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章 梅水之滨 | 叶剑英传 | 共和国人物

Category: 叶剑英传
01章 梅水之滨 | 叶剑英传 | 共和国人物

01章 梅水之滨


一童年在雁洋

1897年4月28日(清光绪二十三年三月二十七日),叶剑英诞生在广东省梅县雁洋堡下虎形村一个个商人家庭。

梅县古称梅州、嘉应州,是一个钉着扎00多年历史的古老城邑。自明清以来,梅县由于华侨日益增多,文教事业日渐发达,因而被称为"人文秀区"、"华侨之乡"、"足球之乡"。梅县县城东30公里处的雁洋堡下虎形村,因地势呈虎形而得名。它头饮梅江水,背负虎形山,气势雄伟,风光崎丽。据叶氏宗词族谱记载,叶剑英的祖先是宋朝时由中原南迁的汉人,即所谓"客家人"。叶家祖辈移居此地后,开山筑室,创业传宗。①叶剑英的祖父名福智(1828-1893)。他青年时期,在下虎形村附近的横山镇以屠宰为业,借屋娶妻,生有5子。叶福智按照家谱,依次给5个孩子起名为铭祥、钦祥、鉴祥、锡祥、钻祥②。

叶剑英的父亲叶钻祥(1872-1921),与4位兄长同继父业,经营小本生意。后来兄长们相继出走南洋,唯独他留在家乡。①叶钻祥自幼跟随仲兄钦祥练习武艺,并考中过武秀才。尽管他练得一身武功,但无用武之地,只好继续留在横山做酿酒、磨豆腐一类的小本营生。每逢圩日就到松口镇去摆摊叫卖。此外,常常帮助穷苦人杀猪、打鱼,有时还兼做'冰客",往返于南洋和雁洋堡之间,热情地为华侨和侨眷捎物送钱,传递信息。他心地善良,耿直厚道,办事稳妥,颇为乡亲们所称道。②叶钻祥19岁那年,与一个名叫陈秀云的姑娘结为夫妇。陈秀云比叶钻祥小1岁,生在松口镇梅教乡田背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陈玉华,母亲范氏,秀云为长女。她自幼没有读过书,但聪明贤慧,勤劳能干,对客家妇女的"四头四尾"的妇工,即"家头教尾"(教育子女)、"田头地尾"(种田耕稼)、"针头线尾!"(缝补衣裳)和"灶头锅尾"(家务劳动)样样在行。她敬重公婆,体贴丈夫,勤俭持家,睦族和邻。平时操持繁重的家务,还常帮人打点短工,补贴家用,是一位贤妻良母。父母勤劳、善良的品德,对少年时期的叶剑英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叶剑英出生时,中国正处在灾难深重的年代。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主义侵入,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大清帝国政府腐败无能,丧权辱国。劳苦大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以康有为、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忧国忧民,奔走呼号,力图唤醒全国人民奋起,与帝国主义、封建势力抗争。社会矛盾的日益尖锐化,促使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加速走向灭亡。

反动统治阶级越是接近末日,对人民群众的剥削和压迫愈加残酷。人民的生活也就愈加困苦不堪。据《嘉应州志》载,清朝末年,梅县一带已是"土瘠民贫"、"苛法密布,民不聊生",叶剑英出生前后的家庭经济状况,同①在梅州市、梅县党史办、梅县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查阅的资料,1987年10月--1991年5月。《光绪嘉应州志》,军事科学院图书馆藏书。

