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tails
- Category: 吴起传
《吴起传》18回 假情报司马上当 烧战船夺取宁晋吴起的确没有欺骗那些秦军。合阳城在腊月二十九,也就是章霸川气势汹汹的带领 着他那三万"真正"的军队,杀奔临晋城的当天傍晚就被魏军攻克了。吴起经过分析, 认定章霸川肯定会来找他一决高下,所以在腊月二十八的下午就派南宫尚义和范匮两人 带领五万人马埋伏到了通往合阳的大路旁,等着章霸川的人马来。 根据吴起的安排,范匮率领三千骑兵专门骚扰秦军,将秦军引离正道。而南宫尚义 则趁此时机带领着其余的人马直奔合阳城。 留在合阳城中的那不到一万士卒,正暗自庆幸自己不用跟着章霸川去打仗呢,忽听 到城外传来了震天的喊杀声。等他们爬上城墙一看,只见魏军像潮水一样涌来,顿时慌 了神,七手八脚地抵抗了一阵之后,就都成了俘虏。合阳城继临晋之后,也换上了魏国 的旗号。 与此同时,章霸川正在范匮的那三千骑兵的"带领"下,东一头,西一头的乱撞呢。 撞到最后,章霸川这三万精兵,生生的让范匮的三千骑兵给拖成了三万残兵。等到了临 晋,已经完全丧失了战斗力。 就这样,吴起在几乎没有损失一兵一卒的情况下,俘虏秦军三万余人,生擒敌将章 霸川,顺利拿下了重镇合阳。 章霸川虽然被擒,但却一点也不服气。他认为,吴起并没有打败他,只不过是自己 不小心让吴起给暗算了而已。所以当他被押到吴起面前时,仍是骂不绝口。吴起看了一 眼章霸川,冷笑一声,说道:"败军之将,何以言勇?你既然不肯投降来人,推到 外面,斩首示众!"旁边的士卒们早就被章霸川激怒了,这会儿一听吴起要杀他,一拥 而上,把章霸川掀翻在地,往外拖去。 章霸川两臂一较力,挣开了拖他的士卒,爬起来,几下就把周围的六七个士卒打倒 在地。冲着吴起高叫道:"吴起!你施诡计暗算本将军!你算什么英雄?有本事咱们摆 开阵势再战一场,我不打得你跪在我面前求饶才怪!遭你暗算而死,本将军死不瞑目, 化成厉鬼也要来找你比个高低"说着就向吴起扑了过去。还没等他靠近吴起,众士 卒手中的长戟就把他扎成了蜂窝。吴起看着章霸川那血肉模糊的尸体,不无感慨地说: "可怜秦国真是没有人了--连这样的莽夫都能当上将军!章霸川,你是自己害死了自 己啊!"说完,一摆手,让士卒把章霸川的尸体抬了出去。 "上将军,那些俘虏怎么办?"一个姓宁的副将问吴起,"要不把他们也都杀了算 了。""不!不能杀他们!"吴起回答得很坚决。"留着他们,还得给他们饭吃" 那副将显然对吴起的决定不太赞成。吴起见状,问他:"宁副将,要是你的兄弟被人杀 了,你会怎么样?""那还用问--找仇人拼命!给兄弟报仇!"吴起听了,点了点头, 意味深长地说:"我们不杀这些俘虏,将来就少一些来找我们报仇的人我们要让这 块土地真正成为魏国的领土,就不能结下太多的仇啊!"宁副将听完,似有所悟,说: "还是上将军想得长远那眼下""这样吧,你去问问他们,愿意留下的,就编 到各营里去;不愿留下的,也不要勉强先安排在城里住下,等咱们打下了宁晋,就 放他们走!""好,上将军,我这就去!"宁副将说完,转身就要走。"等等!"吴起 叫住了他,"你带上几个人,顺便给他们送五十头牛过去--今天是年三十了嘛!"宁 副将听了,半开玩笑地说:"当你的俘虏可真好!咱们自己怎么过年你还没安排呢,倒 先想着他们,早知道这样,我也当俘虏去了!"一句话把吴起给逗笑了,说:"你不用 后悔,我这就安排咱们自己怎么过年--你们要是都给我当俘虏,我指挥谁打宁晋哇?" 宁副将听完,笑着走了。 宁副将一问那些俘虏,有不少愿意留下的--他们以往受够了章霸川的打骂,现在 见吴起对他们这么和气,又听魏军士卒们讲,只要立了功,就能受封赏,当然愿意留下 了。 安排完了俘虏,吴起吩咐士卒去准备了牛羊蛋菜。当晚,将士们同吴起一起在兵营 中吃起了年饭。菜虽然不算丰富,但气氛很热烈。一会儿这边站起一个士卒,唱起了家 乡小调,一会儿那边又站起一个士卒耍起了剑闹得不亦乐乎。吴起就更忙了,他挨 个营房转了一圈,向将士们道了辛苦,又带上几个副将去给在岗哨上的士卒们送菜。站 岗的士卒们一见上将军和各位副将亲自送菜来了,忙都迎上来道谢。吴起问士卒们: "怎么样?冷吗?"一个士卒回答:"回上将军话:离安邑的时候发的棉衣可暖和了- -我们在这站着一点也不冷!"吴起点点头说:"那就好,大家都在营里吃年饭,你们 还得站岗--辛苦了!"说着,和几个副将一起把饭菜从食盒里拿了出来,对士卒们说: "来,大家趁热吃吧!" "上将军,咱们什么时候打宁晋啊?"一个士卒一边吃着饭一边问吴起。吴起笑着 说:"怎么?等不及了?我记得你已经得了二十锭黄金了吧?还嫌不够?"那士卒憨厚 的挠了挠头,说:"我父母受了大半辈子的穷,现在年纪都很大了,要是我这次能再多 得些奖赏,就可以给他们盖上一处好点儿的房子,再买上些地--让二老过几天好日子 了。"吴起听完,拍拍他的肩膀,赞赏地说:"好样的,知道孝敬父母!"说完,又提 高声音对大家说:"封赏用的黄金和官印我都预备好了--就看过两天攻宁晋时谁能立 功了!"士卒们一听都欢呼起来--他们都是贫家子弟,现在有机会得到成锭的黄金和 官职,能不高兴吗?打仗,在他们看来,似乎并不那么可怕。 吴起和士卒们说笑了一会儿,要回兵营去了,临走,他对士卒们说:"过年是过年, 可不能光顾了高兴,把秦军的探子放进来呀!谁要是失职,那可要军法处治!""请上 将军放心!"士卒们齐声回答。 过完了年,大家都盼着出兵打宁晋。可一连几天都没见吴起下令,不免有些着急起 来。初三那天,范匮带着三万士卒从合阳回到了临晋--合阳交给了南宫尚义把守。大 家想,这回差不多了,上将军可能是怕两万人打宁晋不够,所以要等范犀首领兵回来。 可一直等到初五,吴起还是没有下令出兵。 初六一清早,临晋城的南门外来了几个人。他们赶着一大群牛要进城。守卫南门的 士卒拦住了他们。"干什么的?"一个士卒问他们。其中一个像是这伙人的头,他抢着 回答道:"我们是卖牛的。想进城把这群牛卖了!你就行个方便让我们进去吧。这么冷 的天气,我们也不容易啊!"士卒看了看这几个人,见他们确实是商人打扮,便和另一 个士卒商量:"要不让他们进去吧"另一个士卒不同意,说:"你知道他们是真的 牛贩子,还是秦国派来的奸细?要是把奸细放进了城"他刚说到这,那个领头的牛 贩子插进来表白道:"二位大哥,我们真是牛贩子啊!不是奸细!"两个士卒想想,还 是不知该怎么办好,最后,一个士卒说:"我看报告上将军吧!"另一个也觉得没有别 的好办法,便点了点头,说:"也好,那你去吧!我看着他们!"那个士卒转身跑进城, 向吴起报告去了。 那个士卒跑到将军府,见到了吴起。吴起见他来得匆忙,问他出了什么事。那士卒 便把牛贩子要进城的事讲了一遍,最后问:"上将军,你看让不让他们进城?"吴起听 完,皱起了眉头,沉吟道:"牛贩子?还带了一大群牛?"那士卒见吴起没有回答他, 便又问道:"要不然把他轰走算了?""不!请进城来!"吴起回答道。"是!上将军!" 士卒答应一声,转身就往外走。"回来"吴起又叫住了他,说:"你去告诉他们, 就说辰时二刻①才放客商进城,让他们等一等!除此之外不要和他们多说话!"那士卒 虽然对吴起的安排有些莫名其妙,但还是说了一声"是",就去办了。因为他知道,上 将军这么安排,就一定有他的道理--上将军的安排一向都是有道理的! ①辰时二刻:上午7至9点为辰时,一刻为15分钟,辰时二刻为7点30分。 那士卒一出门,吴起就叫身边的侍卫把范匮叫了来。向范匮低声交待了一番,然后 说:"你快去安排吧!辰时二刻之前一定要安排妥当!"范匮听完点点头,会意地笑了。 那士卒按照吴起的吩咐,告诉那几个牛贩子等一会儿。牛贩子们起先不愿意,跟守 门的士卒套了半天近乎,可见士卒们谁都不理他们。也就不再多费口舌了,纷纷裹紧了 外衣,围坐到了城门外的太阳地里,聊起天来。 快到辰时二刻时,吴起的一名侍卫来到南门,让守门的士卒把牛贩子头儿叫来。不 大会儿,牛贩子头儿来了。侍卫问他:"你们有多少牛哇?"那牛贩子连忙回答:"这 位大哥,我们带了一百多头牛呢!""你们运气来了,我们上将军要买你们的牛--全 要!""多谢,多谢!那我们""去准备准备,等辰时二刻一到,跟我进城见我们 上将军去!""唉!好,好!"牛贩子连声答应着去了。 牛贩子们拢好了牛,辰时二刻也到了。侍卫指挥着这些牛贩子轰着牛,进了城。 "告诉你们,别东张西望的!不然可别怪我不客气!"侍卫对牛贩子们警告道。"是, 是,我们不敢,不敢!"领头的那个牛贩子不住的答应着,可眼睛却不时向周围偷偷地 看。 街上几乎没有行人--刚打完仗,老百姓们都躲在家里不敢出门。空荡荡的街道不 免显得有些凄凉。牛贩子们跟着侍卫一直走到了将军府门口。侍卫吩咐道:"你们把牛 管好,别让它们乱跑!"又一指那个牛贩子头儿,说:"你,跟我去见上将军!"说完, 迈步进了将军府,那牛贩子头儿赶紧跟了进去。 两人一前一后,穿前厅,过二门,来到了正厅。吴起正在这里等着他们呢。侍卫向 吴起施礼后,指了一下那牛贩子头儿,说:"上将军,他就是那几个牛贩子的头儿!" 吴起点了点头,说:"哦,知道了。这没你的事了,下去吧!"侍卫退了出去。 "你是贩牛的?"吴起问那牛贩子。"回上将军话:小人以贩牛为生!""我要买 你的牛,侍卫告诉你了吗?""告诉了,告诉了!""那你的牛怎么个卖法?""跟上 将军不敢争价--上将军看着赏就是了!""那怎么好?这样吧--你的那些牛本钱是 多少?我加一成给你钱,怎么样?""这"这次牛贩子迟疑起来。"怎么?嫌少?" "不敢上将军看着给些钱就行了!小人怎敢赚上将军的钱?"吴起看了看这个牛贩 子,又想了想,说:"既然你这么大方,本将军也不会亏待你--一头牛给你两千铜钱, 怎么样?""行,行!""那你有多少头牛?报上数来,好给你们拿钱!""有一百来 头吧--小人也不曾细数过!""哦?不曾细数过?"见吴起有些疑惑的样子,牛贩子 解释道:"百来头牛,又都是活的,跑来跑去的可不好数了!所以小人也不知道准确的 头数!"吴起听了点了点头表示可以理解,又说:"既然如此,就算你一百二十头牛吧! 可以吗?" "行!行!算多少都行!上将军能买我们的牛,那是看得起我们我这里多谢上 将军了!""那好,你去领钱吧!"吴起说完,又向外面喊道:"来人!"一个侍卫应 声进来。吴起对侍卫说:"你带这个客人去取钱--一共一百二十头牛,一头二千铜钱。" 侍卫答应一声,把牛贩子领出了大厅。 出了大厅,二人刚往前走了几步,那侍卫站住脚对牛贩子说:"你站在这里别动, 我去方便一下!""好,好,你去吧!"侍卫又叮嘱了一句:"你千万别瞎跑-- 这可是将军府!""是,是!"牛贩子站在原地连声答应。侍卫这才往后院跑去了。 牛贩子站在原地,等着侍卫回来。他往四下里看了看,只见很多士卒进进出出的, 其中有不少带着伤:有的头上裹着白布,有的胳膊吊在脖子上,还有的架着拐正看 着,就见一个军官打扮的人急匆匆地走进二门,来到大厅门前,他看了牛贩子一眼,没 说什么,一推门走进了大厅,顺手带上了门。牛贩子一见,轻手轻脚地走到了大厅的一 扇窗户下,把耳朵贴到窗上,倾听着里面的动静。 "上将军,情况可不太好啊!""怎么了?""和章霸川那一仗咱们虽然胜了,可 损失也不小!死了的还好说,可那么多受伤的,又缺医少药的--怎么办哇?还有,城 里的粮食也不太多了。又添了那么多的俘虏,也得管他们的饭。照这样,恐怕坚持不了 多久了!得想个办法啊!""刚才倒是来了个卖牛的,我买了他百十头牛""上将 军,百十头牛够干什么的呀?几万人一分,还不够吃一顿的呢!""这情况没有传出去 吧?""没有!""千万不能让宁晋的司马龙飞知道!不然,他给咱们来个趁火打劫, 可就坏了!粮食的事我再想想办法" 牛贩子正专心致志地听呢,那个侍卫回来了,见他靠在窗户上,便喊道:"干什么 呢?"这句话一出口,吓了牛贩子一跳,他回头一看,见是侍卫回来了,忙说:"没干 什么,这不是这不是站累了,靠墙歇一会儿。"侍卫瞪了他一眼,说:"这是你靠 的地方吗?行了,跟我拿钱去!拿完了钱,帮着我把牛赶到后面去,然后赶快给我离开!" "是,是!"牛贩子又是连声的答应着跟着侍卫走了。 听着侍卫领着牛贩子走远了,吴起和范匮在大厅里憋不住笑了起来。范匮边笑边说: "上上将军,你装得装得可真像!"吴起忍住笑,说:"你装得也不错呀!" 范匮收住笑问吴起:"上将军,能肯定他们是司马龙飞派来的探子吗?"吴起点点头, 说:"不会有错。第一,贩牛的都是一入冬就回家过冬--冬天牛在路上会掉膘,大老 远的把牛赶去还卖不出本钱来,太不合算。第二,当牛贩子的,个个都是把本钱数记得 精熟--好算赚了多少啊,可我问他这群牛的本钱是多少,他竟然答不上来。