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tails
- Category: 秦相李斯
《秦相李斯》自序李斯这个人物,让我着迷已经很久了。20岁时,第一次在《史记》中读到他的列传,便有一种悚然的感觉。后来多读了几遍,想见其为人,那中间隔着的两千年的时光竟渐渐融解消失了,觉得他好像还活着,在我们中间。 我知道这里面有着一个好故事,可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能力把它写出来。《留学美国》出版后,受到不少读者的欢迎和朋友的鼓励,以至于自己有时真的把写作冲动当作写作才能了。于是,在谋生的百忙当中,偷闲发愤,历时两中,写成此书。只是年纪渐大,阅历渐多,做起事来却越来越少了正经,写作中间,常常严肃不起来了,不存寓教之心,只有自娱之意。 说是自娱,也为娱人。作品写出,是希望读者花钱来买,作家们的"奉献"之说,多少有些虚情假意。读者花了钱,要求一点阅读快感,实不为过。至于笑过哭过之后,有些感慨,多点醒悟,固然是好,没有似也无妨。教人育人,毕竟是圣人的事情;娱己娱人,方是文学的本意。 鲁迅先生在《故事新编》的序中说:"油滑是创作的大敌,"但又说:"因为自己的对于古人,不及对于今人的诚敬,所以仍不免时有油滑之处。"读《奔月》,发现远古射日英雄羿回家,竟是"在垃圾堆边懒懒地下了马";而《出关》里,又看到老子留下的两串木札的《道德经》,被函谷关的关长"放在堆着充公的盐、胡麻、布、大豆、饽饽等类的架子上",不禁莞尔,对先生更加崇敬。 若有读者,在节假闲暇之日或夜深入静之时,随意翻开此书,读到某章某节某段某句,也能会心一笑,作者就算是有了知音。 1999.8.8.北京 分类:春秋战国历史 书名:秦相李斯 作者:钱宁 |
- Details
- Category: 秦相李斯
《秦相李斯》楔子李斯是在如厕时对人生忽然有了感悟。 那年,他25岁,是楚国上蔡郡府里的一个看守粮仓的小文书,每天负责仓内存粮的登记,将一笔笔斗进升出的粮食流通情况,仔细记在一枚枚竹简上。那粮仓建在城东门外五里处,是楚国的国家粮库,一个土夯的长方形高台上,用苇席围成了几十个因子,存放着稻、黍、稷、麦、豆等五谷杂粮。 茅厕就在这些粮囤附近。一个草席围住的粪坑,坑上横架着两根树干。 李斯进了茅厕,还未撩衣,先惊散了粪坑旁的一群老鼠。这群小耗子,只只瘦小枯干,探头缩爪,且毛色灰暗,一绺绺沾连,身上多少都粘带着些屎尿,正拼命地想从草席底下往外逃逸。 其中一只小耗子因为过于慌恐,怎么也爬不上粪坑边沿,挣扎了几下,终于掉进粪池,弄得一身稠黄,尿汤淋漓。 李斯望着这些可怜的鼠类,一时竟有些尿不出来了。 他想起粮仓里的那些老鼠。那些家伙,一个个吃得脑满肠肥,皮毛油亮,偷吃着仓里陈粮时,都从容大方,见人来了亦不动弹一下,反而瞪着一双双小而聚光的鼠眼,一动不动地凝视着你,然后又会旁若无人似地"嘎吱嘎吱"继续吃它们的东西。 "人生如鼠呵!不在仓就在厕。"李斯想到它们同为鼠类,命却不同,不禁长叹了一声,"一辈子有无出息,全看为自己找一个什么位置了。" 叹完,才将那尿慢慢解了出来。 解毕,李斯回到粮仓,倚着一个囤于蹲下,望着秋日晴空呆呆楞神。澄静的蓝天上,一片片白云舒展变幻着,时而如龙,时而似虎。他脑子里却仍想着刚才的那些鼠类,睹物伤情,心中空落落的,不知自己一生将在何处安身立命。 他不想一辈子都守着这个小粮仓。自己现在看管的虽说是一个粮仓,不是茅厕,但比之楚之郢都,齐之临淄,赵之邯郸,秦之咸阳,上蔡这个地方,实际只能算是一个"茅厕"。而自己呢,不过是这"茅厕"里的一个吃屎喝尿的小耗子而已。 如果一定要成为鼠类的话,他也不想当茅厕中的耗子,而一定要作一只仓鼠。 不知为什么,他的生活总是和老鼠搅在一起。 看管粮仓,除了记账外,就是与老鼠们搏斗。围席墙洞,挖沟掘堑,布毒设陷,都治不住这些无孔不入的小东西。他视鼠如仇,常常亲自围追捕杀,时间一长,倒也练得了一身徒手捕鼠的绝技。