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节 治国在民间 | 胡耀邦传奇 | 共和国人物

Category: 《胡耀邦传奇》
09节 治国在民间 | 胡耀邦传奇 | 共和国人物

《胡耀邦传奇》09节 治国在民间


胡耀邦到基层做调查研究,有人作过粗略统计,我国共有2200多个县,胡耀邦 到达1500多,他的足迹几乎遍及中国大地。

五年总书记任上,四年春节都在民间。

他时常出现在中国的穷山大川的平民中间,与百姓共苦乐,为大众谋财路。

胡耀邦重返长征路,健步左摇右晃的铁索桥,抚今思昔。

一架银色客机穿过浓密的云层,降落在四川邛崃县郊区的机场上。舱门打开了,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在霏微细中快步走下了舷梯时间是1985年9月26日上午 11点零10分。

胡耀邦这次视察的重点是四川西北高原和陇南山区。汽车从邛崃县城出发,沿 川藏公路西去,翻过悬崖万丈的二郎山,便进人川西北高原。首先遇到的是银光闪 闪的雪山,这里空气稀薄、冰封雪冻。接着是连绵百里的林区,公路两旁古树参天, 丛林莽莽。然后是举目无垠的草地,到处绿草如茵,沼泽密布。再从川西北向东南 行进,沿白水江畔来到陇南山区。在短短十天时间中,胡耀邦就沿着这条路线时走 时停,耳闻目击,视察了四川的甘孜、阿坝两个藏族自治州和甘肃的陇南地区共十 多个县。

在这次视察中,胡耀邦选择的是一条很不寻常的路线。人们知道,五十年前, 在震惊世界的两万五千里长征中,中国工农红军就是沿着这条路线翻过了雪山草地。 当年的胡耀邦作为红军部队的一员,也曾沿着这条路线进行过艰苦的征战。总书记 跋涉千里,重访昔日的长征路,他这次所进行的是一次很不寻常的视察。

9月28日, 是高原多雨的秋季中难得的大晴天,胡耀邦驱车来到甘孜藏族自治 州康定县的塔公草原。

天空碧蓝如洗,朵朵白云象哈达似地洁净。翡翠般的草原,黑色的牛毛帐篷, 在熠熠阳光下分外悦目耀眼。胡耀邦坐在一座饰有民族图案的帐篷里,几位身着彩 色长裙的藏族姑娘走到他跟前,献上一条条雪白的哈达,胡耀邦用藏语祝愿她们: "扎喜德勒!"(吉祥如意)接着,他端起面前一碗热腾腾的酥油奶茶,津津有味 地品尝着,连声称赞:"真香!

我再喝一碗!"藏族同胞看见胡耀邦如此喜爱他们传统的食品,高兴地鼓起掌 来。

胡耀邦被群众的欢乐气氛所感染,仿佛变得年轻了。他走出帐篷,坐在这群藏 族青年中间,接过一把弦子,满面春风地拉了起来

一路上,胡耀邦也观察和了解到,在中国中西部这块面积广达20多万平方公里 的高原山地,经济发展水平同内地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潜在的巨大资源优势尚未 发挥出来,群众的生活虽有很大改善,但还不富裕。他们在经济建设中还存在种种 困难。

胡耀邦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出现今天这个局面不容易。过去在农村无 非是搞什么"四固定",什么"干部参加劳动",总是困在这个圈子里跳不出来。 现在我们的农业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抓住这一环,全盘都活 了。这几年就是这么走过来的。不容易呀!

汽车沿着云雾缭绕的盘山公路疾驶而下,一条波光闪闪的大河突然横亘在人们 的眼前。

湍急的河水穿过陡峭的峡谷,翻卷起滔滔白浪。这就是中外驰名的大渡河。

五十年前,中国工农红军从这里飞夺沪定桥,突破敌人的防线,打通了北上抗 日的道路。毛泽东的著名诗句"大渡桥横铁索寒",朱德在一副楹联中所说"万里 长征犹忆泸关险",就是描写的这个地方。

9月28日下午两点, 胡耀邦出现在横跨大渡河的沪定桥东的桥台上。这座桥和 沪定县西城门相衔接,建成于公元1706年(清康熙45年)。解放前,整个大渡河上 只有这座唯一的桥梁,是川藏交通的咽喉要道。今天,山区久雨初晴,天高云淡。 由十三根长达百米的铁索组成的沪定桥,象一道长虹横跨大渡河上,使人联想起当 年红军战士迎着硝烟进击的情景。

欢腾的人群让开了一条路,胡耀邦踏上左摇右晃的铁索桥,健步走过桥去。他 站在桥西的石台上,望着脚下汹涌奔腾的河水,深情地告诉人们,当年红军战士就 是从这里出发冒着敌人的炮火冲向对岸的。他的话把人们的思绪带向那血与火的战 争年月

