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bj412
dsbj412
dsbj412
dsbj412
dsbj412



109.搞点民歌好不好(读《红旗歌谣》)






  [原文]

  (略)

  [毛泽东读书的笔记和谈话]

  印了一些诗,局是老古董(指毛泽东亲自挑选和指示印发的唐、宋、明三代诗人写的有关四川的诗词。――引者注)。搞点民歌好不好?请各位同志负个责,回去搜集一点民歌。搞几个试点,每人发几张纸,写写民歌。这个工作,北京大学做了很多。我们来搞,可能找到几百万,成千万首民歌。

  ――摘自毛泽东1958年3月22日在成都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写诗也只能一年一年的发展。写诗不能每人都写,要有诗意,才能写诗。几亿农民都要写诗,那怎么行?这违反辩证法。故体育卫星、诗歌卫星,通通取消。

  ――摘自毛泽东1959年3月在郑州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解析]

  1958年,中国出现了一个民歌运动。这个运动的出现,同毛泽东的倡导有关。

  除前面引述的毛泽东在1958年3月22日成都中央工作会议上的提倡外,在同年4月的武汉会议上的一次插话中,毛泽东又提出:各省搞民歌,发动学生们写,军队从士兵中间搜集。

  收集民歌,在古代叫采风,目的是“观风俗而知得失”,民歌的内容也多是“怨刺上政”。在新社会,采风是辨时代的脉搏,观人民的心理,振奋民族精神,发扬革命志气。因为民歌的内容是对新生活、对自我力量的热情真诚的歌唱。这大体是在这段时期毛泽东注重民歌收集的一个重要原因。周扬发表在1958年6月1日创刊号《红旗》杂志上的《新民歌开拓了诗歌的新道路》一文中说得很清楚:“解放了的人民在为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斗争中所显示出来的革命干劲,必然要在意识形态上,在他们口头的或文字的创作上表现出来。不表现是不可能的。”于是,正是“由于毛泽东同志的倡导,全国各地展开了声势浩大的搜集民歌的运动”。

  在这段时期,毛泽东指示在身边工作的有关同志专门收集了各地汇总上来的新民歌,数量很多,并都呈送给了他。这个情况,是当时参加收集、汇总工作的逢先知告诉笔者的。

  1958年11月初,红旗杂志社铅印了由郭沫若、周扬编选的《红旗歌谣》样本,红色封面。编选者将样本呈送给了中央一些有关领导人,并附上一封打印的信:“逆上‘红旗歌谣’样本,请详加审阅。本书共选了375首,拟再精简到300首或350首,请你看看或组织一些人看看有哪些首可以删掉,有哪些好的应当补入,对编辑体例、编排、封面装帧(封面题字拟更换,书内并加插图)有何意见,均请示知。你手头有什么特别好的你认为可以补入的民歌,亦望抄录给我们,至迟于11月底以前寄下。”(笔者收集到这个样本,内中正好夹着这封打印的信,抬头是给陈伯达的。)毛泽东是否看过或谈论过这个样本不得而知,但按常理,编选者不会不送给他。1959年正式出版的《红旗歌谣》,毛泽东是读过的,并对周扬谈了个人的意见,故周扬后来说,《红旗歌谣》在当时确实是毛主席倡导和关注新民歌的产物。

  1958年4月14日《人民日报》在题为《大规模地收集全国民歌》的社论中,曾作过这样的概括:“在农业合作化以后的大规模的生产斗争中,农民认识到劳动的伟大,集体力量的伟大,亲自体会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他们就能够高瞻远瞩,大胆幻想,热情奔放,歌唱出这样富于想象力的、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杰作。”于是,农民的形象在这些作品中早已不是呼天枪地的杨白劳了,而是足智多谋的“鲁班仙”、大闹天宫的孙悟空,以及治水的圣人“大禹王”。他们否定了曾经世世代代压在他们头上的“玉皇大帝”和“海龙王”,而自豪他说:“我就是玉皇”,“治水龙王社员当”。他们深信自己能够使“万水千山听调动”,使自己家乡的粮食增产的水平迅速地“跨黄河、过长江”。总之,人们摔掉了压在他们头脑中的一切旧东西,抬起头来蔑视一切因袭势力,不再迷信鬼和神,相信自己就是神,相信自己的力量可以克服任何困难,他们不再盲目地在自然力面前屈居奴隶的地位,而要做自然界的主人,向自然界发号施令了。这种精神,这种自信,这种思想解放的境象,不正是毛泽东倡导并十分乐于看到的吗?

