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tails
- Category: 中国古代小说
第七回 巧应对安稳出危途 误因循夫妻遭毒手
却说伯和走近那小门,用手一推,是关着的。叩了两下,不见有人答应。走得乏了,便靠在那小门之上略歇。歇了良久,隐隐听得门内有人声,侧耳再听时,忽然那门开了,伯和一闪,跌了进去。里面四、五个人,都哗然大叫起来,口中只叫饶命。伯和一想,自己头上裹着红布,所以他们认做拳匪,连忙把红巾去了,向众人作揖道:"列位不必错疑,我是个逃难的。不信,你们且看,我手中并无兵器。我为的是跑乏了,在这里门外歇歇,不想惊动了众位。"那四、五个人互相错愕,内中一个便道:"既然来此,也是缘分。当此兵荒马乱之时,我们也不多他一个人吃,就留在这里,一同躲避也好。"伯和大喜拜谢。便有一个人把小门关了。伯和看时,统共是五个人,问起情由,才知道这五个都是米店的伙计,这所房子,便是米栈,米铺子的门面,开在前面大街上,已被火烧了,烧倒了的断砖残瓦,把这米栈的前门堵住。这小门是个后门,后门外的小巷,是个极僻静的地方,所以伙计们便躲在这里避难。当下伯和与众人通过姓名,便献计道:"这里既然是米栈,谅我们几个人靠了所存的米,总不至于饿了。
但是一旦被拳匪跟寻着了,总是不免。不如等到晚上,我们出去,把那小巷子的两面,用砖瓦塞断了,岂不太平?"一个人道:"好便好,只是我们统共六个人,一晚上要塞两头的路,如何来得及?不如我们取些砖瓦之类,把这后门堵住了,便没有人来,不信,但看前门,不是靠些断砖零瓦堵住了么?"
伯和道:"出去堵了,又怎么进来呢?"那人道:"带了梯子出去,堵了之后,上梯子从墙上进来。"众人一齐称妙。是夜如法炮制,把小门堵住了。从此伯和便在这里避乱,每日只听得外面枪炮声响,到了夜来,只见红光烛天,幸喜都在远处。
六个人昏昏沉沉的,过得日子也忘了,时常听得前门外面,有多人走路的声音,后门外面却是声息全无。
约莫过了有一个月光景。忽然一天,听得外面炮声震天,比从前响的格外厉害,隐约听得外面有许多哭喊的声音。自此次之后,便一连十多天不闻声息,不过偶然有一两响罢了。①伯和道:"一连好几天不闻声息,外面想已太平了,我们不如设法出去罢。"那五人齐声道:"若是太平了,我们东家岂有不来查看栈房的道理?一定还没有太平。"伯和道:
"兵乱以后,那里便急着来查看栈房?且避乱是没有定的,也有许多跑的远了,没有回来。你几位没事的人,可以在这里等候,我有事在身,打算先出去了。"五人道:"门也堵住了,怎么出去?难道再扒挖一次么?"伯和道:"这个我也不敢劳动,但求借我一梯子,等我上到墙上,把梯子提到墙外下去,要烦一位收梯子进来罢了。"这五个人,知他去志已决,便依言送了他出来。
①此联军破天津城也。用暗写法,令读者自解。
伯和逾墙出了米栈,走出了小巷口,只见满目荒凉,房屋尽皆烧了,剩了一片瓦砾。路上还有许多死人,血肉模糊,十分狼藉,暗想:我是在万死之中逃出一生来,这是那里说起的侥幸。正在低头觅路,忽听得背后一声叱喝,回头看时,只见一个洋兵,手执洋枪。伯和发脚便跑,忽听得一声枪响,自己便跌了一交。正待爬起来时,那洋兵早走近身旁,把自己所用剩还带在身边的几两银子搜了出来,拿了扬长而去。伯和等他去了,便起来往前面走去。忽觉得身下甚湿,低头一看,右面大腿上流出许多血来,穿的那单马裤上,破了一个焦洞,才知道是着了枪子。此时那里去觅伤科,匆忙之间,就在地下抓了一把土把伤口按住,再往前走。走不多几步,觉得大腿湿了,扭过头一看,见血流如注,裤子后面,也是一个焦洞,又抓了一把土按住。望见前面有一处,许多房子相连,并无火烧痕迹,便望房子里边走,却是一条大街。两旁店铺,一律的关门闭户,好不萧条。此时觉得伤处疼痛,一步一捱的,希冀遇了个人,求个歇息的地方。只管四面观望,忽见一家店铺,排门虽然上好,却有两扇微开,似是虚掩未上拴的。走过去轻轻一推,随手而开,便问:"里面有人么?"
问了三四声,不见答应。伯和此时觉得痛极,也不管甚么,捱身进去,回身掩好了门,便在旁边一张椅子上坐定。坐了良久,不见一人。捱到后面窥探,只见后面一个院子,院子里面,三间平屋。厢房便是厨房,锅灶尘封,像许久没有动用的样子。仗着胆,走到平屋里一看,也不见一人,只有八个大衣箱放在地下。回到铺面上一看,原来是一家药店,竟是空无一人的了。①于是先把门下了拴,在柜内搜寻,见了些熟地、黄精之类,便拿来归在一处,打算把他代粮,在此权过几天。又搜出好些膏药,便不管对不对,先拿两贴在伤口上贴了。自家仔细体察,方知这枪弹中在大腿旁边的肉上,幸而未对着骨头,便穿肉而过的。贴了膏药,便走到平屋里去。
把衣箱提了提,却是很沉重的。旁边一张床,无褥无席,只得扫了灰尘,胡乱躺下。从此就在这药铺里暂时躲避。②
①直到此时,方知是药店,极写慌张情状也。
②使棣华知之,不知如何心痛也。
过了五六天,总无人来,那伤口慢慢的好了。却是那可以代粮的药也要尽了,打算舍了此处,再奔他处。忽然一天,外面打门声甚急,心中暗想:不好了,这是主人来了,如何对付他呢?忽又听得门外说话的声音,不是中国人,心中益发害怕,不敢开门,只坐在里面平房里发怔。此时外面打门之声更急,再听时,竟不是叩门,是拿重东西撞门的声音,益觉慌做一团,不敢转动。忽听得"砰訇"一声,门已开了,闯进了一群人。定睛看时,五个是洋人,两个是华人。五个洋人都拿着洋枪,先在铺面上看了一遍,然后一同进来。伯和此时走投无路,暗暗叫苦道:"今番死也!"那洋人看见了,便叽叽咕咕说了几句话,旁边那华人便传话道:"兵头问:'你是甚么人?在这里做甚么?'"伯和知道这华人是个通事,顿时生出机变来道:"我是这铺子里的伙计,东家避乱去了,叫我代他看守铺户的。"①通事转告了洋人。又问:"你守了多少日子了?"伯和道:"一个多月了。"通事又和洋人说了好几句话。又问:"你莫非撒谎?这一个多月你吃甚么?喝甚么?"伯和道:"我一月以来,只吃些熟地黄精之类当饭;噙点乌梅代茶。"说罢,在床头上取出熟地、乌梅给他看。通事又与洋人说了好几句。那洋人又取那乌梅在舌尖上舐了一下,笑了一笑,又说了几句。通事便道:"兵头说,'难得中国有你这等好人。'你这里有甚么贵重东西?要到那里去?你说了,兵头给你照会,送你出境。"伯和道:"也没有甚么贵重东西,只有这八口箱子。我和东家都是广东人,东家先回广东去了,临行时,叫我得便代他带这八口箱子回去。"通事吃惊道:"怎么你是广东人,一口的北边话?"伯和道:"在北边多年了。"
通事道:"如此我们是同乡,不知你还会打乡谈不会?"伯和道:"如何不会?"便和他说了两句广东土话。通事大喜,又对洋人说了。那洋人便在衣袋里取出洋纸、铅笔,画了许多洋字,交给伯和。通事道:"这个便是照会,你拿了这个,有洋人问你,你只要拿给他看,便没有留难的了。你在这里等着,我叫人来代你挑了箱子,到至河沿,雇了小船,驳到大沽,便有烟台放来的运船,可以附了到烟台,再附轮船回去。"
伯和不胜之喜,谢了又谢,送出大门。
①亏他这等机变。
不一会,果然来了十多人,口称奉了洋大人之命,来代搬行李的。伯和便叫他们把八口皮箱扛了,径扛到至河沿,叫了一只小船,运将下去。众人便要散去,①伯和叫住,解开了腿带,取了一片金叶,给作扛力钱。众人欢呼拜谢而去。这里小船,便摇向大沽去。
①洋大人之命,即连工钱也不索,可叹。
一路上有那洋兵巡哨小船,伯和都拿出照会给他看,他看过了便放行,果然沿途无阻。到得大沽,果然泊了几十号运粮船。伯和便上了一船,叫人把八口皮箱搬运上来,拣了一席之地坐下,又取了一片金叶,谢了小船户。此时倚定船舱,回想自出京以来,以至今日,犹如做梦一般。同船之人,无非是流离失散的,也有失了子女的,也有失了父母兄弟的,如今聚在一起,真是"流泪眼看流泪眼,断肠人对断肠人",一个个都是愁眉双锁,短叹长吁。伯和对此景象,也不免勾起心事来。念着父母兄弟,不知如何,棣华母女,不知流落何所。想到这里,也自凄然不乐。又默念到我凭空撒了一个大谎,被我谎了八口大皮箱,正不知箱中是何贵重之物。倘都是金银宝贝,这一注财,也发得不小。想罢,又不觉暗暗快活起来。①在船上坐了十多天,和同船诸人大家诉说一切,倒也不甚寂寞。直等到人坐满了,方才起碇出口,向烟台驶去。船到烟台,伯和解下两片金叶,代了船价,叫了驳船,载了行李,起岸,入了客栈。推说乱离中失了钥匙,叫铜匠来开了锁。原来八口皮箱里面,多是细软、衣服、金银、首饰、珠宝之类,不觉大喜,便打算到上海去。恰好隔壁房里,有一个贩枣客人,姓辛,字述坏,宁波人氏,他向来走东昌贩枣。今年因为北方扰乱,枣价大落,他趁便多办了些便宜货,都已发付南下,此时住在栈里,正等轮船回上海去。伯和因为一人寂寞,未免同他扳起话来,知道是到上海的,便相约同伴。不一天,有了轮船,便一同动身。