傍晚时分,他喜欢一人蹲在粮仓角落里,静如处于般地候上几个时辰,猛然间,又动若脱兔似地扑出去,眨眼工夫,双手便会各攥着一只"吱吱"叫着的老鼠。 他如此废寝忘食地与鼠搏斗,倒不仅仅是心疼粮仓里公家那点粮食,而是在捕杀这些老鼠时,有一种治理天下的快感。 抓获了老鼠之后,他便会按照自订的"鼠刑"来整治它们,其刑法正规而繁杂,斩首、杖毙、火焚、水溺、土埋、饲毒、挖眼、割鼻、断足、剖腹、腰斩、裂尸,应有尽有。其中,裂尸最刺激,就是把老鼠的两只前爪绑住,然后抓住两只后腿,用力向两边扯,刚才还"叽叽"叫着的老鼠就会被立即撕成血肉模糊的几块。如果抓住一窝老鼠,那就是"族刑":将公鼠、母鼠和小鼠们依次处死,一只不留。在上蔡守了八年的粮仓,他就这样和老鼠们搏斗了八年。 20多年来,李斯从未离开过上蔡城。他生在这里,长在这里。上蔡原是蔡国国都,200多年前被楚图攻破;蔡国也就随之灭亡。200年前的蔡国故迹,如今只剩下城东门外的几段残垣断壁了。李斯常带着两个儿子,大的八岁,小的五,牵着一只黄犬,在那一带盘桓,一边看着孩子们随着黄犬追逐一只野兔,一边独自抚今追昔,感慨身世。 听老-辈人说,家族祖辈当年也是宗室大户人家。先粗李属曾是蔡国上卿,统军主政,出将人相,且家有食邑千户,奴婢无数;后来不知犯了何罪,突然被杀。好在蔡侯仁慈,没搞株连,家族才算留下一脉。族人对此事一向讳莫如深,靠小心谨镇,总算保住了贵族待遇。后来,蔡国亡败,宗族四散。到了祖父一代,早已多辈务农,无功无爵,变为庶民;父亲早死,又因不是嫡出长子,家里连食田也未分得一分;待到自己呱呱坠地之时,家道更为贫寒,好在自己还算识文断字,才在郡府里谋了一个看管粮仓的差事。 多少年来,李斯一直想弄清先祖的死因。可当年蔡国的档案,早被封存在楚国的官府,百姓如何能够查询?这件事,便成了困惑在他心头的一个谜。 那天,李斯在粮囤下一直坐到天黑,看着暮色渐浓,群星闪烁。当一轮明月从远处东山之颠缓缓升起时,他想,自己该换一种活法了。 第二日清早,李斯匆匆离开了上蔡。他决定去兰陵,求见一代儒学大师荀况。他不顾妻劝儿啼,怀揣着九个鸡子、八个馍馍和一瓣大蒜,拎着包袱,扛着麻袋,毅然决然地一个人上了路。 远行前,他绕道去辞别老母。老母耳聋,带着一哑女,住在城外西南的山岗上。知道儿子要走,老母落下泪来,反复叮嘱,说:"过年就回来。"他嘴里应着。 李斯这一走,终其一生,没有再回来过。 那一年,距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一统天下不到30年;距公元1949年毛泽东解放全国还有2100年。 分类:春秋战国历史 书名:秦相李斯 作者:钱宁 |
- Details
- Category: 秦相李斯
《秦相李斯》第02章荀卿在不知不觉中打了一个盹儿。年过花甲的他,磕睡越来越多,常常读着读着书就睡了过去,一觉醒来,还能接着刚才读过的那行继续读下去。弟子们见他终日手不释卷,只当他一直在聚精会神地读书,都敬佩得不得了。 这是午后时分,慢慢醒透时,荀卿感到背后一阵阵秋凉。他不禁想起,今年官家允诺的过冬木柴还没发下来,该叫人去摧一下了。等木柴来了,最好麻烦几个身强力壮的弟子劈一下。木柴劈成细长条,取暖煮饭都用着方便。 他想到了李斯。这个上午来求学拜师的年轻人,给他留下了机敏和诚实的印象。这两种品质,如风毛麟角,已属稀罕了,年轻士子中能同时具有两者的,更是绝无仅有了。这个年轻人长得也有几分"儒相":身材顾长,容颜黑瘦,天中丰隆,五官到位,只是口唇下部稍欠方圆,眼睛似也略小了一点儿。不过,人无完人嘛。荀卿从来是不信相面之术的,曾专门写过一篇《非相》以匡正时谬。可是研究多了,多少懂一点,自己看人时也免不了先要看看面相。 要是几年前,他是不会收下李斯的。这倒不是嫌他出身贫寒,也无关学历高低,而是一个超龄问题。当年自己立下过只收25岁以下弟子的规矩,因为他一向认为,人性之恶,25岁前,尚有以仁义礼教矫正之可能,而25岁后,则如成形之木,造就可用之材就只能靠刀斧了。当然,这些都是几年前的想法了。 