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税明
在纷纷扰扰的世事中,我们迎来了二十一世纪。中国人有句古话,十年河东,十年河西,说明人事多变,环境多变,而最令人心惊的,是人心的多变。
南师怀瑾先生常谓:立国之本是文化。中华民族历经千年万载,文化源远流长,在新世纪到来之初,正值世界瞬息万变之际,炎黄子孙何去何从,不免令人茫然若失,徒呼奈何。
南师先於世纪之初,因感文化教育之重要,撰文自诉,即本书第一篇《中国文化教育的自诉》。文中,南师从远古夏商周说起,直到抗日战争时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一脉相承的中华民族文化、历史、教育、生活,以及与政治、经济交互影响所产生的演变,叙述清晰扼要,发人深省,令人有拨云见日之感。
后因南师又屡经各方面敦请,遂随缘讲课,内容涉及广泛,但终不离文化之根本。现将各篇讲记整理,集结成册出版,一则突显众所关心之话题,二则以飨长年热心的读者朋友。并盼大家为文化故,有志一同,则光明之前景,必定在望矣。
刘雨虹记
2012年4月庙港
一、中国文化教育的自诉
第一章 漫说上下三千年
夏商周的教育学制
中国的文化与教育,在上古的夏、商、周三代,历史所记载其学制,有“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的名称。但须知这三个学制的名称,并非如我们现代政府的教育官制,它只是代表聚集士子的教育中心而已,并兼有习射、养老的用途,没有像现在一样设立专办教育的经费,亦没有专管教育的学官。
因为在上古夏、商、周三代,作帝王的,作诸侯的,作官的士大夫们,都有身兼“作之君”、“作之师”、“作之亲”的任务标榜。此即古人所谓,为官即是为民父母而兼师保的内涵。
至于生员的来源,大家首先不要忘记我们上古的社会,是以农业为根本,以宗法(族姓)社会为中心。所谓受学的生员,是由农业社会的宗族中,从十人选一为士,进入官制的教育中,学习文事、文功的法制,所谓保国家而卫社稷,便称为“士”。
再由士而优而选拔卫从政的大夫,便称为“仕”。因此可仕者便出仕为官。“大夫”是上古时代官职的总称,故有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的级别。
至于一般社会上的老百姓,统称庶人。要不要受教育,有没有读书,是各听自由,并非必须接受教育不可。
这种教育的风气和制度,直到周朝分封诸侯而建国,实行井田制度,建立了农业社会基础,也仍是如此。
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
但周朝中叶以后,尤其从春秋时代开始,民风渐变,井田公有制度也渐行衰弊,从士而仕的社会风气渐变,师道的尊严也渐形独立,于是便有民间自由讲学,私人传道授业的形式产生,其中影响最大的人物,就是大家称为万世师表的孔子。事实上,我们所知道春秋、战国百家之学的诸子,都是来自民间社会私人讲学所产生的自由分子,也即是古书上所推崇的特立独行之士,并且大多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的人物。你如不信,必须要冷静去研究思考一番,便可知道了。
春秋、战国这三四百年之间,在我们历史称作乱世。姑且不谈历史的统一观点,更不论政权的一统,单从社会文化教育自然发展来说,实在是一个很值得好学深思的一代。
在这三四百年中各种各类的学术人才,值得我们师法者,实在太多。但人才都不是公家教育所培养的,他们都是来自民间,是私人自学而成的。这岂不是历史上的一大奇迹!
秦汉时代的学官与学术
到了秦朝,推翻周代的封建,废诸侯,建郡县,统一天下而建立一代的秦朝政权,所用的将、相、官、吏,也都是由民间自学成才的人士出任,上自丞相李斯,下至当时被坑杀的博士们。但也不要忘记,在我们的历史上,最初所置的博士的学位之官,是从战国末期开始的,齐、魏等国都设有博士官,使学识渊博者任之,作参政顾问。因之,秦统一天下后,继续设立博士官。后来汉武帝建立“五经博士”的官称,并非是他新创,只是因袭秦制而建立。
汉朝四百年来的帝王政权,以我们历史惯例的称呼,分为前汉的西汉,后汉的东汉。唯一特出的,是汉武帝开始,创建了中国特有的“选举”,就是用人才的规范和标准。所以汉代的“选举”(后世亦有称为“察举”或“荐举”),并非西方文化以及现代美国式的“选举”。
汉代“选举”的特式,是以人品道德行为,配合学术修养做标准,所谓“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为目标。其初肇始于汉高祖时期,再次成形于汉文帝,定制于汉武帝。
由此而知两汉三四百年来的人才,皆非政府出资培养而成。在官制上,汉武帝开始设有“太学”,设“五经博士”为教师。但如周代的“辟壅”、“頖宫”,汉代的“太学”,只是教育贵族子弟的机构而已。真正两汉的人才,大家比较熟知的,如董仲舒、公孙弘等辈,也都是来自民间,从社会中自学成才而选拔为国用。
汉初,在秦代“焚书坑儒”打击读书人、知识分子之后,遗民故老继起,以平生记忆背诵所学,重新口诵授徒,因此后世得以流传儒家十三经,以及诸子百家等书。
但因只靠记忆背诵口授遗文,难免有错,因此汉儒汉学的兴起,以注重考注文字与解释言文的“考证”(亦称考据)为主,形成两汉学术特别注重小学(说文)、训诂(释义)的特征。
魏晋南北朝的名士与学伐
到了东汉末期,汉学与汉儒所形成的学术尊严与权威,已经迥然与社会政治遥相脱节。如孔融、郑康成、卢植等儒者,皆名重一时,但多无补与世变时艰。如仔细研究汉末及三国蜀、魏、吴史迹,就可知当时特别注重文学与谋略的曹操,在“建安”时期六七年间(西元二一○至二一七年),完全不顾人品道德贤良方正之说,曾经三次颁布“唯才是举”的明朗爽快、而极尽讽刺迂儒古板的妙文。
因此而开启“建安七子”的一代文学风气,促使魏、晋阶段青年贵族子弟的开放思想,便有王弼注《老子》、郭象注《庄子》的玄学思潮等涌出。从此在我们的历史上,就有三百多年魏、晋南北朝的分崩离析的局面出现。
在这一时期,南朝由东晋历宋(刘宋)、齐(萧齐)、梁(萧梁)、陈、隋二百七十余年,社会上的教育学风,统由宗法社会名门大族学阀所把持。平民社会上,即使有自学成才的人物,如果不依附与权门伐阅,始终难以出人头地。魏晋时期,由士族权门所建立的官制管理“九品中正制”的实行,便使此时在朝从政的读书士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讥刺与无奈。即如宋、齐、梁、陈几代的皇权帝制,也不敢轻视这些权门名士。
北朝的文化与教育
在东晋初期开始,史称为南北朝的二百余年期间,北朝五胡十六国的乱华局面,都是汉、魏以来少数归化的边陲民族们,为了争取汉化的称王称帝,争权夺利所引发的争霸战争。但对于中国文化,却衍变为一种非常特殊的现象,因为北朝十六国汉化的少数民族,其文化习惯、根源,都来自西域之故。
此时所谓的西域,指的是现在天山南北的新疆,及阿富汗到伊拉克乃至远及印度等地区;这些地区当时都是盛行佛教。
因此,北朝十六国中,前秦的苻坚,后勤的姚兴,以及北魏政权的建立,都在大量引进佛教的佛学经典,集体翻译,与中华本土的儒、道两家参合对比。等于现在我们大量引进西方文明科学,一样是热闹无比的时代。因此隋、唐开始,形成以儒、释、道三家为主流文化,取代自战国以来以儒、墨、道三家为主的地位。
略举其例而言,如秦王苻坚派遣大将吕光率领大军去征服龟兹国,后秦王姚兴派兵攻打后凉,都只是为了迎接一位西域高僧鸠摩罗什东来。鲜卑拓跋族自建立北魏以来,与南朝的东晋并策中国天下,成为南北朝并存的局面。北魏大兴佛教,乃至僧众二百万,寺院三万余座。即今所谓的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洛阳永宁寺等等,多在此时所创始。但当时所有参与翻译的僧俗等人,亦皆为民间自学成才之士,并非任何政权机构所培养的。
总之,南北朝两三百年间中国文化的衍变,可以说是继战国以来诸子百家之后,第二次学术人才的汇流。只是此时的社会人才,大多数是探索追寻宗教哲学与生命的认知哲学为主,大抵都与现实政治疏离,浮华有余,却与现实社会难以融洽。
隋唐开科取士的考试制度
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根本精神,是显现在文学的基础上。从中国文学的演变来说,由春秋战国以后,直到两汉的文章,确有其古朴而简练的特色。
流变到魏、晋时代,由于曹操、曹丕父子文采风流的影响,加上建安七子的新文艺,直至南北朝隋、唐之间,演变为辞藻华丽、对仗工整的骈体文为主的学风。以致民间社会,以及政府机构的实用行文,只顾音韵和优美,内容令人大有不知所云之感。类似现代一些注重逻辑的堆砌性文章,读了后只感层层重叠,道理的言说虽多,也有不知所云的感受。观今鉴古,不禁使人想到文化文学的演进,经常会出现扭曲的疲惫,这又是一种时代反映的畸形现象,实在值得深思反省。
所以在唐高祖李渊开国初期,就首先下令写公文要明晓通畅,不可用骈体文字。再到唐太宗李世民当政阶段,就扩充隋朝考试选举雏形,一变为正式开科取士的考试制度,以民间自学成才之士,自动报名参加考试,得以进士出身为官从政的晋身初地。因此他在第一次实行考试之后,站在上面看着考取进士人们的沾沾自喜,便开怀大笑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他知道民间社会自学成才之士,有了智识能力,如无出路,必会自谋出路,甚至不好驾驭,也许会造反;有了考试制度以后,可以猎获天下才子,一进入官场,便可减少因名利之心不能满足而引起的反动。“彀中”,便是射箭时,把弓弦拉满的整个射程目标的范畴。
由唐太宗的“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这句话看来,深感唐初考试进士真是唐史上一件伟大的举措和好戏。但考试制度真能一网打尽天下的英雄吗?事实不然。唐代许多知名成功的人才,很多是不经考试,而靠推荐保用出身的。除此之外,因唐朝受宗法族姓观念的驱使,钦定老子李老君的道教为国教,同时,又对佛教教外别传的禅宗倍加推崇,因此而使民间社会许多自学成才的高士们,产生一种跳出世网的观念。所谓“禄饵可以钓天下之中才,而不可以啖尝天下之豪杰;名航可以载天下之猥士,而不可以陆沉天下之英雄。”所以,唐代三百年间,出了许多隐士、“神仙”;禅宗“一花开五叶”的五个宗派中,更产生许多大德禅师,声名煊赫。又在考试制度之外,把丛林中参禅打坐的场地,取名为“选佛场”,俨然别开一格。这就是唐代文化教育别具风标的特色。
其实,唐代用考试开科取士之外,同时还并行推荐人才的办法,并非完全只由考试取士的一条路。例如,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昌黎),在他未成名之前,便到处写信,拜托前辈者的援引推荐。又如传为千古佳话的白居易(乐天)晋身的故事,都是蜚声唐代文坛的事实。白居易在年轻未得意时,誊写了自己的作品到唐代首都的长安找门路。他来见当时文学辞章富有盛名的顾况。顾况看他很年轻,便说“长安居,大不易”,因为米珠薪桂啊!柴米的价格贵得像金子,不好生活啊!你这个年轻人,住在首都找出路,你能负担得了这里昂贵的生活费用吗?况且能不能有出路呢?讲完了,翻了翻白居易的作品,看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就说:哦!你行,可以住在长安了。白居易由于前辈顾况的褒扬推荐,因此而成名为一代名宦而兼名士。在唐、宋时代,由这样自学成才而经人提拔推荐的故事,在历史上有不少的记载。由此可见人贵自立的榜样很多。有志之士,千万不要被这些框框圈圈所限制,反而把自己的天才埋没了。
总之:千古事务,有一个永远不变的大原则,那就是“法久弊深”的道理。唐初所建立的考试取士制度,是在勾引民间社会自学成才的有识之士为国所用,就像是民间有女自长成,丽质天生,而被挑选入宫为用。但考试不能像选美,自幼童时一级一年考选试用啊!像我们现在流行的考试,是幼童入学前就要考试,入学之后,有月考。年考、毕业考、留学考、职业考,一考又一考,把一个好好的脑袋,一辈子放在考试上面烤到死。
再说进入学校之前,以考试来决定录不录取,那学校教育民间子弟又有什么意义?更何况考试成绩好的便可入“名校”;不好的只能入差等的学校;这岂不是教育体制自暴其短的掩耳盗铃吗?教育的目标,就是要教导改变无用者,使他变成有用,愚者变成聪明,即古人所谓使“贪夫廉,懦夫立”的道理。我们应该反省深思,不能单以一法而埋没后来聪明才智的人才。
唐宋时代考试策论
唐、宋时代的考试,主要是由主考官出一个与时事政治有关,或对照古今有关于治国亲民等题目,叫参加考试的士子们,发挥思想和意见。这种文章,叫做“策论”。策,是包括有谋略、有计划、有办法的意义;论,就是文字言语上针对主题的发挥,并无一定规格,更无一定框架。除“策论”的内容外,也考试士子们的文学词章,包括毛笔书写的字体。并非如明清后代只考“八股文”,切莫混为一谈。你只要多读传统古籍,就可明白,不要妄作聪明就瞎说一套。“八股文”是明朝以后开创的考试陋习。
现在的考试则完全不同,是依照规定的教科书,或加主考者的自我解释,先定标准,再出题问答,对和错是固定的,没有你自己的思想和发挥。这用之于自然科学的声、光、电、化等物理科学,是比较准确的,但以此而概括人文的通才学科,那就是很大的不合理之处了。
总之,现在学校的考试方式,主要在于猜题,不管什么叫学问与学识,只要会猜题,就对了。而且猜题有时还如猜谜一样,靠运气。清人有对考八股文章取士的怨讽说:“销磨天下英雄气,八股文章台阁书”的名句。所谓“台阁书”,是考试所规定用公文上的小正楷,不是什么大书法家的书法。那么,现在的考试,就是“销磨天下英雄气,意识框中猜对题”了,岂不可叹而又可笑。
我曾碰到一个学生,学问并无长处,但她自小学读到外国留学的博士回来。我笑问她:“你为什么那么厉害?”她说:“老师啊!我根本不喜欢读书,可是我会猜题,所以每考必中,偏要把我送上读书的路上去,气死我了。其实,我读书是为父母家庭争面子,让社会上知道,我有学位。我看,读书考试,都靠运气,所以老师你讲曾国藩说靠运气是对的。”我听了,只有哑然失笑,为之首肯而已。
唐末五代到两宋
唐朝李家的帝制政权,在唐中期以后一百五十余年之间,先有北方“藩镇”“节度使”等军阀的内乱;后有书生扮强盗的黄巢起兵;复有西南边疆与西北边疆归化的少数民族割据立国。首先是云南的“南诏国”(五代时变为“大理国”),接着,全国被拥兵称霸者共分十三处,因此形成后梁(朱温)、后唐(李存勗)、后晋(石敬瑭)、后汉(刘知远)、后周(郭威)等史称为“残唐五代”的纷乱局面。北方归化的少数民族“契丹”便在此时乘势而起,形成后来与宋朝相对峙的辽、金、元时代。
在这一段的历史流程中,无论官府和社会,对于文化教育并无建树。整个的社会民生,只有忍受离乱、流亡、饥寒的痛苦而已。禅宗和仙道,深受人们敬信而昌盛;至于传统的治国、齐家、平天下的儒家学术,反而凋敝无力,几乎遭遇既不能救国、更不能自救的痛苦。唯一特别的,却有一两处开创石刻儒学的十三经经文,似乎以此表示对天下太平的渴望,以及人道入世之学的复兴的期待。继此之后出现的,便是有名的赵家三百年天下的宋代王朝了。
两宋的守文弱主
大家都知道,宋朝是文风鼎盛的一代,也是过去历史上最尊重文人,而且最尊重相权的一代。贫民出身的宰相,可以与帝王政权的君主相对论道。绝不像明朝的宰相,只能站着向皇帝禀告,甚之,还随时可能被和尚出身的朱皇帝在朝廷上当众打屁股。所谓明朝,真是一个三百年来缺少明君的一代。清朝的宰相,也是站着说话,那是学明朝的榜样。
但是,宋朝也和两晋一样,三百年来分为北宋和南宋两截,而且根本没有把当时的中国恢复为一统的江山。站在我们历史习惯的正统观念而言,不能统一全国而治平天下的,几乎称不上正统,所以宋朝应该算我们历史上第二个南北朝。
我们也都知道宋朝的天下,是由赵家兄弟(赵匡胤、赵匡义)二人,加上一个只读得“半部论语”便可治天下的同宗赵普,三人合谋,从“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取天下于孤儿寡妇之手开始。赵家兄弟以职业军人而爱好读书,尤其是后来的宋太宗赵光义,在兵间马上十余年,手不释卷,说了一句“开卷有益”的千古名言,完全是一个书生扮强人角色。
所谓“知兵者畏兵”,在兵变回军征服中原以后,赵匡胤便采用文人政治,纵观北宋一朝,北方的燕(北京)云(山西大同)十六州始终为“契丹”所有;西北的陕、甘一带,也被少数民族“大夏”占据;云南有“大理国”雄峙西南;辽东(东北)一带的事,根本就沾不了边。虽然如此,但此时在唐末到五代百余年间,正值生民凋敝、受苦太深之时,大家只希望暂得一个有道明君,安定天下,也就心安理得。何况赵匡胤又是一个由前方统帅而叛得天下的人,最怕掌兵权的同袍学样重来,因此就专重文治而放弃武功,建立起文人政治的一代特色,由文职的大臣指挥军政。后来如岳飞、韩世忠、辛弃疾等名将,不明白赵家天下这一祖传秘方,不是被处死,就是永被闲置一边,休想掌兵恢复中原。这等于是经商的公司老板,根本不想扩充发展,可是那些做职工的伙计们不明白,还拼命去开发业务、扩充地盘,岂不是大大触犯老板的忌讳吗?
宋代的书院
我们现在稍加说明两宋王朝情势,就比较容易了解,由于宋朝代重文轻武的文化教育,才会产生许多名臣贤相,以及很多的词人骚客,将唐朝三百年文采风流的诗律规范,改变成为宋代的词章和理学。
宋代建国之初,仍依唐制,以考试取士网罗天下的人才。初期贤相如王曾、王旦,之后便是名相晏殊,他极力提拔穷苦孤儿自学成才的范仲淹,而且他与范仲淹二人又特别提倡平民办书院讲学的风气。以此先有孙复在泰山脚下开馆授徒,后有胡瑗讲学吴中,提倡师道。而民间讲学之风由此大开,直到南宋末代不衰。范仲淹影响所及,培养出来的名臣良相,有寇准、富弼、文彦博等。至于光耀宋明理学的五大儒——张载(横渠)、周敦颐(濂溪)、二程(程颢、程颐),以及南宋理学巨擘朱熹,这些史称关、洛、濂、闽诸大儒的理学家的发迹,也几乎都和范仲淹有关,与私人讲学的书院制度更是息息相连。
举例来说,大儒张横渠,青年时到西北边疆投军,见到范仲淹。范仲淹劝他应当好好读书,成才报国,并顺手抓了一本《大学》送给他。张横渠便拿着《大学》回来,后来成为一代名儒,并有四句声振千古的名言流传后世:“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范仲淹可算是千古读书人的好榜样。大家都读过他在《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并且知道他是宋代事功显赫的人物,却不太知道他在中国文化教育史上的大功绩。但他不是“理学家”,他是一个大儒、通儒,不可与“理学家”混为一谈。
宋代理学家们开了孔家店
我们为了浓缩叙述以往文化教育的历史演变,不敢牵涉太广,只以宋代兴起私人讲学的书院后,上述史称五大儒的理学家为代表,稍加了解他们所讲的孔、孟儒家之道,其中的量变和质变。理学家们所开设的“孔家店”,贩卖的货色质量,与孔、孟老店的原来货品,大有不同。二十世纪初期,中国学运要打倒的“孔家店”、“吃人的礼教”等,大多数是那些理学家们加上去的弊病。当时打倒的风气暴发,一概将之归罪于“孔老二”,实在有冤枉无辜之嫌。
简要的说,宋代理学家对传统儒学的解释,有些关键处,就好比欧洲中世纪天主教经院学派所解释的神学。但我说的好比,只是限于比方,千万不可因比方又节外生枝。这比方只是说,理学家们的儒学,是把孔、孟的学说变成经院化,变成宗教式的戒条化。更复杂的是,他们用理、气二元来解释“形而上道”,又和人道的修为拉扯在一起。内容非常庞博而精彩,如果研究学术,也不可等闲视之。它之所以形成,影响两宋到明、清,且锢蔽了中国文化近千年之久,也并非偶然。将来有机会、有时间,另当专讲。你们如要了解大纲,必须要读黄梨洲起始编著的《明儒学案》与《宋元学案》,还有禅宗的《景德传灯录》、《指月录》。这四大巨著,其中大有可观之处,千万不要轻视。
那么,理学家们的学说是怎样产生的呢?这个问题很大,很重要。这就和隋唐以来禅宗与佛道两家的兴盛有关。理学家本是坚持中国本土文化的儒家,坚决反对五百余年来风靡社会各阶层的禅佛和道家。理学家们因袭唐代韩愈的《原道》和《师说》之意,又受李翱的《复性书》的启示,起而援禅入儒而再非禅,援道入儒而又摒道。但其所称理学的“理”,恰恰又是借用禅宗达摩祖师“理入”和“行入”的说法,再加上佛学的“理法界、事法界、事理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而来。“理”就是道,就是禅。
孔、孟儒家之道,本来就有其胜于禅和道的内涵,不过是入世的,不是出世的。认为凡是离开人世现实而言禅和道,都非圣人之道。所以人人都可为尧、舜,人人都可成圣人。你只要读了宋、明儒的学案,就可窥其大概了。
在唐、宋时代,弟子们记载禅宗大师们的说法,叫作“语录”;因此理学家们便也有“语录”。禅宗大师们把个人学佛参禅而开悟的对话因缘叫“公案”;理学家们便把个人的学养心得和师生的对话叫做“学案”。禅宗修禅定作功夫的方式叫“修止”“修观”或“修定”“修慧”;理学家们则把修养主旨叫“主敬”或“存诚”。又如宋、明学案的巨著,更是仿照禅宗的集著的体裁,其用意是,你有酱油我有醋,你有醇醪我有酒,各家自有通人爱,谁也并不比谁低。但最重要的,是从中国文化发展史来讲,自宋儒“理学”兴起,也就是禅宗衰落的开始。这是中国学术演变史和中国哲学史上的大问题,在此暂且不谈。
但要知道,濂、洛、关、闽的儒家或理学,也是各有门庭设施的不同,并非一致,与唐末五代禅宗分为五家宗派的情况非常相似。而在宋朝当时,理学并不像元、明三四百年间那般,完全归于朱子(朱熹)的一家之言。例如南宋理学的最大而有趣的问题,便是朱(熹)、陆(象山)的异同之争。朱熹主张“道问学”,陆象山却主张“尊德性”。换言之,朱熹的主张,相等于禅宗的“渐修”;陆象山的主张,相等于禅宗的“顿悟”。这也是中国哲学思想史上极具风味的一个地方。
两宋的儒林和文学
我们现在只是针对中国过去的教育经验,著重在父师之教和自学成才的重点,特别对宋儒的理学家们多做了一些说明。因为这与后来明、清六百年间以八股文考试取士的关系太大,须要大家明白。除此之外,两宋三百年来,所有自学成才而考取进士的名儒和大文学家,也是非常之多;他们并非都是理学家。如众所周知的北宋名相又兼文史学家的司马光,以及欧阳修、王安石,父子齐名的三苏、黄庭坚(山谷)等,文学词章都非等闲之辈。他们每个人的身世历史,每个都有一部好小说可写,非常热闹。
但宋代在文学词章方面,何以又与唐代风格迥然不同呢?这就是我在前面所提立国体制的原因所在了。
宋初立国开始,建都在丰腴之地的汴梁(开封),基本上没有成功北伐渡过黄河,与漠北天南的开阔风光,了不相关,所以在文学境界上,就远不及汉、唐的辽阔。而在政治经济上,只凭长期给敌国“岁币、岁帛”贿赂外敌而图苟安。两三百年来,好像是为北朝的辽、金、元充当经济资源的补给站一样。宋真宗赵恒在澶渊之役中急于议和,甚至说:“必不得已,虽百万亦可。”身在敌前的宰相寇准极力反对,私自秘密召见议和专使曹利用说:“虽有敕旨,汝所许过三十万,吾斩汝矣。”最后,曹利用以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签约而归。如此这般,朝廷文弱可悲。但正好碰上社会人心思安的时候,也便可称为一时的盛世了。例如欧阳修的两句诗说:“万马不嘶听号令,诸蕃无事著耕耘。”读此真令人掩卷深思而不禁长叹了!
所以宋代的诗词文学,大多饱含天下承平的田园风味,农村的气息非常浓厚。最有名的是名臣杨億等人,因喜爱唐人李商隐诗的风流蕴藉,而开创了“西崑体”的诗格。后来又有富于山林风味的“九僧”的禅诗,也突显了宋代承平文学的特点。南渡以后的宋朝,有名的诗人范成大和陆放翁,同样充分展现田园的风味。由西崑体而衍变为依声谱曲的长短句,就出现宋代的词学风格了。
除此之外,到了南宋,也出了不少提倡实用学派的人才,甚至也有人公然反对俨然标榜圣学的理学;他们和朱熹虽然也是朋友,但学术观点和意见截然不同,如史称为金华学派的吕祖谦(东莱)、陈亮(同甫),永嘉学派的叶适(水心)等。可是却唯独一生机遇特殊的朱熹,其所注的“四书句解”,竟然成为明、清两代六百年“八股文”取士的固定意识形态,岂不是古今得未曾有之奇吗?
研究两宋时代的文化教育问题,特别不要忘掉同时要研究辽、金、元史,因为这时等于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南北朝。在这三百年间,北方的辽、金、元,也同样传承中国儒、释、道三家等的文化教育,只是在帝制的政权体制上有别而已。辽、金、元和南北朝时代的北魏一样,比较崇尚佛教,但在中国整体文化来说,入世治国之道,他们仍然是注重儒家传统的。
北宋后期到南宋之间理学的兴起,在北方的儒者,却认为这如同儒学的怪胎,或是儒学的骈拇枝指。例如北方的名儒李屏山,便著有《鸣道集说》,中和融会儒、释、道三家的观念而兼驳理学家的说法。至于在金、元期间,禅宗曹洞传法的高僧万松行秀,以出类拔萃的声望而望重士林,终于振兴嵩山少林寺的禅风。金、元之间的名士如元遗山、耶律楚材等,都是他的入室弟子。尤其在中国的医学史上,继唐代孙思邈的高风,到了金、元之际,出了四位名医,其著作流传千古,至今仍具有医学上不衰的权威。也可说金、元时代,北方出了几位对生命科学贡献卓越的医药科学家,那就是河间刘完素、张子和、李东垣,以及浙江义乌的朱丹溪,他们皆不同于南方的名儒理学家们高谈性命之说、坐论理气二元却不切实际的作风。
明清的四书和八股文
中国文化学术史上最为遗憾的事,就是自明初朱元璋立国以后,到后来明、清两朝近六百年间,采用宋儒理学家朱熹注解的四书,作为考试取士标准的思想意识形态;又将士子考试所用的文章体裁规定为八股形式。我们为了浓缩专题来讲,朱熹注解四书的是非、好坏、对错,牵涉到汉唐以来许多经学范围,事属专精而广泛,真是一言难尽,姑置之勿论。
至于至今成为大家口头语的“八股文”,其内容又究竟是什么呢?
大概来讲,所谓八股文,是根据朱熹注解的四书,任随主考官的意思,取它一两句书的内容,定出一个题目;密封以后,由进考场的士子们拆开。士子们则根据自己所知四书中这个题目的内容,以及朱熹所注解的意义,自行发挥。首先对本题有个固定的规格,那就是先要“承题”,再来“破题”。然后全篇文章,要有一定的“起、承、转、合”。而在“起、承、转、合”的每一段、每一节,又须有正反相对称的文字韵律,可以琅琅上口,读来既有内容,又有音节。
我在年少的时候读书,虽然已经废除科举,不考八股文了,但我很好奇,想尽办法找了几篇八股文来看。读后,虽然认为废除八股文是对的,但也觉得它的规格内容不可随便鄙视。我很顽皮,有时候自当主考,出个八股文的题目考大家,题目是“何谓里美?”我又自作考生自诵承题而又破题曰:“子曰:‘里仁为美。’里岂有其美者乎?盖美不在人,而但有仁而已。仁其美乎?仁不自美,而在人之所为而美,故成其美。”读了,大家大笑。笑完了,又故意用白话作错误的承题说: “邻里有美人吗?不知道真有美的,或是丑的。美的自然美,丑的当然丑。美的,丑的,配在一起,那不是邻里中美丑都有了吗?”大家又大笑。
试想在明、清两代,是由这样的八股文来考取秀才、举人、进士的三级考,你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才子?可想而知,在这近六百年间的文人、学者、才子,有几个肯在他的文集中刻上自己当年考试录取的八股文章啊!
过去有个笑话,一个考取举人的士子,到朋友家里去,看到朋友在读《史记》。他就问,你怎么有空读闲书?朋友对他说:这是司马迁的名著历史书。他听了又问:“司马迁是哪一科的进士啊?”
这便相同于现在进学校读书的青年,在一级一次的考试通过以后,谁又会因反复回忆自己当时所答的考试题目而得意呢?为了应付考试,在强烈的电灯光下读坏了眼睛,拿张文凭作进门钥匙而来找工作,学非所用,用非所长,这岂不又是一番新八股的大讽刺吗?
可是明、清间许多名士大臣,例如明代的王守仁(阳明)、张居正,清代的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翁同龢,最后的状元张謇等人,都不是由明、清两代的官学国子监出身,他们当初都是由家塾或书院自学成才,在随俗走八股考试的功名路线而来。这也就是明、清两代传统所说的:“十年窗下无人问,一旦成名天下知”的自我苦读而成名的豪语。
明清理学的道德禁锢
明朝的文化教育,在注重理学家的儒学;而理学家的儒学观点,切守迂疏固执的礼节教条,大如宗教家的戒律。例如教导提倡妇女守贞洁,便使还未婚嫁的女孩都要望门守寡,争取死后立个贞节牌坊。到现在你只要看贞节牌坊最多的地方,就可见到当地理学家教育的威望了。
至于一般读书人,要想去考科举功名的,必须要严加敦品厉行;切信功名的考取与否,同人生行为的因果有密切相关。所以从小读书开始,必须每天要有功过格,做了一件坏事,动了一点坏心眼,要在圈内点一点黑。做了一件好事,点一点红。每天要考察自己的起心动念。并且要熟读《太上感应篇》和《阴骘文》。
以我来说,从小就受家教影响,对于这些可谓耳熟能详。例如“救蚁中状元之选,埋蛇享宰相之荣”的话,就听得太多了。孙叔敖看见两头蛇会害人,就杀了它埋掉,他因做了这件好事,后来做了宰相。另有一个读书人,看到天雨冲塌蚂蚁巢,动了恻隐之心,就把全巢蚂蚁救了。后来他考进士,在文章里写到“主”字,少了一个点。主考官看他文章很好,但错了一个太重要的字,皇上的主字少了一点,所以不敢录取。但又舍不得丢了好文,再一看,“主”上又有那一点。他怀疑自己夜里看卷子眼花了,再仔细一看,原来是个蚂蚁。主考官明白了,这个人一定做了好事积德,就悄悄提笔加上一点,那是主考官犯法的举动,但他做了。此人考取进士后,见面一问,果然不出所料。像这些故事也听得很多。又有说,考试的时候,也会有鬼来报仇的。如果你奸污了妇女或遗弃了情人,她死了,就会到考棚来使你头昏脑胀考不成,或者把你弄死。
还有传说,宋代欧阳修主持考试时,夜里在蜡烛灯下看考卷,总觉得左手边上有一个穿红袍子的人影站在那里。他每选定一卷,那个影子点了一下头,那就对了。有的他选取了,那个影子不点头,他就再三详审,终于不敢录取。所以他说:“文章千古无凭据,但愿朱衣暗点头。”这是欧阳修真的故事吗?不知道,相传如此而已。
明清文化的演变
明朝三百年来的政权,虽然是在这种禁锢式的理学文化教育中,但朝廷的权利从头到尾始终离不开那些不男不女的太监们当权的范围。甚之,在万历时期,废除天下书院为公廨,而且为了皇室的子嗣之争,下放禅宗的和尚憨山(德清)到广东,引进天主教神父利玛窦。终于形成儒学的东林党和太监们互相争权的斗争,导致满族入关而明亡于清。这岂不是中国历史上更大的讽刺!
我常说中国历代帝制政权很有趣,在汉代的皇帝,是与外戚女祸(后妃娘家的亲属)共天下。在魏晋的皇帝,是与权臣、学阀共天下。唐代是与藩镇(地区军阀)、女祸、太监一起共天下。宋代是与贿赂敌国共天下。明代是与太监共天下。只有清朝的初期比较稳妥,没有外戚(女祸)、藩镇、太监的跋扈,但却误于只抓小辫子、马蹄袖的八旗子弟,令关外东三省和八旗子弟只准习武,严禁汉化,认为以此即可镇守四方,但不知因此反而使东北的文化教育落后迟延。故而清代近三百年的文治,自上到下,都与绍兴师爷共天下。这些也正是中国文化教育史上的重要事实。清代三百年来作官府幕宾的师爷,是考不取功名,或不愿考功名的读书人,但也都是由家塾或书院自学成才之士,并非从国子监的官学出身,而且多是律法专家。
你不要认为这些历史都已成为过去了。人,毕竟是人,人的聪明智慧毕竟不会太过高明的,此中有深意,欲说已忘言了!而且最可怪的,英雄们打下了江山,征服了天下,便说自己是“顺天应人”而称帝称王。但古今中外所有的英雄,几乎必然被英雌——女人们所收拾,非常明显。近代史上,眼见爱新觉罗的一族,在三百年前由孤儿寡妇入关,建立大清十三代的王朝;最终仍由寡妇领着孤儿,收拾细软出关了事。
文艺复兴时的明朝
明朝中叶,在“正德”、“嘉靖”、“隆庆”、“万历”这四个年号的一百年间,正是西元的十六世纪阶段,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开始,由此而改变了西洋文明,而使人类历史渐次进入世界性全球化。其实中国的文化教育史,在这个阶段的宋、明理学,也有所改变,影响最大的,就是王阳明一派学说的兴起,甚至正式涵盖了禅宗和道家的风气而使之衰落。因此就有李贽(卓吾)及袁中郎三兄弟“公安派”文学的崛起,意在反击王阳明等学派的猖狂。当时有人嘲笑明朝末期的理学家们,有“圣人满街走,贤人多于狗”之讥。至于阳明学说的是非、高下,事属专题,而且比较复杂,姑置不论。但我们须要知道,阳明学说的“知行合一”、即知即行的说法,在他过世二百年后,却被东方日本维新派完全接受,因此开启了日本明治维新的一代。甚而反转影响了我们推翻清朝的革命思潮,一直到民国中期,即西元一九五○年左右。
还有最重要的,就是明代自学成才的民间学者,继元朝的唱曲说戏之后,将文学形式扩展为章回小说的写作,若有意若无意地抗拒理学的禁锢。例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封神榜》、《列国志传》、《金瓶梅》、《三言二拍》等小说,成为明朝一代文艺运动的代表,足以与汉文、唐诗、元曲、宋词等时代特色文学一脉相承。
清代文化教育的巨变
满族入关以后建立了清朝,一切文化教育制度,全盘因袭承接明代,仍然用朱注四书、考八股文等。但自康熙、雍正、乾隆三代一百余年间,学者的风气却大有转变,汉儒重拾对经学(四书五经)的考证工夫;所以在清代两三百年间,另有对儒家十三经的各家考据大作出现。表示对朱注的积极反省。但有妥协宋、明理学,而冠为义理之学。至于文学诗、词,在康熙、乾隆之间的一百年来,又别成一格,与唐宋诗词,各有千秋。这便是清代文化上的“考据”、“义理”、“词章”三大特点。但在乾隆、嘉庆之后,也便渐形衰落,唯有“考据”一门,仍与现代的“考古”衔接而已。我们要知道,在清代入关后的三百余年中,也正是欧洲文艺复兴,西方文明席卷全球的时期。接着,便是咸(丰)同(治)开始中国文化教育演变和现在的关联了。
清朝两百八十余年的帝制政权,对中国本身而言,大概可分为两个阶段。前阶段鼎盛时期,是康熙、雍正的阶段,雍正十一年(西元一七三三年)特别颁发谕旨,提倡各省设立书院,此后雍正在位期间,中国的书院就从明朝的二千多所,迅速发展到三千多所。雍正之后到乾隆的末年,无论文治武功,也都颇有胜场。因此,乾隆晚年得意忘形自称为“十全老人”。其实,真正衰败的原因,早在他的晚期便已埋下根柢。所以嘉庆接位以后,就开始形成衰落。况且当时的中国,上自清廷,下及全民老百姓,完全不知天下在中国以外,还有《易经》所说“地火明夷”许多外夷的天下,并且它们分分合合断断续续,又连接在一起而有其不同的文明存在。因此由嘉庆、道光到咸丰,初有鸦片战争,继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等外侮,内有“太平天国”的内患。种种等等,都属于中国近代史的事故,大家很明白,不必多加述说。我们现在所讲的,只限于文化教育的专题。总的来说,从咸丰到同治时期,无论从我们中国人的立场来讲,或从清廷政权来讲,经过上述许多的内忧外患,便如“游园惊梦”般大梦初醒,自己的文化教育必须转变方向了。
因此在同治元年(西元一八六二年)设立“同文馆”,准备有计划的翻译洋书,几经转折而到现在,还始终不见如南北朝时期姚兴为鸠摩罗什法师开设逍遥园译场,或如唐太宗为玄奘法师成立译经院的百分之一的成就。接着又在同治十一年(西元一八七二年)开始,派“出洋留学生”。光绪廿一年(西元一八九五年),康有为在北京、上海设立了半公半私的“强学会”,由张之洞出资支持。光绪廿三奶奶(西元一八九七年)湖南乡绅王先谦在长沙倡设“时务学堂”,由梁启超主讲。光绪廿四年(西元一八九八年)设经济特科。但须注意,这个所谓经济,不是现在学科所讲有关财政金融等的经济学。清廷官办的经济特科,是要考选对时局能振衰起弊,有经纶济世、安邦定国才能的经济之士。同时,又开办京师大学堂,也就是现在北京大学的前身。
光绪三十一年(西元一九○五年),停止全国科举,不再用八股文来选天下人才了。政府设立“学部”,兴办学校,这也就是清末民初教育部的前身。清廷与民间,对于改革文化教育这一连串的举动,好像还在写剧本,尚未正式排演出场,不料时势急转直下,到了宣统就退位下台。
西元一九一一年,推翻满清的革命成功,同时也取消了几千年来的帝王专制政体,隔年改宣统三年为中华民国元年,称国家的元首为总统。当时有人对“民国”和“总统”的名称非常反感,写了一副对联,上联说:“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下联说:“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极尽讽刺的能事。
接着就有一九一九年的新文化运动了(一般习惯称为五四运动),号召全国只要民主和科学,打倒旧礼教,打倒孔家店,废除文言文,倡导白话文。
同年,又请来主张教育实用主义的美国教育专家杜威教授,在北京大学讲学,并在各地演讲,风靡一时而影响直到现在。其实,教育之目的,当然就是学以致用。如果只是为找工作谋生,或是看社会、政府需要哪一种专才,然后才办教育来造就那一种实用的人才,那是属于专业教育或技能教育的范围。假使把整体文化教育的目标和范围,都跟着这种观念走,其流弊和差错就非同小可了。我们应当深思反省。
第二章新旧文化交替的代沟
民初三十年的文化教育
如要研究我们国家民族在二十世纪这百年来文化教育的问题,就须了解推翻满清而称共和民国到今年,还只九十五年;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今年,还只八十八年。如果按照传统古老的观点,以十二年为一小变数,称之为纪。三十年为一大变数,称之为世。那么,在这九十余年间,小变八纪,大变有三世而已。
借用这个数字来说民国以来文化教育的衍变。我们必须要知道,由一九一二年民国元年,到一九三六年(民国二十五年)这一阶段,国内正在军阀割据,互争权力的内乱时期。无论在地方或中央,除了少数留洋(留日多数)回国的革命党人之外,大体上仍是前清遗老,或是趁机而起的投机分子。这个时期在上位的当权执政者,都是由清末民初的军事学校出身的人士。领兵割据的,百分之八十都是由北洋系所办的“保定军校”学生。极其少数是留学日本士官学校的人。至于下级军官,大半是在清末民初各省所办的初级军士学校出身;各省名称不一,有称为讲武堂,有称为武备学堂,也有称为陆军小学,甚之还有在军队中自办的弁目学堂等。大家试想,在这样局势中,只有古语可以形容它的大概了,那就是“豺狼当道,安问狐狸”。
而且当时正如孙中山先生所说的“民智未开”,教育更不普及。初期在北洋政府时代的一二任教育总长,和后来改称的教育部长,也正陷入政治斗争的漩涡中,几曾有暇为国家民族的教育定出百年大计而静思擘划呢!即使有心,亦无先知远见,谁知半个世纪后的天下变化大势啊!
当时全国只有一个著名大学,就是由清廷的京师大学堂改制的北京大学。各地的公私立中小学还正在萌芽。唯一受人注视的,就是新办的法政学校与北京师范学校;因为法官和教师,不可能由军人完全包办。除此之外,各省各地也有少数民办师范学校和高等小学,其目的,都是先以普及教育最为重要。至于其他各地的地方首长,先有称为督军的,后有称为省长的,也有从清末举人或秀才出身的书生扮军阀的,都不少见。各级政府机构中的公务员,如果是提过考篮、中过秀才的,那就视为特殊人才了。少数新毕业的大学生或留洋回国的学生,也只好在军阀的帐下,依草附木存身而已。
凡此等等,都是我童年耳濡目染非常深刻的印象。所以我亦自少要习武,要进军校,意在纵横天下,据地称雄;同时也想研究政治和法律,以求治平。到了国民军北伐的时期,有一位举人出身的老师还对我说:什么军事北伐,那是虚晃一枪,没有用的。其实啊!军事北伐是空言,政治南伐是事实。我就问什么是政治南伐?他说,你还年轻,你看到吗?他们抢到了天下,懂得什么民政啊!所谓刑名(即法治的刑律和民法),所谓钱榖(即经济、会计、统计),他们懂吗?还不是靠一班清末遗老来办公撑场面啊!你们年轻,骂清朝贪污、腐败,割地求和、丧师失土。我看啊!照这样下去,将来的这些情形,比现在还严重。所以我告诉你,这便是政治南伐。这一番话,真把我当时听呆了,心里念着古文:“其然乎!其不然乎!”我的天哪,中国的苦难还有多久才完啊!
到了民国十三年(一九二四年),外患内乱,还正在纷纷扰扰之中。孙中山先生和革命党人等,鉴于中国过去历史上非武功不足以统一的经历,正如杜甫诗所谓:“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便在他到北京之先,在广州创办了“黄埔军校”,欲以现代崭新的军事教育,收拾北洋旧军阀们的恶势力。稍后,在文治思想方面,又开办了以三民主义为中心的国民党党校,以配合随军北伐的政治工作。但以当时交通和资讯的困难,又加上旧社会“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的老观念,全国青年,要艰难到达广州进入这两所革命大本营的学校,实在很不容易。尤其家族怕子弟到广州参加革命,那是杀头的事,多半阻止不前。所以对一二三期的黄埔同学而言,谁也没料在一、二十年前后,就跻身独当一面的方面大员,资兼党政军三合一的文武重任,更藉此而接替了保定一系老一辈的权力,岂非异数。
讲到这里,我也情不自禁提前插进一桩有关“黄埔军校”史料的一件事。时在一九八四年秋天,当时我情不得已,正值要离开台湾赴美国的前夕,“黄埔军校”第一期的资深同学萧赞育(化之)兄(湖南邵阳人),特别约我和他两人在台北一个咖啡厅见面,他对我说:“时事到了这个时候,我有一件重要的心事,要想请你帮忙代办了。”
他说黄埔同学有一笔经费,由我保管到现在,我也年纪大了,又不能随便交托给人,大家正想编著一部黄埔同学的史实,我再三思维,只有你才能担当此任。我想把这一笔经费和这个任务,交托给你办。我听了便说:此事最好由令弟萧天石兄来作(他是黄埔八期的同学,也是我的好友)。他便举手阻止我说:“君才……”我听到这里,也立即举手阻止他说:“我知道你在引用刘备在白帝城对诸葛亮说的话:‘君才十倍曹丕。’请你不要再说下去。一、我如答应了你,此事不是一年半载可以完成,我实在力不从心。二、第一期的前辈同学,还有几位在台湾,也许另有想法。三、我再直截了当地说,此事叫我下笔很难,因为修史要直言无隐。你知道宋儒张南轩,是南宋名将张浚的儿子,宋史上的张浚传,是和他主笔有关。但张浚对处理岳飞的事很有问题,因此古人说:‘为有南轩下笔难’。黄埔先后期的长官、教官、同学那么多,是非功罪,各有千秋。这个任务,我实在不能接受。”
最后,我告诉他,我也正要出走番邦以避地了。他听了我最后一句,目瞪口呆,几乎有泫然欲泪的样子。我也为之动容而深感难过。他是一个笑不露齿、木讷寡言的诚笃君子,他和邓文仪等素来担任政治工作有年,到台湾以后,他从中将转任立法委员。而且他受过校长的训斥,曾经命令他到马一浮先生的“复兴书院”去进修一段时间。而我与马先生又是师友之间的交情。所以当时临别握手,彼此极其依依。这件个人的小故事,好像和本题无关,其实,“道是无关却有关”,亦不必细说了。
抗战时期的文化教育
换言之,在民初到抗日战争开始的三十年间,我们的文化教育,正如孙中山先生所说的还在“军政时期”。他那时所说的“民智未开”,是说国人文盲太多,对于民权和民主,实在还没有个人自主的思辨能力,故要先求军政的统一,所以叫“军政时期”。同时,要积极提倡教育的普及,使大家明白真正的民主是什么,这便叫作“训政时期”。所以在这个阶段,随军所在的政治工作,也就到处办“民众识字班”,张贴大字的“壁报”,藉此以开发民智,以补公私立学校教育的不足。这种“壁报”,也就是后来诸位所讲的“大字报”的前身,有民间文艺,有民意言论等等。当然,我所说这一时期,也有人叫它是大革命时期,是两党合作阶段的先后期,各地所谓“农会”、“工会”、“妇女会”等的成立,“地方自治”、“乡村自治”等的宣传推广,都在这个时期。
在这同一时期,外侮“蚕食”的侵略,与清末差不多,压力甚大。列强敌国的日本,随时都在施展“鲸吞”的外交手段,并非只求“蚕食”了。在这种时局情势之下,整个国家民族都处在寝食难安的状态中,异常紊乱,所以对于全民的文化教育,可想而知就更无余力能及了。祸患随之而来的三十年中,又有两党分裂,两党中党内有党,党内又各自有派系,而且党内党外知识份子的思想分歧,外来的学说和传统固执的意识,也随之莫衷一是,紊乱如麻。
这时正反两派,口诛笔伐的地盘,大多在上海一隅和香港,这两地几乎足以代表了全国。因为上海还有英法等外国租界的“治外法权”,香港还是英国的租界地,可以藉此以避祸害。所以在民初三十年间,一切正反派的言论报刊,都以上海、香港为革命或反革命的温室基地。
接着便是“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的发生,对日抗战的战火点燃了,终于迫使国民政府撤到大后方的重庆,将全国分为十二个战区,全民奋起而抗日。
这些现代史的事故,我想大家并不陌生,但细说其祥,也非易事。至于这十二个战区的司令将官,大多仍是如前面所说,是“保定军校”出身的人物。因为人生际遇的不同,后来多位都与我有友生之间的关系。所以其中的得失是非,颇难细说了。
抗战期中,无论普通大学或中小学,除了在沦陷区之外,大部分的学校成员都变为随政府迁移到大后方的流亡师生。有的或转入“战干团”等进行各种战时军训教育,名称不一。这种流徙播迁文化教育的情形史无前例,我也几乎是亲身经历并目睹耳闻。
例如大学方面,在西南的,就成立了西南联大;在西北的,就成立了西北联大;在四川成都华西壩和望江楼的,便有“金陵大学”、“齐鲁大学”、“朝阳大学”等;在四川本土的,如“四川大学”、“华西大学”等。全国的老少菁英聚集,也可算是济济一堂,际遇特殊了。
至于在东南、西北各地,以及全国的中小学生,随学校流亡迁移,寸步维艰而到战地后方继续求学,那一幕幕的景象,一点一滴的艰辛血泪,也是史无前例的说之不尽、知之难详。
那些学生在流亡途中,自身背着书包、小板凳,随地上学,他们用的课本,虽然纸张不像纸张,装订不像装订,却又是哪里来的?这就使我要讲后来在台北街上摆地摊出租武侠小说的一位朋友宋今人。他在战时,担任“正中书局”的重要人物,负责出版中小学教科书。当时战地的课本,虽然是粗制滥造,但他眼见青少年的爱国壮志,为了职责所在,他尽了无米之炊的最大供给能力了。所以我很佩服他,也为大家所不知而感激他。他到了台北,不向任何机构报到,不去求人,自己把随身所带最喜欢看的武侠小说摆地摊出租,维持最低生活。同时又发动同好写武侠小说,后来他就成为出版武侠小说的老祖师,这便是我给他的封号。因此我也戏笑他们为凭空捏造、乱了中国武侠文化的罪人。他们答复我说,那大多是从你著作佛道两门的书中所启发的,我们对武术一无所知,只好写左手打右手,捏造从无到有的武功啊!
为了保存文化,我把手边仅有的梁漱溟先生的《印度哲学概论》,叫他翻印出来,以免绝版。我们两人还笑说,把梁先生的大作,交给出武侠小说的“真善美出版社”来印行,也是大变乱中的奇事。因为我怕前辈者的心血,就此丧失在乱离之中,未免罪过。
抗战时期大后方的形势和人文
——万众一心团结难
我们所谓对日圣战的“八年抗战”,正是前面所说民国成立的三十年阶段,也就是西元二十世纪初期一九三七年到一九四五年之间。
四川,古称“天府之国”,从来便是中国的一个大省,共有一百多个县份。其实,四川有东川、西川的界别,成都是西蜀四川的首府,也是省会;重庆,是川东的重镇。可是从民国建立到抗战兴起,全国还在国民革命军北伐的内乱初定时期,无暇西顾。而在四川境内这二三十年中,各派系的军阀,拥兵自重而互争地盘,如同全国缩小型的内乱。谚语相传有:“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后治”之说。我在一九三六年的初冬到重庆,一九三七年的春天到成都,随时可以看到沿途的饿殍。据当地的朋友告诉我,地方军阀们已经预行征收全省的苛捐杂税到民国一百年了。秀丽雄伟的山川,对照一副悲切切民不聊生的情景,当场的心境,只有无语问苍天。
当国民政府被迫西迁武汉,在迁重庆,作为抗战的根据地,在文宣的名义上,便称重庆为“陪都”,这是中国文化正统观念特定的用语。
可是进四川,到重庆,就这么容易吗?不然!当时整个四川,由大军阀吞并了小军阀而存在的军头,还有好几个。名义上接受中央节制而任省长的是刘湘,在川边新建省的西康省长是刘文辉。其他如邓锡侯、潘文华等,都不甘心听命于刘湘,更不诚心臣服于中央。川东的重庆,则是老军头杨森的地盘。当时为了国家对日抗战,要杨森让位做抗日根据地,虽亦经过一番周折,但他毕竟深明大义,可以说是川军将领中值得赞许的人物了。因此,你就可想而知,在这八年抗战的时期,要粮、要钱、要兵,如四川这班老军阀们,真肯甘心输诚吗?
抗战时期,四川重庆的内幕是如此。那么其他各地呢?内在的形势也差不多。只是不明内情的不知道,所谓无知的老百姓,毕竟是善良的,知事少时烦恼少啊!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山西、陕西、甘肃、宁夏、新疆、西藏、河南、河北、山东等省的主脑军头,一言以蔽之,都是各怀二心,意存观望。谁也不愿以自己的全部实力投入战场,都不甘与强敌同归于尽。但是我们终于把日军的战线拉得这样长,把自己本身的战区也划分为十二个。若有意,若无意,抗日战争的坚挺苦忍,硬拖了八年。这真是历代战史上绝无仅有的一次可以大书特书的奇迹。
现在为了诉说中国的文化教育,不免稍微牵涉每一时代的情况,不可离题太远,所以只略作交待。我在少年时读书,大家经常会戏说一句成语:“读兵书而流泪,替古人担忧。”因为身经八年的抗日战争,而又比较略知内在的形势,然后翻思唐史,才知道郭子仪的恢复两京,真正可说是千古表率的榜样,谈何容易。
唐朝在安史之乱时,玄宗出走,长安失守,各方藩镇尚且拥兵自重,坐以观变。唯有郭子仪一接到诏令,立刻带领自家十八骑的老兵上马,一路走,一路招收散兵游勇,随即成军,而赴前敌;终于收复两京以后,他便又潇洒痛快的交出兵权,优游于富贵林下。这便是读书贵在明理,学以致用,并非只是为作官或赚钱。可惜在我们八年圣战前后,为国家,为民族,能临危受命,功成身退,提得起、放得下的并不多见。这都是数十年来军政教育的败笔,值得后人借鉴。
——大计持平筹策难
读书、学史,由现实的经历而体认学理,这时读书明理的实践经验。我每在行年九十的迟暮生命中反思,有时真会伤感一生的遭遇,有时却也庆幸一生的际会。例如讲到我们国家民族的往事,由幼闻推翻清朝到眼见北伐,继而亲身自历八年抗战的过程,等于实践了历史记述上的变乱和大战争实况。因为牵涉太大,并且不是本题主旨,只是略说其大概幕影而已。
但有两件重大的事故,必须告诉大家以及后人,备作重要决策的参考。大家须要知道,我重复述说国家民族所遭遇的八年抗战是史无前例的,然而当局者在战前及抗战期中,自己触犯了历史中难定其是非的过错。那是什么事呢?一、是内政上实行保甲制度。二、是军政上实行征兵制度。这两种制度,都是历史上强国的典范,一是周朝土地国有的井田制都而来;而是在春秋时期管仲用以辅助齐桓公称霸;后来商鞅亦据此帮助秦国而使之富强。
书多读有用,但书读多而不知变化运用之妙,反而有害。从周朝建国,以及管仲的霸齐,商鞅的强秦,那都是社会变革形势初定的革命时期。犹如在残破的废墟上,正是需要开始建设的时候,当然是事半而功倍。但用在天下未定,或安而不安的时代,如东汉时期的王莽改革新政,北宋时期的王安石变法,那便完全是适得其反了。
可是在抗战前后的当局者,先即在全国实行保甲制度,成立乡镇公所,下辖保长和邻长,遴选农村地方社会上的人士,担任乡长、镇长、保长、邻长的任务。这在理论上很像民主的先驱,但在事实上,一切皆由农村社会强有力的特别分子把持,逐渐形成农村地方恶势力的膨胀。甚之,到了抗战后期,更有各乡镇联保制度的产生,地方恶势力者,有的当上了联保主任,那种作威作福,鱼肉善良懦弱民众的作风,实在非常可怕。于是,真正的民怨沸腾,并统统归罪于最高当局了。
接着,抗战军兴,兵源确实成最大的问题。于是就废除募兵制而提倡全民皆兵的征兵制。当然事先也经过审慎的研究讨论,如当时的知名军事学家,蒋百里、杨杰、史久光等人,皆曾参与讨论,各有专文。但终于决定实行征兵制,藉以充实兵源,作长期抗战的决策。独子的家庭,当然可以免除兵役;一家三子,先抽一个服兵役,再从剩下的二子中抽一服役。各省设立军管区,主管称司令。省以次的有师管区司令,有团管区司令。这在当时民智尚未尽开的中国,一边是日寇侵略,已是家破人亡,鸡飞狗跳;一边又是抽壮丁服兵役,等于家庭破碎。有钱有势的,便出钱买兵痞子来冒充替代;无钱无势的家庭,为了逃避兵役而被追捕的,便等于强行拉壮丁充军,那种景象,比起杜甫的《兵车行》所说“爷娘七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还更悲惨。
乡保长,正是抽壮丁、服兵役的基层执法人员。秉公执法,就得罪于乡里,演变成仇恨。稍存偏私,便厚此薄彼,更加怨结。征兵制的抽壮兵,与买兵痞冒名顶替的逃亡情形,互相矛盾,终于形成天怒人怨,加重乱源。这是抗战时期的实况,足为鉴戒。
其实,保甲制与征兵制的本身,应该属于善政,只是在行政的运用上,首先要把握时与位的关键。更要知道渐变与突变的要点。时代与社会的转型,是形势的趋向。一个大小的国家,在时代形势的转向中,必须先要了解自身所处的本位。我们的国家命运,在这一百年的大变革中,自身冒犯了突变的失误太多,这就值得在文化教育上深切反省检讨了。
例如保甲与征兵两个制度,为什么到了一九四五年以后,用之于台湾方面直到现在,虽经稍加修整,但并无如抗战时期的缺失。
一、台湾省人民经受日本管制统治五十余年,已经比较惯于守法。接收光复之初,把这两种体制,照例用在当地自然没有什么新旧变革的不同,认为这就是国家的体制,当然就安之若素了。
二、台湾地区,在清末,只是福建省行政体制的一个厅。等于是抗战时期江西赣南的一个行政区。地小,人口不多,自然容易施政。后来又经法律规定,到了法定年龄,人人均有服兵役的义务,除了生来不健康,或有特殊残疾者,皆一律平等,没有话说。至于所谓“二二八”事变,开始是因小市民对烟酒公卖的反感,一经闹事,便受潜伏在台的日本浪人与别有野心者的丛恿,所以酿成祸变。这与保甲、兵役两制无关。
但法久弊深,邻里乡村保甲的体制,到现在已成为民主选举的重要“桩脚”,为票选胜负的基本影响,仍然属于农村社会中强有力者所可左右;不过,流弊还未太深而已。至于受过教育的大专学生,必须要受军训,服满兵役,方可出国留学,亦已养成惯例,不足为异。只是高层次学历的知识份子,在受军训时,对于政治意识,便另有观点,并不如已往的普通士兵们容易统率了。例如一个学生服完兵役回来,便说“究竟为何而战?为谁而战?”这样的问题,就非只靠军训教育中必须绝对服从的教条所能解答了。这也便是文化教育上的大问题,颇难预期。
——人文荟萃的川蜀
大家都知道,在现代史上,我们所谓的抗战,是指一九三七年起,日本发动九一八及卢沟桥事变,开始侵略我国,因此而使全民奋起反抗。但从人类的国际史上来讲,先由日本发起侵略中国,同时也是日本先与德国取得默契,终于互相同盟,由德国发动对欧洲的侵略战争,就此而展开分为东西两战场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为了应对全民长期抗日战争,我们将抗战的根据地定在重庆,同时将代表全国中央的国民政府,也定都在此。除了已被日本侵略占据的沿线城市地区成为沦陷区之外,全国任何地方,都是前线的后方,并非只有重庆才是大后方。概括的说,由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湖北、四川、西康、西藏、新疆、青海、甘肃、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地,都是整个的大后方。但在人们习惯的观念上,都只把中枢所在地的重庆,视为是代表自己的大后方。于是不愿沦陷于敌区者,都竞相奔走聚集,尤其是四川的重庆、成都各地,称为战时人才荟萃之地。当时对人力、物力、粮食、资源等等,负担最重,出力最多者,当然莫过于四川,由此也可见古称“天府之国”的名符其实了。有一位川军老将领还对我说,有人担心川军不可靠,当年宋太祖赵匡胤也有此想法。蜀中有一位书生写了两句诗献给他说,“君王切莫忧巴蜀,称伯(霸)由来非蜀人”。听了他的语意,彼此会心一笑。
我在八年抗战时期,经常往来于成都、重庆各地;过后思量,正是因此际遇,才结识了平时仰望难及的老一辈学者名人,交游新一辈的留洋学者,还有失意名宦,以及草莽英雄,乃至川军下野的将领,彼等大都成为忘年之交的好友。因此,有人笑我是年纪轻轻,辈份老大的小子。如果我会写小说,夸张一点来讲,可写一本现代的游侠传,或新的《儒林外史》,乃至宗教人物志。可惜我没有写文章写小说的天才。但我也常对同学们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还是不够,要再加一句,“交万个友”,才可体会到“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名言内涵。这和人生的文化教育看似无关,却很重要。日本投降以后,大家忙着“复员”,还乡接收,我还在云南多留了一年,体会昆明与大理之间的史迹。 二○○六年 香港
二、漫谈教育
第一堂
开场白
这一次我们讲教育,是为了老同学们,讲一点话让内部大家注意。我看同学们办教育越来越发心,越来越有兴趣,可是真办教育是个很严重的问题。
昨天我们提到,现在办教育是因为我们老祖宗几千年的中国文化快要断根了,命若悬丝,国家民族文化的生命像一根丝一样吊住,很脆弱很危险了。要怎么培养它,把它重新接起来?“承先启后,继往开来”,这是现在青年同学们的责任,因为我们老了,寄望在你们身上。
这几年我们老同学们,从大学起接触到我的,由好几位教育都办得很不错,他们有兴趣办学校,也真发心想为国家做一点事,但关起门来说句真话,自己本身不努力,不充实学问,我看了是越来越害怕。譬如所有老师,包括我们的同学们,十几年努力编儿童读经,自己认真读了吗?像《三字经》《千字文》《幼学琼林》这几本,有些大学教授都讲不通的,你内容读懂了,能够讲通了,做中国文化的教授足足有余。但是你们只晓得鼓励大家读,自己却不读。
昨天我抽出《礼记》里头的《学记》,讲中国文化的精神。另一篇更重要,叫《儒行》,儒行是讲一个知识份子受了教育以后,怎么样做一个人,它建立了很多的人格方向,让你称量清楚自己要做一个很么样的人。这都是中国文化啊!搞教育的,自己都弄不清楚中国文化是个什么东西,那不只是大笑话,更是大悲哀!
所以我的感慨很多,看到你们几位年轻的老师这样努力,很感动我,可是有些话,我要跟大家讲一讲。我们自己内部要办学校,从校长、创办人到老师,每个礼拜至少进修两次,每个晚上应该自己读书。我讲儿童读经只要背诵不要理解,是因为孩子程度还不到,让他们先把这个本钱赚来放在口袋里,长大了拿出来用。可是我们做老师的不能这样。
千字文的学问
比如《千字文》,我讲过很多次,据说是梁武帝时代的周兴嗣写的,他犯了事,梁武帝气得要杀他,可是他人品道德学问都很好,又舍不得杀,于是把他关起来,罚他一夜之中,用一千个不同的中国字,把上古到梁代的中国文化写出来,就能免死。他真在一夜之中用一千个不同的中国字,把中国整个文化,天文、地理、政治、宗教、军事、哲学、经济等等,都清楚写出来了。第二天早晨,梁武帝看了非常感动佩服,但周兴嗣一夜之间须发皆白啊。
《千字文》你们背得来吗?懂得意思吗?“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前头四句从天文开始,是科学的,唯物的。“天地玄黄”,在中原看天,玄,青色的,假使到喜马拉雅山的高原,或者在蒙古,在海洋上看到的,是蓝天白云;地,中原黄河以北的黄土高原,是黄色的。
“宇宙洪荒”,宇宙两个字代表空间与时间。上下四方谓之宇,宇是空间,这个太空有这样大;往来古今谓之宙,宙是时间;这个物理世界是以时间与空间为架构。爱因斯坦发表“相对论”,但没有办法把时空两个统一起来,宇宙生命的来源,究竟是怎么来的?他解答不了,因此最后老了,只好信仰宗教。时空两个是什么关系?到底时间是由空间产生的?还是空间是由时间够成的?这都是科学的大问题。没有地球、没有人类以前是什么?“宇宙洪荒”,洪,非常广大,无量无边;荒,没有东西,这个宇宙之先什么都没有,但后来形成了宇宙万物。所以中国文化假定这个名称,不是上帝,不是阎王,也不是菩萨,是个洪荒的天地。
你们做老师的注意哦!我叫孩子们像唱歌一样背,我还可以把它变成歌舞。有一次我在十方书院带领他们出家同学,临时灵感来了,我一边念《心经》一边跳舞,很轻松的,现在叫我跳我也跳不出来。《千字文》《三字经》都可以变成歌舞,我记得由两个人办学校,教学生《易经》,用跳舞教学生的,我很欣赏。
这个“日月盈昃”四个字难讲了。什么叫盈昃呢?我们中国人用的是阴阳合历,但民间对农业气候是采用阴历。月亮每个月阴历十五,一定从东方起来到西边下去,以中国文化来讲,圆满的时候叫“盈“。每个月初三从西南方起来的就是眉毛月了,譬如李后主的名词,“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这月如钩怎么画啊?把月亮画成这样一个钩就成了。那是什么时候的月亮啊?每个月初三出来是和眉毛一样的月亮,月如钩。那么太阳呢?“昃”,太阳斜到西面,向西边落下。这都是科学啊!在过去,世界的科学领域里,中国的天文数学一路领先几千年,现在变成落伍了。
“辰宿列张”,辰是什么?辰星,早晨的星;宿,晚上的星座。譬如我们学军事的要上通天文下通地理,如果有一天在前方带兵打仗,或者在海上,或者在荒野里头,没有手表,也没有指南针,什么都没有,你怎么样断定方向呢?看天上,一看这个星星在哪个位置,哎呀!我现在大概在湖南北部哪里,方向在哪里就清楚了。我们小时候夏天晚上乘凉,躺在竹床上仰面看天,这是什么星?那是什么星?东方,南方,北方,看惯了就清楚了。那么怎么知道时间呢?我们两个鼻子的呼吸,一天到晚部位的感觉不同的,一闻,嗯
!大概是什么时辰了。这些都是科学的东西,我本来不想讲这个,一上来突然讲到鼓励大家要读书,所以以后你们做老师的要进修。
立德立功立言
昨天讲到皇帝旁边经常请人上课,叫经筵侍讲,现在没有了。现在的人好像做个镇长就已经觉得地位、阶级很高了,就满足于自己的学问,不读书了。好笑话人的!
现在我们回到本题,讲教育这个问题。刚才有人还跟我讲要写出来,我说真正要写出来大概要一百万字,讲古今中外教育的,可是我不会写了,也不肯写。这一次是因为看到你们很努力,很感动。我说这个国家教育没有方针,也没有方向,前途茫茫;十三亿人口下一代的孩子,国家的栋梁,要怎么来培养?怎么来教育?
所以你们肯办教育,我很佩服,但我不干。我一辈子不承认自己是老师,这个你们知道的,你们叫我“老师”,那是一个代号。你叫我“老头”,你不大好意思;叫“老南”呢,我不愿意听;叫“小南”,也没有礼貌啊;那你只好叫我“老师”了。但是我没有承认有学生,换句话,我很傲慢,目空四海,没有人有资格做我的学生,同时我也没有资格做人家的老师。孟子说过一句话,“人之患在好为人师”,人最大的缺点,最大的毛病,是喜欢领导人,喜欢比人家高明,喜欢做老师,喜欢做老板。我从二十几岁起,就下了决心不做老师,现在也不是一个老师在讲课,不过是个老年人告诉你们这些而已。
那么讲到教育,中国的文化,讲人生的目的有三大要素,老子说过,人生有三不朽,是什么呢?立德、立功、立言。
前几个月来了一两百个企业家,我上来就讲,中国根本没有企业家,你们是企业家吗?不像,你们只是这个时代里幸运的暴发户,开放发展以后,中国还没有真正的企业家。要做个伟大的企业家很不容易,古今中外历史上没有几个。做生意不是做事业,人生的事业是三个目标,第一、立德,千秋事业,流传千古,我们做不到。所以说我不做人家的老师,没有功德。什么人有公德呢?孔子、老子、释迦牟尼、耶稣、穆罕默德,这些人可以说是立德了。
第二、立功。做治世的帝王,真能称得上把天下治得太平了,才是立功。功德两个字是这样来的。中国还有一个真正立功立德的,就是孔子也很推崇的大禹。古书上讲尧舜的时候,我们整个国家地区,有九年都泡在水里头,大水灾,“浩浩怀山襄陵”。浩浩,形容那个水大;怀山,所有的高山都被水环抱住了,只有一个顶巅露在外面;襄陵,高山变丘陵了。这种情况,古文用几个字就形容完了,如果写一篇白话文章要多少字啊!这样九年,大禹治水,把长江、扬子江很多的水,引到太湖震泽这一边来,再到海里。所以这边有一个村庄叫震泽,我说震属雷,雷很多的,是雷区耶!刚才走在路上,我们几个人讲,怪不得今年天灾,震泽这里只有打过两声雷。
说到打雷,我岔开讲一下,站在峨眉山顶的雷洞坪看打雷,头上面是大太阳,脚下面是乌云,乌云里头那个闪电打雷,像水一样滚来滚去,到处都是,太漂亮,太好看了。震泽这里的雷,是地下打,轰!好像就在旁边打出来,很吓人的。我们读《易经》晓得震为雷,所以我说这里的雷会很多很大,我盖的房子非装避雷针不可。他们说不会啦,这里老百姓都不装的。那是老百姓比我本事大,我胆子小。所以说大禹把水利治好,才建立了中国农业国家的基础,这叫做立功、立德,大禹的功德是真了不起!
第三、立言。老子、孔子、释迦牟尼、耶稣、穆罕默德啊,他们都立了言传之于后世。其实我们做老师搞教育的正在立言,教育的目的是把不行的人教成行,把无能的人教成能,把笨人教成聪明人。譬如昨天我们偶然抽出来讲《礼记》上的《学记》,日本学者认为这是东方文化最古老、最伟大的教育原理,没有错。日本人照这个教育路线走,所以日本人现在比我们要有礼貌,我们反而丢了。
因此有人提醒我应该讲一下《儒行》,来不及啊!一篇《儒行》可以讲好几天了,一条一条分析给你听,一个知识分子,一个学者受了教育,怎么样做一个人?它有一个方向告诉你——真正的管理,是管理自己,不是管理别人。
家教与母教
可是我们现在的教育,没有了!大家办学校的要注意了,传统上,中国的教育是从胎教开始,从怀胎就开始教育了。古时都有规定的,夫妻分房,然后家里挂的画,用的东西都要改变,胎儿会知道。生出来以后重要的是家教,是家庭父母的教育,不是靠学校的。我看现在人,大都把儿童教育寄托在学校,父母家长自己本身却都有问题。依我几十年经验看来,许多家长都犯了一个大错误,把自己达不到的目的,寄托在孩子身上;自己书没有读好,希望孩子读好;自己没有发财,希望儿女赚钱发财;自己没有官做,希望儿女出来作官。这个目的是很严重的,每个人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然后托给学校自己不管,自己的言语行为又大多是乱七八糟的,影响到孩子。这就是中国教育的问题,也正是家教的问题。
家教里头最重要的第一个,是胎教,母教,母亲更重要。记得当年我在辅仁大学上课的时候,有一次我正好担任哲学课的讲师,以为顶多五六个学生来听哲学,上去一看,坐满了一堂。本班有八十几个人,大都是女学生,因为我来上课,其它系的同学都来了,窗子外面站满了。我说你们疯了,怎么来学哲学了?哲学是疯子的学问啊!我说你们是联考分过来的吗?现在教育随便把你分了系,不管学生的意愿,也不管学生的成绩。他们说,是啊!我说,不得了,你们赶快转系,或者去谈恋爱吧!同学们哗然大笑。有学生问,老师,为什么这样讲?我说,现在的女孩子大学毕了业,看不起普通人了,至少要找个硕士、博士啊,比自己高一点的,东选西选,最后一个种田的都不敢娶你做妻子了,看到你大学毕业好可怕啊!你们先把人生目标,人生哲学搞清楚,读什么哲学啊?
这就是哲学!做女性,最难的是做一个贤妻良母。现在女性受了教育以后,出去做事了,孩子不会带,饭不会做,菜不会煮,衣服不会缝,家管不好。譬如生个孩子,第一流的家庭,受的却是末等的家教,把孩子交给佣人们去带,然后再把孩子送到学校里头,责任推给学校;要是犯了法,还推说这是社会问题。我说我不认同,我们都是社会一分子啊!他犯罪做了坏事,和我有什么关系啊?和大家又有什么关系?社会是个抽象的名称耶!怎么能把家教的问题推给社会啊?
我们有一位同学,她说想办女子大学,这更要注意《礼记》里头的《内则》一篇,还有《列女传》,是我们传统上关于女性的教育,包含对子女的教育,甚至性的教育,告诉你性行为是怎么一回事。性的教育很重要,古代都有啊!现在反而是逃避了。这些道理,必须要注意的。
教育先要知性情
现在我们不把问题扯开,回来说孩子们的教育,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先知道孩子的性向。注意,我们人的生命存在两个东西,性跟情。这个性情是什么呢?人性是从哪里来的?这是哲学问题,生命科学问题。地球上,我们人类最初那个祖宗哪里来的?人怎么会生人?男女两性怎么来的?是先生男的还是先生女的?在西方哲学里是问,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因为西方六世纪以前都是宗教的天下,宗教说,人类万物都是上帝创造的,它不准你问这种问题哦!我们中国不会,所以人家说中国没有宗教。但中国有大科学,不同于西方宗教的说法,上帝是谁生的啊?上帝是不是人?如果说上帝不是人的话,就同我们没有关系;是人的话,那他是从哪里来的?是上帝的妈妈生的吗?那么生上帝妈妈的妈妈又是谁?这生命的来源问题,到现在没有解决。
中西文化、科学的发展,现在最流行的两门科学,是“认知科学”和“生命科学”,美国开始讲的时候,我说,你们够不上,这个文化在中国,而且中国在我这里,我死了就没有了,只此一家,别无分号,你们赶快来学。
生命的来源是大科学问题。所以你对一个孩子、一个新进来学生的性情先要了解。
我们先看《大学》《中庸》,性在学理上叫做稟性。稟性这个稟字有写成“秉”的,这两个通用。稟是什么?孩子生来自己带来的,不是父母遗传的,等一下详细告诉你们。不但是人,甚至一条狗、一只猫,或者一只老鼠,每个生物的秉性都不同的,现在我们通常称之为个性不同。你们办教育,大家只晓得讲,哎呀!这个人个性很坏啊。但教育家就要是个科学家耶!个性不同是怎么来的?你教育一百个孩子,一百个个性都不同,这个秉性是哪里来的?要研究了。
秉性分两个方面,有些是生理上来的,身体有问题,譬如内在有病的,有的会非常忧郁,有的会非常狂放;有些是思想情绪来的,和我们大人一样,情绪是科学的问题,也是医学的问题。我们人内部的生理,心肝脾肺肾,哪一部分不健康,就会表现出不同的情绪,譬如这个人很忧郁、很内向,可能是肝的部分有问题,并不是指肝上长东西哦!而且这个机能有时是另外一种形态,譬如脾气特别坏的,也是肝的问题,影响了他的脾胃。
性跟情这两个一研究起来不得了,是大科学,科学家不能不懂,教育家也不能不知道。所以老板们有钱、有兴趣,就要去办学校,自己本身不读书,也不投入身心进去,我根本就反对的。你是玩的嘛!赶时髦嘛!甚至把办学校当作商业行为,你没有发心做好事啊!你以为出钱办一个学校就行了?在我看来那反而是害人。所以我不办学校,只是一辈子喜欢骂人,也许我骂人是利人吧!我常常说你们怪我骂人,我没有骂哦!我只有两句话,“平生无长处,骂人为快乐”,对不起了,这是个性问题,所以教育要搞清楚个性的问题。
先天禀赋后天影响
现在教育最难的是什么?大家说是怎么教孩子记忆。那么记忆力究竟在脑子还是不在脑子?记忆跟思想有什么不同?思想跟情绪有什么不同?管教育的这些问题都没有弄清楚,光是在功课、知识上教,那完全不对了。所以教育非常非常难的,第一个就是禀赋问题,这不只是对心理学的了解,西方也不懂的。
那么禀赋是遗传来的吗?也不对。我们中国古人有句土话,“一娘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同一个妈妈生九个十个兄弟姐妹,每个个性都不同,聪明与笨也不同,都是一对父母遗传的啊!所以说禀赋完全是由基因遗传来的,也不完全对。佛法、佛学的科学讲的很清楚,禀赋是自己本身带来的种子,佛学名称把这个禀赋叫种性,他自己本身带来的种子。例如尧舜是圣人,也是帝王,但尧的儿子不行,舜的爸爸不好。优秀的父母生的儿女不一定好,很笨很差的父母生个儿女却非常了不起;现在解释说是基因问题,那基因怎么分类?怎么遗传来的?我常常告诉研究生理学的医生,基因不是究竟,后面还有东西,慢慢去研究吧!
所以是本身的种性带来秉性,而父母的遗传、家庭、时代、社会、教育的影响都叫做增上缘,增上缘是影响那个种性发展的一种助力。
大家看我们的国家就知道,近一百年来,推翻帝制以后,西洋文化进来了,有许多留学生重提“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问题。中国文化在哪里?我说我们现在中国人没有中国文化啊!统统是西洋来的,不管是三民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法西斯主义、民主思想等等,今天统治世界的思想,统统都是西方的,有什么是中国的?连中国的方块字都给改称简体字了,吃麺,明明是麦做的麺,简写成面,不是变成吃脸了吗?子云,孔子说,云是讲话的意思,李先生云,南先生云,本来是这个云啊!现在天上的雲也简化成这个云,搞混乱了,明明我写的文章是子云,简体字转化成繁体字就变子雲了,对的搞成错的了。很严重啊!所以你们现在办教育,沟通古今中外的文化,要发心立德、立功、立言,要有“力挽狂澜”的精神。对儿童教育的认知,是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后代,要怎么培养?寄望在后代,成人很难改变了。这是谈到人性的性情问题,我是提个头哦!还没有详细发挥!r> 关于儿童教育的重点,初步先增强孩子的记忆力。所以我常常笑你们,尤其现在的人,到哪里都靠电脑打字机,再不然靠笔记本,只晓得讲什么就记录什么。我从小很少带笔记本,老师讲的话,听的时候我就会记得的!我还可以眼睛看着老师,耳朵听他讲的话,同时手做记录哦!结果老师讲完了,我记录好了,拿给老师看,都没有靠电脑。所以培训孩子们的记忆很重要,大家现在的教育方法是叫他背书,怎么样使用这个脑力记住?记忆跟思想两回事耶!就像性跟情也是两个事一样,这些不是普通的心理问题,是个大科学问题,属于人文科学的理念,但是也牵扯到自然科学,包括医学,心理学,解剖学都有关系的。
这一堂先到这里,大家休息一下吧!
第二堂
教育要注重文学
我们刚才讲到记忆力。为什么古人喜欢读诗?是增加记忆力的。至少在我,以及我小时候的同学们的经验,文学愈高、诗词愈好,记忆力愈会增强。但现在的人看书不是读书,光用眼睛看,变成近视,不是用脑子在看。昨天提出《礼记》里的《学记》,讲到一个字,“藏”,注意哦!入藏。我当年读书都要背书,老规矩是这样的:父亲也好,老师也好,坐到我们前面,我们站着把书本盖起来就背了。父亲说:“嗯!背得很好,但你是硬记的,没有真的背来。”我很不服气,背得一个字都不差嘛!他说这样会忘记的。我说我没有错啊,父亲回我“是没有背错,但没有入藏”。我听了这就话更不服气,也没有注意。后来因为学了佛学和科学才知道,藏下去、藏在里头叫做入藏,用思想是记忆,这是一个关于脑的问题,古人说用心的心,不是心脏,是要把思想沉下去。
刚才我讲到文学重要,一个时代一个国家,文化的基础在文学。这五六十年当中,中国没有出过一个文学家。譬如别人翻译马克思《资本论》的时候,我二十出头;到我二十四岁看《资本论》时,很痛苦。为什么?普通人在当时看这个是要杀头、枪毙的,但因为我在中央军校当政治教官,管政治的人非懂对方的思想不可,所以不得不读《资本论》。可是我看了下半句忘了上半句,马克思的文字不好,而且《资本论》是用德文写的,更不好翻译,加上翻译的人文学基础也不好,像现在的文章一样都是堆积拢来的。所以我说我们现在没有文学,只有手机上发的黄段子,好像还有点文学的气味,可惜都是黄的,而且愈黄的文学气味愈重些,不黄的倒不行了。你看文化发展到这种程度了。
刚才讲到我带兵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每天过的日子啊!当年抗战的时候,我们在四川,常常看见小客栈一付对子,“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好听吧!文学很美。“鸡声茅店月”,这小客栈不是我们现在的观光旅店,完全是茅草的房子,我们当年带兵住的就是这样,身上衣服里都是虱子,但躺下来就睡觉了,跟牛睡在一起。鸡声,早晨听到鸡叫,大概是寅时了,“人迹板桥霜”。很好的文学,这些句子我们很熟的,也是亲身体验。四川的客栈里还有一个对子,“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天还没有黑,叫你赶快在这里过夜,不要再向前面走了,不然夜里看不见。
还有清人两句诗,我们小的时候读过,“世间何物催人老”,人世间哪些东西把人催老了?“半是鸡声半马蹄”,半是鸡声,每天早晨天不亮,就被晨鸡叫着早起;半马蹄,不管天再冷,擦把脸,骑上马就要走,把人都催赶着老了。这种日子我们过了好几年。现在的人我看也是这样,这个鸡字变成飞机的机,天天要赶飞机,“半是机声”同音的,马蹄两个字我改不了,变成轮胎,平仄不对,就唱不出来了。我们以前是“世间啊……何物……催人老,半是……鸡声啊……半马蹄……”这样用唱诵的。所以古人的诗有画境,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是中国的文学。教育要非常注重文学,所以中国以前讲礼教、诗教的,这个礼乐,乐包括音乐、跳舞、作诗都在内。
化民成俗的师道
注意啊!要晓得中国文化分三道,师道、君道、臣道。师道是超然物外的,所以可以做帝王师;我们称孔子为先圣,也称先师。我说我们有几个老师,除了孔子,还有老子、释迦牟尼都是,耶稣、穆罕默德是副教授。这些圣贤都是我们的老师,是教育家。师道超越了做领袖做皇帝的君道,和做宰相、做好干部的臣道,这三道本来是合一的。中国文化的教育,就是使你走这三条路,教育家走师道,以师道自居。古礼上,皇帝见到老师要下拜,老师不须要拜皇帝的,师道很了不起。我们想要以教育家,以师道自居,在人格的建立上就有所不同。像我们喜欢走这个路线,大丈夫不能立功于天地,不能使国家太平,只好走师道的路。
那么师道的目的是什么?就是传统文化上的“化民成俗”四个字。“化民成俗”是师道的精神,“不朝天子,岂羡王侯”,皇帝也必须要尊师重道。中国几千年讲私人办教育,现在是政府办学校。我常常给同学们讲,从推翻满清帝制以后,拿最好的学校如有名的北大来讲,你们知道北大第一名的同学有几位啊?有哪个人知道第一名是谁的?清华第一名的几十年来有谁啊?他们做出了什么事业?拿上海来讲,你们现在看到每个学校毕业的同学,社会上能立足的、事业做得很好的,或者最有钱的,哪个是名大学毕业的啊?不多吧!不要迷信这个了,教育不是这个道理!不管哪一行业,社会上成名的人士,不一定是从很好的学校出来的。这就是性情,他的禀赋问题了;教育只是一个增上缘,我们做老师的尽量帮他、培养他,使他依靠自己的禀赋站起来,这是教育的目的。
我自己的感想,就像古人的两首诗,你们看看,诗的文学味也很好的:
雨后山中蔓草荣,沿溪漫谷可怜生
寻常岂藉栽培力,自得天机自长成
“雨后山中蔓草荣”,一阵大雨下来,山里头的草就长起来了。这是诗哦!文学哦!我们国家这一百年的命运,遭遇到这样大的一个劫数,就是所谓的雨后山中;而现在青年人、新的一代站起来了。
“沿溪漫谷可怜生”,沿溪满山谷都是草,这些草自然就成长了,那个草好可怜,可是它自己长得很快。我们生命活着,后代青年成长起来,也是非常可怜,靠自己成长。
“寻常岂藉栽培力”,寻常是平常的意思。“岂藉”,哪里是靠人家栽培的力量。世界上长得最快的是草木,平常没有农夫区浇肥料,也没有人管,它也自然成长。
“自得天机自长成”,我的一生自己就有这个感觉,不是谁培养我出来,是我自己成长起来的。其实受教育的孩子们,将来好坏他自己会成长。我很感慨,一般社会上有成的人不一定受过好的教育,当然能受好的教育更好,我们并不否定教育。
还有第二首诗:
自少齐埋于小草,而今渐却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干,直待凌云始道高
“自少齐埋于小草”,你看自己教的学生,看不出他将来的成就,如果有先见之明看到,你真是一个好校长、好老师了。这小小的一棵松树,是跟草种在一起,一起成长的。
“而今渐却出蓬蒿”,很了不起的、几千年的一棵大树,它在草里头慢慢自己长出来。
“时人不识凌云干,直待凌云始道高”,当它和草一齐成长的时候,当时的人,不晓得这棵树将来会长到天那么高,不知道它将来会变成万年的古木;一直要等到若干年以后,它变成大树、冲到天上了,大家看到,哎唷!好伟大,才受万人景仰,有些老百姓还要烧香礼拜,当成神木。
这两首诗就是讲个人的成长,与教育有密切的关系,像我们同学里头有很多人今天都在社会上站起来了。“时人不识凌云干”,当时的人看不出来,“直待凌云始道高”,现在看起来真不错啊!教育就是这个道理。
什么是意 志 精 神
我们对于教育的重点,刚才说过性情,性与情。那什么是思想?学教育的特别要把这一点搞清楚。我先不拿佛学来讲,那个太科学,太细了,就拿我们上古的文化《黄帝内经》讲。其实,《黄帝内经》是我们最古老的医书,《黄帝内经》灵枢篇,注重于经络的,尤其对研究针灸的特别重要。灵枢卷二有个《本神》篇,这个本神的神,不是什么神啊鬼啊,是我们的精神,生命的禀赋是“神”,我们讲这个人有没有精神的“神”。《本神》篇《法风》,法是效法,风是一股气的意思,生命这一口气,我们呼吸的气一断了就死亡。
黄帝问他学医的老师岐伯,什么叫做人的意志精神呢?岐伯回答说,“天之在我者,德也”。上天,这个是代号,生命的本来,我们中国讲的天或者道都是代号,已经切断了迷信的观念,是科学哲学的来源。上面是什么,真讲起来是大科学,“形而上”的。什么叫“形而上”?宇宙万物都有形态、有现象,看得见、摸得着、抓得住的,但生命的本来,最初那个功能叫“形而上”,没有形象的,更不是唯物的;但你说唯心也不对,心跟物都是因它而起的。现在这个问题不谈,太高深了,属于大科学、哲学。
“天之在我者,德也”,这一句话怎么解释呢?中国文化讲“上天有好生之德”,上天给你的,禀赋来的。譬如这两天我们四川大地震,地球里头的气在震动了,这是大科学,可以生人也可以死人。所以“天之在我者,德也”,上天有好生之德。
“地之在我者,气也”,从妈妈肚子里出来以后,我们的生命得以维持,是靠宇宙以内一股能量。这个“气”并不是空气的气哦,也不要看成瓦斯气啊、电气啊,不要搞错了,这是一个代号。生命有一股能量的存在,要注意哦!
“德流气薄而生者也”,这要认得中国古文。像我们当年十几岁在庙子里读书,自己就看懂了,要是你看成其很薄,那就错了。“薄”者,逼迫也,我们小的时候读兵书,“兵薄城下”,这个兵快要到城边,就是用这个薄。“德流”,上天给我们生命是个流动的力量,它是动态的。“气薄”,后天的生命功能随时逼迫着我们的身体。就是这样,我们生命的存在,四个字“德流气薄”,上天给我们生命的功能,地球给我们生命的力量。所以中国文化里头有很多宝贝啊!你古文不好,古书就读不懂。
“故生之来谓之精”,讲到人的身体了。上天给我们生命的功能,地球给我们生命的力量,变成生命的存在,就产生精。精不是男女性交出精的精哦!精就是现在讲的细胞、基因,或者荷尔蒙,我们这里翻译不叫荷尔蒙,叫“激素”,这些都属于精。“故生之来谓之精”,所以老了、病了,人就瘦了,细胞出了问题。
“两精相搏谓之神”,有阴阳气在里头,它是讲唯物了。这个生命有两精,阴精和阳精,每个人本身有阴阳的精。“相搏”,两个互相纠结合拢来,这个力量绞起来就产生神了。所以我们老了,眼睛老花,神不够了。像我现在还可以,因为我晓得养神,养精养神叫保养精神。
“随神往來謂之魂”,腦筋的思想叫做魂,灵魂。在中國文化的靈魂是唯物的嗎?不是,但也不是唯心的,是唯物唯心兩個同体变化來的。随神往來
就是魂,我們思想是魂。所以看古書,或看古代木刻的畫,人死了,這裏出
來一條線,上面靈魂出來了。做夢叫神遊,我們古文講自己做夢,神離開頭
頂去外面,魂出去了,先由腦通到心脏,全身通的,“隨神往來謂之魂”,它跟著這個神跑。以前老一輩子的人,會看老人的生存時問。譬如我有一個
老師,有一次我父親告訴我,你那個老師我看不久之客了。不久之客就是活
不久了,在這個人世做客的時間沒有多久了。我父親對我講,旁邊就有人問
他,你怎麼知道的?我父親說,他的神已經張開了,像花一樣張開了、散了,看到人茫茫然,所以就不久了。這是說“隨神往來謂之魂”。
“並精而出入者謂之魄”,魄是睡着了的那個氣,我們睡著了身體還在
動,會呼吸,呼吸同肺很有關係,這個叫做魄。魂魄是兩件事,你要研究中
國字的不同哦!它們归于哪一类呢?归于鬼神這一类。什麼叫鬼神呢?往下
面去的叫做鬼,向上冲的叫神。鬼字旁邊有個云字的叫魂,鬼字旁邊有個白字的,一股氣,叫魄,就是呼吸,就是心臟跳動。你們如果看過死人,到醫
院裏看到快要死的人,他那呼吸,呵!呵!呵(急促狀),就是他的魄快要散了,呼吸快要完了;它同呼吸關係很大。
“所以任物者謂之心”,中國文化中,精、氣、神、心是分開的,這個
心不是講心臟哦!你把它當心臟看就錯了。心,就是我們能夠思想、能夠記
憶、能夠作用的能,用一個代號叫做心。你看我們中國的心字很有意思吧!
黑板上寫的這個心字,同我們心臟解剖出來一樣的,心窩子這裏有個窩窩,空的嘛!像半個月亮一樣向上,上面沒有東西,裏頭也是空的。另有三點在
外面,這三點是什麼?精、氣、神,這就是心了!我今天告訴你的是古文對
文字的解釋,如果把這個心當成心臟就錯了,如果要當心臟,就要兩個字連
起來,心字加個臟字,才是心臟。
“心有所憶謂之意”,你們辦教育要注意,教育兒童增強記憶,心要寧
靜,我現在重點給你講這個。心隨時憶念,所以要你背書,要你背來。你們
同學說我記憶力強,我現在比以前還更強,強在哪裏?心有所忆,一個好的句子或者是好的問題,我留意了又留意,記了又記,是自己叫自己,不是叫
腦,是叫自己這個主子你不要忘記了。怕忘記了就反覆記,可是還需要幫忙
的。他們跟我比較久了,他們知道的,有時我夜裏想到東西要寫,明天要打
字,就趕快記下來,有時候電燈关了,我拿一張紙閉著眼睛就寫了,懶得開
燈。為什麼?萬一有一天老了瞎了也要寫嘛!大概意思畫出來。你問他們,
我怕打擾別人睡覺,經常寫好了放在門下面,他們隔天一開門就看見了,曉
得這個要打字出來。不像你們記憶力散亂,一天到晚在玩,自己又都在鬧情緒,沒有恢復到先前的記憶。心有所憶,是回憶,隨時回想這一句話。譬如我經常要背,“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已經有記憶就不要這個意志了,這個意志是分析的,能記憶就已經不需要分析。“心有所憶謂之意”,意跟心不同的哦!