胡耀邦十分关心边远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 9月26日下午,胡 耀邦听取雅安地委书记汇报情况时,得知中央讲师团有十位同志在雅安帮助当地培 训师资,工作很有成效,非常高兴。他马上派随行同志在当晚冒雨去看望这些同志, 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第二天一早,又亲切会见了他们。以后,到甘孜州和 阿坝州,他都在百忙中分别会见了中央讲师团的同志,鼓励他们安心工作,胜利完 成任务。

丰富的资源,落后的面貌。胡耀邦认为繁荣山区经济的首要问题是端正思想, 引导群众开辟多种劳动致富的新门路。

胡耀邦一路看, 一路问,一路思索尽管汽车以平均每天200公里以上的进 程在高山、峡谷和原野上奔驰,但长征路上的万水千山,仿佛有情于当年的老战士, 如实地袒露现状、展示前景,催人一步一个脚印地再展宏图。

在林区,他看到:采伐过的林地上,横七竖八地倒着几丈长的圆木,还有大量 的火烧木、风倒木。任其腐朽。坐汽车跑了几天,沿途只见有一个地方在加工木材。

穿越一处处峡谷时,他看到:条条急流,落差很大,可建电站的地方很多,而 附近的居民却在烧柴做饭。

在幅员八千多平方公里,拥有四十五万头牲畜的红原县,他看到:只在县城里 建了一座奶粉加工厂,偌大的草原上看不见其他畜产品加工点。

在被誉为"人间瑶池"、"童话世界"的黄龙山和九寨沟风景区,他发现这里 每年接待中外游客达数万之众,而当地农民收人并不高。

他还听说,这一地区埋藏着黄金、大理石、云母、石膏、石棉等数十种有开采 价值的矿物,但富余的劳力却无活可干。

马尔康招待所的一间会议室里,汇报会正在热烈地进行。胡耀邦谈笑风生,其 他同志也无拘无束地发表意见或插话。气氛虽然轻松活跃,但讨论的问题却非常重 要。

四十岁的阿坝州委副书记周化勋,向胡耀邦汇报说,从五十年代开始,国家陆 续在阿坝林区建立了十五个林业企业,共为国家生产木材四千多万立方米,上交税 利四亿多元。因为采伐过量,目前控制采伐,剩余劳力二万五千人,要求中央和省 里帮阿坝州卸下这个"包袱"。

"你们不是卸包袱的问题。"胡耀邦立即抓住这一指导思想说:"要把包袱变 成财富,要把现在闲置的劳力变成有用之才。总的来讲,阿坝州八万多平方公里, 只七十多万人口,是人少了。不是人多了。问题在于你这里就业结构不合理。一面 是许多人没事干,一面是好多事没有人办、许多产业根本没有开发。"

胡耀邦时而站起来,时而用手势加重语气:"大的不讲,讲小事情。马尔康的 鸡蛋很贵,你们这里电多,可以办几个养鸡场,用电孵鸡。你们有草山,可以养奶 牛。还可以搞木材加工。林区的人民要富起来,只有四条出路:一是营林;二是加 工;三是采矿;四是修建。什么修公路、建水电站,都让老百姓去搞。还有商业、 运输、旅馆、饭店,也让群众去办。总之,东方不亮西方亮嘛!"

端正指导思想,满怀信心地引导群众充分认识和发挥高原、山区地域辽阔、资 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开辟多种劳动致富的新门路,这是胡耀邦认为繁荣山区经济必 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在雅安,他提醒地委和行署的领导同志,要看到本地有利条件,很好地利用木 材、竹子这一大资源,在林业、林业副产品的开发上,多做点文章。

在号称"遍地黄金"的甘孜州,他建议州委和州政府放手让群众开采黄金和其 他小矿点。

在九寨沟风景区,胡耀邦提出让农民直接办旅游,由农民为旅游的人提供副食 品,发展养鸡、养兔、种植蔬菜、水果的专业户;组织群众生产各种旅游纪念品。

在陇南地区森林茂密的康县、成县,胡耀邦要求各级领导充分依靠群众,充分 利用本地资源,创造出营林致富的新经验。

在视察途中,几乎每个地、州、县的领导都向胡耀邦反映,他们那里缺资金、 缺人才,要求中央支援。胡耀邦对他们说,党中央、国务院对边远山区和少数民族 地区的经济发展,一向是十分关怀的,尽可能在人力、财力上给予扶持和帮助。但 是,作为当地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不应该只依靠上面,而要自力更生。办法 有两条,一条是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集资,依靠群众的勤劳和智慧;一条是加 强横向经济联系,引进外资,吸引沿海、成都等外地的企业来投资。

谈到人才问题,阿坝州委书记阿登向总书记说:"我们这里条件艰苦,人家不 愿意来,希望中央和省里给我们派些人来"。

"你把关系颠倒了。"胡耀邦纠正了他的看法说:"不是给你派人来,而是你 要有吸引力。你把经济发展起来,门路多了,就能留住人,吸引更多的人来。今后 我们国家越来越多地要采取招聘的办法,吸引的办法,而不是全靠指派的办法,捆 绑不能成夫妻嘛!"