这第三, 他说他数不过来他有多少牛,可当牛贩子的,数牛都有一套,别说是百十头牛,就是几 百头牛,也能数得一头不差--哪有不会数牛的牛贩子?所以我认定这伙牛贩子是司马 龙飞派来的探子。"范匮听完,有些吃惊地问:"上将军,你怎么会对贩牛这么在行?" "范贤弟,这你就不知道了。当年我有个朋友,就是个牛贩子。我经常和他在一起聊天, 所以这贩牛的事,也就多少知道了一些,想不到今天倒派上了用场!"听了吴起这一席 话,范匮又笑了起来。吴起问:"范贤弟,你又笑什么?"范匮强忍住了笑,答道: "我笑司马龙飞太'聪明'了!他怎么就没想到上将军你有个当牛贩子的朋友呢?"吴 起听了,也跟着笑了起来。 这几个所谓的牛贩子,正是司马龙飞派来的探子。那个领头的,就是副将伍达。自 从听说魏军打下了临晋之后,伍达老觉得心里不踏实,过完了年,他就向司马龙飞说, 还是派人去打探打探魏军的动向的好。司马龙飞一想,也好,就把打探消息的事交给伍 达了。伍达虽然不愿意去,可主意是他自己出的,司马龙飞又点名叫他去,也就只好硬 着头皮,带上了几个手下,又赶上了一群牛,打算装成牛贩子,混进临晋城。可没想到 吴起一眼就把他的小把戏看破了!也难怪--伍达平常只会吃牛肉,这次要他卖牛,是 有点难为他。 当然,伍达可不知道自己已经漏馅了。这会儿,他已经取了钱,叫上自己的那几个 手下,急急忙忙地出了城。一出城,那几个手下就问伍达:"伍副将,消息打探到了吗?" 伍达得意忘形地说:"我伍达亲自来临晋,还能打探不出消息来?魏军的情况我已经全 清楚了!要不,能叫上你们出城吗?你们几个这次跟着我出来,那算是跟对了--回去 之后,将军一定重重有赏!"听伍达这么一说,他那几个手下忙跟着凑趣道:"托伍副 将的福,我们也能沾点儿光了"几个人高高兴兴地往南走了。 天黑之后,他们回到了宁晋城。伍达兴冲冲地来见司马龙飞。司马龙飞这时已经准 备睡觉了,听说伍达求见,很不耐烦,想: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明天说就不行吗? 但又一想,还是叫侍卫让伍达进来了。 "将军,好消息呀!"一进门,伍达就喊上了。"嚷什么?你去临晋打探消息 打探到了什么?"司马龙飞皱着眉头问。伍达一见司马龙飞的表情,知道自己来得不是 时候--司马龙飞最讨厌别人打扰他睡觉。略一思索,伍达恭维道:"将军,你推测得 太准了--魏军真的与章霸川打了一仗!"这句话果然管用,司马龙飞的脸上有了笑容, 他得意地说:"这些事还能逃出我的意料之外?"继而,问伍达:"双方胜负如何?" "章霸川败了!好像合阳城也让魏军占领了!"这个回答可是有点出乎司马龙飞的意料 之外了--他没有想到号称"战魔"的章霸川会败得这么快。司马龙飞微微一愣,马上 问伍达道:"那魏军的损失情况你打探到了没有?""我伍达要是不把情况打探清楚, 哪敢这么晚打扰将军呢"伍达想借机表一表功,可司马龙飞没这份耐心,他打断了 伍达的话:"你说这些没用的干什么?我问你魏军的损失情况!"伍达一见,赶忙停止 了表功,回答道:"报将军:魏军损失惨重!"司马龙飞那颗悬着的心这才放了下来, 他低声自语道:"这就好!"然后装模作样地点点头,说:"果然不出我的意料!"伍 达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拍马屁的好机会:"那是啊!将军的才智,是一般人能比得了的吗?" 一句话把司马龙飞拍得轻飘飘的--一点儿也不想睡觉了。他问伍达:"这消息你是怎 么打探到的?" 司马龙飞这一问,伍达可来了精神。他把他怎么化装成牛贩子混进临晋城,怎么以 卖牛为由进了将军府,又怎么见到的吴起,添油加醋的讲了一遍,最后才绘声绘色地讲 了他在窗户外如何偷听吴起和那个军官(就是范匮)秘谈,如何得知魏军损失惨重的经 过。 司马龙飞听完之后,还有些不放心,又问道:"这该不会是他们用的计谋吧?"伍 达把握十足地说:"不会!我在将军府的工夫还注意观察了进出的士卒--十个有八个 是带伤的!将军你想,连将军府里的士卒的情况尚且如此,那普通士卒的情况也就可想 而知了!况且,他们怎么会想到我这个'牛贩子'会是将军你的副将呢?"司马龙飞也 觉得伍达说得有些道理,他拍拍伍达的肩膀夸奖道:"想不到你小子还有这两下子 不愧是本将军的副将!"伍达赶忙接过来说道:"还不是将军你教导有方--常言说得 好:'强将手下无弱兵'嘛!"这句话把司马龙飞捧得哈哈大笑起来:"哈,哈你 小子还真会说话!好吧!这次打探消息,给你记上一功!哈,哈"笑够了,司马龙 飞狂妄地向着临晋方向说道:"吴起,多谢你了!要不是你,我还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得 到提升呢!"伍达在一边也顺着司马龙飞的心思说:"将军这次必定能马到成功!等将 军大败魏军,活擒吴起时,主公还不得封你个左庶长什么的!到那时,还望将军能多多 提拔末将!""哈,哈我要是当上了左庶长,那这宁晋守将的位子就是你的了!哈, 哈,哈" 就在伍达兴高采烈的离开临晋城后不久,吴起点齐了三万兵马,跟着也出了城。当 伍达眉飞色舞地向司马龙飞讲述他如何"机智勇敢"地潜入临晋城打探消息时,吴起这 三万兵马已经埋伏在了渭水北岸的大片丛林中。 初七一早,刮起了阵阵的北风,把埋伏在丛林中的士卒们冻得直哆嗦。有些士卒开 始怀疑吴起的判断了。他们纷纷地问吴起:"上将军,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哇?""上将 军,司马龙飞真的会来吗?""上将军,这么大的风,我看司马龙飞那么贪图享受的人 是不会来的!你看咱们是不是先回去--这儿太冷了!" 吴起并没有因为天气的变化而改变他的计划。此时,他与士卒们一起聊天时的那个 吴起简直判若两人--变得十分严厉!他对来问他的士卒们低声吼道:"都回到自己的 位置上去!谁敢再提要撤兵--杀无赦!"吓得那些士卒一吐舌头,又回到自己的埋伏 位置上去了。 太阳升起有一杆子高的时候,一个眼尖的士卒一指对岸,低声喊道:"看,来了!" 大家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对岸果然出现了一支秦国兵马,看上去人数还不少。 来的正是司马龙飞带领的四万秦兵。初六晚上伍达对司马龙飞讲了临晋的情况之后, 司马龙飞思前想后,最后认定这是一次能轻而易举的立上一大功的好机会。所以初七一 大早,他就钻出了他那温暖的被窝,穿上厚厚的狐裘,点齐了城中所有的步卒(因为要 渡渭水,车兵不方便),浩浩荡荡地开出了他的宁晋城。看到起了大风,司马龙飞更坚 定了必胜的信心--他认为,吴起绝对想不到他司马龙飞会在这样的天气里对临晋城发 动攻击。 埋伏在渭水北岸的魏军士卒们这下可高兴了--秦军的出现意味着他们又可以杀敌 立功,并且得到丰厚的奖赏了。看到士卒们跃跃欲试的样子,吴起下了一道命令:"原 地埋伏!没有我的将令,谁也不许轻举妄动!违令者斩!"听到这道命令,士卒们顿时 安静了下来--谁也不想领教砍脑袋的滋味。 过了有一个时辰的光景,秦军征调来了几百条船只,开始渡渭水了。又等了一会儿, 吴起看到秦军的船大部分都已过了河心,下令:"弓弩手准备!"一时间,万余支利箭 对准了正在渡河的秦军。 当秦军的船顶着北风准备靠岸时,吴起将手中令旗向下猛的一挥,喊道:"放箭!" 刹那间,万箭齐发,直射秦军,渭水河中顿时添了一片浮尸。毫无准备的秦军遭到如此 突然的打击,乱成了一团,有的往岸上跳,有的往船舱里躲,有的喊叫着让船工调头, 更有不少慌不择路,跳进了冰冷刺骨的渭水河中 吴起见第一轮攻击奏效,命令士卒擂响战鼓,立起了"吴"字帅旗,三万魏军冲出 树林,如下山猛虎般扑向了秦军。 司马龙飞见此情景,知道是中了埋伏。他一把把伍达拽了过来,指着他的鼻子问: "你不是说魏军损失惨重,没有战斗力了吗?那现在是怎么回事?"伍达早吓懵了,只 会没头没脑地说:"是啊,是损失惨重"司马龙飞看他那份倒霉样就是一肚子的气, 心想:"我怎么会相信这么个废物的话?现在好了,确实是损失惨重了,不过不是魏军, 而是我们!"他越想越觉得是伍达坏了他的事,连抽了伍达几个大嘴巴,还觉得不解气, 最后抬起脚来,一脚把伍达踹到了河里。然后冲着士卒们大喊:"撤!快撤!" 撤,可就没那么容易了。几百条船一起渡河,本来相互间的距离就比较近,又让魏 军一阵的乱箭射乱了阵脚,船和船都挤在了一起,连头都调不过来,怎么撤? 吴起指挥着魏军,已经抢占了第一批准备靠岸的船只,并以此为踏板,开始攻击后 面的秦军。司马龙飞见后撤无望,只好指挥部下仓促应战,还击魏军。两军在渭水上展 开了一场厮杀。秦军虽然没有准备,但对水战比较熟悉,而魏军则不习惯在船上作战, 所以秦军虽是阵形混乱,但一时间并没有大败。 吴起见两军厮杀半晌尚不见胜负,不免有些着急--魏军人数本就比秦军少,又不 习水战,时间长了,难免要吃些亏。这时他无意间一抬头,看到战旗被凛冽的北风吹得 "扑啦啦"的响,忽然灵机一动,想出一条计策来。"鸣金!收兵!" 吴起命令道。 魏军听到命令,忙摆脱秦军,撤回到岸上。司马龙飞见魏军忽然后撤,有些莫名其 妙--魏军并没有败啊,怎么就撤了呢? 司马龙飞还没拿定注意是追击魏军,还是撤回宁晋,后撤的魏军已经在岸边重新集 结完毕。只听吴起一声令下:"准备火箭!"魏军立刻心领神会,纷纷取来引火之物, 绑在了箭杆上。很快,火箭准备完毕。"点火!"吴起又是一道命令,立时,魏军阵中 闪起了点点火光。司马龙飞遥遥看到火光,恍然大悟--吴起要用火攻!这会儿才明白 显然是太晚了,司马龙飞的"不好!"二字还没有说出口,千万条火蛇已经从魏军阵中 腾空飞出。这些火蛇带着啸音在天空中留下一道道黑色的轨迹,最后在秦军的船板上、 船舱上、船帆上终结了它们的飞行。随后,众多的火蛇在转瞬间变成了一条巨大的火龙, 在船队中肆意地翻腾着,跳动着。 冬季本来就是天干物燥,木头更是见火就着,更何况还有那呼呼不停的北风助阵, 一时间,火借风势,风助火威,几百条船刹那间都成了火船。秦国士卒们哭喊着纷纷跳 入河中逃生。 司马龙飞乘的船也着了火,而且比别的船上着得还大--他为了保暖,在船上又是 上布幔①,又是安围帘,那一件件可都是上好的引火物。司马龙飞不是老抱怨天冷,老 嫌狐裘不暖和吗?这次可暖和了!司马龙飞看看大势已去,也顾不得水里有多冷了,裹 着他的狐裘就跳进了渭水 ①布幔:用布将四周围起来的帐子。 这把火可把司马龙飞的老本给烧光了--士卒被箭射死的,被火烧死的,跳进河中 淹死的,冻死的数以万计,只有一小部分侥幸游回了渭水南岸,得以逃生。司马龙飞自 己因为身上带的金银饰物太多,跳下水后,就一沉到底,再也没机会品尝那美味的烧狗 肉了。 吴起见秦军大败,急令将未烧毁的船只收集起来,三万士卒分成几批乘船渡过渭水, 直捣宁晋。经过一场不大不小的战斗之后,吴起坐到司马龙飞那间暖烘烘的大厅里-- 宁晋城也划入了魏国的版图。 至此,魏军如一支楔子,牢牢地插在了河西重地上! 分类:春秋战国历史 书名:吴起传 作者:孙开泰、孙东 |
- Details
- Category: 吴起传