  “大跃进”初期的民歌,主要是表现人们在生产斗争中神话般的力量气概。随着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展开,民歌的主题又转向对新的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和社会风貌的神话般的颂扬。于是,天上的神仙们也耐不住人世间美好社会的诱惑,主动要下凡参加人民公社了:“神仙来到大公社,个个申请当社员。牛郎耕地自带牛,织女纺花会种棉。王母娘娘爱儿女,参加公社幼儿园。玉皇没有啥技术,食堂来当炊事员。九天仙女下了界,手打腰鼓作宣传。”

  大跃进中产生的民歌,想象是浪漫的,内容则多为空泛、浮夸的口号。艺术自有艺术的规律。就其艺术形式而言,收入《红旗歌谣》,被编选者在序言里称为“形象鲜明,气韵生动,音调和谐,形式妥帖成为不朽的典型”的作品,毛泽东看后也认为“水分太多”,并对编选者周扬说了句意味深长的话:“还是旧的民歌好”。为什么?旧民歌是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积累才涌现大量佳作的,并已将许多味同嚼蜡的作品淘汰掉了,而“大跃进”民歌,由于采用群众运动的形式来创作,自然是泥沙俱下,诗意无多,有的甚至连韵句都不齐,沦为标语口号。收入《红旗歌谣》的便有这样的作品:“衣业发展纲要四十条,好像四十颗太阳当头照。太阳也比不上它温暖,处处地方它都照到,没闭住的嘴巴笑出了声,咱社员们有了指路的大明灯。”

  民歌运动开展一年后,毛泽东在1959年3月郑州会议上对其弊端作了分析,就是我们在前面引述的那段话。“几亿农民都要写诗,那怎么行?”这是他对大跃进民歌粗制滥造的根源的看法。放诗歌卫星,随即取消了。
dsbj412
dsbj413
dsbj413
dsbj413
dsbj413
dsbj413



110.不能打动我,但能打动青年(读郭小川《致青年公民》等新诗)






  [原文]

  困难

  这是一种愚蠢而又懦怯的东西,

  它

  惯于对着惊恐的眼睛

  卖弄它的威力,

  而只要听见刚健的脚步声

  就像老鼠似地

  悄悄向后缩去,

  它从来不能战胜

  人们的英雄的意志。

  那么,同志们!

  让我们

  以百倍的勇气和毅力

  向困难进军!

  不仅用言词

  而且用行动

  说明我们是真正的公民!

  在我们的祖国中

  困难减一分

  幸福就要长几寸,

  困难的背后

  伟大的社会主义世界

  正向我们飞奔。

  ――摘自郭小川《向困难进军》,《致青年公民》组诗之一

  [毛泽东读书的笔记和谈话]

  现在的新诗不能成形,我反正不看新诗。

  ――摘自毛泽东1958年3月22日在成都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用白话写诗,几十年来,迄无成功。

  ――摘自毛泽东1965年7月21日致陈毅信(见《毛译东书信选集》第608页)

  [解析]

  在诗歌欣赏上,毛泽东喜欢旧体诗而不喜欢新诗。对此,他直言不讳,多次说过。他说他不看新诗,是表明他不喜欢和认为新诗成功的太少的意思,并非说他真的一点不读新诗,否则,他就不会觉得新诗几十年来“迄无成功”了。对新诗,他也都是从诗歌形式上说的。或许,正是由于对新诗的形式很不习惯,毛泽东很少读新诗。但他对新诗的内容及其在社会上的实际效应的评价,却是很谨慎的。

  诗人郭小川(1919―1976)1959年发表了《望星空》,同年11月,中国作家协会党组召开12级干部以上的干部会,批判郭小川在这首诗以及此前发表的长诗《一个和八个》中宣扬的“不健康的思想感情”;《文艺报》、《人民文学》等刊物也相继发表文章进行批判。当时,毛泽东从香港的《真报》上看到“号召”郭小川到香港去“避难”的文章。引起他的注意。便让人找来郭小川的《将军三部曲》、《致青年公民》等作品看了。

