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tails
- Category: 天纵其才
《天纵其才》第10章 拉郎配卫青这些天心里很不安。 东方朔负责建造公主新府,将地方选在自己的宅子旁边,卫青的家便成了建筑指挥所。 东方朔是他的兄长,卫青从来都是言听计从,加之平阳公主又是自己的恩人,别说用自己的 家当建筑基地,就是让卫青把宅子迁了,全让给新的公主府,他也没有二话。可卫青不知东 方朔又要搞什么鬼,他拿来了周亚夫将军府的建筑图作参考,叫工匠们照将军府来建造;而 且将卫青的房子建在了新建筑的中心地带。卫青心里很急,兄长啊,小弟刚刚凑点钱,建个 新家,你这不是要将小弟弄得无家可归么? 可东方朔也不征求他的意见,只是让他负责监工。有一天,卫青看到画着建筑图的白绢 布又有修改,他卫青现在的居所,竟然被改成了平阳公主的卧室!卫青连连叫苦。他再也忍 不住了,就拿着绢图去找东方朔。 东方朔正在家中睡觉,看到卫青红着脸来找他,心里当然明白是怎么回事。他示意卫青 到床边坐下,眼睛惺松地说:"兄弟,建造府第的事全靠你为兄长代劳,辛苦你了。道儿, 来,吩咐阿香多准备些酒菜,今天,我要与卫青兄弟畅饮几杯,为他除去劳累!" 卫青心想:我有什么劳累?我累在心里,你哪里会知道? 东方朔何尝是不知?他要看看卫青到底是什么反应。他拍了拍卫青的肩膀,"你把绢图 拿来了?有建房的事与我商量?好,让他们弄酒弄菜,我们来商量商量!" 卫青把绢图摊开,涨红了脸,结结巴巴地问:"兄长,你这样做,不是让小弟小弟 连住处都、都没了吗?兄长你最知道,小弟建造此宅,至今还欠不少钱呢!包括欠兄长您的 钱啊 !" 东方朔笑了。他笑卫青太老实,现在还不知道我东方朔的用意。他板着脸说:"兄弟, 这图可不是我改的,是皇上御笔批改的,我有什么办法?" "皇上改的?那您为何不提醒皇上,卫青总该有个住处啊?" "你的住处?皇上会考虑的。也许公主想一直住在皇太后身边,那你就先住那里,先替 公主看管一下府第,难道就不成?" "兄长,我如今已是朝廷命官,皇上随臣,怎可还做奴仆之事?" "噢!原来是这样。对啦,我卫青兄弟如今是建章宫侍郎了,不能再为公主看守宅院了。" 东方朔故意说。 "非也,非也!兄长,小弟为平阳侯和公主终生犬马、肝脑涂地,在所不辞。只是, 只是" "只是你已经当官了,又是卫夫人的哥哥,不能再做下人的事啦。"东方朔欲擒故纵。 "咳!兄长,您不是在装糊涂,成心戏弄小弟吧!" "这话从何说起?" "从何说起?您难道真不明白?过去平阳侯在世时,卫青作为曹家奴仆,住在曹府自然 无妨。如今平阳侯不幸亡故,卫青一个独身男人,要住在公主府中,而且将我的卧室改作公 主内室,让我在此看守,难道不是陷我于不仁不义么?"卫青说着,有点急了,眼睛瞪得好 大。 东方朔本想接着说出自己的想法,可他不愿伤害这位纯朴善良的兄弟。他也知道,硬要 他接受这门亲事,卫青肯定不干。不如把难题先封住,等待时机成熟了,再顺水推舟不迟。 于是他说:"公主府要这么建,是皇上的意思,圣意难违,这你是明白的。再说,别人 都没去想你和公主之间有孤男寡女之嫌,怎么你就想起来了?今天这话,先给兄长我说了, 还没关系,若是皇上或者别人知道了,还不知怎么以为呢?" "这"卫青竟不知如何回答为好,语塞了。 "好啦,兄弟!实在不行,到时候,你再回哥哥家来住,还不成?" 卫青并不回答,他的眼睛,直勾勾向东方朔向后墙上看。 东方朔回过头来,见他卫青两眼盯住的,是自己挂在墙上的阴阳八卦图。 东方朔自幼特别喜欢伏羲的八卦,从师学艺时还专门讨教这里的学问。他用自己家里的 桃树枝,做成一大把齐崭崭的小棍,再将其中的一小部分断为三截,八卦中的长短卦象也就 全齐了。十二、三岁时,他和神头村里的小伙伴们一道下五子棋,一两年后,村中的大人也 玩不过他。后来他迷上了八卦,整天用桃枝儿摆啊,摆的,谁都不知道他能摆出什么名堂。 有一次嫂嫂让他去割一筐草来喂牛,结果他在草地里摆了半天的八卦枝,把回家吃中饭也全 忘了。哥哥回来后,见没了弟弟,惊得满世界地找。等到东方朔听到哥哥的呼唤声,他的篮 子还空空的呢!怎么办?快割草呗!还没割几把,哥哥就来到了跟前!东方朔怕哥哥说自己 懒,急中生智,用那些小桃棍儿往篮子边上一插,再把那几把草往上一摊,好像一篮子都满 满的。望着急得眼睛都要红肿了的哥哥,东方朔一边羞愧地走路,一边还要装着吃力背草的 样子。想到这儿,东方朔不禁笑出了声来。 听到东方朔在笑,卫青有点不太自然。"兄长不要见笑,小弟觉得这八卦,虽然只有一 长一短两种小棍,却能演出八八六十四种卦象来,真是奇特万分。小弟终日琢磨,就是琢磨 不透。既然兄长精于此道,何不教我?" 东方朔说:"你先告诉我,你想用八卦做什么?" "不瞒兄长,小弟近日自己制造了一种车,名叫武刚车,前后都可用马牵引。小弟试着 把车帮子加高,里面能装得下几千斤粮草辎重。我想将来和匈奴打仗,它既可运粮,又可用 来阻挡匈奴的快马。可是,一排武刚车作用不大,说不定匈奴的铁骑一跃便可跨过。小弟又 想用几排武刚车来挡住,但车子形成几层之后,行走甚为不便。刚才看到你这小棍儿做的八 卦阵,心里便一热。兄长,如果我那武刚车,能像你这八卦一样,岂不就方便使用了吗?" "哈哈!兄弟,你和我想到一块儿去了。半个月前,我看到你做的武刚车,也觉得它用 处很大,但还没有到极致。于是我就回来,找出八卦这玩意儿,反复演练,弄成了这么一张 八卦图。你来看!"东方朔一边说,一边拿起桃棍儿,在墙上的那张"图"上演练起来。" 你的武刚车,平时用马拉着士兵,一辆一辆的急走如飞;可打起仗来,将马放开,它就是天 然的战阵,用士兵推着它们走,就是游动的战阵。你看,你的一辆车,就是我的一只短棍。 三辆车一连,就是一根长棍。三车锁成一体,不就是这八卦中的'阳'么?而两个单车相配, 中间有个空隙,不就是这八卦中的'阴'么?九车三排相叠,便是八卦中的乾卦,匈奴兵马 再凶猛,也不可能越过!而两车成阴,其中最为玄妙。如果我军撤退,退到车后,你可以让 所有的车都空出位来,都是三阴相叠,便是坤卦,那么你的士兵便可自由地退回武刚车阵之 后;敌军追来,你的武刚车合而为阳,或阴阳相间,敌军纵然无数,也要被你这三重车阵来 回变幻,搞得头昏眼花。你的士兵,弓箭手,躲在车后,近者可用长钩钩敌于马下,远者可 用弓箭射敌于混乱之中。这就叫阴阳八卦车。兄弟,你以为这样如何?" 卫青的嘴张得好大,半天合不起来,不知他是喜是惊,反正说不出话来! 东方朔以为他没听明白,又把那些桃棍儿拿出,放在地上,准备摆开。卫青这时才上前 阻拦:"兄长,你不用再演练了,小弟全然明白!兄长,你这'阴阳八卦车',就是伏羲再 世,姜太公重生,也未必想得出来!" 东方朔乐了。"卫青,你也会奉承人了?" "兄长,不是小弟奉承你,恐怕是让皇上看了,让写兵书的孙子孙膑看了,也会对你称 颂三五十遍!小弟原来只想到用武刚车阻挡敌军,没想到兄长将他们排成三列,有开有合, 便演绎出了千变万化,而且让这武刚车成了我军的通道,敌军的墓道,太神奇了,太神奇了! 兄长,您将这些桃棍儿借给小弟,让小弟在家中,多多演练几番!"卫青眼里充满着希望的 光芒。 东方朔也为卫青的聪明和悟性所震动。过去他搞八卦,一般的人要三天五天才弄得懂, 而卫青一介武夫,没有读多少诗书,居然一经演练,全然明白。"看来,我这'阴阳八卦图' 就是为你而设的。兄弟,既然你一看就懂,那我也就不多说了。拿回去演练去吧,不过要小 心点,别让他人学了去,传到匈奴,他们也演练起来,这些玄妙,可就没用了!" "兄长放心,小弟定会独自一人,闭门苦练。不过,到演成战阵之时,能让别人看么?" 卫青到这关口,就有所不解了。 "演练成阵时,由你指挥着动。指挥者心明如镜,走阵者眼花缭乱。驾车者能够因时而 变,穿阵者能够顺利跨越,便要全副精力都用在其中,明白者,只能是你一人!" "谢谢兄长!武刚车将来如能破敌,兄长便是第一大功!"卫青露出了由衷的钦佩。 "好了,好了,你先别想这么远。战场之上,从无定势。战阵更要因时而异,因地而异。 你除了将这种阵法熟记于心外,还要读懂太公、孙子、孙膑兵法。运用之妙,在乎一心。而 心之灵动,厚积薄发。兵书不熟,不能为将啊。"东方朔语重心长。 卫青慢慢地从宽大的衣袖中掏出一捆竹简:"兄长,我已能将孙子兵法背诵大半,这几 章再能背出,便全部熟记于心了。小弟觉得,重在根据战场情况,善于应变。" 东方朔看着他,微笑地点了点头。 早朝刚退,武帝留住东方朔,问他平阳公主新府修造之事。东方朔将进展顺利之事略作 禀报,便将卫青的想法告诉了武帝。 这些天来,武帝越想越觉得卫青是她姐夫的最佳人选。他为人厚道又正直,年纪正好比 姐姐大三岁,与姐姐又很熟悉,对她一片忠心。尤其是武帝在宠幸卫子夫之时,就更会多了 一种想法:"我幸了你可爱的妹妹,就该让你娶我可怜的姐姐。亲上加亲,岂不妙哉!"愈 有这种念头,他就愈觉得东方朔对平阳公主新府第的选择是绝妙之事。他甚至想,一旦府第 建成,朕就命他们两个成亲。可今日听到东方朔之言,他的心中却平添了一层疑惑。"若是 卫青犯起牛脾气,不愿娶我姐姐怎么办?"他向东方朔问道。 "卫青为人耿直,尤其讲究大体。因卫夫人宠幸于皇上,他就再三表白,不愿接受皇上 的额外恩赐,要以自己的勇武取得地位。皇上如果强令她与平阳公主成婚,万一他以仆不御 主的仁孝之道回绝,也很难办呢。"东方朔在武帝的疑虑之上,又加一槌。 "那你说怎么办?东方爱卿,这是你的主意,朕也以为绝佳,如果促不成此等美事,不 仅是朕的遗憾,恐怕也是爱卿你的难堪呢。"不料武帝把责任推到了东方朔的身上。 东方朔心中暗暗好笑,"皇上,没见有人教您踢鞠,您怎么踢得出这样漂亮的好球?" 武帝也笑了起来。"东方爱卿,朕这球,只能往你那里踢了,别的人,能接得住吗?" 东方朔正色说道:"陛下,臣以为,卫青武艺超群,又胸怀大志,皇上既要振我大汉武 威,就要重用他,让他建立功名才是。他的抱负能够施展,又能让世人知道,他不是靠妹妹 才得到皇上赏赐的,而是靠自己的勇武获得功名,别说是娶了公主,就是当上汉家大将军, 那也是顺理成章之事。不然,皇上不仅不能让他娶了公主,可能还会误了汉家一员武将呢!" 武帝心头一震:"爱卿说得极是!只是眼下如何做,才能振我武威,助他功名?" "臣东方朔得知:近日西北边关吃紧,匈奴正在屯兵积粮,准备大举犯我边境。我汉朝 屡行和亲,恐美人之身,难饱饿狼之躯。匈奴大举犯汉之心,愈来愈烈。再行无为而治,西 北国土,大有为匈奴所占之虞。皇上应遣亲近之人,广募死战之士,演练兵阵,及早准备。 而卫青乃招募勇士和演练兵阵的最佳人选。不知陛下圣意如何?" "好!极好!东方爱卿,传朕旨意,命卫青为御林军侍卫统领,再招三千勇武,于上林 苑中演练兵阵。所招之人,必为敢死之士,朕要用时,定要一以当十!募军费用,先从修缮 上林的费用中支出,不要弄出太大动静,免得太皇太后不安!" "臣领旨,也为陛下圣明而欣慰。" "那我们先说的那件事?" "陛下放心,全包在臣东方朔身上!" "哈哈哈哈!"武帝大笑起来。 "哈哈哈哈!"东方朔与武帝一同大笑不止。 在以后的一个多月里,卫青最为繁忙。他与公孙敖一道,先从京畿军士中选拔了二千精 壮勇武之士,编成五个方阵进行演练。京畿的军队本来就是汉家的精锐部队,御林军更是精 锐中的精华,所以调教起来,非常容易。卫青又让公孙敖等人到陇西、关东一带招募了一千 壮士,编入阵中。这后来的一千猛士,要么是侠义独行之人,要么有家传武功绝活,还有一 些是楚汉相争时名将之后。这些人平时大都抱怨没能生在秦末汉初,没有机会征战沙场。此 番招募,自是个个争先,全以不怕死、不要命的面目出现。卫青将皇上给的一笔钱,先行送 到他们家中,并与他们立誓,只要将来扫荡匈奴,立了军功,卫青当与他们同分皇上的赏赐。 那些勇武之士人人奋勇当先,个个争露奇才,在上林苑中,摆开了战阵。他又悄悄地做了十 八辆车,自己背着公孙敖,领着近百名亲兵,按照东方朔给他的"阴阳八卦图",在一边暗 暗地演练。卫青这人做事不爱张扬,不许众勇士高声叫嚷,全体演练时让马衔上东西,再把 嚼口带上。这样,人们只知道上林苑中动静颇大,既像众人围猎,又像修建亭台,倒没惹起 太皇太后的耳目们太大的注意。 其实,太皇太后终日昏昏沉沉,一时清醒一时糊涂,确是朝不保夕了。许昌也是年逾花 甲,武帝把朝中大小事情全推到他的肩上,再是无为而治,也要处理各地公文,应付诸位藩 王的事情。太皇太后那儿,他仍要一日一次探视,累得他喘不过气来,小老儿的腿都跑细了。 他知道,过不了几天,就将是皇上亲政的时候了,于是他也开始向武帝靠拢,首先是和窦婴 的关系密切起来,朝政的中心开始向窦婴转移。而另一个赋闲在家的大臣、武帝的舅舅田鼢, 此时更加活跃起来。虽然他和皇太后不是一个父亲,但毕竟是一个娘胎中出来的姐弟,加之 他的弟弟田胜也入朝为官,许多在许昌那里不得势、又为窦婴所不愿接纳的人,都开始往田 家这棵大树下聚集,于是那里又形成了朝廷中的第二个热点。 所以,此时此刻,并没有人过分地盯着上林苑中到底是在做什么。尽管如此,卫青还是 小心翼翼地训练他的兵马。只是到了晚上,当他回家之际,看到他的住宅一天一天地向平阳 公主的府第发展,心里才有些忧郁。他知道,自己说不过东方朔,就由着他去吧,公主搬来 时,自己也许就上了战场,男儿为立功名,四海皆可为家,说不定自己的家,将来就建立在 与匈奴对峙的大漠之上呢!一想到能与匈奴作战,一想到自己发明的武刚车,还有心中愈来 愈有底的"阴阳八卦图",他的心里就激动不已,难以入睡,于是就拿过那把小桃棍儿来摆 弄,再拿孙子兵法来阅读。这一竹一木两个捆儿,成了他的床上伴侣,最近几个月,他几乎 是抱着竹简和桃棍儿睡觉的,难怪东方朔开玩笑地说:卫青有了"竹夫人"和"桃枕头", 就更不想要老婆了。 让卫青心里挂念的,还有他的外甥霍去病。自从卫青奉旨招募死士、训练兵勇以来,霍 去病就没离开过舅舅。十四岁的男孩子,由于这几年吃的充足,已经成为大人了。五大三粗 的个头上,顶着个娃娃脸,看上去非常可爱。这小子有的是力气,可以一个人将一头壮牛摔 倒。他的武艺也是愈来愈高强,有时居然能和卫青打个平手。别看他长得五大三粗,可头脑 一点也不笨,卫青给他讲兵书,他不仅能听得懂,不时还能变着法儿,想出一些兵书里没有 的招数来。然而这孩子爱逞强,一心只想当英雄,练武时专拣强手挑,什么时候把对手打败 了,什么时候才满意。有些勇士看着卫青的面子,一开始不与他真的打,可他却不愿意,竟 然重重地出手,逼着对方露出看家的本领,直到最后彻底将对方打败。卫青多次告诫他,要 尊重其他将领,关心士卒,可他不大听得进去,一门心思,要让所有的人都不是自己的对手。 并且,他最近一直缠着卫青和东方朔,一定要在皇上再出猎时,把他带上。看来,他还要在 皇上面前露一手呢。这小子有出息,可就是不懂得爱护别人,将来不知那些士卒,能否驯服 地为他所用呢。 大概到了天明时分,卫青才抱着他的"竹夫人"入睡。他哪里会知道,不速之客却会早 早地到来呢。 不速之客便是武帝和平阳公主。 这天是休沐之日,武帝本来想出去打猎,可是他一见到那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儿,就不想 出去了,于是就在卫子夫的身边,逗着她笑。半岁多的女孩儿,见到武帝就张开小嘴乐,乐 得当爹的脸上开了花。武帝不想出去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他发现,卫子夫又是连续几个月 没有月事了,心中有种说不出来的兴奋。