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高考。
记得还是2015年8月,六集纪录片《高考》在央视播出,看过之后最震撼的是教室里每张书桌上,摞得高高的复习资料。与之相比,20多年前自己经历过的高考简直不值一提。回家跟同学聊天,他事业有成,为减轻高考压力,让孩子进了省顶级中学的中加班(准备去加拿大读大学),学业相对轻松。即便如此,每天做功课也要到11、12点,晚的拖到2、3点钟也不稀奇。据了解,一般学生从高一下学期功课就开始紧张,假期也不闲着,要持续两年半时间。
近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北京发布《中美日韩四国高中生学习意识与状况调查报告》,公布了2009年和2016年的调查数据对比,其中国内高中生压力较大的比例从86.6%下降到了81.3%,但不想去学校、想逃课、对生活绝望的比例均有所上升。其中不想去学校上升了5%,想逃课上升了10.3%,对生活绝望上升3.1%。当前高考对高中生的压力可想而知。
一、高考考什么?
高考究竟考什么?考的是综合学习能力,能力强的自然成绩好。学习能力大致可分三个方面:理解力(或悟性)、记忆力和专注度。理解力和记忆力决定了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专注度决定了学习的效率。除了极少数天才型学霸,学习能力几乎都靠后天的长期培养和努力,这样选择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非常重要。事关一生,选对了会少走很多弯路。
近百年来,我们的教育理念一直追随西方,强调理解力、创造力的开发,不注重记忆背诵。即使有些背诵,着眼点也不在记忆力的开发。一般认为即使记忆也应该是理解的记忆,否则就是"死记硬背",认为过多的记忆背诵,会阻碍理解力乃至创造思维的培养,不可取。日积月累,在这个创新为王的商业时代,各式各样的快乐教育大行其道,如果提倡"记忆背诵",似乎成了另类。
再来看高考,最让考生头疼的是什么?过来人都知道,是记不完的知识点,做不完的题,考不完的试。看看语文、数学、英语、文综理综,各科需要背诵记忆的知识要点、各类题型、公式定理有多少?为什么要搞题海战术?各类题型都熟悉,知识要点和公式定理记得更牢,更易融会贯通,上考场就能多拿分。所以就做题、考试多多益善。网上有考生晒高中做过的卷子,摞起来都超过了自己的身高,也算是“著作等身”了。
现在学生负担重,很大一块在课外,不是补习就是做不完的作业。成绩不好的想提高,成绩好的想更好。语文不好补语文,数学不好补数学,英语不好补英语。上课要做题,下课还要做题,放假了接着做题。现在的教育理念,提高成绩似乎只有多做题这一条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数据显示,2016年高中生通过习题集大量做题的比例虽然减少了4.3%,但仍高达70.3%。做题是学习的必须,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大搞题海战术是否值得呢?
题海战术不仅充斥高中、初中,已经延伸到了小学。有些家长为孩子报了各类课外班,有课外辅导的,有的则是提前学后面的乃至高年级的知识,这和题海战术大同小异。小学生尤其到了高年级,做作业到晚上九、十点钟,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长期的高负荷运转,学生非常辛苦,对学习积极性伤害很大,老师、家长都不轻松。
高考比的是能力,但多做题不一定带来能力的提高。有些小学、初中成绩很好的学生,学习能力不见得最强,到高中后成绩可能下滑,这与学习能力未同步发展有关;而很多成绩不好的学生做的题不比谁少,成绩却没见提高,也是因为他的综合能力一直在原地踏步;乃至有些高考成绩很好的学生,进了大学、走入社会却表现一般,跟其应试能力强,而真正的自学能力不高有关。想提高成绩,光靠做题不一定管用还效率低,即使成绩提高了也只是治标。长远看治本才是正道,既然如此,何不换个思路?直接从开发、改善综合学习能力入手,能力增强了,不光高考,一生都受益。
二、记忆的教育价值高于理解
大家想过没有,题海战术让学生们反复做题,以求"熟能成巧"提高成绩,这何尝不是变相的"死记硬背"?高考如此重要,需要记忆背诵的内容如此巨大?我们的教育理念却不重视记忆力的开发,岂不是咄咄怪事?既然不重视记忆背诵,题海战术却又流行于教育的各个年龄段,岂不是自相矛盾?
