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tails
- Category: 孙膑
《孙膑》 04节庞涓一夜未见孙伯灵的面,以为他躲哪儿反省去了,因此也没去找他。 一早提剑晨练时却看到山林深处孙伯灵在鬼谷先生面前专心致志地聆听鬼谷先生说话,庞涓从心底泛上一股嫉恨。 庞涓一边练着剑,一边不时拿眼瞍视孙伯灵所在的方向,终于等到鬼谷先生起身甩着胳膊回他的石洞了,才迫不及待地追上孙伯灵。"仁兄,你让我好找!一晚上不回来睡觉,我以为你让狼叼去了。" 孙伯灵见是庞涓,说:"贤弟,你起得很早哇!咱俩练一会儿。"说完要去接庞涓手中的剑。 庞涓一闪没给他。庞涓笑呵呵地说:"仁兄,告诉我你和先生整夜都在一起吗?" 孙伯灵应着,"是,先生也一夜未睡。"说完又欲去接剑。 庞涓又问:"再提个问题,先生他跟你都说些什么?" 孙伯灵沉了一下,说:"先生他对于咱们可谓寄托着厚望呵!他一生淡泊名利,隐遁山林,却满心希望他的学生个个都是武将文相。" 庞涓有些不高兴,因此口吻酸涩地说:"恐怕只寄托予你吧!--既然是寄托我们身上,为什么你不回去叫我也听听先生的教诲呢?" 孙伯灵没想到庞涓为没有听到先生教诲而堵气,就豁达地说:"就为这不让我练剑?你真小家气!叫你,你睡得正酣,我还怕扰了你的美梦呐!" 说完,又欲接剑。 庞涓仍不给他,依然心怀不平地说:"那好,就信你一回。不过,要如实告我先生对你都说了些什么?" 孙伯灵踱了两步,遥望着远处山脉和山脉上方的天空说:"先生说了很多,说到战争与'道'的关系,说到几个大国以强凌弱、以大吃小,还说--" 庞涓追问道:"还说什么?" 孙伯灵想了想,故意卖了个关子不说,见庞涓急不可待要扑到他身上时,才半玩笑半认真地说:"先生还说,必须在对方最高兴的时候,去加大他的欲望,他既然有欲望,就不能隐瞒实情。还说:又必须在敌人最恐惧的时候,前去加重他的恐惧,他既害怕就不能隐瞒实情,情欲就必然丧失于变化。" 孙伯灵见庞涓更不高兴,又突然说:"我看你就存有欲望,想知道这、想知道那,你无法隐瞒你心里的,我偏不告诉你,就让你再加大点!"说完,向山上跑去,边跑边笑回头看庞涓。 庞涓却不追他。他相信孙伯灵说的都是实话,却更相信孙伯灵还有没有告诉他的话。 孙伯灵见庞涓没有追他,而是一个人郁郁寡欢地用剑砍脚边的花草,就又返回庞涓身边,认真地说:"贤弟,还真生气了?就算愚兄我不对,没有叫你。下次一定叫你,行了吧?" 庞涓挥剑狠狠向一棵树砍去。剑太柔一碰坚硬的树干就弹了回来。树干上留下一条细长的白痕。 庞涓收起剑,既恼怒又委屈地说:"什么就算你不对?实质上就是你不对!要不是你昨天故意附合我,我怎么会让先生看不起,先生怎么会一言不发就走了?要不是你故意吊先生的胃口,惹先生注意,先生怎么会就跟你一个人说这说那,竟然一夜未睡!你呀,貌似善良仁义,实则一肚子花花肠子。 你要讨先生喜欢,让先生高兴,也不要拿我垫脚,而让先生不喜欢我呀!" 说完,庞涓委屈地哭起来。 庞涓这番话使孙伯灵吃了一惊。 自从孙伯灵和庞涓同拜于鬼谷先生足下学艺,尤其是两个人深夜在溪边同跪草地上,歃血盟誓以来,孙伯灵每时每刻都以兄长的身份袒护着这个看上去比他年长的兄弟,学问上不敢有半点隐瞒,道义上更是经常与他探讨交流。庞涓对他也是弟弟一样谦卑和尊敬。每日里跟在左右,"仁兄、仁兄" 地呼唤。两个人如禾苗一般在鬼谷山中受鬼谷先生精心培育而渐渐茁壮长大。也许,就在不远的将来,两个人下山谋事业,就是两只猛虎、一双将才。 可是,孙伯灵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已经无意中伤害了庞涓,而且还是这么深。 孙伯灵上前抚着庞涓双肩说:"贤弟,真要是愚兄让你伤心难过了,我向你赔不是。的确是我无意,而绝不是有意要疏远你我之间的情感。别哭了,啊?让先生知道了要怪罪于我。" 庞涓抹了把眼泪说:"那好,你告诉我,昨晚上先生在你面前说我什么了?" 孙伯灵感觉心被庞涓的话刺了一下,他抽回手说:"没说什么。" 庞涓哼道:"我不信!" 孙伯灵强调一遍:"的确没说什么。" 庞涓抬腿就走:"那好,我去问先生,让先生告诉我。" 孙伯灵急了:"庞涓!先生一夜未眠,这时候一定睡了。"他见庞涓执意要去见鬼谷先生,便揣测着眼前这个近于愚顽的兄弟究意想要知道什么,心里说:没办法,只好骗他一回了。 孙伯灵说:"你呀,想听到先生说你什么?我来告诉你。" 庞涓果然收住脚步,两眼如炽火一般注视着孙伯灵,期待听到鬼谷先生给予他的评价。 孙伯灵说:"鬼谷先生说到你的地方不多,但也有几处。第一次是说你也许将来能成就大事业,也就是说当个将军什么的。" 庞涓不知是缓兵之计,喜出望外,不禁神采焕发、志气昂扬起来。他将手中剑在空中翻飞了几下,望着空中的燕雀竟也挥剑去砍、刺,惊得林间的燕雀扑翅而逃。 孙伯灵见庞涓一副俨然已经是大将军的豪迈神气,心里突然为自己假冒先生之口而惶惶不安。先生最讲信、廉、仁、勇。先生把信放在首位,曾多次说:"没有信、廉、仁、勇不能传授兵法、论说剑术。兵法剑术与道相符,内可以修身,外可以应变,君子对此重视并以之为德。" 孙伯灵想挽回影响又说:"先生还说:要想成就大事业,将来当将军就必须在山里学十年。还说,这十年里,不许打听别人夜里的谈话内容,不许打听先生对他的看法,不许总爱生气,还哭鼻子!" 庞涓明白了,孙伯灵在假借先生的口取笑他。但由于刚才的好情绪,好心境,这一回,他不但没生气,还咯咯笑着追赶孙伯灵。 孙伯灵见终于把庞涓逗高兴了,就以为没事了。可他哪里知道,庞涓宁愿相信他的后半段话是真的,也不愿相信连带前半段话一起是先生伪托的! 几天后,在一次鬼谷子先生给几个学生授完课后,庞涓捧着书,谦虚地说:"先生,我求教个问题。" 