“意之所存謂之志”,人要立志,很堅定的意志。學醫的人,不管中醫西醫,希望病人跟你配合,怎麼配合?告訴病人:放心,一定會好!增強他求生的意志。所以醫生曉得這個病人救不了,但還會告訴他,“沒有問題的,沒有問題”,然後轉過來跟他家裏的人講,“不行啊!準備後事吧!”不能給他聽到,你要保存他那個求生的意志,給他希望,使他堅強。
“心有所憶謂之意,意之所存謂之志”,意永遠保存着,謂之志,志跟意是這樣的差別。中國字心字上面加個士,士是知識分子、讀書人,受過文武教育的叫做士,士的心叫做志,堅定的意志,“我要這樣做”的意志。
“因志而存變謂之思”,思和想兩個不同。你看中國上古的醫書裏就有,並不是佛學來了以後才有的,可是一般的醫生不讀這些,可惜啊!所以醫學
不會再高明了。一個好的醫生,他的意志、記憶、分析,一定很堅強。因志
而存變,知道內在的變化叫做思,這個是思想的思,不是想,想是粗的。思
是很細的,所以我們文學上叫“沉思”。科學家發明,哲學家研究邏輯,都
是“因志而存變謂之思”。
“因思而遠慕謂之慮”,大學之道講,安而後能慮,慮包括了思想,這
和佛學不同了,它是科學的。因你的意志而存變,心里有這個觀念求變化,是思想來的,因思想考慮很多,很細密,這個叫做慮。這個慮字呢?老虎的頭,再下面是田,就表示這個身體的中心在胃這裏,放在心裏頭。所以這個
慮,是很內在的思慮。
“因慮而處物謂之智”,智慧是最高的,它不是思想來的。因慮,因為他內在的思慮,研究這個問題,譬如我們講,你要考慮考慮,我們中國話都是這裏來,叫人家多想多研究,考慮完了,不用思想,不用意志,忽然一個靈光發現,那是智慧。所以智慧不是思想出來的,也不是心出來的,是神出來的,這又回到神了,所以說智慧可以通神。
這些就是告訴大家,教育是這樣的道理。這裏講“心、意”,還沒有講
到佛學的“心意識”,佛學講的心意識就包括後面的智慧了,那個就是認知
科學,生命科學。
“心有所憶謂之意,意之所存謂之志,因志而存變謂之思”,我大概這
樣帶領大家研究一下古文,讀一下,它的內容很深的,你們自己背來,去研
究。
“因思而遠慕謂之慮,因慮而處物謂之智”,處物,就是對付萬物、對待世間人,如此能夠做事了,這是智慧之學,教育的目標在這裏,教育的作用也在這裏。
所以我一開頭就叫大家不要光憑興趣辦學,不管你是出錢的創辦人,還
是校長、老師,你本身必須要投入進去。不是說我辦個學校名望很高,那開
個豆腐店也不錯啊!何必辦學校呢?再不然開個按摩店也很好,每次給人家
按一下也可以拿五十塊錢啊!
好,我們今天先講到這裏。粗淺的貢獻大家這一點意見,很多想講的話一時講不完,謝謝。
第三堂
辦教育的人們
——教導孩子感恩
張老師說她的經驗,她說:
我跟同學們說,第一個從你的生活上做起,你們會不會說“謝謝”?會
不會說“請你”?會不會說“對不起”?都會。我說你們有沒有想到,我們
要常常說謝謝。他們就說,我們也有說過謝謝。
後來我就跟旁邊的那些領導講,我說各位在座的領導,你們要注意到我
隨時隨地在說謝謝。他們就點頭。在吃飯的過程中,服務生端水來、換個盤
子,都說謝謝,那整個桌子上就我一個人在說謝謝。可是我發現服務生很開
心。所以我就跟那些小朋友講,我說我們不要光想說人家該為我們做什麼?
人家幫我們做的事情,我們都要感謝。一般都認為說我付錢來吃飯,沒有道
理跟他謝謝。可是我們要從另外一個角度想,他幫我們做了事情啊。我說大
家要時時用這個方法提醒自己,訓練自己多說謝謝。
我舉個例子,我住的那個小區,後面有個擦鞋、修鞋的鞋匠,有時候我
拿著皮鞋去擦,擦了以後我說,謝謝你,你辛苦了!那個擦皮鞋的是個年輕
人,三十來歲,我對他講了謝謝以後,他瞪著眼睛看我,說我可不可以跟你
談談。我想是不是我說那聲謝謝對他心理有什麼觸動,結果他就搬他的小凳
子讓我坐,他一站起來的時候,我看到他是個殘疾的人。他說我從小就小兒
麻痺,行動不方便,所以在外面常受到欺負,而且人家對我非常歧視,我心
裹對我母親很懷恨,恨我母親為什麼要把我生得殘疾,我恨這個社會為什麼
要瞧不起我。他說今天我賺你的錢,應該我跟你說謝謝,你怎麼反而跟我說
謝謝呢?
後來我就告訴他,我說我非常敬重你,我在外面看到很多不殘疾的人,他們在討錢,甚至是假裝殘疾來乞討。你雖然有殘疾,沒有向人家乞討,你以擦皮鞋來維生對不對?我說這就是你做為社會的一分子,對你個人負責,對社會負責,你沒有把自己變成社會的累贅或渣子,這一點我很敬重你。再
一個,我從你擦的這個鞋子上來看,你把鞋擦得很乾淨,連鞋底都擦得乾乾
淨淨的,可見你對你的工作非常專心,是用心在做事情,從這一點就可以看
出,你不是應付客人,隨便騙客人的錢,你是真心的把這個事情做好,也就
是說,你對你的工作負責,對不對?我說這一點我也非常敬重你。第三點,因為你把我的鞋擦得很乾淨,我穿在腳上很開心,你讓我開心就是對我做好
事,所以你不要以為說做好事要錢來做。我說你只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使
人家開心就是做好事了,所以我要謝謝你。同樣的因為我謝謝你,你也很開
心,你今天跟我講的這些話表示你心理有很多障礙。
他說是啊!他說我聽了你的話心裏面很震撼,而且我很感動,我覺得還
是被人尊重的,不是說被人家歧视。我說,所以一件事情要從各個角变來看,你認為說你收了我的錢應該跟我說謝謝,可是我不從這個角度看,我從另外一個角度看,你把我的鞋擦得很漂亮,讓我很開心,所以我應該謝謝你,我從這個角度看的話,就處處在尊重人家,處處在為人家著想,處處在製造一個很快樂的氣氛。我說大家都從這種角度來看事情的話,我相信這個社會就很詳和。所以我說你不要認為自己殘疾,你今天有這種感覺是不是心裏很溫暖?他說對。我說你的心現在很溫暖,你的心門在打開,就是你以前的心胸很瘀塞,現在你是不是覺得很鬆了,好像要打開的樣子?他說是這種感覺。我說你的心門一打開,視野就不一樣,觀念也會改變,你看事情就會從好的角度來看,而不會去鑽牛角尖。你一時鑽牛角尖就會埋怨這個埋怨那個,對人很不服氣,就會恨人家。我說你同樣過一輩子,快快樂樂的過也是過,整天愁眉苦臉怨恨也是過,你為什麼不快快樂樂的過?我說你碰到一次這樣的人,可以影響你的生命觀念,在我來講我就覺得功德無量,所以我也希望你們可以想一想張老師今天跟你們說的話。
我舉出這個例子跟那些同學們講。我說同學們你們在學校,要用這個方
法來訓練自己,告訴自己說那些事是他人為我做的,不要想說這些事是他的工作,他幫你端一杯水,或者同學們幫你遞一張紙,或借個東西給你,你都要隨時說謝謝,而且要很真心的感謝。這樣的話,每天晚上睡覺前你回想一下,今天說了多少的謝謝?我說你一定說了很多謝謝,你說了很多謝謝,就表示有很多人幫忙你對不對?他們說對。
有些孩子,不是孤兒就是家庭非常窮困的,這些同學心理多少都有偏差,可是如果能這樣想的話,你會覺得自己並不孤單,還有那麼多人在關心我對不對?你就會感覺很溫暖,就會像我剛才講的那個腿殘疾的叔叔一樣,心門就會打開,你的觀念就會不一樣,就會感恩。所以為什麼張老師跟你們講感謝這兩個字,不是只是一個行為,而是在這個行為的過程中,互相學習如何作人做事。我說由這些行動,張老師教你們,你們會學會感恩,會覺得自己在這個社會上還是有很多人在幫助你,你不要光想不好的這一些,你要盡量想這些好的,這樣調整了自己的心態,那你就可以與人為善。在學校裏面每個同學都這樣子做,就會造成一股善良的風氣;學校形成一個氣氛,有了校風以後,就會有人來學習。
——品德問題
張老師又說:第一個我叫大家多說謝謝,第二個多說對不起。我問他們,我說小朋友你們如果在操場上玩的時候,同學互相撞到會怎麼樣?他們說會吵架,會打架。我說我在美國看到兩輛車子相撞,從來沒有見過兩個師傅下車在那邊吵架,弄得整條街交通阻塞的。他們下來都會彼此問,你有沒有受傷?你車子哪邊撞壞了?如果可以和解的,他們自己賠一點錢就和解了,不能和解的就讓員警和保險公司來處理。不像在大陸,下了車就在那邊吵架。然後我跟他們講,可不可以把車子移到路邊去談,不要影響交通,他們就講,這是我們的自由,你管什麼?我說各位同學你們有沒有考慮到,這就是文明的問題,我們中國有五千年的悠久文化,號稱文明古國,可是我們自己反省想一想,我們真的文明嗎?
我再舉個例子,上次有事情到北京,有一位記者約了我要採訪,因為我住在朋友家裏,不好讓記者到人家家裹來,外面又吵雜。那個記者就說,張老師啊!到我家來好不好?我家人都在國外,我一個人住,再把另一位女教
授也約來,就在我們家裹談,這樣子就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我說好。於是
我從朋友家出門,到外面攔計程車,在馬路上攔了兩個小時,我居然上不了
計程車。我說到這裏就問了,各位同學你們猜猜看是什麼原因?他們都猜不
出來。我說早上高峰期空的計程車很少,每當我好不容易攔到車,後面就突
然跑出一個年輕人跳上去,每一次都是這個樣子。我心裏很感慨,我這個老
太婆不能到大陸來生活,因為我搶不過人家。我想因為奥運,北京一直在宣
傳說要有禮貌,可是我自己實際碰到的這個情況,並沒有因為政府的宣傳,
北京的市民就有改進的現象。所以這個問題在哪裏?我說這是品德教育的問
題。
我談到這個事情的時候,旁邊那些領導也在點頭,他們就講張老師說的
確實是這樣,而且很嚴重、很普遍。中央的政策我們抓不到重點要怎麼做,可是今天張老師講的這些確實是可以做到的,只要我們有耐心,堅持來推展
這個方法,對小孩心理會有影響。
我就對他們講,所以我們要表現我們自己的文明。你們說要報答張老師,那你們就要聽張老師今天交代的,好好堅持去做,訓練自己多說“謝謝”,多說“對不起”,多說“請你”。你們請同學幫你做事,遞一張紙給你也好,借個橡皮擦也好,多說個“請”;你加上一個“請”,對方的感覺就不一樣。像現在我們推動和諧社會,我說如果大家都這樣做的話,這個氣氛就變了,所以不需要任何口號,從生活上這些小事情來做起,培養這些孩子們寬容包容的心,能夠謙讓,這樣子的話,整個社會就和諧了。
教育以變化氣質為目的
剛才是由張老師講起的,辦教育是改變氣質,不只是教學生知識,我的
想法,我的經驗,都是一致的。古代書院裏頭,是以創辦的人為標準,例如朱熹在福建辦紫陽書院,是以朱熹為標準,進行人格的教育,對老師有要求,學生要進修,老師也要進修。剛才講的,如果老師自己本身不能修正,空口說白話,對學生的教育就沒有用。
所以老師的問題很大,不是你辦個學校就解決的。你辦孤兒院,辦學校,我始終惋惜你,我也曉得你有這個願力,你的願力是對的,但是你要想改變孤兒的教育很難,孤兒和艱難困苦的孩子,長大了只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非常戚恩這個社會,想辦法做個好人,會報答這個社會,就像你一樣的,千萬人中只有少數幾個;其他一大半以上對社會是埋怨的,你對他再怎麼好,他心裏的根上(下意識)總有埋怨,這一點很難改變的。不僅孤兒教育是這樣,普通的教育也是這樣,這是人性最基本的問題。
教育是以變化氣質為目的,但是變化氣質是非常難的!我教了一輩子,等於說二十幾歲起,就看通看透了這些,可是我沒有放棄,還是朝這個方向
在努力。我為什麼說不敢寫書?譬如大家都講跟我學佛,是否有人有成就我也不知道,我這個話是客氣話,跟大家客氣。我說的幾乎沒有人聽,沒有人真去做的,所以對教育我始終是很灰心,一輩子講教育無用論。孔子的一生,三干弟子,七十二個賢人,但是真正成就的,十來個人而已。釋迦牟尼佛一生也是這樣,儘管經典講的那麼鬧熱,真成就的只有十大弟子。教育是個犧牲,很難有成果;可是雖然如此,它的影響還是非常大。
我現在聽你們幾位講辦學,都是請老師的問題。當然請校長也很難,孔子來給你做校長,你不曉得請不請他,也不知道他會不會答應。所以講到教育,我是深深佩服文中子的,你們沒有讀過文中子的書吧?這裏有幾個同學聽我講過就知道。文中子的名字叫王通,是隋朝人,我們讀《古文觀止》有一篇文章,寫《滕王閣序》的王勃是他的孫子。文中子王通一開始有志於天下,後來不幹了,在隋朝那個階段退下來,講學河西,在山西一帶,培養出初唐開國時期的好幾個文武名臣,譬如房玄齡、杜如晦、魏徵、李靖等,這些都是他的學生。他自己本身不出仕,而把帝王之學教育給學生。他有一部書叫《中說》,很有名。中國三部有中字的書,一個是子思的《中庸》,一個是王通的《中說》,一個是翻譯過來龍樹菩薩的《中論》,都是很特別的書。文中子這三個字的謐號並不是帝王封給他的,是他的弟子們對他共同的尊稱。文中子是繼孔子之後,在隋唐之間承先啟後的一個人,是教育成功的一个人物。
我看你們的報告,都講了一段。
你們缺校長,缺教務主任,我想在湖南、湖北找恐怕很難。大陸教育這五六十年,已經很難改變,很難轉型了。大陸出來的學者很多,人才也很多,但是它的思想教育,在這六十年當中定型了,很難改變。
師才難得
剛才那個同學報告的有一點你注意,她是在偏遠地區辦孤兒院,那邊是
我在抗戰時期經常活動的區域之一。少數民族各有特別的個性,要善於了解
與教育。
所以我過去給你們講課,提到過清初有兩本書,一個《天下郡國利病書》,是顧亭林的著作,第二個《讀史方輿紀要》,是顧祖禹的著作,兩部合稱二顧全書,都是很值得一讀的;裏面把中國每個地方的山川、地理、物產、人情都講到了。
現在我們講請校長,你在湖南、湖北找,恐怕很難。照你這個選法,留
學回來的不願意給你做校長,你們幾位自己都是海歸,叫海歸來他不願意的。土鱉呢?他討厭你是海歸,也難辦。
校方老師:因為我們是私立學校,所以我們在師資的招聘會上遇到非常
非常大的困難,就是成熟的老師不太願意放棄公家的鐵飯碗,到私立學校來
教書。一方面我們提出相當優越的條件來吸引他們,另外一方面我們也招年
輕的,也就是剛畢業的老師來教書。三年下來有一個很深的感觸,就是在教
書上,有經驗的老師跟沒有經驗的老師,在課堂的掌控上實在差別太大了。但是另外一方面,沒有經驗的老師他如果很投入,在一年兩年以後,他帶出
來的班會比有經驗的老師帶出來的班還要好,特別是男的班主任。
那就是說油條還是要嫩一點好,老了就是老油條了,對不對?
校方老師:是。辦了教育以後最深刻的感觸,就是如果從事這個事業的人有這份心的話,確實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看到老師用心帶孩子就很高興。但是老油條有時就會耍大牌啦,好像自己不得了,他的班簡直翻天了。
我們今年要進入第四屆招生。還繼續在找校長,可是很難找。完全不懂教育的,本身有相當大的障礙;但教育出身的,就有前途上的或者其它想法,年輕的會想在公立學校出人頭地。這裏面有一個很大的毛病,就是對私立學校的政策,國家在這一方面目前是不平等的。
世界上很少有人願意一輩子只做老師,很誠懇從事教育的,很少很少,我看到有幾位。其他的若只求職業倒也還好,但有好勝求名的心在,就很難了。
舊教育的教法
剛才講到傳統文化的教育,再給大家提一點,譬如《三字經》《千字文》,你叫他背書,不是會背就算數。我的經驗,還是照舊的方法,背完了默寫。可以買毛筆給他默寫,一方面認識繁體字,另一方面書法也練習了,三樣合在一起做,時間只花一次,其實都會了。毛筆字練好以後,鋼筆字、原子筆字自然漂亮。要用繁體,你們自己買《康熙字典》或者是《辭海》,好像有兩個老師在旁邊,兩本就夠了,來翻、來唸,你自己也跟著很快進步了。沒有別的方法,我這個方法是舊方法,非常快的。照新的辦法是很難,光背還不行,要默寫。
另外,叫他們背詩,背什麼詩呢?重要的都有編出來,比如《笠翁對韻》,要多唱念,然後告訴他們怎麼作對子,“天對地,雨對風,大陸對長空,山花對海樹,赤曰對蒼穹”,這樣把一本書唱歌一樣念下來,一邊默寫,一邊背,很輕鬆。這樣唱起來念誦,將來還可以培養出作詞家、作曲家,作出好聽的文學詞曲藝術。
還有要用珠算、筆算教算數,不是數學哦!算數跟數學有差別的,初步
的加減乘除這個是算數,數學就高一點了,三角、幾何、微積分啊!那個叫
數學。你把初步的算數背來,背什麼呢?先背九九乘法表,都是老的,九九
乘法表背會了,加減乘除也會了。我們這裏有一位老師會教珠心算的。這個會了以後數學很容易上去了。
講英語,暫時先不管英文文法,把普通的英語先認得,會講會寫,這個
會很快。
舊的教法就是這樣。政府規定的課本你不要丟,其他科學的東西,將來
再想辦法在政府規定的課以外加進去,現在還達不到。政府規定的考試,一
樣考啊!我貢獻你們的意見是這樣。你去實驗,我講的這個是舊的辦法,是最快速的成就。
好了,差不多了,今天晚上就是閒談一下,我向諸位同學們請教。
{整理:牟炼}
第二堂
教育要注重文学
我们刚才讲到记忆力。为什么古人喜欢读诗?是增加记忆力的。至少在我,以及我小时候的同学们的经验,文学愈高、诗词愈好,记忆力愈会增强。但现在的人看书不是读书,光用眼睛看,变成近视,不是用脑子在看。昨天提出《礼记》里的《学记》,讲到一个字,“藏”,注意哦!入藏。我当年读书都要背书,老规矩是这样的:父亲也好,老师也好,坐到我们前面,我们站着把书本盖起来就背了。父亲说:“嗯!背得很好,但你是硬记的,没有真的背来。”我很不服气,背得一个字都不差嘛!他说这样会忘记的。我说我没有错啊,父亲回我“是没有背错,但没有入藏”。我听了这就话更不服气,也没有注意。后来因为学了佛学和科学才知道,藏下去、藏在里头叫做入藏,用思想是记忆,这是一个关于脑的问题,古人说用心的心,不是心脏,是要把思想沉下去。
刚才我讲到文学重要,一个时代一个国家,文化的基础在文学。这五六十年当中,中国没有出过一个文学家。譬如别人翻译马克思《资本论》的时候,我二十出头;到我二十四岁看《资本论》时,很痛苦。为什么?普通人在当时看这个是要杀头、枪毙的,但因为我在中央军校当政治教官,管政治的人非懂对方的思想不可,所以不得不读《资本论》。可是我看了下半句忘了上半句,马克思的文字不好,而且《资本论》是用德文写的,更不好翻译,加上翻译的人文学基础也不好,像现在的文章一样都是堆积拢来的。所以我说我们现在没有文学,只有手机上发的黄段子,好像还有点文学的气味,可惜都是黄的,而且愈黄的文学气味愈重些,不黄的倒不行了。你看文化发展到这种程度了。
刚才讲到我带兵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每天过的日子啊!当年抗战的时候,我们在四川,常常看见小客栈一付对子,“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好听吧!文学很美。“鸡声茅店月”,这小客栈不是我们现在的观光旅店,完全是茅草的房子,我们当年带兵住的就是这样,身上衣服里都是虱子,但躺下来就睡觉了,跟牛睡在一起。鸡声,早晨听到鸡叫,大概是寅时了,“人迹板桥霜”。很好的文学,这些句子我们很熟的,也是亲身体验。四川的客栈里还有一个对子,“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天还没有黑,叫你赶快在这里过夜,不要再向前面走了,不然夜里看不见。
还有清人两句诗,我们小的时候读过,“世间何物催人老”,人世间哪些东西把人催老了?“半是鸡声半马蹄”,半是鸡声,每天早晨天不亮,就被晨鸡叫着早起;半马蹄,不管天再冷,擦把脸,骑上马就要走,把人都催赶着老了。这种日子我们过了好几年。现在的人我看也是这样,这个鸡字变成飞机的机,天天要赶飞机,“半是机声”同音的,马蹄两个字我改不了,变成轮胎,平仄不对,就唱不出来了。我们以前是“世间啊……何物……催人老,半是……鸡声啊……半马蹄……”这样用唱诵的。所以古人的诗有画境,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是中国的文学。教育要非常注重文学,所以中国以前讲礼教、诗教的,这个礼乐,乐包括音乐、跳舞、作诗都在内。
化民成俗的师道
注意啊!要晓得中国文化分三道,师道、君道、臣道。师道是超然物外的,所以可以做帝王师;我们称孔子为先圣,也称先师。我说我们有几个老师,除了孔子,还有老子、释迦牟尼都是,耶稣、穆罕默德是副教授。这些圣贤都是我们的老师,是教育家。师道超越了做领袖做皇帝的君道,和做宰相、做好干部的臣道,这三道本来是合一的。中国文化的教育,就是使你走这三条路,教育家走师道,以师道自居。古礼上,皇帝见到老师要下拜,老师不须要拜皇帝的,师道很了不起。我们想要以教育家,以师道自居,在人格的建立上就有所不同。像我们喜欢走这个路线,大丈夫不能立功于天地,不能使国家太平,只好走师道的路。
那么师道的目的是什么?就是传统文化上的“化民成俗”四个字。“化民成俗”是师道的精神,“不朝天子,岂羡王侯”,皇帝也必须要尊师重道。中国几千年讲私人办教育,现在是政府办学校。我常常给同学们讲,从推翻满清帝制以后,拿最好的学校如有名的北大来讲,你们知道北大第一名的同学有几位啊?有哪个人知道第一名是谁的?清华第一名的几十年来有谁啊?他们做出了什么事业?拿上海来讲,你们现在看到每个学校毕业的同学,社会上能立足的、事业做得很好的,或者最有钱的,哪个是名大学毕业的啊?不多吧!不要迷信这个了,教育不是这个道理!不管哪一行业,社会上成名的人士,不一定是从很好的学校出来的。这就是性情,他的禀赋问题了;教育只是一个增上缘,我们做老师的尽量帮他、培养他,使他依靠自己的禀赋站起来,这是教育的目的。
我自己的感想,就像古人的两首诗,你们看看,诗的文学味也很好的:
雨后山中蔓草荣,沿溪漫谷可怜生
寻常岂藉栽培力,自得天机自长成
“雨后山中蔓草荣”,一阵大雨下来,山里头的草就长起来了。这是诗哦!文学哦!我们国家这一百年的命运,遭遇到这样大的一个劫数,就是所谓的雨后山中;而现在青年人、新的一代站起来了。
“沿溪漫谷可怜生”,沿溪满山谷都是草,这些草自然就成长了,那个草好可怜,可是它自己长得很快。我们生命活着,后代青年成长起来,也是非常可怜,靠自己成长。
“寻常岂藉栽培力”,寻常是平常的意思。“岂藉”,哪里是靠人家栽培的力量。世界上长得最快的是草木,平常没有农夫区浇肥料,也没有人管,它也自然成长。
“自得天机自长成”,我的一生自己就有这个感觉,不是谁培养我出来,是我自己成长起来的。其实受教育的孩子们,将来好坏他自己会成长。我很感慨,一般社会上有成的人不一定受过好的教育,当然能受好的教育更好,我们并不否定教育。
还有第二首诗:
自少齐埋于小草,而今渐却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干,直待凌云始道高
“自少齐埋于小草”,你看自己教的学生,看不出他将来的成就,如果有先见之明看到,你真是一个好校长、好老师了。这小小的一棵松树,是跟草种在一起,一起成长的。
“而今渐却出蓬蒿”,很了不起的、几千年的一棵大树,它在草里头慢慢自己长出来。
“时人不识凌云干,直待凌云始道高”,当它和草一齐成长的时候,当时的人,不晓得这棵树将来会长到天那么高,不知道它将来会变成万年的古木;一直要等到若干年以后,它变成大树、冲到天上了,大家看到,哎唷!好伟大,才受万人景仰,有些老百姓还要烧香礼拜,当成神木。
这两首诗就是讲个人的成长,与教育有密切的关系,像我们同学里头有很多人今天都在社会上站起来了。“时人不识凌云干”,当时的人看不出来,“直待凌云始道高”,现在看起来真不错啊!教育就是这个道理。
什么是意 志 精 神
我们对于教育的重点,刚才说过性情,性与情。那什么是思想?学教育的特别要把这一点搞清楚。我先不拿佛学来讲,那个太科学,太细了,就拿我们上古的文化《黄帝内经》讲。其实,《黄帝内经》是我们最古老的医书,《黄帝内经》灵枢篇,注重于经络的,尤其对研究针灸的特别重要。灵枢卷二有个《本神》篇,这个本神的神,不是什么神啊鬼啊,是我们的精神,生命的禀赋是“神”,我们讲这个人有没有精神的“神”。《本神》篇《法风》,法是效法,风是一股气的意思,生命这一口气,我们呼吸的气一断了就死亡。
黄帝问他学医的老师岐伯,什么叫做人的意志精神呢?岐伯回答说,“天之在我者,德也”。上天,这个是代号,生命的本来,我们中国讲的天或者道都是代号,已经切断了迷信的观念,是科学哲学的来源。上面是什么,真讲起来是大科学,“形而上”的。什么叫“形而上”?宇宙万物都有形态、有现象,看得见、摸得着、抓得住的,但生命的本来,最初那个功能叫“形而上”,没有形象的,更不是唯物的;但你说唯心也不对,心跟物都是因它而起的。现在这个问题不谈,太高深了,属于大科学、哲学。
“天之在我者,德也”,这一句话怎么解释呢?中国文化讲“上天有好生之德”,上天给你的,禀赋来的。譬如这两天我们四川大地震,地球里头的气在震动了,这是大科学,可以生人也可以死人。所以“天之在我者,德也”,上天有好生之德。
“地之在我者,气也”,从妈妈肚子里出来以后,我们的生命得以维持,是靠宇宙以内一股能量。这个“气”并不是空气的气哦,也不要看成瓦斯气啊、电气啊,不要搞错了,这是一个代号。生命有一股能量的存在,要注意哦!
“德流气薄而生者也”,这要认得中国古文。像我们当年十几岁在庙子里读书,自己就看懂了,要是你看成其很薄,那就错了。“薄”者,逼迫也,我们小的时候读兵书,“兵薄城下”,这个兵快要到城边,就是用这个薄。“德流”,上天给我们生命是个流动的力量,它是动态的。“气薄”,后天的生命功能随时逼迫着我们的身体。就是这样,我们生命的存在,四个字“德流气薄”,上天给我们生命的功能,地球给我们生命的力量。所以中国文化里头有很多宝贝啊!你古文不好,古书就读不懂。
“故生之来谓之精”,讲到人的身体了。上天给我们生命的功能,地球给我们生命的力量,变成生命的存在,就产生精。精不是男女性交出精的精哦!精就是现在讲的细胞、基因,或者荷尔蒙,我们这里翻译不叫荷尔蒙,叫“激素”,这些都属于精。“故生之来谓之精”,所以老了、病了,人就瘦了,细胞出了问题。
“两精相搏谓之神”,有阴阳气在里头,它是讲唯物了。这个生命有两精,阴精和阳精,每个人本身有阴阳的精。“相搏”,两个互相纠结合拢来,这个力量绞起来就产生神了。所以我们老了,眼睛老花,神不够了。像我现在还可以,因为我晓得养神,养精养神叫保养精神。
“随神往來謂之魂”,腦筋的思想叫做魂,灵魂。在中國文化的靈魂是唯物的嗎?不是,但也不是唯心的,是唯物唯心兩個同体变化來的。随神往來
就是魂,我們思想是魂。所以看古書,或看古代木刻的畫,人死了,這裏出
來一條線,上面靈魂出來了。做夢叫神遊,我們古文講自己做夢,神離開頭
頂去外面,魂出去了,先由腦通到心脏,全身通的,“隨神往來謂之魂”,它跟著這個神跑。以前老一輩子的人,會看老人的生存時問。譬如我有一個
老師,有一次我父親告訴我,你那個老師我看不久之客了。不久之客就是活
不久了,在這個人世做客的時間沒有多久了。我父親對我講,旁邊就有人問
他,你怎麼知道的?我父親說,他的神已經張開了,像花一樣張開了、散了,看到人茫茫然,所以就不久了。這是說“隨神往來謂之魂”。
“並精而出入者謂之魄”,魄是睡着了的那個氣,我們睡著了身體還在
動,會呼吸,呼吸同肺很有關係,這個叫做魄。魂魄是兩件事,你要研究中
國字的不同哦!它們归于哪一类呢?归于鬼神這一类。什麼叫鬼神呢?往下
面去的叫做鬼,向上冲的叫神。鬼字旁邊有個云字的叫魂,鬼字旁邊有個白字的,一股氣,叫魄,就是呼吸,就是心臟跳動。你們如果看過死人,到醫
院裏看到快要死的人,他那呼吸,呵!呵!呵(急促狀),就是他的魄快要散了,呼吸快要完了;它同呼吸關係很大。
“所以任物者謂之心”,中國文化中,精、氣、神、心是分開的,這個
心不是講心臟哦!你把它當心臟看就錯了。心,就是我們能夠思想、能夠記
憶、能夠作用的能,用一個代號叫做心。你看我們中國的心字很有意思吧!
黑板上寫的這個心字,同我們心臟解剖出來一樣的,心窩子這裏有個窩窩,空的嘛!像半個月亮一樣向上,上面沒有東西,裏頭也是空的。另有三點在
外面,這三點是什麼?精、氣、神,這就是心了!我今天告訴你的是古文對
文字的解釋,如果把這個心當成心臟就錯了,如果要當心臟,就要兩個字連
起來,心字加個臟字,才是心臟。
“心有所憶謂之意”,你們辦教育要注意,教育兒童增強記憶,心要寧
靜,我現在重點給你講這個。心隨時憶念,所以要你背書,要你背來。你們
同學說我記憶力強,我現在比以前還更強,強在哪裏?心有所忆,一個好的句子或者是好的問題,我留意了又留意,記了又記,是自己叫自己,不是叫
腦,是叫自己這個主子你不要忘記了。怕忘記了就反覆記,可是還需要幫忙
的。他們跟我比較久了,他們知道的,有時我夜裏想到東西要寫,明天要打
字,就趕快記下來,有時候電燈关了,我拿一張紙閉著眼睛就寫了,懶得開
燈。為什麼?萬一有一天老了瞎了也要寫嘛!大概意思畫出來。你問他們,
我怕打擾別人睡覺,經常寫好了放在門下面,他們隔天一開門就看見了,曉
得這個要打字出來。不像你們記憶力散亂,一天到晚在玩,自己又都在鬧情緒,沒有恢復到先前的記憶。心有所憶,是回憶,隨時回想這一句話。譬如我經常要背,“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已經有記憶就不要這個意志了,這個意志是分析的,能記憶就已經不需要分析。“心有所憶謂之意”,意跟心不同的哦!
“意之所存謂之志”,人要立志,很堅定的意志。學醫的人,不管中醫西醫,希望病人跟你配合,怎麼配合?告訴病人:放心,一定會好!增強他求生的意志。所以醫生曉得這個病人救不了,但還會告訴他,“沒有問題的,沒有問題”,然後轉過來跟他家裏的人講,“不行啊!準備後事吧!”不能給他聽到,你要保存他那個求生的意志,給他希望,使他堅強。
“心有所憶謂之意,意之所存謂之志”,意永遠保存着,謂之志,志跟意是這樣的差別。中國字心字上面加個士,士是知識分子、讀書人,受過文武教育的叫做士,士的心叫做志,堅定的意志,“我要這樣做”的意志。
“因志而存變謂之思”,思和想兩個不同。你看中國上古的醫書裏就有,並不是佛學來了以後才有的,可是一般的醫生不讀這些,可惜啊!所以醫學
不會再高明了。一個好的醫生,他的意志、記憶、分析,一定很堅強。因志
而存變,知道內在的變化叫做思,這個是思想的思,不是想,想是粗的。思
是很細的,所以我們文學上叫“沉思”。科學家發明,哲學家研究邏輯,都
是“因志而存變謂之思”。
“因思而遠慕謂之慮”,大學之道講,安而後能慮,慮包括了思想,這
和佛學不同了,它是科學的。因你的意志而存變,心里有這個觀念求變化,是思想來的,因思想考慮很多,很細密,這個叫做慮。這個慮字呢?老虎的頭,再下面是田,就表示這個身體的中心在胃這裏,放在心裏頭。所以這個
慮,是很內在的思慮。
“因慮而處物謂之智”,智慧是最高的,它不是思想來的。因慮,因為他內在的思慮,研究這個問題,譬如我們講,你要考慮考慮,我們中國話都是這裏來,叫人家多想多研究,考慮完了,不用思想,不用意志,忽然一個靈光發現,那是智慧。所以智慧不是思想出來的,也不是心出來的,是神出來的,這又回到神了,所以說智慧可以通神。
這些就是告訴大家,教育是這樣的道理。這裏講“心、意”,還沒有講
到佛學的“心意識”,佛學講的心意識就包括後面的智慧了,那個就是認知
科學,生命科學。
“心有所憶謂之意,意之所存謂之志,因志而存變謂之思”,我大概這
樣帶領大家研究一下古文,讀一下,它的內容很深的,你們自己背來,去研
究。
“因思而遠慕謂之慮,因慮而處物謂之智”,處物,就是對付萬物、對待世間人,如此能夠做事了,這是智慧之學,教育的目標在這裏,教育的作用也在這裏。
所以我一開頭就叫大家不要光憑興趣辦學,不管你是出錢的創辦人,還
是校長、老師,你本身必須要投入進去。不是說我辦個學校名望很高,那開
個豆腐店也不錯啊!何必辦學校呢?再不然開個按摩店也很好,每次給人家
按一下也可以拿五十塊錢啊!
好,我們今天先講到這裏。粗淺的貢獻大家這一點意見,很多想講的話一時講不完,謝謝。
第三堂
辦教育的人們
——教導孩子感恩
張老師說她的經驗,她說:
我跟同學們說,第一個從你的生活上做起,你們會不會說“謝謝”?會
不會說“請你”?會不會說“對不起”?都會。我說你們有沒有想到,我們
要常常說謝謝。他們就說,我們也有說過謝謝。
後來我就跟旁邊的那些領導講,我說各位在座的領導,你們要注意到我
隨時隨地在說謝謝。他們就點頭。在吃飯的過程中,服務生端水來、換個盤
子,都說謝謝,那整個桌子上就我一個人在說謝謝。可是我發現服務生很開
心。所以我就跟那些小朋友講,我說我們不要光想說人家該為我們做什麼?
人家幫我們做的事情,我們都要感謝。一般都認為說我付錢來吃飯,沒有道
理跟他謝謝。可是我們要從另外一個角度想,他幫我們做了事情啊。我說大
家要時時用這個方法提醒自己,訓練自己多說謝謝。
我舉個例子,我住的那個小區,後面有個擦鞋、修鞋的鞋匠,有時候我
拿著皮鞋去擦,擦了以後我說,謝謝你,你辛苦了!那個擦皮鞋的是個年輕
人,三十來歲,我對他講了謝謝以後,他瞪著眼睛看我,說我可不可以跟你
談談。我想是不是我說那聲謝謝對他心理有什麼觸動,結果他就搬他的小凳
子讓我坐,他一站起來的時候,我看到他是個殘疾的人。他說我從小就小兒
麻痺,行動不方便,所以在外面常受到欺負,而且人家對我非常歧視,我心
裹對我母親很懷恨,恨我母親為什麼要把我生得殘疾,我恨這個社會為什麼
要瞧不起我。他說今天我賺你的錢,應該我跟你說謝謝,你怎麼反而跟我說
謝謝呢?
後來我就告訴他,我說我非常敬重你,我在外面看到很多不殘疾的人,他們在討錢,甚至是假裝殘疾來乞討。你雖然有殘疾,沒有向人家乞討,你以擦皮鞋來維生對不對?我說這就是你做為社會的一分子,對你個人負責,對社會負責,你沒有把自己變成社會的累贅或渣子,這一點我很敬重你。再
一個,我從你擦的這個鞋子上來看,你把鞋擦得很乾淨,連鞋底都擦得乾乾
淨淨的,可見你對你的工作非常專心,是用心在做事情,從這一點就可以看
出,你不是應付客人,隨便騙客人的錢,你是真心的把這個事情做好,也就
是說,你對你的工作負責,對不對?我說這一點我也非常敬重你。第三點,因為你把我的鞋擦得很乾淨,我穿在腳上很開心,你讓我開心就是對我做好
事,所以你不要以為說做好事要錢來做。我說你只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使
人家開心就是做好事了,所以我要謝謝你。同樣的因為我謝謝你,你也很開
心,你今天跟我講的這些話表示你心理有很多障礙。
他說是啊!他說我聽了你的話心裏面很震撼,而且我很感動,我覺得還
是被人尊重的,不是說被人家歧视。我說,所以一件事情要從各個角变來看,你認為說你收了我的錢應該跟我說謝謝,可是我不從這個角度看,我從另外一個角度看,你把我的鞋擦得很漂亮,讓我很開心,所以我應該謝謝你,我從這個角度看的話,就處處在尊重人家,處處在為人家著想,處處在製造一個很快樂的氣氛。我說大家都從這種角度來看事情的話,我相信這個社會就很詳和。所以我說你不要認為自己殘疾,你今天有這種感覺是不是心裏很溫暖?他說對。我說你的心現在很溫暖,你的心門在打開,就是你以前的心胸很瘀塞,現在你是不是覺得很鬆了,好像要打開的樣子?他說是這種感覺。我說你的心門一打開,視野就不一樣,觀念也會改變,你看事情就會從好的角度來看,而不會去鑽牛角尖。你一時鑽牛角尖就會埋怨這個埋怨那個,對人很不服氣,就會恨人家。我說你同樣過一輩子,快快樂樂的過也是過,整天愁眉苦臉怨恨也是過,你為什麼不快快樂樂的過?我說你碰到一次這樣的人,可以影響你的生命觀念,在我來講我就覺得功德無量,所以我也希望你們可以想一想張老師今天跟你們說的話。
我舉出這個例子跟那些同學們講。我說同學們你們在學校,要用這個方
法來訓練自己,告訴自己說那些事是他人為我做的,不要想說這些事是他的工作,他幫你端一杯水,或者同學們幫你遞一張紙,或借個東西給你,你都要隨時說謝謝,而且要很真心的感謝。這樣的話,每天晚上睡覺前你回想一下,今天說了多少的謝謝?我說你一定說了很多謝謝,你說了很多謝謝,就表示有很多人幫忙你對不對?他們說對。
有些孩子,不是孤兒就是家庭非常窮困的,這些同學心理多少都有偏差,可是如果能這樣想的話,你會覺得自己並不孤單,還有那麼多人在關心我對不對?你就會感覺很溫暖,就會像我剛才講的那個腿殘疾的叔叔一樣,心門就會打開,你的觀念就會不一樣,就會感恩。所以為什麼張老師跟你們講感謝這兩個字,不是只是一個行為,而是在這個行為的過程中,互相學習如何作人做事。我說由這些行動,張老師教你們,你們會學會感恩,會覺得自己在這個社會上還是有很多人在幫助你,你不要光想不好的這一些,你要盡量想這些好的,這樣調整了自己的心態,那你就可以與人為善。在學校裏面每個同學都這樣子做,就會造成一股善良的風氣;學校形成一個氣氛,有了校風以後,就會有人來學習。
——品德問題
張老師又說:第一個我叫大家多說謝謝,第二個多說對不起。我問他們,我說小朋友你們如果在操場上玩的時候,同學互相撞到會怎麼樣?他們說會吵架,會打架。我說我在美國看到兩輛車子相撞,從來沒有見過兩個師傅下車在那邊吵架,弄得整條街交通阻塞的。他們下來都會彼此問,你有沒有受傷?你車子哪邊撞壞了?如果可以和解的,他們自己賠一點錢就和解了,不能和解的就讓員警和保險公司來處理。不像在大陸,下了車就在那邊吵架。然後我跟他們講,可不可以把車子移到路邊去談,不要影響交通,他們就講,這是我們的自由,你管什麼?我說各位同學你們有沒有考慮到,這就是文明的問題,我們中國有五千年的悠久文化,號稱文明古國,可是我們自己反省想一想,我們真的文明嗎?
我再舉個例子,上次有事情到北京,有一位記者約了我要採訪,因為我住在朋友家裏,不好讓記者到人家家裹來,外面又吵雜。那個記者就說,張老師啊!到我家來好不好?我家人都在國外,我一個人住,再把另一位女教
授也約來,就在我們家裹談,這樣子就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我說好。於是
我從朋友家出門,到外面攔計程車,在馬路上攔了兩個小時,我居然上不了
計程車。我說到這裏就問了,各位同學你們猜猜看是什麼原因?他們都猜不
出來。我說早上高峰期空的計程車很少,每當我好不容易攔到車,後面就突
然跑出一個年輕人跳上去,每一次都是這個樣子。我心裏很感慨,我這個老
太婆不能到大陸來生活,因為我搶不過人家。我想因為奥運,北京一直在宣
傳說要有禮貌,可是我自己實際碰到的這個情況,並沒有因為政府的宣傳,
北京的市民就有改進的現象。所以這個問題在哪裏?我說這是品德教育的問
題。
我談到這個事情的時候,旁邊那些領導也在點頭,他們就講張老師說的
確實是這樣,而且很嚴重、很普遍。中央的政策我們抓不到重點要怎麼做,可是今天張老師講的這些確實是可以做到的,只要我們有耐心,堅持來推展
這個方法,對小孩心理會有影響。
我就對他們講,所以我們要表現我們自己的文明。你們說要報答張老師,那你們就要聽張老師今天交代的,好好堅持去做,訓練自己多說“謝謝”,多說“對不起”,多說“請你”。你們請同學幫你做事,遞一張紙給你也好,借個橡皮擦也好,多說個“請”;你加上一個“請”,對方的感覺就不一樣。像現在我們推動和諧社會,我說如果大家都這樣做的話,這個氣氛就變了,所以不需要任何口號,從生活上這些小事情來做起,培養這些孩子們寬容包容的心,能夠謙讓,這樣子的話,整個社會就和諧了。
教育以變化氣質為目的
剛才是由張老師講起的,辦教育是改變氣質,不只是教學生知識,我的
想法,我的經驗,都是一致的。古代書院裏頭,是以創辦的人為標準,例如朱熹在福建辦紫陽書院,是以朱熹為標準,進行人格的教育,對老師有要求,學生要進修,老師也要進修。剛才講的,如果老師自己本身不能修正,空口說白話,對學生的教育就沒有用。
所以老師的問題很大,不是你辦個學校就解決的。你辦孤兒院,辦學校,我始終惋惜你,我也曉得你有這個願力,你的願力是對的,但是你要想改變孤兒的教育很難,孤兒和艱難困苦的孩子,長大了只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非常戚恩這個社會,想辦法做個好人,會報答這個社會,就像你一樣的,千萬人中只有少數幾個;其他一大半以上對社會是埋怨的,你對他再怎麼好,他心裏的根上(下意識)總有埋怨,這一點很難改變的。不僅孤兒教育是這樣,普通的教育也是這樣,這是人性最基本的問題。
教育是以變化氣質為目的,但是變化氣質是非常難的!我教了一輩子,等於說二十幾歲起,就看通看透了這些,可是我沒有放棄,還是朝這個方向
在努力。我為什麼說不敢寫書?譬如大家都講跟我學佛,是否有人有成就我也不知道,我這個話是客氣話,跟大家客氣。我說的幾乎沒有人聽,沒有人真去做的,所以對教育我始終是很灰心,一輩子講教育無用論。孔子的一生,三干弟子,七十二個賢人,但是真正成就的,十來個人而已。釋迦牟尼佛一生也是這樣,儘管經典講的那麼鬧熱,真成就的只有十大弟子。教育是個犧牲,很難有成果;可是雖然如此,它的影響還是非常大。
我現在聽你們幾位講辦學,都是請老師的問題。當然請校長也很難,孔子來給你做校長,你不曉得請不請他,也不知道他會不會答應。所以講到教育,我是深深佩服文中子的,你們沒有讀過文中子的書吧?這裏有幾個同學聽我講過就知道。文中子的名字叫王通,是隋朝人,我們讀《古文觀止》有一篇文章,寫《滕王閣序》的王勃是他的孫子。文中子王通一開始有志於天下,後來不幹了,在隋朝那個階段退下來,講學河西,在山西一帶,培養出初唐開國時期的好幾個文武名臣,譬如房玄齡、杜如晦、魏徵、李靖等,這些都是他的學生。他自己本身不出仕,而把帝王之學教育給學生。他有一部書叫《中說》,很有名。中國三部有中字的書,一個是子思的《中庸》,一個是王通的《中說》,一個是翻譯過來龍樹菩薩的《中論》,都是很特別的書。文中子這三個字的謐號並不是帝王封給他的,是他的弟子們對他共同的尊稱。文中子是繼孔子之後,在隋唐之間承先啟後的一個人,是教育成功的一个人物。
我看你們的報告,都講了一段。
你們缺校長,缺教務主任,我想在湖南、湖北找恐怕很難。大陸教育這五六十年,已經很難改變,很難轉型了。大陸出來的學者很多,人才也很多,但是它的思想教育,在這六十年當中定型了,很難改變。
師才難得
剛才那個同學報告的有一點你注意,她是在偏遠地區辦孤兒院,那邊是
我在抗戰時期經常活動的區域之一。少數民族各有特別的個性,要善於了解
與教育。
所以我過去給你們講課,提到過清初有兩本書,一個《天下郡國利病書》,是顧亭林的著作,第二個《讀史方輿紀要》,是顧祖禹的著作,兩部合稱二顧全書,都是很值得一讀的;裏面把中國每個地方的山川、地理、物產、人情都講到了。
現在我們講請校長,你在湖南、湖北找,恐怕很難。照你這個選法,留
學回來的不願意給你做校長,你們幾位自己都是海歸,叫海歸來他不願意的。土鱉呢?他討厭你是海歸,也難辦。
校方老師:因為我們是私立學校,所以我們在師資的招聘會上遇到非常
非常大的困難,就是成熟的老師不太願意放棄公家的鐵飯碗,到私立學校來
教書。一方面我們提出相當優越的條件來吸引他們,另外一方面我們也招年
輕的,也就是剛畢業的老師來教書。三年下來有一個很深的感觸,就是在教
書上,有經驗的老師跟沒有經驗的老師,在課堂的掌控上實在差別太大了。但是另外一方面,沒有經驗的老師他如果很投入,在一年兩年以後,他帶出
來的班會比有經驗的老師帶出來的班還要好,特別是男的班主任。
那就是說油條還是要嫩一點好,老了就是老油條了,對不對?
校方老師:是。辦了教育以後最深刻的感觸,就是如果從事這個事業的人有這份心的話,確實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看到老師用心帶孩子就很高興。但是老油條有時就會耍大牌啦,好像自己不得了,他的班簡直翻天了。
我們今年要進入第四屆招生。還繼續在找校長,可是很難找。完全不懂教育的,本身有相當大的障礙;但教育出身的,就有前途上的或者其它想法,年輕的會想在公立學校出人頭地。這裏面有一個很大的毛病,就是對私立學校的政策,國家在這一方面目前是不平等的。
世界上很少有人願意一輩子只做老師,很誠懇從事教育的,很少很少,我看到有幾位。其他的若只求職業倒也還好,但有好勝求名的心在,就很難了。
舊教育的教法
剛才講到傳統文化的教育,再給大家提一點,譬如《三字經》《千字文》,你叫他背書,不是會背就算數。我的經驗,還是照舊的方法,背完了默寫。可以買毛筆給他默寫,一方面認識繁體字,另一方面書法也練習了,三樣合在一起做,時間只花一次,其實都會了。毛筆字練好以後,鋼筆字、原子筆字自然漂亮。要用繁體,你們自己買《康熙字典》或者是《辭海》,好像有兩個老師在旁邊,兩本就夠了,來翻、來唸,你自己也跟著很快進步了。沒有別的方法,我這個方法是舊方法,非常快的。照新的辦法是很難,光背還不行,要默寫。
另外,叫他們背詩,背什麼詩呢?重要的都有編出來,比如《笠翁對韻》,要多唱念,然後告訴他們怎麼作對子,“天對地,雨對風,大陸對長空,山花對海樹,赤曰對蒼穹”,這樣把一本書唱歌一樣念下來,一邊默寫,一邊背,很輕鬆。這樣唱起來念誦,將來還可以培養出作詞家、作曲家,作出好聽的文學詞曲藝術。
還有要用珠算、筆算教算數,不是數學哦!算數跟數學有差別的,初步
的加減乘除這個是算數,數學就高一點了,三角、幾何、微積分啊!那個叫
數學。你把初步的算數背來,背什麼呢?先背九九乘法表,都是老的,九九
乘法表背會了,加減乘除也會了。我們這裏有一位老師會教珠心算的。這個會了以後數學很容易上去了。
講英語,暫時先不管英文文法,把普通的英語先認得,會講會寫,這個
會很快。
舊的教法就是這樣。政府規定的課本你不要丟,其他科學的東西,將來
再想辦法在政府規定的課以外加進去,現在還達不到。政府規定的考試,一
樣考啊!我貢獻你們的意見是這樣。你去實驗,我講的這個是舊的辦法,是最快速的成就。
好了,差不多了,今天晚上就是閒談一下,我向諸位同學們請教。
(整理:牟炼)
三、对学生家长研修班讲话
(二○○九年十月九日至十一日)
第一堂
諸位家長第一次見面,我們就都不客套了。很抱歉我這幾天眼睛不大好,正在治療當中,看大家看不清楚。古語有一句話叫做“霧裏看花”,我現在的眼睛看一切東西,就像在雲霧裏頭看花一樣,只有個影像而已。
亂世出聖人
我看到我們這裏為大家安排了靜定的課程,這件事情我要特別聲明一下,靜定不是修道,也不是學佛,而是中國傳統文化幾千年來,對於自己人生修養最基本的一個東西。在兩千多年前,這個階段奇怪得很,東西兩方都出了聖人。中國有老子、孔子,印度有釋迦牟尼,歐洲有蘇格拉底,這個階段是出聖人的階段。差不多在同一個世紀當中,像太陽一樣,白天從東方升起,晚上就到了西方。我們現在是二十一世紀,如果拿這個觀點去研究一百多年來世界的歷史,那是非常有趣的。
我們現在叫這些古人為聖人,在我的觀點看來,凡是時代最亂、最衰敗的時候,就會出聖人。所謂聖人也不過是時代的醫生,整個時代有病了,就
會出現了不起的人做醫生,治時代的病,也是治人類的病。我這個觀點差不多是個定律了。再回過來看東西方的歷史文化,一個時代衰亂到極點就會出聖人,出現了不起的人。其次就出英雄,英雄比聖人差多了,英雄是征服世界,雖然也有安定的作用,但不及聖人,不是根本之道。聖人不想征服世界,只想使世界人類能夠平安。
我們現在在這裏靜坐,就是求證自己身心的一個修養,這是中國文化從上古開天闢地以來,一直流傳下來的。大家都聽過四書五經,我們第一部講歷史的書叫《書經》,也叫《尚書》,裏頭講上古文化,自黃帝以後,唐堯、虞舜、大禹,這三代我們歷史上稱為“公天下”。因為這三代的政治文化正如現代人所講的民主、自由,雖然有君王,但是唐堯、虞舜、大禹這些君王是公眾選出來的。那時候不叫民選,叫推舉,由老君王讓位給大家推舉出來的人。唐堯傳位給舜,虞舜傳位給大禹,大禹治水,使中國農業社會打好了基礎,這三代叫做禪讓的時代。所謂禪讓,在古文是四個字,“推位讓國”,自己年紀大了,覺得沒有餘力,不能有所貢獻了,就選拔另一個人出來接手。
唐堯選拔了大舜,舜是孝子,你們講兒童教育要注意哦,唐堯、虞舜、大禹這三代的家庭都是問題家庭。唐堯是聖人,可是他的兒子“丹朱下肖”,作人不像樣叫做不肖。舜的父親也是一個亂七八糟的人。古來聖人、孝子、忠臣,多半是出在有問題的家庭。譬如我們講二十四孝中的孝子,你聽二十四孝好像很了不起,你研究一下,二十四孝都是出在有問題的家庭。正如《老子》的兩句話,“六親不和有孝慈”,家庭有問題才出孝子,為什麼要求要有孝子啊?家庭沒有問題自然各個都是孝子嘛!不用再特別要求有個孝子。“國家昏亂有忠臣”,為什麼需要忠臣啊?一定是國家出了問題,國家不出問題每一個都是忠臣嘛!所以老子的話講得很徹底,“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你看歷史上許多人物就是這樣出身。
我講到這兩句話,同時也告訴各位家長們,不一定要望子成龍。我常常說家長們有罪過,把自己一生的缺點、遺憾都拿來要求自己的後代,加強他的負擔,這是很罪過的。我本身很感謝我的父母,只管著我不要亂來,不要求我別的,甚至還要求我不要讀書、不要出去做官。我的祖母、我的父母都
是這種想法,只要我規規矩矩作個人,有口飯吃。我是獨子,沒有兄弟姊妹,可是我硬要出來到處遊學,他們也沒有堅決反對。
十六字心法
因為講到聖賢,前面這一段把話扯開了,現在講回中國傳統三代關於靜定的修養。堯傳給舜,舜傳給禹,把國家交下來,這是公天下。大禹死前也
想推位讓國,可是找不到合適的人。大禹死了以後,全國人民把他的兒子启
推舉出來,大禹以後從此變成家天下,一代一代傳下來。所以我們中國文化
推崇的,是三代以上主張的公天下,你看孔子、孟子,儒家、道家,隨便哪
一家,都是推崇公天下的。
堯、舜、禹三代除了傅承國家政權以外,也傳心法,這個心法就是我們說的修養,怎麼樣修心養性,也就是靜定的道理,不要看到靜定就認為是學佛修道,在中國文化中,修心養性的方法簡稱叫心法,由唐堯傳給大舜,大
舜傳給大禹。他們傳位的心法只有十六個字: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人心惟危”,現在國家給你去管了,你要注意啊,世界的人心是很危
險的,人的心理有善惡,是相對的,不善則惡,所以說“人心惟危”。古文
很簡單,中國文字幾千年保存下來,幾個字就包涵了很多的內容。“道心惟微”,你做皇帝要修養自己。做家長也同做皇帝一樣,要先修養自己,修養
自己心性的學問,太難了。“微”,你看不見摸不著的,自己的思想情緒太微妙了,這個微是代表微妙。等於印度釋迦牟尼佛的佛經翻譯過來,什麼叫
做微?“不可思議“,你不能想像,也不能討論,我們這個心性的活動、這個思想情緒是摸不著、看不見的。在古文是那麼簡單的兩句話,傳位時就告
訴繼位的人:你注意哦,做國家的領袖,“人心惟危,道心惟微“,要找出自己修養中不可思議的那個道德方面的功能。
“惟精惟一”,這是本身內在修養的工夫了,你心念不要亂,萬事要很精到。這個精字解釋起來很難,你看到的是精神的精,但什麼叫精?我們小的時候讀書,同學們講笑話,什麼是精啊?吃了飯就精嘛,為什麼?青字旁邊一個米嘛,飯吃飽了就精了,這是小時候我們同學講的笑話,因為精字很難解釋。我們都曉得精細,這個講起來容易明白,“惟精惟一”,修養方面是唯一,心性自己要專一,要是有一點不小心,我們這個心性就容易向惡,向壞的路上走。後來佛學傳過來,古代禪師也有兩句話,“染緣易就,道業難成”,社會的環境、外界物質的誘惑,容易把我們自己清明自在的心性染污了,一個人學壞很容易,就是染緣易就。“道業難成”,自己回過來想求到惟精惟一这個修道的境界,很難成功,太難了。這是借用佛學的話,解釋我們自己上古傳統文化的“惟精惟一”。
“允執厥中”,善與惡,是與非,好與壞,對與不對,世界上一切的事情都是相對的。譬如剛才我來以前,那位李老師給我唸一篇家長的報告,講做善事、做事業的辛苦。其实,善與惡是相對的,我們沒有智慧做事情,有时候因善因而得惡果,做善事變成很壞的結果;有時候無意做了一件不大對的事情,卻有很好的結果。這個裏頭的道理太難了,作人處事,並不是一定說作好人就對了,那世界上好人都對了,壞人都不對了嗎?不是這樣。治理國家、作人做事、講自己的修養,都很難,所以要“惟精惟一,允執厥中”,把握中道。要治天下,有時候要用看似不善的方法來做,如何用看似不善的方法達到善的目的呢?這個是智慧了。
這四句心法就是堯傳給舜、舜傳給大禹的三代修養的口訣,出自《書經》裏頭的《大禹謨》,謨就是謀略,也就是現在國家重要的文告。
堯傳位給舜時,自己已經一百歲了;大舜傳位給大禹的時候,也快要一
百歲了。因為大禹治水有功,大舜把國家傳給了他,自己渡過長江,到湖南、廣西去了。現在歷史上還有一個疑案,大舜據說死在湖南九嶷(yí)山一帶,究竟死了沒有?道家的《神仙傳》上說他在這裏成仙了。
舜的兩個太太娥皇、女英是堯的女兒,她們為了找舜,就過了長江來到湖南,準備到廣西尋找大舜,結果得知丈夫死在湖南。湖南洞庭湖有一種竹子叫湘妃竹,傳說是娥皇、女英為了思念丈夫,在那裏哭啊!淚都流乾了,淚水流到這個竹子上,留下斑斑的痕跡,所以這種竹子叫做湘妃竹,故事很美。後來道家的書上說,她們兩姊妹死後變成了湘君,管理洞庭湖。這些都
是無法考證的神話故事,但是你仔細研究,透過它的內容,裏面有高深的道
理。
孔子一生的修養
我現在閒話講多了,不要離開本題,不要把靜定看成學佛修道,它是講
身心的修養,過去是這樣傳下來十六個字。
到了春秋戰國的時候,天下亂了,那個時候不但中國亂,印度、歐洲也r> 在亂,都一樣的。因為我們現在的人書讀不多,只知道中國有春秋戰國,那個時候的歐洲,一樣是混亂的時代,印度也是,這個地球的命運是很有意思的。這個時候,孔子出來整理了中國幾千年來的古書,集中起來叫做六經,現在我們傳下來的有五經。比如《诗經》,社會亂的時候老百姓心裏有許多講不出來的話,就用唱歌啊、作詩啊,來諷諫政治。孔子整理的時候,有些太低俗的不要了,把好的集合起來叫《國風》,代表某一個地區的風氣,某個時代的情緒。
孔子整理了《詩》、《書》,《書》就是剛才我講的《書經》,是中國第一部重點記錄歷史文告的書,記載了心法的傳統。最後孔子自己著一部書叫《春秋》,講春秋時候天下變亂的歷史,是他記的賬,只記賬哦!譬如說“二零零玖年,秋天,太湖大學堂跟大家聚會”,孔子只這樣記,至於內容是什麼,沒有寫。他後來的學生,根據孔子的記載加以發揮,再記下詳細的內容,就有了《左傳》、《公羊傳》、《穀梁傳》這三傅。
從傳心法講到孔子,孔子用一段話講自己心性的修養,你們注意哦,心性修養很難,不像佛家、道家講打坐、飛升,沒有這個事。孔子一輩子做學問,他說:“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十五歲就曉得立志了。孔子是個孤兒啊!生活環境很可憐的,年輕時很辛苦,父親早逝,家裏很窮,他什麼最苦的差事都幹過。聖人是從苦難中磨鍊出來的,你們諸位太幸福了,每個孩子都是皇帝、都是公主,哪有這麼好的?我小時候都沒有經驗過這麼好的生活,我
也是自己磨鍊出來的啊!同樣的道理,孔子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十五歲立志求學,“三十而立”,到三十歲確定了學問、人生的道德修養是這個樣子,真正站起來。
從十五歲到三十歲,這十五年間,孔子痛苦得不得了,所以他說自己三十而立,這個人生磨練出來的學問,在三十歲確定了。“四十而不惑”,三十歲確定做修養的學問、磨練自己,有沒有懷疑?有懷疑,搖擺不定的。自己生活的經驗,有時候明明做了好事,卻得了很壞的結果,很受不了;有時候心裏反動,就要發脾氣了。所以古人有兩句話,“看來世事金能語,說起人情劍欲鳴“,這兩句話怎麼講?看來社會上只有錢會講話,大家只要送錢就好了,拿錢給人家就一切好辦,”看來世事金能語“,要做官拿錢去買。“說到人情劍欲鳴”,講到人的心理啊,刀劍就要拿出來殺人了,世上人心太壞了,會氣死人的。我引用這兩句話是說明孔子三十而立,再加十年用功作人,十年讀書,十年修養,“四十而不惑”,才决定要做一個好人,下能做壞人。雖然“三十而立”,但看法還會有搖擺,可見修養之難啊!
四十而不惑,再加十年作人做事,“五十而知天命”,這才曉得宇宙觀、曉得人生命的意義和價值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我們人怎麼會生出來?人為什麼生來是男是女?為什麼在同樣的環境,每人的經歷統統不同?為什麼有的人一輩子很享受,有的人永遠很痛苦?這裏頭有個道理,“五十而知天命”,換句話說,孔子講自己到五十歲才曉得宇宙萬有有個本能的因果規律的作用,都是十年十年的磨練。
再加十年的修養磨練,“六十而耳順”。我們小的時候讀書,老師講的也聽不懂,同學們講笑話,什麼叫耳順?有同學告訴我,孔子以前大概耳朵聽不見,到六十歲挖耳朵挖通了,這是小時候同學們講的笑話。其實耳順就是看一切好的、壞的,聽人講話對的、不對的,聽來都很平常,都沒有什麼,就像做飯一樣,修養的火候到家了,好人當然要救,壞人更要救,這是耳順,“六十而耳順”。
再加十年,“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得道了。你們現在教孩子們讀古書,看看孔子幾十年的修養,到七十以後,他真正的大徹大悟了,是這麼一個過程。
大學提出的方法
我現在為什麼提到孔子一生的修養呢?他死後,繼承他心法的弟子是曾參,曾子作了一篇文章叫《大學》,我前些年出了一本《大學微言》,就是講這個。現在好像很多人提倡讀古書,今天有家長帶來一本書,叫什麼《私塾手冊》,裏面收錄我講的話,但我根本沒有講過,這是不對的。而且現代人為什麼要提出私塾兩個字啊?這很奇怪。要知道我們推翻滿清到現在只有九十幾年,還差兩年到一百年。這是把歷史分一個階段,因為民國元年以前都是帝王政治。
推翻滿清以後,民國元年開始,我們學西方文化的政治體制、教育體制,成立了教育部,把所有的教育由國家包辦,推行普及教育。所以學校是國家辦的,如果私人家庭辦學,就叫“私墊”,政府會干涉你。過去没有“私塾”,私人辦學叫“蒙館”,“私塾”是學西方文化體制改制來的通行名稱。中國過去幾千年的教育,政府沒有出過一毛錢,都是老百姓自己家裏開“蒙館”教出來的,不用登記申請,因為政府不干涉,而社會公認、許可。現在為什麼寫一本書叫做《私塾手冊》,為什麼要跟時代來對立?妨礙自己幹嘛呢?這個不通嘛,從書名就不通,還亂出書,會害死人的。而且還說引用了我講的話,我沒有講過私塾了不起的話啊!我雖不同意現代教育的體制,但現在我在搞教育,可是我有遵守時代法令,登記備案的啊!我們自己的國家、自己的政權,不管這個政權怎麼樣,將來交給歷史去評論就好,我們做當代的人,就要遵守當代政府的法令,遵守當代社會的規則,要改變也是慢慢的改變,非辦私塾不可是行不通的。而且現在兒童讀經也在亂讀,把孩子讀壞了。
現在我們回過來講曾子。曾子受孔子的教導,著了一本書叫《大學》,你們都讀過的。大學是大人之學、成人之學,就是講身心修養,這就是中國教育的基本。我常說我們這一百年來,教育沒有方向也沒有目的,究竟想把我們的孩子教成什麼樣子?沒有一個方向、沒有一個目標,方法也有問題,所以我們要重新思考。像《大學》這一篇,就確定了中國教育的目的和方法。什麼是教育的目的?就是教作人;作人從什麼開始?從心性修養開始,作一個堂堂正正的人。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是綱要,明德、親民、
至善,古人叫“三綱”。下面修養的程度有七個階段,“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這個“定”不是講靜坐,不必盤腿,隨時站在那裏也好,坐在那裏也好,在生活行住坐臥四個形態之間,就是修養心性的定。“知止而后有定”,知止,有定之後呢?“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才能發生智慧,“慮”是自己內在的智慧,“慮而后能得”,得到什麼?得到“明德”了,大徹大悟,見到生命的本來面目,曾子把這種心性修養的成就稱為“明德”。所以《大學》裏頭講,“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脩身為本”,這七個階段就是學問修养的程序。
注意“知”跟“止”這兩個字,人一出娘胎就有個知道的作用,譬如嬰兒生來,肚子餓了就曉得哭,要吃奶;冷熱過份了,他也曉得哭,這個知性是天生的。但是“知止”,注意哦!知止並不是說把能夠感覺知覺的這個作用停止了,這就錯了,是要自己引導知性向一個最好的路上走,選定一條心性寧靜的路給自己走。
第二堂
你們諸位最多不到五十歲,在我的眼中是年輕人,就算超過五六十歲的人我也叫他是年輕人,六七十歲是生命中最好的年齡,我想你們大多更年輕一點,因此我就很直的跟你們講話。
社會文化變亂的時代
你們諸位家長跟我一樣,命不好,生在這一個時代,一個社會文化都發生大變亂的時代。尤其在我們中國,是幾千年未有的巨變,舊的文化打倒了,新的文化還沒有建立,是很痛苦的一個時代。現在的你們所感覺到的麻煩痛苦,不如我的深刻,我是從小看到現在。所以我說自己經過了五六個階段,一切看得很清楚,但很不幸的我還活著,活在九十多年的憂煩痛苦中,看自己的國家,看自己的民族,總是希望自己的國家民族走上最好的一條路。
我們在這裏辦了這個太湖大學堂,實際上的目的是溝通,溝通什麼?溝通東西文化,東方與西方,把西方科學與中國人文的文明相結合。我們這一百年來的文化是輸入的,都是從外國搬進來的,用得對不對,不知道。幾十年前我就說過了,從我開始,中國文化要輸出,向外傳出去。至少你們有機會在這裏碰到,有些外國的著名學者,都來這邊找我,這是文化的出口耶!
過去我們中國人崇洋媚外,對外國文化崇拜得不得了;你們現在也一樣,也都想要孩子們出國唸書。可是你看這一批外國有名的老科學家、學者卻來找我,實際上他們是來找我們的中國文化,想帶回去融入西方,挽救人類社會。你們這次剛好碰上幾位,在這裏是常有的事。我說這些話的用意,是說中國人要自強,自己的文化斷根了,要怎麼去建立,這個題目太大了。
現在我看諸位,你們還是年輕人,都寄望兒女的教育好,記住我前面講過的話,不要只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你們現在都只生一個,嬌慣得不得
了,已經害了孩子。你們的孩子在這裏,你們是家長,我們等於一家人,我
講句在外面不大好講的老實話,我寄望的是後一代能站起來,這一代是沒有
希望了。但是我們這個願望是不是做得到,不知道。所以我認為現在不單是孩子教育的問題,家長更要重新受教育。我講話很直,請大家深刻的了解,不要只是望子成龍,不要只是望女成鳳。你們每個人心裏都覺得自己的孩子了不起,要好好培養。我不是講過嗎?做父母有個錯誤的觀念,把自己的缺憾,一生做不到的事,都寄望在下一代身上,這是一個罪過,不可以的。
讓孩子能自立
我的經驗告訴你,對孩子們不要這樣溺愛,舉一個小的例子給你聽。中國商業發展到今天,在歷史上有名的大商人,一個是晉商,山西的票號很有名,第二個是安徽的徽商,揚州是安徽徽商的天下。從古代到現在,徽商對文化、工商業發展的貢獻,可說是第一位。你們沒有研究,也沒有看過這類書籍,中國有十大商幫。講到做生意,徽商是第一,晉商第二,寧波是近代的,江南有龍遊商幫,廣東有廣東商幫等,這十大商幫大大影響中國的經濟。安徽的人不止對經濟財經的發展有貢獻,對中國文化也有貢獻,尤其是安徽的婦女。你們家長之中婦女很多,我常講中國文化能夠維繫五千年,是靠家裏有一個好太太、有個賢妻良母,不是靠我們男人。現在我簡單跟你講一個例子,就是安徽婦女的貞節牌坊。貞節牌坊以前在中國是了不起的,現在留下來的在安徽最多,家庭中的婦女為中國文化挑起了擔子。
說到安徽人,我們經常說笑話,我的朋友很多,各地都有,看到湖北人,哦!你是九頭鳥啊!開玩笑的,九頭鳥不是罵人,是講湖北人了不起(因為明代有個時期出了八九個耿直的大臣)。我說十個九頭鳥抵不過一個江西老表,十個江西老表抵不過一個九江老,十個九江老抵不住一個安徽老母雞,這是講笑話,民間的笑話是真話。
他們安徽朋友告訴我,安徽人很辛苦啊,對自己出身很威慨。你注意
聽,重點在這裏:“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二三歲,往外一丟”,古代的孩子是這樣,父母對孩子用心培養,忍心把十二、三歲的孩子送出來當學徒,絕沒有像我們現在父母對孩子這樣溺愛。我們當年也是這樣。像我十九歲離開家,十年後抗戰勝利才回家短期,以後至今再沒有回去過啊!也沒有靠兄弟父母朋友的幫忙,都是自己站起來的。一個孩子要自立,只要希望他有一口飯吃,不要做壞事,出來做什麼事業是他的本事與命運。
你看安徽的朋友,十二三岁就去做学徒了,跟着学商,到外地发展;长
到十七八歲或二十歲回來,家裏給他訂婚了,舊時訂婚男女不必見面的。討了老婆,過個一兩年又出來了,出來七八年,甚至十來年才回去一趟。所以安徽的男人對這些好太太都非常感激,老了為她修個貞節牌坊。
我也是十八九歲自己混出來的,我不是偉人,你看那些偉人們都是自己站起來的,沒有什麼教育,都是自學出來的。我再一次跟你們講,不要只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現在講愛的教育,中國古文有一句話,“恩裏生害”,父母對兒女的愛是恩情,可是“恩裏生害”,愛孩子愛得太多了,反過來是害他不能自立了,站不起來了。
現在沒有時間,簡單明瞭四個字,“語重心長”。你們不是要讀古書嗎?教孩子們讀經,你們自己先要會。我以前講話,只要說我這一番話是“语重心長”四個字就完了,不要說那麼多。話講得很重,很難聽,我的心都是對你們好,希望你們要反思。並不是叫你們不要愛孩子,哪一個人不愛自己的兒女啊?我也子孫一大堆啊!我讓他們自己站起來。
大家曉得我的孩子有在外國讀書的,有一個還是學軍事的,是西點軍校畢業。不是我鼓勵他,也不是我培養他,他十二歲連A B C也不認得就到美國去了,最後進入軍事學校。他告訴我:“我不是讀軍事學校啊,我是下地獄啊!”我就問他說,那你為什麼要考進去呢?他說:“爸爸啊,我離開家裏時向祖宗磕了頭,你不是說最好學軍事嗎?我就聽進去了。街上的西點麵包很好吃,所以我就想到讀西點軍校。但是好受罪啊!”沒有辦法,他也是自立的啊!要靠自己努力出來的。
灑掃應對的生活教育
話不要說長了,現在你們大家都講讀經,講老實話讀經是我發動的,悄悄推廣開來,因為中國文化的根根斷了,想把它接上去,到現在二三十年了。初期是李素美老師跟郭姮晏校長她們到全國各地去推廣的,送書給買不起書的家庭,提倡讀經,《千字文》、《三字經》啊,是這樣開始的。一般人搞錯了,以為我們提倡讀經,事實上我們是主張讀不起學校的貧窮孩子,在家裏自己學,中文、英文、數學,一齊來,並不是要中國專出詩人。現在到處提倡讀經、辦私塾,這是錯誤的,讀了經什麼學校也不進,科學也不知道,孩子只要會背《大學》、《中庸》、《千字文》、《三字經》、《弟子規》
啊,就覺得了不起了。這不得了啊!我們沒有提倡這個,這叫讀死書,死讀
書,讀書死,一定糟糕。
像我們這裏,讀經也很重要,但是要配合現代的教育一齊來的。你看我們有好幾位教外文的老師,孩子們日文也會一點,英文也會一點,這些都要會,我們沒有光提倡讀古書啊!現在外面提倡,你們千萬不要犯這個錯誤,這樣搞,孩子以為自己書讀得很好,其實什麼都不懂。
教育的目的在生活,孩子來我們這裏,先教怎麼穿衣服,怎麼洗臉,怎麼端碗,怎麼吃飯。現在的社會,連大人們都沒有這些規炬了,鞋子亂丟,東西亂放,自己都成問題,怎麼教孩子呢?譬如我們這個地方,前一次辦活動來了一兩百人,我那個孩子也來了,我走了幾圈,碰到他三次,就見他在
那裏團團轉,拿個吸塵器到處吸,說這裏的人怎麼那麼不守規炬啊?地上都
是髒的。他看到哪裏吸到哪裏。我說你不要這樣啊,在這裏搞不完的。他說
他實在看不慣,我說這是生活教育沒有做好,鞋子亂丟,垃圾亂丟,穿衣服
沒有規炬,做人也沒有規矩,講話沒有禮貌……這些都是兒童教育最重要的。所以中國文化講教育啊,小時候的重點在“灑掃應對”,這是古文了。你們希望孩子懂古文,你們自己先要會,灑掃應對是生活,早晨起來要怎麼樣掃地,怎麼樣清潔房子等等。
像這裏有位大老板,他大學一年級的時候來我那裏,要求參與聽課。我
不准他參加,因為他上的是最好的大學。我說你好好的去唸大學吧,到我這
裏幹什麼?他說我已經考上在那裏讀書了,我到你這裏來是學文化的。我說要交學費,學費很高的。他說我沒有錢,還有別的辦法嗎?我說有啊,你在這裏打工,因為我曉得考取名校的那個傲慢心理。他答應了,說好啊!就來打工。
他一來,我就讓他去洗廁所,洗完了,我親自檢查,跟他說這個廁所沒
有洗乾淨。他說馬桶裏刷不到,我就用手去掏給他看,他一看就傻了,問我:老師啊,你是這樣做的嗎?我說清潔衛生就是這樣做,尤其這一班人亂七八糟,煙頭都丟在這裏,衛生之亂,你用水沖不掉的。還有洗茶杯,我說這個玻璃杯也沒有洗乾淨。你們洗茶杯,放在水龍頭底下這麼一沖就好了,茶杯最髒的是嘴唇這裏啊!要把這一圈洗乾淨,洗好還要對著光照一照,看看乾淨了沒有。他現在是上市的大公司的老板,學位也讀到外國名校的博士,在我面前他一樣給人家倒水,他是接受這樣的教育的,這叫“灑掃應對”。
孩子們主要要教他們學會謀生的職業技能,不是讀名校,讀名校出來又有什麼了不得的?那個我們看得多了。生活的教育最好從家庭做起,尤其你
們是家長,教孩子更要注重生活的教育。你們不是都讀了《大學》嗎?自己
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從本身做起。這是臨別贈言,我講話很
直,对下起啊,这是我所看到的现象。
學佛應以佛為師
還有,這幾天他們學校好意,曉得你們大家心裏的需要,讓我給你們貢
獻了一點靜定的方法,就是我前天講的《大學》,根據中國儒家傳統來的。你們之中有學佛的,不要亂學,我摸了一輩子,什麼密宗啊、禪宗啊,我都深切的參透過。為什麼?我十幾歲就出來,求學幾十年了。譬如你們說,傳授各位“心中心”咒的是大愚法師的徒孫,大愚法師是我的好朋友,他是太
虛法師的弟子。抗戰的時候,他在四川成都隱居。佛門早晚課誦有十個小咒,其實都是大咒。你們只學了一點,不要說自己學了“心中心”了,或者說學黃教密宗了,不要搞這一套啊!修身養性不是搞迷信的,你們要研究就好好去研究佛經,研究《楞嚴經》、《楞伽經》啊,我寫的書都有,你好好研究。
大家連書都沒有讀清楚,都想隨便問問題,用功也沒有好好上路。靜定
修養是修身養性之學,不要搞宗教迷信,什麼禪宗啊、淨土宗啊、密宗啊,這個法師啊那個和尚的,你們學佛,佛經自己有嘛,所謂佛經就是當時佛的弟子們問問題,把他的回答記錄下來。佛的弟子們問佛的問題,也同你們諸位一樣,自己身心修養有問題,當面請教,當面記錄下來,流傳後世,就叫做佛經。你如果找了什麼老師,說這個人有什麼了不起的修行,我不相信,
你必須找佛嘛,釋迦牟尼佛是各宗各派的根本上師,去看佛經嘛,不要迷信
了。
我們學佛的人有一句話,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我說東西方文化有五個老師,老子、孔子、釋迦牟尼、耶穌、默罕默德,都是我們的老師。我們學
佛稱佛為“本師”,根本的老師;中國人稱孔子為“先師”,最初的那個老師,這個道理要懂啊。現代人常常講,這一個得了道了,那一個有功夫,哎呀!你如果問我某某法師怎麼樣,我不會答覆你,我只有一句話,你不要問我,大家都要吃飯。你們懂了吧?留一條路給人家走,這個話聰明人一聽就
知道很嚴重了,所以你不如自己看佛經,不要亂聽,關於修行修養的方法要
多去讀書。
今天就我所看到的來講,修行、學佛法,什麼是佛?心就是佛,不管密
宗、禪宗,最高的佛法,此心就是佛。不是這個佛像哦!我現在為什麼在這
個臺子上擺一個佛像啊?這個是象牙佛,做樣子的。為什麼做樣子?因為有
許多學佛的人來上課,很執著,要向我拜拜。我一輩子不接受人家禮拜,因
為我是一個普通人,很平凡的一個人,絕不願意“為人師”,所以我擺個佛
在前面,你拜是拜他,不是拜我,同我沒有關係,是這個意思。我在這裏放
一個佛像,你也拜,我也拜,大家拜的是本師釋迦牟尼佛。我不接受人家恭
敬的,接受人家的恭敬,人家說南老師你了不起、起不了,最後自己真的起
不了了,不要搞這一套。
這次很有緣看到諸位,我這些話講得不好聽,但語重心長。學校的李老
師帶領你們,講到了靜定,我是怕你們又走上學佛學工夫的路線了。學工夫不是那麼簡單的,什麼叫工夫你們知道嗎?我告訴你一個定義,先有一個方
法,加上信心信念,再加上練習,加上時間,再加上實驗的結果,這麼一個程序叫做“工夫”。並不是說學會了某個秘密的法門,明天就能夠成佛得道,不是那麼簡單的,等於你讀書一樣。
你們家庭都很好,生活無憂,尤其是婦女們,回去要研究,怎麼樣建立一個融合新舊文化的家庭。至於孩子們的教育,放心,你們的孩子們都很好,將來孩子的前途,他做聖人也好,做英雄也好,靠他自己成長。(赵培珍整理)
四、对学生家长讲话
(二○一○年一月廿五日至廿七日)
諸位請坐,不要客氣。
人老了一切都糊塗,這一句話是笑我自己。我們為了中國後一代的教育,所以在太湖大學堂辦這個國際實驗學校,實驗我們兒童教育的理念,是希望
承先啟後,繼承自己中國文化的精華,並吸收西方各地文化的精神,建立一個新的教育風氣,以開啟我們後一代的興旺太平。
因為郭校長他們很熱誠,從上一次開始,辦了父母跟孩子的親子活動,我都贊成,這是好事。那麼這次又辦活動。不過現在一聽,發現原來諸位是對打坐修養身心這一套有興趣,這是個很嚴重的事了。全世界只要講到修身養性的道理,都很容易迷到人的。我怕大家走錯路,今天又對郭校長說,我
以為這個親子活動只是關於父母跟孩子教育的,結果牽涉到大家個人的身心修養,這當然也是一個重大的教育問題,但你搞大了,麻煩也大了,因為這
個問題很嚴重啊!
我年紀大了,直話直講,我認為現在的教育出問題,不在孩子,而在家
長。對不起,先請大家原諒,我這個人講話很直爽,我認為現在中年以上的
家長本身就有問題。我們中國近一百年來,傳統文化被自己推翻了,又被西
方的科技工商發展弄迷糊了,整個國家上下近一百年來很茫然,教育也好,人生也好,沒有方向了。現在是跟到利益跑,唯錢主義,有錢就好。我們居然走上這樣一條路線,真是非常嚴重的問題,但也無可奈何。
我發現大家有個錯誤觀念,以為南懷瑾是個學佛打坐搞修道的人,想跟他學一點修身養性,如不能成仙成佛,也至少祛病延年。這個觀念錯了,不是這樣一回事。我從昨天曉得以後到今天,就自己反省,我太馬虎了,郭校長他們太熱誠了,這活動本來是個好事,可是搞嚴重了。
請注意兩本書
大家真的要學,就千萬不要認為這一套是長生不老之學,什麼健康長壽、成仙成佛,不要存這個希望。我活到九十多歲,一輩子都在找,也沒有看到過仙佛。那麼有沒有這回事啊?有,但是找不到。
仙佛之道在哪裏?今天正式告訴大家。我的著作很多,大家要學修養身
心,重點是兩本書,請諸位聽清楚,一本是《論語別裁》,講聖賢作人、做
事業的行為。書名叫作“別裁”,是我客氣謙虛,也是誠懇真話;我不一定
懂得中國聖人之道的傳統,不過是把我所了解的解釋出來,其中有許多解釋
與古人不同,有的地方推翻了古人,很大膽,因此叫作“別裁”,特別的個
人心得。譬如一塊好的布,裁縫把它一塊一塊裁剪了,重新逗攏來做成衣服。我在序言裏也講到,我不是聖賢,只是以個人見解所了解的中國文化,作人做事是這樣的。所以你不管學佛修道,先讀懂了《论語別裁》,才知道什麼叫修行。
現在有個流行的名稱叫“粉絲”,據說外面我有很多粉絲,其實都是假
的,他們自欺欺人,我也自欺欺人,他們連《論語別裁》都沒有好好看過,
好好研究過。因為我這一本書出來,之後外面講《论語》的多起來了,各個
大學都開始講《论語》,我也很高興。《论語》真正是講聖賢作人做事的修
養之道,也就是大成至聖先師孔子的內聖外王之道。孔子是中國的聖人,在
印度講就是佛菩薩,在外國就叫作先知,在道家叫作神仙。可是儒家的傳統
上,只把大成至聖孔子看作是一個人,不必加上神秘外衣,他就是一個人。
《論語別裁》是我很重要的一本書,另一本非常重要的是《原本大學微言》。諸位如果說對我很相信,請問《原本大學微言》讀過嗎?不要說讀過,翻過嗎?看得懂嗎?要問打坐修行修養之道,《原本大學微言》開宗明義都講到了。
今天我仔細反省的結果,不要給大家一條錯誤的路線,因此我叫郭校長
發給大家《大學》的這一篇,你要先把這個搞清楚。我從八歲起就讀《大學》了,從這個宗旨來講,佛的道理不離它的。
(師朗誦)“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這是第一節,要會背,你們教孩子要會背,自己也要會背。每個人朗誦著讀,不是唱給人家聽,朗誦的時候自己要曉得。
大學之道是大人之學。中國古代的傳統,周朝以前的教育是八歲入小學,到了十八歲由童子變成大人了,開始教大學,教你如何做一個人。
三綱——明德 親民 至善
我剛才讀的《大學》第一節有三個綱要,叫作三綱:“大學之道,在明
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怎麼解釋呢?我們幾千年來很多人解釋這一
本書,在中國文化中,它是內聖外用之學,由一個普通人變成聖人,就是超
人,超人就是仙、就是佛了嘛。但儒家不加宗教的花樣,仙啊,放光啊,神
通啊,都不談的,只是說如何作一個人。大學之道,在明明德。什麼是明德
呢?明德就是得道;明德以後去修行,起行,做濟世救人的事就是親民;止
於至善是超凡人聖,變超人,天人合一了。這是講從一個凡人成為知道生命
來源的聖人的三個綱要,叫三綱。
大家要學佛,對不起啊,我請問一個問題,不是質問,是請教。哪一位
朋友簡單明瞭告訴我,什麼叫佛?想學佛嘛,佛學要懂哦!先要知道什麼是
佛。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叫作佛。“佛”在印度文叫Buddha,現在的翻譯叫佛,老的翻譯叫佛陀,也就是我們唐朝的音,意思是明德,親民,至善,自度度他,自利利他,功德圓滿,智慧成就。不懂這些基本原理,一味盲目的打坐修行,你成個什麼佛啊?
“自覺”是自悟,自己悟了,所謂證得菩提就是悟了,找到生命的根本;“覺他”是度一切眾生。在《大學》呢?明德就是自覺;親民就是覺他;自己悟了,證得菩提,行為、功德做到度一切眾生,利益大眾,這些都完成了,止於至善,這樣叫作覺行圓滿,就是佛。換句話說,自利,利他,功德智慧圆滿,就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所以佛學跟《大學》所講的一模一樣,不過大家不懂得自己的文化,中國本來就有的啊!講佛也好,神仙也好,都離不開它的範圍。自己沒有中國文化根本的基礎,想
去成仙學佛,搞打坐,那是幹什麼呢?自誤誤人。
不過反過來講,學打坐也對啊。他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怎麼明呢??道怎麼得呢?怎麼明白生命的根本意義呢?“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
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這不是都講得明明白白嗎?就此
一路過來得到那個明德,得道了。好!你看他的方法,也就是打坐的方法,
“知、止、定、靜、安、慮、得”,一共七步功夫,七證。所以後來佛學說修禪定,這個禪定的翻譯就是從“知止而后有定”來的,用《大學》的啊,所以禪定,也叫作靜慮。
這一段,大家要背來。“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這
個修養功夫的程式,也就是求證大道的學養步驟,都跟你講完了,一步一步,就得到道,得到明德了。這是講內聖之學,自己內在的修養功夫。
八目——八個方向
跟著三綱還有八目,就是八個方向。怎麼樣能夠達到打坐功夫的境界,達到聖人的學問和修養的程度呢?“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脩,身脩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
而后天下平“,這叫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個大項目,大方向的外用之學。
這一段內容,你可以當成咒語唸,是真的哦!我書上提到過這個故事,
現在講給大家聽一下。
我年輕的時候同大家一樣,到處求師,求神仙,拜菩薩求佛,要修行,找門路。當時去大後方,經過長江湖南的邊緣地帶,有一派修道的人,裏面
有個神仙,徒弟很多,據說有神通,本事很大,很多人生了病找他,他會畫
符唸咒,拿一杯水,嘴裏唸,手在水上畫,喝了病就好了。真厲害,好像小
病都喝好了,我心裏想,這是什麼咒啊?是不是出家人的觀世音菩薩大悲咒
啊?所以我非拜門不可,非求這個法門不可,磕頭花錢,向他求了半天。我
這個膝蓋太容易了,我說騙人最好用的,一跪磕頭,叫一聲師父,就把他哄
死了,什麼都告訴你。但是我自己一生不上這個當的,大家不要跟我磕頭,我不是佛,也不是聖人,更不是神仙,我是專門給別人磕頭的。
轉回來講,拜門吧,花多少錢都要學。他說“六耳不同傳啊。”什麼叫
六耳不同傳?你磕了頭花了錢,過來跪在旁邊,只對著你一個人的耳朵講。
先傳你五個字的口訣,這個是秘密、密宗,然後傳你咒語,你也會畫符水給
人家治病。諸位學會可以去試驗啊,但是不能對外講的,我現在關起門來告
訴大家(師微笑作神秘狀)。我規規矩矩跪著,原來五個字的訣是觀世音菩
薩,南無都不要唸了。
哎唷!我一聽,這個我祖母就會,我媽媽也唸,還等你教我?“咒呢?”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
皆以脩身為本。“就是這一套。我一聽,整個心都涼了,這我八歲就會了,還要你傳我這個咒!我想我給人家唸一定不靈,因為我不信嘛。
當時我年輕,學了以後笑一笑,也磕頭謝師,不理這一套,拿現在講
法,這玩意騙人的。不過我錯了,學佛以後明白他沒有騙人,為什麼?佛法
說“一切音聲皆是陀羅尼(咒語)”,《大學》也說“意誠而后心正,心正
而后身脩“,我的意已經不誠懇了,所以不靈,意識一誠懇就是精神起了作
用,所以大學這段話也是咒語,真話!
這是我年輕時經歷的一段故事。所以唸咒子啊,找這個仁波切,那個活
佛,拜哪個師父,統統都是形式,只要你誠意,正心,脩身,齊家,就可以
做到“致知在格物”。大家打坐,這裏酸那裏痛,心里根本沒有誠意在打坐啊!你是在管自己的身體,想練出一個什麼功夫來,意不誠呀!
那怎麼叫“致知在格物”?研究這一段吧,“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
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脩其身,欲脩其身者,
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注意這個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
知,致知在格物“,然後“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反過來說了。現在我抽出中間這兩段,一正一反,一來一去,要特別注意!致知、誠意這兩個就是學習靜坐,乃至成仙成佛、健康長壽,這是一切修養功夫的基礎。
現在大家手邊有這一篇嗎?我們一起讀一下,背一背。(指某人)你領
頭來唸,唸到天下平。(眾捻)
格物 知 定
什麼叫“致知”呢?“知”就是知性。諸位都是父母、家長,總算帶過
嬰兒,我們自己也做過嬰兒,當時的情況忘記了,但現在應該可以回想得起
來。
我們生來就有個知性,做嬰兒的時候,肚子餓了曉得哭,冷了也曉得哭,這個知性本來存在的。這個知是思想的來源,就是說,這一知,我們普通話叫天性,沒有一個人沒有的。當我們入娘胎,變成胎兒的時候已經有了,先天就帶來的,只不過在娘胎裏十個月,出生的時候把這十個月的經過忘記了。同我們現在一樣,做人幾十年,許多事情會忘掉,尤其娘胎裏的經過,幾乎每個人都受不了那個痛苦的壓迫,都迷掉了。但這個知性並沒有損失,當一出娘胎的時候,臍帶一剪斷,知道冷煖與外界的刺激,就哭了,哇……受不了一哭叫,知性就起作用了。然後旁邊的大人把我們洗乾淨,用布包好,衣服穿上,餵奶,舒服一點,不哭了,都知道的。所以餓了就會哭,就要吃,這個知性是天性帶來的。
打坐怎麼樣叫得定啊?致知。剛才唸過“致知在格物”,對不對?那麼
什麼叫格物呢?不被外界的物質所引誘牽引,叫格物。我們的知性很容易被
外界的東西所引誘的,譬如我們的身體,打起坐來酸痛、難受,身體也是個
外界的物啊!
