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4 家庭婚恋之谜刘帅一生虽历经坎坷,却拥有真挚的爱情和美满的家庭。然而,有谁知道,美满的 家庭中也曾有过痛彻心肺的哀伤 4.1 蝇头小楷写成的情书1911年,刘伯承从戎,从此开始了军旅生涯。随着年龄的增长,母亲便作主在家乡 为他选定了一门亲事。由于军务繁忙,夫妻很少在一起。1921年,刘伯承驻防奉节时, 为了孝敬母亲,便把母亲和妻子从开县老家接到奉节同住。但由于操劳一生的母亲过不 惯远离故土、养尊处优的日子,没多久便又带着儿媳回到了开县的乡下家中。 1924年,刘伯承在重庆养伤期间,结识了吴玉章、杨闇公等革命家,并在他们的影 响下走上了革命道路。从此,长期南北征战,与家中失去了联系。1936年他才又与红军 战士汪荣华喜接良缘、并陪伴终生。 汪荣华出生在安徽六安县郝家集一个普通农家。六安县地处大别山麓,山青水秀、 林木茂盛,是个掀起反封建革命斗争热潮较早的地区。这里曾爆发过著名的六安、霍山 起义,群众基础较好。1930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三师就是在这里诞生的。 汪荣华的姑父冯先卓先生曾毕业于复旦大学,他在读书时接触了马列主义,并加入 了共产党。受姑父和革命气氛的影响,汪荣华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革命火种,她和男孩 子一样,打土豪、分田地,站岗放哨,干得十分起劲。1931年,独山区青年掀起了参加 红军的热潮,村里的青年都踊跃参军。少妇送郎当红军,父母送子上战场,人们都以参 加红军为光荣。 "当红军去"--这个埋藏在汪荣华心底的愿望更加强烈了,于是,她毅然报名参 加了红军。当时她只有十四岁。 参加红军后,汪荣华先是被分配到十二师政治部宣传部妇先队工作,后又调往英山 区少共妇女部工作。1932年,蒋介石对鄂豫皖进行第四次"围剿"。反"围剿"失败后, 汪荣华才撤离英山县转入十一师从事医务工作。1934年,又调任省委少共妇女部当巡视 员。第二年春天,又调任省苏维埃邮政局副局长。 1935年6月中旬,一、四方面军在懋功胜利会师,刘伯承与汪荣华就是在会师中相 识的。 一、四方面军会师后,党中央派中央代表团慰问广大指战员。一大早,机关的工作 人员和部队的战士就排着整齐的队伍走出街头,欢迎中央代表团的到来。 在热烈的欢呼声中,一位戴着眼镜、富有军人气质的人引起了汪荣华的注意,她急 忙问站在身边的陈明义同志说: "那个戴眼镜的人是谁呀?"陈明义告诉她:"他是刘伯承总参谋长。"从此,刘 伯承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久,汪荣华调到了总参谋部四局工作,与刘伯承在一起的机会多了。这段时间, 他们在一起加深了相互了解。 刘伯承常常在繁忙的军务之后,教汪荣华学政治、学文化,给她讲历史,在行军过 程中鼓励她前进。虽然当时刘伯承正遭受张国焘的迫害,但他对革命仍然充满了信心。 刘伯承的诚实朴素、平易近人、办事严谨、知识渊博以及对革命的坚定信念,使汪荣华 更加敬重他,并由此产生了感情。 一天晚上部队宿营后,刘伯承处理完公事,就磨了一盘墨,提起气,工工整整写起 蝇头小楷来。他一连写了好几篇,叠起来、装在信封里,让通讯员当面交给汪荣华。汪 荣华看过信后,又是激动,又是害羞。与刘伯承相识后,她的确钦佩刘伯承的才华学识 和高尚品德,在万里征途中,能有这么一位知己,她从心里欢喜。