鬼谷先生站下,问:"什么问题?" 庞涓说:"先生,上课时您曾说过:"天地之化,在高与深;圣人之制道,在隐与匿。非独忠、信、仁、义也,中正而已矣。'学生反复研磨,我理解先生是告诫学生谋略时一定要遵循它的规律。这个规律就是'天地之化在高与深;圣人之制道在隐与匿',就是在谋略时不单单要讲忠信仁义,更要以把握'中正'为原则。" 鬼谷子认真听着,希望能听到庞涓自己的见解,庞涓却不说了。 鬼谷子捋了一把垂胸前的银色胡须,说:"嗯,只能算你理解了。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庞涓说:"我把这一谋略的规律与战场上的统兵打仗结合起来,就是说战场上的规律也是如此;统兵打仗也有它的规律可循,这个规律也就是隐与匿,即在阴处,在敌人不知不觉之中就已经摆开了战斗的阵势,给敌人一个措手不及,突然使敌国军队陷入绝境、困境不能自拔。这就是谋略、智慧的作用。既然是谋略、智慧,就不可能单单只讲忠、信、仁、义,更重要的是把握战场的机会,胜利的时机。不知先生以为学生理解得可有偏颇?" 鬼谷先生笑了,满意地说:"嗯,你说得不错,是这么一个道理。但战场上运用起来远比咱们在这里说的困难复杂得多。不过,你既然理解了,今后再下功夫钻研,不怕学不会的。--可见,你动了脑子,不错、不错!" 鬼谷先生赞赏地一连说了几个"不错"。这是庞涓第一次听鬼谷先生夸他。他心里顿时涌上一股密不可宣的狂喜,想起几天前孙伯灵曾告诉他的鬼谷先生断言他将来是个勇武帅才的话,心里更觉鬼谷先生亲切可敬,更觉自己不辞辛苦寻进鬼谷山拜师学艺这一步走得何等英明。 为了证实庞涓心中的那点可怜的荣誉,庞涓追上鬼谷先生:"先生看我可是一个能成就大事业的人?" 鬼谷先生歪过身子看了庞涓一眼,又继续往前走。 庞涓从鬼谷先生脸上既没看出赞同,也没看出反对。他寸步不舍又追问:"先生,可看出我具备统兵打仗的才能和智慧?" 鬼谷先生又扭头看了庞涓一眼,脚下步子却加快了。 庞涓小跑着大步跟上鬼谷先生。跟了一段路程,仍没见鬼谷先生说一个字,庞涓有些沉不住气了,声带怒气地说:"先生不是亲口说过我将来能成就大事业,定能当个将军吗?" 鬼谷先生突然柱子一样立住了。紧跟在他身后的庞涓差点撞到他背上。 庞涓顿时感觉从鬼谷先生背后刮过来阵阵冷风。他下意识地退了几步。 庞涓万没想到,由于他一时虚荣惹得鬼谷先生怒形于色。 鬼谷先生脸色阴沉,双眉紧蹙,回身说:"所有的还认我作先生的人都到山腰那片林子里,我有话要问。" 鬼谷子拂袖而去,庞涓却懊悔至极,立在山道上愣了半天不知所措。先生把所有学生召集起来会干什么?是斥责他庞涓不该刨根问底,还是会责训孙伯灵? 庞涓想不出比这两样更好的结局,心里更加恐惧。可先生命令不传不行,传吧,也许一场灾难即将发生。鬼谷先生究竟要干什么呢?鬼谷先生是责骂他,还是责训孙伯灵?庞涓不得而知。他立在路上又气又急,想不出可以逃避的办法。 当学生们一个个陆续跑进山腰处的树林子里时,鬼谷先生早已等候在那里。 孙伯灵得到通知后不知事情深浅,问庞涓鬼谷先生要宣布什么,庞涓支吾着说不知道,孙伯灵只奇怪庞涓似乎心怀恐惧。跑进树林,孙伯灵发现鬼谷先生满脸怒气,一副要与人决斗的架式。 鬼谷先生见他的学生一个不少地全到齐了,就说:"好哇,都来了,一个不少。今天把你们召齐了,为的是我有几个问题久疑不解,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研磨。在给你们上课时,我反复说过一个道理:一个有仁德的君子,自然会轻视财货,所以不会被金钱诱惑,反而还会捐出资财以助国家或他人;一个有勇气的壮士,自然会轻视困难,所以不会被忧患吓倒,反而能够承担镇守关边危地的重任;一个具有智慧的聪明人,通达一切事理,所以不会轻易被别人的诚恳所逼迫,而会与道理在一起。这三种人即所谓仁人、勇士、智者,我称他们为'三才'。" 庞涓悄悄移到孙伯灵身边,拉了拉孙伯灵的衣袖:"仁兄,先生想要说什么?" 孙伯灵专心地聆听着鬼谷先生的教导,不敢有半点分心,觉出有人扰他,便不高兴地甩开手没有理会,却听鬼谷先生又说:"这三才都是可以建功立业的,都是可能对国家、对民众有所贡献的。 今天要说的还有'三愚':一个鲁莽、愚笨的人会轻易被人蒙蔽,一个不肖之徒容易受到恐吓,一个贪婪之辈容易受到诱惑。而这三种都是不可以成就事业,不可以成为国家栋梁之材的;如果君主用了这种人,王朝就会覆灭;国家用了这种人,国家就会灭亡;如果这种人统兵打仗,则不出十天,必兵败将亡!" 孙伯灵顿觉心胸豁朗、眼前明亮。先生的话虽不多、不繁,但是何等精辟啊!孙伯灵每听鬼谷先生一席话,都更觉自己浅薄无知,更觉要学习的知识是那么浩渺无际,无穷无尽。他要默默记诵下先生的话,暗暗牢记下鬼谷先生的谆谆教诲。但同时,他看出,鬼谷先生的话音将落在另一个题目上,果然,鬼谷先生又说:"所以,我想告诉你们的是一个强者是由衰弱累积而成,一个直者是由弯曲累积而成,一个富有者是由贫穷累积而成。这就是道术的一种具体表现。 今天我将要和大家探讨的还不是这个问题。" 鬼谷先生的目光在学生们脸上扫了一遍继续说:"我听说有人假借我的庞涓慌了,他看到孙伯灵朝前走去。庞涓紧赶几步暗拽孙伯灵的衣袖,拿眼示意他不要去承认。 孙伯灵自知自己说错了话,更恨庞涓多事,一定是他以此去鬼谷先生面前邀宠,被鬼谷先生憎恨,因此找出制造事端之人。此话是他说的,看鬼谷先生的怒容,躲是躲不过了,孙伯灵快步走到鬼谷先生面前,双膝一屈,跪在他脚下。 鬼谷先生顿觉老眼昏花,心神混浊。 但是,鬼谷先生很快镇静下来。他俯下身问孙伯灵:"你是来替别人开罪吧?" 孙伯灵摇了摇头。 