作为人类的两大学习能力,记忆和理解其实毫不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的。细究起来记忆为主,理解为辅,在基础教育阶段更是如此。因为记忆(信息的储存)总是在前为因,理解(信息的处理)在后是果。人是智慧生命,有信息输入自动进行分别处理,即有记忆必然伴随着理解,只是理解的深浅高低不同。记忆是理解的源头,理解是记忆的产物,理解力的好坏完全由记忆来决定,试想记都记不清楚,何谈理解?没有记忆,理解就是零。记忆的遍数越多,理解往往越深。比如做题遍数多了,各种题型都熟悉了,自然能融会贯通。
人机大战AlphaGo能够击败围棋第一人柯洁,很关键一点是系统开发初期输入了3000万个著名棋手的棋谱。3000万,在现实中这是任何一个棋手都无法达到对局量。试想没有存储这么多的经典棋谱,其结果会如何呢?最新版的AlphGo已是天下无敌,它能够无限次的自我对弈,生成更多经典棋谱,以供分析研究增长棋力。可见记忆内容的优劣、深浅和多少直接决定理解力的深度广度,并最终决定了学习能力的高低。另外,理解是人脑的本能,有信息输入自然而然就产生的。而牢固的记忆是需要通过努力才能获得,实现的难度更大,需要投入的精力更多。所以记忆的教育价值要高于理解,是教育质量的基石。
我们的教育理念尤其是基础教育,对记忆背诵价值的认识远远不够,甚至加以排斥。造成儿童记忆力开发的不够,影响了整个学习能力向更高层次提升。等到中学学业成倍增加,没有相应的能力支撑,学习会很辛苦。
有人会问都网络时代了,还需要记忆背诵吗?是的,网络无所不有,找什么资料搜一搜就行了,可以省很多事。但没听说高考能上网查答案的。即便工作了,什么事情都要等上网查,效率也太低了,不现实。何况艺不压身,记在脑海里的是自己的,网上的那是别人的,等到面试、考级、评职称就知道了需不需要了。网络再好只是工具,可以借鉴使用,但决不能替代自我能力的提高完善。
有人会说,我们没有不提倡记忆,不也提倡理解的记忆吗?
人的记忆分两大类,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2000年诺贝尔奖获得者Eric Kandel研究得出:长期记忆可以增加大脑神经元之间的链接数量,从而使大脑"硬件"升级,使人变得更聪明。长期记忆的训练,是开发培养儿童智力最科学的方法。短期记忆无法增加神经元的链接,对智力开发作用不大。所谓用理解辅助记忆,其实就是短期记忆,时间一长就会忘掉。理解的记忆,适用于背诵量少,时间要求短的场合,比如电视主持人的串场词。对于高考信息量如此巨大,且关系一生幸福绝不容许有失的场合,完全不适合。正是由于提倡理解的记忆,不注重长期记忆,学习内容时间一长就容易遗忘,老师不得不通过题海战术,一遍一遍反复做题,为得就是确保考生不遗忘。很多考生甚至到了考场门口,还要拿着书本多看一两眼,也是为了记得更牢。学生的负担可想而知,当然老师们也不可能轻松。因为做题就需要批改,学生做多少题,老师就需要批改多少,跟着一同受累。
看每年的高考状元们介绍经验,他们大多会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很少熬夜。为什么?因为他们综合能力超强,足以应付高考的学习负担,不需要用熬夜来换取成绩。一般学生如果能从小尽早的开发综合学习能力,尽可能拥有较高的记忆力、理解力和专注度,学习、考试肯定轻松不少。
如前所述,因为理解是记忆的产物,记忆的深广多少,决定了理解的高低深浅。所以记忆的教育价值高于于理解,应该是教育优先开发的重点。记忆背诵有价值的内容,应该是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的一项主要任务。遗憾的是,当前教育在此缺失太多。
有人会说背书多了那不成了"书呆子"?这种说法毫无事实根据,是以讹传讹。试问中国几千年来的教育都是读书背书,文化成就举世公认,代代人才辈出,有多少人是书呆子?何止中国人,犹太民族的教育也是从小读书背书,千百年来从未中断,怎不见有人反对呢?所谓的"书呆子"不是背书背成"书呆子",而是他本来就呆,背了书,才叫书呆子,如果没读书,其结果连"书呆子"都不如。
看看我们身边,如果谁记忆力好,一般脑瓜都快,不管是工作生活,干什么事情肯定是效率最高的。说某人笨,都说反应慢、记性差,一件事要想半天。没听说哪个人记忆力特别好,却笨的跟头牛似的。有句老话,"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适用于各行各业。这话的本意并不是贬低记忆背诵,恰恰是因为记忆力如果没有得到训练开发,会随着时间而衰退,记忆的内容随之模糊不清,需要用笔把内容摘抄下来,随时翻看,加深记忆,运用起来更方便更准确。如果有强大的记忆力,这句话就不需要了,或者用笔抄记的内容会少很多。每年两会的总理答记者问举世瞩目,总理回答问题时各类数据如数家珍随口道来,不由得人不佩服。层次越高的人需要了解掌握的知识、技能往往越多,记忆力好的人无疑更占优势。
所以,学生从小培养好长期记忆力,非常重要,不仅中高考更轻松,将来走入职场也更容易成功。需要指出的是,长期记忆力的培养并不复杂,反而非常简单,甚至不需要特别的学习。
也有人说,古人不是有句话"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嘛,为何还要强调记忆背诵?这句话非常正确,涉及到最高明的教育理念。需要说明的是,我们所说的背诵,是指读的遍数多了自然成诵,是无为而无不为,与古人的话并不矛盾。死记硬背,是勉强而为之,两者是有区别的。况且今时不同往昔,以前的教育注重培养"人师",是圣贤君子大师级人物,志向是齐家、治国、平天下,考状元考得是治国安邦的智慧学问;现在的教育培养的是职业从业人员,为了个人的安身立命,高考考得是各种知识点,二者相差太大。如今想找肯死记硬背、有"记问之学"的人都不太容易,更别谈"人师"了。
有一点容易被忽略,长期记忆力的训练培养是讲究时机的。越小开始效果越好,6岁前是黄金期,最晚不要超过13岁左右。人的智力开发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从出生到13岁为第一个阶段,第二个阶段是13岁以后。第一个阶段的特点是记忆力极强,理解力很弱。学习模仿能力强,能一心多用,喜欢重复做一件事,让读什么就读什么,记忆背诵是他们的强项。第二个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力逐渐减弱,理解力慢慢增强,一切以理解为前提,不理解则排斥、不愿意接受,排斥记忆背诵,有主见且逆反现象多。记忆力训练如果错过时机,定型后很难改善,想要改善的话往往事倍功半。