然而,她也有些顾虑, 自己是一个普通农家的女儿,只读了一年私塾,两年洋学堂,十四岁就当了红军。参加 红军后,经过实际工作和斗争和锻炼,虽然有所提高,但比起刘伯承来,不论资历和学 识都相差很远,和他结成伴侣合适吗?因此,他俩第一次相约在河边散步时,她把心里 话掏了出来。刘伯承听了以后,爽朗地笑着说:"这有啥子关系嘛!我家也是贫穷农民, 祖父还当过吹鼓手。为此,我考秀才被县官赶出了考场。正因为我们穷,活不下去,才 起来革命,才走到一起来了。只要我们有共同理想,志同道合,就能结成革命伴侣,永 远战斗在一起,白头到老!至于文化知识水平低一点,可以学习嘛。你自己努力,我尽 力帮助你。" 听了这样推心置腹的话,汪荣华心头的疑虑顿时烟消云散了。 从河边散步回来时,汪荣华对刘伯承关切地说:"你眼睛不好,给我写信还用毛笔 写那么工整的小楷,多费眼睛呀!" 刘伯承诚恳地说:"生平第一次写这样的信,当然要认真啰!" 汪荣华不仅在生活上关怀体贴刘伯承,而且在刘伯承遭受政治上的打击时,也勇敢 地和他站在一起,真心实意地支持他、鼓舞他。 1936年中秋前后,全军沉浸在三大主力军即将会师的喜悦之中,在曲子镇这个靠近 清沅河的甘南小镇上,刘伯承和汪荣华结成了终生伴侣,婚礼极为简朴,没有鲜花和丰 盛的洒宴,没有崭新的被褥,更没有红烛新房,但他们即感到是那样的幸福。他俩的爱 情,就像天上皎洁的月亮,穿过长征路上万里风云,闪射出耀眼的光芒。 婚后不到一周,刘伯承接到党中央的指示与汪荣华一起前往保安接受新的任务。 拂晓,正当他们沿山沟向保安疾进时,突然,一架敌机从他们头上呼啸而过,接着 一声轰响,炸弹在他们身边爆炸了!顿时浓烟滚滚,弹片横飞,当汪荣华极力从硝烟中 抬起头来时,她突然发现不远处的刘伯承倒在地上,身边流着一摊血。她心里一紧: "伯承负伤了。"她赶忙跑过去,拨开刘伯承和警卫员身上的黄土,含泪为他们包扎伤 口。刘伯承擦着镜片上的尘土安慰她说:"不要紧,打仗挂彩,乃兵家常事。" 这时,刘伯承低头发现汪荣华的腿也负了伤,他抬手抚摸着汪荣华的伤口深情地说: "革命没有不流血的。现在我们俩都负伤了,但我们不能停下来,我们还面临着敌情。 荣华,数你伤轻,赶队伍去吧!" 汪荣华看着受伤的丈夫,摇摇头说:"我不能丢下你,丢下你们,要走一起走,要 死一起死!" 刘伯承想到,四周到处都有敌人活动,都呆在这里很危险,随时会有牺牲的可能。 于是,他以命令的口气说:"我命令你走,现在能减少一个人的牺牲,就是为革命保存 一份力量。这里离我们的队伍不远,你快走,还来得及。" 汪荣华见刘伯承下了命令,不得己起身向刘伯承和警卫员告别,一瘸一拐地向前走 去。 约莫个把钟头,部队收容班的同志赶了上来。由于刘伯承和警卫员伤势太重,只好 由战士们搀扶着走。走着走着,他看到前面有一个一瘸一拐的身影,知道这是汪荣华, 看着妻子的背影,他心中不由地产生了一种对妻子的敬佩之情。 刘伯承和汪荣华这一对从艰苦征途和严酷的政治斗争中走出来的患难夫妻,在战场 上生死与共。婚后他们始终战斗在前线,有了孩子,他们就托付给保育院或是老乡。直 到解放后,他们才真下有了一个安定的家,孩子们也才真正拥有了自己的爸爸妈妈。 刘帅晚年身体不好,汪荣华以深厚的伴侣之情陪伴、护理刘帅,熬汤喂药、洗漱换 衣,无微不至、任劳任怨,十几年如一日,感动了周围的工作人员和医务护理人员,他 们无不钦佩刘帅和汪荣华的爱情,深深赞叹这在血与火的洗礼中绽开的爱情之花。 4.2 元帅与他的子女们刘伯承元帅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他曾经是七个孩子的父亲。