鬼谷先生又问:"那你想对我说明白你说这话是有原因的?" 孙伯灵又摇了摇头。 鬼谷先生倒退一步,企图将孙伯灵看得清楚些,他又问:"你知道我最憎恨的人是什么样的吗?"不等孙伯灵反应,他又说:"我憎恨为了小利而失大义,为了小惠而弃大智,为了小恩而忘大勇的人!你学业未成、功名未就、前途未卜,没学会将来如何施展抱负和才能,却学会盗用先生之名鼓吹不实巧言拔乱同学之心。你知道我会怎样处理今天的事吗?" 孙伯灵仍然摇了摇头。 鬼谷先生突然摇晃着身体,痛苦万分。他指着孙伯灵频频地摇着头说:"你叫老夫太痛心!你走吧,鬼谷山已存不下你。你已经学成,可以下山谋取功名利禄了!" 孙伯灵顿觉五雷轰顶、天塌地陷。他一把拽往鬼谷先生的长衫,继尔双手拥抱住鬼谷先生的双腿哭了。万没想到,为称赞庞涓一句而被先生撵下山,更不曾想到先生把如此小一件事竟视为洪水猛兽。 庞涓见事情发展到这种地步,悔恨交加,深觉对不住仁兄。他快步跑到鬼谷先生脚前纳头就拜,并说:"先生息怒,仁兄伯灵假托先生之口夸赞于我,实在是鼓励我求上进,学习兵法,以希将来求取功名,并无恶意,更不是有意盗用先生荣誉,望先生饶恕仁兄一次。" 鬼谷看了庞涓一眼,却不答应。 众同学平时与孙伯灵和庞渭情同手足,关系密切,尤其与孙伯灵。他们崇拜孙伯灵聪慧敦善、和气仁义,无论是请教学问,还是切磋剑术,孙伯灵都积极热情地解答。生活中,无论是翻地种谷,还是砍柴烧饭,孙伯灵都重活干在前、苦活累活抢在先,因此,他在鬼谷山中的威信除了先生就是他了。 这时,众人不约而同纷纷跪拜在地,请鬼谷先生饶恕孙伯灵一次。 望着跪倒在脚下的众人,鬼谷先生眼里流出眼泪。再看一眼依然紧抱不放的孙伯灵,他真恨得咬牙。他用力甩掉孙伯灵,说:"收拾东西下山去吧!" 转身回石洞去了。 分类:春秋战国历史 书名:孙膑 作者:王霞 |
- Details
- Category: 孙膑
《孙膑》 05节孙伯灵此时才知鬼谷先生对于他寄托了怎样的重望!先生对他所采取的态度和处置的方法给他的重创将让他铭记终生。他深知,假如换了别人,先生也可能只责训几句,或者只告诫不许再有类似事情发生。可唯独对他却不能依饶。今天之所以要被迫提前结束学业,下山谋生,如若说是由于他幼稚不实,而图一时虚荣造成的,不如说是鬼谷先生智慧超人、胆略超人,而为他单独上的一大课。 孙伯灵理解了先生后便抹去脸上的泪水收拾好进山时带的蓝布包袱,看看父亲留下的老爷爷兵书残简还在,背上包袱出了山洞。 天色已近黄昏,也许不等下山,天就要黑透,可是,先生已经有话,让他立即下山,并说不愿再见到他。他不想违背先生的愿望,决定就是天黑了也要下山。走出洞外,孙伯灵看见众兄弟们都在洞外等着给他送行,他们已经站立很久了,见孙伯灵不得不走,便忌恨鬼谷先生傲癖,不免也憎恨庞涓无信少义。 孙伯灵与众人拱手施礼,一再说:"别送、别送!" 一个叫悟生的同学捧上一件长衫和一些碎银子,眼含热泪地说:"这是我们几个人凑的几文钱,你收下路上作盘缠。这件衣衫旧些,但好歹能做个替换之用。无论仁兄将来到哪里谋官,我们都以为你一定是个将帅之材;论文,你有卿相的德才,论武,你有将军的谋略。仁兄,你万不可自我轻贱,自我懈怠。我们都望仁兄早日出头,早日衣锦还乡!" 孙伯灵接过长衫和碎银子,对悟生和众同学说:"我牢记下众人的好意,牢记下鬼谷先生对我的教诲。单看先生和众位师兄对我的恩情,我孙伯灵也不敢有半点自我轻贱和懈怠。我没有可以回报大家的东西,我给众位兄弟行个大礼算作我孙伯灵的回报吧!"说完,孙伯灵向众兄弟深深鞠躬,又双手伏地,头紧挨地面向众人行礼。 悟生等众位同学也纷纷向孙伯灵回礼。 孙伯灵告别众兄弟就去拜别鬼谷先生。先生洞口守着一位才进山学艺不久的孩童。孩童没让孙伯灵进去,只递给他一卷竹简书说:"鬼谷先生让我把书交给你。先生说不愿再见到你,让你今后好自为之。" 孙伯灵接过竹简,在鬼谷先生石洞前拜了又拜。他对孩童说:"你不知道,我怎么能连先生最后一面都不见就下山呢?你看我两手空空,好像什么也没拿就这样下山了,实在是,我肚子里的知识,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统兵打仗,为官参政这些都是在先生这里学到的。我怎么能连先生最后一面都不见就这样傲慢地下山呢?" 孩童被孙伯灵说得哭起来。但是,他仍然守住门口不动,只说:"孙大哥,你还是走吧,否则先生会怪我的。" 孙伯灵怀揣着那本竹简书和祖辈留下来的兵书残简,与同学们挥手告别后,迈着沉重的步子朝山外走去。 孙伯灵走到了山石隘处,忽然想起他和庞涓初识就在这里。他和庞涓相逢在大雨瓢泼之下,初遇在山岗乱石之前,虽同拜鬼谷门下学艺,然而总伴有不愉快的事情发生。事虽都不大、不重,其结果却叫他战栗。这次被先生愤怒撵往山外,不正也是由于庞涓骄横无礼被逼而造成的吗?难道说,与庞涓的相遇是他命中注定的一次灾难吗?难道说,与庞涓结拜兄弟是他人生道路上不可挽救的一大失误吗? 望着熟悉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抚摸着他不知攀登过多少次的石壁、土坎,他叹息道:"这也许就是古人所说的命运吧!" 孙伯灵心里正怨恨庞涓没有送他,却忽然看见山石下面,庞涓四肢伏地跪哭不已。 孙伯灵连忙滑下山坡,抱住庞涓,两个人哭成一团。 庞涓哭诉说:"仁兄呵,是我害了你,是我见先生格外喜欢你,而有意疏远冷淡我,我就向先生炫耀我胸中的才学,让先生也垂青于我,也像待你一样说话不觉累,教诲到天明也不觉困乏。可是,我没有想到事情会是今天的结果,设想到先生他竟是个少情寡义的人。他平时所教诲我们去做的,其实他自己也做不到!可我敢保证:先生他最喜欢的就是你,只有你,才能实现先生的宏图大愿!你不要忌恨先生,不要忌恨于我。