荀卿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有原则的人,近来却常常要放弃一些坚持了多年的原则。话又说回来,如今儒学衰微,招收弟子不易,标准有时不得不灵活一些。当年,先师孔子,穷困了大半辈子,尚有七十二贤人天天围着,三千弟子从行服役;孟轲虽说是四处碰壁,但游说诸侯之国,出行也是后车十乘,侍从百人。自己呢,奔波多年,追随左右的不过十来人,而且,资质高的不多。门下没有弟子,毕生事业,不要说所托无人,就是家中杂务,像搬个柴禾什么的,都没人搭个手。 想着想着,荀况觉得自己真是老了。 他一生中最辉煌的日子已经过去了,那是20多年前在齐国的岁月。那时,齐王倡"文教兴国",在都城临淄稷门外设立学宫,广招天下才俊;又沿城西康庄大道两侧,建起幢幢高门大屋,筑巢引风,供聘来的宾客寄宿。文人学士一旦人聘学宫,皆以大夫之礼待之,养尊处优,华衣美食,并享受额外津贴。当然,差别还是有的,待遇有三等之分:一等者,有鱼有车;二等者,有鱼无车;三等者,无鱼无车。 学宫创立,天下文化精英闻风而动,云集稷下。学宫极盛时,人数达数千之多,海内名士,像验衍、淳于髡、宋趼、尹文、慎到、田骈、鲁仲连,纷纷投奔。当时,荀况正在齐国游学,也递了一份申请,被聘人学宫,在那里过了十多年衣食无忧的日子。 那悠哉游哉的岁月,实在让人怀念。稷下诸士,学问满腹的,刻简著书;思想横溢的,争鸣论辩;追逐自在的,博弈赌牌。人人皆非等闲之辈,聚在一起,谁也不服谁,必争得面红耳赤,辩得天昏地暗。为了发扬学术自由,齐王更是辟出稷门外的西墙,作为论坛,让大家有地方将新刻好的竹简发表出来,高悬在那里供人观览。 现在闭上眼睛,荀况就能生动地回想起当年朝夕相处的师友们的音容笑貌和奇言怪行。 众人中,数驺衍年岁最大,威望最高。据说他五岁时见过"亚圣"孟轲,孟夫子曾摸顶拍臀,予以勉励。80多岁的他,高而奇瘦,双目如炬,白发蓬乱,那神神叨叨的样子,望之就令人肃然起敬。作为"五行"大师,他能见人所未能见,言人所不敢言。他有两大惊世骇俗之论:一是"大小九州说",说所谓"天下"者,不过是称为"赤县神州"的小九州,瀛海环绕之外,更有大九州;而大九州外又有大瀛海;二是"五德终始说",说是金木火水土,循环运作,支配着王朝的兴衰,如今是火德将衰,水德将盛。那些满脑子君臣礼义的儒生和一心功名利禄的纵横家,听了这些荒诞不经之辞,都深感气愤。于是,有人告了他一状,说他一是"崇洋迷外";二是"鼓吹革命"。打的虽是小报告,却也击中要害。 若以博学论,那就要推淳于髡了。淳于髡,顶秃无发,又称"淳于秃"。他的秃顶,并非博闻强记的结果,而是年轻时因言语不慎,被判了髡刑,留下的纪念,不想,这反倒让他出落出一副渊博的模样。他于天文地理、人文典章、阴阳风水、花草虫鸟、烹饪剪裁,无不知晓。齐王听说他博学,常将他招去咨询,只是不问王道,而是垂询一些有关"寡人之疾"的人道问题,以求重振雄风之策。 宋趼,原是宋国人,墨翟的再传子弟。一年四季,他总是短衣短衫,光头赤脚,睡草席,盖半截被子。每日早起,必为大家担水扫地,据说是身体力行"兼爱"之说。他见人就讲"见侮不辱"而"使人不斗"的道理,但为人极重义气,几次帮朋友打架,都不借气力。因早年失学,他识字不多,故喜用形图来表情达意,其全部学说,最后归结为一个状似平顶山型的长方矩形。众人观之,多不解其意,只有少数聪明之士,一眼就看出其"上下均平"的深旨。 当时,齐王最关心的,也是大家争论最激烈的,就是如何成就霸业之事。在这个问题上,稷下分成了"术"、"势"两派,分别以尹文和慎到为代表。尹文和慎到都同意,实现霸业,必须以"道"为原则,以"法"为手段。但再进一步,两人却有了分歧。尹文强调"术",主张"不学无术":无"术"之学,一概不学;慎到主张"势",强调"势不两立":论"势"之学,慎氏独尊。最后,两人闹得关系紧张,见面不说话,吃饭不同席,若是狭路相逢,不是一个人掉头便走,就是两人同时扭转屁股。 