①善读者不俟终篇,已知伯和之为人矣。
到了上海,便同住在洋泾浜大方栈里。安放行李已毕,便到丈人张鹤亭的洋货字号里去,谒见丈人。谁知问起来,张鹤亭因为纪念家眷在京,于五月初间,附了轮船,到天津,取道进京接家眷去了。伯和只得回栈去。从此便留在上海,与辛述坏一起住下,暂且不提。
且说陈戟临自从打发大儿子护送白氏母女出京去后,便把家眷搬到东华门外锡蜡胡同居住,以为此地逼近禁城,可以稍为太平。过了几天,风声更紧,戟临屡次打发小儿子仲蔼避去,仲蔼只是不肯,说道:"侍奉父母是人子当尽之职,处常尚且如此,何况处变?当此可危之时,若做儿子的舍父母远去,则做父母的何贵有子?若说是恐怕同死无益,不如逃出去以存宗祀,则哥哥已经出京去了。父母身边,岂可无人?"①说得戟临无奈,只得由他守在身边。
①写仲蔼纯是孝子,盖天下无有多情而不孝者,亦无有孝而不多情者也。
到了十五那天,喧传董军入京。日本书记生杉山彬在永定门外被董军杀死,义和团与董军联合做一气,与洋人为难。
街上往来的,无非是义和团,东交民巷一带,麇聚的更多,觑便攻打使馆。锡蜡胡同一带,义和团往来不绝。戟临从此便连衙门也不敢上,每日只关上大门避乱。屡次叫仲蔼逃避,仲蔼道:"父亲若叫孩儿一人避去,孩儿死不敢行。据孩儿的意思,莫若父母一齐出京避乱。虽说是不准告假,究竟功名与性命相较,还是性命要紧。工部又不是守土之官,何必在这里守着?何况这场乱事,实是王公大臣所召,我们何必同他一般见识?"戟临道:"话虽如此,究竟有个责任。倘若是大家都往处一跑,这部里的事有谁办呢?我这几天虽然不到部,如果有事,他们还可以送个信来,我还可以去办得。到了十二分危险的时候,再走未迟。"仲蔼见说不上去,只得罢了。
又过得几天,又喧传德国公使被义和团杀死。董军旦夕便攻使馆。仲蔼又劝父亲走避,戟临只是不允。又过了两天,京报上载了一道上谕,足有六百多字,无非是痛骂洋人,奖励义和团。戟临叹道:"照这上谕所说,欺凌我国家,侵犯我土地,洋人固然可恨,但何不商量一个对付之法,振刷起精神来,力图自强,自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再同他计较。徒然召些乱民,要与他徒手相搏,又有何益处呢?"仲蔼道:"这个上谕一下,便是与了洋人一封战书,大乱就在眼前,父亲还是快走罢。"戟临道:"且再过两天,倘是风声过紧,说不定也要暂时走避的了。"说犹未了,忽听得门外一片喧嚷之声,家人报说:"是董军经过,义和团也杂在其内,往交民巷攻打使馆。"仲蔼便道:"父亲还是作速走罢!再作观望,恐怕来不及了!"戟临也急了,便叫李氏收拾细软,准备明日动身。
是夜忽然听得远近一片喧嚷之声,火光冲天而起。仲蔼忍不住,便出外去打探,只见街上往来的,没有一个不是义和团,拥挤的不堪,口中乱嚷:"烧教堂!烧使馆!杀毛子!"走到前门大街,望见火光还在西面,不敢走远,便自退回。及至来到家时,只见重门洞开,心中大疑。连忙进去看时,这一惊非同小可。要知惊的甚么,且听下回分解。
- Details
- Category: 中国古代小说
第七回 经大难居然悔过 爱小脚遽尔成亲
却说先生脾气,每到放榜日近终日高卧,并客亦不见,只说生病。这日听得门口有人叫道:"某人中了",先生禁不住高问道:"我呢?"其时傍晚,只有听见人声,并不见有人,心中害怕,说:"我甚晦气,未到黑夜,听见鬼叫。"谁知先生在屋内又问了一声,这人往常本认得先生,走进来便说,先生名氏不听见有人说。师母只管煮晚饭,这人便说:"我去再打听打听,中了就来报喜。"谁知等到三更亦不见这人回来,先生一夜睡不着。
到次日更将棉被没头没脸盖好,睡作一团,任老婆唤了数次,总装做不听见。整整睡了三日,肚中俄了,晓得不中只得起来,对着老婆不觉放声大哭,说:"我不愿为人,我哪里有面见人。"
老婆晓得是为不中的缘故,只得再三安慰他说:"今科不中,下科再去。"
先生说:"我如今有点明白了,中是有命的。倒不如隐仁,病了回来,省得两场辛苦。"
老婆说:"可是东家有病,你回来未曾去看过一次,面上却过不去。"
先生道:"是,明日就去看。"
原来隐仁回家,病总不好。请了几个先生看看亦不中用。医生到来,总说平日身体虚弱,又是大瘾,秋间下场又吃苦又用心,内伤外感两样夹攻,今日元气已虚,只得顾本,不及冶好。用了人参、白术、枸杞、地黄等味,不料服至十余帖,又觉脾胃不和,渐渐大便不固。先生知是阴药不受,将杞地等删去,瑶桂、阿片,服了数日似觉好些。
这日先生来看隐仁,便请至隐仁卧房中坐,两人皆说晦气,不该去下场,一个生了病回来,一个白用了许多钱,从今以后可不谈文章了。
隐仁道:"我是吃烟瘾大了,受不得辛苦,若说年轻不吃烟,正该去下场为何不谈文章?"是时镜如等皆陪先生坐在房内,听了这话老二是要想考举人的,心想:"烟是吃不得的,吃了烟便不能考举人,真是个害人的东西。"
老大又是另一个想头,心想:"我不想考,吃烟何妨。先生不吃烟,为何也不中?用了半世功,家私一毫梓不起,师母到处借钱,几乎饿死。先生读了文章一概不管,满口迂腐之谈,真真时文是害人的。"
正说着,春云传进茶来,一双小脚跨入门槛内,老大,老三看见回过头来。老三暗把春云一只小脚轻勾它一勾 ,春云在房门外低声叫:"三少爷,你不记得前日师母说小脚是个害人的东西,你今日为何要撩拨我这小脚。"说完传了茶便走。这边隐仁懒于说话先生坐了一坐便辞了出来,由大厅转到自己馆中,检点书案上文房四宝,意欲停两日即到馆。
谁知回到家先生又病起来,一连病了两三个月。刚刚到年这边隐仁家中又连日弄医生,运使公又复生病便一直不能到馆。镜如弟兄荒了三四个月总不读书,惟有华如想要考举人,虽贪女色,于时文上颇用心,带了妹子阿莲,小兄弟月如无事时天天到馆。阿莲颇聪明,虽说年小诗文辞赋件件晓得。家内又藏有名人书画,啊莲见了亦能摹仿一二幅。惟有老三水如是见了小脚即细心赏鉴。家中丫头共有三四个:雪花、玉英皆是大脚,又有个娇妹亦有六寸长的脚,惟有春云是三寸长的脚,穿了扬州式的鞋更觉好看。老三便看上了春云。春云晓得喜欢她,便有意笼络水如,有时故意到书房走几步,有时故意在水如前便走来走去,鞋样又多,今日穿这双,明日换那双。老三眼中看了春云心想:"我明日讨个老婆若能如春云般脚小,虽说不能做粗事,家中仆妇甚多又何必要她做。"老三如此想头,镜如亦与老三一般见识,无奈春云只与老三交好,自知插不下手去,便趁家中有事,日日在外间看女人。浙东女人无不是小脚,然在老大眼内同是小脚却有几种分别:头一种脚后跟不倒拖,直立如削,脚尖狭如竹叶,走路如狗脚一般,走到石子路柔软轻便是头一等 ,第二等是马蹄脚,尖虽不太尖,直量却只有两寸多些,嫌其不柔软轻便是为第二等;至四寸以外四面端正,若不是倒拖亦为第三等。老大却不晓得内中有种假扮的虽看去却是小,其实是把高底垫的。因老大未曾与女人细细讲论过,因此看错了眼法。
惟有老三是与春云结识,春云常说:"我的脚是真的,并不是假扮的。"因细细说了几种假扮的来,老三因此是个老行家。老大却无人与他说,因此不甚晓得几种 。
其时已是正月初一日,在戏馆中看戏。戏才做完,偶见个姑娘两脚只有三寸,扎缚得如红菱一般,更加腰肢婀娜,品貌娇研。老大便看得呆了。等这姑娘走了过去,听得有人说此女即孔先生甥女,姓陈名月娥,亦是官家女。老大听得便想出一个法子,托人放风至先生耳朵内即请先生做媒。先生便中了计,心中想魏家是个财主人家,甥女为何不把与他?一面向他妹子妹夫说了,亦均答应,一面便到隐仁处将女子家世细细告:"我此来固为大世兄做媒。"隐仁听了亦合适,自己又想:"近来多病,不如早娶过媳妇回来亦好管家。"即托先生做媒,一说就定,不必说财礼丰厚。下了聘,说定今冬过门。诸事完毕,先生新年仍到馆。
话说絮聒,日月如梭,不觉秋尽冬来,便是镜如娶亲之日。未到吉期家中己忙得不得了,赵姨娘不能照管,只听家人播弄,不知家人趁着喜事赚了多少钱。赵姨娘懒得走动,只图安逸,手头有钱,整大宗与家人使用。运使公以为姨娘是能干的,放心由她。隐仁多病,本不能管,因此不知糟蹋了多少钱。
这日便是吉期,亲友贺喜盈门,共有酒席百数十桌,晚间新人过门拜过天地,一切礼毕送入洞房。安床撤帐后,人人皆说新人好品貌,好小脚,喜得镜如心花怒放。
及至上床,一眼便来看脚,口中说道:"好奇怪,为何不是从前我看的时候小?"原来新人却不晓得丈夫是喜欢这个的,见丈夫看她脚,连忙将脚藏起,镜如不好将脚扯出来蛮看,只好说罢了。当下欢爱,自不必说。
