"濬沂、泗为导淮先路,洵为确论。惟云梯关以下二百 馀里,河身高仰,且有远年沙滩。昔以全黄之力所不能通者,今欲以沂、泗分流通 之,其势良难。大通在云梯关下十馀里,旧黄河北岸,系嘉庆中漫口,东北流四十 馀里,至响水口,接连潮河,至灌河口入海。就此加挑宽深,出海较便。沂、泗来 源,当大为分减,淮未复而运道亦可稍安,淮既复而归海无虞阻滞。此疏濬下游, 宣泄沂、泗,实导淮先路,不可不亟筹者也。淮挟众流,汇为洪泽,本江、皖巨浸。 自道光间为黄所淤,北高南下,由礼河趋高宝湖以入运者垂三十年。今欲导之复故, 不啻挽之逆流。自张福口过大通、响水口入海,三百五十馀里,节节窒兒,非下 游暢其去路,上游塞其漏卮,其不能舍下就高入黄归海也明甚。查张福口及天然引 河,皆北趋陈家集之大冲,至碎石河以达吴城七堡,又北至顺清河口,接杨庄旧黄 河。张福河面六十馀丈,宜加宽深,天然河更须疏瀹,吴城七堡一带高于张福河底 丈六七尺,尤必大加挑濬,使湖水果能入黄,然后可堵礼河,以截旁趋之出路,堵 顺清河,以杜运河之夺河。此引淮入海工程,当以次接办者也。湖水不高,不能入 黄。太高,不特堰、盱石工可虑,运口闸坝难支,且于盱眙、五河近湖民田有碍。 拟修复智、信等坝以泄湖涨,更建闸大冲,俾湖水操纵由人,多入淮而少入运。此 又预筹以善其后者也。"

三十四年,江督端方会勘淮河故道,力陈导淮四难,因于清江浦设局,遴绅筹 议。久之无端绪,乃撤局。宣统元年,江苏谘议局开,总督张人骏以导淮事列案交 议,决定设江淮水利公司,先行测量,务使导淮复故,专趋入海。二年,侍读学士 恽毓鼎以滨淮水患日深,上言:"自魏、晋以降,濒淮田亩,类皆引水开渠,灌溉 悉成膏腴。近则沿淮州县,年报水灾,浸灌城邑,漂没田庐,自正阳至高、宝,尽 为泽国,实缘近百年间,河身淤塞,下游不通,水无所归,浸成汎滥。是则高堰坝 之为害也。异时黄、淮合流,有南下之势,治河者欲束淮以敌黄,故特坚筑高堰坝 头,逼淮由天妃闸以济运。今黄久北徙,堰坝无所用之,当别筹入海之途。其道有 二,以由清口西坝、盐河至北潮河为便。尾闾既暢,水有所归,不独颍、寿、凤、 泗永澹沈灾,即高、宝、兴、泰亦百年高枕矣。"事下江督张人骏、苏抚程德全、 皖抚硃家宝勘议。人骏等言:"正事测量,俟测勘竣,即遴员开办。"报闻。三年, 御史石长信言:"导淮一举,询谋佥同。美国红十字会亦拟遣工程师来华查勘。则 我之思患预防,尤不可缓。江苏水利公司既允部拨费用,安徽亦应设局测量,以为 消弭巨灾之图。"下部议允之。

导淮之举,经始于同治六年。时曾国籓督两江,尝谓"复渎之大利,不敢谓其 遽兴,淮扬之大害,不可不思稍减"。迨黄流北徙,言者益多,大要不出两策。一 谓宜堵三河,辟清口,濬旧河,排云梯关,使由故道入海。一谓导淮当自上流始, 洪泽湖乃淮之委,非淮之源,宜于上游辟新道,循睢、汴北行,使淮未注湖,中途 已泄其半,再由桃源之成子河穿旧黄河,经中河双金闸入盐河,至安东入海,使全 淮分南北二道,纳少泻多,淮患从此可减。二说所持各异。然同、光以来,濬成子、 碎石、沂、泗等河,疏杨庄以下至云梯关故道,固已小试其端。卒之淮为黄淤,积 数百年,已无经行之渠,由运入江,势难尽挽,迄于国变,终鲜成功。

