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jd000
3djd000
3djd000
3djd000
3djd000



一、“美国人来了”






  20世纪中期以前,东南亚越、老、柬三国一直是法国的殖民地。二战后风起云涌的殖民地解放浪潮,并没有促使法国放弃这一地区。它扶持了傀儡保大皇帝,并布防派兵,对付北方日益强大的越南共产党力量。美国作为战后西方世界的头号强国,极不愿意越南落入共产党之手,所以全力支持法国的政策。据估计,美国的援助占了法国在印支战争中军费开支的50%~70%。

  1953年,法国调集了16,000多名法军和殖民军,固守在一个四面环山的名叫奠边府的地方,企图切断中国通过老挝对越南提供的帮助。数量相当于法军5倍的越南人民军在中国军事顾问团的直接帮助和中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从12月开始对奠边府发动了猛攻。法军陷入重围,请求美国进行军事干预。但由于美国政府内部意见不一,未能派兵干预。1954年5月7日,奠边府最后一座法军据点被攻占,2,000多名法军葬身此地。

  受奠边府战役逼迫,坐到谈判桌边的法国代表团终于在7月21日签订了日内瓦协定和宣言,规定印支三国立即停止敌对行动,并在越南北纬17度线以南和9号公路以北划分临时军事分界线;印支三国分别举行自由普选等。美国代表因对有关印度支那问题的协议感到沮丧而没有在宣言上签字,这为其以后的军事干涉埋下了伏笔。

  一纸日内瓦协议,结束了法国在越南的统治,但也使这个国家一分为二――北方劳动党领导的越南民主共和国和南方的越南国(后改称为越南共和国)。越南人民在劳动党的领导下,积极谋求祖国的统一和全民族的解放。

  然而,刚刚获得新生的越南人民还未来得及重建家园,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却把魔爪伸向了这里。

  法国在东南亚的溃败,引起了美国人极大的忧虑。

  在战后世界的普遍“虚脱”中,扮演“世界警察”角色的美国人绝不允许共产党人在越南取得胜利。当时,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在一份报告中首先给美国的政策定了基调:“采取一切切实可行的措施来防止共产党在东南亚进一步扩张,对美国的安全利益是很重要的。印度支那是一个关键地区,正处在直接的威胁之下。”

  1954年4月7日,军人出身的艾森豪威尔总统提出了多米诺骨牌理论,认为东南亚“任何一个国家的丧失”最终都将导致整个东南亚的丧失,然后是印度和日本的丧失,最后将“危及欧洲的稳定与安全”。

  “多米诺骨牌理论以及作为它的根据的一些假设,是从来没有被怀疑过的。”正是在多米诺骨牌理论这把巨伞的阴影下,美国一步步陷入了越战这个巨大的泥潭。

  1954年9月8日,美国国务卿杜勒斯纠集英、法、澳、新、菲、泰和巴基斯坦在马尼拉签订了所谓的《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并公然地把柬埔寨、老挝和所谓的“自由越南”(即南越)也划入其保护圈之内。

  在越南南部,美国开始扶植吴庭艳傀儡集团取代保大皇帝。

  从1954年年底起,美国当局的一些人物,如国务卿杜勒斯、海军作战部长雷福德就曾毫不掩盖地宣称“南越需要一个拥有警察和宪兵的强有力的政府,来肃清叛乱分子”,“必须帮助吴庭艳政府组织一些用机关枪和小型坦克装备起来的轻装部队,来肃清共产党的领导者。”

  1954年11月,美国政府派柯林斯将军为驻南越特命全权大使。11月17日,即柯林斯赴南越一周后,在对新闻记者谈话时说:“我来这里的目的是为了用一切可能的办法进行帮助,以便支持吴庭艳总理的政府,并且统一调配美国政府准备给予和正在给予越南人民的援助,以帮助解决你们国家当前的困难问题。这些援助主要包括由美国顾问团训练越南军队。”他接着建议,“越南的每一个人都应摒弃可能存在的一切分歧,团结一致支持这个政府,以便组成一个对付共产党渗入的威胁的联合阵线和确保越南的自由。”

