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tails
- Category: 大秦帝国
《大秦帝国》第137章回到府邸,嬴柱浑身散架倒在卧榻便再也没有力气爬起来了。日暮时主书来报说,已经密查清楚:目下王宫谒者芈椋是华月夫人的族叔,当年跟随宣太后入秦,一直在魏冄属下做主书吏;魏冄被贬黜之时,此人得秦昭王信任,留宫补了谒者王稽的职爵;此次便是向驷车庶长传送密诏的芈椋向华月夫人透漏的消息。嬴柱有气无力地问了一句:"便是如此,又能如何?"主书惊讶道:"安国君自当会事廷尉府,指实华月夫人与芈椋勾连犯法,方能救得华阳夫人也!"嬴柱喘息着坐了起来:"王族以护法为天职。你知会家老并府中人等,从此任何人不得过问此事。芈椋之事万莫外泄,只听廷尉府查处裁决便是。"说罢对一脸茫然的主书疲惫地挥挥手便闭上了眼睛。 莫名其妙地,嬴柱病了。半个月闭门不出茶饭不思,只有气无力的躺卧病榻,似乎连说话的力气也没有了。老太医几番望闻问切,除了嬴柱自己再熟悉不过的阴虚阳亢脾胃不和心悸虚汗等几样老病,无论如何也揣摩不出这种有(症)状无(病)因的"病"究为何物,只有先开了几剂养心安神温补药,而后立即报请太医令定夺。储君得无名怪疾,太医令何敢怠慢,当即上书老秦王,主张请齐东方士施治。谁料秦昭王却只冷冷一笑,咕哝了一句谁也不敢当做口诏传给太子的话:"人无生心,何如早死?秦岂无后乎!"撂过太医令上书竟是不置可否。 转瞬河消冰开,启耕大典在即。自秦昭王风瘫在榻,近年来的启耕大典都是太子嬴柱代王典礼,而今太子卧病,启耕大典却该何人主持?便在国人纷纷揣测之时,王宫颁下了一则令朝野振奋而又忐忑不安的诏书:秦王将亲自驾临启耕大典,大典之后举行新春朝会,再于太庙勒石!且不说启耕大典由高寿久病的老秦王亲自主持已经令朝野国人振奋不已,更有多年中断的新春朝会与闻所未闻而又无从揣测的太庙勒石两件大事,老秦人的激奋之心便顿时提到了嗓子眼--秦国要出大事了! 消息传到太子府,嬴柱坐不住了。老父王以风瘫之躯勃勃大举三礼,他这个已过天命之年的老太子能安卧病榻?果真如此,不说老父王有无心劲再度罢黜太子,只那遍及朝野的侧目而视与非议唾沫也足以使人无疾而终,其时自己何颜面对国人面对天下!素来遇事左顾右盼的嬴柱这次不与任何人商议,夜半披衣而起振笔上书,力请代父王主持三礼,否则自请废黜。书简连夜呈送王宫,嬴柱便守着燎炉拥着皮裘坐等回音。眼看春寒料峭中天色大亮红日高挂,一辆辎车才嘎吱嘎吱到了府门。老内侍带来的口诏只有两句话:"本王振事,与汝无涉。汝病能否参礼,自己斟酌。" 第一次,一股冰冷的寒气弥漫了嬴柱全身。 那领无价貂裘滑落到燎炉然起熊熊明火,他依然木呆呆地站着。 二月初十,咸阳国人倾城出动涌过横跨滚滚清波的白石大桥,在渭水南岸的祭天台四周观看了盛大的启耕大典。嬴柱四更即起,沐浴冠带,鸡鸣时分便出了咸阳南门过了渭水白石桥,于朦胧河雾中第一个守侯在了进入大典祭台的道口。红日初升,当须发霜雪的老父王被内侍们抬下青铜王车时,嬴柱无地自容了,一声哽咽热泪纵横地扑拜在了车前。老父王拍了一下座榻横栏,随行在侧的桓砾便前出两步高声道:"秦王口诏:太子代行大典,本王监礼可矣!"嬴柱陡然振作,对着老父王深深一躬便驾轻就熟地开始了诸般礼仪。祭天地祈年、宣读祭文、扶犁启耕、犒赏耕牛、巡视百户耕耘、授爵先年勤作善耕的有功农户。马不停蹄地奔波到春日西斜夕阳晚照,才结束了这最是劳人的大典。当张着巨大青铜伞盖的王车辚辚归城,秦昭王坐正身躯向道边国人肃然三拱行拜托万民大礼时,欢腾之声骤然弥漫四野时,嬴柱禁不住又一次热泪盈眶了。 次日清晨,接着新春朝会。朝会者,聚国中大臣共同议决国事也。依着传统,这种朝会一年多则两三次,至少一次。这一次便是启耕大典之后的新春朝会。自秦昭王风瘫以来,秦国已经有七八年没有朝会了。这次远召郡县大员近聚咸阳百官而行新春朝会,实在是振奋朝野的非常之举。清晨卯时之前,所有有资格参加朝会的官员都冠带整齐地候在了正殿外的两座偏殿大厅。相熟交好者便低声询问议论几句,问得最多的话是:"足下以为今日朝会当首决何事?"答得最多也最明确的话是:"伐交逼赵,迎还公子。"嗡嗡低语中卯时三声锺鸣,正殿大门隆隆打开。官员们便依着爵次络绎出厅,踩着厚厚的红地毡踏上了三十六级蓝田玉砌成的宽大台阶,鱼贯进入了久违的大殿。 谁也没有料到的是,被抬上大殿的秦昭王却是一句话不说,进入王座只一摆手,长史桓砾便开始宣读近日尚未发出的几卷诏书,唯一稍能引起朝臣关注者,便是前将军蒙武被升爵一级,调任离石要塞做守关副将。宣读诏书便是将已决之事通告朝臣,而并非征询商讨,朝臣们听了便是听了,谁也无须说话,只一心等待那个真正要"会议"的轴心话题。谁知接着却是纲成君蔡泽向朝臣知会李冰平息蜀地水患的功绩,桓砾再度宣读了一卷诏书:蜀郡守李冰爵封右庶长,兼领巴郡,授"五千"兵符,得调驻蜀秦军随时讨伐苗蛮之乱。此事原是朝臣皆知,自然也不会有任何异议,人们依然在等待那个"会议"话题。 谁知等来的却是老秦王淡淡的四个字:"移朝太庙。" 太庙勒石虽是已经预先通告的大礼之一,然则谁也没有真正将这件事放在新春朝会之上。盖勒石者,无一不是念功念德以传久远。而太庙勒石,自然便是念兹念祖追昔抚今。老秦王高寿久病,忆旧念祖也是老人常情,太庙勒石也是垂暮之年的题中应有之意,作为开春大礼也不会有谁非议铺排过甚。然则,朝会无"会",便行此等"虚举",眼看便是将太庙勒石看作了最重大的国事,朝臣们心下便有些不以为然。战国之风奔放少迂腐,臣下耿耿言事蔚然成习,当下便有一班资深老臣先行站起诘难:"秦王多年未曾朝会,念王老病之身,臣等无意责之。今日既有朝会,便当会议迫在眉睫之国事,何能因勒石太庙而疏于国家大朝?"领头说话者便是那个"冷面惟一堂"老廷尉。 秦昭王却只有一句话:"今日朝会便在太庙。勒石之后卿等再行会议。" 如此一说,便只是个先后次序之事,朝臣们再无人异议,鱼贯出宫各登轺车便浩浩荡荡地到了太庙。太庙在王城之内王宫北面的一座小山之下,松柏苍郁殿阁层叠恍如一座城堡,第三进的中央大殿供奉着秦人嬴氏王族的历代国君的木像,香烟缭绕肃穆静谧。秦昭王车驾当先而行,到得巍巍石坊前便停了车马,被六名内侍用一张形同王座的特制坐榻抬着进了太庙。随后官员们得到的命令是:"本王已代群臣祭拜,彼等无得停留,直入大殿庭院。"朝臣们不禁便是一阵惊愕! 太庙者,邦国社稷也。如此重地任是国君亲临,也须前殿祭拜方能进入中央正殿庭院,等闲臣子不奉王诏则根本不得进入太庙。如今既来,如何能"无得停留直入大殿庭院"?虽是惊愕疑惑,然终究只是一件关乎礼仪的事。在"礼崩乐坏"的战国之世,在蔑视王道礼治的秦国朝臣心目中,如秦昭王这般越老越见强悍的国君能下如此诏令,必然有着比礼仪更重要的因由,走便是了,说甚! 一条石板道将大殿庭院分做了东西两片柏林。朝臣们从石板道络绎进入庭院,便见东手柏林空地中一柱红绫覆盖的两丈大碑巍然耸立,碑前三牲列案香烟缭绕,秦昭王的坐榻已经落定在大殿与柏林之间。兼职司礼大臣的老太庙令将朝臣们分派成两方站立:王族臣子一方,非王族臣子一方。历来按文武成方按爵次列队的传统规矩今日竟被破了,臣子们便又是一阵惊讶迷惑。 "太庙勒石大礼行!乐起--"老太庙令一声号令,大殿高台下的两方乐队骤然轰鸣,宏大昂扬的乐声顿时弥漫了柏林弥漫了太庙。蔡泽听得明白,这乐声不是各国王室在大典通行的《韶乐》,而是秦风中的《黄鸟》,心中不禁便是一动,左右一瞅朝臣们也是眉头大皱,便知今日勒石必非寻常!《黄鸟》是春秋时期风靡秦国朝野的一首歌谣,是老秦人追思为秦穆公殉葬的子车氏三良臣而传唱的挽歌。至于战国,《黄鸟》依然是秦国朝野最熟悉的悼亡歌。然终因此歌隐隐包含了对秦穆公杀贤而导致衰败的谴责,从来不会在礼仪场合被当做开礼之乐。更有甚者,今日勒石在太庙,太庙大殿的正中位置便供奉着赫赫穆公,开乐便是《黄鸟》,老秦王要做甚? "老臣有话!"乐声未到一半,王族队首的老驷车庶长嬴贲大踏步到了秦昭王坐榻前,"今日太庙大礼,如此乐声暗含讥讽伤及先祖,是为司礼失察。臣请重奏大乐开礼,后治太庙令之罪!"话方落点,王族大臣们便是一声呼应:"臣等赞同老驷车之见!"蔡泽注意到,只有默然肃立的太子嬴柱没有开口。 "我王有诏。"未等迷惑观望的非王族臣子们出声,秦昭王身边的长史桓砾便哗啦展开了一卷竹简,一字一顿地高声念诵,"王道礼乐之论,多文过饰非之颂。不开责己求实之风,何能固我根基?昔年孝公之《求贤令》,历数先祖失政之过,方能脱秦人之愚昧,开千古大变之先河。祖先之过不能及,今人之失不能议,君何以正?国何以强?卿等毋做迂腐之论,当襄助本王立万世规矩也!" "我王明察,臣等赞同!"蔡泽目光一扫,非王族大臣们便异口同声地一片呼喝。王族大臣们一阵寂然,终是默默认了。 "大乐重行--"太庙令悠然一喝,忧伤悲怆的《黄鸟》重新荡开。大臣们已经从显然是事先准备好的诏书中嗅到了一种异乎寻常的气息--老秦王精心谋划有备而来,责穆公而扬孝公,这太庙勒石便必然大有文章,一切都只能等到勒石揭开之后再说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太庙柏林中便是一片前所未有的肃穆。 "太子代王揭碑--" 冠带整齐的嬴柱肃然上前,双手搭住红绫两角轻轻一抖,那幅殷红的丝绫便滑落到了碑座的大石龟上--凛凛青石历历白字便赫然眼前!随着太庙令一声"太子诵读碑文"的司礼令,嬴柱对着大碑肃然一躬,便高声诵读起来。朝臣们的目光随着嬴柱的诵读声盯着碑文移动,那一个个深嵌石碑的白色大字竟似一颗颗铁钉砸得人心头噗噗做响! 秦王嬴稷勒石昭著法为国本君为国首本首之道变异相存 国之富强根基惟法法固国固法乱国溃自来乱法自君伊始 君乱法度国必亡焉法乱国安未尝闻也诚为此故告我子孙 嬴氏王族惟大护法法度岿然万世可期坏我秦法非我族类 乱法之君非我子孙凡我王族恒念此石一年一诵惕厉自省 乱法之君人人得诛生不赦罪死不入庙安亡必戒毋行可悔 戒之戒之言不可追立此铁则世代不移 嬴柱高声诵读着,满面通红,汗水涔涔。苍苍柏林一片肃然,朝臣们粗重的喘息声清晰可闻。无论是因何而发,无论是因谁而起,痛切深彻的碑文都像长鞭抽打着每个人的魂灵!直到嬴柱念罢最后一个字,朝臣们还是肃然默然地伫立着,连大典礼仪惯常呼喊的秦王万岁也忘记了。 三月初,渭水草滩搭起了一个巨大的刑场,咸阳国人大为惊奇。 秦法虽严,然真正的大刑杀只有商鞅变法之初与秦惠王即位初期根除世族复辟势力的有数几次。从秦惠王中期到秦昭王晚期,秦之刑杀形式便逐渐回复到了古老的传统--每年一次,秋季决刑。百年下来,渭水草滩的大刑场已经变成了国人记忆中的一片落叶,除了春日踏青时凭吊讲古,很少有人提及祖上所经历过的肃杀岁月了。如今正在热气腾腾的春耕踏青之时,渭水草滩陡起刑场,国人不禁便是一个激灵!人们几乎不约而同地想起了当年大刑杀的两个征候:渭水草滩,开春时节。可是,也没听说有甚株连大罪案生出,杀何等罪犯用得着如此铺排?口舌流淌的议论最后沉淀为一个传闻:老秦王行将就木之前要清算旧账,大杀有可能危及王室的不轨人犯,为身后太子清道!便在传闻由咸阳的巷闾市井弥漫村社山野时,两丈见方的内史书令张挂到了咸阳四门城墙,赫然告知国人:春刑将决王族高爵人犯,许国人观之,以彰法度。此令一出,国中哗然。人们自觉官府书令验证了口舌传闻,果真如此,秦国还能安宁么? 施刑那日,农夫歇耕作坊停工商市关闭,整个咸阳倾城而出涌向了刑场。加上闻讯赶来的邻近各县庶民,几里宽的渭水草滩直是人山人海。然而结果却大大出乎人们所料,斩决的只有一个王族公子遗孀--华月夫人。尽管这个女人也算王族也算高爵,但在老秦人心目中,她却只是个仅仅进入宫廷的楚国女闲人,纵然犯罪,杀了也便杀了,如此大铺排实在是白耽搁一天好日头也。但是,当老廷尉在行刑之后奉诏诵读了老秦王的太庙勒石文后,万千人众渐渐地鸦雀无声了,只有掠过原野的河风抖得大旗小旗啪啪作响。陡然之间,幽谷般的沉默被漫山遍野的声浪淹没,"秦王万岁!""秦法万岁!""护我秦法!万世不移!"的种种呼声便春雷一般轰鸣起来。 暮色时分,当漫无边际的人海在夕阳之下流向咸阳四门时,一首古老的歌谣在人海中轰轰嗡嗡地弥漫开来:"南山汉桑,北山胡杨。我有君子,邦国之光。愿此君子,万寿无疆。"绵长的歌声浪涛般此起彼伏,老秦人如饮醇酒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这一日的踏青观刑便酿成了日后永远不能磨灭的美好记忆。 春刑次日,华阳夫人便被无罪开释了。 嬴柱本当驾车接人,想想却还是派家老去了。