原来新人家中亦有奴仆姑嫂,亦是不用做的,性情却生得温和柔顺,品貌亦可得去,脚并不大,不过扮惯了,须垫高底方能走路,却仍是个不便,终日亦不能多走,家中仍无人照管。镜如原为是爱她脚小娶的,今看见月娥扮的亦与真的一般,心中欢喜,终日宿在房中,更好吃鸦片。
老三见老大娶了扮的小脚回来,每每笑大嫂是个扮跷的。
春云又指着月蛾向老三说出扮的多少不好处,老三愈加领悟。
惟老二又有一种脾气。欲知端的,且听下回分解。
- Details
- Category: 中国古代小说
第六回 陆文华议谋妓女 吴颖士约聚青楼
话说翠云听贾铭说代月香做媒,便说道:"承老爷们抬爱,求之不得,那有推辞之理。但是一件,月相公尚未梳妆,他虽无父母,他叔子想在他身上发一注大财,所以耽搁到今。既是陆老爷喜欢他,相应先结个干线头,慢慢同他叔子商议,再为恭喜罢。"贾铭道:"如此甚好。"就叫月香与陆书两人吃了个清和合杯,结了线头。众人各吃一杯贺喜,彼此又猜了几拳。
翠云、翠琴各唱了两个小曲,月香又唱了一只《袅睛丝》。酒阑席散,吴珍又吃烟。陆书、月香加倍绸缪。大众催着吴珍将烟吃毕,一同下楼。翠云们送至楼窗口,伏在栏杆上。月香叮嘱陆书明日早些来,陆书连声答应。那跟来的小厮已将火把点了,引路出了进玉楼,进了天凝门,到四岔路口分路各散,约定明早仍在教场方来茶馆取齐。
陆书回到姑爹家中,在书房内坐下,心中想着:月香人品标致,举止风流。我到扬州原是要买小的,今见如此尤物,何能舍此另寻?但他身落烟花,有这人品技艺,谅必身价甚矩。
朋日且同贾大哥们商议,定要设法成全,方遂心愿。胡思乱想,睡在床上翻来覆去,一夜未曾安眠。
到了次日清晨,赶忙起来,洗漱已毕,带着小喜子来到方来茶馆。这见贾铭、吴珍、魏璧早已到了、陆书向魏璧道过谢,又与众人见礼,入座吃茶。见袁猷同了一个约年二十岁的人,身穿布服布鞋布袜,走进茶馆,同到席前。众人立起身来招呼。
袁猷同众人见了礼,又向那少年人道:"兄弟,这四位都是我拜过的弟兄,你过来见礼。"那少年脸涨得通红,向众人作了揖。贾铭们忙问此位何人,袁猷道:"这是舍表弟,昨日到寒舍来的。"众人连忙还礼,邀请入座。跑堂的泡了两碗茶来。
众人请问这少年人名姓住居。那少年答道:"我姓穆,名竺,小时候上书房,先生代我起了个号,叫穆偶仁。住在霍家桥南首。"指着袁猷道:"他是我的表兄,我是他的表弟。我因为娶亲,我家爹爹叫我上扬州买些零碎东西。昨日来了,就住在表兄家里。"众人听他说了这一番,知他是居乡老实人,就不同他深谈。
吴珍道:"今日奉屈贾大哥同三位兄弟,请在九巷强大家敝相好那里永日一聚,务望赏光。"贾铭、袁猷、魏璧听了,欣然应允。陆书原欲请大众到进玉楼去,见众人都允了吴珍,不便再说,也就答应。向贾铭道:"小弟有件心事奉申,小弟在家娶亲三载,并未生育。家君因小弟雁行失序,望孙甚殷,命弟到扬,一则探视姑母,二则觅个小星回去。昨见月香尚属处女,弟欲将他拔出烟花,带回家下,以慰家君之望。此事仰赖大哥、诸哥弟善为小弟图之,倘能事成,感佩深矣。"贾铭听了这话,望着大众道:"愚兄昨日之言,可为先见矣。"吴珍道:"若是此事能成,真是佳人得配才子,亦天地间一大快事也。大哥必须尽力为陆贤弟图之。"贾铭道:"但凡吃相饭的人,家中必为奇货。况月香有此色技,尚未破瓜,正是摇钱宝树,非得重资,何能轻易放手?昨日翠云之言,可想而知。在愚兄看来,陆兄弟不必性急,先以薄饵买其月香欢心。陆兄弟如此美品青年,月香安能无意?待等两情和洽,月香心有所归,闻彼只有一叔,陆贤弟破费二三百金,愚弟兄四人在月香耳畔再为撮合,何患不成!"众人齐声道:"好!"
用过早点,袁猷向穆竺道:"贤弟,请到寒舍去罢,愚兄今日有点小事,不能奉陪了。"穆竺立起身来便走,被吴珍拉住,向袁猷道:"贤弟,不是做哥哥的怪你,既是你的令亲,我们就不好巴结?请去聚聚何妨。"袁猷道:"二哥,你不晓得,这些地方不便与他同去。"吴珍执意不肯,关照了茶钱,拉着穆竺,邀着众人出了茶馆后门。走贤良街转弯向北柳巷,到了天寿庵南山尖,下坡走到河边,过了摆渡,走倒城到了九巷一个人家。
吴珍邀请众人进了大门,见是三间厅房,后面住宅厢房共有五六个房间。众人进内,早有底下人招呼,请到东面一间房内。只见湘帘翠幔,绣被绵衾,摆设精雅。n墙挂了四幅美人画条,有一副绿蜡笺对联,上写着:桂树临风香愈远林花映日色偏娇上款写"桂林校书清玩",下款是"护花仙史书"。众人才进了房,见有一个女妓,约有十八九岁,挽了发髻,尚未洗脸,两道细眉,一对水汪汪的秋波。穿了一件白洋布外托肩大镶大滚小褂。加了一件绿大呢面外托肩花边滚银红绸里薄絮背心。
大红洋绉夹套裤,青兴〔布〕裤,系了一条玉色洋绉花边滚裤带。有两个银响瓶大红顺袋,须拖在半边。尚未穿裙,有四寸大的脚。白水绉布袜套,鹅黄缎倩三蓝满帮花木头底的鞋子在脚上,尚未系鞋带。手腕上带了一副银钮丝镯。其人虽不标致,丰韵甚是可人。坐在n梳桌椅上,不知何故,默默无言。
见了他们六人进了房来,连忙立起身来迎接道:"五位老爷请坐。"袁猷口快,便道:"我们六人同来,因何请叫五位?想必是吴二哥的贵相知了。"吴珍笑而不答。袁猷道:"还未请教吴二嫂芳名。"吴珍道:"他叫桂林。"这桂相公一一请问过客人的姓,早有老妈献茶装烟已毕。桂林吩咐老妈开灯与吴珍吃烟,又向吴珍道:"你这几日总不到这里来,我着人日日奉请,贵步难移。今日什么风吹到我们这小地方来走走?"
吴珍指着陆书道:"这陆兄弟初到扬州,这两日陪他玩玩,所以未到这里。"桂林道:"你的鬼话颇多。此刻我要洗脸,没有工夫,回来等没人在这里,再同你算账!"忙喊老妈取水净面。
又见房外来了两个女妓进房。一个约年二十二三岁,梳的苏塌子的鬏,拴了一根绿骨头两头忙簪子,并未戴花。圆圆的脸,两道弯弯的眉,一对双箍子眼睛。脸上有几个浅白细麻子,讨喜不生厌。深深的两个酒窝,一嘴白牙。两耳戴了一副黄不黄白不白的环子,套着一副料玉圈。穿了一件旧白兴儿布玉色缣丝镶滚外托肩小褂。加了一件旧苏蓝布面白布里背心。系了一条元(玄)色洋布裙,露出一双旧玉色洋绉套裤。不到四寸一双小脚,穿了一双白布袜套。洋蓝布白绒倩的蝴蝶穿花木头底的鞋子,直底周根,系了一双藕色洋绉鞋带。手腕上并未戴镯。其人虽是布服,素妆雅净,并无烟花俗态。那一个年在二十左右,也是苏塌子鬏,拴了一根烧金簪,面前拴了一根烧金双如意,插了两柄玫瑰花,刷着刘海箍。鹅蛋脸,细眉圆眼,焦牙齿。耳戴烧金点翠九松亭银环,套着白玉三套夹板圈。瘦苗条身材。穿一件漂白绸机元(玄)色缣丝镶滚外托肩小褂,加了一件玉色洋绉面外托肩元(玄)缎大镶大滚银红绸里夹背心。束着一条元(玄)色洋绉百褶裙,银红洋绉套裤。有五寸大些脚。白水绉布袜套。白洋绉绣五彩花木头底鞋子,订着一团和气银鞋鼻,大红洋绉鞋带。手腕上带着里方外圆洋錾银镯。
两人走进房来,齐声道:"五位老爷,一位姐夫。"就在房门那边椅上坐下,请问过贾铭、袁猷、陆书、魏璧、穆竺姓氏住居事业。贾铭道:"还未请问二位芳名、年岁、住居。"
那穿苏蓝布背心的道:"草字凤林,痴长念二。本是扬州人,自幼到清江,今回扬州尚未半月。"那穿玉色洋绉背心的道:"贱字巧云,今年十六岁,是盐城人。"
正说之间,听得房外响瓶叮当,又走进一个女妓,约年十六八岁。梳的元宝鬏,戴着金簪、金如意,斜插了一根烧金点翠丹凤朝阳耳挖,玫瑰花箍,带了两柄玫瑰花,又斜插了两柄玫瑰花。圆胖脸,刷着虎爪,柳眉杏眼,贴了两张琅银膏药。
胖胖身材,穿了一件银红兴布元(玄)色缣丝大镶大滚外托肩小褂,加了一件福紫大呢面外托肩花边滚玉色板绫里夹背心。
束着一条五色洋绉月宫裙,大红洋绉套裤。两个金响瓶,大红顺袋,须拖在短裙子旁边。有四寸半脚,白洋布袜套,银红缎倩三蓝满帮花木头底鞋子,蝙蝠银鞋鼻,大红洋绉鞋带。手腕上带着镶金八宝叠金丝玳瑁镯,左手四指带了一个赤金桶箍式戒指。走进房来,满面堆欢,请叫了一声:"五位老爷!"就走到床边坐下,向吴珍道:"吴大,你这几日不来,把我家桂姐姐都想坏了。前日有人在这里告诉,说是你又在个地方做下未完来了。"吴珍道:"罢了,他适才已经哇咕过了,不要你这红相公来灌隔壁米汤了。"众人听了,都笑起来了,请问这位相公芳名、年岁、住处。只见他答道:"草字双林,今年十八岁,敝地盐城。"说毕,那先来的凤林、巧云立起身来道:"五位老爷、一位姐夫请坐坐。"都出房去了。
吴珍吃了几口烟,向桂林道:"将三子喊来。"桂林叫老妈到外面去喊三子。只见外面走进一个二十余岁的男子,垂手站在房门里,请叫过诸位老爷。吴珍向穆竺道:"适才这几位相公,足下欢喜那一位,回来好陪你。"穆竺脸涨得通红,并不啧声。吴珍向三子将眼睛挤了一挤道:"穆老爷不开口,想必是你家这几个相公总不如意,你到别处带一个好的来陪穆老爷。你再到藏经院进玉楼去请月香相公,说是陆老爷在这里呢。"
