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tails
- Category: 中国古代小说
第三二四回 卢循以兵寇建康
却说刘裕北伐南燕时,徐道覆劝卢循乘虚打入建康,循弗听,曰:"刘裕既伐燕地,则建康不复虚矣。加之裕善用兵,必留重戍险隘,未可轻动也。况今冬寒,不如坚守,以待天时。外结英豪,内修农事,选精锐之兵,乘虚而进,救左则攻右,救右则攻左,我不劳而彼困惫,未及三年,可坐而取胜也。今舍妙胜之策,而决成败于一时,恐不如意,悔之无及。"道覆又曰:"将军久住岭外,岂将此传之子孙耶?正以刘裕难与为敌也。今裕顿兵坚城之下,未有还期,我以此时领军士攻击何、刘之徒,如反掌之易耳!不乘此机,苟求一日之安,裕平齐后,以玺书征君,自将屯豫章,遣诸将率锐师过岭,恐将军不能当也;若先克建康,倾其根蒂,裕虽南还,无能为也!"循乃从之。
初,徐道覆计使人伐船材于南康山,至始即贱卖,居人争市之。至是悉白取之以装舰,旬日办成。循从道覆之计,分兵三队攻卢陵、南康、豫章三郡。郡守因裕抽兵北伐,无兵守御,惧皆奔逃,被循所占。循既得三郡,徐道覆又谓循曰:"今虽连得三郡,皆是冲要之处,若江陵刘道规来取,吾难守也!吾自以兵去攻,公可速遣人入蜀,说谯纵以兵寇江夏,使彼不遑来也。"循从其计,即使人入蜀见谯纵曰:"卢将军以众入建康,恐刘道规、何无忌攻其后,将军若能攻江陵,敌住二人,倘得京邑,以西地属公,共结为唇齿,永为和好,誓不相侵。"
谯纵闻言,即遣荆州刺史谯道福同桓谦引兵三万来寇江陵。
○僧术
黄生,故家子。才情颇赡[1],夙志高骞[2]。村外兰若,有居僧某,素与分深[3].既而僧云游,去十余年复归。见黄,叹曰:"谓君腾达已久,今尚白■耶[4]?想福命固薄耳。请为君贿冥中主者[5].能置十千否?"答言:"不能。"僧曰:"请勉办其半,徐当代假之。三日为约。"黄诺之,竭力典质如数[6].三日,僧果以五千来付黄。黄家旧有汲水井,深不竭,云通河海。僧命束置井边,戒曰[7]:"约我到寺,即推堕井中。候半炊时,有一钱泛起,当拜之。"乃去。黄不解何术,转念效否未定,而十千可惜。乃匿其九,而以一千投之。少间,巨泡突起,铿然而破,即有一钱浮出,大如车轮。黄大骇。
既拜,又取四千投焉。落下,击触有声,为大钱所隔,不得沉。日暮,僧至,谯让之曰[8]:"胡不尽投?"黄云:"已尽投矣。"僧曰:"冥中使者止将一千去[9],何乃妄言?"黄实告之,僧叹曰:"鄙吝者必非大器。此子之命合以明经终以[10];不然,甲科立致矣[11]."黄大悔,求再禳之。僧固辞而去。黄视并中钱犹浮,以绠钓上,大钱乃沉。是岁,黄以副榜准贡[12],卒如僧言。
异史氏曰:"岂冥中亦开捐纳之科耶[13]?十千而得一第[14],直亦廉矣[15].然一千谁贡,犹昂贵耳。明经不第,何值一钱!"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注释"
[1]赡:富足,富。
[2]夙志高骞(qiān牵):一向志在高飞。夙,昔日,素日。高骞,高举,高飞。喻指飞黄腾达。骞,飞。
[3]分(fèn奋):情分。
[4]尚白■:尚着白衣,即为平民。白■,细而洁白的夏布。
[5]冥中主者:指迷信所谓阴世主持福禄之神。冥中,冥冥之中,指阴世。
[6]典质:抵押物产。
[7]戒,告。
[8]谯让:犹诮让,责备。
[9]将:持,拿。
[10]合以明经终:该当以贡生终老。明经,明清时代对贡生的敬称。
[11]甲科,明清时代指进士。
[12]副榜准贡,即副贡。副榜,指乡试副榜。明嘉靖年间始设,清因,之。副榜录取者准作贡生,称副贡。
[13]捐纳:封建时代政府准许士民以捐资纳粟得官之法,始于秦,历代相沿,为封建时代弊政之一。此指科举考试中,以捐纳取得功名。自明代宗景泰年间始开生员纳资入国子监之例,后扩大及于平民,亦可按例纳款为监生。
[14]一第:一次及第。此指甲科及第。
[15]直:同"值"。
- Details
- Category: 中国古代小说
第三二五回 道规焚书固江陵
当刘道规闻知桓谦等兵至,即聚集江陵诸将商议,诸将惊惧,尽皆失色。道规谓众曰:"吾东来文武,足以济事,汝等畏刀避剑之徒,欲去者吾不相禁。"因喝令夜开门,随其自遁。
众咸惮服,莫有去者。
次日,雍州刺史鲁宗之闻桓谦寇江陵,乃率部下兵从襄阳来救江陵,兵至城下叫门,刘道规命人开门,与鲁宗之入。诸将皆曰:"宗之以兵远来,其心未可知也,使其屯兵城外,不可与入。"道规曰:"人以赤心援我,我若疑之,反为乱矣!"