  《将军三部曲》和《致青年公民》,是郭小川的代表性作品。《将军三部曲》长达三千几百行,作者以抒情的笔调,塑造了艰苦战争年代我军一个高级指挥员“将军”的形象。这一形象是那样的血肉丰满;内心世界是那样的高远而壮美;“将军”和部下的关系是那样的深厚和亲密。诗人曾说:“我将通过它写出我的全部哲学”。《将军三部曲》从内容到形式都有独创,是当时文坛上叙事诗创作的重要收获。《致青年公民》包括《投入火热的斗争》、《向困难进军》、《在社会主义高潮中》、《把家乡建设成天堂》、《让生活更美好吧》和《闪耀吧,青春的火光》,称作《致青年公民》组诗,是有作者的用意的:“诗的读者当然主要是青年,而我的写作,更没有一篇不是针对青年读者的。”(《致青年公民的几点说明》)在这些产生于郭小川创作于50年代中期的作品中,诗人确实像演说家、鼓动家一样,以急雨鼓点般的旋律,纯熟地驾驭着炽热的、战斗性很强的词汇,来催动青年们前进,成为建国初期中国人民蓬蓬勃勃的建设热情的写照。这些诗的鲜明特点,是把今天与明天、理想与现实、困难与斗争辩证地结合在一起,映现出诗人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态度,对党对人民的热爱,以及对青年一代的期望,成为时代的喉舌,成为青年的知己和良师益友。这些篇章还常常是议论入诗,于感情汹涌中常见真理的闪光,这也可以看出诗人对如何写作政治抒情诗的探求。在青年读者中产生了广泛的反响。在很多群众性的集会上,都有人在朗诵他的《投入火热的斗争》和《向困难进军》等诗,听众为这些潮水一样汹涌的诗句所深深打动。

  对这些作品,毛泽东读后曾对人说:这些诗并不能打动我,但能打动青年。看来,他是承认和肯定这类新诗的社会效果的。

  谈到郭小川的《望星空》,毛泽东认为,没有幻想,就没有科学、文学和艺术。应当给这个善于思索,长于幻想的热爱祖国的诗人给以鼓励。
dsbj413
dsbj415
dsbj415
dsbj415
dsbj415
dsbj415



112.这几首诗好(读吴研因《赏菊》和钱昌照《芦台农场》、《藁城农村》)






  [原文]

  不期青女忍相欺,老圃新技竟吐奇。

  秋色还如春色好,西风莫漫撼东蓠。

  嫩红老紫百千盆,蟋错如虬况有根。为证明年花更艳,手题诗句待重温。――吴研因《赏菊》二首

  麦苗肥壮谷登场,谁信当年一片荒?排灌齐全轮作好,芦台今日是粮仓。――钱昌照《芦台农场》

  薯曝墙头菜挂檐,棉田片片麦无边。农村活跃歌声里,绿女红男夕照前。――钱昌照《藁城农村》

  [毛泽东读书的笔记和谈话]

  这几首诗好,印发各同志。

  ――毛泽东1961年12月28日在《光明日报》刊登上述几首诗旁的批语(见穆欣《办(光明日报)十年自述》第184页,中共党史出版社1994年版)

  [解析]

  毛泽东较注意阅读《光明日报》“东风”副刊上发表的旧体诗词。例如,1963年1月1日该栏发表了郭沫若的《满江红・沧海横流》,毛泽东仔细读后,即于1月9日作了《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还在末尾注明郭沫若原诗见1月1日《光明日报》。又如,1965年10月16日《光明日报》“东风”副刊发表了叶剑英的《七律・望远》,毛泽东读后,能清楚地背诵出来。同年12月,他72岁诞辰的时候,又将该诗书写了一遍,把原题《望远》改成《远望》,还在诗末注明:“十月十六日光明日报”。

  上引吴研国和钱昌照的几首七绝,载于1961年12月28日《光明日报》“东风”副刊。当时,毛泽东正主持召开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即七千人大会)。毛泽东读后,批示“印发各同志”。很快,这四首诗作为会议文件用三号字印发给了与会者。毛泽东为什么说“这几首诗好”?大体有这样一些原因。

  (一)60年代初,大跃进之后的天灾人祸给国民经济和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困难。而这几首诗则描写了农村生产和生活的大好景象,如“农村活跃歌声里,绿女红男夕照前”。这很是吻合毛泽东历来强调的要看主流和光明一面的思路。

  (二)这几首祷还表现了在困难面前创造美好生活的信心,如“为证明年花更艳,手题诗句待重温”。这也很吻合毛泽东历来主张的,越是在困难面前,越要有战胜困难的意志信念的思路。因此,毛泽东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常常讲“气可鼓,不可泄”。就在12月28日《光明日报》发表这几首诗的前一天,毛泽东写了《卜算子・咏梅》一词,其中便有“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诸句。这天,他还批示将自己的这首《卜算子・咏梅》“印发各同志”。同批示印发吴研因、钱昌照的七绝一样,都是为了以诗鼓气。

  (三)吴、钱两人都是民主党派人士,一属民进,一属民革,他们在诗里表现出来的鼓干劲的朝气蓬勃的景象,似乎更有说服力和宣传作用。拿来让中共领导干部学习讨论,不失为借他山之石以为错的举动。
dsbj415
dsbj414
dsbj414
dsbj414
dsbj414
dsbj414