卫子夫不敢相信自己这么快就会怀上第二个,一直 不愿找太医诊断。同时她也不许武帝告诉太后,只是悄悄地说:你自己先乐一阵子,等弄准 了再向皇太后报喜不迟。不然,搞不准就说出去,太后纵然不生气,可皇后阿娇又会有许多 话说了。武帝于是先将女儿取名卫长公主,预示着次的就要到来,当然,他希望第二胎是个 儿子,一个和他一样英俊魁梧的男子汉,能够快快来到人世。 正当他与女儿玩得开心时,平阳公主出现了。她在太后宫中没什么事儿,整天跑过来看 护自己的外甥女。卫子夫本来就是她家的仆人,这两个到一块儿,弄得一群宫女们全没事干, 除了小公主屎尿时她们才能上前,其他的事情,包括给小公主洗澡,都轮不到她们,全被平 阳公主和卫子夫两个人包揽了。平阳公主看着这个日益让人喜欢的小姑娘,有时妒忌得心里 痒痒,她心里想,要是曹寿身体好,自己也该是儿女全有了,没想到自己的命太不好。还有 那个阿娇,过去一直咬着自己,说皇太后生的子女都不能生育,不生皇子不是她的事。阿娇 这一阵子没词了,听说她要到城外造个长门宫,修养身体,于是宫中出奇地太平。平阳公主 想,卫子夫能给弟弟生出了个女儿,自己也就肯定能生出个一男半女来,可如今,谁来给她 播种呢?愈是这么想,她就愈离不开这个小孩儿,所以她几乎每天都要到卫子夫这边来。 姐姐的来到,武帝的那件心事儿又被提醒。母亲和卫子夫都在不停地催促他,曹寿过世 快到半年了,该给姐姐找个好人家了。看到姐姐对自己的女儿,爱怜如同己出的样子,他更 觉得应该让她也得到天伦之乐。他灵机一动,何不请姐姐到正在修建的新府第中看一看? 于是他把姐姐请上自己的皇驾,通过皇宫与建章宫之间的那座天桥,不一会儿就到了上 林苑。他领着姐姐下了车,在林中步行。转个几个弯儿,就发现一个高大的门楼正要峻工, 一些工匠在脚手架上粉刷墙壁。门楼里面是一个影壁,再往后,已露出将军府般的一片楼宇。 大门外边是一池碧水,此刻,有个身穿蓑衣、头戴斗笠的渔翁般的人,正坐在池边一块石头 上钓鱼。武帝定睛一看,那"渔翁"不是别人,正是主持修造上林苑的东方朔。 武帝向周围的人打个手势,示意不许出声。他独自一人,蹑手蹑脚的走到"渔翁"身后, 伸出双手,将他的双眼紧紧地捂住。 东方朔清早没事,到这里一面监工,一面想找卫青聊天。不料到那房中,发现卫青搂着 竹简睡得正酣,于是自己就拿着一根渔竿,戴上斗笠,到池边钓鱼。一大早,鱼儿闹得很欢, 刚下去的食儿,就被鱼儿给弄没了,于是他便专心致志地盯死了鱼漂儿。加之修建场所声音 嘈杂,武帝到他身后,他都没能听见。 眼睛被蒙住了,能是谁呢?准是霍去病!这个小崽子,专给自己捣乱。东方朔摸了摸那 双蒙着自己眼睛的大手,不是他小子,还能是谁?于是不在意地说了声:"别闹,快松手, 鱼儿给你弄跑了。" 不料那双手不松开。东方朔有点急了,就大声嚷嚷道:"儿子,再不松手,老子就揍你!" 那双手果然松开了,不过,东方朔的屁股上,被狠狠地踹了一脚,他差点儿被踹到水里! "你!"东方朔被踹蒙了,正想回头发作,却发现那人不是自己的干儿子霍去病, 却是气得脸色发紫的皇上! "微臣该死!微臣该死!微臣不知圣上驾到,以为是霍去病那小子与臣开玩笑"东 方朔跪在地上,磕头如捣蒜。 武帝确实气得要死,可是自己转念一想,这也怪不着他呀!但刚才那声骂,姐姐和随从 们都听到了,如何收场是好? 东方朔还在那儿磕头,眼睛偷偷地往武帝瞥着,心里也在盘算着怎么办。 正好此时,鱼漂儿连同鱼杆儿都被扯入了水中。两个人心里都明白:肯定是条大鱼!武 帝一狠心,对准东方朔,猛地一脚,又踹了过去! 这一脚来势迅猛,东方朔想躲已来不及,于是半躲半就,"扑通"一声掉入水中。他在 水下连着扒拉几下,正好抓住了鱼漂儿,再一用力,抓住了那条正吞着鱼勾甩不脱的大鱼。 东方朔索性沉了下去,抱起那条足有十来斤重的大鱼,"噌"的一声钻到水面,站立起来, 高声叫道:"陛下神力,用臣的身体击中了一条大鱼!" 武帝纵是万丈怒火,也被他这一举动逗得哈哈大笑。 岂止是武帝,平阳公主和随从们也大笑起来。 东方朔"嘿嘿嘿嘿"地干笑着,抱起大鱼爬上岸来,又加了一句:"当年养由基百步穿 杨,那是用箭。而今陛下,以人射鱼,也是百发百中,真是千古奇闻!" 武帝和众人又都大笑起来,没有人再去想刚才皇上挨骂的事儿。 平阳公主笑着走过来,将东方朔头上那个正在漉漉滴水的斗笠取了下来,没有丝毫做作。 此时虽是初夏,但长安早晨的天气还是很凉,东方朔已被冻得浑身发抖。他非常感激地说: "谢谢公主大恩。微臣手中这鱼,就献给公主了。" 平阳公主很高兴,让侍卫接过鱼,然后看着武帝,意思是快让他起来更衣。她看武帝不 说话,就很自然地伸出手来,要拉东方朔起身。 武帝急忙拦住姐姐的手,拉起东方朔,说:"快去更衣吧,朕和公主还要看看府第修得 怎样呢!" 平阳公主新府第围绕卫青住宅而扩建,比原宅大了五六倍。东方朔陪着武帝和公主从厢 房看起,每一处都很令武帝满意。只是平阳公主有些纳闷:府宅中搞那么多的兵器架子做什 么。她没去过周亚夫的将军府,当然,更不知道弟弟和东方朔还有什么打算。 最后他们来到正厅后的卧房,老远就听到一阵山响的鼾声。平阳公主有些惊讶,欲问又 止。东方朔知道,这是卫青在睡觉,于是就想先进去,将他唤醒。 武帝一抬手,拦住了他,然后挥手示意后边的人止步,自己却领着姐姐和东方朔,轻轻 地进了卧房。 只见卫青和衣倒在炕上,怀中却抱着竹简──《孙子兵法》,还有一捆桃棍儿。 从小放牛牧马的卫青,很喜欢和衣躺下睡觉,炕上和山坡没什么不同,很少盖上衣被。 可平阳公主觉得,这样睡觉会很冷。就像过去照顾家人一样,她自然而然地走过去,将一旁 的一条被子拉过来,准备给卫青盖上。 武帝拉了一把东方朔。东方朔何其聪明,急忙与武帝躲退到一旁的佣人房间,两个人只 露出脑袋,并准备随时缩回去。 平阳公主轻轻地将被子展开,从下自上给卫青盖上。她发现卫青怀中的竹简很碍事,就 轻轻地将竹简从卫青怀中取出来。 也许那竹简是卫青的魂魄所系,这一动,他就警觉起来,本能地叫了一声"谁!",随 后嚯地一下坐了起来,脑袋正好撞在平阳公主的脸上。 平阳公主的脸被卫青的头撞了一下,不知如何是好,转脸一看,武帝和东方朔没了踪影, 她尴尬地站着,手脚有些失措,面上自然是通红通红。 卫青惊呆了。以为自己是在梦中冲撞了公主,连忙滚身下炕,跪倒在公主面前,说:" 奴仆不知主人在此,冲撞了主人,请公主殿下恕罪!" 平阳公主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弟弟说,这是自己将来的卧房,怎么卫青住在这里?眼 下,自己寡女一个,和卫青一道在床前尴尬,这是怎么回事嘛。要是还有别人在跟前,她可 以伸手将卫青拉起来,也就算了;可现在,她一时伸不出手来,又不能离开,于是面上红得 发烧。卫青倒没敢想那么多,只是以为公主不饶他冒犯之罪,于是将脑袋伏在地上,等待公 主发话。 正在二人尴尬之际,武帝将东方朔推了出来。 东方朔走过来,大惊小怪地说:"公主殿下,这是怎么回事?" 公主想不到东方朔会这么发问。出了什么事情?看看身处床前的自己,又看看脚下卫青, 心里着急地想辩解,但口中却难以说出。 东方朔看到公主这副窘态,心中暗暗高兴,嘴上却对卫青说:"卫青兄弟,你在卧榻之 前,给公主下跪,真是大不敬的罪呢!要是皇上知道了,你的脑袋可就保不住啦!" 卫青抬起头来,这才明白眼下的处境,原来自己跪得太不是地方。他想爬起来,可又不 敢,只好再伏于地上,说:"奴仆梦中冒犯公主殿下,任凭公主发落!" 老实巴交的公主还是不知如何是好。此刻,武帝却从边房里走了出来。 "好一个卫青,你要向公主求婚,先要让朕恩准了才行,怎么可以如此造次呢?" 我是在向公主求婚?我卫青何尝有这胆量?"启禀陛下,臣是在睡梦之中" "睡梦之中,有如此举动,就更不象话了!"武帝冷冷地说。 "弟弟,不,陛下,是我不好,是我弄醒了他"。平阳公主这才找到说话的茬儿。 "姐姐,你看眼下这个情景,让朕怎么是好呢?是治卫青的大不赦之罪?还是应了他的 请求?"武帝顺水推舟。 "这"公主从来没想过此事。 "小人是公主殿下的奴仆,根本没想过小人只求公主和陛下恕罪!" "没有想过?那你干吗跪在公主殿下的床下?"东方朔加上一句,无异火上烧油。 卫青惊呆了,怎么,这是公主的床下?分明是我卫青的床吗。我在此睡了两年多!他正 想分辨,可心里又想,眼下这可不是公主府第中的卧室吗,这床不是公主的,又是谁的呢? 自己早就该搬出了,东方兄长,你怎么早不安排我搬出,偏在这个节骨眼上,说我睡了公主 的床呢?卫青心中很不是滋味,却又难以开口,只好将头继续伏在地上,听从发落。 平阳公主更是纳闷,怎么我的卧室,倒先让卫青住了呢?自己也是糊涂,鬼使神差地要 为他盖被子! 武帝也没想到,今天会出现天赐的良机,找到了撮合二人的好时候。他向东方朔使了一 下眼色,说:"姐姐,这样的事情,朕也是做不了主的,是不是让东方朔去请母亲皇太后来, 再定主意?" 东方朔不失时机地跪了下来:"陛下!如此情形,让圣母皇太后知道了,不是想要我卫 青兄弟的命吗?臣请求陛下全权做主,恕我兄弟之罪!" 武帝还是问平阳公主:"姐姐,您说该如何处置?" 平阳公主从来都是喜欢卫青的,但要说到嫁给卫青,她可想都没想过。论人的长相,卫 青可比曹寿强得多,可他过去毕竟是自己的奴仆。不过,她转念一想,真让太后看到眼下的 情形,卫青可是真的没命了。再说,弟弟也未必就会让自己嫁给卫青。于是她说:"还是请 陛下做主为好。" "好!"武帝高兴得如获至宝。"那朕就允了卫青之请。卫爱卿,朕娶了你的妹妹为夫 人,你再与朕的姐姐结为连理,这是亲上加亲。不过,朕要先讲明,不是朕的姐姐嫁给你卫 青,而是你卫青入赘公主府中。待朕奏请太后恩准,你就成了朕的姐夫啦!" 卫青这下子才全明白过来,原来东方朔在自己的住宅上建造公主的新府第,竟是一个大 圈套!自己虽然向来敬重公主,但做梦也未曾想过娶公主为妻,自己毕竟原为公主的奴仆, 癞蛤蟆从来就未想过要吃天鹅肉!再说,真的这样做了,公主的名声会大大有损,自己也对 不起死去的主人曹寿啊。想到这里,他抬起头来,大声说:"陛下,微臣宁愿请来太后,求 得一死,也不敢从命!" "什么?"武帝和东方朔惊呆了。 卫青仍跪在地上,说:"陛下!公主乃金枝玉叶,又是微臣的主人。陛下恩德,微臣没 齿不忘。只是微臣死也不愿世人讥笑公主下嫁奴仆!" 武帝和东方朔听了,都为他这一片忠心所动。这种美事儿,若在别人身上,早是求之不 得,忙着谢恩了。偏偏这个卫青,要为主人名声着想。武帝无奈,只好看了一眼东方朔。 东方朔当然明白,他上前拉起卫青说:"卫青兄弟,你过去曾是公主的仆人,可你现在, 早已是大汉的官员,是和我一样的中大夫。中大夫,当朝三品命官,怎能说是仆人?" 武帝顿时有了主张:"对!卫爱卿,朕未曾想到,你没读几车书,倒也满脑子世故。朕 娶你妹妹卫子夫为妻,也许将来贵为天下之母,难道也会有人耻笑么?" 卫青不敢再辩。他知道,皇上与阿娇分手是迟早的事儿,如果妹妹真的生了儿子,转眼 成为皇后是没问题的。而当今的皇太后,也是出身贫贱啊。但他一向认为,九尺男儿,既不 能靠妹妹而贵,也不可攀凤附龙而得官。于是仍不起身,说道:"微臣谨知,平阳侯知书达 礼,学富五车。而卫青自小与牛马为伍,不懂规矩,只会辱没公主。" 平阳公主早已为卫青赤诚所打动。她没想到,卫青离开她们这三五年,变得如此懂道理, 尤其是对自己,更加尊重。想到这里,她倒觉得卫青确实可爱,嫁给这样的人,也许是一生 的福份。可她毕竟不便插言,就对武帝说声:"陛下,既然卫将军不从,你也不必强求,姐 姐先行告辞。"说完自己出了房子。 这几句话,分明是自己愿意,只等卫青的意思。武帝心中着急,便说:"卫青,你若是 嫌自己的官小,明日朕便封你为大将军;若是嫌自己没有爵位,朕在你与公主成亲之日,封 你为侯,朕要看看,天下哪个敢取笑你!" 卫青坚决拒绝:"陛下!纵然天下无人敢笑卫青,可卫青却会自己小看自己。卫青无为 而当将军,那是假的将军,世人会以为卫青因妹而得宠;卫青无功而得侯,那是沐猴而冠, 天下人会笑卫青因当驸马而封侯。卫青宁死,难从圣命!" 武帝和东方朔竟然无言以对。好一个卫青,靠这么一身正气,却让一个说一不二的皇帝, 还有一个满身智慧的才子,两个面面相觑,无可奈何。 东方朔总得设法让武帝下台。他说:"陛下!卫青兄弟实际上已经应允此事。为将与封 侯,那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何不等皇后恩准之日,卫青立功封侯之时,再成全此事?" 武帝觉得这话有理,只是面子上仍过不去。他佯作愤怒地说:"那好,朕不逼你。朕就 当你还是个奴才,给我守好了公主的府第。没有朕的允许,不许你一天离开此地!"说完, 一甩袖子,回宫去了。 卫青拒绝皇上之命,不愿迎娶公主之事,马上在宫廷内外传开了。皇太后得知此事,先 是有点不快,但转念一想,此人如此深明道理,真是平阳公主的福份。她问过女儿,女儿说 全凭母后和皇上作主,分明是心中欢喜。皇太后自此之后,不仅对卫青相当看重,对卫子夫 也更加喜欢。由于自己也是出身低微的关系,皇太后更加坚信,无欲无求、不逐名利的寒门 之人才是可以依赖的,于是对阿娇的同情愈来愈少,而对卫氏兄妹的喜欢则与日俱增。 朝廷大臣们则更是对卫青刮目相看。这种美事,若是放到他们身上,也许会有人把原配 夫人降为侍妾,前来迎娶公主呢。卫青一介武夫,却要拒绝此事,不能不让人敬佩。因此, 不仅认识卫青的人说他有志气,就连那些不知道卫青是谁的,也都争着与卫青结识。而在卫 青看来,人们的这些关心,无异于芒刺在身,躲之不及。于是他除了训练兵勇和陪同皇上出 猎外,更是一人关在"家"中阅读兵书,性情更加拘谨起来。 这件事情,当然也传到了昏昏沉沉的太皇太后耳朵之中。老太婆的心,此时却比眼睛明 亮得多,她召来窦太主和阿娇,狠狠地训导了一番,最后叹了一口气说:"没想到,我汉朝 高祖由贫贱而得天下,今后汉家还要靠贫贱之人才能强大。你们好自为之,多多收敛吧,特 别是阿娇,既在长门宫中思过,就要思出个结果来!" 第二天,太皇太后窦氏撤手人寰。 时为建元六年五月,新帝即位的第六个年头,"武帝"刘彻二十二岁,平阳公主二十四 岁,卫青二十七岁,东方朔二十八岁。 分类:秦汉历史 书名:天纵其才 作者:龙吟 |
- Details
- Category: 天纵其才
