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传》第二节| 春秋战国历史

《庄子传》第二节| 春秋战国历史

《庄子传》第二节


昨天,惠施接待了一个辩者。 能那辩者硬说鸡蛋里面有毛,而惠施却坚持鸡蛋里面没毛。

"鸡蛋里面没毛,孵出的小鸡怎么有毛?"

"你见过鸡蛋里的毛吗?鸡蛋里明明只有蛋清和蛋黄!"

"从鸡蛋里出来的小鸡身上的毛,不就是鸡蛋里的毛吗?"

"那是小鸡身上的毛,不是鸡蛋里的毛!"

"那是鸡蛋里的毛!"

"那是小鸡身上的毛!"

"鸡蛋里的毛!"

"小鸡上的毛!"

"鸡蛋!"

"小鸡!"

两人争得面红耳赤,甚至动了点肝火,但是谁也不服谁,谁也说服不了谁。

今天,惠施闲着没事,正在整理门客记录的昨天那场争论。回想起昨天的争论,倒也觉得很有意思。反正襄王将我投置闲散,以辩论作为消磨时间的手段,也未尝不可。满腔愁闷,何处发泄啊?

其实,倒不在于谁输谁赢,关键是,辩论本身就可以得到一种乐趣。虽然在争论的时候,双方就象两只相斗的公鸡,但是,过后细细思量,那情景,真够刺激,真来劲儿。过几天不找几个辩者来一展谈锋,他心里就有点痒。

温故而知新,不亦乐乎?看看昨天争论的记录,他想,如果再来一次,我肯定能说服他!

惠施正在自鸣得意,忽然一个门客慌慌张张闯进来,手中拿着一本书,口中嚷道:

"先生,有人在书中攻击您!"

"攻击我?什么书?"惠施诧异地问。

"一本叫《庄子》的书。"

"《庄子》?"惠施心中疑惑了一下,"拿过来我看。"

"我们准备将那几个摆摊卖书的人轰走!"

门客气愤地说。

惠施粗略地翻了一下,便知是庄周所著。他松了一口气,对门客说:

"此书乃我的好友庄周所著,你们不必大惊小怪。"

"可是"

"书中所写,都是实情。我与他是几十年的老交情了。你出去吧,我仔细看看。"

这家伙,把我们俩的争论都写进去了!什么有无与无用、有情与无情、濠梁之游文笔倒也流畅,可惜太玄乎了,有几个人能解其真意?

他详细地读了一遍《庄子》,还是受到了不少的启发。对于政治,对于功名,不能太执著。太执著,则失望太多,失望太多,则伤身体。这也是他几十年来在宦海浮沉中慢慢总结出来的,庄周说得还是有道理的。只不过,我惠施很难做到。

但是,庄周在书中反对我与辩者们以辩为乐,就是他的不是了。人总得有点活干。老闲着,心里就发慌、发闷。在条分缕析的辩论中,也有莫大的快乐,虽然辩论的那些事,没有什么实用价值,但是,也可暂时忘记这无边的闲愁。

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了,惠施的头发已经完全变白。他整整五年没有见过襄王了。襄王好象将这位自己请来的元老完全忘记了。

他数次呈上奏折,议论政事,阐述他爱民、罢兵的主张,都如泥牛入海,毫无音信。

这天,他独自一人来到王宫前面的广场上散步。这块地方,他是多么熟悉啊!他曾经无数次地从这儿出入王宫,与惠王共谋国家大事,纵论天下局势。当初,他是何等地春风得意!

可如今,物在人非,花落水流。英雄失路,唯有哀叹!

他深情地望着宫门,回忆着一桩桩往事,心潮起伏,老泪纵横。

突然,两队卫兵手持长枪,从宫中整齐地跑了出来。随后,一辆雕刻着龙凤的四马御舆缓缓而出。

惠施赶紧擦掉眼中的泪水,仔细一看,不禁一阵狂喜:那是魏王的车!

一看到那辆车,热血就涌上了他的脑门。他的车,曾经跟在这辆车后二十多年!

可现在,他却只能远远地看着那辆车。

不!我要见到襄王。我虽然老了,但是脑子还没糊涂。我要向他述说我的看法。天赐良机啊!

惠施不顾一切地冲过去,跪倒在魏王的车前。驭者吃了一惊,奋力勒缰,前面的两匹马人立而起,发出了"嘶--嘶--"长鸣。

好玄啊!马蹄再往前两步,就踩到了惠施的头上。

"刷!"

前边的士兵迅速回过头来,几十只长枪将惠施牢牢压住。

魏襄王从窗帘中伸出头来,喝道:

"何处刁民,如此大胆!"

"臣乃先宰相惠施。"

"惠施?"襄王吃惊不小,这老惠施在宫门外拦驾有何事?

他一挥手,士兵们收起了长枪。

"有话起来说。"

惠施站起来,走到车窗前,对襄王说:

"大王,您忘了我吗?"

襄王笑道:"惠公,我怎么能忘了您呢?您可是魏国的救命恩人啊!"

"那,我给您呈的那些奏折,您都看了吗?"

"看了。惠公,您的那套学说在十年前确实有用处。但是,眼下是武力与权谋的时代,您的那一套已经过时了。"

"过时了?真理永远是真理啊!"

"惠公,我劝您还是好好休养自己的身体吧!国家大事,也不用您老操心了!"说完,示意驭手开路。

"慢!"

不知从哪里来的力气,惠施将御舆死死拖住:

"大王,您给我三年的时间,我会让魏国变个样子!"

"三个月也不用了,您还是回家休息去吧!"

