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小说、武侠小说,提到“武侠小说”这个名词,有几个基本的因素,就已经天然地蕴含在里面了:一个“武”;一个“侠”。虽然很多人认为,在武侠小说的各个要素中,侠是最重要的,或者说侠比武要重要,我以前讲武侠小说中的侠义精神的时候,也特别强调了这一点。但是只有侠没有武,又是不行的,虽然侠比较重要,但是必须有武这个因素作为基础,我们不能设想一个武侠小说,它叫武侠小说这个名字,但是只有侠没有武。如果一个作品只有侠,到处行侠仗义,做好事,没有武,那就不叫武侠小说,那叫“雷锋的故事”,对吧?所以说武侠小说和“雷锋的故事”的区别,就是它除了侠,它要有武。武侠小说中这个武打描写,它越来越详细,越来越精致,这个事情发生得并不是很早。尽管我们追溯武侠小说的历史很久远,但是,武侠小说中一招一式、一笔一划地来写这个武功,它是现代的事情。我今天所说的这个传统武侠小说,这个“传统”是指1949年以前,特别是说我们现代历史上所产生的武侠小说。
平江不肖生笔下的武功――内功与外功
平江不肖生,他本名叫向恺然,笔名叫平江不肖生,因为他是湖南平江人。这个平江不肖生,他就是真的懂得武术的。他是我们国家很早到日本去留学的留学生之一,他年轻的时候还编过一本武术方面的专著,自己是真懂得武术。后来,由于生活情趣的变化,成了一个著名的武侠小说作家。现代武侠小说中的一些重要的概念、重要的思想,都是从平江不肖生这里开始的,有的是别人开始,到他这里加以发扬光大。比如说,他把武功分为内家和外家,我们现在读过武侠小说的人都知道,内功和外功,我们大家没事都这么谈论,他内功好,他外功好,好像世界上真有这么一回事一样。这个概念从哪儿来的呢?我们想一想古代有这个词吗?《水浒传》里讲过吗?没有,这在古代的武侠小说中是没有的。我们想一想李逵是内功好还是外功好啊?林冲是内功好还是外功好啊?都没有。《水浒传》里从来没写李逵没事坐在那儿,盘膝、打坐,调整一会儿精神,没有过,李逵是想杀人抡起板斧就杀,从来没有说运一口真气,没听说过。这一套说法是从现代开始的,也就是说从平江不肖生开始细化的,开始细致地探讨。
内功和外功到底区别在哪里?这个平江不肖生讲得很清楚,也非常形象。特别是他通过他笔下的一个人物,叫做霍元甲,通过这个人物,把内功和外功的问题阐释得很清楚。霍元甲是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个人,这个人不仅仅是一个文学人物,他是一个实际人物,是中国近代武侠史上一个赫赫有名的武术家。关于霍元甲的事迹,我想很多人都知道了,八十年代有一个连续剧就是《霍元甲》影响非常大的,就是根据历史上真实的霍元甲的故事改编的。当然一开始,最早写霍元甲故事的就是平江不肖生。霍元甲是赫赫有名的中国武师,武功很高超,但是很不幸,霍元甲正当壮年,就去世了,很早就去世了。我们说你是个练武术的人,你即使不能打倒很多人,起码应该自己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吧?可是霍元甲这么大的名气,壮年就死去了。有人传说是日本人害死的,这是一种传说。平江不肖生他怎么看这个问题呢?他认为霍元甲的内功练得不好,这是他从武学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他说霍元甲的功夫都是很凶猛的外功,霍元甲的毛病就在于手上的功夫练得太快,内部相差太远。