陆书道:"二哥不必去接。"吴珍道:"请来才热闹呢,省得贤弟心悬两地。"陆书道:"二哥又说笑话了。"吴珍又向三子道:"你代我们中上办八个碟子、四样菜,晚上添两样菜、四个小碗,到大馆里去办。第一要好,不要你家那些例菜。我今日特地将五位老爷请来的,关照家里些相公好好应酬,不可怠慢。"三子连声答应,走出房去了。这里桂林梳洗已毕,带了镯子,插了两柄玫瑰花,穿了裙于,穿好鞋子,系好鞋带,就睡到床上与吴珍对枪过瘾。袁猷们同双林说玩话,嘻嘻哈哈。
穆竺将袁猷拉到房外天井里,向袁猷道:"表兄,你们同这女人坐在房里说玩话,倘或他家父母、丈夫、哥儿兄弟看见了,不是玩的。表兄你让我走罢。"袁猷听了这话,便笑道:"贤弟,你不要怕,尽管同他取笑,他是个婊子,诸事总有哥哥。"穆竺道:"你是我表兄,我是你表弟,你说他是表姊,我却不晓得这门亲眷。"袁猷听了,忍不住笑,又不好骂他,仍将穆竺拉到房里坐下。
只听得房外有人喊道:"文相公来了,请这边房里坐罢。"
门帘一启,进来了个女妓,年纪约有二十七八岁。磨刀砖的脸,许多雀儿斑,搽了一脸的粉,把脸都腻青了。穿了一件西湖水洋布褂,系了一条元(玄)色洋布裙。有六寸大些脚,穿了一双洋布鞋子,底小帮大,全仗鞋带着力。进了房来,请叫了一声:"诸位老爷!"同桂林、双林彼此招呼。桂林道:"姐姐请坐。"贾铭们总不认得,请问他芳名、住处、现在那里。袁猷道:"大哥,你当真认不得他?他叫文兰,是兴化人,现在七巷摆渡口庆子家里。我那一日同几个朋友到那里打茶围,看见他家却有四五个伙计,要算这文相公是个尖儿。那些伙计,我不怕文相公见怪,都是些牛鬼蛇神,看不上眼。我听见与文相公相好的一个朋友说,这文相公床铺要算考第一呢。"文兰含着笑道:"你老爷虽是面善,我却不知尊姓,见面就拿我细人儿评味,要是吃酒,我要罚你一大碗。"说得众人都笑起来了。文兰请问过各人尊姓,又问了桂林、双林名字。
正在谈话之时,只见三子走进房来,向吴珍道:"中晚的菜总在采霞办的。月相公已经请过,即刻就来。"吴珍点了点头,向陆书道:"陆贤弟,我若不把弟兄(媳)请来,兄弟不得适意。回来弟媳来了,早间所谈那话,贤弟须要下点深法,极力谋为。事成之日,我弟兄总要大大的扰你个东道。"陆书道:"二哥不必取笑,倘能侥幸成功,何能不请呢?"又谈了半晌闲话。只听得房外大众笑语声,响瓶叮当声,木头底脚步声。不知是什么人来,且看下回分解。
- Details
- Category: 中国古代小说
第六回 秋风天解元乞食 明月夜才鬼做官
诗曰:
休题李白傲天子,漫道高阳是酒徒。
才大何妨为乞食,情疾且任笑狂夫。
假男抱蕴今罕有,倩女离魂古不无。
谁教世情偏反复,从来人事有荣枯。
却说李穆如同石生下在河南会馆旁边圆通寺内,清晨起来,闻知出榜。李穆如只道梅翰林用情中了石生,石生亦自拟必中。
二人梳洗已毕,正待出门看榜,只见十数人峰拥入寺,口道:"报李景文相公的。"李穆如同石生忙起身问时,那报子取出报帖,李穆如看罢,恰是解元李景文数字。遂复问道:"榜中可有个齐相公吗?"那报子道:"并没有个姓齐的。"李穆如打发了报钱。报子去后,李景文向石生道:"解元如何是我,莫非错报了吗?"石生道:"岂敢错报表兄。恭喜表兄,今科擢元,即弟一样。只是弟不能在京奉陪盘桓了。"李穆如道:"梅老先生一定不肯遗落表弟,且再候报来问他。"石生道:"想是梅老先生不知弟改了名姓,不能用情,亦未可知。表兄既中了元,弟不中是实了,又何必候报。但我场中文字,做得太过于高古,若中必然是元,若非元即不中了,此在自己可以定得。"李穆如道:"就是吾弟不中,在此代我照管照管何妨?"
石生愀然道:"不瞒表兄说,弟淮安有一亲事尚未停妥,因闻考试,权偷寸隙来此。如今既擢不得一名乡科,在此何用。"
说罢,就令柏儿收拾行李。李穆如留之再三不肯,遂亦随别。
石生辞过寺主,李穆如送出门外,又见二起报子报李穆如。
李穆如又问道:"榜上可有一齐相公么?"报子道:"并没有个姓齐的。"石生道:"表兄不必再问了,这是弟之遭际,应该如此。"李穆如怅然道:"吾弟大才,自有飞鸣奇遇,不必以此一时遭际为闷,可放心谋为亲事。愚表兄明春俟会试后,即来淮奉访。"石生唯唯应诺,各皆洒泪。正是:万般心事千般用,两字功名一字天。
却说石生见乡科不中,别了李穆如,闷闷出京,仍访毕小姐消息。不期破屋遭风,行船遇浪,苦被风浪羁阻,日行数十里。及到淮阴,盘费殆尽。欲就清凉寺住,恐徐州之事未结。
只得放下行李,使柏儿坐在荒郊看着,自己潜潜走到清凉寺访问湛然。路近先春园处,见一小头陀在门后玩耍。石生叫他一声,那头陀抬头问道:"石相公几时来的,怎么不到寺中看望看望?"石生道:"湛然师傅可在寺中么?"那头陀道:"向外面收缘簿去了。"石生道:"这边毕老爷家,可有人从任上来么?"头陀道:"头陀道:"毕老爷为贪酷,官已坏了,如今在杭州拿问。家眷寄在本处钱老爷衙内了。"石生忙问道:"哪个钱老爷?"头陀道:"就是当初在徐州做官的钱老爷,如今为拿贼有功,升为我们这边本府。"石生道:"寄住钱老爷家,就是小姐一人,还有甚人?"头陀道:"闻说还有一位侄儿。见钱老无子,权作钱老爷义子,现在衙内。"石生闻说,不胜感叹。又在先春园外,探身窥视。见内里风霜萧瑟,草木零落,大非旧况。遂信步复回。那头陀道:"相公何不到寺中随喜随喜。"石生道:"等待湛然师傅回时,再来随喜吧。"那头陀仍在后园外玩耍。
石生一路纳闷,来寻柏儿。行至半路,见一人肩挑酒肴,走出城门,旁有一人问他何往?那人说,请钱老爷公子在郊外赏菊。石生闻说钱公子,知是毕监生之侄,遂闪在一高坡上,观其去路。见那人将酒挑在一野园中。野园中有数人走出,皆手舞足蹈,相视而言,却不闻声。石生恨不能面向园中,问钱公子消息。因复下坡想道:"我与钱公子素未相识,如何得能与他谈及他令妹事情?"又转念想道:"我千里而来,也是为着毕小姐,岂可他令兄觌面反教错过,这是必须要会的。"只是思会无由。为此沉吟半晌,忽生一计。回首向柏儿处,将玉箫取出,又换了柏儿青衣旧帽,叫柏儿仍看着行李,复从坡旁走到那野园中,见那数人皆席地饮酒,且兼作诗。
石生悄悄从山旁石瞥见诗题,却是观菊。候众人诗将作毕,将玉箫吹起。众人齐道:"你是何人?在此吵闹。"石生道:"小的穷途缺费,肚中饥饿。闻众相公在此饮酒,特来化盏酒片肉,稍充饥饿。"内有一老者,叫人斟了一碗酒,搛了两块肉,递与石生。石生欠身接过,立在面前,故意迟延慢饮,听众人讲话,要看哪一位是钱公子。只见一少年者对众道:"我们今日这诗,做得甚是如意,若钱公子来时,我们还有兴趣。"
那一老者回道:他做公子的人,素常不曾外出,我们怎请得他来?"那一少年者道:"也不如此,想是钱公祖接梅道尊去,衙内无人,留他在内料理事务。"那众人齐欠身道:"富兄所见不明,闻得梅翰林方才出京,如何就说到任。"那一少年者笑道:"连诸兄之论,亦未必是,除非遇见钱公子,方有的信哩。"说罢,各复饮酒作诗。
那一老者举杯目顾石生对众人道:"这等一个青年人,流落乞食,可见世情艰难。"众人各为惋伤。那一少年者笑道:"自古男儿立大节,不武便为文,哪曾见上天饿死好汉。这还是他技拙无能,生就化醅,应当如此。"那上老者正色道:"兄论大错。当初颜回,糟糠不厌,卒寿早夭;夷齐廉洁,饿死首阳山,岂非好汉。"一少年者道:"今人怎比得古事,若他但有所长,向豪门投身,也有饭吃。还是他无能,以致如此落魄。即如吾辈读书明理,且擅诗赋,任他世情艰难,岂得致于此地。"那一老者改口连声道是。石生听罢,将酒吃过,送上碗去。那老者向石生道:"你这一个青年人,为何不投一官家安身,以致于乞食。"石生道:"异乡无人引进,只得乞食。"
那一少年者道:"这本府钱老爷的公子,与我至契。我荐你去为仆,但你肩不能挑,手不能拿,思量欲做何事哩?"石生心下要访毕小姐事,连声道:"小的随便书房中听用吧。"那一少年者道:"既欲服侍公子,在书房中,你却有何长处?"石生道:"小的也素擅文墨,就是诗赋一道,亦不算不知。"众人各皆惊骇,以为谬谈。那一老者道:"他既口出大言,必有大用。就将我们观菊题目并韵,叫他和一首,若果然做得,赏他一壶美酒,两簋佳味。若做不出,罚他吹十套曲子。"那一少年者道:"说得有理。"就叫人将整菜撤去两碗,取一壶好酒,递与石生。又将纸笔拿在地上。石生将酒吃过。展开纸来,见上面题已写就,韵限芳妆霜章四字。遂援笔即挥一律,后书齐也水秋日草,呈上众人。众人各皆惊异,接过,看上面诗道:
日暮千山人寂寞,秋残九月菊芬芳。
何曾粉腻青娥妒,到处风流逸士妆。
傲骨浴寒三径雨,天风吹落一篱霜。
年来无限萧条意,相对依依赋短章。
众人看罢,各道诗名也还不俗。又问石生道:"这诗莫非是抄写来的吗?"石生道:"若抄写的诗句,那能恰好合相公的限韵。"众人道:"你既晓得两句诗儿,为何要与人家营工?"