说得在场的人都笑了。

通过亲身体验,胡耀邦为这里的干部能长年坚持工作在海拔高、气候寒冷、交 通闭塞的地区,感到由衷的欣慰。但也觉察到他们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学习 不够,视野不宽,妨碍了思想、工作水平提高。到甘孜藏族自治州后,他便向州委 领导提出要改进工作方法的问题。胡耀邦说,你们州、县、区三级干部,一年下去 多长时间,什么时候下去,要作一个安排。大雪封山是下不去的,这段时间可以把 干部集中起来办学习班,半天工作,半天学习,学理论,学文化,学技术。一年完 了要考试、这样搞上三年,大家的水平都提高了。凡是地广人稀的地方,都可以采 用这种新的工作方法。根据各地的特点,确定自己的工作方法,这就叫实事求是! 他勉励大家只有埋头苦干,才能再展宏图,就象楚庄王的名言:"三年不飞,飞将 冲天; 三年不鸣,鸣则惊人。"这是胡耀邦对)I晒北高原和陇南山区的期望,也 是对全国所有经济还不发达的地区的期望,期望他们后来居上,一飞冲天!

胡耀邦鼓励基层同志"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不必绝对服从上面的规定,要 因地制宜,搞好林场。

初冬时节,鄂南、鄂东和赣西北山区阴雨连绵,寒风刺骨,天气显得比北京还 冷一些。

两辆旅行车载着胡耀邦一行,沿着崎岖不平的泥泞公路,往来奔波于幕阜山麓 和大别山麓的崇山峻岭之中。

这是一次日程很紧的旅行。尽管山高路滑,汽车仍以相当高的速度行驶,因为 从1984年12月4日至14日这十天之内, 要视察访问两个省十九个县市。这是十二届 三中全会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胡耀邦第二次到基层调查考察。山区群众对胡耀邦 在寒冬岁末这样不辞辛苦地从北京来到遥远的深山密林看望他们,同他们共同商讨 开发山区的大计,无不感到欢欣鼓舞。每当胡耀邦从驻地出发时,门口总是挤得水 泄不通,胡耀邦笑容满面地向自动位候的男女老少挥手致意,欢呼的人群朝着他热 情地鼓掌。

12月5日一早, 胡耀邦一行乘汽车离开京广铁路附近的咸宁温泉镇,很快就进 人山区。

约两小时后,汽车驶进一座小山城--通山县城。在县政府的招待所里,胡耀 邦一下车就召开座谈会,请县里的同志介绍情况。胡耀邦风趣地插话说:通山通山, 通通是山。你们要把山搞"通'",把库搞"活",多养鱼。要发挥山区的优势, 山上的树和山里的矿一起开发。山"通"库"活",山区致富就有希望。

他还强调说,要加快山区建设,就必须进一步放开山区政策,凡属群众能办的, 就要大胆放手让他们去办。

中共湖北省委书记关广富、副书记钱运录建议胡耀邦去这个县属的九宫山察看 林木。胡耀邦欣然同意,并立即驱车前往。高高耸立于鄂赣两省边界上的九宫山, 海拔1280多米,峰岩壁立,雄伟浑厚。据当地同志说,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兵 败后就是在这里被地主武装杀害的,后人还在这里设墓安葬了他。汽车越往上爬, 雾越浓,整个山岳都淹没在茫茫的云海中。胡耀邦在山顶一座招待所里会见了当地 干部,建议把九宫山辟为旅游避暑场所。