永定河亦名无定河,即桑乾下游。源出山西太原之天池,伏流至朔州、马邑复 出,汇众流,经直隶宣化之西宁、怀来,东南入顺天宛平界,迳卢师台下,始名卢 沟河,下汇凤河入海。以其经大同合浑水东北流,故又名浑河,元史名曰小黄河。 从古未曾设官营治。其曰永定,则康熙间所锡名也。永定河汇边外诸水,挟泥沙建 瓴而下,重峦夹峙,故鲜溃决。至京西四十里石景山而南,迳卢沟桥,地势陡而土 性疏,纵横荡漾,迁徙弗常,为害颇钜。于是建堤坝,疏引河,宣防之工亟焉。

顺治八年,河由永清徙固安,与白沟合。明年,决口始塞。十一年,由固安西 宫村与清水合,经霸州东,出清河;又决九花台、南里诸口,霸州西南遂成巨浸。 康熙七年,决卢沟桥堤,命侍郎罗多等筑之。三十一年,以河道渐次北移,永清、 霸州、固安、文安时被水灾,用直隶巡抚郭世隆议,疏永清东北故道,使顺流归淀。

三十七年,以保定以南诸水与浑水汇流,势不能容,时有汎滥,圣祖临视。巡 抚于成龙疏筑兼施,自良乡老君堂旧河口起,迳固安北十里铺、永清东南硃家庄, 会东安狼城河,出霸州柳岔口三角淀,达西沽入海,濬河百四十五里,筑南北堤百 八十馀里,赐名永定。自是浑流改注东北,无迁徙者垂四十年。三十九年,郎城淀 河淤且平,上游壅塞,命河督王新命开新河,改南岸为北岸,南岸接筑西堤,自郭 家务起,北岸接筑东堤,自何麻子营起,均至柳岔口止。四十年,加筑南岸排椿遥 堤,修金门闸。四十八年,决永清王虎庄,旋塞。五十六年,修两岸沙堤大堤,决 贺尧营。六十一年,复决贺尧营,随塞。

雍正二年,修郭家务大堤,筑清凉寺月堤,修金门闸,筑霸州堂二铺南堤决口。 三年,因郭家务以下两岸顿狭,永清受害特重,命怡亲王允祥、大学士硃轼,引浑 水别由一道入海,毋使入淀,遂于柳岔口少北改为下口,开新河自郭家务至长河, 凡七十里,经三角淀达津归海,筑三角淀围堤,以防北轶。又筑南堤自武家庄至王 庆坨,北堤自何麻子营至范甕口,其冰窖至柳岔口堤工遂废。十二年,决梁各庄、 四圣口等处三百馀丈,黄家湾河溜全夺,水穿永清县郭下注霸州之津水洼归淀。总 河顾琮督兵夫塞之。十三年,决南岸硃家庄、北岸赵家楼,水由六道口小堤仍归三 角淀。

乾隆二年,总河刘勷勘修南北堤,开黄家湾、求贤庄、曹家新庄各引河,濬双 口、下口、黄花套。六月,涨漫南岸铁狗、北岸张客等村四十馀处,夺溜由张客决 口下归凤河。命吏部尚书顾琮察勘,请仿黄河筑遥堤之法。大学士鄂尔泰持不可, 议"于北截河堤北改挑新河,以北堤为南堤,沿之东下,下游作泄潮埝数段,复于 南北岸分建滚水石坝四,各开引河:一于北岸张家水口建坝,即以所冲水道为引河, 东汇凤河;一于南岸寺台建坝,以民间泄水旧渠入小清河者为引河;一于南岸金门 闸建坝,以浑河故道接檿牛河者为引河;一于南岸郭家务建坝,即以旧河身为引河。 合清隔浊,条理自明"。诏从其请。

