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煌:不拆掉篱笆就会被社会抛弃

  我是老师,1982年研究生毕业以后,就一直在南京中医药大学从事教学工作。这么多年来有很多困惑,也有很多苦衷,感到中医教育花了这么多钱,花了这么多人力,但是效果不是太好,至少我个人感觉不是太好。社会上对我们中医教育也有很多不满,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现在有的从师承的角度,有的从正规教育的角度评价中医教育问题。我感到这些不是我们要讨论的关键。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最重要的是要为这个时代,为这个社会,为这个国家,培养一些急需的人才。
  现在的中医界,什么人才最急需?并不是要多少高明的理论家,多少国医大师,多少领军人物,而是需要大量接地气的基层中医人才,包括中医爱好者。
  中医现在已经进入到一个大众化的发展阶段。养生类节目、民营中医药馆受到很多中老年人的追捧,民间又出现了大批中医爱好者、经方爱好者。大众化是我们中医的一个潮流,一个时代的特征。识时务者为俊杰,我们搞中医教育的如果不认清形势,还把中医搞得神乎其神、看不懂、学不会,不拆掉中医行当中的篱笆、推翻门槛、让更多老百姓来学习,那肯定会被社会抛弃。
  如何把中医大众化的基础打得更好?我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推进经方的普及工作,让中医的文化基因真的在我们每个中国家庭的日常生活中扎下根来。
  大家不要以为中医那么难学,中医其实是非常大众化、生活化的东西。《伤寒论》翻开第一张方“桂枝汤”,里面五味药(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在厨房里就找得到。你只要能熬姜汤,就能熬桂枝汤。如果把里面的芍药拿掉,放几块排骨的话,炖出来满屋飘香。中医里面类似这种生活化的东西,最经典的合起来大概是200多张方,最重要的就是100张方。如果把这些全都掌握了,医生已经了不得了。这些方是哪里来的?其实就是我们的前人在生活实践中创制出来的。
  从现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出的一些方针来讲,基层中医人才是远远不够的。根据现有的目标,所有卫生服务站、社区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都要有中医服务,70%的村卫生室都要有中医服务。按照现在在册的单位数来推及,就需要66万中医人员,可目前现实中我们只有45万。至于各级中医院、综合性医院的中医科、民营医馆、个体诊所数量很可观,但我们现在的培养能力很有限。在这个问题下,我感到,需要一股民间的力量。比如,培训更多基层医务人员甚至是家庭主妇。如果家里人有小毛病,先在家里处理,那我们整个国家医疗保健的底就已经扎得非常牢。
  要实现这个目标,所需的培训并不需要多高精专,短平快就可以。拿刚才说的100张最经典的经方来讲,对医生来讲,需要全部掌握;对家庭来讲,记住其中最常用的10张就行。与此思路对应的培训模式是可以找到的。

 

注:作者是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经方学院院长、教授。

Add comment


Security code
Refr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