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勒死儿子到万言书控诉父母 不同悲剧的相同病根

文| 酒颜君

近日,有媒体报道,在福州的一个小区里,一个妈妈失手用手机的充电线将正在读五年级的儿子勒死,之后这位妈妈在家割腕自杀未果,便从13层的家里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初步了解,孩子在邻居眼中学习成绩优异,钢琴也弹得很好,当时孩子和妈妈在家中发生了争吵,父亲不在家,母亲失控造成此悲剧。跳楼的原因众说纷纭。但以上这些说法都未得到警方的证实,至于事情的真正起因,还有待调查后公布。

又是一桩惨案。这则消息在不少家长群炸开锅,大家以自己的感受去评判一件事的是非对错,许多家长在心惊的同时,也在自我反省要“管理好情绪”。惨剧的发生,会促使人们开始短暂的反思。然而,每个家庭的环境不同,在日常而具体的家庭教育中,是否会发生情绪失控的事,很多时候难以预料。

这些年学校教育受到很多关注,相比而言家庭教育被很大程度忽视了。实际上,家庭教育可能比校园教育更重要也更复杂。校园教育因为是公开的,就可以适当的规范。可是家庭教育则是封闭的,父母的教育方式,带有极大的偶然性,和父母的性格、原生家庭的传统,都有很大的关系。学校的老师上岗前有考试、有培训,整体言行是有规则、有底线的,可是在家庭教育中,规则和底线就模糊的多,后果也就难以把控。

就拿“棍棒教育”来说,即便是在这样的时代,仍有太多父母信奉适当的体罚有助于孩子成长。孩子犯错,作为父母有责任管教,也有惩戒义务,但前提是避免情绪化。身为孩子最值得依赖的人,当你面目狰狞的朝他边吼边挥动手中的武器时,具有教育意义的惩戒也就成为了一场具有伤害意义的发泄。可对于家庭教育有错误理解的父母,又该怎么转变他们的观念呢?这是一个难解的问题。

面对母亲勒死儿子这样的悲剧,有必要提醒明确家庭教育的底线——不要再以“打你是为了你好”这样的说辞,来美化暴力的本质。在家庭教育中,孩子是独立的生命,不是父母的产品,父母没有权利动辄打骂,教育还是虐待往往只有一线之隔。暴力教育一旦发生,就难以避免变成父母坏情绪的发泄机会,进而导致失控。

2016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正式施行。第五条明确提出,未成年人遭受家庭暴力的,应当给予特殊保护。第十二条更进一步规定,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应当以文明的方式进行家庭教育,依法履行监护和教育职责,不得实施家庭暴力。也就是说,即使是为了教育孩子,也不应该诉诸暴力的形式。“打你是为了你好”,再也不能成为父母实施家庭暴力的借口。

禁止暴力只是底线,家庭教育还有太多值得探究的地方。最近,北大留美硕士王猛(化名)控诉父母的万字长文被媒体报道之后,引发了公众的热烈讨论乃至激烈争论。舆论或许不解,这个已经12年没有回家过年,并且拉黑了父母的联系方式整整六年的优秀青年,到底和父母之间有着怎样的矛盾以至于走到今日这般极端。

(万字长信的开头部分文字 来源:红星新闻)

高考理科状元,北大高材生,还是美国排名前50大学的研究生,这些荣耀的身份象征正是很多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孩子”。感叹孩子取得成就的同时,也会想他的父母一定付出了超过常人的耐心和鼓励。可是这位优秀的孩子,却对自己的父母恨之入骨。

通过媒体披露的有限信息可知,王猛的父母习惯了事事替孩子包办做主,比如母亲照个人喜好把他打扮成女孩、被亲戚讥讽父母却不帮他解围。父母对他关爱的方式成了他的枷锁,在成长的道路上没有给予他充分鼓励和信任。

从他的描述来看,生活中一件件不起眼的小事,给他造成了致病级别的精神损害。父母面对这样的不解,面对亲生儿子的叛离决裂,没有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反而却还在说“怎么不想想我们的好”。

王猛的信中提到,自己的父母工作尚可,学历也高于同龄人,可明明双方都受过良好教育,为何沟通一次次失败,以至于走到关系决裂的地步?当然,也有人提到,在接受父母的爱时,王猛显得太过“矫情”,从客观物质条件来讲,他父母能为他提供的,已经远超同龄人。“天下无不是父母”的观念固然不对,但是把父母的爱和保护全然都当成控制,甚至带着敌意显然也不太说的过去。

谁是谁非,外人依赖有限的信息难下判断。父母和儿子关系演变至此,也是极端个案,未必有很强的普遍性。但有一点是值得关注的,那就是家庭教育的成败,其实首先不体现于学业,而是基本的人际关系处理。如果这一点都做不好,那家庭教育必然是失败的。

有些看似空泛的套话,值得做家长的思考。孩子是独立的个人,不是父母的宠物可以随意对待。家庭教育应彼此尊重,不要强逼孩子按照自己意愿行事,父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用我认为好的方式去对待你,不能设身处地去为孩子着想,这种强行的“控制”也是一种暴力。

Add comment


Security code
Refr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