晚来小宴为夫人压惊,嬴柱却蓦然觉得再熟悉不过的妻子变得陌生了。华阳夫人谈笑风生目光流盼,频频与夫君把爵对饮,说了许多闻所未闻的趣事乐事,与素来娇痴羞怯只蜗居在甘棠园小心侍奉的那个可人女子竟是判若两人!嬴柱说没有亲接夫人心下过意不去。华阳夫人便咯咯笑着连说没事没事何足挂齿。嬴柱说阿姐就刑深为惋惜。华月夫人却笑说生死在天,阿姐将世事看得明白,死得不懵懂便值了。嬴柱说太庙勒石震动朝野,日后我等得谨慎小心才是。华阳夫人点头笑应,只要不犯法小心个甚来,该当如何还是如何,放不开手脚,没事反倒被人看作有事一般,晓得无?见夫人不象疯癫之态,嬴柱心下稍安,却总是觉得没了那种熟悉的诱人风韵便打不起精神抚慰夫人。华阳夫人却是浑然无事,将笑吟吟红扑扑的脸膛埋进了嬴柱胸前,一展细柔的腰肢便将他背进了寝室。 甘棠香弥漫的春夜里,嬴柱又一次感到了这个熟悉女人的陌生新鲜。她火辣辣地侍奉他折腾他,精力用之不竭,花式层出不穷,全然不是那个软绵绵娇生生静待他用罢方士药酒之后扑在她身上大逞雄风的细腰楚女了。酒意朦胧的嬴柱蓦地一个闪念--女人在一身两用奋力重演着夫君最为痴心的三人嬉戏!陡然之间嬴柱热泪盈眶,紧紧抱住了热汗淋淋的赤裸身子,一口便咬住了面前雪白的胸脯!女人浑身颤抖一阵咯咯长笑一阵咝咝哽咽,猛然喊出一声阿姐,便是放声大哭 春寒料峭的鸡鸣时分,嬴柱没有呼唤侍女,自己下榻悄悄地给沉睡的妻子仔细裹好了丝绵大被,轻轻掩上了寝室房门,草草梳洗便到了中院正厅。太庙勒石对他的震撼太大了。第一次直面因自己不肖而引起的前所未有的重大国事碑,嬴柱实在是寝食难安。一柱将永世流传的太庙刻石,非但是王族子孙的耻辱,更是自己这个储君的耻辱!除非自己奋发惕厉登上君位后以煌煌政绩证实自己并非不肖,这种刻于青史立于朝野万众的口碑耻辱便永远无法洗刷。而要洗刷耻辱,第一步便是不能在太子位随波逐流再生事端。面对老而弥辣的铁面父王,再也不能让"庸常无断"这四个字钉在自己身上了。自太庙勒石回来,嬴柱便开始了闻鸡即起三更入睡的勤奋生涯,一个月下来虽说清瘦了许多,却也自觉精神矍铄另有一种未曾经受过的新鲜。首先看在嬴柱眼中者,便是府中风气为之大变。素来慵懒松懈卯时还不开中门的太子府,忽然变成了天色蒙蒙的寅时三刻便灯火大亮,中门隆隆大开,仆役侍女洒扫庭除一片忙碌,连大门前归属官府净街人洒扫的长街与车马场也打扫收拾得整齐利落一派光鲜精神。每日清晨必得巡街的咸阳内史大是赞赏,立即书令知会城内所有官署大加褒扬,各官署立即闻风向善,争相振作门庭,一时传为佳话。 "禀报安国君:一应公文齐备。" 看着主书备妥的卷宗笔墨,煮茶侍女捧来的滚热酽茶,嬴柱也不说话,坐进案前便开始了忙碌。太子府公文虽然不多,除了王宫长史发来的必须办理的诏书,便多是些太子傅太史令太庙令驷车庶长府等一班相关官署的知会书简。多少年来,除了老父王诏书,嬴柱历来不看那些仅仅是让他知道一番的知会公文。太庙勒石之后,嬴柱非但是每有书简必看,且每看必有批书。不管送来的书简是否需要他的批书,也不管这种批书是否有用,嬴柱都一丝不苟地认真批书,心下只将这批书公文当做他未来为君的磨练。不想一段时日之后,每日清晨坐在书案前便油然生出一种肃穆,心下便大为感慨,竟是愈发地认真起来, "禀报安国君:纲成君请见。" "快请。"嬴柱抬头搁笔起身,利落地迎到了门厅廊下。 "君别三日,刮目相看矣!"摇到庭院的蔡泽老远便拱着手嘎嘎笑了。 "朽木不堪雕,纲成君何须谬奖也。" "老夫没那般乐趣。"蔡泽摇头感慨,"人有生心,夫复何言?老秦王神明也!" "纲成君,父王又批说我么?"嬴柱心头猛然一紧。 "杯弓蛇影安国君也!"蔡泽嘎嘎一笑,"有大事,进去说。" 入厅坐定,不待嬴柱发问蔡泽便念诵了一句:"奉秦王密诏,安国君纲成君当即赶赴离石,礼迎吕不韦还都。"惊愕之下嬴柱不禁冒出一句:"没有异人么?"蔡泽故做神秘地摇摇头:"但奉王命,只此一句。"嬴柱不禁又是一问:"吕不韦能驻离石,为何回不得咸阳?你我亲迎,礼数何其大也!"蔡泽肃然道:"老秦王口诏:吕不韦生死之功,两君代本王相机礼迎,不得怠慢。"末了一笑,"你我礼数还大么?"嬴柱略一思忖便道:"你只说何时北上!"蔡泽笑道:"安国君若无不便,今日正午如何?"嬴柱啪地一拍案:"国事当先,有何不便?一个时辰后便走!""好!"蔡泽嘎嘎大笑,"老夫车马北阪等候。"起身一拱便去了。 三月十五,正是离石要塞开营的日子。 开营者,大军解除冬日坚壁而恢复防区巡查之谓也。这是秦国西北四郡(陇西、北地、上郡、九原)驻军的统一法度,其军中意义如同京师民治开春之时的启耕大典。每年从第一场大雪开始,冰天雪地的西北四郡驻军便进入了冬营之期。城堡要塞深沟高垒,村社庶民坚壁清野,除非紧急军情与密诏军务,大军不会开出营垒。来春三月,陇西山地与河西高原虽然依旧是极目无边的黄色天地,但昼夜鼓荡的浩浩春风已经使残雪消融河冰初解,漫山遍野的胡杨林脱也尽了枯黄的叶子从树干渗透出晶亮朦胧的绿来。再有半月一月,阴山草原与大漠深处的匈奴胡骑便可以展蹄南下劫掠中原了。正是这种天候之差,使毗邻北疆的秦赵燕三国有了一个共同的军制:三月中开营,厉兵秣马以备胡骑南下。 战国之世,秦国关隘要塞有四处最为要害,老秦人称为"驻军四塞"。其一函谷关,其二武关,其三离石,其四九原。而四塞之中真正驻扎精锐主力者,惟有函谷关与离石要塞。所谓精锐主力,一是兵种齐全骑步俱有,二是大型兵器配备整齐,三是久战沙场之师。此中根本因由,便在于防守之敌不同与地形不同。函谷关面对中原魏韩两大战国以及随时可能结成合纵的六国盟军,自然是重中之重。武关主要防楚且地处山隘,便只驻扎两万步卒。九原防守匈奴,便只驻扎三万轻装骑兵与五千攻弩兵。离石要塞正当河西高原中段,隔着峡谷大河与东北的晋阳遥遥相望,面对战国后期最强大的赵国,驻军便与函谷关等同:最精锐的三万铁骑、两万重甲步兵、五千军营工匠(工兵),各种大型兵器一应俱全。就实而论,函谷关是秦国东大门,离石要塞便是秦国事实上的北大门。两处主将也历来都是秦军名将。目下的函谷关守将是老将桓龁,离石守将是老将王陵。蒙武以前军主将之职被调任离石要塞副将,爵位相同却被看作升迁,原因便在于大军战将悉听统帅调遣,而重兵要塞之主将则要独当一面,是显然的方面统帅。 蒙武马队重新赶回离石要塞之日,正逢开营大操演,军营中杀声震天战马嘶鸣一片热气腾腾。蒙武立即进入中军幕府参见主将王陵,交接罢诸般军务,又低声对王陵说得一阵。左臂还挎着夹板的老将军只一挥手:"该去!东南步军营,不用我说你也认得出来。" 蒙武一拱手出了幕府,便匆匆来寻吕不韦大帐。 离开咸阳时,年轻的蒙武被破例宣召入宫。坐榻拥枕的秦昭王听他仔细讲述了接应公子异人的经过与百人马队一路死战的惨烈情形,不禁悚然动容。蒙武清楚地看到,老秦王雪白的头颅微微颤抖,喘息声粗重得如同风啸,一双白眉耸动的老眼晶亮地闪烁着泪光。良久默然,老秦王枯瘦如柴的大手拍着榻栏一字一顿道:"其一,异人暂居吕庄,不许回太子府归宗;其二,蒙武随带太医北上救治,一俟吕不韦伤愈,立即护送还都;其三,诸般事体皆以你名,不言王命。余事本王另做处置。"蒙武一时多有不明,却终是鼓着勇气只说了自己最上心的一件事:"公子与末将同年,南归后暂住末将处心神颇安。吕公未归,居于吕庄多有不便。末将之见,公子当回太子府先举认祖归宗之礼,侍奉父母膝下,以慰其颠沛之心。我王明察。""蒙武差矣!"老秦王冷冷一笑,"情法同理,王子士子岂有二致?吕不韦破家舍生,老秦人岂能薄情?臣不负国,王不负臣,此大道也!今吕氏伤病未愈,异人先行归宗,宁伤天下烈士之心乎!" 蒙武大汗淋漓地走了,直到宫外心头还怦怦直跳。 分类:秦汉历史 书名:大秦帝国 作者:孙皓晖 |
- Details
- Category: 大秦帝国
《大秦帝国》第138章虽然没有直然责难,老秦王的告诫却显然暗含着对自己处置方式的不满。不管有多少理由,弃重伤重病的吕不韦于苦寒之地而将嬴异人先行护送回来,实在是有些草率了。若非老秦王处置老到,再依着自己的想法让嬴异人先行回归太子府认祖归宗,当真便是陷秦国王室于不义了。蒙武清楚地知道,自秦孝公开创了向东方各国求贤变法的先例,秦国便在王室垂范之下生成了一种弥漫朝野的尊奉山东名士的习俗规矩。久而久之,天下便有了秦国敬士的口碑。便是那些最蔑视秦国的儒家人物,也不得不说一句:"秦虽蛮夷,敬贤尚可也!"吕不韦乃天下大商名士,在山东六国广有结交,若仅仅是为了弃商谋官,只怕在齐赵楚魏几个大国都可轻而易举地做个上大夫之类的显荣高爵。 然则,吕不韦终是为了一个秦国公子破家舍财结交死士这次又几乎身首异处,说到底,还不是看重秦国的清明强盛?对于秦国,还有何等物事比士子舍命亲秦更为宝贵呢?秦国要得便是天下归心,尤其是士子归心,你蒙武为何就没有想到这一层!将嬴异人秘密护送回咸阳,又秘密安置在自家府邸,不使异人与先期离赵归秦的吕氏商社人等通联消息,目下看来更是伤及吕氏家人的不妥之举。蒙武啊蒙武,你是上将军蒙骜之子,自己也凭着战功做了前军主将,目下被委以离石副将之职,实际上便是要你接替老将王陵了。老秦王将独当一面的抗赵大任交付于你,你却在大事上如此懵懂,身为大将只知就事论事,何其惭愧也! 回到府邸,蒙武对正在摆弄秦筝哼唱秦风的嬴异人三言两语说了进宫经过,也不管这位昔日同窗如何嘟哝,便亲自驾车连夜将异人送到了渭水南岸的吕庄。先行离赵归来的一班执事、仆役及异人在赵国的老内侍老侍女,回到咸阳对吕不韦消息一无所知,终日惶惶不安,乍见异人便凄惶得放声哭成了一片。西门老总事则是捶胸顿足,坚执要随蒙武北上照拂主东。嬴异人颇是不耐地呵斥了道:"哭甚吵甚!谁个不烦?吕公又没死,聒噪!"便皱着眉头不再说话。 这次蒙武却是大有耐心,见劝阻不住便欣然答应带西门老总事北上。老总事顿时破涕为笑,带着蒙武去见夫人。令蒙武惊讶地是,这位天人般的新夫人听说吕不韦伤病留在河西,竟只闪动着明亮的眸子紧咬着红润的嘴唇盯住他甚话不说,良久默然,终是低声一句:"多谢将军消息。"便径直出厅去了。便在那瞬息之间,机警的蒙武从那对闪亮的眸子中看到了警觉看到了疑惑,心头不禁猛然一颤! 蒙武给吕庄执事们留下了一千金,不管西门老总事如何推脱,都没能拒绝真诚和善而又执拗得寸步不让的年轻将军。回府途中,蒙武又顺道拜访了内史官署,请这位执掌咸阳军政的王族大臣向吕庄派出百人轻骑队昼夜巡视。蒙武一出示老秦王的特使密诏,老内史甚也没说便派马队出城了。 蒙武马队兼程北上,堪堪将近在高奴,却见马队之前有一辆黑蓬辎车辚辚疾驶。在马队越过辎车的刹那之间,西门老总事惊讶地噫了一声。并骑飞驰的蒙武心中突然一亮,立即低声吩咐一名军吏带三骑士换上便装跟随辎车。马队抵达阳周要塞时,一便装骑士飞马赶来禀报:黑蓬辎车在高奴遭遇守军盘查,得知车中女子自称赵女,无秦人照身帖,经军吏担保已经过关;辎车昼夜驰驱不吃不喝,军吏担心车中女子出事,便派特急快马请令定夺。西门老总事恍然大悟:"夫人也!定然无差!"蒙武立即下令马队扎营等候,与老总事亲带十骑返程接应。次日清晨,终于在洛水东岸的土长城下看到了烟尘鼓荡的辎车与远远尾随的骑士。蒙武飞马迎上凌空跃起,硬生生在黄尘飞扬的原野勒住了没有驭手任性狂奔的两匹烈马。当老总事颤巍巍拉开车窗帘布时,却是一声嘶哑的哽咽便滑倒在了车旁!情急之下,蒙武一把撕开车帘,却惊讶得不知所措--车中一片血红,飞溅车厢的鲜血与散乱纠缠的红裙裹着一张苍白如雪的面孔,分明死人一般! "谁懂医道?快!" 便装军吏飞步赶来,猛然一声惊呼:"身孕血崩!快请太医!" 蒙武大惊,回头一声断喝:"人安军榻!原地守侯!我接太医!"翻身跃上那匹雄骏的战马风驰电掣而去 蒙武至今还在后怕的是,假若没有那名随行太医,这位颠簸驰驱三昼夜而流身血崩的新夫人当真是死活难料。假若这位夫人死了,他有何颜面再见这位有功于秦的商旅义士?如今果然要见吕不韦了,蒙武心头直是难以自抑的翻翻滚滚。 吕不韦的大帐在小城堡的东南角。 走过连绵成片的军帐区,第一眼看见的便是一杆随风鼓荡的与主将旗帜同样高低大小但却没有姓字的黑底白边大纛旗,旗下一圈高大厚实的马粪墙,墙外一圈人各三兵(长矛、长剑、弓弩)的重甲武士。踏着残雪走进马粪墙,一座浑圆大帐孤独矗立,一层显然是连缀起来的巨大棉被披挂在牛皮帐篷外,帐口钉着一张厚实得连盘旋呼啸的寒风也奈何不得的翻毛皮包木门,看去活似一座鼓鼓囊囊的灰土堆。直到帐口,蒙武也听不见帐中任何动静。若不是帐顶那口冒着袅袅轻烟的竹管烟囱,谁也不会相信这毫无声息的"土堆"中会有人。蒙武看得出,在冰天雪地的高原军营之中,这座大帐的保暖之工是绝无仅有的。