《吴起传》19回 伐中山乐羊挂帅 吮脓疮吴起爱兵在魏国的北边,有一个小国家--中山国。中山国是由北狄人建立的。魏国碰上了 这么一个邻居算是倒了大霉了--这个中山国虽小,但侵略性极强,经常骚扰魏国的边 境。尤其一到春季里青黄不接的时候,中山国便要出兵四处抢粮食、牲畜,搞得边境上 的老百姓苦不堪言。魏国会怕一个小小的中山国?还真有几分怕--不光魏国,赵国、 燕国等其他几个与中山国相邻的国家,也都因为这个中山国而大伤脑筋。 中山国能让这几个中原大国拿他没办法,当然是有原因的。首先,中山国的军队的 战斗力确实是很强的,绝不亚于任何一个中原大国;其二,中山国人个个精于技击,民 风强悍;其三,中山国境内地形复杂,山峦叠嶂,想要对其进行攻击非常困难。但这些 都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就是中山国人作战机动性极强--找到你的一处防守缺口, 立即就攻进来,烧杀淫掠一番之后,扭头就走。等你的军队听到消息赶到时,他们早就 跑远了。这种打法对于习惯于正面交锋的中原各诸侯国来说,简直就拿不出一点办法来。 不过中山国通常是只抢粮食、财物,偶尔也抢些百姓回去当奴隶,但从不抢夺土地-- 这一点也是他们的作战方式所决定的。正因为这一点,中原的诸侯国也就没太和他计较 --一直没有出兵讨伐中山国。 可这么一来,中山国人更加的肆无忌惮。他们四处抢掠不算,还到处进行破坏活动。 他们杀死耕牛,烧掉农民留下的种子,砍倒果树几乎是无恶不作! 魏国北部边境的老百姓们因为害怕中山人,都纷纷背井离乡,搬到别处去了,使得 大片大片的良田成了荒地。魏文侯得到这一消息后,感到再不除去中山国这个祸害,魏 国定将国无宁日。于是,将众大臣召集来商议此事。商议结果,大家一致认为必须灭掉 中山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上大夫解狐推荐了名将乐羊担任此次伐中山的主帅--乐羊对中山国的地形、民情 十分了解。继而,丞相李悝又推荐刚刚从西河回来的吴起为副帅,以协助乐羊讨伐中山。 魏文侯怕吴起对让他作副帅不满,大家走后,专门留下了吴起。对他说:"吴爱卿, 中山国地形复杂多变,所以这次伐中山"话未说完,吴起便明白了魏文侯的意思, 说:"主公,乐羊将军对中山地形了如指掌,让乐羊将军为帅,我非常赞成!请主公放 心,我一定全力协助乐羊将军!"魏文侯听了吴起的话,点了点头,说:"这朕就放心 了!只是你刚刚回到安邑,就又要率军出征实在是太辛苦了!"吴起略有些激动地 说:"主公对吴起的知遇之恩,吴起杀身难报!哪敢当'辛苦'二字?只愿这次能同乐 羊将军一道顺利灭掉中山,好为主公解忧!"魏文侯想再说些什么,可没有说出来-- 吴起如此的深明大义,他还有什么可说的呢?沉吟半晌,文侯才对吴起说:"爱卿,早 点回去休息吧!明天还要准备出兵的事呢!发兵那天,朕一定亲自到北门外去送你和乐 羊将军!" "谢过主公!"说完,吴起施了一个礼,退了出来。 一个月后,魏国十五万大军在乐羊、吴起的率领下,离开安邑,北伐中山,--一 场艰苦卓绝的战斗拉开了惟幕。 乐羊对吴起的业绩早有耳闻:像什么三千铁骑累垮三万挂甲啦,火烧渭水啦 而吴起也早就听说过乐羊的大名。所以,这次两人一见面,都觉得相互间好像是已经认 识了很久的老朋友,合作得非常默契,乐羊将军年长吴起十几岁,吴起便尊乐羊为大哥, 乐羊也就不客气地认下了吴起这个兄弟。 尽管如此,征伐中山进行得却并不那么顺利。前面咱们说过,中山国军队机动性很 强。与其说那是军队,倒不如说更像一群盗匪。魏军人马虽多,却派不上用场,经常要 被中山军队牵着鼻子走,再加上魏军初进中山国,很多士卒又不服水土,得了病,军心 难免有些浮动。所以仗打了几个月,也没取得什么进展。 随着离魏国越来越远,粮草给养也渐渐的供应不上了。吴起看到这些情况,心中着 急,可又没什么好办法--远征他国,艰苦是很难避免的。为了安定军心,吴起与士卒 们同甘共苦:行军时,吴起从不乘车,都是同士卒们一道步行,有时还要帮助得病的士 卒背装备;宿营时,吴起同士卒们一起睡在用茅草打成的地铺上;开饭时,吴起总是等 到所有的士卒都吃饱了,他才走到锅边吃些剩下的吴起这些举动对士卒们产生了不 小的鼓舞作用。士卒中只要一有人提起条件太苦了什么的,马上就会有人对他说:"苦? 你吃的饭、睡的铺比上将军的都好,你还好意思说苦?"乐羊见吴起如此严以律己,不 只一次的劝吴起:"兄弟,别太苦自己了你是上将军啊!"吴起每次都说:"不行 啊!我不这样做,到打仗的时候士卒就不会拼命向前!"后来在吴起的带动下,乐羊也 学着吴起的样子,和士卒们打成了一片。不久,秋季来临,给养供应相对充足了一些, 魏军的处境才有所好转。后来乐羊看准时机,从山中小路一天奔袭数百里,出其不意地 攻占了中山国的两座城,魏军才结束了天天在冰冷潮湿的山地上打地铺的历史。 魏国的一个老太太知道自己的独生儿子随军去攻打中山国的消息后,不远千里,来 到中山国探望儿子。她好容易走到了魏军驻扎的城池,又打听着找到了儿子住的营房。 老太太一进营房,只见房内站满了人,又听到阵阵的呻吟声从人丛中传了出来,忙分开 人群,走近前看。 老太太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发出呻吟声的正是她的儿子,只见他趴在床上,赤 着背,在他的背上赫然长着一个鸡蛋大小的脓疮。老太太心疼得眼泪立时流了出来,正 要喊儿子,忽听身后有人喊道:"大家都让让!上将军来了!"话音未落,就见一个中 等个头,三十多岁的人领着几个将官打扮的人走了进来。老太太一见忙退在了一旁。 那三十多岁的人走到床前,轻声地问那得病的士卒:"崔喜,你觉得怎么样了?" 士卒强撑着想坐起来,被那人按住了,"不要动,让我看看你这是毒疮,得尽快把 脓放出来,不然可就危险了!"旁边的士卒搭话道:"是啊,可他这疮太大了,又靠着 后心,要是用刀割开放脓的话,只怕"来人点了点头,又想了一会儿,就伏到了那 个叫崔喜的士卒的背上。"上将军,你要干什么?"旁边的士卒们问。来人答道:"得 把脓吸出来--只有这个办法了!""上将军!不能啊!" "什么能不能的,现在救人要紧!"来人说完,埋下头去,用力地用嘴吸起脓来。 老太太看到这情景,又是一愣,她悄悄地指着正在为自己的儿子吸脓的那人,问身 边的一名士卒:"这位兄弟,这人是谁呀?""老太太,你连他都不认识?他就是我们 的上将军吴起大人啊!""吴大人?就是攻下了河西的吴起吴大人?""除了他,还能 有哪个将军能这样看看人家,那么大的官,一点架子都没有,不光和我们这些当士 卒的同吃同住,还把他自己的马车让出来给得病的弟兄坐。现在又"士卒的话还未 说完,老太太忽然"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哭声惊动了给崔喜吸脓的吴起,他抬起头来, 将吸出的脓血吐到地上,又接过士卒递过来的清水漱了漱口,之后,回过头,亲切的向 老太太问道:"这位老妈妈,你是"老太太听吴起问她,忙擦了擦泪水回答:"回 上将军,老婆子是崔喜的娘!是打家里来看崔喜的!"说着就要跪下见礼,吴起忙上前 一步扶住了她,说:"老妈妈不必多礼!"趴在床上的崔喜听到是妈妈来了,挣扎着喊 道:"妈,你怎么来了?"老太太听到儿子的声音,再也忍不住了,扑到儿子的身上, 又痛哭起来。吴起看老太太哭得那么伤心,劝道:"你不要太难过了,毒疮的脓我已经 全吸出来了--崔喜他很快就会好的!"可老太太还是不停地哭着。吴起想,可能是老 太太见儿子病成这样,太难过了,就向着跟来的几个将官说:"咱们走吧,让他们母子 两人好好叙叙!" 吴起带着将官们走了,士卒们对还伏在崔喜身上哭的老太太埋怨道:"老太太,你 也太不知礼数了--你也不说谢谢上将军。""就是,老太太,崔喜能在这样的人手下 当士卒,那可是你的福分啊!"连崔喜也一劲说:"妈,你哭什么呀?上将军对我这么 好,你该高兴啊!"说了半天,老太太才抬起头来,擦了擦眼泪,对大家说:"我哭不 为别的--崔喜这孩子就要死了,我能不哭吗?我就这么一个儿子啊!""妈,你说什 么呀?上将军不是说了吗--我很快就会好起来的!"崔喜不满地说。士卒们也都劝老 太太,"老太太,崔喜他不会有事的!""是啊,是上将军救了他一命!他很快就会好 的""老太太,别难过了" 听了大家的话,老太太摇了摇头,说:"我宁愿吴大人没有救他--死了,也落得 个全尸"说到这儿,老太太又低下头哭了起来。一个急脾气的士卒冲老太太嚷起来: "老太太,你也太不知好歹了!难道说我们上将军救了你儿子,还救出罪过来了?"老 太太没有理会那士卒的质问,抬起头向众士卒问道:"你们上将军他不是头一次给部下 吸脓治病了吧?" 老太太这么一问,几个一直跟随吴起的士卒想起来了一件往事。 那还是在刚打下临晋城的时候。有一个四十多岁的士卒在攻城的时候,腿上中了一 箭,当时也没太在意,只是简单的包扎了一下。可没想到,那支箭上有毒,第二天,这 个士卒的腿就肿了起来,人也不省人事了。正好这时吴起来营中巡视,见此情景,急忙 取出一把小刀,在这士卒中箭的地方割了一个十字口,然后用嘴吸出了伤口里的毒血。 后来,士卒的伤渐渐好了,吴起的嘴却因为接触了毒血,一连肿了十几天--一直到打 下宁晋城之后才慢慢消了肿。 想起这件事,那几个士卒对老太太说:"是啊,我们上将军在攻河西的时候也曾为 一个士卒吸脓治病--你是怎么知道的?"不待老太太回答,崔喜趴在床上喊道:"妈! 你就别说了!"老太太看了一眼儿子,又向众士卒问道:"那个士卒后来怎么样了?" 那几个原来跟随过吴起的士卒想了想,其中一个说:"那位老哥后来好像是在与司 马龙飞带领的秦军作战时阵亡了"另一个士卒抢过来说:"对了!我也想起来了- -他是第一个冲上秦军的船的!那老哥可真是勇猛,一杆长戟撂倒了不下十个秦兵,后 来因为伤还没完全好,到底是不太利索,让一个秦兵刺了一矛在心口上--就这么 阵亡了!当时我就在他旁边,他的尸首还是我背下去的呢!"这个士卒的话刚刚说完, 趴在床上的崔喜就"呜,呜"地哭了起来。 "唉,崔喜,你怎么也哭了?"士卒们问道。老太太替儿子回答了他们:"他为什 么哭?你们说的那个士卒,就是他爹呀!" 这句话把在场的士卒们说愣了,大家一时间都不知该说什么好。老太太又接着讲了 起来:"崔喜他爹就是为报吴大人的救命之恩,才那么拼着死的往前冲,要不,他不能 死呀!他死后,吴大人派人给送来了三百锭黄金--说是对他的奖赏。钱是不少,可那 是人命换来的呀,我唉!崔喜这孩子又成天闹着要给他爹报仇,就背着我投了军! 现在吴大人又救了他的命,他唉!这父子俩呀"说到这里,老太太再也说不下 去了。 "妈!"崔喜喊了一声,"儿是你老人家生的,可这次,儿的性命是上将军救的 你就只当儿死了吧!"老太太看着儿子,说:"我就想到你会这么说--你和你爹一模 一样啊!吴大人啊,你是用了什么法术,让这些人都这么死心塌地的跟着你卖命呢?" 这话既像是对儿子说的,又像是在问自己。说完,老太太解开包袱,取出几件棉衣,对 儿子说:"儿啊,这天一天比一天冷了,想着添衣服!娘走了""妈,大老远来了, 就再住两天吧!"老太太坚决地摇了摇头说:"不!你的命是吴大人的了!为娘就只当 从没生过你这个儿子!"说完,急急的提起包袱就往外走去,就像生怕被什么东西抓住 一样。 "妈,你把棉衣带回去吧!上将军已经给我们发了棉衣了"崔喜扭过头,向着 母亲远去的背影喊道。 在吴起的感召和关怀下,魏军克服了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历经三个年头,终于消 灭了中山国的大部兵力,打到了中山国的都城下。 将士们个个都憋足了劲,准备一举攻下这座城。主帅乐羊看着欢心鼓舞的将士们, 满怀感慨的对旁边的吴起说:"贤弟,真要感谢李丞相把你推荐给我--不然,不等见 到中山都城,我手下就早已无兵可用了!这次伐中山,头功应该归你啊!""哪里,哪 里,今天能攻到中山的都城之下,全仗乐大哥指挥有方,我吴起只不过是做了一些力所 能及的小事罢了!"吴起依旧是那样的谦逊。 就在魏军准备大举攻城的时候,一个士卒喊道:"快看,中山国的国君上了城墙了!" 吴起和乐羊听到喊声,忙抬头往城上看去。果然,中山国的国君在几十名臣下的簇拥下, 出现在城头上。 乐羊一声令下:"弓弩准备!"弓弩手们立即搭箭拉弓,对准了中山国君。 乐羊站在战车上冲着城上的中山国国君高声喊道:"你现在开城投降,我还可以饶 你不死!如若不然,只要我令旗一动,立刻就能把你射成刺猬!" "哈,哈,哈!乐将军,诚然,朕的性命就操在你的手中!不过也有人的性命 操在朕的手中!不多--只有一个人--想见见吗?哈,哈,哈!"中山国国君狂妄地 喊道。喊完,他对身边的侍卫吩咐道:"押上来!"工夫不大,就见侍卫们真的押上一 个人来。 乐羊一见被押上来的那个人,不禁失声叫道:"简儿!"原来,被押上来的那人, 正是乐羊的儿子--乐简。看到乐羊认出了乐简,中山国国君愈加嚣张起来,他得意洋 洋地对乐羊说:"怎么样?乐将军,认识吧?"说完,又回头命令他的手下道:"架鼎!" 一只巨大的铜鼎架到了城头上,随着鼎下火焰的翻腾,一阵阵白色的水雾从鼎中升起- -那鼎里烧着满满一鼎开水! 乐羊向城上怒吼道:"恶贼!你想怎样?"中山国国君不紧不慢地回答:"不怎么 样,不过是与乐将军你打了三年的仗,朕这城中已无可食之物只好将令公子炖熟, 与众臣分而食之,以解一时之饥而已不过乐将军要是能下令撤军的话,朕可以考虑 派人将令公子送回--乐将军,你看着办吧!"这时,几个中山国的士卒把乐简架到了 鼎边,乐简看着水气蒸腾的大鼎,惊恐地向乐羊喊道:"爹!救我呀!"中山国国君看 着城上的乐简,再看看城下的乐羊,又"哈,哈,哈!"地狂笑起来。 听着儿子的呼救声、中山国国君的狂笑声,乐羊陷入了极端的矛盾心理之中--一 边是自己亲生儿子的生命,一边是历经三年苦战才得来的胜利,他多么想两边都占有啊。 可是,现实要求他必须从中做出选择! 在乐羊的眼前,一时闪现出了乐简呀呀学语、蹒跚学步,一时又闪显现出乐简窗下 读书、厅前习武乐羊痛苦地用双手抱住了头,仿佛这样就能挽救儿子的生命--从 某种意义上说,乐简的生命就掌握在他的手中!只要他动一动手中的令旗,乐简就能活 命可是乐羊求援似的向吴起看去,他看到吴起也正望着他,那双眼睛好像在对 他说:"乐大哥,就看你的了!"看着吴起,乐羊想到了这三年来将士们受到的磨难。 在他眼中又看到了吴起和将士们顶着风雪行进在崎岖的山道上,又看到了吴起和将士们 忍饥挨饿睡在冰冷的地铺上,又看到了吴起默默从锅里盛出最后一点稀粥送到嘴边,又 看到了吴起为崔喜吸出毒疮里的脓血乐羊在心中对自己说:"乐羊,你今天如果因 私情废公利,别说无地不容,也辜负了吴贤弟三年来的一片苦心,对不起众多死伤的将 士啊!"想到这里,乐羊紧握着的拳头重重地砸在了战车的扶手上,他把牙一咬,向城 上的乐简喊道:"简儿,爹对不起你了!爹会为你报仇的!"喊完后,将手中令旗用力 一挥,近乎歇斯底里地吼出了"攻城"两个字! 十五万魏军听到将令,如同在地上忍耐了千万年的岩浆终于找到了一处地壳裂缝一 般,以催枯拉朽之势撞开了城门。大军如一道铁流涌入城中! 中山国国君一见不好,冲架着乐简的士卒喊道:"给我把他扔进鼎里去!"两个士 卒高高地将乐简举了起来"啊!"的一声惨叫,乐简被摔进了鼎里,敌人的残 暴激起了魏军将士的仇恨,更加勇猛地向敌人冲杀。 一会儿,几个副将来报:"报二位将军:城中中山残部已全部被歼。中山国国君自 杀!"听到这个消息,乐羊和吴起的脸上才都有了笑容。吴起感慨地对乐羊说:"乐大 哥,三年了,你我终于没有辱没使命!""是啊,三年了可以回去见主公了!" 分类:春秋战国历史 书名:吴起传 作者:孙开泰、孙东 |