  1955年10月,在美国的支持下,吴庭艳导演了一出越南南方的公民投票的丑剧,被选为总统并自任总理。吴庭艳政权奉行美帝国主义的命令,公开宣布以“反共”为“国策”,并将这一“国策”明文写在南方的“宪法”里。

  1956年春天,随着法国驻越南军队的撤出和印度支那法兰西联邦部队总司令部的解散,美国为了取代法国的地位,对越南的干涉更加赤裸裸了。

  3月14日,美国国务卿杜勒斯亲自前往西贡,他向吴庭艳保证,在任何印度支那的危机中,都对南越提供军事援助。

  6月1日,美国助理国务卿罗伯逊在“美国越南之友社”会议上发表讲话,公开宣布美国将继续给予南越军事援助,并且坚决支持南越政权拒绝参加有关越南统一问题的协商。

  与此同时,自1955年1月以后,美国开始大量向南越派遣军事人员,将“美驻印支军事顾问团”改为“美驻南越军事援助顾问团”,派遣的军事顾问人数从1954年~1959年的平均650人上升到1960年的900人。1963年底,美国在南越的军事顾问和支援部队(主要是直升机运输部队)人数多达16,300人。

  美军在越南的直接军事卷入初期是以所谓的“特种战争”形式进行的。

  1961年5月,美国副总统约翰逊访问南越西贡,签署了所谓约翰逊―吴庭艳“联合公报”。几乎与此同时,100名美军特种作战部队官兵被派遣进入越南南方。之后,美国又提出了在“18个月内绥靖南越并在北越建立基地的‘斯特利计划’”。10月,“反叛乱活动委员会”领导人马克斯韦尔・泰勒将军赴南越实地研究派遣美军后续部队问题,并提出一套“政治改革”方案,从而形成了“斯特利―泰勒计划”。其主旨是争取农民,控制人民,枯竭越南共产党武装力量发生和发展的源泉;封锁南越革命与外界的联系,尤其是切断越南北方的支援。根据这个计划,美国计划在1962年底前的18个月内在南方建立1
3djd001
3djd001
3djd001
3djd001
3djd001



二、祸起北部湾






  战争的阴云日益浓重的时候,硝烟首先从位于中国雷州半岛与越南之间的北部湾(又称东京湾)燃起。

  1964年7月31日午夜时分,几艘南越炮艇在北部湾南缘快速驶出岘港,其目标是离19度线60海里的两座越南民主共和国军队占据的岛屿。东南方100海里是美国驱逐舰“马多克斯”号,它正朝北部湾驶去,奉命停泊在离海岸至少8海里的地方。“马多克斯”号拥有先进

  的雷达和监视设备,是檀香山太平洋舰队的“眼睛”。南越炮艇攻击了两个小岛,这次行动被说成是一项例行任务。几分钟之内,猛烈的炮火照亮了凌晨的夜空,飞驰的鱼雷快艇在扫射了守岛部队之后迅速撤退。

  36小时后的8月2日,一个星期天的上午。美舰“马多克斯”号驶近海岸,它紧急向檀香山报告,接着从檀香山向华盛顿火速发出了处于战备状态的报告:“马多克斯”号正在同3艘鱼雷快艇交火,其方位在离海岸30海里的“国际”水域内。

  远离北部湾半个地球的华盛顿。

  10时30分,宾夕法尼亚大道1600号的白宫,情报值班室一片慌乱,关于北部湾海面武装冲突的电报刚刚收到。

  此时的美国总统林登・约翰逊正靠在办公室的高背转椅上闭目养神,似乎在等待着什么。听完情报值班官由于紧张而有些断断续续的报告后,约翰逊顿时睁大了眼睛,情不自禁猛地站起身,握紧的拳头重重地砸在办公桌上。他当即拿起电话紧急召见国务卿腊斯克和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1小时后,美国公众便被告知,美国船只在北部湾和平地航行却遭到北越军队的袭击。当天下午,正在香港和台湾海峡的美军大批舰艇,都受命开赴北部湾。

  8月4日凌晨,北部湾雾海漫漫。美国军舰又一次进入越南北方领海挑衅,双方再次遭遇交火。约翰逊总统命令另一艘驱逐舰“特纳・乔伊”号支援“马多克斯”号。这两艘美国战舰开始执行代号为“德索托”的搜集情报的任务。两舰会合时,它们位于离海岸50~76海里的地方。与此同时,当美国驱逐舰返回到北部湾时,更多的南越“34-A”舰艇正在袭击海岸设施。