主将王陵的幕府虽则宽敞,但那冷硬粗糙的青砖地,厚实却又漏风的石条墙,以及铁甲锵锵的进出将士,无论如何也无法做到如此的严丝合缝,也无论如何使人想不到"温适舒坦"四个字。 "王陵,终是父辈老将也!"蒙武不禁大为感慨。 那天日暮,匆忙将吕不韦用军榻抬进了离石城堡,只简略地对王陵留下了急赴邯郸请毛公的叮嘱,蒙武便率部护送嬴异人星夜南下了。在蒙武心中,自己奉诏北来的使命只有一个,那便是接应护送公子回秦,公子但有意外,自己便是死罪!在吕不韦突然失心变颜而嬴异人又惊得六神无主时,蒙武全然没有想到如何周全处置。说到底,根由便在于缺少历练没有洞察之能。王陵对此事原本一无所知,却偏偏能在他离开之后克尽全力,非但派出精干斥候兼程入赵请来了毛公,且亲自率领三千步卒刨雪搜山寻觅千年灵芝,以致滚沟跌成了骨折!若非老将军极尽所能地满足毛公之请,岂能挽回吕不韦垂危的性命?若是奉命之下,蒙武自认也能做得周全利落。然则,王陵恰恰是在既未奉命又不知情之时,以无可挑剔的诸般作为顾全了秦国敬士的大规矩,此中隐含的仅仅是精明干练么?非也非也。在秦国的年轻将军中,蒙武以"承乃父缜密沉稳,而精明干练过之"著称,若非如此,老太子嬴柱岂能选他来做这件扑朔迷离无定数的大事?然则两厢比较,你便不得不服膺王陵老将军的过人之处。细想起来,在昔日武安君白起的秦军老将中,堪与王陵者相比者不乏其人,父亲蒙骜不消说,王龁、桓龁、胡伤、嬴豹等都是。他们的战场之才虽各有千秋,然却都有一个共同处:身为大将而顾及国体,每结贤士必彬彬敬之,与山东六国士子们咕哝不休的"虎狼秦风"竟是大异其趣。后来,六国士子们每每私相揶揄,西也东也,虎狼之风究竟何在?对秦国的攻讦之辞也便越来越没有了颜色。何以如此?也许是这些老将军比蒙武一代更深地咀嚼了山东六国鄙视秦国的创痛,也更直接地经历了敬士带来的益处,便人人衷心认同先祖孝公开创的求贤之风。蒙武一代,则淡漠了这种"天下"之心,以致见士而不知重,见重而不明其道 "啪!"沉闷清晰的敲棋声打断了蒙武的思绪。 吕不韦与毛公正在对弈。 案前一座硕大的木炭火燎炉,大帐被烘得分外暖和。茶女静静地侍奉着拙朴的陶炉陶壶,俄而起身在厚厚的地毡上飘忽来去,全然没有声息。缭绕大帐的酽茶香气中,只有淡漠的敲棋声散漫无序的起落着。两颗白头隔案相对,恍若深山林泉间的世外高人。一颗白头边打下棋子边摇晃着散乱虬结的雪白头颅高声吟诵:"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而膠,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负其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也" "风也飞也,你是鲲鹏么?"对面白头不耐地嘟哝。 蒙武一片懵懂,老人如此认真地念诵这不着边际的宏文究有何用?对面白头人为何又如此沮丧不耐?听得片刻,两位白头人依旧散漫敲棋时而念诵,蒙武终于走上前去深深一躬:"末将蒙武,见过吕公。" 背对帐口的白头蓦然转过来打量一眼,又转过身去:"吕公,将军见礼。" "啊啊--将军?"盯着棋盘的白头抬了起来望着一身泥土的铁甲大汉,一脸茫然的笑了,"好,王陵将军来也,请入座。" "嘿嘿,输得糊涂了!"白发散乱的老人竹杖啪啪敲着大案,"蒙武将军!老小都分不出来,罚饮三爵!" "嚷嚷甚?输了棋便撒气,出息也。" "哎哎哎!究竟谁个输了?老夫能输混沌人!" "啊--想起来也,我输我输。"白头吕不韦伸着懒腰长长打了个哈欠一阵哈哈大笑,"输了好,输了好,输了好呵!"眼泪鼻涕一涌而出,却只是不管不顾地兀自长笑。毛公霍然站起,竹杖啪啪打着棋盘:"吕不韦!你枉称棋冠,败在老夫之手,不想赢回去么!"大笑声戛然而止,吕不韦扶案站了起来,茫然盯着烘烘燎炉嘟哝着:"输了便是输了,还能赢回来?"毛公红着脸陡然一声大喝:"吕不韦!想不想再来!不想再来永世狗熊!"吕不韦回身点头茫然笑着:"好好好,再来再来,便输光光怕甚?"毛公却又突然嘿嘿一笑,过来扶住吕不韦坐到案前:"老兄弟,礼客为先,会完将军,再来不迟。"说罢回身对蒙武一瞥,便笑吟吟坐在了吕不韦身旁。 "王陵将军见我何事?"吕不韦淡漠地笑着。 "末将蒙武,受命任离石副将,临行受异人公子之托,特来拜会。" "啊啊啊,蒙武。"吕不韦茫然地应着。 "嬴异人小子何在?"毛公突然拍案,"不会走路么!" "禀报吕公,"蒙武肃然躬身,"异人公子与公同逃同战,负伤六处,回咸阳后先在末将府下卧榻疗伤,稍见好转便坚执住到了城南吕庄;得知末将北上赴任,公子请得秦中名医扁鹊弟子与末将一同前来为公医治;另则,公子专门致书吕公。"蒙武从皮袋中取出铜管捧上,却被黑着脸的毛公截了过去。 吕不韦目光蓦然一闪:"将军是说,公子没有回太子府?" "吕公明察。"蒙武又是肃然躬身,"末将护送公子回秦,本当立即禀报太子,然公子却坚执要末将说他留在了离石疗伤,不让父母知晓他回到了咸阳。末将问其故,公子答说:吕公性命之忧,异人安可独享富贵哉!念及同年同窗情谊,末将成全了公子心意,只对秦王与太子复命说吕公与公子已经接应回秦,皆在离石疗伤。是故公子一直未曾拜会父母。" 吕不韦默默点头,淡漠木然的脸膛第一次漾出了一片舒展的笑容。毛公恰恰抬头将一方羊皮纸啪地拍到案上:"好!小子尚算有心也!"吕不韦瞥得一眼羊皮纸喟然一叹,一句话不说又是默默点头。 蒙武去了,大帐中一片沉寂。吕不韦轻轻一声叹息又是悠然一笑:"毛公啊,异人能有此番心意,不韦虽死足矣!"正在飞快眨眼的毛公突然拍案一阵大笑:"呜呼哀哉!你老兄弟没看出此中蹊跷么?"吕不韦堪堪舒展的脸膛倏忽一片阴沉:"老哥哥是说,异人有假?"毛公神秘兮兮地一笑:"嘿嘿,假中有真,真中有假,小假大真,真假交混,妙哉妙哉!"吕不韦心绪陡然低落又是一副茫然神色:"输了,赔了,而已,何须惊怪?""错也错也!"毛公连连拍案,"谁输了赔了?大赢也!你混沌还有个底么?""好好好你便说,我好了好了!"吕不韦突然焦躁起来,直瞪瞪看着毛公。 "嘿嘿,嚷不嚷都没跑,终归大好事也!"毛公也直瞪瞪盯住吕不韦双眼,"你可听好:其一,那位秦国的扁鹊弟子早做了太医令,嬴异人小子刚回咸阳,请得来么?其二,这封皮书之笔法近乎嬴异人,却绝然不是嬴异人!莫忘了,老夫可是那小子老师也!其三,异人果真深明大义,如何能弃公先去?既弃公先去,如何能突兀回到吕庄?其四,这个蒙武可是秦军有为大将,纵是敬公而拘谨,也不当满面忧思欲言又止呜呼哀哉!你老兄弟究竟进耳朵没有也!" 吕不韦两眼发直默然不语,良久突然拍案:"说!四假可证何事?" "天也!老兄弟终是醒了,醒了!"毛公挥着竹杖手舞足蹈地在帐中胡乱蹦了两圈,呼呼喘息着大盘腿坐下压低了声音,"老夫不会看错:假后有真!"见吕不韦只目光烁烁不说话,毛公便掰着指头连珠开说,"不奉王命太医令不能北来,此其一。无得授意,不会有人为那小子代笔,纵然有人代笔,以蒙武将军之持重也不会自承信使,此其二。小子原本未回吕庄,便是不想回吕庄,不想回而能居住蒙氏府邸,必是蒙武赞同;两人一致而能突兀搬回吕庄,绝非那小子与蒙武忽然转向,必是上意所迫,此其三。蒙武对吕公敬重有加却又心事重重欲言又止,除却歉疚之心,背后必有隐情,此其四。凡此等等,可见背后总有上手操持。上手者何人?不是太子便是秦王!老夫看秦国老太子平庸,隐身而操此事者,必是老秦王嬴稷!你老兄弟说,是也不是?" 良久默然,吕不韦淡淡漠漠地笑了:"秦有今日,天意也,人事也。" "没劲道!不与老夫大饮两爵?"毛公黑着脸嘟哝一句。 "我,我只酸困,想睡,睡"喃喃未了,吕不韦便软软倒卧在了地毡。 "小女子出来!"毛公嘿嘿笑着用竹杖敲了一下棋盘,对刚刚掀开后帐帘布的侍女板着脸低声吩咐,"扶吕公进帐,扒去衣物使之安卧。记住守在帐口,不许任何人任何动静叫醒惊醒吕公!"健壮的侍女答应一声抱起吕不韦便进了后帐,毛公对悄无声息的煮茶女一挥竹杖做个鬼脸便匆匆出帐去了。 帐中鼾声大起吕不韦忽然化做北溟之鱼,鲲鹏漂游茫茫苍穹,翼若垂天之云,扶摇直上九万里,俄而又化鸿毛一羽,背负青天随风遨游苍苍尘寰便在眼底,蓬间雀唧唧喳喳议论着溪边蜩鸠咕咕囔囔嘲笑着,忽见日月大出而爝火不息,大光小光洒遍天地尘寰,鸿毛一羽飘飘忽不知所终,俄而出得云翳,天边山嶽突兀化为云端大字--无己无功无名!鲲鹏鸿毛蓬间雀溪边蜩鸠山嶽白云沧海大地忽然交融成一片漫无边际的混沌世界 三月前的风雪血战之后,吕不韦的铁石心志突然崩溃了。 当毛公冒着漫天大雪赶到离石要塞时,吕不韦正躺在冰冷空旷的中军幕府奄奄待毙。毛公对王陵大发脾气。王陵赔着笑脸解说历来军营规矩:冻伤者需以寒凉缓解,不能骤然暖帐,何敢慢待功臣义士?毛公连连呵斥行伍粗疏不解心医。王陵始终不回一句。毛公没了脾气,立即转请设置暖帐救人。王陵一声令下,军士竟在顿饭辰光筑起了一座马粪墙包双层牛皮再加连缀棉被的密闭暖帐。毛公是有备而来,立即将重金聘请的齐国方士邀入暖帐施法,一番运功运气再加神秘丹丸救心,面色铁青白发散乱形同骷髅的吕不韦竟是神奇地醒了过来! 次日,毛公打发了方士,便开始了自己的培本固元疗法。听说要千年灵芝安神救心,王陵二话不说便亲率三千步卒入山,一连十日,终于在大雪覆盖的深山密林刨到了一株极为罕见的古灵芝!毛公高兴得嘿嘿直笑,对着王陵便是一个大拜叩头,惊得白发老将军顾不得臂膊骨折连连对拜。为滚沟负伤的王陵正骨之后,毛公便终日守着吕不韦形影不离了。一月之后吕不韦渐渐清醒,虽然茫然的眼神空洞无处着落,总算是能够听话说话了。 一番揣摩,毛公开始了他的攻心救心法。 王陵依着吩咐,抬来了血战仅存的马队剑士越剑无。 身负十三处刀箭重伤的越剑无被王陵安置在另帐独居,然越剑无不吃不喝更坚执拒绝治伤,见医者入帐便要咬舌自尽!直至毛公到来,越剑无才冷冷说了四个字:"我等吕公。"便不再开口。毛公也只一句话:"吕公死活,尽在越义士也!君自思量。"便腾腾去了。从那一日开始,越剑无才开始了疗伤进食,虽经一月依然不能下榻。被抬进来的越剑无一见枯树白发的吕不韦,一声吕公便放声痛哭。原本茫然枯坐的吕不韦噫的一声惊叫便踉跄扑来,抱住越剑无便哭做了一团。毛公冷眼旁观,吕不韦捶胸顿足地哭喊着:"剑无剑无,不该瞒我当初!早知你等义士备死,吕不韦何能有此蠢举也!任侠烈士去矣,吕不韦虽九死不能赎罪啊!" 越剑无却蓦然打住,拭去泪水一拱手道:"吕公之言差矣!剑无所哭者,公之失魂失形也,非我等剑士也。任侠剑士生于天地,不求碌碌苟活,惟求死得其所!吕公谋事存志节,待士有大义,我等人怀必死之心,非仅图报吕公,更求名扬天下!若吕公耿耿不能释怀,视我等之死为一己罪责,岂非玷污我等任侠求死之风?此番心境,原非剑无私撰。吕公请看,剑无可曾背错一字?"话方慷慨,越剑无已经唰地撕开胸前,扯下一方血迹斑斑的羊皮递过。吕不韦颤抖着双手接过,竟是不忍卒睹。毛公接过一看,薄韧的白羊皮上血字历历,分明与越剑无所念一字不差,下方赫然一片已经变黑的斑斑印记,无疑便是百名剑士的手印指印! "吕公,确是荆云义士手笔。" 吕不韦双手接过抚在胸前,对着越剑无便是深深一躬。 "今日事毕,剑无去也。"便在这刹那之间,挺身跪坐军榻的越剑无将一口短剑猛然插入了肚腹,一股鲜血喷溅大帐与吕不韦白衣之上,越剑无平和地笑着,"吕公,你非侠者,不能轻生求死,珍重" 那一夜,吕不韦抱着越剑无冰冷的尸体坐到天亮,虽然一句话没说,旁边的毛公却看到了吕不韦苍白的脸膛有了一丝红晕。直到三日后将越剑无安葬到了马队剑士的谷地,吕不韦才扶着毛公的肩膀长叹了一声:"学无止境,吕不韦自认知人,不想竟如此无知也!" 自那日起,毛公开始了与吕不韦的对弈。在淡漠茫然的棋盘敲打中,毛公向吕不韦点点滴滴地叙说了各方事变:薛公没能赶来,老哥哥护送赵姬到天卓庄去了;虽说平原君并未大张旗鼓地拘拿"事秦党",但却在暗地里搜寻嬴异人留下的妻子;薛公以为,只有将赵姬送回卓氏故里并恢复"卓昭"本名,在民多胡风嫁娶寻常的赵国,平原君才无法追究这笔秦妻账;目下料想已经安置妥当,邯郸该当无事了。嬴异人小子伤得不能动弹,又发热,他请蒙武将这小子送回了咸阳,想必开春之后这小子便要来接你回秦了。西门老总事也捎来了消息,吕庄上下人等都好,陈渲日夜祈盼只等着你吕公归来入政。总之统之,只要你吕不韦平安无事,结结实实的一件大事便做成了! 但是,无论毛公如何喋喋不休地絮叨,吕不韦都茫茫然心不在焉。毛公清楚吕不韦心结,便每日敲着棋子曼声吟诵庄子的《逍遥游》,每念到"若夫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何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便是抑扬顿挫反复吟诵,常常引得吕不韦木然盯着他也不由自主地跟着念诵起来。 