我真的不是故意要把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你相信我吗?仁兄,你说句话!" 孙伯灵刚才想到庞涓没来送他,心里还忿恨不平,此时见庞涓涕泪横流,言辞真切,反觉自己心胸狭隘,不容人过。他抱紧庞涓劝慰道:"庞涓贤弟,这不是你的过,是为兄我处事不冷静,才德还没有达到先生所希望的那样。 一句话,是我自己的过错,不怪你,更不怨先生。只是,我深感自己学识浅薄,就这样出去又会有多大作为呢?我实在不愿离开先生,不愿离开贤弟,不愿离开鬼谷山啊!" 庞涓紧紧握住孙伯灵的手不愿松开。他说:"仁兄,你尽管放心下山,像仁兄如此才学之人,各国家君主一旦认识都会委以重任。退一步讲,假如仁兄仕途不顺,有朝一日,我谋一官半职,定用性命保举仁兄,我庞涓虽粗俗鲁莽,却懂得仁义道德。我永远不会忘记鬼谷山上曾经有一位叫孙伯灵的仁兄!" 孙伯灵感激万分,对庞涓的相送谢了又谢。无法拒绝庞涓的诚意,只好让庞涓送了一程又一程。终于天将黑透,孙伯灵朦朦胧胧见一处山林格外熟悉,便劝回庞涓,见庞涓一步三回头地消失在暗夜中,孙伯灵扭过身,朝山坡上那一片熟悉的林子攀登而去。 是的,正是这片树林。在这里,孙伯灵第一次见到鬼谷先生;在这里,鬼谷先生收他为弟子;在这里,孙伯灵圆满回答了鬼谷先生出的第一道题。 "请问长辈,鬼谷先生住在山里吗?" "仰望高山可以看到山顶,测量深渊可以测到渊底。然而,要知道一个人心里的企图却是不容易的。" "敢问长辈,您可就是鬼谷先生?" "眼睛最重要的就是明亮,耳朵最重要的就是灵敏,心神最重要的就是聪明。" "先生在上" 孙伯灵仰望高山,隐约可见群峰连绵,远远近近苍茫一片。山还是进山时的山,林仍然是进山时的林,可唯独不见鬼谷先生。孙伯灵在林里立了许久,望着难以忘怀的一草一林,他浮想连翩,更感慨万分。 孙伯灵思念鬼谷先生,却不知鬼谷先生此时是否在想他。他沮丧无助地坐在山道一旁的草地上,心里迷茫不知自己下山该去往何处,困意渐渐袭来。 他想,就在此歇息一夜。只要不被猛兽掳去,也许就会有师兄弟奉鬼谷先生之命前来请他回去。也许,明天一早,先生后悔便派人来追 第二天,天大亮了,孙伯灵猛地惊醒过来,发现自己既没被猛兽吃了,也没见先生派人追来,只好悻悻地收拾了包袱,朝着山下的路真真切切一步三回头地走去。 拐过最后一道弯,再回头就只能看见浑然一体的群山峻岭了,甚至连上山的道也模糊不见了,孙伯灵在心里哭了,鬼谷先生,再见了! 猛一抬头,孙伯灵突然见鬼谷先生手拄木拐石头一般立在山外的大道上。他的衣衫被夜露湿透,就连白发银须上也沾满了珍珠一般的晨露。孙伯灵只一夜未见先生,却发现先生苍老了许多。且他从没见鬼谷先生拄过拐杖,然而此时,先生却拄一拐立在道口等候他下山。 孙伯灵知道完生已经原谅了他,先生哪会忍心让他离去,先生对他是寄托着山一样的情、海一样的谊呵!先生是一夜未归在此等候他而接他回山的呵! 孙伯灵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感激和愧悔,喊一声:"先生!"就扑在了鬼谷先生的足前。 分类:春秋战国历史 书名:孙膑 作者:王霞 |
- Details
- Category: 孙膑
《孙膑》 07节转眼到了公元前359年,孙伯灵和庞涓追随鬼谷先生学艺已有三年。三年里,山中花开花败,草荣草衰;山外风云变幻,战争频繁。复杂多变、前途难卜的政治局势逼迫各大国竟相改革,竟相招慕富国强兵的人才,以寻找强国图霸之路。公孙鞅自公元前361 年去了秦国,很快得到秦孝公的信任,虽然阻力重重,举步艰难,但是,围绕着他"国富兵才富;国不富则兵不强;兵不强则不可摧敌"及"重农战、讲进取、主法治"等一系列政治见解而采取的改革措施正一步一步实施。公孙轶果然如魏相公叔痤所说的,是个年轻有为的"奇才"。 每每掐指而算,上山已有三年,庞涓就心生浮躁之情。他时常为自己设想下山后的锦绣前程,时常想能像公孙鞅一样投奔一个大国而一展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勃勃雄心时常如旺火一样烧灼着他的心,让他寝食不安,看书学习也时常走神。 庞涓自以为自己三年里勤勤恳恳,刻苦钻研,已掌握统兵打仗的本领,当个将军、统帅已绰绰有余。只恨没有人推荐、没有如公孙鞅一样的机会。 "这天,庞涓借口砍柴,拿上刀和绳索便直奔山下。 下了山,庞涓见人便叫住攀谈,问这问那。路人有的拿他当拦路抢劫的,不敢多说,快步离去;有的拿他当乞求施舍的,存着戒心,也不敢妄言,因此,庞涓与十几个人招呼,竟没有一个人停住与他长谈。 庞涓气哼哼地想:"真是草介匹夫,怕我干什么?我又不吃你们!"想想这该不就是下山谋取功名的先兆吧?他揣摩起来:众人皆怕的是勇武之人;众人不约而同躲避的人当是统帅千军万马的大将军呵! 如此这么一想,庞涓心胸豁朗、精神振奋,信心百倍。他在路上又远远见一个人朝他走来,便不等那人走近就躬身行礼,叫道:"老人家,请允许晚辈提个问题。" 那人哈哈笑起来。庞涓抬头一看,见面前站着的竟是一个比自己小许多岁的后生,胸中恼怒,脸上露出愠色。 那年轻人忙叫:"大哥!" 庞涓心中稍平静些,转念想:自己叫错了怎好迁怒于别人?于是就说:"啊,没事--有事你也帮不上忙。" 那后生却出口不凡:"那可不一定,大哥您只管说什么事,也许我就能帮上这忙呢?" 庞涓见后生相貌平平,且衣着朴实,不像显贵人家公子,倒似平民人家孩子,便不屑地挥挥手说:"你不懂,不懂。去吧,赶你的路吧!" 后生却执意不去,又问庞涓什么事。 庞涓轻描淡写地说:"我随便问问,魏国国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 有何大事发生?" 