  当海军司令部又一次发送出“北越人正在进攻”的“德索托”红色警报时,正是太平洋时间午夜。几分钟之后,美国召开了参谋长联席会议。经约翰逊总统批准,会议决定立即实施轰炸方案的第一阶段:一对一的“报复性”打击。第七舰队的战斗轰炸机将发起对事先选定的第一个目标的打击。华盛顿向檀香山发去一份预定的电报,舰载飞机开始为攻击而装载弹药。

  太平洋时间凌晨4时,檀香山发出了另一份紧急电报。电报告诫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遇到暴风雨,海面波涛汹涌,“德索托”号不能确定驱逐舰是否受到过攻击或遭受破坏。与此同时,在美国五角大楼的作战室里,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接通了给总统的热线。他们一致决定,必须切实保证驱逐舰不受袭击;轰炸倒计时继续进行。

  太平洋时间拂晓,檀香山再次发电:海面依然波涛汹涌,妨碍着对驱逐舰再次受到袭击的确证。在所有电报中,都不清楚驱逐舰是否真的看到了北越的舰只,但华盛顿却想早些时候知道“马多克斯”号侦听到的无线电情报。这些情报被译出来后,约翰逊立即召开国家安全委员会全体会议,最后决定轰炸北越。下午4时,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要求在檀香山的太平洋第七舰队司令格兰特・夏普海军上将弄清第二次冲突的真相。

  但是,约翰逊总统并没有等到夏普将军回话的那个时刻,就在4时49分向檀香山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部发出了轰炸北越的正式命令。

  当晚11时36分,约翰逊总统对美国人民发表电视讲话。他说:“在东京湾(北部湾)公海上重新开始的对美国舰只的敌对行动,迫使我今天下令美国武装力量采取报复行动。”约翰逊告诉美国公民,他已命令美军轰炸越南北方,对那些针对美军的敌对行动,“不但要以戒备、防御来对付,而且必须给予积极的回答。在我向你们说话的时候,正在作这种回答。现在正在对北越的这些敌对行动中使用的炮艇和某些辅助设备采取空中行动。”

  8月5日,美国出动大批飞机疯狂轰炸、扫射越南北方。越南军民奋起还击,防空部队当即击落美机8架,击伤3架,俘虏一名美国飞行员。是夜,麦克纳马拉,这位曾当过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的国防部长举行记者招待会,当众宣布了向西太平洋增兵的六点措施:①把第一舰队的一个攻击航空母舰特混群调到西太平洋;②把截击机和战斗轰炸机调到南越;③把战斗轰炸机调到泰国;④从美国调遣截击机和战斗轰炸机中队到太平洋前进基地;⑤把反潜艇的特种部队调到南中国海;⑥使经过挑选的陆军和海军陆战队进入警戒状态,准备随时出动。

  8月6日,美国参众两院在非常紧急的气氛中举行秘密的意见听证会,并起草了《东京湾决议案》。第二天,众议院以400票对零票、参议院以81票对2票通过该案,批准约翰逊采取旨在保护美国军队的有限战争,而且还授权他可以“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包括使用武装部队――去援助东南亚集团防御条约中的任何一个为保卫其自由而请示支援的成员国或条约签字国。”

  这就是震惊世界的“北部湾事件”。
3djd001
3djd003
3djd003
3djd003
3djd003
3djd003



四、越南化与体面的和平






  1969年1月,约翰逊在一片咒骂声中凄然离开白宫。

  1969年1月20日,美国新当选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在天气阴沉、寒风袭人的气氛下进入白宫。

  面对国内要求结束战争的巨大呼声,尼克松抱着在越南实现所谓体面和平的决心,

  采取了越南化计划和巴黎和谈双管齐下的政策。一方面通过越南化计划建立一支能逐渐取代美军作战的南越部队,另一方面又通过以武力为后盾的和谈,使共产党人接受南越的现状。这种双轨政策也就是尼克松主义的核心。由此,越南战争进入了“边打边谈”的时期。

