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宫廷殉葬-好故事网

最后的宫廷殉葬-好故事网
 



最后的宫廷殉葬


  ■ 王永坤

  《民间故事选刊》2005年第1期  故事传奇-传奇庄园

  公元1436年,明朝第五代皇帝宣宗"驾崩",葬往陵墓时,新由皇后升格为皇太后的孙太后按明太祖朱元璋制定的宫例,发布第一道太后懿旨,就是将数百名宫女通通由侍卫驱往墓道殉葬--谓之"宫殉"!

  宫殉这天,宫女们双手被缚,被长绳穿成一串,宛若送往屠宰场。她们不甘就死,哀号连连,悲声震天,令人惨不忍睹!突然,一个头发飞蓬、花容惨淡的宫女竟然挣脱了束缚,发疯似地跑出墓道,直向前来观看葬礼、新继位的皇帝明英宗扑来!只见那个宫女伸出被绳子磨得鲜血淋漓的双手,一把将九岁的小皇帝紧紧揽在怀里,嘴巴一张一翕,似乎在呼唤着什么,却发不出声来,脸上的泪水"扑簌扑簌"纷落如雨,原来是个哑宫女!小皇帝挣脱不得,吓得"哇哇"大哭。周围的大臣侍卫们投鼠忌器,个个畏缩不前。

  令人诧异的是,哑宫女丝毫也没有伤害小皇帝的意思,抱着小皇帝哭了一阵,笑了一阵,又蹲下身来,为小皇帝揩去脸上的泪珠,眼里竟然流露出万分慈爱怜惜的神情!几个侍卫趁机上前,一把拖走了她,将她重又推进墓道。随着"哐"的一声巨响,墓道门轰然沉落,殉葬宫女们的惨号顿时听不见了,大臣们这才都松了一口气。一旁坐在凤辇上主持葬礼的孙太后却脸色惨白,额头上虚汗直流

  弹指间,二十八年过去,孙太后病入膏肓。尽管明英宗和皇后钱氏晨昏定省,朝夕问安,严督太医诊治,但孙太后的病势还是越来越严重,不几日便进入谵妄状态,双手紧握,对空叩拜,口里喃喃有词:"上天饶命,祖宗饶命,陛下饶命!奴婢不该丧尽天良,不该夺走他人之子"明英宗和钱皇后听了,面面相觑,诧异万分。第二天,孙太后清醒过来,双目明亮,分明是临死前的回光返照。明英宗急忙叩问孙太后有何遗言。孙太后双泪长流,定定地望着明英宗,满面愧色,喘着气道:"陛下,我我对不起你呀,我我瞒了你这么多年!我我不是你的亲生母亲,你的亲生母亲是,是"话到此处,孙太后突然悟到什么,咬紧牙关,什么也不说了,最后双目一闭,溘然长逝。

  孙太后临终前的这几句话不啻石破天惊,明英宗蒙了,他呆呆地望着孙太后的遗容,件件往事潮水般地涌上心头

  说来明英宗朱祁镇虽贵为皇帝,可他两起两落的遭遇也够坎坷离奇的。九岁那年,他接了父亲明宣宗的皇位坐了龙廷,朝中大事全凭母亲孙太后为他做主。凭心而论,孙太后并不是一个称职的贤太后,但她对儿子明英宗却十分疼爱,甚至是溺爱--她让司礼太监王振一伙整天陪着小皇帝吃喝玩乐,飞鹰跑马。自以为是的明英宗长大亲政后,于正统十四年在王振的怂恿下,不顾大臣们的强烈劝谏,轻率地率领四十万大军"御驾亲征"瓦剌,结果被能征善战的瓦剌人在土木堡打得大败,几乎全军覆没。明英宗本人则被瓦剌兵活捉,堪称奇耻大辱!败报传来,孙太后和钱皇后又惊又怕,孙太后急急地将宫中珍宝悉数搜罗起来,整整装了八大车,送到瓦剌军营,企图赎回明英宗。与明英宗一向恩爱的钱皇后则整日以泪洗面,以致哭瞎了一只眼睛!待明英宗在塞外蒙古高原吃尽千辛万苦,颠沛流离一年多,终于回到北京时,他的皇位已被弟弟明景帝朱祁钰乘乱夺走。明景帝嫉恨哥哥,明里封哥哥为"太上皇",暗中却将他和钱皇后禁锢在南宫,派重兵把守。为防止明英宗东山再起,明景帝甚至要把他活活饿死。多亏孙太后和钱皇后婆媳二人早有防备,两人一外一内,花重金暗中买通太监,偷偷接济明英宗,才使明英宗渡过难关,活了下来。总算皇天开眼,苦苦熬过八年后,明景帝病重不能上朝,孙太后抓住时机,联络依附明英宗的大臣们发动"夺门之变",万分惊险而又侥幸地使明英宗"复辟"成功!