大人和儿童的学习特点是不同的,这是当前教育理念的一大误区。现代教育讲究"以人为本",实际上是"以大人为本"。大人处处注重理解,不喜爱记忆背诵,就认为孩子也是如此,事实却相反。小孩子在记忆、模仿领域是超级巨星,在理解领域则低能,年龄越小越是如此。让他们多读多背是用其能、尽其才,会越学越轻松快乐,有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让他们过多做题、分析、理解则是填鸭,越学越苦。因为理解力是需要时间培养的,每个孩子理解力的成长又有差异,时候没到再着急也没用,否则伤害了学习积极性,得不偿失。如前所述,理解力的高低由记忆力决定,因此,以记忆背诵来带动促进理解力的开发,是最佳学习途径,尤其适合儿童,而现在的教育大多是反其道而行之。
现代教育的另一个误区是,用理科的学习理念统管所有科目。其实文科、理科的学习理念完全不同。比如数学,必须依照次序来学,先简单后复杂,先加减后乘除,按部就班。文科则不同,读书要读一流的书,音乐绘画等就要学名家大师。语文教育同样,可以直接学习最高深的内容。孩子的理解力很弱,这里的语文学习并非要完全理解弄懂,而是先利用儿童的强大记忆力来背诵存储最高明的学问,让智慧的生命慢慢去消化吸收。古人讲"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就是这个道理。老舍先生曾说过"只有入口成章,才能开口成章"。这揭示了语文(外语)教育的最核心理念,背书至关重要。文豪巴金曾说,自己文章写得好,并没有学过语法,只是小时候熟背了《古文观止》的几百篇文章。
而当今教育的现实却是懂得才能教,不理解的不能学,排斥记忆背诵。尤以最重要的语文教育为重灾区。民国初期开始,放弃了有高度智慧的文言文,教的大部分是浅显的白话文,很多教材的作者自身水平都很有限,令语文教材含金量大减,舍高就低、弃长取短结果反成障碍。以大学毕业生为例,学语文16年,随便出个命题作文,能马上写出几百字像样文章的人有多少?从民国初期推行西方教育理念至今的100年间,语文水平的退步非常惊人。前些年出版的民国初期小学生的作文集,其水平堪比甚至超过现在的大学生。
细想想,这个结果也不奇怪。清末民初之前的传统教育,很注重读诵经典。十年寒窗打下牢固的童子功,四书五经诸子百家背的滚瓜烂熟,背诵量大多在20万字以上。肚子有货,背得又是流传千载的经典名篇,其辞藻之优美丰富、义理之圆备精微、思想之深邃高远非现在的出版物可比,写篇文章当然容易。而现在的学生,能完整背诵5千字的,不知道有几个?腹内空空,即使写出文章,也难免言之无物。
三、读诵经典一举十得
也有人会说,现在学生的课外书都很多,阅读量远胜以往,不应该差到哪去。古人讲"开卷有益",放在今天已经不太适用。古人眼光长远,治学态度严谨,对于写作出书相当谨慎,最根本一条要求"思无邪"。今天的社会利益至上,只要能挣钱什么书都敢出,各种读物泛滥,造成价值观念混乱,各种思潮良莠不齐。有多少读物不是流行一阵子,过后就烟消云散的?又有多少读物是让人越读越有收获的?有些中外畅销书,其作者自身就有严重的心理缺陷,这样的读物给孩子们看,对他们的成长会有怎样的负面影响,不可不察。
不否认,也有不少学生喜爱阅读中外名著、经典散文和唐诗宋词等,受益匪浅值得肯定。但中国的先贤们早就为几千年来的文献著作分门别类,共分"经""史""子""集"四种。其中"经"的价值最高,前面的散文名著、唐诗宋词还属于"子"和"集",其价值以及对人生的帮助不能跟"经"相提并论。
为什么说经典的价值最高?因为经典中揭示的道理永恒不变又至高无上,承载了人类最普世的价值观念;且经典是一切学问的源头,一切学问或由它产生,或是对它的发挥阐述,"史""子""集",都是如此。
比如,经典有修身之道:满招损,谦受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小不忍,则乱大谋。经典有治国安邦之策:治大国,若烹小鲜;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尊贤使能,俊杰在位;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经典有人生哲理: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经典中有哲学科学: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经典中有经营管理学: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善用人者为之下;使人行者,身先行之;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经典中有心理学: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经典中有民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经典中有方法论: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亦;有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经典中有辩证法:物极必反,否极泰来;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经典教孩子们如何学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而好问,然后能才;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少则得,多则惑。经典教孩子们如何识人交友: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巧言令色鲜矣仁。经典教孩子们慎言:一言兴邦,一言丧邦;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夫人不言,言必有中;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经典教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也。
读经典能涵养性情: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辫若讷。经典与时俱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凡此种种至理名言,数不胜数。
经典智慧似海,能读懂千分之一、百分之一,就受益不浅。熟读一本经典,其收获胜过千百本普通书籍。所以,同样是花时间读书,不多读读这些世界上最高明的书籍,实在是可惜!