111.经验证明,鬼是怕不得的(读何其芳主编《不怕鬼的故事》)






  [原文]

  (耿)生乃自往,读于楼下。夜方凭几,一鬼披发入,面黑如漆,张目视生。生笑,染指砚墨自涂,的的然相与对视。鬼惭而去。

  ――“耿去病”,摘自蒲松龄《聊斋志异・青凤》,该篇收入《不怕鬼的故事》

  南阳宋定伯年少时,夜行逢鬼,问曰:“谁?”鬼曰:“鬼也。”鬼曰:“汝复谁?”定伯诳之,言:“我亦鬼。”鬼问:“欲至何所?”答曰:“欲至宛市。”鬼言:“我亦欲至宛市。”遂行。数里,鬼言:“步行太亟,可共递相担也。”定伯曰:“大善!”鬼便先担定伯数里。鬼言:“卿太重,将非鬼也?”定伯言:“我新鬼,故身重耳。”定伯因复担鬼,鬼略无重,如是再三。定伯复言:“我新死,不知鬼悉何所畏忌?”鬼答言:“唯不喜人唾。”于是共行。道遇水,定伯令鬼先渡,听之,了无声音。定伯自渡,漕
dsbj416
dsbj416
dsbj416
dsbj416
dsbj416



113.解诗之难,由此可见(读郭沫若《喜读毛主席的<词六首>》)






  [原文]

  这词(指《忆秦娥・娄山关》――引者注)上阕写的是清早,下阕写的是晚上,我曾问过广州的同志们:这词写的是一天的事,还是不是一天的事?他们的回答便有分歧。我对于《娄山关》这首词作过一番研究,我起初也觉得一天的事。曾经把贵州《遵义府志》拿来翻阅过,查出了由遵义城到娄山关是七十里,恰好是一天的路程。清早由遵义城动身,晚上到达娄山关,那是合情合理的。然而进一步考虑,却发现了问题。红军长征第一次由遵义经过娄山关,是在1935年1月。第二次又经过娄山关回遵义,是在当年2月,就时令来说都是冬天。为什么词的上阕写的却是秋天?“西风”,“雁叫”,“霜晨”,都是秋天的景物。这怎么解,要说主席写词不顾时令,那是说不过去的。因此,我才进一步知道:《娄山关》所写的不是一天的事。上阕所写的是红军长征的初期,那是1934年的秋天;下阕所写的是遵义会议之后,继续长征,第一次跨过娄山关。想到了这一层,全词才好像豁然贯通了。

  我对于《娄山关》一词作了这样的解释,我虽然没有当面问过主席,不知道我的解释究竟是否正确,但在广州的诗歌座谈会上,我很高兴同志们是同意了我的见解的。

  ――摘自郭沫若《喜读毛主席的<词六首>》

  [毛泽东读书的笔记和谈话]

  我对于《娄山关》这首词作过一番研究,初以为是写一天的,后来又觉得不对,是在写两次的事,头一阕一次,第二阕一次。我曾在广州文艺座谈会上发表了意见,主张后者(写两次的事),而否定前着(写一无),可是我错了。这是作者告诉我的。一九三五年一月党的遵义会议以后,红军第一次打娄山关,胜利了,企图经过川南,渡江北上,进入川西,直取成都,击灭刘湘,在川西建立根据地。但是享与愿违,遇到了川罩的重重阻力。红军由娄山关一直向西,经过古蔺古宋诸县打到了川滇黔三省交界的一个地方,叫做“鸣鸣三省”,突然遇到了云南罩队的强大阻力,无法前进。中央政治局开了一个会,立即决定循原路反攻遵义,出敌不意打回马枪,这是当年二月。在接近娄山关几十华里的地点,清层出发,还有月亮,午后二三时到达娄山关,一战攻克,消灭敌罩一个师,这时已近黄昏了。乘胜直追,夜战遵义,又消灭敌军一个师。此役共消灭敌军两个师,重占遵义。词是后来追写的,那天走了一百多华里,指挥作战,哪有时间和精力去哼词呢?南方有好多个省,冬天无雪,或多年无雪,而只下霜,长空有雁,晓月不甚寒,正像北方的深秋,云贵川诸省,就是这样。“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两句,据作者说,是在战争中积累了多年的景物观察,一到娄山关这种战争胜利和自然景物的突然遇合,就造成了作者自以为颇为成功的这两句话。由此看来,我在广州座谈会上所说的一段话,竟是错了。解诗之难,由此可见。