四年,直督孙嘉淦请移寺台坝于曹家务,张客坝于求贤庄。又于金门闸、长安 城添筑草坝,定以四分过水。顾琮言,金门闸、长安城两坝水势仅一河宣泄,恐汛 发难容,拟分引河为两股,一由南洼入中亭河,一由杨青口入津水洼。又言郭家务、 小梁村等处旧有遥河千七百丈,年久淤塞,请发帑兴修。均从之。五年,孙嘉淦请 开金门闸重堤,濬西引河,开南堤,放水复行故道。六年,凌汛漫溢,固、良、新、 涿、雄、霸各境多淹。从鄂尔泰议,堵闭新引河,展宽双口等河,挑葛渔城河槽, 筑张客、曹家务月堤,改筑郭家务等坝。八年,濬新河下口,及董家河、三道河口, 修新河南岸及凤河以东堤埝。又疏穆家口以下至东萧庄、凤河边二十里有奇。九年, 以范甕口下统以沙、叶两淀为归宿,两汛水多归叶淀,遂疏注沙淀路,并将南北旧 减河濬归凤河。

十五年五月,河水骤涨,由南岸第四沟夺溜出,迳固安城下至牛坨,循黄家河 入津水洼,一由檿牛河入中亭河。命侍郎三和同直督堵御,于口门下另挑引河,截 溜筑坝,遏水南溢,使归故道。十六年,凌汛水发,全河奔注冰窖堤口,即于王庆 坨南开引河,导经流入叶淀,以顺水性。十九年,南埝水漫堤顶,决下口东西老堤, 夺溜南行,漫胜芳旧淀,迳永清之武家厂、三圣口,霸州之信安入口。明年,高宗 临视,改下游由调河头入海,挑引河二十馀里,加培埝身二千二百馀丈。二十一年, 直督方观承请于北埝外更作遥堤,预为行水地,凤河东堤亦接筑至遥埝尾。从之。 二十四年,大雨,直隶各河并涨,下游悉归淀内,大清河不能宣泄,转由凤河倒漾, 阻遏浑流,南岸四工堤决。命御前侍卫赫尔景额协同直督剋日堵筑。

三十五年、三十六年,两岸屡决。三十七年,命尚书高晋、裘曰修偕直督周元 理履勘,疏言:"永定河自康熙间筑堤以来,凡六改道。救弊之法,惟有疏中洪、 挑下口,以暢奔流,筑岸堤以防冲突,濬减河以分盛涨。"遂兴大工,用帑十四万 有奇。自是水由调河头迳毛家洼、沙家淀达津入海。三十八年,调河头受淤,其澄 清之水散漫而下,别由东安响水村直趋沙家淀。四十年,堵北三工、南头工漫口。 四十四年,展筑新北堤,加培旧越堤,废去濒河旧堤,使河身宽展。四十五年,卢 沟桥西岸漫溢,北头工冲决,由良乡之前官营散溢求贤村减河归黄花店,爰开引沟 八百丈,引溜归河。五十九年,决北二工堤,溜注求贤村引河,至永定河下游入海。 旋即断流,又漫南头工堤,水由老君堂、庄马头入大清河,凡筑南堤百馀丈。又于 玉皇庙前筑挑水坝。

嘉庆六年,决卢沟桥东西岸石堤四、土堤十八,命侍郎那彦宝、高杞分驻堵筑, 并疏濬下游,集民夫五万馀治之。御制河决叹,颁示群臣。两月馀工竣。十五年, 永定河两岸同时漫口,直督温承惠驻工堵合之。十七年,河势北趋,葛渔城淤塞, 水由黄花店下注。乃于旧淤河内挑挖引河,并于上游筑草坝,挑溜东行,另建圈堤 以防泛衍。二十年,拆凤河东堤民埝以去下壅。六月大雨,北岸七工漫塌,开引河, 由旧河身稍南,直至黄花店,东抵西洲,长五千六百九丈。九月,水复故道。二十 四年,北岸二工漫溢,头工继溢,侧注口门三百馀丈,大兴、宛平所属各村被淹。 九月塞决口,并重濬北上引河。

道光三年,河由南八工堤尽处决而南,直趋汪兒淀。四年,侍郎程含章勘议濬 复,未果。十年,直督那彦成请于大范甕口挑引河,并将新堤南遥埝加高培厚。报 可。十一年春,河溜改向东北,迳窦淀,历六道口,注大清河,汪兒淀口始塞,水 由范甕口新槽复归王庆坨故道。十四年,宛平界北中、北下汛决口,水由庞各庄循 旧减河至武清之黄花店,仍归正河尾闾入海。良乡界南二工决口,水由金门闸减河 入清河,经白沟河归大清河。爰挑引河,自漫口迤下至单家沟,间段修筑二万七千 四百馀丈。二十四年,南七工漫口,就迤北三里许之河西营为河头,挑引河七十馀 里,直达凤河。三十年五月,上游山水下注,河骤涨,北七工漫三十馀丈,由旧减 河迳母猪泊注凤河。勘于冯家场北河湾开引河,十月竣工。