石生道:"小的知文章不能疗饥,不若营工求食。"众人闻言叹息。那少年者道:"你且回去,明日讨回话吧。"石生道:"请问相公尊姓,住居何所,明日好来找问。"那一老者接口道:"这相公姓富,字雪烟,家住城内府前,是钱公祖门生。我叫吴皆吉,是富相公紧邻。你明日到我家讨回信便了。"石生闻言,谢赏而去。正是:治民自古全非武,乞食于今半是文。
却说这饮酒之人,见石生去后,也有惊异的,也有疑他的,独那一老者吴皆吉,再三叮嘱那少年的富雪烟,叫他举荐到钱公子处求食。当日数人酒罢诗毕,候钱公子不至,各皆散去。
那富雪烟到家,即写下一书,向钱公子道及吹箫乞食作诗之事,并众诗一并封起,投入府衙。那钱公子一见说玉箫之事,并观菊诗句,心下甚是沉吟不决。只是齐也水三字,同了一新解元名字,尚有未白。即吩咐外面家丁传与富雪烟道:"齐相公是新科解元,要请相会。"富雪烟闻知,吃了一惊,随即寻着吴皆吉,道及钱公子所传之话,吴皆吉亦为称奇。富雪烟道:"我说不要管他闲事,如今钱公子要请相会,却到何处访问这个齐解元。"吴皆吉道:"富兄不必着急,且回钱公子家丁去。候明日,齐解元必来讨回信,我们以此实告,令他与钱公子相会就是。"
富雪烟照吴皆吉之言,回了家丁归去。晚间富雪烟至家,踌躇一夜。未到天晓,即来吴皆吉家等候石生。只见一管家从外走进报道:"昨日乞食的人来了。"富雪烟忙起嚷道:"这奴才怎么不叫齐相公,如何说甚么乞食的人。"吴皆吉道:"且不要骂,俟小弟如今责罚他。"石生仍是青衣旧帽走上。不知何故,见吴、富二人忙忙走下迎着施礼。石生忙扯住道:"二位相公如何与小的施礼?"吴、富二人齐道:"我二人肉眼,不识是新科解元齐老先生乔装乞食,晚生辈昨日获罪实甚。"
石生亦惊讶道:"小的是何等之人,如何认作新科解元,想是相公错了。"吴皆吉道:"先生不必相瞒,同去会钱公子便知。"
富雪烟一把扯住道:"齐先生且到晚生寒舍,便饭少坐,再去相会。"石生道:"且会过钱公子,辩过明白,再领盛情。"因此,三人同出门到府前。钱知府正不在家,遂着报事的传与钱公子知道。忽一家丁走出道:"请吴、富二相公回府,留齐相公在后堂相会。"吴、富二人交付了石生,欣然回去。石生走进后堂,等了许久,只见一小童传开宅门,又请齐相公内书房相会。
石生缓缓步将进去,到了书房。但见:香盈案几,疏透窗棂。秋光与白水俱明,败荷共竹声相乱。
书史频仍,不啻二酉珍异;龙蛇满壁,尽是人日题诗。朱颜皓齿,人在兼葭正少;锦心绣口,淡倾白雪销魂。霭霭和逊,恍疑是天上玉容;楚楚衣冠,应不是凡间别种。
钱公子见石生秀丽可人,从容走下,相为施礼。石生道他是毕小姐之兄,亦朝上还了一揖。
二人分宾就坐,钱公子道:"恭喜齐兄,作圣上门生矣。"
石生道:"小弟何以作圣上门生?"钱公子道:"想是齐兄不曾见新报吗?"遂令小童取出报来,递与石生。石生接过看时,上道:"八月二十二日,礼科给事徐,一本为乡试事,翰林院主考梅,取中解元李景文,文不中式,请旨验卷等因。旨命:'已取未取文卷,解入文昌殿。'圣上于二十三日御临文昌殿,随手拈着未中监员齐也水,文堪作元。当日旨下,将翰林院主考梅,补淮安兵备道缺,以功待罪。仍拟已中未中诸生,赴京复试尚未完夺。"石生念罢,又惊又喜,付小童收去。
茶毕,钱公子道:"齐兄为何不在京候考,故作微服来淮,其意为何?"石生道:"小弟有一知己姓石,浼弟携玉箫来淮访一毕小姐。昨因偶然见吴、富数人,饮酒作诗,故乔装乞儿,特探问毕小姐消息耳。"钱公子忽作想道:"前闻舍妹与一石池斋曾结过百年之好,舍妹赠有玉箫一管。今齐兄言言道着,莫非贵友就是那石池斋吗?"石生忙忙应诺。随又问道:"毕小姐如何是钱兄令妹?"钱公子道:"弟本姓毕,字守谦者,即家叔也。因家叔武林俗吏之务未清,故遥将舍妹寄于钱府。舍妹恐有世俗不安,妄求婚配,有失石兄之约,因浼弟同来,以作他之主持也。"石生故道:"原来钱兄姓毕,即毕小姐之兄。今日相会,可称天凑奇缘了。"钱公子忽皱眉半晌道:"敢问石兄以此心腹事,不亲自来访,反劳齐兄远至何也?"石生道:"石兄乃弟同社之友,素常以道义肝胆相信。前在京师,道及令妹之事,他费了许多苦心,弟闻知亦不觉泪下。"钱公子道:"石兄如何道及,请试言之。"石生道:"他说令妹名凌春。石兄于正月十七日,曾在吴下玄墓古香亭上见其诗句,知令妹是个才女,即着管家揭其诗句,在吴偏访不遇。后因扬州梅翰林家,有赴馆之行,买舟至阊门,遇一友人姓田字又玄者,与一医生姓白字随时者,说曾与令妹在常州看病。彼时石兄细细探期消息,知令妹在淮,即弃馆来淮,住在清凉寺中。又在先春园,闻得令妹琴音,弹出他古香亭所作之诗。后令花婆陆妈,将令妹原诗壁上,蒙令妹赠以玉箫,留为后日佳验。不期后令妹随令叔荣任武林,忽尔风雨两别。此时石兄在京,无日不悬悬于心,因托弟来访。"钱公子闻言,柳眉顿蹙道:"齐兄不言,弟亦不知。适闻齐兄之言,乃石兄以他人之诗,误访舍妹了。"
石生惊问道:"当时令妹曾认诗句,且琴中又伏石兄之诗,恰两相投洽,何误访之有?"钱公子道:"舍妹名临莺,非凌春也,并不曾作诗在古香亭上。且从正月二十日在玄墓,的因得大恙,次日即返了。当日陆婆将石兄之诗,遗落家叔手,舍妹亦并不曾见,非误而何。"石生闻言,沉吟半晌,忽叹一声道:"这事石兄中小人白随时、田又玄之诡言了。"钱公子愀然欠身道:"齐兄何怪田姓白姓,当怪石兄自误其事耳。在白姓田姓无关己事,误以莺作春,并以临凌相错,其失犹浅。在石兄,游梅既见舍妹之诗,后在淮复听舍妹琴语,就当以理推之。若舍妹游梅在先,怎知石兄而后有古香亭之诗句。既舍妹游梅在后,怎得遗石兄而先有古香之预笔。即此,舍妹非凌春可知。何石兄不悟,复着陆婆导其殷勤。在舍妹,知石兄非比游人浪子,意不可却,赠以玉萧,实不曾见甚么古香亭之诗,难道陆婆独未致其意么?"石生怅然道:"石兄言玉萧乃陆婆传入清凉寺的,不曾会面。在石兄当日亦疑令妹石兄之诗,有先后不同,恐非凌春,故着陆婆拿古香亭之诗以探之。不意今日因陆婆之误,以致于无所不误了。"钱公子掩泪叹道:"今日之事,石兄误访,以致舍妹误认奈何?"