②《叶俊贤公词堂族谱》

①叶剑英谈话记录,1980年12月13日。

②雁洋、横西部分于部、群众座谈记录,1987年10月。

梅县大多数劳动人民家庭一样,十分贫苦。后来,叶剑英的4位伯父到南洋,积攒了些钱,寄回家来,由叶钻祥掌钱理事,合伙盖起一栋房子,为纪念父亲,命名"福智堂"。那年月,天灾人祸不断,苛捐杂税又多,叶钻祥的小本生意很难维持,家中常缺钱买米,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穷人偏多子。叶剑英的父母先后生下8个孩子,因为贫病交加,无力抚养,有4个孩子未及成年就夭折了。叶剑英还算幸运,勉强活了下来。父母按照家谱给他起名为叶宜伟。活下来的还有2个妹妹,才英和顺英,很小就当了童养媳。顺英后来又被转卖到江西,受尽折磨,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兄妹才得以重逢。活下来的唯一的弟弟道英(宜导),也是历经艰难,在颠沛流离、饥寒困苦的环境里长大成人。①叶剑英7岁那年,父母送他到雁洋堡钟做泉、古玉泉私塾读书,曾受教于雨苍公等。所学功课,无非是"诗云子日"一套。②中日甲午战争之后,随着西方外来文化的侵入,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受到冲击,国人逐渐提倡新学。梅县开展新学运动比较早, 1905年,雁洋堡就办起了初级小学怀新学堂,开设的课程有国文、算术、常识、唱游等等。学堂的先生都是思想新颖的青年知识分子。叶剑英随着新学潮流,也转到怀新学堂就读。

贫家出俊才。叶剑英读书很用功。在学堂上课时,他聚精会神地听讲,放学回来,一边参加家务劳动,一边坚持复习功课。

书本成了他的新伙伴。每天晚饭后,他和弟妹们帮助妈妈收拾完碗筷,用抹布把小方桌擦得光光亮亮,就摊开书本,做起功课来。家里买不起油灯,他就在大人的帮助下,从山上砍来一种野生的细竹,经过加工,做成"竹精子",点燃照明。"竹精子"燃烧时爆裂的火星,有时烧焦了他的头发,母亲见了十分心疼,而他自己却仍在埋头读书,毫不在乎。这段灯下苦读的岁月在叶剑英童年的记忆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80年5月, 83岁高龄的叶剑英重访雁洋旧居时,看到几时用的小方桌尚在,触景生情,赋诗一首:八十三年一瞬驰,木窗灯盏忆儿痴。

人生百岁半九十,

万丈霞光值暮时。

少年的叶剑英活泼好动,不但书读得好,而且喜欢体育活动,是个踢足球、踢毽子的能手。他热爱劳动,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与小同学们结伴上山打柴。除了打柴之外,叶剑英还时常在横西村头那棵大榕树下,帮助父母喂猪,卖"仙人粄",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在那棵大榕树下,叶剑英还常常听来往的大人们谈今论古。他在这里听过"三国"、"西游记"、"封神榜"、"岳母刺字"、"八仙过海"等故事,也听过"长毛造反"的民间传说和孙中山革命的消息。叶剑英和小朋友们慢慢知道了"红顶子"、"洋鬼子"不是好东西,便把"捉人子"、"打野仗"的游戏改叫"打洋鬼子"。叶剑英通常是这种游戏的小首领。②大榕树下,可以说是少年叶剑英的另一个"大课堂"。

①访问阿绪嫂、叶选桥、叶复觉、叶选正、严焕松、严景松谈话记录,1987-1992年。

②在雁洋叶剑英元帅纪念馆查阅的资料,1991年5月。

①《叶剑英诗词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4月版,第209页。

②访问张启成、陈耀忠、叶演豪、何亚顺谈话记录,1987年10月。

二丙村三堡学堂

1908年, 11岁的叶剑英,已长成一个英俊少年。这时,家境也稍为好转,父母决定送他到离雁洋10多里路的丙村三堡学堂住校读书。

三堡学堂,是由金盘堡、锦州堡、雁洋堡联合创办的一所公立高等小学。

这所学堂的校长和教员大都是不满清朝封建统治、主张"教育救国"的爱国青年。当时学堂是四年制,设置甲、乙、丙、丁4个班次,叶剑英在甲班。

据他当年的同学温日新、温瑶生、廖光史回忆,叶剑英那时的学习成绩是几个班里最拔尖的,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他除了完成学校规定的各门课程外,还多方借阅许多课外书籍,尤其爱好写诗作文。他的作文经常被老师拿去"贴堂"展览。

学校聘请的一位名叫李煮梦的老师,诗文极好,才华出众,是柳亚子创立的"南社"的诗友。李老师很欣赏叶剑英的诗文,经常亲加指点,使其习作大有长进。叶剑英直到晚年还怀念这位启蒙老师,还能背诵李诗"调高位风雨,笔健走雷霆","剑气纵横盘北斗,萧声凄咽拂南天"等佳句。①1977年夏天,一次偶然机会,叶剑英得到一部"南社"集刊,诵读之余,回忆起当年向李老师请教《诗经》的情景,在书的封面上意味深长地写下这样两句诗:"说部我输李煮梦,小戎离黍出诙谐。"