经典不仅义理至高至深,且文辞优美。南怀瑾先生曾讲:自古流传能熟读背诵《孟子》、《庄子》,作文都不错。他还这样评价儿童读诵经典:背书非专一、安定不能背起来。小孩子背东西是不痛苦,是很快乐的。因为专一唱歌、专一背书,脑筋就更宁定,思想行为都要变的。这个就要讲到脑波的问题,譬如大家讲修养就是使脑神经专一思维,专一思维,就宁定,使身体生理机能改变,健康起来。脑子变健康,那么思想行为也变健康了。可以看出,读诵经典显然有助于开发大脑,培养提高专注度。
曾在G20杭州峰会上演奏《高山流水》的著名古琴大师金蔚先生说:"我的学生中不少在北大、清华上学,我发现一个问题,学校里面学习到的东西对心性方面的滋养不足,这些上北大、清华的学生多数也只是在考试体制里面能背书、很会考试的一群人。前几年有几个私塾的孩子到北京跟我学琴,我特别特别感动。因为我多年学古琴、教古琴也想寻求知音,我的学生很多都比我大,可是对古琴真有理解的不容易找到。但这些读经典的孩子特别不一样,他们明白琴学里面祖宗留下的道理,你甚至不用讲,一个眼神他们就瞬间明白了,胜过成人。"读诵经典涵养性情,提高艺术素养的功效可见一斑。
国内推广儿童读诵经典已十多年年,家长们普遍反映孩子综合能力提高,各科成绩上升,学习负担减轻。有些调皮、不爱学习的孩子,通过经典读诵,开智明理,性情由顽劣变温和,由被动变主动学习,成绩提高甚至成为尖子生;有些高中生在紧张的学业中抽空坚持读诵经典,高考成绩大幅度提高。坚持读诵经典不仅能增强长期记忆力、理解力和专注度,由于大量的朗读背诵,对识字、阅读、作文、口才训练以及逻辑思维、右脑开发、培养自信都有很大帮助;大声朗读还能锻炼肺功能,调节心理;长期读诵经典还可以涵养学生性情,培养人文气质,更容易养成优良品德,这也是当前教育缺失最多的一面,可谓一举十得。
读诵经典不仅有助于语文成绩的提高,由于文辞义理深奥结构严谨,可以训练逻辑思维提高理解力,对理科的数学、物理、化学同样有益。最典型例子是著名科学家钱伟长的“弃文学理”,他是现代大儒钱穆先生的侄子,家学渊源,从小饱读诗文。考入清华历史系时文史两科都是100分满分,而数理化英文四门课,加起来只考了25分。其中物理考了5分,英文因为从未学过,考了零分。适逢“九一八事变”,钱先生为“科技救国”毅然转学物理系,虽然所有人都不看好,但终成国际知名的大科学家。可见,读诵经典看似简单,却能培养全面的学习能力,并非只对文科管用。而大量读诵带来的记忆力和专注度的增强,更能提高所有学科的学习效率。同时,由于人生智慧的增长孩子将来会少走些弯路,受益终生。读诵经典不仅对儿童,对成年人也同样大有益处。一家人如果一起读诵经典,更有助于家庭和睦,亲子融洽。老师带着学生熟读经典,自身学问也会提升。笔者曾亲见一位妈妈讲述,陪着孩子读《论语》,所患抑郁症竟不治而愈。这是其它任何一种教育方式无法做到的。
以电脑喻人脑:读诵经典,就是升级CPU和系统软件;学习一般学科的知识,或者其它才艺是使用应用软件,两者并不冲突,前者反而能更好的促进后者。
有些人说经典太深奥,读不懂。试想几千年来亿万学子都能读懂,何以21世纪的现代人读不懂?历朝历代有关经典的著述和解释汗牛充栋,善加利用的话怎么会看不懂?如上所示,经典中不少句子一读就懂;义理深奥的,读书百遍也其义自见。一般经验,能背诵50篇古文的,就能看懂文言文;能背诵100篇古文的,就能写文言文,其难度并非想象中的那么大。百年的迷失,让我们远离经典太久,先入为主的成见难免根深蒂固。近年来,很多人士参加《论语一百》的活动,读完100遍《论语》后不少人感言脱胎换骨。个人经验,孩子在读过几部经典后告诉我说最喜欢的是《老庄》。由此可知,不能说他完全不懂,他是7岁有7岁的懂,将来年龄越大相信懂的会越多。现在不懂经典,就更应该读。因为只有读了才有可能懂,不读就永远不会懂。
另外,经典深奥难懂这是事实。但由于儿童理解力差分别心弱,无论读高深的"道可道,非常道"还是浅显的"风儿吹,云儿飞",没有太大区别,不会排斥,让读什么就读什么。大人则不同,读了"道可道,非常道"云山雾罩,心生烦恼,往往难以持久。大人通常认为儿童也反感这些高深的文言文,就只让他们读"风儿吹,云儿飞"了。一个孩子5岁的时候同样读这两句话,理解得到的比如都是一碟子水;15岁时前一句的理解可能变成一碗水,后者仍是一碟子;25岁时前者的收获可能变成一桶水,后者毫无变化;最终前者的收获可能扩展为一条河,后者依旧是一碟子水。孰优孰劣,高下立判。