  喜欢大包大揽的美国人尝尽了“替亚洲人打仗”的滋味后,开始不情愿地从越南战场抽身。

  在举行宣誓就职这天,华盛顿街头“热闹非凡”。在连接国会和白宫大院的华盛顿市宾夕法尼亚大道两旁,正集合着几支意向不同、装束各异的队伍。一支是等候参观宣誓仪式结束后即前往白宫大院上任的新总统尼克松及其车队的观众队伍;另一支是抗议美国继续进行侵越战争、抗议尼克松总统上台执政的群众示威队伍;再一支是由从北卡罗来纳州布雷格堡营地紧急应调前来首都的美国陆军空降八十二师等部队组成、准备镇压群众游行示威、保护新总统车队通过的武装军警队伍。军警荷枪实弹,如临大敌。这种使人欢快而又不安的气氛,笼罩着美国首都。

  即将卸任的总统约翰逊和副总统汉弗莱带着美国侵略越南战争的政治伤疤和大选中失败者的耻辱,前来出席这个典礼。约翰逊在执政期间,根据美国垄断资本的意志,把越南战争大规模升级,触怒了广大美国选民,致使自己名声扫地,在和自己属于同一阶级甚至同一政党的政敌面前处于虚弱的地位。人民的反战压力逼得美国侵越战争主要发动者约翰逊走向反面,用缩小战争规模的许诺来帮助自己的民主党拉选票。但是,这一切都没有显出多大效果。作为总统和副总统的约翰逊、汉弗莱,难以完全推卸掉他们在侵越战争中的重大责任。尽管他们累得精疲力竭,但还是在这次大选中以失败告终。历史就是以一种迂回曲折的方式显示出人民的力量。约翰逊们的失败,使共和党的尼克松以微弱的多数赢得了大选。

  新当选的尼克松以胜利者的姿态,走上讲台,站在一个防弹玻璃罩里,发表了自己的就职演说。他一开始就迎合美国人民希望和平、反对战争的强烈愿望。尼克松说:“由于世界人民希望和平、世界的领袖们害怕战争,现在这个时代第一次成为有利于和平的时代。”“历史所能授予的最大的荣誉,是和平缔造者的称号。这种荣誉现在正在向美国招手――这就是把世界最终引出动乱的深渊而登上人类自文明伊始以来所梦寐以求的和平之高峰的机会。”

  尼克松在回述了30多年以前富兰克林・罗斯福执政时的情况后说:“今天我们在物质方面是充裕的,但是在精神方面却是贫乏的,我们能够极其精确地飞往月球,但是在地球上却陷入了吵吵闹闹的不和之中。”

  “我们陷入了战争,需要和平。”尼克松说,“我们陷入了分裂,需要团结。我们看到我们周围的人们的生活是空虚的,需要充实。我们看到各种任务需要完成,等候着有人去做。”

  “在经历了一个对抗的时代之后,我们正在进入一个谈判的时代。”新总统说,“我今天已在上帝面前,在我的同胞们面前,宣誓要维护、保护和捍卫美国宪法。除了那一誓言之外,我还要补充这样一个神圣的保证:在我在职的时间里,将把我的精力和全部智慧,贡献给国际和平事业。”

  “让我们定下这样的目标:在那些不知道什么叫和平的地方,使和平成为受人欢迎的东西;在那些和平不牢固的地方,使和平牢固起来;在那些和平只是暂时存在的地方,使和平成为永久的东西。”尼克松指出,“我们想要赢得和平,并不是对任何其他国家人民的胜利,而是一种有‘妙手回春’之妙用的和平,一种给那些苦难的人民带来同情的和平,一种对那些反对过我们的人表示谅解的和平,一种使地球上所有各国的人民都有机会选择他们自己的命运的和平。”尼克松还说,“我们经历了美国精神的漫漫长夜。但是,当我们瞅见朦胧初露的曙光的时候,让我们不要诅咒尚未完全消失的黑暗。让我们促进光明的到来。”