念归念,说归说,吕不韦终是没有真正地清醒振作过来。毛公颓丧了。也许,他只能将吕不韦送到这一步,吕不韦能否恢复雄风,便只有天意了。那晚,毛公将一卷密封的羊皮纸书简交给了那位终日默默却诚实可信的茶女,叮嘱待吕不韦真正清醒时交给他。便在他陪着吕不韦下最后一局棋的时候,蒙武来了。 毛公看到了一线显然的光亮!果然,吕不韦松心了。 象一只苍老狡黠的土拨鼠,毛公连日出没在冰雪军营之间,旬日之后才回到了吕不韦的保暖大帐。吕不韦已经清醒过来,面色红润了,脸膛也荡出了久违的微笑,见毛公风尘仆仆满面脏污却又神秘兮兮地溜进帐来,不禁便是一阵哈哈大笑:"老哥哥也!通了通了!原是不韦求人太切,凡事以义责人。人皆义士,何有世事也!" 毛公惊讶地瞪着一双老眼,提着竹杖绕着吕不韦直转圈子,突然站定便嚷了起来:"羊肉酒饭!咥饱肚子再说!前心后心没得分,饿死老夫也!"吕不韦看得乐不可支,转身连呼酒肉饭上齐,便坐在对案饶有兴味地看着毛公大举饕餮。 "当真?"毛公撂下割肉刀突兀抬头。 "当真。"吕不韦坦然点头。 "其理何在?"毛公第一次没了嘿嘿笑声。 "权力公器之道,自有法度准则。"吕不韦平和的面容又弥漫出往昔的一团春风,"以义行之,则公器化为私道。不韦执拗于'义本',原是以风尘商旅之道求权力公器之道。不容些许负义之行,于公器之道实为偏执。以此心入仕途,终将大毁也!异人离我回秦,于义于情有差而于法度无碍。不韦耿耿不能释怀,犹鲲鹏未得大风,不能高天远观也!" "嘿嘿,有进境,好!"毛公啪的摔下擦拭油嘴的布巾,"老兄弟,若是猝然丧子,你会如何?能如这般撑持过去么?" "老哥哥此说,不知所云也。"吕不韦自嘲地笑了,"生平无女运,先妻十载尚无一子一女。邯郸欲妻,又被人夺。只怕是应得一句老话,财旺人亏,子女还在爪洼国也!" "嘿嘿,只怕未必。你目下没有娶妻么?" "你说陈渲?"吕不韦目光骤然一亮又释然摇头,"原是不得已,笑谈耳耳。" "是也是也,笑谈罢了。"毛公嘿嘿一阵站起身摇到帐外,拖进一只口袋用竹杖指点着,"明日开始一月之内,老夫便要你这白头变黑!看好这药!否则啊,嘿嘿,你我老兄弟便负了人心也。" 吕不韦哈哈大笑:"老哥哥自己须发如雪,倒是来医我这白头!" "嘿嘿,懵懂!"毛公悠然甩着白头,"老夫年逾花甲,你几多大?白当其年为老,白不当年为病。老不可医,病可医。晓得无?" "好好好,晓得晓得。无非吃药,随你也。"吕不韦一阵笑声未了,便软倒在榻大放鼾声。毛公唤来侍女一阵叮嘱,便又点着竹杖摇出了暖帐。 分类:秦汉历史 书名:大秦帝国 作者:孙皓晖 |
- Details
- Category: 大秦帝国
《大秦帝国》第14章太阳还没有爬上山巅,山沟里尚是蒙蒙发亮。卫鞅牵着山女的手走出了沟口,老妇人在身后遥遥招手。 "大哥,我还没出过沟哩。" "跟大哥走吧,长大了再回来。" 失望的景监大为惊喜 九月底,卫鞅回到了栎阳。 他从山河村出来后,没有因为身边带着一个小女孩而终止踏勘访秦。这个山村女孩结实敏捷,走路爬山从来不喊累,又是一口老秦土话,倒是给卫鞅与山民攀谈带来许多方便。 卫鞅给他取了个直白易记的名字,叫陈河丫,意为陈仓河谷的丫头,好让她永远记得自己的故乡。卫鞅平日叫她河丫,漫漫途中,便给她讲述她感到新鲜好奇的所见所闻,倒也带来些须快乐。带着这个小河丫,卫鞅趟过渭水,翻过南山,在商於山地寻访了一月。尤其对和楚国接壤的武关、峣关做了一番仔细踏勘。走出商於山地,从南山中部的子午谷险道北上,到达蓝田塬,径直北上穿过渭水平川,又沿洛水北上,遍访了已经成为魏国土地的河西之地。九月初,秋风微寒,卫鞅方从雕阴向西南而来,到达秦国的另一块根基之地--泾水河谷。一月之内,沿泾水河谷向东南进入渭水平川,终在黄叶飘落的时候进了栎阳。 这时的卫鞅,已经是黑瘦高挑胡须连鬓破衣烂衫,加上身后跟着一个瘦骨伶仃的小女孩,任谁也认不出这是三个月以前丰姿卓然的名士卫鞅。在栎阳城门,军士拦住盘查,说秦国不准山东难民流入,呵斥他即刻回去。卫鞅默默拿出通行令牌,军士反复端详令牌背面的小字"持此令牌者招贤馆士子卫鞅",惊愕无话,跑步去向卫尉车英禀报。车英疾步来到南门,审视令牌,上下打量一番卫鞅,肃然躬身道:"先生受苦了。来人,护送先生回招贤馆。"卫鞅笑道:"多谢将军。我还有点私事办理。"便径自拉着瘦骨伶仃的河丫 第二天,孝公举行朝会,册封上大夫甘龙为太师,辅助国君承当协理阴阳、溶通天地、聚合民心的重任;长史公孙贾升任太子傅,左庶长嬴虔也加太子傅,共同教习太子文武学问;中大夫杜挚升任太庙丞,掌祭祀大礼,职同上大夫。三人原先所辖的"琐碎政事",分别交于左庶长嬴虔和内史景监,国政大计由左庶长统摄。四道诏令一颁布,政事堂中你看我,我看你,竟是不知所以然。 说起来,秦国素来没有太师这个显贵尊荣的职位,那只是商周两代王室才设置的"百官之首,协理阴阳"的首要大臣,有无实权,视时视人而定。老秦国素来认为那是不着边际的荒诞高位,从未设置。而今国君竟然抬出一个"太师"给了元老重臣,实在莫名其妙!想想却又无法诘难于国君。甘龙本是东方大儒,寻常时动辄来一通老秦臣子们摸不着头脑的高论,让他去"协理阴阳溶通天地聚合民心",倒也是合适不过,况且又是大大升了两级爵位,比上大夫显贵多了,又如何质疑于国君?长史公孙贾的太子傅更重要,历来为学问大臣所争夺,公孙贾又本来就是文臣,又能说甚?至于杜挚,从中大夫一下子升到了上大夫一级,也是非同小可的升迁,不好么?一阵惶惑,大臣们终于一齐向甘龙、公孙贾、杜挚三人庆贺。三人虽是笑意盈盈,却显得颇为尴尬。 散朝之后,孟西白三人在孟府议论了半日。西弧说他总觉得这几件事来得蹊跷,认定国君还要举动,说不定还会罢免了他们几个的官职。说得孟坼和白缙惶惶不安。谁知过了几天,秦孝公便召集军中将领议事,宣示秦军将领一个不动,每人还晋爵一级。他们放了心,栎阳便又安静了下来。 秦孝公并没有停止他的举动。三日之后,他分别和景监、车英密议了半日。第二天便颁布诏令,左迁景监为长史;左迁车英为栎阳将军。内史迁长史,降了一级。卫尉迁栎阳将军,降了两级。新贵贬官,世族元老们忒是快意,却又一次感到了莫名其妙。这俩人虽然挨贬,但左迁后的职位却极为重要。是明降暗升么?也不对。这两个新贵本来的职位也都是冲要高位呵,一个总掌国府庶务,一个总领国府护军,绝非虚职,似乎谈不上明贬暗升。然二人又无过错,却何以贬官?一时间,朝臣们弄得云山雾罩,纷纷揣测却又莫衷一是,渐渐的又平静了下来。 这一段日子里,卫鞅的小庭院大雪封门,异常冷清。秦孝公没有来过,景监也没有来过。但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客卿院落的四周总有三五甲士不断经过,转角隐蔽处,还有钉在那里一动不动的便装武士。栎阳国人便悄悄议论,那个院子里的官人肯定是被软禁了,否则哪有如此森严的警戒?这一切,足不出户的卫鞅自然不知道。买菜、造饭并一应琐务,都有国府派来的两个仆人打理,他是整日埋首书房,不是读书,便是谋划,仿佛在山中一般。 这日午后,依旧是大雪飞扬,却有人嘭嘭敲门。 仆人开门,卫鞅听得一个熟悉的声音:"先生在家否?"侯嬴?对,是他!卫鞅疾步出得书房,来到廊下,便见满身是雪的侯嬴提着一个大竹蓝走进院子,不禁高兴得大笑,"侯嬴兄,想煞我也!"侯嬴笑道:"鞅兄做了官,就忘记我这贱商了,怪得谁来?"卫鞅笑道:"客卿也算官么?"说着便接过侯嬴手中的大竹蓝,耸耸鼻子,"好香,肯定是秦酒羊肉!"侯嬴大笑,"没错。大雪窝冬,不痛饮一顿说不过去。"卫鞅便将竹蓝递给仆人吩咐道:"加加火拿到书房来。"老仆人恭谨应诺,连忙到厨下去了。侯嬴走进书房低声问:"说话方便么?"卫鞅揶揄笑道:"如何不方便?这是我的府第嘛。"侯嬴摇头道:"如何外面有暗岗?还有兵士巡查?"卫鞅一怔,想想便心下明白,爽朗笑道:"没事儿,只管痛饮便是。"说话间老仆人已经将热气蒸腾的肥羊炖捧来摆好,又将烫好的酒壶用棉布包裹,斟好两杯,便轻步退出。侯嬴微笑点头,"看来,给你这个客卿派的仆人倒还够格。"卫鞅笑道:"我是没管,这都是国府给配的。来,先干一杯!"俩人便端起面前冒着热气的陶杯叮当一碰,痛饮而下。侯嬴困惑道:"秦国从来不给上大夫以下的官员配官仆,你这客卿,职同上大夫?"卫鞅大笑,"客卿嘛,没大没小,礼遇有加,也不为过。"侯嬴道:"没有实权执掌么?"卫鞅摇摇头,"没有。"侯嬴沉吟道:"鞅兄,招贤馆士子们都做了县令郡守。秦公和你畅谈三日三夜,栎阳国人皆知,却给了个有名无实的客卿,究竟是何道理?"卫鞅思忖有顷,"侯兄啊,我与秦公披肝沥胆,引为知音,我卫鞅愿与这样的国君终生共事。至于他用我为何职,我已经不考虑了。给这样的国君做个谋士,也是人生一大快事也。" 侯嬴又斟满一杯,共饮而尽,"你就听任摆布?"言外之意,颇有不解。 卫鞅又是哈哈大笑,"侯兄差矣。我观秦公绝非举棋不定之人,更非斡旋无能之主。然为君者,有寻常人所不能体察的难处,凡事须给他一个疏导的余地。既为知音,若连此点都不能理会,急吼吼求官,岂非大煞风景?" "你还有信心?"侯嬴认真问。 卫鞅点点头,斟满两杯,"来,不要辜负了烈酒苦菜。" 一杯饮下,侯嬴从怀中掏出一个铜管,"白姑娘给鞅兄带来一信。" 卫鞅眼睛一亮,惊喜的接过铜管打开,抽出一卷展开,却是一方白丝,上面是白雪秀劲的小字:"自君别去,倍加思念。秦国诸事,大略知之,虽多曲折,然必有成。惟念君者,孤身自理,清苦有加,无以为助,刻刻挂怀。愿君保重,以慰我心。"白丝左下角,画了一只展翅飞翔的鸿雁。 卫鞅看得眼睛湿润,举杯一饮,却是良久无话。 侯嬴喟然一叹,"白姑娘用心良苦,若有不察处,鞅兄莫要上心。" 卫鞅默默的递过白丝,侯嬴犹疑着接过,看后笑道:"知鞅兄者,唯白姑娘也。来,为鞅兄有如此红颜知己,干!" 卫鞅举杯饮尽,慨然道:"侯兄稍待,我书一信给她。" 侯嬴笑道:"正当如此。三日后白姑娘便可看到。鞅兄请吧。" 卫鞅走到旁边书案前,拿出一方羊皮纸,提起鹅翎却是感慨万端,含泪下笔,竟是字字艰难。写完后在火盆上稍一烘烤,墨迹干尽,便卷起来装进原来的铜管递给侯嬴。侯嬴一摁管头的铜豆,管盖"当"的一声扣紧,笑道:"这是白氏特制的密管,一管一法,最为保密呢。"卫鞅笑道:"那就烦劳侯兄送给她了。"侯嬴道:"方便得紧,反正客栈每旬都要回魏国进货,你有事,随时找我便是。"卫鞅高兴,俩人便将一坛秦酒在侃侃叙谈中饮了个尽干,直到暮色降临,大雪稍停,侯嬴方才离去。 整个冬天,秦孝公都在忙碌,每隔几天总要和左庶长嬴虔、长史景监、栎阳将军车英、栎阳令王轼会商,要麽就是单独和其中的一位密商。惟独和卫鞅没有见过一次。窝冬的朝臣们也几乎忘记了客卿卫鞅这个人。 政事堂发生了尖锐对立 转眼就是冰雪消融春暖花开。三月初三,秦孝公举行完一年一度例行的启耕大典,笑着对参加大典的朝臣们道:"明日朝会,议定今年大计,诸卿各做准备。"这也是每年启耕大典后的第一次隆重朝会,官员们称为"春朝",是朝臣们特别看重的年首朝会。 这天晚上,景监来到了客卿卫鞅的小院落。卫鞅正对着书房墙壁上的大图出神,见景监来到,微微一笑,"久违之客,必有大信,是么?"景监一言不发,从怀中摸出一支宽宽的竹板,卫鞅接过一瞥,只见竹板上赫然四个大字--明朝庭争。卫鞅拊掌大笑,"好!又一个启耕大典。"景监笑道:"一冬蜗居,鞅兄冷清否?"卫鞅道:"秦公让我养精蓄锐,安得冷清?"景监感慨:"知君上者,唯鞅兄也。"卫鞅却笑道:"知卫鞅者,唯君上也。"景监道:"鞅兄上路,真让我欣慰。想起去冬,时觉后怕呢。"卫鞅不禁大笑,景监也大笑起来。 第二天早晨,政事堂早早便生起了四个径直六尺的大燎炉火盆,红红的木炭火使阴冷的大厅暖烘烘的。春寒料峭中赶来的朝臣们,进得大厅便直喊好暖和,搓搓手便脱去皮袍,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与左右谈笑。杜挚笑问公孙贾,"太傅大人,哪个位子谁坐啊?"他指的是中央国君长案稍下的两张书案,一张显然是太师甘龙的坐席,对应的另一张呢?太子傅公孙贾没有坐,左庶长加衔太子傅的嬴虔也没有坐,还有谁能如此尊贵呢?有些人原本没注意,杜挚一问,恍然大悟,顿觉蹊跷!再一看,栎阳将军车英全副戎装肃立在政事堂门口,外面大院中两队甲士盔明甲亮,持矛带剑,整齐威武。朝臣们你看我,我看你,都觉有些异常。除了嬴虔、景监、王轼几个人默然静坐外,竟都是忐忑不安。 正在这时,门外内侍高声报号:"客卿大人到--" 众人一惊,哄嗡议论声大起。除了国君偶然为之,朝臣们进政事堂都是自己进来便是,哪有隆重报号的?