他说霍元甲这一拳打出去的力量有一千多斤,一千多斤的力量,他说敌人固受不起,敌人是承受不起的,但是自己的内部也受了伤,这个道理是以前我们没有听说过的。我们都知道一个人力气越大越好嘛,那个时候,特别是外国人辱骂我们是“东亚病夫”,我们希望自己强身健体,恨不得我们人人长得泰森那样才好。我们如果有几千万个泰森,那么这个国家就强大了,我们原来是想当然这么想的,没有从辩证的角度去考虑内和外的问题。这个内和外它的区别呢,我们可以做两个很形象的比喻:
一个比喻是一个铁箱子,一个坚固无比的铁箱子,但是里面装的都是玻璃,这个铁箱子外面任你拳打脚踢,怎么打都打不坏,刀劈斧砍可能都砍不坏它,但是打开铁箱子,你可以看到里面的玻璃都已经碎了。他就比喻说外功很好,但是内功不好,表面上看上去没有受伤,其实里边受了重伤。
再有一个比喻是好比一艘商船,一艘泰坦尼克号,但是上面放着几十尊大炮,放上大炮,这一炮放出去,轰然地打出去,能够把敌人的船打沉,确实能把敌船打沉,但是自己的船也给震坏了。因为你这个船是承载不了这样的炮的,自己的结构不适合于这样的威猛的力量。按照平江不肖生的描写,霍元甲的武功就是这一路武功--威猛无比,但是自己的五脏六腑没有练好,根基不稳。所以他每一次与敌人交手,固然把敌人伤得很厉害,但是每一次自己的内脏都受了伤,虽然他回来可以加以调理,但是年深日久,这些伤就积累下来了,积劳成疾。所以说一个人打到了中年,其实就已经是一身伤病。所以我们中国武术的一流高手里边很多同时都是名医,都是中医高手。我们看很多练武术的人,他们都会推拿、接骨,都是中医高手,这就说明他是重视内功的。要先练内脏,练精气神,然后外练筋骨皮,这是练武术的人都熟悉的。而平江不肖生所讲的这一套理论,我们今天听起来很容易理解。但是在那个时候,在二十年代的时候,在八十年前的时候,中国人是没有听说过的。啊,原来有这样一层新的境界展现在我们面前,原来武功是可以这样分的。从那儿以后,写武侠小说的人就继承了他的这种思想,继承了这个思想。
赵焕亭笔下的武功――定义“武功”
和平江不肖生同时,还有一位重要的武侠小说作家,名字叫赵焕亭。
赵焕亭是河北人,我们知道河北很多地方都是武术之乡,我们国家很多武术家都产在河北,赵焕亭在武学理论上和平江不肖生不谋而合,一南一北,当时叫“南向北赵”。南方的向恺然和北方的赵焕亭不谋而合,他也强调内力,强调那个叫“罡气”,天罡的“罡”,天罡星的“罡”,强调罡气、内力。总之,他们都是强调人内在的修养,能够作为外功的基础。你要练好外功,你要先修养内心。
赵焕亭对于武侠小说还有一个功绩,就是他强调,他把所有这些打架的技术,搏击、腾挪、修炼,把所有这些东西合一起,取了一个名字,叫做武功。我们今天讲这个题目里叫武功,我们今天一说武功都知道怎么回事,但是这个词以前不是这样用的。我们今天说的这个武功不是古代人说的武功,古代也有“武功”这个词,这个词的意思指的是一个人在军事上、在政治上所取得成就。有一个成语叫文治武功,是指一个人在统治方面的成就,比如说乾隆皇帝有十大武功,这个意思不是说乾隆他会十项打人的技术,不是说乾隆武术水平很高,不是,是说乾隆曾经平定了西藏,平定了回疆,东征西讨,一共有十项光辉的成就,这是他政治统治方面的成就,十次功劳而已。而到了赵焕亭这儿呢,他把搏斗、打坐、轻功、飞檐走壁、暗器,所有这些加起来,合起来叫做武功。后来就成了一个日常用语,我们大家就都接受了这个词。现在,这个词又流传到了世界上,就叫做功夫。