遂不听,乃自单身出城,迎入府内,共议破敌之策。由是宗之之众感激悦服,皆愿效命而出战。当诸将曰:"刘公自保江陵,使将军檀道济、到彦之领兵二万,共击荀林。"道规曰:"非吾自行不决,而委他人。"因是乃使鲁宗之以兵守江陵,委以心腹,自率诸将以兵十万,进军长驱至枝江,迎着桓谦。两军相遇,交战十合,谦军大败而逃。道规率兵连追二百里,桓谦被道济杀之,旬林被刘遵追及斩之,尽收得桓谦军械辎重。于内擒得一箧文书,道规启箧视之,乃自己部下及江陵士庶降谦之书数百纸,皆言江陵虚实备细,道规不问,尽皆焚之,因此众始大安。道规复以兵还江陵,时鲁宗之闻徐道覆大军至,恐寡不敌众,自引兵走还襄阳去讫。
时百姓闻流言,卢循已克京师,遣道覆来为江州刺史。江陵士庶闻道规已破桓公及焚其处书等,因此江陵士庶感其焚书之恩德,为备守城池,无复二志,保全江陵。
道规闻道覆将至,星夜驰还江陵,密谓刘遵曰:"今道覆兵将至,汝可引一万军为游兵,出屯江汉口,以拒道覆前躯;如若不胜,收屯为犄角之势,使其不敢逼城下营,方可破之。"
遵依计而去。到彦之等咸曰:"明公不宜割此有力之兵,置于无用之地,可留保守江陵,如何分拆军威之势?"道规曰:"能善将兵,今敌不敢近城者,莫若犄角势,分此兵,使其疑感,莫能进逼,然后以计破之,胜之必矣。"于是众服其论。遵先得令,以兵出屯汉口,以迎敌兵。道规自与诸将士等领军三万,离城三百里拒迎。
其时道覆不从大路来,与道规不相遇。密从故道抄小径,奄至城下,呐喊佯言:"建康已克,江陵何不早降?若缓,攻破城池,玉石俱焚!"言未毕,军人报汉口有兵提防,道覆不敢攻城,离城三十里安营。其时城中无一卒戍守,士庶皆感道规焚书之恩,无有二意,俱各竭力调拨民兵,昼夜登城巡视,把守各门。
次日,道覆驱兵大进,攻打城池,城上百姓各以灰瓶石子打下,军不敢进,连攻数日不下。忽听得鼓噪喧天,正西路上人马奄到,旗上书得分明:"大将刘道规。"道覆大惊,急忙传令三军,摆开与战。道覆自与道规交锋,连斗五十余合,道规力乏欲走,又听得东路一彪人马奄至,回头视之,认是游军刘遵旗号,心中大悦,壮气愈加,又挺刀与战。当道覆见有伏兵,更兼日晚又昏,不敢恋战,拨转马头,寻路走还。檀道济见徐兵走,驱车连夜追杀。道覆欲退,被刘遵游军横挟,两路拦击,杀得徐兵溃窜,伤亡死者不计其数,道覆只存二百骑逃走。道规方传令鸣金收军入城。次日以牛酒犒赏三军,不在话下。
却说徐道覆败回,收拾残兵万余,会卢循之众,军稍振,乃议下建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