后生笑了:"嗨,你问着了!问别人还不一定说得上来呐!"庞涓一听惊喜万分,不料眼前这个年轻人竟正是自己要找的。他高兴地说:"那你快说。" 后生问:"听说过公孙鞅吗?" 庞涓点点头。 后生又说:"时下三晋(指三家分晋后的赵、魏、韩三国)只有魏国侯称王。魏惠王也早有吞并韩国和赵国之意。公孙鞅走了,魏惠王后悔极了,感叹没有听从国相公叔痤的话。孙叔痤死了,卜子夏、田子方、魏成、李克等(均为魏国重臣)也都相继去世。魏惠王颁布公文,出厚币招揽四方贤士和豪杰。听说前不久,孟轲到大梁拜见魏惠王。知道孟轲是谁吗?" 庞涓早就听傻了,这时也只有摇头的份了。 后生又说:"孟轲是邹国人(今山东省费、邹、腾、济宁、金乡等县间,国都在邹县)字子舆,是子思门下的高徒。子思是孔子嫡孙。孟轲得圣贤之传于子思,胸怀济世安民大志。听说魏惠王招贤士,便来到魏国。魏惠王到大梁郊外把他迎进城去,并待为上宾,问他:"你给我带来了什么利益?'孟轲说:"为人君,重要的是施行仁义,怎么能张口就要利呢?'惠王听不进孟轲那套仁义,因此没用他。现在,惠王正急于用人,四方贤士仍有自荐或他荐而被惠王招见的。" 后生看看庞涓,见庞涓一身布衣,身体虽然魁悟,却也像个书生模样,就问:"先生是何方人士,为什么不亲自去大梁看一看,也找个人推荐见惠王呢?" 庞涓早听得昏头转向。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个比自己小许多的小孩子竟知道这么多,此时又听他问为何不自己去大梁,更觉惊喜和惭愧。 庞涓问道:"敢问这位兄弟姓什名谁,家住何方?" 少年说:"我叫王团,家住大梁。" 庞涓此时才真正感觉相见恨晚。他扔下手中工具,躬身深拜不起:"王团兄弟,请受愚兄庞涓一拜!" 王团连忙回礼,问:"请问庞涓大哥你家住哪里?怎么会在此相遇?" 庞涓兴奋地感叹道:"在此相遇正是咱兄弟俩有缘呵!" 庞涓一五一十把自己拜鬼谷先生为老师学艺已三年,胸怀报国大志,苦于无处施展才能,正欲寻机下山求发展,偏巧遇上了家住大梁的王团等事说了一遍。 王团为庞涓怀才不遇的感叹而嗟叹。他当时就答应庞涓,庞涓去大梁后,他帮助找荐举的人,并保证说一定找个"国相",把庞涓高兴得恨不能立马就去见见这个"国相"。可是,他不能马上走,他还没向鬼谷先生和仁兄孙伯灵辞别,他与王团商量,邀王团一同上山等他一夜,明天一早他即随王团下山去大梁。王团不便推辞,再说想拜见鬼谷先生,于是就随庞涓一同上了鬼谷山。 分类:春秋战国历史 书名:孙膑 作者:王霞 |
- Details
- Category: 孙膑
《孙膑》 06节"公孙鞅跑了。"墨翟对鬼谷子说。 鬼谷子问:"公孙鞅是谁?" 墨翟说:"魏国国相公叔痤家的中庶子(即家臣)。" 鬼谷子又问:"怎么,这个人很有本事吗?" 墨翟笑了笑,没回答。 孙伯灵殷勤地为墨翟端水洗脸,搬凳子让坐,又为老先生沏了一杯茶递上。他看到,这须发皆白的老先生至少有一百岁,然而却精神矍烁,面膛红润。老先生身穿葛布衣衫,脚登草鞋,腰间束一条葛藤,一副超凡脱俗,云游四海的模样。 墨翟见身旁青年人一脸英气,双目间闪烁出智慧和勇武,便问孙伯灵:"你叫什么名字?" 孙伯灵见老先生注意自己,忙谦恭地说:"学生姓孙名伯灵。" 鬼谷先生高兴地说:"怎么,你也相中了我这个学生?我可不让他跟你去四处流浪。" 墨翟先生"嘿嘿"笑着说:"我可不是跟你抢学生的。"说完又对一旁的孙伯灵说:"我们俩一起在云梦山采药修道,后来,我率弟子云游天下,你的老师就寻进这鬼谷山中作起隐身君子了。" 孙伯灵还是第一次听别人说起鬼谷先生的过去。 墨翟先生说:"你可是找到了好老师。我最了解他,他通天彻地,腹中存好几家学问,我墨翟是远远不及呵!" 鬼谷子欲打断墨翟的话,然而,墨翟挥手制止他,继续对孙伯灵说:"你的老师可是个出世奇才啊!他所崇尚的学问高深隐匿、阴道阳取、纵横捭阖、揣摩臆测;他所研究的对象有天、地、阴、阳、日、月、鬼、神无所不包。 他腹中的学问第一是数学,日月星晨天象经纬无不在他手中,占候卜筮,每言心验;第二是兵学,姜太公《六韬》、黄石公《三略》无不藏于心中,布阵行兵,更是变化无穷,鬼神莫测;三是游说,鬼谷先生多闻广记,明理审势,出口吐辩,万口莫当。他给你们授课一定说过:想要讲话反先沉默,想要敞开反而收敛,想要升高反而下降,想要获取反而给与。" 孙伯灵认真地点点头,并崇敬地看了鬼谷先生一眼。 墨翟先生又说:"他的第四门学问可谓出世学,修真养性,服食引导,祛病延年,长寿不老。" 鬼谷先生对孙伯灵说:"墨翟先生言重了。伯灵呵,这位墨翟先生才是出道高人、旷世奇才呐!" 墨翟先生羞愧万分说:"我自以为我造的木鹰会飞、会落,国中再无高手了。可听弟子告诉我说有个叫偃师的人造了个会说、会跳、会唱、会笑的木头人,把周王都给迷住了,甚至还会冲周王的宫女们飞眼传情,气得周王要不是木头人就要治它的罪了。从那以后,我就再不敢谈论技艺,只有拿着工具埋头苦练了。如今,在您鬼谷先生面前,我何谈什么出道高人、旷世奇才?您老先生隐居深山,养身修道,云心月性,不乐仕途,不求闻达,我墨翟怎敢与先生相比!" 鬼谷子"哈哈"大笑了几声后说:"我王栩怎么能与你墨子先生相比?" 接着,他向孙伯灵说起很多年前的一件事。楚国公输班(即鲁班)为楚国制造了攻城的云梯,准备进攻宋国。这个消息传到墨子耳中后,墨子步行千里,脚上走出了老茧,从未国赶到楚国国都郢(今湖北江陵县)去见公输班。墨子说:"我在宋国就听说过您的大名。我想借你的手去杀人。"公输班说:"我本来就讲究仁义,不杀人。"墨子说:"听说您制造了云梯,将要用它去攻打宋国。宋国有什么罪过?讲仁义不杀人却帮助进攻别国,这是不杀少而杀多。