为了实地考察林区,次日胡耀邦到崇阳县访问时,特地去那里的林科所和桂花 林场进行了调查,同木场工作人员讨论了包山造林等问题。在修水,他对县里的同 志说,一路上,我看到你们这里过代的现象比较严重。国营林场、集体林场应该采 育兼顾。看来,林业政策要继续抓落实,林区群众收人少,积极性不高。要拿个办 法出来,还是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好。在铜鼓县,他说:"我认为山区林权 应下放,林业管理体制要改革,要搞承包,让林农有自主权。国营林场也要把责任 制落实到家庭,长期(比如说五十年)不变。农林扩权到家庭,渔业扩权到船。只 有这样,才能搞活。他认为,山上的小村小料,什么枝丫材、等外材、困山村等等, 应该统统放开,让林农去加工成锄头把、镰刀把等等。这样,山区的多种经营就能 比较快地发展起来。他还说,他不赞成用开梯田的办法在山上种树。把山坡垦了, 至少五年之内树长不起来,水土就会流失,还浪费了人力。他对县里的同志说,如 果是上面规定的,你们可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嘛。此外,我看到你们这里水 平梯田上种的是清一色的杉树。清一色容易发生虫灾,要种混交林,既可以防止虫 害,又可以保持生态平衡。

胡耀邦还注意到,差不多所有山区县都有荒山。他不止一次对各地的同志建议: 你们这里雨水多,条件好,能不能发动群众把这些荒山种上草,一人种十亩,一亩 地两、三年就能长几千斤草,可以养活一头牛,这样,还可以发展畜牧业,当年还 可以卖草籽,当年就有收益。即使一时种不上牧草,种茅草也好,茅草生命力很强, 可以造纸。这件事要一个村子一个村子地搞。第一搞好了,第二个就会跟上来。各 地的同志听了感到很受启发,都说胡耀邦给他们出了个好主意。

胡耀邦很注意考察山区矿藏的情况,他从各县同志的汇报中得知,这一带矿藏 资源丰富,煤、铁、钨、铜、锰、磷、黄金、石英石、石灰石、大理石等分布面广。 他高兴地说,这是山区群众致富的一大门路,要放宽政策,鼓励群众开矿。他在南 昌同中共江西省委第一书记白栋材、书记许勤和、省长赵增益等座谈时提出:请你 们考虑,是否能够把有色金属矿放开?是否可以规定,除国家开采的主矿不能动之 外,其余那些小矿,还有大矿的尾矿,都可以放手让群众开采。在大矿的周围也可 以划定范围放开。有人担心群众开采会"破坏资源",我看只要有国家的统一规划 和指导,有明确的纪律,并且认真检查监督,是可以避免的。这方面也要解放思想 啊!要想通一条:加快地下资源的开发,这才是真正的大局。胡耀邦还要随行的中 央经济部门的几位负责同志把这个问题也带回去研究。

农村经济结构要进一步调整,要更大胆地加快发展乡镇企业,搞好农副产品的 加工。

车抵赣西北的上高县城已是下午4时半。

胡耀邦就把大家找到一间会客室里, 同县委的同志一起开会。12月7日一早, 胡耀邦乘旅行车从修水县城出发,一连跑了铜鼓、宜丰、上高三个县,中间一点也 没有休息。

上高是江西省连续三年人均收人最高的县。县委书记用了一个半小时向总书记 汇报了他们的情况,将他们的经验概括成三句话:利用粮食的优势发展经济作物, 利用种植业的优势发展养殖业,利用农业的优势发展工副业和乡镇企业。

胡耀邦饶有兴味地听了了这些情况,他不时插话赞扬他们的成就,并且鼓励他 们再上一层楼。他一再强调,农村经济结构要进一步调整,要更大胆地加快发展乡 镇企业,搞好农副产品的加工。他说,我认为在这方面,应当把希望寄托在群众自 己干起来,主要依靠家庭工业和专业联户,支持专业户和专业村的发展。要放手让 农民自己发展乡镇企业,放手让农民到城镇来办第三产业。要告诉县、乡干部,不 要一说办什么,就想自己收上来,统统抓在自己手里。这是一个重大方针问题,必 须明确。

一路上,胡耀邦亲切地会见了各地一些专业户、专业村的代表。湖北通城县有 一个闻名遐迩的专事生产茉莉花茶的专业村--花亭大队。带头创业的这个大队的 支部书记黎水保在通城汇报这些成绩时,胡耀邦连声赞扬这个路于对。他还询问了 他们1985年的打算。黎水保说,1985年准备生产和加工花茶八千担,比1984年增加 1/3。胡耀邦祝这个专业村取得更大的成就。