设想两个孩子学语文,一个先花些时间读诵经典,再学其它;一个按部就班,先学白话文再学经典。前者由难到易,趁着年少记忆力强,先背完世间最难最重要的书,满腹经纶,此后一生与最高智慧相伴,越学越轻松,如同迈步下山势如破竹,快乐自在其中。经典虽然深奥,因年少懵懂肯听话,师长再加以引导督促,即便难也不觉太难。后者相反从易到难,开始轻松一些,越学越难,后面一生求学如同上山,步步维艰。等长大再想读经典,无奈思维主见成形、烦恼习气渐深,腹内空空,视经典山高路远畏惧彷徨,难入其门,师长想伸援手也是事倍功半;若无缘最高智慧,则一生的学问都将受限。两者苦乐之不同、成就之高低,相差悬殊。这是最高明的教育心理学,我们的祖先几千年前就掌握了。
读诵经典最能开发完善学习能力,不仅是学生的福音,也是各科老师的福音。做老师最大的愿望是,得英才而教之。学生综合能力提高了,老师教的自然更轻松,教学成果会更显著,教学压力会相应减轻。可见学生读诵经典能给老师们减负。
漯河第二实验小学语文老师张晓云,用"国学经典诵读"引领语文课程改革,效果惊人。2013年她带的四四班,用八天的时间通读语文课本,余下时间读诵《论语》《中庸》《大学》。期末考试年级排第一。2014年用五天时间通读语文课本,其余时间诵读《孟子》《老子》。期末考试仍排年级第一。2015年同学们面临小学毕业,由于时间紧,张老师取消了语文课本通读,用全部时间读诵《诗经》《易经》《春秋》《尚书》,期末考试还是年级第一。
大家知道中文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海外华人子弟学中文,由于中文环境的欠缺一直是老大难。即使参加中文培训机构多年,往往基本的读写也难以完成。但很多孩子在读诵经典一段时间后,家长反映进步明显。德国的小姑娘春子是典型的例子。她的父亲是美国人,母亲是华人,在德国出生长大。由于从小熟读经典,中文水平不逊国内学生。
语文是各学科的基石,语文能力的倒退必然导致整体教育水平的滑坡。所以就有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培养不出大师级的人物?"何止中国,连头号教育大国的美国,近100年来也没有一位世界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
全国语文特级教师于永正,是教育部"跨世纪名师工程"向全国推出的首位名师。他在退休后进行反思:学好语文不是靠老师多讲,靠的是童子功,学生一定要多背,尤其要多背经典著作。这是一位老教师的肺腑之言,意味深长。衷心希望从此以后,教育界不再有这样的反思。
去年听过一位教育专家讲课"如何培养学习能力",针对听说读写、记忆力和理解力的培养,专家现场给出了很多小游戏,让家长孩子回家做,真是煞费苦心。国内外也有很多人士,为了开发长期记忆设计出来各式各样的游戏,课程,五花八门。相比起来,读诵经典远比这更简便易行,效果更好。即锻炼了记忆力,又存储了最高智慧。
大道至简,读诵经典任何人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时间越长功夫越深,效果越好。若条件有限,每天哪怕有20、30分钟,日积月累也必有成效。有心者甚至可以见缝插针,比如等车等人,多读一句就有一句的效果,贵在坚持。刀越磨越快,读和背的遍数越多(建议至少100遍),长期记忆力自然越好,对智力开发效果越显著。
排斥背诵,过分推崇理解的记忆,跟当下各种"快乐教育"理念的盛行分不开。"快乐教育"迎合被教育者的感受,看似人性化却难免放纵,贻害极大。因为学生接受教育,就是因为自身的智慧、见识和德能有欠缺,需要学习长进,由感性提升为理性。他们不知道学什么,怎么学对人生最有帮助,师长的督导责任重大、不可或缺。所以,教育的着眼点应放在学生能否全面进步上,而不是当下的快乐与否。试问看了"快乐教育"四个字,谁还会认为学习成长是要吃苦的?而长期记忆力只有通过大量重复达到足够多的遍数,由熟读成诵得到,没有第二条路。这比起热热闹闹的快乐教育,肯定枯燥单调。老师家长不加引导、督促,读诵经典再好,学生也难接受。有些老师家长也知道读诵经典的好处,却总想找到一个让学生觉得轻松,还能达到长期记忆效果的方法。转来转去,最终落入了理解记忆的误区,短时间看起来很灵,但无法形成长期记忆,最终耽误了学习能力的开发。