全世界都知道一个汉语词叫功夫,这已经不是一个汉语词了,是全世界通用的一个词,也成了一个英语词。全世界的人一说“功夫”,就想到了中国武侠片的那些形象,那些飞檐走壁,可以在树上互相搏斗的那些场面。他们觉得中国人很奇怪,外国人认为中国人都是会功夫的。南京发生过一件事,有一个留学生,是个女的,她在街上被一个小偷把包抢走了,然后周围看的人都没有人去伸手帮助她,然后她后来就很气愤地对警察说,你们中国人不是都会功夫吗?怎么没有一个人帮助我?然后警察告诉她,连我也不会功夫。所以外国人觉得中国人是天生地和功夫神秘地联系在一起。所以功夫是最早进入英语的汉语词之一,它就是我们所讲的武功。
还珠楼主笔下的武功――仙魔小说
还珠楼主他原来的名字叫李寿民,他是四川人。这个人是一个全才,从小就博览群书,把佛家、道家的书都读得很精通。更重要的是他自己是会气功、会武术的,他曾经上峨嵋山专门找师傅学过,据说气功的水平很高的。他也是武侠小说创作上的一个全才,他自己一生的命运很坎坷、很传奇,这里我们不细讲。
他从1932年开始,就在天津连载他的著名的小说,叫《蜀山剑侠传》,《蜀山剑侠传》可以说是二十世纪最著名的小说之一。如果按照一部作品来比较的话,包括金庸的武侠小说拿出一部来,可能都没有办法和《蜀山剑侠传》的影响相比。我们只能说金庸的所有小说加起来影响巨大,但是拿出一个来,你说拿出《天龙八部》来,拿出《鹿鼎记》来,其影响现在来说还没有《蜀山剑侠传》更大。包括今天的很多网络游戏,都是从《蜀山剑侠传》那里得到了启发,都是《蜀山剑侠传》的模式。而这部书是把神话、志怪、剑仙、武侠全部结合在一起,写出一个非常浪漫的武侠世界。而这里边的剑仙,他们的那种武功是完全超自然的,是无所不能的,写得像《西游记》的那样,那种境界,带有神魔色彩的,但又不是完全地是个神话,它是打通人与仙之间的界限的。那里的人物武功练到很高的程度,就可以操纵人的生死,比如说他们拿的这些武器,已经不是什么刀枪剑戟,简单的一些冷兵器,这些武器非常类似我们当今的现代化的高科技的武器,类似高科技法宝。比如发明一个什么东西,这个东西一催它,一发光,大海就煮沸了,大海就咕嘟咕嘟开锅了,就可以练出这种武功来;一掌打过去,一道紫光,喜马拉雅山的雪就融化了,武功练到匪夷所思的境地。所以对他的批评者非常多,批评者说这不是胡说八道吗?荒诞不经。特别是解放以后,有一批文章,批判还珠楼主,就说他是宣扬荒诞不经的迷信。其实你说他荒诞可以,但是小说中就是有一种专门是荒诞的,荒诞在现实生活中是不被允许的,但是在艺术中它是一路,我们不能因为《西游记》很荒诞,我们就否定《西游记》的艺术成就啊,《西游记》还是我们推崇的四大名著嘛。因为它写的是一个神话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它符合自己的逻辑就可以成立了,我们不会因为它写得荒诞,我们就认为生活中真有这样的人。而还珠楼主所写的这种神话世界呢,又隐隐地映照着现实世界,因为他在九•一八之后创作这个小说的,他是带着一种家仇国难,这样一种心情,面对着国土沦丧的事实来写的。所以他在写《蜀山剑侠传》的时候,他的小说中充满了正邪的对立,对邪魔歪道的痛恨,都发泄到他的笔端。正邪两道的斗法,其实就隐喻着现实生活中他的这种邪不压正的思想。而他小说中对那些神奇武功的描写,虽然在他本身看来,好像有些荒诞,但是给了以后的武侠小说作家以很多的启发,像梁羽生、古龙、包括金庸,很多武功都是从还珠楼主那里学来的,很多,包括名字都是直接从他那里拿来的。