石生见钱公子泪湿芳姿,娇若露滴名花。不禁亦掩泪慰道:"石兄乃天下韵人,岂有得凌春而舍令妹之理,自然不悔初心。吾兄不必惋伤,致损芳颜。"钱公子道:"我怪石兄怎不亲来面诀,致人割肚牵肠。"石生道:"不瞒毕兄言,石兄因被人所害而去,故今在京争求功名。恐前案未结,不得临淮。"钱公子道:"弟也闻得他有飞害之事,在家君手,久已结案在徐。今徐州新任凤公,不过仅存一缉获批,掩上台耳目,何地仍在京不来?且今岁乡录,又不闻他名姓,全不以世情为事,真太疏放了些。"石生道:"在吾兄怪其疏放,在石兄京中如坐针毡,无刻不以功名、令妹为念。"钱公子低首试泪道:"如今他另有知心,以舍妹念无用矣。"
石生闻言,愀然移坐道:"毕兄何为而出此言。石兄乃天下多情人,他意弟所素知。若一闻错访之信,断不忍得凌春而舍令妹。但恐令妹见有凌春,不肯见爱石兄耳。"钱公子回嗔道:"齐兄此言,以舍妹为世俗之女了。舍妹颇知礼义,每苦怜才心重,只是面貌似小弟,恐石兄因凌春而嫌舍妹貌丑。"
石生道:"吾兄青春多少?"钱公子作羞语道:"弟与舍妹同年,今已十七,只是弟长舍妹不数月耳。"石生作愧道:"弟年僭长一岁,实愧面貌不及,吾兄之丰姿,若文寒仙子,真世间所无。即令妹之貌,得兄十之六七,亦冠天下群娥,况意似吾兄乎。令妹既果不弃石兄,石兄岂肯反弃令妹。求吾兄便写一字,道达石兄,以实弟言。"钱公子道:"我观齐兄美如冠玉,又见昨日观菊诗,妙若丽珠,真才美并茂,自是解人,弟岂敢诬说相欺。且弟在衙,素不轻出只字。即如昨日吴、富二姓,乃家君之门生,请弟观菊作诗,弟止口传出题,不面赴召。今日所会齐兄,因玉箫之事,疑是石兄;又见菊诗口气相同,只道是石兄假齐兄之名来访舍妹;又喜家君外出,故得接谈。知齐兄为石兄知己,谅不疑我言为迂。"
石生闻钱公子之言,意方释然,忽见一小童拿出肴馔留饭。
石生起身告辞。钱公子道:"弟便饭不敢苦留,薄具微仪,以代远送一程罢。"随向房中箱内,取出一包散碎银子付与石生,石生也正用着,只得收留。钱公子道:"寒家忝为石兄新眷,齐兄又是石兄道义知己,幸勿以我言外传。"石生见钱公子出言动履,大非凡境,不胜依依应诺。钱公子令开了宅门,又道:"齐兄此行,宜速进京复试,相会石兄。不可又扰吴、富二家,吴、富非吾类之人。"石生应诺。钱公子道声恕不远送,二人就在宅门,拭泪别过。正是:错事连绵不可诉,衷睛堆积向谁言。
却说石生闻钱公子之言,遂出了衙门,寻到柏儿下处。当即收拾行李,一同上京。不一日,行到徐州地方。途中正与柏儿闲谈错访并复试之事,忽见一人从路旁过去。柏儿讶道:"这是田相公过去了。"石生忙忙叫了数声,那人不理。石生下了牲口,向前扯住道:"田兄别久,就不认得小弟了。"田又玄忙回身,向石生揖道:"先生因何至此?"石生道:"要往京应试。"田又玄恐扬州之事有碍,遂问道:"别后可曾向梅老先生那边去么?"石生道:"那馆事,前夏间荐怀伊兄去了,自后并不曾有书往来。田兄因何在此?"田又玄道:"因拜望此处铁不锋兄,故羁留未回。"石生道:"小弟也要看他一看。"
田又玄道:"先生应何相认?"石生道:"曾在毕小姐家会过。"
田又玄忙道:"只怕铁兄也要进京,不能得闲相会哩。且问,那毕小姐亲事如何?"石生道:"说起话长,且到前面寻一静所,与兄尽谈。"正携手走时,面前有一村店,布旗上书酒家二字。石生遂拉手入店,取了一壶酒,二人对谈。石生就将错访之事,一一说知。田又玄故道:"当时白兄为何道及?"石生道:"想是白兄误听,以莺作春耳。"田又玄道:"先生可还要访那凌春吗?"石生道:"小弟俟复试后,再作图谋。二人话犹未毕,柏儿走上道:"相公早早去吧,恐天晚不便行路。"
石生道:"我还要看铁相公哩。"田又玄闻言,恐石生会着铁不锋,露出他假名之事。遂想了一想道:"饮酒事小,莫误先生行路。若先生要会铁兄,只恐铁兄未必在家。小弟且先去探问一回,若他在家,请来相会;若不在时,小弟还来奉复何如?"
石生道:"兄可速来,免弟久候。"田又玄将石生留在村店,飘然别去。方进城时,冤家路窄,恰好遇着铁不锋。原来铁不锋将石生在毕守谦家饮酒,并徐州谋害之事,久与田又玄说过了。
田又玄此时相遇,即反言道:"当日那假名士,如今在城外村店中,原来也是弟一相知,叫做田又玄。适见他口称曾与铁兄在毕宅相会过,弟因知是他向日假我之名,如今弟被他以假乱真,不识铁兄何以策我?"铁不锋闻言即怒道:"向日徐州之事,因他私逃,尚有一缉获批在凤公处。既他本名叫做田又玄,石兄且愚他在店,弟到州前叫公差来拿他处死,又何虑哉?"
田又玄道:"既铁兄有些义气,弟且去愚他在村店中,可速来要紧。"铁不锋领会,向州前飞去。
田又玄满心欢喜,仍出城到村店中。石生见田又玄忙立起笑道:"田兄真信人也,铁兄可在家否?"田又玄道:"即刻来店相会。"石生令坐下,又取一壶对饮。饮未半壶,只见公差纷纷走入店内,不容分说,将石生锁起。口称石生为田又玄。
石生大笑道:"我非田又玄,为何锁我?"那公差即放了石生,又将田又玄锁起。田又玄慌道:"你拿我做甚么?"那公差道:"你鬼名石池斋,做了土贼赃主,不拿你拿谁。"田又玄忙道:"我非石池斋,为何拿我?"那众公差道:"我们不管他闲账,你二人总到堂上去辩。"众公差将石、田二人一齐拉去。铁不锋故意从外忙走进道:"二兄所为何事?"石生道:"他拿田又玄的,要将小弟带拿了去。"田又玄道:"他拿石池斋的,亦要将小弟带拿了去。"铁不锋作惊讶道:"二兄既遭此大变,真假难逃公论,就同到法堂折辩何妨。"石生道:"铁兄之言有理!"田又玄慌道:"我实非石池斋,我乃苏州人。石先生乃河南人,音语尚有微别,要我同去何用?"石生道:"可取出批文看看,自知是你是我。"公差忙取出文批,上道:"赃主石池斋,父原任苏州理刑。"看罢,田又玄道:"难道我父是苏州人?曾在本处做理刑?"众人见田又玄说得有理,就将石生拉去。柏儿扯住放声大哭道:"我说叫相公早早行路,相公不依,守出这祸事来了。"石生回顾亦掩泪道:"我实不曾犯法,到州真假自明。你放心在此看着行李,可将玉箫取出,与我随身带着,恐有失误。"柏儿取出玉箫,递与石生。石生向田又玄道:"小价乞权代照看。"田又玄应诺。石生掩泪抛下柏儿前去。
田又玄同铁不锋送至城边。铁不锋回头道:"兄尚何往?"
田又玄道:"吵得心中烦闷,到府上且歇息歇息。"铁不锋道:"我素常只认得兄姓石,却不曾与田姓相交。兄既姓田,到我处何干?我明日要进京,做些前程,也不得闲功夫陪你东走西撞。你自寻路去,行李留着且作饭资。"
田又玄闻言愀然道:"弟虽假名,学问其实好似石先生。"
铁不锋冷笑道:"那两句歪诗,今日想将起来,我还强如十倍,你尚自夸其能!若兄知趣,别寻去路便罢,若说求情之语,那时白了面皮,把兄认作赃主,首到州中,将真石兄换出,恐伤雅道未便。"说罢竟走。田又玄慌忙,欲待他往,又无行李。
立着心生一计,顿回嗔作喜。遂走到村店,故作惊慌向柏儿道:"你相公到州,苦打成招,后面公差赶来拿你,你相公叫我速带你远逃。你若不依,我先去了。"柏儿闻言,前泪未干,复又大哭。吓得慌慌张张,背着行李,跟着田又玄一路向北哭去。
正是:
世事百年皆梦幻,相逢顷刻各分离。
却说石生被公差拿到州中,闻凤公接淮安梅道尊去,尚未回衙。因在衙旁一土地庙内同公差少候。石生心下记挂柏儿,又不知这事如何审理,只管胡思乱想。忽见夕阳西坠,一白须老者引一红颜女子走进庙门,叫道:"石生!你月明星上,云开万里,见青天矣。"石生忙扯那女子道:"我为你奔波道途,受了许多凄风苦雨,又遭此害,女娘,你可知否?"那女子笑而不答。那白须老者将手扯着那女子道:"我们往京快走!"石生忙忙向前再诉,那女子将石生一推,口道:"你也往京快走!"