请问进攻宋国有什么仁义?"公输班信服了,墨子请求公输班为自己引见楚王。墨子见到楚王说:"现在有这样一个人在这里,舍弃自己雕饰精美的车子,邻居有破车却想偷窃;舍弃自己锦绣的衣服,邻居有粗布短衣却想偷窃;舍弃自己的米肉,邻居有糟糠却想偷窃。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楚王说:"这人一定有病,一定有偷窃病。"墨子说:"楚国土地方圆五千里,宋国方圆五百里,这如同装饰精美的车和破车;楚国有云梦泽(今湖北省境内长江、汉江流域),犀牛、野牛、麋鹿充满泽中,荆江(今长江)、汉水(今汉江)出产鱼鳖、大鼋和鳄鱼,是天下出产最多的地方,而宋国是人们所说的没有野鸡、兔子和鲫鱼的地方,这如同米肉和糟糠;楚国有高大的松树、有漂亮的梓树、楩树、豫樟树,宋国却没有高大的树林,这如同锦绣衣服和粗布短衣。因此臣下认为大王让你的官吏进攻宋国与此同类。"楚王说:"说得很对!请相信我们不会进攻宋国。" 墨翟说:"好啦!别提那些陈年烂谷子了,还是说说眼前的事吧!" 鬼谷子说:"好吧。你说说公孙鞅是谁,怎么一回事?" 墨翟说:"我这也是听说的。魏相公叔痤死前,魏惠王去看他,见病得很重,就说:"万一你的病治不好,你认为谁接替你的职务合适?'国相说:"我有个御庶子,叫公孙鞅,年纪虽轻,却有奇才,大王可以任他为国相。'魏惠王没往心上放。国相见魏王不打算用公孙鞅,又说'大王如果不用鞅,就一定要把他杀掉,千万不可放他出魏国,万一他被别国所用,将来一定是魏国的祸害。'魏王应着走了。公叔痤让人把公孙鞅叫到床头,说:"刚才大王问我谁可以任国相,我推荐了你,看大王的神情不会同意我的建议。我身为臣先忠于君,因此建议大王如不用你就把你杀了。大王答应了我的请求。 你快逃走吧,否则大王的人马上就来擒你了。'公孙鞅说:"大王既然不能听你的话任我为国相,又怎能听你的话杀了我呢?'果然,公孙鞅听人说魏惠王看完了公孙痤即对随侍的人说:"公叔痤的病看样子不可医救了。他想要把国政全部交给公孙鞅掌管,这难道不是糊涂吗?'" 鬼谷子又问:"这公孙鞅到底有什么才能?" 墨翟说:"听说公孙鞅是卫国国君疏远的宗族旁支子弟。他年轻的时候就开始学习刑名法术,在公叔痤身边时,公叔痤每当大事、要事必与鞅商磋。 公孙鞅胸怀大志、深谋远虑,为公叔痤出谋划策,深得公叔痤喜爱。公叔痤来不及荐举他就病倒了。"鬼谷子说:"你前头说公孙鞅跑了,让我猜猜他跑哪国去了。"墨翟先生不语,只含笑看看孙伯灵,又看着鬼谷子。 孙伯灵想:"既没公孙鞅的生辰八字,也没有公孙鞅跑的时间、方向等,先生依据什么来算呢?" 鬼谷先生含目掐指、煞有介事。屋里一片沉寂,墨翟先生含笑不语。 忽然,庞涓喊着跑进山洞:"先生、先生,天上升起一颗慧星!"墨翟和孙伯灵闻声出屋。 慧星早就落了。天空月朗星稀,山上林深草密。墨翟先生问庞涓:"有几颗?" 庞涓道:"只有一颗。" 墨翟又问:"在哪个方向?" 庞涓用手指划了一下。孙伯灵辨出是西方天空。 "算出来了,算出来了!"鬼谷先生高兴地走出山洞来到众人面前。 墨翟问:"去哪儿了?" 鬼谷先生说:"去秦国了。" 墨翟说:"正是奔秦了。刚才有颗彗星出现在西边天空。" 鬼谷先生突然收敛起刚才的兴奋,小心问:"西边?没有看错吧?" 庞涓证实道:"先生,是西边,好亮好亮的!" 鬼谷子说:"难道说,秦国将称霸中原,魏国、齐国均不在它上面?" 墨翟问:"何以见得?" 孙伯灵和庞涓如饥似渴地聆听着。 鬼谷先生问墨翟:"秦国国君可是颁了招贤纳士的文告?" 墨翟说:"听说颁发了文告。文告上说:对于能进献奇策使秦国强盛的人,给高官,并封地。" 鬼谷子又问:"公孙鞅可是听说了文告奔秦国而去的?" 墨翟说:"正是!" 鬼谷先生突然猛击一掌,坚定地说:"唯秦国图霸业、成王业了!" 墨翟不明白,谦逊地说:"还请先生明示。" 鬼谷先生问:"你可记得十几年前(指周烈王二年,即公元前374 年) 周公太史儋曾对秦献公说:周、秦本是合为一体的,后来秦分出去五百年,现在又合为一体。今后十七年,将出现一个统霸天下的人。" 墨翟笑了:"我看这是讹传,太史儋恐怕看不这么远。" 鬼谷子又说:"秦国与魏国的石门大战恐怕没有忘记吧?" 孙伯灵知道这次大战,三年前(即公元前364 年)秦国军队攻取魏国,在魏国石门(今陕西省三原县)把魏国军队打得大败,斩首六万多人,最后,由于赵国出兵救魏,秦国才退兵。 鬼谷先生又说:"这是秦国第一次取得战争的大胜利。周天子听说了,给秦国公颁赐了绣有花纹的礼服。" 墨翟说:"献公已死,现在即位的是秦孝公。" 鬼谷先生说:"正因为是秦孝公,年轻力盛,久被视为夷狄之邦,东方又存六大强国,他才会发愤整饬,以图霸业。" 墨翟沉默不语。 孙伯灵和庞涓暗暗钦佩鬼谷先生博学多智。庞涓想:哪一国用鬼谷先生为国相,那才能够真正成就霸业呐! 天有些凉了,鬼谷先生和墨翟先生回去歇息了,庞涓叫住孙伯灵打听墨翟先生说了些什么。 孙伯灵把公孙鞅离魏去秦的事说一遍。 庞涓无比羡慕地说:"公孙鞅果然有气魄,换成我恐怕唯唯诺诺不愿离开魏国呐!" 自孙伯灵差点被鬼谷先生撵下山的事发生后,孙伯灵更加勤奋学习,诚信待人。庞涓对先生,对师兄更是恭敬感佩,委心贴耳。 庞涓又说:"仁兄,你可曾想过下山去?现在七国争雄,都需用人才,仁兄你己具备成就将才的本领,为何不像公孙鞅一样,去寻找一个大国施展才智,发展事业呢?" 孙伯灵不是没想过这个问题,只是感觉自己学识浅薄,还不具备干事业的才智。他说:"我越是跟随先生学艺,越是觉得自己才疏德薄、无勇少谋,就越想跟先生多学几年。" 孙伯灵突然明白庞涓问此话的目的,于是问庞涓:"怎么,你想此时下山?" 庞涓否认说:"没这事,我只随便问问。你都觉自己才疏学浅,无勇无谋,我更要磨砻砥砺、只争朝夕了。 分类:春秋战国历史 书名:孙膑 作者:王霞 |