魏王一挥手,驭者的鞭子在空中"啪啪"一响,四马奋力一拉,御舆飞驰而去,惠施差点被摔倒在地。

他突然觉得两腿发软,两眼发黑,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守宫门的老阍者,十分敬仰惠施的为人。他见魏王的车队远去了,便将昏倒在地上的惠施背到自己的小屋中,给他喂了些水。

良久,惠施睁开眼睛。他感激地握住老阍者的手:"多谢老丈相救!"

"相爷,您说哪儿去了!"

"别叫我相爷了。"惠施黯然伤神地说。

"大梁的父老百姓,永远都将您当作相爷!"

"那是以前的事了。现在,我连一条狗都不如了。"

老阍者陪着惠施落泪:

"相爷,想开些,一切都是命啊!"

"是的,一切都是命!"

惠施拖着沉重的步子,离开宫门,慢慢来到住宅。

庄周的书,还展在几案上。他随手一翻,只见上面写着:

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茡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人谓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

(终生劳劳碌碌,却没有什么成功,疲倦困苦,却不知道自己休息的归宿,这不很可悲吗!这样的人,虽然没有死,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形体一天天地枯竭衰老,而精神也一天天地消耗殆尽,难道不是莫大的悲哀吗?)

一句句话,就象一根根针一样刺在惠施的心上。是啊,我在魏国苦心经营了几十年,有什么成功?我费尽了心血,最后又得到了什么?得到了满头的白发!得到了满脸的皱纹!得到了流血的心!

"不如归去!"

惠施对魏国彻底绝望了。魏王既然如此对待我,我还赖在这儿,有什么意思呢?回到蒙邑老家去吧,那儿有我的老朋友庄周,有我熟悉的山山水水。

秋风在呼呼地刮着,树叶铺满了大梁的街道,一派凄凉景象。

惠施的车队,一共有七辆车。一辆装载着简单的行李家具,一辆坐着惠施与家小,另外五辆,全是书,所谓"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几个亲信的门客,坐在装书的车上,充当驭者。

惠施不时从车中探出头来,恋恋不舍地凝视着街上的行人与房屋,心中不胜悲凉。

第一次离开大梁,也没有这么凄惨。因为那时候,有张仪在中间捣鬼,惠施对魏王还有一线希望。他坚信自己的理想会得到实现。

今天离开大梁,是生离死别。魏襄王象踢开一条老狗那样踢开了我。到别国去重振旗鼓,更是不可能了。

真象做了一场梦。几十年的事在弹指之间就过去了。当年只身到魏国来闯荡的情形,就如同发生在昨天。

七辆马车静悄悄地驶出大梁东门。没有人来为它们送行,只有城墙上的几只乌鸦,发出"哇哇"的叫声,使惠施凄冷的心更加凄冷。

这天傍晚,庄周正在与蔺且说话,院子里捶制葛麻的儿子喊道:

"父亲,外面来了几辆马车!"

庄周与蔺且出门一看,原来是惠施。数年不见,他更加苍老了,微微有些驼背,眼睛中流露出疲倦的光。

"您这是"庄周一看惠施身后跟着家小,不解地问。

"辞官归隐,投奔庄兄。"惠施有气无力地说。

"这就好,赶快进来吧。"

颜玉听外面有人说话,也出来了,见此光景,便拉起惠施妻子的手,到里边去了。众门客将车上的家具、书都搬到院子里,暂时放在屋檐下。

"我打算在这附近修几间茅屋,聊渡残生。"

"惠兄,我一直在等着你哩!你如今才迷途知返,不过还来得及啊!就先在我这儿挤几天吧。"

当晚,两位老友边饮酒,边聊天,回忆几十年来的坎坎坷坷、风风雨雨,感慨良多。

第二天,庄周与惠施便在离庄周家一箭之远的一块平地上,规划了惠施的住宅。因为还有几位门客,所以,惠施的茅屋要多盖几间。商议定后,便雇人动工了。

一个月之后,新居落成,惠施全家搬了进去。惠施毕竟当了几十年的宰相,有一些积蓄,生活倒也不愁。

两位老友,似乎有说不完的话。惠施总是发泄他那一肚皮牢骚,而庄周,总是多方劝解,晓之以天命。

这天,庄周来到惠施家中,一进门,惠施就说:

"庄兄,我昨天晚上做了一个梦。"

"梦见什么了?"

"我梦见襄王又派人来请我回大梁。"

"白日作梦!"

"是啊!我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但是,我的心,却不能象你的真人那样熄灭如死灰啊!"

"惠兄,你的爱民罢兵梦也该醒了。这一辈子的经历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我自己也没办法。我翻开你的书,就好象将一切都忘了,可是,一合上眼睛,大梁、相府、魏王就象鬼神一样钻入我的脑海。我这一生,恐怕没救了。"

说着,痛苦地闭上了双眼。

庄周惋惜地摇摇首:

"只将好梦当作觉,反认它乡是故乡。执迷不悟啊!"

"梦觉之后还是梦,归来故乡无乡情。何者为迷?何者为悟?"

"人世万事皆是梦,故乡只在黄土垅。生便是迷,死便是悟!"

惠施微微睁开双眼:

"如此说来,生人便不悟?悟者即死人?"

"非也。死生实是一贯,犹如昼夜交替,春秋往复。若能渗透此理,便能悟出何者为迷,何者为悟。"

"日夜交替无数,春秋往复无数,而人生,只有一次啊!"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春风每次都不一样。纵浪大化之中,何悲何喜!"


分类:春秋战国历史 书名:庄子传 作者:王新民

Add comment


Security code
Refr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