田骈也治霸业之显学,于"术"、"势"都有钻研,所持之论则最为全面:"术之所以为术,势也;势之所以为势,术也。术与势,皆有所可,皆有所不可。"众人听了,无不为其全面辨证而叹服,尹文和慎到也都将他视为朋友。 在稷下,还有一个怪人,就是一身侠气的鲁仲连。他虽也算学人,但心思不大在学问上,常将学友们一律讥为"书虫"。他喜练拳脚,名为"健身";兼爱赌钱,称为"娱乐";且每日晚膳前,必绕学宫跑二十四圈,风雨无阻,以至于讲堂后窗一响起"嘭嘭"的脚步声,大家就知道离开饭的时间不远了。正是这位鲁仲连,后来成了风云一时的人物。秦围邯郸之时,一片投降声中,只有他独排众议,坚决说"不",一番慷慨陈词,终于说动魏国派兵来救。围城既解,秦兵退去,他又功成不受,一个人骑着一匹瘦驴,一颠一颠地消失在山东的旷野里,不知所终。那英雄气概,让后世无数热血青年万分景仰。 在稷下的十多年里,随着一些前辈们的谢世和病退,年届半百的荀况,终因德高望重而被三次推为学宫的祭酒。所谓祭酒,就是在一年一度的"稷下论坛"的开幕典礼上,代表数百名受恩领薪的学士,登上临淄第一高台,向齐王敬酒致谢。在一片喧天锣鼓、招展彩旗中,他戴着礼冠,穿着礼服,由三名礼宾小相引导,踏着礼乐的节拍,缓步走上三百年前由景公修成的擅台,带领土子们,将酒杯高举过攒动的万头,向南遥拜齐王。 "稷下论坛"是当时海内最著名的大型学术聚会,每年春季举办,由齐王拨宫中专款支持。会期三日,每天上午是大师讲学,下午是学派论辩,晚上则是千人大宴。高潮一般总是在宴席上掀起。大家纵酒狂欢,且有歌舞助兴,那些一向律人甚严的大师们,往往都醉得笑靥如花,严肃不起来了;而那些白天争得面红耳赤的学子们,此时在一片"我敬你一杯"的劝酒声中,也都言笑欢欢,前嫌尽释了。 稷下繁荣了十多年,到了襄王即位后,却慢慢衰落了。先是"稷下论坛"停办了,据说是为了紧缩开支,提倡节约。后来,大家自由公布新作的西墙也被取消了,墙前的空地上建了一个晒衣场。更引起群情激愤的,是伙食也越办越差。整天不是萝卜,就是白菜,不要说食鱼了,就连肉丁肉末儿都难得一见了。 稷下的人心渐渐慌了,议论也纷纷起了。有人说,襄王不像先王那样重视学术了,看来"文教兴国"的国策要变了;有人说,秦国威胁日重,齐国的工作重点已经转移,由修文转向备武了。 尽管众说纷坛,但荀卿心里明白,这一切都是那个狂生接子惹下的祸。 接子,本不姓接,因慕当年嘲讽孔子的楚国狂人接舆而自己改姓为"接"的,全不知接舆原来姓陆。他20多岁,专爱骂圣讥贤,却又自称为"子"。"子"之称谓,乃圣人专用,小子哪可乱用?先师中间,孔子当之无愧,孟轲勉强够格;其他像墨翟、老聊、庄周、孙武等前辈学人,偶尔用用也就算了。自己名满天下,著作等身,且三为祭酒,尚只敢称"卿",不敢称"子",更不许弟子们乱叫。可接子不但敢用,还敢出皇皇十册的《接子文集》。 接子到处宣称,大夫为社稷,可以弑君谋国,非逆篡也。别人若反驳,他就举齐国历史为证,说今日齐王田氏,当年取姜氏而代之,难道能说是逆篡?此话虽立论有据,核史无误,但如何能公开讲出来呢?结果,这话传到襄王那里,襄王恼怒,三日未食。 在一个春寒料峭的早上,荀况黯然离开了稷下。马车拉着他和四十六筐木牍竹简,后面跟着几个挑担扛包的弟子,缓缓西行,开始了近十年的奔波生活。 他先回到赵国,打算为故国做些事情。赵王慕其盛名,请人宫中,盛宴款待。酒过三巡,他喝得有点高了,谈完王道,竟和赵王论起兵来,说什么"攻占之本,在乎一民";又说什么"仁人之兵,不可诈也"。兵事本非其强项,说多了,自然让赵王听出破绽来,知其迂腐,绝非领兵打仗之辈。于是,酒一喝完,便将他礼送出境。 无奈,只好继续西行,真是一路风尘,万般艰辛。先是游韩访魏,后又西至秦国,都无处安身。一队人马,便又折了回来,东行南下,直到最后在楚国遇到了楚相春申君。 春申君惜才,为了将他留下,只好大材小用,命他在兰陵为令。 此时,荀况年近花甲,雄心已随着岁月一同者去了。他知道此生大概没有机会一展治国平天下的抱负了,只好在兰陵继续修身齐家,并准备终老于斯了。他如今所求,就是能有时间著书立说,传之后世;同时,为楚国精心培养几个弟子,以报楚相春申君的知遇之恩。 这时,他又想起了李斯,心想这个年轻人不知日后能否成为楚国的栋梁之材? 分类:春秋战国历史 书名:秦相李斯 作者:钱宁 |