金庸的小说中还喜欢写一些人和动物、动物和动物之间的搏斗,这都是从还珠楼主那里直接或者间接地吸取来的。有人问过还珠楼主,说你小说中写的那些怪物之间的搏斗,你是怎么想像出来的?宇宙中那些好像远古的生物之间那种残酷的搏斗,还珠楼主说这很简单,你就想像两个小昆虫在打架,然后把它放大十万倍,就成了那种非常恐怖的场面,把两个小昆虫的打架放大十万倍,我们想这不就是现在好莱坞大片里经常出现的场面吗?还珠楼主早都设想过。
白羽、郑证因笔下的武功――手上功夫、轻功、兵器、暗器、武侠组织
在现代武侠小说作家,一个叫白羽,一个叫郑证因。这两个人,郑证因是会武术的,有一本书叫《武术汇宗》,他们根据这本武术的著作,就展开想像,描写了许许多多的拳术。在他们的小说中,广泛地描写了如下这些拳术:太极拳、五行拳、通臂拳、八卦掌、铁沙掌、劈挂掌、擒拿手、摔碑手、罗汉手,这些武功,都是武术界确实存在的,武术界真的有这些名目。然后在此之上,他们又加入个人的发明创造,就是武术中不见得有的,是他们自己编的,比如白羽就创造出大力千斤掌,这就很艺术了。混元一力掌。还有弹指深通,我们熟悉金庸小说的人一定会记得这个名字。弹指深通这不是金庸发明的,这是白羽发明的。白羽就写过弹指深通。郑证因写得更多,郑证因笔下有绵掌、混元掌、排山掌、劈空掌、般禅掌、大力金刚掌、小天星掌力、牵缘回环掌、先天八掌、龙形八掌、云龙三现掌法、三阴绝户掌,还有金刚指、天罡手、鹰爪力、黑煞手、毒蛇寻穴手、五行真力,还有乾元一气子午神功,等等等等,发明了这么琳琅满目的功夫,你一下子觉得武打就好看起来了。如果简简单单地只写武术界真实存在的那些太极拳、八卦掌,写起来不是那么丰富多彩,经过他们这样,一艺术化加工之后,这个武林世界就活起来了,就活动了。而这些功夫有的属于内功,有的属于外功,有的是内外结合,然后它们又与人物的性格结合起来,为作品平添了无穷的魅力。不是说一个人他随便可以练某些功夫,这个功夫他要和人的性格结合起来,而他们做的这些工作,自己看来是开创的,但是他们可能不知道,这些工作为后来的武侠创作,开辟了光明的大道。
比如说金庸笔下有一个叫西毒欧阳锋的人,《射雕英雄传》里东邪西毒,西毒欧阳锋。欧阳锋的绝技武功是什么?蛤蟆功,大家都知道。蛤蟆功就不是金庸发明的,蛤蟆功就是从白羽的名著、代表作叫《偷拳》--他有一个小说《偷拳》,《偷拳》里面就有蛤蟆功--金庸就是从《偷拳》中又“偷”去的,“偷”成自己的,叫蛤蟆功。还有刚才我讲的弹指神通,这是金庸笔下东邪黄药师的一项绝技,这个的祖师爷也是白羽。
这些是手上的功夫,除了手上功夫之外,现代武侠小说作家又发明了各种轻功。
“轻功”这个词以前我们也听说过,从练武术的人那里听说过,他们也讲练轻功。比如说腿上绑上沙袋子练习跑,可以跑得很快,我们想像这个轻功就是跑得很轻快而已,我们从来没有想过说轻功是可以脱离地球对人的吸引力,我到现在也不是能够从物理上理解这个轻功,就是人能够战胜地球的引力,这个很厉害。我们看武侠小说中轻功好的人可以一跳数丈之高,后来我想我们中国现在还有没有这样人,有这样的人干嘛不去参加奥运会呢?那不很轻松的,哪怕跳个两丈高就可以了,平地跳六米高,已经超过那个撑杆跳了嘛,那金牌不都是我们的吗?后来我想实际中没有这样的人,如果有的话,他一定会,哪怕派一两个徒弟,也会把金牌给我们拿回来。可是这种轻功到了现代武侠小说作家那里,就开始大规模地涌现。