大家馬上可以做個測驗,當你坐在那裏腿子酸痛、一身難過的時候,突
然你的債主拿把刀站在前面,非要你還錢不可,不還就殺了你,你立刻都不痛了,為什麼?你那個知性被嚇住了。身體的痛是物,何況身外之物啊?當
然一切皆是外物了,所以“致知在格物”,就是不要被身體的感覺以及外境騙走。
“物格而后知至”,把一切外物的引誘推開,我們那個知性本來存在的嘛。你打起坐來,知性很清楚,不要另外找個知性.所以先把這個知性認清
楚了,再講打坐。為什麼要打坐呢?知性要打坐,我想打坐;為什麼來學這
個呢?因為我追求一個東西。這樣一來你已經上當,被物格了,不是你格物,是物格你,把你格起來了。所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把一切的感覺、外境都推開,你那個知性清清楚楚在這裏,姑且可以叫作像一個得定的境界了。
“知止而后有定”,這時候,你那個知道一念清淨的,就是知性,一念清淨就是意誠,念念清淨,知性隨時清清明明,不被身體障礙所困擾,不被外面一切境界所困擾,也不被自己的妄想紛飛所困擾;“意誠而后心正”,什麼都不要,這個就是心正;“心正而后身脩”,這樣我們身體的病痛、障凝、衰老,慢慢就會轉變過來。轉變過來以後,打坐起來當然有反應,但如果拚命只管身體的反應,就沒有格物,又被物格了。這樣聽懂了嗎?“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脩”,這些都是工夫啊。要修多少時間呢?不一定的。
“身脩而后家齊”,這個明天再講,裏面包括大家怎麼教孩子。
脩身,正心,誠意,後世的儒家稱之為天人之道,天人合一。現在,我給大家講我們中國文化本有的儒家的道理。我幾十年都懶得講,因為幾十年來大家忘了根本,只喜歡看我寫的那些佛經之類的書。我那些書不是弘揚佛法,講佛經也不是弘揚佛法,是叫大家不要迷信,這一套我們自己本來就有的,是大家沒有搞清楚。
中國文化講修身養性,是身和心兩個方面。靜坐修心是一方面,這個要
有一定的功夫才能做到;一般做不到修心的,就必須起來應用。所以這一次我們實驗學校的郭校長,與教少林功夫的王老師配合,教大家易筋經。什麼道理啊?就是修身。身的方面是合理的運動,不是強烈的,強烈運動有時候傷身體,譬如西洋的運動,跑步,跳高,打球啊,有時候比較劇烈。像中國少林武當這套內養的功夫,是修身的道理。所以有一句話“動以修身”,運動是在修身;“靜以修心”,打坐是修心;“身心兩健”,身體健康了,心理也健康了;“動靜相因”,動是靜的因,靜也是動的因,動靜互相為因果。
今天我們反省下來,要回轉來走自己文化的旧路,就是我們中國幾千年來的傳統文化。給大家的這一篇是孔子傳給學生曾子記下來的《大學》,是《四書五經》之一。我們當年受教育,八、九歲就讀這幾部書,《大學》、《中庸》、《论语》、《孟子》,都是講內聖外用的修養之學。
前面先給大家提一點知性,至於你身體的障礙,坐起來這裏不舒服、那裏不舒服,對不起,要注意了!大家到了中年,身體都有問題,同我一樣衰老了。小孩子年輕,身體障礙小,但心理躁動不安靜;人到中年,心想安定,但身體已經不答應了。為什麼不答應呢?因為大家玩了那麼多年,吃喝玩樂,壞事也做得不少,好事卻做得不多啊,是該受一點果報了,所以會痛一下,酸一下。那就趕快做運動,再求靜坐。
先介紹《大學》這一段,大家回去要多讀《原本大學微言》。找我的人多半是看佛經的,這一本《原本大學微言》出版以後,沒有人提出來向我討論;出書到現在十幾年了,沒有一個人問過我,你就可想而知了。這是文化的根本啊,很可憐吧!問我的都是怎麼樣打坐啊、前面看到光啊、下面放個屁啊,都是這一套問題。沒有人問過我什麼是大學之道,什麼是“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這些內容。
今天先講到這裏,休息一下,還有王老師易筋經的課。
第二天
我們昨天晚上提到中國傳統文化的根本,大學之道,同佛學是一樣的。大家諸位好像學佛的很多,想打坐修行的很多,不曉得大家讀了《大學》以
後有什麼感想?因為時間很短暫,明天只有一天,後天大家就打道回府了。我想告訴大家的太多,時間來不及,所以我們留個十幾分鐘的時間,大家有
什麼問題現在可以提一下,有什麼問題沒有?(大眾默然)
生死問題
我想問題很多啊!剛才我在那邊,李素美老師告訴我,大家大致都想念
佛,或者念咒子、念準提咒,想問的是這些問題。我一聽笑了,那就說明對
於《大學》還沒有搞清楚。我沒有答覆她。李老師又告訴我,有人問,為什
麼古代修行的人,要死的時候,自己先曉得時間?他們生死之间,生談不上,當然做不了主,死的時候,盤腿打坐,或者是不打坐,如何能預先知道要走?她說有人想問這一些問題,她又很謙虛的說,老師啊,我也答覆不了。她把問題留給我,把皮球推到我的手裏來。
這些問題就是《大學》講的誠意正心的道理,不管他是修佛家的、道家
的、密宗的、禪宗的,修到了知止而后有定,普通都能做到“預知時至”,曉得死的時間。當然這是指那些專修的人,多半是出家人,或者在家的老太太、老頭子,而且還是女性多一點。男女有差別的,男人聰明,如果講道理、求智慧容易一點;女人比較內向,講打坐得定比男人強。男人是定差一點,女人是慧差一點。
大家現在問的是死的問題,沒有問生的問題。孔子早已說過“未知生,焉知死”,你看,沒有一個人知道自己怎麼來投胎的,所以生死問題是兩頭,佛學對生死講得最透澈了。
認清名稱含義
很多人喜歡學密宗,什麼仁波切、活佛,我叫大家不要迷信。說到學密
宗,密宗的紅教、白教、花教、黃教,我統統內行,還不止內行,是被認定
有資格作上師的。但是我不來這一套,很不喜歡玩這個形式,因為我這些都
很清楚,所以才叫大家不要隨便相信。
仁波切是西藏的名辭,就是法師的意思,現在也稱大師,稱善知識。大
家學密宗不要迷信。活佛是元朝開始,受中國皇帝册封的,承認這個人是前
生有修行,再來投胎的出家有成就的人。封他藏文名稱叫“呼圖克圖”,翻
譯成漢文就是肉身菩薩、肉身佛,換一句話說是“再來人”。中國歷史上真正被稱為呼圖克圖的沒有幾個人,最初封活佛的是大寶法王,元朝的癹(bá)思巴是第一個,是元朝封的呼圖克圖。大家現在迷信,看到喇嘛就是活佛,我說大家是糊里糊塗,不是呼圖克圖。學密宗如果隨便認個喇嘛當成上師、當成佛,或者隨便認一個出家人是現在佛,那是犯戒的。真的學密宗很嚴重哦! 隨便當人家老師是有罪過的,隨便收徒弟也有罪過的,隨便拜人家為師也有罪過的,是害了別人,戒律很嚴格。
為什麼講到這些?因為呼圖克圖就是生死自由的再來人。怎麼叫再來人?入胎不迷,自己有意來投胎的。譬如釋迦牟尼佛來投胎,有意來的,自己清楚,沒有迷;住胎也不迷,在娘胎裏十個月,等於在禪堂打坐,他清楚
得很,沒有昏迷過;出胎也不迷,當媽媽生他的時候,出胎是很痛苦的,但
他沒有迷掉。佛經上講釋迦牟尼佛一出生,當下就走七步路,他一手指天,
一手指地,講了兩句話,“天上天下,唯我獨尊”,然後不講話也不走路了,又同普通小孩子一樣。這是有名的佛經故事,現在人不會相信的,可是真的哦。
佛法講無我,那麼釋迦牟尼佛講“天上天下,唯我獨尊”,不是很傲慢
嗎?不是!人的生命有個本來的我,這個肉體不是我,肉體是個影像。找到
生命本來的真我,就叫得道,就叫證得菩提,大徹大悟。真我是本來的我,
所以說釋迦牟尼佛出生的時候,已經把佛法講完了,“天上天下,唯我獨尊”。學佛的目的是找到自己的真我,不要被肉體的假我騙了,也不要被這個物質世界的假象騙了,才能生死來去自由。
誰能掌握自己的生死
如何能生死來去自由?這個問題問得太大了,那種修行是要專修的。不
過我告訴你,不只出家學佛做得到,道家的神仙同樣做得到,儒家的聖賢也
做得到。
大家讀書太少,所以不知道,以前許多在家人,如宋明理學家、儒家的
人,讀完儒家的《大學》《中庸》,既不學佛,也不修道,只走《大學》這個路線的。譬如有名的明儒羅狀元(洪先),江西人,父子兩代都是狀元,他後來不做官,專走儒家這個路線,也等於出家人一樣。傳說他死了以後幾個月,有人在別的地方碰到他,不曉得他死了,還跟他講話,“狀元啊!你怎麼在這裏?”“是啊,我來玩玩的,你家裏都好嗎?”兩個人隨便講些客氣話。結果這人回到家鄉才知道,羅狀元已經死了好幾個月了。儒家的這種修行,有記載的也很多,這就是生命的真我修到了。
怎麼修到的?就是大學之道,“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
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得”就是達到這個境界,沒有什麼希
奇,可是要專修。那麼在家有男女關係,有家庭關係,可不可以做到呢?也有。大家讀書太少,中國歷史上蛮多的,我也看到過。我說我一輩子讀書,最佩服的是鄉下那些老太太、老先生,一個字不認識,誠誠懇懇做一輩子老
實人。你說,阿婆啊,你這樣好辛苦啊!“唉呀,你們好嘛,我們是這個命
嘛。認命,命就是這樣,我不苦,命不好,我的命就是這樣。”就是這一點
信仰,誠意,正心,而做到來去自由的很多。
最怕是像我們大家似通不通,尤其現代人受的教育,似是而非的,知識
很淵博,欲望也非常大。生在這個時代大家很有福報哦!你看科學的發展,有這個燈光,這個建築,以我來講,做夢都夢不到。我是鄉下出身的,從小
讀書,哪有電燈啊!也沒有煤氣燈啊!是在三根燈草的青油燈底下讀書的
呀!後來天上有了飛機,那時不叫飛機哦,叫飛輪機,很希奇啊,外國有人
會在天上飛!輪船也沒有見過,我是海邊人,後來聽到海邊“嗚……”全體
跑出去看,是火輪船來了。我從小在最古老的生活裏出來的,到現在人都上
天了、到月球了,你看這一百年的變化多麼大。
大家生在這個時代,知識很多,欲望煩惱更多,然後又想打坐成佛,想
知道生死來去,太嚴重了!所以以我看來,這一代人更可憐,困在物質享受、求名求利之中,要健康、要衛生,這個是維他命、這個維你命、這個維我命,這個不營養、那個營養……哎呀!我們那時哪裏曉得這樣!大家說水要乾淨,我就笑,我們那個地方水就髒得很,河裏頭上面洗馬桶,下面在洗米呢!我還是這樣長大的。我就從來沒有太講究衛生,吃飯蒼蠅到處飛,趕一趕就是了。嘴裏骨頭吐在地下,下面狗啊貓啊一起吃的,我說我從來沒有覺得什麼不好啊。你到普通老百姓去的菜市場裏看看,有些賣肉賣魚很忙碌的老板們的小孩子,在那個陰溝上面爬來爬去玩得很開心,一臉黑黑脏脏的,但是他們長得非常健康啊!倒是大家太講究了,反而很多病。
這個時代的變化太大了,所以問到生死問題,先跟你講這個。當然我也沒有死,這個經驗還沒有。當年我們跟日本人打仗,我的一個朋友,黑龍江
人,是東北義勇軍馬占山的一個參謀長,十九歲出來當義勇軍打日本人;當
時東北是日本佔領的淪陷區。我說,你十九歲怎麼打日本人啊?他說,恨死
了!我們要做義勇軍沒有槍、沒有彈,我拿把斧頭,三個人爬到城墙上,看
到兩個日本兵站在那裏,到了半夜,我就拿一把斧頭跳下來砍死一個日本人,再一斧頭又砍死一個,兩把槍拿來開始當義勇軍。他非常勇敢。
然後談到生死問題,我們一起帶兵嘛,我說,你老兄,我真的很佩服你
勇敢。他說:死有什麼可怕,我現在人生什麼經驗都有了,就是缺乏一個經
驗,死;我正想求這個經驗。多可愛啊!我還有機會看到自己怎麼死,喜歡
打仗死在戰場上。當時我們一邊吃飯一邊談,不是吹牛的,都是真話。最後
到了晚年,他自己還是擋不住物質的誘惑。我就笑他,你帶兵打仗有千軍萬
馬不怕死的經驗,卻受不了物質欲望的引誘。我講得他眼淚掉下來了。他沾
了一個不好的嗜好,我要他戒掉,他不肯戒,我陪他七天七夜,把門關起來,不准他離開我前面一步,但是到最後我對他還是無能為力了。所以,能不怕生死,卻不能抵擋物質欲望的誘惑,這是很嚴重的問題。
修行初步——誠意 正心 知止
這次沒有很多時間跟大家多講,現在回到《大學》。“知止而后有定,
定而后能静……”這一段大家昨天回去都讀過吧?還是不問你們吧,我假定
諸位都讀過了。
你看下面“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脩其身,欲脩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脩,身脩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脩身為本”。中國傳統文化同佛法一樣,把上自天子皇帝,下至庶人普通老百姓,都看作是一個人,都要先以這個文化做根本,這就叫內養之學,佛家稱為內明。
“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沒有做到這個根本學養,只求外面的知識,那是捨本逐末。換句話說,一個人沒有內聖修養的功夫,卻想齊家治國達到
天下太平,沒有可能的!所以這些內容大家必須仔細參究,它本身就是一個
大悲咒。
“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知,就是知性,刚才大家問生死問題,
我講世界上有些修行人,預先知道自己死的時間,這叫作“預知時至”,這
就是知性問題。知性修養好了,打坐功夫有定力了,知性就清明;知性清明
誠懇,意誠了,一念專一就會有神通。儒家《中庸》也告訴你可以有神通,“至誠之道可以前知”,達到誠意正心,什麼都可以預先知道了。
先大概答覆一點剛才李老師代表大家問我的問題,但我今天來,主要跟
大家講話的目的不是這個。我有一本書,昨天講過的《原本大學微言》,大
家都說看我的書,都喜歡學佛打坐,如何盤腿修行,這個是末,不是本,本
是“修心養性”四個字。儒家講修心養性,學佛的叫明心見性,道家神仙叫
修心煉性,都是一個道理。我寫《原本大學微言》,講一個重點的問題,大
家回去找這本書看一看,這些修養功夫都在上面,我講如何知,如何誠意,如何修身,花了很大的精神。
保持文化的女性
我這本書又有個重點,是批評中國三千年的帝王朝代,以及現代人講的
民主自由問題。我還提出來,中國文化得以保持三千年,很大程度上有賴於
女性,這個很重要了。
大家沒有好好看我這本書,一個家庭有個好主婦、有個好媽媽,才可以
講齊家之道。男人是英雄,征服了天下就做皇帝,但把這些皇帝的賬算一算,除了周朝的天子,周文王一家,沒有幾個好皇帝好家庭的。秦以後,漢、唐、宋、元、明、清,大家可以翻開歷史來對證看看。不過中國歷代都有好的主婦,所以講到中國的教育,齊家之道,母教最重要,有個好的女性很重要。像影響我很大的是我的祖母和我的媽媽,當然父親影響也大,但是不及我的祖母跟母親。現代女性教育很普及,可是女性反而很難做好賢妻良母,將來就更難了。所以我在《原本大學微言》中,把歷史上這些王朝以及家庭,大概拿來批判一番,是為了讓大家知道母教的重要,女性的重要。
大家學佛,雖然讀書不多,但念過《金剛經》吧?佛是轉輪聖王,轉輪
聖王就是治世的帝王,所以釋迦牟尼佛生下來,算命看相的說,這個孩子將
來長大應該做轉輪聖王,統治全天下,則天下太平;如果不做轉輪聖王就要
成佛。成佛是幹什麼呢?走教育、教化這一條路線,也就是師道。
中國文化三個道路,一個是師道,做老師教化、教育,超然的;一個是
君道,做治世的轉輪聖王,那是好的帝王,不是普通的領袖;再一個臣道,
做個好的宰相,輔助聖君使天下太平。君道的轉輪聖王是非常重要的,第一
個條件就是要有個好太太;轉輪聖王有七寶,第一寶就是女寶,好的夫人,這太難了。所以我寫《原本大學微言》提出來,中國這麼多皇后,算是好皇
后的,第一是朱元璋的太太馬皇后,第二是劉秀的太太陰麗華,當然唐太宗
的皇后也不錯。所以齊家之道是最主要的,要有好的教育。但要做到齊家是
非常難的,我預言過,二十一世紀起,不止中國,整個世界都沒有婚姻制度
了,將來都是拍拖一下就好了,沒有家庭了。
齊家之道在女性,因此一個家庭要有一個女性主持。不止中國,你看十
九世紀以前,西方的法國、德國、義大利,還有美國、英國等等也都有好主
婦啊,可是儒釋道三家,以及天主教、基督教都是重男輕女的,包括佛教在
內。佛教說女人不能成佛,我不認同,佛經上明明說過有女人成佛的啊!又
說女人不能出家,我也不認同;即使釋迦牟尼佛現在再來,我還可以跟他講,這個怎麼搞的?你可以方便說,但不要搞錯了。諸位,現在整個人類社會已經在變了,時代女性受了教育以後,所謂“男主外,女主內”做不到了,賢妻良母也做不到了。未來沒有家,也沒有夫妻制度,生活都亂了。所以講女性的教育,與帶孩子的關係問題,實在太嚴重了。
家庭教育的重要
大家都希望對後代好,崇尚西方文化講求愛的教育,可是對孩子不一定是愛才好哦!大家也曉得讀經,《三字經》讀過吧?“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養孩子不曉得教育,是父母的過錯,罪過,所以“養不教,父之過”是針對父母,尤其針對母親;“教不嚴,師之惰”,教育不嚴格,是講老師的問題。
現在西方文化拚命講愛的教育,什麼是愛啊?大家現在太愛孩子了,望
子成龍,望女成鳳,說明沒有懂得儒家的道理。《大學》上告訴我們,“人
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一個人不曉得自己兒女的壞處,更不曉得
自己兒女的缺點,因為自己被愛心蒙蔽了;一個種田的農夫,雖然自己種的
稻子天天在長大,但他也看不出來。所以愛心太過,反而會害了孩子。其實
孩子的缺點就是我們的缺點,這是基因的遺傳來的。教育要靠自己的智慧,想要孩子好,不是光有愛心,一味的偏愛,光知道原諒孩子:孩子發表意見,可以有他的自由思想,但不是完全絕對自由。因此教育的問題不要完全寄望於老師或學校,而是要寄望在自己身上,寄望在自己的家庭。
中國的教育從胎教開始,這已經給大家講過了,佛家同儒家講得一樣,一個孩子在娘胎裏就要開始教育。《禮記》裏早有記載,依照中國上古的道
理,女性一懷胎,習慣就要改,看的書也不同了。其實胎兒在娘胎裏三個月,已經知道了,五六個月以後,父母吵架等種種行為,好事、壞事,他都清楚知道,這是知性,意識已經成長,不過他出生就忘記了,可是那個影響染污得很深。所以中國文化教育是從胎教開始,父母兩個的意見,一切言談、行為,不斷地影響孩子,這種影響就是教育,就是我講《大學》的齊家之道,是要靠我們自己,靠自我內聖的修養來完成。
順便講二三十年前我在台灣遇到的一件事。我的一個學生從師範大學畢
業,去做老師了。有一天他回來跟我講教育的困難,他說親自看到有個孩子
在學校裏愛罵人,國罵。所謂國罵,台灣當時術語叫三字經,“他媽的”三
個字,連對老師說話也是“他媽的”,對校長講話也是“他媽的”。這個老
師受不了啦,跑去訪問他父母。他父親出來,剛開始還非常客氣,一坐下來
就把大腿褲子一拉,襪子一脫,一邊抠腳一邊說,老師啊,對不起,他媽的
我兒子實在不好,我對兒子說:他媽的,你是不是在學校罵人啊?兒子對父
親說:他媽的我沒有罵人啊;他媽的現在就罵人了;他媽的我現在沒有罵啊。這個老師趕快拔腿就跑了。原來他家裏就是這樣,父子兩個,你一句他媽的,我一句他媽的,都覺得沒有罵人啊!這就是教育。所以大家寄望學校來改進教育影響孩子,很難。
教育從胎教開始,孩子的生活行為與父母家庭的教育關係太大了。譬如
一對父母都忧郁內向的,那個孩子在旁邊長大很難受啊。後來我告訴我的學
生說,我有經驗,我父母都非常好,是了不起的父母,可是有一次我在書房
裏看書,我父親跟母親不曉得什麼事吵架了。我難得聽到他們兩個人吵架,那時候我還很小,記得很清楚,他們吵得很厲害,我正在看書看得痛快的時
候,看到父母兩個吵架,一下子火來了。我往吵架的父母兩個中間一站,說:不要吵了,你們兩個人吵什麼東西!當時是莫名其妙,我自己也不知道怎麼發了這個壞脾氣,就站在中間兩手一拦,對父母好像對普通人,吵什麼,我父親是非常严厉的人,非常威严,我這樣一吼,他真愣住了,瞪著眼睛看我,講不出話來。我母親也不敢講了,把背轉過去,兩人就不吵了。
當天晚上,我父親告訴我:你長大了,現在你犯錯誤什麼的,我不會打
你了,只給你講道理。他後來對我講話態度非常慈悲,也非常莊嚴。聽了他
這樣講,我眼泪也掉了下來。(師講到此處,音聲哽咽)現在我講到這一件
事,好像回到當年與父母相處的情景。當時我眼淚掉下來,不曉得為什麼,覺得是很严重的一個問題,心里講不出一個道理來。我的父親看見我掉眼淚,他笑了,過來幫我把眼淚擦了,說:去讀書,奸好看書去,沒有事。我這個話就說明家庭教育的重要,父母的行為,會影響到孩子。
西方教育方法講愛,但教孩子不能完全單純靠愛心哦!我們的古書裏有
一句話要記得,四個字,“恩裏生害”,父母的恩情就是愛,過分的恩情、過分的愛孩子,反而會害了孩子。該严厉的時候嚴严厉,不嚴严厉的時候用愛,這是講齊家的道理,有誠意、有正心。我想告訴諸位,不管是做家長還是做老師的,都不要過度偏向於愛的教育,也不要偏向严厉,而是要先檢點自己,反省自己,這個就是大學之道,“致知在格物”。
下午郭校長過來說,太老師啊,我原來認為《大學》“致知在格物”的
格物,是對於物理這個東西要把它弄清楚,我昨天聽了您講,才曉得錯了。我說,你這個思想同王陽明當年讀書時一樣,王陽明那麼了不起的一個大儒家、大哲學家,年輕時對於《大學》的“致知在格物”,也是你這個觀念。你看王陽明的傳記,他為了這個“致知在格物”,怎麼格啊?他是浙江虞姚
人,拿個竹子放在前面,對著竹子研究格物。格了很長時間,非常用心,研究得吐血了,他才曉得錯了,格物不是這樣的道理。
達摩與格物之道
格物之道是什麼呢?除了佛法,我們儒家傳統的這個東西真的很了不起,但是五四運動,大家推翻了傳統。其實幾千年前,佛學過來以前,儒家就搞得很清楚,“致知在格物”就是《楞嚴經》上講,“心能轉物,即同如來”一樣的道理。
修行上,“致知在格物”是什麼呢?就是達摩祖師告訴我們,禪修的時候“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人道”。注意這四句話,“外息諸緣”,把外面物質世界的一切引誘、一切情緒都潇洒的放下,就是格物了,不被引誘。“內心無喘”,不是不喘氣的意思,是心念知止而後有定,到誠意就是無喘了,呼吸也跟著自然靜止。“心如牆壁”,到此時,好像內外分離,外物影響不了內心了,就是初步的格物。“可以人道”,如此打坐修行,
慢慢深入進步,就可以人道了。
此前大家問李素美老師念佛、念咒子的問題,關鍵在誠意、致知。如果
念一句佛號南無阿彌陀佛,把其他雜念妄想都清淨了,就是初步的致知格物,念咒子也是同一個道理。
先休息一下,明天有時問我再給諸位做報告,希望大家先把《大學》這一篇好好背來。
第三天
這三天大家都辛苦了。我感覺我們學校裏的人,每次舉辦這個活動都很
緊張,因為深怕對大家的生活、身體健康、心情好壞沒有照應好。最緊張、擔心的是我,為什麼要搞這個啊!我給郭校長開玩笑,也是真話,我說我下
一次再也不聽你的了。她很熱心,她媽媽李素美老師、舅舅李傳洪董事長(薇閣中小學),對辦這個活動都很熱心,希望對大家有好處,又怕大家得不到好處,所以來跟我商量。開始我鼓勵他們,大家做好事,可以把球丟給我,怎麼丟來我就怎麼接。她很高興,說要記住哦!結果她拋了好幾次球過來,我現在後悔了,今天告訴她,你以後拋球我不接了,太操心太辛苦了。
大家講到打坐修行學佛,經常會有問題,可是很恭喜諸位,你們沒有人
出問題。出問題的人有發瘋的、生病的,各種怪像都有,大家沒有經驗。我
七八十年的經驗,知道那是非常嚴重的。其實大家在這裏過得還可以,我是
昼夜在擔心,真誠希望佛菩薩、神仙、上帝,一切聖賢保佑大家平安、得好處,所以這個心理負擔很重的。
當然大家也辛苦。我原來以為是親子活動,或者是討論家長如何教育孩
子這麼一個活動,結果他們安排的內容不是這樣啊,原來大家是要求身心修
養,這就變成一個很嚴重的問題了。因此我覺得搞這一套,負擔太重,對大
家要負責任的,因為辦學校不是做生意。
生於憂患的我們 生於安樂的你們
我沒有跟諸位接觸,但我大概總結一點大家的心理,開始來的時候很高
興,中間聽得很亂,現在有一點茫然之感,不知所從。又是靜坐,又是大學
之道,又是達摩易筋經,美國那個同學包卓立還講什麼命運的改變,然後大
家還提出來念佛啦,準提咒啦,亂七八糟的,兩三天下來不曉得是在幹什麼。我站在諸位的立場有這樣的看法,也許我的看法不對,也許大致上差不多。
諸位注意,這一次主要提出來的是《大學》,沒有第二個,也沒有多的法門。諸位都是中年人,我是老年人,而且我這個老年人,八九十年來生活
在中國歷史上一個大變化的一百年裏,大家不會懂的。像我這一生,出生時
距離推翻滿清沒有幾年,接著五四運動,然後是北伐,都在變亂,童年在天
下大亂的當中度過;剛剛成長又親歷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人侵略中國,全
體老百姓都在災難中。接著八年抗戰,說是八年,前後加上十幾年,那真是
家破人亡,這個國家民族支離破碎;剛剛結束抗戰,我們國家內部的黨派意
識有紛爭,又發生內戰。此後我幾十年避世遠行,漂流在外,這樣一搞,我
一生的時光就沒有了、報銷了。所以我說我這九十多年是生於憂患,死於憂
患,沒有一天安定過。
諸位不同呀,出生到現在最多也不超過六十歲,大部分三十多歲,生長
在一個社會安定的時代。我常常說,不要忘記哦,因為諸位不大懂歷史,我們從小注意歷史,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從來沒有像這二三十年這樣生活安定
的,你們的運氣最好。
大家也許還是感覺亂,對時代還是不滿。但是我可以告訴諸位,任何一
個國家,任何一個社會,沒有哪個老百姓對於自己的時代是滿意的,人類社
會永遠是這樣。中國有兩句古文,就是儒家的孔孟之道,也是道家的道理,叫作“兽怨其網,民怨其上”八個字。我常常告訴做官的人,搞政治要小心
啊,要懂得中國文化,古人告訴你“兽怨其網”,你看養的鳥,養的狗,動
物園裏頭的動物,多好的優待,牠舒服嗎?不舒服。鳥養在籠子裏有吃的,
但失去了自由,動物關在動物園裏,並不比在森林裏頭舒服。魚給人家養起
來準備殺的,雞給人家養起來也是準備殺的,牠們心裏不舒服的,“兽怨其
網”,埋怨有個網把它圈住了,喪失了生活的自由,而且生命沒有保障。
“民怨其上”,這個民就是人民,現代白話就是老百姓、一般人,都埋怨他上面的人。譬如孩子們,女兒也好,兒子也好,都埋怨父母,因為父母愛他,愛他就會管他,他不自由。老百姓呢,對上面的任何一個政府,任何一個政治制度,任何一個官吏,永远都是埋怨的。任何時代,都沒有什麼民主自由,什麼共產主義、社會主義、資本主義、帝王思想,都是空話,因為這是人性的問題。
你們這二三十年非常幸福;但我們近一百年的生命,經過多少波瀾。剛
才說由推翻滿清開始,再征討北洋軍閥,接著是黨派紛爭的內亂,還有外國
的侵略,這樣講我算經過六個朝代了。我們小的時候唱的都是“打倒列強,
打倒軍閥,中國一定強”,列強是指外面的國家,歐洲、美國、日本,看不起我們,要打我們的都是敵人。
我跟諸位生長的時代不同,所以看法有差別,思想有差別,教育有差別,文化也有差別。以這個時代的差別,一個老頭子希望大家要認識自己的文化,又要與西方科技文化配合,才能了解如何能得到修養。有修養要幹什麼?四個字,“安身立命”,身心能平安,看通一切,看明白一切,安身立命。這一次,大家講要打坐修行,我覺得這是很嚴重的問題,所以我想引一個正路給大家,特別提出中國傳統文化的這個大學之道,三綱八目,再加上七證,如何修養的七步功夫,如何打坐修心,佛家道家基本上也都離不開這些,事實如此啊!
大家在這裏這幾天當中,聽了比較多的課,也許搞亂了,有茫然之感。
其實不亂,是統一的,只有一個東西。所以我叫諸位把《大學》這一篇抓
住,就是“知止而后有定”,“致知在格物”,注意啊,這是與仙佛之道同一的根本。
打坐念佛為什麼
至於說要打坐、念佛、修行,請問為什麼?諸位想修行了生死,跳出現
在的世界,修成功,成仙成佛,那是遠大的目標。世界上有沒有仙佛?有啊,但我到現在還沒有看到過。以我的決心,什麼都學過了,真找一個仙佛,我覺得有問題,不要盲目迷信。所有仙佛修行之路,都是要從人道做起的。
大家都說看我的書,可是這兩本書沒有注意,第一本是《论語別裁》,
講菩薩聖賢作人做事修養、行為的。第二本是《原本大學微言》,從身心上
開始講修養,到如何正心誠意,齊家治國平天下。所謂仙佛之道也就是這個
根本,希望大家仔細參究清楚。
我的話是真話,不會騙你的。人沒有做好,想學佛法,是錯誤的。我們
舉一個例子,大家這兩天懷疑,譬如社會上學佛的,念南無阿彌陀佛,好不
好呢?當然好。念佛法門同安那般那呼吸法,靜坐法,配合起來更好。怎麼
配合呢?據我所知,李素美老師這兩天也與諸位談過一點,談她的經驗。可
是大家把它連起來沒有?不知道。
譬如說這個準提法,我幾十年前開始出來講,我有個準提法的儀軌,分
成兩個部分,一部分是生起次第,一部分是圓滿次第,同西藏的密宗、原來
中國的密宗,以及後來留在日本的密宗,都不一樣。少數同學學了,自己還
沒有學好,就在外面做大師了,也許是傳法的錯誤,現在變成外面很普遍在
修這個法門,我也無可奈何。這個準提法是必須要專門修持的,所謂專修,是人出家了,直接修這個;在家也可以,但須要真正放下外緣專修,才能走
上成佛之路。不過準提咒不同,不須要管吃素與否,它這個咒語的威力很大,很特別,不管你在家出家,只要誠懇的唸,專心;心就得感應。
所以不要自己亂搞,找麻煩,又迷信把修準提法當成做生意的觀念,假
使得了灌頂,就自以為很了不起。這沒有什麼了不起,只有起不了。達摩祖師有幾句話告訴大家,“諸佛無上妙道”,佛法是無上的大法,“曠劫精勤”,不是這一生修的,是多生多世修行累積起來的;曠劫這兩個字,代表多生多世所累積起來的功德。精勤,是多生多世很精進勤奮的修持,所謂精進,求得福報的成就,這才跳出了世間法,成佛。達摩祖師對二祖說,“諸佛無上妙道,曠劫精勤,難行能行,非忍而忍,豈以小德小智,輕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勞動苦”。他是罵二祖,你跪在這裏求法,說吃了多少年素,修行了多少年,做了多少好事,來求大法,你這是小忠小信,輕心慢心,把佛法看成這麼容易啊?自己認為了不起,豈能成功?就這樣罵他。
大家在現在這個環境,都很有福氣,生活無憂,或者憂少一點,比我們
幾十年在大風大浪中打滾好多了。像我們碰到戰亂的災難,隨時準備為國家
犧牲,還要去修持,那個難了,不像諸位有這麼好的福氣。
有義語 無義語
那我再講一點給大家聽聽,譬如念佛,南無阿彌陀佛就是大密宗。世界
上有兩種修為的大路子,諸位不是學佛學打坐嗎?所謂修持的方法,一種是
有義語,一種是無義語。有義語是什麼?有意思,有道理可講,你看得懂,這叫有義語,是有意義的話;一種是無義語,沒有道理的話,就是密宗,禪
宗裏頭也有無義語。譬如禪宗說什麼是佛?庭前柏樹子。什麼是佛?干屎橛(乾的狗屎)。這個乾的狗屎與學佛有什麼關係?毫無道理,是無義語,你要去參究。又譬如準捉咒語,“南無颯多喃,三藐三菩陀,俱祇喃,怛姪他,
嗡,折隸主隸準提莎訶“。什麼意思啊?你懂嗎?再如基督教禱告,最後說
“阿門”,什麼意思啊?這些可以說是無義的,也可以說是有義的,但是是很深奧的義。如果你不加分別意識誠懇的念,它的功德、功效就出來了。可
是大家呢?學這個密法的咒語,又求這樣、又求那樣,又相信、又懷疑,這不是給自己開玩笑嗎?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裏講,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像
觀音菩薩化身二十一尊度母,有紅度母、綠度母、黃度母、白度母,因為眾
生有這個需要嘛,有人想升官發財再成佛,有人想出家再成佛,各有各的需要,佛菩薩就化身千萬,告訴你很多的無義語,讓你去修,引導你,這就是
教育的方法。他不是騙人哦,你修到開悟了,就懂得那個無義語的意義了,那是在沒有道理的話裏頭有最高的道理,這就是密咒,密訣。
譬如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整個是大密咒。梵文“南無”翻過來是“皈依”,不翻過來是秘密咒。我姓南,初到台灣時,台灣的文化、佛教都很衰微,我發動鼓勵一個同學印經,然後提倡起來,把中國文化帶起來。當時有人懷疑我根本不姓南,說“他為什麼姓南呢?因為他學佛嘛,南無阿彌陀佛啊”,我說我真的姓南,他說“我知道啦!南老師你不要騙我,你是南無阿彌陀佛的人啊”。好吧!他們講阿彌陀佛跟我同宗,同宗就同宗吧。
那麼梵文的namo翻成南無,是唐朝的音,現在廣東話、客家話、閩南話,這個“無”唸“某”,也是唐朝的音。台灣話“有”字發音是“無”(wu)。無(wu)啊某(mo)啊?某(mo)啊(台灣話:有沒有?沒有)。所以南(na)無(mo)兩個字,你唸南(nan)無(wu)就錯了。
剛才講南無兩個字是什麼意思?皈依。先把這個有義語拿開,只有四個
字了,阿,彌,陀,佛,實際上是三個字,三個音,它既是有義語,也是無
義語,要是不給你翻譯,你只管誠意念下去,一定得度,一定得救。
阿是開口音,梵文“啊……”整片光明起來了,阿代表什麼?無量無邊。彌是什麼呢?彌是壽,時問。阿彌……無量壽,沒有生死的,這個時間是永恆的存在。陀是光明。所以阿彌陀是無量壽,無量光,自性光明得到了,修持成就,不生不死。佛,就是大澈大悟,成道了。阿彌陀佛是這麼樣一個秘密,都是大科學、超科學的。
大家這些密咒學了很多,我就笑,不要學密咒了,大家不懂。譬如有些咒語,觀音菩薩的大悲咒,“娑囉悉咧”,那是在下雨呀,天上甘露下來,“娑囉娑囉,悉喇悉喇”:又如唸普庵咒可以超生一切的小蟲,吒吒雞呀雞
呀,吒吒雞呀,雞雞吒啊,那是鳥在吃蟲耶。所以佛告訴你“一切音聲皆是
陀羅尼”,一切音聲都是咒語。
我勸大家不要搞這個,一邊忙著顧生活,又想發財,又想生孩子,又想
兒子做官發財,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還一邊念佛。拜了佛,吃了三天素,又想上西天,又想回來買股票,買不到股票,又說阿彌陀佛不幫忙,又埋怨。這個是幹什麼啊?一切眾生沒有辦法。不要浪費時間啊,除非你剃了光頭出家。不過,不是出家這輩子就能修成哦,準備三輩子、七輩子,慢慢修吧!修到大澈大悟成就。
富蘭克林十三條
歸納起來,教你大學之道,“致知在格物”,所以你要知啊!這樣無知、盲目的去搞這一套幹嘛呢?
這幾天美國的同學包卓立也很發心,跟我們郭校長一樣,一心想貢獻大家。他很慈悲,他是美國人,也跟我一二十年了。人自己生命怎麼改變自己?他昨天提出《了凡四訓》改變自己,這個是修行;他又提出來富蘭克林,今天也查了,富蘭克林有十三條自己反省的戒律,看了很令人佩服。這個大家可以抄起來,要就抄寫,不要就算了。郭校長會把資料放在學校的網站上,大家可以自己去看。
這十三條反省,合乎大學之道誠意正心的道理。所以希望大家這次回去,理解參究這個道理,就是如何修證自己,作人做事要誠意正心,朝著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樣的道路走,先從自己開始做起,慢慢影響這個社會。
大家注意,剛才提到這二三十年,是中國歷史上幾千年來沒有碰到過的
太平時代,大家該滿意了啊!如果大家自己不曉得保持這個安樂、太平,再
糊塗亂來,可要會變亂的啊!古人有兩句話,“寧為太平雞犬,不作亂世人民”。我們七八十年都在這個亂世裏頭,自己修過來的,至少像我在亂世裏頭,自己搞懂這個道理,如何完備自己,如何堅強自己站起來。這個就是修持,就是心性修養的道理。
我內心感覺很對不起大家,郭校長她們好心辦的這個班,可是在我覺得,大家在外面玩得很痛快,跑到這裏受罪,搞了兩三天,莫名其妙的回去,這個不是造了業嗎?所以現在有抱歉、難受的意思。
我今天晚上作了一個總結論,大家回去打坐修持,須要記住《大學》的,“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這一段裏頭,“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脩”,要特別注意,這個就是咒語。
不過大家看了會不注意,很輕視的,因為它是有義語,有道理給你講,有條路給你走。人很奇怪的,愈騙他,沒有路給他走,他愈去摸索。明白告訴他這一條路,反而不走了。叫你念個咒子,傳給你,很高興哦,拚命修,因為無義語嘛,愈不懂,愈摸不清楚的,反而愈重視。
千萬要注意,念佛也好,念咒子也好,有義語也好,無義語也好,這些秘密都給大家講了,我幾十年辛苦的秘密都告訴你了。還有,世界上有兩個東西,一個自力,一個他力。學佛學禪宗是自力,靠自己的心理意志解脫出來,站起來;信仰宗教是他力,靠信心。譬如天主教、基督敦、佛教、道教,世界上很多宗教,大家曉得的這幾個是大宗教,實際上全人類、全世界存在的大小宗教還有幾百個。印度有印度教、耆那教,各種教都有:還不止印度,基督教、天主教也分門派。信仰宗教就是靠他力,靠主宰,靠上帝,一切理由都不問。佛教也是,有時候人對自己沒有信心,求一個佛、一個菩薩的他力幫忙,所以念準提咒、念阿弥陀佛、念大悲咒,都是靠他力。密宗到最後也是自力,先從他力咒語把你帶進門,最後靠自力解脫,大澈大悟成佛。所以真正到了最高處,最後都是自他不二,並不矛盾的。
咒语
今天很坦然的把秘密都告訴大家了。譬如中國人很流行的一個咒語,就是觀世音菩薩傳出來的白衣大士神咒,大家現在大概都不留意。像我的母親
活一百歲,她一輩子唸這個咒。我十九歲離開她,後來就沒有見過面,我對她很歉然;但是她很放心,她知道我在外面做些什麼,在這個大風浪,變亂當中,一切非常放心。她悄悄告訴孩子們,我在外面幹什麼,她都清楚。後來她一百歲了,臨終以前告訴一個孫子,她說:“你不知道的,我夜裏睡覺,夢中有個很威嚴的天人,有鬍子,他會告訴我,你的兒子在外面做什麼,所以我很清楚,一點都不怕。”你看抗戰八年,都沒有消息啊!我們那邊也淪陷了,不能通信,不知道生死存亡。後來國內變化,我到台灣,三十六年彼此也沒有通信,但她很放心,因為她唸白衣神咒。
這個秘密,是我的孩子告訴我的。我母親原來不認識字的,她學白衣神咒的時候還問我這個字怎麼讀,我小的時候讀書認得字,我就告訴她這樣,這樣。
我的太太是九十多歲去世的,她一生到臨終,都唸我教她的一句“嗡嘛呢呗咪吽”,最後安然放心而去了。
打坐切忌
大家今天難得碰到一次,辦這麼一個活動要使人人得好處、得平安,所以我心里負擔真的太重了。
這裏最後還有一個問題答覆,今天有人說,有一位年輕朋友,打起坐來眼睛看到東西。這樣的人不少,你打坐要注意。有些人有時候打坐坐好了,眼睛前面會看到東西,慢慢的看多了,會知道一些事,小事很靈,但大事不準。這有些是前生修持經驗帶來的,實際上是腦神經科學,這個氣經過了視覺神經,通過眼睛可以看到東西。大家千萬不要走這個路,如果普通道理不
懂,光在眼睛上注意,會著魔的。最好將它關閉了,關閉就是不理,把眼睛
的視力精神回過來到後腦,看空,可以關掉它。否則必然出問題,不要迷信。
眼睛為什麼有這個作用呢?大家試驗一下看看,眼睛注意看前面,不要眨。馬上緊急一閉,前面的影像還留著吧?有沒有?大家都有這個經驗。其實眼睛看到前面東西是過去的影像留在這裏,這是唯物的,視覺神經發起來,然後配上迷信的觀念,就變成眼睛看到影像,這不是真的眼通哦!真的眼通要明心見性,空念頭以後,身體空了,所以是另外一個作用。現在答覆了這個問題,好了,再見,祝大家前途無量。 (整理:劉雨虹)
五、对学校新生家长讲话
(二○一○年六月廿一日至廿三日)
第一堂
吳江太湖國際實驗學校馬上要放假了,諸位家長又在這裏見面,還有些
家長是新來的。郭校長一定要我講話,我主張把上一次我對學校老師們講的
話,放給大家聽一聽,可是她要我親自跟大家見面講一下。
我的年齡比大家大,從推翻滿清到現在九十九年,當中的變化太大了,差不多我都經歷過。經歷兩個字不容易哦,不只是眼睛看到,耳朵聽到,而
是親身經歷災難與痛苦,這些歷史,你們是搞不清楚的。
我們國家改革開放到現在三十年,你們太幸福了,幸福到大家都不太清楚是怎麼過來的,充其量也許在二十多歲以前受一點小的辛苦,但也不是當
年環境裏我們受的那種痛苦。譬如說推翻滿清以後是北洋軍閥,全國各個軍
閥割據內戰,然後是黨派紛爭,又有日本人打過來,我們整個國家三分之二
都被佔據了,一條很長的戰線。我那時只有十九歲,就出來帶兵作戰,沒有考慮前途,只想怎麼樣跟敵人拚死作戰。那種日子不好過啊!我常常警告大家,你們要珍惜啊!以我的經驗,像這三十年的安定,是很難得的,不管它
是真的還是假的,這種安定幸福,是歷史上幾千年從沒有過的,真的沒有。
所以我認為現在的年輕人,都是溫室裏長大的花朵,更不曉得國家民族痛苦
的經歷和社會的變化。
適才適性 人貴自立
我們在這裏辦的學校叫實驗學校。老實講,上至大學、博士、博士後,下至幼稚園、小學,我對現在整個教育都不滿意。別人不可以這樣講,我可以這樣講。這二十多年以來,有三十幾所大學,每年都發放“光華獎學金”,沒有停過。“光華獎學金”是一九八九年六四那個階段成立的,錢是尹衍樑同學出的,但是他硬把我推為董事長,所以我很清楚教育的變化。尤其現在都是獨生子女,男的就是家裏的太子,女的就是公主,父母和兩邊的祖父母及所有長輩,大家捧在掌心疼愛,太過分關心寵愛,這下壞了,未來這些人怎麼教育?國家民族怎麼辦?這是個大問題。
我也是獨生子,原來家裏環境很不錯,但是我十二歲起就曉得什麼是困
難。當時家裏被海賊搶光,從此以後沒有錢讀書,我就立定志願,不靠家裏
出錢。當時在戰亂中,可我還是要讀書,還要起來救這個國家。我的父母沒
有像諸位作父母的那麼關愛子女,難道是他們不關心我嗎?他們當然很關心
我,但是教育方法不一樣,由我自由發展。我十九歲出來做事帶兵打仗,因為太年輕了,就留個鬍子冒充四十幾歲。後來我的家鄉也被日本人佔領,音訊隔絕,家裏人生死如何都不知道,有國破家亡之痛,我就靠自己站起來。這些人生的經歷,統統與教育密切相關。
我認為古今中外的教育,大部分都犯一個錯誤,父母往往把自己一生做
不到的願望,下意識的寄託在孩子身上,可是卻忘記了自己子女的性向與本
質。做父母的應當思考,如何正確的培養與輔導孩子,讓他們成人立業。如果只是一味的要求讀書、考試、上進,希望出人頭地,是極大的錯誤觀念。這樣愛孩子,其實只會害了他們。
我簡單明瞭告訴大家,《大學》上說“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父母對兒女有偏愛,所以只看到他的優點,而不曉得他的缺點。我們做父母的,要注意這兩句古聖先賢的告誡。但是古人有另一面的說法,叫做“知子莫若父”,指出很重要的教育重點,是父母須要懂得自己子女的稟賦性向,因為老師和別人不見得真正全盤了解每一個學生。現在父母對孩子們的教育,祇是過份寵愛關心,反而對子女的稟賦性向都沒有深切關注。
我個人的經驗,看了古今中外,全人類幾乎都一樣,都會犯這個錯誤,不過外國人好一點,中國現在這一代太過分了。“知子莫若父”,實際上,對兒女的稟賦性向,做父母的不一定看得清楚,因為有偏見,有偏愛。剛才
講這兩個觀點,看起來相反,但不盡然,我在《论語別裁》的書中,曾經有
過比較詳細的解釋。
剛才講過,我是獨生子,沒有兄弟姊妹,一輩子靠自己站起來。我也有兒女啊,我的兒子討了媳婦,姓什麼,叫什麼名字,我都沒有印象。孫子來
看我,我說:“你是誰啊?”“爺爺,我是你的孫子。”我的學生看了都笑
我。而今孫子也有孩子,已經四代了,我一概不管。為什麼不管?天下兒女都是我們的兒女,為什麼我家裏的孩子一定要好?那別人家裏怎麼過啊?所
以我對天下人的子女,都是平等看待。我只吩咐孩子們,不要一定想升官發
財,一定想做什麼大事業,一定想讀什麼名大學,只要好好學個謀生技術,可以生活餬口,一輩子規規矩矩做事,老老實實做人就好了。發財做官,都
是過眼雲煙的事。我對孩子的教育是這樣,一切要他們自立發展,這就是古人所說“人貴自立”的道理。
聰明難 糊塗亦難
我再引用清朝一位才子鄭板橋(鄭燮xiè )的名言,叫做“難得糊塗”。他是江蘇人,出身也很貧寒,自己站起來的,沒有考取功名以前,靠賣畫教
書過活。那個時候教書待遇很低,我們過去家裏請來的老師也是那樣,不像
現在做老師有很好的待遇。所以古人講“命薄不如趁早死,家貧無奈做先生”,家裏太窮了才出來教書過生活。
鄭板橋後來考取功名,做山東濰坊的縣令,濰坊是很有名的文化地區。
我曾看過他給家裏寫的信,對我影響很深,這個就是教育。他叫家裏的子弟
們不要一定想多讀書求功名,讀書讀出來,有學問,有功名,又作官,不一
定有什麼好處。他是個才子,琴棋詩畫無所不能,所以他說我們鄭家的風水
都給我佔光了。以後的子弟們要像我這般樣樣都會,是做不到的啊!你們只
要規規矩矩,學個謀生的技術,長大了有口飯吃,平安過一輩子,就是幸福。所以他寫了“難得糊塗”四個大字。怎麼叫難得糊塗呢?笨一點沒有關係啊,但是作人要規矩。他對自己寫的“難得糊塗”四個字有註解,你們必須要留意,他說“聰明難,糊塗亦難,由聰明而轉入糊塗更難。放一著,退一步,當下心安,非圖後來福報也”,一個人天生聰明很難。
老實講,哪個父母曉得自己的孩子夠不夠聰明?像我看我的孩子,跟我
相比都馬馬虎虎,不夠聰明。我告訴孩子們,不要學我,充其量讀書讀到我
這樣多,事情文的武的都幹過,有什麼好處啊?沒有好處,只有更多的痛苦
與煩惱。知識愈多,煩惱愈深;受的教育愈高,痛苦愈大,我只希望你們平安的過一生。
昨天有個孫子打電話找我,我問:“你是誰啊?”“我是你的孫子啊!”“哦,我知道了,什麼事啊?”“我的孩子要考某個中學,分數差一點點,他們告訴我,請爺爺您寫一封信就行了……”我說:“你的孩子男的還是女的啊?”(眾笑)我真的不知道,他說是男的。我說:“你叫我爺爺對不對?
你是我的孫子,你難道不知道嗎?為自己的子孫寫信,向地方管教育的首長
討這個人情的事,我是不做的,你怎麼頭腦不清楚啊!”“是啦,爺爺!這
個道理我懂,可是我被太太逼得沒有辦法,一定要給你打個電話。”我說:“你告訴你的妻子,隨便哪個學校都可以出人才,你看我一輩子都靠自己努
力,這事絕不可以做。”
今天我這個孫子又給我打電話,“昨天爺爺的教訓,我都跟家裏的人講
了,大家都明白,您是對的。”我說:“我知道你心裏也不舒服,但你們去
反省,讀的學校好不好有什麼關係?你看世界上的英雄,像毛澤東、蔣介石,哪個是好學校畢業的啊?你說歷代的狀元,每個大學考取第一名,有誰做出了事啊?那些做大事的人,譬如美國的汽車大王、鋼鐵大王,都不見得是大学毕業的,為什麼要這樣注重學歷啊?”
所以鄭板橋說“聰明難,糊塗亦難”,真做個笨的人,也不容易,就怕
孩子不笨,真笨了倒是真規矩、真老實,不敢做壞事。聰明的人容易做壞事,反而有危險,所以“由聰明而轉入糊塗更難”。注意第三句話,很聰明,卻要學糊塗,這就更難了,一切聽其自然,好好努力,這是鄭板橋“難得糊塗”的幾句話。
再說中國歷史上的聖人堯、舜、禹,後代都不好,並不是壞,是不夠聰
明,這就講到現在科學所謂基因的遺傳。我也做過父母,還四代同堂,我曉
得孩子不夠聰明,這四代聰明給我佔完了。你們看水果樹,有一年長了很多
果子,接下去就要休息好幾年。你們都是了不起的聰明人,不要再往孩子身
上加壓力,這個裏頭的深意很大了。孩子生下來身體強弱、腦力夠不夠、個
性好壞,遺傳自父母的佔百分之三十,所以做父母的要反省對兒女的教導。
我經驗很多事,見到很多人,問到人家的父母時,不說“你爸爸幹什麼的,
你媽媽幹什麼的?”以前我們對部下是很禮貌的,“你的老太爺做什麼的?
你的老夫人是農村的嗎?幾時來?我請你老太爺、老太太吃飯。”這樣就可
以曉得這個人的個性,其中有一部份是父母的遺傳和家教。這裏頭學問很深
的,大家要注意。
所以對孩子們不是叫你們不關心,而是不要愛得過份,放一步,讓他自由發展,但是現代人都關心得過頭了。教育的目的,不是教他知識,是把孩子天生遺傳不好的個性轉化,所以真正的教育不是只靠學校,而是家庭教育,
父母最重要的是不可偏愛。孩子們有許多的個性,遺傳自父母的優點很少,缺點特別多,大家仔細研究一下,拿孩子做鏡子反照一下自己。有些孩子脾氣特別大,有些孩子很憂鬱,都是爸爸媽媽內在的遺傳,孩子各種各樣的心態跟父母都有關係。所以教育從家教開始,學校不過是幫忙一下。現在人的觀念,把教育都寄託在學校,這是錯誤的。所以我對我們學校的老師講話,還應該繼續下去,再談關於教育和怎麼樣改變人性的問題。
平安是福
我最近觀察到,整個社會對子女的希望太重了,太過份了。我們第一希
望國家太平,社會安定;國家如果不太平,社會不安定,兒女怎麼會好?我
開頭就講,你們是溫室裏長大的,這三十年太舒服了,不知道災難痛苦,萬
一社會不安定,國家不太平,你要照顧孩子就沒有機會了。像我從十九歲離
開家到現在沒有回過家,對父母所欠的恩情,沒有辦法報答;父母對我想照
應,也沒有辦法。所以大家在這幾十年安定的環境裏頭,不要希望將來自己
孩子如何如何,而是對自己孩子的教育要放手一點,讓他自然長大。
我對我的孩子們說:“你們都長大在做事,我真要感謝你們。這個話怎
麼講?你們沒有犯法,沒有給我丟人。如果你們做了壞事,犯了法,我才不
好辦啊!可是你們沒有,所以我很慼謝你們,平安長大。”
人平安就是福,蘇東坡有一首詩,我也常常提到。你不要看蘇東坡那麼了不起,他官大,名氣也大,可是一輩子受罪,一輩子沒有好境遇,他受的
罪跟我們不同。他的《洗兒詩》說:
人人都說聰明好 我被聰明誤一生
但願生兒愚且鲁 无災无难到公卿
蘇東坡說,世上的人都說人聰明好,他卻認為自己一輩子被聰明耽誤了,但願生一個笨得一場糊塗的兒子,但一輩子官得大大的,也沒有犯法,也不會倒楣。我經常說蘇東坡這一首詩不太好,前面三句我都贊成,最後一句他又錯了,又被聰明誤了。生個兒子又笨又蠢,功名富貴樣樣有,這個算盤打得太厲害了,哪裏做得到啊!希望大家不要犯跟蘇東坡一樣的錯誤。
今天我講的話很不恭敬,但這是老實話。我很感慨,從事教育以來,看
到現在的教育處處是問題,我很擔心。我們對外面的兒童教育也在關心注意,所以吳江太湖國際實驗學校不走這個路子,孩子們在這邊受的教育跟外面不同,這樣的教育方法,希望可以實驗得好。這裏的孩子太幸福了,連我都羨慕,我當年就沒有這樣一個教育環境。我也真是佩服這些年輕的老師們,這裏是沒有娛樂的地方,他們能安心在這裏教書,很不容易。實驗學校是這樣辦的。
至於實驗學校辦不辦得下去,校長經常問我,還要辦下去嗎?我說要看
你肯犧牲嗎?真要辦教育,只有肯犧牲自己,來造就別人。
今天時間不多,我們還有別的課,諸位盤著腿聽我講話,是很受罪的事
情,不曉得哪個出的主意,你們坐得也很痛苦,趕緊停止,我還是少講一點,对不起啊!谢谢。
第二堂(讀懷師第一次跟國際實驗學校全體老師的講話稿)
諸位家長,今天晚上的節目臨時變動,這種做法你們沒有看到過,和一
般學校不同,這是書院的作法。有些人喜歡找我談書院,可是你們聽說過書
院嗎?書院是個什麼樣子?什麼教授內容?現在八十歲以下的人哪個讀過書
院啊?沒有的。
今天晚上要像書院自由講學,把後面的課程挪調了,為什麼?下午偶然
和學校負責人郭校長和她的母親、舅舅談起,說你們中間有人看了這個學校
後,想要辦學。我們這個學校是他們三位辦起來的,又好意辦家長會,把你
們請來,你們也願意來,但我覺得很困擾你們。為了孩子們讀書,現在變成
家長們也在這裏讀書,這個很不成話。家長們跟學校本來是主客相待,學校
假使為主人,家長就是貴賓,結果貴賓到了,也同學校的學生一樣,好像是來聽課的,我覺得很不禮貌。但是我的感想是,你們都是年輕人,如果沒有孩子們的因緣,我跟你們見面的機會恐怕也不多。現在既然有緣,就來談談家長們的問題。
辦教育要犧牲自己
我有很多感慨,我講的不好聽,先抱歉了,不要見怪。我說你們還年輕,很不幸的結婚,很不幸的生孩子,很不幸的做了家長。現在有了孩子,尤其只生一個孩子,最多生兩個,你們心理和精神的負擔都很重。你們中間很多人都是事業有成,至少吃飯有本錢了;我昨天講過,從改革開放到現在,大家在這一個時代,三十年來天下太平,是中國歷史上沒有過的。五千年歷史,你們沒有好好讀過,因此不懂自己國家的歷史,歷史上從來不到二三十年就有變亂,痛苦萬分啊,像我們都親身經歷過。這幾十年,你們是成長在溫室裏的花朵,經過文化大革命過來,我想你們諸位家長還只有十幾歲,剛好你們一下碰到改革開放這個好運氣,命運太好了。可是人生和歷史永遠處在“憂患”之中,要注意啊!
像我幾十年前,五六十歲時,還在台灣,我的學生,也都是朋友,文官
武將很多,乃至拉車討飯的也有,犯人也很多。有個機會,官方朋友找我到
監獄去給犯人上課,這一批犯人有判無期徒刑的,乃至死刑的都有。說要是
請到我去上課,死刑犯可以減罪不死。我說“真的啊?蔣老先生同意嗎?”
“同意。”“為什麼?”他說這幾百個罪犯,十幾歲就出來抗日,全國各地打日本人,跟著國民黨退到台灣,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沒有苦勞也有疲勞,尤其有些頭髮都白了,無期徒刑、死刑,過意不去,可是依法也不能放,所以請我去上課。一個月以後,以懺悔的成績放了很多人。為什麼提到這一件
事?我拿來比較人生的很多憂患災難。我告訴那些人,你們要反省懺悔,也不要埋怨了。我說像我們這一代的命運算過八字的,“生於憂患,死於憂患”,一輩子在憂愁,現在我也還在擔憂。
昨天告訴你們有一個最大的題目,大家也曉得我學佛,我說我看眾生如
我的孩子,看我的孩子如一切眾生,這是我一生的宗旨。我的兒子從小反對
我的話,他們聽了心裏很不是味道,可是他們現在五六十歲,大的有七十多歲,他們告訴我,“爸爸,我到現在這個年齡,還是同意你的話,不但不反
對,我也學你,看天下人的兒女如自己的兒女,視自己的兒女如天下人的兒
女。”這都是告訴你們的要點。
話題轉回來,我聽說你們中間有人看了這個學校後,想要辦學,我勸你
們不要隨便辦學,辦學太難了。現在要開個學校很容易,大學裏的博士班、碩士班,還有什麼管理班等等,都是以商業的行為來辦教育,那是做生意,為了賺錢,不是辦教育。既然你們都是年輕家長,不但要注意孩子,也要注意自己,考慮自己的前途,將來要做什麼?
我們郭校長的舅舅李傳洪,他在台灣照我的理念辦了薇閣,是國際上有
名的學校。郭校長為了辦這裏的實驗學校來跟我談,我講真話啊,有兩三次她都哭了,說這個學校能夠辦得下去嗎?辦不下去怎麼辦啊?我說:“孩子
啊,你十二歲跟我到現在,佛學也聽了那麼多了,不要說修行,天下事空的
嘛,辦得下去就辦,辦不下去就不辦,有什麼了不起啊,也不欠人家的,辦
不好就不辦,吃不消就不辦。”她告訴我她懂了,我說:“可是你真要辦的話,要犧牲自己。”
孩子自有選擇
所以我要跟你們講,教育孩子是很困難的。我做過父母,也做過兒女,而且我受的教育啊,由舊的家塾讀書到新式的小學、大學、軍事學校,文
的、武的,這些教育我都受過,也都教過,經驗太多了,深有體會,真正的
教育在反省自己,孩子的缺點就是父母的缺點。
還有,做父母的有沒有偏心呢?你們沒有,你們只有一個孩子嘛,多幾
個孩子試試看?父母肯定會偏心,所以古人說,“皇帝愛長子”,做皇帝,做有權力的老板,事業成功者,都喜歡寄望大兒子能夠繼承;“百姓愛幺兒”,普通家庭的老百姓,喜歡最小的孩子,不管是男的女的,最愛的是這個最小的。這是做父母的普遍心理,這裏頭的學問大得很。
那麼你讀歷史,漢朝、唐朝為什麼兄弟會來搶位子,爭權奪利,互相殺
害?是教育呢?還是人性呢?所以我說教育無用論,教育改變不了人,人只有自己改變自己。這也告訴你們做家長,不要寄望後代,那是幻想。你怎麼
樣培養孩子呢?把自己的孩子看成別人的孩子,把別人的看成自己的孩子,要孩子能認識到自己的缺點,並且改過來等等。所以如何培養孩子,讓他平安的過一生,雖是很重要的,但也全靠孩子自己了。
我們這裏辦學校,像郭校長,她有資格嗎?她後面有兩個人,一個是她
舅舅,一個是她媽媽,都是辦教育的。郭校長從十二歲跟我到美國,她在台灣讀完小學五年級出去,進美國小學時英語跟我差不多,很受罪啊!從小學
讀到大學,大學讀的是商學,做生意的,所以她的經歷很有趣。你看她年紀
輕輕,在法國銀行工作過,做股票買賣,薪水拿得很高,其實她用不著吃這
個苦來辦教育。當她還在銀行做股票時,告訴我連做夢都夢到鈔票,不能讓
哪個顧客進來的錢少了,該買什麼股票賣什麼股票,夜裏睡覺都沒有睡好。
我說你真快要瘋了,趕快把工作辭掉。她很聽我的話,反正吃飯錢家裏有嘛,不在乎那一點,就辭掉了。她家裏從她爺爺起就喜歡辦教育,因此她後來進哥倫比亞大學攻讀教育碩士學位。我不是標榜,也不是特別捧她,講這個故事就是要你們知道,孩子們有各種可能和選擇。所以你說孩子應該讀哪個學校好,應該哪門成績好,不要考慮,她就是個實例。
真正的教育精神
她讀完哥倫比亞大學碩士以後,我感慨中國文化的根斷了,怎麼辦?所
以叫她編書給孩子們讀;她和她媽媽走了大半個中國推廣讀經。這個英文課
本也是她編的,當時她碰到困難,說中國書好編,《三字經》《干字文》《古
文觀止》,什麼《歸去來兮》《桃花源記》《岳陽樓記》《諸葛亮誡子書》等等,一篇一篇好編啊,英文沒有啊,你叫我怎麼編?我說有道理,你說得
對,不過英文要在《聖經》新舊約上找,文學很好。後來她把那些英文重要
的文章、詩句都編出來,當時她舅舅薇閣學校裏的十幾個外國老師都反對,
說這樣的教材教不下去,最後她把他們說服了;這是第二個階段。
第三個階段,她在全國推廣教育那麼多年後,再跟著我辦太湖大學堂,
現在連搞建築這些也學會了。博士學位是在復旦大學讀的;她本來不想去讀,沒有什麼意思。我說讀一個博士,你不必當真啊!去玩玩。她的博士是這樣拿的。現在來辦這個教育,辦到現在,痛苦不痛苦?那是無比的痛苦,因為要對孩子們負責。
我講這些話給大家聽,意思是說辦教育不是錢的問題啊!你有錢蓋個學
校,請個校長,請些老師,這樣就是辦學校嗎?這樣不過是辦“家家酒”一
樣,只是做一個妝點自己門面的事業而已啊!真正的辦學校,是要把自己的
身心性命、全部精神都投入進去的,就是愛一切眾生,愛一切孩子,把他們
看得比自己的兒女還重要。自己兒女萬一出了問題,自己負責任,別人的孩
子一旦出了問題怎麼辦?不好辦的啊。
我曉得你們裏頭也有想辦教育的,或者自己在教書的。真正的教育精神
是什麼?我舉這些事,你們可以了解。她們一家都在這裏,剛開始辦學校時有一個孩子,郭校長的舅舅李傳洪董事長很喜歡他,這孩子幾歲我也不知道。他們告訴我,有次這孩子正拉完大便,看到李傳洪過來,就說“董事長!揩屁股。”李傳洪就乖乖去給他擦了。回來我們正吃饭,他就说:“老師啊!
我一輩子連我兒子都沒有幫他擦過屁股,還要去給他們擦屁股。”我說:“你喜歡嘛!”他說:“是啊,是啊,我很喜歡他。他的大便特別粗耶!”以前他聽我講過歷史上韓信方肛,大便拉出來四方的,因為看相不是光看面孔,要看全身的,所以他說這個孩子大便那麼粗,意思是說前途怎麼樣?這都是笑話,也都是真的,教育是這樣犧牲,所以我把這經過講給你們參考。
你們還年輕,雖然做了人家的父母,也還在創業階段,將來的人生要做
什麼呢?昨天我也講過,希望國家永遠這樣太平,社會永遠這樣安定。萬一社會變亂,經濟出問題,國際上出問題我們會跟著變亂,你們準備怎麼做呢?你們也許有許多學佛修行的,你會修得好嗎?你會有這個修養嗎?這都是要注意的問題。你們還年輕,要好好讀書,好好作人,好好反省自己;我這幾句話講得很嚴重,是對你們做一個提醒。
我今天講郭校長辦教育之難的意思,就是告訴你們對孩子不要太偏愛,
不要寄望孩子將來如何,只要他平安長大成人,平平安安活一輩子就很幸福
了;不要管學歷,學問是一輩子學不完的,活到老學到老。我看在這裏的每
一個孩子都很乖,將來都有成就的,問題是不要把孩子寵壞了,這一點很重
要。這裏一位同學李慈雄博士,從大學一年級開始跟我到現在,自己也是三
個孩子的父親,在上海也有了事業,公司叫斯米克,他是台灣人,台大電機
系畢業到美國留學,獲得美國史丹佛大學總體工程經濟系統博士,在世界銀
行做過事,現在也從事教育。雖然他事業做得那麼大,但是在我身邊還是像
大學一年級時一樣,態度沒有變。當年他到我那裏時,我故意整他,因為他
是台大高材生,等於北大的學生,很傲慢。他要來聽課,我說我這裏收費很
高,他說他沒有錢,可以打工,洗廁所、洗茶杯,就這樣開始。他到現在還
是經常替人家倒茶,他說:“老師當年教我到現在的嘛。”
我想今天長話短說,講到這裏為止,那麼現在請李慈雄博士上來做補充。
第三堂
本來今天我不想講話,沒有精神。下午在辦公室,郭校長告訴我家長有
報告,唸一下讓我聽聽,聽了以後我也不能不答覆你們。我昨天也很誠懇坦
白的講,這次因為孩子們的關係,很難得的跟諸位家長見面,這在學佛叫因
緣聚會。
我曉得你們諸位家長有學佛的,還有做各種事業的,為了兒童教育,引
起了自己的興趣,在這裏看了以後,很多都想辦學校。我勸你們不要辦,辦
學校問題不在錢,是人啊!尤其是老師哪裏找?千萬不要隨便行動。還有你
們要注意,這裏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是社會主義的國家,有它的政治體制,
有它的法令,你看到我們這裏辦學校,就想跟著學,以為有錢就做得到,不
要做夢了。世界上那麼多的國家,到現在社會主義國家只有兩個,一個是我
們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個是朝鮮。你們注意,生在某一個時代,就有某一個
環境、某個體系,我們要尊重國家的體系、政治的法則。
我在這裏是個超然的人,我常說我今年九十幾歲了,年輕的時候共產黨
要對付我,懷疑我是國民党的人;國民黨也要殺我,懷疑我這個人共產黨的
朋友很多,各個党派的朋友也很多,一定是某一邊的人。我常常笑,我說我
到現在不曉得怎麼活過來的,這個頭還保存在這裏,很難得。像我在這裏辦
太湖大學堂,他們辦了這個國際實驗學校,你看容易嗎?一切要合法的啊。
你們想辦學校也要合法。現在很多人受我影響,也是受李素美、郭校長兩母
女推廣了十幾年兒童經典導讀的影響;有些光在讀經,其他都不重視,那是
偏了、錯了。所以辦學校,政府的法令都要清楚,不能不守法啊!
昨天我告訴大家,你們雖然是家長,但都還年輕,我再講一次不好聽的
話,這三十年,你們是生在太平時代的溫室花朵。你不要看我在這裏有影響
力,辦了太湖大學堂和這個學校,外面多少眼睛在看著,多少注意力在我身
上。我們的做法和現在教育方法不同,政府到現在沒有找我們的麻煩,也沒
有批評,而你們家長只覺辦得好,孩子改過了,也想照這樣做,簡單告訴你
們,你們太年輕了,不要隨便去碰啊!
你看這裏雖然叫“太湖大學堂”,但既不是大學,也不是研究所,也不
是古老的書院;可是你說這是大學也可以,書院也可以,是我一個人提倡在
這裏辦,都要立案的哦!不是說你也去搞一個什麼大學堂,他也辦一個什麼
國際實驗學校,你去試試看,不要自己找麻煩了。
古代考試制度
我在這裏,各方面都來問我教育問題,國家現在也頭痛這個教育問題。
推翻滿清以來到現在,近百年的教育體制,我是一直反對的,因為不但中國
舊文化沒有了,西方文化也沒有深入。政府方面也知道我的理想觀念;我告
訴他們,你們要知道中國有三千年教育,推翻帝王制度到現在也九十九年了,明年就一百年,等過了一百年再談吧!
過去三千年來的教育,不管漢、唐、宋、元、明、清,政府沒有像現在
一樣成立學校,也沒有出錢辦教育啊!是民間老百姓自己把孩子教好的。這
個你們沒有研究,上面領導教育的人也搞不清楚。中國幾千年來都是民间把
自己的子弟教好了給政府收買。用什麼收買?“功名”兩個字。
第一步是考秀才,什麼叫秀才?縣裏頭三年考試一次,孩子在私塾讀過
書了,到縣裏報名考試,考取了叫秀才,這叫功名了。普通你讀書讀得再好,沒有考取秀才,就沒有功名,勉強比方,等於現在沒有學位。然後秀才再參加全省考試,考取了叫舉人,比秀才高一步的功名,明朝、清朝幾百年來都是這樣。等到隔年,全國舉人再來考試;必須要有舉人的資格才能考進士,普通老百姓不能參與。進士再參加殿試,第一名叫狀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像我有位老師是滿清最後一期的探花,姓商的,廣西人,叫商衍鎏;我雖稱呼過他老師,其實沒有真正跟他學習。那個時候我二十二歲,在四川,已經名氣很大了,我寫古文給商老師看,問他“假使當時和你們一樣參加進士考試,你看怎麼樣?”這個話是逼著商老師。“嗯!很好,假使在滿清的時候,你可能是進士,也許同我一樣,算不定是探花。”我心裏有數,心想那些有功名的狀元、探花也不過如此。當時這樣考取了進士以後就能做官嗎?沒有,這是功名,還要受過培訓才放出去做官。算不定一個進士會先做個最基層的縣長,讓你歷練,慢慢一步一步上升。其實以前做官,如果是翰林出身,去做地方官,做縣長的,那這個翰林縣令就不得了,很威風的。還有許多官並不是進士出身的。
你們現在觀念也是一樣,叫孩子讀好書,即便不當進士、翰林,將來也
要他做社會上了不起的人。我就反對這個教育,我說中國三千年的教育是錯
誤的,大家都太望子成龍了。從前女性讀書的很少,更談不上要女人去考狀
元,就算有,也很少。太平天國的時候有一次考出過女狀元,名叫傅善祥。
現代學店式的教育
現在我回過來講,過去中國三千年的教育,政府幾乎沒有花過錢,民間
卻培養出那麼多人才,做了很多事業,所以這個國家至今還屹立在世界上,永遠是個文化大國。我一直反對推翻帝王政治以後,引進西方辦學校的路線。並不是說西方文化不好,而是我覺得現在這個教育制度,辦學校變成做生意——開學店了,政府還要出錢辦學校。你說鄉下的人,辛辛苦苦種田,培養孩子讀書,讀了書就完了,孩子不想回鄉,讀了大學更往上海、北京或國外去啊,都想拿高薪賺大錢,農村就沒有人了。本來讀了大學,學問已是你的了,中國的社會、政府卻還要負責就業問題;好像政府出錢培養人,讀了大學畢業就應該給他工作。我說這些都不合理。
我們以前是自由教育,老百姓自己教孩子教出來,各種各樣的。現在政
府的教育有個規範,在一個框架下面,你辦教育必須要照這個路子走。這怎
麼培養人才啊?等於你和好了一堆麵粉,要做包子一定是包子,要包餃子一
定是餃子,用這樣一個形式教人家子弟,後面的人也跟著這樣做。所以我是
不大同意的,可是我幾十年來也沒有反對。
我在大學裏教過書。我教書的時候不點名的,我管你學生叫什麼名字啊,你們大學生我也看不上,我公開講的。我為什麼不點名啊?如果我的學生做了總統,我一定離開這個國家,免得說我跟他有關係;他做得好對我沒有好處,做得壞我還丟人呢!所以我不點名。因為現在不是過去的教育,現在當老師是出賣知識嘛,教完了,拿到鐘點費就走了,管你聽還是不聽啊,老師也不要負責;學校變成了商店,顧客至上,做學生的可以批評老師。我寫過一篇文章,但沒有發表,有人看了,說“老師啊,再寫下去吧”,我說不能寫下去了。
今天因為你們要辦教育,我告訴你們弄清楚,辦學校豈是那麼簡單的?
不是你有錢就能辦。天下事就是兩個條件,一個錢財,一個人才,人才比錢
財還難得。譬如現在我們這個學校在這裏開辦,有很多因素,主要是我這個
老頭子還在,有九十多年的本錢,還有各方面的關係。怎麼辦學校?你看教
育體制的規定,我們是合法申請,跟他們講清楚是實驗學校,實驗把新舊教
育、中西文化做結合。換句話說,不大同意現有的教育方法,孩子天天要做
很多功課,把孩子腦筋都壓壞了,文武什麼本事都沒有。還有教育最難的,
不光是使這個孩子書能夠讀好,要先注意這個孩子長大了怎麼謀生,有一口
飯吃。先教會他謀生技術,哪怕做水泥工也好,做木匠也好,可以打工賺錢。他可以學問很好,不一定做官,也不一定發財。
我在歐美各國,看到中國留學生在館子裏端菜、洗盤子,什麼工都肯做,賺錢供自己的學費或零用。這些留學生在外面這樣,我看了就很生氣,父母培養你出來留學,在國外什麼苦工都肯做,一回到中國就擺個臭架子,什麼都不肯做,一定要拿高薪,豈有此理!我看了就生氣,是不是這樣?(眾答:是)這個叫什麼教育?人格的教育都沒有。我說,你假使留學拿個博士回來,不怕沒有飯吃,像在外國一樣打工,什麼事情都肯做,很低的待遇都肯拿,學問是自己的嘛,能把學位、身段放下,那我就佩服了。我在美國的時候,中國正值剛開放的階段,我就勸這批留學生,趕快回中國去救這個國家。那些學生是共產黨員,我天天給他們上課,中國前途向哪裏走,要他們快回去,不要待在這裏了,這都是事實。
結合新舊教育的實驗
我們這裏辦實驗學校,有這一個原由。我曉得你們心裏很有熱忱,是很
誠懇真心的,那你學武訓嘛!我很佩服他的。武訓是清朝末年的一個叫化子,山東人,他自己沒有讀過書,到處跪下來要錢,辦了學校;武訓是教育家代表。可是文化大革命的時候江青的四人幫不但批孔,還批武訓!這都是歷史的教訓,辦學是那麼簡單嗎?
現在,我簡單概括。你們如果辦學校,首先要先到台灣看一下薇閣學校。李傳洪接手薇閣有二三十年了,現在有幾千個學生,在台灣非常有名,也享譽國際。他高薪聘請了十幾位外國老師教英文,花下成本,校長換了好幾任,教育長也換人,都是甄選過的,遇到好的老師就請過來。
我們推廣兒童讀經典古書,現在外面流行兒童讀經,是我們宣傳、印書,進而全國都受影響,這是第二個因素。
第三個因素,我在這裏辦了太湖大學堂,郭校長他們有辦薇閣的經驗,同時在這裏也看到國內的教育問題,所以辦了這個實驗學校,把新舊文化、中外文化綜合起來實驗。政府現在教育是一級一級考試,大家只要孩子功課
做得好,管他頭腦吃不吃得消,天天作課題,我這裏沒有。從立案申請到開
始辦學,既要守政府法令,又要不照規定路線走,以實驗我們的理想;所以
郭校長去買了各省、市、縣的課本,比較各地課本的不同。我曾經讓郭校長
把蘇州頒布的中小學語文課本拿來,翻開看看,唉唷,這些課本怎麼搞的,我真的一個問題都答不出來,這怎麼辦?
我說我們要做實驗哦,把這些課本先擺著,開頭一兩個月,直接教孩子
讀古文,就是專上語文課。當然不止古文,新的觀念也要教,簡體繁體字都
要認得,還要練拳,文武合一。像這樣你們哪裏做得到?因為我本身也會武
功,那個教武功的老師教得對不對,我一望而知。你們辦學校,懂這個嗎?
不是隨便去找個會打拳的人就行,賣膏藥的也會打拳啊。這裏有時候連著兩
個月教孩子們認識各種草藥,將來若是做個草藥醫生,也可以謀生有口飯吃
啊!何必一定要自己的孩子做了不起的事?能平安一輩子,多好呢。我們這
學校什麼都教,也請來外國老師教英文,教孩子們做點心、麵包,老師講他
的外國話,孩子講中國話,一個禮拜以後,學生慢慢都學會了。英文也是如
此。然後在孩子快放假時,把政府規定的試題測試一下,每個孩子都得八十
幾分,可見我們實驗是成功的。沒有照一般學校那樣,每天每節什麼課什麼
課,帶一堆課本,還要加上課外補習,让孩子背着重重的書包,把身體压坏了,把眼睛也搞壞了。
你們都讀過書的嘛,我們中國的教育,在學校有沒有教男女關係?像我
親自公開教小孩子,男孩子不准玩性器官。為什麼要告訴他這些?因為有些
男孩子犯手淫,把身體搞壞了,很多做父母的都是外行,自己既不知道,當
然也講不出來。這裏也告訴女孩子,不准手淫,我都親自來講。現在中學裏
頭有生理衛生課,講到這個時,老師不好意思講,就讓學生自己去看。但這
裏實驗學校是樣樣教的,讓孩子們知道利弊。我很感謝現在的政府,對我這
裏辦學,到目前為止沒有為難我,也沒有干涉我,而我們做的也對得起政府,對得起社會,對得起你們諸位家長。這是要有菩薩一樣的心腸做的,你們要懂得這些道理。
辦學內容很難,找老師更難,要懂得所有一切。我們這裏還是實驗,所
以孩子都不是隨便考進來的,學生多了我們吃不消。尤其是孩子住在這裏,現在等於兩個老師照顧一個孩子啊,比你家裏請褓姆還便宜。你們家長佔了
便宜了,有那麼多老師給你的孩子做褓姆、做保健醫生,隨時注意。孩子們
傷風咳嗽,老師們擔心得比你做父母的還厲害,因為不能給學校丟人啊,說
孩子來這裏身體怎麼搞不好了。這裏的教育內容是這樣。
己立立人 自利利他
你們想辦好學校,我非常了解,我推動讀誦經典十幾年,結果到處都在
講教育。我有些學生在外面講,要用愛心教孩子,我都反對。不能老是教人
家用愛心,我嚴格教孩子就不是你那套愛心的教育啊!父母嚴厲教育孩子也
是愛,怎麼不是愛呢?愛一定要怎麼樣啊,根本都不懂什麼是真愛。辦教育
不是那麼簡單,所以我看了你們的好心,在此答覆你們,不如先求自立。中國儒家的道理有一句話,“己立立人”,自己先站起來,再幫忙別人站起來。你們都學佛嘛,學佛菩薩的精神“自利利他”,先求自利,再辦社會的教育事業。先把人做好,人都沒有做好,不要說來學佛;我也學了幾十年,還沒有成佛呢!等到我成佛,你也聽不到我的話了,大家先好好做人吧!
昨天你們也聽了李慈雄博士的報告,他和李傳洪都是同學輩,你看現在地下這個磁磚那麼漂亮,都是他公司的產品,我們用的衛生紙也是他公司的。他有十幾個公司,各種各樣。人家問李慈雄,你做什麼生意啊?他說我是給人家擦屁股、踏腳下的。他的公司現在在武漢也辦個學校,江西也有項目,但是他告訴我,“老師啊!我現在真想把所有的事業放下來,還是跟著你打坐修行。”他做事業,艱苦奮鬥二十幾年下來,他也感覺到人生的無奈,對社會國家的無奈,不曉得怎麼辦?我聽了你們的報告,不是責備你們,辦學是好事情,不過我把這些經驗告訴你們,辦學太艱難了,之所以辦到現在,是郭校長和舅舅、媽媽他們累積的經驗撐過來的。
還有一位家長提到我修鐵路。學佛修道先要做功德,所謂“三干功滿,
八百行圓”才算修行。三干功滿,救人一命算一件功德,大家一輩子做了幾
件啊?我修了一條鐵路也不過等於救人半條命而已啊,沒什麼了不起。辦教
育、文化事業,這是給人生走的一條大路,要犧牲自我是很難的。我今天晚
上再三聲明,不是說你們這個思想不對,是對的,可是要曉得辦學艱難,老
師找不到,人才難尋。所以我真的很佩服這裏的老師們,那麼年輕,等於給
孩子們做褓姆,你看那個侯老師,滿腔熱誠的辦教育,對孩子們有深厚感情,有時孩子們生病,夜裏還不放心,她就睡在生病孩子的旁邊照顧他們。這些人才哪裏去找啊?
今天我對各位臨別贈言,你們要注意啊,國家政治的體制、法令規章,不能隨便改的,但要是辦個學校完全照政府規定,那何必自己辦?現在學校
多得是。你要照我們這樣辦實驗學校,那中學還辦不辦?到現在為止我不贊
成,太辛苦、太痛苦了,完全是犧牲,不是建房子的問題,而是老師哪裏找?而這些年輕老師,我很感激他們,他們也有他們的前途啊!我也要顧慮他們的前途,他們願意一輩子做老師下去嗎?不能只顧慮孩子啊,所以有這許多問題。
今天你不要認為南老師在罵人、在訓話,你錯了,我是很誠懇的告訴你
們這個經過,其中的艱難、痛苦、害怕,不是你們所能夠懂的。今天我這個
老頭子在這裏這個招牌,還有個腦袋在啊!因為九十幾歲了,萬一被人家掃
地出門也不在乎了,要有這樣的精神,那你才可以試試看去做這樣的事業,否则千万不要随便去搞啊。我讲完了。
六、对学校教师讲话
(二○一○年四月八日、五月十日)
第一讲
大家請坐,我們隨便閒談,今天麻煩大家抽個時間,來談談兒童教育的問題。
人生以什麼為目的
先講我的感想,我對於這裏所有的年輕老師們,真的很佩服,這不是說
空話。為什麼佩服?你們都很年輕,尤其受現代大陸的教育出身,在這個時
代,能夠待在我們廟港這裏,既沒有娛樂場所,好像也沒有講戀愛的機會,
但是你們都安心工作,所以實在令人佩服。太湖大學堂真是一個修行的地方,你們諸位在這裏,等於在一個冷颼颼的古廟裏,卻非常認真熱情的教育孩子們。你們諸位晚上沒有出去玩,都很清心寡欲,有空的時間還在讀書鍛鍊身體;有時候我隨便講一點課,你們有興趣也來聽,這個非常難得。老實講,將心比心,我在比你們還年輕的時候,十九歲就出來做事了,二十一歲就帶兵了,而心情能不能像你們這樣安定,我自己都不敢想,這也是佩服你們的另一個原因。這是第一點講心里的話。
第二點我覺得大家還要進修,進修是為個人自己的前途,你們將來不論
是否仍從事教育,進修都是很重要的。這在哲學上有個名稱叫“人生觀”,
我常常說現在這個教育錯了,也沒有真正講哲學,因為要講真正的哲學,人
生觀很重要。我發現現代許多人,甚至到六七十歲,都沒有一個正確的人生
觀。我常常問一些朋友,有的很發財,有的官做得大,我說你們究竟要做個
什麼樣的人,有個正確的人生觀嗎?他們回答,老師你怎麼問這個話?我說
是啊!我不曉得你要做個什麼樣的人啊!譬如你們做官的人,你想流芳百世
還是遺臭萬年?這是人生的兩個典型。發財的呢?我也經常問,你們現在很
發財了,你究竟這一輩子想做什麼?可是我接觸到的發財朋友,十個裏頭差
不多有五雙都會說,老師啊,真的不知道啊!錢很多,很茫然。我說對了,這就是教育問題,沒有人生觀。
我九十幾歲了,看五六十歲部是年輕人,這是真話。有些人都五六十歲了,他們還覺得自己年輕得很呢!我在五六十歲的時候也精神百倍,比現在好多了,現在已經衰老了。但是五六十歲也算年齡大了,卻還沒有一個真正
正確的人生觀;換一句話說,看到現在我們國內十幾億人口,甚至全世界六
七十億人口,真正懂得人生、理解自己人生目的與價值的,有多少人呢?這
是一個大問題,也就是教育的問題。
我二十三歲時,中國正在跟日本打仗,四川大學請我演講。我問講什
麼?總有一個題目吧?有個同學提出來,那就講“人生的目的”。我說這就
是一個問題,我說人生什麼叫目的?先解決邏輯上命題的問題,就是題目的
主要中心。什麼叫目的?譬如像我們現在出門上街買衣服,目標是衣服店,
這是一個目的。請問人生從娘肚子生下來,誰帶來了一個目的啊?現在有人
講人生以享受為目的,這也是一種目的;民國初年孫中山領導全民的思想,
說“人生以服務為目的”。當年孫先生,我們習慣叫孫總理,提到孫總理誰
敢批評啊?可是我很大膽,我說孫總理說“人生以服務為目的”也不對。誰
從娘胎裏出來就說自己是來服務的啊?沒有吧!所謂人生以享受為目的、以服務為目的,不管以什麼為目的,都是後來的人,讀書讀了一點知識,自己
亂加上的。我說你們叫我講的這個題目,本身命題錯誤,這個題目不成立。
但是你們已經提出來要我講人生的目的,我說第二個道理,在邏輯上這個命
題本身已經有答案,答案就是人生以人生為目的。
說到人生以人生為目的,現在許多人都搞不清楚了。那麼人活著,生命的價值是什麼?這也是個問題。剛才我提過,一個人作官,是想流芳千古,
或者是遺臭萬年?這兩句話不是我講的,是晉朝一個大英雄桓溫講的。這樣
一個大人物,他要造反,人家勸他,他說人生不流芳千古就遺臭萬年,就算
給人家罵一萬年也可以啊,他要做一代的英雄,這也就是他的人生價值觀。
在歷史上有這麼一個人,公然講出了他的人生目的。
講到人生的價值,我現在年紀大了,一半是開玩笑,一半是真話,我說
人生是“莫名其妙的生來”——我們都是莫名其妙的生來,父母也莫名其妙
的生我們,然後“無可奈何的活著,不知所以然的死掉”,這樣做一輩子的
人,不是很滑稽嗎?