《天纵其才》第11章 选丞相未央宫的大殿里,从来都没有这么严肃。武帝临朝六年了,第一次在没了太皇太后的情 况下与朝臣议事。起初,他觉得轻松了许多,可是,今天登上金殿,却觉得背后空荡荡的, 有一种没有依靠的感觉。加之自己和所有朝臣,都是黑色孝服,更让人感到十分压抑。 还有一件事,让他的心头多了一份沉重。那就是谁来主持这个葬礼。按常理,窦婴是太 皇太后的侄子,也是朝中重臣,他姑母的治丧之事,就由他全权负责。没想到,武帝刚要安 排,皇太后却到了。虽然皇太后也穿着孝服,可她的神色却比过去开朗了许多,她带着田鼢 一同来到建章宫里,竟是让儿子将治丧统领之事交给自己的弟弟。那田鼢也不含糊,好像来 应试一般,竟将所有丧事礼仪弄得清清楚楚。望着鬓角渐白的母后,武帝心中自有许多同情: 虽说当了皇太后,可六年来,母亲也是在颤颤惊惊中度过的,她的惶惶不安,比当太皇太后 孙子的武帝要多几倍。想到这里,武帝不愿违背母亲的意志,也就点头同意了。 "众爱卿,"他清了清嗓子,渐渐提高了声音,却依然是深沉得很:"太皇太后圣驾归 天,朕的心情十分悲痛。朕得圣母皇太后懿旨,命田鼢为太皇太后寝陵制置使,全权办理太 皇太后安葬大礼。" 大臣们互相看看,都觉得颇感意外。可这既然是皇太后的懿旨,皇上亲口说出的,谁又 能反对呢?只有老丞相许昌,他朝窦婴使了个眼色。武帝当然把这个眼色看在自己的眼里, 他要看窦婴有何反应。 窦婴却平静得很,一声不吭。 武帝倒有点沉不住气了,他要向许昌讨个说法。"许丞相,你有什么话要说么?" 作为丞相,许昌难以回避。"这个启禀皇上,既然是皇太后的懿旨,臣等遵命。只 是" "只是什么?"皇上紧逼。 "皇上,太皇太后历经三朝,贤淑有德,臣等不知田大人以何大礼安葬太皇太后,想请 他向我等略说一二。" 武帝点点头。"田鼢。" 田鼢马上小步跑出来,跪在殿下。"臣在。" 在武帝眼中,他这个舅舅此时只不过是个小臣而已。"既然丞相等人要你说说,如何安 葬太皇太后事宜,你不妨说来,以孚众望。" 田鼢唯唯喏喏:"臣领旨。皇上,臣以为,太皇太后大有贤德。而其德之大者,莫过于 遵行先帝孝文皇帝无为而治之旨。孝文皇帝慈惠爱人,至为恭俭,当其归天前,亲下遗诏, 实行短丧。当时,所有官员和子民,只令服孝三日,天下称为圣明。如今太皇太后归去,按 礼应葬于孝文皇帝霸陵之侧。而于丧礼方面,必须遵从孝文皇帝之命,行短丧而薄礼仪,方 能与孝文皇帝遗愿相符合。" 武帝点点头,"嗯,你说得有理。"在他看来,这座压在自己和母后头上的大山,如此 安置,也就够了。 许昌却不以为然。"皇上!臣以为,如此礼节,有些不妥。" "噢?丞相有何高见,不妨说来。" 许昌又看了窦婴一眼,说:"臣以为,孝文皇帝以节俭治天下,也以节俭治后事,此等 爱民情怀,当为万世楷模。然而,彼一时而此一时也。" 武帝有点吃惊:"此时有何不同?" 许昌却来了劲,口若悬河:"皇上!孝文帝之时,天下历经暴秦之虐,楚汉相争,人民 饥馑,遍野哀鸿。孝文皇帝虽与民休生养息,然而天下不曾富庶。所以孝文皇帝诏令短丧, 天下归心。而今历经文景二世,天下安定,人民乐业,府库充盈,财物丰厚。此时若再行短 丧俭礼,恐天下人有讥笑圣上孝道不周之虞。" 没等武帝说话,田鼢却抢了过来:"皇上,太皇太后为孝文皇帝之皇后,如不按孝文皇 帝之遗诏治丧,不仅我等有违先帝遗诏,恐太皇太后于九泉之下,与孝文皇帝相逢,也难以 面对呢!"这是一记重锤。武帝以为他说得好,频频点头。朝堂之下,众臣也大都点头称是。 不知许昌是为了维持太皇太后之后的自己的威严,还是对窦太后真有报恩之情;还是要 讨好人心所归的魏其侯窦婴,他今天却一反过去轻声慢语之态,也变得慷慨激昂起来:"陛 下,臣不以为然!按田大人如此说来,先皇孝景皇帝之丧,也应与孝文皇帝一般节俭才是。 可是,孝景皇帝治丧之时,满朝文武,举哀百日。在座的大臣哪个不知?臣如此说来,并无 非礼孝景皇帝大丧之意,只是请皇上想想,母亲之丧礼,是否应比儿子还要简略呢?" 武帝没想到他会搬出自己父亲的丧礼之仪。"这个。"他语塞了。 田鼢当然要替皇上解围:"皇上!臣以为,根据礼法,古来女事从夫,太皇太后应随孝 文皇帝丧礼而葬,决无按孝景皇帝之礼行事的道理!" 许昌却急了:"皇上!母贵若不如子,恐后人耻笑哇!" 田鼢自也不让:"皇上!丞相之言,万万不可!如果让太皇太后从子仪而葬,试想,当 今皇太后百年之事,如何处理?" 这个田鼢,竟然拿活着的皇太后作为推理的例子!许昌马上抓住这一点,大叫:"田鼢, 你胆大妄言!" 田鼢却轻描淡写:"臣与皇太后一母所生,言不忌讳,请皇上三思!" 这下许昌没词了,人家是皇太后的弟弟,别人说了是死罪,可他说自己姐姐,你管得着 吗?汉武帝也没想到,在安葬自己祖母的礼节上,会有这些争执。他把目光再度转向窦婴, 可那窦婴,像个没事人一样,仿佛死去的不是他的姑姑,而是别人的亲属。武帝心中暗想, 你窦婴可真能沉得住气,你说一句,朕不就好拍板了吗? 沉默。满朝黑衣,再加上沉默,让人透不过气来。 武帝的目光继续搜寻,他发现了东方朔。嗨!这时候虽不能找乐,但也不该把他给忘了 哇!武帝想到这儿,便叫道:"东方爱卿,你的意见呢? 东方朔压根儿就不想说话,明显这是田鼢和窦婴在一起争锋,那许昌,也不过是讨窦婴 的好而已,与我争有何益!可是皇上点了自己的名,当然要应答了。 "陛下!臣有一个小小疑虑,不知当讲不当讲?" 武帝如同获救一般,忙说:"爱卿,快说无妨!" 东方朔语调平和,侃侃而谈:"陛下!臣以为,丞相与田大人所说,可谓各执一词。而 田大人之意,已经说得清清楚楚,我等全然明白。而许丞相厚葬之见,只听其意,不知其详。 何不请许丞相将详情讲明,以让陛下再作明断?" 武帝心里明白了,是啊,应该让他把如何厚葬的方法说出来啊!尽管心中一喜,可他也 是慢慢地说:"也好。丞相,你以为,应该如何厚葬?" 许昌以为自己渐占上风。"陛下,臣以为,太皇太后一生节俭,然而葬礼不能简略。太 皇太后虽然双目失明,可心中明察秋毫。十多年来,为我大汉安定,费了许多心血,我等作 为臣子臣孙,如不以至孝至厚奉之,恐遭后世非议。" 武帝心中早不耐烦。什么双目失明,心中还明察秋毫;什么十多年来,为我大汉安定, 费了许多心血?都是屁话!没有这些,我刘彻早就起飞了!可他知道,不能急。于是耐心地 问:"那依你之说,怎么个至孝至厚之法?" 许昌很自信:"臣以为,这一,就如孝景皇帝治丧之法,举国服丧百日。" 群臣小声议论起来,这百日举丧,他们可是经历过的,可是有苦无乐的日子。于是许多 人交头接耳,多有不便之言。 武帝看了群臣的举动,知道大家不满,便继续问:"那二呢?" 许昌振振有词:"这二,太皇太后大仁大慈,于孝文皇帝归天之后,便将后宫三千人等, 大都放归民间,身边只留下三十余人侍候。依臣之见,太皇太后归天,应让这三十余人,与 之同行,方合太皇太后之愿!" 这下子,群臣哗然了。要让这几十名宫女陪葬,大汉从立国之初到现在,尽管有的王侯 私下做过此举,可没有人敢公开提倡的啊。众人面面相觑,却都不说话,等皇上的下文。 田鼢这下抓住了许昌的把柄,叫道:"皇上!丞相此法,断无道理!想我大汉历代圣君, 大葬之时,多以泥土偶人,作以陪葬。丞相要以活人陪葬,这般残酷,有何至孝至厚之言!" 可是,那许昌根本不理睬田鼢。他继续争辩道:"皇上,这些宫人,既随太皇太后多年, 多得太皇太后恩典。如今让他们随同太皇太后同去,也是尽他们的至孝之心啊!" 田鼢寸步不让:"皇上,许丞相这是借太皇太后之葬事,抬高自己地位,另有所谋!" 许昌大叫:"以奴陪君,古有先例。于太皇太后,有何不可?" 群臣一时议论再起。满朝文武,有说丞相的话有道理的,有的说这样太过分的,一时众 说纷纭,武帝竟然不知如何是好。 "陛下!臣以为,丞相所言,不是没有道理。臣还有两个疑虑,不知可问否?" 又是东方朔,他总是有没完没了的问题。而这次发问,又使武帝的眼睛亮了起来。他连 连点头,说"当然可以,爱卿请问。" 东方朔这次直接向许昌发了问:"请问丞相,您刚才说,太皇太后身边侍候之人,愿意 陪同太皇太后同去,这话当真么?" 许昌点点头,回答得非常肯定:"既蒙太皇太后大恩,他们当然愿意陪同太皇太后同去!" 东方朔走向所忠,向他问道:"所忠大人!依东方朔所知,你也是太皇太后留下的宫人 之一,后来才到皇太后和皇上身边的。如今丞相说,这些人都愿意陪同下葬,不知你意下如 何?" 所忠没想到这事第一个牵连到了他,于是扑通一跪,泪水从眼中涌出:"小人不是太皇 太后留下的,小人是太后留下的,不,不,小人是皇上留下的啊!皇上,"他转向武帝,连 连磕头。"皇上,老奴就是做牛做马,也要留在皇上您的身边!" 武帝看了他一眼,觉得所忠很是可怜。他不禁向许昌看了一眼,嘴里"哼!"的一声。 东方朔转向皇上。"陛下!看来太皇太后留下的侍臣,并不是许丞相所说的那样呢!" 所忠忙爬起来,说:"对,对!"他又转向东方朔,再度跪下,说:"谢谢东方大人, 谢谢东方大人!" 武帝看这老太监太可怜了,就说:"起来,起来,所忠,朕又没准奏。你怕什么?快起 来!东方爱卿,还有什么可问的吗?" "陛下!臣以为,以这些宫人陪葬太皇太后,地位太低,不足以说明丞相大人所说的至 厚至重。" 武帝有些不解,他问道:"那你的意思是?" 东方朔不再问了,滔滔不绝地发表高见:"陛下,依臣之见,最适合陪同太皇太后同去 的,非王公大臣,不能说明至厚至重。"许昌听到这里,不禁面上抽搐了一下。东方朔看了 他一眼,加快了语速:"陛下,您还记得么?六年前,在陛下您即位天下之时,就有两个位 至三公的大臣,御史大夫赵绾和郎中令王臧,在霸陵的歪脖子树下,先行追寻孝文皇帝而去 了。这比太皇太后归天,还早六年,他们先陪孝文皇帝而去啦!" 提起这件事,武帝更觉得愤怒,他的面上突然露出杀机。他看了一眼许昌和田鼢,气愤 地说道:"朕知道此事!" 东方朔不管武帝的脸色,继续说下去。"陛下!既然早有两位大臣先行陪葬,那么今天, 再要这些宫人作陪,岂不是太轻太微了么?臣以为,许丞相要以至厚至重之礼送我太皇太后, 就只能用比御史大夫和郎中令职位更高的人,太皇太后最信任的人相陪,才能表达陛下的至 厚至重之孝!" 武帝的面色渐渐好转,进而露出笑意。他明白了东方朔的用意所在。他看了许昌一眼: "老丞相!" 许昌此时声音变小了,面上也由红变得发白。他颤颤惊惊地答道:"臣在。" 武帝道:"朕以为东方爱卿之言,最合你说的至重至厚的孝道。你以为怎样?" "臣,臣,不太明白。"许昌装糊涂。 武帝却来了劲:"朕都明白了,你还不明白?" 所忠此时却抢前一步,指着许昌,对众人说:"太皇太后最信任的人,就你和庄青翟两 个。如今庄青翟病死了,就你一个啦!你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比赵绾和王臧重要得多了, 也该随他们两个而去啦,你装什么糊涂?" 朝堂之中,大臣们有点头的,有看热闹的,还有的跟着瞎起哄,想看看许昌怎么收场。 许昌四周环顾,这时他才发现形势已经不利于自己。他看了看窦婴,希望他能帮助自己解脱 困境。谁知窦婴好像没事人一样,依旧什么也不说。许昌此时只好仓皇地向武帝跪下,哭着 求道:"陛下!臣实在是糊涂,臣老了,不中用啦,满嘴胡说话。臣错了,臣请陛下开恩, 请臣告老还乡吧!" 武帝鄙夷地注视着他。"嗯?你怎么啦?" 所忠却会落井下石:"皇上!丞相是老了,可他最适合陪太皇太后而去啊!" 许昌也有些慌不择路,急忙转过身来,膝行向前,对所忠说:"所忠,所大人!您不要 添油加醋了,老臣从来都没想害你,老臣刚才是一时糊涂哇!老臣向你陪不是啦!" 谁料所忠一甩袖子,不愿搭理他。 许昌满头是汗,羞愧交加。无奈之下,看到东方朔在一旁用眼瞥他。解铃还得系铃人, 今天不求东方朔是不行了。想到这儿,他又转向东方朔:"东方大人,东方才子,您救老臣 一次吧,老臣再也不敢在您面前搬弄是非啦!" 东方朔的嘴歪了一下,转过身去。他未曾想到,堂堂丞相大人,过去是何等的不可一世, 如今后台一倒,竟然什么脸面也不顾了。 许昌看求谁都没用,只好再奔向武帝,一边磕头,一边哭求道:"陛下!老臣知道,您 是至仁至孝的,至慈至悲的,您就饶过老臣这一回吧!" 武帝气愤地将脸转向一边。他心想,你不是要陪葬么?你自己去啊! 此时,一个大臣慢步向前,对武帝跪下。众人一看,原来是魏其侯窦婴。 "启奏陛下,臣窦婴有话要说。" 武帝心想,你不是沉得住气么?到底还是开口了。"好,窦爱卿,请说。" 窦婴不慌不忙地说:"陛下,臣为太皇太后内侄,深知太皇太后平生以节俭为要,不事 奢华。既有孝文皇帝遗诏在先,臣以为,田大人的治丧方法,上合先帝之意,下应万民之心, 太皇太后在天之灵,如若有知,也会得到安慰。" 这几句话,不仅让武帝心里舒服,众人心里佩服,就连田鼢,也觉得意外。 武帝见窦婴跪在自己脚下,不愿起来,就拉了他一把,"窦爱卿,起来吧。朕知道,你 说得有理。可这许昌,先要以活人祭奠太皇太后,现在又说自己糊涂,你以为该如何处置呢?" 窦婴从心眼里就看不起许昌,可他也觉得许昌也太蠢了,搬起石头来,把自己的脚砸肿 了,可没落到一点好。他似救非救地说:"陛下,臣以为,许丞相刚才是糊涂,现在已清醒 了,他不会再言以人祭奠之事。" 许昌此时才发现眼前有了一根救命稻草,忙说道:"是的,老臣糊涂,老臣再也不敢说 这事了,老臣谢谢窦大人,救了老臣一命。"到这份上,他还想着和窦婴套套近乎。 窦婴不以为然地说:"丞相大人,你还是谢皇上吧!" 许昌继续膝行。再向武帝磕头道:"臣谢圣上不死之恩!谢圣上不死之恩!" 武帝此时才松了一口气,说道:"众位爱卿,听旨!" 众大臣一齐跪下:"臣等接旨!" 武帝退回皇座,所忠也忙着站到他身后。"朕命田鼢,按孝文皇帝遗诏,总领太皇太后 安葬及寝陵之事。" 田鼢急忙叩首:"臣领旨谢恩。" 武帝将手一挥,示意田鼢退后,却对众人说:"丞相许昌,年老昏聩,不能再领朝政。 朕念你跟随先帝和太后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有苦劳,也甚疲劳。暂且免你一死。 从今免去相位,回家养老去吧!" 许昌早就知道他不可能再当丞相,能保住命,也就不错了,于是再三叩首:"老臣谢主 隆恩 !" 武帝继续说道:"朝中大事,不可一日无人领衔。朕命窦婴田鼢二人,暂且共领朝事。 待太皇太后安葬之后,再议丞相之职。" 窦婴田鼢两个,好像双双都是胜利者,齐齐叩首道:"臣等领旨,再谢皇上隆恩!" 武帝本想拂袖而去,可他觉得意犹未尽。他拍了一下手边的镇尺,厉声说道:"朕即位 六年以来,太皇太后疼爱有加,为朕年少,未少操心。如今太皇太后放心归去,大汉朝事, 由朕独领。朕决定,明年元旦之日,改元为元光。从此,朕要一元初始,光大天下!" 众大臣心里当然明白,皇上这回亲政,一切都要从头来了!于是纷纷叩首,口中叫道: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田鼢果然有些能耐。他的头脑很聪明,又是一个精力充沛、条理清楚的人,做起事情来, 不怕杂多纷乱;愈是纷繁的琐事,他愈要理出个清清楚楚来,同时还要把过程让众人看得真 真切切。所以这次窦太后的丧事,成了他显山露水的大好时机。大到安排灵堂和排出百官坐 次,小到各色人等的孝服怎么穿着,还有陪葬的泥偶怎么摆放,全由他一手安排。几千人参 加的一个大丧之事,居然让他办得井井有条,上上下下,谁都说不出一个不字来。就连做事 一向谨慎的窦婴,也不得不服气地说:田大人年轻,精力充沛,要是让老夫来办,老夫早就 累得趴下了呢。 愈是这样,汉武帝愈是担心。这些天来,他按照田鼢的安排,一个一个地去履行仪式, 省心倒是省心,可他总觉得自己又像个木偶似的,由人摆布。他更担心的是,田鼢做得愈卖 力气,他对宰相人选的任用就愈难。母亲的用意是谁都明白的,这个丞相非要田鼢来当不可。 而武帝最寄予厚望的,是窦婴,尤其是对匈奴出兵等大事,那是非窦婴不可的。可是,这个 窦婴,不知是老庄的无为而治学得多了呢,还是要静观武帝对自己的态度呢,反正什么事情 都是往后缩,众人把他向前推,他也是不到关键时刻不吭声。和他这种不争比起来,前后忙 得屁颠屁颠的田鼢,更显得故作姿态,求位心切。可武帝也拿他没办法,毕竟是自己的舅舅 啊。眼看太皇太后大丧已毕,朝廷诸事,要作安排。这头等大事,当然是丞相人选了。武帝 想把此事拖一拖,拖得田鼢露出些破绽来。可那田鼢做事无懈可击,窦婴仍是不叫不到,不 问不言。武帝心里急得真上火,可表面上还要装作没事一样。 可是,皇太后却等不及了。她知道,儿子看不上自己那个同母异父的弟弟,而是把窦太 后的侄子当成丞相的最佳人选。哼,太皇太后,六年来,她压得我们母子大气都不敢喘,可 是皇儿居然还看好她的侄子窦婴,真是不可思议。如果让他当丞相,这朝廷大权不还是让窦 家把持着吗?