咸丰间,南北堤溃决四次。时军务方棘,工费减发,补苴罅漏而已。

同治三年,因河日北徙,去路淤浅,于柳坨筑坝,堵截北流,引归旧河,展宽 挑深张坨、胡家房河身,经东安、武清、天津入海。六年以后,时有溃决。八年, 直督曾国籓请于南七工筑截水大坝,两旁修筑圈埝,并挑濬中洪,疏通下口,以免 壅溃。从之。十年,南岸石堤漫口,夺溜迳良乡、涿州注大清河入海。明年,允直 督李鸿章请,修金门闸坝,疏濬引河,由童村入小清河。石堤决口塞。十二年,南 四工漫口,由霸州檿牛河东流。爰将引河增长,复筑挑水坝一。

光绪元年,南二汛漫口,随塞。四年,北六汛决口,筑合后,复于坦坡埝尾接 筑民埝至青光以下。十年,以凤河当永定河之冲,年久淤垫,以工代赈,起南苑五 空闸,讫武清缑上村,间段挑濬,并培筑堤坝决口。十六年,大水,畿辅各河并涨, 永定北上汛、南三汛同时漫决。命直督迅筹堵筑,添修挑坝岸堤,又疏引河六十馀 里。十八年夏,大雨,河水陡涨,南上汛灰坝漫口四十馀丈。给事中洪良品言北岸 头工关系最重,请接连石景山以下添砌石堤,以资捍卫。下所司筹议。因工艰费钜, 择要接筑石堤八里,并添修石格。十九年冬,因频年溃决为患,命河督许振祎偕直 督会勘筹办。振祎陈疏下游、保近险、濬中洪、建减坝、治上游五事。直隶按察使 周馥并建议于卢沟南岸筑减水大石坝,以水抵涵洞上楣为准,逾则泻去。诏如所请。 二十二年,北六工、北中汛先后漫溢,由韩家树汇大清河,遂挑濬大清河积淤二十 馀里。

二十五年,诏直督裕禄详勘全河形势,以纾水患。裕禄言:"畿辅纬川百道, 总汇于南北运、大清、永定、子牙五经河,由海河达海,惟永定水浑善淤,变迁无 定。从前下口遥堤宽四十馀里,分南、北、中三洪。嗣因南、中两洪淤垫,全由北 洪穿凤入运。"因陈统筹疏筑之策七:一,先治海河,俾暢尾闾,然后施工上游; 一,宜以凤河东堤外大洼为永定下口;一,修筑北运河西堤;一,规复大清河下口 故道于西沽;一,修筑格淀;一,修筑韩家树横直各堤;一,疏濬中亭河,以期一 劳永逸。需费七十七万有奇。帝命分年筹办。適有拳匪之乱,不果行。

三十年后,南北岸屡见溃决,均随时堵合。论者以为若将险工全作石堤,湾狭 处改从宽直,并于南七工放水东行,傍淀达津,再加以石坝分泄盛涨,庶几永保安 澜云。

海塘惟江、浙有之。于海滨卫以塘,所以捍御咸潮,奠民居而便耕稼也。在江 南者,自松江之金山至宝山,长三万六千四百馀丈。在浙江者,自仁和之乌龙庙至 江南金山界,长三万七千二百馀丈。江南地方平洋暗潮,水势尚缓。浙则江水顺流 而下,海潮逆江而上,其冲突激涌,势尤猛险。唐、宋以来,屡有修建,其制未备。 清代易土塘为石塘,更民修为官修,钜工累作,力求巩固,滨海生灵,始获乐利矣。

