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卡斯特罗,你还知道古巴点什么?

导语:国内媒体诸如“老兵不死”、“理想不朽”等头版标题代表着当下主流媒体对卡斯特罗及古巴的无知,除了知道点儿被暗杀的八卦,你或许也应该了解一下这个社会主义国家世界领先的教育、医疗等诸多成就。

0

题图:黄山

那个被传躲过638次暗杀的革命老将“已退出游戏”。

1

人终有肉身陨灭的一天,这不奇怪。

老编当年做学生的时候,捧着他的访谈传记,在空无一人的地下室里给自己打鸡血:

我曾说过,我是地主的儿子,所以能够在读完六年级,七年级并通过考试后进入大学预科学习。我父亲有钱,我因而后来得以来到有大学的哈瓦那求学。我难道比比兰的那数百名穷人家的孩子都聪明吗?他们中几乎无人读到过六年级,更没有一个人上过大学。那些生活在大糖厂地区和市镇的农民、工人的儿子谁也上不了中学。其他各省——首都及其周边地区除外——的情况也是这样。

我刚入大学时只不过是有点反叛精神和朦朦胧胧的正义思想而已。但在大学里,我成了革命者……我一生为之战斗

不管你喜欢还是讨厌,历史都绕不开这位革命者。他拥趸甚众:

2

得知卡斯特罗死讯,哈瓦那大学学生难掩痛苦。图片来源:NBC News

即使是在地球的另一边,也有人怀念他:

3

北京市民自发到古巴驻华使馆悼念卡斯特罗

当然,也有人与他不共戴天:

4

卡斯特罗去世后,有古巴移民在美国迈阿密的“小哈瓦那”载歌载舞。图片来源:Boston Globe

他活着的时候,已经有很多人盼着他死。有文的:

5

从1959年开始,《纽约时报》就在炮制卡斯特罗的讣告,到2016年终于用上了…

也有武的:

6

有部纪录片叫《刺杀卡斯特罗的638种方式》。六百多次都没neng死他,也是神了。

————

老卡的一生可以拉成一条古巴革命的时间线:

7

1952年 巴蒂斯塔发动军事政变,建立古巴亲美政权

1956年 卡斯特罗和战友开始武装斗争

1959年 推翻巴蒂斯塔亲美独裁政权,建立古巴革命政权,开始土地改革

1961年 美国组织流亡美国古巴人入侵革命政权的“猪湾事件”失败

1962年 古巴导弹危机;美国对古巴实行长达半个世纪的经济、金融封锁和贸易禁运

为什么这样一个蕞尔岛国,会被地球头号霸主视为无敌眼中钉、肉中刺?老编就不相信,老卡本人再牛,能牛到这个程度?

8

仔细看看古巴交出的成绩单,老编就懂了:与其说是领袖个人魅力,还不如说是勤劳勇敢的古巴人民顶住了纸老虎的威胁与封锁。

—————

生态农业转危为安

人要活着,首先得解决温饱问题。

1959年,古巴革命政权实行土地改革,重新分配土地,使93%的农户拥有全国半数以上的耕地。1961年,古巴民间自发成立了具有农民工会性质的国立小农协会(简称ANAP),组织小农并代表小农向政府部门进行政策游说、为农民争取福利、技术和农资援助。

9

举个栗子:比如,农民若想提高咖啡的售价,那他们会向县级的ANAP提出意见,随后上级ANAP会收集基层农民的诉求,与国家政府部门协商。随后,ANAP会与政府协商出一个共识价格,作为全国合作社的参考定价。

但小农的生产力有限,所以古巴规定全国农民都要加入合作社。合作社负责收购农产品、为农民提供贷款和生产机具租赁。国家承诺完全收购农民作物。合作社收购农民收成后,除了可以卖给政府,也可以卖给饭店,或者自己弄菜市场,最后视销售情形将收益分配给农民。

10

古巴的生态农园

从1970到1990年代,古巴农业以“出口导向”为主,通过出口烟草、甘蔗等经济作物,换取粮食进口。经历过绿色革命的古巴农业也需要大量化肥和农药。而农机具生产和应用,全都离不开石油。

危机发生在90年代初:1991年,苏联解体,停止对古巴的援助和低价石油出口,古巴的GDP和进出口贸易额开始暴跌。古巴政府于1992年宣布进入“特殊时期”。

11

有古巴老百姓表示,1994年是“特殊时期”最糟糕的一年,“我们一无所有”。当时石油进口暴跌,导致古巴公共交通几乎瘫痪;燃油发电量下降,导致电力短缺;禁运导致粮食进口吃紧,国内粮食生产又大量依赖化石能源,古巴粮食极度紧缺。老百姓出现贫血、营养不良、体重过轻的健康问题。