哪个客卿何以如此气魄?仔细一想,秦国只拜了一个客卿,不是卫鞅,还有何人?议论之中,但见卫鞅一领白袍,头顶三寸白玉冠,从容走进政事堂。内侍总管黑伯亲自引导卫鞅在那个空闲的尊贵位置上坐下。一时间,朝臣们骤然安静,面面相顾,脸色难堪。 又一声报号:"君上到--!"话音落点,秦孝公已经走进政事堂,他是惯常的一身黑衣,与卫鞅适成鲜明对比。令朝臣们惊讶的是,从来不在朝会上带剑的国君,今日腰间竟然挎上了那支铜锈斑驳的穆公剑!隐隐约约的,朝臣们感觉到将有大事发生,几个月来扑朔迷离的疑团将要在今日揭破了。 秦孝公走到中央长案前就座,环视大厅,"诸位卿臣,秦国《求贤令》发出已经一年,入秦贤士历经坎坷,已经各任其职。秦国求贤,不为虚名,而为强国。何以强国?惟有变法。客卿卫鞅,对本公提出了变法强秦之方略。念及变法乃国家大计,须得上下同心君臣一体,是以举行今日朝会,商讨议决。列位皆秦国文武重臣,须得坦诚直言。" 政事堂一片安静,朝臣们低头沉思,甚至连寻常时候遇到困惑便相互目光询问的举动也没有了。半日,还是甘龙咳嗽一声,打破了平静。 甘龙在升为太师以后,极不是滋味。他看得很清楚,这是要把他"赐以尊荣,束之高阁"。非但对他,连和他声气相通的公孙贾、杜挚也如法炮制。将他们手中的实权拿掉,必然是为了转移给另外一批新人。如果说这种权力转移在此之前还显得扑朔迷离,升升降降不太清楚的话,今日则已经完全清楚,就是准备全部转移给卫鞅!甘龙以他久经沧桑的敏锐嗅觉,已经完全看准了这一点,绝然不相信卫鞅永远都是客卿。这使甘龙感到了一种悲凉,一种被抛弃了的屈辱。因为这种升迁贬黜,都是在他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做出的。就其本心而论,如果国君与他真诚商议,他就告老辞官又有何妨?再说变法大计,他竟然丝毫不知,难道国君就认定他不拥戴变法?甘龙虽是儒家,然也是秦国老臣,岂有不希望秦国强大之理?这一点给甘龙的刺激比前一点更甚。一个什么实权都没有的太师,再加上什么大政决策都不能事先预闻,岂非真正的做了摆设?虽然悲凉,虽然屈辱,但是甘龙毕竟久经沉浮,老到之极。他心中明白,强风乍起,若迎头而上,必然会被彻底吞没。这时候,长草偃伏是避免身败名裂的最好生存手段。然则,又不能一副冷漠状,将内心不满显露出来,要有度,该说话时仍然要说话,对自己的升迁贬黜浑然无觉,方为上乘。眼见无人讲话,甘龙觉得对他这个万事不管而又凡事可议的太师正是机会。 "敢请客卿,先行宣示变法方略,可否?"甘龙只有这一句。 然则这一句话,就把被动变成了主动,也缓和了政事堂微妙的僵硬气氛。秦孝公看了卫鞅一眼,微微点头。卫鞅便向全场拱手道:"君上,列位大人,秦国贫弱,天下皆知。欲得强秦,必须变法,舍此无二途。秦国变法之方略为:奖励农耕以富国,激赏军功以强兵,统一治权以正吏,化俗齐风以聚民。此四项之下,各有若干法令保其实施。列位大人以为然否?" 太子傅公孙贾对甘龙的心情和对策以及场中情势非常清楚,见卫鞅说完,便问道:"不知旧法弊端,难以变法。敢问客卿,秦国传统法制,弊在何处?" 此一问正中卫鞅下怀,他不假思索便道:"秦国旧制,弊有其三。第一,以王道为本,杂以零碎新政,民无以适从。秦在立国之初,对周室礼制王道略加变通而治民。穆公时以百里奚治国,力行德治,又引进旧楚国若干法令。秦简公时行'初租禾'新政,摈弃旧制,然时日无多,又恢复旧制。献公即位,欲行新政,然战事迭起,无暇以顾。时至今日,秦国仍是春秋旧制,距离战国新法差距甚大。这种旧制,只能治民于小争之世,而不能强国于大争之世。" "此说真乃稀奇古怪!"新任太庙令杜挚一拍面前木案,愤然作色道:"秦法之弊若此,百里奚何以助穆公称霸诸侯?" 卫鞅很是冷静,"百里奚治秦,全赖一贤之力临机处置,无法令规制为后世遵守。此乃人治,绝非法治。是以穆公百里奚之后,秦国陷入四代混乱而沦为弱国。请问太庙令,若百里奚有法可守,何以秦国百余年不能振兴穆公霸业,反倒尽失河西之地,从函谷关退缩到栎阳?"这番话诘难犀利,毫不忌讳的指责秦国朝臣视为神圣的秦穆公与百里奚,论理却是堂堂正正,政事堂大臣们虽愤然尴尬,却无言以对。杜挚气得呼呼直喘,硬是说不上话来。 "第二弊呢?敢请高论。"公孙贾悠然笑问。 卫鞅道:"秦国旧制第二弊,法无要领,奖罚不明。世族有罪不罚,庶民有功不赏。农人耕有余依然贫困,军士战有功依然无爵。奋勇为国之正气如何激扬?" "啪!"一人拍案而起,众人一看,却是戎右将军西弧。他愤然高声道:"客卿一派胡言!秦国如何有功不赏?在座文臣不论,单说武将,哪一个不是一刀一剑有了战功方做将军的?若有功不赏,景监一个骑士能做到内史长史?车英一个千夫长能做到卫尉和栎阳将军?" "然也!"行人孟坼站起激昂道:"以微臣看来,不是有功不赏,而是无功有赏!王轼无尺寸之功,竟取代战功累累的子岸将军,做了栎阳令。招贤馆士人有何功劳?都做了县令郡守!" "还有,你卫鞅有何功劳?拜了客卿,派了官仆,还竟然与太师比肩而坐?无功受禄,反倒诋毁秦国,是何道理?"这直指卫鞅的,便是车右将军白缙。 政事堂气氛骤然紧张,且完全脱离了正题,而将矛头对准了卫鞅乃至《求贤令》颁布以来的秦孝公。甘龙公孙贾肃然沉默。杜挚则忍不住一脸笑意。"孟西白"乃功臣之后,秦国显赫的军旅家族,三人齐出发难,非同寻常。秦孝公却是不动声色,丝毫没有对孟西白三人的突然发难表露出喜怒。倒是左庶长嬴虔嘴角抽动,显然感到愤怒。景监见西弧公然拿自己和车英做挡箭牌,内心愤愤不平,却也知道不是自己说话的时候,便目不转睛的盯着卫鞅,生怕他无言以对。最紧张的是新任栎阳令王轼,他第一次见到这种激烈尖锐的朝堂较量,尤其是自己也成了箭靶,额头不禁渗出细汗。 就在满朝目光齐聚到卫鞅身上时,卫鞅突然一阵仰天大笑,从座中站起朗声道:"卫鞅所谈,乃秦国旧制之弊端,孟西白三位何王顾左右而言他?国家法令,一体同遵,方为法制公平。正因了诸位世族后裔有功便赏,方显得农人有功无赏、军士有功无爵之荒诞。世族有功便赏,岂能等同于庶民有功便赏?三位以世族之利比庶民之害,以世族之得比庶民之失,不觉荒唐过甚么?此种说法,对秦国旧制弊端视而不见,何异于掩耳盗铃乎?若孟西白三位能说出庶民有功而加爵受赏,卫鞅自然拜服。此其一。"卫鞅话锋一转,"至于说卫鞅等人无功受禄,则大谬不然。武士阵前杀敌为功,文士运筹治国亦为功。天下为公,国家官署爵位,惟有才有功者居之。秦公《求贤令》昭明天下,与强秦之士共享秦国,小小客卿何足道哉?"一席话义正词严,坦率辛辣。政事堂一片肃然,孟西白三人面色通红。 公孙贾仿佛没有听见方才一个回合的较量,平静问道:"敢问客卿,秦国法制第三弊若何?" 卫鞅也仿佛没有发生过方才的争辩,"秦国旧制,无聚民之力,无慑乱之威,此为第三弊也。何谓聚民慑乱之威?法令一统,令行禁止,有罪重罚,有功激赏,公正严明。如此则官吏无贪,庶民无私,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人人奋勇立功,个个避罪求赏,朝野形成浩然正气,则国家不怒自威。秦人厚重坚韧,若元气养成,则必将大出于天下!" "好!"左庶长嬴虔拍案而起,"先生之言,大长秦人志气!舜帝当年赐给我嬴氏祖先皂游时,就曾预言,嬴氏一族必将大出于天下。不想竟在千年之后被先生讲出,大大吉兆也!秦国强大,必将应在先生之手。诸位以为如何?" "好--!吉兆!"话音落点,政事堂一片激昂的喊声。 卫鞅的这句话,是流传在老秦人中间的一个久远的部族神话。说得是嬴秦先祖大费与大禹共同治水有功,舜帝隆重赐给嬴氏部族以皂游,并预言"尔族后将大出天下。"多少年来,这个故事在嬴秦部族中代代流传,人人坚信舜帝的预言终有一朝会变成真的!"大出天下"这句话,几乎是老秦人相互鼓励的一句神秘誓言,和"赳赳老秦,共赴国难"那句话一起,构成了秦人的精神支柱和献身传统。卫鞅此言一出,左庶长嬴虔心念电闪,立即将它生发于神圣的誓言和神秘的启示,谁能不觉得振奋?谁又能在久远的部族精神面前不昂扬呼应? 峰回路转,秦孝公没想到如此突然变化,竟将激烈对峙瞬间就融会在了一种壮烈久远的誓言中,不由低声自语,"天意也。"仔细思忖,却又微笑道:"如此吉兆,自当庆贺。然大出天下,终须一步一步做来。客卿方才所述变法大计,诸位尚须仔细计议才是。"见又是片刻沉默,秦孝公看着甘龙笑道:"今日朝会,事先未于太师及诸位大臣商议,为的就是一体同商。不知太师以为变法大计如何?" 甘龙见国君委婉解释,心中稍觉舒坦,他显得很沉重的说:"变法事大。变得不好,国无宁日。越是大变,越是多有利害冲突。以秦国时下而论,不变法犹可为之。一旦变法,朝野动荡,若有战事,只怕有亡国之危。况且,圣贤治国,法度宜静不宜变,民风宜古不宜今。因循旧制是稳定之道,官吏熟悉旧规,民众安心旧习。此为万古之道。不求自安而求自乱,老臣委实不解客卿之意。" 分类:秦汉历史 书名:大秦帝国 作者:孙皓晖 |
- Details
- Category: 大秦帝国
《大秦帝国》第139章倏忽之间河冻消开春风变暖,新叶勃发的胡杨林绿蓬蓬覆盖了沟壑纵横的莽莽高原。四月中开始,吕不韦的一头白发眼看着日复一日地变黑,到了五月来临,形同白发骷髅的吕不韦竟又变成了一团和煦春风的洒脱士子!从来没见过昔日吕不韦风采的王陵蒙武应毛公之邀踏进久违的马粪墙圈时,远远看见帐外迎候的丰神士子,竟是恍若隔世,惊讶得连连感叹!庆贺小宴上,得意的毛公矜持地点着竹杖宣布了对吕不韦的解禁令,便来者不拒地与每个颂扬者劝饮者接踵痛饮,宴席未散便酩酊大醉了。 安置好毛公,王陵恭敬地邀吕不韦到幕府商议南下回秦事宜,将吕不韦请上了一辆军营罕见的青铜轺车。蒙武亲自驾车,驶向了小城堡外的河谷军营。夕阳晚照之下,冬日血战逃亡的冰雪天地已经是万绿覆盖辽阔山塬,吕不韦极目四望,不禁便是万千感慨。入得军营深处,但见营帐连绵旗幡猎猎炊烟袅袅战马萧萧,勃勃生机令人怦然心动。蓦然之间,轺车驶过营区进入了一片幽静的谷地,吕不韦心头顿时迷惑--主将幕府如何能在这里? "东公--"一声苍老的哭喊,一个白发老人踉踉跄跄地扑了过来。 "西门老爹!"吕不韦飞身下车,跪地抱住了跌倒的老人。 "东公"老人哭声摇着吕不韦臂膊,"夫人等你,她苦也!" "夫人?"惊愕的吕不韦恍然醒悟,"你说是她,她也来了?" "老朽粗疏,害东公大事也!"老人捶胸顿足断断续续叙说了经过,只抹着眼泪反复絮叨,"我只说夫人在庄,谁想她能自家北上?老朽何其蠢也!" "西门老爹莫得自责。这是上天罚我,不韦认了。"吕不韦扶起老人,目光痴痴盯着前方洼地的马粪高墙与黑色帐篷,突然拔脚飞步大跑了过去。 一模一样的马粪墙,一模一样的棉被帐,这里却清幽孤寂得令人心颤!吕不韦突然止步,心跳得怦怦大响,眼前一黑便扒着马粪墙软了下去倏忽醒来,眼前一片红光!吕不韦屏住气息睁开眼睛,却见一个红裙女子拥在身旁,裙裾正搭在自己脸上,一双温热细腻的手灵巧地婆娑在胸膛,雪白般的胸脯与脖颈在蒙蒙红光之中分外润泽丰腴。 "陈渲!"吕不韦霍然坐起将女子揽在了怀中。 "夫君"陈渲滚烫的泪水洒满了吕不韦的胸膛。 这一夜,两人都没有睡意,裹着大被拥着燎炉挑着铜灯直坐到东方发白,娓娓侃侃缠缠绵绵,一番磨难竟使两人都生出一种咀嚼不尽言说不清的再生心境。陈渲说,若非蒙武随带太医,她便暴亡中途了;若非西门老总事着意寻来毛公对她施行固本培元疗法,她也恢复不了元气;她没能侍奉夫君倒添了诸多累赘,实在是心有愧疚。吕不韦抚慰说,你怀了一次身孕便是吕门最大功臣,我还没有想过自己会有儿子,值乎值乎愧疚甚来!陈渲抚着吕不韦蓄起的胡须说,夫君变了,柔和的圆脸变成了棱角分明的方砖,不怒自威我却不怕。吕不韦拍打着陈渲丰腴的身段说,我妻也变了,一个原本身轻如燕纤细窈窕做掌上舞的少女,倏忽变做了一个珠圆玉润的可人少妇,真是我妻了。陈渲红着脸笑说,她原本以为自己不会生子,少女时的舞技磨练太严苛了,直到仓谷溪吕不韦强使她初经人事,她才第一次来了女红;此次历经大变,知道了自己能够身孕,她高兴得浑身发抖,日后要给吕不韦多多生一群儿子女儿,那怕变成一只丑陋的老母鸡!吕不韦哈哈大笑说让你生,猛然便将陈渲压在了大被中,两人滚做一团笑做一团尽皆大汗淋漓气喘吁吁。吕不韦说,天道有常人事不测,欲求不成,不求反就,他无论如何没想到已有婚约的卓昭嫁给了异人,而买来应对异人的陈渲却成了他妻,目下想来竟是颠倒得有趣。陈渲说,其实她第一眼就看出了其中奥妙:那位公子以死心求卓昭,卓昭则是犹可犹不可并不执一,主人属意卓昭却也并非不可变更;她则第一次便不喜欢那位公子,而喜欢买她的主人。