- Details
- Category: 秦相李斯
《秦相李斯》第01章李斯一到兰陵,便去拜见大师荀卿。他心里忐忑不安,不知大师会不会收下自己。 荀卿的私塾设在兰陵令府的东边,名为"劝学堂"。因挂职兰陵令,苟卿享受县令一级的待遇,其讲学场所也一并被警卫起来,如同官府衙堂一般。 作为硕果仅存的儒学大师,葡况的声誉当时正如日中天,不仅在楚国,而且在秦、齐、燕、赵、魏、韩等国,受到官方和民间的一致推崇,被尊为荀卿。他的一篇《劝学》,学子们几乎人手一册,其中名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更是人人心记口诵,不但场面应酬时引用,就连平时到集市裁衣购物,都不免随口乱说,全不管地点和场合。孔于之后三百年,除了邹人孟坷,以滔滔不绝的雄辩在学界出过一阵风头外,儒家一派,至今还无人能在学业上出其右。说起来,盂轲虽有虚名,喜欢到处说自己是孔子之孙子思的弟子,但有识之士都知道,那不过是攀附名人。先圣之学的嫡传,大家腹议之后公认,非荀卿莫属。 进了"劝学堂",李斯因心情紧张,跨过门槛,便立住了,不敢再往前移步。大堂四壁,悬着许多字绢画帛,绘着圣人之像,又录着许多哲理名言,置身其间,令人顿觉自己渺小起来。前壁正中,是孔子讲学图,先圣站着,似在'子曰',有诲人不倦之态;七十二弟子,或立或倚,或蹲或坐,全呈聚精会神之状。画的左右接着两条宇幅,左边是"学而时习之",右边是"朋自远方来",中间横着四个大字:"不亦乐乎"。 在那"不亦乐乎"四个大字下面,正襟危坐着一个眉头紧锁、满脸正气的老者。 李斯知道,那一定是大师荀况了。 高高坐在上面的荀卿,有一种令人仰视才会生出的威严,让李斯惶恐得不敢抬头仰望。他以前见过不少乡间城里的学士儒生,却从未面对过大师。让他微微吃惊的是,大师实际并不高大,远不像士子们传说中的那样身材魁伟,不过,矮胖的身材倒使大师平添了一些平易近人之处。 李斯定了定神,趋步上前,一边执礼,一边大声说道:"弟子李斯,拜见大人,愿从大人学帝王之术。" 话一出口,只见上面端坐着的荀卿,脸色一变,已满是恼意了。 一阵静默。 "我不懂什么帝王之术。"荀卿不高兴地回答说,眉头锁得更紧了。 李斯知道自己第一句话就说错了,但不知错在哪里。他呆立在了那里,一时不知所措。 投师荀门,李斯最担心的,就是荀卿拒绝收下自己。 一路上爬坡越涧,风餐露宿,辛苦异常,就是为了拜荀卿为师。当上了"荀卿弟子",对于庶民出身的自己来说,无异就是踏上了仕途的捷径。不然,自己一辈子就只能是一个从郡府领点柴米勉强谋生的小吏,永远成不了享有朝廷食禄的大夫。 为了凑足学费,他特地背来了几袋子粮食,有小麦、玉米,还有黄豆和绿豆。为此,从上蔡到兰陵,不过十天的路程,他却走了整整二十多天。一般弟子求学,都是带几串干肉来,没人扛着几袋粮食来拜师。但他能搞到的就这些五谷杂粮,所谓"靠山打狼,靠仓吃粮",没有别的办法。粮食这东西,沥是沉了点儿,也只好辛辛苦苦地扛来。这几袋"学费",在进"劝学堂"时,全被门人扣下了,说是要检查一下,怕里面藏着什么凶器。 现在,他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 "什么帝王之术?我所知者,修身而已。"过了一会儿,荀卿又说道,像是继续刚才的话题,又像是看到眼前年轻人窘迫的样子,有些不忍,语气缓和了下来。对同辈学人,荀卿向来是不留情面的,但对青年,就像所有大师一样,总是要加以呵护的。 神色尴尬的李斯,马上反应了过来,赶紧说: "李斯愿学修身。" 荀卿微微点了点头,眉头微舒,脸上也露出一丝笑容,问道: "是何方人氏?" "回禀大人,小的" "不必如此拘礼。这里不是官场,"荀卿打断李斯的话,"再说,你我都是读书人,读书人不分大小。" "是的,先生。"李斯恭敬地回答说,"弟子是楚国上蔡人。" "上蔡?"