學者效也
我現在講這些話聽起來和今天要講的題目愈離愈遠了,我拉回來講,這
就是教育問題。今天來講話,也是為這個主題來的。譬如我們學校,孩子們
發生一些問題,雖然我都不管,冷眼旁觀,但耳朵聽到風聲,已經知道一切
了,這是老年人的經驗。孩子們的問題,是教育問題,也是人性的問題。剛
才我提到人生這些問題,牽涉到全世界人類的教育問題,而教育的基本是人
性的問題,人怎麼有思想?這個思想是唯物還是唯心的?人怎麼有情緒?怎麼有喜怒哀樂?中國人有兩句老話“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你看我們人類很奇怪,我們中國十幾億乃至全世界六七十億人口,同樣有眉毛、眼睛、鼻子、嘴巴、耳朵,但沒有兩個人是一模一樣的。你說他同他很相像,真比較起來還是有差別的。所以中國的哲學跟西方不同,“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中國人這一句土話是最大的哲學,也是最大的科學。如果研究科學,那就是基因問題了。基因是個什麼東西?譬如上一次香港研究基因最有名的醫生來時,我就告訴他,基因不是生命最初的來源,基因後面還有東西。他說是,是有問題。他這一次再來,說發現是有個東西,我說再後面還有,還沒有完全發現。
所以這個人性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是一個問題;而教育最高的目的是培
養人性,指向人性。中國人講學校、學問,這個學字的古文怎麼解釋?你們
裏頭的老師們都正在研究國學,這個學字是這樣解釋的:“學者效也”,效
法,效也是學習。譬如我們唱歌、跳舞、練拳,少林寺的高手王老師教你們
易筋經,你們看到沒有?我們幾十個人學,哪一個學得跟王老師的姿勢、神
氣、內涵一樣?這個標準很難。我說學武功、讀書、寫文章、演戲、唱歌,
能夠學習效法跟老師一模一樣,是很難做到的。這是學的問題,也就是效的
問題,更是我們搞教育的大問題。而所謂學校這個校字,木字旁邊一個交,那是蓋一個地方,集中大家來學習,就是學校。
講到做一個老師,現在中國人所了解的西方教育是愛;我聽了就笑,你
們看了幾本書?你講的西方是美國還是法國、德國,或是荷蘭、義大利?西方有幾千年歷史,講教育就是一個愛字嗎?中國都沒有嗎?中國愛字也早講
了耶!至於什麼叫做愛?這都是問題。
再回來講到學與效,中國《禮記》講這個效,我們做老師的、辦教育的,任務太重了,孩子們隨時在效法老師、父母。教育不光是嘴巴裏教,也不只是讀書,父母、老師的行為、思想、情緒和動作,無形中孩子們都學進去了。這就是教育,這個教育叫“耳濡目染”,孩子們天生有耳朵、有眼睛,他聽到了,也看到了。老師們偶爾講兩句黃色笑話,你以為孩子們沒有注意聽,實際上他已經聽到了,這叫耳濡目染。父母也好,師長也好,社會上的人也好,他們隨便有個動作,孩子們一眼看到,已經發生影響了,這就是教育。所以教育不只是在你上課教些什麼,整個的天地,自然的環境,統統是教育。
經師易得 人師難求
中國《禮記》上有兩句話,“經師易得,人師難求”。老師有兩種,一
個是經師,一個是人師。古代所謂經師,是教各種各樣知識學問的。下自現
在的幼稚園、小學老師,上至大學裏教碩士、博士的大教授,不過是傳播知
識的經師而已。我也做過大學教授多年,也帶過碩士生、博士生,從我手裏
畢業的碩士博士很多。我說小兄弟啊,告訴你吧,學位一定讓你通過,恭喜
你,不過你儘管拿到博士學位,這個學位是騙人的,拿這張文憑騙飯吃,學
問還談不上。學問連我都沒有,活到老,學到老,學者效也,這個效果在哪
裏?很難了。
我常常說,現在的教育哪有老師啊?我在大學裏上課,派頭很大,大家
都曉得南老師來上課,同學們喊立正啊,我說請坐,請坐。因為我真怕,為
什麼怕?我二十一歲起帶兵,上場校閱,統統是這樣,滿校場幾千人,喊立
正,司令官萬歲。那時自己留個鬍子,冒充四五十歲,自己覺得好高好偉大
啊!可是一年以後我就領悟到了,這是什麼狗屁的事!這是唱戲嘛!萬人敬
仰,一呼百諾,這個威風大吧!只要出個聲,大家都害怕了;眼睛看看茶杯,好几杯茶就來了,這個味道一般人覺得很好過啊!可是我已陘領悟到了,這沒有道理。
那個時候都是勤務兵為長官添飯,而我吃完了自己添,服侍我的勤務兵
看到都傻了,他說大家都是這樣,你怎麼不讓我添飯?你不要我了啊?我說沒有啊!我是人,你也是人,我有兩隻手可以做;我現在作官,你給我添飯,我老了誰給我添飯?我不能浪費我的手不用啊!我需要的時候再叫你添。這同教育都有關係。所以我帶兵的時候,兵跟我就是兄弟。對兵講話,不像跟你們講話,對兵講話很簡單,“他媽的”,你以為那是罵人嗎?有時候那是獎勵的話。這些兵多數是文盲,沒讀過書,要是像我們今天這樣對他們講話,那要他的命了,他才懶得聽。你娘的,我媽的,他就懂了。這也是教育。
剛才講“經師易得”,傳播知識容易;“人師難求”,人師是用自己的
行為、品性、言語影響學生。有道德有品性,一輩子給孩子們效法,這叫人
師。大家想想,我們在座的都受過教育,由幼稚園到初高中、大學,請問哪
個老師給你印象最深刻?有幾個是你最敬佩的?我想很少。例如我學拳術武功,有八九十個老師,少林、武當,十八般兵器我都學過。我對於學武的老
師都很恭敬,後來到台灣還碰到一兩個,他看到我好高興,我請他到家裏吃
飯。他愛喝酒,我請了一次就再也不敢請了。他一餐飯吃了六個鐘頭,慢慢
喝酒,就談那一些講過的事;他希望我在台灣恢復武術的教育。這個老師專
學武的,沒有文化基礎。
我學文的老師,差不多也有一百多個,而且有前清的舉人,有功名的。真正的老師,我只有一個袁老師,另外還有一兩個學文的老師。我現在提一個問題,也給你們參考,我們大家反省,那麼多的老師中,能影響自己一生,值得效法、敬佩、敬愛的,能夠一想就想起,想起他就跟想到自己父母一樣的,有哪些?我想大家跟我一樣,從小受教育到現在,多少老師都忘掉了,為什麼?“人師難求”。現在我們做人家的老師了,注意,要給受教育的孩子們留下你的影像。說了半天亂七八糟的話,我就是解釋“經師易得,人師難求”这兩句話。
古代教育的目標
我們現在再講中國的教育。先不談西方什麼愛的教育,西方愛的教育這個觀念,到現在流行八九十年了。我們原本的教育不講愛不愛的,但比愛還
嚴重。我們中華民族公認的老祖宗——黃帝軒轅氏,一切文化、一切基礎在那時已經開始,到現在四干七百多年了。我們的歷史,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
的。
西方講教育史,可以說從摩西十誡開始,然後到天主教、基督敦,一路下來。世界上的宗教都是教育,不過是另訂一個宗旨,向那個宗旨走,所以
叫宗教,這是簡單的解釋宗教。西方的教育幾千年,是由宗教演變出來的。中國教育是從我們老祖宗黃帝開始的,不是宗教,而是人文的教育,人文教育有三個條件,“作之君,作之親,作之師”。作全國人民的領導、作萬姓
之宗的就是作之君。我們中國人的姓有九干多個,百家姓只是一點點。有一部書叫《萬姓統譜》,我們萬姓宗奉的共祖就是黃帝軒轅氏。這個傳下來不
是宗教教育,而是“作之君”,作領導;“作之親”,作長上,愛百姓如子
女;“作之師”,全國等於一個大學校,他就是校長,就是大導師。
中國文化有君道、師道,到了後代,師道超然獨立,超過帝王和父母之
上,這是做老師的尊嚴。我們中國稱孔子為“大成至聖先師”,當作皇帝一
樣禮拜,把師道尊奉在君道及父母之上,師道的尊嚴竟達到這個程度。上古
歷史有稱“三公”,當了皇帝還有老師講課。我經常講,書上也有寫,中國
古代作皇帝的也要進修,每個月要請一個老師來講課,老師是大臣或翰林院
的大學士,請來的這些學者叫經筵侍講,直到清朝還保留這個制度。
還有一個故事,講明清這些太子、王子沒有登位以前的宮廷教育。那時
是請民間考取翰林學士、學問好的大臣來教孩子們,皇帝、皇太后還親自出
來給老師行禮。某一代,這個皇太子不守規矩,不認真讀書,吊兒郎當,被
老師打手心了,那個時候一樣要打手心的哦。老師打了太子手心以後,再向
太子下跪;打手心是師道,下跪是行臣子之禮。太子回去跟老祖母皇太后報
告,老師打我。老太后不高興了,這個老師怎麼可以隨便打太子?祖母給你出氣吧!皇太后就請經筵侍講的老師進宮吃飯,很客氣的對他講,某某人啊,我們這個孩子請你教,是要嚴厲點,但是我們皇家的孩子,讀書也做皇帝,不讀書也做皇帝。這位大臣一聽站起來說,太后,讀書的做聖賢的皇帝,不讀書的是做暴虐的皇帝。這個皇太后一聽愣了,馬上說你講得對,儘管打吧。這個是講古代教育史。
教育是人性的問題
現在還是個話頭的開始,討論教育的目的及人性的問題。我一輩子可以
說什麼都幹過,党政軍、生意也都做過,人生的經歷不少。現在他們搞了一
個太湖大學堂,你們看我九十多歲了,我在這裏也同你們一樣,也在從事教
育啊,是教大人的啊。而且我更寂寞,因為我要講的話沒有人聽.所以我經
常在吃飯時給大家講,你們郭校長都聽過的,教育無用論,我從幾十年前講
到現在;我發現中國這一百多年來,教育出現問題了。
現在不談教育無用論,濃縮回來,教育是人性的問題,這是今天講話最重要的。人性究竟是善還是惡?還是不善不惡?外國的教育哲學很少討論這
個問題,中國比較特別。春秋戰國的時候,假設儒家以孔孟做代表,儒家講
人性是善的,人天生下來個個是善良的,思想行為受社會的污染,變壞了。
我們教孩子們讀《三字經》,讀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這十二個字太深了,可以寫部一百多萬字有關教育的書。它說人性本來是善
良的、平實的,就在目前。性在哪裏?就是生命的本來;而思想哪裏來?人
性裏頭來的。“性相近”,人性是近於善的,每個人都是好的人。所以孟子
說,“惻隱之心,人皆有之”,人性是善良的,慈悲心本來都有,這是“性
相近”。為什麼人性會變壞?沒有受到好的教育,“習相遠”,習慣受了社
會、家庭父母等種種的影響,因此離開善良的人性越來越遠了,所以社會上
壞的人多,善良的人少。我們自己的行為思想也是這樣,壞的念頭思想、情
緒多了,善良清淨這一面就少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所以剛才提到要學習善的一面。
可是同樣是儒家的荀子,他提的意見不同。他是孔子徒孫輩的學生,跟孟子差不多同時,他認為人的天性是惡的、自私自我的。譬如一個嬰兒,當
他餓了要吃的時候,只管自己要吃,如果是雙胞胎,兩個同時餓了就會搶著
吃。因為人性本來是惡的,所以要教育,教育是為了把惡的習性改正為善良,這是教育的目的。同是儒家的哲學思想,有主性善、性惡之異,這是中國文化幾千年前就有的哦!當時在西方的教育,還沒有我們討論的這樣高明。
有一個與孟子同時的學者又不同了,就是在《孟子》書上提到的告子。
告子說人性天生非善非惡,善惡是人為加上識別,碰到事情有了是非分別起
來的。他說人性像一條毛巾一樣,你想折疊成什麼形狀就成什麼樣子,所以
需要教育,塑造成個好的人格。告子是主張人性不善不惡的。
第四家,墨子(墨翟),跟儒道和諸子百家都不同,他認為人性生來如白淨的絲綢一樣,無所謂善惡,無所謂不善不惡,同告子的說法差不多,但
略有不同,看社會教育給他染成哪個顏色,就變成那個顏色。
罰或不罰 打與不打
教育是講什麼呢?教育的基本原則是改正人性,使人向善良的方面走;教育就是政治,就是法律。一個國家政府的領導人,希望全體老百姓向善,可是老百姓不上道,因此用法治,用刑罰,所以中國的教育從春秋戰國周秦以前就打手心的,這個叫夏楚,不是隨便打的。我們小時候是受這個教育出身的,老師坐在那裏,讓你背《古文觀止》哪一篇,背錯了三個字,在手心打三下,輕輕的處罰;如犯了大的錯誤,把手掌墊起來打,那就嚴重了。
前兩天我一個老朋友楊先生來找我,他都八十幾了,他說老師啊,我和
您上下有五代的交情,我把兒子、孫子也帶來見您的面。那天他坐在這裏,聽到我們談孩子們的教育,他說教育怎麼不打?要打的啊!我們就是打出身
的。他的兒子都四十幾了,都是喝過洋水的留學生。他當場在這裏講,他說
你問我兒子,我的兒子小的時候被我痛打,不是隨便打,他做了一件大錯事,我叫他趴在凳子上,褲子脱下,我氣得一下找不到東西,直接用手打他屁股,打得很厲害,我手都痛了三天。他兒子在那裏笑,說:“爸爸你是痛了三天,我痛了四十幾年,現在還在痛呀。好在爸爸打我一頓,我改過來了,不打就改不過來。”他父子倆對笑。他說對嘛,教育有時候非打不可。
這是講打與不打的問題。我們現在的教育是不准體罰,我可不是提倡打
人哦,是講歷史故事給你們聽。其實打或是不打很難說,像我帶兵的時候有
一度不主張打人,做錯了事怎麼處理?立正,站在前面,兩手左右平伸,兩
手指頭各拿一張報紙,站一個鐘頭,手不准掛下來,只要低下來就要挨打。
你們去試試,站十分鐘看看,保證要你的命。說起來我沒有打人呀,但比打
人還嚴重。
我們談教育,講人性善惡,都講了,教育是改進人性,究竟應該嚴厲的
處罰,還是只講原諒呢?其中大有問題。我們現在這裏辦的是實驗教育,我
跟郭校長講,我們辦這個教育究竟是對還是不對?心情負擔非常重。剛才講
的,都是這裏宾客真實的故事。前幾個禮拜,一個老朋友來,說他正接手政
府一個機構的首長,原來的首長犯了贪污罪。這個朋友同時也在做慈善工作,以及推廣農村教育,他的地位不低哦。他說:“我接手那一天,背了個包包,自己坐計程車去。他們還沒有上班,只曉得那天有新的領導要來接手。我自己推門進到辦公室,有一個職員看到我,問你幹什麼的啊?我也沒有講自己是什麼人,只說我來報到的。那個職員態度還蠻好,說你請坐吧。我就坐在那裏等,也沒人理我;坐了半天,我說老兄啊,我來報到也是個客人啊,請倒杯水給我吧!那個人就起來倒水,又問我姓什麼,這時他大概想到了,就趕快打電話給另一個比較重要的長官,說某某人已經到這裏等你們了。我說你不要打電話,他正在路上開車,聽說我先到了,他萬一緊張,出了車禍就糟糕了。
我說你這個毛病啊,素來作風很民主自由,很好啊。後來你上任講些什
麼?他說我一上任就說,我曉得公司損失很大,還有很多爛賬,我明天正式
上班,你們有許多手頭不清的、拿了錢的,趕快歸還;如果來不及歸還,就
趕快把你手邊那些錢捐給慈善機構;如果真來不及捐給慈善機構,就去捐給
和尚廟子或教堂。再來不及啊,在家裏後院挖個洞,深深的埋下去,但是你不要被我們挖到,挖到就對不起了。我聽了哈哈大笑,我說你講得很有意思。他說老師這樣好不好?我說你講得非常幽默有趣,也只能這樣處理,真的一翻出來,有很多人貪污,你怎麼辦?只好送去法院了。這是講人性的問題。
教育同人性有關係,你說一個年輕人犯了錯誤,是原諒他,讓他自我反
省改正?還是處罰他呢?這是人性的大問題,至於處不處罰,或讓他自我坦
白反省,很難下定論,要臨機變通的。總之教育是啟發引導人性往好的路上
走。如說完全只用愛心、只用自動啟發的方法,除非教的是聖人。
清朝有一個很有名的大案,你們在書上大概讀過。有個年輕人犯罪,做土匪頭搶劫,被綁到刑場。殺頭以前的老規矩,做官的要問,你還有什麼話
嗎?這個時候他提出來的,做官的要為他做到。他說我想見我的媽媽一面。
那應該,馬上派人把媽媽接來,母子兩個都痛哭啊。媽媽問說你還有什麼話
講?他說媽媽你很愛我,我馬上要死了,要離開你了,我要求吃你最後一口
奶。他媽媽解開衣裳給他吃奶,他一口就把媽媽的奶頭咬掉了。他媽媽痛得
罵他,他說我今天的下場就是你教出來的,我從小愛偷拿人家東西,你不阻
止我,還鼓勵我,說我那麼聰明那麼乖,讓我認為偷人搶人是當然的,才會
落到今天的下場。
所以我們從事教育的人,要怎麼把人性教好,是個大問題,不要輕易下
結論。像諸位老師那麼盡心,昼夜關照孩子,可是對教育的方法、教育的誘
導,向哪一條路上走,很值得研究。我們這裏是實驗學校,大家有時间再做讨论。
第二讲
上一次跟大家講到,教育最高的目的,是徹底認知人性的問題,諸位老
師在這裏安於清淡而艱苦的生活,我很敬佩;但是反過來講,你們也很幸福。這裏什麼課都有(當然是不對外),文的武的,各種各樣,你們都可以參加學習。譬如為了你們身體健康,請王老師來教武功,練易筋經、少林拳,他可以說是很有經驗的武林前輩了。我們過去學武功,要專門單獨磕頭拜師、行師禮、送學費的。在這裏開放你們自由參加,所以說你們非常幸運。因為怕文化有斷層,你們年輕不了解,特別告訴你們一下;不是要向你們邀功,是希望你們知道珍惜這個機會。
我在這裏講佛學等各種各樣的課,都是各聽自由,你們只要有空可以來
聽,沒有收費用吧!郭校長也沒有強迫你們來聽吧!我沒想到你們真的認真聽完,還自動寫報告,我很感動。你們既然寫了心得報告,不管好壞,我心
裏有個責任慼,不能不看,都要批答。可是我老眼昏花,所以要人唸給我聽,字錯了,改一改;有問題的、有要點的,打個記號,我來答覆;還有些需要單獨面談,我也談了。你們注意,這樣的作為也就是教育精神,你們做老師要學習哦!活到老學到老,你看我是九十幾歲的老頭子了,算不定明天就死的,還這樣負責任,你們對後輩的教育,也要這樣負責任才對,這是對自己良心負責,這就是做人做事。
中國幾千年文化,難道沒有教育家嗎?可是很可憐的,在這一百年來,有人真正寫出中國教育思想史、教育制度史、教育發展史等等的嗎?有,但
都不全面,不完整。你們有許多是學教育的,從一般師範學校教育出身,學
的多數是外國教育的教學理念。外國的文化特別注重教育,形成一門獨立的
學問,是在十六世紀以後,最多不超過四五百年。而我們中國文化是五千年,就算打個折扣,也有三千年,從一開始就注重教育,過去稱為教化。教化的意思,是包括全體政治在內。可是我們這一代教育,不研究自己的文化,搞文化工作的不知做些什麼事,這是很令人遺憾的。
今天講中國文化的特色,大家要啟發反思,自己有那麼多好東西,沒有去研究。所謂研究,是正式讀書思考,再提出來實行,可以與西方的教育接
軌作比較。
再談人性問題
你們都是菁英份子,將來是否繼續從事教育,沒有關係。我上次提出教
育問題是認知、人性問題,想不到諸位老師非常注意這個問題,我很高興。
因為你們真的把它當問題了。尤其是郭姮妟校長,回到台灣,把我講的錄音
帶放給大家聽,據說“薇閣”學校的老師們聽了都很震動,還說有幾位校長、老師,都是老教育家,深受感動而流淚。這兩天,李先生又在北京跟一些大學校長、教授們談起,他們也要這個資料。我說這是剛起頭,並不完備,因為我每天都很忙,雖然我九十多歲了,一天的工作量還比你們大得多。我晝夜在工作,假期也不例外,你們可以出去玩,我自己不能放假。過年沒有休假,也沒有星期假日。現在雖然老眼昏花,但仍從夜裏十二點鐘以後一直工作到五六點,天亮了才睡。
上次談到教育是人性問題,我不曉得講清楚了沒有?不止教育,乃至政
治、軍事、經濟、哲學、文化,不論哪一門學問,最後的最高點都離不開人性問題。所以這次開“經史合參班”討論《資治通鑑》時,也講到人性問題,中間牽涉到中國文化幾位大宗師如老子、孔子等,後來加上印度的釋迦牟尼佛。關於人性問題,釋迦牟尼看得最清楚,講得最透徹。現在不是講佛學哦,這只是引用到這個故事,不能不講。釋迦牟尼是個王子,天生要作帝王的。他生下來,父親找來很多看相算命的,說他長大一定成佛,是萬世教化眾生的聖人,如果不成佛呢?會做金輪聖王。在印度文化所謂的轉輪聖王,分為金銀鋼鐵等,金輪聖王可以統治全世界,讓天下太平。所以他從小到大,受宮廷特殊的教育,博通世間各種學問,文武雙全,卻在少年時就放棄王位出家修道,他追求的是什麼?因為他自己參悟到,即使做了金輪聖王,使天下國家太平,不到三五十年,也一定變去了,這是人性的問題,因此他要出世追尋人性根本的大問題。
我們中國有幾千年歷史擺在那裏作例子,最好的帝王政治也一樣,一定會變去,變好很難,變壞太容易。為什麼會如此?為什麼政治、法律、道德
都不能改變一個人?所以我常講教育無用論,法治也無用,換句話政治也無
用了。政治體制,每個朝代都要變動,為什麼?都是人性的問題。所以我對
諸位提出來討論,教育問題最重要的是要徹底認知人性問題。
再說性善性惡
提到人性問題,上次我已經說過,現在再說一次。儒家孔孟之學主張人
性本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四句話很深。換句話,
人性先天是善良的,後天養成的習慣使得差別越來越大。講到先天後天兩個
名辭,孔子在《易經》上提到,“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上是先天,西方
哲學叫本體論;“形而下者謂之器”,器是有形質的物理、物質現象作用,
是後天的。
與性善說法相反的是荀子提出的人性本惡,他也是儒家,是孔子後輩的
學生,是秦始皇的宰相李斯的老師。上次講過,譬如雙胞胎的孩子,如果肚
子餓了,大家都搶先要吃。還有很多例子說明人性本來是惡的、自私的,因
此後天要加以教育。
另外告子認為人性不善也不惡,他說人性像杞柳一樣隨你雕琢,要圆就
圆,要方就方。換句話,他這個觀念是認為人性無所謂善惡,就看你怎麼教
育、怎麼造就。注意這個邏輯問題,如果你們不細心的話,會認為告子講人
性沒有善惡,那就錯了。
還有一個,跟孟子差不多同時的墨子,他講人性先天就像乾淨潔白的素
絲,無所謂善惡的,看你後天怎麼染色,墨子認為善惡是後來加以分別的。
在兩三千年前,當時我們的文化哲學已經爭論過這個大問題了;可是後
世尤其我們這一百多年來,已經不注意也不討論它了。你們研究西方哲學的
宗教的,譬如天主教、基督教,乃至回教,也是講人性本是善的。《聖經》
舊約上說上帝創造了萬物,也創造了人,人本來都很好,因為亞當、夏娃被
蛇誘惑,吃了蘋果,所以做了壞事,有了飲食男女關係。提到西方的文化,
現在都拿美國來做代表,那是錯誤的,美國只有兩三百年歷史,不算的,要講西方文化,歐洲的法國、德國、希臘,都要注意。
人性究竟是善是惡?教育是徹底認知人性問題,這個問題今天晚上暫時
講到這裏為止。為什麼呢?真正研究人性的善惡問題,有先天與後天的差別,這是哲學與生命科學以及認知科學的大問題。注意啊!究竟生命的根根在哪裏?宇宙怎麼會生出萬物?怎麼生出人來?這是形而上,屬於哲學上探討本體論的問題。追究起來又涉及是唯物的還是唯心的,是心物一元或非一元?很多問題,所以先把這個形而上的問題擺在那裏,暫時不討論。
人之大欲何處來
今天我們開始討論形而下的問題。我們人從娘胎生下來,你說這個嬰兒
是善是惡?很難下定論。善惡是思想行為所構成的,我們現在講政治也好,
法律也好,教育也好,講對錯、善惡、好壞,都是後天教育來的,是每個人
思想意識分別而生,是人們主觀的判定。舉例來說,“飲食男女,人之大欲
存焉“,這是孔子先提出來的。不但是人,就是鳥獸之類也如此,餓了一定要吃,上面的嘴巴要吃喝,下面的性器官會冲动发泄,這是由於性慾的關係。所以飲食男女,是人最基本的欲望。我們的大成至聖先師,承認“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但他也沒有說欲是善或是惡。
這個大欲怎麼來的啊?孔夫子沒有講,它是唯物的還是唯心的?它是生
理的還是心理的?你說飲食男女,有善有惡嗎?飲食的需求與性欲的衝動,
有沒有是非善惡?沒有。譬如一個男嬰睡著時,那個生殖器翹起來,他沒有
性慾的觀念,是生理自然現象。又譬如我手裏端的這盤梨子,它本身有是非
善惡嗎?沒有。可是我要吃你來搶,就有善惡是非了,是不是?所以男女飲
食本身沒有善惡是非,善惡是非是從人為的觀念欲望出來的。觀念欲望是人
的思想,思想與情緒不是行為,假使一盤黃金擺在這裏,我視之如粪土,不想要,我沒有罪嘛!如果我要把它偷來、搶來,這就犯了罪。善惡是這樣來
的,是不是?我們舉這些例子,你就懂了很多的道理。
我們人的飲食男女慾望,最初開始是怎麼來的?這要注意了,我們人生
來有思想、有知性;思想的功能很大,我們普通叫它是“心”,是個代號,不是指身體功能器官的心臟。這個能思想的作用,我們的文化裏有的把它叫
心,有的叫意,有時候叫性。你看中國字,這個“意”字,上面一個建立的
“立”,下面是個太陽一樣,古文是畫一個圓圈,中間有一點,下面是個心
字,這個“意”也是心的作用。第三個“識”,我們講知識,左边“言”字
旁,中間一個發音的音,右邊加一戈字,言語變成聲音,像武器一樣可以殺
人,也可以利人。我們的心、意發生內在的思想,再變成外面的行為言語,是非善惡意見來了,就是識。心意識是三個階段。
如果你真研究這三個字的意義,什麼是心,可以寫二三十萬字的書;什
麼是意,什麼是識,又各為一本書了。學哲學的有知識論,現在新的觀念認
知論,都是翻譯過來的名稱。我們人怎麼有思想、會知道事情?這個究竟是
唯物還是唯心?是神經?還是心臟?還是細胞發生的?都是問題,一般人不
作專門研究不會懂。尤其現在流行講意識形態哦、發展哦……反正大家怎麼
講就跟著那麼講,並沒有用心思考。這裏講人的思想意識習慣怎麼來的,如
何用教育使人向善。
講七情
再回過來講,生下來的孩子就有思想,肚子餓了就哭,捏他痛了會哭,
逗他開心也會笑。生命中的“性”“情”這兩個東西,中國上古文化幾千年
前就提出來,也就是《易經》所謂陰陽兩半合攏。中國字一個字代表很多的
意思,這個性字,不是本體先天的本性,是講後天的性。性就是代表知性,能夠知道一切。胎兒在娘胎幾個月已經有思想,父母在外面的動作他都知道,不過記不得了。現在不是研究生命科學,暫時不談,如果研究生命科學再告訴你們。
這個“知”是生命本有的。嬰兒時會哭會鬧,那個是“情”,我們現在
經常說,“我情緒不好”,情緒不是知性哦!我們舉個例子,譬如自己要發
脾氣的時候,知道自己要發脾氣,內心也會勸自己,不發也可以啊,可是忍
不住會發,這是情的作用,不是知性的作用。這個情是什麼呢?幾千年前,《禮記》先提出來性情。希臘、埃及、印度、中國這四大文明古國,只有中國先提出性情的問題。性是知性,情是七情,喜、怒、哀、樂、愛、惡、欲。中國後世講七情六欲,六欲是佛學的名辭,暫時不討論,現在我們講中國本土的文化。
七情的“喜”,是屬於與心臟有關的,“怒”與肝臟有關,“哀”是肺
腎的關係,“樂”是高興,同心肾都有關係,“愛”,貪愛,屬於脾臟的關
係,我們通常講脾胃,胃是胃,脾是脾,作用有別。“惡”,討厭,有些人
的個性,看到人與物,隨時有厭惡的情緒。“欲”,狹義的是指對男女性的
慾望;廣義的是貪欲,包括很多,求名求利,當官發財,求功名富貴,要權
要勢,這都是欲。
“喜”,很少有人天生一副喜容,尤其是中國人。我在外國時,一個美國朋友問我,“南老師,你們中國人會不會笑?”你們聽了一定跟他吵起來,
中國人怎麼不會笑?我一聽,我說我懂了,你這個問題問得好,你們美國人
的教育習慣,早上一出門,隨便看到誰,哈囉!早安!都笑得很習慣。我說
你不懂中國人,中國的民族不像你們的教育,譬如大人帶著孩子,對面來個
不相識的人,如果這個孩子說:“伯伯你好”,大人會說:“人都不認識,
你叫個什麼屁啊?”我說我們的教育是莊重的,不是熟人不敢隨便叫,不敢
隨便笑。所以東方人,個個都像是討債的面孔,好像別人欠我多、還我少。
所以佛學講“慈悲喜捨”,一個人每天歡歡喜喜,那是很健康的。
“怒”,你看我們很多朋友一臉怒相,任何事都看不慣;還有些人眉毛是一字眉,脾氣很大。東方屬木,肝也屬木,東方人肝氣都容易有問題,所以容易動怒.
“哀”,內向的、悲觀的,什麼都不喜歡,一天到晚努個嘴,頭低下來,
肩膀縮攏來,看人都是這樣畏縮。現在說的自閉症、憂鬱症、躁鬱症啊,都
與生理上的肺、腎有關的。
“樂”,有些人是樂觀的,我們這裏有一個朋友,我叫他外號“大聲公”,笑起來聲音大,外面都聽得到,他就是樂觀的人,胸襟比較開朗,這和心氣關係密切。
這個“愛”字呢?中文听講的愛有貪的意思,貪是對什么都喜歜;有人喜歡文學,有人喜歡藝術,有人喜歡打拳練武功,有人喜歡偷錢,有人喜歡
散財,各人喜愛不同,這個愛字包含就很大了,東方稱貪取叫“愛”。現在
西方文化講愛的教育,是由耶穌的“博”愛一辭來的,那就是中國儒家所講
的仁,佛家叫慈悲,我們普通叫寬恕。儒家孔孟關於做人有兩句很重要的話,“嚴以律己,寬以待人”,這是教育,嚴格的反省、檢討自己的過錯,寬厚對待別人、包容別人、照應別人。這是講到愛,順便講到有關教育的一點。
“恶”,惡的心理就是討厭,有人個性生來就有討厭的心理成份,所以隨時自己要反省,“喂!老鄉啊,這裏有個東西我們一起去看看”,“你去吧,我討厭”。會不會這樣?討厭是一種情緒。善惡的惡字讀“俄”;厭惡、可惡這個惡字唸“勿”,去聲,現在叫做第四聲,古文在右邊上方打個圈圈。
“欲”,剛才提過了,是屬情的方面,生命一生下來,嬰兒小孩就有。如果碰到好的教育家,好的老師,一望而知,可以看出孩子的性向應該走哪一條路,學什麼比較好。
你們教育孩子,要想了解他的健康,就要認識這七情,這是一般心理情
緒的狀況。
剛才提到性情兩個字,現在只講到“情”,“性”還沒有提。性在後天
是“知性”,那內容就很多了,今天把“情”這一段先提一下,還不是結論
哦,我先交待,將來有機會再繼續,做詳細的討論。
我講這些,是引起你們從事教育的人的注意,同時配合古今中外有關教
育的知識,好好研究。現在我們只是站在教育立場上講,實際上,整個政治
的大方向,做人做事都在內都要特別注意。好了,謝謝大家。(整哩:牟陳)
七、对学校教师第二次讲话
(二○一○年八月廿七日)
(郭校長介紹學校教職員)
郭校長下午就吩咐我了,要我跟諸位老師講幾句話,我說好啊,當時就答應了,現在我不曉得要講什麼。
諸位老師好像有一半是新來的,一半是原來的老師。我想講什麼呢?我有一个感想,我們辦這個學校,開始是從台灣李傳洪董事長辦的薇閣學校影響過來的。再經由郭校長的提倡,侯老師的努力也是功不可沒。
那麼這個學校啊,大家曉得是太湖大學堂內部辦的,法定的名稱叫做“吳江太湖國際實驗學校”。請大家注意一下,是個實驗學校,實驗一個新的教育經驗,想拿這個學校,做到一個新的教育理想,所以叫做實驗學校,這一點大家應該有一個了解和認識。
“學成文武藝”的目的
我們要實驗什麼呢?我今年九十多歲了,從推翻滿清到明年整整一百年,這一百年间,中國的變化太大了。文化、教育、政治、經濟、商業、工業,每一樣都在變化,教育的變化更大。像我從小是受家塾的教育,我常常告訴大家,我們中國從周朝開始,漢唐宋元明,一直到清朝這個帝王制度的三千多年期間,政府沒有出過錢辦教育的。我們以前的教育是民間自己把自己孩子教好,讀書不是為了做官,不是為了發財;學武功,學武藝也是同讀書一樣,不是為了做將軍,是自己高興。文武兩頭都是這樣,不是政府出錢培養。
民間把子弟們教好了,學文的也好,學武的也好,都賣給政府。怎麼賣?過去帝制的政府有兩個本錢,功名和官位。功名三年一考,願意作官的自己來報名,不願意作官的就不來。有人一輩子學問武功都第一流,但不肯作官,也不求功名,這在過去歷史上並不少,不像現在。過去政府用功名來釣民間的知識份子,這叫考取功名。功名有三級,秀才、舉人、進士。三級功名裏,進士最高。考取了進士,還要經過殿試,皇帝親自把這些進士找來考一下,殿試的第一名叫狀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很光榮了,自稱是天子門生,皇帝的學生,那威風大了。但是沒有什麼了不起,這還只是功名,能不能出來做官又是另外一件事。所以功名跟做官是分開的,古代的制度清楚得很。
《朱子治家格言》有兩句話,你們諸位讀過沒有?我們從小記得,一句是“讀書志在聖賢”,讀書的目的是想做聖人,自己的學問修養超凡入聖,不是普通人。不像現在,大學畢業就想找個工作,求很好的待遇,不盡然的!另外一句是“為官心存君國”,萬一考取了功名出來作官呢?這個人不屬於自己的了,已經屬於國家,出來作宫是為了報效國家,為老百姓做事。做到該退休的年齡,就告老還鄉,還是回到鄉下去做個老百姓。中國傳統的教育是這個目的,我們從小是這樣受教育的。
教育無用論
民國以來引進外國的教育制度,辦小學、辦初中、辦高中、辦大學,什麼師範大學,各種各樣,都是西方來的。政府花了那麼多的教育經費,變成現在這樣,不曉得教育出來什麼人?好像沒有教育出來什麼人。
譬如中國最有名的北京大學,是推翻滿清以後的第一所大學,當時全國只有這一所。我們小的時候都想讀北大,但我沒有資格。怎麼說沒有資格?沒有錢。我是浙江海邊人,對面就是台灣,那是很偏僻的地方,是很落伍的農村出身。你要想讀北大,你家裏有多少錢啊?剛才有同學告訴我,現在的
教育,一個農村的孩子只要讀了大學,就變成“脫富致貧”,有錢的家庭就窮了,給這個孩子讀書讀窮了,讀不起啊!現在還是這樣,聽起來很悲哀的。以大陸來講,現在一個農村家庭,兩夫妻很辛苦的供養孩子讀書,孩子讀了書以後,從中學到讀完大學,再也沒有回去過這個農村裏頭。像我就是一個,我十幾歲離家,只在十年後回去過一年,到現在沒有再回過家裏。我不算個人才也算個爛才啊,但是對家鄉、對家庭都沒有貢獻。
但現在不管發財的也好、作官的也好,上臺做事的大多數都不是名校出來的學生,這是一個教育大問題了。
我是受舊教育出身,然後跟著受新的學堂教育,也受過軍事教育,還受過武術的训练。我專门学武功两三年,那很浪費时间,學出來做什么?學武功出來可以做總教官、教練。可是我的目的呢?是興趣,我不在乎能不能出去教人家練拳、打拳,我不管那一套,我有興趣啊,學會了再說。我學軍事,帶過兵也教過兵;我也作過官,文的武的都有;我在大學聽過課,也去上過研究所。我這一輩子可說所有的教育都受過了,我個人的結論下來清清楚楚,教育無用論,教育是教不好一個人的。以我的經驗,人不是學校教育能夠改變得了的。一個了不起的孩子啊,就算你不給他讀書,把他按在泥巴裏頭,他都會站起來,成為一個有用的人;站不起來的孩子,無論你怎麼培養、怎麼教育,也只能成為一個平庸的人,所以我幾十年來總結的是教育無用论。
我現在家裏是子孫滿堂,四代人了,孫子來看我,我說孩子啊,不要讀書啊,認得字、會寫信就好了,學個專長。讀書沒有用,讀到跟爺爺一樣有
什麼用?對不起國家,對不起社會,對不起家庭,對不起自己。我是這個理論。你看歷史上這些名人,真對社會國家有貢獻,不一定是受這個教育出來的。我尤其反對現在教育,書包背那麼重,孩子好多是近視眼的;父母更錯
誤,把自己做不到的理想放到孩子身上,希望孩子做到。現在叫孩子讀書,第一個是為了面子,大家都讀書,家裏孩子沒有讀書,怕人家看不起。第二個,自己沒有發財,希望將來孩子發財;自己沒有作官,希望孩子讀出來能作官。如此害了自己,也害了孩子。所以我更體認到教育無用論。
另外我也做過大學教授,也都教過博士、碩士,我告訴他們,你博士也只是一個學位,學位我會給你,但學問是一輩子的事,活到老學到老,你們做不到的。
實驗學校的宗旨
因為不同意現在教育的方式,我們辦了這一個學校。不能說反對,反對也沒有用。做什麼實驗呢?想把中國的文化跟西方文化接起來,結合中西;還有把古代傳統的文化學問跟現在的接起來,結合古今。中國文化的特色是什麼啊?要拿出來古今中外四個方向的文化,結合在一起。而且我們採用古时候書院的方式,既自由又嚴肅,既輕鬆又嚴謹的把孩子們教好,讓他們什麼都懂,尤其注重生活、禮儀的行為教育,還要注重職業教育。
你看你們都讀書出身的,除了會讀書教書以外,對不起,我講一句真話,你們還有什麼本事可以吃飯?沒有!肩不能挑,手不能提,水管壞了也不會修。受現在的教育,都很可憐。我們想要真做到職業的教育、對孩子生活的教育,想走這個路線,所以把這裏叫做實驗學校,希望諸位老師先懂這個宗旨,這是第一點。
郭校長她十二歲跟我出國到現在,為了辦這個學校,受我思想的影響很大。跟你們講老實話,開始辦學校的時候,她都哭了,跟我來談,問我辦不好怎麼辦啊?我說孩子啊,不要哭,辦不好就不辦了嘛,我們自己出錢,自己有地方,自己定目標,誰也沒有叫我們辦,要辦就辦,不辦就收了,天下事空的嘛!她聽我這樣講就笑了,說我懂了,我來辦。辦到現在兩三年了,她很忙碌,這樣改那樣改,這樣想那樣想,現在實驗到什麼程度還不知道,還在實驗當中。教育的方式一直在改變,改變是為求適應這個時代,想創造一個模式給大家看一看。我們這裏辦到現在,大家都在看著我們,我們也在
看著大家;所以雖然我們有自己教育的方法,但對外面應該考試的功課都要留意,孩子們需要適應這個社會嘛!這也是我們教育的目的。
諸位在這裏放輕鬆愉快,我把時間耽擱太久了,就少講一點。
活到老 做到老 學到老
第二點,諸位在這裏做老師的,你們都很年輕,注意哦!你們雖然讀了書、當老師,學問並不見得就真的好哦!這話只有我有資格講,我也沒有別
的資格,就是年紀比你們大,有資格可以批評你們。你們不管二十歲也好,三十歲也好,到六十歲還要要求進步,活到老、做到老、學到老。像我現在九十幾歲,眼睛花了,也還天天求學。眼睛花了,我就借用別人的眼睛,譬如身邊同學,我說你來。“老師什麼事啊?”“借用你的眼睛,你讀給我聽。”我自己最近眼睛老花,還沒有恢復,看不清楚,看你們都是個影子,你們的面孔我看起來都是模糊的。但我還在求學,至死方休,到最後一口氣沒有了,才不再求學,這就是活到老、做到老、學到老。所以也希望你们要進修讀書。
在中國文化方面,我想你們的底子也不一定扎实的,這還是客氣話。你們可以趁著在這裏教書時,專讀一本書,《幼學瓊林》,而且要讀下面的小
字。這一本書全部讀完,你們的國文就有扎实的基礎了。我這不是規定或要
求你們啊,大家應該自己努力。
除了《幼學瓊林》,第二個你們讀什麼?講外國文化的書。譬如說希臘
的文明、埃及的文明、印度的文明、英國的文明等等。前幾年有這一套書,
趕快叫同學從香港買幾套擺在學校,你們分別借閱,隨時知道世界知識。萬
一你們出去留學,今天要研究英國問題,就抽英國的來看,都翻譯好的,這
一套書很好。當然還有更深的,這裏先不講了。
你們在這裏半年或一年,還可練武功進修,我們這裏的王老師是少林寺
的老前輩,請他來教大家練武,鍛鍊身體。你看我九十多歲,你還沒有我這個精神,沒有我這個身體,這樣是不能做事的,你們的身體都有問題。所以
讓你們每天打拳不是打著玩的,是鍛鍊身體。王老師已經是五、六十歲的人了,你看他精神多好,身體多好!一分精神一分事業,沒有健康的身體就沒有精神,更別談學問了,這都要注意.
我今天講話貢獻大家兩點,一是知道實驗學校在實驗個什麼東西,不是空話;二是勉勵大家多學習。現在外面千萬隻眼睛在看著我們這個學校,看你搞些什麼?看南老頭跟郭校長你們這幾個人,能搞些什麼東西出來。
一個孩子的來信
主要的兩點講完了,再附帶一點告訴你們,有個孩子寫來一封信,我叫秘書室代我答覆了。
之前有一個孩子十三歲,他參加了幾次這裏辦的夏令營。我二十幾年前提倡讀經運動,中英數三個一起來;李老師帶著郭校長走遍了全國,從落後地區開始提倡,由郭校長編出兒童讀經的書。所以從很早以前,他們家裏都
讀我的書。有一次他特別寫了一封信給我。侯老師你們還記得吧?那天晚上
把一百多個小孩統統驚動了,這個老頭子怎麼對他那麼重視啊?他會作詩,文章也不錯,他說以後要作醫生,我就抽出中醫最重要的書要他讀,說孩子
你儘管去吧,但是我們不一定希望你做什麼。另有一個參加夏令營的孩子,也曾給我來一封信,問到教育的問題。
他說現在的人們忙忙碌碌,卻不知道自己在忙些什麼,自己的終點又是什麼。學生們沒有真正的夢想,大人們則為那些無謂的名利所困,請問在這
樣一個混亂的社會中,如何保持自己內心的一份清淨而不被外物所干擾?很
多人都說是由於快速發展的經濟和科技導致的,不知您對西方文化、科技等
的看法是怎麼樣的。最後他又問:人一生最應該擁有和放棄些什麼呢?
諸位都聽到了,這個孩子寫這一封信,他所有問題也都是大學校長、教
授們要問的,就是這個國家教育制度的大問題,我看也是我們現在實驗學校的問題。
我有兩篇東西,是這幾年給歐美同學會講的,正好是對這些問題的答覆。你們過去老師們也聽過,但都沒有印象了。我正要把這些文字印出來,給大家作一個參考,同時也回答了很多人的問題。
注意腰的力量
最後為大家補充一下,你們練習打拳,我差不多每天都到場.王老師教
得非常好,幫忙在教的,也教得都對。但是你們離中國練拳的武藝還差遠了,(師起立做示範)這個手、眼、身、法、步連成一氣很重要。譬如伏地挺身,這是我們練武時的基本動作。你們幾位女性,把兩手兩腳趴在地上,結果光是屁股在伏地挺身,不對的。伏地挺身是靠兩手兩腳,全身其他部位不用力,把身體挺得很直。生命的重點在腰,所以人老了是這樣(師做駝背狀)。把腰力、身體練好就行了,像我這樣紮一個馬步,轉過來就是弓箭步,只有十五度,看到吧?這樣轉,腰力很重要。
你們沒有看過,假使找兩個人把我打橫抬起來,一個人抬我的頭,另一
個人抬腳,我的身體還是直的;抬起來,我還可以講話,這個是腰的力量,可是腰不要用力,就是教你們懂這個窍門。你們普通人把頭一提,腳一提,
屁股就墮下了,身體彎起來了,對不對?所以我叫你們看我一下,就懂了。但他們不讓我示範,怕一抬我這個老頑童,萬一出了問題,後果嚴重,算不定明天就辦喪事了。就是把這個道理告訴你們,好好去練習。好,今天我講
完了。 (整理:牟煉)
一、 感論中國文化的儒家
(二○○二年初於香江)
常常有人問我,儒家就是中國文化的中堅代表嗎?我往往瞠目不知所對。因為我性喜博覽,但不能由博而約,專攻一技一藝之學,故而至今一無所長、一無所成,所以不算是中國讀書人中的知識分子。只是因緣際會,在偶然需要時,講過《论语》、《孟子》、《大學》、《中庸》等孔、孟學說,因此被人誤認我通儒學;就像我生平喜歡說禪講佛,別人就誤認為我也通達佛學。事實上,我既不通儒,更不知佛,當然也不明道,只如韓非子所說的南郭處士,濫竽充數罷了。所以我的書,只稱得上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聊供參考而已,如果要再深入地問我,那我就無言以對了。
中國五千年來的文化,因時代累積久遠,自然會形成龐雜而高深的特點,正如莊子所說的大椿之樹,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因成長年代久遠,自然枝條茂密,幹葉繽紛,又加上攀附叢生於幹外之藤蘿茂草,縱使是專家學者也難一一剖析精詳,又豈能隨便即加定論。明白這個比喻,便可知道,要講中國文化,實在不能以一概萬,更不可以偏概全。勉強的說,中國幾千年來的文化,本質影響民间社會的是雜家、陰陽家和道家之學,並非純粹是儒家或孔孟之教。再看歷代政治學術思想的運用,實質上,也摻雜了法家、道家、兵、農、儒、墨等諸家之學,並非完全屬儒家學說。
師儒之道的由來
講到文化,首先應該知道我們自己的歷史,更要細讀我們先民的歷史。對於三皇五帝等堂皇尊號暫且不論,只要從我們的共祖軒轅黃帝所建立的文明開始,大家就會了解,我們的文化是由上古原始自然科學的天文、星象、曆數,以及人群生活技術的農業、畜牧、兵器等的開發所形成;然後根據自然規律的星象,而建立起管理事務的政體官制。但是這一切的上古傳統學術,後來卻統統被漢代的歷史學者們歸納到道家、陰陽家、雜家的範圍裡,因此在漢代以後,似乎只有儒生們所標榜的儒學,才是中國文化的核心,這個現象完全是由誤解而產生的結果。
周公制定禮樂,再經六百年後孔子刪詩書、訂禮樂,若要說如此形成的孔、孟儒學就是中國歷史政治上的主流,那也未必盡然。須知周公、孔子著書立說的目的,只是汇集先民對於人道文化的精華,傳之後世,希望以此文教,普及人人,上至帝王,下及百姓,都能做好一個“人之謂人”。萬一出而為政,為社會人群做大事,则必須博古通今,知道如何才能做好一個聖君賢相。換言之,孔子秉承周公汇集软化的宗旨,也正如莊子所說的只是“陶
鑄堯舜”,教導人們如何塑造一個聖君和賢相的典型,使他為人群服務而不
負平生所學。
但很遺憾的是,自秦漢以後,所謂的儒生們,為了謀求榮耀的職業而出仕為官,只是依附在既成權力的帝王丹陛之下,臣伏稱尊,自己既非皋陶、契、稷的君相雄才,更未懷有“致君堯舜”的臣子之道,由此反而使負有師儒之道的儒家學說,以及“五經”、“四書”等儒學內涵,變成了千古蒙塵的迂疏之學。雖然如此,但在中國的歷史文化上,歷代的儒生們總算還保留了周、孔之教的精神,而使儒家之學發揮了經絡作用,成為周延貫串諸子百家的重要文化。好比人體血肉之軀的生命,如果沒有經絡的作用,就會斷絕活力而了無生機了。
師儒之道的分歧與衍變
周武王奮起革命,推翻殷商末期紂王的暴政後,建立諸侯分封、中央集
權的周朝封建制度,大致相似於歐洲歷史上的聯邦政體。但周朝的封建制度,並非類如歐洲中古時代奴隸制度的封建。周代的政治,是以文化為中心的政體,由周公姬旦制訂禮、樂、刑、政制度,並以師儒之道為最高導向,所謂:“師以德行教民”,是以注重全民的道德教育為基礎;“儒以六藝教民”,是以全民自治、文武合一和生產技術相結合為根本。但在時勢的趨使下,任何一種體制,始終難逃盛極必衰的自然規律;所以周初封建體制雖然是以師儒之道的精神為基礎,但是經過幾百年後,也漸漸趨向衰落而變質了。
所謂師儒之道的禮、樂遺風,到了春秋時期,只有周公後嗣的魯國,大體上還保有周禮文化儒術的規模。所以便有出生在魯國的孔子,起而祖述王道遺制的精神,“刪詩書、訂禮樂”,傳述德行之道和六藝(禮、樂、射、御、書、數)相結合,保留兼備師儒為一的教化,做為後世的準則。孔門弟子如顏淵、曾參,傳承了孔門以道兼藝的精神;至於子游、子夏等人則稍有不同,是以文藝兼道為主。因此,春秋末期,在魯定公、哀公(西元前五○九-四六八年)時期的魯國,還保留儒術最為純樸的風氣,這個時期,也就是後世認為儒家學術思想突出成家的主要時期。
秦漢階段
戰國開始,除孟子以外,由儒家衍出的如荀子(荀卿)儒術,便大大不同於曾子、子思傳承的道貫。且在由孔子所訂定的六經(詩、書、易、禮、樂、春秋)的傳授上,也各自主守師承,顯現了分歧。到了秦始皇統一天下,用荀子的弟子李斯為相,建立以法治為主的政權,至此完全捨棄周魯儒家的典範。因此在秦、漢交替的七十年间,所謂儒家經世之學幾乎命如懸絲,雖不絕,但如縷。
劉漢興起初期,舊史所稱譽的文(文帝)景(景帝)之治,它的文化政治精神,大體上是以黃(黃帝)老(老子)的道家思想和刑名(法治)相摻雜為主體。傳到漢武帝時代,才有所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時勢出現。如果站在現代思惟,評論漢武帝時代的文化歷史演變,對於“罷黜百家”之學的得失成敗,實在難下定論。但自漢武帝到漢宣帝以後,漢朝政權政府中公、卿、大夫、士、吏等各階層的人才,大致來講,確實多是文學彬彬之士,蔚成一代風規。
東漢以後,號稱有儒生數萬人,對五經章句訓詁的學問反而愈來愈疏懶,一般所謂的高名善士,不但不能以周、孔之學致君於堯舜,更不能感化皇帝背後的一群太監。在朝廷中的有學之士,因為厭惡太監們的擅權和專橫,這一班自命為君子的儒生,非但不能如君子般周而不比,反而如小人般比而不周,結成黨派,與太監們競鬥權力。在歷史上首度出現東漢特出的黨禍,終使劉漢政權陷於衰落,敗亡了事。但我們在前後《漢書》中,如能注意儒林的傳記,便可知道兩漢經師家法和授受的秩序。對於周禮師儒之道的精義,雖然並未達到最高領域,但在當時的名儒大臣們的章疏文辭中所祖述之周、孔法言,對於輔助當時的政治和教化,仍屬相當有力。所以歷史學家們認為,漢儒“朝秉綱常,士敦名節,拯衰銷逆,多歷年所,則周魯儒生之效也”。這些評語雖是秉筆寫史的儒家們的主觀之言,在儒言儒,大致也是事實,無可厚非。
魏晉南北朝到隋唐
到了魏晉時期,因受漢末儒學空疏迂闊的刺激,學術思想一變,偏向《老子》《壯子》《周易》,三玄之學崛然盛行,儒家經學幾乎有衰歇停頓之趨勢。尤其自東晉以後,政局演變成南北分治的割據局面,師儒之道的傳承也就漸漸發生見解的異同,北魏和南朝的蕭梁時期,對於儒家經學的義理注疏,文辭更臻縝密。南方的學者喜新厭舊;而北方的學者卻守舊而疑新,甚之,還譏誚南朝的學者標新多偽。在此時期,由印度傳入中國的大小乘佛學佈譯新知,與三玄之學互相合拍,成為魏晉南北朝文化吸收並融會新知的特色,姑不具論。
隋唐之際,承接魏晉南北朝兩百餘年儒、佛、道三家之學互相摻雜的開放思想,學問主流從儒學的六藝轉變成以文藝為勝場。文章詩賦,別開生面,除了孔穎達的《五經正義》汇成巨著之外,師儒之道的精義、專家傳經的風氣,在此時幾乎絕響。李唐三百餘年間的文運,既有雄渾瀟灑的豪氣,亦不乏風流倜儻的韻致,其實,都是禪道與文藝相仍的天下。中唐以後,名臣學士為了政見的異同而興意氣之爭,關於師儒之道的經義,在學術上並無特別的創見,如李德裕和牛僧孺的朋黨之爭,無非是文人學士在政治上的意氣用事,以致禍延朝野。直到唐末五代八十年间,高明之士大多厭倦時勢,不逃於禪,即歸於道。
宋明理學的興起
宋初名臣以師儒之道自任,形成相權與君權之間分庭抗禮的氣節,似宋朝如此尊重師儒之道的形跡,前邁漢、唐,後至元、明、清三朝,亦皆所不及。由此開啟濂(周敦頤)洛(程頤、程顥)關(張載)閩(朱熹)四派五子的理學儒宗,他們專事闡發心性的微言,自稱繼承孔、孟心法,推排佛、老學說,後世的師儒名教從此專守程朱章注,認為即是周、孔的絕學。尤有甚者,宋史也變易了漢書、唐書的成式,別立道學與儒林的分類傳記,藉此標榜宋代的道學方是孔、孟、顏、曾師儒之道的真髓。其實所謂儒林,只是文學辭章之士,還不及子游、子夏之辈於萬一,實在是一大出格現象。因此積成北宋時期君子攻君子、名臣攻名臣的著名黨爭,形成洛黨、蜀黨、朔党等的異見,造成元祐黨禍的巨變,足為歷史的殷鑒。南宋末期,權臣名相又起而打擊道學,指為偽學,以學術意氣的主觀成見做為政治鬥爭的戈矛,自相內鬨,終使宋室由文弱而至於滅亡,尤為可嘆!
但在兩宋三百年间,割據北方立國的遼、金、元,乃至與宋室相終始的西夏等國,其政教規模,大體上還是遵守孔、孟遺教。只是北方學者,大多援儒入於佛、道,或以佛、道揉入儒學,別樹風格。更有視宋儒理學並未徹知儒宗因而頗有異議者。唯一般研究文化學術史者,大多忽略此一史實。
明清時期的儒林
元、明之間,儒學承先啟後,應是受到南宋末期金華、永嘉事功學派的啟發。而後繼起的河東薛敬軒、姚江王陽明,門庭分立,遞相興替,但始終不脫宋儒朱熹的“道問學”與陸象山“尊德性”兩者的藩籬。明代唯一特點,即是百家爭出,模擬禪宗的公案語錄,開創儒家學案的著作,對於經義家法,完全寂默無聞。自嘉靖到神宗以後,一如東漢末代,大臣學士起而與太監爭權,終於構成東林黨禍的巨變,促使民變與盜賊相結合,以致亡國。崇尚儒學的清代學者,綜合宋、明儒家與漢儒經師而作比類,認為“兩漢名教,得儒經之功,宋、明講學,得師道之益,皆於周、孔之道,得其分合,未可偏譏而互誚也。”但對明代儒學,又不能不另加公允的論斷,因此便說:“揆之周禮,有師無儒,空疏甚矣。然其臺閣風厲(指如張居正等),持正扶危。學士名流,知能激發。雖多私議,或傷國體,然其正道,實拯世心。”似此兩非兩是的案語,猶如老吏斷獄,先入其罪,而又筆鋒一轉,為之巧妙開釋,真如刀筆吏的含混妙文,令人拍案叫絕。
清朝初建於東北邊鄙的滿洲,但自建都盛京(遼寧瀋陽)開始,即知為政之道必須首重儒士,於是起用明末先世流徒東北而歸順旗下的儒生,如范文程、甯完我等輩,為之參照明朝政體,建立規模。范文程是宋代名臣范仲淹之後,文武兼資,入關前後,大致都以儒學正道匡扶王室,敦正人心,為皇太極、順治、康熙繼統初期的三朝重臣。
康熙親政開始,英年好學,特別重視儒家經說,兼習西洋天文、曆數等學,與李光地、熊賜履、魏象樞、張英、方苞等君臣互為師友,尊重周、孔經義,襲用明朝以來的程、朱章注取士制度。且在戰亂之中,起用前朝歸順敦品勵行的儒臣,如湯斌、陸隴其等輩,形成以儒家禮義治天下的一朝吏治,清官循吏輩出。但在民间隱居不屈的大儒如孫奇逢(夏峰)、黃宗羲(梨州)、王夫之(船山)、李颙(yong2二曲)、顧炎武(亭林)等輩,有鑒於明末儒林空疏迂闊的流弊,平居講學,以經世之學和師儒之道自任,影響清朝二百餘年來用儒家經義的經世之學,改變了宋明理學諸家徒事心性的迂疏理念,轉而注重漢學訓詁的考據,終使清儒兩百餘年的經學,大有超越漢、唐之勢。如阮元所輯的《皇清經解》一千四百卷,凡一百八十種;咸豐、同治以後,又有王先謙續編一千餘卷,二百零九種等,確實蔚為奇觀,學者雖窮畢生之力,亦難盡窺細緻。至於其重視考據而發展為近代的考古學的先導,其功更不可沒。
但從順治開始,經康熙、雍正而到乾隆三代,雖然外示尊重儒家經學、重用敦品勵行的儒者以籠絡天下士子,但在王室自修內明的心性之道方面,三代皆潛心佛學以配合外用之術。如康熙重譯《般若心經》,雍正專志禪宗、整肅佛教,加之乾隆童年即隨父親雍正學禪,後又禪密兼修,而能自譯密乘《大威德金剛儀軌》等事,殊非一般儒家學者所能理解。但乾隆對心性之學的精闢,不如父祖兩代在事功上的深刻鍛煉,故繼位以後,流為偏好詞章文藝;雖然如此,亦促使乾、嘉七八十年间的清代文學,大有直追唐、宋而過之的風格。
降至道光時期,承平日久,社會風氣奢靡,文人學士大多沉酣於風花雪月文詞麗句之間,如著名的詞人項鴻祚(蓮生)在自序憶雲詞所說:“不為無益之事,何以遣此有涯之生”,學者誦而悲之,由此可知道光、咸豐之間的文風日變。憂時憤世如龔自珍(定盦)、魏源等人,有鑒於此,即乘時立說,注重西北蒙藏邊防與海防外禍的實用事功論議,激起同儕林則徐燒毀鴉片的豐功偉業。同治以後,文運再變,清史所譽的中興名臣曾國藩(滌生)便是其中翹楚,他用其畢生學術與事功的實踐心得,選輯《經史百家雜鈔》一書,述而不作,顯示其於經世學術的大要;王於曾國藩家書一類的瑣言,乃其餘事而已。
但在此際,海運已開,清末學者所謂的九洲萬國知識已漸啟其蒙,於是光緒、宣統之間,便有憂時之士如南海康有為、梁啟超等輩,以儒學經義而吸收西洋文化中的政學理念,用其所長的春秋、公羊主旨,提倡尊王師夷的維新學說,風靡一時。雖然康、梁在清末民初的大革命時期偏執保皇主張,捨此是非不論,即以康有為摻入西方政學理念而著作的《大同篇》,卻對民初各黨派革命志士的思想啟迪頗大,這是現代歷史文化演變的事實,不可因其人其事而廢其言。與此同時,留學歐、美的名儒嚴幾道與辜鴻銘,皆能精通中國與西洋諸家學說而終歸於儒,但限於時勢,人皆等閒視之。今取其有關言論以資反思,如云:“嚴幾道精歐西文字,所譯書以瓖辭達奧旨,舉中外治術原理,靡不究極原委,抉其得失,證明而會通之。常於廣眾中言自由、平等、權利諸說,要皆未嘗無利,倘無所折衷,則流蕩放佚,害且不可勝言。”“辜鴻銘論學,以正誼明道為歸。嘗謂歐、美主強權,務其外者也。中國主禮教(指禮記、儀禮、周禮經學),修其內者也。近人欲以歐、美政學變中國,是亂中國也。異日世界之爭必烈,無中國禮教(指禮記等經義之學)不能弭此禍也。”
至於推翻清朝、成立民國以後直到現在八十餘年間的變故,儒家經義與孔、孟治國平天下的學術理念,幾乎已隨三千年的歷史陳跡而消失無遺。
二十世紀中期以來,由於工商與精密科技的發達,貨幣金融的洪波巨浪,幾乎淹沒了人文學術思想的潮流,其間雖有少數對中國固有文化的多情學者综合新知,倡说新儒學,志為中流砥柱,實已無異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可謂名存而實亡;但其抱殘守缺之精神、待時而興之志向,誠可嘉賞。
二、 談中學與西學的體用問題
(二○○八年五月廿七日,欧美同学会)
開場白
我這個老頑童是一無所長,一無所能,一輩子無所成就的人。今天我們在一起,都是這位老同學玩出來的,她經常給我出難題。前不久,她說大家希望有機會請我談一下“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問題。我聽了哈哈大笑,我說你們怎麼亂出主意啊?這個問題不是問題,中國人討個外國太太,或者外國人討一個中國太太,就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了嘛!當時是那麼說笑的。後來我說好啊!你們要研究這個問題,這是我們中華民族一百多年來的大問題。她本來說有事要到歐洲去,我說那就下一次再說。她聽我這樣一講,就說,不去歐洲了,把機票趕快退了,一定要完成這個任務。這就是這次事情的緣起。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這個問題,不是問題,但要真正討論東西的文化思想,至少要幾十個鐘頭。有人說這是滿清末期大家鬧革命,要推翻中國三千年來的帝王政治制度時,張之洞提出來的。其實這個問題,最初是“萬國公報”華文主筆沈毓桂在一八九五年(清光緒廿一年)發表的《匡時策》中說的,後來張之洞《勸學篇》也引用,並推廣論述。講到“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先要研究張之洞這個人,還有他和曾國藩、李鴻章、盛宣懷等大臣,以及容閎、辜鴻銘這幾個初期國外留學生的關係。除此外,更涉及乾隆以後的嘉慶、道光、咸豐一直到光緒、宣統這個清王朝的衰亡,這是很長時間的一段歷史文化問題。你看我這樣一講,內涵資料就那麼多了,再討論起來中西方學者溝通之間的矛盾對立,就更為突出了。
我常常想做一個研究,恐怕一百多年來沒有人做過的,就是以一個世紀為單位倒推回去,譬如推到老子、孔子、釋迦牟尼、蘇格拉底那個時代的前後一百年,看看當時西方出現什麼人、什麼思想,東方又出現什麼人、什麼思想,就會發現東西方的情況幾乎是相同的。所以古人有兩句話“東方有聖人,西方有聖人,此心同,此理同”,道理都是一樣。我也活了九十多歲,看到這整個一百年,很想把東西方做一個對比。一般學者沒有嚴格的討論過這個問題,諸位都是全國現代的菁英,希望能真正讀書研究做這一件事。
百年的人與事
剛剛跟你們諸位見面以前,見了一個北京的老朋友。他的年齡不小,地位也頗高,他說他們也讀了很多書。因為是好朋友嘛,我就直說你們根本沒有讀書,你們都在讀外國人討論中國人的書,但沒有深入研究學問。他就笑了。當然我指出很多的理由,其中也牽涉了今天的問題。
我講這個題目時,想起古代一位詩人元遺山,他是金朝的大名士,而金朝亡於元朝。在元朝統一中國這個階段,他有兩句詩:“百年世事兼身事,樽酒何人與細論”。他說一百年當中,世界上以及個人家庭一切的事情,其是非利害的關鍵,沒有對象可討論。他的詩引起我很多的感慨。
為了使大家容易研究何謂“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我可以把結論先提到前面來講。我們這一百多年來,用的都是西方的學術,沒有真正用過自己的文化學術,這是很奇怪的事。我們推翻滿清至今只有九十七年,跟我的年齡差不多,這段歷史我不但聽過、見過,甚至都親身經歷過。我常常說笑,我這個頭從十九歲開始就有很多人想要了,不敢想像到現在還活著,好奇怪!所以我們經歷過的艱難困苦,跟諸位同學的經驗是完全不同的。你們許多是出國留學回來的,你們的運氣好,一帆風順啊!
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是整個陰氣很盛的時期,很多國家是女人領導的,英國的伊莉莎白、中國的慈禧太后、韓國的明成皇后,還有二十世紀的末期印度的甘地夫人等等。
這百年當中的英雄人物,先從西方開始,法西斯的墨索里尼怎麼起來,那時我只有十幾歲啊!當時流傳過來的西方文化,如所謂意大利文藝復興的後三傑(達芬奇、拉斐爾、米開朗基羅),對我們震撼很大。接著是德國的希特勒、英國的邱吉爾,法國的戴高樂,然後一直到日本軍閥一齊起來了,加上中國的蔣介石、毛澤東,這一百年的人物,男男女女,很可觀,這是講大的。其次第三四流的英雄豪傑也不少,但是,“而今安在哉”?新的時代會出來什麼英雄人物,還沒有看到,二十一世紀究竟如何也不知道。十九世末有那麼多人,比三國時代、春秋戰國還混亂,而東西方文化的衝擊又那麼嚴重。這都是在一百年之中的事。
龔定盦的預言
上推回去一百多年作對照,西方出了馬克斯的理論,中國有沒有人呢?有啊!大家沒有太注意,勉強可以對比的是嘉慶時期的龔定盦。他是上海人,也是當時的一個怪人,文章很特別,思想也很特別。龔定盦和魏源、林則徐他們有關聯,後來之所以有林則徐燒鴉片、發生鴉片戰爭,是他們這一班人的思想所造成。現在影印龔定盦的文章《乙丙之際箸議第九》發給大家,他的文章滿古怪的,很值得看,他發表的理論影響了那個時代。我來不及逐字跟大家解釋,希望大家回去研究。
在清朝乾隆、嘉慶時代,社會表象好像很安定,但龔定盦已經看到亂源,當時他就提出要特別注重邊疆問題,他說國家是要出事情的。所以近一百多年,像我這個人腦子裏同樣也注重中國四周的邊疆問題。譬如滿州、蒙古、西藏、新疆到西南那一邊的邊疆;還有海疆,由廣東起一直到東北,我們海岸線那麼長。他還講到人才的問題,我們看講義中間這一段:“人心混混而無口過也,似治世之不議”,他說這個時代,在他看來是太可怕了,一般人糊里糊塗、沒有方向,社會好像很太平,可是社會上沒有人才。他那個時候罵起人來比現在厲害。“左無才相,右無才史”,他說朝中的宰相、史官,沒有一個有才的。“阃(kun3)無才將”,也沒有一個有軍事才能的武將。“庠序無才士”,學校裏頭沒有一個有才的學生,也沒有好的老師。“隴無才民”,農村社會的老百姓中也沒有個有才的人。甚至“廛無才工”,做工藝的沒有一個了不起的匠人。“衢無才商”,做小生意的沒有一個有才的商人。“抑巷無才偷”,連做小偷、流氓的都沒有人才;就同現代一樣,小偷流氓光在街上搶女人的皮包,這不是“巷無才偷”嗎?“市無才驵”,這個市場也沒有好好做買賣的人。“藪澤無才盜”,做土匪強盜的都沒有一個有才的。“則非但鲜君子也,抑小人甚鲜”,他說這個社會已經搞得表面太過於太平了,太安詳了,不但沒有好的人才,連壞的都沒有了。那個時候他已經看出來清朝要亂,靠不住了。這一篇文章是非常有名的。
那麼翻過來我們看他的《夜坐》這首詩,是我隨便叫他們抽印的,“沉沉心事北南東,一睨人才海內空”,他憂患的心情比你們諸位還嚴重,“一睨”,眼睛一看,注意睨字,是斜著眼睛看,“人才海內空”啊!通通看不上。他當然也是研究佛學道理的,最後兩句話很有意思,“萬一禪關砉(hua1)然破”,他說萬一我打坐修定,忽然得道開悟了以後,“美人如玉劍如虹”。你看他的豪邁的狂氣,他就是這樣一個人。
當時龔定盦看到滿清的王朝要亂了,整個社會沒有人才,一般聰明才智之士多半在抽鴉片煙,甚至在我十一二歲時,還親眼看到這樣的現象。他說當時清王朝沒有好宰相,沒有好將軍,什麼都罵了,當然沒有罵皇帝,保留一點面子。結果他的文章出來不到幾十年,就發生了鴉片戰爭,太平天國也起來了。
我們要注意,太平天國用的是西方文化,用西方宗教外表的皮毛影像建立了太平天國,很快就打到了南京。曾國藩起來平亂,肩負的是中國儒家文化的精神,兩個剛好中西對比。太平天國的成功與失敗,中間問題很多,講起來又是一個大題目。可是有一點,太平天國是廣西人組織起來的,打到了南京,政權裏說的統統是廣西話,廣東話都不通的,外省人很難插進去,這是文化語言的問題。曾國藩、左宗棠、彭玉麟、胡林翼等等,都是最有名的儒將,所謂這些清朝中興的名臣,以曾國藩做代表,用的是中國儒家的文化,打垮了披著西方不倫不類皮毛文化的太平天國。
戴鴻慈的資料 蔣夢麟的說法
剛才提到過,我想先把結論放在前面,讓大家注意,我找個資料給大家做參考。你們諸位都是全國的菁英,我們看看這篇文章,這是清末政府指派出洋考察的五大臣之一戴鴻慈寫的。他是廣東人,當時是戶部侍郎,後來還做過尚書。他出國考察整個歐美的文化,回來寫這個奏摺,非常有名。他八個月當中把當時歐美的政治、體制、一切文化等等搞得清清楚楚。不像現在,雖然出去留學三五年或者七八年,還不如他弄得這麼清楚。他回來後,建議國家的體制非改不可,但是他不像康有為、梁啟超等鬧戊戌政變,他不來這一套。他的建議非常有力,文章內容很好,就連慈禧太后也聽進去了。
這一篇資料很值得一看,本來想與大家一塊兒討論,但時间來不及了。可是希望諸位不要像看現代書那樣看,那樣看是有問題的。如照現在看書一樣,好像不過如此,那你就沒有學問了。看這篇文章還必須要有一點古文基礎,中國的古文,是把不同的方塊字,一個字或者兩三個字,好多觀念累積濃縮在裏頭,不像現在學西方的白話文,一個觀念用幾十個字來說明。我常常說,看現在的文告、翻譯的書,或是寫成的文章,句子好長哦!二三十個字一句,看了下半句不曉得上半句說什麼了,都是堆積起來的.如果用現在這個方式讀,你就讀不懂古文了,希望大家注意,仔細研究一下。
我作了一個大概的結論,先提到前面來講。中國禪宗在唐代有位三平禪師,他與曾經反對佛道的韓愈一樣有名。韓愈在中國文化史上的地位是,“一言而為天下法,匹夫而為百世師”,這是蘇東坡恭維他的(見蘇軾《潮州韓文公廟碑》)。
看起來韓愈是反對佛、道,但他最後是學佛修道的。有一次他被貶到廣東潮州,當地有個大顛禪師,韓愈就去請教他,向他問道。他問的是形而上的問題,大顛禪師沒有講話,只是在座位上敲兩下。韓愈當然不懂;這時站在旁邊的是年輕徒弟三平禪師,韓愈只好問他,師父剛才是什麼意思啊?三平禪師說,這個你還不懂嗎?“先以定動,後以智拔”,先要做工夫寧定,寧定後自己的智慧發起,可以大澈大悟。後來韓愈懂了沒有,誰也弄不清楚了。
三平禪師後來有一個偈子,我認為這與“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問題有關了。他的偈子說:
即此見聞非見聞 无餘聲色可呈君
個中若了全无事 體用何妨分不分
“即此見聞非見聞,無餘聲色可呈君”,這個眼睛能夠看見,耳朵能夠聽到,腦子能有思想,都靠不住,因為我們的思想是生滅法,每個念頭都把握不住的,思想學問隨時都會溜了過去,也靠不住,究竟是唯物唯心還是個大問題。“個中若了全無事,體用何妨分不分”,這個裏頭的道理,由形而下到形而上,真的澈悟了,了解了,什麼事都沒有。我現在引用“體用何妨分不分”這句話,來答覆諸位所提“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問題。
第二個結論,我們曉得中國原來都以北大為最高學府,推翻滿清以後有位校長蔡元培,後來因有蔡元培、胡適等人物,才引出新文化五四運動這些問題。後來蔡元培下去了,這個歷史經過就不談了。接下來的校長蔣夢麟,也是浙江人。蔣夢麟最後退到台灣,晚年在台灣做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就是創建了“中國農村復興委員會”,簡稱“農復會”。當時開始做農復會時,他向蔣介石老先生講一句話,他說你要我來做有個條件,黨與政府不能進入干涉,完全由技術領導。蔣老頭子與毛老頭子不同,他說:“好!我們不干涉,只是幫忙。”所以農復會對台灣的農業復興以及農業市場,一直到現在貢獻很大。
蔣夢麟也已過世了,他曾著了一本《西潮》,西方文化西潮影響中國,你們同學應該找來看看。他中西文化當然很內行,現在我要講的還不是這個。我講的是《西潮》出版後,蔣夢麟在晚年說:我是三家學術用一輩子。哪三家?“以儒家的學問作人,道家的學問處世,鬼家的精神辦事”。我們當時聽了,不禁要問,蔣先生啊!你說的鬼家是鬼谷子嗎?他說不是的!我說的鬼家是學洋鬼子,以西方的邏輯來處理事情。所以,以儒家的學問作人,道家的學問處世,鬼家的辦事方法,這是講體用問題。那麼這是我們今天這個題目大概的結論,雖是笑話式的,也有很深的意思,大家可以體會。
西學為體的百年
接下來,廣東人孫中山先生以三民主義號召全國起來革命,推翻滿清的王朝。三民主義吸收了洋學,引用英美的文化,立法、司法、行政三權獨立,加上中國古有的監察與考試兩權,變成五權憲法。他的理想是以三民主義、五權憲法建立一個新的國家體制。孫中山所创立的國民黨推翻滿清帝制政權,準備用這樣一個民主的體制立國,所以國民黨的政府有五院,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監察院、考試院,五權分立,是平等的。但國民党推翻滿清以後,來不及統一中國,就碰到問題了,西方文化的軍國主義也來了。這時的國民黨很可憐很可憐,可以說各省的強權軍閥各自獨立,直到北伐打到南京為止,根本還沒有完全統一中國,只是名義上統一。當時南方的兩廣、福建,西南的雲貴、四川,直到湖南、長江以南各省,及西北、東北各地,都是軍閥割據,擁兵自重,國民黨中央沒有真正的統一過。這時留學生回來,又反對“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其實不管西學、中學,一片混亂,一概都沒有用上。事實上,那時大家只有一個觀念,“槍桿下出政權”,才能維持各省的獨立。
民國六年時,俄國人的革命成功,人民勢力起來了,由俄國變成蘇聯。蘇聯是一個空洞的組織,實際上是以俄國為基礎的陰謀,利用共產主義推廣稱霸全球的第三國際。接著是民國八年的五四運動。嚴格講五四運動不是文化運動,五四運動最初的動機,是起來反對北洋政府與日本偷簽的幾乎等於賣國的“二十一條”。我們現在把五四運動戴上很大的高帽,稱為文化運動,真是個問題,對自己的歷史沒有搞清楚。就算這個是偉大的文化運動吧!即使在這個階段,中國根本也還談不上資本主義的社會。另外如無政府主義、三民主義、君主立憲、民主自由等,各種各派的西方主義思想紛紛湧進,凡是歐美留學回來的,就把西方所有東西都搬回來,在我們這個國家政壇上都試用過。直到現代,我們用的還是馬克斯主義以及社會主義等等。所以我說現在影響中國、影響全世界都是西方文化的思想,一個是達爾文的進化論,一個是馬克斯資本論,一個是凱恩斯經濟學理論,一個是弗洛依德的性心理學,再勉強加上一個是美國人杜威的實用教育。就以自然科學來說,大家都還在牛頓萬有引力定律與愛因斯坦相對論的範圍。我們幾十年來引進自然科學的教育,以及精密的科技,哪一樣不在西方文化的體用裏頭打轉?現在只是很簡單的帶過去,詳細的說都有憑有據。
但是我們一百年來都在自吹自擂,稱道自己的中國文化,輕視西方。尤其現在人所稱“中國文化的特色”一辭,我常常請問什麼是中國文化?我們到今天的所有體制,沒有一個是中國文化真正的精華啊!這須要我們大家注意研究了。我們這個國家由現在展望未來,究竟要走怎樣一條路?這是諸位同學肩膀上的責任。這一百多年來,雖然高喊“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根據我們剛才隨意的述說,事實上通通是西學,沒有中學啊!大家當然是中國人,還認得中國字;而今中國字還有認不得的,就是簡體字。吃一碗麵寫的是臉面的面,我們吃麵是吃這個(師手指臉),中國文化根本連字體都有了問題,太丟臉了!幾十年前,甚至還有人主張整個廢除中國字,用羅馬拼音,學外國人拼音講話就好了,要把幾千年的文字都廢掉。這也是有憑有據的事。因此我們研究中國這些問題,要以一個多世紀作對比來研究。
太陽東邊出來從西方落下去,研究這個世紀,要從三百年前開始才行。剛才首先提出來龔定盦的時候,那是由乾隆到嘉慶時代,已經開始有了變化。再嚴格的講,大家常常講到西洋文化十六世紀的文藝復興,仔細研究一下在文藝復興以前的西方,就知道西方在將近一千年之間,都是在宗教的文化籠罩之下,這在西方歷史稱之為黑暗時期,所以才有馬丁路德的宗教革命,以及十六世紀文藝復興的突起.當然大家或許沒有仔細研究這個問題,但至少要了解西方文藝復興這個名稱。文藝復興是繪畫、歌舞等文藝解放,向自由主義的路上走;接著是科學的發展。這個時候,大家都忽略研究印度、中國兩個古國文明的變化;同時也要兼帶研究日本、朝鮮等與西方文化接軌的事跡。
最有趣的是,你們看看這一百年來,所有的民主黨派用的名號和精神,哪一個不是西方文化的代表?例如民主進步(簡稱民進)、民主社會(簡稱民社)、民主革命(簡稱民革)等等,有哪個用的不是西方文化呢?嘴裏還拚命說中國文化了不起,這不是使人笑掉了大牙嗎?
西方的毒害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問題來了。現在我們講印度做一個參考,幾千年來的階級觀念,到現在還是存在,印度幾千年來的文字、語言,沒有統一過,至今還有幾十種。如果研究世界上的宗教,天主教、基督教的來源都是印度。在清初時期,印度已經不行了,荷蘭與英國早在印度成立了東印度公司。這個時候,你們同時要注意研究外貿商業經濟等問題。尤其是英國的東印度公司,他們發現有個東西——鴉片,是中國人所愛好的,可以利用它到中國賺大錢。我不但看過鴉片,也親身經歷過,像我們家塾的老師們都抽鴉片,抽鴉片是在床上面對面躺著,中間點著一燈如豆,那個境界有如辛稼軒的“驀然回首,那人却在燈火闌珊處”。躺在那裏吞雲吐霧,身旁有最好的濃茶和點心,的確是很浪漫、奢侈、暗昧的享受。
抽了鴉片以後,人的思想狀態近似於服用美國二三十年前發明的迷幻藥(LSD)那樣。我好幾個美國學生曾經拿LSD來吃,說吃了以後會得定昇華,可是很難受。後來我有一天出門了,三個美國學生來我家,等我一回家,發現家裏極其髒亂,我睡的床被都是腳印。他們說:吃了迷幻藥以後,我們看到老師已經飛到了峨嵋山,我們跟到山上找你。他們就上床,把我的被子當成峨嵋山,爬上去要找我,所以弄得家裏一塌糊塗。我說這個東西那麼厲害啊!拿來我試試看受不受影響。這些美國學生聽到我要表演,那個高興啊!我吃了三個,非常難受,後來好像靈魂就飛出去了,很舒服,人似乎就忘身、忘我,但是腦筋發脹。發脹大概是我的境界,我硬用禪定方法把它化掉了,兩個鐘頭坐在那裏不動。之後下座,他們說:噫!奇怪,怎麼老師一點事也沒有。我說你們錯了,我經歷了很多事,我用了很大的定力才把它化掉。所以,現在我對那些吃迷幻藥的人很了解。
你們注意,清末民初這個時代的知識份子,幾乎全國都在抽鴉片,連清朝道光皇帝也沾上了,這就知道為什麼林則徐要燒鴉片了。我們算算當時每年因買鴉片流出國外的資金有多少啊?大家學經濟的沒有太注意過這個問題。這個時候中國沒有靠美援、外匯,沒有靠台幣,也沒有靠港幣,這些錢哪裏來的?儘管如此,我們國家還能夠存在,這是個經濟問題。鴉片戰爭以後,我們受外國列強的侵略,每戰必敗,賠款多少啊?這個賠款也沒有靠美援、外匯,也沒有靠台資、港資。我們中國錢怎麼那麼多?賠了那麼多錢,也沒有把我們賠垮。大家要注意這個,這都是嚴重的經濟問題,你們要把這些統計下來。
印度呢?更不得了,可是印度今天還是那麼活下來了。這兩個東方古老的大國,受外侮侵害,真是疲憊不堪。最近聽說有一篇文章,說東方兩個國家,一個印度,一個中國,一兩百年來沒有侵略過人家,都是受列強所侵略欺負的,可是列強對這兩個大餅,始終無法完全吞沒。什麼原因啊?這是一個大問題。
所以我們對“中學為體,西學為用”,要認真的仔細思考研究。大家都曉得那麼講,如果根據我所了解的資料,不管資本主義也好,馬克斯主義也好,自由民主也好,都在東方中國的政治舞臺上一幕一幕扮演過。譬如說經濟的建立,我常常說你們研究一下中國,講經濟建設的先要研究《管子》,發展經濟強國的主張非常多。《管子》這個不是隨便讀讀的,要真研究我們今天所講的許多觀念在《管子》這本書上都有,這是“中學為體”的問題了。先休息喝點茶,我們再來討論。
第二堂
我們本題是講“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其實到現在這一百年,為體又為用的都是西學啊!沒有中國文化,中學為體的東西好像沒有啊!包括政治體制、人文思想、教育、經濟等等一切,沒有一樣是中國的啊!我常常說學經濟的,連自己的經濟學都沒有看過。如果研究這個問題,牽涉到印度史、日本史、韓國史、中國史,在這一百多年的變化中,都相互關連的,這是歷史哲學演變的大問題。談到中學為體,順便講一下滿清入關以後,在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對中國文化做了幾件大事,功勞非常大,超過了漢唐。第
一、是把中國文字統一起來。所以不論研究簡體字和繁體字,還是研究中國文化,真要認得中國字,先要注意一本書,就是《康熙字典》。這部字典把中國幾千年的文字加以整理,是一大功勞。第二、是編輯《四庫全書》,把中國的文化作了系統的整理,又是大功勞。第三、在康熙時編了一部比《四庫全書》還實用的《古今圖書集成》。我提過幾次這部書以後,就聽說有人出來推廣銷售。大家千萬注意,要研究中國經濟體制,有一部書,其中資料包括從上古到明清之間的經濟體制,就是《古今圖書集成》的《食貨典》,不叫經濟。經濟這個名辭是日本人先翻譯的,我們的許多翻譯名稱用的是日本的二手貨。《食貨典》所謂的食,是老百姓吃的,貨是貨品;可惜這本書沒有人去研究。
認知科學與唯識
你們諸位遠道而來聽課,很辛苦,有人提議希望我講一下認知科學。我說那是中國特有的,人的思想怎麼來的?究竟是腦還是心,是唯物還是唯心來的?認知科學與生命科學,目前是最新流行的一門科學,那麼大概介紹一下!
中國人在這一百多年來諍議的學術思想,都圍繞著唯物、唯心的問題打轉,但是還有一個“唯識”就沒有太多人提了,這是佛學提出來的。大家都曉得初唐時代的玄奘法師從印度取經回來,弘揚唯識學,就是佛學裏的生命科學與認知科學。以現在來講,這是真正的認知科學,就是說生命的來源,怎麼有知覺與思想?知覺與思想從哪裏來?唯識學告訴我們,生命根本的來源,不完全是基因遺傳來的。最近常常有人來討論基因問題,昨晚吃飯時,大家在討論現在的黃豆,因為我叫他們發黃豆芽發不起來,但綠豆芽可以。有位老朋友說,你們知不知道,現在有些黃豆是美國來的,基因改良過,所以發不出豆芽來,吃了對身體沒有益處。
現在講人性怎麼來的,人性不完全是基因問題可以解決的。唯識學告訴我們認知的要點:這個生命的形成,除了父精母卵以外,還要有一個靈性的加入,三緣和合,才可以構成胎兒生命。這個靈性在唯識裏叫做“中有”,它帶著種性。我們中國人說“一娘生九子,九子各不同”,一個母親生九個孩子,每個稟性不同,是每個人自己帶來的,這就是中國人土話講的靈魂問題,確實是有個東西的。至於這個東西是唯物還是唯心的,那是屬於哲學科學形而上的研究了,姑且暫時講到這裏。
當這個靈性加入時,就成胎了。在唯識學裏,只講人的入胎,講得很清楚,弗洛依德的性心理學也看到了某一部份。當精蟲卵臟一結合,這個靈性入胎時,有的就看到男女的性行為,可是靠近的時候,已經看不到人了,只有這麼一個感覺形象的作用。如果他當時對這個母性,產生一種非常強烈的慾愛,一愛就被吸引住,因此投胎成男。如當時對這個男性生起慾愛,就投胎成女的了。
不過中國文化裏有個生理學,上古幾千年傳下來,加上唯心的力量,也可以在交媾時使它有所變動。我最近常常發現有些同學,生的孩子都是女的,沒有生男的。我說中國文化有一個辦法的,在臨性交時,要生男就生男,要生女就生女。那些同學就說,老師怎麼不早講。我說你們過去也沒有提過要研究這個問題。這屬於心物的作用,在中國上古的醫學裏都有。
佛學告訴我們,胎兒在娘胎裏是有意識的,只是暫時不起分別作用而已。胎兒七天一個變化,三十八個七天後,頭倒轉生出來。這個講起來很細,我只大概提一下。講到七天一個變化,這個就很有趣了,我給他們上醫學課,講到《黄帝內經》說“女子二七天癸至”,所以女性的同學們注意,過去女孩差不多十四歲前後來第一次月經。現在聽說也有提早的,像印度人有十二歲就可以做媽媽的,這又不同了。女性以七計算,七年一個變化,七七四十九歲前後,大致是女性的更年期,月經停了。男性以八來計算,所以俗話說“亂七八糟”,“七七八八”,這句話就與上古《易經》和道家的生命科學有關了。
胎兒在娘胎裏,三四個月以後已經有知覺了,知覺不是思想意識啊!所以真正要研究,中國的教育是從母親懷胎時,就開始教育,叫做胎教,出生以後是母教為重,再來是家庭、學校、社會的教育。
胎兒生下來,孩子囟門這個地方會跳動,這時思想意識分別作用還不明顯。唯識學講“心、意、識”,這個心不是只講心臟,它是心物一元總體的代號。這個識,是心起作用的意識。剛出生的孩子的意識,有感覺有情緒,但不像我們現在這樣思想有分別,在唯識來說這是“意根”的作用。等到孩子囟門那裏的頭頂骨完全封起來,學講話了,第六意識就開始形成現行的思想。大家做學問,到外國留學拿博士回來,然後做偉大事業的領袖等等的思想,也都是後天現行分別意識的作用,這些思想和形成思想的作用本身是不定的。
想是想 思是思
在唯識裏“思”與“想”是兩個層次,譬如我講話,諸位在聽話,乃至聽到外面打雷,這是想的作用,不是思。思是什麼?當你很專一研究的時候,或聽的時候,甚至不用現行粗浮亂想的時候,裏頭還有一個很微細的念在作用,那是思,思跟想是兩個層次。不僅是兩個層次,而是三個層次,因為同時你會感覺到,噫!我怎麼想到北京了?我等一下有個電話很重要,不曉得晚上回去有車子沒有?那個思的旁邊,還有個起來自我觀察的作用,這些都是第六意識分析的現象,叫分別意識。入胎時的意識叫第七識、第八識,是第六意識後面最基本一層的功用。我們這個第六意識有好多層作用,能思、能想,同時旁邊還有一個觀察意識,譬如我們要吃這個東西,不曉得好不好吃?可不可以吃?或者有沒有毒?你意識一動,旁邊還有自己起來的觀察作用。這個觀察意識在西方如康德的哲學中被稱為“理性作用”。我說譯錯了,中國本來有的名辭叫“性理”,清朝有一本書叫《性理大全》,性的理,不叫“理性”,剛好相反。在哲學方面,把理性與邏輯的觀念,思想的作用稱之為理性。性理跟理性表面上是差不多,嚴格的分析卻很不同。
三世與因緣
這個第六意識起來以後,隨著年齡的增加,父母的遺傳基因,和後天家庭、社會、時代等等的影響,一一都加上去染污意识作用,後來的佛學又分成四種,詳加分析說明:
第一、“親因緣”。我們生命的來源是有前因的,這個生命自我帶來過去無數的種子,而變成這一生,變男變女,變聰明變愚笨,變化多端,都是由種子演變成現行這個階段的作用,死後又是一個很長的未來。過去、現在、未來,叫做三世。無數的過去,無窮的未來,現時只有這一剎那。我們研究西方哲學,西方講的存在哲學,就是當下,現在這一下,也可以這樣講。但是過去、現在、未來,是不同的。那麼我們種性帶來的前因啟動作用,佛學後來叫它為“親因緣”。後期佛學特別強調這個因緣,“因”,由過去前因的種子帶來,又變成現在的緣,因和緣是兩個連鎖的關係,但因緣的作用,又是互為因果的。
第二、“增上緣”。父母的基因遺傳與家族、社會種種知識教育的關係,都是“增上緣”。譬如中國人生的孩子,從嬰兒就抱到外國去,接受完全不同的文化、語言教育。長大以後,他的習性在根根上有我們中國的東西,可是他的思想習慣、言語一切,那是受外在的影響,增上緣加上去的,因此第六識的思想分別就變得不同了,可是親因緣的種性還是一樣的。
第三、“所緣緣”。由現在情緒思想連帶發生的關係叫“所緣之緣”。譬如說諸位是歐美同學會,受歐美文化影響很大,那麼根本上有自己中國的情結在內,這個情結拿不掉的,這是第七意識根本的問題。你們現在用的學問思想,動輒就說我在外國學的是怎麼樣,這個作用是後來的,是第六意識的分別來的,是受外來的增上緣的影響,變成現在行為思想的作用,叫做“所緣之緣”。
第四、“等無间緣”。然後情緒思想連續不斷的發展下去,平等流轉,也就是“等無間緣”。
意識 健康夢境
因為你們臨時有人提議,要我對於意識思想這方面多向大家講述,我就開始了這個講法。諸位現在最大的問題在哪裏呢?我看大家都到了中年,情緒不穩定,很多的煩惱,思想寧靜不下來,甚至於許多人要靠安眠藥才能入睡,這是問題了。思想為什麼停止不了?究竟是腦的問題,還是心的問題?這是中國文化儒道佛很中心的一個重點。人到中年以後,思想、情緒不能寧靜,一半是生理的關係。我們中國人有兩句詩“月到十五光明少”,每個月十五月圓,人活了幾十歲,真正看到圓的月亮,恐怕沒有幾回。“人到中年萬事休”,中年差不多四十歲這個階段,太陽要下山了,當然很悲哀,這是個事实。身心下健康,容易动情绪,烦恼發脾氣,部是第六意識帶动思想和情緒的作用。
這個第六意識平常喜歡向外走,我們受教育及外界種種環境的影響,积累越來越深;年紀越大,第六意識的分別執著越頑固,污染越來越厲害。所以孔子講人生三個階段,所謂“少年戒之在色”,青少年的階段,男女關係最重要,所以孔子說要戒,戒並不是叫你不要做,而是要知道衛生和節制。什麼是“中年戒之在鬥”呢?例如要想做官發財啊!求功名富貴啊!要出人頭地啊!跟人賭氣等等,這些是爭強好勝的心態,都叫做鬥。所以要看得清楚,能放得下,太固執了會容易得絕症。什麼叫“老年戒之在得”?一個人越到老年越頑固,對於自心萬物都抓得越厲害,不肯放手,這是第六意識抓得很緊,所以老年人“戒之在得”。
人的思想情緒離不開意識,意識到底是唯物還是唯心的?現在醫學說是腦的問題,我不承認。像我有好幾位學生都是腦科的專家,最近寄來好幾種有關腦與禪定的研究報告,那是外國聯合起來做的實驗,目前很有權威。我說你們找來的打坐做工夫的那些人,真得了禪定嗎?打坐、練氣功不是禪定啊!如果沒有真得禪定的境界與經驗,光是會打坐,把這種研究就叫做禪,這是靠不住的。所以意識是唯腦還是唯心的,又是一個重大的問題。
關於第六意識的分別思想,我們白天會思想,睡眠時會不會思想?會,睡眠會做夢,事實上沒有哪個人睡眠不做夢的。你說我睡得很好從來沒有夢,那是因為你睡醒忘記了自己做的夢,這叫做“無記”。講到夢很奇怪的,譬如莊子的“蝴蝶夢”,呂純陽的“黄粱夢”,唐人小說“南柯夢”,還有戲劇牡丹亭的夢,這都是很有名的大夢。
呂純陽這個“黄粱夢”,大家也許不知道,爭取一點時間說一下。呂純陽在道家修神仙法門裏頭的地位等於禪宗的六祖,非常有名。他年輕去考功名,路過邯郸,住進旅店準備吃飯,飯菜還沒有來時,看到對面一個老道士,拿黃粱米做飯。呂純陽很疲勞,靠在那裏小睡,做了一個夢,夢中考取了功名,一帆風順做到了宰相,功名富貴一切俱全,最後不曉得犯了什麼罪要被殺頭,一下醒了,這夢的一生經過四十年。醒來看看對面,老道士的黃粱饭還沒有熟呢!道士回頭看他,一笑說:“四十年的功名,舒服吧!”呂純陽大吃一驚,心想我做這個夢他怎麼知道?因此就跟他修道了。後來清朝有個人作了一首反遊仙的詩很有名,詩曰:
四十年来公與侯 縱然是夢也風流
我今落魄邯郸道 要向先生借枕頭
他說一個人活了一輩子,假定像你們這樣歐美留學回來,做了幾十年重要的領導位置,多了不起啊!明明知道是個夢,也很舒服啊!那個人說現在我一輩子倒楣,什麼都做不好,不能發財又沒功名,想要向呂純陽先生借個枕頭用一用,也做個同樣的夢,多好啊!