- Details
- Category: 孙膑
《孙膑》 08节庞涓引王团上山时,天色已晚。迷迷蒙蒙中,鬼谷先生见庞涓出去一天未背柴回来,手中仍然只有一把柴刀和一根绳索,且身边跟一个面目清秀、衣着简单的少年,心中已经明白了七八分。 庞涓走到鬼谷身边,把鬼谷介绍给王团:"这就是我的老师鬼谷先生。" 王团屈膝纳头就拜:"晚辈王团拜见先生!" 庞涓又对鬼谷先生说:"先生,这是我新结识的兄弟。" 鬼谷先生说:"你引这位新结识的兄弟来见我,该不是又让我收个徒孙吧?" 庞涓语塞,想告诉鬼谷先生真情,又怕鬼谷先生阻拦,心想,还是从长议论。因此,他说:"王团是路过此地,久仰先生盛名,再三托我引荐,学生椎不过才引他来见先生。先生如没事,学生告辞了。" 鬼谷子说:"我是没事。" 王团跟着庞涓离开鬼谷子,王团不高兴地问庞涓:"明明是你有求于我,在先生面前怎么反倒我有求于你?" 庞涓忙陪笑说:"兄弟误会,我怕先生拦我下山。我还没敢跟他提下山之事呐!" 王团不解:"怎么,你卖到山里了吗?" 庞涓想着王团把他当鬼谷先生的奴隶了,心中郁抑不悦,但又不便表露,就拉起王团说:"走,我领你去拜见我的师兄。"孙伯灵正在一支松明灯下读书,见庞涓领一陌生人进屋就忙起身相迎。 王团上前施礼道:"大哥在上,小弟王团有礼!"孙伯灵回过礼就拉王团坐炕上。两人一见如故,才聊几句,就彼此感觉非常投机。两个人你来我往地正叙说家常,一旁正浮躁不安的庞涓耐不住了:"我说仁兄,你帮我出个主意吧!"当听说王团上山正是为庞涓下山去大梁之事时,孙伯灵沉默不语了。 下山寻求事业发展是他们所有做学生的目的。可他总觉得自己还不具备成就大事业的才能,因此,无论谁下山,他都心不动。此时,庞涓告诉他意欲下山,他的心里不知为何竟激动了一阵子。"仁兄,你也下山吧?咱们一道去大梁?" 孙伯灵说:"不。" "仁兄,那你就去对先生提我下山的事好吗?先生最赏识的就是你。你要是提出来我下山的事,先生定不会阻拦。" 孙伯灵摇了摇头。 庞涓急了:"仁兄,这可是我的一次机会,失去这次机会还不知道又要等到什么时间呢?" 孙伯灵没答应,他想:先生不会不让庞涓走。庞涓让他去找先生说不过是尊重他这个师哥罢了。 庞涓见孙伯灵不答应,就狠了狠心说:"那好,我自己去说。我相信,先生就是再不愿我走,也会为我的前途着想。他总不能让我们在这山上呆一百年,跟他一样变成一个白胡子小老头了,也没谋个一官半职吧!"说完,气哼哼地出了门,消失在夜色中。孙伯灵对王团说:"我这位贤弟今天有点着急上火,唯恐去不成大梁呐。" 两个人又聊了一阵,当王团得知孙伯灵是吴国大将军孙武的后代,又见孙伯灵一脸正气,浑身谦恭友善,便兴奋得握住孙伯灵的手连呼"大哥、兄长"。 庞涓离开孙伯灵和王团,几步冲进夜色之中,快近鬼谷先生住处时,却又犹豫起来。他该如何对鬼谷先生说呢?鬼谷先生会同意吗? 庞涓在鬼谷先生的门口徘徊了半天,不知该不该进去。 庞涓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其实是怯弱的。鬼谷先生那里又没有埋伏雄兵百万,也没有虎豹豺狼,怎么就教他举步唯艰呢?跟随先生学习三年,虽然不敢称已经目穷万卷、学究天人,但是,他敢说统兵十万他就将百战百胜!已经具有如此才能去大梁谋个将军之职恐绰绰有余吧?那么,为什么还如此顾虑重重、瞻前顾后呢? 庞涓心里明白,如果在鬼谷山再呆一、二年,他将能学到更多更广的知识,这对于他将来的发展将大有裨益。可是大梁的诱惑叫他按捺下住,他等不到那一天了。反复权衡利弊,他决定一定说服先生,让他下山,让他去大梁。 忽然,从鬼谷石屋里传出话来:"谁在外面?有话明天再说。" 庞涓一时语塞,心里想推门进去,对鬼谷先生把心意表明。可先生不想见人,他硬闯进去会惹鬼谷先生不高兴。真到那时,恐鬼谷先生就是让他走也会怪他。无奈,庞涓只好悻悻地回到住处。 庞涓在焦灼中度过了一夜。 第二天,天刚亮,庞涓在一山凹处的草地前找到了鬼谷先生。 先生正在练功。庞涓看到鬼谷先生盘腿坐在一个蒲团上,双手合掌举在胸前,微合双目,一动不动。草地上有许多鸟雀觅食叽噪,远处山林里有麋鹿跑过。庞涓拾起一块石头,向那群鸟砍去,鸟雀受惊飞了一天。庞涓再看先生,却见鬼谷先生依然端坐,一动不动。 庞涓不敢惊动先生的练功,只好坐在不远处等候。 鬼谷先生练完功,看见了早已等得汗流浃背的庞涓。不等庞涓说话,鬼谷子说:"人有六气,为元气、志气、运气、人气、灵气及和气。通过呼吸吐纳可以养气。也就是我常对你们说的:宁静可以养气,养气可盛神,因此将精气固住。这就叫'从神而化'。" 鬼谷子先生不理会庞涓的烦躁情绪,只顾阐述他一生的修性养生经验,他说:"心志是欲望的使者,欲望多,心神就会散漫;心神散漫,志气就会消沉;志气消沉,思想就不通达。所以说心气如能有所统一,欲望就不会过多;欲望不过多,意志就不会消沉;意志不消沉,思想脉络就会通达。思想通了,气也就顺了,于是闷气也不会产生。因此,我说:精神是这几气的统领,心灵是它们的居处,道德是它们的根本。" 庞涓早就不愿听鬼谷先生所谓"出神入化"这套理论。他认为这是鬼谷先生尘世不遇而逃避是非的自我安慰之说,他所说的五气也好,六气也罢,谁见过?长什么样?平时,他就不爱听先生这套理论,此时心中有事就更不愿听了。因此,几次,他都想打断他,可又总插不进话。此时,趁鬼谷先生喘口气,他说:"先生,我想" 鬼谷先生旁若无人地继续叙说他的理论,说:"心志得不到培养,心气就不会坚定;心气不坚定,情绪就不会愉快;思虑不通达,意志就不会踏实;意志不踏实,应对就不会周到;应对不周到,就会使心气空虚。