荀卿似乎有了兴趣,"是不是当年仲尼被多日围困而'讲诵弦歌不衰'的地方?" "是的,正是那地方。" "君子固穷呵!"荀卿感慨万分,"孔子一生坎坷,困于陈、蔡之间时,几天没吃没喝,差一点饿死。当时,他问身旁的弟子:'我们不是野牛猛虎,为什么会被困在旷野中呢?'" 李斯刚进"劝学堂"时,曾看到墙壁上,有一个牛头,与圣人名言挂在一起,当时觉得有些莫名其妙,此时才明白,原来其中也大有深意。可墙上只有牛头,不见虎头,可能是大师年轻时射虎不成,只打了一头野牛。 荀卿扭头望着窗外,目光深逮起来,自顾自地继续说下去: "当时,于路说:'也许夫子还未达到仁的境界,所以人家不相信我们。'这话完全是坏疑的论调,孔子听了很不高兴;子贡说:'夫子之道过于高深了,所以天下不容。是不是应该稍稍降低些标准?'这话颇有修正的味道,孔子听了也不满意;最后,颜回说:'夫子之道至高至深,天下因此不容,但不容又有何妨?天下不容,方显出君子之本色!'这话说得是何等的好啊!孔子听了,一天都欣欣然的。在艰难困苦之时,颜回能坚定不移,毫不动摇,经受住了考验,不容易呵!颜回能如此,是因为他有信仰。君子没有信仰是不行的。几天缺水断粮,没有信仰如何坚持得住?颜回毕竟是吃过苦的人,当年住在陋巷里,一箪食,一瓢饮哦,扯远了" "弟子一定以颜回为榜样。"李斯恭立着,小心翼翼地回答,"作一个有信仰的君子。" 荀卿的目光回到了站在面前的李斯身上: "当君子不易呵!我三岁识字,五岁读圣人之书,二十岁游学各国,如今六十岁了,仍一事无成。" "先生太自谦了。"李斯小声说,"海内学子,没有不以先生为泰斗的。弟子出身贫寒,没有机会拜师求学,全靠自学,平日在上蔡郡府中做事,看管粮仓,只怕先生不肯收我这样的贫贱弟子?" 荀况微微愣了一下,又打量起李斯,沉吟了一会儿,说:"孔子年轻时,也曾贫且贱,不也在粮仓作过计量小吏吗?"荀卿说,眼前这个年轻人的诚实显然给他留下了好感,"学问之事,只有无知,没有贫贱。" 李斯心中一暖,眼角有些湿润。 荀卿严肃地说:"我是不讲帝王之术的。如今,周室衰微,礼崩乐坏,天下征战不止,诸侯图强争霸。帝王之术流行,成为显学,误国害民。王道之兴,非刀剑之功;霸业之成,非阴谋之力。" 他顿了顿,扬头沉思片刻,又说:"我早就说过:'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义立而王,信立而霸,礼法治国,则天下归心矣!可惜今日之帝王,竟无人明白这浅显的道理。" 李斯在一旁点头不止,感觉这道理好像有点不太连贯,但不敢多言,生怕再说错什么。 "人之有欲,焉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离,离则弱,弱则亡。" 荀卿毕竟是讲惯课的,一旦说开了,就有些停不下来,"故人之性恶,有待圣王之治,礼义之化。礼及身而行修,义及国而政明。这就是君子们的责任和使命了。" 他停了下来,咳嗽了两声,歇了一会儿,继续说:"君子不怕别人看轻,不怕别人见疑,也不怕君王不用,就怕"他又顿住,目光炯炯地注视着李斯,"诱于名利,惧于威势,不能端然正已,择正道而行。如此者,轻则身败名裂,重则国危家殆。" 李斯听着,已霍然一身冷汗,赶紧说:"弟子今日懂得了修身之精义。" 他没想到自己一语不慎,引出了大师这样一大篇教诲,够自己终生受用。 正说着,西厢房那边,骤然响起一阵鼓乐。先是锣鼓低敲,笙竿高鸣,然后传来一阵钟磬之音。李斯正惊异时,那鼓乐突然低了下去,一片童音歌声,袅袅飘来:
请成相,世之殃,愚暗愚暗堕贤良! 那歌声,曲调流畅婉转,缠绵柔美,似情歌爱曲,只是那歌词佶屈聱牙,几乎完全听不懂,朦胧诗一般。 李斯抬起头来看着荀卿,眼神中充满了疑惑的神情。 "这是我新创作的歌词,用时下流行的郑乐歌之。"荀卿一边挥手和着歌乐的节拍,一边认真地说,"乐者,圣人之事也。其感人也深,化人也速,可移风异俗,纯民正国。当年,先师孔子,采风、雅、颂,和之于韶乐,以教化天下;如今,大道不行,读先圣之书的人日少,我择其要义,编成歌谣,谱之乐曲,教童子传唱,或许能普及一下先圣的思想。郑乐虽缠绵淫靡,属'靡靡之音',却不可一概否定,此乐毕竟是流行之曲,为我所用,可以寓教于乐。"