  第二次登上皇帝宝座的明英宗对母亲孙太后感激万分,同钱皇后一起对她孝顺有加。可他怎么也没想到孙太后临终前竟说出这样的话来,更难以接受孙太后不是自己的亲生母亲这一事实!

  安葬了孙太后以后,明英宗整日眉头紧锁,郁郁寡欢,心中萦绕着孙太后临终前的话语,思量再三:既然孙太后不是自己的亲生母亲,那么自己的亲生母亲又是谁呢?现在又在哪儿呢?是死了,还是仍然活着?孙太后为何要把这事一直隐瞒到死才说呢?知夫莫如妻,钱皇后瞅了个机会,屏退众宫女和太监,从怀里掏出一个锁面上刻有"福寿双全"阴文字样的白玉连心锁,敬呈给明英宗。明英宗一见大骇:好眼熟的白玉连心锁!记得自己小时候脖子上也曾挂过这么一把白玉连心锁,只是锁面上的"福寿双全"四个字是阳文。明英宗即命司礼太监去内府典宝局找出那把他当年挂的锁来(这典宝局就是专门收藏皇上用过的物品的?雪。不一时,司礼太监把那把白玉连心锁呈了上来。明英宗将两把锁一比较,只见两锁上面的阳文和阴文如出一辙,再面面相对,稍稍用力,只听"叭"的一声,两把锁扣合在了一起,分明是一对儿!明英宗大惊,隐隐感到这对玉锁与自己的身世密切相关,急问钱皇后这把白玉连心锁是从哪里得来的。钱皇后一脸沉静地道:"陛下,不知是否记得前年昭德宫那个突然死去、名叫翠珠的老宫女?是她把这把白玉连心锁交给我的"

  话还须从明英宗的父亲明宣宗说起。明宣宗的胡皇后体弱多病,多年未育,令明宣宗大为不满。急于得子的明宣宗便对他的两个宠妃孙贵妃和吴贤妃寄予厚望,声言两人谁先生子谁就取代胡皇后的皇后之位。这下孙贵妃和吴贤妃一下子成了冤家对头!一晃几年过去,吴贤妃连连怀孕,虽说生的都是公主,但毕竟以后有生子的可能,而孙贵妃的肚子却不见丝毫动静。孙贵妃心里发急,悄悄找来一个老太医为她把脉。老太医号罢脉,吞吞吐吐说了真相--原来孙贵妃虽说体貌美丽,却患有先天不孕症。孙贵妃听后心底直发凉,眼珠一转,牙一咬,赐给老太医一杯不喝也得喝的"御酒"