彻儿啊,你都二十二岁了,难道还不知权柄的重要,非至亲不能轻信么?愈是 这么想,皇太后就愈是急切地盼望儿子早日定下田鼢为相。终于,她等得不耐烦了。 "彻儿,你舅舅安排太皇太后的丧事,你还满意么?"太后将武帝召到昭阳宫内,不说 别的,开宗明义。 "启禀母后,舅舅他把事情办得都很好。这样安排,既遵循了孝文皇帝的遗诏,又不失 我们的仁孝之道,上上下下,都很满意。" "那好。这么说,我有心让你舅舅为丞相,你是答应喽?" 武帝没想到,母亲问话竟会如此直白。"启禀母后,舅舅治丧得力,却并不能说明他就 是丞相之材啊。" "噢?你说说看,哪点不行?"太后有点生气。 "母后,舅舅他小事聪明,大事未必孚众。尤其是我朝当今至重之事,是如何对付匈奴 的骚扰。这种战事,和魏其侯窦婴相比起来,舅舅还是差得很多呢。" 皇太后当然明白,儿子抬出对抗匈奴的事情,就是要把田鼢放在丞相之位的外边。"哼, 我就知道,你最看得起那窦婴。可是,彻儿,你别忘了,窦婴是太皇太后的侄子,不是我们 王家的人!" 武帝看到母亲生气了,就小心地说:"母后,您先别生气,容儿为母后申明道理。" 太后也觉得自己有点太急了,儿子毕竟不是小孩了,急是没用的。"不要客套,尽管说 来。" 武帝从容地说道:"母后,窦婴文韬武略,天下皆知。平定七国之乱,他有大功在先; 儿臣即位之后,他与田鼢、赵绾、王臧等人革新朝政,不畏太皇太后而抗旨,您也知道。再 说,几天前在朝堂之上,他顾全大局,依舅舅田鼢之意行事,更让众人称道。要论丞相,恐 怕窦婴要在其先呢。" 太后等他说完,急切地说:"彻儿,你难道就不明白,他这是老谋深算?他如此精明, 能让众人都说他好,这对你皇上的威望,危害会更大!" "儿臣以为,窦婴不是那种人;母后也请放心,儿臣也不会让一个窦婴专了朝政。" 太后心想,果然你已经定了!"不行!你我受了窦太后多年的压制,决不许她的侄子再 来指手划脚!" 武帝却不以为然:"母亲,窦婴他不是那种指手划脚的人,也不会让您和孩儿难堪。倒 是舅舅他,爱出风头,不能孚众呢。" 太后见儿子如此执迷不悟,气一下子冒了出来:"好啊,彻儿,你今天胆子也大了,舅 舅不放在眼里,母亲也不放在眼里了。有本事,窦太后在时,你逞强啊?" 武帝第一次发现母亲发这样大的火。他连忙退让:"母亲,孩儿不是那个意思。" "什么意思?你要是眼中还有我这个母亲,那就让你舅舅为丞相,不然,你就是忘了我 这个含辛茹苦多年的娘,就是不孝!" 武帝几乎是无言以对。"母后息怒,孩儿按您的话行事还不成?只是" "只是什么?你发下诏命,看看有谁不服?" "母后,儿臣只恐众大臣不能心服。" 皇太后突然想到,何不找个大臣来印证一下,说服儿子呢?可朝臣之中,除了田鼢,她 一个也不熟悉。想了一下,她想起了东方朔。东方朔对自己的俗女和女婿是那么好,能不替 自己说话么?想到这儿,她微微一笑。"好,你把东方朔给我召来,我倒要问问他,朝中会 有哪个不服!" 东方朔正在上林苑里监修公主的府第,听说太后召见,他不敢怠慢,急忙向昭阳宫这边 走来。就在路上这么点时间,他的脑子还在不断地琢磨:太后找我,是平阳公主和卫青的事 呢?还是修成君和金不换又吵架了?噢,卫夫人前天刚生一个女儿。听说当时皇太后和皇上 等了半天,都以为是儿子,没想到生出来的又是一位公主。皇上当时就一屁股坐在凳子上, 没起来。八成是这件事? 等到他一进昭阳宫的大门,见到皇上也在那儿,同时发现太后和皇上都有点不太高兴的 样子,他才明白,今天的事可能不是家事。 "臣东方朔,参见圣母皇太后,参见皇上,臣给皇太后和皇上贺喜。" 太后亲切地说:"免礼。快给东方大人赐坐。" 东方朔见皇上还在一边站着,哪儿敢坐?"圣母皇太后在上,皇上在上,微臣不敢坐。" 太后却不以为然:"让你坐下,你就坐下。在我面前,你是子臣,他是儿臣。论年龄, 你比他大,你是兄长。坐下无妨。" 东方朔岂能这样认为?"这",他又向武帝看了一眼,见他无所谓的样子。"臣站 着好说话。"他还是站在一旁。 武帝却火了:"太后让你坐,你就坐下呗!今天哪来的这么多客套!" 东方朔不知怎么回事,皇上干吗这么大的火呢?我东方朔今天未曾得罪您啊!可皇上叫 坐,他不能再不坐,于是就将半个屁股挪到软软的圆凳上。 太后知道东方朔的贺喜之事,是指卫子夫又生了一个女儿。这一回,武帝心里有点失望。 当时太后心想,能生女,就肯定能生男,你当爹的都泄气了,还怎么生太子?眼下,何不拿 此事教训教训儿子?于是她先不提选丞相的事,却向东方朔问道: "东方朔,本太后先问问你,卫子夫又生了个女儿,有人不高兴呢!满朝文武,都看皇 上的脸色行事,没一个敢来道喜的,你怎么偏要来道喜?" 东方朔想了想,说道:"启奏皇太后,臣以为这是大喜,所以才要道贺。" "噢?你说是大喜?那你说说,喜有多大,让哀家和皇上也高兴高兴。"太后也有点惊 讶。 东方朔看了武帝一眼,然后才答道:"太后,皇上,臣有个故事,可能不雅,不知能否 讲出来?" "今天又没外人,哀家都不介意,皇上就更不会怪你,你快点说吧。" "太后,臣小的时候,就喜欢吃桃。有一年我捡大的桃核,留下三十个,全埋在地下, 第二年果然长出了三十根苗,可把我高兴坏啦。桃是三年才开花结果的,我就盼啊,盼啊, 整天浇水施肥。可三年之后,这些桃树,其中就那么一棵,开了花,可是还只开一朵。" 太后乐得笑了起来,武帝却不动声色。 "这一朵花,怎么结桃子呢?臣失望得很啊,就想把这些桃树统统砍掉,重栽。可臣的 嫂嫂有个侄女,叫齐鲁女,住得离臣家很近,比臣大三岁,很厉害的,我小时候打不过她。 这女子听说我要砍树,就跑来阻止。她说,明年再不结果,砍了也不迟。可到了第二年,那 颗开花的树,花开得倒很多,可其余的树呢,每棵树都只开一朵花,结果,每棵树也就只结 一个桃子。" 太后又禁不住大笑起来,这回武帝也乐了。东方朔接着说: "村里的小伙伴们,对我笑啊,把我的脸皮臊得没处放。我气得又去砍树,可齐鲁女又 来了。她说:'东方朔啊东方朔,人人都说你聪明,我看你是个大笨蛋。'我说:'我是大 笨蛋,才种这种大笨桃啊!砍了这些桃,我不就是聪明蛋了吗'?" 太后、武帝和所有侍从全笑了。 "齐鲁女说:'你把桃留下,咱俩打个赌。要是明年还不结桃,你要吃多少桃,我就赔 你多少;要是明年结了桃呢?我想吃多少,可就得让我吃多少。'我说,'那好啊!结了桃, 还怕你吃不成?就怕不结桃,我要吃的,你供不起。你是侄女,可不能耍赖啊。'齐鲁女说: 论辈我比你低,可论岁数,我比你大,哪能白说?来,拉钩──拴鬼──,一百年,不后悔!' 不仅打了赌,还请我哥哥嫂嫂,当了证人。"说到这儿,他停顿了一下。 "那下一年呢?结桃了吗?"太后急切地问。 "又到来年啊,那棵开花早的树,花开得铺天盖地,恨不得把枝头伸到了桃林之外。其 他的桃呢,也都是花满枝头。到了六月,棵棵树上都挂满了大桃,全村的人都看得嘴里直流 口水。桃熟的时候,伙伴们都来等着,先让齐鲁女挑好的吃。您猜怎么着?她偏偏到那棵开 花多的树下,要我摘那树上的桃。到了这个时候,谁都明白了,这三十棵桃树,二十九棵是 母的,就那一棵是公的。皇上,太后,她要臣到那棵公树上给她摘桃,臣哪儿去摘啊!" 众人又是大笑。太后说,"那你怎么办?" "臣当时就傻了眼,爬到树上找了半天。发现确实没有桃,就说:'好侄女啊,这树上 没桃,你让我到哪儿弄去?我要是老母鸡,就给你下一个!'" 众人又是一阵大笑。 "你们猜,齐鲁女怎么说?她在树下叫道:'明明有一个,我看得清清楚楚,你下来吧!' 我溜下树来,对她说:'侄女,你看到的不是桃,是我的脑袋!'" 众人又笑了,笑得前仰后合。太后知道故事没完,就问:"那你怎么收场?" 东方朔不好意思起来,"禀告太后,我下了树后,那齐鲁女就说,'看来你还聪明。我 要的桃,不是个大傻蛋!'原来她想要的桃,就是我的脑袋!" 众人又笑了。太后听明白了:原来表侄女看上了小叔子!就说:"那么,你哥哥嫂子同 意吗?" 东方朔说:"他们当然高兴啦。臣还十五岁时,哥哥嫂子就让臣把齐鲁女娶过来,把这 个桃脑袋,送给她啦。" 太后很满意地点了点头,连连说好。转眼,她又问道:"那你们生了儿子么?" 东方朔说:"启奏太后,也是三年之后,臣十八岁的时候,生了个儿子。臣当时正用蒲 叶和柳条编筐,就把他取个名字,叫蒲柳;三年之后,臣读书练剑,还写了三千块竹简,可 辛苦着呢,老婆她又生了一个儿子,臣就叫他'东方辛苦'。再过一年,臣就到长安,给皇 上送竹简来了。" 太后满意地说:"是要有耐性啊。哀家入宫二十五年,才给自己第一次开宴呢。没有耐 心,不能等待,还不知要出什么事呢!"说着,她看了武帝一眼。 武帝知道,母亲话中有话。太后为了他刘彻能坐上皇座,坐稳皇座,忍辱负重二十多年, 她现在想说话算数,得让她满足啊。可是当朝宰相,岂是小事?那卫子夫又生一女,自己不 太高兴的事,倒是自己不对。想到这里,武帝对着母亲说: "母后,儿臣盼子心切,耐心不够。臣今天晚上,就回宫给卫子夫道个不是。" "这就对了。你看看东方朔,他和那个齐鲁女,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 武帝生怕太后再说起他和阿娇的事,那样自己岂不更尴尬?他脑子一转,突然觉得东方 朔的故事好像还没完,便把话题又引到东方朔身上。 "东方爱卿,你说你讲的故事不雅,可朕觉得很雅呀!噢,还有呢!朕想起来了, 朕还要问你,如果那年桃树都不结桃呢,你老婆怎么办?" 东方朔本来想就此止住,没料到武帝还会追上来。他看了一眼太后,想不讲了。 太后此时高兴着呢,也跟着问:"是啊,要是没结桃子,你打算怎么让她赔你桃子吃啊?" 东方朔说:"太后,皇上,事情没出现,当时臣也就想不到那么多。后来,有一天,我 老婆正在奶孩子,我想起了这事。我就问:'老婆啊,当初那桃,是结了许多。要是桃子不 结啊,你怎么才能让我吃桃子吃个够啊?'" 武帝急着问:"她怎么说?" 东方朔看了看太后,好像难以启齿,欲说,又不说了。 太后知道下边的事更有趣,就喝了一口水,笑着问:"她怎么回答你?说啊?" 东方朔边学边说:"她把孩子往炕上一放,把衣服一掀,说道:'我这两棵大桃子,你 一辈子吃得完吗'!" 这一下,满堂男男女女,太监宫人,无不为之绝倒。太后刚才那口水还没咽下,此时一下子 全喷了出来。武帝更是厉害,他笑得前仰后合,差一点把椅子弄得向后倒下,幸亏杨得意和 所忠双双上前扶住。庭中的气氛,就这么一下,完全缓和了。 停了一会儿,庭中静了下来。太后挥了挥手,让所忠、杨得意和所有宫女统统退下。 太后直截了当地问道:"东方朔,你说,我让皇上安排他舅舅田鼢做丞相,这朝廷大臣 之中,会有谁不服呢?" 东方朔这时心里才完全明白,太后和皇上的争论,原来是丞相谁来做的事。皇上与母亲 争执不下,让他来评判,这可不是好插话的。想到这儿,他往一边滑了一下,装作屁股没有 坐稳,"扑通"一声,坐到了地上。 一旁的武帝又笑了起来。 太后果然一惊。"东方大人,为何如此惊慌?" "启禀太后,臣东方朔不是自己惊慌,是为圣母皇太后和田大人不安呢。" "噢?为我和田鼢不安?是何道理?不妨说来。"太后认真起来。 东方朔却要摆摆架子:"臣东方朔,不敢直说。" 太后以为他害怕得罪皇上,就说:"东方朔,你不要害怕!皇上曾说过,你东方朔蒙蔽 他无罪。今天,本太后再加一句,在本太后和皇上面前,你说什么都没有罪。" "臣东方朔谢过皇太后不罪之恩。" 太后这回急了:"那你就快说吧?" 东方朔清了清嗓子,想了一下,慢慢说道:"那好,臣就直言了。太后陛下,我大汉开 国以来,历经高祖、惠帝、文帝、景帝四朝,当中还有几年,算是没有皇帝,您知道吗?" "知道。那是吕后当政的几年。"太后知道他要提吕后的事,倒也沉得住气。 "皇太后圣明!臣东方朔,斗胆进言:谁都知道,如今天下,是汉家的天下,刘家的天 下。田鼢他姓田,和太后陛下您,也不是一个姓。" 太后不以为然了:"那又怎样?他虽不姓王,可是,他和本太后为一母所生,我信得过 他!" 东方朔并不介意太后的态度。"臣东方朔也知道,太后最信得过他。可是,他不当丞相, 田家安如磐石;一旦当了丞相,臣恐田家不能安稳呢。" "噢?为什么?" 东方朔依然不温不火:"太后陛下,恕臣直言。臣东方朔以为,就算朝臣们都以为,田 大人他和圣母皇太后是一母所生,可也不能让天下的人全部心服。几十年前,吕后将朝中大 臣要员,全部换成吕氏兄弟,结果又如何呢?吕氏未能安宁,反而满门招祸。谢了世的太皇 太后,之所以她的话有些份量,也是因为她不用窦婴,而用许昌等人的缘故啊!" 武帝在一边点了点头。太后却大不高兴:"依你之见,要我和皇上只用窦婴,不用田鼢?" "圣母皇太后,要用谁,不用谁,那是您和皇上的事,微臣东方朔不敢多言。" 太后退让一步:"那我要你说,朝中除了窦婴,还有谁的威望最高?" "臣以为,除了窦婴以外,汲黯是个敢于直言争谏的大臣,让田大人作丞相,他就会直 言进谏,坚决反对。"又是问非所答。其实东方朔知道,太后并不想知道还有谁能当丞相, 而是想知道还有谁的话影响大,能够影响朝臣,不利于田鼢做丞相。 这一回答,果然大中太后的意。"汲黯吗,本太后知道。还有谁的话管用?" "还有,董仲舒的弟子公孙弘,一向推崇儒学,他会以为董仲舒最合适当丞相,也会反 对田大人。" 令人意外地,太后面上露出了微笑。她这一笑,武帝和东方朔倒怔住了。他们知道,太 后是个极有心计的人,再重的话她都能听进去,可是一旦她高兴了,那她就有新的转守为攻 的办法了。 果然,太后发话了。"那好!东方大人。本太后一向看重你,但只让你帮忙处理家事, 国家大事,从来没求过你。今天,本太后让你去见汲黯,跟他谈谈本太后的旨意。" 东方朔一惊,这种事情,您也得看我情愿不情愿啊?可是,不情愿又怎么着,太后就是 让你去! "太后陛下,汲黯耿直得很,恐怕不论臣说什么,都是没有用的!" 太后却乐了:"我不相信!这天下,没有你东方朔办不成的事。所忠!" 所忠急忙上前:"奴才在。" "本太后命你持黄金百两,去见公孙弘,就说这是我的旨意,让他看着办吧!" "奴才遵命。" 太后此时面上笑容可掬,从从容容地说:"给你们两天时间,务必把各自的事儿办好。 后天早朝,本太后要到宣室中听一听,看他两个怎么说。如果他两个都是口服心服,彻儿, 那我就要看看,你这个皇上,是怎么孝顺的了!" 武帝和东方朔两个都傻了眼,一前一后走出昭阳宫。东方朔想跟武帝说说话,解释一 下,或者讨个说法,谁知武帝理也不愿理他,径直走向钟粹宫,找卫子夫去了。 第二天下午,武帝终于忍不住了,他让杨得意把东方朔找来。 东方朔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他站在一旁,什么也不说。 武帝心中有些烦躁,他急于知道东方朔是不是已经遵旨,把汲黯给说通了。因为他从所 忠处得知,那公孙弘接了太后的百两黄金,二话没说,就称要遵从太后懿旨了。如今只有一 个汲黯,是不会轻易改变观点的人。可是,经东方朔这张嘴一说,也不一定。当然,关键要 看东方朔怎么说了。 东方朔心想,皇上,前天您亲眼见到,我是反对田鼢当丞相的,并且在太后面前,把吕 后专权和吕家的祸害都说出来了,简直是冒着杀头的危险,与太后抗争。可是皇上你出来时, 理都不理我,那今天,就得让你也着一会儿急。 武帝自己也知道,前天他不理东方朔是有点过分。可是我那是心情不好,总不至于让我 给你道歉吧。 两个人你看我一眼,我看你一下,又沉默了一会儿。 所忠从昨天送完礼后,就不敢大声出气,如今他倒要看看东方朔怎么交待。杨得意也是 很长时间没见过这场面,而且根本就不想看东方朔与皇上斗气,于是就躲到所忠的身旁。 