论臣过,反其施,尊主安国尚贤义! 荀卿的最后几句话被一阵歌声淹没了。 在阵阵歌声中,李斯悬着的心慢慢放了下来,紧张的情绪也渐渐松弛。那边,荀卿闭目凝神,身体徽晃,完全沉浸在自创歌曲的抑扬顿挫的节奏里,神态颇有几分激昂。 分类:春秋战国历史 书名:秦相李斯 作者:钱宁 |
- Details
- Category: 秦相李斯
《秦相李斯》第03章李斯希望在学成之日荀卿能将自己引荐给楚相春申君。在楚国,他知道,没有春申君的提擢,就是入了官场也是没有仕途的。 春申君为楚相已经十年了,不仅权倾楚国朝野,而且名震诸侯各国。他与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和魏国信陵君一起,被称为"天下四士",全都是炙手可热之人。 春申君能有今日,是因为他的忠心耿耿。他姓黄名歇,原是楚国派驻秦国的使节,二十年前,与楚太子一起在秦国为人质。 那年,楚王病危,楚太子求归,秦相应侯范睢不准,只许他代表太子回国问疾。当时情势危急,郢都已有另立楚王的传言,秦国又随时可能加害于太子,他临危不惧,表现出了一个忠臣应有的品质。他与楚太子互换了衣服,让太子装扮成自己,先从城关出逃,然后自己去面见秦王,准备牺牲。秦王得知楚太子逃掉,勃然大怒,想把他立即剁成肉泥或烹成肉酱。秦相范睢和他毕竟喝过几次酒,受过一些礼,有些交情,关键时刻帮了他一下。范睢对秦王说,为人臣者,最想有机会身殉其主,好当忠臣,万万不可成全他们。不如放回去,让他们自己犯错误,被其主杀掉,落个当侯臣的下场。秦王听了,深以为然。 三个月后,楚王去世,太子登基。新王论功行赏,黄歇的多年追随和赤胆忠心总算有了回报。楚王命他为楚相,又封为春申君,赐淮北十二县。 春申君为相,深知秦国乃楚国之心腹大患。几十年来,秦国不断侵扰楚国,两国之间,争战无已,而楚国每战必败,每败必溃。六年前,秦将白起率几十万锐士,大破赵军于长平,一夜活埋了四十万赵卒。消息传到楚都,全国上下,无不心惊胆战,深感"白色恐怖"。正是这位白将军,几年前,曾一举攻破楚国的郢都,吓得楚王落荒而逃。 为了抗秦,春申君行合纵之策,集六国大军,以楚王为号召,西出攻秦。兵一出函谷关,就被秦兵击溃。六国大军作鸟兽散,行动迅速,不到一日,便都不见了踪影。兵败之后,春申君只好对秦国实行怀柔政策,反复强调秦楚之间"唇齿相依"的友好邻邦关系。为了两国友谊,楚王一再迁都,由陈迁到钜阳,后来又迁到淮河以北的寿春,离秦国边境越来越远。像所有国际关系一样,国家相互间离得越远,关系也就越好。 攘外之后,春申君便开始安内。他一直在为一事心烦,此事既关于楚国的长治,也关于他自己的久安:那就是楚王无子。 问题显然出在楚王身上。一后三妃六嫱九嫔不说,光是有宜子之相的美女送进宫去的又何止成百上千呢,而且都经过郡县一审,相婆二审,春申君自己三审的。后来,更是不论美丑,只要是丰乳肥臀的,便送进宫去,让楚王一试。可几年下来,宫女们仍一个个如花似的,就是没有一个结果。 春申君为此食不甘味,寝不安席,心里万分着急。但此事只能分忧,无法代劳。他今日能贵为楚相,全在楚王一人的恩宠。楚王之后,无子即位,他的富贵也就难以为继了。当年楚王登基之时,他已将楚王的兄弟们得罪遍了。他日,无论兄弟中谁被立为楚王,他不要说富贵了,恐怕性命也将难保。 春申君的心事,据说被一个人看破,他就是相府中的舍人李园。 李园投在其门下已经好几年了。他是赵人,韧来投靠时,春申君嫌他瘦小枯干,相貌委琐,且无鸡鸣狗盗等一技之长,本不想留他。后春申君恐别人说自己以貌取人,传到孟尝君、平原君和信陵君那里,有损其爱才好士的清誉,才勉强将他留下,心想,反正养客如养羊,多一只少一只没什么关系。李园来后,一直恭顺老实,行事小心,从无过失,倒也没有显出不是人才的样子。 一个暮春夜晚,暖意融融,花香隐隐。