当前我们教育取得很大成绩,但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教改不断,大家却总不太满意,或许应该从教育的根本反思。教育有三大要素:教什么,怎么教和什么时候教。具体讲就是教育的内容,教育的方法和教育的时机。任何教育理念如果不能涵盖这三点,都是不完整的,其效果势必打折扣。哪个要素是核心?教育的内容。教育是给孩子精神食粮,培养智慧生命,好比吃饭,饭菜营养丰富才能茁壮成长。同样,教育的内容水准越高智慧越多,对人生的成长越有帮助。反之,用次等的教材教孩子,智慧营养不足,难达到最佳效果。教育的方法好比是拿木碗还是金碗,拿筷子还是拿刀叉吃饭,虽然重要却非首要,因为营养不够就是端着金碗吃饭也不香。所以教育最核心的要素是教育的内容,经典就是最佳选择。当前教改的症结在于对教育内容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加上"快乐教育"的盛行,过多的在教育方法上下功夫,各种教学手法层出不穷,越来越复杂,但没有找到最好的教材很难实现教育的最终目标。让学生从小读诵经典,涵盖了教育的三大要素,符合孩子的自身特点,遵循了教育规律,应该成为教育改革的方向。
推广读诵经典简便易行、成本极低,却效果显著,不失为改变当前城乡教育差距、中西部教育与东部发达地区差距、乃至解决各地狂炒"学区房"乱象的一种办法。贵州清镇一中是高中阶段推广读诵经典的典范,每天早上7点15分到8点是全校集体诵读经典的时间,书声震天,蔚为壮观。校长刘平印象最深的是:诵读《论语》三十多遍后,一个此前特别调皮的学生跑到他面前,深深鞠了一躬。开展经典读诵后教学成绩稳步上升,2014年该校一本上线457人,二本以上上线1227人;2015年高考600分以上人数32人,一本上线人数549人;二本以上上线人数1349人;2016年高考600分以上61人,一本上线609人,二本上线1865人,始终位列贵州大型高中前列。国内最著名的是甘肃省甘谷县土桥村小学伏羲班,在书法家吴鸿清先生的主持下,进行教学改革,以读诵传统经典为主,参加统考连年得第一,令该村办学校成为当地的名校。辛亥革命100周年,中联部特别邀请伏羲班同学赴香港澳门参加庆典活动,并与港澳学生进行交流。伏羲班同学们表现出来的良好素质,被港澳人士交口称赞。伏羲教育已在全国两百多所体制学校得到推广。
目前,全日制中英文经典读诵在国内慢慢兴起,已经有一批学生完成了20万字中文、10万字英文经典的背诵(以录像为准),进入到王财贵先生主持的文礼书院深造。有家长介绍书院学生的学习状况,令人惊叹。这些大量读诵经典的学子对人生价值的领悟,以及表现出来的求知欲、自学能力和刻苦程度,很值得现在的大学生学习。有位明明妈妈介绍:孩子每天四点多起床,学习10小时以上,在书院不到一年,中文经典已经学完《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诗经》《易经》,英文经典学完斯宾塞诗集《小爱神和喜颂》、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听外教全程英文授课,讲授西洋音乐、数学等课,毫无问题,可以阅读原版柏拉图著作《理想国》。王泰恒同学被问到以后做什么时,说:“人不能决定自己的际遇,只能决定自己的能力和德行。生命不长进,是对自己最大的惩罚。”佳慧同学在给妈妈的信中这样写到:“所遇之人,皆是吾师。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心怀仁之一字,对人对事,推己及人。每一时、每一刻都是学习与成长。时时都是崭新的自己,面对崭新的世界。谢谢您,妈妈。谢谢您赐我奇妙,充满智慧的生命。让我能感受这大千世界的美好。”
今年1月,文礼书院的欧阳潇逸被牛津大学正式录取,这次录取与国内一般学霸的录取有所不同。首先,她选择的专业是中国学生很少涉足的Classics(古典文化),对语言、文化、哲学功底要求极高。其次,她没有国内初高中学历,直接读英国高中两年顺利毕业,申请牛津大学一次成功。另外,欧阳潇逸开始全日制读诵经典后把中断四年的钢琴重新捡起来,用半年时间通过中央音乐学院钢琴六级考试达到“优秀”水平。在英国一年半,英国皇家音乐学院乐理五级、六级考核,均获得“优秀”成绩,钢琴七级、八级考试,均获“优秀”。数学方面,去英国前用一个月每天一小时,完成国内初中数学自学。到英国学?校后利用主修课余时间自学英国高考要求的数学,以A+的最好成绩通过英国数学高考。去年,牛津大学举办古典文化的论文比赛,欧阳潇逸是七位获奖者之一。欧阳潇逸的妈妈在被问到“读诵经典让孩子得到了什么”说:“孩子在涵养品性、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组织能力四个方面改变明显。读诵经典就像生命的修炼,就是成功的“易简之道”,让孩子更好学,懂得孝悌忠信,安心专注,胸怀高远,目标明确,笃定坚毅,踏实精进,并且有不畏困难的勇气。”