东方朔本想再憋一阵子,可是他的下腹不争气,一股气流往下急走,他实在憋不住了, 便想用不出声的方法把那股气轻轻排出。谁知,愈是刻意不让它出声,可那气流受挤之后, 顺着变了形的管道溜了出来,发出了异乎寻常的一声哨响。 所有的人都乐了,武帝更是笑得前仰后合。"东方朔啊,东方朔,我就知道,你是个屁 都憋不住的人。怎么样?果然放了,而且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东方朔也乐了:"皇上,你不先开口,臣怎么敢说话呢?臣肚子里有气,上面出不来, 当然要从下面出来了。" 武帝更乐了。"好啦,我们不说这些了。"他正色地道:"哎,汲黯那里,你去了吗?" "陛下,臣当然要去了。不去,不就是抗旨了么?皇太后只说过,臣在她和你面前,说 什么都没有罪,可没说过,臣抗旨也是无罪的啊!" "那你把汲黯说服了?" 东方朔反问道:"皇上,您说呢?" "咳!都这个时候了,你还给我打什么哑谜?" 东方朔还在卖关子:"那,皇上您说,我是说服了他,还是没说服他?" 武帝想了想,说出了心里最想得到的结果:"你两个犟头,谁也别想说服谁!" 东方朔一拍腿:"皇上圣明!何况,我根本就不想说服他呢?" 武帝也高兴起来:"这就对了!那你怎么说的?" 东方朔一晃身子:"皇上,您还是想知道细情啊。" "不知道,朕心里不安哪!"武帝说了实话。 东方朔也加快了语速:"那就启奏皇上,臣找到汲黯,劈头就说,我奉皇太后之命,找 你谈谈田鼢当丞相的事。他白了我一眼,一声也不吭。就这样,我们两个,谈了两个时辰。 "两个时辰,都谈了些什么?" "两个时辰,咱俩就一句话也没再说。" "一句话也没说?那谈什么?大眼瞪小眼,鳖瞅蛋哪?" 东方朔一乐:"太后让我谈,我就谈。可汲黯大人不再开口,我也就只能闭口啊。" 武帝眉头一扬,"那你就像刚才对朕那样,先是两个人谁也不开口,然后就互相吹起了 口哨 ?" 这一句,把周围的人又都说得大笑起来。 东方朔率先止住笑声。"皇上,臣和汲大人两个,没用嘴谈,可是用手谈了。下了两个 时辰的棋!" 武帝眼睛一亮:"原来是这样谈的。好!那你胜了?" 东方朔眼睛一眨:"皇上,臣胜了,您能高兴吗?" "那就是汲黯他胜了?" "皇上,他胜了,臣怎么向皇太后交差啊?" 武帝明白了:"你没胜,汲黯也没胜,和了棋?" 东方朔拍了一下手,"对!臣没有输,他也没能赢。这赢家,让给一个更着急的主儿啦!" 武帝心中自然感激,说道:"好!东方爱卿,我想了一招棋,你帮助看看,会不会赢呢?" "皇上,那就摆棋罢!" 所忠连忙拿过围棋来。武帝取过两个白棋子,放在棋盘上。"你看,这是窦婴,这是田 鼢。朕要在汲黯和众人争执不下之际,摆出这着棋来。" 他把一大堆黑棋取出来,往对面一摊。"这些,就是最近又屡屡犯我边境的匈奴。他们 两个,谁敢应我诏令,能把匈奴给我打退了,我就让谁当丞相!" 东方朔觉得这是一个高招。他拍手叫道:"好!皇上,您这是棋高一着!" 武帝得意地说:"你想,那窦婴是平定七国之乱的勇武之臣,而且有灌夫这样的敢死之 士为他卖力,去击匈奴,易如反掌。可田鼢,马都骑不好,弓箭也不知道怎么放,吓,都会 吓出屎来呢!" "哇!没想到,皇上您,比谁都厉害。" "是吗?" "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 分类:秦汉历史 书名:天纵其才 作者:龙吟 |
- Details
- Category: 天纵其才
《天纵其才》第13章 丞相与大帅清晨,太阳还在微熹中孕育着。 承明殿内,早有二人率先来到。他们分别得到武帝和太后的诏命,提前上朝,商议要事。 这二人,便是汲黯与公孙弘。 两个人都是武帝即位时应召而来的贤良,如今一个在御史大夫手下做大中大夫,一个是 郎中令,都是朝中重臣。 汲黯看到公孙弘比自己到得还早,就说:"公孙大人,早啊?" 公孙弘乐了:"汲大人,你不是也来了吗?" 汲黯直言不讳:"公孙大人,听说太后派所忠到你府上去啦?" "是啊,听说太后也派东方朔到您府上去啦?" 汲黯点点头,"是的,是的。" "那,大人对丞相的人选已考虑周全了?"公孙弘先发制人。 "在下已是胸有成竹。" 公孙弘则学着他的腔调:"呵,是的,汲大人,我也是成竹在胸。" 汲黯来个竹筒倒豆子:"我胸中的竹子,可是窦婴作丞相。" 公孙弘没想到他在此亮出底牌,忙说:"窦丞相?啊,对,对,窦丞相就是我胸中的竹 子。" 汲黯见他随声附和,便紧跟着敲上一槌:"公孙大人,此话当真?" 公孙弘有点口吃:"呵,汲大人,君子无戏言。" 汲黯来个寻根问底:"那前几天,你还说,你的老师董仲舒是最佳的丞相人选哪。" 公孙弘笑了。"汲大人,此一时,彼一时嘛。" 汲黯单刀直入:"那,皇太后的一百两金子" 公孙弘急忙打断话茬:"呵,皇太后岂止只有一百两黄金?一千两,一万两也有的 是啊 。" 汲黯乐了,哈哈大笑。 这时,司马相如和灌夫二人也来到承明殿中。 公孙弘忙上来打招呼:"啊,司马学士,你也来啦?" 司马相如回答道:"臣奉皇太后之命,早一点上朝。" 汲黯则问灌夫:"灌将军,你怎么来了?" 灌夫不以为然地说:"老臣应皇上之召,来凑凑热闹。" 四人面面而觑,大家都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只听一声召唤:"宣早到朝上的几位大臣上 殿! " 原来是东方朔的声音。 他们急忙整理衣冠,走向未央宫的正殿。 大殿之上,武帝已端坐中间,后边侍候的不是所忠,而是东方朔。几位被召见的大臣, 行跪见之礼后,分别被赐坐于左右。 一旁的宣室之内,所忠领着皇太后入座。太后让所忠把门半开着。 武帝打量他们一眼,说道:"众位爱卿,太皇太后丧事已毕,这朝中的大事,也该定了。 朕曾命窦婴和田鼢二人,代理丞相之职。今天召诸位爱卿早点前来,要请你们各抒已见,看 看他们谁当丞相,最为合适?" 灌夫是个急性子,急忙站起来说,"陛下,臣在先帝时,曾随魏其侯窦婴出兵平定七国 之乱。窦婴文有文韬,武有武略,为扫平七国乱贼,立下汗马功劳。那时,就连大将军周亚 夫都说,他只是带兵安营之材,而窦婴,才是安邦治国的丞相之材啊。" 皇太后在宣室内,皱了皱眉头。她没想到,由这个人先说了有利于窦婴的话。 司马相如则接过话来。"陛下,臣以为,田鼢田大人,在陛下刚即位时,即为太尉之职, 也是位至三公。如今太皇太后的丧事,田大人为寝陵使,大事小事,安排得井井有条,老臣 新吏,人人称道。臣以为,田大人为丞相,更为合适。" 东方朔向裤档附近摸了摸,好像有虱子咬人。司马相如马上红了脸,而武帝和众人却大 笑起来。 宣室内的皇太后不知外面在笑什么,她点了点头,向所忠使了个眼色。意思是说,这一 百两黄金,没有白花啊。所忠点头称是。 这时汲黯说话了。"陛下,臣以为,丞相之职,非窦婴不可。田大人既然治丧有功,作 为皇陵统管,倒是挺合适的呢。" 皇太后在宣室内,紧皱起眉头。她小声道:"这东方朔,真的没说服他?"所忠转过脸 去,哭丧着脸,摇了摇头。 武帝不表态,转过脸来问公孙弘:"那公孙爱卿,你的看法如何啊?" 公孙弘慢吞吞地说:"陛下,臣以为,这丞相嘛,本来就该皇上您定的事,要我们这些 当臣子的说,真是太难了。" "朕今天要你来,就是要你说个明白。" 公孙弘躲不过了,便说:"臣以为,窦婴做过丞相,可他却被太皇太后,也就是他的姑 母,给免了。这个嘛,就说明,当年太皇太后也以为窦婴做丞相不太合适。可田鼢田大人, 要做丞相嘛,臣以为,只要是太后的旨意,也是皇上您的旨意,也就是臣的意思。" 武帝一针见血:"那你是说,田鼢当丞相,挺合适喽?" 公孙弘忙说:"皇上圣明!皇上圣明!皇上说田鼢行,臣以为他就行!"他把责任还是 推到了皇上的身上,他只担个附合的角色。 对这种回答,武帝说不出什么来,而宣室中的皇太后,面上却露出了微笑。 汲黯向公孙弘投去鄙夷的目光。公孙弘低下头来,装作没有看见。 武帝这时把脸转向东方朔。"东方爱卿,该听你的啦?" 东方朔走到皇上面前,略鞠一躬:"陛下,臣刚才听了四位大人之言,两个说窦婴行, 两个说田大人行。是不是臣再说谁行,谁就行了呢?" 武帝想都不想,说:"对,对,东方爱卿,你说谁行,谁就行。" 下面的几位大臣有点惊讶,怎么给东方朔这么大的面子?宣室中的皇太后倒是警觉起来。 东方朔笑着说:"陛下!臣以为,这丞相之职嘛,窦婴现在行,田鼢将来行。" 武帝装傻:"爱卿,此话怎讲?" "陛下!我汉朝自高祖时,就有定制,凡为丞相者,必先封侯。窦婴在平定七国之乱中, 立了大功,被封为魏其侯,要他当丞相,不违祖制。可是田大人他,未能赶上打仗,至今不 是侯爷。不论是世袭的侯爵,还是新封的侯爵,总而言之,不封侯不能做丞相,难道陛下您 忘了?" 宣室中的皇太后大吃一惊,她瞪了所忠一眼。所忠也是现在才想到此事,他觉得自己有 点失职,没能将这个规矩告诉皇太后。只听皇上又说话了。 "咳!亏你提醒朕,不然,朕差一点违了祖宗的制度!田鼢治丧有能耐,可不是大功, 离封侯还差得远呢!" 东方朔紧接着说:"陛下,臣以为眼下最要紧的事,不是谁为丞相,而是边关大事。近 来,匈奴屡屡犯我边境,边塞烽火频传。陛下,何不在此时,让田大人立一大功,以取得封 侯,然后不就有了当丞相的资格?" 武帝频频点头:"对!对!传朕旨意,叫窦婴和田鼢,就讨伐匈奴之事,各写一份奏折。 能够胜任者,朕即封他为武安侯,然后领丞相之职!" 东方朔:"臣遵旨!" 宣室之内,皇太后双眉紧锁。她对所忠说:"快宣田鼢来见我。"说完离座而去。 大殿中,汲黯高兴得朝东方朔伸了伸拇指,却向公孙弘伸出小指。东方朔吐了吐舌头, 大家都笑了。 突然,所忠从宣室中走了过来,转向东方朔说:"皇太后懿旨,请东方大人到昭阳宫去。" 众人顿时肃静下来,这回汲黯,学着东方朔的样子,伸了伸舌头。 昭阳宫中,皇太后一肚子的气,一古脑地往田鼢身上撒。 "你还要当丞相,连当丞相的规矩都没弄懂,还让我舍上脸给你争。你想想看,我朝从 高祖至今,哪一个不是先封侯,后拜相的?" 田鼢忙从座中站起来,一时竟无法回答。 太后仍然气愤:"你在朝中这么多年,没几个人愿替你说话。你的人缘哪里去了?我拿 出金子,好歹都堵住了一两个的嘴,可你却连自己有没有当丞相的资格都没明白。说,往下 怎么办?" 田鼢只好跪下磕头:"请太后为弟弟想想,先让皇上给我封个侯什么的。" "胡说!你以为汉家的侯爵,是谁想要就给的?必须领兵打仗,战场上立大功才行!就 凭你这个样,还想统兵领将?" 田鼢抬起头来,眼巴巴地看着太后。"姐姐,那就别让弟弟当丞相了,田鼢没那个能耐。" "没有出息!只恨我王家没有男儿,偏有你两个姓田的兄弟!对了,你那个弟弟田胜, 更是什么都不想要,什么都不想争!你们想想,我隐瞒身份,来到皇宫,快三十年了,受了 那么多的气,脑袋都差点掉了,为的是什么?为了能让自己的骨血能够得到天下王!终于熬 到了我的儿子当了皇帝,可一切偏要听窦太后的,一听就是六、七年。这么多年,太皇太后 就像大山一样压在我的头上,让我喘不过气来。窦婴当年为什么能当丞相?因为他是太皇太 后的侄子!如今我母仪天下,难道就不能按我的意思行事,让我的弟弟当政?皇上说你无用, 你还真的无用。起来,别给我们王家丢人!" 田鼢只好站起来。他嗫嚅地说:"可这立功封侯之事,还得姐姐您,您想办法。" "哼!什么都指望我来想办法。"她停顿一下,梳理梳理头发,渐渐平静下来。"这样 吧,姐姐给你个机会。如今皇上要对匈奴用兵。你要是有胆量,就接下这个活,我让皇上封 你个武安侯,然后再当丞相。" 田鼢哪敢答应此事?他说:"太后,姐姐!我对领兵作战之事,想都没想过。" 太后更火了。"果真是个没出息的东西!亏你还是个男人,一提起打仗,你就尿裤子了 不是?" 田鼢还没说话,腿就抖了起来。"姐姐,太后陛下!不是弟弟胆小,您想想看,弟弟从 小在家,至多骑过驴,后来托您的福,当了官,整天都是坐车和坐轿子,马都不会骑,您让 我去领兵打仗,不是要弟弟去送死吗?" 太后却不管这些。"没用的东西!不会骑马,就不能学?能骑驴,就能骑马!明儿我让 东方朔和公孙敖教你。只要你把这件事应承下来,我就让皇上先封你做武安侯,仗怎么打, 自有将士们去卖命,难道还要你临阵厮杀?" 田鼢心里一亮。"还是太后您有办法。我听姐姐的,听太后陛下的!" 所忠这时走过来。"启禀太后,大行令王恢到。" "叫他进来!" 所忠将王恢领进宫中,王恢急忙跪下:"臣王恢觐见皇太后陛下。" "免礼。王恢啊!" "臣在。" 太后和颜悦色地说:"哀家听说,你有大破匈奴的妙计,说与哀家和田大人听一听。" 王恢高兴得脸上开了花。"托太后您的福,近日云中边境的马邑,有个豪杰聂壹,他向 臣献了一个密计。那聂壹长期在边境上与匈奴贸易,和匈奴单于混得很熟。匈奴单于问他有 无计策大破汉军,聂壹就骗他说,聂壹可以作为内应,杀掉马邑太守,然后将城献给匈奴。 匈奴单于大喜,许下聂壹,说事成后给他封侯,并赏他骏马千匹。那聂壹已向臣说好,届时 只要在来路上埋伏二十万大军,保证可将匈奴单于擒住,我大汉便可洗雪耻辱,大振国威!" 太后高兴地说:"好一个计中之计!事成之后,本太后要皇上封你为大将军,万户侯。 聂壹也该是个千户侯。" 王恢忙磕头道:"臣谢太后!" 太后把脸转向田鼢。"你还有疑虑吗?" 田鼢这下来了精神。"没,没什么疑虑了。臣这就与王大人一起筹备,定让匈奴有来无 回!" 太后这才高兴。"好,那你们准备去吧。所忠,叫东方朔进来!" 所忠:"是!宣东方朔进宫!" 田鼢与王恢等急忙退下。 早在门口等候的东方朔,慢慢地走进来。他扑通一声跪下:"臣东方朔觐见圣母皇太后 陛下 。" 太后说:"东方朔,你知道,为什么叫你在外等候多时吗?" "臣东方朔知罪。臣未能说服汲黯,那犟种,臣与他谈了两个时辰,就是谈不赢他。" 太后宽慰地说:"他是个犟得出了名的人,本太后知道。可是,东方朔,你为什么不早 提醒本太后,本朝的先例,都是要先封侯,后拜相的呢?" 东方朔想了一下:"臣也是一时疏忽,没想起来。今天在皇上面前,才突然想起,也就 没能提前禀告皇太后,臣知罪。" "知罪就行。东方朔,你知道,本太后是如何器重你么?" "臣知道。皇太后视东方朔如家人,还将修成君等人交给了东方朔,要臣加以保护。" 太后温和地看了他一眼,说:"知道就是了。你比我的大女儿修成君还小两岁呢,本太 后一直把你当儿子看待的啊。" 东方朔伏地道:"臣谢圣母皇太后大恩。" 太后说:"起来说话吧。今天的事,也不怪你。就是皇上,过去也没向我说起,任命丞 相要先封侯的事。本太后要你像帮助皇上、帮助修成君那样,多帮帮田鼢,他可是本太后的 亲弟弟啊。" "臣东方朔领旨。" 太后见他同意了,就问道:"那我问你,你和卫青、公孙敖等人,整天在上林苑中做什 么?" "臣奉皇上旨意,监修上林苑,修造平阳公主府第,还有,陪皇上他打猎。" "还有呢?" 东方朔一愣:"启禀太后,就这三件事,已让微臣忙得四脚朝天,寝食不安,哪还有心 思做别的事情。" 太后眉毛往上一挑:"你为皇上,寝食不安,本太后知道。可是,那上林苑中,操练兵 马,招募死士,演习战阵之事,是谁干的?" "启禀太后,那是皇上安排卫青和公孙敖干的,小臣没有参与。" 太后不高兴了:"哼!别以为朝臣们都不知道,难道能瞒过我的眼睛?" 东方朔只好点头:"太后圣明。" 太后大声说:"本太后命你,告诉卫青和公孙敖,要他们听从田鼢的调遣。" "臣遵旨。" "还有,明天,你和公孙敖两个人,教田鼢骑马射箭。要是田鼢他十天内学不会骑马, 我就要你和公孙敖的好看!" 东方朔唯唯喏喏:"臣东方朔遵旨,明天就教田大人骑马。" 上林苑中,东方朔奉命与公孙敖一道,教田鼢骑马。