吕不韦大奇,舞女耶巫女耶?你个小女子有先知之能?陈渲说,公子痴情却没有义根,卓昭美艳却无志节,主人秉性坚实情心渊深,非等闲心志所能体察激荡,她只喜欢主人这等深情之士。吕不韦摇头说,既然喜欢主人,为何要闭门辞世?陈渲说,嫁出卓昭后主人不能自拔,我怕主人送我重回绿楼,宁在主人身边死去。吕不韦紧紧抱住了陈渲低声耳语,我要你你也没想拒绝,可是?陈渲大红着脸说,若非主人强为,便是等闲武士也近不得我身。吕不韦促狭笑道,可你已经奄奄一息了,拒绝得何人?陈渲娇嗔说,我若病体不能护身,绿楼生涯岂有处子清白?甚法偏不说!吕不韦又是哈哈大笑,命数命数!你个小女子天生是我妻奴也!纵藏身绿楼,也被主人挖了来!陈渲娇笑着叫了一声好主人,猛然便将吕不韦扑倒,贪婪地喘息起来 次日过午,洼地一片车马辚辚之声。毛公与西门老总事陪着蒙武亲带三车百骑来迎接护送吕不韦夫妇回归离石城。吕不韦与陈渲携手迎出马粪墙,对着三人逐一躬身大拜,蒙武老总事手足无措,逗得毛公手舞足蹈不亦乐乎。陈渲执意敬了每人一大碗自酿的马奶酒,才许蒙武下令拆帐装车。夕阳暮色时分,车马便辚辚出了洼地出了军营。到得离石城下,却见两人立马以待遥遥拱手:"吕公别来无恙乎!" "纲成君?安国君?"吕不韦惊讶得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正是老夫不差!我等恭候大驾月余矣!"蔡泽尚在嘎嘎大笑,嬴柱已经当先下马,远远迎着吕不韦轺车便是深深一躬。吕不韦连忙整衣下车肃然一拜:"不韦尺寸辛劳,何敢当安国君如此大礼也。"嬴柱抢步过来扶住吕不韦道:"公存我子,功在社稷,安得不拜?公但上车便是。"说罢顺势将吕不韦扶上轺车,回身牵住马缰一招手,"吕公稳坐便是。"一圈马缰便徒步牵马进城。离开洼地帐篷时,吕不韦已经坚执谢绝了蒙武驾车,如今自己夫妇双双坐于伞盖之下,却让太子牵马前行,不禁大为不安,本当跃身下车,却见旁行蔡泽连连摇手,只好叹息一声了事。 南风吹拂田野泛黄的五月,蒙武要亲自护送吕不韦南下了。 安国君嬴柱与纲成君蔡泽已经先行回秦。因由是吕不韦的一句话:"如此声势朝野侧目,不韦何以面对秦国父老?两君不先,我无颜归秦也!"蔡泽嬴柱此时才掂出老秦王口诏中"相机"二字的意味,商议一番便不胜感慨地先行回秦了。两人离去之后,吕不韦每日五更即起拉着陈渲跑马练剑,旬日之后自觉精力体力大见好转,方才赞同了王陵蒙武的月末南下以避路途酷暑的主张。 行程一定,吕不韦立即派出快马信使去请薛公。三日之后薛公安然抵达离石要塞。当晚,王陵蒙武在中军幕府摆开了盛大的饯行军宴。粗豪奔放的秦军将领们举着大碗川流不息地与吕不韦五人痛饮,到得三更,虽然马奶酒温热劲爽如邯郸甘醪一般,五位大宾依然是醺醺大醉地被军士们抬回了帐篷。 直到次日午后,吕不韦帐篷方才有了动静。陈渲直为自己的醉酒酣睡过意不去,吕不韦却笑道:"睡得好也!你不是饮得多,七八碗而已,是你尚未完全复原。若不大睡一番,如何熬得路途颠簸?"两人正在说话,却见毛公点着竹杖摇了进来当头便一拱手道:"夫人呵,老夫要借吕公一晚,特请恩准也。"陈渲红了脸连忙一礼:"恩公笑谈,原是我北来多有搅扰,何敢当恩公一请?你等议事,我到旁帐去。"说罢便走。"错也错也。"毛公竹杖一伸拦住陈渲,"老夫邀吕公山河口品茶,不在大帐,你自方便罢了。"吕不韦原本想明日将要上路,毛公薛公年事已高,今晚不再搅扰。目下见毛公竟是郑重其事,便霍然起身笑道:"正当月中,山河口明月定是看得。夫人,随后送三桶酒来!"毛公又是一伸竹杖:"吕公且慢。老夫倒是好酒,只薛公已经说定今日只品茶,酒便免了也罢。""也好!"吕不韦回身对陈渲一笑,"教茶女到山口去。"毛公嘿嘿笑了:"何时忒般多事?薛公已经先到山口了,用你铺排?人去便了。"拉着吕不韦便出了大帐。 出得离石城堡东门,便是赫赫大名的山河口。 离石城两山夹峙,城东山口正对大河。山口东侧高冈上立着一座粗朴的石亭,石亭下一座大碑刻着斗大的三个字--秦河塞,碑石背面则是十六个大字:收我河西,雪我国耻,变法功业,斯世永存!老人们说,这是当年商君收复河西之后的勒石铭文,"秦河塞"是商君亲书,背面颂辞是秦孝公的褒奖令。因了常有国人游客来碑前凭吊,上郡郡守便请准秦王,将碑亭内外修葺一番,碑亭外另建两座茅亭供凭吊游客打尖歇息。时下五月大忙,往来游客绝迹,山河口分外的空旷辽阔。吕不韦与毛公赶到时正是初夜,一轮明月挂上蓝汪汪的山口,深邃的峡谷中河涛隐隐如雷,一道铁索大板吊桥飞过幽幽太虚般的大峡谷挽住了河东群山融进了茫茫河汉,两岸军灯如繁星在天遥遥相望,谷风习习万木森森刁斗声声马鸣萧萧,塞上月夜直是如梦如幻。 "吕公,对岸百里之外便是赵国了。"薛公遥遥指着河东苍茫难辨的沉沉高原,"长平大战之前,对岸军营可是赵军红旗也!" "嘿嘿,东南便是魏国。"毛公狠狠点着竹杖,"只可惜魏国王族无能!丢了河西竟连安邑也不要了。若是嗨!不说也罢!" "不韦小邦之民,却是无可忧心了。"吕不韦淡淡一笑。 "嘿嘿,将入大邦而生天下之心,老兄弟鱼龙之化也!"毛公显然不高兴了。 "山河变色,君子伤怀。"吕不韦喟然一叹,"然则,春秋之世诸侯千余,战国之世邦国三十,归并统合之势,何曾以君子情怀而变易也!不韦不如两位老哥哥学问渊深,久为商旅奔走列国,对天下苦难稍多体察。以不韦观之,华夏激荡五百年,终将一统山河,天下不一,战国不休。两公皆洞察幽微之士,尚对邦国疆土之消长耿耿不能释怀,入秦新政难矣哉!" "错错错也!"毛公连点竹杖,"入秦归入秦,老夫终是魏人!不许想之念之么?" "但说故国,此公便硬。"薛公无奈地笑了,"匹夫遭罪而爱国,毛公一奇也。不用睬他,来,这是老夫自家炒得春茶,尝尝如何?"说着拉起吕不韦进了茅亭,从茶炉上提起陶壶注茶,娴熟利落竟不输茶女。随着热气蒸腾扑开,茶香顿时弥漫了山口茅亭。 "好茶也!"吕不韦大耸着鼻头,"莫急,逢泽硭砀茶!可是?" "评鉴品物,无出吕公之右,佩服!" "嘿嘿,不就是一鼻子看中了你的甘醪么?老夫不信邪!"毛公摇进茅亭端起茶盅咕的大吸一口,烫得丢下陶盅哈气连连,见薛公吕不韦哈哈大笑,便点着竹杖嚷道,"老夫偏认是巨野山泽茶!你能品出泥土腥浓淡来么?" "毛公考校,何敢逃遁?"吕不韦悠然一笑,"所谓评鉴品尝,无非经多见广善加揣摩而已,岂有他哉!孔子若不周游列国遍考各国典籍,如何能辨认出上古防风氏尸骨?逢泽巨野两大泽,一西一东相隔五百余里,虽同为上古大河改道遗留之积水,然历经数千年沉积,便自成不同水土;巨野山泽汪洋,多有山溪活水注入,苇草茫茫山水激荡多雾少阳,水气清甜山土红粘,茶树肥硕而茶叶有幽幽清香。逢泽虽与硭砀山相连,却无活水注入,历经沉淀而水质粘厚,四野之土便多有咸湿卤碱之气,是故茶树瘦高而茶叶劲韧,茶木之香中有隐隐厚苦,且最是经煮,与巨野茶之清香甘甜大异其趣也!老哥哥果真品尝不出?" "嘿嘿,老夫饮来,天下茶叶一个味,只河水最好!" "呜呼哀哉!"薛公连连拍案,"老夫亲采亲炒容易么?暴殄天物也!大煞风景也!" 吕不韦不亦乐乎:"毛公倒是不差也,煮茶以河水最佳!九原河水为上河,离石河水为中河,大梁河水为下河,也是各有千秋!" "着啊着啊!还是老夫高明!没有河水,何来茶香?"毛公红着脸嚷嚷起来。 薛公吕不韦同声大笑,毛公也嘿嘿笑了起来,抓过案上一块酱牛肉便就着滚烫的酽茶大嚼起来。薛公看得眉头直是一耸一耸,苦笑着摇摇头便与吕不韦品啜起来。饮得几盅,薛公轻轻叹息一声:"遥想当年,吕公不期走进甘醪薛,竟是恍如梦中矣!"吕不韦慨然笑道:"三五年沧海桑田,竟使我二十年商旅黯然失色,政道之难可见一斑也!若非两公襄助,吕不韦岂有今日?入得秦国,我等富贵荣辱一体,定然做他几件大事!"薛公思忖道:"公之入秦,任重道远。自老秦王到异人公子,吕公要周旋三代,可谓难矣!目下情势,异人虽为公之根基,然有老太子嬴柱与老秦王在前,公便须得有勾践十年生聚之韧力耐力,且戒躁动之心。"吕不韦悚然警悟:"薛公金石之言!不韦轻言躁动,惭愧也!"薛公摇摇手笑道:"今日邀公到此,原是要说几件想到之事,却与吕公方才之言无涉,公但听下去便了。"吕不韦笑道:"来日方长,随时可说,今夜不妨赏月品茶,塞上月夜难得也!"薛公摇头一叹:"垂垂老矣!不说过后便忘了,还是想起便说的好。"吕不韦依稀看见薛公眼中泪光闪烁,不禁慨然拍案:"薛公但说!不韦洗耳恭听。" 薛公品啜着醇酽的逢泽茶,对吕不韦侃侃说开。薛公以为,目下秦国以老秦王为第一枢要。据各方征候,老秦王大约还有三五年寿期。历来古训是暮政多变,惟有把准老秦王的一贯政风,方能从容应对。几年来,薛公多方搜求典籍传闻对这位老秦王做了一番仔细揣摩,断言秦王嬴稷的为政秉性是:"惟法无情,杀伐决断之烽锐,为历代秦王之最!"薛公意味深长地说了两个故事: 秦昭王三十八年,秦军在阏与首次败于赵军。宣太后一身承决断失误之罪自裁谢国,实际决断国事的丞相魏冄却沉默避罪,正在盛年的嬴稷郁闷无以排解,便病了。秦中百姓闻之,许多农户便买来黄牛杀了祭天,祈祷秦王早日康复。秦王病愈,百姓又买牛宰杀以塞祷。王宫护军将(郎中)阎遏、公孙述到函谷关军务途中多次看到,回到咸阳晋见时当头便是兴冲冲一句:"我王德过尧舜!旷古明君!"秦昭王陡闻如此颂词惊讶莫名,顿时沉下脸问:"两位所言所谓也?"两人便绘声绘色地将百姓为秦王买牛祈祷塞祷的见闻说了一遍,末了又是一番赞颂:"尧舜为君,未闻百姓为之祈祷也。今我王卧病百姓祈祷,病愈百姓塞祷,王得民之爱心过于尧舜!"秦昭王阴沉着脸默然沉思,良久突然拍案:"下诏各郡县彻查里社,核实祈祷者并里正、邻长姓名报来!"诏书下,郡县邻里莫不以为将获厚赏,当即逐一登录星夜上报。三日后,一道诏书飞赴郡县:凡买牛祈祷塞祷之民户,各罚铜甲两幅!所在邻里之里正邻长各罚上好铁甲两幅!后有非法祈祷者罪加三等!此令一出,举国皆惊,报信的两位郎中更是羞愧难言!后来,秦昭王章台避暑时心绪颇好,随行护卫的阎遏便问秦王:"百姓为我王祈祷塞祷,王不奖掖反予惩罚,末将委实不明。"秦昭王顿时敛去了笑容:"身为郎中,如此懵懂乎!百姓祈祷塞祷,固爱我也!然秦法无此律条,若本王以仁爱心许之,相沿成习,人人以法外之行邀功,法度何在?国法不立,乱亡之道也。何如去仁爱罚祈祷,而归于大治!" 长平大战次年,秦中三县大旱而生饥荒。丞相范雎上书:请开王室五处山泽园林,准许饥荒者进入王室五苑,采集山果野菜以活民!秦昭王竟是断然拒绝,一席话说得范雎哑口无言:"我秦法铁则,有功而赏,有罪而诛。若开五苑,百姓有功无功者俱各得之,有功者何荣?无功者何羞?与其发五苑而乱,不如弃五苑而治!应侯莫做此想也。"后来,秦昭王开官仓"赏救"有功之民,硬是不发无功庶民一丝一缕,秦人莫不为之悚然动容! 这便是秦昭王,铁心行法敢与天地民心一争,宁落无情之名,不做乱法之君! 秦昭王一生,多遇不世雄才。宣太后芈氏、穰侯魏冄、武安君白起、应侯范雎,哪一个不是亘古罕见的强势人物?君强臣强,政见多有磨擦而秦国却始终没有内乱。薛公以为此中根本因由,便在秦昭王对权、法、术三者炉火纯青的融合!尤其是罢黜魏冄、赐死白起、软解范雎三件事,件件在他国都可能酿成巨大灾祸,尤其是白起之死几乎是一场惊涛骇浪,偏偏在秦国却安然无事,不亦怪哉!此中根基,便在秦昭王总是依法行权,步步有法度为据,敢于扫灭任何违法强势。白起三违王命,大敌当前却因秦昭王一次错断而执拗到底拒不率军应敌,若是寻常君王,可能便是无所措手足了。秦昭王却断然下诏,处死了秦国长城一般的天下战神,又许厚葬广祭以安民心。此中胆识何其了得!及至晚年,秦国国势大跌强臣大才凋零,秦昭王当真成了孤家寡人。当此之时,这位老王潜心蛰伏以静制动,但求政事依法度运转,而不求重振雄风,竟能在十多年间使秦国风波不生,何尝不是天下奇闻?开春以来,诛杀华月夫人,太庙勒石护法,凡此等等,一则老秦王政风秉性使然,一则也是后继平庸的无奈之举也! "明此老王,刻刻在心,秦国事可为也!"薛公归总一句。 "薛公拆解,明心醒志,永生不忘也!"吕不韦大是惊叹,一躬之下见毛公眯缝着老眼一脸神秘,便转身一拱手,"敢问毛公,入秦何以应对?" "嘿嘿,老夫没那番细发絮叨。"毛公霍然站起点着竹杖,"你只记得十二字,'秦法在前,只宜事功,不宜事学。'便保你无事!" "事学?"吕不韦始而迷惑既而释然一笑,"若做官不成,事学也是一途。" "错也!罢官事学,要老夫饶舌?" "毛公以为不韦非事学之才?" "嘿嘿,日后自家揣摩去了。"毛公摇晃着硕大的白头,显然不愿多说。 "好!我记得便是。"吕不韦回头笑道,"薛公方才说老秦王只有三五年光景,却是据何论断?占星术么?" "人过七十,老病不久。"薛公只淡淡一笑。 "天机不可泄露。