叶剑英自幼喜欢爬山和游泳,到了三堡学堂学习国文、英文、地理、体操等课程后,对山山水水更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到节假日,他常常约三、五个要好的同学去游玩。附近的名胜"三坎石"、"仙水塘"、"北帝宫"、"梅子坑",还有阴那山的"灵光寺",都曾留下他的足迹。他随身带着小本子,每到一处,凡是刻有楹联的地方,他都要停下脚步,留意观看,一边吟诵,一边抄写。就这样,一句句妙语佳联深深地印迸了他的脑海,对他不断提高诗文写作水平很有帮助。

当时,长夜如磐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正在发生剧烈的震颤。自从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于1905年在日本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以后,全国各地的革命党人相继组织武装起义,向封建帝制王朝发起了猛烈冲击。在这种革命形势下,参加同盟会的梅县籍留日学生也创办了《梅州杂志》,宣传孙中山的革命学说,同时把大批革命宣传品寄回梅县。同盟会的《民报》,陈天华的《猛回头》、《警世钟》,还有邹容的《革命军》等等,成了三堡学堂进步师生争相传阅的读物。叶剑英读到这些革命书籍,常常热血沸腾,激动不已。

三堡学堂的进步老师,也不断向学生们灌输新的思想。校长谢鲁情是一位出生于印度尼西亚邦加岛的华侨富商之子,他受到孙中山思想的影响,回国参加同盟会,创办新学,利用各种场合,向学生宣讲孙中山的学说。还有一位老师林修明,也是同盟会会员,毕业于日本的体育学校,先后在松口体育学堂和三堡学堂任教。他上体育课有个规矩,无论春夏秋冬,每次排队,都要使队伍面向太阳。夏天学生们怕晒,请求背阴站队,他不答应,并且说:"你们长大后,应当准备投笔从戎,而一个真正的军人是不怕太阳曝晒的,怕晒就没有资格当军人!"他常常把体育课当成政治课,借题发挥,向同学们讲了许多历史上官逼民反的故事,从太平天国讲到义和团,从义和团讲到孙中山。①访问王匡谈话记录,1991年6月6日。

叶剑英从这两位师长处得到许多有益的教诲,孙中山这位革命先驱的高大形象,在他心灵上逐渐打下了清晰的烙樱三剪辫子,打"潮勇"有一次,林修明突然取下帽子,摘掉了头上的发辫,学生们的几十双眼睛一下子都瞪大了。原来,林老师早已剪掉辫子,戴的是一盘假发。林修明慷慨激昂,向学生讲述清朝规定男人蓄发,留辫子,要革命首先要剪掉头上的辫子,表示反抗清朝封建制度的道理。叶剑英和同学们听了,十分佩服林老师的学识和勇气。他和其他几个胆大的同学,也学着林老师的样子,剪掉头上的辫子。这件事很快轰动了学堂和村镇。顽固保守的乡绅骂他们"无法无天",要校方严加惩处。叶剑英等几位同学由于得到校长谢鲁情和进步教师的支持,胆量更大了。在他们的影响下,三堡学堂又有些学生跟着造了自己头上辫子的"反"。那些顽固保守的人见此情景,连声哀叹,徒唤奈何。

剪辫子的风潮过去不久,学堂里又发生了另一件引起丙村轰动的事。

丙村是梅江边一个较大的镇子,也是一个比较热闹的码头。东来西往的船只常常在这里停靠。当时,潮州的知府时常派官船到松口、丙村、梅县县城运送货物,押解案犯,办理公务。一些潮州府的清兵,头戴红缨帽,身穿青马褂,胸前绣着一个"勇"字,人们称之为"潮勇"。他们每次坐船来到丙村,总是为非作歹,勒索财物,闹得鸡犬不宁。百姓不堪其苦,骂他们是"红头苍蝇",告到官府,官府不但不管,反诬之为刁民告恶状。"潮勇"得到官府庇护,气焰更加嚣张。

"潮勇"明抢强夺的事,也惊扰了三堡学堂的校长和教师们。那时,学堂的经费来源,很大一部分靠镇上肉铺上缴的"牲口捐"。每逢肉铺被抢,官府不管,总有肉铺老板跑到学校告状,要求减免捐税。学堂师生们对"潮勇"的恶劣行径感到十分气愤。