为人们所熟知的儿 子刘蒙、太行、太迟,女儿密群、雁翎、解先等人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很有成就。唯一令 人遗憾,也是鲜为人知的是大女儿刘华北在延安保育院时被敌人暗杀,这件事一直深深 刺痛着刘帅夫妇的心。那是1943年9月,刘伯承夫妇从前线回到延安、参加整风运动并 准备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由于忙着工作,他一直抽不出时间去保育院看望 孩子。直到1945年6月七大闭幕,在返回前线的三天前,他才准备抽出两天时间陪陪孩 子们。这天他特意准备了小礼物,还洗了澡、刮了胡子,笑着问妻子汪荣华说: "明天,该去看我们的女儿--华北他们了,这回刮了胡子,他们该不怕我扎小脸 了吧?" 夏天的夜晚是那样静、又那样长。在黎明还未到来时,刘伯承突然被隔壁窑洞的电 话铃声惊醒。他急忙披衣起床,以为是中央有什么紧急通知。通讯员急急忙忙跑进来, 紧张地说:"中央保育院打来电话,叫你和汪阿姨快去一趟,华北她"话没说完就 停住了。 "怎么,华北她得急病了?"妈妈急于弄清情况。 警卫员说:"电话上叫你们马上就去,我去备马。" 刘伯承挡住他说:"等天亮再去吧,免得惊醒大家。"话音刚落,催促他们的电话 又来了。 汪荣华说:"可能是急病,别让老师、阿姨们着急了,咱们就去吧。" "那就走吧,用不着骑马。" 走进保育院,孩子们还在梦中,只有值夜班的阿姨紧张地巡视着,办公室里亮着灯 光,在场的人都极紧张,焦灼的情绪笼罩着整个保育院。 当伯承夫妇一走进办公室,所有的人都站了起来。所长拉着他们夫妇的手,声音颤 抖着说:"首长,所里今夜出了大事。我们麻痹大意、失去警惕性,华北她她被敌 人谋害了。"如同晴天霹雳,刘伯承夫妇几乎昏倒,虽然他们一时还没弄清是怎么回事。 心里却象被戳了一刀,他极力控制着自己说:"安定!孩子在哪儿?" 所长领着他们带到隔壁的一个小窑洞里,小床上躺着心爱的女儿华北,汪荣华再也 控制不住自己,失声痛哭着扑倒在孩子身上:"孩子、好孩子,你睁眼看看爸爸妈妈吧, 我们来迟了" 刘伯承颤抖着又手抚摸孩子的脸,眼泪同样从他没有来得及带假眼球的右眼眶里流 出来,打湿了女儿的白被单。 所长悲伤地向刘伯承夫妇讲述了孩子被害的经过:"凶手在半夜窜进院来,迅速暗 杀了华北。这是敌人有预谋、有串联的犯罪行为,我们一定要查清,替孩子报仇。" 刘伯承以非凡的忍耐力克制着,只见他额头上冒着豆大的汗珠,全身的内衣都被汗 水浸透了。他拉起被单深情地把女儿盖好,对周围的人说:"敌人以为杀了我刘伯承的 女儿,我就会对他们手软吗?这是痴心妄想,华北不仅是我的女儿,也是党和人民的女 儿!孩子的惨死是有贡献的!它要我们不能忘记阶级斗争,要是敌人不投降,就坚决把 他们彻底消灭! 正如你们大家分析的一样,这个惨案肯定是政治性的,但我们决不能中他们的计。" 最后他又说:"这件事让保卫部门的同志去清查处理。不要草木皆兵,随便怀疑自己的 同志,敌人是跑不了的。" 第二天,刘伯承夫妇把女儿安葬在延河之滨、把另一个孩子依然留在保育院里,又 整装起程返回太行前线,投入了新的战斗。 在整个战争年代里,刘伯承夫妇很少有时间照顾孩子们。 也不允许警卫员、通讯员过多照顾,因此孩子们经常留在后方,和一般干部的孩子 一样,艰苦朴素,自立生活。 1946年,刘伯承把儿子太行从延安接到前线。一天晚饭后,父子俩正在散步,碰到 了任白戈同志。任白戈高兴地问: "太行长得这么大了,上学了吗?" "还没有,现在是靠我自己教,这样不太好。"