老哥哥能说给你么?"毛公神秘兮兮地套用一句占星家的成语,吕不韦与薛公倒是大笑起来。看看月到中天,吕不韦慨然道:"我车带来三桶老酒,不若搬来饮了,醉别河西!"毛公当即喊一声好跳了起来:"半日饮茶,鸟淡鸟淡!我来搬酒!""老兄弟少安毋躁。"薛公沉沉一句,见毛公沮丧地站住,便起身点着竹杖笑了,"吕公莫非要改明日行期?"吕不韦道:"三桶老酒而已,何能误了行期?"薛公摇头道:"好酒老夫也带了,只一坛。要得痛饮,我等便回仓谷溪。"吕不韦未及答话毛公便嚷嚷起来:"好啊好啊只我蠢,竟听话没带酒来!一桶便一桶强如鸟淡茶!我去拿也!"连跑带颠打开薛公车厢又是一阵嚷嚷,"分明一坛如何说一桶,糊涂糊涂!"抱起一只陶坛便颠了回来。 薛公已经摆开了三只大碗,毛公撕开坛口罩布拔开坛口泥封咕咚咚倒酒,堪堪三碗便滴酒皆无,不禁苦笑不得:"哟哟哟!我说你甘醪薛如何这般促狭,只会做小碗买卖么?活活馋杀人也!"薛公哈哈大笑:"买卖不赔便好,大小碗何干?来!一人一碗!" "真想与两位老哥哥重回仓谷溪也!"吕不韦笑了。 薛公举起了酒碗:"今日一饮,醉别河西!" 毛公举起了酒碗:"此酒金贵,老兄弟趁心趁意!" 吕不韦举起了酒碗:"好!醉别河西!咸阳再饮!" 叮当一声三碗相碰,三人咕咚咚一气饮干。毛公嘿嘿一笑便点着竹杖摇出了茅亭,仰天对月长叹:"醉别河西矣!东望仓谷!他年他乡兮,魂兮归来--!"薛公笑道:"一碗便醉,三桶还有行期么?"吕不韦释然点头:"薛公说得是。走,回去睡他两个时辰。" 明月西沉,车声辚辚,三人竟是谁也不再说话。回到离石城堡,薛公毛公下车对着吕不韦深深一躬,便径自回自己帐篷去了。吕不韦一路思忖今日夜谈,一拱手便也回了帐篷。 次日寅末,一轮红日初上山巅,茫茫山塬在遥相呼应的牛角号中苏醒了。吕不韦帐前早已经车马齐备,想到两公年长昨夜晚歇,直到卯时三刻蒙武前来会马,吕不韦才吩咐西门老总事去请薛公毛公。片刻之间,西门老总事匆匆赶回,绕过蒙武走到吕不韦身边低声道:"禀报东公:事有蹊跷,两公不在帐中,案上有一书简!"说着便从大袖中拿出了一只铜管。吕不韦心头猛然一跳,连忙启开铜管抽出羊皮纸,不禁愣怔了-- 吕公台鉴:老朽两人不能随公南去,至为憾事。遇公至今,感 公大义高才,快慰平生也!老朽魏人,不当入秦,非为卑秦,实为 念魏矣!故国孱弱,士民凋零,我等逃赵之士欲谋重振魏风,成败 在天,但尽人事耳!酒后不忍辞,未与公酣畅痛饮,惟留他年之念 也!薛毛顿首。 啪的一鞭,吕不韦快马飞出了营区。 山河口的清晨一片空寂,金色阳光鼓荡着幽幽峡谷巍巍吊桥,辽阔无垠的河东苍茫茫与天相接,是伞盖轺车还是胡杨白云悠悠飘进了深邃的碧蓝,恍然化作两张扑朔迷离的笑脸,又骤然消失在明净澄澈的黄色山塬 吕不韦痴痴伫立着,一任河风拍面热泪纵横。 蔡泽很是郁闷,入伏便是深居简出,终日在燕园轻衣散发卧石独饮。 入秦十年一事无成,身居高位无处着力,蔡泽不明白如何便一步步滑落到了如此境地?当年初入秦国,一席说辞逼范雎去国,就任秦相天下瞩目,却是何等风采!然蔡泽终究是计然派名士,做大官是为了做大事,绝不会空落落吊只金印晃荡作罢。可在老秦王暮政之期为相,蔡泽却总是在云雾里飘荡一般身不着地心不探底。老秦王巡视关中,自己提出了"明法、整田、重河渠"的富秦策,老秦王是欣然允准了的,可在清查府库赋税稍增之后,最大的关中河渠工程却被搁置了。老秦王只有淡淡一句话:"李冰入蜀治水需举国支撑,秦中稍缓可也。"然李冰治蜀大见功效之后,老秦王却将蔡泽相职交安国君嬴柱代署,封给蔡泽一个纲成君高爵专一处置太子立嫡事,关中河渠竟是石沉大海了。蔡泽虽则大惑不解,却也无可奈何。立嫡完了又是北上河西,吕不韦没接得成功,回到咸阳又成了待事散官。虽说还是可以过问相府政事,终是自觉无聊不愿介入。蔡泽百思不得其解,以老秦王之明锐,如何连丞相府事权都弄得如此模糊不清?如何将自己这样的相才重臣变成了一事一办的特使有一搭没一搭地用着?屡次想向秦王上书请事,好教老秦王清醒,可仔细一想,十几年来秦国还确实没有什么越过他的军国大事,主动请事岂非自讨无趣?也屡次想辞秦而去到他国施展,可一想到山东六国更是死气沉沉,连信陵君那般大才都被逼得久居他国而不能任事,况且他这等无根士子?如此下去,不说与商鞅相比,便是与张仪魏冄范雎相比也是不能了,只怕最终只能与甘茂这般无功弱相比肩了。仔细一想,竟是连甘茂也比不得。甘茂无大才却有大运,一身兼将相大权位极人臣,风云战场纵横宫闱何事没有经过?自己这般不死不活平庸无奇的闲人生涯能比得甘茂了? 分类:秦汉历史 书名:大秦帝国 作者:孙皓晖 |
- Details
- Category: 大秦帝国
《大秦帝国》第140章"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蔡泽不禁便是一声长叹。 "驾言出游,以写我忧。"林中传来谐谑的吟诵。 "唐举么?出来!"蔡泽摇摇晃晃站起一阵大笑,"你再相我,是否闲死命也!" 林木大石后转出一人,怀抱一个小圆木桶悠然笑了:"尝闻劳死,今却有人闲死,命数之奇,唐举焉能尽知也。" "吕不韦?呜呼哀哉!想死老夫也!" "何如醉死好?"吕不韦拍打着红木捅,"纲成君好口福,百年兰陵!" 蔡泽煞有介事地接过木桶拍拍嗅嗅:"啧啧啧!楚人有百年佳酿?" "计然名家不知楚地物产,纲成君也算一奇。"吕不韦坐到树下光可鉴人的大青石板上悠然一笑,"楚人立国八百余年,生计风华向来自成一体而与中原争高下,只怕楚熊部族以山果酿酒时,殷商西周还只有粟米酒也。谚云:楚人好饮,宁为酒战。楚宣王为天下盟主,号令列国以美酒为贡,赵国主酒吏以次充好,楚国便大举起兵讨伐赵国,竟明说只要五百捅赵国老酒。你说,天下为酒大战者,舍楚其谁?楚人能没有好酒?" "说得好没用,老夫先尝了再说。"蔡泽半醉半醒地嘟哝着扒拉酒桶铜箍,却是无处下手,更是一连串嘟哝,"甚鸟桶?没有泥封没有木盖,混沌物事如何装得进酒了?没准是个岭南光葫芦老椰子!" "老椰子光葫芦一个样么?"吕不韦笑着接过精致的红木桶,一边开启一边指点,"中原酒坛用泥封,楚人酒桶用木封。纲成君且看:最外面一层木盖,旋转即开;封闭桶口者是软木塞,头小尾大,长途运送颠簸激荡则更见密实;用这把铜旋锥旋转嵌入软木,趁力拔起,开,开,开!"一语落点,只听"嘭嗡!"一声大软木塞离桶,一阵酒香顿时弥漫林下。 "噫--好香也!"蔡泽耸着鼻头大是惊叹连忙捧过一只大碗,"快来快来!" 吕不韦屏住气息悬空高斟,但见殷红一线粘滑似油,入得白陶碗却是一汪澄澈嫣红清亮无比!"琥珀珠玉,何忍饮也!"蔡泽惊叹端详如鉴赏珍宝,不期舌尖小啜,猛然一个激灵便咕咚咕咚两大口饮干,咂摸回味良久蓦然长吁一声,"有得此物,天下焉得一个酒字!" "人各所好,此酒合纲成君脾胃也!"吕不韦笑道,"就实说,各擅胜场而已。赵酒雄强,秦酒清冽,燕酒厚热,齐酒醇爽,魏酒甘美,一方水土一方口味罢了。" "呜呼哀哉!先生倒是海纳百川也!"蔡泽的公鸭嗓嘎嘎大笑。 "酒之于我,商旅辨物而已,原不如好饮者痴情执一。"吕不韦谦和地微笑着,"纲成君但喜此酒,不韦可每月供得一桶,多则无可搜寻了。" "你说甚?每月一桶?"蔡泽朦胧的老眼骤然睁开啪啪连拍石板,"好好好!老夫此生足矣!但有此酒,束之高阁鸟事!" "万物之道,皆有波峰浪谷。"吕不韦应得一句便适可而止,微笑地看着面红耳赤酒意醺醺的蔡泽。 "啊!对也对也!你几时回来?路途顺当么?"蔡泽恍然大悟。 吕不韦哈哈大笑:"呀!你接我回得咸阳,忘记了?" "老夫没醉!" "只不烂醉便好。"吕不韦见蔡泽神态确实有五七分清醒,便侃侃说了一遍回来的情形。一个月前,蒙武带两百马队护送吕不韦一行安然回到咸阳。抵达北阪松林塬时,驷车庶长府一位郎官专车传令:吕不韦身涉王族事务,可按郡守县令入京礼遇住进驿馆,以便官事。吕不韦笑问若有宅邸可否自决?属官答曰可。吕不韦便告辞蒙武绕城而过,回到了渭水之南的新庄园。无所事事的嬴异人高兴得无以言说,当晚与吕不韦饮酒叙谈直到四更。依着嬴异人主张,吕不韦当在次日立即拜会太子府,商定他认祖归宗日期。吕不韦却劝异人莫得心躁,只管养息复原便是。次日,吕不韦摆布庄中事务:属于家计的事务一律交夫人陈渲掌管,西门老总事只管外事;吕氏商社的一班老执事也同样分成两班,善处内者归陈渲,善处外者归西门老总事,其余仆役侍女人等则由陈渲与老总事商议分配。不消三五日,庄园内外便是整肃洁净秩序井然,庄园上下对夫人便是心悦诚服。吕不韦第一次有了家的感觉,心下舒坦,便埋头书房读起了《商君书》。嬴异人心下惴惴却又无所事事,便整日徜徉在园林中痴痴弹弄秦筝,谁也不去理睬。 旬日头上,安国君府派家老送来一札,请吕不韦过府叙旧。吕不韦如约前往,安国君没有着太子冠带,也没有在国事厅接待,而是夫妇设家宴待客。席间安国君嬴柱除了再三表示谢意与劝饮,便很少说话,倒是华阳夫人关切地将子楚情形问了个备细。暮色时分吕不韦告辞,嬴柱执意送到府门看着吕不韦登车远去方才回身。此后两旬,便没了动静。 "你也急了?"蔡泽嘎嘎一笑,似乎有些幸灾乐祸。 吕不韦淡淡一笑:"我来找你对弈,不高兴么?" "啊哈!当真不要老夫指点?" "成事在天。不韦只将人交给太子便是,他不急我急甚来?" "蠢也!那是太子的事么?太子做得主,能等得一月?" "便是老秦王也是一般,听其自然。" "嘿!你吕不韦沉得住气也!"蔡泽颇是神秘地压低了声音,"想在秦国立足,老夫便给你支个法子!你要走了,老夫好酒不就没了?"吕不韦哈哈大笑:"四海之内,不韦只要活着,少不得你纲成君好酒,有没有你那法子一个样!""错!老夫偏说!"蔡泽忽地从大石板上滑到了吕不韦身边,喷着浓郁的酒气,"我等都是山东士子,不相互援手成何体统?老夫明说,借着老秦王尚能决事,立即上书请见,请老秦王直接下诏使异人公子认祖归宗,大行加冠正名礼,明其嫡王孙身份!" "迟早之事,如此急吼吼好么?"吕不韦还是淡淡一笑。 "蠢也!"蔡泽拍着石板,"迟早之事那是嬴异人!你却如何?不想自家全身之策?公子可拖,你不可拖!如今公子心急,你正好推出他前头出面,老秦王岂能不准?可你吕不韦却反而劝公子莫急,当真怪矣哉!" "顺其自然便不能全身了?" "不能!"蔡泽呼呼大喘,"老秦王高年风瘫,命悬游丝,纵能保得几年性命,可谁能保得他始终清醒?你不在老秦王生前立定根基,若其一朝归去,安国君那肥软肩头撑得秦国强臣猛士?其时咳!口滑口滑,不说也罢!" "我没听见,纲成君再说一遍。" "好啊!没听见好,没听见好!"蔡泽嘎嘎笑了起来。 "来,摆棋如何?" "好!摆棋!" 浓荫之下微风轻拂,悠长的蝉鸣中棋子打得啪啪脆响。一局未了,蔡泽便横卧石板大放鼾声。吕不韦笑了笑起身,唤来远处大树下的童仆照料蔡泽,便悠然去了。 嬴异人散漫地抚弄着秦筝,心下却是烦躁沮丧极了。 "我生多难矣!我欲何求?"轰然秦筝伴着一声吟唱,嬴异人不禁便是热泪纵横。生身于卑贱侍女,孩童时他便觉到了一种异样的冰冷。府中师吏对他的严厉似乎总是夹杂着轻蔑,侍女内侍们对他的粗疏中也似乎总是流露着轻慢。少年之期好容易遇到了志趣相投的蒙武,却被突然派去赵国做人质。十多年苦难屈辱的人质生涯,几乎彻底泯灭了他对生的乐趣,那时侯,他最为憎恨的便是这王子之身,无数次的对天发誓,来生再也不做王族子孙!偏在此时,吕不韦却撞了出来,他便懵懵懂懂成了王孙名士,锦衣玉食地过上了在秦国也没有享受过的风光岁月。正在他亢奋地品咂这梦幻般的荣耀,全副身心要与吕不韦建不世功业之时,胡杨林的那个夜晚,上天又突如其来地将一个神秘知音砸到了他的心弦。眼看神女无望身心即将崩溃,赵姬却又神奇地成了他的新婚妻子!与赵姬成婚,嬴异人第一次真正尝到了人的生趣,第一次知道了女人美妙,前所未有地沉浸在一种极为新鲜的激情与享受之中。赵姬是个拿得起放得下如火焰般热烈奔放的女子,非但没有因为与吕不韦的"兄妹情谊"而对他有稍微的淡漠,反而对他"宁失王孙,不失佳人"的心志如醉如痴。便在两人忘情地燃烧之时,吕不韦却突然将他们生生分开!那一刻,嬴异人又一次对自己的王孙之身生出莫名憎恨。离赵回秦,身中三剑四箭而大难不死,上天总该折磨我尽也。谁料回到咸阳又被冷冰冰撩在这郊野孤庄无人理睬,连蒙武这个少年至交都不敢留他。匆匆搬到吕不韦新庄,还是没有理睬他。太子是他父亲,老秦王是他大父,他们都不知道自己回到了咸阳?断无可能!如此说来,他们是有意遗忘自己了。王族无情,宫廷无义,自古皆然,夫复何言?上天啊上天,你将嬴异人倏忽寒冰倏忽烈火地反复煎熬,却终归如此抛开,无聊之至,不觉可笑么? 在轰轰然散漫无序的秦筝中,嬴异人的心彻底冰冷了。渐渐地,一切物事都从心田消失,惟有美艳的赵姬鲜活地向他娇笑着!