顺治十六年,礼科给事中张惟赤言:"江、浙二省,杭、嘉、湖、宁、绍、苏、 松七郡皆滨海,赖有塘以捍其外,至海盐两山夹峙,潮势尤猛。故明代特编海塘夫 银,以事岁修。近此款不知销归何地,塘基尽圮。傥风涛大作,径从坍口深入,恐 为害七郡匪浅。请严饬抚、按勒限报竣,仍定限岁修,以防患未然。"下部议行。 康熙三年,浙江海宁海溢,溃塘二千三百馀丈。总督赵廷臣、巡抚硃昌祚请发帑修 筑,并修尖山石堤五千馀丈。二十七年,修海盐石塘千丈。三十七年,飓风大作, 海潮越堤入,冲决海宁塘千六百馀丈,海盐塘三百馀丈,筑之。五十七年,巡抚硃 轼请修海宁石塘,下用木櫃,外筑坦水,再开濬备塘河以防泛溢。五十九年,总督 满保及轼疏言:"上虞夏盖山迤西沿海土塘冲坍无存,其南大亹沙淤成陆,江水海 潮直冲北大亹而东,并海宁老盐仓皆坍没。"因陈办法五:一,筑老盐仓北岸石塘 千三百馀丈,保护杭、嘉、湖三府民田水利;一,筑新式石塘,使之稳固;一,开 中小亹淤沙,使江海尽归赭山、河庄山中间故道,可免潮势北冲;一,筑夏盖山石 塘千七百馀丈,以御南岸潮患;一,专员岁修,以保永固。下部议,如所请行。

雍正二年,帝以塘工紧要,命吏部尚书硃轼会同浙抚法海、苏抚何天培勘估杭、 嘉、湖等府塘工,需银十万五千两有奇,松江府华、娄、上海等县塘工,需银十九 万两有奇,部议允之。六年,巡抚李卫请将骤决不可缓待之工,先行抢修,随后奏 闻。"抢修"之名自此始。十一年,命内大臣海望、直督李卫赴浙查勘海塘,谕曰: "如果工程永固,可保民生,即费帑千万不必惜。"寻请于尖、塔两山间建石坝堵 水,并改建草塘及条石塊石各塘为大石塘,更于旧塘内添筑上备塘。十二年,因堵 尖山水口、开中小亹引河久未施工,责浙督程元章等督办不力,命杭州副都统隆升 总理,御史偏武佐之。五月工竣。十三年,命南河督嵇曾筠总理塘工。曾筠言: "海宁南门外俯临江海,请先筑鱼鳞石塘五百馀丈,保卫城池。"下廷臣议行。

乾隆元年,署苏抚顾琮请设海防道,专司海塘岁修事。曾筠请于仁、宁等处酌 建鱼鳞大石塘六千馀丈,均从之。明年,建海宁浦兒兜至尖山头鱼鳞大石塘五千九 百馀丈。四年,允浙抚卢焯请,筑尖山大坝,次年秋工竣,御制文记之。六年,左 都御史刘统勋言:"前据闽浙总督德沛请改老盐仓至章家菴柴塘为石塘,廷议准行。 臣意以为草塘改建不必过急,南北岸塘工实不宜缓。盖通塘形势,海宁之潮犹属往 来涤荡,而海盐之潮,则对面直冲,其大石塘岁久罅漏,尤宜及早补苴。臣以大概 计之,动发七十万金,而通塘可有苞桑之固。"疏入,命统勋会同浙督德沛、浙抚 常安察勘。寻覆称:"改建石工,诚经久之图,但须宽以时日,年以三百丈为率。" 七年,总督那苏图请先于最险处间段排筑石篓,俟根脚坚实,再建石塘。越二年, 遣尚书讷亲勘视。疏言:"仁、宁二邑柴塘稳固,若虑护沙坍涨无常,第将中小亹 故道开濬,俾潮水循规出入,上下塘俱可安堵。"于是改建石工之议遂寝。七月, 苏抚陈大受言:"宝山地滨大海,月浦土塘被潮冲刷,请建单石坝,外加椿石坦坡 各百七十丈,并接筑沙塘,使与土塘联属,中设涵洞宣泄。"下部议行。