经典的价值不仅在于告诉人们应该怎么做,更在于告诫人们哪些不能做,做了就要走弯路、摔跟头。西方教育推崇"竞争",令世界各国为之效仿,却不知这是一大败笔,更是当今世界乱象的根源所在。大家想过没有,竞争到极处,就产生斗争,斗争到极处就是战争。现代文明如此发达,不仅解决不了战争和贫富差距问题,反而愈演愈烈。贵而不安、富而不乐的现象比比皆是,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看看几千前中国的圣贤怎么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好战必亡;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近年来,西方各国由于教育问题的日益严重,也陆续出现了一股反思潮。日本文部省去年正式宣布废除"宽松教育"。在美国出版的畅销书《古典教育--横扫美国的运动》作者Veith和Kern说:"如果不找到一种新的教育理论,美国的教育将无法提升。幸运的是,这种教育是存在的。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育者在回到这样一种教育,它是西方文化的基石:古典教育。"这里的古典教育,类似于中国的传统教育。
四、国家发展大势所趋
既然读诵经典这么重要,为什么我们的教育理念还排斥呢?
其源头可追溯到清末民初,中国由于政治军事的腐败到处挨打,造成全民族文化教育上的不自信,错认为政治的腐败根源在于文化的落后。甚至一些身居高位颇有影响力的大师们也数典忘祖,一味追随西方,扔掉了传承五千年的宝贵教育思想,尤以废除各年龄段的读诵经典为最。放弃了代表最高智慧的经典,远离了圣贤教育,培养大师级的人才也就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诸位看看民国的那些大师们,哪个不是熟读背诵几十万、上百万字经典出身的?鲁迅先生经常是整本书地背诵,如《纲鉴》;茅盾能整本背诵一百二十回《红楼梦》;钱穆能背诵四书五经与《朱子章句集注》,《庄子》、《老子》、《史记》;张恨水14岁前就能背诵《左传》、《易经》、《古文观止》。看来想成大师,首先要熟背经典。从民国废除经典读诵后,中国就再也没有出过学贯中西古今、著作等身的大师。"末代皇帝"象征中国的进步,"末代大师"却是中国的悲哀。
中国远离经典一百年,造成的文化不自信随处可见。其实我们拥有世界几千年来最伟大的发明而不自知,即汉字和文言文。各国文字都是拼音文字,唯独汉字是表意的象形文字。比如「思想」两个字:思,心上面一个田,画格子,心上有分别;想,心上有个相,非常形象,外国文字无此功能。以英文为例,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每出一个新事物,就要造一个新单词,普通人需要的单词量上万。而中文每个字含义丰富,对任何新事物,都能用旧汉字重组来命名,一般人掌握3千个汉字足亦。联合国有六种官方语言,同样一个文件,总是中文版的最薄。拼音文字,字随音变,语言大概每30年就会变化,过两三百年,就面目全非了,文字跟着一同改变。现代人想阅读几百年前的英文文献,几乎不可能,更别谈几千年前的史料。也就是说再过三百年,外国网民哪怕想看一篇现在的普通报道,都只能求助专家了。西方文化传承的难度可见一斑。而中国几千年来都统一使用文言文,毫无变化。现在中国人读三千年前的经典,能够读懂。互联网时代,汉字可以说是天然的信息载体,尤其是移动网络。因为汉字的输入速度最快,信息量最大,传播效率最高,最适合互联网。现在中国的移动互联网运用领先全球,远超美英德诸强,原因很多,与中文这一最有效的信息载体也有关。
我们的祖先们设计汉字和文言文之初,仿佛就看到了今天,其智慧、眼光已穿越千古。这样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四大文明唯独中华文明能传承至今。试想我们的先贤对文化的载体都有如此智慧的构想,他们所流传经典的价值更是无与伦比。作为一个中国人,怎么能不骄傲自豪?