第六意識的複雜作用
現在講意識的夢境,其實人生都在夢中。大家為什麼夢醒了記不得呢?因為落在無記,第六意識不堅固,有人記憶力很強就可以記得。如果修煉到這個第六意識很清明,不但是記得了這個夢,慢慢還可以引發知道過去與未來的功能。第六意識有這麼一個宏偉的功能,可是一般人做不到的,都是片斷零星的穿插。所以我們每個人在做夢,這個夢和第六意識有密切的關係。第六意識有一個反面作用,西方心理學有一個名稱叫“潛意識”,或叫“下意識”,認為潛意識、下意識是心理根本的功能,這種說法是不盡然的。所謂潛意識,在唯識學叫“獨影意識”,因為人在睡眠中,眼睛、耳朵、身體這些作用暫時潛伏,有個意識潛在裏面,在夢境中呈現。
夢也是個大問題,很有意思。康熙時編的《古今圖書集成》,其中把夢的學識都歸納起來研究,對夢有一堆的學問。夢是片斷穿插的,有些是因“思”成夢,我們中國有兩句老話“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假使說一個人對情人,或對父母、子女的思念情愛太過,睡眠就容易形成夢境,這個是思夢。還有很多是病夢,譬如說身體裏發炎了,就夢到起火。或是身體裏水份很多,夢到漲大水了。身體裏頭有風,就夢到刮風了,這是病夢。還有人為故意造成的夢,從前我帶兵時也都試驗過。趁人睡覺時拿一根雞毛沾一點水,在那人腳底心畫個圈圈,那個人就會作綺夢。這是因為生理的關係而引起的夢,是片斷兜攏來的,那是獨影意識加上帶質的作用。
這個獨影意識,是我們思想意識很嚴重的問題,很多人到了中年常常幻想,或感覺悲哀、難受、無聊,有些是從第六意識的獨影境引起的作用,或有些從帶質境來的作用,這內容很深,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講全的。夢是獨影意識的作用,西方心理學有些把夢歸到潛意識的作用,並不盡然。例如患有精神病的人說看到鬼神、上帝、菩薩啊,都是獨影意識,有時候加上假帶質的作用。有些打坐的人看到種種境界,也是這個道理。如果真修實證有大智慧的人,不會輕易被這些境界弄迷糊了;就怕智慧不夠、身體不好、腦筋不健全,容易被獨影與假帶質的境界牽引走。所以不要輕易修煉打坐,玩弄這修行假象的境界,自己以為是神通的作用,那就很容易走入魔道了。有些同學告訴我某某人有神通,我說是二號吧!第一號叫神通,第二號叫神經。
大家注意,有時候一個天才的孩子,能畫畫、寫好文章,是獨影境與帶質境的作用。西方的哲學、科學,有些地方常有錯誤認識,他們把率性而起的意識作用叫做直觀、直覺。我說以邏輯的道理來講,沒有什麼直觀、直覺。有人說“老兄啊!我很客觀的告訴你”,你聽聽這句話,已經是主觀了嘛!換句話說,沒有什麼絕對是客觀的,都是主觀意識的作用。
這個夢中意識有時還產生帶質,這是唯識學裏的名稱,是帶心物一元的本質作用。譬如說有時候做夢,忽然有人敲個響聲,在夢中被當成是雷聲。所以夢境有許多是因外境外物引起的,這就不是獨影意識了,這叫假帶質的意識境界。再比如有人說夜裏走路碰到鬼,我小的時候也一樣怕鬼,但我明白了這些道理後,就從來沒有怕鬼怕神的。夜裏要是看到哪個地方有個奇怪影子,我眼睛盯住不動,非要過去把它弄個究竟不可,結果一看是個樹葉子,或是別的什麼東西。所以夜裏看到鬼,沒有什麼真的鬼,都是自己第六意識有這個影像;看到任何影像,聽到任何聲音,會把它當成是鬼,或是奇怪的東西,這属於假帶質约作用。
性理與理性
要了解這些是第六意識作用,是後天的思想,與腦的關係最為密切,第六意識影響人最大的是身體的健康。人到了中年,常常覺得這裏不對,那裏不舒服,是第六意識用得太多的原故;自己不曉得修養、保養,所以身體不健康,容易衰老、得病。要做到頭腦永遠清楚,不要說長生不死,至少不要未老先衰,就全靠第六意識的修養。剛才提到康熙時編的《性理大全》,其中就有歷代儒家身心修養的資料。不過,我還是勸你們不要看,因為那只牽涉到儒家的思想,對佛道兩家的內容還搞不清楚。實際上儒佛道三家沒有太多分別,只是佛道兩家另有一種高度的修養方法。這是講到第六分別意識和身心健康的關係,並及修養問題,講的是“中學”,就是中國的學問。
張之洞他們所提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不是我說的這個觀念。他們提倡的是用科學。我們曉得漢陽兵工廠、大冶開礦都是張之洞手裏創辦的,所以他當然要講“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因為這是對付皇上,尤其是對付滿清那個老太婆慈禧太后而講的話。他主張完全學西方的科技來用,至於中國學問的中心,我們現在講的《性理大全》的修養,他的了解也是比較深刻的。我們看他的一生,至今漢陽兵工廠、大冶的礦業仍然存在,都是他第六意識作用的發展,思想上吸收了西方的科技做出來的事。
回過來,這個科學後面的中心“性理”,這方面是怎麼來的呢?就是剛才講唯識身心的問題,我們今天大概先介紹了一下,這個裏頭的學問太深太多了,那是真正的“中學為體”的體的方面。這一方面希望大家有機會再做研究,我们先讲到这里。
第三堂
中国文化与生命科学
本來準備晚飯後大家隨便談天,現在你們又問中國文化修身養性的問題。中國文化的儒釋道三家,各有三句話需要了解的,就是佛家講“明心見性”,儒家叫“存心養性”,道家說“修心煉性”。實際上,這就是生命的大科學。
《大學》裏頭有幾句話,你們大概都會背吧!“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是大原則。中國自古的傳統文化,六歲入小學,十八歲已成為成年人了,便進入大學。大學者,大人之學也。所謂大人,就是成年人的意思,成年人的第一課,先要認知生命心性的基本修養。所謂“明明德”,就是明白心性問題。這個德字,“德者得也”,得到生命本有的學問,這屬於內學,也叫內聖之學。
儒家所謂的聖人,在道家老莊的講法叫真人,你聽這個名稱就可以知道,一個人成年以後沒有真正修養心性,都是不夠成熟的,就不足以稱為成年人。以真人這個名稱來說,必須要有真正心性的修養,認得那個生命根本。道家所說的真人就是神仙,超乎一般平庸的人了。換句話說,沒有明白自己生命根源的心性以前,都是行屍走肉的凡人,也就是假象的人而已。“大學之道,在明明德”,是在說明“內聖”以後,才可以起大機大用之“外王”。這個“王”字,“王者用也”,上至帝王,下至販夫走卒,不過是職務的不同,其實都是啟動心性外用的行為。所以“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樣才是一個完成圓滿人格的人,也可以叫他是聖人或真人了。
那麼怎麼修養呢?我背給你們聽,這裏頭有七個程序:“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你看“知止而后有定”,第一个是知性的問題。“知”,就是每個人生來能知之自性的功用,學佛學道,成仙成佛,第一步也都先要知道“知止而后有定”。譬如我們大家現在坐在這裏,都知道自己坐在這裏嗎?這個能知之自性是什麼呢?這個能知之自性,不在腦裏頭,也不在身上,是與身心內外都相通的。但現在西方醫學與科學,都認為能知之自性是生理的、唯物的,歸之於腦的作用,其實腦不過是身識的一個總匯。這個問題要詳細研究,是很深刻、很廣泛的,不是一兩個鐘頭能講得清楚的。我們中國文化講本體是心物一元的,知性不在腦,是通過腦而起作用,這個要特別注意。
再說我們的思想、身體要怎麼定呢?平常人的知性,是跳躍、散亂、昏昧不定的,但是又必須要以知性的寧靜、清明,把散亂、昏昧去掉,專一在清明的境界上,這才叫作“知止”。知止了以後再進一層才是定。佛教進來中國以後,把大小乘修行的一個要點叫“禪定”。“禪”是梵文的翻音,“定”是借用《大學》“知止而後有定”這個“定”字來的。
這個“知止而后有定”的境界,漸漸會進入一種安詳、靜謐的狀態,這叫做“靜”。到了靜的境界以後,再復進入非常安寧、舒適、輕靈的境界,這叫做“安”;借用佛學特別的名辭,叫它是“輕安”。再由輕安、清明,不散亂、不昏昧,非常接近潔淨的境界,就會發起“不勉而中,不思而得”的慧力,這叫做“慮”。
這個“慮”的意思,不是思想考慮的慮,是在定靜安適的境界裏,自性產生的智慧功能,不同於平常散亂、昏昧的思想,它是上面所說的“不勉而中,不思而得”的智慧境界,這兩句名言出自曾子的學生子思所著的《中庸》,就是對於“安而后能慮”的詮釋。我們現在借用佛學的名辭來說明這個“慮”字的內涵,就是“般若”的境界,中文可翻譯為慧智。它不同於一般的聰明,我們現在用的思想學問都是聰明所生,不是慧智,慧智跟聰明大有差別。透過這個慧智,然後徹底明白生命自性的根源,在《大學》就叫做“慮而后能得”。得個什麼?得個生命本有智慧功能的大機大用,這才叫做“明明德”。
換句話說,我們這個生命,思想像陀螺一樣在轉,佛法告訴我們,一個人一彈指之間,思想有九百六十轉,這是生命中認知的大科學。比方我們寫一篇文章,或寫一個字,那裏頭不知有多少思想在轉動啊!你給情人寫一封信,“親愛的,我愛你……”这一念之间的思想情緒已經從國外轉起,转到中國了。像人們談情也好,講話也好,思想轉動得很厲害,極不穩定。注意哦!比如我們說一個“現在”,這句話是一個思想,是一個念頭在動,這是“想”不是“思”。當說個“現在”,裏頭早已經想到下面要說的另一句話,不止幾百轉了,這是很微細“思”的作用。因此要隨時知止,把它定在那裏,像陀螺一樣雖在轉動,其實陀螺中心點都在本位。所以說“知止而后有定”,這是第一步啊!
“定而后能靜”,什麼叫靜?這裏頭牽涉到物理科學。宇宙的功能究竟是動還是靜,都是個大問題。世界上萬物的生命沒有真正的靜止,生理、物理的世界都在動。輕度的動,慢慢的動,看起來是安靜的,這是假的靜,不是真的靜。譬如前兩天的地震,本來地球內部都在變動,不過現在因為地球內部的物理變化,地和風(氣)、水、火中間起大衝突,有大的震動,我們才明顯慼覺到震動。其實有很多的震動,我們是感覺不到的,而有些其他的生物,反而比我們更能感受得到。
如何才能做到“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呢?最重要的就是要能“知止”,真正認知一個能使它安靜下來的作用,才能做到所謂的大靜、大定了,那就要牽涉到哲學上的本體論,現在只能大略帶過。所以大學之道講“脩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首先須從知、止、定、靜、安、慮、得的內聖的靜養開始,這是中國幾千年以來的教化的傳統。
靜坐修養 端容正坐
靜養就是安靜,靜坐不一定要這樣盤坐,但盤腿靜坐很重要。你看隋唐以前塑的佛像三圍標準,一定是兩腿盤好,屁股是稍向後凸,細腰身,坐得很端正,這叫七支坐法。中國的佛像有些是大肚子的,那是宋朝以後塑的,比較不合標準。關於靜坐的姿勢,可以看我講過的《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
靜坐的外形很多,你們初學坐不一定要學七支坐法,你們就在藤椅上這樣坐著,兩腿放正,兩手放腿上面,這是儒家的坐姿,叫做“端容正坐”。你看古人坐在木椅子上,一定是端容正坐的姿態。我們六七歲讀的《千字文》,有“形端表正”四個字,形體很端正,不是挺胸,是腰要正直,腰是生命的根本,練武功打少林拳、太極拳,重要是腰力。我們生命上下兩個部分,就是在腰這裏轉折,腰正身體就正。你看我們很多同學還沒有到中年耶!坐下來身體歪七扭八、彎腰駝背,不然就覺得難過,像這樣的話,健康早就出了問題.你看以前滿清宮廷的教育,還有蒙古、西藏一帶有些地方,他們從小的教育,比較注重要坐得端正。在中國文化傳統習慣是不坐軟床椅的,坐軟的床椅脊椎容易變形,變形就容易生病,所以現在的沙發床、沙發椅非常害人,像我從小到現在睡的都是硬板的床。
人怎麼能夠安定下來呢?現在崇尚唯物的說法,就是靠機器。其實我們本身,頭上面就有幾個機器,眼睛看,耳朵聽,鼻子呼吸,嘴巴吃東西。嘴巴里重要的是舌頭,靜坐時舌抵上顎(有一凹形的穴道),口水滋生,不會口乾舌燥。關於眼睛,你們很多人戴眼鏡,我覺得很遺憾。像我已經八九十歲了,我還討厭戴眼鏡,有時候像這種小字,我可以不戴眼鏡看。有個人的眼睛,我經常笑她,兩眼一瞪嚇死人的,因為她練過眼,這在過去的道家叫做吸收日月精華,她可以對著太陽看上奸幾個鐘頭,把太陽看得不是太陽,是個影像。
那麼怎麼安靜呢?現在告訴你們,靜坐修養時,你們戴眼鏡的人,最好把眼鏡拿掉,眼前先隨便找一個定點,眼皮不要低下來,你自己試一下體會看看。我們普通閉眼,是把上眼皮蓋到下面來,眼珠是下沉的。但人上了麻醉藥,或被人一棍打暈了,那時眼珠可能是上翻的。而正統的眼神,兩眼是直線平視向前面看的,或對著虛空看。像我練習慣了,眼睛看出去的範圍比較寬,連兩邊眼角這裏我都看見了。你們近視眼的好可憐,戴上眼鏡,被眼鏡架擋住,看的範圍就小了。尤其是喜歡寫小字的人,更容易近視。我小時候發現自己視力下降,趕快改正寫大字,所以我的視力還保養得比較好。我訓練兵的時候,叫他們眼睛平時要多練習轉動,不動就不行了,近視的人就是太過於死死盯住前面。
修習靜定,眼神先找一個定點平視,不要低視,不要上望,似看非看,不要用力。印度或西藏學密宗的,花教、紅教、白教,都是注重這個眼神。可是現在看到許多修行人载很鏡,找一看,我的眼睛就低下來,很失望。眼睛正的平視習慣了,雖沒有特別注意看,但前面的影子都很清楚,這是練習眼睛方面的要點。
耳朵當然聽見外面的聲音,假定耳朵聾的也不要管,你說聾子聽不聽得見声音啊?聽見,聽到自己裏頭嗡嗡嗡的聲音,那個能聽的“能”並沒有損失,所謂聾子是聽覺功能的神經閉塞而已。所以佛問弟子們,瞎子看得見嗎?有個弟子說看不見。佛說你錯了,瞎子也看見,它看見前面黑洞洞的,什麼都沒有,但還是有個影像的。眼睛這樣,耳朵也是這樣,這都是生理的科學。
接下來說,靜坐時想靜,可是思想停不了。注意哦!你的知性是內外都普遍存在的,不要向裏頭去找。你們試試看,隨便找個地方眼睛這麼平正一放,看這個虛空,也不要管耳朵,就寧靜下來了。這時裏頭感覺、知覺最為重要,你們體會一下!這個感覺是身體的、生理的;知覺是知道思想及感覺的作用。先說感覺,當你靜下來,有兩句話,“痛則不通,通則不痛”,你感覺到這裏難受、那裏難過,這個難過已經是病了,輕微的痛叫做難受,重的叫痛,氣血不通才會痛,通了就不痛,很舒服的。當老師的,一看有些孩子坐在那裏,愣愣的,悶悶的,已經知道他有病了,至少他那個腦筋已經不清楚了嘛!清明的人,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是很靈活、很靈敏的,什麼都知道。一般打坐修道的人,身體的感覺觸受很多,歸納有幾個狀態,就是冷、暖、輕、重、粗、澀、細、滑,這叫做八觸。修行人身體要很輕靈,也許我比你們還輕靈。這個是感覺方面。
關於知覺方面,最困難是思想停不了,剛才講一彈指间意識九百六十轉,那麼你把眼睛一定,耳朵放下,你假裝靜;再不然有一個辦法,在密宗是大秘密法,我都把它公開了。我認為道是天下的公道,其中秘密,不屬於你的,也不是我的,有人要,應該公布出來。要是保留秘密,不肯教人,那是世界上最自私自利的人,還學個什麼道!所以你們要憑這個精神作人。
修定的三個方法
在密宗里有个密法,靦文叫妥噶,也可以叫做看光。怎么看光?你們現在靜下來體會,你們頭擺正,眼睛一定,整個虛空就是一個物理世界自然的亮光。就像目前的燈光,看到沒有?(答:看到)當然看到,假設沒有電燈呢?太陽光看到吧?一定看到。太陽沒有,電燈沒有,那個黑洞洞的你看到沒有?(答:看到)看到是黑光,黑的也是光。你注意,這是物理道理,白天是白光,黑夜是黑光,所以不要怕鬼嘛!黑裏頭也是光,而且天黑了以後,不知道比人類多多少倍的生命都愛好在黑暗中活動,它們不需要陽光。而我們人很可憐,在黑暗中就看不見。我們知道有修養的人,對黑暗也看成是很自然的,因為白天是白光,夜裏是黑光。紅、黃、藍、白、黑是光的色,所以佛經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至於光的能,不是肉眼所能看見的,它是無所在,無所不在。
現在對著光寧靜了吧!你們試試看,看到了光以後,你們眼睛看前面,眼球不要動,把眼皮慢慢閉起來,頭不要動哦!眼皮閉起來有沒有光的影子?這個光的影子也是光色,很安靜吧!(大眾神態寧靜)马上很安靜,很容易嘛!兩個眼睛等於電的插頭一樣,插在光上安定了嘛!我在軍校的時候,教的是高級將官班,我告訴他們,眼睛盯住不動,下面每個士兵看到,通通認為你的眼神是看著他,其實是在那裏看光,可是全面都看到了,任何一個小動作都看得很清楚。因為我們眼睛喜歡眨動,所以就看不清楚了。看光寧靜了以後,你忘記了光,亮光也不管,可是眼珠子不要往下,這“妥噶”看光,是很好的寧靜方法。
第二個方法用觀音法門,我們學佛唸“南無觀世音菩薩”,這個觀,就是代表聽覺的作用,聽世界上一切音聲,尤其是下雨天,聽高山旁邊流水的聲音,乃至在家裏開水龍頭輕輕流水的聲音,或者有個鬧鐘嘀答、嘀答聲,你眼睛一定,只聽到音聲,不要被音聲拉走,自然寧靜下來了。這是第二個方法。
第三個方法,你的感覺是怎麼來的?呼吸來的,你睡著了有沒有感覺?(眾答:沒有感覺)。但是睡著了還在呼吸啊!呼吸跟思想是兩回事。我們人的呼吸,如果氣呼出去,不吸進來就死亡;吸進來悶住不能放出去也會死,听以生命是在呼吸之间。早上起來,兩鼻如果有一邊不通,要注意了,左鼻不通右鼻通,身體已經出問題了;左鼻通右鼻不通,還比較好一點,兩鼻要像我這樣通暢。你們測試通不通時,最好拿衛生紙,也許不健康會有鼻涕出來。所以學瑜珈的人一定打通雙鼻,這是有關鼻子的方面。
鼻子呼吸很重要,耳鼻喉的神經都有連鎖的關係,接著是音聲法,你看學佛學密的人,唸嗡阿吽……嗡阿吽……或者阿……的聲音拉得很長,把裏頭的濁氣都呼出去了。雖有唸咒子的聲音,實際上也是呼吸、氣的作用。
這些都是方法,你用任何方法都可以,但是必須要知道,最後那個使用方法的主宰是能知之自性。
聽呼吸的方法
普通靜坐在那裏,簡單明瞭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回過來聽自己的呼吸。你那麼坐著,聽自己的呼吸,這個呼吸是生命本來自有的哦!可是大家活了一輩子自己呼吸不知道。我常常說,什麼時候知道自己的呼吸?只有你失眠的時候,在枕頭上想睡睡不著時才聽到自己的呼吸,對不對?(眾答:對)諸位的經驗,現在你聽不見呼吸聲,就是你的思想跟呼吸分開了。呼吸是生命活著最基本的作用,呼吸和身體感覺屬於陰的;思想是生命活著的精神,屬於陽的。所以中國講陰陽,是兩個代號啊!不是呆定的,你也可以把它陰陽反過來做代號,就是A啊B啊都可以做代號。
你靜下來,眼睛定好,自然的聽自己的呼吸。這個聽字注意,不是耳朵聽,而是感覺。不說像今天下午打雷這個情況,乃至在千軍萬馬裏,都可以聽到自己呼吸,那麼這個人靜定的工夫就很高了,普通人是感覺不到自己呼吸的。所以初步你最好有意的做呼吸;還有肺部不好的人,更要注意呼吸,有意的用鼻竇這裏強迫呼吸(師示範)。像這樣的呼吸,即使三期的肺病,你能堅持做兩三個月就能得益,也許就能好了。還有中年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高,有這三高的人,也可以這樣做。這個方法真正持續做,血壓這些就恢復正常。不過,開始做的時候可能更高,會很害怕,沒有信心不敢堅持,這裏頭有巧妙的,說不清楚,自己要把握調整。鼻竇的呼吸(師再示範),这样五六次,然后嘴裏“呸”一聲。先把鼻子打通。所以你在辦公室那樣斜坐著,是很難受的,最好端坐做這個呼吸,精神會好轉起來,氣也更順暢了,這是很重要的。先要知道鼻竇粗的呼吸,慢慢練習到任何時問,都知道自己深層微細的呼吸。
當呼吸慢慢靜下來,中間有沒有思想?一定有思想。這時你就體會到生命一個是呼吸,一個是思想,一個是知道呼吸、知道思想的“知”。你由此也可以知道老子的話,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有三個初步動相,一個是唯心的,一個是唯物的,一個是心物一元發生的作用。這次李青原給我出的題目“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如果改成“中學為體,西學為相,我為用”,都被我用就對了。
當你靜下來後,聽自己的呼吸,思想還在轉動,不要怕,因為你知道自己在思想,知道呼吸在動,但後面那個能知道的沒有動過,你把握那個能知道的就靜下來了。可是靜下來你就發現身體有問題,唉唷!我腰這裏不舒服。唉唷!腿痛,頭脹。剛才講“痛則不通,通則不痛”這個原則,你已經檢查了自己的身體。假使絕對健康的人,眼睛一張開,整個身體是輕爽的,思想是清明的,而且記憶力越來越強;智慧的分析,不是用腦筋,而是那個知覺的觀感增強,很多書原來讀不懂的,一看都懂了,不必去想。想是第六意識分別來的,那是普通的聰明,而智慧的話,原來不懂科學的,看一下就懂了,那是智慧。現在翻譯西方哲學的名詞叫直觀、直覺,那只是智慧的表層,深層還有東西。
靜坐就是這麼一個作用,不一定要盤腿,不過能夠盤腿靜坐更好,腰腿的氣慢慢就走通了。人的生命重要在腰以下,下部到兩腿足底健康的話,整體就比較健康。所以你看一個人,男人走路靠兩個膝蓋頭,女人走路靠臀部扭動,靠腰的力,兩個絕對不同。從背後看一個女人走路,她腰不扭動了,身體已經不大對了。所以中國人形容女人為楊柳小蠻腰,搖擺得非常漂亮。如果腰粗背圓,走起路來兩腿勾著,那就是老太太了。男性走路如果兩個膝蓋頭不靈光,腰也坐不住了,一定要彎起來躺著才舒服,那健康已大成問題了,要特別注意,大概是這樣。
觀心法門 三際托空
靜坐的方法很簡單,最好的方法是什麼都不用,說靜就靜了嘛!這是一個觀念問題。不過雜念妄想的紛擾怎麼辦?現在大家眼睛閉著體會一下,你看自己的思想念頭可以分三段。注意哦!看自己思想,第一個念頭早已經跑了,未來的念頭還沒有起來嘛!說現在,現在又已經過去了,這個思想是空的,騙你的,這個道理有個名辭,叫做“三際托空”。我講過的《金剛經說什麼》,其中也講這個問題,佛說“過去心不可得”,過去抓不住的,已經過去了;“現在心不可得”,剛說個現在,現在立刻成為過去了;“未來心不可得”,未來還沒有來,還沒有動嘛!這個思想念頭是這樣,三段都空的,因為空,所以能夠起一切的作用,你不要被雜念妄想騙住了。特別注意啊!所謂“三際托空”,這個“托”字,也是假設的連繫辭,並沒有一個托的現象,三際是本空的,要靜就靜了,用這個方法假名“觀心”,自己看自己的思想念頭,前一個念頭早跑掉了,後面沒有起來,你不要去引發嘛!等到念頭一旦起來變成現在,說個現在也沒有了。大家學佛的想求一個空、求一個靜,我說哪裏有個空、有個靜啊?它是本空的,是本靜的,不是你去空它的,你若認識這個,當下就空靈、就寧靜了。越寧靜,越定得久,你身心的健康就越好了。
但是身體方面哪裏有不對,要找醫生看看;如果自己懂得方法,可以不找醫生,拿呼吸來對治它。如果說這裏痛,在一呼一吸之後,停住呼吸,就注意這裏,那麼內在的呼吸自然會把它打通,這樣可以治病的,但是沒有信心就做不到啦!我看你們都到中年,坐辦公室久了,或看書多了,肩膀發脹動不了,得什麼“五十肩”,又叫“肩凝”的毛病,你們趕快運動吧!至少我現在比你們年紀大很多,身體還算輕靈(師示範肩膀運動)。兩個肩膀經常這樣轉動,兩肩運動時,身體要保持中正不動,左肩向前轉,右肩向後面
轉,或者兩肩一起轉,然後頭前後左右慢慢轉動,這樣全身的氣就通了,氣通了,身體就會健康了。
這是把最初步的方法告訴大家,我怕你們夜深太遲了回去不好,還有什麼問題快點問,我知道的會告訴你們,不知道的就無法回答了。
解疑釋惑
問題一:如何減肥?
第一、肥是氣不通,減肥最好做呼吸法。我們身體是四個東西構成,佛學講四大——地水火風。呼吸系統打通了,同時少吃米麵,多吃青菜蘿蔔,少吃點魚、肉,就自然減肥了。第二、身體水大多了,才會肥胖。我們的生命和地球一樣百分之七十是水分,把多餘的水大排清,就清瘦了。所以每天應把水大調整得很好,不讓積水滯留在身體裏頭。第三、還要多運動,把汗排出來,自然就減肥。
問題二:我們打坐時就希望定,像您說的“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能夠把这些事情想通,但是腦子裏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想法,那怎麼才能夠真的有智慧,知道這件事情是有意義或無道理的呢?
你這個問題在邏輯上叫自相矛盾,你想靜坐下來,一定能得一個好處,容易把事情解決,不知道的會知道,想不通的會想通,是不是這樣?(答:是。)你這個前提已經把自己擋住了嘛!你如果這些都不想,寧靜下來,呼吸慢慢就通了。你聽到靜坐可以發生智慧,你心裏已經把這個觀念做前提了,一靜坐,“格老子怎麼智慧不來?”所以這一下,那個智慧就硬是不來了。不但是妄想主觀擋住,也同身體一樣,“痛則不通,通則不痛”了。因為你的妄想把它擋住了,你有所求了嘛!中國人有一句老話“人到無求品自高”。佛講空嘛!剛才我講過的“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你偏要去求一個可得的定境,這叫“背道而馳”啊!
問題三:我打坐時總是呼吸沒有辦法到丹田……
對,因為你下意識已經先固定有一個“氣通丹田”的觀念,所以身心沒有放鬆,呼吸還是很緊張。《壯子》有一句話“常人之息以喉”,普通人的呼吸,只到喉部氣管和胸部這裏。“至人之息以踵”,工夫到了的人,呼吸一直貫通全身到足底心。你既然曉得這樣,慢慢調整就是了。還有你要注意,橫隔膜的氣也要使之通暢,平常注意飲食消化系統的通利,儘量使腸胃空一些,但是也不要太過分忍受饑餓。
問題四:老師!請問打坐有沒有說一天在什麼時間比較好?
時間沒有關係,不過道家有一派很注意“子午卯酉”四個時辰。所請子時,是夜裏十一點零分起到一點鐘止。午時是中午十一點到下午一點。卯是早晨五點至七點,酉時是傍晚五點至七點。他們認為在這“四正時”靜坐比較好,但是也不一定。真正的用功,不要受時間、空間,動靜所限制。
提問:還有一個問題,就是修行方面有不同法門,我們怎麼知道自己適合什麼樣的法門?
不要隨便聽人家說。剛才說的幾個修法,你自己喜歡哪一個方法,你就下手實修體驗吧。譬如在人海茫茫中,想找到自己合適的對象,自己喜歡的人,你才會交往嘛!你不喜歡就不要去試。修行也是一樣,有八萬四千法門,你要找一個適合自己的方法下手。每個老師都講他們的法門是天下第一,那樣就有好幾百千萬個法門都是第一,如果編成一本書又可以大賣錢了。不要隨便聽那一套。剛才我講的看起來都很基本、很簡單、很淺顯,但是最為重要,你真明白了就曉得我講的是很老實的話。一句話,“最平凡的也就是最偉大的”,這是哲學道理,科學的道理也是一樣,最原始的也是最高點,你要注意這個。
問題五:我看到书上準提法的修持,觀想、持咒非常好,請您講一下。
準提法的修法,我有一個傳承的。但現在很多出家、在家都在隨便傳我的那個法門。我那個法門修持最後重點是“圓滿次第”,不是光唸咒子。聽你一問,就知道你沒把握最重要的要點。你要注意準提法“圓滿次第”的那個階段,不止是注意前面“生起次第”而已,這是一點。你聽到了吧?(答:聽到了)
第二你問持咒,大約有三種持咒方法,就是開口唸、微聲唸、金剛唸。世界上的咒語,包括密宗的紅教、白教、花教、黃教,和印度的瑜珈等等,所有的發音有三個基本音——“嗡、阿、吽”。我現在講的“嗡、阿、吽”就是基本的咒語。要是到西藏學密,會告訴你這是“普賢如來”“金剛薩埵”的咒語。“嗡”字是頭部發音,譬如唸“嗡……”,把這口氣都唸完,不要刻意呼吸,嘴巴一閉,氣自然進來了。唸嗡字,頭部震動會出汗,頭上的脈輪會打開。“阿……”是胸部的發音,唸阿彌陀佛也是胸部的發音。“吽”(讀音哄),這是丹田的發音。譬如我們常唸的觀世音菩薩六字大明咒,“嗡嘛呢呗咪吽”,就有三部的發音。你問準提咒怎麼唸,先把”嗡、阿、吽”三部發音唸好了,然後唸準提咒,用開口唸,或微聲唸、金剛唸,都可以調整。
不過初步唸咒子時,發音要正確,不要含糊不清,才能得到本尊的感應。譬如你發生了要緊的事,打電話要求一位長輩幫助,講話音聲要清晰,才能得到對方的回應。結果你講話發音不清,使人聽不懂,那要人家如何幫你?有些人,唸咒含糊不清,還自認為是了不起的工夫,那就誰也沒有辦法啦!大概只有佛菩薩才能聽得懂了(一笑)!還有唸咒不要刻意追求音聲的好壞,只要專一誠心唸誦,就能與佛菩薩溝通,諸佛菩薩是不管你聲音好聽不好聽的。
問題六:生孩子是三緣和合,那麼雙胞胎怎麼解釋?
也是三緣和合,雙胞胎是兩個精子嘛,還是各自的靈性。
提問:那這兩個靈性之间是有關聯嗎?
有關也無關。你是問前生是否兩兄弟或是兩夫妻來投胎,變成這一生的雙胞胎,是問這個關係嗎?(答:是。)這個不一定的。三世因果、六道輪迴的生命道理,是因緣和合,這是非常深奧、微妙的,不是平常人所容易了知的。所以我常說從前城隍廟的一副對子,你就了解了,“夫婦本前緣,善緣惡緣,無緣不合”,男女變成夫妻關係是前緣,不是善緣就是惡緣,有時候吵架一輩子,那是惡緣來的;“兒女原宿債,欠債還債,有債方來”。明白了這副對子的內涵道理,你就懂了六親眷屬都是宿債,不是欠債就是還債。這個前生不是講一世,是多生多世以前的,是這個關聯。
問題七:剛才您說人生孩子是三緣和合,那麼現在地球上人越來越多,在增長中,這個人口不是有一個固定的數字嗎?
佛說三千大千世界,如果他方世界壞了,那些業報未了的眾生再到另一個世界來繼續受報。“眾生”,是指一切的生命,不是專指一個地球的事而已。這是一點。再說拿物理來講,人類自身把地球的物質資源儘量的自我消耗破壞,導致動物植物的生態環境,越來越不平衡,人口越來越密集。我們傳統文化所謂的“物必自腐而後蟲生,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就是這個道理。記得在三十幾年前,我答覆哈佛大學一位教授,講人口問題,我說你看到那個水果,摆在这里一只虫也没有,那么水果的虫怎么生?里头坏了就生虫,不尽然是外面来的啊!不过外面有影响而已,里头越烂虫越多;所以人类把地球破坏得越厉害,人口就越来越密集,就是这样的!这不是笑话啊!关于人种的来源,要晓得其它世界还有生命会过来的。你很關心人類問題啊!現在是問靜養的事,你超過範圍,你們要問我也可以答覆,不過,我擔心你們回不去,趕不上車子。
問題八:我想問一個問題,就是今年中國為什麼這麼多天災人禍?
講嚴重一點,天災人禍是劫數的問題,可以算得出來,知道的人不會告訴你原因,不過我可不知道。此其一。其次,你要研究道家的書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人有時候生病住院,遇到不如意的事,受到一些挫折,反而躲過了很多災難,所以不一定是壞事。
問題九:我想問修行上的問題,怎麼樣能夠知道自己修行的次第?
我剛才講了很多基本的次第,你大概沒有注意。
提問:我注意到您講圓滿次第,但是我覺得……
不對啊!我剛才上來從坐姿講到現在都是基本的啊!你恐怕沒有聽清楚吧!再說,你說的“圓滿次第”,是哪個法門的“圓滿次第”?
提問:我的意思是,怎樣知道自己修行到怎樣一個階段了。
你問得更不通了。譬如你用哪個方法修,修到什麼程度,那時再來問修到什麼階段,還有點道理。現在等於你還沒吃,你就來問我:“我飯吃飽以後是什麼情形?”那變成笑話,我就無法答覆你!
提問:老師,我看您的書說“知時知量”就是知道什麼時間,做什麼事情,我不知道能不能把修行上的“知時知量”用在世法上,比如用在管理方面或是決策方面……
到處都可以用到,做人做事,從事政治,待人接物都可以用到。譬如你去看一個朋友,進門一看兩夫妻正在吵架,趕緊走,不要參與,這就是“知時知量”。所以“知時知量”這四個字到處都用得到,很重要。
問題十:我在平時生活當中,接觸過一些出家、在家修行者,他們雖然打坐修行,守戒、過午不食,但是他們的身體有一部分不是很好,我想問一下這是什麼原因?
這有很多原因吧!不得方法。至於說守戒,出家第一條戒是男女關係斷了,不遺精,不手淫,恐怕沒有幾個人做得到。尤其男性,兩三個月不遺精很難做到。這一條戒很難守啊!如果說守戒,我看有兩個朋友可能做到,一個死掉了,一個還沒有投胎,其他的很難做到。至於修行問題得法不得法是個嚴重的問題。你怎麼關心他們呢?先關心一下自己比較重要。
問題十一:老師!剛才您說人從哪裏來,那麼人到哪裏去呢?
就回到來處去!(一笑)
提問: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有關潛意識,這個意識能夠溝通,比如就像一個訊息發射,很快就溝通了,那是一種什麼現象?
下午講過,是獨影意識作用,有時會有帶質的作用。
問題十二:老師您好!請您簡單解釋一下中國的儒釋道,以及世界其它宗教,比如天主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的關係。
我曾給宗教局的高層領導講過,你們要的話,我可以好好給你們上宗教的課,這個課要兩年。結果他們不來,我也沒有機會講。從天主教、基督叫、回教到道教,我都可以告訴你,可是你現在不是專學這個。我三四十年前在香港大會堂講過一點,因為我的學生裏神父、牧師、修女、和尚、尼姑都有,他們聯合請我講個課,我告訴他們,二十一世紀要把所有宗教的外衣脫掉,所有宗教的大門要打開,聯合溝通,不然將來一定被自然科學打垮,因為跟自然科學配不上啊!自然科學發展到最高點,可以與釋迦牟尼佛所說的唯識、《楞嚴經》、《楞伽經》這些學理配合上。
有些宗教說人的來源,是有個主宰照他本身的樣子造出人來的。我說個笑話給你們聽聽。我小時候聽了這個理論,就講這個主宰根本是粗製濫造,把人類造錯了,如果把鼻子倒轉來長,就可以插筷子、牙刷;眼睛前面一隻後面一隻,就不會出車禍了;嘴巴放在頭頂上,吃飯一倒就好了嘛!(眾笑)又說這個主宰拿出一根男人的肋骨來變成女人,但現在知道男女的肋骨是一樣的,沒有少一根。像這些說法,其它的宗教都不行的,只有佛說生命的來源是對的。這個問題不簡單,你怎麼有這個問題呢?你是研究宗教學的嗎?
回答:因為我去教會十多年,我覺得很多東西有道理,但有一些我一直不理解,而我覺得有很多中國的東西我也不懂。
你還是轉回來看看中國文化,西方的宗教問題是個大問題。這次給我出的題目“中學為體,西學為用”,西方文化和中國文化不同,我叫他們注意,尤其是歐美同學會的更要注意。你要研究西方文化,不是從天主教、基督教入手,而要從摩西出埃及記的《十誡》,從那個時候開始。西方文化基本是《十誡》來的,有誡約行為,當然要從信受奉行為先。所以什麼是宗教?就是信。每個宗教都只准信,不准問,這就有問題了。像天主教、基督教、回教,包括佛教、道教在內,那是宗教。宗教後來變成哲學,哲學家說
我絕對信,不過你把道理跟我講清楚吧!其實真正的宗教、哲學都要一路問到底,必須在身心性命實驗求證,這才是認知生命的科學。這個問題很大,不簡單,不要走這個路線。兄弟啊!世界上什麼事情都可以摸,這種東西摸不得的啊!爬進去很難鑽出來的,鑽不出來的事情,寧願不幹吧!我要告訴你,古人有兩句好詩:“荊棘林中下足易,月明簾下轉身難”,你去參吧!今天的課程就到這裏,謝謝大家。 (整理:劉雨虹)
三、经史合参研读班前言
(二○一○年四月十日,太湖大学堂经史合参班第一期学员)
諸位請坐,今天我們經史合參的國學研究班,開始由上海回到大學堂上課。這一班很特別的,不是普通一般的國學,主講是魏承思老師,我是抬轎幫腔的,可是他們一定要我在開課以前講一點意見。
一個國家民族的文化中心就是自己的歷史,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如果自己祖先的歷史文化傳統都不知道,那就是中國文化的名言“數典忘祖”,做人不可以數典忘祖。全世界有六七十億人口,有許多國家,但是最注重歷史的是中國人。希臘、埃及、印度及中國是四大古國,都有幾千年的文化,可是希臘、埃及、印度,都沒有中國這樣注重歷史。歷史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我們中國人特別注重。
炎黃子孫的起源
從上古到現在,中國分為兩大系,南方與北方。北方以黃河為主,是黃帝軒轅氏的文化系統,炎帝神農氏嘗百草,然後確定五穀為人們的主食。中國人過去讀書,就自稱是炎黃子孫。南方的祖先燧人氏,發明鑽木取火。以文化來講,這裏要追加說明,有人說黃帝子孫是龍的文化,那是當年在台灣有個年輕人作了首歌“龍的傳人”,那是笑話,中國人不是龍的傳人,我們是人的傳人。
從黃帝起到現在,有文化起源根據的歷史,到今年是四千七百多年;黃帝以前的稱為遠古史。中國文化向來不是宗教,像我們從六七歲讀家塾,在家裏請老師來教,就曉得所謂“盤古老王開天地”,到所謂天地人三皇,再到五帝的黃帝這個階段,據我所知道已有兩百七十多萬年,這些舊的歷史都有,這個觀點可以代表全人類發展史的觀念。而現代的人不敢承認也不敢相信我們歷史觀是那麼的悠久。只不過,有正式記載的是從黃帝軒轅氏開始。學者們把黃帝軒轅氏建立的這個中國,稱之為炎黃子孫、華夏民族,所以我們現在講起中國華夏民族,有幾千年的歷史。中國人素來注重歷史,歷史是文化的中心、軀幹、總匯。
現在為了時間問題,長話短說,中國最近六七十年來不大注重歷史了。我們以前讀書非常重視歷史跟地理,一個國家的民族若不知道自己的歷史地理,是個大笑話;一定先要瞭解自己的歷史地理,再推而廣之,瞭解世界上每個國家的歷史地理,這是一個國家民族意識的中心。我們現在很可憐,歷史文化幾乎斷層了。
堯舜禹的公天下
後來我們的歷史不從黃帝講起,而從唐堯開始,到虞舜再到大禹,這三代在歷史上是有名的所謂公天下。勉強拿現在做比方,就是真正的民主自由。這三代的皇帝都活了百歲左右,管理這個國家民族,都有幾十年的經歷,最後年齡大了,四個字“遜位讓國”,自己退位,並不把國家交給自己的子孫後代。唐堯的兒子丹朱,歷史稱“丹朱不肖”,“不肖”不是不孝哦,這個肖字是什麼意思啊?我們照相叫做肖像,這個像不是自己,而是像自己,所以就叫肖像。堯之子不肖,唐堯認為兒子不像自己,道德學問都比不上,所以不傳位給他,而傳給了舜。大舜當了皇帝,也不把位子傳給自己的子孫,而傳給大禹。
中國的帝王中,對於中華民族最有特出貢獻的就是大禹。在堯舜階段,中國這個土地大水瀰漫,尤其在中原一帶,潼關以下,河南、山東等各地都泡在水裏,所謂洪水滔天,黃河、長江及全國都有水患。大禹的父親沒有把洪水治好而犯下死罪,後來大禹在九年間把全國的水利治好了,奠定了中華民族千古大業,以農業立國的基礎,我們才有今天。這是大禹的功勞。可是你們想想看,黃河、長江以及全國多少江河,九年當中是怎麼治好的?現在我們的水利專家、科學家,花幾十年也搞不清楚。這真是個神話,也是個了不起的奇跡,可是神話的內涵往往是個大科學的問題。
大禹功勞太大了,所以大舜年老後,就把皇帝的位子交給大禹;舜最後死在湖南與廣西之間的九嶷山。在中國文化史上,堯舜禹三代推位讓國的公天下,就是王道政治的大榜樣。後世講到上古帝王制度以及封建的觀念,都是模糊錯誤的認識。所以孟子有一句話要記得,“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這三代國家政治領導人,都是以最高的道德教化人民,包括了三個要點:“作之君,作之親,作之師”。所謂“作之君”,是國家的領袖;“作之親”,是老百姓的父母;“作之師”,是所有老百姓的老師。
大禹非常辛苦,花九年把水利治好了,最後平定天下,在浙江紹興會稽山召集全國的諸侯開了一個大會;他最後也死在浙江。幾年前我在國家會計學院講課,就說你們學會計的要知道,會計是什麼人創始的?中國人現在只曉得作賬用的會計以及統計是西方來的,有專門學會計師、統計師的;我說你們要曉得真正的會計是中國人開始的,是大禹到浙江紹興號召全國開了會計會議,把當時的中國劃分成九州,為以農業立國的水利、農田兩大重點奠定基礎,你們研究了歷史地理就會瞭解。所以我對他們說,會計學是中國最古的時候就有了,大家聽了很轟動。
夏朝開始的家天下
堯舜禹三代以後不同了,不再是公天下,而是史稱“家天下”的開始。因為大禹死後,這個王朝就傳給他兒子了,那也可以說不是大禹的本意哦。大禹的兒子叫啟,我們寫信給人家,“敬啟者”那個啟字。啟的出生又是一個神話故事,說大禹的妻子在懷孕時受到驚嚇疑慮,變成了石頭,等到外面天下水利定了,大禹把這個石頭打開,兒子就生出來了,因為兒子是從石頭裏蹦出來的,所以叫做啟,據說很有賢德。這個神話大有問題,大家須要去研究上古史。大禹開創的朝代叫做夏朝,我們現在叫大夏文化;夏以後是商,也叫做殷,商湯革命建立了殷商的朝代,商朝合計起來有六百多年。
殷商以後是周朝,周文王的兒子武王革命,建立了周朝八百年的天下,由此開始奠定了中國的文化。周朝八百年的政權是什麼?封建。我們現在講的封建不完全是周朝封建制度的內涵,中國人這一百多年搞錯了。周朝的封建,是“分封諸侯建國”,把全國土地封給八百諸侯分治,有公、侯、伯、子、男五個爵位。土地公有,建立井田制度,這等於是以周朝政府中央為主的聯邦制度。
周朝的文化,籠統算起來是八百年。在周朝建立百年之後,有一度由封建體制變成共和政體,周厲王被逐,由周定公和召穆公共同執政。講到政治,全世界哪一種政治體制最好?我到現在九十多歲,研究政治、軍事,不敢下結論,沒有哪一個體制是絕對最好的,不過中國這個體制還是了不起。講歷史我先跟大家報告這個。
周朝到了春秋戰國時就亂了,春秋亂了兩三百年,後來地方諸侯互相吞併,表面上雖然服從中央政府,中央周天子卻只能在那裏拱手觀望,一點辦法都沒有。所以到了戰國後期剩下七個國家,西有秦國,南有楚國,中間是韓國、魏國、趙國、燕國,東邊是齊國,最後由秦始皇吞併六國作終。戰國的歷史也鬧了二百多年。我們這些歷史的資料很豐富,很鬧熱。
我經常告訴青年人,你們想要瞭解國際政治,要曉得全世界多少國家,多少宗教,多少民族,就必須先要瞭解自己國家的歷史、政治、宗教、民族。你們不管有沒有出國留學,對自己歷史的研究,遠古、上古、中古等等的瞭解,都連一點影子也沒有。我在外國對自己中國的留學生講,你們要瞭解世界政治,趕快去讀春秋戰國。現在的世界政治就是春秋戰國的放大形勢,在我看來幾乎是一模一樣。在歐美留學拿到博士、碩士學位回來,就想把某個國家文化體制用到中國,就想治國平天下,懂個什麼?這叫“隔靴搔癢”,“藥不對症”,可以說影子都沒有,所以不讀歷史是不行的。
秦朝以後才有漢,魏晉南北朝、隋,然後才有唐、宋、元、明、清。到現在兩千多年。我們自己的歷史記載幾乎沒有遺漏,這是第一點。因為時間關係,我只好濃縮的講。
觀今宜鑑古
中國的歷史,比較詳細的記載是從周朝開始。《禮記》上告訴我們,我們這個民族文化很特別,從上古黃帝一直到周朝,史官的職位是帝王封的,但是封成史官以後,帝王不能干涉。所謂“左史紀言,右史紀事”等,在帝王旁邊的史官,左史紀言,皇帝及臣子們所說的建議語言,都要真實的記錄;右史紀事,帝王做了國家大事,或是親近女色,做了什麼事,都如實記下。中國古代史官的權力有這樣大,這種體制也是全世界獨有的。所以我們研究歷史,要“經史合參”。
再說西方文化,羅馬興起時,正是我們漢朝鼎盛時期,那時哪裡有美國啊!就連德國、法國都還未成形。這個時候的印度,是阿育王之後的時期。我看這個歷史真有趣,太陽東邊出來,西邊下去,講到人類文化,以每一百年為單位,東方發生什麼現象,西方也發生什麼現象,很奇怪。我從小十二歲一個人在山上廟子裏讀書,不是讀《資治通鑑》,是讀《綱鑑易知錄》,一年兩個月當中已經讀了三遍,基礎打穩了,所以對歷史比較有興趣也比較注意,而歷史與文化是整體的。
我們現在研究歷史,你們許多人在大學裏也讀歷史,你問要看哪一個教授寫的,我不加意見。有些人看中國經濟史、中國教育史、中國文學史……我就笑了,看這些書等於鑽牛角尖,沒有全盤瞭解。因為這是一般讀書人在讀了歷史以後,站在某個立場觀點寫的。真要寫的話,我剛剛給你們講的那些話,內容很多,已經有一百個博士論文的題目,又可著書變成學者了。
我們的歷史,單講正史,留下來的有二十五史,每一代的歷史都有詳細的記載。如果加上這一百年,成了二十六史了。滿清三百年的歷史,到現在還沒有真正寫成啊。譬如你們現在研究司馬光寫的《資治通鑑》,我當年在台灣,有些文官武將在我家裏聽課,我住的地方一到晚上,門口兩邊都站滿了憲兵。我鼓勵他們讀《資治通鑑》,但是司馬光《資治通鑑》只寫到唐末五代為止,因他是宋朝人,他本朝的人都還活著,沒有辦法寫。另有一部《續資治通鑑》,是清朝畢沅(號秋帆)作的,他是太倉人,乾隆時狀元,學問非常好,曾做過河南巡撫、湖廣總督,他邀請一班大學者,歷時二十年,編了《續資治通鑑》,從宋朝以後繼續寫下來,很有見解。
為什麼這一些大官都要注重歷史?不注重歷史你就不懂政治,不懂經濟,也不懂商業;這些學問經驗歷史上都有。有人問我,我們推翻滿清到現在是九十九年,再一年就一百年了,一百年以後你看中國的前途怎麼樣?我說要想瞭解現在這個時代,你去讀歷史,古書上說:“觀今宜鑑古,無古不成今”,想知道未來,要知道過去,不懂得歷史你怎麼曉得未來?更別談想懂人類社會文化是怎麼演變的。這是告訴大家歷史的大要。
治史要通才
現在再回過來講,剛才講到我在台灣讓這些文武將領讀《資治通鑑》,就像現在你們一樣分組。因為這一班人都很熟了,是少將以上,還有三星上將、海陸空的總司令等等。後來我還開他們玩笑,我說你們上當了,研究《資治通鑑》幹什麼?他們說:“老師,你叫我們分組研究的,你怎麼又講這個話?”我說對呀,你曉得這書名是什麼?《資治通鑑》,司馬光寫這一部歷史,是教育皇帝的,怎麼樣做一個好皇帝,怎麼樣做個好領袖,“資治”,這個資料找來,幫你治國平天下。“通鑑”,古今歷史的重點給你拿出來。我說你們都有官職,讀了《資治通鑑》,如果碰到一個嫉才的帝王,就把你宰了。大家都笑了,老師你這個話怎麼講?我說因為你們想做皇帝啊!讀了《資治通鑑》嘛,懂得如何做領袖了嘛。司馬光當時編這個書,是因為史學家們,認為當今做領袖的沒有資格做領袖,換句話司馬光也認為宋朝的皇帝,趙家的天子沒有幾個真像樣的,要他們讀書,所以編了《資治通鑑》。司馬家專門管歷史的,有司馬遷、司馬光;司馬還有做皇帝的,晉朝的皇帝是司馬氏,這個裏頭也是歷史研究的一個要點。我現在都是長話短說,切斷再切斷,像豆腐乾一樣,一片一片切斷來講,因為時間來不及。
研究中國歷史,不是光研究歷史而已哦!過去幾十年都在學西方的哲學,我們童年的時候,英美留學回來的學者說中國沒有哲學。我就笑,說我是鄉下人,喝中國水溝的水長大的,你們喝洋水的,把洋水帶回來,我也嘗到一點點。中國怎麼沒有哲學?中國的哲學在詩詞歌賦裏頭啊,不像歐美的哲學是專門的,所以中國講歷史是文哲不分,文學跟哲學分不開的。同時文史不分,你看每一個寫歷史的人都是大文豪,也都是詩詞歌賦非常好的人。史學家都是大文學家。還有呢?文政不分,司馬光是宋朝的宰相,歷代寫歷史的人都是翰林大學士,都是大官呀,所以文政不分,自己政治有經驗。還有文藝不分,除了詩詞歌賦以外,音樂、舞蹈,民間好的壞的風俗,天文地理,無所不知,通才之學。所以學了歷史有這樣的偉大。
六經皆史
我們今天縮短時間講兩千多年的歷史,歷史是什麼?剛才說到畢沅,他當時的幕賓(師爺)是章學誠這一班人。章學誠是乾隆時有名的進士,也就是當時的名士,學問很好。他講過一句名言,“六經皆史也”,這句話非常有道理,“四書五經”都是歷史。譬如講歷史,你先要懂《易經》,不是要你懂八卦,那太難了,你要先看孔子研究《易經》的報告,叫《繫傳》。我曾講過,外面已有流通,你要仔細讀,他把宇宙社會的演變程式,很科學的告訴你了。還有像家庭及個人的一生、生命的旅程和價值,也都告訴你了。所以六經皆是歷史。
大家都講儒家的代表是孔子,我們曉得,在孔子手裏,把中古到上古淵博的文化濃縮下來,以唐堯為標準。你看孔子嘴裏的話,隨時口稱堯舜,但是不大提大禹,只提了一兩次,“禹,吾無间然矣”,對於禹,他說我沒有話講,因為他對中國人功勞太大了,把洪水大患整治成了水利,奠定了幾千年農業立國的基礎。到我們今天住在廟港,弄個大學堂,這個都是爛泥巴的地方還蓋得起來,也是大禹的功勞。孔子說對於大禹我沒有話講,不敢批評。可是孔子卻只稱堯舜。他對於湯武革命也有意見,並沒有明說,大家看不出來。這就是歷史的眼,“史眼”。
孔子著春秋
孔子一輩子真正的學問,不是《大學》《中庸》哦,《大學》是他的學生曾子著的,傳授孔門心法。《中庸》是他的孫子子思作的,子思是曾子的學生。孔子的講學對話紀錄是《论語》,是他的學生們編集的。那麼孔子有沒有真正的著作?有,《春秋》,還有《易經》的《繫傳》等十翼。孔子為什麼把他編著的歷史叫做《春秋》,不叫冬夏呢?我在書上也提到過,這是根據天文來的,每年春分與秋分這個階段,氣候溫和,不寒不冷,晝夜均長,所以春秋的意思就是平衡,秤一樣的公平,這是孔子著《春秋》的深義。
《春秋》他是只寫綱要哦,沒有寫內容,等於是左史紀事,沒有紀言;中間的歷史內容是他的學生傳承編輯的。《春秋》有三傳,《左傳》《公羊傳》《穀粱傳》,把內涵加進去補充說明,三家各有不同觀點。《春秋》的目的是講什麼呢?這是大問題了,我們時間來不及一路講下去。孔子的一生學問好,著了《春秋》以後,他認為別人不一定瞭解他的歷史哲學觀,因此講了兩句話,“知我者春秋,罪我者春秋”。他說將來後世的人如要罵我,是因為我著了《春秋》;真正懂我的人,知道我講中國文化精神在哪裏的,也是因為《春秋》,所以說《春秋》有微言大義。有沒有人罵孔子?有。像我們小的時候讀書,有些古板的老師不准我們讀《春秋》、《左傳》,也不准我們看《三國演義》,更不可以看《紅樓夢》、《水浒傳》。他們說《紅樓夢》是淫書,黃得不得了,看了就會學壞了;看《春秋》、《左傳》、《三國演義》,你將來會變奸臣了,喜歡用權術智謀。
那麼《春秋》記載什麼呢?記載“唯時史觀”。魏承思老師有一天跟我討論,他說西方講唯物史觀。我說不對,那是十九世紀的東西,不談了,世界上的宇宙萬有不完全是唯物的。那麼唯心史觀對不對呢?也不對了。魏老師說那中國的歷史是什麼?我說是“唯時史觀”。你看我們的史書上,不把帝王當主體,他的紀年先講甲子、乙丑、丙寅、丁卯……以時間來推算的,這個時間怎麼編呢?一個花甲六十年。這唯時的學問很深,你們現在都不懂,暫時不談。
《春秋》記載了周朝後期二百九十多年的歷史,當時中央天子雖沒有垮台,但諸侯之間互相吞併,道德淪喪,整個的社會國家都亂了,其间“弒君三十六”,臣子弒侯王的有三十六起;“亡國五十二”,周朝初期分封的八百諸侯,相互兼併,到春秋時期所剩無幾,到戰國後期更只剩下七個較為強大的國家。當時社會呈現這麼一個亂象,文化道德喪失到這種程度,《春秋》記錄的便是這樣的情況。
春秋的内涵
孔子著的《春秋》,比較說來,是中國第一部創作的歷史綱要。其他記錄各諸侯國歷史的有《戰國策》、《國語》等,只是筆法不同。我再跟你們講件事,我們經常看到關公的畫像,右手拉著鬍子,左手拿著書在看。我說那個畫錯了,漢朝的書不是這樣成冊的,是一卷一卷捲起來的,那樣就沒法拿著看。中國人對關公那麼崇拜,不只是他的武功,而是他的學識,深通《春秋》,所以後人稱讚他忠義千秋,這是中國文化的精神。全中國的人都崇拜關公,比岳飛不同,這是一句不相干的閒話順便講到的。
但是後世的人有些搞不清楚了,我也常常問專門研究國學歷史的年輕同學們,《春秋》講什麼?後世一般學者講《春秋》是“尊王攘夷”的思想,認為尊王就是尊重王權,專門擁護帝王專政,攘夷就是排斥外來野蠻民族的文化。我說孔子一定不承認這種觀念。但是日本人採用《春秋》所謂尊王攘夷的精神,創造了日本明治維新的歷史局面。明治維新最特出的代表不是日本天皇,而是宰相伊藤博文,當然維新也不是伊藤博文一個人的成功,但是伊藤博文贏得了歷史的盛名。他推崇尊王攘夷的精神,日本因此興盛起來,
把當時美國、英國的力量趕出日本。你們去研究就懂了。
伊藤博文和李鴻章都是一代人物,伊藤博文對中國文化是有研究的,他有兩句名言,你們做生意的要懂,搞經濟、政治的更要懂。他說“計利應計天下利,求名當求萬世名”,講賺錢利益,不是為個人賺錢,要為天下人賺錢;他做到了,在日本史上流芳百世,不但在日本史上萬世留名,在全世界人類史上他也有名。他走的就是這個路線,這是中國文化精神給他的影響。這兩句話,你們諸位要記一記。
還有一些人說《春秋》講三世,三世是根據《公羊傳》而來,所謂衰世,比衰世好的叫昇平,昇平最後到天下太平。但是天下永遠不會太平的。要熟讀《春秋》,內容很多,當然首先最好要瞭解《左傳》,兼通《公羊傳》、《穀粱傳》,再兼通《戰國策》、《國語》等則更好。
司馬遷著史記
再來重要的是司馬遷寫的《史記》。你們要研究《資治通鑑》,經史合參的目的在哪裏?就是司馬遷的話,“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天,是宇宙物理世界;人,是人道。所以讀歷史不是只讀故事,不是只知道興衰成敗,還要徹底懂得自然科學、哲學、宗教,通一切學問。“通古今之變”,你讀了歷史以後才知道過去、現在,知道未來的社會國家,知道自己的祖宗,知道自己的人生,知道以後你往哪個方向走,要“通古今之變”。司馬遷提出了孔子《春秋》的內涵,也就是“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
所以司馬遷平生有“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精神,他寫《史記》的時候,也考察了各個地區的有關史料。不過我在這裏再加上一句話,一個人要想成就自己的學問,除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還要交一萬個朋友,當然最好是交好朋友,交到壞朋友就麻煩了。
講到司馬遷寫《史記》,我給大家講重要的“眼睛”了,《史記》比起《春秋》又有不同,他自己創作了一個新的歷史體裁,他的精神在八書;不像《戰國策》、《國語》等史料,各有各的系統。《史記》以後才有班固父子作的《漢書》,後面的歷史都照《漢書》的體裁,慢慢衍變,之後有《後漢書》、《三國志》,魏晉南北朝等史書,接著是《唐書》,再有《末史》、《遼金元史》、《明史》,清史還沒有寫好,民國史更沒有人寫了,還差得遠呢。
讀歷史的眼睛
《史記》用的是傳記體,他的體裁同別的都不同。他用傳記體裁,等於寫小說,所以我常常告訴年輕人,你要讀《史記》,想要懂司馬遷寫什麼,最好也讀《聊齋誌異》。你以為說鬼話就那麼無聊嗎?司馬遷常稱“太史公”,實際上是推崇他父親,因為從他父親以下,一家都管歷史的,同時也表達一個史官的歷史責任。蒲松齡寫《聊齋》,在每一篇異聞、鬼話之後,他也跟司馬遷一樣,他自稱異史氏。所以想把文章寫得好,想做個好的新聞記者,你非讀《聊齋》不可,要學會他寫故事的手法。他在重要的故事後面常有個評論,就是“異史氏曰”,和司馬遷寫《史記》“太史公曰”一樣,這是我們讀歷史應具的一隻眼睛。
司馬遷寫《史記》用傳記體寫,我先講我的故事。我當年年輕,自己認為學問也不錯,抗戰初期那時二十幾歲,在四川成都中央軍校教課。這個時候我見到我的老師——袁(煥仙)先生。我一生的老師很多啊!唯有這位老師很特別。那個時候人家說我詩詞文章都好,又說我文武全才。他聽了就說南懷瑾是一條龍,我要把他給收了,這是後來人家告訴我的。
有一天我們兩個人談話,談到古今中外的學問,談到歷史,談到寫文章,他就很嚴厲的問我:“你讀過《伯夷列傳》沒有?”我說:“先生啊,我太熟了,十一二歲就背來了。”他說:“嘿!你會讀懂嗎?”我說:“是啊,都背來了。”他那個態度,把鬍子一抹,眼睛一瞥:“嗯!這樣啊!”樣子很難看。他這麼一講,我愣住了,我就說先生啊,我們那個時候不叫老師,叫先生。“先生啊,你講得對,也許我沒有讀懂。”他就說回家好好讀一百遍。我這時心裏真的有一點火了,但是還有懷疑,他怎麼這樣講呢?《伯夷列傳》我很清楚,我現在都還能背得出大半。回來我真的把《伯夷列傳》拿出來好好的用心再讀,反覆思惟,當天晚上明白了。我第二天去看他,我告訴他,先生,《伯夷列傳》我昨天回去讀了一百遍。他就哈哈笑了,說:“不要說了,我知道你明白。”你們讀書稱呼老師,這就是老師了,這是書院精神,讓你自己讀通了。這是讀書的眼睛,讀史的眼睛。
史記列傳的深意
司馬遷寫《史記》,重點在列傳,第一篇寫《伯夷列傳》,你去看看。照一般寫傳記,寫一個人,譬如說你姓王或姓李,山東人,哪裏畢業,做了什麼事,講了什麼話,這是傳記。但是他寫《伯夷列傳》,沒有幾句話。武王那時是諸侯,他起來革命,要出兵打紂王,幾百個諸侯都跟著他,紂王是皇帝哦。伯夷、叔齊是孤竹君的兩個兒子,讀書人。這兩個老頭子,“叩馬而諫”,出兵的時候,把武王的馬拉住了,勸他不要出兵,只有幾句話,第一你父親文王剛剛死,還在喪服之中,用兵是不應該的。第二,你更不應該去打紂王,他至少是你的天子,你周朝也是他封的,你怎麼可以以臣子出來打君長呢?然後“左右欲兵之”,旁邊的人要殺這兩個老頭子,這時姜太公說話了,“此義人也”,你們不要動手,要尊重他們,這兩個是中國文化的讀書人的榜樣,請他們回去,好好照顧著。後來武王滅了紂王,建立了周朝,列傳中有一句,“義不食周粟”。等於說,你這樣做是“以暴易暴”,不過是一個新的暴君打垮一個舊的暴君而已,所以他們絕不吃周朝土地上生出的任何一顆米,兩人餓死在首陽山。這是司馬遷為他們所作傳記的重點,然後下面都是理論,理論什麼?對歷史的懷疑,人性的懷疑,宇宙的懷疑,因果的懷疑,你們回去多讀這篇《伯夷列傳》就知道。從古至今都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日子未到”,為什麼天下的壞人都很得意啊?為什麼壞蛋造反都有理呢?強權為什麼勝於公理?這個因果報應在哪裏啊?這是司馬遷在這一篇的懷疑,也是對上下古今歷史打的問號。
但是這一篇就告訴你,中國文化不贊成這些帝王,做帝王的幹什麼呢?所以你要去看書了。你看唐朝杜甫的詩,這是講到歷史的參考,這是看歷史的眼睛,杜甫寫那個唐太宗,得唐朝的天下,兩句名詩,“風塵三尺劍,社稷一戎衣”,你看多漂亮!換句話你唐朝的天下打來的,你消滅了各路英雄諸侯,最後是你拳頭大,當了皇帝,整個的國家就是打來的。毛澤東當然也懂這個,他是熟讀《資治通鑑》的,槍桿下面出政權。可是杜甫不是那麼講,不像毛大哥講得很白,杜甫講得很文雅,“風塵三尺劍,社稷一戎
衣”,這是歷史的眼睛。
還有唐人章碣的兩句詩說,“塵土十分歸舉子,乾坤大半屬偷兒”,“舉子”,就是考取舉人、進士啊這些人,讀書人一輩子很可憐,死了埋在泥土裏,換句話說,我們這一些讀書的知識分子,沒有什麼了不起,最後歸到爛泥巴而已,讀書有屁用啊。這個宇宙天下是都是用權力與手段騙來、偷來、搶來的。這兩句詩就把功名富貴,有錢財的,有權勢的,統統批評了。唐人的詩像這樣的有不少,這是歷史哲學的觀點。現在回到《史記》。
歷史不是“載之空言”
司馬遷寫《史記》不同於《春秋》,《史記》有五種體裁,作皇帝的叫“本紀”;作宰相諸侯的,以及了不起的人如孔子,這些叫“世家”。古人說的世家子弟,就等於現在說的高幹子弟,就是這樣來的;其他普通一般的,就叫做“列傳”。還有“表”“書”等體裁。他寫《史記》這幾種體裁,大都用傳記體寫,不像《春秋》,他這是首創,在司馬遷以前沒有,司馬遷以後大家慢慢跟他學的。剛才講列傳第一篇,以伯夷叔齊代表一個高尚的人格道德,然後各種各樣的人都有,而且他很特別,《游俠列傳》、《刺客列傳》,什麼都寫了;乃至寫《貨殖列傳》,作生意的、盜墓發財後來稱王的,什麼都有,做偷兒、做妓女也可以發家的,他講得非常白,非常清楚,有這各種列傳。
司馬遷引用孔子一句名言,是講寫作歷史的重點,“我欲載之空言,不如見之於行事之深切著明者也”。他說寫歷史、寫文章,如果光講空洞理論,沒有用,他用傳記體來寫,等於寫小說一樣,把一個人一輩子的思想、行為、言語,寫得明明白白的,讓大家看得清楚,這是他寫歷史的眼睛。所以我們讀歷史,要經史合參,要學觀音菩薩千手千眼,每一隻手裏有一隻眼睛,每一隻眼裏有一隻手,要清清楚楚。
你看他寫皇帝,劉邦是漢高祖本紀,寫項羽也是本紀,他認為項羽跟劉邦是一樣的,平等看待,只有他敢,也只有他做到。後世班固寫《漢書》就不敢了,改了項羽的,不叫本紀了。我再借幾分鐘時間,講個“歷史眼”給你們聽。你們讀《資治通鑑》,要有慧眼,要用特別的眼睛看,也可說是用法眼來看。
四首詩說項羽
項羽也是了不起的人物,清末民初有個湖南才子易實甫,他有首詩說項羽:
二十有才能逐鹿 八千无命欲從龍
咸陽宫闕须臾火 天下侯王一手封
“二十有才能逐鹿”,他二十歲時跟著叔父項梁起來打天下,五六年當中,打敗各路英雄,自認為已經統一中國,號稱西楚霸王。“八千無命欲從龍”,八千子弟都是安徽、江蘇、浙江一帶的人,古稱江東,後世叫江南。虞姬也是江浙人,項羽是江淮一帶的人,都是南方人。“咸陽宮闕須臾火”,結果打到咸陽,一把火把秦始皇的阿房宮燒了,把秦始皇從天下收集來的圖書也燒了。“天下侯王一手封”,厲害的是最後一句,不過二十六七歲,自稱西楚霸王,還分封各路諸侯為王,特別要注意,漢高祖劉邦的漢王也是項羽封的。所以說你要看懂司馬遷寫的歷史,他把劉邦、項羽都列為本紀,這是一件事實。
班固後來寫《漢書》,就改了,項羽不是本紀,就跟陳勝、吳廣一樣了,這個問題就很大。剛才講到文哲不分,文史不分,文藝不分,為了這個問題,我再找出王曇(tan2)這三首詩,這個要朗誦的,朗誦不是故意學唱哦!我們以前從小讀書都是這樣長聲朗讀的。
江东餘子老王郎 来抱琵琶哭大王
如我文章遭鬼擊 嗟渠身手竟天亡
谁删本紀翻遷史 誤讀兵書負项梁
留部瓠蘆漢書在 英雄成败太淒涼
“江東餘子老王郎”,王曇是浙江嘉興人,乾隆以後嘉興的一個才子,他文武兼修,自稱是項羽江東子弟的後代。“來抱琵琶哭大王”,他自己跟項羽來比,“如我文章遭鬼擊”,他一生不得意,有功名但是不得志,像被鬼打了一樣,他看不起這個社會。“嗟渠身手竟天亡”,這是感嘆項羽空有這樣好的本事,最後失敗時自嘆是天亡我也。那麼下面就講到歷史的轉變,“誰刪本紀翻遷史”,他就罵班固,說司馬遷的《史記》是《春秋》的精神,很公平的,你們後來寫歷史的,專門為皇帝一家的尊嚴而作,是不公平的。他又感嘆,“誤讀兵書負項梁”,歷史上說,項羽讀書不成而學劍,學劍又不成,自說要學萬人敵,讀了兵書,辜負了父兄之教訓。“留部瓠蘆漢書在”,班固後來寫的歷史啊,專捧漢朝劉邦,是錯誤的;《漢書》是照《史記》依樣畫瓠蘆,這個歷史靠不住。“英雄成敗太淒涼”,這是第一首。後面我不詳細講了,你們最好用朗誦的,才懂得文史哲學的精神。你們翻開另外兩首看看:
黄土心香一掬塵 英雄兒女共沾巾
生能白版為天孑 死胜乌江一美人
壁裹沙蟲親子弟 烹来功狗舊君臣
戚姬脂粉虞姬血 一樣君恩不庇身
“黄土心香一掬塵”,去拜奠項羽的廟子,手裏沒有香,抓一把泥土往案上一放當成香。“英雄兒女共沾巾”,講了項羽劉邦的英雄事蹟,也講到他們兩個與女人的情愛關係。劉邦最後愛的戚夫人,被大太太呂后砍斷手腳,薰聾耳朵,灌了啞藥,挖了眼睛,關在廁所中,不成樣子。項羽心愛的是虞姬,當項羽最後兵敗,八千子弟都死光了,他回頭看到虞姬,只有她一個人在他身邊。他說“虞兮虞兮奈若何”,你怎麼辦?現在只剩你我兩個了。虞姬聽完了以後,就把項羽的劍拿來自刎了。
後來項羽一個人到烏江邊上,有個打魚的人要駕船送他過江,項羽不肯上船,他說八千子弟跟我出來都死光了,你若把我送回江東,我無顏面對江東父老。他一個人上馬,回頭一看,有個漢王的年輕將領,名字叫馬童,騎馬追了過來。項羽說你不是馬童嗎?他認識的。馬童點點頭。項羽說我們一起作過戰的,老朋友了,聽說漢王講拿到我的頭就可封侯,這個頭就送給你吧。所以王曇下一首詩說“枉把頭顱送馬童”,是這個意思。沒有詳細講完,時間來不及,大概講講。讀歷史最好懂文學,歷史很多評註,你們現在
讀了《史記》的漢紀,我先抽出王曇這幾首詩來點眼。
這首請同學朗誦,也讓你們知道過去讀書是怎麼讀的。我也可以唸,我那個調比較費力,他這個比較通用,我們這裏的孩子們都會唸這個調子。(同學吟誦)
秦人天下楚人弓 枉把頭顱赠馬童
天意何曾袒劉季 大王失計戀江东
早摧函谷稱西帝 何必鸿門殺沛公
徒縱咸陽三月火 攘他婁敬說關中
這是中國人讀書的朗誦,所以以前叫“讀”書,我們小的时候在書房裏,個人也好,同學一齊也好,到五六點快要放學了,大家都要朗誦的。老師坐在上面,看到下面的學生,嗯!唸得好,就放學了。所以一到黃昏的時候,就是“一陣烏鴉噪晚風,諸生齊放好喉嚨”,唸得越大聲越好。讀書最好是朗誦,讀歷史的古文,也要懂得朗誦,比如蘇東坡講讀歷史的時候,一邊唱一邊喝酒,唱到痛快或者痛苦之處,就喝上一大口。這也就是我們講的,讀歷史、讀兵書而流淚,替古人擔憂。
今天我只為經史合參的國學研究班講了一點開場白,有很多要點想告訴大家,因為時間來不及了,講得很短,下次有機會我們再討論。(牟炼整理)
三、谈人性的真相
(二○○八年十一月一日,中欧商学院苏州校友会)
第一堂
潘昱兵致詞:諸位來賓大家好,大家都知道,請南老師上課很不容易,現在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歡迎南老師來給我們上課。
南師:諸位先生好,剛才潘先生講得太謙虛了,我是一個沒有用的老頭子,我習慣性的有句話先向諸位交代,我對自己的一生,覺得一無是處,一無所長,只是外面有一點虛名。像潘先生剛才講的,很難得能與諸位碰面,因為我老了,很少到外面去。
人類文化的心性問題
現在我們長話短說,我每次演講或講課時,都覺得自己是被人家考試,現在諸位考官也是來考我的,尤其諸位這一次出的這個題目非常大呢!總而言之,“人性的問題”這個題目,我看了很稀奇,諸位怎麼有這麼一個大題目?簡單的說人性是什麼?生命的意義是什麼?人活著為什麼?生來死去,究竟怎麼生來?怎麼死去?最近我常常答覆青年朋友問到的人性問題,我先講一個笑話,笑話也是真理,不完全是笑話。人家問我,我就說人生是“莫名其妙的生來,無可奈何的活著,不知所以然的死掉”三個階段,所以人是非常可憐的。這三句話雖然是個笑話,也就是諸位給我出的這個題目“人性的問題”,所以我看了這個題目,突然就答應了,好啊!我來講。因為觸動我的感想了,想不到在這個地方、這個時代,還有人提出這個問題,現代幾乎很少人關心“人性的問題”了。
人類的文化,不管中西方,主要的中心,就是一個心性問題,這個題目講起來,不是短短的兩個鐘頭可以講完的,如果做學術研究的話,要好幾年,因為它包括了世界上一切的宗教、哲學、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太多太多了,都是一個人性問題。追尋人性問題,過去研究哲學的屬於本體論,由於西洋哲學的影響,中國哲學把自己的文化也定名為本體論。哲學的本體論就是科學的本體論,也是宗教的本體論。這個生命究竟是怎麼來的?這個世界上怎麼有這個人?人是怎麼生出來的?中国人有句老話“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每人的思想、心理情緒都不同,就像每個人的面貌總有些不同之處一樣。中國人這兩句話,就是人性問題,非常奇妙。
人性開始是怎麼來的?再上推到人性和一切生物乃至萬物之性,是不是同一個體?在哲學裏頭就追問這一個問題:宇宙萬有的生命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人類先有男人還是先有女人?人怎麼來的?是唯物還是唯心的?這是人性問題,哲學問題的本體論。
研究了人性的本體論,知道了以後才講人生,人活著,生命的意義是什麼?生命的價值是什麼?生命的作用是什麼?就與這個人性問題有關了。我好多年沒有看到有人真提出這個問題。現在的學校、社會,寫文章的也很少寫這一方面。不是沒有,只有少數人默默的在研究。到了現在這個時代,尤其我們在中國,大家拚命的向錢看,想賺錢,想發財,對於人性的問題,大部分人都忽略了。現在諸位公然提出這個問題,我們長話短說,先了解一下。
人性是善是惡
我們不講本體,先講現象,這個人性生來究竟是善還是惡的?以世界上一切宗教來說,我們講到宗教,這個問題要注意哦!現在全世界存在的宗教還有好幾百個,不過一般流行的只有幾個。中國有儒釋道三大教,中國自己本土的文化是儒家,後來稱它為儒教。道家、佛家,在宗教是道教、佛教。我們倒數回去一百年前,這儒釋道三教是中國文化的中心,加上後來傳入的基督教,當然也包括了天主教,現在世界上基督教的門派也很多,很複雜。儒釋道三教加上基督教,還有回教,差不多就是現在中國和世界上公認的五大教。
這裏順便講一句,人家說基督教、天主教是西方文化,我說沒有錯,它代表了西方文化的其中一面。可是你注意,這五大教的聖人都是東方人,孔子、老子、釋迦牟尼佛都是東方人,耶穌也是東方人,阿拉伯的穆罕默德也是東方人,沒有一個西方人,不過宗教卻在西方流行了。一切宗教都認為人性本來是善良的,研究基督教、天主教的人不要忘記,要多看看《舊約全書》,你們有些信天主教、基督教的拿到聖經,多半是抽中間的講,沒有從《創世紀》開始。宇宙是怎麼創始的?天主教、基督教乃至其它的宗教,都認為有一個主宰創造了人類和世界。這是個大問題,深入講下去會牽涉到宗教哲學的比較宗教學,現在我只講到這裏為止。
我們再回過來看中國的宗教及文化教育。我們中國文化講人性,《三字經》有四句話,“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我六歲就開始背了。“人之初,性本善”,人性本來是善良的,“性相近”,自性本來都是相近的,每人都有一顆善良的心;但是社會上看到人性善良的不多,因為“習相遠”,習慣、習俗的影響使大家的差距越來越遠。
我插進來講一個故事。我有個替國家做事的朋友,他武功很高,我們都說他是武林高手。他前幾天告訴我,有一次他帶了很多錢,在路上遭到六個土匪打劫。他說錢你們拿去,不要傷人,可是對方卻非殺了他不可,他只好動手抵抗。他跟這些土匪打到腸子都拉出來了,最後是跳進水裏保住一命。他逃出來躺在岸上,實在動不了,自己用衣服把腸子包住,看到路人經過,就拜託人家幫他打個電話;結果大家“望望然而去”,只遠遠的看一眼,都不敢靠近。他跟我講起當時的情形,很感嘆的說:“老師啊!我深深體會到人性的問題。”我說你也不要那麼悲觀,這些路人不肯過來是現代人的習氣,大家膽子小,搞不清楚你是好人壞人,也怕萬一你死了會惹上麻煩,這是普遍的現象。我們常常看到街上出事情,兩人打架,沒有人站出來勸的。現在更嚴重,大家害怕顧忌的事情很多。因為講到“性相近,習相遠”,順便講這麼一個故事,這就是人性。
中外各家的觀點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以孔子、孟子為代表的儒家,主要認為人性是善的。那為什麼人性又有壞的一面呢?是因為後天的習慣造成,父母、家庭、社會的教育等等,把善良的人性染污了。
而跟孟子同時的荀子,認為人性天生就是壞的。譬如雙胞胎嬰兒,肚子餓了先搶著要吃,不管自己的手足,這是貪欲,以自我為中心,所以他說人性本來就是惡的。
還有一個人叫告子,也跟孟子同時,《孟子》上提到過他。我相信現在的教育不會接觸這些古書。其實這些古書流行了幾千年,是普通的課本,我們從小不但要讀,要背,還要會默寫。告子認為人性不善也不惡,人性一開始沒有善惡的問題,是後來的人用自己的觀念建立一個邏輯,分別出善惡,這又是一派。這些問題研究起來都很大。
另外一家呢?就是墨家。我們剛才提到,唐宋以後代表中國文化的三家是儒釋道,而在春秋戰國時代,代表中國文化的三家是儒道墨,儒家以孔孟做代表,道家以老莊做代表,還有一個墨家,以墨子(墨翟)為代表。在諸子百家裏,墨家是很重要的,墨子認為人性像一張白紙一樣,人生下來以後,由父母、家庭、一切後天教育為它染上顏色。善與惡,等於白與黑,是染了兩個不同的顏色。
關於人性問題,中國有這四五家說法,這四五家代表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我們的文化教育,自古以來一直在追尋這個答案。所以我們過去的政治、法律、教育、社會,通通圍繞著人性問題打轉,轉得很鬧熱。中國文化幾千年,內容之豐富,多得不得了。你們諸位這一班人真是了不起,提這個題目,我看了眼睛一亮,很高興,答應了才開始後悔。這麼短的時間要討論這麼大的問題,太難了。
那麼天主教、基督教也是講這個問題,認為人性本來是善的。在座不知道有沒有穆斯林?回教也在講這個問題。上帝造萬有,人性本來都是善良的,人類自己把它搞壞了。這個人性究竟是個什麼東西?中國文化討論了幾千年,西方文化也同樣注意這個問題。
到了現代這一百年,我常常說我們近代人類的文化,尤其中國文化,受四個東西影響:達爾文的《進化論》,馬克思的《資本論》,弗洛依德的性心理學,還有凱恩斯消費刺激生產的經濟理論。這四個理論轉變人類世界的風氣,擾亂了社會,而不管西方的教育也好,東方的教育也好,都沒有真正去追尋這個人性的问題。大家看到西方文化,看到美國、歐洲,物质文明的繁華,工商業的發達,因而眼花撩亂,忘記了根本。現在有人提出人性的問題,這是個大問題。第一段我先大概報告這些原則,關於這個問題,內容實在太多了,必須要懂得宗教、哲學、科學、政治、法律,一切一切都包含在內了。
我們回過來再研究剛才提出的“人之初,性本善”,人性是不是真的本善呢?不知道。這裏還有一個邏輯問題,這個“性”是講什麼性?現在大家口語詞也很多,什麼科學性、發展性、自由性、民主性,各種各樣,這是性質的性,譬如說這支筆的性質是用來寫字,不是指本體的性。中國文化裏頭的性是本性,是人性的真相。
我們要怎麼樣認識自己?實在非常困難,我看諸位給我出的題目,人怎麼認識自己,除了本題以外,還有那麼多副題耶!這個考題很難答覆的。而且這些問題提得很文學化,人究竟向哪裏去?人向家裏去,沒有什麼了不起(眾笑)。但是嚴格的講,人的生命有沒有前生後世?人生的目標要作一個什麼樣的人?發財好還是做官好,或是做一個沒沒無聞的普通人就好?大概是問這些問題。
還有,你們提的掌握人性的方向,就是我剛才提的人生的意義、人生的目的。現在我也九十多歲了,抗戰時我二十幾歲,有人請我去四川大學講演。當年大學的程度和現在不同,那時高明得多了。我從年輕就很狂妄,你要我講演我就來了,不問講什麼題目的,到場才忽然想起來,問說你們要我講什麼?有一位學生就提出來要我講“人生的目的是什麼”。我一聽,上台就講了,我說好啊!這題目提得好。什麼叫目的?譬如今天諸位要我來吹牛,我要來講演,這是一個目的;你們要來聽講演,這也是個目的。世界上很多學問專講人生的目的,有人說人生以享受為目的,有說人生是以追求功名富貴為目的。譬如當年孫中山先生提過“人生以服務為目的”,非常偉大,他這個思想一直影響到現在,國共兩黨都還在用。但是,我說這不是目的吧!請問我和在座的大家,我們從媽媽肚子裏光著身子生出來,會說我是來幹什麼的嗎?沒有這個事吧?我說你這個題目出的很有意思,但不能演讲,不能讨論。要我說约話,這題目本身就是答案。人生以什麼為目的?人生以人生為目的。人生沒有理由的,哪裏找得出什麼目的啊!我現在講這個故事,就牽涉到你們這個題目。
知行的問題
拉回來長話短說,剛才提到中國文化儒釋道三家,我今天清楚明瞭的提出一位與我們本題有關的明朝大儒,王陽明,他的本名叫王守仁,陽明是他的號。這位很有學問的大儒是浙江餘姚人,他的思想就是有名的“陽明學說”,影響非常深遠。他在明朝的歷史上,功業很大,也很了不起。他的學說影響到後來日本的文化革命——明治維新,建立了這一百多年來的新日本,明治維新一開始採用的完全是陽明哲學,這在日本史及國際史上都很有名。
明治維新採用了陽明哲學的什麼觀點呢?“知行合一”,即知即行,即行即知。人的知識跟行為常常配合不起來,譬如剛才我提的故事,我那個朋友在路上被土匪打傷,沒有一個人幫忙,因此他深深感嘆人性是那麼不善良。是不是這樣?這個問題很嚴重。我想當時路人看到一定很同情他,也想幫忙,可是自己又想到:“會不會出事情?不曉得他是不是壞人?萬一我替他打了電話,等一下警察來了把我也抓去怎麼辦?”有這麼多的顧慮,就不敢了,這個善惡是非是這樣。知是知道,行卻做不到,即知即行是很難的。
講到知行的問題,在一百年前推動革命的孫中山,也有他的哲學理論,你們沒有看過,叫“孫文學說”,裏面提出“知難行易”與“知易行難”兩個方面。譬如現在科學昌明,到今天我們都曉得電燈一按開關就行了,很容易,這是行易,但是電的來歷、電的原理你不知道,“知難行易”,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他提出“知易行難”,理論很容易知道,像大家坐在這裏討論人性問題,人性怎麼來的?人怎麼會投胎變成人?人死後有沒有靈魂?有沒有天堂或地獄?有沒有西方極樂世界?未來有沒有一個生命?每個人心裏都有感覺,但是“行難”,永遠不知道。這是“知難行易,知易行難”。
回轉來講陽明哲學,他在人生的教育作用上,提倡即知即行、知行合一,大大影響了中国明朝后期和后來日本的明治维新。我为什么提到他呢?因為諸位問的問題,就是他所說的教育問題。王陽明的著作頗豐,最有名的一本書是《傳習錄》,講作人做事的學問,過去六七十年前在中國很流行,蔣介石先生在黃埔軍校也是講陽明學說,黃埔的同學每人身上都有一本《傅習錄》。我經常笑說,你們每人都有一本,但是大概沒有人好好翻過。
王陽明四句教
王陽明當時講學也同現在人一樣,提出了人性的問題。他最有名的是四句教,很重要。第一句,“無善無惡性之體”,他認為人性這個“性之體”本來是無善無惡的,根據中國儒家的文化,他和“人之初,性本善”的思想不一樣。
第二句話,“有善有惡意之動”,意是思想的作用,我們的思想、情緒有善的也有惡的,比如我們要吃一個東西,該吃不該吃,吃了以後有沒有好處?或者知道是有毒的就不吃了,就是善惡的問題了。
第三句“知善知惡是良知”,我們人生下來天生有個知性的作用,這個知性是本性第二重、第三重的作用。“良知良能”這個名詞是什麼人提出的呢?是孟子提出來的。孟子提出兩個東西,一個叫良知,一個叫良能,同本性沒有關係,他說譬如我們看到一個人掉進河裏,這個時候不管壞人也好,惡人也好,任何人都很著急,都想去救他,這是良知良能的作用。我現在岔過來,引用《孟子》來解釋王陽明的話,知善知惡這一知是“良知”,就是我們現在普通人講的天地良心,自然都知道要助人、要救人,不用考慮的。
第四句“為善去惡是格物”,我們在行為上一定要向好的方面去作人做事,“為善”的為是行為的為。“去惡”,壞的事情絕對不幹。“格物”是引用孔子的學生曾子作的《大學》裏的辭。這個問題就大了,《大學》裏講“致知在格物”,人能夠不受物質世界的影響,自心不跟外物轉,甚至轉變了外物的功能,這個叫格物。我對七十歲的人說“你好年輕”,大家就笑,其實我講的是真話,你們只有七十歲,太可貴了,我想回到七十是做不到了,所以我看你們都是年輕人。我們推翻滿清到現在只有九十七年,還差三年才一百年。九十七年以前,我們受的教育,這些書都要會背的。那個時候把自然科學翻譯叫”格致之學“,就是根據《大學》這個格物來的。”格致之學“就是自然科學,換句話說我們要利用科學,不要被科學麻醉了;我們要利用物質文明,不要被物質文明所蒙蔽。王陽明四句教中提到格物,在這個名辭上先做一個解說。
四句教的矛盾
我們回過來看王陽明四句教。“無善無惡性之體”,你們這個題目要講人性,人性本來無善無惡嗎?這個影響很大,尤其當年幹革命的時候,黃埔軍校或者各個大學,統統在講這個問題,我就講講自己本身的故事,也等於宣傳自己。當年國家政府的領導人蔣介石先生,也是黃埔軍校校長,他對王學的研究很深。我正好擔任政治教官,講政治課就碰到這個問題了。那個時候我年紀很輕,二十幾歲,膽子很大,一上台我就說王陽明這四句教錯了。先解釋這個,“無善無惡性之體”,譬如這一張白紙,上頭沒有紅色,
也沒有黑色,本體嘛!就是這一張紙。第二句話“有善有惡意之動”,人的這個思想意識哪裏來的?當然是由本體、本性的功能發起來的,就是“意之動”,一起來以後“有善有惡”,就分善惡了。這個本體功能無善無惡,一起來就分善惡;本體起用就是意志,而意志有善有惡,可見本體功能上本來具有善惡的種子。你王陽明講“無善無惡性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我說已經不對了。第三句話更不對了,“知善知惡是良知”,人性裏頭能夠知道哪個應該做、哪個不可以做的,叫做“知”。我們人都有理性的,譬如我生氣要罵人,一邊想罵,一邊又想算了,不要罵了,不忍住的話會出事情的,就憋住,那一知,很難哦!“知善知惡是良知”,請問這一知和那個本體有沒有關係?當然有。這個知性是由本體功能來的,本來有個知,有個感覺,有個知覺嘛!知性就是知覺,這個知覺和“意”有什麼關係呢?是不是從本體來的?也從本體來,好!在哲學上,王陽明的說法犯了三元論,本體不只一個了。有一個無善無惡的本體,然後有一個有善有惡的意志,兩個了,再有一個知善知惡的良知,三個了,在哲學上叫三元論,不是一元論的本體了,那就成了問題。第四句話不批評了,“為善去惡是格物”,這一句是對的,
不管西方的文化、中國傳統的文化、所有的宗教和哲學,都是要人為善去惡,這個沒有錯。關於這四句教,我就這樣公開講了幾十年。
明朝中期,歷史上寫王陽明歸越國。我們江蘇這裏是吳國,隔一條馬路過去,那一邊就是浙江越國了。王陽明回到浙江,全國很多學者都跟著過來。他晚年討論四句教,有個學生批評老師,另一個學生贊成,兩個人分成兩派辯論。王陽明聽到了就說,你們兩個都對,我講的也對,我這四句偈對很有智慧的人,一悟便知;若要教育智慧程度比較低的人,就必須走為善去惡這一條路線。這個辯論我們暫時不講。
王陽明的四句教是根據什麼來的呢?我再給大家介紹。剛才講到中國古代這四五家的理論,幾千年來我們一直在討論人性是善是惡,現在在座諸位又提出這個問題。所以我常常講,東西方文化都說人為萬物之靈,我說那是人類自己吹牛的,人類一點都不靈,這些人性的問題、生命意義的問題,不管東西方所有宗教、哲學,到現在還沒有解答出來,拿不出一個結論。人怎麼會生來的?一男一女在一起,精蟲卵臟相結合,一下就變出人來,而且變出來的人個個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人性到現在也沒有結論啊!人類現在可以上天了,可是最基本的生命與人生的道理還沒有得到結論,還沒有腳踏實地呢!講到王陽明哲學,先介紹到這裏,這個問題是講不完的,我們休息十分鐘再來。
第二堂
剛才我們提到人性的問題,我很快的把它濃縮,講到了明朝王陽明這個階段。大家注意研究東西方文化,他開始影響中國的時代,正是十六世紀,西方文藝復興的階段,這裏頭問題就很多了。西方文化為什麼有文藝復興?為什麼中國沒有?有,就在王陽明這個階段,中國也在鬧革命,後來朝代轉換,明朝亡了,清朝入關,又是一個新的文化紀元,這個路線很有趣的。
現在我們回過來講人性的問題。你們要研究的人性問題,康熙時代有一部非常重要的著作——《性理大全》,大家很少注意。中國幾千年儒釋道三家的學問,康熙特別推崇儒家討論的人性問題。滿清入關後,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對中國文化的貢獻非常大,《性理大全》、《康熙字典》、《古今圖書集成》、《四庫全書》,都在這個時候完成,這也是中國的文藝復興耶!不過現在大家被工商業的發展、科學的文明迷住了,沒有回轉過來看。
現在美國開始有兩個新興的科學剛剛起來,一個是生命科學,一個是認知科學,有許多國內外學者都到我們這裏來,討論這個問題。我對外國的學者講笑話,也是真話,我說你們要研究認知和生命科學的問題,這都在中國,你們先學會中文,慢慢來吧!可是我們自己也很可憐,古書上有那麼多寶貝,卻都不知道,變成我們自己的文化都沒有用處了。這也是順便提到的。
佛家的說法
我們繼續剛才講的王陽明這個問題。用唐宋來做一個界限,其實唐宋以前一直都在追求這個問題的答案。剛才我們提到春秋戰國時,中國文化的中心是儒墨道三家,到唐宋以後演變成儒佛道三家,這三家的文化都在追尋這個東西。你們現在看到佛教有廟子,這是中國人搞的。我常常說釋迦牟尼佛是印度的孔子,他提倡不崇拜偶像,反對宗教;可是他的教化到了中國反而變成宗教了,這是另一個問題,很有意義。
什麼是這三家文化主要的中心?佛家提出以“明心見性”為宗旨。學佛的人为什么要剃光头出家?不是去玩的,是要潜心追究这个生命以及人的本性的问题。这个学问走的路线,就是怎么样明心见性。什么叫明心呢?就是找出我们人的感觉、知觉、情绪、思想是怎么来的。现在西方文化从生理、医学来看,认为是脑的问题,可是这个科学理论也快要走到尽头,走不下去了。现在研究脑的科学,正尝试与认知科学、生命科学接轨,但还没有接上,所以这个问题很大。回到我们的本题,佛家提出了明心见性。道家提的是什么呢?修心炼性。儒家提的呢?存心养性。这都是心跟性的问题。
你们诸位提了本性的问题,如何去知道生命的本性呢?这个知识要在哲学里头找。西方人现在兴起了认知科学,什么叫认知?过去研究哲学已经有这个概念,不叫认知,不过现在美国人提出来,我们新的翻译叫认知科学,其实是根据中国文化来的,大家就不知道了。我们晓得哲学里有唯心、有唯物,譬如马克斯的思想是唯物哲学。唯心、唯物以外,还有一个学问很大,在中国佛家叫唯识。佛家提到三个东西,心、意、识,这个心就是明心见性的心。心是什么东西?我们人怎么有思想、有情绪?这个生命有没有过去?有没有现在?有没有未来?美國現在很多非常流行的電影,都在研究生命輪迴的現象,比如東南亞的泰國、緬甸、馬來西亞這一帶發生過很多。孩子生下來,稍稍會講話,就說我不是你家裏的人,我過去是某一家的老頭子,現在投胎來的。奇怪得很,在亞熱帶地區特別多。美國有人派科學家跟蹤,把這孩子帶到他前生住的那一家去,老太太還在。這孩子說我是老頭子死了投胎,現在變成某家的小孩。老太太一開始不相信,後來他在老太太的耳朵邊上講了秘密話,老太太就哭了,知道是真的。叫他去拿東西,他也可以把前生的東西找出來。這些目前已經開始在研究。
禪宗六祖
那麼中國文化講明心見性,心跟性怎麼去知道呢?刚才提到王陽明四句教裏的這個知,“知善知惡是良知”,人性有這麼一個知覺,而這個知覺又從哪裏來?現在西方的科學、醫學說是腦的問題,不過最近新的資料出來了,並不是腦。那麼這個知性究竟是什麼東西?人有沒有靈魂?有沒有前生後世?回到王陽明這四句教,這個在中國哲學,是屬於明心見性的問題。所以你不要看到廟子就拜拜燒香,那是宗教形式,在宗教背後,釋迦牟尼佛、孔子、老子的學問,追尋的都是人性的問題。
心怎麼去明,性怎麼去見?中國禪宗文化裏有個非常有名的故事,“釋迦拈花,迦葉微笑”,你們大概都聽過。唐朝的時候,禪宗剛開始興盛發展,不談廟子裏和尚唸經吃素這些形式,我們談它的內容中心。禪宗的文化在中國叫“教外別傳”四個字,在佛教的宗教形式、學理以外,另闢了一條路子,直接明心見性,叫“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換句話說,是印度文化跟中國文化的接軌,產生了新的東方文明,有這麼一個偉大的目標。
禪宗在中國初唐,從唐太宗這個階段起,到中國最偉大的女皇帝武則天時代,開始興盛起來。小說歷史寫武則天怎麼怎麼壞,我常常說你不要把她看得那麼壞,這個做了皇帝的女人是非常了不起的一個人。你去看武則天的墳墓,她的墓前沒有碑文的,一個空白的石頭擺在那裏。她的意思是,我的一生好與壞、是與非,給後人去研究吧!這是了不起的一個女性,你們女同學應該好好研究。
禅宗都讲传承,传到了第五代弘忍禅师,在湖北黄梅。后来禅宗又分南北兩派。北宗講漸悟,慢慢做功夫、做學問,一步一步達到明心見性,見到人性的本來。南宗講頓悟,立刻明心見性、立地成佛,不分男女老幼,每個人都可以是聖人、都可以得道,眾生平等的。
當時廣東出了一個人,就是有名的禪宗六祖惠能禪師。他開始並不是出家人,父親曾在廣東做官,因為是清官,沒有路費可以回老家,後代就住在廣東新會,現在江門那個地方。他父親早逝,家裏很窮,只有跟母親相依為命。那個時候禪宗流行,有一天,他砍了柴到街上賣,聽到旅館裏有位先生在唸《金剛經》,這部經可以說是直接指引明心見性的路。他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有所領悟。這句話是《金剛經》的中心,講人行為思想和心性的修養。惠能很好奇的問這個人,你讀的是什麼書啊?那個人說是佛經。惠能說:“我懂耶!”那個人說:“你這個砍柴的不認識字,也懂這個意思?”於是他建議惠能到湖北黃梅去跟五祖學習。從廣東到黃梅,現在開汽車很快,當年走路是很辛苦的。惠能說湖北那麼遠,我又窮又沒路費,怎麼去啊?再說還有一個母親在,我要謀生養母親,不能離開。這個先生很有意思,也沒有留下名字,他說我給你錢養母親,你去參禮五祖吧!