12月13日,在鄂东大别山下的黄梅县,当地三位专业户代表一起来到招待所向 胡耀邦汇报他们的成就。胡耀邦同他们亲切握手,请他们坐下,并-一询问了他们 的生产情况。 张福村四十七岁的农民张令松联合本村另外两户农民大规饲养甲鱼 (即无鱼) 和黄鳝,是黄梅县有名的专业联户。胡耀邦问:"你们养了多少2销往 什么地方?"张令松说,甲鱼八千斤,黄鲜五千斤,都是在我们自己挖的水池里人 工繁殖的,主要是销往浙江温州一带。今年仅甲鱼就卖了一千斤。他还告诉胡耀邦, 他通过三年的摸索,现在人工繁殖的技术已过关了。他们三户还自筹资金和贷款, 买了一辆东风牌载重汽车、一辆拖拉机和一辆三轮车,从事长途和短途运输。胡耀 邦说,"你们这里交通方便。甲鱼、黄鳝生命力强,可以直接运往上海。"被人们 誉为一农民工艺家"的卢登桥有一手精制麦杆画的好手艺。1981年,他组织七个人 办起了"工艺美术厂"。他们利用棉花、麦杆、锯屑粉,精心制作各种人物、风景、 禽兽等玻璃屏画,模式新颖,栩栩如生,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 区。他向胡耀邦汇报后,还用自己的照相机为胡耀邦拍了几张照片。粮食专业户严 均先汇报了他全家承包湖田走向富裕的情况。胡耀邦同志高度评价了他们的成绩, 鼓励他们带动更多的农民勤劳致富,并同他们合影留念。

从上高来到锦江畔的高安,这个县乡镇企业和多种经营搞得都比较好。县委书 记向胡耀邦汇报时谈到,为了搞活流通,全县设了37个小集,使农民每三天能赶一 次圩,每次参加赶圩的人有三、五千至二万不等。县委认为这是个好办法。

胡耀邦沉思了一下,说:"你们想了没有,一块方圆二十华里的地方,东南西 北十公里,骑自行车要花费多少时间?"有的答三十分钟,有的说要四十分钟。胡 耀邦接着说:

"如果经过若干年努力,按照对群众方便的距离,把小城镇星罗棋布般地建设 起来,对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会有什么好处?我建议我们探讨一下。"于是,展开 了一场热烈的讨论。

县委书记翟时达说,有了小城镇,产品可以随时推销出去,需要的货物可以随 时买到,可以促进文化交流,可以传播技术带动周围农村。胡耀邦点点头说,农民 赶集,你们叫赶圩,不管几天一次,总要花一天的时间,这是低商品生产的产物, 是商品经济不发达的结果。欧洲许多国家的小城镇很发达,人们并不羡慕大城市。 我们也要逐步把小城镇搞起来。他强调说,随着经济的发展,建设小城镇将是改变 城乡关系,改变劳力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一项大措施。

12月14日,胡耀邦一行结束了鄂赣山区之行。这次的行程是:鄂南的咸宁、通 山、崇阳、通城、赣西北的修水、铜鼓、宜丰、上高、高安、奉新、定义。南昌、 九江,从九江渡长江到广济、东鄂的黄梅蕲春。浠水和黄石。

面对甘肃中部十八个干旱县的穷困面貌问题,胡耀邦深夜找来王兆国,商讨对 策。

八十年代初以来,胡耀邦的足迹印遍了中国的西部--西藏、新疆、云南、青 海和内蒙古的一些地方。一整套发展西部的特殊政策,在中央的主持下制定出来。 中国西部地区,正在发生着使人喜悦的变化。西部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这里 的繁荣富裕关系着中国大局的安定、团结、兴旺。

在甘肃, 1983年7月胡耀邦共停留七天,先后访问了陇南的天水地区、陇东的 庆阳地区、中部西南的临夏回族自治州和兰州市。他过去曾不止一次出人甘肃,对 这里的情况比较了解。他认为,甘肃从地理、气候、面积、土质方面说,发展林业 牧业有全国第一流的好条件,解放后又建立了可观的工业基础。因此,甘肃应当成 为将来开拓大西北的一个重要基地。然而,就目前来说,由于历史上生态平衡破坏 严重,干旱频频,甘肃一些地方比较穷困。他这次来考察,着重去一些比较穷困的 地区,同当地的同志一起研究怎样治穷致富并为将来的开拓准备条件。

胡耀邦对如何改变以定西地区为代表的甘肃中部十八个干旱县的穷困面貌问题, 特别关心。这里雨量稀少,生态破坏严重,粮食产量低,几乎年年要靠国家救济。 去年夏天赵紫阳来这里考察后,国务院决定每年拨出专款帮助这些地区恢复和发展 生产。 胡耀邦7月ZI日到定西地区的临挑后,特地把这些穷困县所在的定西、平凉 两个地委的负责同志请来,共同商讨如何使这些地区快一些在经济上彻底翻身的问 题。同时还派了几位随行的同志去定西地区最困难的社队的一些村庄,逐户了解农 民的生活。在座谈中他说,你们这十八个困难县怎.样才能较快地恢复过来,什么 时候能翻身,都要认真搞点调查,在这个基础上采取切实的措施。要力争尽快消除 历史上带来的严重后果,恢复生态平衡,使恶性循环变为良性循环。逐步走上安定 富裕的道路。他要求这两个地区的五万多名干部带头种草植树,每人每年种两亩草、 栽十棵树。他说,就是要干部带头,多干实事,不能含糊。