沉吟了一会,刘伯承又问:"白戈 同志,你孩子上的学校怎样?" "学校容纳的孩子太多,设备不太好,加上队伍里的孩子,跟老乡的孩子们习惯不 太一样,因此我的孩子常赖着不肯去,我们部队是否设立一个干部子弟学校呢?"任白 戈说。 刘伯承沉默了一会儿说:"不过我对干部子弟学校的教育成果还抱有一些怀疑。当 然这也没有考虑成熟,据我看,子弟学校容易发生一种偏向。第一,子弟学校容易在小 孩子的脑子里反映等级思想,这对孩子的纯洁是有害处的;第二,在地方学校读书,可 以多了解一些群众的疾苦,就是受些别的孩子的闲气、对他们将来也有好处。小孩子幼 年时养尊处优,反倒害了他一生。" 刘伯承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建国以后,他的几个儿女都在普通学校读书,他 要求子女做普通一员。国家配给他的特殊待遇,他决不允许孩子享用,在刘帅家的电话 间里,贴着这样一张"告示": 儿女们,这些电话是党和国家供你爸爸办公的。你们私事绝对不许用这些电话。假 公济私是国民党的作风,不许带到我们家里来。 妈妈。 刘帅的六个子女都在单位和职工们住在一起,节假日才回来看望父母。太行是刘帅 的长子,他同工人的女儿肖玉兰结婚后,住在单位分配的一间九平方米的宿舍里。肖玉 兰在北京西郊一所部队医院工作,上下班来回得三个多小时,她要求搬到医院住,但领 导也有难处,肖玉兰想请婆婆出面,汪荣华听了态度很坚决:"这种事我不能管。" 刘伯承对孩子的学习、工作也要求很严。有一次,儿子刘蒙和父亲谈起学外语,说 是记了二、三千个单词,但还是把句子翻错。刘伯承耐心地给刘蒙讲解学习语言的规律, 他作了一个生动的比喻:"单词就象一个个铜钱,语法就象一根钱串子,你掌握了很多 单词,就象积累了许多钱。如果你没有这根钱串子,你是提它们不起的。"他还详细讲 了动词的用法,找到动词的准确含义后再去翻译。这样就不会错。后来,刘伯承还专门 给刘蒙买了一本《英语语法手册》,刘蒙按照爸爸说的去做,果然英语水平提高很快。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有一次,刘太行病了,想休息几个月。此时,领导也不大 管事,所以,就没有请假。回家后,父亲问他为什么没上班,他照实说了。父亲问: "请假了没有?" 太行说:"没关系,局势这样乱,领导也不管事了。"刘伯承又问太行:"你们领 导被撤了吗?"太行说:"没有。"刘伯承听后严肃地批评太行说:"既然你们领导没 有撤,党还是把你们交给他管。你有病,我知道,但一定要向领导请假,要遵守纪律。" 刘帅夫妇爱子心切,但教子有方,从不娇惯溺爱孩子。他们的六个孩子都大学毕业, 女儿解先、雁翎是医生。长子太行是空军某研究所副所长。二儿子刘蒙在军事机关当参 谋,他爱好文学,参与了《刘伯承传记》的编写工作,并同他人一起创作了电影文学剧 本《刘伯承青年时代》。幼子太迟在军事机关做技术工作。二女儿刘密群也是空军司令 部的技术干部,她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多次立功受奖,曾荣获"三八红旗手"称号, 并光荣的出席过党的全国代表大会。 在刘伯承元帅几个子女的身上,不难看到帅门家风的可贵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对青年一代的期望。 分类:共和国人物 书名:十大元帅之谜 作者:晓亮、文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