霍去病跟着玩儿。 东方朔:"田大人,我教你骑马,也是一技。虽有太后的懿旨,可这天下的规矩,都是 一样的啊。" 田鼢眨了眨小眼睛。他毕竟是个聪明人,知道东方朔是在卖关子。"哦,我知道了,东 方大人是要我拜师,是不是?" 东方朔斜着眼看他:"田大人,你看呢?" 田鼢想,光棍不吃眼前亏,韩信还钻过裤裆呢,何况我现在正需要学会骑马呢。于是他 满面堆笑:"好,东方大人,您是恩师,请受徒弟一拜。"说完还真的拜了下去。 "咦,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做做样子也就成啦。要是你当了丞相,我为师傅的面子, 可就大啦。" 田鼢倒也爽快:"东方大人,要是我当了丞相,首先可是要给您和公孙将军升官加禄的 啊。" 东方朔见他未当丞相就许愿,心中就不高兴,但也没把这当回事。他还要再戏弄田鼢一 下,便说:"田大人,这公孙将军,也是你的老师,这可是太后吩咐的啊。" "这,那我就再拜公孙将军。" 公孙敖是个厚道人,连忙摆手,"使不得,使不得,田大人,快,快上马吧。" 田鼢见眼前这匹马,又高又大,马背高于他的脖子,于是胆怯地说:"二位恩师,能不 能给我换上匹小一点的,像像驴,驴子那么大的呢?" 东方朔不干了。"这是什么话?难道你当上了丞相,不!您当上大帅,统领千军万马的 时候,只骑个驴那么大的小马驹儿?那不让前方将士们耻笑吗?" 田鼢觉得他说得有道理,就硬着头皮,双手扒住马鞍,往上爬。两次,三次,那马确实 太高了,他爬不上去,双腿直发抖。他颤颤地说:"这,这,东方大人,这马太高了, 我上不去。" 东方朔从心底骂了句,"窝囊废!"可嘴里却说:"去病,你骑一圈,让田大人看看!" 霍去病正急得没事干。"好嘞!"他翻身上马,"啪"的一鞭子,那马驰骋起来,转了 一圈,原地下马。"这还不容易?" 东方朔看着田鼢说:"田大人,难道你还不如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孩?" 霍去病还要逞能:"我十一岁就学骑马,就是这么高的马呢!" 田鼢的双腿抖得更厉害。"那,那,我就试试。"他学着霍去病的样子,要跳上马 背,可连跳了四五次,仍在地上。"东方大人,你和公孙敖两个,撮我一把啊!" 东方朔无奈,只好和公孙敖两个将他拖起,放到马上。 田鼢侧坐马上,别别扭扭,面色紧张,手脚不知所措,浑身象筛糠一般。 东方朔乐了:"田大人,就是骑驴子,也不是这么个骑法啊?" 田鼢颤抖着说:"东方大人,你别,别急,让我把腿拿过来。呃,脚放哪儿啊?" 东方朔将马蹬子套在他的脚上,"放这儿啊!好了没有?" 田鼢两脚进了马蹬子,心里有了点底,抖着声音说:"好,好了,驾,驾!它怎么 不走哇! 东方大人,你让它走啊!" 东方朔和公孙敖笑弯了腰。霍去病对准马的屁股,"啪"的一鞭子,那马飞奔起来。田 鼢向后一个趔趄,口中直叫,"停住!停住!"马不听他的,依然飞奔。跑了几十步,田鼢 终于坚持不住了,大叫一声,从马背上掉了下来,一只脚还在马蹬上。 公孙敖怕出事,忙叫一声"吁",马停了下来。 田鼢吓得面无人色。 东方朔走马上前去,笑着问:"田大人,摔着了没有?" 田鼢痛得流了泪:"哎呀,我的腿,完了哇!" 东方朔上前,动了动他的腿,果然错了位。他示意公孙敖和霍去病,过来给他复位。 田鼢眼泪流到了腮上。"不,不,你们不行,快停下来,快找太医吧!" 东方朔气愤地说:"找什么太医!要是让皇太后知道了,你田大人不怕,我东方朔还吃 罪不起呢!这点小伤,一拉就好。你们两个,来,拉!" 公孙敖按住田鼢的腿,霍去病用力一拉,再一送,复了位。田鼢大叫:"妈呀,我的腿 哇!" 东方朔大叫道:"别叫啦!田大人,知道的,说是我们给你治腿;不知道的,人家还以 为我们在杀猪呢!" 田鼢爬起来,腿居然能走了。他一瘸一拐地,边走边说:"天哪,我再也不学啦!" 霍去病笑得趴在地上。 东方朔不干了:"田大人,你不学,我在太后面前,可没法交待啊。" 田鼢一想,也是,如果就这么算了,太后还不是要骂他吗?"那,那,东方大人, 你给我找几个能跑的士卒来。求求你啦!" 东方朔摇摇头:"田大人,就你这样,也要去与匈奴打仗?" 听到匈奴二字,田鼢腿又抖了起来。"这,这,我也不想去打啊!" 东方朔一甩手:"那就算了,你不学,我还不想教呢!" 田鼢看他急了,心里也一急,相反,腿不抖了,能走直了。他一狠心,一咬牙,一跺脚, 心想:仗我不打,可丞相是要当的。于是强作镇静地说:"二位大人,我要学骑马。您帮我 找几个能跑的士卒来,行吗?" 公孙敖从远处招呼来四个健卒。他们帮着,把田鼢扶上马,跟随他和马儿跑起来。田鼢 在马上东倒西歪,四个健卒左挡右拦,总算没让他掉下来。 东方朔觉得既可气,又好笑,索性坐在地上,看他们跑马。霍去病则趴在地上笑个不停。 只有公孙敖,远远地跟着,叫道:"小心!别让田大人再跌下来!" 三天之后,朝堂之上,众人为出击匈奴之事,展开纷争。 事情竟如此荒唐!出乎武帝所料,竟是田鼢请战,而窦婴则坚决主和。 武帝怎么也不会想到,他寄予如此巨大期望的窦婴,竟然不愿领兵与匈奴交战,反而是 建议他,再度和亲,再度用皇室的一个女人换取暂时的安宁。 武帝面色铁青地说:"窦婴,先帝之时,你领少量兵马,就敢深入叛军大营。六进六出 而毫无畏惧。如今你宝刀未老,还有灌夫等人追随,可你却如此害怕匈奴,是不想为朕出生 入死,保卫社稷吧!" 窦婴却是从容对答:"启禀陛下!窦婴决不是贪生怕死之徒,也愿为皇上肝脑涂地。只 是那匈奴单于,兵强马壮,熟悉草原沙漠地形,且行动诡秘,狐疑狡诈;而我汉家兵马,多 年来疏于训练,更不了解大漠边情。臣恐一旦起兵,会将我汉家男儿,白白送命哇!" 田鼢却不以为然,他大叫道:"皇上!窦婴他长匈奴威风,灭我大汉志气!大行令王恢, 已将敌情摸清,并有内线接应。臣愿领兵二十万,扫平匈奴!" 灌夫在一旁说起了风凉话:"二十万大军,交给一个马都不会骑的人?" 田鼢急忙还击:"你胡说!陛下!臣近日学习骑射,演练兵马,深知我大汉兵强气盛, 只要大军出动,便可将匈奴一举歼灭。请陛下将卫青等兵马交给田鼢,臣愿立军令状,与匈 奴决一死战!" 武帝觉得难办了。能战的不愿出战,不能战的偏要请战。这是怎么了?他再一次冷峻地 质问窦婴:"窦爱卿,难道你就不想披甲上阵,再立功勋,然后助朕治理国家?" 窦婴坦然地说:"陛下!披甲执锐,是臣的梦想。可眼下,时机不到啊!" 韩安国也帮腔说:"陛下!臣近日检视兵马,发现我军多年未经战事,人员甚是不整, 阵法疏于演练。窦大人所担心的,不无道理哇!" 武帝有些光火。"韩将军,你身为大将,军营不整,难道不是失职吗?你名为安国,说 出此等话来,以何安国?" 韩安国马上跪下:"臣,臣知罪。" 汉武帝又转过脸来问灌夫:"灌夫,还有你呢?你整天说,不打仗,骨头都难受,难道 你现在骨头不疼了?" 灌夫却拿出早就准备好了的遁词:"陛下,只要魏其侯出征,臣就愿当先锋!" 武帝勃然大怒。分明你们是串通好的,要朕的好看。窦婴啊,窦婴,难道你真的贪生怕 死了吗?难道就在朕要重用你时,你却要后退?如果田鼢不敢上阵,那倒是正常;可你窦婴, 明明知道朕要你出征,一是要打击匈奴,二是要扫一扫田鼢的面子。可你竟然不与朕配合, 还与灌夫等人勾结起来,不愿出战!想到这里,武帝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好!朕不 用你们,也能击败匈奴!听旨!" 众大臣齐齐跪下。 武帝大声说道:"窦婴身为战将,畏惧匈奴,不敢出战,先夺去其封地三千户,免代丞 相之职,回家思过!" 窦婴跪在殿下,说:"臣窦婴谢恩。" 武帝脸也不转,叫道:"田鼢。" 田鼢急忙答应:"臣在。" 武帝看了他一眼。"田鼢,你身为文臣,敢领此事,出乎朕的意料,着实可嘉。朕先封 你为武安侯,再领丞相之职,然后统领兵马,大举扫平匈奴!" 田鼢高兴地趴在地上:"臣领旨,谢陛下之恩!" "大行令王恢!" 王恢应声出列:"臣在!" "朕命你为车骑将军,总领前方兵马。再传雁门太守李广为先锋,你二人领兵二十万, 即日起程,先赴雁门听令!" 王恢高兴地叫道:"臣领旨,谢主隆恩!" 武帝看了他们一眼,心中很不踏实。便又叫道:"韩安国!" 韩安国低声应答:"臣在。" "朕命你为骠骑将军,领兵十万,听从武安侯调遣。如有延误,朕定不饶!" "臣,臣领旨谢恩。" "卫青、公孙敖!" 只有公孙敖一人出列,大声应道:"臣在!" 武帝不解地:"卫青呢?" 公孙敖急忙跪下说:"启奏陛下,那京畿大侠郭解,一个月期限内,没有奉旨进京。卫 青怕皇上问罪,去寻找郭大侠了!" 武帝迟疑了一下,说:"公孙敖,朕命你为车骑都尉,带领三千御林军,护卫田丞相的 中军,进兵匈奴!" 公孙敖高兴地应道:"臣领旨!" "东方朔!" 东方朔不紧不慢地出列。"臣在。" 武帝知道他不太高兴,也不理会他,安排道:"你速去会同卫青,一起找到郭解,然后 三人一道,直赴雁门,加入大军,不要丧失建立军功的机会!" 东方朔一反刚才的低调,毫不含糊地应道:"臣遵旨!" 武帝又停了片刻,叫道:"张汤!" 张汤急忙走上前去,谨慎地说:"小臣在。" "朕命你为廷尉府协律都尉,与赵禹一道,审订我大汉条律。从此役开始,有功者赏, 有过者罚,有罪者惩,不得有误!" 张汤跪谢道:"小臣谢主隆恩!" 武帝这时才觉得安排妥当,松了口气。"众爱卿!" 众大臣都跪下听令:"臣等在。" 武帝慷慨激昂地说:"此次出兵,是我大汉自高祖白登受困后,首次对匈奴出战。只能 取胜,不可失利。全军将士,务必同仇敌忾。立功者,封侯受赏;违令者,定斩不饶!" "是"!众大臣伏于地上,面面相觑。 分类:秦汉历史 书名:天纵其才 作者:龙吟 |
- Details
- Category: 天纵其才
《天纵其才》第12章 县令与侠客又是一个下午,太阳已经西斜。尽管天色已晚,武帝仍要东方朔、卫青、公孙敖一起, 到上林苑出猎。 东方朔正与太史令司马谈的儿子司马迁在一起。这个年轻人佩服东方朔的才华,就让他 父亲写了一封推荐信,来向东方朔讨教。东方朔也不客气,就和他在上林苑中的工地上聊了 起来。司马迁的学问不那么深,可对历史人物的见解却多有独到之处,这令东方朔大为赏识。 一听说皇上要去射猎,司马迁就要告辞。可东方朔觉得意犹未尽,就劝他留下来见见皇上, 也许皇上高兴,会同意他一同前往。 司马迁当然乐意,可在一旁却冒出一个人来,嘴撅得好高。这便是年纪只有十五岁的霍 去病。"干爹,你答应我多少回了,要向皇上奏明,带我去打猎,可今天这位哥哥都能去, 怎么就不带我?" 东方朔见他那个样子,也就发了恻隐之心。不过,他怕霍去病莽撞,故意地说:"你看 这个哥哥,人家比你也就大两三岁,文质彬彬的,哪像你,就知道冲啊杀的。" "我也和这位哥哥一样,决不闯祸。"霍去病下了保证。 司马迁倒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他说:"东方大人,恐有不便,我还是告辞吧。" "不必,不必。皇上今天肯定高兴,你们两个都去,准没问题。只是,你会骑马吗?" 东方朔问。 司马迁看到霍去病身边有一匹枣红马,便一跃而上。那马是霍去病的,见身上不是主人, 忙将两个前蹄立了起来,昂首长嘶。霍去病恐怕它伤着司马迁,忙上前喝住。可司马迁一点 也不害怕,牢牢地贴在马身上。 "好!能骑上这匹马,就说明你的骑术不错。皇上肯定会喜欢你!"东方朔赞许地说。 正在此时,武帝骑着一赤红马,与卫青、公孙敖、杨得意一道,驰出了建章宫。见东方朔身 边还有两个少年,武帝便停了下来。 "东方爱卿,那个瘦高的孩子是谁?"武帝手指司马迁问。 "皇上,这是太史公的儿子司马迁,他的骑术也不错呢!"东方朔答道。 "那就陪朕一起,出去转转!还有这个小崽子,早就听说你有两下子,今天我可要看看 噢!"武帝用马鞭指着霍去病说。 霍去病高兴地跳了起来,一跳便上了马。"皇上,您就先看看小的马术吧!"说完,他 将一只手按在马背上,竟将全身倒立起来,那马飞跑,可霍去病蜻蜓一样,稳稳倒立。 "好!好!"武帝叫起好来。 "快坐下,别逞能!"卫青大叫道。 霍去病一个鹞子翻身,钻到了马下,一只手稳稳地抓住马鞍,另一只手却从地下拣起一 块石头来,对准远处的一棵有鸟窝的大树,投了过去。不偏不倚,石头正击中那个鸟窝,鸟 窝掉了下来,鸟蛋摔到了地上。 "看你,那也是生命!"卫青愤怒地说。 "好啦,好啦,卫爱卿,去病这小儿,将来是块大材料。鸟窝都不忍,还忍心杀匈奴么?" 武帝称赞着说。 皇上如此为霍去病开脱,卫青当然也就不多说了,但他心里却不以为然。在他看来,只 要不与人为害,所有性命都不该妄杀。 东方朔又弄来一匹白马,让司马迁骑上,他自己骑着那匹面部有白花的马,跟在武帝之 后,和卫青的大白马并道而驰。公孙敖和杨得意都是黑马,离得稍远一些。而杨得意的一群 狗,却跑在最前头。霍去病和司马迁呢,分别跟在东方朔和卫青的身后。在他们后边,还有 几匹身上有货架的马,是用来驮猎物的。 武帝对霍去病刚才的骑术很是赞赏。他回过头来,看看这个小伙子,心中有种莫名的酸 楚。他想,为什么卫子夫还不生个儿子呢?要是她生个儿子,肯定和她姐姐生的这小子一个 模样 !想到这儿,他便说:"去病,今天朕要看你的本领,行吗?" 霍去病自然高兴。"皇上放心,干爹早就说啦,要比,就跟我舅舅比,我要超过他!" 东方朔接过话来:"好小子,有志气!不过,你的箭法可没人教过,今天,要跟皇上学 学噢?" 霍去病伶俐的很,"孩儿十八般武艺都学了,其中就是箭术未精。如皇上能教孩儿一二, 孩儿就敢和飞将军李广争一高低!" 武帝心里想,这小子心气也太高啦。不过,男儿就该有志向嘛。想到这儿,于是他抽出 弓来,又摸出一只雕翎箭,说道:"好吧,朕露两手给你看看。纵马!" 众人纵横驰骋,赶出几只黄羊和野兔。 武帝拈弓搭箭,"嗖"的一声,正中一只黄羊。 众人齐声叫好。武帝示意霍去病来射。霍去病略作瞄准,一箭既出,黄羊也应声倒地。 早有两只狗冲了过去,将黄羊叼回来。 武帝甚为高兴,与众人趋马前奔。 不一会儿,野兔、黄羊等堆满了马背。 红日西沉,天色渐晚。 卫青是个谨慎的人,他不想让武帝再走远了,就说:"皇上,今天所获甚多,天色也晚 了,回去歇息吧。" 武帝最爱射杀黑熊,没有黑熊,有只野猪也行。可天色渐晚,黑熊和野猪早已吃饱,找 地方歇息了,哪里还发现得了? 武帝只觉得没有尽兴,就说:"没关系,我们今天走远点吧。" 公孙敖说:"皇上,前面就是卫青将军与微臣演练兵勇的地方,要不要再去看看?" 武帝兴致全不在此。"不,朕还要和去病他们练练手。卫青,公孙敖,你们就去让兵勇 收阵吧,朕改日再看。东方爱卿,我们几个再跑上一阵子,看看能不能赶起只黑熊来!"说 完,再度纵马狂奔。 卫青看一眼公孙敖,相对摇了摇头,无奈地走去调停兵勇。 霍去病也猛加一鞭,紧随武帝向前冲去。 东方朔无奈,向司马迁使了个眼色,二人一齐跟了上去。 杨得意骑的马,有一根绳子和驮猎物的马连着,跑得不快,就大叫道:"等等我!" 连他的狗,也不等他,一齐向前冲去。 不一会儿,他们来到一个新的地方。四人马乏人困,夜幕正在降临。 突然,有一批人马,约三十人,手举火把,渐渐从四面包围上来。 来人是杜县的县令,名叫张丰粱。他原为凤翔县令,两年前才调往杜县任职。这杜县也 是长安的近郊,同为京畿要地,防卫甚为严密。加之这张县令的儿子张汤,是个闲不住的。 整天四处查访,要把杜县治理成京畿的首善之区,所以就和他的老爹一道,巡查来了。那张 汤已年近二十,一副精明能干的样子。 