当天晚上,胡耀邦把随行的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王兆国找去,商量发动全国, 主要是北方青少年义务采集草种树种支援甘肃改变面貌的问题。王兆国当晚就打电 话给团中央进行筹划,回到北京后,他很快就召开电话会议,向各省、自治区的团 组织布置任务,并向全国青少年发出了号召书,雷厉风行地落实了这件事。

一支疾飞猛进的车队。冲破盛夏闷热的气浪,扬起满天飞舞的尘上,驶向海拔 2700米的高原新城--龙羊峡镇。在这里,清清的黄河水如同白链一般,在悬岩陡 壁之间呼啸奔突,泻人一片平湖之中。这是它漫长旅途中的第一个阶梯,也是我国 重点工程之---龙羊峡水电站工地。总书记胡耀邦来了,陪同他们来的还有兰州 军区第一政委肖华,青海省委书记赵海峰

"。胡耀邦一行是1985年7月23日下午6时到达龙羊峡镇的。他们不顾旅途劳顿, 六时半到工地视察,晚八时听取汇报,龙羊峡水电站是一个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枢 纽, 水库总容量为240亿立方米,电站建成后,每年可发电六十亿度,每年可节约 原煤240万吨, 供电范围除青海和甘肃两省,还可与西安、华北联网,对于发展工 业、农业、畜牧业,将会发挥巨大的作用。这一切中央领导同志自然是了如指掌。 胡耀邦在听取汇报时说:工程不要讲得那么细,简单几个大数给我们知道一下。原 来总书记更为关心的是人。他-一询问了几位工程局负责人的情况、年龄、籍贯、 文化程度,问得很细。

胡耀邦说:"英雄终究会有人知道的,真正的英雄终究有一天总会有人知道的, 坏蛋总会有一天破产。'四人帮'不是破产了吗?要相信这一条。"

胡耀邦在听取汇报时反复强调说:一件事情,要么就不干,要干领导就要自己 带头,这叫打硬仗,干部带头,自己过得硬,才有资格去评论人家。

胡耀邦说道:公道自在人心。做了好事,人民忘不了。

7月28日,胡耀邦一行,就要离开龙羊峡了。清晨,胡耀邦走出招待所的大门, 在招待所门前,亲切地接见了等在那里欢送的数百名龙羊峡人。

胡耀邦一面和工人们握手,一面热情地大声说:同志们,你们好!我们是来看 望大家,问候大家,大家辛苦了。我向根治黄河,造福中华民族的同志们致敬!

山东农村, 胡耀邦了解农民的衣、 食、住、行,提出在吃饭问题上也得来个 "改革"。

1984年Ic月ZI日晚,胡耀邦乘船到达烟台。紧接着就乘车东行。到胶东农村去 了。

访问的第一个村子,是牟平县宁海镇的西关村。胡耀邦一下汽车,一排身着西 装,打着领带的村镇干部热情地迎上前去。在一间摆满沙发和红木茶几的客厅里, 村党支部书记李德海向胡耀邦汇报了西关村的变化。

西关村原是一个穷村。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村子里办起了木材加工厂、吹塑 玩具厂。

电子仪器厂,在县城开办了大型商场和饭店。

1983年集体纯收人比1978年增加了八倍多,连续三年人均分配一千元。农民先 是搬进了排房,之后,又搬进了楼房。如今,别墅式的

"第四代住房"正在兴建。村里有花园和动物园,花园中建起游泳池、体育场, 盖起了影剧院。他们还投资五十万元与深圳一家公司搞产销联营,投资四十万元与 长岛县搞水产联营,预计今年集体纯收人可突破一千万元。

听到这里,胡耀邦插话说:你们生产年年大发展,逐年适当增加一点积累是应 当的,但为什么分配老是一千元?搞"封顶"可不好啊。封了顶,会影响农民的积 极性。每年增加几十元,或者分阶段,几年增加一次。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 对群众也是个鼓舞。

李德海解释说:近几年分配虽然没有增加,农民实际收人却增加了。买一台彩 色电视机,集体补贴20%的钱;从小学到初中,都不收学杂费;村里还出钱给上学 孩子做校服。

胡耀邦问李德海,你们一人有几套衣服?

李德海说,春、夏、秋、冬的衣服都有。胡耀邦说,一年四季,衣服要多搞几 套,穿得好一点。接着,话题又转到了"一日三餐"。他问李德海,农民三顿饭都 吃些什么?有没有牛奶?