兩首偈子
惠能到了黃梅,五祖對他說,你是嶺南人,又是獦獠,你憑什麼作佛?惠能就講:“人雖有南北,佛性本無南北,獦獠身與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別?”他答說人雖有南北口音、文化的不同,佛性是一樣的。你去看《六祖壇經》,“獦獠”這兩個字很有意思。英國人統治了香港一百年,香港人叫外國人“鬼佬”,其實就是“獦獠”兩個字,指的是文化落後的野蠻人。聽了他的回答,五祖就讓他留下,但沒有讓他剃度。五祖讓他舂米,做苦工,消磨他的業障,這是五祖的教育方法。這樣過了一兩年,同學大家都在那裏追尋明心見性這個問題,他在旁邊當然也都聽到了。
五祖年紀大了,想把這個心要傳下去,於是吩咐弟子們,每人寫個偈子報告;佛教的偈子類似中國文化裏的詩詞。詩詞要押韻、講平仄,佛教的偈子不押韻、不管平仄,但一樣有味道。五祖有位大弟子神秀,學問很好,修持、工夫也很高,他就寫了一個偈子,題在迴廊牆壁上:
身是菩提樹 心如明鏡台
時時勤拂拭 勿使惹塵埃
我為什麼引用這個呢?你們諸位問到怎麼掌握人生的方向、情緒、思想,尤其做老闆的,動不動發脾氣罵部下,動不動認為自己資本家高高在上,拿薪水的人都比我矮一截,這個心理要趕快改掉,看看神秀師父這個偈子。“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這是智慧,此心要平靜,沒有雜念妄想,沒有情緒。但是人的思想情緒、感覺,隨時會發生,鬱悶、痛苦、煩惱、自卑、傲慢各種情緒,多得不得了,所以要隨時拿掉自己心裏的情緒思想、感覺,這是最高也是最基本的修養,無論做一個普通人,或者做一個領
導人,都需要這個修養。“時時勤拂拭”,心境像玻璃鏡子,鏡子上的渣子要時時擦乾淨,“勿使惹塵埃”,永遠保持清明,像每天早晨剛睡醒一樣;每天早晨將醒未醒,那個有知性沒有情緒的剎那,保持那個心境,就是最高的修養,像鏡子一樣乾淨,不可以使情緒、心理感覺落到上面。你們諸位問修養問題,這個偈子是很好的答案。
這位大師兄寫了這個偈子以後,全廟的和尚們講這個偈子真好,大家都在背誦,傳到正在做勞動舂米的六祖那裏,當時他還沒有出家。他問一個童子,你們唸什麼那麼鬧熱?他說你不知道,現在師父年紀大了,他要傳法下來,叫大家寫報告,這是大師兄寫的,師父讓大家照這樣修行。六祖說我也有一偈,可是我不識字。旁邊有位江州別駕,就替他在牆上題下這首偈子:
菩提本无樹 明鏡亦非台
本来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人與萬物的自性,本來是清淨的,“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什麼東西都沒有,很空靈自在的,“何處惹塵埃”!這一下整個廟子轟動了,當時那裏也有好幾百人啊!等於是一個學院一樣。這個偈子傳到師父那裏,五祖走過來看到了,笑一笑不講話,拿鞋把牆上他的偈子擦掉了。
我們提到六祖的偈子,回到剛才王陽明的“無善無惡性之體”,就是根據六祖這首偈子來的。六祖的故事很有趣,後來他被稱為禪門南宗六祖。現在到廣東南華寺,他當時的肉身還保存到現在。
講到這個心性的本體,提到王陽明,再講到中國文化禪宗所標榜的明心見性。剛才提過儒家的存心養性,道家的修心煉性,都是人性的問題,可見人性問題是中國文化的中心很重要的一個問題,可是現在中國文化卻把這個東西丟掉了,這樣能和現在科學接軌嗎?中國要恢復這個文化,才可以跟西方新的科學文化接軌。西方新興的認知科學與生命科學,就是在研究生命自性,究竟有沒有前生後世?生命以什麼為本?又從何而來?研究自性的問題,就否定了一切宗教,也否定了一切科學,自己有個本體,這就是我們要討論的心性問題。至於心性產生行為的善惡,這就講不完了,中國幾千年到現在,就是講人要怎麼把自己善惡的思想、感覺,煩惱的行為,心理的狀態,統統研究清楚。這也是中國文化教育最高的目的,很可惜現在被忽視了。今天因為時間很短,我只提這個問題告訴大家,希望你們回去能夠找這些書看,做這方面的研究,中國文化很有希望復興起來,謝謝。 (整理:趙培珍)
五、谈如何学佛
(二○一一年七月九日,金融界中青年干部等)
第一堂
請坐!今天諸位遠道而來,我聽說大家想知道佛學的問題;學佛是個嚴重的問題。你們都是國內的菁英,看來都還很年輕。我常常告訴人,世界上有兩種學問不要去碰,第一是佛學,第二是《易經》——中國文化的根根。如果碰了這兩種學問,鑽進去一輩子不容易爬出來的,所以大家最好不要輕易去研究。不過,這兩樣學問有兩種人可以研究,一種是有第一流智慧、超人能力的人,其次是完全沒有讀過書的人,像一張白紙,那也可以研究。至於中間的一般人,最好不要去摸;有要研究的話,最好只學一半,不要鑽到底。如果這兩門學問有任何一門鑽到了底,你就變成一個廢人了。我呢,算是半個廢人,這是開頭給大家做一個序言。
佛教 佛學 佛法
想要瞭解佛教、瞭解佛學、瞭解佛法,這三方面太難了。第一是“佛教”,同世界上天主教、基督教、回教,以及中國的道教、儒教一樣,是一個宗教。什麼是宗教呢?人的思想意識和情緒,有個假設的寄託,這就是宗教,這樣就夠了,不要再問什麼理由。至於有沒有上帝?有沒有佛菩薩?有沒有鬼神?都不要問,反正相信就是了;這叫宗教,宗教是不准問的。
佛教之所以變成宗教,是後來學佛的人造成的,其實釋迦牟尼佛沒有創立宗教。所有的宗教就是一個信字,信仰是不問理由的,那就是宗教。佛教現在流行在全世界,尤其在中國大陸,表面上只是一個宗教,而真正佛法的內涵幾乎沒有了。
第二是“佛學”,那就太難了,不是宗教了。從古至今佛學的學問,中國有四個字形容,所謂“浩如煙海”,比四大海的海水還多、還偉大,不曉得有多少內容。佛學所包含的,有宗教、哲學、科學以及諸子百家,一切的學問都有,我經常說佛學像百貨公司,什麼都有,看你從哪一面入手。把佛學完全搞通了的人很少,憑現代人的年齡、精神與大環境,更難了,所以我說不要研究佛學,就是這個原因。
第三是“佛法”,這就更不同了。佛法,是對宇宙人生生命的道理,不但要懂理論,還要以自己的身心性命去求證,如何由一個凡夫變成超人。中國古文的“凡夫”兩字,就是平凡的人、普通人。“凡夫”要“超凡入聖”,同科學一樣有基本的理論,懂了理論還要身心去求證,達到超凡入聖,這是“佛法”。現在有沒有佛法呢?好像有,也好像沒有。那麼今天為了時間的關係,我只用兩句話帶過去,不做深入的研究。
佛學呢?好像有,也好像沒有,各個大學的哲學系裏頭也有佛學的課,但是以我的觀點認為,精通佛學的人太少了。這是我向諸位作的一個交待,因為你們的時間也不夠,浩如煙海的佛學,想在一兩個鐘頭內講完,那是開玩笑的話。可是我們想辦法,至少要瞭解一點佛學是個什麼東西。
佛的出身 佛的疑惑
在座諸位都想研究佛學或者佛教,不曉得有沒有人研究過它的教主釋迦牟尼佛?這個很重要。我們今天在這樣一個知識爆炸、資訊發達的複雜環境中,想要瞭解佛學,首先要瞭解這位教主釋迦牟尼佛。他是印度人,他出生的時代,差不多同中國的老子、孔子,及西方的蘇格拉底,前後差距一兩百年。那個時代,世界上出了很多聖人,不過也有人研究釋迦牟尼佛,說佛比孔子還要早百多年。
釋迦牟尼是印度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的一個王子,一般人講他是太子,以中國文化來講,他是個世子。因為印度那個時候和中國一樣,也是封建的國家,整個印度有幾百個諸侯林立的小國家,沒有統一的。那個時候的印度文化,有六十多種不同的文字、語言。他的出生地尼泊爾是靠近我們西藏這一邊,在喜馬拉雅山的南面。這樣一個國家的王子,天生就要做國王的。現在先說一點神奇古怪的事,這個是順便研究,本來不想講的。(按:佛出生時間,一說西元前五五七年,一說前六二二年,佛祖歷代通載說是周昭王廿五年即西元前一○五二年,孔子生卒年是西元前五五一~四七九年,蘇格底拉生卒年是西元前四六九~三九九年)
我們研究佛教的都知道,釋迦牟尼剛出生,馬上走了七步路,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講了一句話,“天上天下,唯我獨尊”,說完就不說話了,變成普通的嬰兒。所以塑造釋迦牟尼佛的童子像,就是這個形象。現代人研究之後提出懷疑,這怎麼可能呢?不過研究東西方文化歷史,古人“生而能言”,生來會講話、會動作的蠻多,不只他一個人。
他天生是個王子,長大以後,個性很特別,經常一個人孤獨地沉思,好像在思考什麼問題。照當時的預言家說,他長大之後,不是做一代的轉輪聖王,就是會出家成佛。他的國王父親很擔心,因為他是獨子,是未來王位的繼承人,所以對他很重視。到了十九歲,他半夜三更騎馬逃出皇宮,入山修道去了。這是簡單明瞭的報告。
他在年輕的時候,受的是宮廷教育,精通了世上的學問,無論宗教、哲學、科學、數學,甚至於武功,樣樣都超過第一流的水準。尤其傳記上講他的力氣很大,說他把大象的腳一提可以丟出城外。他各方面都超越別人,可是他在皇宮裏始終不快樂。為什麼不快樂?考慮人生問題,同在座大家一樣。他從小就想過,生從哪裏來?死向哪裏去?宇宙萬有的起源是怎麼來?像我親身經驗,小時候當然也問過媽媽,我怎麼生來的?媽媽先是告訴我撿來的。那麻煩了,我就跟媽媽吵,在什麼地方撿的?你一定要帶我去。她說在垃圾堆,我說那一定要把垃圾桶找來。媽媽才說我是騙你的,你是我生的。那又是怎麼生我的?是從這裏生的嗎(師指著腋窩)?我就每天拉著她問,這裏怎麼會生出我來?
生命到底怎麼樣來的?人怎麼會生出人來?尤其夜裏睡著以後,一片黑暗,什麼都不知道,睡著了到哪裏去了?既然曉得人生來又會死去,也聽過老前輩講人有前生,那什麼是前生呢?前生又是誰啊?清朝入關後的第一個皇帝順治,據說他後來在五臺山出家,他的兒子就是康熙。他有一首出家的詩,很妙很長,很有意思,其中有“未生之前誰是我,既生之後我是誰”,父母未生以前我在哪裏?現在生出我來,我究竟又是誰?後面又說“我本西方一衲子”,他自己有所感悟了,他說我前生是一個和尚,“只為當年一念差”,當時不曉得,昏了頭,“黄袍換卻紫袈裟”,為什麼忽然變成穿上黃袍子的皇帝,把和尚穿的紫色袈裟脫下了?所以他很不甘願,據說他二十多歲就到五臺山出家了。這是講釋迦牟尼佛,順便提到順治皇帝。
釋迦牟尼佛常常思考生命從哪裏來、人怎麼會睡著了這些問題。我經常跟同學說笑話,你看看自己怎麼睡著的,這是對普通人說。可是你不要隨便去研究哦,當你躺在枕頭上想看自己怎麼睡著的,你就睡不著了。要趕快放掉,不然你精神會崩潰的。人怎麼睡著的?又是怎麼醒來的?人為什麼會衰老?生了為何會死亡?死了以後還有生命嗎?沒有生我以前有生命嗎?釋迦牟尼佛在沒有出家以前,同樣也常常在沉思這些問題。他觀察到任何一個生命,都有生老病死的程式。有生命一定會衰老,一定會生病,一定會死掉,這是永遠解決不了的問題。為什麼會這樣?
他曉得自己將來可以當國王,但他也看清楚了,任何一個社會、國家,即使做到統一天下,最多也只有二三十年的太平,太平之後又會亂,亂了以後又鬧,鬧了以後再來求太平。
他也瞭解到整個宇宙、整個地球,都同人的生命一樣靠不住。我們人有生老病死,整個世界、宇宙,也有成、住、壞、空四個階段。一個世界形成以後,會衰老變去嗎?會衰老,隨時變去,這是物理的變化。成了以後住,住就是存在,這個世界能存在多少年,科學家、哲學家都有個假設的統計,不過一般人沒有太留意這個,就不知道了。最後地球、天地也會壞,壞了以後是空,重新形成一個世界.
佛的苦修與悟道
二千多年前,年輕的釋迦牟尼佛都在考慮這些問題,所以他想:即使我做了統一印度的轉輪聖王,二、三十年以後,社會還是變亂,還是不能太平,這不究竟。那什麼是究竟呢?人的社會為什麼那麼不究竟呢?是人性的問題。他是最聰明的人,十九歲就逃走了,去追尋這個問題,這也是我們想追尋的一個問題。
他在夜裏騎馬逃跑,把鬚髮剪掉,變成一個出家人。經過六年求學,學遍很多宗教、很多修行方法,但他對世界上這些宗教,這些修行的方法,都否定了,因為他知道那不究竟,不是生命的真諦。最後他自己一個人跑到尼泊爾北面的喜馬拉雅山——雪山的山腳,在那裏打坐、修苦行,每天只吃一餐。這樣修苦行修了六年,鬚髮當然不剪,他才剛過三十歲,看起來已經是一個六七十歲的老頭子了,骨瘦如柴。
佛的這段經歷代表了什麼?你看世界上,現在印度、中國都一樣,很多人為了追尋生命的究竟而修道,或者吃素啊,或者修苦行啊,或者練氣功不吃飯啊,花樣多得很。這些他都玩了,他用六年的經驗,得出一個結論,“苦行非道”。他從十九歲出家,十一、二年這麼辛苦修行,各種各樣的宗教都摸過了,最後他覺得無路可走了,便離開雪山。此時他人很衰老,在路上跌跌撞撞的走著,碰到一位農場的小姐。她看到這個老頭子那麼可憐,好像沒有東西吃,就拿乳糜供養他,乳糜就是用牛奶或酥酪調製的稀飯。他吃了乳糜,體力慢慢恢復了,歷史記載他向南走,到恆河邊上,在一棵樹下鋪上草,在那裏打坐。這種草叫做吉祥草,就是香茅草。香茅草可以驅避蚊蟲之類,是做香料的重要原料。
前面不是講過佛在雪山六年苦行,也在打坐嗎?各種氣功、方法都經歷過啊!在雪山修行之前,他也修證過各種法門;可是這個時候他把一切都放棄了,自己一個人鋪起了草,開始靜坐思惟。由於農場小姐的供養,幫忙他把身體恢復了,他鋪草打起坐來,發誓“不證菩提,不起此座”。什麼叫菩提呢?這是翻譯梵文的音,中文叫開悟,覺悟的意思。大徹大悟,找到了宇宙最初的來源,以及個人生命的來源,叫“證得菩提”。他說這一次我坐在這位置上,如果不大徹大悟,不得道成佛,就死在這裏。佛是梵音佛陀的簡稱,是覺悟的意思,所以這一棵樹後來叫菩提樹。歷史上記載他在這裏坐了七天,是他自己的覺悟,無師自通。因為他前面經過很多老師,各種宗教都研究過,但都“知非即捨”了。
詳細研究這七天的經過,佛經歷很多境界的變化,還有魔王帶領魔軍來干擾,但都被佛降服了。佛當然也證得各種神通,如天眼通,能很清楚的看到宇宙的一切。天耳通,一切宇宙大小的聲音都聽清楚了;他心通,所有人的思想、情緒、感覺,他都知道了。宿命通,曉得生命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之因緣,自己已經做了幾次人,做過什麼事,直到現在變成釋迦牟尼,他都知道。神足通,可以離開座位,在空中走路。但是他不去用這些神通,因為那都不是道。任何一個人的精神,經過合理的修養,都可以發起這樣的功能。現在有些人接觸了一點皮毛,自己誇張叫做特異功能,其實神通也是生命本來具有的一種功能,是很平常的事,但即使得了神通也還沒有悟道,不算數的。因此佛把這些神通都捨棄了。到了第七天,天快要亮的時候,佛很疲憊了,一放鬆,忽然抬眼一看,看到明星,他悟道了!所以說佛“睹明星而悟道”,證得菩提。
這是簡單向大家報告佛的一生經歷,大要是如此。因為我們要研究佛學,所以我先抽出來簡單明瞭的講,如要詳細講就很多了。
佛學中的宇宙觀
那麼,佛悟道以後四、五十年的說法,傳播什麼呢?他等於推翻了世界上一切的宗教迷信,主張一切的生命“因緣所生,自性本空,沒有他力的主宰”,這一句話很難懂,可見佛學研究之難了。我們大家先記住,他的重點說“緣起性空”,“性空緣起”。一切物理世界萬有的生命,是由很多因素構成,一個人、一棵草、一棵樹都是一樣,現在最新的科技研究,同這個很相近了。萬法都是“緣起”,因緣所生;“性空”,自性空,因為空所以有了這個宇宙。這個“空”是代號,並不是講物理世界的太空,這中間的學問太大了。所以“緣起性空,性空緣起”,“無主宰,非自然”,這世界有個上帝、有個佛、有個鬼神、有個閻王或有什麼命運作你的主宰嗎?沒有,是自性緣起性空,性空緣起,要自己明心見性,才統統知道,都是自性造出來的。那麼既然沒有主宰,物質的世界是唯物的嗎?“非自然”,不是唯物的,也不是自然有的。
這四句話“緣起性空、性空緣起、無主宰、非自然”,講完了,你要是研究這幾句話,寫一千篇博士論文都講不完,內涵太多了。今天晚上對“佛法”這部份,多講了一點。
佛學的內涵,第一有宇宙觀,宇宙包括時間、空間,這個宇宙怎麼存在的?這個宇宙觀以外,我們人的生命價值是什麼?生命有沒有價值?生命有沒有目的?父母把我們生下來,這個生命出娘胎是帶一個目的來嗎?沒有啊,這個生命生來是幹什麼的?生命有沒有一個歸屬?譬如說有太陽、有月亮、有地球,地球上最初的人類是怎麼來的?這是哲學經常問的,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個世界上先有男的還是先有女的?人種的來源真如達爾文所講的,是猴子變化來的嗎?我說不是,那是達爾文的祖先,我的祖先不是猴子變的(眾笑)。
佛學的世界觀與宇宙觀,生命的意義,生命的功能,生命活著是為什麼?死了到哪裏去?都是問題。這些問題是屬於佛學的問題。例如我們都曉得什麼叫“世界”。什麼是“世”?時間叫“世”,過去、現在、未來、昨天、今天、明天。什麼叫“界”呢?東、南、西、北、上、下、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十方空間叫“界”。我們人活在地球上,地球是一個世界嗎?不是,地球是一個星球而已。什麼叫一個世界呢?佛學的“世界”概念是,譬如我們太陽系,太陽帶領旁邊星球,有地球、火星、水星、金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等幾個星球,類似這一個系統叫一個世界。
佛告訴我們,我們太陽系這個世界,在所有虛空裏頭是星球很少、壽命很短、範圍很小的一個。他說一千個像我們這樣的太陽系,叫做一個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叫做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叫做一個大千世界。所以他告訴我們,這個太空中有三千大千世界,表示不可知、不可數、數不清楚。換句話說,拿現在科學來講,太空是無限擴張的,無窮無盡。
釋迦牟尼佛三千多年前講了這個學問,當時大家說他說大話、說空話;現在不得了,全世界向他的路上走。而且他早就告訴我們,時間是有等差的,譬如大家知道的,月亮上的一天,相當我們這個地球一個月。現在如果研究佛法、佛學中的宇宙觀,配合自然科學、天文、物理,非常值得研究。這是講宇宙觀。
佛學怎麼看生命
至於生命怎麼生來的呢?這是第二個問題,大概介紹一下。關於人的生命,佛在兩千多年以前就說過,男性的精蟲,女性的卵臟,通過性的行為,兩個結合在一起。古代翻譯叫男精女血,兩個湊在一起,但還不能變成生命,另外必須要有神識(靈魂)加入,叫三緣合和,才可以變成一個生命。
佛學把人的生命講得很詳細,不是一句話說得完的,即使以現代醫學進步的程度,仍然沒有脫離佛所講的原則範圍啊!所以有些研究基因,或者做試管嬰兒的醫生,經常到我們這裏來討論。我說基因也不是究竟,後面還有東西。這些專家說,的確還有東西,但是還不清楚是什麼。
精蟲跟卵子的結合不過是一個胎而已,如果沒有神識(靈魂)配合,三緣不俱備,不會變成一個人。人的生命必須是三緣和合來的,由第一天入胎起,在母親肚子裏頭,七天一個明顯的變化。每七天這個能量的轉動,叫做氣,在佛經叫做風。這樣在娘胎裏頭,一共經過三十八個七天,九個多月,那個風——生命功能的力量,最後使身體倒轉過來,頭朝下出生。這個世界人是這樣出生的,據佛所說,別的世界不是這樣,有男性生人的,從肩膀上、頭頂上生。有沒有,不知道,大家還在求證。這個生命出生的時候,就那麼順利嗎?不是,有些生命的業報,使它不會出生,或者有些在出生的半路死了,或者剛生出來就死去。所以說“黄泉路上無老少”,沒有哪個長命、哪個短命,生命就在剎那之間。
佛學中有關生命的起源,我們只做簡單的說明,兩千多年前佛已經講得那麼清楚了。現在許多人講西醫、中醫,研究生命科學,佛所說的,還是一馬當先,還是最科學的。我們想想釋迦牟尼佛也是個普通人,他當年也沒有儀器可用,怎麼能把生命的來源形容得那麼清楚呢?這個生命的來源,如果寫論文研究,要讀很多東西了,要花幾十年的。
三世因果 六道輪迴
那麼生命的價值在哪裏?我經常講,佛學的基礎是建立在“三世因果,六道輪迴”。什麼叫三世?三世就是現在、過去、未來。佛告訴我們,我們現在活著的生命,只是生命的一段,不管是活一百年、活十年、活一年,都是一次偶然的現象,這叫作“分段生死”。其實我們的生命,過去無數生做過什麼,都是輪轉變化來的,未來還有未來的生命。這次或者變男人、變女人,或者做生意、做官,或者討飯,這個現象有因果的,是現在、過去、未來三世的因果。前生帶來的種性,變成自己現在一生的遭遇;現在造的業,又變成來生的果報。
說到“六道輪迴”,任何世界上的生命,最基本的分類有四種:胎生、卵生、湿生、化生。像我們人啊、馬啊,由胞衣生出來的,是胎生;雞、鴨、鵝、飛禽等,由蛋孵出來的,是卵生;像蚊子,靠水或濕氣生的,是濕生;像天人、地獄,是化生的,由生命的變化作用變出來的。這是簡單的分類,我們人是胎生的一種,胎生要有靈魂配合,那麼其他的雞鴨魚一樣嗎?和我們一樣。那我們也會變雞鴨魚嗎?這中間為什麼會這樣呢?這與你前世今生的思想、情緒、行為有關,錯綜複雜的各種因果關係,因緣成熟,就變成六道輪迴現象。
哪“六道”呢?一是“天道”,很多是在太陽系統以外的天人境界,譬如我們講的上天、神仙。二是“阿修羅道”,其他宗教講,與上帝同等力量存在而對立的是魔鬼。所謂魔鬼,在印度的梵文就叫阿修羅,也享有天人的福報,但是瞋心很大,脾氣很不好。等於說我們社會上那些有權有勢的人,有的非常慈悲善良愛人,這是接近天人境界,有些人則非常壞、非常狠,則是接近阿修羅、魔道的行為,是跟天人對立的。再下來就是“人道”。天道、阿修羅道、人道,這是六道裏頭的“上三道”。
四是“畜生道”,比人低一點的生命,也叫傍生,不像我們站起來用兩腳走路,他們要靠四個腳走路,像豬、牛、犬、馬等,所以叫傍生,低一級了。再下來,第五是“餓鬼道”,有時候有形有象,有時候看不見,不容易分辨。有許多生物,像海裏頭的鯨魚,體積越大,牠要取得能維持生命的糧食越困難,這等同餓鬼道的境界。有些鬼是有福報的,本事也很大,比畜生道要舒服。六是“地獄道”,生在黑暗中,譬如深層的海底,或者生存在泥土下面的那些生命,這個是地獄境界。
這六道生命是簡單的分類,生命在六道輪迴,詳細的分析不止六道。譬如佛經又講生命有十二類,包括胎、卵、湿、化四生,還包括“有色”,有看得見的,像我們人或畜生等,有顏色、有形象,有物理、物質的作用;“無色”,沒有形象、看不見的生命,餓鬼等等是肉眼所看不見的;“有想、無想,非有色、非無色,非有想、非無想”等十二種生命的分類。釋迦牟尼佛當時又沒有科學儀器,怎麼能分析得那麼清楚?事實上我們現在科技也證明了這些生命的存在,分析起來很多很多,先休息一下。
第二堂
時間不多,我們把問題拉回來,講到生命的現象是怎麼來的,講起來太多了。剛才講入胎以前三緣和合,提到幾個觀念,“無主宰、非自然,緣起性空,性空緣起”,聽了還記得嗎?
大家不要盲目迷信,認為求佛、求菩薩,或者求神、求上帝可以保佑你。自己做了錯事,以為馬上到廟裏燒個香,或者到教堂做禮拜就可以懺悔贖罪,這是笑話,不可能的。你想想嘛,買一包香不過幾塊錢,再弄幾根香蕉,一共不到一百塊吧?跪在佛菩薩、上帝前面禱告了半天,想要股票發財,又想要家人平安,要保佑我的丈夫好、兒女好,什麼都要好。拜完了,幾根香蕉還帶回來給孩子吃。難道菩薩、上帝是貪汙鬼嗎?而且貪汙得很小氣,拜他就會幫忙,就會讓你懺悔,不拜他的就不理,這叫什麼菩薩、上帝
啊?連普通人都不如。所以說不是這個道理啊!剛才提到佛告訴你,“三世因果,六道輪迴”,一切自求多福,“無主宰,非自然”。
貪 瞋 癡 慢 疑 惡見
我們人的生命來源,講起來很深奧,簡單現實來講,是每個人自己個性與行為帶來的。佛告訴我們,任何一個人帶來的個性都有六個要點,貪、瞋、癡、慢、疑、惡見。任何一個生命,不管多麼偉大、有學問的人,都有這六個特點的。
貪,人有貪心,當母親懷孕的時候,你這個靈魂一入胎,已經有貪心了,在娘胎裏,吸收了母親的營養變成自己的,要母親提供一切東西讓自己成長,這是基本的貪心。一個嬰兒生來,你不給他吃,不給他奶喝,他會哭的,貪嘛,佔有心,都要抓來給自己,因為天生有個“我”。這個“我”的毛病就包括了貪、瞋、癡、慢、疑、惡見的成份在內。佛說了這個大原則,這就是人自己心裏頭壞的一面。
瞋呢?我們心理上,凡是不喜歡的、討厭的,就會想把它丟開;嬰兒也一樣,不喜歡看的人,看到就會哭。瞋恨、埋怨、討厭,這都屬於瞋的心理。
癡,沒有智慧。譬如從小讀書,老師教的功課看不懂,學也學不會,乃至聽了課記不住,考試成績差,沒有記憶力,因為腦子不靈光、混亂又容易癡迷。中國這個“癡”字怎麼寫呢?是“疒”旁,是一種毛病,人腦筋不健全這個病,“疒”里頭一個多疑的疑叫癡,這是繁體字古寫。那麼後來有了俗體字,疒裏頭一個知道的知,叫痴,就是無知,自己的智慧有了病態,不知道,心不專一,不冷靜,就是痴迷。
什麼叫慢?任何一個最笨、最沒有學問、最沒有出息的人,還是自覺我是第一。有時候功課比不上人家,過後一想,格老子我運動還是比他好一點。或說世界上哪一個人長得最漂亮?每個人不管怎麼醜,鏡子裏看看自己,越看越漂亮,仍覺得蠻可愛的,這是我慢。人人天生有個“我”,如果有了學問,就更傲慢了,叫增上慢。譬如年紀大的人說:你們年輕人懂什麼?我活了幾十歲還不及你啊?這就是老年人的增上慢。有聲望,有地位,有兩個錢,我慢就越厲害。慢比驕傲還討厭,驕傲的心理是癡慢的結合(貪愛一分),是人生命的病態。
疑是不信任,不信任自己,也不信任任何人,更不信任任何事,永遠在懷疑中。生命就在懷疑中,我究竟活到多少歲會死啊?明天怎麼樣?後天又怎麼樣?隨時每分每秒都在疑。
惡見就是不正確的見解認知。要掌握正確的認知很難很難,我們絕大部份的認知都是錯誤顛倒、不合事實的。
貪、瞋、癡、慢、疑、惡見,這是心性帶來的缺點,人人具備,能把這幾樣改正好了,才是教育文化的重點。可是現在的教育文化呢?越來越亂。我經常說笑,問說現在有沒有個皇帝啊?有啊!就是錢,大家都向錢看。自己生個孩子,就教導孩子將來要拚命賺錢。像這樣追求某個東西,也是惡見,一切惡法都是這樣來的。
十善業道
這些缺點毛病,既然是人性本身帶來的,就要用修行來改正。什麼叫修行?自己用智慧、學問、修養,改正了貪、瞋、癡、慢、疑,以及不正確的觀念,這就是修行之路,並不是求佛菩薩、上帝、鬼神來幫忙。那麼如何改正呢?修行又要修個什麼行呢?有個名稱叫“十善業道”,修一切善,這叫修行。當然打坐、念佛、做工夫,也是向這個路上走,不過不如修正自己平常的言行,從作人做事方面改正自己,這是走十善業道的路子。什麼叫十善業道?身業有三:不殺、不盜、不淫;口業有四:不妄語、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意業有三:不貪、不瞋、不癡。這就是修善道了。
我們生命活著有三個條件,身、口、意。這個身體愛做壞事,身體所造的罪過是殺、盜、淫。殺是殺生,侵害別人的生命,一聽烏龜營養,不惜花大錢買一隻殺來吃。什麼好就吃什麼,都是為自己,這個是殺。盜就很嚴重,侵佔別人的東西,欺騙人家;譬如做生意,想辦法推廣宣傳,用各種不正的手段使人家上當,把別人口袋裏的錢騙到自己的口袋來,這也是盜的行為。狹義的淫是男女關係,廣義的淫就是享受得過分,貪圖享樂,刺激快感的,就叫做淫。
為了慈悲儘量做到不殺生,所以後來中國佛教提倡吃素。前天有一位快八十歲的老學生,也是退休的大學校長,他講到一個不殺生的問題。他說有人告訴他一定要吃素,這個很難辦啊。我說你是個大學校長,我問你,人們吃素是為了不殺害別的生命;那麼世界上有沒有一個真正不殺生的人呢?他被我問得愣住了,不答話了。不是答不出來,是這個問題很難答覆啊,
我說不殺生是應該的。譬如孟子也講,對動物“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在廚房裏看到雞鴨被殺,聽見那痛苦的叫聲,就不忍心吃了,這是慈悲心,沒有錯,應該的。那麼你吃素,蔬菜、草木,它們就沒有痛苦嗎?“生”“命”是兩回事,活著的都有“生”,“命”則是思想感情。那些青菜花木,據植物專家研究,它們也懂得音樂,不過“命”,思想感情這方面少一點.雖說最好是不殺生,但除非打坐修行到了家,不吃東西可以活,乃至入定不要呼吸了,才可能不殺生。不然我們鼻子呼吸,一口氣吸進來,空氣裏多少細菌黏到鼻腔死去了,也是殺生。一切都是比較而言的。所以學佛要先學慈悲喜捨,愛眾生的生命,不但愛我的生命,也愛別人的生命,樂於幫助人。
那麼嘴巴呢?嘴巴最厲害,有四種業:“妄語、惡口、綺語、兩舌”。什麼是“妄語”?就是說假話欺騙人。尤其現在做生意或是搞政治的,喜歡搞宣傳打廣告,以多報少,在市場上欺騙人,這是妄語,這個惡報很大的。“惡口”就是罵人,比如“他媽的”,各種各樣的罵法,叫做惡口,對人沒有慈悲、親愛的口吻。“兩舌”,我們經常犯這個毛病,對老張講老王壞,對老王講老張不對,古人有兩句話:“誰人背後無人說,哪個人前不說人”,每個人背後都有人講,當面說人好話,轉過身來,嘴巴一歪,就告訴別人這個傢伙多壞多不對,人最容易犯這兩舌的口過。“綺語”不單指黃色笑話,無聊的話、過份的話說多了,也是犯了“綺語”。我們檢討自己,一天說正經的話有幾句?其他都是無聊的話,而且有些人不說無聊話還不能過日子呢!這四種是口的罪過,把這四種錯誤改正過來,就是口業的善德。這裏隨便舉一個佛經故事,說明口造善業的果報。據說釋迦牟尼佛有三十二相與常人不同,其中一相,他的舌頭伸出來,可以觸到額頭髮際這裏。為什麼?因為他多生累世沒有說過謊話,因而得這個好的果報。所以每個人相貌好壞、身體的健康狀況、壽命的長短,都是六道輪迴、三世因果的報應。
講到意識思想,內在的起心動念,嚴重了!貪、瞋、癡這三種惡業隨時會犯,剛才我先講了前面六個:貪、瞋、癡、慢、疑、惡見,都是意識思想配合情緒的。我們簡單介紹了這身口意十個惡業。我們研究自己,身體、嘴巴、思想情緒,這十種不好的行為,我們每天在犯,如果把這些錯誤改正過來,就叫十善業。佛學的道理,即使你不信佛,也不信任何宗教,如果身心行為合於十善業道,也等於在修行了,就會有好的果報。所以我一聽基督教、天主教講不拜偶像,我就笑。我的學生中也有牧師、神父、修女,我
說你們沒有研究,你們的宗教強調“不拜偶像”、不迷信,這是佛教來的,萬法“緣起性空,性空緣起”,反對拜偶像。佛教真正的意義是一切唯心,“自求多福”四個字,只要自己改正自己,就改變了命運。這是在行為上配合佛學方面的講述。
在很短暫的時間裏,只能初步告訴大家這一點佛學的認識,至於對於生命的認識,詳細研究的話,那太多了。你們還有別的問題沒有?
答問解疑
學員甲:我想問一個關於佛法和生命的問題,中國禪宗的祖師都是非常有名的得道高僧,他們的修行有高低,在佛學的造詣肯定是不同的,但是從壽命來講,六祖活到七十多歲,五祖活八十多歲,神秀活九十多歲,怎麼去理解這件事?
懷師:我們剛才講了貪瞋癡慢疑嘛,你所提的問題一般人都要問的,但是你仔細想想,這個問題的內涵都在貪瞋癡慢疑。《金剛經》告訴我們怎麼見道、悟道呢?所謂“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不要拿壽命的長短,來比較他們道行的高低,這是比較性的。你的問題很有趣,但是沒有離開貪瞋癡慢疑的範圍。而且假設你這樣去研究佛法,不如自己修證多好啊!
學員乙:您對《易經》研究的也非常的深,但是從您公開的這些著述和您的講座來講,這些講得非常少,我想請教一下,為什麼對這個講得少?我們非常想聽聽您《易經》和道教這一方面的講座。
懷師:我對這三教的文化都是平等的,道教方面講的很多啊,我對道教講過出版的有《道家密宗與東方神秘學》、《禪與道概論》、《我說參同契》、《莊子諵譁》、《老子他說》還有《列子臆說》、《小言黃帝內經與生命科學》等,這些都是道家的啊,都是有關生命的,不曉得你有沒有看過?
學員乙:我看過,但是我感覺就是和您對佛學的著述相比,它佔的比重不是特別大。
懷師:對,當年講佛學多一點,這是看機緣的,沒有什麼哪一家特別重要就多講一點,不是這個意思。譬如說你們諸位來,談到有關於佛學方面,有時候也會講到別的,是這樣的。
學員丙:您說三個學問,一個是佛教,一個是佛學,一個是佛法,聽您的意思是說,一般人最好不要接觸佛學和佛法。我是這樣想的,一般人把佛教做為宗教的話,是不是會有一種迷信的心態在裏面?您對一般宗教有什麼期許?
懷師:你問我現在對於中國的佛教有什麼期許嗎?不但對於佛教,我對現在的五大宗教都很失望。記得是三十幾年前,我在天主教的輔仁大學教過書,我的學生有神父、牧師、修女、和尚、尼姑。我到了香港,他們幾大宗教聯合起來,要我講二十世紀的宗教,我對他們做了公開的演講。我的結論是,現在開始,所有的宗教要把門打開,把宗教的外衣脫掉,把內容公開的與大家討論研究,去掉宗教的形式,研究宗教的內涵,在二十一世紀人文社會才可以站得住。不然的話,五大宗教按目前的形式做法,我說只有八個字,“關門政策,自殺主義”,一定要失敗的。未來不是有誰會出來反對宗教,而是科技、科學文明的進步,宗教沒有跟科技文明配合起來研究,就統統有問題了。所以要把一切的宗教外衣都拋開,才有希望。
至於現在的宗教啊,在我看來都是很灰心的,現在不是宗教的問題,是整個社會對自己文化沒有信仰了,全體文化也包括宗教在內,這個比宗教問題還嚴重。現在大家活在這個時代很茫然,自己的文化教育都沒有信仰。我的看法是這樣,對不對不知道。
學員丁:您不是說不要去碰佛學嗎?但是一般人都沒有去接觸佛學……
某同學:這位先生是說,第一堂課的時候,老師說佛學和《易經》不要去碰,這不是說不要你碰,而是說這個學問很深很深,怕你鑽進去爬不出來,是這個意思。
學員丁:所以對我們一般人來說,對佛教要怎麼接觸,應接觸到什麼程度?
某同學:老師剛才不是講了十善業道嗎?先從十善業道改變自己的行為,就接觸了嘛,深入的慢慢再研究,先做到這個初步的。真做到了,是很了不起的。
懷師:大家先反省一下,這個十善業道的道理,已經夠用了,不要認為這個是空洞的理論。
學員戊:我們要如何修禪?
懷師:修禪必須要用功,修靜坐的功夫。靜坐的方法很多,我不曉得你學過佛法沒有?那麼你最好是念佛跟禪修配合為一的修持,這個方法最好了。再不然修安那般那,那要深入的研究才可以,所謂修行的方法有八萬四千法門,我覺得最簡單是採用禪淨雙修,念一句阿彌陀佛配合禪修,這個等一下請李老師幫忙他們一下。(李老師輔導學員靜坐並教授念佛方法)
(整理:馬宏達)
六、谈神通与特异功能
(二○○九年三月三十日,中国某人体科学学会)
南師:李先生,非常抱歉啊!你用了兩三天的時間專程跑來这里,很辛苦。今天,我先給你做個結論。
第一點,先講這六十多年來,日本人投降以後到現在,特異功能研究的大致發展經過。
第二點,講“神通”,現在叫做“特異功能”,它的道理與人類生命的關係。
第三點,你同大家,以後應該怎麼做,談談我個人的意見。
特異功能不特異
第一,我告訴你,神通這個事,以三千年人類文化發展來說,是東西方人類都喜歡追尋的。不但東方如此,西方也是,歐洲如德國、法國、英國,以及後來歐洲其他的小國家,再然後美國,包括相信上帝的西方白種人,也是同樣迷戀。這是人類,不管反對還是相信,與生俱來的成分裏都有的。
其實現在大家認為的特異功能,是個小事,只是神通的一小部分,一點都不“特異”。這個生命的功能,究竟是什麼東西?到現在沒有人搞清楚啊,我們中國人講的成仙或者成佛、得道了的人,他已經搞清楚了;沒有成仙、成佛以前,搞不清楚的,不管你學問多好,神通多廣大,也搞不清楚,因為成仙、成佛不是神通廣大,而是智慧的成就,智慧成就才搞得清楚。
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在中國來說,就是民國三十四年,西元一九四五年日本人投降,然後我們中國兩兄弟吵架,共產黨趕走了國民黨到台灣,我也經歷了;但我不是國民黨,我比國民黨還早到台灣。這時候天下大亂,特別是大陸,一反、二反、三反、幾面紅旗、大躍進、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紅衛兵……一連串下來。請問這個時候,這些諸佛菩薩、神仙、上帝到哪裏去了?觀音菩薩不是要救苦救難嗎?在中國來講,那麼多苦難,他們在哪裏啊?一個一個都去閉關,都同我一樣跑到台灣躲起來了?諸佛菩薩、神仙、上帝、四大天王、二十八宿,不是神通很大嗎?這個時候他們的神通在哪裏?四海沸騰,水深火熱啊!他們的塑像隨便被人家丟在茅厠裏、打碎,也都看不見?一切唯物,是不是呢?你說我也好,朱校長也好,你李先生也好,信不信?信啊。但這個時候怎麼沒有神通了呢?不值得信了吧!信還是不信?先保留問號在這裏。
都說救苦救難,尤其我們佛教唸,“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結果呢?唸了幾千年,到這個劫難當中,靈感也沒了,也不廣大了,救苦救不了,救難也救不了,諸佛菩薩的神通在哪裏?這不是個大問題嗎?這個問題我也不做結論,只向你提一下。剛才我提出來了三點,這一段所講的重點,等於開始寫文章的序言,先寫到這裏。
我們到了台灣以後,一九六○年到一九六七年,我在台灣第一個學生,比較起來我認為是我真正的學生,跟著我的,叫朱文光,他是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的農化博士,台灣人,可惜他先走了。他真是個科學家,無所不通,不但通西方科學,也通中國的陰陽、五行、八卦、天文、算命,無所不會。但是他在科學上碰到大問題的時候,反而問我,我就點他,這裏應該怎麼樣,那裏怎麼樣,他完全同意。
朱文光有一天告訴我,老師啊!你看這個資料。他拿來在台灣刊登的外國科學研究文章,講到美國有幾件特異功能事跡,文章寫得很吹牛,可是現在這些資料我找不到了,當時很輕視這些。資料上說,美國在西海岸,海陸空三軍在那裏做試驗,一個命令下來,開動,飛機飛起來,海軍軍艦發動開砲,陸軍開砲,這些特異功能的人拿手一揮,統統沒有用了,飛機動不了,海軍軍艦也開不了。我說有這樣一回事?文光啊,這一篇文章是假的。他說對啊!老師,我看也是假的。他相信絕對有神通,但認為這一件事是假的。
我說你再去查查,翻譯出來給我看。他聽話,查了回來說,老師啊!這個是蘇聯開始的,二次大戰結束,蘇聯開始研究情報,赫魯雪夫他們花了很多錢,找了好幾個蒙古黃教的喇嘛,還有好幾個中國的道家人士,花了很多年秘密研究,研究這個幹什麼?搜羅情報用,可以把人家敵人秘密的會議,乃至作戰的計劃、戰爭的命令發佈、哪裏出兵、怎麼打等等搜羅起來。我說有道理。他說蘇聯認為自己本事很大,都用道家、佛教密宗做出來的。美國知道了,也花了很多錢,趕快研究這個,在五角大厦美國國防部裏頭研究,兩方面都花了很多钱。
朱文光還告訴我,老師啊,這兩邊都是笨蛋,這個研究不出來的呀。我說是啊,那他們有沒有成果呢?他說有一個秘密資料——那個時候還沒有電腦,他到處查來的——據說美國五角大厦有三個人成功了,可以出陰神,打起坐來靈魂出竅。成功了以後,派一個人去拿蘇聯的情報,拿到了,回美國來翻開,情報的字都變了,而且那個人出神回來以後,三個月才能恢復過來。我說那還算什麼陰神出竅,一點功夫都沒有。他說是啊,靠不住。後來我曉得這些資料都是造的,所以美國人究竟到了月球沒有,要將來再求證。
這個階段以後,我還在台灣,還沒有到美國去,我們那個時候不能回大陸啊,這是大約三十年前了。李紹崑博士來台灣看我,他是湖南人,是位大學的大教授,在天主教入會做神父,拿美國的身份,可以回大陸,他也研究特異功能。我說你從哪裏來?他說從大陸來,華中某大學研究特異功能,有一班兒童,能夠用手指頭看東西。他對於這個特別有興趣,下次我找他來跟你碰面。我們佛教剃了光頭叫做出家,天主教進去做神父,不叫出家,叫“入會”。他現在有太太,大概已經出會了,還俗叫“出會”。
我說大陸也有研究嗎?他說某大學就有,從各地找來的幾十個特異功能人士、天才兒童。他問我的意見。我說神父啊!教授啊!可以旁觀,不要參與研究,搞不成的,糟蹋孩子。我說這些孩子沒有破身、沒有發生男女關係以前,還可以研究看看。就像你剛才講有個名稱叫“功能人”,我說這些孩子如果結了婚,破身以後就沒有“功能”用了。
當年抗戰以前在大陸,我有個好朋友叫王讚緒,是國民黨在四川最後的省長,他叫我大師兄。他告訴我:“大師兄!這個不稀奇,我在十八歲以前,生來就會,看到空中的天人走路,穿的各種與我們不同,不要閉眼睛,就是隨便看到。”我說真的嗎?“那還騙你,當然真的嘛,我也不搞這一套。”我問後來呢?“結婚那一天晚上起,一進了那個洞啊,這個就沒有了。”他講的很白,一進了那個洞啊,這個就沒有了。真的啊?“真的。”
還有好幾個人,當年我在四川時,有個居士講《金剛經》,佛法道理、打坐樣樣好,大家拜他為師。他當然很想我拜他為師,我雖然年紀輕,但是聲望很不錯,我也準備拜他為師。他為了堅定我的信心,有一天坐在那裏,手那麼一舉,這大拇指上一道乳白的光出來了,一個韋陀菩薩站在上面。我故意講:“韦陀菩薩啊,你哪裏請來的啊?”然後就坐下來喝茶。他問:“你不是要皈依我?”我說對不起,本來想皈依你,可是你這樣一來,我不皈依你了,是真的。你不是外道,也不是魔,你走岔路了,我說不談了。這是一個事情。
這裏講的是第一點,六十幾年來特異功能研究大致的發展經過。
是神通,還是神經
第二點講神通。
神通是古代時中國人的翻譯,從梵文翻過來。你要讀古書,尤其在孔子以前道家的書。先不講道教,道教是後來才有的。中國的傳統文化經典《管子》,裏面有四個字,“神其來舍”。打坐做功夫的人,到某一種程度,我現在沒有講佛,沒有講道,只講修養到某一程度,那個神會進來。不是說我們現在沒有神哦,人生來就有神,只是我們的神散在外面、散亂了。打坐做功夫修養好,神凝聚回來,叫“神其來舍”。這個身體是房子,神進來住在裏面,所以叫神仙。每一個人、每一個孩子生來都有精氣神,沒有經過修煉,神是向外散的,特異功能就是神向外散了。“神其來舍”,道家叫做結丹,也就是佛家的入定。
怎麼樣叫入定?怎麼叫結丹?講明白了,中國有四個字,“神凝氣聚”,神回來住在這裏不動,神跟氣凝結了。所以道書上講“重安爐鼎,再造乾坤”,在我們自己父母所生的這個生命,把氣脈修到變化,重新變化,現在講就是複製人,由自己生命再複製出來一個生命,不須要經過娘胎的,這個叫脫胎換骨。變神仙,重要的是靠修煉神跟氣兩個。我們普通說,你看起來很“神氣”,這是指普通人氣色很好,但神跟氣沒有凝結攏來。凝結攏來變成神了,把精氣都化了,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還丹了,就“重安爐鼎”。這才是中國所講生命的功能,有一套方法,有一套程序,有一套公式,大家搞不清楚。所以完整的說,男孩子沒有破身就是精不漏,女孩子月經還沒有來,性沒有衝動。到女孩子開始第一次月經來;男孩子十五六歲時有幾天,兩個乳房會發脹,就開始性欲衝動,經過這個就不行了,生命破了,要重新修煉過。
那麼普通人呢?在沒有修煉以前,我們這個生命的神都向外面跑,所以普通人就沒有神通。神通有五通:天眼通,能夠無所不見,不是這個肉眼哦,無關的,眼睛矇起來一樣看見,那是意識上有個眼睛,在佛家叫做“法處所攝色”。耳朵可以無所不聽,《封神榜》上天眼通叫千里眼,天耳通叫順風耳。鼻子通,舌頭通,這個大家都不知道。還有身通,身通叫神足通,道家精氣神煉好了,身體可以在空中走路。在空中走路成神仙了沒有?沒有,那叫做天仙;活了幾百歲,叫做地仙,都還沒有到神仙,在空中走路不
過是神足通,整個的身體通了。所以普通我們講神通,就是你說的不用肉眼看東西,不用耳朵可以聽,特別是千萬里以外的聲音都可以聽到;還有像台灣、香港有些人說有特異功能,給人家治病,“你在美國,什麼病啊?”電話約好時間,坐在這裏打坐,就把你病治好了,這個也有啊!這幾年很多人玩這個。我看到很多,心里都在笑,這一些都屬於小通靈裏頭的小五通,真的神通沒有的。
剛才講五通,還有他心通,你心裏想什麼?瓶子裏裝什麼?心裏一定知道,這也不是看到哦,是他心通的一種。宿命通,他就不知道了,我前生是什麼人?我再前生又是什麼?是男的、女的啊?怎麼變成現在這個我?這個叫宿命通。泰國、馬來西亞、印尼、緬甸、印度都有,現在也有,但很少。現在美國人講生命科學,正在研究追蹤這個。他們到印度去看一個小孩,他生來就講前生我是哪一家的、住在哪裏,譬如說我是這位老太太前生的先生,然後說有個東西放哪裏,真能把前生東西找出來。現在美國開始在研
究,錄下影像,我也看過這個錄影片。
前面講的神足通更少見了,你們學密宗的,看《密勒日巴傳》(又叫《木訥記》),最後講空,就在空中走路。那飛機票還要不要買了?照樣要買飛機票啊。
現在沒有真五通的人了。神通的原理道理,心理關係怎麼變化,我都可以給大家講出來。但我沒有神通啊,我是非常普通的一個人,一輩子愛亂吹牛的一個糟老頭子,我只是講這個學理給你聽。真神通不容易,沒有了。我活了九十多歲,道家佛家的朋友太多了,到我前面,我只好一笑,他那一些本事到我這裏也使不出來,也沒有用了。以前我住在香港,有好多特異功能的人到我前面來。我說在這裏做表演啊。搞了半天,他說“你這裏磁場不同”,我只好笑了,因為我什麼都沒有,什麼都沒有,碰到空的地方,什麼本事都玩不出來。你喜歡他就玩得出來,格老子不喜歡,看你這一套我還不如睡覺,也不管你,也不理你,他就沒有辦法。這些所謂神通沒有一個是真的。
那麼有許多是依通,靠畫符或者唸咒,或者一種特別的功夫,心念特別動一下會起作用,這屬於依通。修通,打坐做功夫出來的,現在也不多。此外你說北方什麼特異功能,我不講名字,有的是妖通,是另外有一個生命妖怪附在他身上,你看《楞嚴經》五十種陰魔裏頭,就有一種是鬼通。依通、妖通、鬼通都是靠另外一個生命,換句話說這類的人,拿醫學檢查,必定百分之百是精神分裂,不正常,腦神經的問題。
好了,這個給你介紹完了。我們有幾個好朋友,也有外國特異功能人士,大概八月间,會帶腦電波儀器到這裏來,他們也測驗了很多喇嘛,還寫了腦科的書寄給我看。我還有個老朋友,都七十多了,他叫我老師,他是真正的西醫,腦科的世界權威,過兩天也要來,他編譯的,研究打坐修行關係,寄來給我看,我笑一笑擺在旁邊,不承認。我說你們找來幾個會打坐的,就叫做有禪了嗎?禪包括四禪八定,他到哪一禪、哪一定的功夫你都不知道;會打坐的就找來測驗,說這個腦電波與這個打坐人的關係如何如何,這樣就叫做禪?我說那是狗屁,腦電波測驗睡覺的人、做夢的人,與醒著的人都不同的呀。我說你腦科專家,把一歲到一百歲的人,每一年、每一個月做個測驗,你再拿資料給我看。不是這個樣子的呀,你這些不是科學。在我的觀念,你們根本不懂科學,這個人在情緒激動的時候腦電波不同,在情緒安定的時候不同,感冒的時候腦電波不同,不感冒又不同,抽煙的時候不同,喝酒的時候不同,你做過這個研究嗎?你沒有這些資料,叫什麼科學啊。要我來罵人很容易,因為我平生無長處,罵人為快樂。我說你們這個資
料我根本不承認,你們拿這一套的理論基礎來看病,一定是錯誤的,這就是邏輯上以偏概全的錯誤,知道了一點點就認為整個是這樣。所以第二點跟你談神通的道理。
神通無用,價值有限
第三點,將來怎麼走?你這個堅持下去是對的,但是不要那麼固執。我知道你,也支援你,可以做有限的研究,用現在的這些方法來測驗研究都是“有限公司”,有限的!我是故意借用法律名稱,法令規定公司有有限責任、有無限責任。我的口音,你聽懂嗎?是有限的。
你剛才說的,把藥片從瓶子裏拿出來,這個不叫搬運法,勉強叫小搬運還可以。搬運法,大搬運是用鬼靈的,拿到剛死的人的八字,還年輕,有年齡限制的,用他的八字唸符咒,不准他的靈魂投生,讓他跟在旁邊,硬是搬運,可以幫你搬桌子、搬東西耶,那個叫搬運法,有它的修法的。
至於神通就不是這個鬼的搬運了,那是神而通之,前面講過,要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神煉到身外有身,這個肉體以外,自己複製、製造了一個生命,這是神通了。佛家過去笑道家的人,“只修命不修性,此是修行第一病”,在身體上修氣,練習呼吸,氣脈打通,有特異功能,手裏會舉起什麼東西,這個指頭一指,瓶子就破了,房子也破了,但這都是只修命、修身體,不修性,沒有明心見性。而道家的人笑佛家的人,反過來講,“只修祖性不修丹,萬劫陰靈難入聖”,你打坐、唸佛,修六妙門,這些只修祖性,求明心見性,不修丹,沒有鍛煉這個身體,做不到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永遠也不會成功。兩方面互相批評。其實要性跟命都修,身體複製出來另外一個身體,又明心見性,才叫做仙佛,才叫神通。
道家說陰神陽神,這裏再講一個故事給你們聽。你們山西那邊,宋代,有一個和尚跟一個道士(張紫陽真人),兩個人是好朋友。道士曉得和尚有功夫,明心見性了,但是陽神沒有修好,只有陰神。兩個人約好,如李白的詩說的,“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揚州的瓊花開了,老兄,我們兩個明天中午在揚州玄妙觀看瓊花,好不好?”兩個人比功夫。第二天兩個人各打各的坐,都到了揚州的玄妙觀,看了瓊花。兩個人碰面談話了,“我們回去吧!可是回去要留一點紀念,我們各摘一朵瓊花帶回去。”到了下午兩個人都出定了,這個道士就問,花呢?這個和尚回答,沒有。其實他也摘了,可是他是陰神,摘了卻拿不出來。他問道士,你真有嗎?“花在這裏”,道士從袖子裏拿出花來,他這是陽神,有形有相。
現在這種事情拚命的研究,研究完了,你以為拿到世界上有用嗎?幫助人幹政治,幫人天下太平,做得到嗎?永遠做不到!譬如該有地震的時候,你手一指,把地震止得了嗎?這個劫數來了,有大瘟疫來的時候,吹一口氣讓瘟疫不生,做得到嗎?所以我常常告訴學佛學道的人,你看西方三聖,阿彌陀佛是主體,右邊是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左邊這個菩薩叫什麼?叫大勢至菩薩,那個大勢一來,所有神通都靠不住,都沒有用。像你的老太爺(醫生)了不起,如果在,我一定給他磕三個頭,你的老太爺很有修持,至少是陰靈入聖,陰神成功了,真了不起。但是人的生死一到來,你說你叫老太爺不死,做得到嗎?大勢至菩薩來啊,神通無用,所以我講神通無用論。
但是做生命科學的研究,是有價值的,所以我回過來還是說支持你,但是不要那麼固執了,真神通很難。神通是生命功能的一種,是值得研究的事,是一個科學的問題。
如果要真懂這個,要研究佛學裏的法相唯識學,我這裏是只此一家,別無分號,但是我還沒有講,還沒有對象,等正式要來聽的時候,準備半年一年講這個,把法相唯識學配合禪密的修煉,才講。現在西方,美國新興兩門最新的科學,一個認知科學,一個生命科學。要懂認知科學,一定要懂中國真正的法相唯識,以及道家密宗氣脈之學才可以。現在美國在學術科學上刚開始萌芽,他們所講的生命科學,走到心理學路子上,是以唯物觀點做基礎,是從現有心態現象去做分析、研究,是表層的,並非究竟,不是真懂。
這個我們要做,所以我說支持你,少數人研究。這個到底是少數人的事,你希望國家正式研究,這不行。我講過,要害美國很簡單,叫美國六、七億人口通通學打坐,三年就癱瘓了。要是中國十三億人口都學特異功能,這個国家完蛋了。所以我說不要迷信特異功能,這是少数人的事。你是作官的就知道,假使你整個山西的人,全體都搞這個,那完了。政治有政治的哲學,有政治的道德,這個特異功能有它的道理,對生命科學的發展,做醫學的貢獻,做衛生的貢獻,做特殊的研究,還是有好處的。
現在有人說是偽科學,亂講,哪裏有偽的啊,科學本來就是假的,哪個科學是真的啊?科學所知的都是偏見,不是全面,真假誰能夠確定啊?說中國傳統的老的東西是偽科學,自己新的東西到了明天又給人家推翻了。牛頓發現了地心引力,愛因斯坦一推翻他,他就完了,但是最後還是被承認。以前我們都吃阿斯匹林,後來醫學界說阿斯匹林有毒啊,怎麼怎麼不好,現在回過來拚命捧阿斯匹林。唉,科學家你都不要信,就是這麼一回事。我支持你,但是不要希望普及,做不到的,這個不是普及的學問,是一種特殊的學問,對大科學的研究有幫助,對一般不懂科學的沒有幫助;對大醫師有幫助,對一般小醫師,西醫中醫,沒有幫助,他不懂。就是這麼一回事。
神通扭不過大勢至
朱校長:剛才老師說的特異功能確實存在,對人體科學就是個貢獻,不要想用特異功能去做國家的大事,那是不行的。
南師:我告訴你,特異功能、神通,人家問我真的、假的?我說小事情包你靈,大事情是保險你不靈,就這麼一個東西,我從小玩起的啊。當然現在沒有真有神通的人,有神通的人你問他十年以後的中國是怎樣,他敢講嗎?他真有神通才不講咧,為什不講呢?四個字,“眾生共業”,就是道家講不能洩露天機,該死的就該死,該還賬的就要還賬,三世因果,他不能講的。所以中國寫預言,都寫一些詩啊,詞啊,過後一看都對。我講算命的神通給你聽,你就懂了。你回去擺個桌子,在街上給人家算命。“來,給你算個命二十塊”。他如果肯坐下來,你說,“你最近心裏有煩惱”,這一句話一定對,他不煩惱就不坐下了,“心思不定,看相算命”嘛。算命的人告訴你,先算你父母。“我父母怎麼樣”?“父在母先亡”,這句話,你說母親先走,還是父親先走?你看這五個字,怎麼說都靈。很多神通都是這樣,很多預言也是這樣,過後一看都靈,廟子上很多籤詩是這樣。所以我跟人家說,你修個廟子,我幫你做籤詩,包你靈,你隨便寫一句詩,“春暖花開人去也”,他倒楣了也靈,賺了錢也靈,就是這樣一個事,所以這個東西很難講。
我沒有潑你冷水啊,你把我當成潑冷水就糟了。這個事情值得研究,剛才朱校長講了,非常值得研究,但不要希望擴大,不可能的,也不能夠在世俗上面做實用,乃至於治病也不可能,治病只是偶然有效。我在台灣的時候給醫學界講過話,在陽明醫學院,政府創辦的,當時是孫中山的外孫做校長,他是留學德國的西醫。我上來就痛快批評了西醫,也批評了中醫。然後我講,你們西醫不要反對中醫,都講人家不科學、迷信,你們沒有研究過嘛,什麼叫做迷信?不懂的事亂下斷語,本身已經犯了一個錯誤,就叫迷
信,不知道的事情你亂去批評就是迷信。中醫呢,也不要輕視西醫。中國人有兩句話,“藥能醫假病,酒不解真愁”,真的愁喝酒沒有用的;“藥能醫假病”,世界上不管中醫西醫,那個不死的病你們都醫得好,到了真死的時候,誰都沒有辦法,你不要認為誰了不起,神通、特異功能也救不了死亡的。
朱校長:老師的意思,一個是那些神通是小神通,地震要發生是大勢至,一個國家社會的事情,不管你怎麼樣,這是更大勢的作用,命到了,你再厲害也醫不好。所以小神通可以發現人體的科學,但不要想用小神通扭轉大勢至。
李先生:我基本上聽懂了。
南師:我們年輕的時候比你還熱情。日本人準備要打我們的階段,政府還沒有撤退去重慶,我倒早半年就去了四川,為什麼?我也同你一樣從練武功開始,我到四川是想學劍仙,兩手一指,一道金光出來把日本的元首、皇帝的頭就砍下來,不要打仗了,一樣的迷信,是為了這目的到四川的。所以我到重慶,住了四個月以後,整個南京政府才撤退到重慶。老朋友都說我有先見之明,我有屁的先見之明啊,是迷信來的,想學神仙啊,四川人講仙佛很多。那上當了沒有?一點都沒有上當,仙佛真有。有一首詩很好,我常常告訴人家,這一首詩是明朝的,我們從小拿毛筆描紅。描紅你聽懂嗎?我們小的時候寫毛筆字,老師用一張紅筆寫好的字,鋪在那裏,我們把紙放在上面描。
三十三天天重天 白雲裹面出神仙
神仙本是凡人做 只怕凡人心不堅
這一首詩,我們從小受這個教育來的。特異功能、神通真有的,絕對不假。你研究神通兩個字,是神而通之。現在用的不是神,是想拿肉體來通,變成肉通了,那不是多吃幾塊肉就通了嗎?
再講一遍,所有特異功能離不開腦的神經作用。真的神通,就不靠這個腦了,這裏頭科學就很深了。腦的神經有十二對,最重要了。十二對就有二十四條線,腦神經向外的,就是等於我們科學的這個雷達,接收一切,跟外面溝通。眼神經的雷達在後面,叫視覺神經。瞎子能不能看到東西?能夠看。瞎子能不能看到亮光?能夠看。大家以為瞎子看不見,那是我們的觀念,他看的是前面黑黑洞洞的,黑的,或者其他顏色,我們叫它黑的,它是有色相、有境界的。就像夢中能看見,不是靠這個眼睛,是視覺神經的影像。你剛才講孩子看到東西,是那個影像刺激了視覺神經發起,後面還有一個發動力的,這個發動力是意識,那個意識不在十二對腦神經裏頭的。
李先生:在哪裏?
南師:在內、外、虛空,通的。所以這個科學很深,那個很難測驗出來,不是測驗得到的。耳朵的聽覺也是一樣,所以所有這一些特異功能,離不開這十二對腦神經的作用。譬如睡熟、徹底休息了,意識不起作用,就不知道了。
那麼打坐修練,功夫做得好。會出陽神,同腦的神經關係是非常密切。靈魂同生命功能在腦。譬如現在重病瀕死,最後已經沒有藥了,家屬有錢叫他不死,插了管子,上氧氣,使腦細胞不死。本來是醫生想救這個人,不曉得用什麼方法、哪一種藥,所以先把氧氣插著,其實已經死了百分之九十了,一插管以後,有時候可以多少年不死,但身體都爛了,很殘忍。
李先生:那麼耳朵呢?
南師:十二對神經,眼、耳、鼻,這三個有相關的神經路線,這樣連結一起的。所以密宗有時候用手印,這個手印就代表哪個神經的關係,是這樣一個東西。那麼耳朵也同眼神經、鼻神經,同呼吸神經連帶的,而且通這裏,淋巴腺,淋巴腺是非常重要的。
李先生:我的閨女十五歲以前經常問我一件事,她說爸爸你實在的告訴我,世界上有沒有鬼。我不敢告訴她有,但也不能告訴她沒有。就問她怎麼回事。她說她經常聽到聲音,而這個聲音大家都聽不到,只有她能聽到,就好像人睡覺時輕度呼吸的那個聲音,她問我那個是不是鬼啊?我說爸爸解釋不了,你還小,以後再說。
南師:有講話沒有?
李先生:沒有。
南師:只聽到呼吸聲音,那個還不是鬼,鬼有聲音的。聽到呼吸,這是聽到電流,不是我們這個電。電有在流動,虛空本來有電嘛,這個虛空,我們坐在電裏,那電跟水氣、跟濕度摩擦起來就會有聲音,打坐的人也聽得见。
李先生:還有一個事。我一個親戚的小孩十七歲了,上高一吧!說是被鬼跟上,不知道你們叫附體還是什麼?死了的人經常就跟上他,他說話的聲音、動作,什麼事都知道。我這個外甥學習挺好,卻被這個鬼跟上了,給醫院看也查不出來,說沒病。但是這個小孩不吃飯,經常鬧,鬼拿刀子要殺他,他就拿東西來鬥,非常兇的,沒辦法,醫生看不了。鬧了兩個月了,就請我們當地有一種神婆子來看他,但是她怎麼看也看不好。可是小孩子要上學啊,有一天找到我了,我就去了。這個小孩平常非常禮貌,跟我非常友好,結果那天一看見我,嚇得哆嗦得站不住了。家人說沒關係啊,這是你姑父啊,你怎麼這樣呢?他哆嗦得不行,就把他扶到床上,在床上也是直打哆嗦。後來我看他挺可憐,突然想起我學過一種法門,我就手結那個手印,然後就唸了一句這個咒語。我也沒辦法了,你說我有什麼辦法?我就結印,就站在那裏,它結印還要求蓋著黃布,把手印蓋上,我就一邊唸這個咒語。耶!我才唸完一遍,也沒有加護身印,那個小孩就爬起來了,說姑父你什麼時候來了?神志非常明白,一下子就好了,什麼事都沒有了,非常好。原本兩個多月都幾乎沒吃飯,這個時候全家皆大歡喜啊,再也沒有病了,我非常奇怪。後來三四個月,他說他經常出汗,一到晚上就特別害怕。我也沒辦法,又去看他,我說有一個咒很簡單,就教了一個小咒語,六字大明咒。我說你打坐半個小時,念這個咒,你相信就做,我在這裏等著你。那個小孩就坐啊,他也沒錶,半個小時他自己就下座了,下座了以後他滿面紅光。我說你什麼慼覺?他說就是五顏六色的一個光圈整個罩著我,非常舒服。我說你在學校不方便坐,就等同學們睡了覺,關了燈,你偷偷的坐在那兒,唸上十分鐘行不行?他說行。再過了半年我找到他,我說你現在害怕不害怕?不害怕了。我說你唸了多久,現在還唸不唸?他說早就不唸了,唸了三天就好了,好了就不唸了。我也沒有什麼瞭解,不敢指導別人。他說就唸了三天,一天唸二十多分鐘,這又是怎麼回事?
南師:這是真的呀,是他力的加持啊。仙、佛、鬼神等等,這個世界上有自力,有他力,在宇宙是一體二元化的。
李先生:說到這個,我再請教您一件事,我們省裡召開了一個論壇,題目是佛法與科學,也請我去參加了。有一個北方大學的教授,學科學的,也在會上。我們在小組討論的時候,我問了他一個問題,我說你的講座我看了,關於佛學這一塊,我問你一個問題,有鬼沒有鬼?他說你是個政治委員,你怎麼問這個迷信話呢?我聽了非常遺憾,你是一個科學教授,你認為沒有鬼的話,六道輪迴哪裏來的?是不是?你連這個問題都不能回答,你說我能開這個會嗎?他跟我說沒有鬼。他說了這個,我就退出會場,我說我不參加了。所以我也坦白的說,對這個佛學,我不感興趣。我今天對這個佛法修煉、佛教,我有我的看法,就想修煉就好了,哪一種方法能修煉?
南師:我問你,有仙佛鬼神沒有?
李先生:我認為應該有。
南師:那佛學也是有,不要不信,要求證。 (整理:牟煉)
七、谈“照明三昧”
(二○一一年十一月十七日,苏州明善盲人博爱演艺队及中医朋友等)
今天,我聽了蘇州來的,失明的這些同胞兄弟姐妹們一番講話,看了他們的修養、表現,非常感動。我當時忽然動念,很想貢獻他們一點生命功能的意見。關於這方面,我對自己身邊這些同學都沒有講過。那麼,跟他們講,也許不會相信。但是我在情感上,很想為大家做點貢獻。這個貢獻,還不止對他們蘇州來的失明的諸位同胞兄弟姐妹們,擴大的話,是對全人類的失明的醫學做一個貢獻。所以我叫呂先生他們也注意,要醫生們來參與聽一下。
講起來話很長,失明的朋友們聽我的口音,或者聽我引用古書上的文字,如果聽不懂的,你們其他的人要幫忙他們。
引言
首先介紹我自己,我今年九十四歲了。
你們眼睛看不見,一般社會上叫“盲人”;我現在不講這兩個字,只講“失明”,失去了光明的朋友,這一點希望注意。什麼盲人啊、瞎子啊,是普通一般老百姓的俗語。
眼睛看到光明是很重要的,不但我們人類,一般的生物大部份都有眼睛,都喜歡看到光明,生命的活動才充實。但是大家要注意,世界上有更多的生命,同我們大家一樣都是生命,都活在這個世界上,它們並不需要眼睛看,並不像我們需要有白晝的光明,但是活得也蠻好。這個生命的功能,自己要深入明白。
我今天要說的,請大家注意,尤其跟在我旁邊一班男女老幼的同學們,自己做修養功夫的,更要特別注意。
譬如我的眼睛,現在也快要同他們一樣失明了。我的眼睛在十三、十四歲時已經有點近視,因為我喜歡看書,也喜歡亂玩。但是當我發現的時候,自己就練習,把它挽救回來。所以現在看到小孩、年輕的同學,給我寫信寫小字的,我就非常擔心,告訴他們要寫大字。凡是近視、眼睛視力不好的人,天生就愛寫小字,這是很不對的,這裏是順便提到。
所以幾十年前我在臺灣的時候曾建議教育部,告訴出版界的人,你們做點好事吧,出版的書,字要印大一點,後來他們有些人也採用我的意見。外文英文喜歡排列小字,那個不同,因為是橫排的字,另有一個道理。我說中文出版的書,尤其是小說,或者孩子們的書,不要小於四號字,五號字就千萬不要印,太小了。還有所有出版的書,紙張顏色不要太白,要暗淡一點,乃至帶一點米黃色,對眼睛比較好。
像我們這一代,從六歲就開始讀書,那個時候沒有電燈,我是在青油燈下面看書的,就是用炒菜的菜油,加上兩三根燈草。我一輩子看書用眼睛很多,尤其是在峨嵋山那三年,閱讀《大藏經》等萬卷書,也是在這個燈草的油燈下看的,燈光暗,紙張不會太亮,保護了眼睛。所以我的眼睛一輩子很對得起我。
剛才跟大家報告過我的歲數。前年我到香港去,忽然發現眼睛有問題了。我想,我的眼睛為我晝夜工作,用了九十多年,我很對不起它。我是準備失明,所以也很放心,沒有在意它。
下面這一句話,大家注意啊!我對呂先生那邊的醫生說,人類任何的病,只有三分;但心裏恐懼、害怕、失望,這種心理作用,把自己的病加重了七分,千萬要注意。我的一生,比如大家說我精神很好,老實講,就說走路吧,我要是正式跟你們比走路,你們年輕的還跟不上;乃至我可以幾天不吃飯,也活得好好的。這裏還有一位朋友——登教授,他是國際上有名的設計師,現在在這裏半個月只吃一餐飯,當然平常零碎也吃一點點,喝點啤酒咖啡啊什麼的。所以不要被自己心理的憂思、害怕什麼威脅住了,我們生命有特別的功能,這些先講在前面。
尤其是失明的朋友,我先長話短說,貢獻你們一個意見,你們聽了以後,也許會引發自己特殊的功能。
絕利一源 用師十倍
講中國文化,其中太多內涵,在中國諸子百家中有一本書《太公陰符經》,一般人是不大讀的。像我年輕時出來,學軍事,同時又喜歡研究中國上古的兵書,讀到《陰符經》裏頭這兩句重要的話:“絕利一源,用師十倍”。我對失明的朋友再報告一下,“絕”是斷絕的絕;“利”,利益的利;“一”,一二三四的一;“源”,三點水,流水的源頭;“用”,作用的用;“師”,老師的師,這個師在古代就是帶兵團的,是古代帶萬人以上的軍隊。
“絕利一源,用師十倍”,這一句話非常深刻。比如一個人做生意、做任何事業,都很貪的,樣樣利益都想貪圖。其實人不要太貪。譬如我們坐在圓桌子上,前面擺的都是好吃的東西,你統統吃嗎?會把你吃傷了、吃出病來,你只好放棄其它的,只吃需要的一樣,這叫絕利一源。乃至連需要吃的也放棄了,你在別方面所得到的就更多。
用到生命科學、醫學上講,我們病了,為什麼要開刀呢?譬如說癌症,開了刀拿掉,就是絕利一源;譬如手壞了,切掉一隻手;腿壞了,切掉一條腿,能活得更長、更好。注意“絕利一源,用師十倍”,這句話的意義。
我剛才不是隨便講的,我這兩三年早就準備失明了,可是因為我這種心境,加上自己修行、打坐、修養,現在反倒漸漸好轉了。前兩天還有在我身邊的同學說,老師啊!我有信心你的眼睛一定會好。我就笑,我說很有可能,我自己現在也覺得好一點了。
當然這個裏頭內容很多。所以說,我們眼目失明了,這有什麼稀奇!記住,眼睛不好,失明了,耳朵更靈光,其他的感覺方面更加強,要發現自己生命的功能,有那麼多用處。生命的功能,也是“絕利一源,用師十倍”。譬如今天我看到,你們諸位失明的朋友們,唱歌的歌聲暸亮,身體動作都很好,忘記了眼睛看不見。這是第一點。
在黑暗的光明中
第二點,我們也知道,物理世界自然的光,一般是白天有太陽的光明,夜晚有月亮的光明。但是到了北極,半年沒有太陽,是夜裏,另外半年是白天,偶然還有極光,那裏的人也活得好好的。挪威有些朋友來,我說你們黑夜那半年幹些什麼?嘿,我們半年就是吃啊喝啊,然後兩個夫妻在一起,都是黑夜嘛,所以都是吃得胖胖的,個子大大的。
因此,我們活在這個地球上,生下來就受騙了,把太陽的光、月亮的光,當作必須靠它生活。加上科學的發明,點油燈、點蠟燭,用火光來代替,乃至現在用發電的燈光來代替。我們知道,沒有太陽、月亮的光明,我們還有一半活在黑暗的夜裏。夜裏的大家,像失明的朋友一樣看不見,因為黑暗。但你搞錯了,那不是黑暗,黑暗也是光。光是沒有形象的,白天太陽光、晚上月亮光、電燈照的光,都只是光的色,不是光。夜裏那個黑暗,包括失明朋友看到的那個黑暗,並不是沒有光哦,叫做黑光,這個黑暗的黑色,它也是光的色哦!就像青黃赤白等光色一樣,青黃赤白是色,不是光,後面的這個才是光,黑暗的後面也是光。這一片光,是我們生命最初接觸的功能。
中國文化幾千年以前就知道,天地本來分陰陽,後來西洋人在十六世紀以後,科學發明才知道這個道理,但我們老祖宗五千年以前就知道了,天地本來分陰陽。我們的生命,一半活在白天,被這個亮光騙走,另一半活在黑暗,自己偷懶睡眠睡去了。所以人生很可憐,活一百歲,實際上只活了五十年,五十年睡眠睡去了;還有三餐吃飯,加上大小便,把五十年又切去了三十年,剩下二十年:再扣除小時候七、八歲以前不懂事,老了又動不了,所以百年的人生,真正只活這麼短暫的幾年,自己卻被生命功能騙了。
那麼,我們回轉來講,尤其我們人類,也同一般生物、動物一樣,無論空中飛的、陸地上跑的,都是喜歡白天的光明。學過生物學、自然科學的人懂得,夜裏活動的生命,比我們人類多很多倍,牠們不喜歡光明,喜歡在黑暗中生活。這要注意,水裏游的又是另外一件事。
所以,我過去給大學生上哲學課時說,人類自稱“萬物之靈”是吹牛的。我們人類是世界上萬物裏頭最壞蛋的,什麼生命都吃,人家很少吃我們。河裏的游魚犯了什麼罪啊,刮了鱗還要加上蔥花。我們萬物之靈是自吹自慢的,自己還搞不清楚。
不說遠了,講回來,黑暗與光明。所謂光,不是亮與黑暗的差別,實際上,我們白天活在亮光裏頭,有不同的光色。拿佛學來講,我們活在光色裏頭。我們不要把失明,把看不見白天的光明的習慣,認為是盲。我剛才向大家報告過,我這兩三年隨時準備看不見。實際上,同學們跟著我都知道,我厭惡亮光,每到明亮的地方,他們看到我來了,馬上把燈關小,有一點點陰暗,乃至關到全黑,我看得更清楚。
所以說,失明的朋友們,你們也看到光,你們現在不是活在黑暗中,還是活在光明中。不過呢,大家習慣上被光色騙走了,以為看不見白天的光明就是看不到光。把有形的光明的習慣觀念丟掉,因此你的聽覺、感覺能力,各方面發展得更快。這一點要注意的。
把握認識黑暗這一片光,也是我們全體的生命,不要給肉體騙住了,肉體的機能要死亡的,老了就會死,死了就沒有身體了。光,是不生不死的,是永恆的。所以佛教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梵文,實際內涵是無量壽光。梵文,阿,就是無量無邊,非常偉大永恆的存在;彌,是無量無邊的生命,永恆存在這個生命是光;陀,就是光明。世界上萬物都有生死,都變去了;光沒有變過,永恆存在。佛,是覺悟,自己要覺悟自性的生命。阿彌陀佛也就是無量壽光佛。
所以失明的朋友,忘記了身體,活在這個無量壽光中,不要被光明騙去了,更不要自己憂慮。認為我是盲人什麼也看不見,你們可以返回到生命的功能,這樣很了不起。
照明三昧——生命的功能
再進一步呢,告訴大家。我說過,我們自己同學們,你們修行很多年,打起坐來閉著眼睛什麼都不看,實際上你們都在看,對不對啊?(同學回答:對!)打起坐來,眼睛前面有很多光影,實際上半盲,沒有看東西嘛!雖然沒有看東西,而前面有沒有東西啊?有很多境像都看到,乃至看到山、看到水,對不對?(同學回答:對!)有些還看到菩薩,看到草木,還有些朋友坐得好,完全忘記了眼睛,看到整個的世界,有沒有?多少有點經驗吧?(同學回答:是。)
好,這個生命功能,叫做“照明三昧”。注意,照明的功能,照相的照,光明的明。就是利用黑暗,包括你們失明的朋友,雖然看到前面黑暗,但黑看中间有影像。我這幾個宇,大家聽清楚沒有?蘇州的明友聽懂我的口音麼?(回答:聽懂。)黑暗的當中有各種影像。你看見沒有?看見的,不過你不承認,因為你被光色騙了。那些影像是什麼?很神奇的。
所以學佛修道、做工夫的人,有個名稱叫“天眼通”,不用肉眼,可以看到三干大干世界的影像。這個叫天眼,天然有一隻眼睛。譬如當嬰兒的時候,生下來眼睛閉著在吃奶。你說那個嬰兒眼睛半開半閉的,看到沒有?有時候健康的嬰兒,還在笑呢,一邊吃奶、一邊笑、一邊臉上有表情。他等於我們沒有用眼,閉上眼睛,在夢中玩,看到的世界非常大,玩啊講話啊,所以臉上有這個表情。
在看不見的黑暗當中,你們天天都在看見嘛。換句話說,失明的人,睡
一天一夜,等於我們睡一夜,他白天也可以在睡眠。在黑暗中能看到,這個
發起的生命功能,是天眼通一部分的作用。這個“照明功能”,是我們生命
下意識就有的功能。假設自己耳朵聾了,就不需要這個耳朵,我內聽聲音,
還是有聲音,這個也是生命的功能。
這一點,大家靜下來體會,我貢獻給失明的朋友們,忘記了身體,忘記
了腦的觀念,忘記了一切醫學的理論。
現代醫學科技進步,已到了二十一世紀,我最近常常告訴大家,現代人
有個最迷信的東西,比任何宗教還迷信的,就是迷信科學。什麼叫科學?科
學是沒有定論的東西。今天發現的真理,到明天發現新的,就又推翻了原來
的,它是個未定數。科學的前途很遠,你不要光聽現代醫學、科學,我講的
也是科學,是生命的科學,而且是以我的經驗告訴你們。例如我,眼睛好像
看不見了,自己還把它挽回一點,好像好一點,也許明天我也失明看不見;
可是我告訴你,看不見沒關係,一樣的走路,更輕鬆了。
有個例子,這個例子牽涉到宗教。說佛教裏頭有一位大阿羅漢,是釋迦
牟尼佛的弟子阿那律陀,他失明了,佛叫他不要怕,由黑暗裏頭發現自己有
個功能看到一切,因此他得了天眼通。他為什麼失明呢?因為他喜歡偷懶睡
覺,有一天他的老師釋迦牟尼佛呵斥他,怎麼不用功,那麼偷懶。他就慚愧
哭泣,晝夜用功,一下子用功過頭,把眼睛弄瞎了。佛很憐憫他,你怎麼這
樣搞呢?他說你罵我,我就用功嘛,晝夜不睡覺,所以失明了。那看不見怎
麼辦呢?釋迦牟尼佛就教他在黑暗裏頭,發現自性光明,發現另外一個生命
功能,他就得了天眼通。但是得了這個天眼通以後,他的肉眼好起來沒有?
沒有,肉眼還是看不見。有一天,他的衣服破了,他拿了針線在那裏叫喚,
哪位師兄弟、哪位同學能幫忙我穿線啊?這些同學在打坐或做學問,沒有注
意他。他的老師釋迦牟尼佛聽到了,自己趕快下來,過去幫他把針線穿好。
他就問,是哪位同學幫了我,謝謝你。釋迦牟尼佛說,是我。他嚇了一跳,
說世尊啊!你怎麼親自來幫我穿線呢?佛回答說,同學們沒有聽見,都在用
功,我在修功德、做好事,幫忙失明的人,有什麼不對呢?他說,佛啊,你
還要修功德嗎?佛說,做好事、修功德是沒有休止的,任何地位,任何立場,都要去幫助別人、做好事。
我今天看了蘇州來的失明的兄弟姐妹們,那麼努力,我非常受感動,把
我的經驗貢獻給你們。不要認為我有天眼通,我不過有一點不同而已,所以
把我的經驗告訴你,不要被白天的光色把自己騙了,我們這個生命裏頭的功
能,發出來是很偉大的。當你們有特別發明、發現的時候,來!我拜你為師。
先講到這裏,再看看學醫的同學們,呂先生這裏有幾位醫師吧?發表一
些高見,或者有什麼問題可以提出來。
對話與答問
呂先生:老師,我請問一下。
南師:這位呂先生是做醫學方面的工作的。
呂先生:按照西醫的說法,眼睛,就是由眼神經,通過腦神經,然後通過品狀體折射,產生光明。如果一旦沒有了光明,老師講的這個“照明三昧”,它發起的根在什麼地方呢?是生命這個本體的光透出來了,還是另外有一個照明三昧的根子發出來的呢?
南師:你問得好。不過你一個問題裏頭,有兩層邏輯觀念。第一層,你
剛才引用我們現代醫學講的,眼睛通過視覺神經看見,對不對?視覺神經在後腦部位,與中醫所說的風池、風府穴這裏有密切關聯。所以年輕同學們,做功課多了,我叫他們眼睛閉著,轉一轉,趕快按摩後腦。
通過眼神經看到外面照明,不是光明來照眼睛,或眼睛去找光明;也不是黑暗來找眼球,是視覺神經去接觸黑暗。這是第一個邏輯,第一個問題。
眼睛好的時候,要保護眼睛,要注意後腦視覺神經。視覺神經和聽覺神經是連著的,跟鼻子的嗅覺神經也連著,下來呢,跟喉嚨的神經,咽喉連著。我們普通叫喉嚨,古人有稱為“左咽右喉”,咽是食管,喉是氣管,其實就是前喉後咽。那麼,這個視覺、聽覺、嗅覺神經,這個系統,等於我們現在用收外太空或外國資訊的雷達,我們的腦部神經,有十二對二十四條,就是像雷達一樣,向外接收資訊。
所以我們這個生命,眼睛看東西,對於我們來說,偉大不偉大?一般都覺得偉大,偉大個屁!眼睛看東西,只看到前面和斜角左右兩邊,四分之一這麼多。鼻子、嘴巴更差,只管接觸到的。最厲害的是聽覺,上下左右十方的聲音,都聽得見,所以聲音也是修行中的重要法門。
第二個邏輯問題,你問的是照明三昧。你的問題是,沒有眼睛、看不到光明,或者閉起眼睛來,忘記肉眼看到的光明,這樣要怎麼發起照明三昧?天眼怎麼發起呢?照明三昧不是神經系統,是意識境界、心的境界。這個意識境界,譬如我們會做夢,對不對?請問失明的朋友,有沒有做夢?(回答:有!)你夢中還是會看到東西的,在夢中,看見的功能並沒有壞,發起的這個就是天眼功能。答覆完了。滿意不滿意?