- Details
- Category: 吴起传
《吴起传》22回 探虚实西门偷袭 中埋伏子谦被捉这次秦军的主帅张子谦可绝非等闲之辈。他原来一直在秦国的北方抵御胡人,战 绩颇佳。这次秦敬公决心夺回河西之地,又怕再败在吴起手上,这才将张子谦从千里之 外调回了咸阳,让他亲自指挥这场战争。这不仅是因为张子谦熟知兵法,身经百战,更 重要的是--他与吴起一样,极力推崇法治。张子谦领兵一向奉行"信赏必罚"的原则, 因此他所训练出的士卒,不仅个个能征惯战,而且还有着极强的纪律性。在秦敬公看来, 张子谦一定能战胜吴起,替自己夺回西河之地。 张子谦自己对这场战争的认识倒十分客观,他对吴起早有耳闻,而且张子谦还有几 分佩服吴起--能在十天内连下三城的将帅是值得敬佩的。张子谦知道魏"武卒"虽然 只有七万人,但绝不可以轻视--那七万人都是吴起用心血培训出的精锐之士,如果正 面交锋,说不定鹿死谁手。而自己手中虽有三十万兵马,但这三十万人中只有不到七万 人是他亲自训练出来的,也就是说,他只对这七万人的战斗力和纪律性有绝对的把握, 而对剩下的那二十几万兵马,张子谦也只有希望他们能尽可能的配合自己了。当然张子 谦也相信,凭自己的才能和秦军的战斗力,不见得会输给吴起训练出的"武卒",但如 果自己带领的军队中的行动不统一,那么战争的结果可就难说了! 正是出于这个考虑,张子谦在正式攻西河之前,将三十万秦军集结在了华山下,进 行了十五天的统一训练,以协调各部行动。他本以为,华山地处偏僻,消息不会泄露。 可他又怎会想到,在这如斧劈刀砍般陡峭的华山上,竟然住着西门父子这样两位世外高 人。他更不会想到,就在他忙于熟悉新部下的时候,吴起已经知道了秦军准备攻打西河 的计划--他张子谦在这场较量中,一开始就输了一招! 但张子谦毕竟是张子谦,在进行统一训练的同时,一个具有相当大破坏力的进攻计 划诞生在他的脑海中了。 张子谦准备首先借助秦军在人数上的优势,以频繁的佯攻来消耗只有七万人马的 "武卒",再在"武卒"完全失掉战斗信心时,给其以致命打击。具体说就是,从秦军 中抽调出十万人马,分成三部,其中两部分别同时进攻西河最北端的要塞夏阳、最南端 的重镇郑城,另一部负责在南北之间游击前往两城增援的魏军。剩下二十万人马仍暂驻 华山脚下,一旦时机成熟,立即北上宁晋,再直捣西河的首府--临晋,以切断西河东 西之间的联系--那时整个西河就会如囊中之物,伸手可得了!当然,要能活捉吴起就 更好了! 以数倍于敌的兵力进攻,还要采用如此复杂的方案,不能不说张子谦这次是够谨慎 的了--因为他不想当第二个章霸川! 计划制定出来后,张子谦又进行了反复的推敲和论证,并将种种可能发生的情况考 虑在内,又定出了数个预备计划。最后,张子谦认定--这套计划已如一架情密的机器 般无懈可击。十五天的统一训练一结束,这部"机器"就开始转动起来了。负责佯攻的 两部,张子谦分别交给了左将军宁思远和右将军卢蒲岳--这两人对作战不是很在行, 佯攻的任务对他们能力来说正合适;游击援军的任务交给了副将司空休--此人能征惯 战,是张子谦的心腹。张子谦自己留守华山,坐阵指挥,等待着与"武卒"最后决战的 时刻。 几天后,夏阳、郑城这一南一北两座城几乎同时遭到了数倍于己的秦军的攻击。好 在驻守两城的南宫尚义和项业在此之前就已接到了吴起的通知,做好了准备。两城军民 携手,共抗秦兵,加之这两处秦兵本就是佯攻,所以并没有给城中造成什么损失,当然 也就用不着向吴起求援了!这样一来,张子谦精心设计的那部"机器"就出现了故障- -不能将"武卒"调动起来,他的计划就无法再继续进行下去!事情有时就是这样-- 计划的越精密,就越容易失败。这就好像越精密的机器,容易出故障的地方越多一样。 但张子谦毕竟不是当年的章霸川,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他早就想到了。尽管如此, 张子谦得到前线的战报后,还是禁不住暗自点头:"吴起训练出来的'武卒'竟然会有 如此之快的反应速度!看来吴起还真是个对手呢!"张子谦立即下令宁思远、卢蒲岳两 部作久攻不下之势,撤入秦国境内,与负责游击援军的司空休部合兵一处,隐蔽在边境 上,就地待命。此令一下,一时间西河边境上又恢复了平静,好像这场战争已过去了。 边境上的平静反而使吴起的心中不安起来。他问西门虎:"西门,集结在华山下的 秦军真有三四十万之多?"西门虎十分肯定地回答:"是的!起码有三十万!""那秦 军的这次后撤就只能理解为是缓兵之计了--那前些时候的攻击也肯定是佯攻这个 张子谦下面要干什么呢?"吴起喃喃地自语着。西门虎说:"吴兄,行军打仗的事,我 不懂。不过,我知道,两个高手对招时,总是作出种种假相,以诱使对手出招,这样才 能摸清对手的路数,达到置对手于死地的目的!据我想--前些时候的进攻就是在摸你 的路数!"范匮也在一旁说道:"上将军,西门先生说得有道理--秦国既然调集了几 十万的兵马,是绝对不会就这样罢手的!"吴起在大厅里来回踱着步,沉思着,忽然, 他停下了脚步,自语道:"好!张子谦,让我也来摸摸你的路数吧!" "西门!"吴起叫道。"吴兄,想出对策了?""有件事只有拜托你去我才放心" "吴兄,你我之间还客气什么?什么事?""我调给你三千武功较好的士卒,你今天就 带上他们,化装成老百姓的样子,分散潜回华山--偷袭张子谦大营!要速战速退,不 要让秦军陷住!"西门虎十分痛快地说:"好!借这机会,我也好好活动活动筋骨 顺便接我爹下山!"吴起又叮嘱了一句:"一定不要恋战!只要碰一下秦军就行!打完 立即回来!"又回过头来,对范匮说:"范贤弟,你马上带上十几个机灵的弟兄,沿边 境侦察一下,一有秦军的消息,马上回来报告我--如果我没想错,前些时候攻打咱们 的秦军一定还在边境上埋伏着!"范匮响亮地答了一声:"是!上将军!"转身出去了。 接着,吴起又到营中点了三千名精于技击的士卒,交给了西门虎。他们化好了装之后, 便三三两两的出了城,向着华山的方向去了。 三天后,范匮回来了。一进大厅,他便低声对吴起说:"上将军,你猜得丝毫不差 --大概有十万秦军就藏在离合阳城不到二百里的山林里!"吴起点点头,说:"好极 了!马上召集城中各副将来这里" 与此同时,西门虎带领的那三千勇士已经到了华山。西门虎悄悄上山请下了老剑客 西门路,父子俩一商量,决定当夜带一千五百人,从秦营的南北两座门一起往里冲,各 自贯穿秦营,再从相对的北南二门杀出。明天一早,在山中一处隐密的峡谷中聚齐,一 同返回临晋。 入夜,张子谦的大营之中一片寂静,偶尔传来的巡营哨兵击打刁斗的声音,显得 尖利而悠远。就在此时,南北两个方向几乎同时传来了一阵杀声。听到动静,已经进入 梦乡的秦国士卒们,慌慌张张地披上衣服,提着兵器,从帐篷里跑出来一看--只见夜 色中冲来了一群面目狰狞的"妖怪",手中高举着闪亮的刀剑,逢人就杀,见人就砍, 嘴里还发出"噢、噢"的怪叫。睡眼朦胧的秦国士卒一下就被吓懵了,慌忙拿起武器胡 乱抵挡起来。 来的这群"妖怪"当然就是西门父子带领的那三千勇士,他们为在气势上压倒秦军, 所以在进攻前,每人都用油彩将自己的脸画成了一张恐怖的鬼脸。凭着西门父子那绝世 的武功,打进营门自然是易如翻掌。而那三千勇士,也个个都是"武卒"中的精锐-- 武功过人!南北两路夹击,势如破竹,转眼间搅得秦营中大乱。 张子谦听到外面大乱,正要喊侍卫问发生了什么事情,却见一个士卒慌慌张张地跑 进来说:"将军,不不好了!来了一群妖怪!""妖怪?"张子谦乍一听也有些吃 惊,即而,他明白了过来,对士卒说:"哪来的什么妖怪?多半是吴起搞的什么名堂! 你去通知弟兄们,不要惊慌,马上组织力量,反击来犯之敌!凡能活擒敌兵者,本将军 给予重赏!" 有了张子谦的将令,秦军渐渐从惊恐中解脱出来,开始组织反击。可这会儿刚刚明 白过来已觉太晚--三千勇士凭着惊人的胆量和过人的武功,已经在秦营中贯出一条血 路,准备杀出营去了。不过,张子谦的士卒确实训练有素,反应过来之后,立即冲了上 去。两军展开了一场血战。 西门路指挥的那部分魏军被围在了北门前。西门路一见秦军一层层地围了上来,马 上指挥大家奋力突围,他自己荡开了那口当年威震武林的灵蛇剑,大开杀戒。只见剑光 闪处,溅起片片血花,秦军一个个倒在了灵蛇剑下。他带领的那一千五百名勇士,也是 人人奋勇,个个争先,刀剑齐挥,紧跟着西门路往北门外冲。经过一番浴血奋战,这支 魏军终于冲出了秦军的包围,但也有几百人相继倒在了突围的路上 西门路带着突围出来的魏军到了预定集合的那处峡谷,却见西门虎带着另一部分魏 军早已等候在这里了。西门虎见爹回来了,连忙迎上去问:"爹,你怎么现在才到?凭 你的功夫,对付那些窝囊废还要费这么大工夫?"西门路还没说什么,一个跟随他的士 卒就对西门虎说:"西门先生,那些秦军可不是窝囊废--要不是仗着老爷子的无敌神 剑,加上弟兄们舍生忘死,我们还不定冲得出来冲不出来呢!就这,也有差不多一半的 弟兄死在了乱军中!"西门虎一听,大觉意外,说:"这就怪了--刚冲进营时就不必 说了,那是秦军还没反应过来,可我们一直到冲出秦营也没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呀!" 说着又回过头问自己带领的那些魏军:"是不是这样?"士卒都说,他们确实没碰到什 么麻烦!西门路听后,也觉这事有些蹊跷,但这会儿没时间讨论这个问题了,他对西门 虎说:"虎子,闲话少说--咱们还是赶去临晋要紧!"于是,一行人又昼夜兼程,赶 回了临晋城。 这次偷袭之后,轮到张子谦在帐篷里踱步了,他不断地思索着:"这次偷袭是不是 吴起指挥的?如果是,那么吴起这次偷袭的目的是什么呢?像这样的偷袭并不会给我方 造成太大的损失呀!而吴起又是怎么知道我的大营设在这里呢?"这时一个士卒走进来 报告道:"将军,我们检查死尸时,发现来袭者的外衣下面都套着魏军的号衣!"张子 谦点点头,问:"那有没有抓到活的?""报将军,这些人都十分的勇猛,不杀死他们, 根本就近不了他们的身,好容易找到了几个重伤的,要给你送来,可一没留神,他们竟 然都咬舌自尽了"张子谦听罢,挥挥手叫那士卒出去了,自己在心中不由得对"武 卒"赞叹道:"好一支铁军!看来要战胜他们,我还得格外小心才行!" 张子谦在帐篷中思虑良久,猛的一拍大腿:"明白了!我明白了!吴起果然厉害- -竟然识破了我的佯攻之计!不仅如此,他一定还探明了我将十万兵马埋伏在边境上的 事,故而准备发动攻击,好以攻为守,占据优势。可是又怕我华山下的兵马趁机进攻他 的侧后,所以才派出这批勇士,来偷袭我的大营,好让我感觉大营受到威胁,调边境上 的伏兵回援,他便可以在半路伏击之--好厉害的连环计!不过到底没有瞒过我" 张子谦想到这里,大喊"来人",一个侍卫应声走了进来。"你立即将营中诸副将叫到 我这里来,然后火速赶去宁思远、卢蒲岳、司空休三位大人那里,告诉他们就地坚守, 严加防范--没有得到我的将令之前,绝不许他们轻举妄动!"张子谦对侍卫吩咐道。 侍卒听罢,领命去了。 