李德海回答说:油条、豆浆、鸡蛋、点心,这是早餐;想喝牛奶,天天都有新 鲜的;午饭晚饭自己做,许多人家里都有电话,来了客人,一个电话到饭庄,"几 菜一汤"就送来了。

胡耀邦听了,非常高兴。他说:中国人的体质,还得多增加点高蛋白,要多吃 点肉和巧克力。跑马拉松,人家是二小时八分多一点,我们今年的最好成绩是二小 时十五分十一秒。

田径、游泳、足球搞不上去,与我们的体质很有关系。要引导农民多吃肉。干 八个小时的活,累得不得了,回到家里,切上一盘牛肉,说声:"拿杯酒来!"岂 不痛快!

几句话,引得一屋子的人哈哈大笑。

在荣成县石岛镇南车村,党支部书记王祖民告诉总书记,明年村办企业纯收人 要翻一番,人均收人可达一千五百元。

胡耀邦说,一千五百元就是好几百美元,你怎么消费呀?收入多了,要鼓励农 民吃有营养的东西,逐渐改变食物构成。他看了看坐在旁边的胖墩墩的王祖民,风 趣地说:看起来,你的身体比我好;但论体质,还是不行。你吃的淀粉太多了。要 减少淀粉,增加一些奶、鱼、肉、蛋。要舍得吃。每月吃上五十元,一年才六百元 嘛!

胡耀邦说,在吃饭问题上,我看也得来个

"改革",要废除那些不好的习惯。第一,要改变"暴食暴饮"。平时舍不得 吃,逢年过节,十几个菜,大吃大喝,结果,反而把身体吃坏了。"暴食暴饮"对 我们民族的体质损害太大。第二。要废除不卫生的吃饭方法,提倡分食,放点刀子、 叉子,多买点盘子,同桌分吃,中餐西吃,这样可以避免传染病。第三,要改变烹 调方法中那些落后的东西,讲究营养,讲究卫生。第四,要逐步改变人民的食品结 构。如果用一代人即三十年时间,使我们民族的食物构成改变为以肉、奶为主,那 就是一大胜利,这关系到中华民族体质的根本好转。农业部门,还有卫生部门,都 要很好地研究这些问题。卫生,不光是治病,首先还应当注意增进人民健康。

在胶东半岛,胡耀邦看的是农民的衣、食、住、行,但他思考的领域却远不止 此。胡耀邦对陪同访问的山东省委书记苏毅然说:我脑子里想的,还有另一个问题, 就是农村的电气化。不搞电气化,乡镇工业发展不起来,劳动生产率提不高,农民 的消费也上不去。目前,这个问题还没有引起有关部门足够的重视。近几年,家用 电器进了农家,一户每年需要多少电,一个县每年需要多少电,电源从哪里来?一 定要有一个总体设想。你们山东农村有五百万千瓦电,够不够?

苏毅然说:我估算了一下,大约要二百五十万到四百万千瓦。

胡耀邦说,就算四百万千瓦,只需四十亿元就可以搞起来。象山东这样大的省, 由群众集资办电,行不行?

苏毅然说,我们准备用集资的办法,多采一点煤,搞火力发电。胡耀邦对这个 办法表示赞赏。他说:你们山东的煤炭储量是一百四十亿吨,一年开采一亿吨,还 可以开采一百四十年嘛。山东能不能提前实现农村电气化?全国总得有那么几个省、 市搞试点,争取1995年以前基本实现农村电气化。实现了电气化,农村的文化、教 育、环境、卫生都会起变化。要充分认识农村电气化的意义。

一个普通的星期天,生性好动的胡耀邦一日巡视三个县,行程一千多里。

1982年4月18日, 星期天的早晨,一架草绿色的直升飞机,披着和煦的阳光, 穿越湛蓝的晴空,从北京向河北省易县飞去。这是胡耀邦到河北保定地区访问乘坐 的飞机。易县是他今天出访的第一站。

昨天,胡耀邦忙碌了一天,他刚刚送走了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总统尼古拉 ·齐奥塞斯库一行;明天,还要参加另一个重要会议。今天,他应该休息一下,象 北京普通的居民一样,过一个恬静的星期天。但是,他告诉身边的工作人员,给他 安排这样一个日程:利用星期天的时间,到河北保定地区的易县、安新、雄县农村 去看一看。

8时叨分左右, 胡耀邦乘坐的直升飞机飞到易县上空,没有马上降落。它从易 县东北部转向西南部的狼牙山,在易县上空转了两个大圈,细细地观察着从东北向 西南蜿蜒而去的太行山的绿化情况。

