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良:美国总统在罢工队伍中拿着喇叭发表演讲标志着大众政治时代正在到来

  时代真是变了。继特朗普和普京在劳资矛盾中站在工人一边,坚决支持工人抗议运动之后,美国总统拜登干脆直接加入到了美国汽车工人大罢工的队伍之中,支持美国汽车工人要求工资上涨40%的罢工运动。美国汽车工人大罢工之所以要求工资上涨40%,是因为在此之前美国三大汽车公司首席执行官的年薪增加了40%,所以美国汽车工人按照毛主席关于干部工人只是分工不同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平等原则,也要求工资同样上涨40%,这就是大众民主和大众政治时代的平等原则。

  关联视频截图

  在此我们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在全世界最强大国家的总统都站到了工人罢工队伍中用手提喇叭高喊:“伙计们,坚持下去。你们应该获得加薪40%和其他各种福利”的情况下,中国一些科级干部甚至连科级干部都不是的股级干部居然下乡观摩时还要在麦田里铺红地毯,这就有些过分向落后的历史时代穿越了。有人说这是拜登在为竞选下届总统作秀。这个说法完全正确,但是有时候政治家的作秀,要比他不作秀更加能够反映时代的本质。当代越来越多政治家都是站在工阶级和劳动群众一边而不是站在公司老板一边,这完全是现代政治文明的要求,是大众政治取代精英政治的时代潮流,谁违背这个潮流谁就会死路一条。

  所以无论拜登也好,特朗普也好,普京也好,虽然他们之间的政见和政治立场不同,甚至是不共戴天的生死仇敌,但是他们在劳资矛盾面前却全都是站在工人一边,站在劳动者一边,站在老百姓一边,而不是站在企业家和老板一边。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得到人民的认可,才能够赢得选民的选票,才能够赢得总统大选。这是政治家的身份和环境决定的,与他们的个人观点无关,哪怕是他们内心对老百姓充满傲慢和偏见,也必须站在老百姓一边。因为老百姓的选票是他们通向总统宝座的唯一通道。他们只有让老百姓相信他们和老百姓是站在一起的,百姓才会让他们进入总统的通道。否则,他们就会被竞选对手踩在脚下,终结他们的总统之梦。

  可见还是马克思看得准确深刻,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他处于什么样的社会关系之中,就会提出什么样的要求,即便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总统也不例外,当他处于精英政治向大众政治转变的时代,他的一言一行都会体现出大众政治的时代要求。这个时代要求甚至会突破他的阶级立场,把他放在与原有阶级立场完全相反的大众政治立场上。比如就拜登和特朗普本身来讲,他们本来属于企业大老板的精英阶级阵营,特别是特朗普本身就是大富豪大资产阶级,按照他们的阶级属性来讲,他们绝不会站在工人阶级立场上支持工人大幅加薪的要求。但是由于1%精英阶级的选票要远远低于99%人民大众的选票,所以无论他们多么热爱他们所属的1%精英阶级,也只能脱掉精英阶级的外衣,高喊99%人民大众的口号。这是社会环境的时代特征决定的,与他们的个人属性和阶级属性无关。

  并且社会环境所强加给总统的这种人民属性,并非仅仅是选举时期的短暂属性,而是在整个总统任职期间都必须遵循的一种固定属性。只要他还想在总统职位上继续干下去,他就必须长久坚持这种属性。如此一来,就会如同《红楼梦》中所说的那样“假作真时真亦假”,久而久之的长期作假作秀,最终也就和真实属性没有了任何区别。一辈子都在扮演好人的人就是100%的好人。拜登、特朗普、普京、吕特、默克尔等等无数资本主义国家首脑爱民亲民的属性,就是这样形成的,很难说这是他们在演戏作秀还是他们的本色生活。但是不管怎样,人们要求总统只要在任职期间是好人就行,其最终是好是坏与老百姓无关。只要是在职期间能够骑自行车上下班的领导人,就比那些封锁道路、禁止行人通行的领导人,更加能够让老百姓接受。

  在此我们特别需要给拜登点赞的是,以往世界各国的平民化领导人都仅仅是限于工作和生活的平民化,仅仅限于没有国家领导人那种高高在上与民众隔绝的特权,最多也就是像特朗普和普京那样在劳资矛盾中维护工人利益和痛骂企业老板而巳。但是像拜登总统这样拿着半导体喇叭直接走进罢工人群发表演讲支持罢工的大国领导人却并不多见。拜登堪称是开创历史先河的标志性人物,标志着当今时代国家领导人的平民化已不仅仅是走进平民生活之中,而且是能够进一步走进罢工游行的造反队伍之中。这个人类历史上国家领导人行为的一大突破,标志着着大众政治时代已经到来。

  本来政治家与文艺家、医生、教师等专业人士一样,都只是一种分工不同。但是由于政治家的工具不是笔墨和手术刀,而是军队、警察等暴力工具,于是政治家便把其他所有人都踩在脚下,拥有了高高在上的特权,同时也种下了无边的仇恨,把自己和人民大众隔绝成了两个世界。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资本家给政治家套上了宪政民主的枷锁,迫使他们为资本服务;后来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又给政治家套上了大众民主的枷锁,迫使他们为人民服务。这两个枷锁将彻底实现政治家的平民化,把管理国家变成与其他任何专业都完全一样的普通专业。这就是大众政治时代政治家的最终归宿。

  2023年9月28日

Add comment


Security code
Refr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