一天下午,叶剑英和同学们看到镇上几家肉铺的老板跑到学校告状说,"潮勇"又来抢肉了。叶剑英和同学们义愤填膺,要求校方伸张正义。校长谢鲁情很赞赏同学们的胆量,率领叶剑英等十几个同学,带着棍棒,向镇上奔去。

几个"潮勇"见校长带着学生来问罪,便强词夺理,耍赖狡辩,还辱骂学生们是狗咬耗子--多管闲事。谢校长和学生们寸步不让,要他们把抢来的东西归还物主,叶剑英等几个大一点的学生上前动手与清兵争夺,镇上的许多居民也纷纷围上来给学生们助威。清兵见此情景,软了下来,被迫交出了所抢的牛肉等财物。谢校长和学生们将他们带到学堂,教训了一顿,然后又扭送到了官府处理。

三堡学堂师生打"潮勇"一事,有力地打击了"潮勇"的气焰。从此,潮州府的清兵再也不敢轻易到丙村去骚扰了。①1911年春节刚过,三堡学堂校长谢鲁情和教师林修明忽然不辞而别。叶剑英和同学们见不到这两位受尊敬的先生,都很纳闷,也很想念。原来,他们是秘密地去广州参加了筹划已久的黄花岗起义。林修明在战斗中壮烈牺牲。谢鲁倩于起义失败后,又去参加组织光复军,继续进行起义的准备。

1911年10月10日,震惊中外的辛亥革命爆发了,武昌新军在同盟会的宣传鼓动下,首先起义。各省纷纷响应,相继独立。梅县地区也沸腾起来了,起义军于12月攻占了县城,民心大快。

①《广东省梅县丙村中学校刊(1905-1985年)》。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在南京正式宣告成立。从此,2000多年封建帝王的统治宣告结束。三堡学堂的师生们,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庆贺革命政权的诞生。教师们眉飞色舞地给学生讲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的详细经过及其伟大的历史意义。叶剑英听得入了神。课后,他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对同学们说:"现在是民国了,我们的国家得救了。我们要努力学习,将来为国家做一番事业,使国家富强起来,再不受人欺侮。"

老师还要求学生们结合辛亥革命,写一篇以"论兵"为题的作文。叶剑英在构思时,想到老师平素讲的中国历史上无数次战争和武昌起义的壮烈情景,顿时思路大开。他开宗明义地写道:"兵之物,大矣哉!"接着,在文中引经据典,讲述军队的重要作用。这一篇作文,又被老师当作范文,拿去"贴堂"。①①梅县丙村中学部分教职工座谈记录,1991年5月。

四就读东山中学,立志报国救民

1912年1月,叶剑英以"最优等"的成绩从三堡学堂毕业后,考入梅县务本中学。这是一所由外国传教士与梅县地方人士合办的私立中学。据当年的老同学李巨昌、杨干五等回忆,学校自由空气浓厚,不受官方限制,师生恩想异常活跃。叶剑英入校后,很快成为学校中的一名活跃分子,并被选为学生自治会会长。这年冬天,梅县临时议会根据广东省府的指令,决定将务本中学和其他三所中学合并,改为官办,并派来了官方校长。官方校长是一个守旧人物,他一上任,就改变学校许多规矩,禁止学生的进步活动,歧视、排挤贫家子弟。这引起了进步师生的强烈不满。

这时,原来的校长叶则愚,教师叶菊年、邓小楼等人,正在筹办梅县私立中学。叶剑英代表学生会表示支持,并联合100余名学生,闹起了反对官派校长的学潮。省教育局强行禁止,进步师生忍无可忍,毅然冲出校门,迁到东门塘的叶家祠堂,暂时安顿下来,后来又搬到"东山书院"。不久,在教育界进步人士和学生家长、乡绅以及海外爱国华侨的鼓励、支持下,加上师生的共同努力,在县城东山脚下建起了新校。①东山中学建校之初,困难重重,百端待举。师生们并没有被困难压倒,他们自己动手,制做教学用具,勤俭办学。后来,第二任校长陈春舫亲自到南洋募捐,得到海外华侨的资助,学校逐步渡过难关,校舍和各种设施陆续建立起来。1957年3月25日,叶剑英在为纪念母校建校44周年的"年年桃李,岁岁芬芳"题词中称赞:"东山,是初升的旭日光芒照耀的地方。???""母校的来历,是老同学们反对官方势力,不怕艰难的手创"。1978年特为母校题写了"广东梅县东山中学"校牌和"努力教学,为建成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的题词。