比如白羽就有“登萍渡水”,“登萍渡水”在现代武侠中也是很常见的一种轻功,说是很宽阔的一片水面,上面有几个浮萍,他就能踩着过去,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功夫。还有“踏雪无痕”,学地上走过去一点脚印都没有,这用物理学怎么解释?一鹤冲天、燕子钻云,燕子穿云纵、燕子三抄水、蜻蜓三点水,还有什么移形换位。现在武侠小说中的轻功也是成了一个庞大的体系,轻功是可以专门加以研究的。郑证因的笔下有草上飞、云里翻、追云赶月、八步赶蟾(八步赶蟾是武术中的一个术语,确实有这个)、飞鸟凌波、蜉蝣戏水、金鲤倒穿波、细胸巧翻云、燕青十八翻、仙人换影等等,五花八门的轻功。
我们想想古代武侠小说中也有轻功描写,描写最厉害的就是《水浒传》中有一个人叫鼓上蚤时迁。鼓上蚤时迁去盗金甲,其实也不过就是说这个人善于飞檐走壁而已,走路能够很轻,没有声音,从墙上翻过去,偷偷到人家里把东西偷来,我们觉得这就是轻功了。而到了现代武侠小说这里,鼓上蚤时迁已经成了不入流的,那点功夫太不值得一提了。而这些轻功的描写,有声有色,有根有梢,因为他也是以内功做基础的,说内功练得好,你轻功才能好,所以这些描写大大地诱发了我们对人体极限的想像力,人真的能这样吗?能够跑那么快,跑那么远,跳那么高?这是轻功的描写。
在兵器方面,兵刃方面,我们过去想的兵刃或者我们常听评书,评书一说十八般兵刃,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镋镰槊棒、鞭锏锤抓,一说也无非就这么几种,什么带棱的、带刃的、带刺的、带尖的。在这个基础上,现代武侠小说出现了很多奇怪的兵刃,白羽发明了叫三棱透骨锥、子母鸳鸯钺、金丝藤蛇棒、青钢日月轮,还有娥眉刺、梅花夺、混元牌,甚至还有铁烟袋,烟袋也可以作为兵刃,这也是武侠小说中的一个特色。日常用品,可以当成兵刃。金庸小说中更多了,像什么棋盘,围棋可以当兵刃,笔可以当兵刃。郑证因也有日月双轮、九钢连环、离魂子母圈、双头银丝虬龙棒,这些兵刃从它的来历、制作、材料、结构、功能,方方面面都写得非常详细,又合乎物理,听上去好像现实中真有这样的兵刃一样,这是直接用来打斗的兵刃。
除了这些,还有暗器,暗器是用来远距离伤敌的。白羽发明铁莲子、铁菩提、透骨钉、蛇焰箭、毒蒺藜、五毒神砂、子母神梭,还有最有名的叫十二金钱镖,这是白羽的一个小说的名字,叫《十二金钱镖》。里面的人物使用的,就是擅长使用的就是钱镖,所以当时这个小说连载的时候非常有名,叫做“家家说钱镖”。郑证因笔下有梅花夺命针、七星透骨针、金刚燕尾镖、沙门七宝珠、乌云喷水筒、蛇头白羽箭等等。这些暗器或者单打,或者连发,或者先发后至,或者后发先至,变幻莫测,它随时可以控制它的方向、速度、力度,都可以控制的。这就使我们不禁想到,为什么古代小说中没有这些描写?而到了现代战争的背景下,这些兵器的发明,我们要注意它的背景,什么背景?恰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打得如火如荼的时候,正好是现代化的大规模杀人武器层出不穷地推出的时候,在武侠小说中就出现了这些超级的兵刃。现实生活中的科学家,大规模地改进热兵器,不断地推进坦克、大炮、飞机,包括各种机关枪、步枪、手枪;而在武侠小说中,作家们大规模地改进冷兵器,这都不是偶然的,这都是有很多相应之处的。我们不能设想这样的东西可以在古代社会想出来,可能在清朝都想不出来。恰恰是到了二战的时候,战争促进了科技的发明,然后也促进了武侠作家们对于各种奇怪兵刃的想像。所以我们看,有了这些现代化的功夫,现代化的兵刃,现代小说中的武打场面,就像战争片一样,壮观、好看。