诸副将听到张子谦叫他们,顾不上睡觉,急忙来到了他的帐中。张子谦将他的分析 对众人说了,众人听后也觉得很有道理。于是有人问道:"将军,既然你已经摸出了魏 军下一步的动向,那咱们该如何对付呢?"张子谦回答:"兵法上讲究的是避实击虚, 既然吴起准备去攻埋伏在合阳附近的司空休等部,那郑城、宁晋、临晋一线防守必然空 虚,咱们可以乘此时机去端吴起的老巢!"一个年轻的副将略带不解地问:"可是将军, 咱们不是要等司空大人他们将魏军拖垮后,再出击吗?"张子谦听了他的问话,哈哈大 笑道:"你简直是蠢嘛!孙子有云:'兵形似水',就是说用兵打仗没有固定的模式! 当初的计划是根据那时的情况定出的,可现在情况变了,难道咱们的计划就不能变了吗? 要是照你那样打仗,早就全军覆没了!"一席话说得那副将羞愧地坐了回去。 "不过,将军,吴起用兵狡诈,咱们还是该小心些才是!"又有一名副将说道。张 子谦听了点了点头,说:"这一点我也想到了这样,咱们一面做出击的准备,一面 派出探子去打探一下吴起那边的动静,如果他确实正在调兵北上,那咱们马上出击!" 西门父子回到临晋,将事情经过报告了吴起。吴起立即下令,调驻守郑城、宁晋两 城的一万骑兵及两万步兵前来临晋,会同自己带领的一万步兵,准备挥师北上。郑城、 宁晋守将得到吴起的命令,忙率部向临晋开去。 张子谦得到这一消息,大喜过望。他心中暗想:"正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吴起你这一招棋走得可不算高明!"当即下令驻扎在华山下的二十万兵马拔营起寨,直 扑要塞宁晋。 走出一百多里,张子谦看到前面有一座高山,一条峡谷穿过山间。看着如此险要的 地形,张子谦暗自庆幸道:"好在吴起大军北上,不然他一定会在此处设下伏兵,那样 的话,就算我不会败在他的手中,也无法靠近宁晋!"这时有副将来问:"将军,前面 地形险要,是不是采取些防范措施,防止中埋伏?"张子谦虽然相信此处应该没有伏兵, 但还是说:"好吧!调聂子矾部、白光部在前,命他二人小心前行,一有变化,火速后 撤!" 这条命令正是张子谦的私心--聂子矾和白光所率领的人马都不是张子谦原班人马, 战斗力较弱。让他们两部人马前行,即使中了埋伏,也伤不了张子谦的元气,而且一发 现情况不对,张子谦还可以马上带领自己的几万子弟兵撤出山谷。 聂子矾、白光二人对张子谦的安排虽有不满,但也不想担个违抗将令的罪名,只好 照办了。 秦军调整之后,开进了山谷。在前面的聂子矾和白光带领着手下小心翼翼地往前一 点一点地摸索着向前走。张子谦带领着自己的那几万亲信士卒遥遥的站在后面,注视着 事态的变化。 山谷中一片寂静,没有一点有伏兵的迹象。张子谦的心渐渐放了下来。天快黑的时 候,有士卒回报:打前阵的聂子矾和白光已经带领着他们的部下们出了山谷。张子谦一 听,更加放心,命令自己的手下加快速度通过山谷。 一阵急行军后,张子谦已经遥遥地看到了谷口,他在心中说道:"吴起,你这无敌 将军这次可要败在我张子谦的手中了!"想到这里,张子谦忍不住要仰天长啸。可是, 他就在一仰头的时候,猛然发现,在山谷出口两边的山上,分别有一个两丈多高的大石 堆--都是用磨扇大小的大石块堆成,显然是人为造成的。"不好!"张子谦大叫一声, "有埋伏!" 张子谦话音未落,就见那两堆石块边出现了十几个光着膀子的壮汉。他们双手扶住 石堆,紧接着发出一声震天的吼声:"下去吧!"两大堆大石块应声滚下了山,将谷口 堵了个严严实实! 几乎与此同时,滚雷般的战鼓声响了起来,随着这战鼓声,两侧的山上如同从地里 长出来般的出现了几万张弓搭箭的魏国士卒,一面火红的"吴"字帅旗飘扬在他们的上 空-- 这正是吴起带领的"武卒"! 吴起不是调动兵马,准备攻击埋伏在合阳附近的那支秦军的吗?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呢?原来,吴起根本就没打算去合阳!他分析,既然前些时候的攻击是佯攻,那么秦军 主帅张子谦肯定不会在那支合阳附近的队伍中,因而合阳方向的情况不足为虑!吴起深 知"擒贼先擒王"的道理,他想,只要活擒了张子谦,那埋伏在合阳附近的那支秦军便 会成为一群没头的苍蝇--不战而败!吴起派西门虎闯营,正是为了引张子谦出战-- 吴起对张子谦也有所耳闻,知道他是一个会用兵的人。而会用兵的人往往会有一个毛病, 那就是对战场上的事情想得比别人复杂。吴起就是利用了张子谦的这一特点来诱使张子 谦进了这个死亡山谷。那夜的偷袭,在一个普通将领的眼里肯定是一次挑衅,是一个引 诱自己出战的诱饵,而不加理睬。可在张子谦眼里,事情就变得复杂了,他想到了他的 通盘考虑,想到了还埋伏在合阳附近的另一部秦军,还想到了对吴起的种种传言想 的结果是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这个结论恰恰是吴起所希望他得出的!至于调动兵 马什么的,自然是吴起为了让张子谦坚定对自己得出的那个结论的信心,而制造的假象 了--因为吴起知道,想让张子谦这样的人上当,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当张子谦钻入了圈套之后,一切仿佛又变得很容易了--地形上的极端劣势,使得 张子谦的那几万精锐虽有反击之心,却无用武之地,生生被"武卒"困在了谷中。 吴起站在那面"吴"字帅旗下,向着山谷中喊道:"张将军,久仰大名,想不到今 天在这里相见!"张子谦虽然被困,却是虎瘦雄心在,也不甘示弱地站出来向山上喊道: "吴将军,我是一时不明上了你的当!不过你也不一定能赢--我们已经有十几万人出 了谷,他们会放过你?就是我身边的这几万兄弟也绝不会束手待毙的!"吴起笑了笑, 说:"张将军果然是条汉子--不服输!那么就只好领教了"又一回身,对士卒们 命令道:"放箭!"立时,山谷中下起了一阵箭雨。秦兵被射得手举着盾牌,东躲西藏。 看来处于这样的局面下,嘴硬并没什么用! 那先头开出山谷的那十多万人马的命运也不会比张子谦强到哪儿去。实际上,他们 之所以得以顺利出谷,也完全是因为吴起的安排。吴起从西门父子那里听到了关于张子 谦大营中南门守卫松懈,而北门的守卫却甚为严密的情况后,便想到这是由于此次来犯 的秦军,士卒的素质良莠不齐--那些被西门虎称之为"窝囊废"的一定不是张子谦训 练出的子弟兵。由此吴起认定张子谦入山谷前,一定会让这些与他没多大关系的"窝囊 废"在前面当探路石--这也是人之常情。放这部分秦军出谷,一来是为了让张子谦安 心进谷,二来是因为这条峡谷很狭窄,但并不是很长,本来就无法将二十万秦军都装下。 既然一定要放一些出来打,那吴起当然要选择好对付一点的 聂子矾和白光出了山谷不远,便命令队伍停下,等张子谦。队伍刚刚停下,就听到 了山谷中巨石落地的声音,他们知道,这一定是张子谦中埋伏了。对此,二人颇有些幸 灾乐祸--让你张子谦拿我们当探路石! 可很快他们就高兴不起来了--由范匮带领的两万骑兵已经在林中恭候他们多时了。 只听一声呐喊,战鼓齐鸣,两万铁骑如一阵狂风般冲进了秦阵。他们手中的长剑上下飞 舞,犹如片片雪花,扬扬洒洒地落到了秦军的头上。这里虽然出了山谷,但道路仍然很 崎岖,这无疑对战车的行动非常不利,而对训练有素的骑兵来说,却是一处驰骋的好地 方。因此,虽然从人数上讲,秦军是"武卒"的好几倍,但面对来去如风的铁骑,秦军 那些战车和步卒们却显得那样的力不从心。开战不久,秦军就明显落了下风。魏"武卒" 的骑兵们在秦阵中肆意地砍杀着,如入无人之境 谷中张子谦的那支队伍更是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尽管围困他们的只有两万人, 可秦军身处谷底,根本无法接近他们的敌人。而魏军居高临下,强弓硬弩、大小石块、 集束火把齐发,将秦军打得连头都抬不起来 这场兵力悬殊的战斗进行了整整一夜。当黎明到来的时候,拥有二十万之众的秦军 彻底被只有四万人的"武卒"打垮了。谷外,十几万秦军被砍杀得只剩下一半不到,连 聂子矾和白光这两个副将也死在了那闪光的长剑下。其余的人简直是被"哒、哒"的马 蹄声吓破了胆,纷纷扔下武器--投降了!谷里,张子谦的那几万子弟兵,在一夜间几 乎死伤殆尽,天亮后,山上的魏军冲下山,秋风扫落叶一样收拾了剩下的秦军。张子谦 身中两箭,被清理战场的魏军捕获。 吴起率领着得胜之师,返回了临晋。封赏过有功将士之后,吴起让人把张子谦押到 了自己的面前。"张将军,现在你还有什么可说的?"吴起问道。张子谦在亲眼看到自 己的二十万兵马就这么败在了吴起的四万"武卒"手中,深感吴起治军有方,此时已无 话可说,见吴起问他,只好长叹一声:"唉!想我张子谦戎马半生,今天竟败在了你的 手中--让我还有何脸面再自称将军!吴将军,我是一败军之将,还有何话说?杀剐均 听尊便!"吴起感慨地对张子谦说:"张将军,不必如此--胜败兵家常事。你我同为 领兵打仗的将领,谁也难保不会功亏一篑!我吴起敬你是条汉子"说着,吴起上前 为张子谦解开了绑绳,"张将军--你可以走了!"张子谦没想到吴起会如此宽厚的待 他,一时愣在了那里。半晌,张子谦才反应过来。他高举起右手,指天明誓:"我张子 谦自此隐迹山林,今生绝不再与吴起为敌!"说完,向吴起施了一礼:"多谢吴将军活 命之恩!就此告辞--你我后会无期!"说完,迈步出了郡守衙门 见吴起放走了张子谦,范匮上前对吴起说:"上将军,张子谦这一走,会不会卷土 重来?"吴起肯定地摇了摇头说:"他也是一个主张法治的人--主张法治的人尊崇的 就是一个'信'字!" 这时,派出去的探子来报,合阳附近的十万秦军全部撤走了--至此,秦敬公此次 收复河西之地的计划,以流产告终! 分类:春秋战国历史 书名:吴起传 作者:孙开泰、孙东 |
- Details
- Category: 吴起传
《吴起传》21回 图变法深察民情 建武卒巩固边防西河的百姓们知道了这件事后,愈加感受到吴起是一个万事以信为先的君子,对他 更为信任了。 百姓的拥戴,使吴起如虎添翼,他开始大刀阔斧的进行变法改革。吴起废除了原有 的用人制度,以"贤者居上,不肖者居下"为准则,大胆起用了一大批出身贫寒,但有 真才实学的农民子弟为官;对那些虽祖上世代为官,但毫无作为的官吏一律罢免;重赏 那些辛勤耕作,向国家多卖粮的农民;免除士卒们家中的田租、劳役;取消旧的奴隶制 下的等级制度,建立新的制度吴起多年为之奋斗的那个"以法治国"的梦想在一点 点的实现。 在以后的一年中,西河郡的政治、经济、军事,乃至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 翻天覆地的变化--完全完成了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化! 为了这个转变,吴起不知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身体也日见消瘦。吴锋看在眼里 急在心上,每每劝吴起适当的休息休息,可吴起总是摇摇头说:"不行啊!这西河上上 下下有那么多的事情都等着我去做呢!" 吴锋没办法,只好把范匮找来,让他去劝劝吴起。他想,范犀首也许能劝得动大人。 范匮便来到大厅找吴起。 一进门,范匮向吴起招呼道:"上将军!"吴起抬头见是范匮,问道:"怎么,范 贤弟,有事?"说着把手中的竹简放到几案上。范匮说:"上将军,这一年多来,你一 直废寝忘食的忙于公务,可有道是'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你也该放下公文,出去散 散心呀"吴起刚要说话,范匮又抢着说道:"咱们出去走走,如何?""走走?" "是啊,上将军,出去观赏一下西河的景色,不光对你的身体有好处,而且"范匮 正准备将他想出来的所有外出散步的好处都一一讲出来,吴起打断了他的话,"范贤弟, 你不必说了!"范匮一听,心想,完了,我这话还没说完,就让上将军给挡回去了!只 见吴起想了想,又接着说:"好吧!那咱们就出去走走!"这个答复大出范匮意料,他 忙又追问了一句:"上将军,你答应了?"吴起点了点头。范匮高兴地说了句:"那我 马上叫人去准备!"就要出大厅,"慢着,"吴起又叫住了他,"不要准备什么,就你 我二人去好了--又不是什么大事,何必那么兴师动众的!等我把这卷公文看完,咱们 就走!"范匮一想,两个人去就两个人去吧,总比不去强,便答道:"是!上将军!" 说完,退到了一边。 吴起和范匮两人出了城,向郊外走去。 一出城,正好遇上了一些要进城的百姓。他们当中有不少认识吴起,一见到他,纷 纷向他打招呼。吴起问他们:"今年地里的庄稼长得还好吧?""