春申君在吴地新落成的相府宅第的后花园里大宴宾客。这时,李园带来了一个盛服装扮的年轻女子。 那女子,妖娆中带着几分清丽,婀娜中自有一种风情,眉目流转之间更是含着盼顾。李园说她是自己的妹妹,叫李媛。春申君听了哈哈大笑。那李园生得獐头鼠目,如何能有如此标致的妹妹?李园被春申君笑得心中发慌,赶紧伏地,叩首如捣蒜,好在春申君并未深究。那女子不但美貌惊人,而且才艺超群,弹琴鼓瑟之外,还能说诗论经,闲谈经济大事,让春申君一下子着了迷。 春申君毕竟是忠臣,知道侍君为上的为臣之道。几日后,他便将李媛盛装打扮起来,送进了楚王的宫中。后来听说,那李媛的才艺还未有机会充分发挥,就有了身孕,为楚王产下王仔一名。 郢都城内一时盛传,说那楚王的子嗣实际是春申君的骨肉。好在流言止于智者。酒肆茶楼里,智者们听到这些谣传,皆晒笑不止,露出不屑之色。据智者们分析,这楚王的子嗣,不一定是春申君的骨肉,倒有可能带着李舍人的基因。 李斯对坊间的传言并不热衷。从讲政治的高度来看,只要楚国能长治久安,何必管他是谁家的孩子呢?重要的是,两年后自己能否成为春申君府中的舍人。他的野心其实不大,日后若能回上蔡郡府为官一任,几年的学也就算没有自求。 要想将来能见到春申君,现在先要赢得荀卿的好感。 在兰陵,李斯每天清晨即起,先将前院两大缸水灌满,然后把堂前的地扫洒一遍,算是为先生服役。 上午荀卿授课。课程仍按当年孔子设置,分为四门:德行、言语、政事和经典。李斯有兴趣的当然是政事,但弟子人门,第一年时只讲德行、言语,一年后才加授政事、经典。荀卿总说,君子需德才兼备,以德为主,故先要打好基础。李斯自然不敢争辩,"修身"的重要,他还没有忘记。其实,"德行"所修,就是每天背诵先贤的几段语录,然后练习"三省"。所谓"三省",是一日三次反省自己,找出身上的一些缺点。这本来难不倒李斯,只是时间一提,老要在自己身上找出新的缺点,也并不容易,因为缺点不能重复,倒真是越找越少了。至于"言语"一课,主要是学《诗》。孔子说过:"不学诗,何以言?"李斯不太喜欢这种缠绵婉转、一咏三叹的东西,以为无关乎经国济世。只有"硕鼠硕鼠,莫食我黍"一诗,他感觉深刻,认为反映出了老鼠的本质。 下午是阅读时间,东西两边厢房里满架的竹简供弟子们随便测览。李斯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的简牍,不免有些眼花统乱。他最爱读的是《书》。那一篇篇远古帝王的训谐、政令和告示,让他充满了敬畏。他常仿依其格式,揣摩其语气,拟写些公文,幻想着有一天,这些东西也能被飞马传递到各级郡县,供官吏们讨论学习;或者是高悬墙头,布告天下,让百姓攒头争睹。诸子之中,最让他折服的是商鞅,不仅仅因其变法的勇气,而且也在于其对民心的洞察。《商君书》中有言:"民之性,饥而求食,劳而求快,苦则求乐,辱则求荣,生则计利,死则虑名。民之欲富贵也,盖棺而后止。"若非如此体察下情,商鞅如何敢于变法呢?可叹的是,商鞅一生,得名得利,既富且贵,最后竟未得盖棺。 读简读累了,他便会抬头眺望窗外,一边望着远处夕阳辉映中的苍山,一边静静地想着心事,直到暮露隐山,瞑色人窗。 到了兰陵不久,李斯便主动帮着荀卿誊抄著述,将其旧文新作一篇篇地抄写到二尺四寸长的竹简上。誊抄久了,荀卿的各种观点思路,不但烂熟于胸中,也因此练出了一笔好字。他的字,将"虫书鸟字"融为一体,写得如虫似鸟,无棱无角,曲扭得赏心,圆转得悦目。意外的收获是,他的腕力大长,几次在内室和同窗掰腕子,都所向披靡。 凭着勤学苦抄,李斯渐渐在同窗学子中出类拔苹起来,自然引起了荀卿的更多关注。 那日,李斯和众学子们正跟着荀卿"哇哇"背诵着"子曰",忽听门外一阵马嘶人喧,只见一个气宇轩昂、衣着鲜亮的二十多岁的年轻公子,大踏步地闯了进来。 不想,李斯整个的人生计划都因这年轻公子的到来而全然改变了。 来者不是别人,是韩国公子韩非。 分类:春秋战国历史 书名:秦相李斯 作者:钱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