9时30分, 飞机降落在清西陵附近的一块空地上。胡耀邦走下飞机,便同等在 这里的易县县委的同志们亲切地交谈起来。胡耀邦说,从飞机上看,安格庄这面山 上有树,西南面山上都是光秃秃的,西边的安格庄水库周围也没有树。一定要多植 树多造林啊!易县面积是二千五百多平方公里,三百八十二万亩,你们一年造林面 积只有三万亩,十年三十万亩,这样的造林速度,一百年也绿化不了。他说,绿化 太行山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不把太行山绿化起来,不仅太行山的面貌改变不了, 整个河北也翻不了身。

最后,胡耀邦看到来易县西陵游览的人很多,便提出了一个饶有风趣的建议。 他说,可以发动游览的人植"纪念树",给他们准备好林苗、工具和肥料等,让他 们上山植树,自己挂上牌子,写上名字,作为纪念。胡耀邦接着说,天津、保定、 北京来游览的,欢迎他们栽五棵树、八棵树,第二年,第三年他还可以来看看 自己栽的树长大没有?前来游览的外国人如有兴趣植树留念,也欢迎他们栽几棵树。 中国的名山很多,泰山、华山、衡山、峨嵋山、狼牙山都可以这样办。

4月18日下午2时,胡耀邦乘飞机抵安新县白洋淀湖畔,飞机降落在宋庄大队一 块湖中苇滩上。胡耀邦下了飞机,便提议同县委的同志在湖中滩地上席地座谈;县 委的同志建议上机动小木船,到白洋淀里看看,胡耀邦欣然同意了。他们登上机动 小木船,出了与苇滩相通的水道,向浩荡的"大鸭圈淀"驶去。四月,虽然不是丰 水季节,但白洋淀却水天一色,一碧万顷。那被树丛围绕的是一个一个淀中村庄, 那青绿成片的是刚长出一尺多高的苇田。小船在发动机推动下,催开浪花,向前行 进。胡耀邦时而举目远眺,时而转身同坐在身边的县委书记王杰交谈:

胡耀邦问:"苇田实行了责任制没有?"

"实行了责任制,而且包了产。"

"包了好,包了好!"

这时,从芦苇丛中游出一大片白洋淀著名的"湖鸭",胡耀邦看了异常高兴, 用手指着鸭群问:"养鸭是不是也实行了责任制?"王杰答:"实行了大包干!" 耀邦同志说:"包了好,包了好!"

小船在波中转了一个大圈,约行八、九里,回到了岸上,胡耀邦邀请安新县委 的同志到飞机上谈话。在谈话中,他几次问到了群众生活水平怎么样;县委的同志 们回答说,群众生活逐年有所提高,原因是认真实行了生产责任制。胡耀邦听了这 句话,马上指出,实行责任制,要进行民主评议,不能让干部搞优亲厚友,厚此薄 彼,这个问题不只农村干部有,县里干部也有,这要查一查,主要是教育的问一题, 要及时发现及时纠正。

在谈到发展多种经营时,胡耀邦谈起白洋淀得天独厚的水产资源。他一个一个 地数着,发展淡水渔业、肯定前途很好,青虾、螃蟹是白洋淀的特产,闻名全国, 可以人工饲养;苇田要发展,产量要提高;把树种起来,要种果树,也要种杨柳林, 发展柳条编织业。三年后,你们让社员的收入翻上一番,好不好?

下午3时, 胡耀邦来到了雄县。河北第一书记金明已经先一步赶到雄县,等候 胡耀邦到来。胡耀邦对雄县是很熟悉的。这个县在十年动乱中,由于两派斗争激烈, 反复多,工作和生产长期上不去。这次胡耀邦到了温泉招待所会议室,第一句话就 问:"雄县的派性问题从思想上解决了没有?"县委书记李桂钧汇报说,全县出现 了安定团结,生产向上的好局面。胡耀邦听了笑着问:"是真从思想上解决了,还 是一时销声匿迹了?胡耀邦接着说,河北党组织是有功绩,有光荣传统的,但也要 讲两点论,它也有长期留下来的盲目的山头、宗派情绪和盲目的自满情绪。这两个 盲目情绪把党的是非搞混了。共产党是讲是非的,是对人民负责的。不要以人划线, 要以党性划线,以党的原则划线,谁是谁的人啊,都是党的人!"

太阳快落山了。在这十一多小时里,胡耀邦乘坐直升飞机四起四落,行程一千 多里。所到之处,他既要考察现场,又要听取汇报,先后同省、地、县几十个干部 座谈,并就大家关心的许多重大问题谈了意见。这个普通的星期天,胡耀邦就是这 样度过的。


分类:共和国人物 书名:胡耀邦传奇 作者:齐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