十一年,常安言:"蜀山迤北有积沙四五百丈,横亘中间。先就沙嘴开沟四, 以引潮水攻刷。今伏汛已过,南沙坍卸殆尽,蜀山已在水中,潮汐渐向南趋。倘秋 汛不复涌沙,则大溜竟行中小亹矣。"报闻。十二年,常安委员疏濬蜀山一带,用 切沙法疏刷。十一月朔,中小亹引河一夕冲开,大溜经由故道,南北岸水远沙长, 皆成坦途。十三年,大学士高斌、讷亲先后奉命查勘塘工。斌请于东西柴石各塘后 身加筑土堰,扌党护潮头。四月,讷亲疏陈善后事宜,命巡抚方观承酌议。观承请 于北塘北大亹故道,及三里桥、掇转庙等处,设竹篓滚坝,堵御潮沟,大小山圩改 建塊石塘,南塘各工,预筹防护,并将右营员弁兵丁调派,分汛防驻。下廷议允行。 十六年,允巡抚永贵请,改建山阴宋家漊土塘为石塘,加筑坦水。

十七年,巡抚雅尔哈善言:"中亹山势仅宽六里,浮沙易淤,且南岸文堂山脚 有沙嘴百三十馀丈,挑溜北趋,北岸河庄山外亦有沙嘴五十馀丈,颇碍中亹大溜。 现将两处涨沙挑切疏通,俾免阻滞。"得旨嘉勉。十九年,因浙省塘工无险,省海 防道。二十一年,喀尔吉善言:"水势南趋,北塘稳固,而险工在绍兴一带。拟于 宋家漊、杨柳港,照海宁鱼鳞大条石塘式,建四百丈。"从之。二十三年,增筑镇 海县海塘。二十六年,苏抚陈宏谋言,常熟、昭文滨海地方,从太仓州境接筑土塘。 嗣开白茆河、徐六泾二口,建闸启闭。本年潮涨,石墙倾圮,请改为滚坝。得旨允 行。

二十七年,帝南巡,阅海宁海塘工。谕曰:"朕念海塘为越中第一保障。比岁 潮势渐趋北大亹,实关海宁、钱塘诸邑利害。计改老盐仓一带柴塘为石,而议者纷 歧。及昨临勘,则柴塘沙性涩汕,石工断难措手,惟有力缮柴塘,得补偏救弊之一 策。其悉心经理,定岁修以固塘根,增坦水石篓以资拥护。"又谕曰:"尖山、塔 山之间,旧有石塘。朕今见其横截海中,直逼大溜,实海塘扼要关键。就目下形势 论,或多用竹篓加镶,或改用木櫃排砌。如将来沙涨渐远,宜即改筑条石坝工,俾 屹然如砥柱,庶北岸海塘永资保障。该督抚等其善体朕意,动帑儹办,并勒石塔山, 以志永久。"二十八年,苏抚庄有恭言:"江南松、太海壖土性善坍,华亭、宝山 向筑坦坡,皆不足恃。应仿浙江老盐仓改建塊石篓塘。"诏如所请。三十年春,帝 南巡,阅视海宁海塘。谕曰:"绕城石塘,实为全城保障。塘下坦水,祗建两层, 潮势似觉顶冲。若补筑三层,尤资裨益。著将应建之四百六十馀丈一律添建。"三 月工竣。

三十五年,巡抚熊学鹏请于萧山、山阴、会稽改建鱼鳞大石塘。帝以潮势正趋 北亹,与南岸渺不相涉,斥之。三十七年,巡抚富勒浑疏报中亹引河情形,略言: "潮头大溜,一由蜀山直趋引河,一由岩峰山西斜入引河,至河庄山中段会合,互 相撞击,仍分两路西行,随令员弁于引河中段挑堰沟二十馀道,导引潮溜,俾复中 亹故道。"谕曰:"潮汛迁移,乃嘘吸自然之势,若开挖引河,恐徒劳无益。止宜 实力保卫堤塘,以待其自循旧轨,不必执意开沟引溜,欲以人力胜海潮也。"