呂先生:滿意。
南師:難得呂先生對我滿意。(眾笑)
張先生:我問一個問題,什麼是三昧?
南師:三昧是個名稱,是梵文的翻譯。我們翻譯中國文字,不需要管它“三妹二妹大妹”了(眾笑)。三昧,是梵音,發音三摩地、三摩咽多地,中文喜歡簡稱,翻譯成三昧,也就是定境界的意思,你聽懂了嗎?
張先生:聽懂了。那麼照明三昧和妄想的區別在哪裏?
南師:妄想起來,是思想分析的作用;照明三昧是意識思想沒有加以分析。譬如你等一下要回上海了,明天一早要回成都,要怎麼樣搭車,這些都
是妄想。照明三昧,則是在完全寧靜的狀態,好像一片黑暗一樣。其實真正
的寧靜是黑暗哦。黑暗中定久了,身心空了,黑暗中會有各色的光起來,自
性的光明就發動了。例如,北極沒有太陽光照到,但有極光就會發起來。深海動物的體質很大,深海是黑暗的,太陽透不到底,那些生物自己會發光的,誰給他發光啊?
所以生命的功能就這樣偉大。這個時候,意識,不是身體哦,也不是神
經,很清楚的,照明三昧在這裏。這很難懂,你還要好好用功呢,如果不懂
你就再問。你如果這樣就懂了,我倒很佩服你(眾笑)。我都覺得我沒有說
清楚,你說懂,我就很奇怪了。
李先生:我想藉張先生的問題,繼續深入。如諸葛亮講的“宁靜致遠”,事實上,要真正發起照明三昧,第一要心裏很寧靜,第二再慢慢進入寂滅,那個時候才發起照明三昧,對嗎?
南師:差不多,你問的比較實際一點。照明三昧,就是觀自在菩薩,觀察自己。譬如失明的朋友更好辦,外面形象看不見,前面一片黑暗,就認黑暗光是我的生命,這個肉體、神經都不管,這個光就是我,我就是光,認為光與生命合一了,乃至肉體生命要死亡,死就死掉了,不要了,身體是向爸爸媽媽借住的房子,用幾十年了,該還給他了,你就在光當中,自己觀自在,就發動了。
李先生:所以要發起照明三昧,連認識白天白光這個觀念也把它放掉。
南師:對,要放掉。先告訴你,不要認識白天的光色叫光明,黑暗本身也就是光明,在這個裏頭,又一層生命功能發動了。譬如眼睛看不見的朋友,他心裏下意識懷念的,是那個外面太陽月亮的光色,下意識會厭惡看不見,覺得這不是光明。這是認錯了,戶口認錯了。一號是門口,二號也是,三號也不錯,每個門都可以進去。
在黑暗中,害怕的感覺就是“憂”。要是忘記了自己,自性的光明就發動起來了,能明能暗的不在明暗上。所以你們用功不上路也是在這裏。
李先生:老師剛剛有講到,佛陀的弟子阿那律陀,他雖然得了天眼通,他穿針線穿不過去。要是他用天眼通去穿這個針線,是不是一樣能夠做到?
南師:這是個秘密,會做得到,但他不願意發起來。這個秘密很難講了,我現在還在試驗,試驗了幾十年了。我現在九十四歲,假設我明天死了,永遠不知道;假設沒有死,我會一直試驗下去,等我試驗完了告訴你,應該是怎麼樣。(鈴聲響起)
好了,到時間了,謝謝大家!諸位蘇州來的兄弟姐妹們,保重哦!
補充資料:南師著作《楞嚴大義今釋》第五章:修習佛法實驗的原理,二十五位實地修持實驗方法的自述
阿那律陀,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初出家,常樂睡眠,如
來訶我為畜生類。我聞佛訶,啼泣自責。七日不眠,失其雙目。世尊示我樂
見照明金剛三昧。我不因眼,觀見十方。精真洞然,如觀掌果。如來印我成阿羅漢。佛問圓通,如我所證,旋見循元,斯為第一。
(七)眼。眼的見精修法:阿那律陀(譯名無貧)起立自述說:“我最
初出家的時候,經常喜歡睡眠。佛責備我猶如畜生一樣。我聽了佛的申斥,
慚傀反省。涕淚自責。自己發憤精進。七天當中,晝夜不眠不休。因此雙目
失明。佛就教我樂見照明金剛三昧的修法。我因此可以不需肉眼,只憑自性
的真精洞然煥發,看十方世界中的一切,猶如看到手掌中的果子一樣。佛印
證我已經得到阿羅漢的果位。佛現在問我們修什麼方法,才能圓滿通達佛的
果地。如我所經驗得到的,旋轉能見的根元,迴光返照以至於無,就是第一
妙法。”(樂見照明三昧,經教中但有其名,究竟不知道是如何修法?自阿
難教授提婆達多修習天眼,得到眼通等神力以後,提婆達多反因神通狂妄自
用而成魔障。以後顯教經論,就沒有修法的記述了。密教所授眼通及觀光的
修法,也是利害參半。而且沒有得到正定的人習之,不但無益,反容易受害。所以對於這一修法,不需詳細補充說明。本經所載阿那律陀的自述裏,對於這個原理原則,也已很明顯地說出。眼的見精,分為能見與所見的兩種。眼見到外界的一切境象,都是所見的作用。即使雙目失明,心里還是看得見眼前是一片昏暗。這種昏暗的境象,依然是所見的作用。它是從自性能見的功能上所發出。由此體會,返還所見的作用,追尋這個能見眼前現象的自性功能。久而久之,所見的作用,就完全返還潛伏到能見的功能上,然後並此能見的功能,也渙然空寂。在道理上,就叫做能所雙忘。在事相上,完全入於性空實相。旋見,就是返觀返照的意義。循元,就是依止自性本元的意義。由此性空實相,泊然定住在常寂的無相光中,洞澈十方的天眼作用,就自然發起。但切須記得,如為求得天眼而修,不依性空而定。不但能所不能去,縱使能夠得到部分天眼,都是浮光幻影,便為魔障。再說,所謂眼通,並不是有如肉眼的眼。到了那時,由自性定相所發生的功能,與虛空融為一體。無盡的虛空,和能觀的作用,渾然合一。虛空與我,只是一雙眼而已。)
(整理:牟煉)
八、漫谈商业道德
(二○○八年六月十五日,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师生)
第一堂
夏大慰院長:尊敬的南老師,各位學員、各位來賓,大家下午好。彈指
一揮间,匆匆已經四年,四年前的金秋時節,南老師曾蒞臨會計學院,以“大會計?”為題,開講於上海國家會計學院“SNAI”叾論壇。那一次,使我們大家能有機聆聽老師的教誨,一睹大師的風采。
那麼,四年以後學校有了很大的發展,但是很多新來的同學一直對我有意見,他們說,師兄們可以聽南老師講課,我們為什麼不可以?但大家知道,南老師不是說請就可以請得來的,這要有緣分。
今天南老師以九十一的高齡,在四年之後又親臨我們上海國家會計學院,這是我們全體學員的無上榮光!我建議大家再次起立,以熱烈的掌聲,向不辭辛勞趕來的南老師,表示我們最誠摯的謝意!下面請南老師開講。
南懷瑾先生:各位兄弟姐妹們,今天我又在這裏接受考試。我一生這樣的時間蠻多,差不多從二十歲起,一直有很多機會上課,可是每一次上課,我都感覺到被大家考試,這次我又來被考試了。
我已經超過九十歲,這次跟大家見面,也是逼不得已的。第一是因為夏院長,他是我們的老朋友,經常有來往。第二是吳江盛澤商會的盛會長,和
其他幾個地方的商會聯合,讓我來報告一下中國文化裏的商業道德。當時一
聽,我說這是非常重要的題目,因為現在工商業界的道德的確是大有問題。
中國現在有個皇帝——姓“錢”的,是個無形的皇帝,大家都向錢看,這是一個大笑話。這個過程不過二三十年,我都親身經歷的。所以我常常說,我活到現在,是近百年歷史的見證人之一。
這個題目很好聽,叫“商業道德”,我認為不止是商業的道德問題,是全人類的道德問題,又是我們國家五千年文化發展到今天,整個的社會規範、人生的道德問題。尤其是近三十年,開放發展以後,道德出了更大的問題,很嚴重!所以當時聽了商會會長出的這個題目,我非常有興趣,說很值得大家討論,換句話說,這個商業道德問題值得我們全體中國人反思。“反思”是現在的觀念,我們老的觀念叫做“反省”,要每個人自我深刻反省的。
中學為體還是西學為體
上個月我有個演講,是歐美同學會出的題目,討論“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我一聽這個題目,覺得很好笑。我說社會上對你們這一般歐美留學回
來的,稱之為“海龜”(海歸),現在你們這些“海龜”卻讓我這個“土鱉”講這個問題啊!(眾笑》其實我也不是土鱉,也喝過洋水的,歐美我也住過,不過不像你們去念書,我出去是一邊講學,一邊觀察。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提出,是一百多年前的事情。鴉片戰爭以後,中國發生了問題,太平天國起來,被當時滿清的所謂四大中興名臣——曾國藩、彭玉麟、胡林翼、左宗棠打垮了,這四位都是湖南人。南京收復以後,有一天,曾國藩檢閱水師,現在叫做海軍,那時水師的長官叫彭玉麟,是清朝末期有名的清官,學問非常好,喜好畫梅花的。當曾國藩正在檢閱水師的時候,有一艘洋人的小輪船開過來,水的波浪一衝,我們那些木船都差不多翻了,曾國藩一看,“哇”,吐血了,急了,洋人有堅船利炮,我們國家的水師沒有,這怎麼辦啊!
因此這個時候,就提倡“洋務運動”,要學外國人。其中有一個人,跟
李鴻章齊名的,就是當時在湖北的巡撫張之洞,他早已看到了這一點。他旁
邊有兩個老牌的留學生,一個是容閎,安徽人,留學美國的;一個是辜鴻銘,福建人,生在南洋,留學歐洲,通九種語言的。張之洞先辦兵工廠,開採煤礦、鐵礦,創辦織布局、繅絲局。那個時候保守的人反對搞這些事情,認為中國有幾干年文化,為什麼跟洋人學?所以張之洞重提“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口號。我怕有些年輕同學們不瞭解,所以倒轉來說這段歷史。
我說中國從鴉片戰爭後近一百年來,到現在為止,都是西學為體,西學為用!哪裏是中學為體?現在中國人已經不懂中國自己的歷史了,你們留學歐美的同學們都是當代的菁英,但也沒有好好讀歷史,都不懂歷史與人生的經驗,不懂政治、經濟、商業的歷史經驗。大家不要認為讀了中學、小學的這點歷史課本,就已經讀懂了歷史,那差得遠了!鴉片戰爭以後,跟著是太平天國,太平天國用的也是西學,不是中學,可以說他是用西方宗教的皮毛,組織了一場運動,使我們國家的文化倒退了好幾十年。假設太平天國,不是以西方宗教的路線起來;假設當時曾國藩等不是以傳統文化為中心,去對付太平天國,保國衛民的話,那麼太平天國的前途,以及後來歷史的評論,就不知道如何了。所以我說這是西學的問題。
接著下來滿清被推翻,民國建立,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五權憲法,我說並不全是中國的哦!也是西學為主的。三民主義的所謂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是採用美國的民有、民治、民享而成的。所謂民權,就是現在講的民主;在孫中山的著作明講,民生主義就是共產主義,這一句話可不是我給他加上的喔!五權憲法是採用西方的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加上中國文化的監察、考試,所以也大多是西方的文化。
民國以後到現在,西方的思想,什麼君主立憲,什麼無政府主義,以及各種主義,統統搬到中國政治舞臺來用過。直到現在,我們十三億人口那麼大的國家,用的還是西方文化,包括馬列主義、共產主義、社會主義,都是西方文化。中國自鄧小平先生開放發展,至今已有三十年了,當時的文章,
討論姓資還是姓社,這些仍然是西方文化的問題,不是中國文化的問題!
什麼是中國文化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老朋友周瑞金先生,就是皇甫平,有文章領先發表
過,令天他也在座。我說,到今天為止,大家動輒就講中國文化,請簡單明
瞭說一句,中國文化是什麼?如果你講中國文化是孔孟思想,那完全錯了。
我們中國文化上下五千年,諸子百家的思想,太豐富了,孔孟思想不過是諸
子百家裏的一家。
但是現在,大家對孔孟思想的認識也成了問題,五四打倒孔家店,我說
打錯了!這個我曾在書上講過,中國在春秋戰國時有三家大的店,道家是老
莊做代表,儒家是孔孟做代表,還有一家是墨家,那個時候佛家的文化還沒
有來。
墨家是什麼呢?墨家這門學問是真正的社會主義,所以中國過去早就有
社會主義了。我說中國人現在,對於墨子(墨翟)的學問沒有研究過,所以
不懂。墨子的主張,“摩頂放踵,以利天下”,那完全是社會主義、共產主
義的前驅者。
春秋戰國是這樣三家,講儒、佛、道三家是唐代以後的事,因為佛家加
入而把墨家取代了。所以我告訴歐美同學會的同學們,真正的中國文化,是
諸子百家裏的雜家,是把孔孟的儒家、道家等各家各派,綜合起來應用的。
舉例來說,秦始皇統一中國,他的乾爹是呂不韋,也可以說秦始皇真正是呂不韋的兒子。呂不韋的著作叫《呂氏春秋》,這部書是雜家之學,它把儒墨
道等各家合在一起,現在很少人仔細去研究它,讀它了。
出國看門道
我說,留學歐美的同學們,你們很年輕,與我來說是忘年之交的朋友,
說聲對不起,你們高中畢業,或者大學畢業就出國留學,中國文化沒有打好
基礎,所以談不上懂中國文化;從外國留學回來,西方文化真懂嗎?我看也
沒有基礎。你們通過考試出國留學,在國外啃麵包啃了幾年,在一個學校讀
書,等於在國家會計學院的小教室裏躲了幾年,沒有交幾個外國各階層的好
朋友,對那個國家的上中下層社會也搞不清楚。
我出去就不同了,我出去架子擺得很大,你們出國還將就外國人,我出
國啊一定穿現在身上這個長袍,拿個手杖,中國人有代表中國自己民族的衣服嘛!你們身上穿的都不是,不曉得是哪一國衣服!(眾笑》一個國家民族“文物衣冠”很重要,中國五千年文化,十三億人口,到現在沒有自己的衣冠,這是最大的諷刺,最大的玩笑吧?我從小讀書就穿這個,現在還是一樣,而且我身上穿的這件長袍,看起來還蠻新的,其實已經四十年了,我所有衣服現在不敢亂穿,穿破了沒有人會做了(眾笑),很可憐!
所以我到外國每個地方,美國也好,法國也好,都是學孔子的觀念,“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著,友其士之仁者”,到了別人的國家,我先與他們上流社會打交道。譬如我一到美國,不幾天,他們特務頭子就來看我,我就笑,因為我剛好住在他們特務機關的後面,這是特別選的地方。我說,你來了啊!我還正想去拜訪你。他第一句話說,你是看不起我們的。我說,什麼話!他說,你曉得我的職務?我說,你是美國的特務頭子,我當然知道!他說,我也知道你啊!我說,我不是中國的特務頭子。他說,你影響中國的宗教界、文化界。我說:“你不要客氣了,我很看得起你啊!你是CIA的領導之一,對不對?中國幾千年來都有特務,而且特務的工作不是普通人,是聖人做的。聖人你懂嗎?”
“哦,我知道!”
“管仲、諸葛亮都是特務頭子!情報不夠怎麼可以從事政治、軍事?所以中國的特務,自古都是聖人做的。你們是專屬特務機構訓練出來的特務工作者,不算什麼。”
我再舉一個例子作比方,美國卡特時代的財政部要員,曾專門來請我吃
飯。到外國人家裏吃一餐飯,要花五個鐘頭,很痛苦。去了以後,他的夫人
親自接待泡咖啡,親自彈鋼琴;我心裏笑,我也不懂音樂,這真是對牛彈琴
了。然後每人拿一杯白蘭地東搖西搖,可是我也不會喝酒。等了半天,拿出
牛排,吃了一塊,我也不喜歡。這樣應酬了半天,回到家裏,我一進門說:
“趕快給我炒飯,根本沒有吃飽。”(眾大笑)從此以後不去了,他們就到我家裏來吃飯,我還是“人民公社”的圆桌子,吃中國菜,他們吃得很高興。
這位財政部要員問我,你看了美國有什麼觀感?我說,剛來兩三個月,
會有什麼觀感!他說,你一定有,我們國家很歡迎你這樣的人,最好你長住
在這裏。我說,對不起,我不會長住,因為我是中國人,我們中國人兩兄弟
吵架,我是夾在中間的,難辦,暫時到你們這裏住一段時間。他說,你總有
個觀感吧?最後逼得我沒有辦法,只好說了。
因為我剛到美國三個月,看了三百多棟房子,從幾萬塊美金一棟的看起,看到三百多萬一棟。在美國看房子,後來我看出興趣來了,沒有事情就請介紹人陪我們去看房子。介紹人開部車子到處打開房屋看,路上我問,我們看了半天也並不一定買,他們怎麼辦呢?隨行的人說,他們拿鑰匙幫你打開門以後,你買不買沒關係,他工作已經做了,公司會給他薪水的。我說,那多去看看,也可以幫他們多賺一點錢(眾笑)。在美國看房子多半主人不在家的,介紹人連衣櫃都打開讓你看,看到地下室小孩子的玩具最多,其他像男人有幾套衣服,女人有幾雙高跟鞋,都看得比較清楚,有錢的、沒有錢的都看到了。
所以他逼著我問,我說,“你一定要問我啊?我這個人是中國的老百姓,鄉巴佬出身,不懂的,我三個月來,對你們美國的觀感有三句話:第一、你們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嗯!他很認同。“第二、是最貧窮的社會”,他正在吃飯,把筷子就放下來,“嗯!有道理”。“因為我看到那些家庭用的汽車、傢俱、電視機、洗衣機、冰箱等等,都是分期付款的,用不到幾年就舊了,新的發明出來又要換新的了,一輩子都在分期付款中,包括住的房屋。所以我說你們整個的社會是貧窮的社會。”他說非常有道理,飯都不吃了,就看著我。“第三、你們是世界上負債最大的國家,你們根本空的,都是欠人家的,欠全世界的,騙全世界來的,可是全世界的國家對你們沒有辦法,因為你們有原子彈,所以人家不敢向你們討賬。如果我們中國只有鴨蛋,欠了債,人家就會來要賬了。就是這三個觀點,其他我不懂。”他說:“完全準確。”我說:“真的啊?總算給我矇對了!”但是這個話是我二十多年前講的,今天的美國還是這樣。大約四十年前我在臺灣國民黨中央黨部講過,我說美國五十年後就會走下坡了,這在我的書上也有記載。
現在時間差不多了。我給歐美同學們,也講了幾個鐘頭,中間講的內容
很多,這裏就不再報告了。
要對商業反思
回到我們今天的本題,講到中國文化,我們的商業行為,現在走的是西
方文化的路線。我覺得所有的商人,包括國家、社會,以及各行各業領導者,到今天為止,應該反省思考,我們的商業要走條什麼路?對於商業的發展,我們現在學的是西方商業發展方式,很有問題,而且還不是完全西方的。
大概是一九八九年,“六四”以前這個階段,這都是歷史的關鍵,很有
影響。那個時候大陸已經開放發展,我們先回到香港,並且叫同學們先到上海來考察,因為我在中國準備修一條鐵路,現在這條路早修好了,這是商業
行為。順便先交待一聲,修鐵路可以做生意,但是我修了一條鐵路,自己沒
有占一分利益哦!也沒有拿一分錢,現在我到鐵路買票還要排隊,誰也不知道我是幹什麼的。這個商業的反思,我這一句話先放在這裏,是值得研究的問題。
說到我們今天的商業行為,先要瞭解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大家拚命去學
工商管理,現在這些管理學都是西方來的,就是剛才提到的,都是以“西學
為體,西學為用”。對於自己幾千年的商業文化、商業道德都沒有研究。
站在中國人的立場,以我的觀點坦白來講,現在商業的行為都是兼併別人資產的手段。我也常常問大家,研究工商,研究金融,研究經濟的,對於五千年來自己本國歷史中這一套學問,有沒有看過、研究過啊?好像大家都認為只有西方才有這套學問,那麼中國自己幾千年是怎麼過來的呢?難道那麼笨嗎?
正確理解“重農輕商”
比如講商業,有人說中國儒家思想是“重農輕商”,注意哦!很多書上
都那麼寫,說中國到今天在經濟、科學上不能發展,就是害在“重農輕商”
上了。這四個字的問題很嚴重,字是讀對了,可是卻完全理解錯了。世界上
的第一經濟是農業,農業經濟發展為工業經濟,由工業到商業,這個輕重量
是兩個相比較的先後,並不能因此認為儒家只注重農業,而輕視商業,那就
把中國字理解錯了!
中國過去以農業經濟為主體,沒有像商業那麼輕便的向外發展。在座的
商界朋友,要瞭解中國文化,注意這個“商”字,查一查古代的字典,“商”
字怎麼寫的?囑於哪一個部首?在中國古代幾千年文化,“商”字有九種寫
法,下面有一個口,屬於嘴巴的,就像說“祖國的江山美不美啊,就靠導遊
一張嘴。”(眾笑)這也是全靠嘴巴吹出來的。
現在我們這個“商”寫的是一個口,古代還有兩個口、三個口的寫法。
譬如我常常說你們做生意的人,報紙上或書上都把這個老闆的“闆”,寫
成木板的“板”,老闆是商店、公司的主體,“闆”是一個門字裏面的三個
口,這叫老闆,現在把有钱的老“闆”,寫成背個棺材板的“板”了(眾笑)。所以“重農輕商”,是以農業跟商業比較,商業是很輕鬆的,此其一。
第二,“商賈”這兩個字,在中國古書上是連著的辭句,這個“賈”字
唸古,作姓時唸假,就是紅樓夢裏賈寶玉的賈。什麼叫做“商賈”呀?“行商坐賈”,在外面做生意,例如國際貿易的叫“商人”,坐莊開店叫“賈人”。這就是中國文化,你讀了中國的書,就知道這個歷史的發展。例如《易經繫傳》上說:“神農氏作……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眾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又如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說:“農不如工,工不如商……”,所以說要瞭解商業的文化,中國人並不是輕商。
為什麼大家會誤解“重農輕商”呢?那是漢朝以後的事。
由於春秋戰國到漢朝,三四百年间,這個國家都在內戰中。現在商業的
行為,學了外國,專門打人家主意的,大的併吞小的,強的併吞弱的,就是
“兼併”;所謂“兼併”,是春秋戰國時期,軍事戰略的一種名稱,像現在這樣的商業,已經大有問題,不懂得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了。
漢朝劉邦統一天下以後,其實還不算真正統一。漢初劉家的後代漢文帝,有機會上臺做了皇帝,為了使這個國家富裕起來,他先從“休養生息”做起,提倡節儉,以使社會安定,經濟發展起來。中國文化有個重點先告訴大家,中國人的經濟思想哲學是“勤儉”兩個字,也就是要勤勞節省。我們現在整個的社會發展太過奢侈,剛好違反這兩個字,這是非常嚴重的!我先提出來。如果要用“休養生息,重農輕商,注重勤儉”這個題目,把每代的歷史作對照,至少要講半年的課程。
那麼由漢文帝到漢武帝,這個休養生息的階段,是國家受外人欺凌得很
嚴重的時期,使劉家的祖宗臉上無光。當劉邦死後,匈奴給當家作主的劉邦
的太太寫信,你老公也死了,我嘛年紀還好,你最好嫁給我!這等於侮辱中
國的國母,這是很難受的,可是漢文帝這幾代都忍下來了。為什麼?因為經
濟發展不夠,要休養生息,提倡節約。所以漢文帝做皇帝,一件袍子二十年沒有換過,非常節省;要修一個房子,下面報上來多少錢,“哎唷!那麼貴,不修了”。
做皇帝的人,也要為國家節省,把國家財政充實富裕起來,所以漢武帝
起來以後,先向西域發展,再討伐匈奴外患,向外拓展。
我們講到這些歷史文化商業的發展,順便提到相關的資料,所以把話題
岔開了,現在回轉來,再談中國是不是“重農輕商”這個問題。
從漢文帝到漢武帝這個階段,對於國家的前途路線討論熱烈,是定向經
濟、商業發展的道路好,還是著重發展文化比較重要。漢朝有名的一本《鹽
鐵論》,對這個問題討論得很深刻。這個書代表了一個時代,文化跟商業發
展的關係。記得諸位所尊敬的毛主席,我叫他毛大哥,當年也提倡過這本書,要大家研究,可是大家沒有注意,我覺得還是值得注意研究的。這是講到商業經濟在歷史文化裏有如此的重要,所以我勸大家有空多讀歷史,讀歷史要注意司馬遷這部《史記》,他在《貨殖列傳》中,引用管子兩句話,“倉廪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這是大政治家管子富國強兵的政治經濟思想,和商業道德有關係。
司馬遷還有幾句話很重要,“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壤壤,皆為利
往“,世界上的人為什麼那麼忙碌?都是為了自己的利。這個利並不只是代
表賺錢哦,我們把利看成賺錢,是縮小了的觀念。
這裏我岔一個故事來解釋這幾句話。歷史上也有記載乾隆下江南來玩,
站在江蘇金山上看長江的船,旁邊有一個方丈和尚陪他,他問這個和尚,你出家多少年了?”他說“我出家四十多年”,“你在這個廟子上那麼多年,看到長江的船那麼多,究竟每天來往的有多少呀?”這個和尚說,“兩隻。”乾隆聽了說,“一天來往船那麼多,怎麼說只有兩隻?”和尚回答,“一隻為名,一隻為利。”乾隆聽了甚為佩服。換句話說,上海街上的汽車那麼多,每天有多少來往?只有兩部(眾笑),一部想做官,一部想賺錢,沒有別的。
現在大家休息十分钟。
第二堂
居安思危了麼
我本想貢獻諸位很多的意見,現在一看時間來不及,很遺憾。盛澤商會
的盛會長提出來商業方面的問題,我們濃縮這一面來了,將來有機會再做詳
細的報告。
我上一次曾在上海講過一句話,當時的聽眾很震動,我說,“我們要反
省注意,我們國家上下五千年,十幾億人口,幾十年前,共產党領導了這個國家,做到了一件事,是把整個社會搞得一窮二白,這是非常了不起的事。”(眾笑)大家不要誤解,真的是了不起的大事!你們聽起來也很震動的,但是大家要嚴肅的看待這個問題,古今中外,沒有一個國家、民族做到,幾千年來我們第一次做到這樣均貧的社會。既然做到這樣,我們幾千年的文化,社會形態要重新建立,問題出在,還沒有事先好好計劃新建設的方略與綱要,就馬上開放發展;是要趕緊開放,但沒有做開放的全面策略。
現在只拿商業來講,從開放發展開始到現在,應該只是三十幾年,當時
重新開始做生意根本沒有經驗,從前的商業文化也斷了,面對現實又不曉得
怎麼做。這些事大家還記得嗎?我想在座的老闆們,大都是二三十歲起來,
到現在五六十歲,最多不會超過六十歲,你們現在都很有錢了。剛開始發展
時,因為整個社會是貧窮的,對商業沒有經驗,也沒有資本,所以先做“倒
爺“。“倒爺”這個名稱,年輕同學聽過吧?所謂倒爺,就是抗日戰爭時的
跑單幫,自己個人沒有什麼錢,向朋友借一點錢,專在戰地後方之間的空隙
地區,做個人買賣的貿易,倒來倒去,揹個包包,裝一點貨品到處東奔西跑,其實也是冒著生命危險,很辛苦的賺一點血汗錢。
當我們忽然宣佈對外開放發展的一開始,全民都眼紅了,很多人拋棄農
工去當倒爺做生意,跑單幫,這在當時也不是法令所明確許可的。譬如說是
溫州人,十七歲離開家鄉,到現在幾十年沒有回去過,有人常常告訴我,溫
州人很厲害,很會做生意。我說你們不知道,溫州種田的土地都沒有,無法
以農業謀生呀,只好向外面跑啊!你看歐洲的歷史,早期的像希臘、荷蘭、
比利時、葡萄牙、西班牙等小國家,他們不能以農業立國,只好從事商業極
力向外面發展。溫州也是這種情況。
中國開放發展到今天為止,據我所知,很多所謂的企業家,由跑單幫開
始到做老闆,從小生意到建工廠、辦公司、辦集團,累計到現在民間商業的資本,好像比公家政府還多。可是大家是散漫的,換句話說,開放發展以後,我們一切都是手忙腳亂,才有今天的“繁榮”。但這個“繁榮”是很浮誇的,必須要“居安思危”了!我常常說,我們全體中國同胞要關起門來反省才行。
現在大老闆們有了錢,目標看外國,一部分人把產品儘量的想辦法外銷,外銷當然是好事,但是不懂什麼是真正的國際貿易。我們做的工業商品銷到國外,看起來是自己賺了錢,事實上人家賺得比我們多得多;自己所得的有限,還很得意呢!這個賬沒有仔細算過。賺了錢以後,又想辦法把太太孩子送到外國去,乃至到國外搞個商業,辦公司,買房產。我說你們注意哦,這個時候要居安思危了!你們要曉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拿了美國國籍的日本人在美國有多少錢,成為歐洲人的猶太人在歐洲有多少錢,但是一旦兩國發生衝突,日本人、猶太人他們,在外國的財產一概被就地沒收,被趕到集中營去。所以我對這些老闆們說,你們怎麼這樣做呢?而且你們的孩子送到外國受教育變成香蕉;外面膚色是黃的,內在意識是白的,不倫不類;三代以後,他們仍然是白種人裏的五等公民,你們以為了不起啊?有人說在外國很自由,當然自由,你在別人的國家,坐在那裏罵自己中國的人,誰管你啊?罵得越凶越好,這個很自由,但這不是好事啊!這是站在大的方面來講。
再說第一、大家自己沒有計劃、沒有思考,這個財富的流失多少?自己
甘願送出去。第二、在國內一般商業界沒有道德,非常奢侈。聽說現在上海、北京,每餐酒席兩萬塊,一個人一餐吃下來要一兩千,相當於農村落後地區一家人一年的生活費用,這是一個什麼國家?什麼社會?這是什麼樣的人民?什麼樣的心态啊?
中國的傳統美德遺失了
中國文化講經濟有幾千年的歷史,不管是孔孟之道,還是諸子百家,都
是講勤勞節儉的。譬如《大學》裏說,“生之者眾,用之者寡”,這是經濟
的大原則,生產的要多,用的要少。老子也講,吾有三寶:“曰慈”,仁愛
愛人;“曰儉”,勤勞節儉,儉省不是小氣哦;“曰不敢為天下先”,決不成為開時代壞風氣的先驅。
我剛才講到,我穿的衣服都幾十年了,至少看上去還乾淨整齊,你們現
在的穿戴都非常浪費,然後有錢都消費在吃喝玩樂、聲色犬馬、煙酒嫖賭上
面,這是一個國家的什麼國民呀?當然你們有的也喜歡讀書,發了財又去讀
什麼班。我說你看外國的好多老闆,只要有錢,只要做一個好的事業和公司,願意給你用的博士,一千個都有,自己不必去讀什麼博士班了,你雖然什麼都不是,可是所有的碩士、博士都是給“不士(不是)”用的,不對可以換人嘛!這些大學培養的博士生,都是送給有錢的老闆去用的。
現在學校已經變得像商店一樣,隨便開班,隨便就可以拿個博士學位。我一輩子講學授課,是在做布施。佛學講布施有兩種,一種是錢財布施,另外一種布施是法布施,智慧精神的布施。譬如我修鐵路,做些事業,我也做過生意,賺來的錢,取之社會,用之社會,我沒有佔有。現在聽說講一堂課、一次演講要幾十萬,今天不曉得商會給我多少錢?(眾哈哈大笑)如果有人告訴我,“老師!我請你講課,給你二十萬”,我一定把這個人轟出去,一定罵他,你有兩個錢,來找我幹嘛!但這是對我個人而言,我沒有要求別人照我的樣子。中國人講的學問是“道”,道是天下人的公道,不是哪個人私自佔有,自稱權威的,所以你們讀了書有了學問,知道的就應該告訴不知道的人。
中國人做生意有一個毛病,我看了幾十年很傷感,譬如國內外同行做生意,假定外國有個生意來了,十塊錢一件,隔壁一家曉得了,就賣九塊半,
另一家曉得了,賣八塊,這是中國人的壞毛病。其他很多國家的人不是這樣
做的,譬如日本人,雖然你兩個不痛快,雖然是“同行生意,三分怨氣”,但對外是團結一致的。可是我們中國不同,這些商業道德,現在統統破壞了。我所知道的中國傳統的商業道德,講究“仁義禮智信”。像我的家庭,如果依共產黨當年的標準來講,小資產階級還夠不上,開個店鋪,雖然比較小,但有賣布、賣米,還賣南北貨、日常生活物品。我們商店門口貼的,就是幾千年傳統商業文化的標準格言:“貿易不欺三尺子”,做貿易不欺騙人,不耍花樣,不訛詐,價錢定了就定了,不二價,就是小孩子、老人來買東西也不准欺騙的,都是一樣的價錢;“公平義取四方財”,這是中國人商業道德的標準,大部分商家店門口都貼的這個。
現在開放發展以來,我們整個商業的風氣,好像轉向了四個壞的方向,“欺、哄、嚇、詐”,這個我們要深深反省。中國幾千年文化,是教育人人成為“禮義之邦”的國民,結果現在連基本的道德都沒有了,這成什麼話?所以講商業道德,不是零零碎碎一點一點來講的。
總而言之要注意,“天下無如吃飯難”,我常常跟同學們講,我父親是
遺腹子,我父親出生時,我的祖父已經去世了,他自己讀書學問也蠻好,後來做生意,靠自己站起來操持這個家庭。他告訴我一個對子,“富貴如龍,遊盡五湖四海”,一個人有錢有地位像一條龍一樣,非常自由,遊盡五湖四海,這是富貴的重要;“貧窮如虎,驚散九族六親”,一個人窮了像老虎一樣,親戚朋友看到都害怕,認為是來揩油的。所以我父親常常告訴我,“孩子啊!小心節省,一文錢逼死英雄漢啊”,一塊錢會逼死你,最難是一塊錢。所以我常常引用古人的詩,“美人賣笑千金易”,現在老闆有了錢,到外面亂來,包二奶,討姨太太,撒手千金萬金,多容易!“壯士窮途一飯難”,一個了不起的人才,窮途末路,飯都沒得吃。這些都是我從小受的教育,深知這個道理。可是現在整個的社會那麼富有,商界不知道團結,你就靠政府?政府現在都很辛苦啊,挑的擔子也蠻重的,也在手忙腳亂當中。
我們工商界在三十年當中這樣發展,民間的流動資金好像比國家國庫還
多一點吧?可是沒有團結,很散漫,假設我們中國的商會商界跟國家聯合對
外,今天就不會是這個形勢了,我們自己要反省,要趕快重建商業道德,建
立好的商业风气。这是第一貼。
自我管理與管理人事
第二點,譬如講管理,我常常說現在做事業,用的是西方的管理,西方
的管理是機械式的管理,是侵略式的管理。譬如一個工廠,做一個鐘,是分開的,螺絲歸螺絲,架子歸架子,這個流程;人事的管理,也是機械式的管理。但是最難管理的是人性自我的管理,做老闆也好,做夥計也好,怎麼能
夠管理自己?人有了錢就亂來,錢多一點的,就是像我前面提過的,“吃喝
玩樂,聲色犬馬,煙酒嫖賭”。我聽現在商界的朋友乃至公務員,都說忙不
停也不知道在忙什麼,我講那有什麼稀奇,古今中外都一樣,但現在實在是
太過分了!過去說上班的是“簽簽到,看看報,抽抽煙,聊聊天”,一天基
本就過去了,但現在的人,號稱上班,其實每天中飯、晚飯、夜宵三次應酬,又喝酒又吃飯,五六個鐘頭就去掉了,再加上打打電話,玩玩電腦,回來太太一吵,孩子一鬧,每天這樣,再沒有讀書進修的心思了。雖然有些跑去上個碩士班、博士班的課,那根本是應付,是玩票,等於是買個證書,不是真讀書,是在那裏交際應酬交朋友(眾會心的笑)。這個叫什麼社會呀?值得反省啊。
再說管理人,人是沒有辦法平等的。在立足點上,人都是平等的,立足點以上是不平等的,“智、賢、愚、不肖”,聰明人和笨人,好人和壞人,怎麼平等啊?無法平等。換句話說,男女怎麼平等?平等是立足點上的平等,是人道主義,還不是人權。講民主講人權,那是外國人故意拿來整別人的,把大家迷糊住了。
“智、賢、愚、不肖”,給大家上個中文課,“不肖”這兩個字會寫吧?
現在簡體字姓“蕭”的變成這個“肖”了,太可笑了!不肖是什麼意思?不
肖就是不像樣,以前說不肖子,就是孩子自謙說沒出息。比如學生們在我的
相片下寫南某人的肖像,就是這個肖,像他那個樣子。所以做兒女寫給父母
的信,寫“不肖子”是這個肖,意思就是,爸爸媽媽你們很了不起,我這個
當兒子的,不及你們好,所以叫不肖子。這個“不肖”和那個不孝順的“不
孝”是兩個既念。父母死了之后,訃闻上寫的“不孝子”是那个孝字,我不孝順,沒有把父母健康保養好,所以他們早早死了。“不肖”是不像樣的人,有些人根本就不像樣的。現在一般大學畢業,跑到工廠、公司做事,並沒有誠心,而是來學習的,半年一年懂了要跳槽的,越跳得快,薪水就越多,然後夜裏再讀個碩士,薪水就更多了,拿個博士薪水再加上去,所以沒有真正誠心在學東西做事情。
中國過去師徒之間不是這樣,像我們家裏做過生意的,徒弟學三年只給
他吃飯,一點零錢,沒有薪水,三年以後開始起薪做夥計。譬如我們家裏有
個布店,那個學徒在布店學會了,做了五六年,我父親說:“你行了,開個
布店去吧!”他說:“不行啊,那我不是對不起你,不是跟你搶飯吃嗎?師
傅,我不能走。”我父親說:“不要緊,我鼓勵你,給你本錢,你到別的地
方去開同樣的一個布店。”然後學徒勉勉強強才肯走了,自己去做老闆。現
在不是這樣,學生進來做事不會跟你同心的,這跟商業道德都有關係的。
財富的用途
所以講商業道德,首先有一個觀念你要認識,就是財富究竟有沒有用?
這是一個大問題呀!
人,活著只有兩件最難辦的事,如孔子說的,“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
焉”,佛家、道家、儒家都講這個問題,人生兩個大欲望,一個吃東西,一
個男女關係。現在社會的消耗太過,飲食男女沒個規範,社會的風氣實在太
亂了,太糟糕了。當然,政府有責任;但是不能完全推給政府,社會上人人
自己有責任。我常常告訴大家辦教育的事,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中國三千
年來帝王政治,漢唐宋元明清歷代的政府,沒有出一個錢培養人才。中國過
去的教育,都是老百姓自己培養出來子弟賣給政府的,政府拿什麼來買?功
名!通過考試來買進的。這是教育方面的問題了,現在是政府拿錢辦學,培
養出來的人,最後在道德上出了大問題。
那么人生的目标,有钱就為了饮食男女吗?這要搞清楚了。古人有一首詩,我把它改了一改,不是我有意改的,改了使大家比較容易瞭解:
世事循環望九州 前人財產後人收
後人收得休欢喜 更有收人在後头
“世事循環望九州”,世間的事情就是輪迴的,都是回轉,跟圓圈一樣循環的。望九州,中國上古把全國分為九州,是沒有三點水的州,世界也分九洲,這是有三點水的洲,現在世界分為八大洲。
“前人財產後人收”,前人發了財,錢財永遠是你的嗎?不會的,會到別人的手上去。後人有了財產你也不要高興,更有後面人在等著接收你的(眾
笑)。你不要看,這九十年來商業行為,由倒爺的社會開始,到現在乃至發大財的,你仔細研究研究,多少人起高樓,多少人樓坍了!我看了九十多年,看得太多了,不管官做得多麼大,財發得多麼厲害,最後都沒有了。
世界上所有的財富銀錢,在哲學的道理上來講,是“非你之所有,只屬
你所用”而已。從出世法的觀念來講,剛生下來的孩子,這個手都是握著的,抓著的。你們生過孩子的人都注意啊!如果手不那麼握著是不健康的。嬰兒躺在那裏,兩腳是蹬到的,好像拚命向前面跑。這樣跑啊抓呀,到什麼時候放呢?殯儀館的時候放了。
所以“後人收得休歡喜,更有收人在後頭”,人就這樣,就是不明白財
富功名,連這個身體、生命,都非你之所有,只屬於你所用,這個原則先要把握住。懂了這個道理,就要好好安排自己的財富,考慮如何對人類做貢獻。有人說他也做了貢獻,搞了基金會了,很多地方也捐了錢。你是不是為了逃稅啊?還是為了求名啊?(眾笑)如果有逃稅或者求名的夾帶心理,這個好事就不純粹了,大有沽名釣譽的成分了。
所以,我常常說,你們大家只學西洋的經濟學,但很少學中國的經濟學,更沒有研究過釋迦牟尼佛的經濟學。我說如果你懂了釋迦牟尼佛的經濟學,就真懂得經濟了。釋迦牟尼佛說,財富是靠不住的,不屬於你的,只是給你所用,不是你所有,任何人賺的錢,第一是官府收稅,第二是有盜賊搶你或騙你。佛經上是王賊並稱的,皇帝是合法的盜賊,盜賊是不合法的皇帝,所以!賺的錢先要扣掉王賊這一份;萬一碰上個水災、火災又扣掉一份;還要花在父母兒女、六親眷屬、朋友等等的身上一份,再一份花在健康、疾病上,相對最後一份可以自由做主的,也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並非你真正所有的,只屬於你所用,最終死的時候還是兩手空空,這樣一攤,光屁股的來,光屁股的去,躺在殯儀館裏交白卷(眾大笑)!就是這麼一回事,所有人的財富道理都是這樣。
我的一個學生,他是美國很有名的史丹佛經濟學博士,他還不是普通經
濟學博士,是總體工程經濟學博士,我在美國的時候他還正在讀書,畢業了
在世界銀行做事,現在也在國內發展。我就告訴他一個道理,你學了經濟,你去問你的老師,經濟學是個什麼東西?我說我有一個題目,你們美國哪個
老師答得出來,我一定發獎金給他。所有經濟都是十個杯子一個蓋,你怎麼
把它蓋到每個杯子上都有蓋,這就是經濟學。這個題目大家去參考研究研究。
今天關於商業的道德、商人的修養,希望大家自己把人生的理念搞清楚,這是從事商業的道德行為最為重要的。這件事不能依賴政府,不能依賴社會;但要幫助政府、幫助社會,自律的發展起來,這是我今天最後濃縮貢獻給大家的話。
謝謝! (整理:马宏达)
九、谈文学与修养
(二○○九年十一月廿八日,人保资产管理公司成员)
諸位請坐,對不起,因為最近眼睛不大舒服,看諸位有點模糊。我自己
覺得很好笑,為什麼呢?我一生有點玩遊戲的態度,所以輕易就答應跟大家
碰面,雖號稱上課,但我自己覺得是跟諸位在聊天。這個事情是周立成先生
跟周瑞金先生發起的。周瑞金先生在新聞界很有名,他寫信給我,說周立成
先生與諸位要到這裏來看看,要我講點話,我說好啊,就這樣答應了。
答應以後,我非常後悔,要講什麼呢?對保險公司好像該講保險,保險
我很內行,當年為了保險的事業,也專門研究過,那個時候是抗戰時期,所
謂社會福利的課題剛剛出現。當年抗戰的時候,被日本人佔領了的地方叫做
淪陷區,那時候每一所大學都遷到後方,避難到了重慶、成都。在這個階段,金陵大學成立了一個研究院,那時的教育長專門研究社會福利。我說這個很好玩啊!聽到這個翻譯的中文名字叫社會福利,對社會有幫助,我心想大概就是中國人講的做善事、做好事。那時候我是中央軍校負責政治的教官,也是主任。我說我要去聽課,只聽了很短的一段時間,我就說我知道了。
社會福利牽涉到銀行,還有現在流行的基金會、保險事業等等。說到保險兩個字,我是研究哲學的——很喜歡哲學,不是真研究哲學,我說人生哪裏有保險?譬如一個人生出來的時候,從媽媽肚子裏爬出來是光屁股來的,什麼都沒有,而且來了以後毫無保險的活了一生。我經常跟年輕的朋友們說
笑話,八十歲以下的老朋友我都叫他年輕人,我說人生只有三句話,“每個
人都是莫名其妙的生來,無可奈何的活著,不知所以然的死掉”,就是這麼
三句話,沒有保險的,人生一點保險都沒有。我提到這個是因為你們現在的
工作在保險事業的範圍裏頭,當時你們周立成先生提出來,我們這裏馬主任
就問我,老師你要講保險嗎?他聽我平常的談論聽了很多,他的意思是你最
好不要講這個題目,因為這個題目講了很深刻。世界上沒有保險的。
失心瘋的社會
因此我就想,今天跟諸位碰面,要貢獻些什麼呢?剛才我提了人生三句
話,我平常也講過,現在整個人類文化是個大問題,過去十九世紀威脅人類
的是肺病,像我們年輕的時候最怕了,因為我們是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
出生的,還沒有脫離這個環境,一染上肺病無藥可救。二十世紀最可怕的毛
病是癌症,到現在還沒有辦法完全脫離癌症的威脅。我說二十一世紀有個病
比癌症還厲害,就是精神病、心理病,大家都會茫然了。以我對這個社會的
觀察,尤其我們的國家、社會,現在統統走入了瘋狂的狀態。在中醫有個病
叫做失心症,忘失了心,發瘋了,今天全世界以經濟金融決定政治的方向,使全人類知識份子發瘋了,尤其像銀行界同諸位,每天困在數字和錢堆裏頭,忘記了自己的心了,很茫然。
從八○年以後到現在,我看這二三十年的發展,我們中國的社會太安定
了,我們如果研究自己的歷史,中國歷史幾千年來,從沒有像這二三十年的
太平日子。這是真的,我可以拿很多的証據告訴大家。這個太平時代,大家
都很平安,可是大家變成給經濟金融矇住了,走入一個精神狀態,在古代的
醫學叫失心瘋。
現在可以說有兩個病態很嚴重,一個是過度依賴經濟金融的心理病態,一個對科學迷信的心理病態,什麼是科學?也搞不清楚。我常提醒學經濟
和學會計的朋友,從幾十年前就這樣告訴他們,我說我也做過生意,什麼都玩過、經歷過,跟銀行打交道算是熟練了,我對於金融界的朋友一生有幾句話:“圈子越畫越多”,開始由簿記出身,做個小會計,幾百塊、幾千塊,萬把塊就是大數字了,以後地位越來越高,圈子越畫越多;“房子越住越大”,因為職務上升了嘛,“車子越坐越新”,可是人呢?“人越來越渺小”,茫然了。
學習文化 注意文學
如今我年齡不小了,幾十年來看了很多金融界的朋友,發現他們已經玩到進入精神失常的狀態,但自己的人生卻沒有目標、沒有方向。所以我常常
勸金融界的朋友,勸他們多學習文化。什麼叫文化?文化是空洞的名稱,下
不了定義的哦!譬如說我們常常提中國文化,請問中國文化是什麼?有人說
中國文化是儒家、道家等等,我說你們都講錯了,文化是總體的,政治、經濟、教育、社會、文學、藝術、軍事,沒有哪一樣不包含在內,總體有個空洞的名稱叫做文化。我說你不要拿大的來說,文化是什麼?文化的基礎在文學,這是基礎啊!很基本的。
我今天與諸位朋友碰面,首先勸勸進入金融界的大家。我算算大家的時間,上班八個鐘頭,早晨起來到晚上,中午跟晚餐的應酬大概要兩三個鐘頭,吃吃飯,聊聊天,喝喝茶,抽抽煙,講些空話,然後根本沒有時間辦公了,考慮的就是這個錢字。十個杯子一個蓋,到底要怎麼蓋?這就是說你們玩弄精神,回來茫茫然,自己的人生沒有方向。尤其碰到我們這二三十年真正的安定,如果研究歷史,這樣的安定前所未有,但是這個安定是非常空虛的,真的很空虛,沒有根基的。因此我發現社會上各行各業的人有個通病,問到前途都很茫然,沒有方向,一切都不敢信賴,因為知識太淵博了,所見所聞太多。我們這一代啊,像你們諸位這個年齡,我拿六十歲來計算,受這個時代的文化教育影響,沒有真正學問中心,可是知識又非常淵博,各方面都知道,都很清楚,也很茫然,整個的茫然。我勸大家學金融的要多學文學,最好每天抽時間學一點,少去應酬,聽說現在北京現在應酬一餐可以吃到一萬,我們覺得很好笑,這種生活我們年輕時都經歷過了,可是自己沒有人生宗旨是很可憐的。
現在我先跟大家講一點文學的重要,後面再向大家報告如何找到自己,這個是哲學的問題了。現在的哲學系是怎麼樣研究哲學的,我不知道,這個
先不管。所謂哲學涉及幾個方面,哲學跟科學連在一起叫生命的科學,生命
怎麼來的,全世界都在尋找,還沒有找出答案。這個宇宙怎麼開始的,先有
雞還是先有蛋,先有男的還是先有女的,整個社會同物質世界究竟是唯心還
是唯物的,這一切都還搞不清楚,東西方整個人類文化還很幼稚,根本找不到生命的答案。第二個問題,人生下來生命的價值究竟在哪裏?生命有沒有價值?生命有沒有目的?生命有沒有方向?站在諸位現在的立場看,當然就
要問:生命有沒有保險啊?誰也做不了結論,這是一個哲學問題,生命的價
值和人生的方向。
韋應物的詩
那麼現在我同大家講,希望多注意一下文學,你們每天抽一兩個鐘頭讀
書,多看看唐詩什麼的。我隨便舉一首唐詩來作例子,你們諸位年輕時應該
背過,這個我們在十一二歲就背來的,出自唐詩三百首,裏頭有兩句話,我
想大家聽了都會有感受,“世事茫茫難自料,春愁黯黯獨成眠”。現在的社
會,我所接觸到的人,不管男女老幼,談到實際的問題,談到自己個人生命
的問題,我想都有這個感觸,自己不曉得方向,究竟該怎麼辦?這個社會的
前途會怎麼樣演變?世界的大勢轉變又如何?“世事茫茫難自料”啊。“春
愁黯黯獨成眠”,春天這個時候,尤其到晚上回來,酒喝多了,一覺睡起,
問題還是存在,很痛苦。
這一首詩的內容很好,我們耽擱一點時間來講講。作者韋應物是中唐時代有名的詩人,他同你們諸位一樣也是做官的,不過他不是金融界的,是行政官。他這首詩是寫來寄給一個朋友的,全詩是:
去年花裹逢君別 今日花開又一年
世事茫茫難自料 春愁黯黯獨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 邑有流亡愧俸錢
闻道欲束相問訊 西樓望月几回圓
“去年花裏逢君別”,去年花開時跟好朋友分別;“今日花開又一年”,
過了一年了,非常想念這個好朋友。“世事茫茫難自料,春愁黯黯獨成眠”,心里頭很憂悶,是悲觀嗎?不是,是傷感,這個人生的前途究竟怎麼辦?一個人很孤單的入睡,心里很難過。“身多疾病思田里”,他說自己的身體很弱,像現代的公務員也是一樣,隨時要去檢查身體、看醫生,外表看起來很健康,內在可能一身都是病,他也是這個感受,身體多病,很想退休回家安養自己。“邑有流亡愧俸錢”,他做地方官,大約是市長、書記這個地位,甚至更高一點;雖想退休,可是自己反省,我對於這個地方有貢獻嗎?沒有貢獻,“邑有流亡”,很多人都跑出去,不想住在本地,社會有變亂,我慚愧拿這個薪水。做官的責任太大了,拿到每個月的薪水都在難過、慚愧。
他心裏頭很苦悶,是時代的苦悶,跟我們現代一樣,沒有一個知己的朋
友可以談。所以下面兩句講個人的感情了,“聞道欲來相問訊,西樓望月幾
回圆”,聽說你要來看我,我很高興、很期待,天天等著你。上個月等你,你沒有來,這個月又等你來,等了幾個月,看到月亮不知圓了幾次,你還沒
有來,無限的感慨。
我們的唐詩宋詞裏頭,很多像這樣的心境描寫,同現在諸位的心境是一
樣的,可是古人的教育呢?從小學中國字,辦公下來退到自己的書房,所有
的牢騷都在詩文上發揮,而這些詩文後來則流傳千古,非常了不起,這一首
詩就是個例子。
劉克莊的詞
下面還有一首是宋代的詞。詩以後演變為詞,這些都可以唱的。我們當
年讀書不像你們現在這樣,從書本上硬記下來,記了沒有用,沒有進去。我們小時候是用朗誦的,雖然意思不完全懂,背下來以後一輩子忘不了,隨便
到哪個時候碰到哪件事,讀過的那些東西就從裏頭翻滾出來。所以自己辦公
也有好處,一個人坐在書房,鼻子裏就哼出來了,這個朗誦有方法的。我這
是勸你們金融界的朋友最好接觸一下文學,不要再鑽研科學或哲學了,再搞
思考,腦子會崩潰的,走文學的路子可以調整自己的感情。
我們現在引用宋代劉克莊的詞。詞跟詩不一樣,是用唱的,填詞用的曲
調叫詞牌,每個詞牌配哪首曲子有一定的規則。這個詞牌名叫沁園春,一提到沁園春大家就會想到毛澤東,他做了一首沁園春,就是根據這個詞牌做的。我們來看看劉克莊《沁園春》的下半闕:
饮酣鼻息如雷,谁信被晨離輕喚回。
嘆年光過尽,功名未立;書生老去,機會方来。
使李將軍,遇高皇帝,萬戶侯何足道哉!
披衣起,但淒涼感舊,慷慨生哀。
“飲酣鼻息如雷”,他說自己晚上喝醉了睡覺打鼾,他描寫自己的氣魄,
打鼾的聲音像打雷一樣。這首詞的上半闕講了很多心裏的煩惱痛苦,酒一喝
醉,睡著了,打鼾打得很舒服,心里無憂無慮,把所有的煩惱丟開了,可是
“誰信被晨雞輕喚回”,偏偏聽到了雞叫,醒了。
提到喝酒想到李白的詩,“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我們
這個思想情緒的煩惱、痛苦像流水一樣,拿把刀想切斷它,是做不到的;拿
酒或安眠藥來解決自己的煩惱,也是解決不了的。我岔過來引李白的兩句詩
來解釋他的心境,回來再講劉克莊的詞。
“飲酣鼻息如雷,誰信被晨雞輕喚回”,早上的雞叫,一下把我叫醒了,
這一醒來以後呢?心裏痛苦馬上來了,“嘆年光易盡,功名未立;書生老去,機會方來”,自己年紀大了,才剛剛坐上現在這個位子,可是再過幾年就要退休了,一輩子的學問抱負想要發展,好像沒有機會了。“使李將軍遇高皇帝,萬戶侯何足道哉”,這兩句不仔細解釋,是引用歷史上的故事,說李廣命運不好,沒有碰到漢高祖,如果他年輕碰到這個機會,那起碼做一番大事業。“披衣起,但淒涼感舊,慷慨生哀”,劉克莊這個時候不過五六十歲的人,心中那麼多痛苦煩惱,要靠喝酒當安眠藥來麻醉自己,麻醉完了醒過來以後呢?不行,還是煩惱。我看了社會上很多朋友,有錢的、做官的,早上起來也是這樣,酒醒了、睡醒了,“披衣起”,衣服一穿,想想這些事,“慷慨生哀”。心頭永遠不痛快,永遠是痛苦的。
我為什麼引用這個呢?剛才前面提過,現在的時代,大家對國際的情勢、整個社會環境、個人的前途以及手邊的事業等,都很茫然。世上眾人追求的往往只有兩個東西,一是權力,一是金錢,也就是古人講的名利跟權勢。你們現在玩弄金錢,又兼帶一點權力,在政治上則是玩弄權力兼帶金錢,都是這兩樣。權力和金錢,就是這兩個東西困住了自己。想建功立業,想探究這個人生的機會、前途究竟怎麼走,都是大問題。
談性情
我們周立成先生要大家到這裏來玩一天,找我這個老頑童開玩笑,我想
大家要追尋的目標,就是中國文化中所講的“性”“情”,這是兩個大題目。
生命究竟哪裏來?我們現在活著的這個思想情緒,究竟是由腦裏頭還是心裏
頭來的?這個思想情緒如何去調整?如何配合思想情緒,跟著時代社會的演
變,做一番有貢獻的事業?就是這些問題。
我今天提到,希望大家搞金融的人回去多讀書,最好學一點文學,文學
中這一些詩詞歌賦裏頭,有很多指導人生方向的東西,太多太多了。可惜你
們現在時間上沒有辦法讀書了,一天被工作及應酬塞滿,尤其應酬比工作還
累,這樣下來自己一點時問都沒有,等到想抽一點時間,研究一下東西,那
也同劉克莊的詞一樣,“飲酣鼻息如雷,誰信被鬧鐘吵醒了”,時間又沒有
了。
現在我們在這個主題之下,研究性情的道理。人的思想從哪裏來?情緒
從哪裏來?這也是科學哦,為了找出這個東西的究竟,有個新興的科學叫認
知科學,想要認識這個生命,找出知性從哪裏來。我們現在不介紹西方,只
介紹中國自己的文化,中國幾千年來,一直把性跟情當作是教育的基礎。
如果有人問中國文化的根本中心是什麼?只有一個字,“道”,不是道
家的道,這個道是中國原始的,五千年以前就有了。代表什麼?宗教、哲學、科學,一切文化、藝術、政治、經濟都包括在內,給它一個總體名稱叫道。我們後來研究自己的歷史,發現是一個階段一個階段的演變,一開始是道的階段,慢慢人口變多了,社會繁華了,但不能說社會進步了,因為所謂的“道”退步了,變成了“德”,道以後才有德。如果我們把幾千年的歷史畫成一個表格,什麼時間是道的階段,什麼時間是德的階段,很難劃分開來。德過了以後,社會的演變、人類的發展,對於性情的道理更找不到目標了,同我們現在一樣,一路茫然下來,這個時候開始有仁義。儒家孔孟之道講仁跟義,社會再接著發展下來,到後來仁義也不行了,就變成禮治,由禮而形成法治,也就是政治體制。社會的風氣就是這樣演變,禮法以後一直延續到現在。我們中國曾是所謂的禮義之邦,如今沒有了,講求法治,但我們現在的法治究竟是哪裏來的?是中國自己的,還是西方的?這個問題也太大了,我們不討論,一討論到這個,牽涉到的問題很多很多。總之這一些演變的結果,都是人的思想出來的。
再回過來講性跟情的問題。我們中國文化講性就是生命的根本,人性的
根本追尋起來是個大問題了,生命究竟是從哪裏來呢?人性天生是善的還是
惡的?東西方到現在都還沒有結論。
我們五六歲就開始背《三字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這四句,我想大家就算沒有背過,也應該都聽過,這是根據中國儒家文化著的教材,給小孩子背的。
“人之初,性本善”,他說人的本性本來是善良的,這個人性就在我們本身身上,不是向外面去找的,“性相近”,本身就在我這裏,一個孩子生下來一直到老,他的本性沒有變過,“習相遠”,可是後來受教育、生活習慣以及社會的影響所熏習,慢慢變成錯誤的行為,離開了善良的本性。
儒家也有一派荀子,認為人的天性是惡的,認為人性天生就愛鬥爭,都
是自私自利的。另有一派叫告子,他認為人性非善非惡,善惡是後面加上的觀念。另外還有墨子,他認為人性像一張白紙一樣;為什麼長大了知識越多,煩惱越深呢?因為這一張白紙上面染的顏色太多了,所以墨子主張人性是不善不惡的。西方文化則較少有類似的爭論,基本上認為人性是善的,惡是後天的錯誤行為。
第二讲
文化的重要性
剛才休息階段,我自己檢討反省了一下,你們遠道而來,如果光聽我這
樣亂七八糟亂講,沒有什麼用處的。我一生做任何事,都想要有點貢獻,像
這樣扯開很遠,好像到學校或者黨部聽人家上課、講話一樣,越聽越難受,我們改變方式,討論一下就好。
你們在座諸位都很優秀,而且運氣很好,站在金融界的最高點上。過去
我們認為,一個知識份子讀書出來,進入銀行界、金融界是鐵飯碗。剛才講過的,搞金融的人,一切都很滿足了,就是覺得自己很渺小,不曉得怎麼辦。那麼剛才我講了性情這個方向,是想為大家貢獻一點修養自己的方法。
這一百年來的演變,東西方文化的衝突,我們現在的金融經濟受西方文化的影響很大。我曾經為金融界的人講話,問他們“你們研究西方的經濟金
融,這些東西中國幾千年來沒有嗎?”我的學生很多都是海外留學回來的,我說你們學那個沒有用的,中國有五千年的歷史,經濟是怎麼發展的?碰到時代困難的時候,它的金融經濟是怎麼樣挽救過來的?你們有沒有研究啊?你們又不懂歷史,中國人要翻開中國書來看。
四十年前,哈佛大學有個教授到台灣來問我,說他有一個問題解決不了。他說根據歷史發展的法則,一個國家民族一旦滅亡就消失了,在西方歷史上看了很多,可是你們中國人幾千年來亡國了好幾次,你們的國家民族卻永遠是這樣蓬勃發展,這是什麼原因啊?我說你問得真好,原因是統一。他問“是政治上統一嗎?”我說不對,是文化統一。他說我明白了。
接著他又問我一個問題,他說他讀過《大學》,還用中國話背給我聽,“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我聽了就說你真了不起,這裏有什麼問題?他說他對《大學》的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非常佩服,認為完全對,可是還差一條。我問是差了哪一條?他說沒有社會的觀念。我告訴他,中國的誠意、正心、修身、齊家就是社會問題;中國過去講齊家,這個家就是社會耶!譬如南家、李家,幾代下來都不分家的啊,所謂五世同堂,一個家族的成員有上百口,再加上姻親也是上百口,擴展開來就連結成社會了。所以齊家是很難的,這個“家”講的不是兩夫妻小家庭的觀念。我也常常告訴現在的中國人,現代人幾乎沒有家庭制度,連小家庭制度都快沒有了,男女關係也是需要討論的問題。
談思想
這是我剛才臨時想到的,再回過來講金融保險。我說你們學的經濟金融
都是西方文化過來的,中國有沒有?有,幾千年前就有。東方文化同西方文
化不同,中國文化從儒家、道家乃至諸子百家,都有一個傳統的觀念:只要
政治安定清明了,經濟的問題不必考慮,經濟問題是政治的一環,等於一隻
手的一根指頭。而西方的思想剛好相反,十六世紀以後,尤其從十九世紀到
現在,西方思想多半認為經濟問題解決了,社會就安定了。
今天整個國家的前途是站在一個十字路口。你們在金融界權力蠻大的,在政府機關的黃金殿堂裏工作,與社會的距離很遠,眼前的路越看越窄。所以剛才我首先提出來,希望大家多讀書,注重文學方面;再講到個人修養以
及人性、心性的問題。周先生的意思是要我告訴大家心性修養的方法,等一
下我們有需要再談。
我們還是繼續先前講的性情的問題。剛才我們提到唐代詩人的詩,“世
事茫茫難自料”,現在大家也都茫茫然,尤其你們諸位在這個職業環境之下,一切都很好,但是對個人生命或者整個社會的前途卻有茫然之感,這都牽涉到性情的問題,也牽涉到思想的問題。人性的問題就是思想的問題,這是專屬於人類的學問。我們現在普通人都是講“思想”,而思跟想是什麼東西?在中國文化裏頭,思跟想是兩個不同的東西;到了唐代以後,儒釋道三家綜合起來,這個思想有個代號叫念頭,念頭代表了思想、情緒跟性情,總名叫做念頭。
思和想有什麼不同呢?先說想,譬如諸位聽我講話,你們真的在聽話嗎?沒有,大家自己看一看就知道。我講了一句話,你們聽到了,心里頭開始分析同意不同意,或是想到別的事情,在亂想,不會專門只坐在那裏聽人家講話的。又或者在辦公室拿筆準備寫東西的時候,雖然在寫東西,但你腦子裏的思想是亂飛的,那個就叫想,在中國文化裏頭有個名辭,叫做妄想。
思呢?不同了,思比想細得多了,深入的叫思。思是什麼東西呢?剛才
我說我在這邊講話,你們諸位耳裏聽到,但心裏頭各有各的思想,同時在想
很多事,話聽進耳裏能夠知道這個老頭子講話對不對、好不好,這是想的作
用。思呢?我現在講話你們聽到,假定你心裏有個重要的事,不管是金錢、
前途、功名、地位,或者愛情親情等其他情緒,即使你沒有去想它,心里頭就是有個東西,那個叫思。思等於文學上你們諸位讀過的:“剪不斷,理還
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剪不斷,放不掉,你沒有去想它,但
是在心裏頭放不下,這是性情這個情的問題了。尤其是兩個談戀愛的人分開
了,念念不忘的在想他;又譬如說父母把孩子送到外國去讀書,遠在重洋,心裏頭永遠記掛著,那個都是思。
我再引用蘇東坡的詞來補充。蘇東坡在山東當太守的時候,有天夢到他過世的太太;他的太太很年輕就去世了,埋葬在四川眉山一帶。蘇東坡夢醒
以後,非常懷念亡妻,想到她孤零零的埋葬在遠方的荒郊,心里很難過,寫
了一首詞,其中愛情很深。這首詞開頭是這樣的:“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
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其中這幾句“不思量,自難忘”,就是思的道理。我們現在引用這個東西,是要說明思跟想兩個是分開的。
剛才講到性情跟思想有關係,像我們讀的書,你們諸位也是人到中年了,去過很多國家,知識很淵博,但這些進來的知識不是學問,中國講的學問不是指知識,這些知識是妄想,它浮在水面上,東飄西蕩的,知識愈多,煩惱就愈深。所以莊子講過一句話,“巧者勞而智者憂”,聰明人因為太能幹了,所以很辛苦;而知識愈淵博的人,痛苦愈大,煩惱愈深。所以莊子又說“無能者無所求”,最好是作一個無能的笨蛋,沒有知識,也無所求,人無所求就沒有煩惱。人有所求,求官、求名、求利、求健康……有求就皆苦。我現在只是引用這一點說明思想的問題,不是要討論《莊子》哦。
什麼是真正的學問
思跟想是這麼兩個東西,而我們平常的思想被情緒所左右,情緒又是什
麼呢?什麼叫情呢?中國文化裏頭有“七情六欲”,喜怒哀樂愛惡欲,這七
種叫七情,六欲是唐代以後加入的,這個是佛家的文化,就是色聲香味觸法,這六個叫六欲。那麼思想呢?我們這個時代知識混亂,人的年紀愈大,思想愈亂,情緒也愈不穩定,一般講學問啊、修養啊,就是講怎麼樣解脫這些思想束縛,把綑住自己的繩子解開,脫離情緒的困擾;在佛學叫做解脫,解脫情緒思想煩惱,恢復到心性的本來的清淨和平,這是中國文化修養的功夫,這就叫學問,不叫作知識了。
學問是什麼?要廣博多聞,孔子早就提出了幾個步驟:“窮理盡性以至
於命”,內容很多,要懂得一切宗教、哲學與科學等知識,叫做窮理,窮理
是知識面的,而盡性是真正內證的修養,把性情兩個東西搞清楚了,自己做
一點功夫,這個叫學問。窮理盡性之後“以至於命”,最後學問到家了,就
曉得個人及物理世界的生命是怎麼樣一個道理。現在西方文化受東方文化的
影響,尤其受喇嘛教、道家的影響,新興起研究生命的學問。過去西方的宗
教不碰這個,也不大討論,現在討論得很熱烈,是受東方中國印度的影響。
這個生命有沒有前生?有沒有來世?人死了這個生命是不是還存在?有沒有
靈魂?這個不是情緒問題了,那這個又是什麼?中國文化在這一方面有很豐
富的資料和學問,可是這一百年來,受白話教育的影響,一般人對古書古文
沒有下過功夫,一點都不知道了。所以今天我個人覺得最悲哀的是,所有的
中國人,談到中國文化都是一片茫然,自己倉庫裏頭有太多寶貝,可是卻把
鑰匙搞丟了。這是教育問題了,受白話教育啟蒙的人,打不開這個倉庫,這是一個很大的悲哀。“世事茫茫難自料”,像我們這個年齡,講起文化前途,真是覺得很難過、很悲哀,這個棒子交不下去,不曉得怎麼辦。這是另外一個問題了。
我在這幾十分鐘以內,想貢獻大家,講講思想跟性情的問題。你們在金
融界打滾的,在我看來是玩火,在火山上玩,雖然你們不是點火的人,不過
你們很老練了,就像孫悟空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爐裏頭,被熏出了火眼金睛,
不怕火了,忘記了火的危險。在我看來,現在大家都在玩火,這一把火將來
怎麼平息,怎麼走上一條正路,我已經聲明多次了,現在不去討論金融的問
題,討論起來很長的。在這一個環境裏頭談修養,你們諸位要認識思想和情
緒問題,尤其大家到了中年了,至少都是四十以上的人,講句中國的老話,
“人到中年萬事休”,已經開始準備定下坡路了。一個人假使生命活到六十
歲,以每十五年至二十年做個單位,一到中年就是四十了,差不多太陽到天
頂,要開始向下沉了。人中年以後的思想,往往就是下坡路的思想。那麼個
人要如何走修養的路線?又要如何安定自己的情緒?我們先從這一個方向入
手。等一下就休息吃飯了,吃過飯以後再告訴大家如何做修養的功夫。
明朝有一個才子講了一段話,很有意思,他說每個人的一生只做了三件事就走路了,哪三件事?“自欺”,自己騙自己,“欺人”,騙人家,結果
呢?結果是“被人欺”,被人家騙。人生誰都逃不過這三件事。我們這一堂
下課,我心里對諸位有點抱歉,遠道而來卻沒有好的收穫,我變成在這裏自
欺欺人,你們則是被我騙了。我們晚上再說。
第三讲
初學靜坐的要點
(李老師指導學員七支坐法與呼吸法門)
剛才由李老師教大家靜坐的姿勢,普通稱為打坐,在佛學裏頭叫坐禪或
禪坐,其實不只是坐,睡覺有睡覺的方法,走路有走路的方法,坐著,站著,睡著,有各種方法。剛才李老師教大家的是坐禪基本的姿勢,是屬於跏趺坐,實際上坐禪姿勢有九十多種。跏趺是印度的梵文,翻成中國文字叫跏跌。這兩條腿盤起來有很多種姿勢,有雙盤、單盤、散盤等等,兩條腿與生命息息相關,這就牽涉到醫學了。
你們諸位都是公務員,在現代生活的浪潮中浮沉,就是茫茫然的吃喝玩
樂,被這個環境包圍了,運動方面比較少。我們請一位同學教大家做簡單的
運動,在房間就可以做的,梵文叫YOGA,中文翻譯叫瑜珈,很柔和的運動。某某你到前面示範一下,這個禮拜的姿勢在印度流傳了幾千年。我最近看到外國人寫的文章,說西方文化很快就要被東方文化吞掉了,由兩個東西開始,一是飲食,中國、印度的館子遍及全世界,全世界的人都曉得吃中國菜、印度菜;另一個是修定,中國的禪定和印度的瑜珈,吞沒了西方文化。這篇文章講得很實際,這個趨勢確實如此。我幾十年前在美國的時候也講過,我說三十年前全世界的人如果不懂英文就到處碰壁、吃不開,但是三十年後,要是不懂中國文化、不懂中文,換你們吃不開。
現在示範的這個姿勢叫拜日式,可以在室內做,不過不可以在沙發或床
上做,一定要在平地進行,最好鋪一張蓆子或毯子。你們靜坐起來後,可以
藉此調整身體,比練太極拳還簡單,都不要用力的,全身放開、放鬆,現在
還不用管呼吸,初步就是這樣。拜日式在印度仍很流行,等於每天早晨太陽
出來的時候朝太陽禮拜,就是那麼簡單的動作,全身都運動到了。你們現在
工作繁忙,做運動的機會太少了,身體這樣調整,不必用力的,最好再配合
一呼一吸。
瑜珈的動作很多,都是鍛鍊身體、配合呼吸的,在印度認為可使自己保
持長生不老,也就是中國求仙道的辦法。這個比太極拳還簡單、還柔和,一
共有幾十個動作,都是練身體的,有些人內在的病因此而康復了。
回來講到靜坐,剛才叫大家放了腿,因為你們是初學者,最好每天上座
的次數多一點,時問短一點,這兩句話怎麼說呢?第一次自己盤腿靜坐時,
最好看一下時間,譬如坐到十五分鐘,腰開始有問題,或是兩腿發脹,或者
煩躁,身體不行,你就先坐十五分鐘就好。開始練習坐禪的時候,每次最多
十五分鐘就夠了,差不多覺得身體不對了就下坐,做一下運動,引導氣血的
流通,這個在中國道家叫導引,現在反過來講叫引導,你的意識引導自己做
運動。譬如這條膀子不舒服,我就專門對付它,越是不舒服的地方越要運動
它,你不要逃避,不要害怕那個不舒服,否則長久下來就變成病態了。你就
慢慢動,讓身體活起來,病也就治好了。
剛才講初學的人上座時間不要太久,等到你功夫熟了以後,也許盤腿一
坐三五個鐘頭過去,卻覺得只有幾分鐘,很快就過了,破了時間的觀念,也
打開了空間的規律,自己也不曉得自己坐在那裏,好像在虛空中坐著一樣;
到了這一步,就很替你高興了;不是說你得道,而是在身心健康方面有了幫
助。所以初學打坐的人次數可以多,但時間不要過長,如果說只能坐十五分
鐘,不要硬熬到半個鐘頭一個鐘頭,這樣不對,會把身體搞壞了,要細水長
流。譬如像你們白領階級,早晨起來坐在床上,最好不要睡沙發床,起來先
不洗臉,也不要刷牙,被子一圍,先靜坐,坐個十幾分鐘再下床刷牙洗臉。
像這樣慢慢練習,早晨這一堂坐下來,你一天的精神就夠用了;晚上睡覺以
前再坐一下,坐到自己想睡覺了就躺下去睡,絕不失眠,早晚兩次。世上所
有的功夫都是方法加上練習,再加上時間與恆心,這叫功夫,功夫就是先有
一個方法,慢慢去練出來的。靜坐的姿勢還有很多,這是講外形的部份。
不要怕思想情緒
剛才李老師教了大家打坐的方法,怎麼聽呼吸,目光怎麼擺。不管什麼
坐禪、修道,現在全世界很流行這一套,所謂印度的冥想、密宗的觀想,各
種花樣多得很。實際上這在中國文化講修養方面是很普通的家常便飯,可惜
現在反而不受重視了;這是修養身心健康的一種方法,希望大家多注意。
我們下午講到思想的問題,剛才講了靜坐的外表姿勢,裏頭的思想怎麼
得到寧靜則是另一個問題。我們現在靜坐起來,不管叫禪定也好,叫做功夫
也好,這些都不管,反正是身心修養的方法,你把它簡化一點,把宗教神秘
的外衣脫掉就很簡單了嘛!我這個生命活著,想要寧靜下來,就是安詳而已。可是閉起眼睛打坐,真能安詳嗎?不安詳,心里頭的情緒與思想亂跑,很鬧熱的。我們讀古書,《莊子》裏頭提到,外表靜坐在那裏,裏面的思想念頭停不了,他說這個是白坐了,以為自己在修道、做功夫、做修養,其實完全錯誤,他給了一個名稱,叫“坐馳”,等於打坐起來,表面上說自己在打坐、修道,其實心裏頭卻在開運動會,煩惱、情緒、思想統統停不了,都在亂跑,靜不下來。你做一個功夫,或者練氣,或者觀想,這些內在修養的方法,在佛學裏頭有八萬四千個法門那麼多,但不管用哪一種方法,只要念頭靜不下來,坐在那裏就是在裏頭開運動會。
我們人有個知性,這個知性是很普通的。我們從媽媽肚子裏生出來就曉
得肚子餓了會哭,有感覺與知覺。感覺與知覺是怎麼來的?就是這個知性,
知道的這個功能沒有變過。知性是一個問題,譬如我們靜坐起來,覺得心裏
頭的思想停不了,你怎麼知道自己的思想停不了?就是因為自己的那個知性
知道,“哎呀!好煩,我不要去想它”,你的知性知道,希望不去想它,可
是又阻止不了這個思想。若是偶然給你碰著了,思想不動,可能是清淨,也
可能是糊塗,有一下很安靜,在這剎那之间,哦!我得道了!其實沒有得道,因為自己天生這個知性還知道這個時候是安靜的,所以這一知就很重要了。
平常譬如你辦公時,處理一件公文,尤其你們從事金融保險的業務,這
個生意要做不要做,批准還是不批准,除了思想的作用外,思想後面還有個
東西,自己認為有問題,還是不敢做決定,向上面報告吧?這個就是知性的
作用。這個知性是什麼東西?這要另外研究了,至少要曉得思想後面有個知
性。講了半天,其實靜坐起來,你不要怕思想,思想本空,媽媽生下我們到
現在幾十年,我們每一個念頭、思想、情緒,想過多少事,喜怒哀樂經過多
少次的演變,一個都留不住。喜怒哀樂也好,感覺知覺也罷,有一句話叫自
性體空,它的本性是空的,你不要怕它。你說我因為家庭和工作,心里煩得很,我雖然知道自性體空,可是空不了啊!你已經知道了自性體空,那個“知道”它沒有煩惱,我們自己知道,所以你上座一靜下來的時候,一切煩惱思想不要去管它,不要想去找一個辦法把它弄掉,你知道這沒有用的。
譬如我們都曉得,不論你是科學家、藝術家,或是寫文章的,專門想一
個問題時,想讓一個思想釘在那裏不動,做得到嗎?做不到的,它自己會跑
掉,不過前一個思想跑了,後一個又追上了,連綿不斷,像一股流水一樣。
我們看到流水永遠在流動,實際上學科學的人就知道,流水跟電流一樣,比
如說電燈的燈光,我們看這個燈好像永遠在亮,實際上不是,你開關一打開,前一秒鐘這個光明已經散了,沒有了,但是下一個光明又接上來,看起來永遠是亮的;流水也是一樣,我們看到一股水在流,實際上是一個一個水分子連結起來的。換句話說,我們的思想情緒也是一樣,它是流動的,只有知道自己在煩惱的那個知性沒有動。你靜坐起來只管知性,不怕煩惱,不怕情緒,這是第一步。
如果這樣做不到,就照剛才李老師所講的,先管呼吸,利用呼吸替代這
個妄想。但也不要故意去呼吸,先吸氣,再哈氣哈出去,這是調整身體的。
要曉得我們從娘胎生下來前,本來胎兒在媽媽肚子裏沒有用鼻子呼吸,只靠
臍帶跟母親的呼吸相連,生出來以後,嘴裏一坨髒東西被護士挖出來,臍帶
一剪斷,孩子就開口“啊”的一聲,這不是哭哦,是氣的問題,這一張口,
空氣進來了,然後開始呼吸了。我們呼吸是自然的,不要故意去做它,所有
生物包括植物都在呼吸,其實礦物也有呼吸,這是大科學了,生命的科學。
呼吸為什麼一定是一進一出?因為吸進來的是氧氣,到了身體內部就變
成二氧化碳,所以要交換,這是很自然的,不需要你特別加力量去練這個呼
吸,那是另外一個功夫。剛才也講過了,你靜坐的時候,若是怕自己體認不
到自性的這個妄想情緒本來是空的,就只好利用呼吸,把雜亂的思想慢慢清
理干净,這個呼吸等于是吹风一樣,把我們的思想灰尘吹干淨。這些理論很
容易聽懂,做起功夫比較難,先休息一下。
修養仍須配合文學
中國有幾千年的文化,好的壞的都存在,五四運動把中國文化攔腰砍了
一刀,接下來文化大革命更是把中國文化連根都剷去了,可是中國文化沒有
斷絕,我覺得非常好玩。年輕時我擔心中國文化在五四以後怎麼辦?現在自
己看來很好笑,因為即使經過文化大革命,中國文化還是存在著,近來甚至
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都出籠了。可是大家不要迷路了,現在亂七八糟的東西
很多,因為失去了傳統,大家抓不到重心。尤其你們這個年齡更亂,自己沒
有方向了,這是很嚴重的一個階段。
講到靜坐修道這一方面,現在外面很流行、很普遍,各種各樣的方法都
有,千萬不要亂相信。我們看了幾十年,什麼稀奇古怪的多得很,像我們這
裏,不管禪也好,道也好,密宗也好,你看這一班年輕的同學跟著我,每個
人各有一手,都有一套的。你們來到這裏,我總想對你們做一點貢獻,可是
時間那麼短,一個下午,一個晚上,很快就過去,等一下你們就回去了,我
心裏覺得很抱歉,所以想多講一點東西。現在大概貢獻大家修養身心的方法,主要是心法,內心的心法,思想、感覺、知覺要怎麼辦,我今天想要講的是這個,請大家注意。
那麼我有一本書叫《楞嚴大義今釋》,把很深奧的佛經,配合西方思想
哲學科學的道理,翻成白話講出來。書裏講到我們靜坐的時候,心性雜亂,知覺與感覺去不掉,我有一首詩,用文學的境界來表達:
秋风落葉亂為堆 掃尽還来千百回
一笑罷休閒處坐 任他著地自成灰
“秋風落葉亂為堆”,秋天到了,掉下來很多樹葉。我們在鄉下住久了,所以曉得落葉在秋天是掃不乾淨的,你剛清理好環境,一回頭又是一堆落葉
掉下來。我們的感覺知覺,煩惱思想,這些念頭一起來,你要它靜,是靜不了的,“掃盡還來千百回”,這些樹葉落下來,才剛一點一點掃乾淨,新的一批落葉又下來了,跟我們的思想情緒是一樣的。“一笑罷休閒處坐”,算了,不掃了,兩眼一閉、兩腿一收、兩手一放,靜坐吧,“任他著地自成灰”,這些情緒、煩惱、思想,你不理它,它就沒有了,何必費功夫去忙著掃它呢?如果你做到這一步,差不多了。
但是有人學佛看佛經,看了《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或是知道過去空、現在空、未來空,就覺得自己念頭空了,已經悟道了——你真悟了嗎?你怎麼曉得悟了?這不是又有了嗎?這一知又有個東西,又是一片落葉了,而且是很大的落葉啊!不要這樣認為,不是這個道理。
这里是舉這首詩作為例子,說明思想情緒。要學中國的文化、做功夫,是離不開文學的。所以下午我除了貢獻大家之外,也請求諸位,像你們這個
職位,環境太好了,有空多注重文學方面,可以調劑自己的身心情緒。尤其是中國的唐詩或宋詞,甚至於清詩裏頭,很多關於修養的東西,大家都沒有接觸到,這裏面的財富太多了。 (整理:趙培珍)
附录:国学与中国文化
(二○○七年十一月十五日,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师生)
第一堂
缘起
國學熱
國學 中國文化 國粹
焚書坑儒的背後
項羽的一把文化劫火
中國歷史上的文化斷層
對漢學的無知
白頭宮女在
學國學的第一步——誦書
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
二百年文化反省
文字是打開中國文化寶庫的鑰匙
孫家洲院長:尊敬的南懷瑾先生,在座的各位女士,各位先生,人民大
學的各位老師和同學們,今天我們人民大學的師生一行五十一人,專程自北
京趕到太湖大學堂,來當面聆聽南懷瑾先生的教誨。這是南懷瑾先生給我們
的一個特別的安排,在此請允許我代表人民大學國學院的全體師生,對南懷
瑾先生的厚意表示衷心的感謝!人民大學校長紀寶成教授,本來是一定要與
我們師生同來受教,碰巧教育部、中組部的例行巡視團到人民大學,所以他
這次沒有辦法趕來聽南懷瑾先生的課,他專門囑託我,讓我向南懷瑾先生表
示問候,表示感謝。謝謝南先生!
南懷瑾先生對於我們在座的每一位女士和先生來說,都是一位令我們非
常敬仰的人,他是當今著名的國學大師,密宗高人,也是心憂天下的名士。
我們能夠有機會當面聆聽先生的講座,真是倍慼榮幸!祝先生身體康泰,他
為中華民族文化的繁榮昌盛,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們希望今後有更多的
機會,再次前來聆聽先生的教誨。谢谢!
南師:諸位請坐。抱歉!輕鬆一點,不要那麼嚴重。今天我們有幸在這
裏聚會,看到諸位國家未來的優秀人才,我想起了《滕王閣序》的八個字:
“勝友如雲,高朋滿座”。我們今天講的是國學課,離不開國文,在古文這八個字,拿現代白話文來寫,就是一篇文章嘍!
這一次的課題,是講國學與中國文化的關係。三四個鐘頭講不完的,只
好儘量的簡單扼要。
這次課的緣起,剛才孫院長報告了,是貴校的紀寶成校長給我出了三次
題目。開始成立國學院的時候,他很擔心,學術界很多人攻擊他,認為他開
倒車。他來跟我談幾次,一定要我到北京參與這個工作。我年紀實在大了,
現在是哪裏都不去。你們講國學的,我先講兩句詩給大家聽:
老来行路先愁遠 貧裹辭家倍覺难
這是金元時代的大名士、大文學家元好問的詩。他當時生活環境不好,因為金朝亡在元朝手上,所以元好問的詩有國破家亡的感受。這是他晚年的詩,我年輕時看到很有感想,你看這兩句話如果寫現在的白話文,一大篇了,不得了。在古文的詩裏,十四個字就講完了,把所有的心境就表達了。
我剛才講到紀校長兩三次要我到北京,他非常誠懇,我推辭了。然後他跟孫院長一起來,約定到這裏上課。這是很對不起大家的事,千里迢迢到這
裏來,很抱歉!
現在在座的另一位校長,就是中國科技大學的朱清時校長,他同紀校長
兩個人在這個時代都感受到痛苦,朱校長是學科學的,他現在想把中國最新
最前沿的科學跟舊的科學結合研究,把生命的科學跟醫學,尤其是中醫學結
合研究。他的志向很大,而且把認知科學、生命科學同中國的儒家、道家、
佛家結合研究。校長這幾年在努力這個,他所遭遇的批評比紀校長還嚴重,
好像科學家、各方面對他都是加以……不說是攻擊吧,但至少很難受。
可是我非常佩服紀校長和朱校長,他們不顧一切為中國文化沒沒無聞的
在努力,所以我特別請他上來高坐在旁邊,代表他自己,也代表了紀校長,兩個人的精神是一樣的。
交代了這個前提,現在長話短說,今天我們要講的這個題目太大。你們
成立了國學院,這是個創舉。最近看來人民大學國學院好像影響滿大,據我
所了解,全國各大學現在產生一個新的潮流!國學熱,國學變成熱門了!中國文化變成熱門不過一年多、兩年。據說,很多學校興起國學班,報名的都是大老闆們,學費聽說十幾萬到二十萬。喲!炒股票一樣,國學的股票炒得這樣熱!這消息準確不準確我沒有去深問,可是社會上的確流行國學熱,這種情況是好的嗎?壞的嗎?
我們觀察一個時代、一個社會、一個歷史的演變,熱門的事是好是壞很
難下定論。至少我們今天的社會有一個莫名其妙的事,一個新的課題,或者
是冷飯新炒,變成蛋炒飯上來,也轟動一時。我希望大家冷靜地研究這個問
題。
提到國學問題,有幾個問題我們需要解決的。首先諸位同學要注意,什
麼是中國文化?
譬如大家都講中國文化,甚至講我們中國文化的特色,中國文化的特色
是什麼?我們能不能用一兩句話,最多三四句話把它答覆清楚呢?幾乎很難。因為前提沒有一個定論。
“中國文化”是什麼?這個名稱怎麼來的?這是最新來的哦。人民大學
用的不是這個,而是“國學”。“國學”是幾時來的?又是個問題。什麼是
國學?當然我們嚴格以邏輯來講,每一個國家自己的文化都可以稱為國學,美國的國學,英國的國學,日本的國學,中國的國學。那麼,我們中國的國
學是什麼東西?又是個問題,同中國文化問題一樣。
另外一個問題,國學連帶有一個舊的名稱,叫做“國粹”。國粹是梁啟
超他們搞出來的,這個名字用了一下已經不用了。
還有個名稱,很嚴重的問題,我們常常講自己文化是“漢學”。“漢學”
是外國人叫的。真正在中國文化的內涵裏,早就有漢學這個名稱,這是指漢代的學術研究,漢代人研究經、史、名物、訓詁、考據之學。漢學並不代表中國文化。為什麼漢代人研究這個呢?