好!"老百姓们异口 同声地说。 二人又继续往前走,看到田间耕作的农民们,吴起走上前去,对农民们喊道:"乡 亲们!大家好哇!"农民们一看是郡守大人来了,都放下了手中的活计,围拢过来,向 吴起问好。吴起便和他们聊了起来。"乡亲们,地里的人手够用吗?" "没问题!以前年轻人都不愿种地,现在好了--自从大人说要对种好地的人重奖, 那些跑去干别的年轻人又回来老老实实种地了!""可不,有的人家的人手还有些富裕 呢!"范匮在一旁提醒吴起:"上将军,咱们不是还要观赏风光吗?""对,对!乡亲 们,你们接着忙吧!我先走一步!"说完吴起告别了这些农民,继续向前走。 看到一些放牛的人,吴起再次走上前,和他们聊了一会儿;到了农舍前,吴起也要 走进去,同农舍中的农妇们聊上一气就这么聊着聊着,时间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下午。 范匮醒悟道:"上将军,我让你给骗了!你这哪里是出来观赏风景的?分明是在视察民 情嘛!"吴起笑笑说:"民情要察,风光咱们不也看了吗?""可这"范匮还想说 什么,被吴起用手势制止了,接着吴起说:"好了,出来快一天了--还有很多事要办 呢!咱们回去吧!"范匮听着吴起那不容置辩的语气,只好无奈地摇摇头,跟着吴起往 回走。 走着,走着,吴起忽然问范匮:"范贤弟,你跟了我一天,都听到了什么?""我 听到了西河百废俱兴,老百姓安居乐业!"吴起对范匮的话显然不满意,他问:"还有 呢?""还有?""当然还有!百姓们告诉我,以现在的情况,可以在他们当中征兵了!" "上将军,要征兵?"吴起点点头说:"对,你记得我一年前曾对你说过,从内地调来 的二十万兵马在此驻扎并非长久之计。可当时的情况不允许就地征兵,现在可以了-- 奖励耕种的制度激发了大家的干劲,而免除军士家的田租、劳役,又让大家感到当兵是 一件既光荣又有利的事"范匮若有所思地说:"还真是这样,刚才的那个农妇不是 还一劲羡慕她家的那个邻居,说人家的儿子当了兵,家里就不用交田租,股劳役,还说 她要是有儿子也叫他当兵去--看样子,要在西河招上个十几万的士卒还真不成问题!" "十几万?"吴起摇摇头说,"用不了那么多--军队战斗力的强弱并不取决于人数的 多少,而且如果从百姓中过多征兵,则必然会影响生产。要知道作战是要以稳固的生产、 大量的装备为后盾的呀!所以,征兵要用'少征兵,征精兵'的办法。" 几天后,西河各地张贴出了要招收青壮年男子,建立新军"武卒"的榜文。正如吴 起所分析的那样--由于有了前一年的准备,西河百姓对征兵已不再有反感,相反,因 为应征士卒的家中可以享受很多国家给予的优待,老百姓们开始把应征当兵看作是一件 光荣的事情。听说了要建立"武卒"的消息后,不仅西河百姓当中有很多的青壮年纷纷 应征,甚至连住在魏国内地的不少年青人也赶到了吴起的郡守衙门,要求加入"武卒"! 人数远远超过了预定招收的七万人。面对众多的应征者,吴起自有他的办法。 吴起让所有前来应征的人都集中到了临晋城中的大校军场,对大家讲道:"各位弟 兄!我吴起在这里先谢谢大家能如此踊跃地应征!但是大家想想,要是你们这些青年人 都当了兵,那地谁来种?牛羊谁来养?打仗用的盔甲、兵器谁来造?所以,这次只招收 七万人!其余的人还请回去干自己的本行吧--干得好,一样可以立功受赏!" 经吴起劝说,一部分人离去了,但大多数人还站在原地。吴起看了看大家,对旁边 的士卒挥了一下手,说道:"去叫他们把东西搬来吧!"那士卒转身去了,工夫不大, 几十辆装载着盔甲、武器、干粮的马车驶进了校军场。 一见这些马车,大家高兴了,纷纷议论着:"嘿!吴大人要给发装备了!""那就 是收下咱们了!"吴起叫士卒拿过了一套装备,放在他的脚前,然后对大家说:"大家 都想留下,可我只能留下你们当中的七万人只好测试一下了!""行啊,吴大人, 你就说怎么个测试法吧!"一个前来应征的小伙子迫不及待的喊道。"好,我就说说这 测试的方法。"吴起说,"首先,把全套的盔甲穿上,再带上长戈,佩上长剑,挂上强 弓,然后再背上一壶箭和三天的干粮--这一套东西可是有百十多斤呢!"说着,吴起 一样一样的把装备举起来给来应征的人看。大家看了,纷纷说:"吴大人,这没什么! 我们都行!"吴起听了,笑笑,接着说道:"大家别急嘛!听我把话说完--把这些装 备穿戴好之后,从这里出发,到南门外五十里处的那个小山上去。范犀首在那个小山顶 上等着大家,大家会从他那里拿到一块木牌。拿到木牌后,大家马上返回--能在申时 二刻前把木牌交到我手中的,就可以留下了!" 这次,人群中再没有发出自信的喊声--现在辰时已过,要往返一百里,再加上百 十斤的装备,想要在申时二刻回来绝非易事!"怎么样?谁来试试?"吴起看着大家问 道。 应征的人群渐渐缩小了,对测试没有信心的人,三三两两的离开了校军场。留下的 人走上来开始穿戴装备。 随着一阵急促的战鼓声,一场挑战体能,检验毅力,展示力量的测试开始了。参加 测试的人们向南门蜂拥而去。 随着太阳的升高,随着离小山距离的缩短,人们感到身上的装备越来越重,脚越来 越沉,每迈出一步都是那样的艰难。当跑到小山前时,已经有很多人再也没有力气去爬 那座本不太高的小山了,他们无力地坐在了山下,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另一部分 人凭着强健的体魄和坚定的信心,爬上了山顶,从范匮手中接过木牌,又拖着疲惫的身 体和沉重的装备,去迎接那另外五十里艰苦路程的挑战。 返回的路上,不断有人停下在路边休息--每次都是坐下去的人多,而能站起来继 续跑的人却很少 最后,在申时二刻前返回的人只有一万多人--平均每五个参加测试的人中只有一 个能按时回来--这些人成为了"武卒"的第一批成员。 范匮看着这一万多人,显然有些失望。他悄悄对吴起说:"上将军,这人是不是太 少了?咱们原打算征七万人呐!"他得到的是吴起胸有成竹的回答:"会征到七万人的! 而且以后来的人会比今天征到的更好!"接着吴起又满怀信心地说: "有了这样的一支军队,秦军就再别想踏进西河一步!" 吴起奇特的征兵方式,将很多身怀绝技的人吸引到了西河。这些人中有很多并不是 为了能让家中免除田租和劳役,他们更想得到的是自己能力的充分发挥!这些人中有行 走江湖的剑客,有一直未得到重用的小官吏,也有梦想着创下一番事业的年轻人因 为这些人是有备而来,所以那全副武装往返一百里的测试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什么太难的 事! 接着,吴起又一改过去单纯任命的办法,而用比试武功、力量、作战常识的办法, 挑选出了一批军中的佼佼者来担任什长、卫尉、兵尉等职务。这一作法更加激励了将士 们的进取心,使大家认识到在"武卒"中只要有真本领,就不用发愁得不到重用! 公元前405年(魏文侯四十二年),一支在后来的二十几年中威震列国的军队--魏 "武卒",在西河正式诞生了。 "武卒"的建立使吴起更加忙碌起来,他一面要处理西河的日常事务,一面还要训 练"武卒"。好在由于建立"武卒"时,人员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所以单纯的军事训 练,还不算太费力。但吴起并不满足于让他的将士能砍能杀,他知道,一支军队能否打 胜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支军队是否有严明的纪律。为此,吴起亲笔编撰了一部"军 法",将军中赏罚的制度一一列举其上。之后,他深入到兵营中,逐字逐句地为将士们 讲解,并要求大家把这部"军法"背下来! 同时,吴起为了提高军队的作战速度,开始训练将士们骑马作战。战国早期,战车 在实战中已经逐渐显露出它速度慢、机动性差、受地形影响大等诸多缺点,一些诸侯国 开始放弃战车,转为以步卒为主要作战力量。而步卒虽受地形影响较小,但同样存在着 速度慢的问题。于是,兼有战车和步卒优点的一个新兵种--骑兵应运而生了!但由于 骑兵技术较难掌握,所以只有少部分国家建立了骑兵。吴起看准了骑兵在作战当中的优 势,决定大力发展骑兵--他再一次走到了时代的前面。这一举措不仅在当时的中国是 先进的,就是在世界范围内,也同样是绝对领先的--当吴起训练出的骑兵在疆场上跃 马横刀之际,古希腊"战神"们,还在用他们那引以为自豪的斯巴达重装步兵方阵作战。 经过长达两年的艰苦训练,"武卒"成为了一支"疾如风,徐如林,侵略如火,不 动如山"的铁军。同年,也就是公元前403年(魏文侯四十四年),吴起除留下了南宫尚 义等十来名对西河情况比较熟悉的偏副将外,将原驻西河的二十万士卒尽数遣回魏国内 地--吴起坚信他训练出的"武卒"可以以一当十,七万"武卒"也就是七十万大军, 何必再留那多余的二十万军队呢? 可刚刚继位两年的秦敬公不这么看。他得到魏国从西河撤走大批军队的消息后,认 为这正是夺回河西之地的大好时机,遂马上召集众大臣商议攻打西河之事,提起要与吴 起打仗,很多大臣表示反对--吴起十天内连下三城的事还深深地印在他们的脑海中, 但好大喜功的秦敬公丝毫不以为然,坚持己见,最后决定在当年秋季发兵三十万进攻西 河! 金秋里的一天,吴起正指挥着官吏们收购农民交上来的余粮。看着一石石的粮食 运进粮仓,吴起在心中喜悦地说:"又是一个丰收年啊!"前来卖粮的农民们看到吴起, 都主动的上前问好,"吴大人,你好哇!""吴大人,自打你来后,那真是五谷丰登, 六畜兴旺啊!""吴大人,你也要保重身体呀!这点小事就交给下面的人去管就是了, 何必亲自来呢?""是啊,你身体康健是我们这些种地的人的福气啊--你可是我们西 河老百姓的主心骨呀!"这些农民经过这几年,深深地体会到了吴起变法给他们带来的 好处--他们都打心眼里感谢吴起!吴起依旧是那样的谦和,他一面笑着对问好的农民 们点头致意,一面说:"多谢,多谢,谢谢各位乡亲!我吴起既然身为西河郡守,就不 能白拿主公的俸禄!造福西河是我的责任呀!想我吴起何德何能?这几年大家的日子好 过了,那是上仗苍天垂恩,主公洪福,下靠乡亲们努力的结果!乡亲们,今年谁的粮卖 得最多,国家就赏他十匹丝绸,还免他家一年劳役!"农民们听了这话更加欢心鼓舞, 连声说:"吴大人,请你放心,我们一定多卖粮,让咱们西河的粮仓里获得满满的!" 这正聊得起劲,忽见范匮驾着马车急匆匆地赶来了。百姓们见范匮来得匆忙,就知 道一定是有什么急事要报告吴起,连忙让出了一条路,范匮跳下马车,三步两步跑到吴 起跟前,"报上将军,有一个人到郡守衙门找你,说有紧急军情要向你报告!"吴起一 听,皱起了眉峰--紧急军情?难道是秦国想到这里,吴起向下属官吏交代了两句, 就跳上了马车,一路急驰,返回了衙门。 一进大厅,吴起刚要问侍卫报信的人在哪里,忽然看到一个人背冲着门站着,正把 玩着那把文侯赐给他的宝剑--那把剑是吴起攻克河西之地后,文侯专门派人前往越国 为他打制的一口精钢宝剑。吴起看着这个人的背影,猛的觉得这个背影太熟悉,太亲切 了,他脱口叫出:"西门!是你吗?"看剑的人听到叫声,转过身来,"在下正是西门 虎--货真价实!"吴起一见,跳上前去,重重地在西门虎的胸前打了一拳,继而含着 泪问道:"这十八年你躲到哪去了?我无时无刻不在想着你呀!"西门虎留起了长髯, 可脾气却一点儿没变,他没有理会吴起的问话,上下打量了吴起一番,才说:"还行! 当了官倒还没忘了咱这个穷朋友这一拳之力倒还可以--看来还没成酒色之徒!" 吴起听了哭笑不得,说:"行了,这么多年了,你还是这么爱开玩笑!再试试这下" 说着又是一拳。可这拳没能打到西门虎,只见西门虎的右手做了一个怪异的动作,吴起 的拳就莫名其妙的被甩到了一边。"看在老朋友的份上,让你打一下就可以了--你还 得寸进尺了!"西门虎对惊诧的吴起说道。就在这时,厅外的侍卫们远远地看见吴起和 来人打了起来,忙大喊着"抓刺客!"冲进了大厅,七八条长戟直指西门虎。吴起一见, 刚要制止,却见西门虎身形一转,侍卫们还没看清是怎么回事,手中的长戟就已经落了 地。再看,西门虎又站到了吴起的身边,正十分不满的说着,"还说无时无刻不在想念 我?一见面就这么欢迎我呀? 早知道这样,我不来了!" 吴起忙说:"误会了!误会了!西门,你可千万不要生气!"西门虎又摆出当年不 依不饶的架势说:"不生气可以--你拿什么陪罪?" "好了,好了,你这样的武林高手还这么小肚鸡肠的?"吴起说。西门虎终于忍不 住笑出声来,"好,好,好,到底是当官的人了,连骂人都显着有学问!看在多年不见 的份上,我就不计较了!"吴起又看了看还呆呆地站在那里的侍卫们,说:"行了,这 没你们的事了,都下去吧!