四十三年,浙抚王亶望疏陈海塘情形,命江督高晋会同相度。寻疏言:"章家 菴一带柴工五百丈,潮神庙前柴塘三百丈,应添建竹篓,并排列两层椿木以防动摇。" 从之。四十五年,帝南巡,幸海宁尖山阅海塘。十二月,命大学士阿桂、南河督陈 辉祖赴浙履勘。疏言:"海塘工程,应建石塘二千二百丈,若改为条石,施工易而 成事速,约计三年可以蕆工。"又言:"办理鱼鳞石塘,仿东塘之例,量地势高下, 用十六层至十八层,约需三十万。"帝命工部侍郎杨魁驻工协办,次年八月竣工。 四十九年,帝幸杭州,阅视海塘,谕曰:"老盐仓旧有柴塘,一律添建石塘四千二 百馀丈,于上年告竣,自应砌筑坦水保护。乃该督抚并未虑及,设遇异涨,岂能抵 御?著将柴塘后之土顺坡斜做,并于其上种柳,俾根株盘结,则石柴连为一势,即 以柴塘为石塘之坦水。至范公塘一带,亦必接建石工,方于省城足资巩护。著拨帑 五百万,交该督抚覈算,分限分年修筑。"五十二年工竣。

嘉庆四年,浙抚玉德请改山阴土塘为柴塘。十三年,浙抚阮元请改萧山土岸为 柴塘。十六年,浙抚蒋攸銛请将山阴各土塘堤一律建筑柴塘;苏抚章煦请将华亭土 塘加筑单坝二层。均从之。

道光十三年五月,巡抚富呢扬阿疏言"东西两防塘工,先择尤险者修筑,需银 五十一万二千馀两"。十一月,又言"限内限外各工俱掣坍,需银十九万四千馀两"。 十二月,又言"东塘界内,应于前后两塘中间,另建鳞塘二千六百馀丈,需银九十 二万二千两"。均下部议行。十四年,命刑部侍郎赵盛奎、前东河督严烺,会同富 呢扬阿查勘应修各工。寻疏言:"外护塘根,无如坦水,拟自念里亭汛至镇海汛, 添建盘头三座,改建柴塘三千三百馀丈;其西塘乌龙庙以东,应接筑鱼鳞石塊;海 宁绕城石塘,应加高条石两层。俟明年大汛时续办。"遣左都御史吴椿往勘,留浙 会办。十六年三月工竣,计修筑各工万七千馀丈,用银一百五十七万有奇。三十年, 巡抚吴文镕叠陈海塘石工冲缺,令速抢办。十月工竣。

咸丰七年八月,海塘埽各工猝被风潮冲坍。十二月,次第堵合。同治三年,御 史洪燕昌言浙江海塘溃决,请速筹款修理。部议将浙海关等税拨用。五年,内阁侍 读学士锺佩贤疏陈海塘关系东南大局,有四害三可虑。命巡抚马新贻详勘,修海宁 鱼鳞石工二百六十馀丈。六年,以浙江海塘工钜费多,议分最要次要修筑,期以十 年告竣。七年,两江总督曾国籓等请修华亭石塘护坝,嗣是塘工岁有修筑。

光绪三年,修宝山北石塘护土,建护塘拦水各坝,及仁和、海宁鱼鳞石塘千三 百馀丈。十年,修昭文、华亭、宝山等处塘坝及石坦坡。十二年,浙江巡抚刘秉璋 言,海盐原建石塘四千六百馀丈,积年坍损过半,拟择要兴办,埋砌者五百丈,建 复者四百六十丈,需银二十万。允之。十八年,浙抚刘树棠疏言,海宁绕城石塘坍 塌日甚,请添筑坦水,以塘工加抽丝捐积存馀款先行开办,随筹款次第兴修。从之。 十九年,修太仓茜泾口椿石坦坡百五十一丈,镇洋杨林口椿石二百丈,昭文施家桥 至老人滨双椿夹石护坝二百丈,华亭外塘纯石斜坝四十六丈。

综计两省塘工,自道光中叶大修后,叠经兵燹,半就颓圮,迄同治初,兴办大 工,库款支绌,遂开办海塘捐输,并劝令两省丝商,于正捐外,加抽塘工丝捐,给 票请奖。旋即停止。光绪三十年,浙江巡抚聂缉椝请复捐输旧章,以济要工。因二 十七年以后,潮汐猛烈,次险者变为极险,拟将柴埽各工清底拆筑,非筹集钜款, 不能历久巩固云。


分类:正史 书名:清史稿 作者:柯劭忞等

Add comment


Security code
Refr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