叶剑英和东山中学的第一批学生,深知学校创建不易,因而更加珍惜时间,刻苦学习。他们爱校如家,尊重老师,团结同学。在学习上,他们互勉互助,共同进步。叶剑英的学习成绩在班里总是名列前茅。除了学好学校规定的课程外,他还如饥似渴地惜阅大量课外书籍。主要有孙中山的著述,和一些进步的报刊。更多的是文史方面的,诸如,《战国策》、《史记》、《汉书》、《三国志》和《文心雕龙》、《古文辞类纂》、《聊斋志异》等古籍。

叶剑英尤其酷爱楚辞、唐诗、宋词、元曲等古典诗歌。对许多大家的名篇爱不释手,能背诵如流。他对梅县地区的名人诗文更是偏爱,如清人宋湘的《红杏山房诗钞》、黄遵宪的《人境庐诗草》、丘逢甲的《岭云海日楼诗钞》,还有吴兰修的《桐花阁诗钞》,女诗人叶碧华的《古香阁诗文集》等等,他都潜心习诵过。他还如醉如痴地钻研旧体诗词写作规律,搜集、学唱山歌。

这就为他日后创作自己独特风格的诗词,打下了极其坚实的基矗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阅读大量书籍,使步入青年时期的叶剑英文恩敏捷,才华横溢。他与同班的高材生章公剑、丘羡尹、萧人风、李巨昌等经常交换诗文和写作心得。他们的习作受到校长叶菊年和国文教师杨徽五的青睐。杨老师很喜爱他的学生叶剑英,常常当面给叶剑英评点诗文,传授写作之道。叶剑英的作文在他刻意指点下不断长进。一次,他高兴地在叶①叶剑英谈话记录,1982年4月24日。《梅县教育志》,广东梅县教育志编纂组,剑英的一篇作文后面,批了"奇峰突起"四个字。

叶剑英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社会活动能力强。校学生自治会成立初期,大家选举他担任会长。他和老师、同学磋商后,制定了《学生会章程》,立下了这样的宗旨:"昔人有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今日之学生,即将来之公民。学校所以养成有用人才,为将来利国福民。故学生在校,即当锻炼其身心,增进其学识,以实利为归。非从前之学究之熟读书本,博取无谓之功名而已。学生自治可以适合以上要求,辅助学校之不逮。此本会成立之主旨也。"①叶剑英在学校的魁星楼召集学生会全体会议,一致通过了这个章程。

学生会在叶剑英主持和老师指导下,逐步建立起国文、英文、数学、理化、科学、社会等研究社,设立演说会、游艺会、新剧社等组织,筹办了阅书报室、卫生部、营业部和球队,还出版了《东山月刊》。

学校门口的状元桥,东山上的千佛塔,校园里的魁星楼,是叶剑英和同学们经常聚会的地方。他们吟诗作文,谈古论今,每每满怀激情,高声朗诵岳飞的《满江红》和文天祥的《正气歌》。叶剑英在文体活动方面,向来是一个积极分子。他不但胡琴拉得好,还会打洋琴,弹钢琴,吹喇叭。他还是一个讲古书的能手,说话幽默风趣,颇有演说技巧,一讲起古书来,很能吸引一些听众。状元桥头有一位做小买卖的杨老伯,听叶剑英讲"三国"就入了迷。他常常请叶剑英到那里讲"专潮,每次都是以茶水招待,并"赏"给花生米吃。叶剑英在新中国建立后,有次回梅县路过状元桥,还问那个小店铺和杨老伯在不在,并兴致勃勃地回忆起当年讲"三国"、吃花生米的故事。