  尼克松为了争取人心,虽然口口声声讲和平,但要真正解决这一问题并非易事。他在进入白宫初期,战争仍在升级,而且有些命令就是这位新总统下达的。

  1969年3月18日,美军开始出动B-52战略轰炸机轰炸柬埔寨。这是尼克松总统进入白宫后下达的第一道扩大战争的命令。

  1969年5月8日,尼克松总统到了佛罗里达州南端比斯坎岛上的“南部白宫”。在这个海岛上,尼克松同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一起,研究了出席巴黎会谈的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代表团团长陈主剑当天在巴黎提出的“十点建议”。这个建议的核心是:美国必须从越南南方撤出美军和其他外国的军队,不提出任何条件;在越南南方的越南武装部队问题由越南各个方面自己解决;越南南方人民通过普选成立联合政府。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建议中提到的外国军队,指的是南朝鲜、泰国、菲律宾、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军队。当时,这些国家在美国的指挥棒下,也和美国军队一起,出兵参加了侵略越南南方的行动。

  1969年5月14日,尼克松总统发表电视讲话,对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的“十点建议”提出了自己的对案,即所谓“八点方案”。这个对案的核心,是“一切非南越”的部队撤出南越,就是要把北方的军队同美国等外国军队等同起来,从越南南方“共同撤退”。

  1969年5月31日,侵越美军司令部宣布:自从1961年美国参加越南战争以来,美军官兵死亡已达35,000多人,损失飞机5,400架。这个数字说明:尼克松政府上任4个多月,侵越美军又有4,000多人丧命,平均每月大约被打死1,000多人。

  1969年6月8日,尼克松总统在中途岛宣布:在当年8月底以前,从越南撤出美军25,000人,当时,巴黎和谈并无进展。这将是美国尼克松政府从越南的第一次撤军。

  1969年6月19日,尼克松在白宫举行记者招待会。前一天,6月18日,前国防部长克拉克・克利福德著文,提出1970年年底以前撤出美国在越南的全部地面部队,1969年年底以前先撤出10万人。尼克松总统在记者招待会上说:他本人“已经开始向撤军的方向前进”,并且希望能够超过克利福德提出的时间表。

  尼克松比约翰逊聪明之处,在于“从实际出发”。他认为从越南撤军,无论从长远和眼前看,都是符合美国垄断资本集团的最高利益的。尼克松说:“战争的‘美国化’破坏了越南人的士气;战争的长期化又破坏了美国人的士气。”

  “民主国家没有打持久战的良好条件。一个民主国家在它的士气由于敌人的进攻而激发起来以后,在它增加军火生产以后,会打得很好。”尼克松说,“一个民主国家只有在舆论支持战争时,才能打得好。可是舆论不会继续支持一场拖延不决而没有明显进展迹象的战争。当战争是在远隔重洋的地方进行时,更是如此。2500年前,中国古代战略家孙子写道:‘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兵贵胜,不贵久。’胜利正是美国人民没有得到的东西。”

  尼克松说:“我们美国人是愿意自己干的人民。在那个时期,我们却不懂得:我们不能替南越人打赢这场战争;归根结底,南越人还得由自己来打赢战争。美国鲁莽地进入越南,试图按我们的方法打这场战争,而没有认识到,我们的使命本应是帮助南越人民加强军队,使他们能在战争中取胜。”

  “我在任总统以前,同一位亚洲国家领导人交谈时,”尼克松在回忆录中写道,“他明确地指出当时美国对南越政策的弱点:‘在你们设法帮助另一个国家捍卫其自由的时候,美国的政策应该是帮助他们打仗,而不是替他们打仗。’这正是我们在越南所犯的错误。正像南越副总统阮高其后来所说的:‘你们夺走了我们的战争。’”

  尼克松接着写道:“我在1969年上任的时候,美国对越南的战略显然需要做根本的修改。我的政府决心制定一种能结束美国对这场战争的卷入并能使南越胜利的战略。”

  当时尼克松制定的“战略目标”是:

  ――改变从1965~1968年期间战争“美国化”的状况,集中力量实现“越南化”。

  ――优先开展绥靖活动,以使南越人更能扩大对农村地区的控制。

  ――摧毁敌人在柬埔寨和老挝境内的庇护所和供应线。

  ――用一种不会使南越垮台的方式,从越南撤出50万美军。

  ――谈判停火协议和一项和平条约。

  ――表明如果河内违反和平协议,我们愿意并决心支持我们的盟国;向南越保证,它将继续得到我们的军事援助,就像河内从它的盟国苏联以及从中国得到的军事援助那样。

  1969年7月25日,也就是在尼克松入主白宫半年之后,他以总统的身份第一次访问越南的途中,在关岛举行了一次记者招待会,他在会上阐明了后来被称之为“尼克松主义”的新主张。所谓“尼克松主义”就是尼克松出任总统后,面临国际形势的重大变化和美国内外交困的严重危机,对美国全球战略作的一次重大的调整。

  1969年7月25日,尼克松发表关岛声明,提出美国收缩战线、越南战争越南化、用亚洲人打亚洲人的“新亚洲政策”。

  之后,一系列旨在以“当地人打当地人”为目的,配以许多绥靖措施的越战越南化计划在驻越大使埃尔斯沃思・邦克和新任驻越军援司令部司令克雷顿・艾布拉姆斯的炮制下出台。美国赋予南越总统阮文绍分配美国财政援助的权威,并大大增加了财政援助的数量。同时,在美军军事顾问的直接指导下,大大扩充了南越的军事武装力量。南越正规军和辅助部队在短时间内增加了10万,以美国金钱和武器支撑起来的“人民自卫部队”则达到100多万。美国人还以自己最新式的武器和军事顾问为南越训练了各种各样的安全部队,以执行一些特殊的作战任务。这支如充气般涨大的南越部队使美军得以从越南战场脱身。

  美国在向南越政府提供大量新式武器、舰艇、飞机、直升机的同时,还扩大了加速安抚运动和乡村发展计划,甚至在1970年5月促使南越政府进行土改,以加强南越政府的统治基础。

  越南化计划是一种以“美元和土地改革来赎买美国人生命”的做法,一度曾取得了成功。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基辛格在一份备忘录中写道:“南越人承担了作战行动的较多角色……美国人的伤亡减少了。根据越南化计划,我们扭转了美国在越南军事行动的趋向。”但由于南越政府和军队的委顿,并未取得多大实际效果。为了在巴黎和谈中增加砝码,尼克松决定采取其两头政策中的另一头,给北越施以武力。

  1970年2月,尼克松发表对外政策报告,把新亚洲政策推广于全世界,并提出对外政策三项原则――“实力地位”、“谈判时代”、“伙伴关系”,作为“新的和平战略”的三大支柱,即在实力地位的基础上同苏联谈判,在对盟国的政策上从发号施令转到更多的强调伙伴关系。同时,对军事战略也作了相应的调整:将肯尼迪政府和约翰逊政府推行的灵活反应战略和逐步升级战略,改为现实威慑战略,放弃“两个半战争”的理论而改为“一个半战争”,在保持充足的核力量和相对的核优势的前提下提高常规力量,减少亚洲驻军,加强欧洲兵力。

  1971年7月6日,尼克松在堪萨斯城发表讲话,提出世界上有“五大力量中心”,即美国、西欧、日本、苏联和中国,宣布“变化不定的多边外交活动新时代”的开始,企图在美国国力不足的情况下,施展均势外交,加强自身地位。尼克松在实施这一政策的过程中,结束了对越战争,打开了同中国的关系,对苏关系从“冷战时期”进入“缓和时期”。尼克松主义标志着美国全球战略由进攻型转入防守型,其实质是:以苏联为主要对手,视中国为“潜在威胁”,争取改善对华关系,谋求从印度支那脱身,以便稳定国内,集中力量保障战略重点,加紧与苏联在欧洲和中东的争夺。

  尼克松所说的“越南化”的重要方面,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使南越军队成为一支强大的独立战斗力量,它要能够顶住共产党人――既顶住游击队,又顶住当时正在进行常规战的北方主力部队。”他说:“在大力强调越南化和绥靖以后,首要的军事任务就是袭击敌人在老挝和柬埔寨境内的庇护所和供应线。”
3djd003
3djd002
3djd002
3djd002
3djd002
3djd002



三、“滚雷行动”






  美军的狂轰滥炸并没能阻止北越军队的节节胜利。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总统约翰逊再也坐不住了。