嬴异人清楚地记得,他与赵姬在邯郸度过了短短四十三个昼夜零一日再零三个时辰,只吃了三十八顿饭,其余时光都挥洒在了那座庭院的每个角落,铭心刻骨至此尽矣!每每心念及此,嬴异人都是无可名状地怦然心动,便是在开肉剥出箭头的疗伤之时,只要赵姬面影在眼前一闪,心中便漫过一层强烈的暖流,一切伤痛都消失得无影无踪。 夕阳西下,嬴异人抱起秦筝,木然走出了池边柳林,走进了自己的小庭院,片刻之后,提着马鞭背着长剑一身便装一头散发大步出了幽静的院门。 "敢问公子要去何处?"迎面而来的西门老总事大是惊愕。 "西门老爹,我被拘禁了么?" "公子哪里话来?老朽前来知会:吕公要与公子议事。岂有他哉!" "事已至此,议得何来?"嬴异人冷冰冰一句便走。 "老朽得罪,公子却是不能。"素来平和安详的西门老人却一步跨前,当头便是一躬,"公子身为嫡王孙,蒙武将军以官身交公子与吕庄,若不辞而去,吕公何以向秦国说话?" "老西门岂有此理!" "公子有失唐突,老朽却不能失职。" "你!你有何职?一个老奴罢了!让道!" "公子纵然杀了老朽,也不能不辞而去。"老人不温不火却也寸步不让。 嬴异人面色铁青突然一声怒喝:"吕不韦!你藏到哪里去了--!" "谁在说吕不韦藏了?"林外一声熟悉的笑语,本色麻布长衣的吕不韦已经到了面前,打量着嬴异人装束不禁又气又笑,"公子成何体统,要做侠士游么?" "我不要体统!我要去赵国!找赵姬!"嬴异人颓然坐倒在地哽咽起来。 默然良久,吕不韦走过去低声道:"公子进去说话,林下蚊虫多也。" 嬴异人抹着眼泪默默进了庭院,坐在厅中却只木呆呆不说话。那个跟随嬴异人二十多年的老侍女闻声赶来却不知所措。吕不韦摆手示意,老侍女便轻步出厅守在了廊下。吕不韦回身一拱手道:"公子已经生死劫难,但请明告,为何大功告成之时突生此等卤莽举动?"嬴异人冷冷道:"自欺可也,何须欺人?这也叫大功告成?回秦无人理睬,父母如弃敝履!"吕不韦恍然,长吁一声肃然一躬:"公子如是想,不韦之过也。原以为经此生死大劫,公子已是心志深沉见识大增,必能明察目下情势,洗练浮躁心绪,是以未能与公子多做盘桓彻谈,尚请公子见谅。"嬴异人面红过耳,搓着大手嘟哝道:"何敢怪公?我是耐不得这般清冷,更怕没人理睬,活似当年做人质一般" "公子居吕庄而感孤寂,不韦之过也。今日你我煮茶消夜!"吕不韦心头已然雪亮,连日沉心书房思虑长远,却忽视了嬴异人耐不得清冷孤寂的恒久心病,日后永远不能忘记这个关节!思忖间对廊下老侍女一招手,"老阿姐,拿上好茶叶来煮!看你茶工如何?" 老侍女对吕不韦最是景仰,闻言忙不迭做礼,笑应一句不消说得,便轻快利落地进了正厅。片刻茶香弥漫,吕不韦一耸鼻头惊讶道:"噫!香得炒面糊一般,甚茶?"老侍女殷勤笑答:"蒙武将军送公子的,说是胡茶。"吕不韦叹羡笑道:"呀!茶饮南北,还当真没品过胡茶也,回头我向蒙武将军讨个路数买它一车回来!"心不在焉的嬴异人陡地振作,恍然大悟般连连挥手:"快拿胡茶!全送吕公!我喝甚茶都一个样,暴殄天物!"神情竟是异乎寻常地兴奋。吕不韦笑道:"一桶便了,全数岂不掠人之美?"嬴异人却是慨然拍案:"吕公何解我心矣!异人只恨这胡茶不是河山社稷!"吕不韦肃然拱手道:"此乃咸阳,不是邯郸,公子慎言。"嬴异人眼中泪光闪烁喟然一叹:"异人一生多受嗟来之食,几曾有物送人也!吕公能将未婚之妻忍痛割爱,成我痴心,此等大德,何物堪报?" "公子差矣!"吕不韦倏忽变色,"赵姬乃我义妹,岂有他哉!" "情事之间,公却迂腐也!"嬴异人罕见地抹着泪水大笑起来,"秦人赵人皆出戎狄胡风习,男女之情素无羁绊,惟爱而已!婚约之言,只中原士人看得忒重罢了。当日异人已经看出,赵姬与吕公并不相宜。赵姬多情不羁,吕公业心持重,纵是婚配亦两厢心苦。否则,异人纵是痴心钟情于知音,也不会与公争爱!窈窕淑女,君子好俅。异人当日舍生求婚于吕公,非不知公与赵姬婚约也,而在看准吕公赵姬不相宜也。然天下多有此等人物,明知不相宜亦死不松手,生生酿得万千悲情!公之明锐在于知心见性,不为浅情所迷,亦未为婚约诺言所牵绊。痛则痛矣,却是两全!惟公有此等大明,异人方心悦诚服,决意追随也!时至今日,异人不敢相瞒:此前吕公之于我心,政商合谋之一宗买卖耳,成则成矣,预后却是难料也;自与赵姬婚配,异人不止一次对天发誓:此生若得负公,生生天诛地灭!" 嘭噗一声闷响,茶盅跌碎草席,滚烫的茶汁将吕不韦的白衣溅得血红。 "先生烫伤!"抱来茶桶的老侍女惊叫一声,连忙伏身擦拭。 吕不韦浑然不知所在,听任老侍女摆弄着。嬴异人的坦诚剖白象一阵突如其来的风暴深深震撼了他!应当说,嬴异人对男女情事的眼光与见识,是吕不韦远远没有预料到的,今日骤然喷涌,当真令他惊愕不已!在吕不韦看来,嬴异人不惜丢弃大业而痴情求婚,除了因胡杨林梦幻对歌而生出的知音倾慕之情,便是不知道他与卓昭的婚约实情,而相信卓昭只是他的义妹。如今看来,嬴异人非但知道实情而且见微知著,连他自己好容易才理得清楚的与卓昭之间的心隔也是洞若观火,实在令他有些难以言说的滋味儿。倘若当初果真回应了火热的卓昭而与她未婚先居,此事将何以了之!依嬴异人说法,若不是"夺情"成功而对他心悦诚服,两人之间便只是一宗预后难料的买卖而已。果真如此,卓昭反倒成了吕不韦与嬴异人真正结为一体的热胶?自己的深远谋划倒是凭着一个女子才变得真正坚实起来?上天晦暝,竟如此令人啼笑皆非也!一时之间百味俱在,吕不韦竟是回不过神来。然值得庆幸的是,嬴异人信誓旦旦,终身不会负他,长远谋划总是不会无端岔道了。说到底,目下还是大事当紧。 心念及此,吕不韦回过神来笑了笑:"此事已过,公子日后莫再提说便了。我只是不明:公子既信得不韦,如何却这般没有耐心?" "没有赵姬,回到秦国我也只是个弃儿" "非也。"吕不韦长吁一声摇摇头,"公子念情,表象也。根基所在,却是对回秦大局失了信心。大事绝望者,惟情而生死也。若是公子已经认祖归宗冠带加身,纵然念妻,亦非此等凄绝之象。公子参详,可是此理?"见嬴异人长叹一声默默点头,吕不韦笑了,"恕我直言:公子虽秦国王孙,对乃祖乃父以至秦国政风,却不甚了了。长此以往,即或身居秦宫,公子之心依然还是赵国人质,与秦国秦政,与父母之邦,依然陌生如同路人,何以担得大任执得公器?" "说甚?我对秦国陌生?"嬴异人的笑有着分明地揶揄。 "我且问你,毛公薛公何以没有入秦?" "你回咸阳时说,我师随后入秦。" "不。他们永生不会来秦了。" "甚甚甚?永生不会来秦?我却不信!" 吕不韦也不分辨,只从邀薛公来河西说起,备细叙说了山河口话别之夜薛公毛公的说法,尤其是两人对老秦王为政禀性的剖析更说得点滴不漏,直说到纲成君蔡泽的郁闷与目下秦国秦政的种种"乱象"。嬴异人听得惊愕愣怔,竟是良久默然。 "两公不入秦,公子以为根由何在?"吕不韦终于入了正题。 "谋划故国大事,也是名士常心。" "纲成君身居高位而无所适从,根由何在?" "名士谋功业。无事徒居高位,任谁都会彷徨郁闷。" "国中种种乱象,公子如何说法?" "雄主暮政,鲜有不乱。大父风瘫,岂能整肃?" "公子差矣!"吕不韦意味深长地摇头一笑,"三答皆人云亦云,远未深思也。" "三答皆错?我却不服!"嬴异人论战之心陡起,"先说两公,除非留书所说不是实情,断无另外根由!" "两公留书非关虚实,只是宜与不宜也。"吕不韦轻轻叹息一声,"毛薛之心,其实便是山东士子之心:对秦法心怀顾忌,深恐丧失自由之身。自来山东名士少入秦,商鞅变法前如此,是因了秦国贫穷孱弱野蛮少文,或情有可原。商鞅变法后,秦国风华富庶不让山东,强盛清明则远过之,然却依然如此,根由何在?便在'惮法'二字!秦法严明,重耕战,赏事功,举国惟法是从;然拘禁言论,士流难得汪洋恣肆,除非大功居国而能言事,在野则言权尽灭。如此情势,一班士人但无绝世大才必能建功,便辄怀忌惮不敢入秦。薛公毛公者,坎坷之士不拘形迹,放言成性,不通军旅,入秦纵做你我之谋士门客,亦不得尽情施展其奇谋之能矣!盖秦国法网恢恢,凡事皆有法式,他国能出奇制胜之谋,在秦国大半无用。士无用则无聊,何堪居之?譬如公子,短暂寂寥尚且不能忍耐,况乎年年岁岁也!" "也是。"嬴异人恍然点头,"吕公一说,我竟明白了过来:邯郸遇公之后实在舒畅,士林汪洋,交游论战,比在咸阳舒畅多矣!" 吕不韦道:"然秦国终是秦国,执一者整肃,自有另外一番气象。" "好!此事我服。再说纲成君,能有甚根由?" "纲成君之事,来日再说不迟。"吕不韦笑了,"目下我只问公子:听得毛公薛公故事,你我回秦后谋略该当如何?" "愿公教我。"嬴异人恭恭敬敬地一拜。 "公子请起。"吕不韦大袖一扶,"公子少学,以何开篇?" "自荀子出,秦国蒙学以《劝学》开篇。"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吕不韦点头吟诵一句。 嬴异人一字一顿地念了起来:"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是鼓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名;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故君子结于一也" "好!"吕不韦拍案,"便是这节,公子可悟得其中精义?" "执一不二,沉心去躁。" "在秦国,这个一字却是何指?" "" "在你我,这个心字又是何意?" "" 嬴异人木然良久,不禁又是一躬:"愿公教我。" 吕不韦郑重道:"荀子《劝学》,大谋略也!自与毛公薛公河西话别,不韦反复思忖,你我回秦谋略便是八个字:执一不二,正心跬步。这个一,便是秦国法度。凡你我看事做事,只刻刻以法度衡量,断不至错也。这个心,便是步步为营不图侥幸。连同公子,目下秦国是一王两储三代国君,及公子执掌公器,十年二十年未可料也。如此漫漫长途,心浮气躁便可能随时铸成大错,非步步踏实不能走到最后。虽则如此,秦国后继大势已明,只要公子沉住心气,事无不成!" 嬴异人紧紧咬着嘴唇,双眼直棱棱盯着窗外黑沉沉的夜空,心头却在轰轰做响,赵姬啊赵姬,你等着我,嬴异人一定用隆重的王后礼仪接你回来! 嬴柱正捧着一卷竹简发愣,鼻端飘来一阵撩人心神的异香。 "整日窝书房,晓得多辛苦了。"一双玉臂柔柔地抱了过来。嬴柱拍拍胸前那双细巧的手一声叹息:"老之将至,其言昏矣!你说父王这诏书我如何便揣摩不透?"身后女子吃吃笑道:"不晓得夫人可以看么?"嬴柱不禁一笑,伸手将女子揽了过来用竹简轻轻拍着她脸庞:"牢狱一回规矩了?考你,看了。"顺手便将竹简插进了女子雪白鼓胀的胸脯。女子一阵咯咯娇笑:"亵渎王命也,晓得无?"嬴柱两手伸进女子胸衣揉弄笑道:"食色性也,与王道何干?快看!看不出名堂受罚!" 华阳夫人咯咯笑着从胸前抽出竹简展开,眼光一扫便跳了起来拍手笑叫:"如此好事为何不说?该受罚!"嬴柱沮丧地一笑着:"立嫡事早明,有甚说头?""早明早明!好你个蠢也!"华阳夫人竹简连连点着嬴柱玉冠,"那是密诏,这是明诏!那是驷车庶长行事,这是父母行事!那是遥遥无期,这是秋分便行!你当真掂量不得轻重了?"嬴柱不耐地撸过啪啪敲在头上的竹简哗啦展开:"有甚不同?一个样!你只说,这句'该当处置者早日绸缪,当密则密'所指何来?" "晓得了,听我说。"华阳夫人偎到嬴柱身边笑了,"夫君明察:秋分给子楚行加冠大礼,距今尚有两月,老父王定然是提前知会夫君了。知会之意,自然是要你我先做预备了。而当密则密,一则是莫得大肆铺排声张,二则么,对了,定然是不要先行知会子楚与吕不韦!" "笑谈!"嬴柱连连摇头,"父王很是看重吕不韦,晓得了?" "老父王暮政,本来就不依常规行事,晓得了?" "好好好,那你再说'该当处置者早日绸缪'何意?" "这我却明白,早想对你提说又怕你说我找事,晓得了?"华阳夫人破例地没有了经常挂在脸上的娇憨笑容,"敢问夫君,原本立嫡何子?" "公子傒呵。" "傒儿目下何在?" "问得多余。不在府中修习么?" "子楚立嫡加冠,必得回府居住。以傒儿之浮躁乖戾年又居长" "夫人是说,父王所指处置绸缪者便是此事?" "我想得多日,府中惟此事须得预为绸缪,除此无他了。" 默然一阵,嬴柱长吁一声颓然靠在长案竟扯起了长长的鼾声。华阳夫人悄悄起身从书房大屏后拿来一领布袍给嬴柱轻轻盖好,便无声地飘了出去。日色西斜,嬴柱醒了过来抹抹嘴角湿漉漉的口涎,饮了一大盅凉茶,便出了书房径自向后园的双林苑去了,直到三更时分方才回到了书房。 分类:秦汉历史 书名:大秦帝国 作者:孙皓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