失去低价石油供应,相当于把古巴“逼上梁山”。1992年,古巴政府在修宪中确立“永续发展”的概念,在农业、教育、医疗健康、交通和能源等方面推出相关政策。

在农业方面,小农协会ANAP出国考察学习生态农业。回国实验后,发现生态农业效果不错,不仅可以解决口粮问题,而且减少了对石油的依赖。小农协会随后就和政府合作推广这种不用化肥农药、自家留种、小规模种植的办法。比起单纯地传授技术和说教,组织者更重视农民之间的交流,让大家看到彼此的耕作方法和耕作成果,激发不同的想法,针对现实情况开展在地耕种。

老编看到一部叫《Organoponicos》介绍古巴有机农业的短片。片子介绍,在农村,有基层的有机农业合作社:

12

古巴一个基层有机农业合作社

13

两位合作社的成员说自己的劳动如何“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14

这位成员说合作社把邻里组织起来了。本来大家都没啥经验和技术,但十年下来,收入、就业有保障,也能为老百姓生产出健康、有机的食品。据该片介绍,一磅由传统方法种植的莴苣在市场卖4.5到5披索,而有机种植的只要2披索。

15

古巴许多农场会有小型风力发电机和储水槽,可以实现自给自足。这种做法不仅可以减少对石化能源的依赖,也能让居民互相合作和关心,共建情感联结。图片来源:陈美玲

在都市,则有民宅后院和城郊星罗棋布的“有机庭园”:

16

古巴都市有机农业一角

这些做法帮助古巴人挺过了“特殊时期”最艰难的危机:

(1)1989/90“苏东波”风潮,古巴进入“和平时期的特殊阶段”的头三年,是处在彷徨、摸索的状况,整个气氛极为低靡。

(2)1993年政策调整到1996年,是经济恢复、稳定的时期。粮荒问题已获得解决,新型有机生产制度已日见成形。

(3)1996/7年经济成长快速,许多基本必需食物的生产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4)1998/9年稍有衰退,但往后却也因引进外资与观光产业兴盛而带动起新一步经济的发展。

——台湾《青芽儿月刊》2003年7月期《我们要绿金——古巴绿色农业的故事》

文盲率为零的全民教育

除了吃饭,人要活得有尊严,当然少不了教育。大家可能零零散散看过这些数据,老编今天就带大家温习一下:

古巴的适龄儿童入学率接近100%(加拿大和美国是95%,德国是86%),文盲率几乎为0

为了让偏远山区的孩子也能接受正常的小学教育,即使当地只有一个学生,学校也照开不误。据统计,古巴有90余间这种“一个学生的学校”

从6岁到16岁的义务教育全免费,之后的大学和进修学院教育同样学费全免,还有书簿和食宿津贴

……

17

古巴的教师和居民数量比在全球首屈一指,老师的质量也很高;书籍的定价非常便宜,可以保证全民都读得起书,但书籍资源非常紧缺,古巴人将其归咎于美国的制裁。

全民免费医疗

除了教育,医疗也很重要。全民免费医疗和第三世界医疗外交是古巴革命的金字招牌。已在古巴留学五年的知乎网友“王旺旺望网”在“现在的古巴是一个怎样的国家?”下面写了这个最高票回答:

古巴的千人医生数量比相当高,医学都要学全科医学,从大概第三年开始就实践,往后实践要比课程更多,他们还要必须要在医院值班,医生带领着他们去分析每一个病患的情况。

他们用的是阶梯式的医疗模式,落实到户。每个小区有一个小诊所,到了大片有一个大诊所,再大有医院。每个时间段家庭医生要定期去每家每户访问情况,了解每户的健康状况。治病不直接上医院,而是从小到大以此上升,如果诊所治不了就去大诊所这样。

每一个病人都有齐全的病例,你吃过什么药,得过什么病,有什么过敏反应,全部一一详细记录下来,保存下来。这样前后医生诊断也不会断代。你有什么问题,拿着你的病例,随便找个医生也可以给你开药,随便去医院都可以直接住院。药品要凭医生的处方买,但价格几乎是免费。这样也减少了药品的浪费。无论是做手术还是什么都是不花钱的。古巴没有医患纠纷,相反医患之间关系非常好。病人都想方设法带点什么东西给医生,纯友谊的那种。没有国内的红包现象。