  一旦美军被赶出越南,就极可能导致美国在太平洋、在亚洲的利益大大丧失。约翰逊决心阻止北越人的进攻,保住越南,保持美国在南越的军事存在。唯一的办法就是让战争进一步扩大,让战争进一步升级。

  这时,约翰逊总统想到了美国战略问题专家、素有“白宫谋士”之称的赫尔曼・康恩及其四处兜售的“逐步升级”战略。

  所谓“逐步升级”战略,用赫尔曼的话来说就是一种“赌决心”、“赌冒险”的竞赛,谁先觉得“已经吃够苦头”或“受不了这样的冒险”,谁就会后退。只要“审慎执行”,就不至于触发核大战,因为苏联不会“为盟国而自己招惹必然的毁灭”。

  当时,逐步升级(Escalation)在英文中还是一个比较新的字眼,它虽然在报纸标题中越来越常见,尤其在越南问题上,但是辞典还没有从军事意义上加以解释。赫尔曼说:“在许多人看来,逐步升级的含义是战争规模的自动上升,从一个偶然事件的水平上升到造成大灾难的相互使用核武器的水平。但是在愈来愈众多的仔细研究军事战略和战术的人们看来,这个字眼也用来形容一种经过仔细盘算的冒险,这种冒险在核时代的有限冲突中是一个既定因素。”

  强调逐步升级的可能性的各种战略同“边缘手法”这个名词相关联。在现代情况下,没有任何国家愿意轻率地玩弄边缘手法。但是,赫尔曼认为:“就任何一个核国家认真对待任何处于初级状态的冲突而言――或者就它装作要认真对待而言――也就势必要面对进入这个逐步升级的阶梯的各种后果。不过,逐步升级的战略如果审慎执行的话,实际上可以减少疯狂的痉挛性的核毁灭的危险。”

  “越南的情况提供了一个典型的例子。”赫尔曼说,“我们在越南的对手在战争的一个方面,即游击战和颠覆方面,十分得心应手。而美国则在海空军方面拥有莫大的优势。此外,在核力量方面也有莫大的优势。在北越人的后面,是拥有核武装力量的俄国人和拥有较大而臃肿的陆军的中国人。但是,它们关系密切到什么程度,北越和它的盟国愿意参加进来反对美国到什么程度,则仍然不肯定。在这个错综复杂的局势中,美国一直试图利用它的有利方面来对付对方的特长,以审慎的方式逐步扩大战争,同时始终努力表明它打算遵守某些限制――如果不进一步受到招惹的话。在越南,美国显然应该把战争的升级推进到新的规模。这反映了它对于在一个政治挑战和核危险世界中,合理、克制而坚决地运用有限力量一事有了新的了解。”

  赫尔曼在论述了他所设计的44种逐步升级的阶梯后说:“战争逐步升级是一个‘赌决心的竞争’,而衡量决心的,常常是为了追求某些目标愿意付出代价的程度。一方或另一方可能仅仅因为它觉得已经吃够了苦头而决定降级。一心一意的、态度坚决的军事领袖们,有时很难接受这种看法。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最后15分钟’理论(这种理论说,能够多坚持15分钟的一方将取得胜利),现在仍旧很流行。但是,这种关于冲突的理论对于战争阶梯中较高的等级常常是完全不合适的,并且可能也不那么十分适用于低级冲突。在低级冲突中,双方一般地都还具有可以调度到局部斗争中去的实际上无限的资源。因此,双方能够并且常常会坚持一个折衷的解决办法。”

  “逐步升级也被称为‘赌风险的竞争’。这一方或那一方可能会决定,它不愿再忍受这些风险了。在无核时代,这可能是逐步升级的最大因素。”赫尔曼说,“大多数人会无异议地接受冲突始终存在的说法。但是,冲突不一定不可避免地导向我前面所说的各个阶梯上的危机和升级步骤。任何达到了逐步升级的梯子的较高阶段的危机,大概会被参加的双方认为是潜在的――而且是相互的――灾难。如果双方知道了从这些冲突中得到的好处抵不上危险和其他代价,他们大概在挑起或加深这种冲突时会要小心些。军备控制在这方面有它的地位:军备控制的主要目标应该是防止发生那种使梯级的选择人有重大意义的危机,以及在这些危机发生时减少损害和风险。但是我们首先和最重要的需要是避免思想惰性(这种惰性会使我们囿于陈腐的思想)和追求简单化的解决办法的愿望,这只能导向灾难性的投降或大战爆发――用肯尼迪总统的话说,我们需要有比浩劫或投降更广泛的选择。”