张丰粱看到有四、五个人被他们围住,就上前喝道:"好一批大胆毛贼,居然敢趁黑夜 之际,到我杜县来大肆骚扰。快给我拿下!" 他手下的兵勇,一起哄叫起来,先上来夺了杨得意身后马上的猎物。 杨得意愤怒了:"何人大胆,你们活得不耐烦了吗?没看到这是" 武帝挥了挥手,将他止住。武帝觉得下面这场戏,可能比打到野猪还好玩。他朝司马迁 呶呶嘴,意思是让他前面应付一下。 司马迁跃马上前,说道:"我们是打猎的,一时兴起,现不知到了何处,敢问你们是 ?" 张汤抢先说话:"这是京畿要地杜县。这是县令张大人。我们得知有人在此胡作非为, 弄坏了本县老百姓的庄稼,特来捉拿!" 武帝见这个年轻人出语不凡,便问道:"噢?你是什么人?" 张汤振振有词:"我是本县法曹,专门惩治无法无天之徒的!" 暮色之下,东方朔见到这小子面熟。对方右眼皮与眉间的一颗大痣,唤起了他的回忆。 "噢!这不是张汤小哥吗?得意,你忘了吗,那一年,我们在长安县城看到他,还是个乳臭 未干的毛孩子,正在那儿给一拨死老鼠下判决书呢?今天你开始拿治老鼠的方法来治人了?" 杨得意也想起来了:"没错,是这小子,又跟你爹到杜县来捉老鼠了?" 张汤好像也认出了他们,但他的口风丝毫不松。"不管是老鼠,还是人,只要犯了法, 本法曹就要把他捉拿归案!" 武帝正色地说:"好啊,本庄主今天要看看,你这个小法曹如何将我们捉拿归案。去病 哪。" 武帝口中称自己是庄主,东方朔等当然明白。只是霍去病还没有反应。东方朔瞅了他一 眼,"去病,庄主叫你哪!" 霍去病忙说:"小的在!" 武帝对张汤说:"你们不是要捉拿本庄主吗?这是跟我们出来的小孩子,你们先捉到他, 就算有本事!" 霍去病高兴地叫了声:"来吧!"他跃马上前,挥拳对张汤而去。张汤急忙后退,退到 兵勇身后。 霍去病乐了:"哈哈哈哈!跑什么,有种的上来呀?" 张汤却说:"我是法官,不和你交手!你们,"他指了指几名兵勇,"上,先把这小毛 贼拿下!"一名大个子兵勇纵马上前。他根本没把这个毛孩子放在眼里,所以也未动用武器。 二马交错,两人都伸出一只手来抓对方。不料霍去病手一伸,便将那汉子提下了马,扔在地 上。张县令大惊,指挥身边的兵勇们:"都给我上!"五名兵勇跃马向前,全都持刀操枪而 上。霍去病也不拿武器,从身后抽了出弓来,抵挡对方的大刀和长枪。只见他精神大振,愈 战愈勇,那一张弓,连推带拉,转眼间,居然把三个兵勇弄到马下。其余的两个害怕了,渐 渐后退。 张汤却大怒。"你们这些兵勇,白白吃皇上的官粮!难道拿不下一个小毛贼?全给我上, 团团围住,敢后退一步者,斩!" 武帝听了他的话,又看看张汤其人,不禁微微点头。众兵勇团团而上,围住霍去病。霍 去病全无惧色,越战越勇。东方朔拔剑欲出,被武帝止住。霍去病继续战斗,又将五人挑落 马下。 武帝大为高兴,连声叫好。 突然,又有一阵马蹄声传来。只见五六匹马从一边杀过来。为首一人,短小精悍,手持 一把大刀。 张汤看了一眼,不由得大惊。他大叫道:"郭大侠,你怎么来了?" 众人也都一惊,原来这人就是威名远扬的京畿大侠郭解!武帝也曾听说过此人,行侠仗 义,颇有名声,不过今天看起来,不像有什么大能耐。 那郭解端坐马上,冷冷地说:"什么人,敢在本人的地盘上斗殴?" 武帝吃了一惊,这是你的地盘? 张汤却变了一副笑脸。"原来是京畿郭大侠。这是杜县县令张大人,在此捉拿案犯,大 侠快来帮忙!" 郭解却不搭理他:"案犯?就这么个孩子,也是案犯?" 张汤当然要辩解:"正是!他们在皇上的上林苑附近狩猎,还骚扰杜县的百姓,庄稼被 他们弄坏了许多。大侠既然来了,何不助官府一臂之力?" "我不管什么官府,什么案犯,你们这么多人,围攻一个小孩子,就是以强凌弱,本大 侠决不袖手旁观,得治治你们!"不料那郭解竟如此说话。 张汤不干了,"郭大侠,难道你不帮官府,要帮毛贼吗?" 郭解反唇相讥:"我看你官府的人,倒有点像毛贼呢。" 众人哈哈大笑。 张汤有些恼怒。"好啊,都说杜县有位京畿大侠,无法无天。如今在本县的地盘上,在 县令面前,你就敢为非作歹?" 郭解笑了笑:"我郭解不管你官多大,就是皇上老爷子在此,我也要讲个公道。你们以 多欺少,以强凌弱,本大侠管定了!" 张汤叫道:"那好,先把这个无法无天的郭解拿下!" 不料兵勇们不是向前捉拿郭解,反而纷纷向后退去!张汤大怒,忙将其中一个大个子拦 住。那大个子向张汤求饶:"张公子,求求您啦,我们就是一百人,就是吃了豹子胆,也不 敢和他打呀!" 张汤大声喝道:"废物!官府养你们有什么用!" 那兵勇说:"不是没用,这大侠太厉害,得罪他,我们全家都别活了!" "混蛋,你就不怕官府让你不活吗?" 众兵勇一齐下马,跪倒在地,口中齐叫:"大人饶命,大侠饶命,我们要活命,不想打 啊。" 武帝心想,今天倒是看着了新鲜事。居然有人不怕官府,官府的人还怕他。他向东方朔 呶呶嘴,"去,上去问问。" 东方朔拍马上前:"都起来,都起来!今天咱们有缘相会,我们老爷想知道你们都是什 么人。" 郭解问道:"先说说,你们是些什么人?" 东方朔双拳一拱:"这是我们庄主;那位小孩,是我的干儿子。" 郭解趁着月光,看了武帝一眼。"你们庄主?长安方园几百里,没有我不认识的庄主。 你们到底是谁?还有你自己,叫甚名谁?" 东方朔拍了拍自己的剑:"本人是东方一剑,久仰京畿大侠郭大人威名,今天有幸相会。 多谢您仗义执言,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郭解犹豫了。"东方一剑?是东方第一剑?还是东方一剑?" 东方朔当仁不让:"本人不敢妄称东方第一剑,如果大侠您都取不走我手中的剑,当然, 我就是东方第一剑喽?!" 郭解点点头:"好!那我就来成全你,让你成为东方第二剑!"说完,他纵马向前,与 东方朔刀剑相对。 二人在马上,斗起刀剑之法。那郭解一把宝刀,削铁如泥;而东方朔那把利剑,是他学 成剑术后师傅所赠,岂非罕见之宝?一个是短小精悍者挥着宝刀,另一个是瘦削身影伴着宝 剑,刀光剑影之下,两人轻若闪电,柔若神猿,相斗二十余回合,居然不分胜负。众人看得 是热闹,只见二人闪转腾挪,谁也不曾伤得了谁;而武帝和霍去病他们两个,却深知刀剑门 道,他们发现,东方朔渐渐不支。突然,东方朔变化招数,躲开郭解刀锋,其剑法诡谲,滑 稽好玩,每每向郭解要害刺去,剑到跟前时却又转变剑锋,滑向一边。郭解也大大称奇,与 之又斗二十余回合。 霍去病有点沉不住气,叫道:"干爹!你劳累一天,而他是以逸待劳,这样不公平!" 郭解说:"那好!你小子也上吧,这样就算公平啦!" 霍去病冲上前来,与东方朔共战郭解。郭解从容应对,一个对俩,全无弱势。武帝在一 旁观战,对三人都十分欣赏。每见一个好的招法,他都点头,暗暗称道。 杨得意小声地说:"陛下,今天我们可都大开眼界啦。" 武帝点点头:"是啊,有这些奇才,我大汉要是不能称雄于世,那朕也就枉有天下了!" 杨得意仍是小声地说:"陛下,我们得回宫啊!不然,明天早朝可就没人啦!" 武帝也小声回答:"不急。哎,好像你和东方朔见过那个小法曹?" "可不是,那小子,自小就狠着哪" 话没说完,只听一阵叫喊,又有几百名官兵到来,将这里团团围住。原来,张汤趁东方 朔与郭解对阵之际,不知从哪儿又搬来了援兵。 杨得意说:"陛下,那小子搬兵来啦。" 武帝点点头,心想,这张汤也够快的。 郭解与东方朔等三人打得正在兴头上,全然不顾什么援兵。 张汤却大叫:"好啦,都别打啦!在这儿逞什么英雄?全部给我到县衙去,不然,我可 要不客气啦!" 郭解跳到一旁,说"你小子真是扫我的兴。好,东方一剑,今天就算我赢不了你。" 东方朔气喘吁吁:"那你承认我是东方第一剑啦?" 郭解无奈地说:"就算你是,行了吧!我们暂且打住,看我要这个不知深浅的小狗官好 看。来人!" 他的几位随从答道:"郭爷,小的们在!" 郭解手一挥,说道:"你们几个,从这小子带来的人堆里打他个五出六进,敢吗?" 众随从乐了,"这有何难?只要郭爷吩咐,他们就没命啦!" 张汤却着急了:"好啊,你们这是反抗官府,是犯上作乱!可是要被诛灭九族的!" 郭解边笑边说:"你小子再不识相,我先诛了你的九族!" 官兵们见郭解的人要杀过来,纷纷后退。 郭解笑了。正当他的随从要冲入官兵之中时,远处又传来一阵马蹄声。原来是卫青、公 孙敖等人带御林军三千,持火把而来。 杜县的官兵很识相,让出一条道来。此时东方已经发白。 卫青急忙冲过来,到武帝身边,翻身落马。"皇上!臣等半夜未见皇上归来,恐陛下迷 路,特来接驾!" 众人一听说眼前是皇上,吓得面面相觑。 张丰粱毕竟是县令,他连忙跪到地下,连连磕头。"皇上,陛下!小臣该死!小臣不知 陛下驾到,出言不逊,冲撞了圣驾,小臣死罪!" 杨得意幸灾乐祸地说:"我早就说了,你们活得不耐烦了。尤其是张汤那小子,狂到你 姥姥家去啦" 武帝再次挥手,止住杨得意的话。他问道:"杜县县令,你叫什么名字?" 张丰粱边磕头边说:"启奏陛下,小臣姓张,叫张丰粱。" 杨得意一旁说:"丰粱,还丰肉哪。" 武帝指了指那个早陪着县令跪下的年轻人说:"那个小法曹,是什么人?" "启奏陛下,他叫张汤,是小臣的儿子。" 东方朔插话了:"陛下,这爷儿俩,一个是多多的粮食,另一个有汤,在一起可是一道 美餐啊!从昨晚到现在,我们可没吃东西啦。" 武帝被他说得哈哈大笑。 张丰粱听到这里,忙叫道:"陛下饶命,饶命!犬子张汤,年少气盛,冲撞了陛下,请 陛下开恩。" 此时张汤跪在地下,不时抬起头来,看一眼皇帝,但面上毫无惧意。 武帝觉得好奇。他叫道:"张汤!" 张汤小心翼翼地说:"微臣在。"声音很沉稳,一点都不像他父亲那样,颤抖着。 武帝问:"你知罪吗?" 张汤从容回答:"微臣骚扰圣驾,有罪。可是微臣不知圣驾在此,不知者不为过,况且 微臣为了京畿治安,保护京城,似也无罪。" 武帝暗暗称奇,心中说,说得好!他又问:"你深更半夜的,怎么知道朕等数人,在此 打猎?" 张汤来了精神:"启禀陛下,微臣负责一县治安,决不敢有半点懈怠,除了有兵勇巡逻 以外,终日派人扮作百姓,了解各方情况,快速向本法曹报告。只要有人进入本县,本法曹 都会知道。" 武帝眼睛一亮,面露喜色,自言自语地说:"好!没料到,在小小的杜县,竟会出现这 种吏治人才。" 杨得意向东方朔靠了靠,小声说:"糟糕!皇上这回要用这小子了。" 东方朔也小声地回他一句:"长安的大臣们,将要变成一拨一拨的死老鼠喽!" 武帝听他两个说笑,也不理会。他向县令道:"张丰粱!" 又是颤抖的声音:"臣在。" 武帝说:"你为官一方,不知如何治理百姓,全靠儿子帮你张罗事情,自己首鼠两端, 冲撞圣驾,知罪吗?" 张丰粱还是磕头:"小臣知罪。小臣知罪。" "念你生性懦弱,免你一死。快回府收拾行装,朕赏你良田百亩,回家耕种去吧!" "小臣谢谢主隆恩。" "不过,你这儿子,朕可带走啦!" 张丰粱马上又磕头:"皇上饶饶命!小的就这一个儿儿子,从小就 由着他胡胡来,小人教子无方,恳请陛下饶过犬犬子吧! 武帝这回生气了:"胡说!你以为朕要杀他?朕要用他!他比你,可是强过百倍啊,朕 要让他在廷尉府磨练磨练,朕的吏治,将来说不定要靠他呢!" 张丰粱这才停止颤抖,不过他的头磕得更快:"小的知道了,小的谢皇上大恩大德。" 张汤也跟着叩了三个头:"微臣谢陛下知遇之恩,来日定当以死相报!" 东方朔听到这儿,对杨得意说:"不吉利,不吉利。刚被封官就说死,不吉利。" 武帝四周环视一下:"还有那位郭大侠呢?" 郭解早已下马,但未跪下。"草民郭解在。" 武帝问道:"你知罪吗?" 郭解说:"草民郭解,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无意之间,为皇上解围,不曾有功,但也 不知有罪。" 武帝大声说:"大胆!你聚众一方,对抗官府,还能说不知何罪?" 郭解辩解道:"皇上!草民世代居住京郊,从不为非作歹,只是草民生性耿直,爱抱不 平。最恨恃强凌弱之人,刚才见官府以众欺寡,所以才出手相救,申张正义。" 武帝有些生气了。"好个申张正义,这么说,官府也不在你的眼里!朕今天已经看到, 要是官府做了你们不满的事,你就要反抗官府喽?" 郭解直着头说:"草民上秉天意,下解民意。不符天意和民意者,草民一概不容。" 武帝问道:"官府都由你来不容,还要朕做什么?早晚你都是反贼!给我拿下!" 东方朔翻身下马,拉住武帝的缰绳。"陛下!臣以为郭大侠所说,和陛下所言,正是一 个意思啊。" 武帝不解地说:"什么?他和朕是一个意思?" 东方朔说:"可不是吗!臣听郭大侠说,他上秉天意,下解民意。不符天意和民意者, 一概不容。和陛下所言,正是一个意思啊。" 武帝问:"哪里是一个意思?" 东方朔慢慢地说:"陛下,他上秉天意,您是天子,天意就是您的意思。下解民意,就 是老百姓的心里话。陛下一代明主,从来都是天意和民意归为一统的。如今有人愿按陛下您 的意志和百姓的心意办事,不正是您所希望的吗?" 武帝幡然醒悟:"唔"面色略有改变。 东方朔接着说:"微臣所知,原是耳闻。今日见到郭大侠,方知其所作所为,真有千古 义侠风范。司马子长,你过来!"边说,边将司马迁拉下马来。 "陛下,微臣对郭大侠的了解,也都是听别人所说。这司马迁是今日太史公司马谈之子, 不单精通历史,对今天的游侠也十分熟悉,陛下不妨一问。" 武帝被东方朔引到这个道上,当然就要问了。"司马迁,你对这等游侠之事还有所了解? 说来与朕听听!" 司马迁微微施礼,说道:"陛下,微臣帮助我父搜集史料,曾经游历名山大川,听说民 间有不少侠义之士。而京畿郭解,实为天下游侠中罕见之人。" 武帝:"噢?" 司马迁继续说道:"郭解有一个姐姐,只有一个独生子。这孩子骄生惯养,不务正业, 一日与人斗殴,将人杀死。他自仗舅舅是郭大侠,不到官府自首,反到躲起来了。郭大侠得 知此事,将其外甥亲自捉拿归案,为那人偿命方为完事。" 武帝一怔:"噢?张汤,果有此事?" 张汤如实回答:"确有其事。" 司马迁接着说:"微臣还知道,他" 武帝挥了挥手,"不用说啦。郭解确实为人中豪杰。朕命你为待诏公车,为朕奔走,不 知何如?" 不料郭解并不谢恩,反而说:"启禀皇上,草民深谢陛下恕罪。不过小人久居草野,生 性不能与官场相融,况且家有八十老母,需草民侍候。恳请皇上让草民仍在京郊草莽间自求 活路。若陛下用得着草民之时,草民自当效力。" 武帝大声道:"你敢抗旨?" 东方朔见皇上要生气,就劝说道:"陛下,罗卜白菜,各有所爱。他是林中飞的鹰,不 是笼中养的鸟。你要把他养到笼子中,说不定就会急死闷死的。再说,象我东方朔这样,笼 中的鹦鹉,已够您烦的了。哪一天,您想要这只鹰的时候,臣就替您领回来,不就是了吗?" 武帝听了这话,觉得也有道理,于是点了点头,若有所思。突然,他脸一拉,"不行! 郭解,朕命你回家安顿老母,一个月内,到御前报到,不然,以抗旨论罪!" 东方朔:"陛下,这--" 武帝不容他再说话:"东方朔,卫青,我命你二人督办此事。一个月后,郭解不能到京 履任,我拿你二人是问!"说完,勒马就回。 卫青和公孙敖不敢怠慢,忙带三千兵马护驾而去。张汤却不管他的老爹还在地下跪着, 自己跟着皇上的大队人马走了。 余下的人,面面相觑。郭解头也不回,带着随从,也走了。 东方朔无奈地摇了摇头,眼看着郭解消失在茫茫黑暗之中。不是霍去病拉他一把,他还 不知道回马去追赶皇上呢。 分类:秦汉历史 书名:天纵其才 作者:龙吟 |
- Details
- Category: 天纵其才
