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到过岳阳楼,却作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并因此帮好友脱困

他没到过岳阳楼,却作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并因此帮好友脱困

范仲淹,字希文。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北宋初年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出任参知政事,发起“庆历新政”。不久后,新政受挫,范仲淹自请出京,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皇祐四年(公元1052年),改知颍州,在扶疾上任的途中逝世,年六十四。累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而流传千古又家喻户晓的,是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范仲淹创作《岳阳楼记》的时候,正是一生中心情最为灰暗郁闷的时候,当时,庆历新政宣告失败,范仲淹被贬邓州,身心俱疲。好友滕子京来信,请求他为重新修竣的岳阳楼写一篇文章,范仲淹满口答应。可问题来了,此前范仲淹并没有见过岳阳楼,文章从何做起?滕子京早就想到这个问题了,随信附上了一幅《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图构思,文采飞扬,所有关于洞庭湖气势恢宏的描写,都是他凭空想像的,而文中触景生情,感同身受抒发的爱国忧患情怀,都是当时真实的内心写照。《岳阳楼记》遂成千古名篇,令人不得不赞叹范仲淹的妙笔生花,更难得的是他或居庙堂之高,或处江湖之远,都能以身为国的英雄气概,以及忧国思乡的高尚情操。

《岳阳楼记》开篇写道“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滕子京何许人也?滕子京又叫滕宗谅,字子京,与范仲淹是同科进士,两人互为年交,友谊深厚。滕子京既有文才,又有战功,历任泾州、庆州地方行政长官,曾被陕西军事统帅郑戬告发,说他在地方上贪污腐化,滥用钱财。后再遭御史梁坚弹劾,浪费公款钱十六万缗,滕子京担心连坐太多,遂焚毁帐册,籍没姓名,公然采取对抗组织调查的强硬态度。那么,滕子京的数额巨大的钱财都做什么了?分给手下以及馈赠故友旧交了。时为参知政事的范仲淹全力营救,建议只降一职。但梁坚的上司御史中丞王拱辰,愤然不平,据理力争,后来在范仲淹周旋下,滕子京最终没有被治罪,而是贬谪巴陵郡,到岳阳任市长去了。

滕子京到了岳阳后,并非百废待业、夙夜忧心而勤政爱民,当时,岳阳民不聊生,饿殍遍野,滕子京不知体恤民情,轻徭薄赋,相反,他并未吸取当初的教训,而是搜刮民财,重修岳阳楼,为自己树碑立传。除了征收赋税以外,还以官府的名义清理历年民间欠债者,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几部门联合重拳打击“老赖”,政府发威了,谁敢欠债不还?不长时间,滕子京就所得欠债近万缗,他把这些钱牢牢掌握自己手中,不设帐本,不许别人过问,一部分用来修建岳阳楼,另一部分,自然落入了自己腰包(见《涑水纪闻》)。不过,滕子京这个人比较豪爽仗义,对待朋友挥金如土,所以《宋史》上才会说他“倜傥自任,好施与,及卒,无余财。”

滕子京耗用民脂民,修建了宏伟壮丽的岳阳楼。岳阳楼建成后,为了千古留名,滕子京极力邀请天下名士为岳阳楼舞文弄墨,增添光彩。范仲淹是他邀请名单上最重要的一个,范仲淹不管岳阳楼是怎样建成的,挥毫而就《岳阳楼记》。而且,开篇就不吝溢美之词,“政通人和,百废待兴”。

滕子京后来怎样了?因为范仲淹这篇名动天下的《岳阳楼记》,更因为具有巨大影响力的范文正公的歌功颂德,滕子京引起了时任帝国一把手的宋仁宗的好感,两年后,从蛮荒的小郡巴陵调任富庶而有小汴京之称的徽州,一年后,又转迁更加繁华的苏州,上任不久后,因病卒于苏州。滕子京在当时,乃至后世都是一个比较有争议的人物,除了善于敛财以外,滕子京也做过不少好事,譬如,他曾在治所湖州等地兴办学堂,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善治水患,疏浚江河,兴修水利工程等等。滕子京当时请了许多名人为岳阳楼写记,唯独范仲淹所写的这篇《岳阳楼记》成为千古名篇,亦算功德无量,而滕子京如果不是因为范文正公的这篇文章,谁还会记得这样一个在浩如烟海历史中的小人物呢?

(本篇完)

Add comment


Security code
Refr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