  约翰逊对赫尔曼的“逐步升级”战略十分感兴趣。在他继肯尼迪充任美国总统以后,决心推行“逐步升级”战略。约翰逊坚持认为,扩大战争应该是“有限的”、“逐步的”,因为他不想因此而引起和中国甚至苏联的直接对抗。同时,他也对空中力量对南越作战活动的影响表示怀疑。更重要的是,他认为这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战略,可以欺骗世界舆论,便于一步一步地把盟国拖下水,充当帮凶。

  1965年2月7日凌晨,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部队猛攻美军在南越波莱古的空军基地,击毁飞机多架,击毙美军上百人。约翰逊早就在等待战争升级的借口,因此接到报告后,立即命令对北越实施报复性轰炸。2月7日下午1时50分,从停泊在东海海面上的美国航空母舰上起飞的大批飞机,突然窜入广平省洞海市及其周围地区上空,进行野蛮的轰炸、扫射。

  随后,美国将早已制定的全面战争计划付诸实施。2月12日,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向约翰逊呈报了一项代号叫“滚雷”的对北越实施战略空袭的作战计划。2月13日,约翰逊总统在这个作战计划的文本上签了字。这个计划要求对北越的军营、机场、铁路、公路、桥梁、雷达阵地,以及各种物资仓库等共90个目标进行全面摧毁性轰炸,以彻底摧垮北越的军事反击能力和国防建设潜力。2月26日,约翰逊又批准向越南南方派出首批美国地面作战部队。

  3月2日,由侵越美国空军第七航空队和美国海军第七舰队舰载航空兵部队联合实施的“滚雷行动”拉开帷幕。3月7日,美国海军陆战队在岘港登陆。从此,以“南打北炸”为特征的美国侵越战争愈演愈烈,不断升级。

  越南北方硝烟弥漫,越南南方战火纷飞,美国侵越战争全面升级,越南人民在痛苦中呻吟。约翰逊总统希望凭借美国“无敌于世界”的军事力量,彻底摧毁越南人民的战争意志,压垮北越,征服南越,让越南人在炸弹、坦克、凝固汽油弹面前屈服。

  但是,约翰逊这一次又错了。

  在越南北方,美军的“滚雷行动”从1965年3月持续到1968年11月方告结束,历时3年零8个月,并依据“逐步升级,以打迫和”的方针,把轰炸范围由北纬20度线以南地区逐步向北推移,最终扩展到了中越边境的缓冲地带:河内至老街铁路线和河内至友谊关铁路线以及河内、海防周围地区,开始时列为禁炸区的城市也成为了密集轰炸的目标。据美国国防部宣布,在历时三个阶段的“滚雷行动”中,美国共投入战术飞机30
3djd004
3djd004
3djd004
3djd004
3djd004



五、丧钟为谁而鸣






  1972年5月,越南人民军主力越过北纬17度线,在南方发起强大的春季攻势。南越政府岌岌可危。美国政府为了挽救南越政权,再次下令对越南北方实施大规模轰炸。尼克松说:“我对三年半来,特别是过去四个星期里,我在越南战争舞台上下达的命令一贯得不到执行而感到极度愤慨。”“我们从五角大楼得到的就是推诿搪塞,有时是故意暗中破坏我下达的命令。”他说:“我希望南面直截了当地告诉空军,我对他们在北越的表现极度不满。”

  在尼克松的督促下,美国空军对北越的轰炸强度不断加强。1973年12月18日,为了迫使越南政府在停战谈判中让步,尼克松下令实施越战以来最猛烈的空袭――“圣诞节大轰炸”行动。在10天的时间内,美国空军的121架B-52型战略轰炸机倾巢出动,对河内、海防实施24小时不间断的轰炸,倾泻炸弹10万余枚,河内、海防几乎被炸成了一片废墟。

  越南人民军也是全力以赴,与美国飞机进行了殊死搏杀,仅萨姆导弹即发射近1000枚,击落价值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