我这位朋友要是真想刺杀我,靠你们可救不了我!"侍卫们 这才从地上捡起各自的长戟,退了出去。他们一边往外走一边想,幸亏这位是我们大人 的朋友,要真是敌人,我们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这位整个就是个活神仙呐! 侍卫们出了门,吴起拉着西门虎坐到坐席上,然后急切地问:"西门,快说说,这 十八年你是怎么过的?还有,师傅他老人家好吗?"西门虎此刻不再开玩笑了,他长叹 了一声,说道:"是啊!十八年了!"然后向吴起讲起了这十八年来的遭遇。 当年西门父子从左氏冲出后,身上都带了伤。父子二人躲到附近的山中养了一个多 月的伤,伤好后,一核计,不能再在卫国呆下去了,便开始了浪迹江湖的生活。父子俩 一路行侠仗义,那一年路过华山,在那里遇到了一位老隐士。老隐士早就听说过"追风 快剑"西门路的大名,两人一见,甚是投缘,便留西门父子俩住在了华山--这一住就 是十几年。 吴起此时才知道老母是死于刀剑之下,他低下头,自语道:"我早该想到--高夫 子一提起母亲的死总是闪烁其词!"西门虎一看,想把话题岔开,说:"吴兄,我说完 了!也该你讲讲了!"吴起听西门虎问到自己,缓缓抬起头,无限感慨地说:"十八年 一言难尽啊"说到这里,吴起猛然想起--自己回来是要听紧急军情的呀!连忙对 西门虎抱歉道:"西门,你稍等一下"然后对外面喊道:"快请报信人进来!"听 吴起这一喊,西门虎一拍自己的脑袋,"嗨!看我!光顾和你叙旧了,差点把正事忘了! 吴兄,你不用喊了--那个报信人就是我!" "最近,有大量秦军在华山下集结,人数大概有三四十万,主帅叫张子谦。 看样子多半是冲着你这西河郡来的!我爹叫我来通知你,要你早作准备!"西门虎说出 了他此行的使命。 吴起听完,点了点头,自语道:"果然来了!既然来了,就让你们见识见识我魏国 '武卒'的厉害!"然后又对西门虎说:"回头你代我谢谢师傅!不过你们不用担心, 我自有办法对付他们!"西门虎见吴起并不着急,便又开起玩笑来:"噢,光谢我爹呀? 我大老远跑来,就不谢我了?""谢,谢!"说着吴起站起身来,冲着西门虎施了一礼, 嘴里还说着:"在下吴起多谢西门大侠不辞辛劳,不畏艰险"西门虎听到这儿就跳 了起来,连声说:"算了,算了,酸死了!" 吴起忽然想起了什么,问西门虎:"你早就知道我在西河?"西门虎满不在乎地回 答:"那是!你吴大将军现在可是叱诧风云的人物!战西河,伐中山,立木为信谁 不知道?" "那你不早点儿来找我?害得我还以为"吴起有些生气地说。西门虎赶忙解释 说:"这嗨!其实我何尝不想来找你呢?是我爹不让我来--他说你现在在干大事, 我们去了也帮不上你什么忙,还给你添麻烦!这次是我爹看秦军人数众多,怕你不知底 细--吃亏!这才让我下山给你送信的!他老人家把封存多年的灵蛇剑的封印破了-- 也准备下山助你一臂之力呢!" "怎么?师傅他老人家也要来西河了?"吴起惊喜地问。西门虎瞪了吴起一眼,说: "这会儿高兴了?看刚才那脸--板得像鞋底子似的!"吴起无可奈何地说:"西门, 我算服了你了!你这嘴上的功夫比你身上的功夫长进还大!记得你小时候不是这样" 一提起小时候,西门虎接过了话茬说:"我就记得小时候,吴大将军给我摘过枣!"想 起这段童年时的趣事,两人不约而同的大笑起来 笑过之后,西门虎严肃地问吴起:"吴兄,你真有把握打败秦军?"吴起充满信心 地点了点头。 分类:春秋战国历史 书名:吴起传 作者:孙开泰、孙东 |
- Details
- Category: 吴起传
《吴起传》23回 忆往事光明磊落 遭诬陷郡守撤职初夏的一个傍晚,已然是鬓发花白的吴起同好友西门虎坐在黄河岸边,仰望着东方 升起的一轮明月,聊着天。 "吴兄,你镇守西河有二十年多了吧?""是啊!自我上任西河守算,二十二年了! 二十二年,弹指一挥间啊如今已是物是人非--一转眼,新主公登基已有十四年, 解狐老先生去世十八年了,师傅他老人家仙逝已有八年,李悝先生去世也有十年了,范 贤弟捐躯沙场也已经是""吴兄,刚五十几岁,记性就这么差了--范犀首是在十 二年前与秦军打的那一仗中阵亡的!再过几天就是他的祭日了!""对,对!还是你记 得清楚!唉!他从我在鲁国的时候就跟着我--二十几年东征西讨,天天在刀剑丛里过 日子,最后算了,不说了"吴起伤感地摇了摇头。 "就是,何必这么伤感--都过去了嘛!咱们难得像今天这么清闲,聊点儿高兴的 事嘛!对了,你那部《兵法》著完了吗?"西门虎打岔的本领还是不减当年。"写了有 四十几篇了--希望能给后人一些启发。另外,我还抽时间把早年在曾夫子那里学到的 《左氏春秋》一书作了一些整理--我把它写在了竹简上,这就要完成了。--事情太 多,没有时间啊!"说到这里,吴起颇有些遗憾。对此,西门虎十分理解,他说道: "是啊,前些年秦国时常犯境,大小仗打了近百次--后来终于把他们打得死心了!可 先主又崩了,新主公登基,又要你经常回安邑去为他出谋划策--也够你忙的!" "忙我倒不怕只是有些事情提起来就叫人别扭--自李悝先生去世后,相位一直空 着。前年,商文竟然凭着他的势力拿走了相印--他对国家何功之有?不过是趁前线将 士们浴血奋战的时候,在都城中拉拢了大批党羽而已!可主公却认为他那是在众大臣中 有威信--堪当丞相重任!我看主公真是越来越糊涂了。"提起此事,吴起显得格外激 动。 "算了,算了,"西门虎劝道,"不当丞相也好总能落个清闲""我倒不 是一定要当那个丞相--就是看不惯那些趾高气扬的老爷!""看不惯又能怎么样?就 说那个王错吧,上次新主公登基后来西河巡视,他在那里大谈秦军是因为西河山川之险 才没能攻过来,让你当面指责了他一番。事后主公虽然对你说了不少称赞的话,但我看 得出来--他那心里还是向着王错的,后来回了都城就升了王错的官可却免了你上 将军的职位!对了,那个王错是不是和你有什么旧怨? 要不,他怎么老找你的麻烦?" 见西门虎问起此事,吴起又叹了口气,回答道:"嗨!这根源在十几年前了你 还记得有一年我杀过一个犯军规的持节尉吗?你还为他求过情呢!"西门虎想了想, 说:"就是那个无令闯敌营,提回了两颗人头找你报功的那个年轻人?" "对!就是他" 那事发生时,文侯还活着。那次秦国又进犯西河,吴起率领"武卒"将秦军挡在了 边境上。两军摆开了阵势对峙了几天后,吴起决定要在第二天夜间偷袭秦营。可就在当 天的晚上,一个年轻的持节尉单枪匹马私自闯进了秦营,连斩两名秦军士卒的首级,得 胜而归。可这么一来,就暴露了吴起偷袭的计划,使魏军失去了一次战胜秦军的机会。 后来那个持节尉提着两颗人头来向吴起请功,吴起按照"军法"的规定,赏了他十 锭黄金,然后叫人把他推出营外斩首--因为"军法"的第一条就是"无令出征者,斩!" 当时有不少人为这个持节尉求情,可吴起认为法不可容情,不然就是失信于天下,所以 还是坚持把他推出去斩了。 听吴起又提起这件事来,西门虎问:"吴兄,这事都过去十几年了--和王错有什 么关系?""我最近才知道--那个持节尉原来就是王错的内弟!这就是他这么多年来 一直找我的麻烦的原因!""想不到王错会如此狭隘!当年你也没有杀错嘛!他怎么会 对这件事情至今耿耿于怀!"吴起愤愤地说:"岂止是他一人,有不少人都因为我在西 河变法,触动了他们的利益,而对我怀恨在心--王错不过是他们中闹得最凶的一个罢 了由他们去吧!反正我也拿他们没办法!""你啊在战场上你是内行--面对 强敌,从容不迫,游刃有余;可在官场上,你可是个实足的外行--到处得罪人是 不是?"吴起点点头,说:"是,是,我从二十九岁当将军,近三十年了,可官场那套 却总也没学会--大概这辈子是学不会了西门,说实在的,有时我真想辞官离朝, 去找一处山青水秀的地方,以度残生算了可又觉得那样对不起先主对我的恩情!" 西门虎听了这话,故作轻松地说:"你要是真的走了呀,那秦国人非大宴三天,以示庆 贺不可!"吴起听了,脸上勉强有了一丝笑容。 天越来越黑了,两人的聊兴却丝毫未减。这时,见两点亮光顺着河岸很快地移动了 过来,待近了,才看出来的原来是一个年轻人和两个打灯笼的侍卫。"期儿,你来干什 么?"吴起问来的年轻人。"父亲,西门叔,天晚了,我来请你们回去。"吴起坐在那 里没动--他难得有机会和西门虎说说心里话,所以他不想走。西门虎站起身,说: "吴兄,回去吧--总不能老呆在这儿!"说着冲吴期使了个眼色,吴期忙上前搀起了 吴起,说:"父亲,走吧" 这时在位的是魏国的第二代国君--魏武侯。武侯初继位时,还能学习他父亲文侯, 尊重老臣,广泛听取意见。因此在他刚继位的几年中,魏国仍然雄踞列国霸主之位。但 到公元前387年(魏武侯十年)以后,武侯渐渐被一群佞臣所包围,开始变得刚愎自用, 好大喜功,对吴起等一干老臣的劝戒越来越听不进去了,相反的,对那些善于阿谀奉承、 溜须拍马的官员,武侯却十分欣赏。随着这种情况的发展,魏国的国力走上了下坡路, 不过是仗着前些年创下的基础,勉强支撑着。 对此,秦国可是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刚刚继位的国君秦献公打算趁此时机,完成 他的前辈们没有完成的心愿--收复河西之地。但又慑于吴起,所以只是将几十万兵马 压到了边境上,以等待合适的时机。 秦军的动向当然不会瞒过吴起的眼睛。公元前383年(魏武侯十四年)的一天里,吴 起在郑城巡视的时候,就发现秦军偷偷地在边境上立起了一个了望亭。这个了望亭可以 直接监视郑城城中的布防情况,给郑城的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威胁。吴起忙调了几十名精 明强干的士卒,在第二天天刚亮的时候,化装成下地的农民,靠近了那处了望亭,以迅 雷不及掩耳之势,攻上亭去,一举拔掉了这根钉子。 回到临晋后,吴起深感西河形势的危急,便约西门虎来商议对策。两人从郡守衙门 走出来,边走边谈。谈着谈着,就不免谈起了近几年来武侯的改变,提起这些事,吴起 越想越觉着心里有气,索性拉西门虎在河岸边坐了下来把满心的怨气一股脑的对着好友 吐了出来--这才有了上面的那一段对话。 牢骚要发,可是事情也还得干,真让吴起就此解甲归田,他还真舍不得这西河的山 山水水和那些与他亲如一家的士卒、老百姓们--西河已经成为了吴起的第二个故乡! 因此,就是仅仅出于对西河的感情,吴起也绝不会容忍秦国把战火烧到这片土地上! 为了防备秦军的进攻,吴起下令大量打制兵器,制造盔甲,购买战马,并开始征集 新兵,补充原"武卒"之兵力,以做好随时应战的准备。他还每天亲临校军场,督促士 卒们加紧训练吴起早就下定了决心--只要秦军的脚踏上西河一步,他吴起就会叫 他们爬着回咸阳! 吴起在西河为了国家的安宁奔忙着,可在都城安邑的那些新贵们却整天过着花天酒 地的生活。 此时,王错正和一群大臣们边观赏着歌舞,边品尝着各种美味佳肴。"王大人,来, 来,尝尝这道红烧熊掌--可补了!"宴会的主人商文招呼着酒至半酣的王错。王错醉 眼朦胧地说:"多谢商相爷"又向下面正在跳舞的那几个少女一指,说道:"相爷 也该弄点儿鹿茸酒什么的喝喝不然这么多漂亮的女孩子--怕相爷吃不消啊" 虽然席上并无外人,但商文还是被王错这句话说得多少有些不好意思,略带尴尬地说: "王大人要是看上了哪个,尽管领去好了--都是自己人嘛,这点忙我倒是还帮得上!" "算了,算了相爷还是自己留着吧--就算你商相爷舍得,我还怕我家里的 那只河东狮不干呢!"--王错倒也实在!他的话引起了众人一阵哄笑。商文忍住笑说 道:"王大人未免太太"说到这里,商文收住了话,没再往下说。王错自己也 觉失口,歪歪斜斜冲众人一拱手:"各位见笑,见笑!" 一个大臣开玩笑道:"王大人,你家的河东狮再厉害,也比不过咱们河西那头狮子 啊--他一句话,你小舅子的脑袋可就搬家了!听说他最近正加紧训练他的'武卒', 还大量招兵买马--像你这样经常和他作对的,可要小心点儿啊!"王错听了,满不在 乎地一摇晃脑袋,说:"他也就敢跟秦国人发发狠什么的!对咱们--他能有什么 办法?他敢不听主公的?"商文在旁边也狂妄地说:"他不就是打过几次胜仗吗? 那又能如何?识相的,就学乐羊--告老还乡算了!可他--前年没当上这丞相还不死 心,到现在还在西河那里折腾!我倒看他能折腾出什么名堂!" 那个开玩笑的大臣一见商文有些发火的意思,才想起,他那一句"像你这样经常和 他作对的"把商文也裹了进去,忙自责道:"怪我,怪我,多喝了两杯--口没遮拦! 吴起怎么能斗得过商相爷呢?来,作为赔罪,我敬商相爷一杯!"说着恭敬地举起了手 中的酒杯。商文一见,哈哈大笑道:"好说,好说!自己人何必这么客气"又转身 对侍从说:"去,叫他们把那道'九凤朝阳'端上来!"