武学的广大,除了武打技术的提高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对武侠组织的描写。到了白羽、郑证因这里,就把帮会描写和武侠的想像结合为一体。你这个小说既要有纪实性,有真实的基础,又要有文学的想像性。白羽发明了一个词叫做“武林”,而这些武林中人所使用的一些术语、黑话,慢慢地就进入了我们日常的生活。比如说什么暗青子、鹰爪孙、万儿、点子、扎手、风紧、扯活、并肩子,慢慢地我们就都知道这些话的含义,都知道了。比如我们今天经常说大腕,从王朔开始,“大腕”这个词开始出现,还有一个电影就叫《大腕》,写成手腕子的“腕”,这是无知,这是不知道这个词从哪儿来的。“万儿”这个词本来就是江湖用语,“扬名立万”,这个“万”是千、百、万的“万”。说一个人很有“万儿”,在江湖上很有声望、地位很高的人叫“大万”,是千、百、万的“万”,王朔大概从小听说过这个词,不知道是哪个字,就顺便写成腕子的“腕”,这个是不通的。但是呢,这个语言它有这个特色,虽然不通,但大家都这么用,用来用去,大家也就认可了,这样写大家也都知道。所以大家都说毛阿敏是“大腕”,我老想着毛阿敏的腕子能有多粗啊!其实应该是千、百、万的“万”。这些词本来是黑社会用语,但是慢慢地都进入了我们正常人的生活,我们用它来称一些明星。语言就是这样,发展了,丰富了。所以以后的武侠小说作家都从中受益匪浅,人人乐于使用。如果小说中少了这些用语,我们就会觉得他不内行,好像说他没有受过科班训练一样。而这些江湖组织里边的规矩、黑话,实际上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映照,有的时候我们会感到恰恰是通过这种虚幻社会的描写,反过来批判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很多不完善的、无秩序的、无法无天的状态。
正是从白羽他们这一代人开始,中国当今的武侠小说一直延伸到现实武术,都越来越具有舞蹈性和表演性。我们看看现在,我们奥运会上没有武术,全运会上是有武术的,还有各种武术大会、武术大赛。我们看看这些武术比赛,到底是实战的成分多,还是表演的成分多?比如我们想像,李连杰是拿过武术冠军的,李连杰的功夫到底如何?是实用性强,还是表演性强?我听一些武术界的人说,真正的武术高手不会出来当演员的,出来当演员的武功可能也不低,但是绝不是一流的。但是对于我们广大的民众来讲,武术的实战技能在现实生活中可能越来越不需要了。我们需要的是更多地观赏,我们需要的是看到李连杰这样打得非常漂亮,非常潇洒的这样的武打明星,我们要看的是这个明星。至于那个高人,你在深山老林里也好,你在高等院校里偷着摸着当教授也好,我们都不管你,反正那跟我没关系。我们越往现代社会发展,就会看到舞蹈性和表演性,不仅仅是武侠小说,武侠影视发展的趋向,也是整个中国武术发展的一个趋向,所以诡异得很啊!所以真不知是武术影响了武侠小说,还是武侠小说反过来影响了武术?而这一点恰恰是中国文化神秘的地方。实与虚相结合,实虚相生,有无相生,是我们从武功中能够悟到的一些文化的妙谛吧!
(来源:cctv-10《百家讲坛》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