  ――毛泽东在郭沫若《喜读毛主席的<词六首>》清样上所作的改写(见《人民日报》1991年12月26日)

  [解析]

  毛泽东与郭沫若在建国以后,时有诗词唱和。有时毛泽东还请郭沫若为他润色诗稿。可以说,郭沫若是毛泽东颇为尊重的“诗友”之一。

  1962年,为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20周年,《人民文学》编辑部搜集了毛泽东此前未曾公开发表过的六首词,准备在同年5月号的《人民文学》上发表。这六首词是:《清平乐・蒋桂战争》、《采桑子・重阳》、《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渔家做・反第一次大“围剿”》、《渔家做・反第二次大“围剿”》。

  发表前,毛泽东对这六首词作了些修改,并写了一段词前小序:“这六首词,是1929―1931年,于马背上哼成的,通忘记了,《人民文学》编辑部的同志们搜集起来,寄给了我,要求发表。略加修改,因以付之。”随后他把这六首词连同小序哥给臧克家,请他帮助修改。4月24日,毛泽东接到臧克家的修改稿及信后,回信说:“你细心给我修改的几处,改得好,完全同意,还有什么可改之处没有,请费心斟酌赐教为盼。”4月27日又给臧克家写信说:“数信都收到,深为感谢,应当修改之处,都照尊意改了。”

  与此同时,《人民文学》编辑部在六首词发表前抄送郭沫若,请他写篇文章。郭沫若随即写信给毛泽东,对六首词的字句修改和编排次序,提出了意见。4月底毛泽东复信郭沫若,肯定了他对六首词的编排次序的意见,并说:“‘七百里驱十五日’,改得好。”接着,郭沫若于5月1日写成《喜读毛主席<词六首>》(以下简称《喜读》)一文。5月9日郭沫若收到《人民文学》编辑部送去的清样,马上写信送请毛泽东“加以删正”。这次发表的毛泽东六首词中,本不包括《忆秦娥・娄山关》,郭沫若为了说明读者对毛泽东的诗词虽然“人人爱读”,“然而在事实上却未见得人人都懂,首首都懂”,便举了自己对这首词的认识过程作例子,进而认为,“其所以然的缘故,是因为我们没有主席那样的生活经验,而于主席酝酿每一首作品时的客观情景与主观气氛,不容易揣度。”这大概也是感叹解诗之难吧。

  毛泽东在看《喜读》的清样时,将郭沫苦关于《娄山关》词的解释部分全部删去,在清样的边旁空白处,以郭沫若的口吻改写了上面所引的这段五六百字的文字(以下简称《改文》)。

  郭沫若的《喜读》一文,发表在1962年5月12日出版的《人民文学》,同日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作了转载。可《喜读》一文没有按毛泽东的《改文》排印。郭沫若的著作集如《沫若文集》、《郭沫若全集》等,都未见收入《喜读》一文。这不能不使人产生一个疑问,是否毛泽东没有把修改后的清样退还郭沫若呢?有关人士曾带着这个疑问,走访了郭沫若的女儿、郭沫若故居陈列馆副馆长郭平英。她说:60年代在父亲的书房里,看到过毛主席《改文》的复制件。可能是这个复制件送给父亲时,未能赶上《人民文学》的出版时间,否则父亲不会不按照毛主席的修改付印的,的确,毛泽东收到清样到《人民文学》5月号正式出版,只有三天时间。这样,毛泽东的《改文》便只好作为正式发表的《喜读》一文的“批语”留存于世了。

  毛泽东对自己的诗词一般不愿意作出任何解释,他曾说过,作者对自己的诗词不宜多作注解,因为文学作品应该由读者自己去体会。因此,他对《娄山关》一词作出如此详尽的解释,是极其可贵的一个例外。同时也正像毛泽东在《改文》中所说的那样:“解释之难,由此可见。”他的解释使位家有争论的问题,包括郭沫若在《喜读》一文中的误解,得以澄清:(一)《忆秦娥・娄山关》所写为一天之事,上闷写清晨,下阕写傍晚,而不是写两次的事。(二)描述内容是1935年2月中央红军第二次重取娄山关,而不是同年1月第一次攻占娄山关。(三)《娄山关》词不是当时写的,而是后来追写的。(四)词中“西风”、“雁叫”、“霜晨”是写云贵川一些地区冬天的实景,而不是像某些诗词中是写秋天的景物。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毛泽东强调他自以为成功的两句“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是“积累了多年的景物观察”后,在娄山关特定的环境中“突然遇合”而产生的。
dsbj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