曾经有国内的医生来过这里,有特别情况的还亲自体验过这里的医疗。对于这里无论是医生的素质,专业水准,敬业程度都给予的高度的赞赏。唯一美中不足的也只能说因为古巴的条件所限,药品数量不足,医院的硬件不如国内的好吧。

古巴实行全民免费医疗制度。具有完整的医疗卫生保健体系,家庭医生、门诊医院、综合/专门医院构成的保健体系覆盖全国99.1 %的人口。根据2014年国家预算法案,公共医疗卫生支出占总财政支出的 22%o 2013年11月,泛美卫生组织(OPS)发表报告,平均每10000名古巴人拥有134.6名医生,该数据超过美国(125.1名)和加拿大(93.5) 等发达国家,位居美洲地区第一位。2013年,古巴新生儿死亡率为4.2名/千人,远低于拉美平均水平。2012年,古巴产妇死亡率为21.5名/10万人,为世界范围低水平。古巴疫苗接种覆盖率为全球较高水准,疫苗可预防13种疾病。

老编想起来,前不久美国人民去古巴买肺癌疫苗的事情还见诸《纽约时报》了:

18

来自美国的Zuby Malik老奶奶常去古巴购买一款名为Cimavax的肺癌疫苗。这种疫苗在古巴等拉美国家合法,疗效亦佳。连美国公共卫生系统都在古美关系正常化后马上引进。

19

“毫无疑问,如果没有这个药,我早就死了。我们小时候,学校常常说,古巴人压根不知道自己在干啥。但现在看来,他们显然知道!”Malik老奶奶2012年第一次去古巴买药,从此一年去一次。图为疫苗君本尊。

而且古巴还有享誉全球的“医疗外交”。从1960年代开始,古巴派出18万5千名医生到超过100个国家行医。其中有第一时间派出往美国卡特里娜飓风灾区的上千名医生。

20

图片来源:路透社

也有去巴西、玻利维亚还有许许多多第三世界穷乡僻壤行医的医生。

21

在巴西贫困地区行医的古巴医生。图片来源:路透社

22

古巴医生在为玻利维亚病患检查眼睛。图片来源:路透社

古巴医生的月收入很低,只有约30美元。身处其中的古巴医生却对美国医生视医疗为生意的做法嗤之以鼻:“古巴医生不同,他们看到病人受苦,也看到治病的需求。因为我们的社会主义体系,医疗和赚钱一点关系都没有。

23

久居古巴的美国记者Gail Reed曾在Ted上介绍了“世界医生的摇篮”——古巴哈瓦那拉丁美洲医学院(ELAM)——如何“为最需要医生的人培训医生”:ELAM的学生多是来自第三世界的穷人、女性、原住民。学院免其学习和食宿费用,还提供小额生活补助。ELAM的医学训练强调实践,注重全人治疗、公共卫生、临床检测和日常预防。学生毕业后回到家乡,为偏远农村、山区和贫民区的百姓服务。图为ELAM一景。

社会主义里的LGBT平权

在性别方面,哈瓦那的LGBT运动在近年来也颇见起色,谁说社会主义和LGBT平权不能兼容呢:

24

现任古巴最高领导人之女玛丽埃拉·卡斯特罗就是一位积极的LGBT平权运动家。她不满古巴长期以来对LGBT群体的歧视和打压,目前正在为古巴同性婚姻合法化奔走。(图片来源:HBO)

25

从2008年开始,古巴将跨性别手术和荷尔蒙疗法纳入公共医疗资助范围。跨性别者Ana对《纽约时报》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图片来源:纽约时报)

2015年度联合国人类发展报告显示,古巴的人类发展指数为0.769,属于“高人类发展水平”行列;人均预期寿命是79.4岁(美国是79.1)——这两个数据看着相差无几,但别忘了古巴的能源消费只有美国的1/8。

26

为了应对石油短缺,古巴大力提倡人民骑车出行,图为古巴可以搭载自行车的公交车,因其中间凹陷,被称为“骆驼车”。图片来源:flickr

————

1994年,有外国记者拿一个在古巴很流行的笑话开涮老卡:“什么是革命的胜利?教育、医疗和体育。什么是革命的失败?早餐、中餐和晚餐。”老卡笑着回应:“你看,吃太多早餐、中餐和晚餐对身体也是不好的嘛。”

老编没在那个情境下生活过,没咱古巴老百姓有发言权。不过,看看古巴革命的成就,我们也该明白,人生在世,还是有些东西比独善其身重要得多。

作者:沙捞越

Add comment


Security code
Refr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