在连年战乱的背景下,东山中学开设了一个体育课目叫军事体育,这个课目不只是要求学生带上枪和体育器材到野外进行瞄准、刺杀等操练,有时还进行交战演习。"交战"双方,编成两个小队,制定攻守计划,从行军、宿营、野炊,到遭遇、交锋,都在野外进行实地演练。有时还点起松油火把到山上"打夜战",做得很像一回事。校方很支持这项活动,有时杀猪宰羊,慰劳学生。叶剑英在上野操、"打夜战"中表现得很有组织才能,每当开展上述这几项活动时,老师和同学们便让他当"排长"和"连长"。

东山中学后面五华里处,有两处名胜叫大东岩和油岩寺。叶剑英常来这里跑步和游览。临毕业那一年的秋天,叶剑英特意邀请同窗好友到油岩野游。

他们一边游览景致,一边议论时事。当谈到窃国大盗袁世凯阴谋复辟帝制,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丧权辱国的罪行时,大家莫不义愤填膺。对全国各地兴起的讨袁声浪,则击节赞赏。同学们互相勉励,希望毕业走出校门后能做一名讨袁大军中的马前卒。有感于此,他们纷纷吟诗言志。叶剑英凭高远眺,但见群峰起伏,气势雄伟。他稍加思索,出口吟道:放眼高歌气吐虹,也曾拔剑角群雄。

我来无限兴亡感。

慰祝苍生乐大同。①众人听罢,拍手称好。叶剑英走进寺中,向和尚借来笔墨,挥挥洒洒将诗写到油岩寺墙壁上。这首诗显示出青年时剑英向往大同世界的博大志向。

①《广东省梅县东山中学革命史》,中共梅州市党史研究室、东山中学编著,①《叶剑英诗词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4月版,第1页。

1915年秋,眼看东山中学第一届学生就要毕业了。身为学生会长的叶剑英和同学们准备编辑一本毕业生《同学录》。大家委托他来写一篇"序言"。

叶剑英推辞说,这篇领衔之作,应该由校长和老师来写。但校长和老师都认为叶剑英文笔好,仍然推举由他执笔。于是,叶剑英只好从命,写下了第一届毕业生《同学录》序言:"声华之友,以利相交,见利则争先,利尽交疏。道义之友,团结不懈,成则为周武三千,败则为田横五百,可常可变,可生可死。他日东西异地,南北异途,显晦异时,荣枯异遇,回忆东山风雨,渺若江河。??"据校长李泉隆和叶道英回忆, 1938年,叶剑英从武汉八路军办事处寄给东山中学的信中,还特意重抄这篇"序言",附在信后,用以激励校友。

就在叶剑英即将毕业之前,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情。当时的省教育局通知梅县各中学举办学生成绩展览会。参展的学校有的是外国教会办的,有的是官办的,还有的是私办的。叶剑英和东山中学的许多教师、同学,都主张要集中时间和人力,办好本校的展览,充分展示学校的面貌。但校长怕得罪官方和其他学校,因而不同意他们的意见,主张展览规模要尽量缩校叶剑英与同学丘宏铨等坚持意见,并动员人力办起展览来。

校长对此事大为不满。他本来对叶剑英印象很好,没想到这一次这位高材生如此高傲,敢于触犯他的尊严。于是,便严厉训斥叶、丘,并以扣发毕业文凭相威胁,要求他们承认错误。

叶剑英一气之下,卷起铺盖回到了家。父母以为儿子毕业回来了,待儿子把事情经过详细说明之后,父母不仅没有责怪,反而对他的行动表示同情和理解。

叶剑英离开学校之后,师生们议论纷纷。校长有些后悔,便托人给叶剑英捎去一封信,劝他回校领取文凭,但信中仍不乏责备之意,希望他"认错"。

叶剑英读罢来函,仍不改初衷。他觉得应该承认错误的是校长,而不是自己。

他当即回信,拒绝返校。他在此信末尾表示,"自古英雄多出自草莽,大丈夫何患乎文凭!"①叶剑英虽然被迫提前一个月离开了学校,但他对母校始终怀有深情。他投身革命后的几十年中,一直关心着母校的成长和进步。新中国建立后每逢重要的校庆活动,他都要写信或题词,表示祝贺。他还多次利用机会,回母校探望,帮助解决各种问题,关心同学德、智、体全面发展。他始终没有忘记母校对他的培养教育。

①访问卢伟良、张其标谈话记录,1987-1992年。


分类:共和国人物 书名:叶剑英传 作者:中央文献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