这一晚,王错直喝得天昏地暗,才在他的侍从的搀扶下爬上了自己的马车。回到家, 倒头就睡。 待他醒来时,已经是艳阳高照了。王错在床上躺着,心中还回想着昨晚的情景,不 觉自语道:"商文那儿那个从越国买来的小妞还真有几分姿色"偏偏这时他老婆从 门外进来,听了个满耳--这下可坏了!她一把把王错从床上拽了起来,指着他的鼻子 问:"你说什么呢?""没没说什么""没说什么?你当我是聋子啊?"说着, 王错已经被拉下了床,只听他老婆狠狠地说:"天天就知道去灌黄汤!再就是到处去招 猫递狗--你觉得那小妖精有姿色,你怎么不把她领家来?好把我赶出去啊!你说啊! 说啊!"王错此时全没有了往日的威风,低声下气地说:"夫人,你这是何必?我 我也不过是顺嘴那么一说--我认错还不行吗?""认错?说!昨晚上又到哪儿找乐儿 去了?""没没,那不是去商文那里商量商量怎么对付吴起去了吗?""是吗? 那商量得怎么样啊?""这""我就知道!商量!商量!你们都商量了十几年了! 吴起还是当他的西河守,我兄弟的仇也还是没有报!我苦命的兄弟啊!你死得冤哇!" 说着话,王错的老婆就一屁股坐到了地上,扯着嗓子号了起来。 "吴起是先主的老臣,连主公都要让他三分--是说对付就对付的了的吗?再说, 要不是我,主公能把他的上将军印给收了吗?"王错为自己辩解道。王错的老婆一听这 话,又哭嚎着说:"那我兄弟的仇就不报了?我的兄弟啊""夫人,别哭了别 哭了!我琢磨着,要想彻底扳倒吴起,除非是""是什么?""除非是他犯了谋反 作乱这样的重罪!"王错的老婆听完,狠狠啐了王错一口:"阿呸!这话说了和没说一 样--吴起他会谋反吗?"接着,便又杀猪般的哭嚎起来。 王错用手抹着脸上的唾沫,忽然想起了昨晚那个大臣的话--"听说他最近正加紧 训练他的'武卒',还大量招兵买马"不觉心生一计,忙对他老婆说:"夫人,你 不要哭了--内弟的仇能报了!"他这一说,他老婆果然不哭,问道:"怎么报?" "你不用管了,叫人给我马上备车--我要进宫,面见主公!你就在家听好消息吧!" 王错的眼中此时闪过一道凶光,他在心中说着:"吴起--我要让你死!" "什么?吴起要谋反?这不可能!"魏武侯惊讶地说。王错故作神秘地说:"主公, 你还被蒙在鼓里呢!如今这满朝上下,谁还不知道吴起在西河大肆招兵买马,训练士卒 --谋反之心昭然!你若不信,可以找人来问问嘛!"说到这儿,王错又给自己留了一 条后路,"不过,有些人慑于吴起的地位和权力,可能不敢讲实话--但总会有赤胆忠 心的人的!"魏武侯摇了摇头,表示还是不信王错的话,他说:"王爱卿,吴起这个人 不过是太僵化了一些说到谋反,我想他是不会的!对他的忠心,朕还是信得过的- -招兵买马的事嘛西河地处边疆,加强戒备也是常事,不足为怪!" "主公,你对吴起还不了解--他是一个有着极强报复心的人!当年他忠心辅佐先 主,那是因为先主有恩于他,可现在"武侯听出王错话里有话,问:"现在朕对他 也不错呀!难道他还会有什么不满?"王错故意遮遮掩掩地说:"这主公对吴起确 实是不错,可""可什么?""主公难道忘了?是主公你免了他上将军的职位 前年,吴起与商文争相位,最后也是主公你把丞相的职位给了商文吴起他他能 不恨主公你吗?""他会恨朕?""主公,这一点儿也不稀奇--你不知道当初吴起是 为什么离开他的故乡卫国的吧?就是因为人家骗了他一点儿钱,他就把人家家里杀了个 满门鸡犬不留!后来在卫国呆不下去了,这才逃到了鲁国!你想,那么点儿事,他都不 肯放过人家,必须杀之而后快--这丢了上将军印,又没争上丞相印,两件事加在一起, 他能不恨主公你吗?所以以微臣之见--这次他在西河的举动,怕不是针对秦国人的吧" 这次武侯被说得有些动心了,他对王错说:"照你这么说,吴起确有谋反之心?那 该如何是好呢?""依臣之见"王错说着抬起右手,在空中虚砍了一下。武侯一见, 连连摇头,"不行,不行!又没有拿到吴起谋反的真凭实据,哪能说杀就杀呢--他毕 竟是个屡建功勋的老臣啊!此事容朕再好好想想你先回去吧!暂且不要对旁人提起 此事!" 王错离开了王宫,马上又去了商文的丞相府--在对付吴起这一点上,他与商文说 得上是志同道合。 其实王错一心要陷害吴起,并不是单纯的要给他内弟报仇。他早在十年前就开始领 两份俸禄了--一份是魏国的,一份是韩国的。当然,韩国的那份俸禄不会是白给的- -他的任务就是要削弱魏国国力,以保障韩国的安全--柳子瑞的情况又在王错的身上 重演了!诸侯国之间的长期争斗,使一些人明白了--那些在战场上取得不了的成果, 可以通过金钱、美女、珠宝来取得!因为像柳子瑞、王错这样的人并不十分难找! 在丞相府,王错把刚才自己进宫陷害吴起的事,近乎玄耀地讲给了商文,商文听后, 大大地称赞了王错一番,之后,他对王错说:"王贤弟,对你这一计,我一定会全力支 持你的!要是这次真能搞倒吴起,我送你一处宅院--里面还有五名越国的美人儿!怎 么样?"王错一想到那些柔美可爱、千娇百媚的越国美人儿,口水差点儿流下来--真 是天大的好事,又能除掉吴起,又可得美人!想到这儿,他忙向商文道谢:"那我就先 谢过商相爷了!不过""不过这事不要让尊夫人知道,是吧?"商文替他接上了后 半句。两人心照不宣地笑了起来。
王错和商文两人串通之后,商文派出了自己的几名党羽--当然也都是在朝为官的, 频频在武侯面前"揭发"吴起在西河意欲谋反。有道是:"三人成虎",这些人天天在 武侯的耳边说吴起要谋反,可就由不得武侯不信了。武侯思前想后,最后想出了一个折 衷的办法--也不说吴起要谋反,也不说吴起没有谋反,先将他的西河守免了,调回安 邑再说! 金秋的西河,又是一片丰收的景象。地里的粟、谷都低垂着沉甸甸的头,一阵秋风 吹来,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香气。收割的农民们仿佛是畅游在一片金色的海洋中。 他们弯着腰,怀着喜悦的心情,小心地将成熟的庄稼用镰刀割下来,后面跟的人,把割 下来的庄稼打成捆,运往地头--在那里,已经冒出了一座金黄色的小山 吴起一早赶到校军场,指挥"武卒"的训练。他站在那高高的司令台上,往下看去。 但见那边一队,都是些大力士,一个个正在耍石锁、举铜鼎那一二百斤重的石锁、 铜鼎在他们手中好像成了顽童手中的玩具--一起一落丝毫不见费力;这边一队全是些 轻身跳跃的高手--在丈许高的木墙、丈余宽的深沟之间穿行,如履平地;在远处的那 一大片空场上驰骋的是"武卒"的骑兵,一个个正跃马挥刀,劈砍着沿路的草人--马 蹄响过,"人头"落地;近处更有一队铁甲步卒,每人手持长戟,随着令旗、战鼓的指 挥,有条不紊地变换着各种阵形小伙子们都练得不错!看来虽然"武卒"的成员换 了一批又一批,可见当年"武卒"那骁勇、无畏的精神,精湛娴熟的作战技巧却一直保 持到现在。吴起听着那震天的喊杀声,看着士卒们那矫健的身影,欣慰地笑了 极目远眺,吴起看到了城外那片金色的"海洋",和穿行在"海洋"中的农民们, 他忽然想起,今天是西河百姓开镰的头一天,按往年的惯例,他是要亲自到地头去看望 那些辛勤劳作的农民们的。想到这些,吴起让西门虎留在校军场指挥士卒们继续训练, 自己带上了几名侍卫,驾上车,匆匆向城外驶去。 一个正在田里收割的农民,抬起头擦着汗,猛然看到吴起的车从远处驶来,向其他 人高喊道:"快看--吴大人又看咱们来了!"农民们一听,忙放下各自手中的活计, 迎着吴起的车跑了过去。 转眼间,吴起的车停到了众人的面前。吴起跳下车,对大家说:"乡亲们,大家辛 苦了!今年的收成怎么样?"一听吴起问收成如何,大家七嘴八舌地说上了,"吴大人, 你还没看见吗?今年可是少有的大丰年呀!""这不,割下的庄稼把场院都堆满了,只 好把剩下的先堆在地头上!""吴大人,今年我们一定能多多的卖给国家粮食你就 看好儿吧!"吴起听着,连声说:"好!好!我吴起谢谢乡亲们了!今年还是老规矩- -卖粮卖得最多的,给予重赏!"农民们又是一阵的欢呼雀跃。吴起走到地头,看了看 那里堆放着的粮食,又把手伸进粮垛摸了摸,对众人说:"粮食放在这里可不行啊-- 这里面已经发热了!再放两天,肯定会有发霉变质的--那多可惜啊!""可是,实在 是没地方搁了!"众人回答道。吴起想了想,说:"不然这样好了--先运一些放 到校军场的边上,其余的我再想办法!"众人忙摇头道:"吴大人,那怎么行呢? 粮食放到校军场里,会影响士卒们训练的!他们要是练不好武艺,守不住咱们西河-- 秦国人过来一抢,我们还不是照样没粮食吃,就更别说卖给国家粮食了!"吴起一听, 笑着说:"真亏了乡亲们提醒--我都高兴糊涂了!差点儿把秦国人驻在边境上的那几 十万大军给忘了!"说着还直拍自己的后脑勺。众人一听,也和吴起一起笑了起来。 正说笑着,只听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远处传来,众人抬头一看,就见一辆敞篷马车 箭一样的向这边奔来。不大会儿的工夫,马车就裹着飞扬的尘土,停到了众人的面前。 "西门,你怎么来了?"吴起看清了来人后,惊异地问,"你不是在指挥大家训练吗?" "吴兄,我我来看看"西门跳下了车,含糊地说。吴起喜悦的心情使他没 有注意到西门虎的表情,他对西门虎说:"来看看也好!来,西门,你到这儿来看" 吴起说着拉起西门虎来到地头,指着那像小山一样堆在那里的粮食,接着说:"看!今 年的收成多好呀!我在西河这么多年,还是头一次遇上这样的大丰年呢!" 西门虎看了一眼那一个连一个的粮垛,心情复杂的对吴起说:"是个大丰收年 吴兄咱们回去吧"吴起问:"怎么?有事?"西门虎想了半天才似是而非地说: "主公从安邑派来了使者""嗨!你怎么不早说?那好,我们走!"说着吴起辞别 了众人,带上侍卫,和西门虎一起驾车离去了。 回到郡守衙门的大厅,吴起一眼看到坐在大厅中央那个位置上的,正是那个一直找 自己麻烦的王错!此刻王错掩饰不住内心的得意,见吴起进来,对吴起狂妄地叫道: "吴起!过来接旨!"说完,从怀中拿出了一卷帛。吴起一见是武侯的封印,忙望旨跪 拜,口中说道:"臣吴起接旨!"王错看了看跪在下面的吴起,冷笑一声,念起了武侯 的旨意:"查西河守吴起年迈,难以胜任郡守重任,故免去郡守一职,先主赐金斧收回! 即日回都,另作任用!" 王错读完了旨意,见吴起还呆呆地跪在那里,越发得意,他冲吴起喝道:"吴起! 谢恩!"吴起这才木然地说道:"臣吴起谢恩!"说完机械地走上前,从王错手中接过 了那卷轻飘飘的帛片 分类:春秋战国历史 书名:吴起传 作者:孙开泰、孙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