石生掩泪爬起跑时,众人齐喊道:"老爷回衙了!"石生惊觉,乃是一梦。见天色昏迷,明月早上。
公差将石生带到堂上。见灯火满堂,皎洁如昼。那凤公端坐在案,随问道:"你就是那赃主石池斋吗?"石生立着道:"监生姓齐名也水,并不是甚么赃主石池斋。"凤公道:"你是何方人氏?"石生道:"监生是河南开封府人,因秋试不第,游学南方。蒙圣恩复试,亲取解元,奉旨上京面试,故从老父师治下偶过。不知公差因何事拿监生到此。"凤公闻是圣上取中的解元,心中也有些惊怕,遂沉吟作想。公差跪上道:"老爷不可信他胡言。他在酒店中已招认是石池斋,至此复冒名矮昧老爷。"凤公道:"你是解元不是解元,我也不去理论。适我从外晚归,有一对,你可对来。若果有解元之才,泾渭自分了。"石生遂欠身请对。凤公出道:"日暮人归,鸟落一村遮古木"。石生回思梦中那女子之言,恰与相合。即对道:"月明星上,云开万里见青天。"凤公闻对,似欲宽宥。公差恐罪关反坐,即忙禀道:"这事老爷须要动刑,他明明是石池斋,父为苏州理刑,他本籍是河南开封府生员。老爷不可因他冒言监生,姑取一对,以宽宥了他,恐上台闻知未便。"凤公闻说,随叫取刑具上来,要难为石生。忽见一阵风起,将满堂灯光吹灭。石生见堂后走出一女子,衣服宛然如梦中所见,坐在堂上。
众役忙忙点起灯火,依旧仍是凤公。众役方扯石生下堂,凤公道:"叫那齐也水上来。"石生走上掩泪道:"监生是读书人,岂有与贼为伍之理。望老父师秦鉴。"凤公道:"我看你这人品,断非放法之辈。且名姓不对,出身各别,这是公差错认。你回去吧。"石生揖谢下堂。公差道:"他父曾为苏州理刑,本贯河南,现与批文相对,小的如何错认?"凤公随又叫石生回来问道:"你父曾在苏州作刑廉吗?"石生吓得慌慌张张走上道:"监生父亲现在河南务农,并不曾出仕。"凤公大怒,向公差道:"你们卖放了赃主,故拿这书生来搪塞,以掩众人耳目。还要妄辩害人,好生可恶!"随丢签各打三十。放出石生。石生走出,天昏地黑,不知何往。正是:
既数名金榜,先遭风雨场。
好人多折挫,终究不成伤。
不知石生如何逃走,且听下回分解。
- Details
- Category: 中国古代小说
第七回 东床坦腹愿天速变男儿 西阁谈心对月宜联姊妹
词曰:
奇闻尽有,从无两女成婚媾,同衾共枕虚消受。快得乘龙,谁信都荒谬。风流担搁眉应皱,一番剖破消疑窦。泰山犹自称佳偶,明作夫妻,姊妹私相授。
-- 右调《醉落丑》
按下云、水二生相遇不题。再表文小姐自从男装改名云湘夫入幕之后,与章巡按相得之甚。巡按待之如嫡亲子弟,湘夫事之如嫡亲父叔。前来犹称先生、晚生,以后巡按嫌他不脱略,问了侍郎故时年纪,自己小几年,叫湘夫但以叔侄相称,从此日亲一日。凡四方往来书札,以至案犊谳语,都出自湘夫之手,无不件件如意,色色可人。至于疑难之事,必要湘夫划策定计,偏是俏胆之中具十分见识、十分谋略,每发一言,巡按无不信服,因此到处有德明之号。兼之巡按向来清廉自矢,秉公不欺,奸顽屏气,豪强敛迹。一年任满回京复命,湘夫假意告辞,巡按道:"久烦贤侄赞助,老夫所以不致旷官之诮,今得始终全职,皆贤侄之赐也。老夫还要细细谈心,使贤侄免流离琐尾,而安于磐石,然后遂愿。况贤侄辞去,不过翱翔四海,究非自安之策,不若随老夫到京。老夫虽宦橐空虚,而朝夕{米菜羹,犹可以供贤侄,万勿因简亵多端,而遂不我留,使老夫一则负贤侄向来之教,二则遗令先尊地下之憾,三则何以答文总兵一片委托之心也。鄙情如此,幸祈萘痢!毕娣蚋行徊灰眩觳桓创牵煌骄BR>
巡按复命后,圣上喜其廉能勤职,超迁太仆卿之职。此时车马填门,庆贺不绝。湘夫预先对巡按说道:"凡一应宾客,概不相见。"独自与假松风敛迹内厢,人罕得见。惟心中时时暗想父亲,不知生死若何,泪常偷弹;又想云郎不知何时配合,心常不乐。然而对花饮酒,玩月吟诗,究竟无一毫内家之态,所以使人莫窥其际。
岂知太仆有女湘兰,年貌与湘夫齐美,才思与湘夫并驱。因太仆品行端严,那些势炎威赫的,怪其为人,不来与他缠扰。即这些曳白子弟,太仆见之,犹如眼中看屑,不胜拒绝。必要拣那才惊屈、宋,品若琏瑚者,虽家徒四壁,室无斗筲,亦许之纳璧蓝田,牵系红幕也。不意轻肥得意者,车载斗量,挥之不去;而鹤立鸡群者,穴居野处,招之不来,所以湘兰尚在待字之秋,未有结之举。就是那湘兰小姐立志不肯轻嫁凡夫,此意虽未尝对那双亲面前明言,太仆尝命作《梧桐诗》有云:
高岗独立叶萋萋,琴瑟良材品不低。
莫把高枝轻折去,将来好许凤凰栖。
太仆看他诗中之意,惟恐父母不慎择婿,所以暗寓于此。然太仆访寻有年,竟无中意之选。及遇见了云湘夫,心中即已属意。况字曰湘夫,分明是湘兰之夫了,而诗又成湘扇,件件凑合,逐信为天缘非偶也,所以前日不容辞去。及归京之日,待诸务俱毕,即对夫人明氏说道:"我为女儿终身未有所托,心中时刻炷睿钟≡窨煨觯晃饺瞬拍训茫刮藓弦庵俊=裥已舶唇希怯谖抟庵械靡患讯蘼燮洳胖遣煌诹魉祝雌涿彩づ税玻送阔d,使其易男扮为女装,置之燕姬、赵女之中,恐胜寻常万倍也。吾意欲招为婿,夫人意下不知如何?"夫人道:"相公所见自然不差。但他家世何如?"太仆道:"家世固我所勿论,然此子先人曾为司马,亡未三载,将来接迹簪缨,指日可待,又何虑其长贫贱乎?"夫人道:"相公既是中选,只该带他回来,待女儿亲试一试才学,那时即便成亲,岂非妙事?今彼此异地,倘此子另作他氏乘龙,奈何?"太仆道:"夫人这倒不消虑得,此子已久作下官幕中之客了。前日回京,他要辞去,下官因有此心,所以不从他意。今现在中堂左厢,待下官明日引来一见夫人,只怕夫人喜出望外了。"夫人道:"何物书生,相公得意若是?"太仆道:"得意不得意,且到明日便知。"
到了次日,太仆到湘夫室中说道:"老朽夫妇,暮年无子,心如悬旌。昨日偶与贱荆道及贤侄丰姿仪表,贱荆不胜羡慕,亦欲一见,不识可否?"湘夫道:"尘垢之姿,何劳过誉?而使叔母重念若此。小侄向欲进拜,恐惊动起居,不敢遽请,今蒙见召,敢不趋谒?"太仆大喜,即便在前,领他进拜夫人。
此时小姐侍婢白正在庭中采茉莉花,见了湘夫,心中大惊,忙报夫人。夫人出来一见,看他举动是男,窈窕似女。夫人笑容可掬道:"老身因相公极道贤侄妙才,私心想慕,反劳光降,使老身何以克当?"湘夫道:"小侄蒙叔翁骨肉相待,铭刻难忘。复承叔母垂情怜念,感愧尤甚,拜迟之罪,尚祈涵恕。"见毕,即便辞出,太仆送了出去。转来对夫人道:"下官眼力何如?"夫人笑道:"只怕美如冠玉,其中未必有也。"太仆道:"若论腹中,真是一个行秘书橱,而下笔又倚马可待。我两人若得此快婿,何忧终身无靠乎?"夫人道:"虽如此说,未知我儿意下若何。如此生或有所作,待我拿去,与孩儿一看,看他中意否。"太仆道:"这也有理。"即将湘扇诗写来,付与夫人。夫人拿上楼去。
此时白正在那里形容湘夫如美人一般标致,小姐微笑道:"痴丫头,他自美,与你何干?只管这般胡乱。"正说间,听得楼梯上脚步响,白忙来一张,笑嘻嘻道:"小姐,夫人来了。"小姐忙移莲步来迎夫人。万福过了,夫人道:"今朝你爹爹有个相知年侄,特来拜望。你爹爹见他人物济楚,仪貌可观,欲试他才学,就把湘扇为头,要他吟诗一首。他便信口就吟,你爹爹欢喜之极,特领进来我看,果然是个青年俊士,又有如此之才,真是才子中佳人也!你看他诗可好么?"小姐接在手中看完,但见喜容满颊,并不开口。夫人会其意思,便道:"我下楼去了,你仔细看看好不好,叫白拿了来。"说罢,果然去了。
你道小姐为何不开口?他一点灵心已窥破为他择婿之意,所以不敢赞好,非不爱那书生之貌,服那书生之诗,怎么就肯老着脸,露出要夫的光景来?然而佳人舍不得才子,千古同情,若无一句许允的意思,就当面错过,岂不可惜?那小姐偏会巧计,也便和成一首,叫白送到夫人处。夫人便与太仆看了,太仆即念与夫人听道:
九嶷虽是路终穷,□降当年志已逢。
莫道斑斑多泪点,至今犹被有虞风。
太仆念完,连声大赞道:"云生配我儿,即当是才子配才子;我儿嫁云生,即当是佳人嫁佳人,快事!快事!"说罢,忙忙的袖了诗,走到湘夫那里去。