秦始皇以後,同我們這一代一樣,文化破壞了。大家都知道秦始皇焚書
坑儒,把書燒了,把讀書人埋了。不過這個罪過不要給人家加得太大。秦始
皇是做過這個事,但是你研究歷史,我說這也不全是秦始皇幹的,是他的乾
爹呂不韋、宰相李斯一起幹的。秦始皇年輕啊!他沒有把全國的知識份子殺
掉,也沒有把全國的書燒掉,他把全國的書集中到首都咸陽,學術要加以清
理,民間不准流傳。
我們現在讀書有“博士”,他那個時候成立博士官,博士這個名稱從那
個時代開始的。漢朝也有博士,那是根據秦代的稱呼。博士就是專家的意思,通一經一论。我們中國人一聽博士,好像什麼學問都懂。不是的,在秦漢開始是稱專家,成立了博士。
那麼,秦始皇召集這些博士討論學問,談論對時代政治的意見。中國人
開會和外國人開會也差不多,中國人更嚴重,開會時:“諸位委員還有什麼
意見嗎?哦,沒有一個人說話,散會!”出了門就說:“不行的啦!”“那
剛才怎麼不講呢?“不好意思嘛!”中國的民主所以搞不好,就是因為當場乖乖的,背後意見多得不得了。史書上講秦始皇幾次叫博士們開會研究,徵求意見,大家沒有話講。開會以後,出來“腹誹“,肚子裏講話,一肚子意見,下來亂講,誹謗了。秦始皇一氣,就殺了他,討厭嘛,請教你不講,背後去搗亂!所以秦始皇的焚書坑儒,好像把中國文化搞沒有了,其實並不是這樣。
真正破壞文化的是項羽,他老兄二十幾歲做全國的統帥,一戰成功,自
稱西楚霸王,看到咸陽宮那麼大的建築,看到這些圖書(秦始皇把全國的圖
書集中在咸陽),一把火把它燒了!這個罪過不是秦始皇,是項羽幹的事。
你們講中國文學,我給你們講一首詩,關於秦始皇燒書的。中國文學離
不開詩詞哦,很重要,所以我也常常提醒外國朋友,你研究中國文化,研究
中國哲學史,中國的文化發展史,不懂詩詞的話談都不要談啦!中國是個詩
人國家。現在人有沒有做詩啊?現在你們手機上都有的,什麼五塊就五塊,
十塊就十塊,很多的段子。這個國家民族的詩才,現在用去編段子了。
清朝末年,就是慈禧太后、李鴻章把臺灣讓給日本這個階段,湖南才子
易實甫,為了這個要跑到臺灣,跟臺灣一個名士丘逢甲一起領導大家,準備
起兵跟日本人打。易實甫是個才子,有一首詩講項羽的,非常好:
二十有才能逐鹿 八千無命欲從龍
咸陽宫闕须臾火 天下侯王一手封
“二十有才能逐鹿”,項羽起兵逐鹿中原,只有二十歲出頭,他是楚國高幹子弟,劉邦是平民。“八千無命欲從龍”,他帶了楚國人,安徽、江蘇、
浙江的,八千子弟,都是江東人,南方人,想起來推翻秦始皇政權。“咸陽宮闕須臾火”,咸陽宮,我們看古書,你研究秦朝的建築,說那個宮廷的門,人騎在馬上拿十丈的旗杆過咸陽宮的大門,那個建築現在很少見呢!修了多少年的咸陽宮,那麼了不起的一個宮殿,他老兄項羽來一把火燒了。假使留到現在,你說觀光門票價多少錢?可惜八千青年跟他白搞了。“天下侯王一手封”,項羽成功不過二十幾歲哦,我們後來叫漢朝漢高祖,是他封劉邦為漢王的,天下這些諸侯是項羽一手封的!高幹子弟就是高幹子弟,這樣的威風。
我們看戲《霸王別姬》,為什麼八千子弟那麼可憐,最後自殺呢?如果
項羽在咸陽做西楚霸王,就不會有劉邦的漢朝了。項羽為什麼失敗了呢?高
幹子弟!年輕人好玩,咸陽沒有卡拉OK,江南有卡拉OK,有好汽車,有好吃的,尤其南方人到了西北吃鍋盔,吃大蒜辣椒,沒有海鮮吃,這個受得了嗎?所以他老兄就講一句話,“富贵不歸故鄉,如衣錦夜行”。你們學國學的,注意哦,讀了歷史這些書,都是原文,要背來哦!所以他封完了天下就回去!回江南,至少回到江北一帶。為什麼?換句話說,格老子發財了,天下第一!嘿,在西北跟這些鄉巴佬有什麼意思!回到江南,至少有我的朋友焦晃啊,我的朋友朱校長啊,回去看看,格老子二十幾歲,嘿!富貴要回到家鄉給人家看看,格老子,要玩一把,所以封了天下以後回來。
一回來,漢王出兵,張良、韓信幫劉邦出兵了,就怕你不回去,你一回
去,正好,屁股後面殺來了,完了!就這麼一回事。
我們現在講國學,不要講開了,不是說歷史,就是告訴大家,這個時候,中國文化斷層了!所有圖書在咸陽被項羽一把火燒了。中國讀書人不是全體死完了,民間雖然還有很多,但是等漢高祖出來,我們的文化還是斷層的。
從秦到漢這一段的社會經濟貧窮痛苦,漢文帝上臺,用道家老子哲學四
個字“休養生息”發展經濟,豐衣足食,讓老百姓有飯吃。古文“休養生息”四個字,拿現在寫經濟學大概一大堆,各種理論都出來了,出版社都來不及出版。所以你要研究國學,讀書要注意,讀外國書也好,中國書也好,中國人講讀書,要頂門這裏有一隻眼睛,智慧之眼,把歷史看通、把書看穿。
漢文帝上來,休養生息,乃至自己提倡節儉,歷史上講他穿一件皇帝袍
子,穿了二十年,還補過,走道家哲學的路,非常儉省。反照我們這個時代,大家都在浪費。這就是歷史要借鑒的,讀古書學國學要注意這個地方。
漢文帝那時沒有恢復文化,到他兒子才開始的。他走的是“休養生息”,道家的思想,安定第一,和平發展第一,以充實國家。其實漢文帝做皇帝只有二十幾歲,而且他自己寫信給南越王趙佗。當時長江以南,他的政治力量幾乎還沒有達到,北方又有匈奴,西北、東面朝鮮一帶也有問題啊,還談不上日本。文帝很痛苦的,二十幾歲的皇帝,把這個天下安定下來。
漢武帝一上來,改變了祖父的政策,不走道家休養生息,而是擴展勢力。並不是漢武帝不對,因為時代不同了,演變到這個時候,不能不改變,因為南面有問題,北面有匈奴問題,西北也有問題。國家經他祖父跟父親三四十年的努力,社會安定,經濟充實了,有力量向西北發展。這樣,漢武帝時期才開始恢復中國文化,開始注重儒家,孔孟之道。
這一階段等於我們一樣,從推翻滿清、推翻了中國舊文化以後到現在今
天,九十六年。我們看看這一段歷史,從推翻秦始皇以後,由漢朝建立,到漢武帝恢復中國文化(不是儒家就代表中國文化哦》,我們拿歷史來做對照,是經過了七八十年以後才恢復中國文化。
現在我解決一個問題,所謂“漢學”,是這個時候的學問,叫漢學,不
叫國學。為什麼講漢學呢?恢復中國文化,包括四書五經,每一個字為什麼
這樣寫?這個字是什麼意思?譬如“中”,為什麼這樣一個圈圈一豎,叫做
“中”?要研究就要看漢學的研究。一個“中”字,拿我們現在,要幾萬字
的研究文章。實際上這個“中”字很簡單,世界上就是天下一圈,我夾在中
間。可是這個文字的內容很多了,這叫研究中國文字的來源,從上古到現在
的發展。我們中國文字怎麼來的?開始是有圖案的。
我還請那位謝教授拿來中文的圖案,譬如說,我有個老朋友叫呂佛庭,
河南人,已去世了。他是畫家,文字學家,也曾出過家,自稱“半僧”,是
個學者。他晚年拿給我看《文字畫研究》,我看了後說:“老兄啊!你趕快
做,把中國文字趕快畫出來,一幅一幅,太寶貴了!”現在在我們圖書館這一套書,由臺灣跟我搬到美國,從美國回來又跟我到香港,從香港回來又跟
我到這裏,這套書搬回來的成本不曉得多少。我前天想到講這個問題,叫謝
錦揚找出來,他馬上找出來三本。你們研究國學的同學們,如果研究文字,
繼續他的工作,你就了不起了!又可做個畫家!
研究漢學,講文字學叫“小學”。一個文字的注解是什麼呢?這叫訓詁。
滿清末期西方人,德國、法國、英國人,研究我們中國文字,先從漢學
入手,他們很紮實的。我們的四書五經英文都有翻譯,我圖書館裏都有,當
然同現在英文不同,他們是研究漢學。
我們中國人不懂這個道理,在外國問你是學什麼,你說研究漢學,意思
是講自己在研究中國文化,這兩個名稱是“似是而非”,牛頭不對馬嘴!大
家明白了吧?漢學是這樣一個意思。現在我們中國人講自己中國是漢學,看
了令人非常非常的遺憾。
這是講在前面的話。講到中國文化,剛才孫院長也介紹,報紙也講“南
懷瑾是國學大師”,我每次看到這個臉紅得發黃,紅還不夠,還發黃,黃了
還發青,自己覺得很難過,我算老幾呀?!什麼都夠不上。所以每一次上課
演講我都先說,我今年活到九十歲了,我的一生八個字:“一無所成,一無
是處”,還國學大師呢!那個“大”字上面多一點吧,“犬”師,狗師差不
多!我真的很反對這個過譽的名稱。
我比方自己是什麼呢?唐人有一首詩,寫一個宮女,我不過是中國文化
的“白頭宮女在,閒坐說玄宗”啊!我不是大師,也不是國學家,什麼都不是,只是從小喜歡研究自己的文化,研究人類的文化。不過年紀活大了一點,人活大了好像也有好處,大家就給你戴高帽子了,因為怕冷嘛!帽子就太多了。
唐人另有首詩怎麼說呢!
竟日殘莺伴妾啼 開簾只见草萋萋
庭前偶有东风入 楊柳千絛盡向西
“竟日殘鶯伴妾啼”,這個宮女進了宮以後,皇帝前面漂亮人很多呀,進了宮裏也許跟皇帝有了一次關係,或者半次關係,住在宮裏,幾十年就老死在那裏了。這個宮女在皇宮裏頭,“竟日”,一天到晚,什麼是對象呢?一隻鳥!天天對著院子,竟日殘鶯,老的黃鹂,伴妾啼,她在哭,牠也在叫。
“開簾只見草萋萋”,打開窗子門簾前面都是草.“庭前偶有東風入”,入了宮的宮女,跟皇帝有了一次關係,也封了妃子什麼啊,沒有用,一年三百六十天不曉得他哪一天想起來找一下,庭前不要說沒有看到人,鬼都看不到。
“庭前偶有東風入”,你注意這個“偶”,偶然,或者皇帝經過門口,在門口看一下,啊,妳都好吧?他又到別一家去了。“楊柳千條盡向西”,我非常欣賞這一句話,形容我自己的一生到九十歲,全世界、全中國的人都向西方文化學習,都學外文去了。所以我自比,這一首詩形容我的一生。
你們學古文學詩要曉得朗誦,千萬注意!你們國學院的同學們成立了個
詩社,這個詩社寫信給我這個老頭子,找到白頭老宮女。我也很鼓勵他們,不曉得他們來了沒有。
中國人讀書朗誦,你們既然學詩,學國文,還是要朗誦。所以一個大學、一個書院裏頭要書聲琅琅。那麼各地朗誦有各地的讀法。我現在給你們示範一下,我們讀這個書,一讀就背下來了,這就會做詩了,它是有音韻平仄的(南師示範朗誦“竟日殘鶯伴妾啼,開簾只見草萋萋”)為什麼這樣朗誦呢?看到這個文字,自己把身心都投到那個畫中去了!算不定讀了這個詩,自己一感慨會掉出眼淚。譬如我覺得,我的一生就是這一首詩。玩了幾十年,現在你們大家叫我國學大師,我可做了白頭宮女。全中國人喜歡搞西方的東西,誰來搞中國的?“庭前偶有東風入”啊!是代表自己的了。可是呢,全社會“楊柳千條盡向西”!
學國學,我主張千萬注意朗誦!如果只是照現在看書的方法看啊,我相
信基礎打不穩,沒有用!我是這一種唸法,現在我請宏忍法師用國語,用閩
南調的唸法唸一遍。所以這個朗誦沒有規格的,你自己可以編,去唱。可惜
我手邊沒有帶來,在臺灣已經有編好的,各地很多朗誦詩的音聲,自由發揮
的。你找我們有名的朗誦詩詞的大師明星焦晃,他坐在這裏,等一下請他唸
一下,他的朗誦又是一種了。現在我們請宏忍法師用閩南調唸一下。(宏忍
師朗誦)
這是閩南語的唸法,福建的唸法。臺灣的唸書方法,哪怕日本人控制了
臺灣五十年,小孩這個唸書還一樣的。大師啊,來一下,你臨時表演,我們
的好朋友,這位焦晃先生你們都認識的,演康熙皇帝的(焦晃先生朗誦)。
這是告訴同學們,你研究國學啊,詩文都要朗誦,千萬注意!朗誦有個
什麼好處?你不要管你自己聲音好不好聽,又不是唱歌,歌是給人家聽的。
所以古人叫讀書,在書房裏讀書吟詩叫“無病呻吟”。有時候啊,自己有感
想時,吟誦“竟日殘鶯伴妾啼,開簾只見草萋萋”,自己對自己的欣賞。你
這樣讀書一次,等於你們現在看書一百次,千萬注意!不然你書是看多了,記住沒有呢?記不住。這是講國學嘛,所以古人叫“讀書”,要讀出來。讀
的方法裏頭一個默念,一個朗誦,朗誦就是開口唸,這叫讀書。北方叫“讀
書”,南方叫“唸書”,這樣唸書,心里腦子裏會記得深刻,心情也很愉快,
心理情緒自然得到調節。這是學國學的第一步。
你看,本來只有三四個鐘頭講,我現在等於序言都沒有講完,只解釋了
一點,現在切斷,不發揮下去了。回轉來,我們剛才講三個問題,什麼叫中
國文化?什麼叫國學?什麼叫漢學?先把這個問題解決清楚。
那麼“中國文化”是怎麼講起來的?是最近幾十年講的。“國學”還是
推翻滿清以後,二十世紀初期到現在。你注意,我再提一下,推翻滿清到現
在九十六年,還不到一百年。我說中國文化給“五四”攔腰砍了一刀,後面
就不講了,攔腰砍斷還有個根,後來給人家又把根挖掉了。現在我們要恢復
文化,重新追根,重新來!
“中國文化”這個名辭是最近起來的,是對應“外國文化”而言。所以
說要了解世界上的四大古國文化,中國文化、印度文化、埃及文化、希臘文
化。我們現在講西方文化,美國人、英國人,他們自己說是從希臘文化系統
下來的。我在美國也常常笑他們,你們從希臘文化系統下來?用上海話說是
“勿搭界啦”,搭不上的,瓜棚搭在柳樹上。你們美國立國不到三百年,而且當時新大陸開始,你們都是各國沒有飯吃的跑到這裏,發展新大陸田地沒
有文化的。今天你就能代表西方文化嗎?西方文化要從拉丁文、希伯來文講
起,不是說英文就是。
說到西方文化,有一個經典要注意,《摩西出埃及記》。西方文化是天
主教、基督教的天下,不像中國有儒家,道家。摩西出埃及,諸位同學曉得
是什麼時代?比周朝還早的商朝時代。摩西出埃及,就有關於現在以色列、
耶路撒冷這些問題了。摩西先建立《摩西十誡》,西方文化以《十誡》為基
礎,以宗教為基礎,十誡也可以講是宗教的戒條哦,一直影響了整個西方文
化,注重契約行為。因為注重契約行為,而注重民選,民主選舉是從這個發
展而來的。我今天特別給大家提出來。契約行為構成了西方宗教行為,法律
行為,民主行為。
中國文化不然,開始就一朵花一樣,長出來是自由的。所以真講中國,
從上古以來就是自由民主,與西方的自由民主不同。道家講道德,儒家講仁
義,它不是戒條,不像摩西十誡,而是做人行為的目標。所以中國文化是從
普通人的行為道德到追究生命最根本的問題,從政治文化的基本到最高理想,從普通生活到哲學科學宗教合一,追究宇宙生命的根本問題,都有目標和方法,與西方文化大不相同。
那麼,能否把科技、物質的是否發達,是否挨打,做為文化先進或落後
的標準呢?這樣問好像比較難思考,打個比方說吧,一個人會賺錢,或者知
識、技術、才能很多,這個人就必定會作人做事嗎?就必定有智慧嗎?就必
定人格健全、品質高尚嗎?恐怕不一定,而且非常不一定,對吧?因為根本
不是一個邏輯,上海話“勿搭界啦”。你硬把它穿鑿附會在一起,那是個情
緒化的觀念。但是中國乃至全世界,兩百年來都在這個心理情緒中,而且理
論還多得不得了。
再譬如說,我們歷史上沒有特別提倡發展科技、物質,而是特意地控制
它的發展。中國即使有發達那麼長久的歷史,也從沒有侵略過人家,能否因
此而推論中國人就很傻瓜,文化就落後,政治就腐朽?這也是邏輯不通的,
“勿搭界啦”。可是一兩百年來,都在這個範圍裏鬧,可見人類的智慧水平永遠年輕。
那麼,一兩百年前,中國人被強盜們打昏了頭,所謂勝者王侯敗者寇,以致徹底懷疑自己。這種情緒,終於演變成政治和文化的內亂,一亂上百年,搞不清也來不及搞清自己的文化,更搞不清西方文化,就莫名其妙地“楊柳千條盡向西”了!反過來說,西方人更不懂中國,他們怎麼講,中國人就跟著隨聲附和,簡直是笑話!這個裏頭檢討起來,問題很大,很多。將來的歷史怎樣評價這一兩百年的中國,乃至全世界的文化,現在還不知道。
話不要扯開了,我們今天講中國文化,那麼,文化的基礎是什麼?我的
定義是:言語,文字,思想(思維方式),生活習俗,這四個要素的構成就
是文化。至於政治,教育,軍事,藝術,文學等等,那是後面的事。
如照孔子當時的分科,它是以德行、言語、政事、文學四方面來概括人
文文化。
比如說文字,中國秦朝第一功勞是統一了中國文字。春秋戰國以前是書
不同文,各地的文字,河南、山東的,南方、北方的,文字都不統一,不方
便交流。言語更不統一。車不同軌,兩個車輪的問距不同,路上的車轍就不
同,不方便交通。文字的統一,從春秋戰國期間已經開始,到秦朝正式統一
了。中國人非常偉大,這個文字統一影響了整個的亞洲,影響了朝鮮,韓國,越南乃至東南亞各國到日本,統統是漢文化的天下。可見文字統一影響的重要!
現在我們自己在破壞文字了,給人家也看不起了,研究自己文字來源的
“漢學”也不知道了。譬如寫一個“麵”吧,寫成這個“面”,到館子店裏吃什麼?那個麵用這個面代表,好稀奇哦!變成吃臉,這個算什麼文字?好多好多!譬如說孔子云,那個“云”字一打出來繁體字變成天上的“雲”了。
自己在破壞,很丟人!注意哦,文字統一!
當年一個哈佛大學教授問我,“我問你一個問題,歷史上一個國家民族
亡掉,是不是永遠不會翻身?”我說:“不錯,你們西方歷史是這樣”。“那
對不起,我請問你們中國,幾次亡國,這個國家永遠存在,理由是什麼?”
我說,“那你西方人不懂,統一!”他說:“什麼叫統一啊?”我說:“文
化的統一,文字的統一。”他聽了愣了:“嗯,有道理。”我說你看整個的
歐洲,到現在德文、法文、西班牙文,什麼文,各種文字都不同的。英文字,你說英文明明YES,到了美國不叫YES,叫YEAH了.你們大家說自己在學英文,我說你們還有資格學英文啊?一百年以前的英文你就看不懂了。可是,中國幾千年都是這樣。
言語統一,也是一個大問題。文字下面就是言語,言語統一是靠這一代!我們全國的言語到現在還沒完全統一,這兩三千年文字統一了,言語現在才開始統一,還沒有完全統一。
你們研究國學,要非常注重漢學,對文字學研究清楚。漢代就有《說文
解字》。再譬如,我說對中國文化的貢獻清朝最大。滿清入關,為了文字,康熙時編了一部《康熙字典》,把全國文字都編進去。你們學國文,千萬離
不開《康熙字典》,你翻開看看,《康熙字典》你們大概也不會查,裏頭一
共四萬七千多個字。我們中國人真正常用的文字,幾千年來,只有一兩千個
字。如果你們諸位能夠默寫,不要任何書本,都記得起來,自己一個人寫得
出來一千個不同的中國字,你的學問不得了了!康熙,雍正,乾隆,給中國
文化貢獻很大很大,太大了!例如《古今圖書集成》《四庫全書》等,《康熙字典》屬於其中一個貢獻。你看裏面有注“唐韻”的,是代表唐朝讀什麼音韻。現在用廣東話、客家話來讀是唐韻,廣東話客家話是唐朝的國語。福建話是五代到宋代的國語。還有注“集韻”的,是當時普通話讀什麼音,“廣
韻”是當時廣東南方的讀音,它都有。
中國曉得語言會變的,所以把幾千年的文化,諸子百家等等,用兩千多
個字保留,後世讀三千年五千年以前的書沒有問題。你去看看英文,十幾萬
字,英文也好,法文也好,德文也好,一百年以前的古文他都不懂,非專家
不可,因為言語十年二十年就變動很大了。
譬如我們現在年輕人講的話,我們聽不懂,年輕人有年輕人一代的語言,他們講悄悄話,公開對我們講,我們也聽不懂。中國古人曉得言語一二十年就變動很大,因此把言語變成文字,我們現在叫它是古文,其實不是古文。古人把文字變成個系統,一萬年以後讀了這個書,跟一萬年以前的人交流對話,沒有空間時間的距離,這就是中國文字!
這個偉大的文化寶庫,保留了幾千年來多少中國人的智慧、經驗、心血
啊!而且古人寫書是用畢生的心血寫的,留給後人做個參考,非常小心謹慎。哪像現在人隨便寫書,東拉西扯就是一本書,有一點小心得就吹得不得了,當成真理了。現在人隨便批評中國文化,請問你讀過幾本古書?就算你讀過,你讀懂了嗎?而且那幾本書就代表中國文化了嗎?笑話!西方文化你也不懂,留學幾年就懂了嗎?你只看到皮毛的一點點而已,回來就說西方如何如何,也是笑話。英文是兩次工業革命以後才流行的,你要研究以前的西方文化,還要研究拉丁文或希伯來文。
所以說文字重要!你們學國學第一要注意這個!這是中國文化寶庫的鑰
匙!鑰匙找不回來,不要談寶貝了!對音韻“小學”不通,國學怎麼學啊?
如果以我的經驗勸你們,像我讀書的經驗,老實講,我文武的老師很多,但
真影響我的沒有幾個。真影響我的還是《康熙字典》、《辭海》,就靠自己儘量地研究。你們讀書,要拿出這個精神來研究。先休息十分鐘,大家累了。
同學:請起立,謝謝老師!
第二堂
萬古通曉的文化體系
先研究大小學
中國的書院
尺牘與師爺
教授與叫獸
兒童經典讀誦工程
教育的終極目標
民辦、官辦教育的歷史得失
知識分子的榜樣與精神追求
同學:請起立。
南師:諸位請坐。剛才講到研究國學、中國文化問題,我的意思,中國
文化的定義有四個要素:言語,文字,思想(思維方式),生活習俗,這些
綜合起來,包含了政治、經濟、軍事、文學等等,都在內。所謂中國文化,是相對於外國文化而言,全世界有四大古老文化:印度、埃及、希臘、中國。所以研究中國文化,不要忘記了與其他文化對照。
我常常拿一個國家的文化跟中國文化做對照,就是印度文化,它非常高
深。如果以我研究宗教的立場,所有世界上的宗教,包括摩西出埃及建立的
文化世界,都從古印度文化影響的範圍來的,所有的宗教都是從印度來的。中國文化跟印度文化同樣是古老文化,我們開始不用宗教,而用科學,用數
學、天文等等,建立了中國文化。但是印度文化沒有像中國文化這樣,用統一的文字記載了幾千年的文化內容,很可憐的。四大古老文化的比較研究,其實問題很大很多,今天我這樣輕易帶過去,不多談了。比如我們現在全世界通用的阿拉伯數字12345到10,原始是由印度傳到阿拉伯而發展出來的。
我們要了解,自己的文化是這麼一個特別的東西,掌握了這套文字的鑰
匙,一萬年之後的人,讀古人的書,沒有時間距離。所以說文字語言特別重
要!
那麼,研究文字先要研究“小學”,我們的文字學,最有名的一本書《說文解字》,漢朝許慎著的。中國的文字有“六書”:象形,會意,形聲,轉注,假借,指事,六個方向。我們看象形字,有些是圖畫來的。
很多字是形聲字,根據自然的法則,譬如“江”跟“河”,我們讀“江”
是照現在國語發音,照廣東發音,念“剛”,模仿長江流水的聲音。河,“呵”,模仿黃河流水的聲音。都是水字旁,旁邊加一個字不同。形聲來的有很多文字。
會意,許多中國字一個字指多方面,你一聯繫上下文就知道是什麼意思。譬如我們聽聲音的聽字,有時候在古文裏這個聽字不念平聲,而是去聲,任其自然的意思,是會意來的。
“六書”配合《康熙字典》,中國文字三個月你就搞通了!像我當年研究小學訓詁,用了一個月,可以讀書了。像現在的教育方法,天天上課,搞通文字了嗎?不知道。
現在還有很多學者來找我,還有很有名的學院,我不報名字,最近常來,“老師,我要辦書院”,我說“好啊,為恢復中國文化辦書院。不過你讀過書院嗎?”“沒有”,我說“對了,你沒有讀過書院,什麼叫書院你懂嗎?”
我說,書院以個人導師為主。譬如朱熹辦書院,湖南有岳麓書院,福建
有白鹿洞書院,以朱熹為標誌。清末民初有名的無錫國學專修館,是以唐文
治先生為主導。後來如清華大學講國學,是因有陳寅恪先生而聲光崛起。而
書院上課,不是你們大學這樣上課啊,它是以老師為主的。我是讀書院出身,在書院跟老師讀書時,有時候老師個把月不講一句話啊,他讀他的書,我們讀我們的書。等他想到了要給我們上課的時候,一講起來三個鐘頭也不停。我們說老師啊,飯菜都冷了!他說,不要慌!他興致沒有完。書院是學生生活、學習、做事都跟老師在一起,老師有一個心得發現,哎呀,滔滔不絕地告訴你!有時候他不講話,你自己研究。然後你講話給老師聽,他也靜靜在聽你的,除非說你錯了。如果沒有錯,“咦!你講得有道理哦!呵呵,孺子可教也!”會這樣獎勵你。
所以書院同佛教禪宗教育一樣,四句話,“見與師齊,減師半德”,你
的學問見解跟老師平等,減師半德,你只算一半。老師一百分,你只有五十
分。為什麼?老師起碼比你大個一二十歲吧,等你再大十歲,老師的學問又
增加了。“見過於師,方堪傳授”,你的學問見解超過了老師,好學生!他
把所有學問經驗都告訴你,否則你消化不了,沒有用。所以我說人家問我:
老師!你有什麼學生嗎?我說我現在半個也沒有!要“見過於師,方堪傳授”,才可以傳經講道,傾囊相授。哈哈!最近有人對我說,有一個人自稱是我學生,而且出了書自稱“見過於師”啊!
所以做學生寫信給老師不稱“學生”,而是“受業”;那麼老師回學生
的信不稱“老師”,而是“友生”,我是你的朋友,老朋友,代表了師生之間的關係,這是中國文化!
你們現在學國學,先好好地把中國的“尺牘”學一學,學會寫信。我說
中國文化明清六百年间的政治,是靠秘書的,靠師爺,好的秘書是輔導老闆
的。滿清三百年滿洲人文化程度不夠,是靠紹興師爺。實際上滿清三百年治
天下,是三百年浙江人治天下,浙江的紹興師爺!學國文的講,師爺做得好
就是宰相。我說現在大家很可憐,連信都不會寫,怎麼說?“尊敬”是西方
文化翻譯,“親愛的”啊,“達令”啊,“親愛的某人”,“尊敬的南老師”,
你還不認識我,我值不值得尊敬啊?“南老師:”冒號點兩點,我還看成“南老二”呢!姓南的做老師的也很多哦,南老師是個代號,你寫給誰?我可以不看,也不回你的信。下面那簽名呢,比米南宮的草書還難認,我還要請一個專家來考證,這什麼字啊?而且不用姓的,譬如講“王文明”,他王也不寫,來個“文明”,叫文明的很多哦,我曉得你文明不文明啊?現在沒有規矩,這個文化算個什麼呢?
所以告訴你們從“小學”開始學起,文字、音韻、訓詁,你們只要花兩
三個月時間,就可以讀古書了,變成大學問家。
現在你們讀了碩士博士還在上課,我覺得很好笑。原來的西方教育制度,大學本科畢業已經寫論文了,碩士博士不上課了,同書院制度一樣,導師制的,跟一兩個老師研究專題。民國初期,還保持這個風氣。
那時候,一個大學教授四百塊錢銀洋一個月,銀洋,銀子打的。以金為
本位,一塊銀洋換算十毛錢,十個角子,上海叫十毛,一毛換三十個銅板,
一個雞蛋一個銅板。教授們四百塊,做國家的部長四百五,多一點點,一天
吃雞鴨魚肉不到七塊錢,買一套英國的西裝料做得最好,不到七塊半八塊錢。
那麼,大學教授上課,一個禮拜不會超過六個鐘頭。然後,教授們出來
坐的是黃包車,前面兩個紅燈,坐在上面大咧咧的比總統出來還威風。前面
一個車伕跑,叫著“嘍……”大家看見:哦喲,教授來了!
現在是什麼?現在教授,社會上有戲稱是會叫的禽獸!老的是老叫獸,
年輕的是小叫獸!現在教授是個代號,給人看不起.哦,“窮得像教授一
樣!”這是什麼文化時代?!
我話又多講了,對不起,講開了,講到這個文化、這個時代的演變。
“小學”,你們千萬注意,講國學先把這個學好。還有,多朗誦詩詞文章,不朗誦不行!
譬如我要臭表功了,我從美國回到自己的祖國,到現在,包括在香港,
二十年了,我回來以後悄悄地推廣了兒童讀書,他們叫做兒童讀經,叫錯了。我說中國人現在沒有希望了,靠後代吧,發展導讀,中文、英文、珠心算一起來,但是不搞組織。到現在,全國推廣開來十幾年,幾千個幼稚園小學推行開了,邊疆、窮苦的地方更多。熱鬧的地方,不多打交道。所以影響你們今天國學社呀什麼的,大家關注中國文化。
大家笑我粉絲太多了,但是我沒有搞組織。為什麼?我說我最反對中國
人搞組織,一搞個生意呀,成立一個什麼出版社啊,成立一個基金會呀,那
個基金會已經變成鴨子雞精的雞精了!搞一個組織,就在裏頭爭名奪利,鬥
爭人事,所以我沒有組織。我推廣這個,我說等於這個打火機,我坐在臺上
點個火把交給你,哎,去推廣兒童讀書,你交給他,一路下去,全國鋪開了!現在不知道誰搞的。
我發動以後,誰做的呢?我給你介紹兩個人,一個郭垣晏,她小名叫沙彌,十二歲跟我到美國,現在一二十年,她現在還一邊做事,一邊讀博士。
兒童讀的書本,中、英都是她編的。另外一個老人是總編輯,這位老太太,
抗戰曾讀延安的陝北公學高級部及魯藝,最後畢業於南京金陵大學,她現在
快九十歲了,她中外都通。她兩個一老一少,也在為文化奮鬥。
那麼這個效果呢?譬如我們今年暑假辦了三場夏令營,最後一場是內地
的孩子,給這些孩子短期的田園教育訓練,不准父母參與。孩子們帶到上海
人民廣場,我們去簽條子接收,心理負擔很重啊,現在大家只有一個寶貝孩
子,不能生病,不能出一點事喔,很辛苦。一個多星期教育完成,孩子們戀
戀不捨,走的時候掉了很多眼淚,送他們到上海人民廣場,家長們來簽收。
我們測試了一下,效果還非常好,很多經驗和啟發,當然也非常辛苦,來不
及多講。有十歲左右的孩子能夠自己讀《資治通鑒》了,還能背佛經,他們
還提了許多問題問我。這是講給你們國學院做個參考。
既然辦國學院,有一個問題,剛才我講到,許多人要辦書院,要恢復國
學研究,這是個新的風氣,所以好幾位學者跟我說辦書院,我都贊成,我也
反對,我說你們自己讀過書院沒有?換句話說,書院的老師在哪裏呀?你看
也沒看過書院,光是理想。有一本書叫《五種遺規》,《四庫全書》裏有,
辦教育、書院,譬如朱熹當時怎麼辦的?還有做官是怎麼做的?都有遺留下
來的一小部分規矩,這些值得研究,當然不是說亦步亦趨,是研究它的精神
和方法,這是研究方面。
第二點,以我們中國文化而言,知識份子、讀書人應該有個什麼目標呢?我們現在讀書是為了什麼?對不起啊,你們諸位同學為了什麼,我不知道。我現在是提一個口號,很難聽,“教育無用論”,教育無用,我也反對現在這樣的教育,是在糟蹋人才,貽害未來。譬如一個鄉村的孩子,父母很辛苦培養他讀了書,讀到中學糟蹋了一半,讀到大學,完了!這個孩子永遠不回來了,向上海、北京各個鬧市居住,要發財,要爬金字塔的那個塔尖上去。農村那麼辛苦,培養一個孩子出來,農村喪失了一個人才,沒有人了!
今天這個教育是在樹這個金字塔,都向上面爬。而教的是知識,不是教
的學問啊!人格沒有養成,作人做事都不對,對社會國家有什麼真正益處
呢?
中國文化講教師是兩個要點,“經師易得,人師難求”,什麼是經師
呢?教知識,四書五經、數理化,國文,教這個知識容易。人師呢,他的人
格,他的一切,在導師制的書院可以做一位人師,人格的表率,像孔子、孟
子一樣,不容易!所以經師易得,人師難求。
那麼,中國原來的知識份子讀書的目標呢,是求學問,包括作人做事、身心修養等等一切的學問,這是憑興趣來的,玩味一輩子,人格平等獨立的,同謀生是兩件事。不像現在人讀書,都是為了謀生。所以我提起你們諸位年輕同學們注意,我不敢說你們的目標是什麼,現在反正社會的教育出問題,所以教育無用。
第一個,父母出問題,所有的父母培養子女,是把自己做不到的希望壓
在孩子身上,自己沒有發財,希望自己兒女出來發財;自己沒有做官的,希
望兒女出來做官;自己理想做不到的,希望兒女將來給我做到。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是嚴重的錯誤!
第二個呢,升學主義,不是求學問。
第三個呢,讀書的目標是升官發財,至少是賺大錢。
這是個什麼教育?我搞不清楚。自己的社會、家庭、國家,教育沒有個
方向,沒有個目標。你說他沒方向目標,他說我方向目標都有啊。你要看這
個家庭、社會、國家教育的實際走向、目的是什麼,不要看表面文章。
再譬如說,現在把中國隋唐開始的很好的考試制度,用到壞的方面去了。現在考試起來,連幼稚園小學還要考試,好的成績考取了進名校,考不取了進差等的學校,這是什麼教育?教育的目標是講這個孩子不成器,你把他教成好的成器的人。讀書是憑興趣,靠啟發的,那才有動力、有創造力嘛!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現在變成了全力應付考試,有興趣也給你搞沒了。所以我現在講教育無用論,不曉得搞些什麼!自己教育的方向目標,什麼都沒有研究清楚。
再說,大家沒有反省,中國三千年來——我講的都是過去的經驗,我是
老頭子,白頭宮女呵,是那個可憐的“庭前偶有東風入,楊柳千條盡向西”的一個宮女,在悲嘆而已。我只講過去,對現在不加評論,現在評論起來問
題太大了,我也老了,只講過去。
我們想一想,中國三千年教育,由周朝到秦始皇,漢唐宋元明清,政府
沒有出幾個錢辦教育,你們怎麼不去研究呢?那中國文化過去有沒有學校?
有啊,“學校”兩個字夏朝開始的,唐朝有國子監,現在我們北京還有國子
監古跡,漢朝叫太學。政府有學校啊,政府的學校等於現在的黨校,高幹子
弟讀的,不是給老百姓讀的。老百姓是自己讀書的,中國歷史上這些名人、
才子、忠臣孝子乃至於最好的宰相、最好的文人、武將,都是民間自己培養
出來的,培養一個貨品給你朝廷、給你政府來買嘛,人才是個貨品,中國老
百姓自己培養的,都是私塾出來的。所以古人說:“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
家”。然後,政府用個什麼功名,三年一考,五年一考,考取了做官或者備
用。
歷代沒有像我們今天這樣,花了多少的教育經費培養了多少人才,然後
出來了還要負責給大家找職業,哎喲,大學生失業的太多……活該!誰叫你
讀書的?中國本來詩禮傳家,都是家裏讀的,自願讀的,要謀生你就直接學
謀生技術好了。這個我們要反省了。
書院是宋朝開始的,宋朝真正開始提倡的是范仲淹,因為他是孤兒出身,他跟名宰相晏殊兩個開始提倡書院。然後清朝呢,有一個皇帝提倡,就是雍正皇帝,他下了命令各個州縣都要辦書院。但是書院是私塾制度哦,不是現在學校制度。所以這個問題是大問題。
推翻滿清以後,教育怎麼會變成現在這樣?對不住,我到這裏切斷不講
了,這個講起來就很嚴重了。是誰的過錯也不談了。所受的教育是先給你帶
上個框框,像個緊箍咒,不能發展了。這又是一個問題了。
現在回轉來講,中國的讀書人,尤其現在像學國學,國學是什麼?剛才
我說過是中國文化,中國文化是個大寶庫,包括那麼多內涵,不是孔子、孟
子就能代表的。其實誰也不能完全代表,因為內容太豐富了。
既然研究中國文化,每一位同學都要有思想準備,做學問準備淒涼寂寞
一輩子,至少像我一樣的淒涼。不過你們看我現在很不淒涼,很舒服,其實
我負擔很重啊,搞這個地方心裏的負擔更痛苦。所以你準備寂寞淒涼,不想
做官,不想出名,安貧樂道才能做學問。
那麼,你第一個要學宋儒了,我常常引用,宋朝的大學問家張載(橫渠),是宋朝有名的五大儒之一,陝西人。他年輕出來的時候,到西北去當兵,找誰呢?找范仲淹,范仲淹在西北做大元帥,在邊疆防守西夏很多年了。他是江蘇吳縣人,老元帥了,你看范仲淹守西北的詩:“將軍白髮征夫淚”,西北當時的敵人是大夏國,他守在那兒,多年沒有戰爭,是因為他在那裏。可是他的痛苦呢,將軍白髮征夫淚啊!張橫渠來找他,范仲淹一看,你來幹什麼啊?他說我想當兵,范仲淹看了看說,過來,我倆談談。范仲淹也許賞識人才,所以他看張橫渠,年輕聰慧,是有前途的,何必來當兵呢?
那麼張橫渠問了:那你要我幹什麼呢?去,回去讀書,范仲淹就抽了一
本《中庸》給他看,也許還送他兩個路費吧。張橫渠後來變成大儒,所以他
的名言,你聽,讀書的目的,做個學者為了什麼?“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
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讀書、知識份子的目的是這個。尤其
你們今天是國學院,研究中國文化全部的東西,應該是以這個精神來讀書的。
如果讀了國學院,你要擔心前途職業,我也不曉得你該怎麼辦。其實也
容易,先學會寫信,先學會做秘書。當年上海交通大學翁史烈校長來看我,我說你開個秘書班,培養青年一代秘書,任何一個商業、政治離不開秘書。但是你這個學秘書的呢,要培訓他會騎摩托車,會駕駛汽車,會打字,才夠得上做秘書。學問再說了。中文、英文信要會寫,交際應酬都會。
其次呢,我的建議,讀國學院,要懂諸葛亮的《誡子書》,諸葛亮寫給
兒子的信,這是千古讀書人的銘言。
“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他告訴兒子,先學會寧靜,寧靜不是單指打坐時思想的寧靜,而是你心境要隨時可以寧靜,欲望減輕了。第二是儉,這個儉好像省錢的儉,同樣的一個寓意,簡化,腦子情緒不要複雜,
一切都要簡化,抓到要點。尤其這個時代,事情那麼多,大家都忙昏了頭,
都在拼命,精神問題越來越多,要好好學習儉和靜。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求學問的道理,先要把自己的
思想情緒學會淡化,甘於寂寞,甘於淡泊,要安靜。你天天要去玩,欲望太
多,卡拉OK呀,交男朋友啊,交女朋友啊,耽誤很多時間的。求學是非寧靜無以致遠。
“夫學須靜也”,學問要寧靜。“才須學也”,才能是靠學問培養的。“非學無以廣才,非靜無以成學”。諸葛亮一輩子寫的信都是幾句,很簡單,所以諸葛亮的一生只有兩篇大文章哦,就是萬古流傳的《前、後出師表》。他文學水平非常高,寫的信簡單扼要,有時候只三句話,包含了很多。
“慆慢則不能研精,險躁則不能理性”,慆慢,傲慢,慆,自己得少為
足,有一點點懂就認為了不起了,然後傲慢,看不起別人,這樣求學沒有用
啊,不能研精,不能深入了。險躁,心里蹦蹦跳跳的,情緒很亂,則不能理
性,不能養靜,這句話講做學問。
然後下面告誡兒子的話,“年與時馳,意與歲去”,年齡一年一年長大
了,時間溜走了,時間像車子一樣,跑過去很快很快。意與歲去,我們的意
志、思想隨著年齡大了會懶,墮落,勇氣沒有了。這八個字非常重要!他告
誡“遂成枯落,悲歎窮廬,將復何及也”。他說如果你犯了這個毛病,一天
偷懶,以上的告誡你做不到,隨著年歲老大,遂成枯落,永遠就是這個程度
了!年紀大了才後悔,悲歎窮廬,少年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有屁的用啊!
將復何及也,那個時候都來不及啦!
這是諸葛亮告誡兒子的一封信,簡單明了,一輩子都適用。所以諸葛亮
的一生,你看雖然幫助劉備建立一個國家,當宰相,他始終是“淡泊寧靜”
四個字,是他的學問修養。他死了以後,現在是萬古一人,大家都想學他。
他的學問是寧靜來的,所以知識份子要學他。
第三個呢,你們既然進了國學院,我抽出來南宋陳亮陳同甫的文章,他r> 和朱熹同時代,比岳飛晚。陳亮跟誰最好呢?你們崇拜佩服的辛稼軒!他們
很要好,陳亮是浙江金華永康人,他跟葉適反對朱熹這些單純講學問的,坐
在那裏,對國家社會有什麼幫助啊!你看陳亮的話:“研窮義理之精微,辨
析古今之同異”,你看這兩句話,現在學者做學問就是這樣,研究哲學、宗
教、科學,專門談理論,研窮義理之精微,到了最精緻最微妙最高的程度,學問很好,會寫論文發表文章。辨析古今之同異,辯論、分析古代現代什麼
都會。他把朱熹這班學者們,都批駁了。
“原心於秒忽,較理於分毫”,他說你們這樣搞死學問的有屁用啊!原心,推究這個思想心理,呵!一秒一分,一剎那之間都把握。較理於分毫,寫的文章都是邏輯,分毫之問都很嚴密。
“以積累為功,以涵養為正”,著書立說,論文積累一大堆。我常常說,
我過去還帶博士班,我叫跟我的博士生,對不起哦,你們不能亂搞,不要讀
書,去看小說,要畢業的時候,寫一本小說給我就通過。讀書研究這些幹什
麼?我說寫博士論文很簡單,兩個要點:大題小做,小題大做。你研究什麼?我研究中國歷史之演變。資料那麼多!你讀得完嗎?研究中國歷史三年當中的演變就夠了!大題就小做。小題要大做,我研究這個月的事情,把外國的資料呀,蘇格拉底怎麼說呀,什麼人怎麼說啊,乃至焦晃怎麼說,朱校長怎麼說,都把它拿上來,有些書別人沒有看過的,你都把它列出來,很有學問的樣子。我說這樣沒有用啊!這就是以積累為功,堆起來就是一本書,一篇篇論文文章,這有什麼用?“以涵養為正”,自己那裏規規矩矩,講朱熹他們,“啐面盎背,則於諸儒誠有愧焉”,然後修養很好,走起路來衣服穿得端端正正,坐起來像個學者,面孔養得很好,盎背,背上駝駝的,很有學問的樣子。眼睛戴個八百度的近視眼鏡,多漂亮!他說這一套做學問的辦法,對不起,我對於你們很佩服,可是我做不到!“則於諸儒誠有愧焉”!
他說我喜歡為國家社會做事業,尤其他要南宋出兵打仗,統一中國。“至於堂堂之陣,正正之旗”,正式研究軍事、社會、經濟的致用。譬如政府的行為就是要“堂堂之陣,正正之旗”,不能不陰不陽的,還有關聯的一句話“以正治國,以奇用兵”,都是最高的政治哲學。
我們接著看陳同甫的話,“風雨雲雷交發而並至,龍蛇虎豹變現而出沒”,這是說社會的複雜變亂,等於颱風吹來,整個社會亂的時候,我拿出辦法,拿出計劃來,使整個國家社會安定。不管你是什麼壞蛋還是好人,整個社會演變的時候,我所講的學問,是可以安定天下的,這個才叫做真學問!
“推倒一世之智勇”,他眼睛裏看你們一切都夠不上。“開拓萬古之心
胸”,打開自己的胸襟思想,為這個國家民族社會建立一百年一千年的前途。他說如果這樣做學問,“自謂差有一日之長”,對不起你們諸位老兄,我們一對比,這個我做到,你們做不到!他就那麼講。哈哈!
我引用他這一段,是希望你們國學院諸位同學記住後面,“推倒一世之
智勇,開拓萬古之心胸”!有這個心胸,有這個努力,紮實用功。所以我是
希望你們從北京來一趟不要白來。
如果說因為讀了國學院,我看看你們男女同學都是那麼斯文,將來如何
去推倒一世之智勇,開拓萬古之心胸啊?這是做國學的目的,也是國學院研
究的目的。
再補充一點,我們中國過去講知識份子,你們翻開《史記》,孔子去見
老子,給老子訓了一頓,老子有幾句話:“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
累而行。”做一個知識份子,真要研究學問,尤其你們研究國學,學問自己累積,不一定要做官或發財。老子告訴孔子,他明知道孔子要救世救人,老子批評他,說時代不屬於你孔子的,你拉不回來。君子得其時則駕,要把握機會,看到機會你再去。不得其時,機會不屬於你時,則蓬累而行,最好隐
姓埋名,不要去管事。
另外呢,我給大家引用《素書》的一段,我覺得大家研究國學,做一個
知識份子,讀書人基本的修養在這裏。這是黃石公傳給張良的。後人考據,認為這個《素書》不是當時原文。我不大管考據的,誰也沒有辦法求證,你
愛做考據你們去做吧,就當他是當時傳給張良的。
你們看中间一段,“賢人君子,明於盛衰之道”,要把時代看清楚,明
於盛衰,看懂這個社會的變化;“通乎成敗之數”,你的知識學問,對作人
做事,成功失敗都要有把握。“審乎治亂之勢”,要觀察整個社會的轉變;
“達乎去就之理”,這是指個人,看清這些之後,個人應該怎麼辦啊?讀書?
還是學職業?還是求吃飯?乃至一個工作要不要做?都要自己曉得。
“故潛居抱道以待其時”,知識份子四個字:“潛居抱道”,自己有學問,自己不想出來,學問為自己修養。“以待其時”,等待機會。“若時至而行,則能極人臣之位”,有機會給你出來做一番大事業,極人臣之位,譬如做宰相。“待機而動”,要等待機會,“則能成絕代之功”。機會不到,一切不要強求。“如其不遇”,知識份子要有一個準備,所以剛才我講,你們學國學求學問學位,自己要有個基本修養,“如其不遇”,一輩子沒有機會的,“沒身而已”,這一輩子默默,很寂寞的享受自己,有學問,怕什麼!很寂寞,做一個出家人一樣,沒身而已,要能把享受寂寞當快樂。沒有在寂寞中樂於學問的修養,也不可能有真學問。
因此,下面兩句話,是讀書人知識份子的基本原則,“是以其道足高,而名重於後代”,這是告訴張良,有機會你出來幫一下,沒有機會就算了,自己優哉遊哉過一輩子。“是以其道足高”,這個道,學問之道,才是求學
問的目的,或者你將來自己著書立說做什麼都可以。
你們遠道而來,我的意見,把這些古書上所講知識份子、讀書人應該具
備的修養,貢獻給大家,大家自己要有一個準備。否則,紀校長也在擔心你們諸位,大家也是這樣擔心,你們讀了國學將來出來做什麼?找職業?這是問題來了。可是既然走這一條路,這一條大路很難走,要立志的,要“開拓萬古之心胸”!
先到這裏,我們吃飯。晚上再說。
同學:請起立,謝謝老師!
邓超:用携程和我一起跑起来
点击查看邓超推荐的旅游景点
.i
启航者十方大学堂"
\空姐失控竟当众将乘客征服 图
《二十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之十一
阅读:6352013-06-20 10:21
第三堂
有容乃大與通變
組織與利害關係
研究中國文化的捷路
朱子治家格言
如何讀史
文化 文學 詩詞
諸位請坐。大家研究國學,研究中國文化很好,但是要非常注意時代,留意西方文化的發展,哪怕你不學外文,英文、法文不懂沒有關係,多看人家翻譯的書。如果不懂得時代的發展,光講自己中國有五千年文化,五千年文化算什麼?不過是個死老頭,那就沒意思了。中國文化素來是開放的,兼收並蓄的,講究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所以要東西方文化並重研究,吸取古今中外精華,為我所用,適應時代變化,甚至引導未來的人類文化。像《易經》的基本道理,就包括了簡易、變易、交易、通變這幾項內涵。
剛才我們最後提到,大家要注意學一下陳同甫的志向,這位先生是南宋時的學者,是金華永康學派的代表人物,有大見解,非常的了不起。我們今天做學問,要注意他的話,要“推倒一世之智勇,開拓萬古之心胸”。諸位做官的也好,做企業的也好,做學問的也好,應該有這麼一個氣魄,這是我們今天要走的路。
以我看來,中國文化真的開始要翻身了,但是很可憐的,沒有基礎。譬如我們看到現代人的文章,對不住啊!講句直話,包括政府的文告,你們學術界的文章,寫得不曉得是哪種文章邏輯,既長又亂,尤其這個一二十年,寫很長的句子,一二十個字一句,看了上半句忘記了下半句,看完了全篇不曉得講些什麼,重點都稀釋掉了。再過個五六十年或者一百年,後人看我們的文章要考古了,究竟這一代人搞些什麼東西啊?我們很丟人的。
可是重新建立文字的文化,這個白話文推行以後,要怎麼建立?真是一個問題。既要使大家看得懂古書,又要適應時代,我倒主張你們看看梁啟超的《飲冰室文集》,走捷路,那是新舊交流那個時代的文章。他跟他的老師康有為,後來慈禧太后要殺他們,兩個人都逃走了。我們今天老實講,中國的共產主義也好,自由主義也好,三民主義也好,對不起啊!我年紀大了可以講一句公平話,真正的內容都是用康有為的大同思想。你讀了梁啟超的文集,再讀一讀康有為的《大同書》,你才會知道。
今年開始,我聽說我們的國家氣勢很大,的確有開拓心胸的氣象。甚至聽說,我是聽來的啊!老了都是亂聽,聽外面說準備二零二零年以後,全國所有的老人都可以老有所養了。這個氣派真了不起!多少億人口啊!又聽說,現在準備推廣中藥中醫,將來每個鄉村醫藥店都有醫師去坐診了。是不是真的這樣?這個氣勢夠大了,這是中國文化。
因此,諸位知識份子讀書,還是要走捷路,走好了捷路之後,就隨便你涉獵了。我現在貢獻給人民大學國學院的同學们,开了一个書單。希望我们院長在這裏,回去以後跟校長研究,不要呆板的開這些課程了,限定他們時間,要同學們自己去讀吧!
像我推廣中國文化這幾十年,悄悄地推廣,影響到全國乃至外國,美國還有資料反鎮回來。這個編輯的課本,推廣到外國去,外國人也有背我們中國書的,背了得什麼好處呢?英文、法文都不行,一背中國書,寫中國字,老年癡呆沒有了。他們傳來給我的資料,他說是非常奇怪的效果。雖然資料只有一兩個,不多啦,但是有道理。
你們大家把我這個沒有用的老頭子,“白頭宮女”,叫做南老師,你查我的書上,我三十幾年前在國民黨的中央黨部講的,批評他們,批評國民黨,我說你們搞的,把中國文化也搞壞了。我說今後中國文化要開始發展,未來的時代中國文字,會變成世界上通用的第二種語言,一定實現。也許英文還慢慢會衰退。這個話我現在再提一次,也許我死了,將來不準,有人把我從棺材裏拖出來;不過我要燒成灰,讓你們找不到,呵呵,免得被拉出來鞭屍了。
第二,我也告訴外國朋友們,我說四十年前,如果一個年輕人不懂英文,在這個世界上走不通。四五十年以後,不管你白種人黃種人,不懂中文你就吃不開了。我這一段話當時講,大家只好笑,因為知道我是很頑強的,對於中國文化很固執的一個人。可是我一邊講,自己也在笑,你們聽吧!記住啊!呵呵。
我當年推廣兒童讀書,大家希望我搞組織,我是不來這個的。中國人一百年來就是搞組織搞壞了,搞一個思想,搞一個主義,搞一個黨,搞一個派,黨內有派,派裏頭有系,系裏頭還有什麼你的關係,我的關係,中國人都搞壞了。所以我絕不搞組織,我當時是用(ICI香港國際文教基金會)的名義,現在還存在,但不是一個真正的組織。我當年在台灣時,大陸上是“紅色的恐怖”,台灣是“白色的恐怖”,我也隨時準備被他們把我這個頭拿下來,拿下來就不講話了。可是我都公開地講,事實是這樣,但我反對組織。
所以我推廣兒童讀書,我自己比方是運動會的火把,把火一點交下去,一路接替,大家認同的就自願推廣開了,既沒有組織,也沒有利益關係。有人笑我,說我的“粉絲”很多很多!粉絲的粉絲都已經多得不得了,變成米粉、麵條了,呵呵。這不是我的本事,是中國文化本身的力量。
中國十三億人口,裏頭有多少人才啊!所以古人有一句話“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骚數百年”,這是清朝詩人趙翼先生的詩。我香港一個朋友,前兩天特別跑來看我,把古人的詩當到我的面改了,他也在笑,他說老師啊,時代變了,越變越快,趙翼先生這個詩要改,改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沒幾年”,不是數百年。我說你改得好,改得也對。
因此,我給你們開了一個書單,教你走捷路,可以快些進入中國文化的寶庫,也可以懂一點西方文化了:
(一)三百千千(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詩)
(二)文字畫研究(呂佛庭),禦定康熙字典(線裝本),新修康熙字典,遠東國語辭典(臺灣版)
(三)幼學瓊林,古文觀止,龍文鞭影
(四)增廣詩韻合璧,古詩源,宋元詩評註,清詩評註,隨園詩話
(五)古文辭類纂,續古文辭類纂,經史百家雜鈔
(六)兒童中國文化導讀(一至三十六冊)兒童西方文化導讀(一至四冊)
(台灣老古文化公司編輯)
(七)古今圖書集成
(八)綱鑑易知錄
譬如說《兒童西方文化導讀》,沙彌當時問我:“老師啊!你叫我編這個,中國的有辦法,英文怎麼辦?”我說:“你注意,選《聖經》,基督教新舊約,箴言、詩篇這兩部份是很好的文學,你去選。”其他什麼《創世紀》,上帝創造了男人,把男人的肋骨拿一根出來,創造了女人,這個根本不要講了。其實男人肋骨沒有少一根,女人也沒有多出來。然後沙彌一下靈感來了,找出來麥克阿瑟訓子的信,林肯南北戰爭的宣言等等,都是很了不起的。
這些各地參與中西文化導讀的孩子們,今年來參加夏令營,當時我們請
了好幾個外國的老師,紐西蘭、美國、南非、日本的老師都有,這些孩子可
以和老師用英語對話了。
再譬如說,你們注意啊!很重要!剛才我們提到的這幾本書,影響中國文化文學的,比如《古文觀止》,誰編的?你們諸位知不知道?是當年鄉下教私塾的老師編的,影響了中國幾百年!這些人貢獻這麼大,真是了不起。中國過去的讀書人,在民間默默地做學問,留下的名著很多,培養的人才也很多,貢獻很大很大。
還有一本書《幼學瓊林》,你們國學院的同學們要特別注意,你把這一
本書會背的話,什麼天文、地理、政治、軍事、經濟,你大概會知道了。都是很有韻律的文章,要朗誦,要唸出來,要會背,全部都背做不到,就背一
些重要段落章句。《幼學瓊林》的編者是四川西昌人,這些人都是沒沒無聞
的。古人著書不是希望賺錢,不是希望版權,他希望把自己的心血傳留給後
面的人。不像現在人,到處向錢看,看到錢,魂都掉了,讀書人人品都沒有了。古人不是這樣,這些人貢獻多大啊!
我再岔過來告訴大家《朱子(柏廬)治家格言》這篇文章。我告訴你這一篇之重要,像我是八歲起就會背了,不只我會背哦,我們那個時候讀書,一個家庭的孩子,不背這篇文章不行的,此其一。還有呢,你看我們那個時候的人格教育,家裏書房裏貼了一張紙,畫了線條,有一百個框框,有些是三十個框框,一張一張放在上面,叫什麼?“功過格”。每天自己讀完書了,爸爸坐在後面說:想一想,有沒有錯?自己想想:有,拿起黑筆來在框框裏點個黑點。有什麼好事嗎?有,某某人沒有橘子吃,我送一個橘子給他,在框裏點個紅點,算一件好事。每天的思想行為,好的點紅的,壞的點黑的,給自己看,這個叫“功過格”,我們是這樣走過來的。
《朱子治家格言》影響中國三百多年到現在,全中國老百姓都受到影響。我可以說,滿清統治了四萬萬中國人近三百年,靠什麼?靠這一篇,大家卻沒有發現。這一篇文章是什麼人做的?明末的朱柏廬。請問他是人民大學還是北大畢業的?還是復旦?或是上海還是蘇州哪個中學的?什麼都不是,他是“諸生”,諸生是什麼?一般的讀書人。他因為滿清入關了,父親也死了,不願意做亡國奴,所以不出來,在家裏好好做學問。可是呢,滿清也沒有利用他,中國人自己接受流傳了他這篇文章。
你們看:“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既昏便息,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我今年九十了,受這個教育的影響多大,你問他們,他們幾
個同學跟著我的,每天晚上我自己親自轉一圈,窗戶關好了沒有?門有沒有鎖好?變成習慣了,不去看不放心。這是當年八九歲時候受的教育,“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一口飯不容易吃的啊!“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要曉得節省,不是消費刺激生產!“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作人做事,事先準備好,不要口乾了才掘井汲水。“自奉必須儉約,宴客切勿流連”,財物的運用,對自己儘量的節省。這些愛唱卡拉ok的朋友,會喝酒的,一天白蘭地喝七八瓶的,這些朋友們少來,“切勿流連”,可以招呼,不能流連太過了。“器具質而潔,瓦缶勝金玉”,家裏用的東西不要太講究,好用、乾淨就是了。“飲食約而精,園蔬勝珍馐”,粗茶淡飯比什麼都好。“勿營華屋,勿謀良田”,不要說房子住得怎麼樣奢華,五星級飯店什麼的,不必要。
“三姑六婆,實淫盜之媒”,這些囉唆的婦女們,不要多來往,包括像尼姑、道姑、修女,什麼做媒、算命的,巫婆神漢啊,像老鴨、走街串巷賣藥的、接生的、還有人販子,這些人不要來往,是非多。“婢美妾嬌,非閨房之福”,小秘啊,什麼外室啊,情人啊,越漂亮越糟糕,非閨房之福,非離婚不可。“童僕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妝”,男傭人不要用漂亮的,怕太
太們,小姐們靠不住。老婆、女傭人不要打扮得太漂亮了,等於海航陳峰說的,老師啊,我總公司辦公室沒有一個女的。因為不漂亮的不喜歡,用漂亮的又靠不住,所以我不用。我說對。“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居身務期簡樸,教子要有義方”。“居身”指自己本身,儘量的節省,樸實,不要浮華。對兒子的教育要有方法,按孩子天生的秉賦、興趣方向幫助他,但是要有分寸的。我說現在的家長都錯了,把自己達不到的目的,加在孩子身上,這是錯誤的,不懂義方。
“勿貪意外之財,莫飲過量之酒”,不要貪心,不勞而獲大多不是好事。酒並不是叫你不要喝,是不要過量。“與肩挑貿易,毋佔便宜”,小販賣東
西,挑擔到門口,不要貪便宜斤斤計較了,人家沒有本事做老闆,做小販就
是要賺錢。你說他騙我,就算騙,給他騙一下,他要回去養家嘛!“見窮苦親鄰,須多溫卹。刻薄成家,理無久享”,做人要厚道,多幫忙人家,尤其你們做大老闆,對你的職員刻薄,不會成功的,理無久享,會受報應的。“倫常乖舛,立見消亡”,比如對父母不孝順,很快就垮了。“兄弟叔姪,須分多潤寡”,要招呼兄弟姊妹,相互幫忙。“長幼內外,宜法肅辭严”,我是這樣唸哦!當年我讀書的時候朗誦的哦!是背的啊!
“聽婦言,乖骨肉,豈是丈夫”,聽太太的話,對父母、兄弟不起,不算男人。翻過來,太太們聽男人的話這樣做,也不算女英雄。“重貲財,薄父母,不成人子”,只看錢,不曉得孝順父母,他說那不算是人。“嫁女擇嘉婿,毋索重聘”,嫁女兒,就看對方男孩子好不好,不要看人家有沒有錢。
“娶媳求淑女,勿計厚奩(lián)”,討一個媳婦,不要希望她娘家陪嫁多,要看女孩子好不好。
“見富貴而生諂容者,最可恥”,看到人家做官,有地位,有錢的,馬屁拍得很響。我當年在台灣的時候,聽到一個華僑回來,人家叫我去跟他見個面,我說幹什麼?人家說僑領耶!我就笑,什麼僑領啊?華僑領袖。我說你怎麼知道?回來的都是僑褲襠,不是僑領。華僑有錢的不肯回來,誰都怕回來,嫌麻煩,叫那個跑腿的不相干的,你去吧!回來以後叫僑領,實際上都是僑褲襠。那麼有一次,人家請一個僑領回來,年紀大了,這個老頭子坐在上面,一邊吃飯一邊放屁,很失禮。旁邊的人,還是外交官:嗯!沒有味道,沒有臭味。這個老頭子僑領很不高興,因為他的觀念啊,老年人放屁沒有味道就快死了。他聽外交官那麼講很不高興。這個外交官懂了,過一陣子說:嗯!現在有一點味道了。“見富貴而生諂容者”,拍馬屁,最可恥。“遇貧窮而作驕態者,賤莫甚”,看到人家窮,看不起人,自己太下賤了。“居家戒爭訟,訟則終凶”,最好不要打官司,打官司兩方面都沒有好處。“處世戒多言,言多必失”,少講話。“勿恃勢力而凌逼孤寡,毋貪口腹而恣殺牲”,不要認為自己有錢,有地位,有勢力,欺負弱者。不要因為自己好吃,隨便殺生。“乖僻自是,悔誤必多”,個性太孤僻,或者太自以為是,你後悔和失誤一定多。“頹隳自甘,家道難成。狎暱惡少,久必受其累”,意志消沉,自甘墮落,等於敗家。不要交那些年輕的太保,小混混,現在卡拉OK裏,上海北京特別多,必然受他們拖累。
“屈志老成,急則可相依”,多跟人格成熟品行可靠的人往來,幫忙你成長,急難的時候可靠。多和老年人往來,可以學很多經驗學問,當然要好的老年人,像我們這些老年人最好不要往來(眾笑)。“輕聽發言,安知非人之譜想,當忍耐三思”,隨便聽人家告訴你,哎喲!朱校長啊,李小姐講你不好。那是人家在挑撥你啊!所以不要隨便聽。“因事相爭,焉知非我之不是”,因為事情與人發生矛盾,不一定是別人的錯,首先要反省自己不對的地方。“施惠勿念,受恩莫忘”,這兩句話對我一生影響很深,都是佛家、儒家、道家的精神,幫忙了人家,好處給了人家,心里記都不要記,要丟掉。受恩,得人家一點好處,要永遠記住。
“凡事當留餘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慶,不可生妒嫉心”,作人做事要留餘地,好事、便宜不要多佔,多佔會有麻煩的,所謂“知足者富”。妒嫉別人有好事,看到這個人汽車比你好,哼!算什麼?就是妒嫉心。女的這個事情很多,對面看到個女人穿漂亮的衣服走過來,哼!就是妒嫉心,意思說,你算什麼?這容易,我等一下買一件給你看。“人有禍患,不可生喜幸心”,別人倒楣了,你心裏高興,奸啊!這就錯了。
“善欲人見,不是真善”,做了好事,希望別人知道,可見動機不純善。不過好事壞事也很難講。“惡恐人知,便是大惡”,如果做了壞事很怕人家知道,這才可怕。“見色而起淫心,報在妻女”,講男孩子,女孩子也差不多,果報會應在親人身上。“匿怨而用暗箭,禍延子孫”,對人家心裏不服氣,暗箭傷人,偷偷地整人家,後代會受報應。
“家門和順,雖饔飧不繼,亦有餘歡”,一家團聚在一起和和順順的,就算沒有飯吃也是高興的。“國課早完,即囊橐無餘,自得至樂”,國家要稅,趕快繳,不要欠稅逃稅了,一逃稅最後受不了啊!連繳稅他都幫忙,哈!所以康熙皇帝怎麼會不提倡這個格言呢!儘管去讀吧!
最後他告訴我們“讀書志在聖賢”,讀書不是為了拿高薪,而是求學問,是以聖賢為榜樣和最高目標,並不是求聖賢的名,或者裝做道貌岸然的樣子。讀書不一定做官,萬一不幸而出來做官,則“為官心存君國”,既然出來做公務員,就要對老百姓負責,對社會國家負責。“安分守命,順時聽天。為人若此,庶乎近焉”,知道自己的本分,也懂得時間和形勢,盡本分之後聽天命,作人做到這樣,他說這才像一個人了。
這一篇文章是江蘇昆山人作的,影響中國這三四百年。你看中國知識份子讀的《古文觀止》、《千家詩》、《幼學瓊林》“三百千千”,不是人民大學哪位教授,還是哪個博士編的,沒有。所以我說你看中國幾千年文化,政府沒有花什麼錢,都是老百姓自己培養子弟出來,影響一個國家,影響整個時代,此其一。
第二,我前面給同學們開的這個書單,你們現在要讀這幾部書,如果你
們將來想做個國務卿啊,想做个國家第一流的領導人,你先把中國文字讀好了,然後只要讀一部書《古今圖書集成》,這是康熙、雍正時期編的,他把中國文化幾千年,經濟歸經濟,政治歸政治,醫藥歸醫藥,都集中了資料,也被稱為《康熙百科全書》。你們去研究。
另外,影響中國文化很大的,還有《古文辭類纂》,這是安徽桐城姚鼐編的,這個是捷路哦,裏頭有很多東西啊!
再有一部,《經史百家雜鈔》,曾國藩編的,曾國藩並不以他的成功為
滿足哦,他想在學術界超過古人,想超過桐城學派。所以他用自己一生的學
問編了一套書,如果你拿來好好讀,你就把中國文化的精華都吸收了。我在書上曾提到曾國藩十三套學問,包括這一套《經史百家雜鈔》。
你們人民大學國學院把這幾套書一摸熟,我看未來中國就會在你們這一班人手上。可是,你們現在要好好去讀書了。
但是,讀這個書必須配合讀歷史。讀歷史怎麼走捷路?你不要讀司馬遷的《史記》,乃至中國全部歷史,更不要讀《資治通鑑》。我告訴你一個經驗,四五十年前,我在台灣的時候,那時我是在白色恐怖之下哦,蔣介石先生是我的校長,固然對我很好,也隨時盯住注意我,尤其他太太宋美齡對我是很反感,因為她要提倡基督教。我嘛,她把我打入是佛教裏頭最重要的人,所以她對我討厭極了,我也對她反感極了。所以你說我在台灣,那個白色的恐怖,比你們的還可怕,不曉得哪一天,算不定我就沒有了,可是我也不在乎。
可是蔣經國後來更怕我。譬如說,有一次吃飯,海陸空總司令都是我的學生,三星到四星上將,包括老輩子的,跟蔣介石一起的何應欽、顧祝同、蔣鼎文等人,我坐在上面,是個布衣,普通人。兩旁星光閃閃,都是上將、中將,這個太可怕了。前面一排憲兵,還有便衣在街上,兩邊一二十部的汽車。你說我不走行嗎?因此我一想,台灣不能留,大陸也不能來,這裏毛悚悚,那邊蔣兮兮,我沒有辦法,只好就到美國去了。所以我也夠可憐的。今天坐在這裏也是惴惴不安,算不定人家不喜歡我坐,我又要走,不曉得到哪裏去好。你們有沒有一個國家可以給我溜去的?哈哈,這個人生。
可是當年這一班將領在研究什麼?沒有事啊!讀《資治通鑑》而已。剛才叫你們讀歷史,不要研究這個。還有呢,這一班將領讀《貞觀政要》。我說那個《資治通鑑》你們不要研究啊!司馬光是寫給做皇帝的看的,《貞觀政要》呢,是魏徵寫給做領袖看的,你們不要研究了,你們再研究,我就沒位置坐了。但是這兩本呢,我勸你們也不研究,因為太精要了。
那麼,你讀歷史讀什麼呢?《綱鑑易知錄》,先把它讀會,這部書是一部中國通史,作者吳楚才,編過《古文觀止》,做私塾先生的。由《綱鑑易知錄》配合前面的幾部書,中國文化一定行了。我的書單也給你了。你們諸位從北京那麼遠來,非常對不起,我只能奉獻這一点。
此外,告訴你們注意,文化的基礎在文學,文學的基礎在詩詞。你們不是成立一個詩社嗎?你們詩社的大員在這裏嗎?(有學生起立:“在這裏,南先生!我叫陳斐。”是你啊!請坐,請坐。
譬如我這十多年提倡兒童經典讀誦,結果好像政府跟著也編了這個書,而且開始時詩詞比重很大。我一聽也反對,我打個電話跟他們講,不要亂編,我編的書給孩子讀,是希望中國未來出大思想家,大政治家,大科學家。不是希望出一百個李白、一千個杜甫,沒有用啊!你們老是背詩詞有什麼用呢?當時我反對。
但是我今天告訴你,我也是一邊反對,一邊也贊成啊!文化的基礎在文學,文學的根在詩詞。你看我們這幾十年,開放發展到現在三十年,你再退回去五六十年當中,中國有哪一部白話小說可以流傳千古?有沒有?這是文化衰退了。
這位同學在人民大學成立了詩社,你們千萬不要變成酸不溜丟的詩人哦,可是詩非會不可。再給你們講一講詩,這是文學的基礎。
這樣吧,我們唸這個乾隆時代的清詩,清詩有時候比唐詩好,這位同學同意我的看法,他是我的同志,呵呵。但是你要好好學,對不起啊!我當眾說你,你有好辭,沒有好句子。有好句沒有好詩,少做,多讀,你就學會了。我看你相貌,將來了不起哦!將來算不定是一代才子。
哦?詩沒有印好,那先去複印,大家休息十分鐘,喝茶吃點心。
第四堂
詩詞與文藝
玩索而有得
好小說中短命的愛情
帝王的詩才
詩人政治的代價
尾聲
講詩的問題,文學基礎是詩詞。我看到現在,已經發現,我們這個社會的年輕人,像你們這樣喜歡作古體詩的,許多地方都有。我看到這些年輕人
作的詩,非常敬佩,他們沒有錢,印出來的書字很小,我看了很難過,很想
幫忙這些年輕人,可是我不敢出手。我說我寫個信贊成,或者送他一點錢,可是自己就脫不了身了,又怕他們驕傲,所以就老滑頭了。
現在看到你們學校也成立詩社,最好不要輕易作詩。你多去看看《隨園詩話》,過去我們看《隨園詩話》,老輩子不贊成的,認為會學油了,學滑頭了。《隨園詩話》是主張性靈派,換句話主張作詩自由主義,他也有好詩。
作詩先學清詩。譬如我先提出來這一首詩,是張問陶的,四川人,乾隆時候一個名士,進士翰林。他與袁枚的詩才不同,很有個性的,而且他不大想做官。據說他是美男子,翰林院的好幾個同事進士,當他的面講,我來生變女人要嫁給你,做姨太太都可以。那時,這些人考取了進士,進了翰林院,交通不便,經濟也困難,太太乃至姨太太帶不出來啊,大家在那裏彼此欣賞才能,有時會互相開玩笑如同性戀一樣。其實,猶如男女朋友們之間,風流倜儻,互相嘲笑,隨時都有。不過,同性戀在古代也真的存在,叫男風,譬如有的太監和皇帝之間有時有這個情緒。我不是提倡這個啊,不過研究古代一個現象。現在看他的詩,我們唸唸:
今古茫茫貉一邱 功名常笑烂羊头
戲拈銀筆傅高士 醉擲金貂上酒樓
未老己沾秋气味 有生如被夢勾留
此身可是无仙骨 石火光中鬧不休
“今古茫茫貉一邱”,你看他的才氣,否定了一切,古人,現在,皇帝也好,功成名就也好,包括我們,包括推翻了滿清,北洋軍閥到現在,多少英雄都埋在地下,同動物一樣埋在地下,叫一丘之貉。哪個企業家發財啊,哪個英雄了不起啊,結果是今古茫茫貉一丘。
“功名常笑爛羊頭”,他考取了翰林,全國名氣那麼大,官也做得不錯,自己笑自己算什麼老幾啊!“爛羊頭”是漢朝的典故了,比如說每個朝代開
始的人,原來是殺豬的、殺羊的,後來都做了大官。
“戲拈銀筆傳高士,醉擲金貂上酒樓”,我們年輕的時候更喜歡這個。自己認為文才好,讀書人有三種筆,一支是金筆,黃金打的筆不輕易用,那
個用來寫忠臣孝子的。至於德行精粹者,道德學問人品修養很高的,拿銀筆來寫。漂亮的文章,拿斑竹管筆寫了。他說自己的文章不輕易給大家寫的,
“戲拈銀筆傳高士”,遊戲的戲,對於高士們,他眼睛裏頭還看不上。自己風流瀟灑,沒有錢,上酒家暍完了酒,錢付不出來,把官帽上的黃金標誌拿來當,等於拿官階來當酒喝,當飯吃,這是要被處罰的,可是他不管。夠瀟灑吧!你要做詩人,瀟灑一點,不要那麼拘束(眾笑)。下面兩句厲害了。
“未老已沾秋氣味”,充分的哲學思想。他作這個詩的時候也不過中年,對繁華世界的一切已經看不起了.功名有,官也有,他都看不上了。有一句成語叫“老氣橫秋”。未老已沾秋氣味,年齡只四十多歲,思想已經超過八九十,一百歲了。“有生如被夢勾留”,這個人生,活著是一場夢啊!就是人生如夢這句話,很漂亮。
古人批評人說,這個年輕人老氣橫秋,他把這一句變成詩的味道。第二句話人生如夢,你看他一變,這就是文學了。“未老已沾秋氣味”,你也有這個感覺對不對?“有生如被夢勾留”,人生是一場夢,他看通了。下面說他想學佛學道沒有找到好老師。
“此身可是無仙骨,石火光中鬧不休”,對於人生的感嘆,雖然有官做,名氣那麼大,又長得那麼漂亮,想學神仙成道,可是做不到。中國道家佛家都講過,若想修道成神仙,先問問自己有沒有仙骨。道家講“此身無有神仙骨,縱遇真仙莫浪求”,自己看看命運八字或骨頭,如果沒有仙骨,你碰到真仙也不要學,因為學不成,沒有這個本錢。所以他感嘆自己沒有仙骨,感嘆人生。
那麼,上面講“有生如被夢勾留”,下面講“石火光中鬧不休”,人生太短暫,幾十年的人生,等於石火光一樣,古人的打火機是石頭敲打出火來,一閃就熄滅了。他說我為什麼要出來做官?他很想回四川,回家裏。“此身可是無仙骨,石火光中鬧不休”,董事長啊、翰林啊什麼的,拚命在鬧,人生就是這麼一回事,我現在還在這裏鬧。
為什麼跟你們提這個呢?講到中國文學,教你懂了詩的韻味。你們學小說,學古文,朗誦慣了,你對於崑曲啊、京戲啊,也有感覺了,都是平仄音韻,一個字都沒有缺少的。所以這裏提一下詩,做個榜樣。
你們來信跟我討論,這個清詩你們也贊成了。對不起啊,我現在對這位同學,特別跟他講一下,也是給大家全體講。
現在提出兩個人的詩:錢謙益,吳梅村。吳梅村他名叫吳偉業,太倉人,在這一帶附近。這一帶是三吳文化。吳梅村很有名的,明朝亡國了,他沒有投降。最後到了順治的時候,非逼他出來不可。結果他只好出來了,去清朝做了秘書院侍講、國子監祭酒,到國子監做校長。這樣,吳梅村變成貳臣了,非常痛苦。他的詩很多,我從小很喜歡他的詩。可是他的詩用的典故很多,比如《過淮陰有感》:
登高倀望八公山 琪樹丹崖未可攀
莫想陰符遇黄石 好將鸿寶駐朱颜
浮生所欠唯一死 尘世无由识九還
我本淮王舊雞犬 不随仙去落人間
這一首詩是講什麼?滿清政府要他到北京來做官,他只好去了,他有家庭苦衷,不能自殺。他路過淮陰,淮陰是韓信的家鄉,現在改名叫淮安,八公山就在那一帶。八公山這個名字有故事的,漢代淮南王劉安學仙,有八位高人來幫忙,後來煉丹成功,白日飛升。他家的雞狗吃了剩下的丹藥,也升天了,雞犬升天的故事就是這樣來的。因為這八位高人,所以叫八公山。
“登高悵望八公山,琪樹丹崖未可攀”,這兩句話,說自己出來在路上,
馬上要去投降報到了,心情很難過。古人讀書人,不願意投降的。當時拒絕投降滿清的人很多,很多自殺的,他沒有自殺,心里覺得太對不起明朝了。他看到八公山,很是感慨惆悵,“琪樹丹崖”,表示修道學仙,他說可惜我避世修仙做不到。
“莫想陰符遇黃石,好將鴻寶駐朱顏”,這兩句也都是用道家的典故。你看看,他講到“陰符遇黃石”,張良遇到黃石公,我們下午講到黃石公傳張良《素書》。他的意思,我不如張良,不能推翻你滿清,可是沒有講出來反動的話,巧妙在這裏,所以比唐詩難。“好將鴻寶駐朱顏”,羨慕返老還童之道,他身體健康,滿清政府不讓他在家裏健康,要他去做官。他說可惜我沒有死,下面講出來。
“浮生所欠唯一死”,我的生命最大的缺點,是當時沒有自殺,如果崇禎皇帝吊死,我也跟著吊死了,萬古留名,是個忠臣。像我們當年,到了眼日本人作戰,帶兵的時候就想到這一句詩,準備上戰場就是死。書上印“浮生所欠只一死”,“只”字錯了,注意!因為“只”在這裏發音發不出來,“唯”可做平聲讀,“只”是仄聲,平仄不對,書上印錯了,應該是“浮生所欠唯一死”。“塵世無繇識九還”,這個“繇”就是來由的“由”,他故意不用,用這個繇,瞞人家眼睛,意思說我的國家明朝已經亡了,現在是清朝,拿不回來了。修道的有九轉還丹,起死回生。
“我本淮王舊雞犬”,前面講了淮南王雞犬升天的故事。他說我是明朝的官啊!崇禎皇帝吊死了,我還活著,還要給人家抓去做官。“不隨仙去落人间”,不间(音兼),念间(音甘)才押韻,唐韻。你看他多痛苦啊!他要罵清朝,又不能夠明著罵,可是不罵又不甘心。這個情緒轉折,變成一個很美的文學表達出來,所以才叫好詩。
吳梅村的詩很多,譬如那個有名的《圓圓曲》。唐朝白居易寫了《長恨歌》,批評了唐明皇跟楊貴妃。吳梅村寫了《圓圓曲》,批評吳三桂引滿清入關,“慟哭六軍俱縞素,沖冠一怒為紅顏”,那真是名句,的確很好,這個就是吳梅村的詩。
這個資料發給你是做什麼呢?因為你們是國學院的嘛!詩詞是重點。你找這個《清詩評註》,民國初年出版過,我怕沒有了,叫老古公司印了保留,大陸現在有沒有出版不知道。你注意,這都是民國的註解哦!還有一本叫《宋元詩評註》。你找來這些書,給你們同學們走個捷路,一邊讀這個詩,一邊看下面的註解,你對歷史,對經史子集會懂很多,這是個偷巧的路線。
你們已經來不及了,都二十幾歲了,你們懂吧?像我下這個功夫,這些
詩我能夠懂,是什麼年齡?十二歲。老實講我還沒有跟老師好好讀過書哦!讀書有一個經驗,孔子講研究《易經》“玩索而有得”,用玩的啊!現在的教育我完全不贊成,把你們的腦袋從小給讀死了。你看我現在還懂得國學,我們小時候一天到晚在玩,什麼時間讀書啊?我是晚上讀書。我的父親晚上沒有事了,一把搖椅坐在我後面,我只好讀啊!像我讀詩“塵世無繇識九還”,我下面抽屜裏面看《紅樓夢》。他在搖椅上搖,我曉得他一停了,肚子一靠“……識九還啊!……”輕鬆讀出來的。也是“玩索而有得”。像你們這樣讀死書怎麼行,都讀死了。所以我印這個給你們的目的,是教你們走捷路。你們年紀來不及,但是不讀也不行。像我們朋友講的:修行修行,越修越不行,可是不修也不行。哈哈。
那麼我十二歲怎麼會詩呢?因為喜歡詩。我那位老師,有名的詩人,學
問很好,同鄉人,平常我叫他伯伯。暑假來,在我表哥家裏。我們寒暑假沒
有休息哦!一定請一個有名的學者到家裏來,幾個同學湊起來補習的,這個補習,不是為了考試補習學校的功課,是為了自己的學問補習。我這位老師姓朱,他詩好。我十二歲,有些同學十七八了,我小不溜丟,到處跑來跑去最受寵了。所以他們講學問,我在旁邊聽,都知道了。
有一天,他在房間唸詩,就是這樣唸,我這個調調就是他那裏來的。他摸著鬍子“……闌珊心事怯餘春呵……”好聽!我就在那裏聽,聽了半天,就過去了,“先生啊!”我們不叫老師,叫先生,“这個什麼詩啊?”“嗯?”他鬍子一摸,“是錢謙益的詩。……殘夢驚回一欠伸哪啊……”我說“这個好聽!先生啊!您讀得真好,好聽啊!您再讀吧!”我就在旁邊聽,懂了!我就會寫詩了,真的,然後我就寫給他看。
譬如我年輕時,十五歲不到,寫一首詩給他看,我的詩集上有。我那時在廟子裏讀書,我父親對我又愛又嚴格,我是獨子啊!沒有兄弟姊妹。過年
不准我回家,就在廟子上讀書。廟子上不但只有一個和尚,還只有一盞琉璃
燈,後面堆了四十口空棺材。可是空棺材也嚇死人啊!這個老和尚我叫他公
公,姓南,是個跛子。他晚上唸經在前面“南無阿彌陀佛……”我在後面拉他衣服,“公公啊!你快一點,我怕鬼啊!”是這樣一個環境。到了夜裏最痛快了,唸詩。我過個三天回家拿菜,我媽媽給我做好,我自己提上來,吃個三天再回去拿。
那一次,我做詩給老師看,秋天了,現在我還記得:
西风黃叶萬山秋 四顧蒼茫天地悠
狮子嶺頭迎晓日 彩雲飛過海东頭
“西風黃葉萬山秋”這一句寫好了,下一句還沒有寫,他說好詩!好詩!可惜啊!太衰老了!你年紀輕輕十幾歲的孩子,寫得這麼可憐。下面一句呢?
我說我的意思,“西風黃葉萬山秋”,我回家去拿菜回來,“四顧蒼茫天地悠”。我那個時候還沒有看過“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我自發的“四顧蒼茫天地悠”。他摸著鬍子更搖頭:你怎麼搞的?好詩!可是太衰了。
其實年輕時作的詩,這個叫什麼?詩讖。自己作的詩已經斷定自己的命運了。
但是下面兩句,他先不講話了,然後問,“你怎麼作的?”我住廟子讀書,我回去拿菜,“獅子嶺頭迎曉日”,天剛亮,太陽剛出來,我去拿菜回來,“彩雲飛過海東頭”。先生說:“好詩!就是太衰了。”結果我後來修道去了,然後到台灣,台灣是在海東。
這是講詩跟文,今天大概貢獻你們一點。
諸位同學啊!我不是偏向給他講詩,實際上是告訴大家,國學的基礎在文學,文學的基礎在詩詞、小說。如果你們寫出一部最好的小說,我一定大加獎勵,豈止獎勵,要高價錢獎勵(眾笑)。你們能不能寫一部最好的小說呢?
現在有很多小說,但是最好的小說很難。譬如我年輕時,喜歡看倒楣電影,愛情小說都是倒楣小說,你看外國的《茶花女》,中國的《紅樓夢》、《西廂記》、《浮生六記》。你們沒有算啊!多少感情啊?多少年啊?你算算看。《紅樓夢》不到七八年,整個不到十年。《茶花女》不到一年兩年愛情的。好的愛情一定短命的,不短命不叫愛情。老了有什麼愛情啊?兩個人白頭到老,一點愛情都沒有,還討厭呢!老了以後,孩子長大了,用兩個電視機,背靠背,然後當面怎麼樣?“流淚眼對流淚眼,斷腸人對斷腸人”。
之所以講詩詞,大概意思不離文學。詩詞是朗誦了背來的。可是不要隨便作詩,要會詩而不一定作詩。譬如講作詩,講到宋朝的趙匡胤,相對是南唐李後主嘛!李後主的詩,那好得沒有再好的了,可是你萬古也作不出來。他天生做皇帝亡了一個國家,才有這個詩啊!“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他花的成本太大了。
可是李後主沒有投降以前,派了一個外交官,叫徐鉉,歷史上很有名的大才子,你們諸位還記得吧?派他去見趙匡胤。北宋定都在開封。赵匡胤軍人出身,南唐派了這個有名的學者來,同吳律師一樣,又是海歸留學回來,詩也好,文章也好。赵匡胤這個時候天下沒有完全統一啊!找誰接待呢?赵匡胤說我知道了,不要慌。他臨時找了一排衛兵,一看,有一個相貌堂堂,就是你!一個大字不認識,做臨時外交部長,接待南唐那個大使。所以徐鉉來了,給他一天到晚吃啊、喝啊,玩在一起。徐鉉提問題,他反正不懂,“好!喝酒。嗯!你說得有道理。吃菜!喝酒!”好了,這個徐鉉心裏想,唉唷!宋朝裏頭有人哪!你看這個外交部長,我跟他講了好幾天,很多國際上的道理,金融啊!貨幣啊!什麼都講,他從來是“好!對!喝酒。”不表态!這個學問大了。這是政治,趙匡胤一下就把他的氣焰打下去了。
然後徐鉉來見赵匡胤,趙匡胤說你是江南的才子哦!徐鉉說不敢當!赵匡胤說你的詩作得很好,我是當兵出身,不會詩,不過我也有兩句詩,我有一天帶兵出去,看到太陽,我就作了兩句詩,“未離海底千山黑”,太陽還沒出來,半夜,“一到中天萬國明”。
“唉呀!”徐鉉已經跪下來:“皇上,我們作不出來,這是做皇帝的詩。”這是皇帝的口氣,天生的。這也是詩讖。
朱元璋也不大認識字,他後來也會做詩,喜歡作對子。中國人過年門口喜歡貼對子,是朱元璋搞的。他過年偷偷出去,看到人家門口沒有對子,他就幫人家寫。到了理髮店一看,怎麼沒有對子啊?那個理髮師傅說,我沒有文化。朱元璋說,好了,筆拿來我寫,“毫末生意,頂上功夫”,寫得很好。
然後,他到了一個阉豬的家,你怎麼沒有貼對子啊?人家說我沒有文化啊!他問:你幹什麼的?阉豬的。他說,好,拿紙來我幫你寫,“兩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這是帝王詩,好詩不要用腦筋的。
好了,我也講完了,你們還有什麼問題?然後你們討論吧!國學要文學的底子。所以告訴大家要朗誦,要多讀書,不要讀死書,多看小說,多看亂七八糟的文章,學問就好了。
這裏很多詩人,你看我們那個孫先生,他的詩比我作得好,他到大學堂來玩,回去作了一首詩,寄來給我看,我就嚇住了,奸像徐鉉見到趙匡胤一樣,我就嚇住了。真的,他的詩真好。好吧!大家再吃一點東西,大概是這樣。院長,我只好這樣交待了。(大家鼓掌)
同學問:徐鉉就是那個註釋《說文解字》的?
南師:對對!而且他問過趙匡胤一句話。我常說中國歷史上有幾個皇帝講了真話?一個是趟匡胤講了真話。徐鉉問赵匡胤:我南唐對你很好啊!很恭敬啊!我南唐給你年年進貢,歲歲來朝,像兒子孝敬父親一樣。赵匡胤說對啊!是啊!徐鉉說,那你為什麼一定要出兵打我?趙匡胤被問到了,講良心話,沒有理由。有一個理由,他說實話了:“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邪!”我在床上睡覺,有人在我旁邊打鼾,格老子不殺了他行嗎?這是真話,就是這個理由。
所以徐鉉回去什麼都不能講,他要出兵打,要麼你李後主出來投降。李後主就是笨,浙江的錢俶就是高明,他先投降了。所以杭州有個保俶塔,為什麼叫保俶塔呢?杭州人說的有個嫂嫂給叔叔修的。不要亂講,這是老百姓給錢鏐的孫子錢俶修的,因為他深得民心。他先投降宋朝,免了戰火。李後主早一點去投降,一點事都沒有;他犟起來偏不去投降,還在作詩呢!最後被俘虜。
你要讀歷史哦!你們讀古文,中國軍人最厚道的大將,宋朝大元帥曹彬,打下了天下絕對不輕易殺人,所以曹彬的後代出賢德的皇后,還出神仙,有一個孫女曹文逸修道成仙了。
曹彬奉命攻打南唐,臨出發前,趙匡胤囑咐他,南下征戰,不要掠奪老百姓,要使大宋的威信廣泛流傳,使人們自動歸服。攻下南唐首都江寧(南京)之後,不可殺人劫財,如果實在做不到,也千萬要保護李後主一家人。又給他尚方寶劍節制部下,不聽命的,副帥都可以殺,當時副帥是潘美,大家聽了都很小心。
打下江寧(南京)前兩天,曹彬裝病,大家來看他,他說,我的病不是藥能夠治好的,如果諸位答應我,而且要發誓,破城之後,不妄殺一人,我的病就可以好。大家只好發誓。結果第三天打下南京,沒有殺人,沒有搶錢。曹彬對李煜一家人敬若上賓,很尊重,很客氣,那麼厚道!南唐後主李煜跟他在南京上船,曹彬一路護送李煜到汴梁(開封),親自保護他,這些兵谁也下敢抢。
所以李後主坐在船上,後來作的那個詩才可憐啊!
雲籠远岫愁千片 雨打孤舟淚萬行
兄弟四人三百口 不堪闲坐细思量
“雲籠遠岫愁千片,雨打孤舟淚萬行”,這個心情很難過,無限的惆悵、悔恨、恐懼。這可不是“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啊!“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閒坐細思量”,這麼多眷屬,不曉得前途如何,或者到開封被殺啊?心裏很是憂慮、難過。可是赵匡胤沒有把他怎麼樣,還封了官給他,善待他一家。趙匡胤等到李後主來投降,他就笑了,你要是拿作詩的時間來好好搞政治,也不會到我前面來了。
怎麼最後給你們講起詩來了呢?這樣亂七八糟,對不起啊,院長!
孫院長:非常感謝!
南師:什麼感謝,不要客氣了。我還不曉得他這個詩社的人也來了,呵呵。
孫院長:他是新風雅詩社的發起人陳斐。陳斐,今天南懷瑾先生專題講座,你應該好好寫一篇求學記才對。
陳斐:我想說幾句感謝話。
孫院長:講吧!講吧!
南師:你站起來說嘛!大聲說,說你的,發揮你的,做詩人嘛,要有氣魄,不要說恭維話。
陳斐:我今天聽南先生談吳梅村和錢謙益的詩,獲益匪淺。尤其剛剛談的微言大義,我自己讀過三四遍也沒有讀出來,特別感謝!這裏南先生對我們詩社的教導,內涵我已經領悟到,就是作為一個詩人,不僅僅要吟風頌月,而且要關心時事,就是要發揚“為生民立命,為萬世開太平”的精神。
我們詩社自發起以來,得到了國學院、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還有海內外,南先生、馮其庸先生、葉嘉瑩先生的大力支持。我們將在二十九號晚上的時候,舉辦一個成立儀式,我想在座各位有時問的話,請光臨指導。
我們詩社的宗旨就是“切磋詩藝,交流情感,砥礪操守,宏揚正氣”。詩藝的切磋只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砥礪操守,宏揚正氣,為中華民族文
化的復興,做出我們自己的貢獻。我自己覺得,現在經濟的全球化,實際上
發達國家憑藉著他們政治經濟的這種優勢,來推廣他們的文化,這是西方文
化和價值觀念的普遍化,我覺得是這樣。
“五四”運動有一種反彈,提倡把傳統文化打倒以後,我們關注的價值
只關注了富強這一個層面,對於人的精神和文化有所忽視。等到我們今天真
正富起來以後,我們發現,我們的傳統哪兒去了?就算把我們所有的地方,建設成美國紐約這樣的大都市,但是我們說的是ENGLISH,吃的是麥當勞,穿的是西服,看的是美國大片、韓國的連續劇、日本的動漫,我們中國人還是炎黃子孫嗎?歷史上,因為戰爭或自然災害而滅絕的民族是很少的。但是因為一種文化被另一種文化覆蓋,這個民族完全消失了,這是很多的,這是歷史的經驗教訓。我想,我們在座的各位,雖然專業和職業是不一樣的,但我們都是炎黃子孫。就像我們大家站在一個地球上,在不同的緯度向前跑,曹雪芹的路線和比爾·蓋茲的路線是不一樣的。
好了,我不多浪費大家時間了。希望大家多多關注國學院,多多關注我
們新風雅詩社,謝謝!
南師:好,好,今天就到這裏吧。大家各聽自由了。
大眾:謝謝老師!
南師:謝謝!大家平安! (本文節選自《漫談中國文化》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