《天纵其才》第14章 颍水清浊杜县县城东郊的官道上,慢腾腾地走来三个骑马的人。这三人是客商打扮,一个年纪稍 大,三十来岁,是东方朔所扮;另一个年纪轻轻,文质彬彬,乃司马迁;还有一个十四五岁, 膀大腰圆,当然是霍去病了。从他们人困马乏的样子上看得出,几个人大概已经奔波一天了。 那个年轻而文弱的,便是太史令的儿子司马迁。他这次又能跟随东方朔出游,显得十分高兴 。 虽然疲倦的神态挂在脸上,但他的兴致还是三个人中最高的。 "东方大人,这样寻找卫将军,恐怕再过两天也找不到呢。"司马迁一边说,眼睛却向 四周搜寻着。 懒洋洋的霍去病,此时突然象想到了什么,他让马挨近东方朔,机灵地说:"干爹,我 听舅舅讲过,如找人找不到,最好去驿站附近等着,那儿消息最多呢。" 东方朔从马上伸出手,捏了一下霍去病的耳朵,说道:"你怎么不早说?他这么教你, 那他就准在那儿!" 三人飞马向城东的驿站奔去。 未见驿站,已见酒店。三人远远望去,只见一匹熟悉的大白马在门旁吃草。见到东方朔 等人马来到,那马如同见到了朋友,咴咴在叫。随着马的叫声,卫青从小店内走了出来。 卫青惊讶地:"东方兄,哦,司马公子,你们怎么来了?" 霍去病急忙跳下马来,叫道:"舅舅,皇上已经下令,对匈奴开战了,我们寻你回去, 要上战场呢!" 卫青不解地问:"东方兄,皇上果然这么急于与匈奴开战?" 东方朔叹了一口气。"唉!还不是那田鼢,想封侯拜相?他与王恢早就合计好了,要拿 三十万大军的性命当儿戏呢。" "那,皇上就同意了他们的计划?" 东方朔跳下马来,边走边说:"皇上刚刚亲政,又是雪耻心切;谁也没想到窦婴窦大人 主张和亲,浇了皇上的冷水。皇上一怒之下,就发了王恢、李广和韩安国三十万大军!" 卫青焦急地问:"那,谁为大军统领?" "当然是田鼢啦!" 卫青说:"他连马都骑不好,怎能与匈奴打仗?" 东方朔找个地方坐下,说:"先弄个武安侯当当,再坐上丞相之位,田鼢能不高兴?我 想,他十有八九,不会亲临战场,让王恢统领全军。胜了是他的功劳,败了有王恢替罪。" 卫青不解地道:"那李广和韩安国,他们怎么会听王恢的?" 东方朔又叹一口气:"那就听天由命吧!" 卫青却不这么看。"不行,东方兄,你们寻找郭解去吧,我要奏明皇上,请他撤兵!" 东方朔瞪了他一眼:"大军昨天就出发了!" 卫青一听,急得直瞪眼。"那我们也要去战场,也许能有办法!" 霍去病高兴地跳起来:"好,舅舅,孩儿与你一道去!"说完。就要上马。 东方朔急得大叫道:"给我下来!" 卫青不解地:"东方兄,你这是?" 东方朔沉吟片刻,慢慢地说:"兄弟,太后早就令我一定将你找到,给田鼢护驾。我好 不容易将你支使出来,让你以找郭解为借口,离他远远的。难道你还要回去给他卖命?" 卫青真诚地说:"大敌当前,我不能临阵外逃啊?" "什么临阵外逃?这是皇上的诏命!皇上让我们二人先找到郭解,然后与公孙敖的御林 军会合。" 听到这儿,卫青急切地问:"那公孙敖呢?" 东方朔答道:"他受皇上之命,领着我们那三千死士,守着田鼢呢!如果田鼢不敢出征, 你回去了,不也是瞎子点灯,白费蜡?" "要是田鼢他去了边关呢?" "那他也不会让这三千人亲临敌阵,只会让这些兵马死守着他。你若在军中,还不是干 着急,反倒落个怕死鬼的罪名?" "咳!"卫青气得一屁股坐下。 司马迁走过来,平静地说:"卫将军,我汉朝与匈奴久不开战,此役双方都是试探性的, 料无大仗可打,东方大人的意思是,先旁观一下再说。况且,如果我们找到了郭解大侠,再 去参战,既完成了圣命,又能到战场一试身手,也许会更好一些呢。" 卫青觉得他说得有道理,也就不争了,只是把他刚喝剩的半碗茶,全部倒在口中,咕噜 咕噜喝了个够。 东方朔等他喝完,问道:"怎样?有郭解的踪迹吗?" 卫青抹了一下嘴,说:"这个郭解,哪儿见他的影子!我四处打听,才知道他携带老母, 去江淮一带探亲去了,我正拿不准主意,是追他为好,还是由他去呢!" 东方朔毫不迟疑地说:"追!追不到他,也要给皇上一个说法啊。" 卫青不再往下接话,却问司马迁说:"司马贤弟,你怎么也来了?" 司马迁一笑。"小弟自幼喜爱游览名山大川,又崇尚侠义之事。听说东方大人和您要找 郭大侠,我就跟来了呗。" "那,太史公同意你外出?" 司马迁又是一笑。"家父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才能写得出好文章呢。何况,随你 们出游,家父更是放心啦。" 东方朔安慰他们说:"那,咱们就别着急,今天就在这小酒店中歇啦,明天再起程。店 家,看茶!" "好嘞!"店主高兴得连忙又送上一大壶茶来。 卫青走到店外,来到马前,回头望望长安。 东方朔四人快马前行,东出长安,两天便到了洛阳。他们没有心思去观看洛阳的景致, 先到驿站旅馆打听郭解的情况。功夫不负有心人,果然,卫青在一个小店中探知,三天前, 有一位瘦小的中年男子,骑着一马,另赶着一辆双马拉的篷车,侍奉老母亲路过此地,又向 东南方向走了。四人得知这一消息,顿时高兴起来。他们一合计,纵是郭解有双马拉的车, 也不如他们四个一半的速度,只要路跟对了,三天之后,便能追上。于是四人早起晚停,一 路打听,最后沿着颍水,向女阴方向追赶而来。 女阴就是后来的汝阴。汉代以前,这个地方不知是因为战争频繁,还是其他原因,男人 留下的不多,耕作养蚕,全是女人的事。这里山清水秀,土肥水美,尤其是那颍水,清泉一 般自西北而来,在注入淮水之前,于女阴之处突然开阔起来。水积聚得多,灌溉庄稼也就多, 因此这里成了淮北的富庶之地。如此好的地方,当然谁都想要,二十多年前,景帝于平定七 国之乱后,便将颖地封给了当时的三号功臣灌夫,让他做了颖阴侯。 颍水边上,这天来了一辆漂亮的马车。这车比常人用的车大一些,上面有竹木制成的顶 篷,由两匹好马拉着,虽说路不太好,车行倒也不慢。马车后面,郭解骑着一匹黄膘马,精 心守护。那篷车的侧面,布帘儿不时地被掀起,车中的老妇人不停地观赏着岸边的景色。 正午时分,郭解与老母来到河边的一片树林中。绿林掩映间,好像有一人家。郭解知道 老母亲坐累了,便喝住马,停下歇息,准备吃点东西再走。 车刚停下,便听到一阵清脆的歌声从河边传来。郭解望去,只见一位绿衣女子,一边捣 衣,一边唱歌。而在河边不远处,有三个恶少,正鬼鬼祟祟地向这女子靠过来。 "山青水更清哎,小女子心儿净哎"唱到这儿,那女子抬起头,发现三个歹人。 年纪大一些的恶少走过来:"小女子,歌唱得真好。来,让爷看看。"说完就要用手去 摸那女子的脸。 捣衣女白了他一眼,没理他,低下头,继续用棒槌捣衣。 另一个长得非常难看的恶少说:"啊哈!小娘子,白眼多不好看,要给爷一个媚眼,才 好呢!" 捣衣女气愤地说:"别仗着你们是灌家子弟,真是无法无天了!快滚!" 还有一个恶少,腰间悬着一把带鞘的长刀。"嗬!好厉害!两位哥哥,我们玩遍了颖川, 怎么没见过这个小女子。" 年长的恶少回答道:"是啊,今天我们福气又来啦!"说完,他把女子拉起来,用另一 只手托起女子的脸,就要凑过去。 那女子拿起捣衣棒,对着他捣了一下,那恶少大叫一声,落入水中。 鬼脸恶少气得大叫:"他娘的,你还敢动手?老子弄死你!"说完用胳膊勒住那女子的 脖子。 持刀恶少将刀鞘递给水中的那位,把他拉上岸来。 上了岸的年长恶少也不生气,他把湿漉漉的上衣脱下,叫道:"来,把她的衣服脱下来!" 鬼脸恶少淫笑着,伸手就要去剥女子的衣服。那女子拼命反抗,嘴却被鬼脸恶少用手捂 住。 另两个拥也上来,只听"嗤"的一声。女子的上衣被撕烂,露出红红的肚兜儿来。 三个恶少急不可待地要往下进行,突然,一支利剑"刷"地出现在眼前。 鬼脸恶少回过头:"他娘的,灌爷家的事情,谁敢来管!" "你郭爷爷天生就爱管这种事!"郭解说完,飞起一脚,将鬼脸恶少踢到水中。年长的 恶少夺过少女手中的捣衣棒,与郭解对打起来。郭解一剑,将棒槌砍为两截。年轻的恶少此 时则抽出腰刀,摆开了架式。 鬼脸恶少也爬上了岸,他从靴子中掏出短刀,要与郭解拼命。 这三个兔儿崽子,哪是郭大侠的对手,只不过五六招,他们两个重伤,一个跪在地上求 饶。 郭解收起剑来:"说,你们是谁家恶少!" 年长的恶少急忙求情:"壮士饶命,我们是灌夫灌大人的侄子,这颖川一带,都是我们 灌家的封地。" "原来是灌夫家的贼子。凭你们老子的功劳,就该横行一方吗?" 年轻的恶少看了一眼飞在远处的刀,颤抖着说:"爷爷饶命,小的们再也不敢了!" 郭解大喝一声:"滚!" 三位恶少连连磕头:"是,是,这就滚,这就滚。" 那捣衣女忙将衣服穿好,半跪着施礼道:"小女子谢谢大人救命之恩。" 郭解这才正经地看了一眼那女子,果然花容月貌。"咳!你在这儿唱歌,能不惹事生非 吗?" 捣衣女一脸天真无邪,委屈地说:"奴家就住在河边!难道奴家连衣服都不能洗了,歌 都不能唱?" 郭解想,她说得也是啊。罢了,我先回岸上,看看母亲如何,然后再说吧。 那女子却不干了。"喂,恩人,你不能走!" "为何?"郭解停了下来。 "今天,他们被打了,小女子在此就没有立足之地了!" 郭解迟疑了一下:"此话怎讲?" "恩人哪!你不知道,这方圆百里,全是灌家的天下!您打完他们,转身就一走,可是, 小女子还能有活路?" 郭解望了望岸边老娘的车,无奈地说:"咳!这我就无能为力了!"说完起身便上岸。 突然,一个黑衣蒙面人出现在面前。 那女子叫道:"小心,他们的人来了!" 郭解心想,来得这么快?干吗还要蒙面?不对。"你是何人?何不露出真面目?" 那黑衣人笑了一笑:"郭大侠,救人救到底。你这么走啦,这小女子怎么办?" 郭解大惑不解:"你是谁?既然认得我,何不取下面罩来?" "别管我是谁,要么你带着她走,要么,吃我一剑!"黑衣人说着,那剑就到了跟前。 郭解大怒,拔剑与之相斗。两剑相交。战十余回合,黑衣人的剑法变得诡谲多端起来。 郭解大吃一惊,跳出一丈多远:"啊!原来是东方一剑?" 黑衣蒙面人笑了,揭开面罩。原来是东方朔。 东方朔大笑道:"大侠,好眼力!不过,我不是东方一剑,是东方第一剑!" 郭解不想和他争论。"东方大人,你不在皇上面前效命,怎么到这儿来了?" 东方朔将剑收起:"大侠,皇上看重你的武艺,让我来请你入朝呢!" 郭解问道:"难道真是皇上让你来找我?" "说的对!你看那边,还有卫青将军,司马公子,都是专程来此找你的!走,见过他们 去。" 郭解边走边摇头。"东方大人,恐怕郭解难以从命啊!" 卫青和司马迁过来,与郭解施礼。 霍去病看了刚才那出戏,还在兴奋之中,他又拍手,又跳跃。 东方朔继续问道:"大侠,为何不愿为皇上效力?" 郭解想了一想。"不瞒众位,你们都以为皇上是圣主,我看未必。" 众人都吃了一惊。东方朔问:"此话怎讲?" 郭解坦然地说:"我是说,皇上虽是有为之君,可将来未免独断专行,暴烈成性。你们 在他身边,终要大吃苦头的,何必要拉着我一道,受他管束呢?" 东方朔为之一怔。停了片刻,他说:"郭大侠,我等就算是遇着半个明主,也是生逢其 时了。能为社稷建功立德,就是没有好的结局,也算是没有虚度此生。" 郭解反过来问:"东方大人,难道我在江湖行走,就不能为社稷,为百姓建功积德?" 东方朔点点头:"大侠说得也是。只是,这次你不跟我们走,我等难以复命呢!" 卫青和司马迁也点头说:"是啊,郭大侠!" 郭解看了看四位,无奈地说:"东方大人,三位兄弟。恕我难以从命。我陪母亲前来女 阴,找我的姨父和姨母。不料他们在此做生意,却忍受不了灌家的欺行霸市,于一年前到蜀 都的峨眉山去了。待我陪母亲到了峨眉,见过姨母,安顿了母亲,再与你们到长安不迟。" 东方朔看了看远方的篷车,心想:"真是个孝子,母命重于君命。"他点头说:"大侠 一诺千金,我等不再强求。只是这女子,如何是好?" 郭解顺水推舟:"那就请你们带走吧,我千里迢迢的,怎可携女子同行?" 卫青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他们心想,你倒是轻松了,我们怎么办? 东方朔笑了一笑:"郭大人,我们单人匹马,怎可带女子同行?还是你,有一辆车,只 要老太太许可,给她老人家添个伴,有何不好?" 郭解无奈:"不过得问问她,家中还有何人。" 东方朔走过来:"请问小女子,你姓什名谁?家中还有何人?" 那女子流着泪说:"小女姓霍,名叫云儿。父亲霍仲孺原是秀才,因交不起灌家的地租, 三年前和母亲一道,被逼而死。" 霍去病却高兴了:"她与我同姓,该是我姐姐!" 卫青瞪了他一眼,霍去病没再吭声。 郭解听到这里,愤怒地说:"那灌夫老贼,在朝中作威作福,还纵容子孙如此鱼肉乡民。 东方大人,难道你就愿与这等人为伍朝中?" "那大侠你说,该怎么办呢?" "别看我郭解不在朝中,也定会设法,除去此贼!" 东方朔说:"若是皇上除去此贼,你会去朝中效力么?" 郭解并不回答,却回过头来问那女子:"霍姑娘,你家中还有何人?" "小女子还有一个小弟,才十岁,叫霍光。小弟平日不愿出门,只在家中,闭门读书。" 霍去病又高兴了:"那你叫他出来吧?" 那女子用手作喇叭状,尖声地叫道"弟弟!霍光!快出来!" 不一会儿,一个十余岁的男孩从小屋里走了出来,手里还拿着几只竹简。他看到眼前一 帮人马,呆了片刻;看到他姐姐向他招手,便一遛儿小跑地来到跟前。 众人见这孩子长得敦厚可爱,和霍去病真有点像一对兄弟。 东方朔乐了:"还真像我的干儿子!" 霍去病走过去,拉着霍光的手:"来吧,跟我们到长安去!" 霍光望了望姐姐,不吭声。他的目光投向河中。突然,霍光叫道:"姐姐,你看,颍水浑浊 了!" 众人望去,果然河水在变浊。 霍云儿激动地跳起来。"好啊,颍水浊喽!" 众人不解,这河水浑浊了,只是坏事,他们为什么如此高兴?司马迁走上前来,问道: "姑娘,颍水浊了,没法洗衣服,有什么好处?你们为什么高兴?" 霍云儿答道:"我们这儿的小孩子,几年来,都喜欢唱这首歌:'颍水清,灌氏宁;颍 水浊,灌氏族。'好啊,颍水浊喽,灌氏要被灭掉九族喽!" 司马迁忙掏出笔来,将这句话记在一块竹简上。 东方朔看了看远方,他担心灌家人会找过来。"霍姑娘,别唱了。你是随郭大人走呢? 还是跟我们去长安?" 霍云儿脸色一红:"小女子不会骑马,就让我们坐车吧。" 东方朔乐了:"啊哈!郭大侠,这回,可不是我东方一剑逼你的吧!" 郭解脸上也红起来。"要等我回禀母亲才好。" 不远之处,马车的门帘打开了,露出了老太太的慈祥面容。"儿啊,救人救到底,就让 他姐弟俩随我们走吧!" 东方朔和卫青、司马迁等人面上露出笑容。只有霍去病,有点失望的样子。他拉着霍光 的手,恋恋不舍。 突然,远处传来嘈杂声。只听有人大声喊叫:"不要让那马车走啦!" 郭解拔出剑来,准备迎击。 东方朔连忙阻住:"大侠,这里还有四把牛刀呢。你快领着他们走,不必惊动老太太。 灌夫老贼这儿的九族,就让我们先灭他一支!" 郭解很不情愿地将剑收回。"哼,便宜了他们!"他向众人作了一揖,"诸位,后会有 期!"霍光叫道:"我家中还有竹简呢!" 霍去病一下子将他抱上车,"啥时候了,还竹简呢!真是书虫子!" 郭解将霍氏女子推上车,然后一挥鞭子,马车飞驰而去,他本人则上马,随车疾驰。 卫青叹道:"真是侠行如风啊!" 司马迁更是用羡慕的眼光送他们而去。 不远处,三位恶少裹着受伤的头,带着二三十人,手持武器,喊杀过来。 霍去病拔出剑来,"舅舅,干爹!这回该让我开开杀戒了吧!" 东方朔:"好嘞!你小子有能耐,就使吧!" 霍去病的一把剑,如切瓜剁肉,乱砍起来。众家丁急忙将他团团围住。霍去病毫无惧意, 越战越勇。 卫青更不说话,拔出刀来,风一般地扫过去! 司马迁也拔出剑来,与灌家的恶少们战成一团。 东方朔更不用说,专用那把奇特的剑,每一下都刺向灌家人的要害之处。不一会儿,十 余人倒下,剩下的受了伤的,都抱着头,往回鼠窜。 分类:秦汉历史 书名:天纵其才 作者:龙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