那湘夫已晓得他有个女儿,太仆连日殷殷勤勤,早已窥破有纳婿之意。意中亦欲借此潜居闺阁,好将许多心事说破,故此亦全无忧虑。这日太仆走到,忙将袖中诗拿出来,递与湘夫,道:"贤侄前日湘扇佳作,老夫今日已情了一个才子和就,请教请教,不知可与贤侄做得对否?"湘夫已晓得是小姐所作,赞不绝口,心中亦极屈服,暗想道:"诗思清新之极,与我不相上下。可惜我不是个真男子,只好虚应故事,但不知天下那里又有如云生之才者,与之配合耳!"笑答道:"如此妙才,还该与天下真正才子作对,如小侄有才子之名,无才子之实,何敢与之作对?就与之作对,即恐后来露出本非才子面目,不惟老叔翁笑,倒为天下以为奇闻也。"太仆道:"贤侄何必过谦,你道这诗是谁人做的?"湘夫道:"小侄哪里晓得?"太仆道:"老夫只得实说了。小女湘兰,颇工吟咏。老夫终身,藉此半子之奉。常恐所托非人,所以待字不苟许人。今见贤侄才迈古今,况是王谢旧家人物,意欲将小女下奉箕帚,共挽鹿车,使老夫有得人之庆,我以无失所之忧,志愿足矣!今早曾将佳章试小女识力,小女不露一言,即尔奉和。细观诗意,已许伯鸾。故敢不借衔玉之耻,面为陈恳,望乞俯缔。不鄙寒微,幸甚幸甚!"湘夫少不得故意辞谢,道:"令爱瑶岛琼姿,小侄蓬门寒士,何敢仰结丝萝,自贻伊丑。况小侄向蒙老叔翁厚恩,视如犹子,不胜顶戴,今又欲谬厕射雕之选,使后来有负大德,遗笑将来,尚祈老叔翁图之。"太仆道:"老夫以才子难逢,佳人易失,贤侄乐得小女,小女幸逢贤侄,足敢相强。将来老夫以贤侄为长城,何负之有?小女与贤侄琴瑟相调,何笑之有?还祈早诺金允,无俟图维。"湘夫道:"蒙老叔翁天高地厚之德,小侄或未能报答,容交天下真正才子,以报万一。但目前蹇修无人,镜台未下,何敢即以沉渊之小鲜,而遽欲登之大罗天?恐无是理也。"太仆呵呵笑道:"原来贤侄虑着无媒之聘。小女名湘兰,而贤侄一见,即以湘扇见题,则湘扇即奏修也,湘扇之诗即镜台也,舍此又何处求蹇修、镜台哉?"湘夫亦笑而不言,暗想:"我如今说破,立下此老之心便如见日消矣。莫若将计就计,游戏一番,为千秋作一佳话,有何不可?"太仆见他不言而笑,已知允了。即便择了吉日,鼓乐喧天,庆贺填巷。人人都道章太仆招了美人一般的女婿,无不喝采。洞房花烛,合卺成亲,有诗为证:
借问今宵乐也无,两般一样莫相拖。
当年谁道雌男子,后日方知女丈夫。
成亲之后,人人都道是郎才女貌,自然恩爱非常,岂知湘夫穿了贴身衣服而睡上床来,小姐肉也未沾。那小姐心里全然不解,又不好问他,又不好对人言,心中闷闷,又可煞作怪,夜间却不象夫妻,日间仍相亲相爱,口中"小姐"恁长,"小姐"恁短,哪一个看得他出,惟有假松风得知就里,常自暗笑。
却说那白,年已过期,此中情窦已开,时时来勾搭假松风。假松风时刻遮遮掩掩,惟恐露出本相。那太仆夫妻自配合两人之后,心中自以为靠托有人,欢喜无尽。岂知小姐一腔怨意,满肚愁肠,无处可诉。湘夫已逆知其心,又无便处可以说破此情。正要乘机讲明心事,不料这假松风卧房去小姐卧房不远,白屡屡勾搭他,他只是不瞅不睬。那白心中欲火如炽,按捺不住起来。
其夜二更天气,乘小姐夫妻睡去,悄悄从里开了房门,一径跑到松风房门口来,轻轻推门,门又拴紧。没奈何,从外边天井里走转来,去推那两扇窗时,一扇窗拴的不紧,被他拨开,忙将身一纵而入,轻轻走到床边,听得鼻息之声,想道:"且不要惊醒他,不免先去摸那有趣的东西,那时精赤条条扒上身去,不怕他不动火。"于是,揭起帐来,轻轻将手伸进被中,将假松风下身一摸,全无一物,平平的与己一般,吓得伸手不迭,身子倒抖将起来。又想道:"难道摸差了,摸了后面不成?"左右不着,再将手伸进去,从上身一步步摸下去,先摸着两只乳儿已高高突起,摸到下面时,竟是我有亦有,我无亦无的了。吓得慌了手脚,倒将他一揿,松风翻起身来,白急得两腿主张不定,"扑"的一交,头倒地上了。松风吃一大惊,惊醒了认是鬼出,以被蒙头而卧。白方才从地上扒到窗边,再扒也扒不出窗,个把时辰,方才出窗来,依先悄悄进了门睡着,把一腔之火化作冰消。正是:
情到浓时不自由,要从黑夜把郎偷。
谁知彼此皆如此,好把相思一笔勾。
白自去睡着,又好笑,又好恼,是夜倒做了一夜乱颠乱倒的梦。明日起来,只管对了假松风笑。松风还认是来引诱他,只是不睬,谁知夜间已被盗了。
过了一日,因湘夫被太仆有事请他去,假松风也跟了去。白就悄悄对小姐说道:"有一件好笑事要对小姐说。"小姐正在凄凉无诉,忙问道:"有何好笑?"白道:"说便说,小姐不要恼。那松风原来是一个假的。"小姐忙问道:"怎么是假的?"白道:"前日,小婢从他房门首经过,见他在那灯下捉虱,两乳高高,是一个女松风。后来再三存心看他,上毛坑小解,蹲倒身子,一些不差,是个女松风。"小姐道:"原来如此,所以云郎属意于他,不属意于我。今晚待他进来,不免把几句话儿参破了,看他怎么样回答。"
是夜湘夫进来,小姐便仔细把松风一相,果然象个女的,心中着实不快。湘夫满面堆笑走近前来与小姐并肩坐下,说道:"小生自从与小姐成亲之后,浑如陌路,未曾一夜谈心。今夜须细谈衰曲,负荆请罪。"小姐道:"贱妾无心可谈,公子若要谈心,与那松风小厮谈谈罢了。"松风远远站着,听了这话,脸上有些红起来。湘夫想道:"这几句说话甚是有因,或者红萼有些破绽被人看出了。总之,今夜少不得要说明。"便道:"小生虽有男子之容,实无丈夫之气,无益于小姐,又何益于松风?纵然有句知心话对那松风谈,亦无可用情之处,所以小生心事,我自知之,松风也知之,但是小姐不知,与那白不知耳!今夜必要将此心倒露,大家悉知,恐小姐不以为怨,反或见怜也未可知。"小姐道:"知心自向知心说,贱妾何必知得?使公子见怜贱妾,这是万幸,贱妾又何怜公子?公子亦何可怜之有?"说罢,天色已晚,原来小姐房西有一小楼,名为留霞阁。湘夫叫白今夜摆酒阁上,与小姐作知心话。
少顷,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矣。白报说酒已摆在阁上,请公子小姐登楼。小姐故意不肯去,湘夫一把拖了便走。坐下,湘夫叫松风走近前来,跪在小姐面前,敬小姐一杯酒。小姐尤不悦,起来道:"纵然公子不看贱妾在眼,何至使小厮劝酒?"说罢,又要起身避席。湘夫又一把拖住,道:"松风不是小厮,原是小生知心,就敬杯酒也不妨事的。"说罢,只管嘻嘻而笑,连松风跪在地上,也忍不住笑起来。这边好笑,那小姐好不恼!连执壶把盏的白也帮着恼。湘夫道:"今夜月光如水,万户无声,但少闲人如我两人耳!不可无佳句,以负此良宵也。请小姐开怀首唱,小生效颦。"小姐见他殷勤劝笑,浑非真正薄情举动;听他口角,如莺声历历而啭,心肠又不禁软起来。没奈何,只得唤白取诗具来,叫了松风起去,要乘机发挥湘夫,便于每联之首暗藏一字,作个哑谜与他猜。便一笔写完,递过湘夫,湘夫念道:
既睹多才乐未央,有心歧路岂亡羊?
松前舒啸非无意,风里怡情别有肠。
何处云飞终自薄,须知湘怨不能忘。
恋枝怪杀闻蜂蝶,我欲时烧一瓣香。
湘夫看完,会出诗中之意,是"既有松风,何须恋我",句句含讥带讽也。即照他意思,和韵一首,道:
我有深情话未央,亦知多雨怨商羊。
松前醉笑浑无意,风外谈心共断肠。
终向湘流将自洗,须知云意岂相忘?
说来只恐添愁泪,破出疑团拜炷香。
诗中暗藏"我亦松风,终须说破"八字,递与小姐一看,小姐大惊道:"你是云公子,难道是云小姐不成?"湘夫忙起身跪在小姐面前,惊得小姐也跪在地,道:"请起,请起。"湘夫方才起来,泣下道:"贱妾文若霞,蒙岳丈覆庇多时,以致有误小姐,罪不胜言,望小姐宥之。"小姐道:"姐姐尊公何人?因何事投于家父,且改姓为云?乞一一说明,以破疑团。"文小姐便将总兵被陷、向与巡按有旧、致托云生、又与云生订缘,并假冒缘故〔一一告之〕。小姐笑起来,道:"怪道如此,我亦疑天下无是薄情郎也!"文小姐道:"妾惟松风知心,小姐今后不须吃醋也!"说罢,四个人笑个不了。章小姐道:"既是尊公与家父有旧,便诉出真情,访那真正姓云的人,与之成就好事,何必隐忍至于今日,方始说破,使贱妾空抱多时愁怨?"文小姐道:"小姐有所不知,当日风波忽起,不测之祸几及于身,所以不惜羞赫,为李代桃僵之举。既已作姓云人投尊公,此时说明了,在尊公自然视如犹女,倘或风闻于外,不惟二身难免,亦且贻累尊公,此所以不敢说明也。"章小姐道:"此时既不可以说明,回京之日亦可说明矣,而又不言,何也?"文小姐道:"到了京师,尤不可说明了。京师耳目较近,向闻太仆止有小姐一位,今又有一个,是开人疑窦了。况权奸窥伺之秋,倘穷根究末,又是一件大事,哪里可以说明?"章小姐道:"小姐这等才智,怪道爹爹十分爱敬。但坦腹之事直任不辞,又是怎么说?"文小姐说:"这□是贱妾一片苦心,贱妾已与云郎有约,更闻小姐闺阁仙才,贱妾若不承任此事,恐才子难逢小姐,倘或所托匪人,岂非缺陷?异日贱妾得遇云郎,谅天下之大,岂无更有〔如〕云郎其人。而与云郎交者?那时妾既有归,小姐亦必有托,此所谓将计就计,为妾自计,即为小姐计也。"一番话说得章小姐点头叹羡不绝,便道:"小姐用心若此,真可为妾之师友也。今夜乘鸺眨叶撕尾豢梢约俜蚱蘖骀⒚煤酰俊蔽男〗愦笙驳溃骸暗衷勒纱笕颂砹艘桓霭匆桓隹煨龆俊庇谑墙邪滋O点起炉香,对月结为姊妹。文小姐年长二岁,定为次序。文小姐道:"姊妹既联,夫妻尚宜做去,不可就与岳丈岳母说知,以为访问云郎之机。"章小姐便吩咐白、松风不可泄漏此事。从此两人暗为姊妹,明作夫妻。此后,有分教:
风波既静,魑魅旋消;云水相逢,文章自合。
要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Powered by www.shaolingongfu.com © Copyright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