那就等于丧失了一个人的灵魂。一个人如果丧失了灵魂,就会迷惘,干大事则不成,处小事则衰败。" 庞涓听到这里,才知是鬼谷先生借说练功而教诲他今后的作为,他深情地喊一声:"先生!"纳头拜于地下。 鬼谷先生把他扶起来,说:"我知道你的心意,我不会拦你。学为了用,你既已觉自己学成,想下山谋取功名,这是你的志气。走吧,你去寻朵花来,我为你占一卦。" 庞涓喜出望外,精神大振。他把事情想得太复杂了,以为鬼谷先生会拦他不让他下山,却没想到,先生一点留的意思也没有,却鼓励他学为所用,下山寻求出路。他高兴得连蹦带跳寻找花去鬼谷先生站在一段山脊上,眺望远方,群峰连绵,烟雾缭绕。红日初升,云蒸霞蔚,满天都是勃勃向上的盛气。此时占卜正是最佳时候。 孙伯灵和众师兄听说庞涓要走及先生要为他占一卦,都纷纷登上山顶,想听先生对他说些什么。 庞涓四处搜寻一遍,只看见一朵黄色的小花。他把它掐在手中左看右看不顺眼,想了半天也叫不出它的名字,随手一扬扔了。 "采到了吗?"鬼谷先生问。 庞涓说:"天入秋了,早没花了。"他看见脚边有几根狗尾巴草就随手拽了一根递给鬼谷先生。 鬼谷先生说:"这个不行。去吧,到我屋里去,我好好给你算一卦。" 众人簇着鬼谷先生正要下山,忽听一声沉重而剧烈的声响仿佛从九霄云外传来,声音沉闷、遥远,而又是那么清晰,震慑着每个人的心。 众人仰首看天。 "那边!"庞涓第一个发现山北面方向的天空中有东西自天落下。 众人也看到有红色的、黑色的东西急速地自高空落下。 "先生,那是什么?"孙伯灵急切地询问。 鬼谷子先看看众人,见个个脸上都挂一副恐慌焦急的神色,便说:"那是流星。" "白天也有流星?"王团疑惑不解问。 鬼谷先生说,"这种流星白天落下,就叫陨星。它是由庞涓首先发现的,我就拿它为庞涓算一卦吧!"鬼谷先生闭目默想了一阵后说:"日月星辰皆有自己的道,在自己的道上便可永远与天地同行。天上的日月星辰与人间的仁、义、忠、信是相通的;日月星辰有道,仁义忠信就不失;日月星辰无道,则仁义忠信背弃。这颗星呵可谓离了经叛了道才落入尘土,化为乌有" 鬼谷先生暗吃一惊:"不祥,凶兆!"再看庞涓,庞涓早已汗颜并跪在了鬼谷面前。庞涓说:"先生明察,可有破此凶兆的吉卦?请先生救助学生!" 鬼谷子轻拈银须问:"假如我说再留你学习一年,你愿意留下来吗?" 庞涓语气坚定说:"感谢先生挽留,只是学生下山决心已定,望先生谅解。" 鬼谷子眼中闪过不易被人察觉的失望和忧虑,想了想,他又说:"好吧,既然你下山的决心已定,我就不拦你了。要破此凶兆也不难,你谨记住我两句话!第一句:大智若愚,大进若退,大得若失,大藏若虚。第二句:道德越高越安稳,权势越高越危险,盛名之下难久居,高官厚禄不长久。" 庞涓连磕三个头,连说三声:"感谢先生教诲!"起身告辞便收拾衣物去了。 孙伯灵默默记诵着先生的赠言,只觉庞涓太冲动、鲁莽,辜负了鬼谷先生一片好心。 送庞涓下山的路上,孙伯灵把心里所想告诉了庞涓。 庞涓一心要下山,纵然是鬼谷先生拿出镇山之宝,他也绝不犹豫。何况先生并没什么镇山之宝! 庞涓见孙伯灵仍有挽留他的意思,就说:"仁兄,先生不了解我,难道你也不了解我吗?下山求取功名是我想了几年的事。今天幸遇王团老弟,又闻魏王缺将少相,这正是我施展才能的机会。我就纳闷你和先生不但不支持,反而要强留我于山中,难道说我庞涓才疏学浅,不具备将帅才能?难道要我把全部的青春白白扔在山中才算是高世之才,才能够经文纬武、百战百胜? 别人不说,单说鬼谷先生他本人吧,在山中藏了一辈子,好几个国君、大夫请他出山,给以高官厚禄,他却不去,硬把一生的大好时光白白弃在山林之间、禽兽之中。现在,他自己这样碌碌无为、偷闲躲静了此一生也倒罢了,还想我也学他榜样,误我前程,我是决不答应的!你什么也不用说,我今天是决意要下山的!" 孙伯灵大吃一惊。他万没想到庞涓竟把先生和他的一片好意都误认为是要误他前程,更没想到,他跟随鬼谷先生学艺三年,竟存如此不敬之心。不用细问,刚才先生的几句教诲他早已丢到了九霄云外。想起先生为他算的那一凶卦,孙伯灵不禁为庞贤弟此次下山而担惊受怕。 孙伯灵送庞涓和王团下山,不觉间行到二年前庞涓送他的地方。伯灵想起那次被撵下山,感慨万千。 庞涓见孙伯灵环顾四周而神色黯然,也记起两年前由于他,孙伯灵差点被鬼谷先生赶走,心中不免愧意绵绵。他走到孙伯灵身边,真诚地说:"仁兄,咱们跟先生一起学艺三年,彼此都了解禀性。这几年里,小弟有得罪仁兄的地方,还望仁兄贤达豁朗而不计较。小弟拜别仁兄了!"说罢,双膝跪地,双手抱拳,拜在孙伯灵脚前,眼中流出热泪。 孙伯灵跪地回礼,喊了声"贤弟!"便说不出话。几年来的朝夕相处,同学习、共研磨,演习练兵、切磋剑术,春种秋收、砍柴采果,可谓形影不离、情同手足,而此时分手,不知什么时间才能聚首,孙伯灵心中不舍,但又不能强留,他说不出话来,眼泪却泉一般涌出眼眶。 庞涓感激孙伯灵三年里的关怀照应,庆幸自己在这深山鬼谷遇到一位待人敦厚善良且又聪慧盖世的兄长。他为自己拥有孙伯灵的信任和爱护而骄傲,为自己一生与孙伯灵的大名相提而自豪。他说:"仁兄在上,请受小弟再拜!这次我庞涓下山,谋不到功名便罢,一旦谋取高官,一定荐举仁兄,保举仁兄也有同样富贵之位!" 孙伯灵深为感动,忙搀扶庞涓起身。 庞涓不起,再次磕拜道:"仁兄在上,小弟我决不食言,来日如有富贵加身,定不忘仁兄。仁兄请相信我!皇天在上,我与仁兄已结兄弟三年,此次下山,一旦功成名就,也要为我的仁兄求取功名。如有违约,叫我庞涓死于乱箭之下、乱刀之中!" 孙伯灵感动得涕泪横流,跪在地上,与庞涓紧紧拥抱在一起。 分类:春秋战国历史 书名:孙膑 作者:王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