  毒死了老太医,孙贵妃又生一计,甜言蜜语地交好在昭德宫服侍自己的宫女香儿。香儿心眼儿憨实,见孙贵妃待自己这么好,感恩戴德不已。孙贵妃这才把自己的心思对香儿说了:让香儿以牛易马,替代她为皇帝生个儿子!香儿又羞又怕,可事已至此,只好听从孙贵妃的摆布。在孙贵妃的巧妙安排下,前来昭德宫歇息的明宣宗酒醉之中把香儿当作孙贵妃"临幸"了不久,孙贵妃"怀孕"了,肚子越来越鼓。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孙贵妃如愿以偿地生了个"龙子",就是朱祁镇。明宣宗喜出望外,没有食言,立即废了胡皇后,改立孙贵妃为孙皇后,朱祁镇则理所当然地成了皇太子。两个月后,吴贤妃也生了个"龙子",就是朱祁钰,可惜晚了一步香儿为孙皇后立下生子大功,又含辛茹苦、秘密地哺育太子断了奶,把个小太子养得白白胖胖,不料换来的却是孙皇后一杯灭口的哑药酒,又被发落到"安乐堂"烧饭。所谓"安乐堂",其实就是老病宫女太监的最后去处,向来只许进不许出的。香儿有苦无处诉,有冤无处伸,临去"安乐堂"前,偷偷找到宫中的老姐妹翠珠,比划半天,终于向翠珠"说"出了事情的真相。最后,香儿又将半个白玉连心锁交给翠珠--另半个白玉连心锁已挂在了小太子的脖子上,希望翠珠将来在太子长大后能将真相告诉他,就以这对白玉连心锁作为相认的标记不料,小太子尚未长大,明宣宗就一命呜呼,孙皇后成了一手遮天的孙太后,又索性将香儿从"安乐堂"赶出,为明宣宗殉葬皇陵,彻底灭了口!如此一来,小小的宫女翠珠岂敢轻举妄动?随着时光飞逝,翠珠年老多病,自知来日无多,为完成香儿的嘱托,思来想去,觉得还是钱皇后心地仁慈,待人宽厚,便壮起胆子,悄悄拜见钱皇后,呈上白玉连心锁,向她吐露了明英宗的身世。钱皇后听后大骇,一时哪里肯信?当即将那把白玉连心锁还给了翠珠,并告诫她不得再胡言乱语,以免妄招杀身之祸!翠珠见钱皇后不信,回去后为明心迹,当天夜里便吞金自杀。钱皇后震惊之下,悄悄将那把白玉连心锁收藏起来,却仍不敢将此事泄露给明英宗。直到孙太后病危,天良发现,将明英宗的身世半吐半露,钱皇后这才信以为真!

  明英宗听了钱皇后的一番言语,不由忆起当年安葬父皇时那个殉葬的宫女对自己又搂又亲的情形,忍不住潸然泪下。唏嘘半天,明英宗恨恨地对钱皇后道:"你若当时对朕言明真相,朕必治孙太后,不,是治孙氏的欺君灭祖之罪,除去她的名号,不让她与皇父合陵!"钱皇后急忙跪下道:"请陛下息怒,恕臣妾愚鲁之罪!臣妾以为孙太后虽说以一己之私做下如此伤天害理之事,但她这么些年待陛下却视如己出,倍加呵护,虽无生育之恩,却有养育之恩,若暴露孙太后的罪过,只怕天下人也会讥笑陛下寡恩刻薄;再说孙太后大去前已幡然悔悟,陛下又何必再计较呢?"明英宗感动之极,忙将钱皇后扶起道:"只是如此一来,父皇的寝陵无法再动,朕的生母同数百宫女同殉一处,无法另行安葬,朕朕不能向生母略尽孝心了!"言罢,泪如雨下。

  钱皇后也是感伤万分,突然又是双膝一跪,请求道:"陛下,臣妾以为陛下将来可做一事尽孝于生母!"明英宗忙问:"何事?"钱皇后道:"陛下生母同数百宫女同殉一墓,何等惨烈!而宫殉不知开始于何代,历朝历代不知活活葬送了多少宫女的性命,实在是残忍之极、灭绝人性啊!愿自陛下始,永废宫殉!如此,则陛下生母当含笑九泉,天下人世世代代也将感念陛下仁德!"明英宗潸然泪下道:"言之有理,言之有理,朕当如此,朕当如此啊!"

  后来明英宗"驾崩",果然遗诏废除宫殉。这样,公元1436年明宣宗葬礼上的宫殉便成了历史上最后的宫廷殉葬!

  说句公道话,明英宗在位期间,昏庸无能,使大明帝国由盛转衰,难称"英"主,然而他临终前的这道遗诏却给他灰暗的一生画上了一个亮丽的句号。后世不少历史学家对此百思莫解,哪里知晓这里面有一个曲折惨痛的故事呢?

  选自《山海经》2004年9月号(上)

 

 


Add comment


Security code
Refr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