同样是遭列强欺凌,近代日本在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同时,坚持弘扬传统文化,真正做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最终跻身世界诸强。最具代表的是,日本“企业之父”涩泽荣一写下了著名的《论语与算盘》,成为日本商界的教科书,影响至今且全球畅销。日本现代管理思想家伊藤肇说:日本企业家只要稍有水准的,无不熟读《论语》,孔子的教诲对他们的影响至巨。“一手握《论语》,一手握算盘”的经商思想堪称日本崛起的关键,今天的日本中小学也早已推广《论语》的读诵。
现在国人谈教育都推崇西方,言必称常青藤、哈佛牛津,不少人认为中国培养不出大才。试问最顶尖的大才是什么?有人会说是乔布斯、巴菲特、比尔盖茨、霍金等。确实,他们都是各自领域的巅峰人物,但有一种人才的影响力和培养难度要远胜过他们,就是国家领导人。一个成功的科学家、企业家或许能为世人带来很多便利,而一个国家领导人的出色与否直接关系到亿万人民甚至全人类的福祉,乃至存亡。伟大如爱因斯坦,早期在德国因受迫害而流亡美国,后又因反战等原因被美国政府排挤,公开发表声明不愿在美国做科学家。再伟大的科学家、企业家,遇到不合格的国家领导人也没辙。看看两次世界大战以及现在的中东,国家领导人的妄为给人类带来怎样的灾难。与之相反,以阿里巴巴、京东为代表的中国电商迅猛发展,其规模、便捷及速度让世界各国瞠目结舌。经济更发达、条件更优越的国家并不少,为什么中国能走到最前面?马云、刘强东等企业家的远见卓识令人佩服,但试想如果没有国家层面的高瞻远瞩、运筹帷幄,没有四通八达的铁路、高速公路,没有遍及城乡的移动网络,没有三十多年经济的高速发展,没有稳定的社会治安,何来中国电商的今天?最近的"一带一路"高端峰会论坛,和之前的杭州G20峰会举世瞩目,中国的领导人在全球政治、经济危机四伏之际,用"一带一路"伟大构想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各国共同致富,让世界人民看到了希望,更是意义非凡。
细想想过去的60年,中国竟然出了四位世界顶级的国家领导人: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邓小平同志和习*近*平主席,这在近代世界各国中独一无二。他们的治国水准傲视群雄,始终站在世界政治舞台的中心,令人敬仰。中国自从鸦片战争由世界之巅跌入低谷100多年,倍受欺凌饱尝苦难。60多年来新中国在几代领导人的带领下,独自应对两个超级大国,最终凭借超凡智慧又重返世界顶峰。期间基础条件之薄弱,国际环境之凶险,所获成就之巨大,世所罕见,这四位领导人居功至伟。为什么中国能有这么多的杰出领导人?细究其根源,在于几千年文明的厚重积淀,代代人才辈出是常态。
资料显示,四位领导人有个共同特点,传统文化底蕴都非常深厚。毛主席熟读经典,堪称大家,其诗词更是广为传颂。习主席的每次演讲都旁征博引,传统经典中的名句总是信手拈来,据不完全统计他读过的经典除了四书五经,还有《尚书》、《论衡》、《荀子》、《史记》、《韩非子》、《墨子》、《古今贤文》等。周总理4岁就接受传统文化教育,19岁曾写下了著名诗篇"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他对老子非常推崇,在南开上学时,曾写了《老子主退让,赫胥黎主竞争,二说孰是,试言之》一文。尼克松在他撰写的《领袖们》一书中所说的:"周恩来的敏捷机智大大超过我所知道的其他任何一位世界领袖,这是中国人独有的、特殊的品德,是多少世纪以来的历史发展和中国文明的精华的结晶。"他又说:周恩来的修养,"来自孔子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君子'和'上等人'应具有的品德、智慧、尊严、宽厚、仁慈、决心、刚毅"。邓小平同志早年曾上过私塾,夫人卓琳回忆:他有"三爱",其中之一就是爱看中国历史经典书籍,最喜欢读的是《资治通鉴》,不知道看过多少遍了。他还通读了二十四史,特别爱看《三国志》。
由此看来,中国完全能培养出世界级的大才,传统经典是最好的教材之一。回顾历史,中国曾经领先世界千年,传承至今的经典著作在各国中最多,有《四库全书》为证;中国历史上涌现的圣贤大师级人物也同样最多。欧洲学界的巅峰人物、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恩比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指出"解决21世纪世界问题,只有靠中国儒家的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法"。近年来,有不少欧洲学者忧心于世界局势动荡,人民饱受苦难,提出希望各国统一使用汉字,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用全球文化的统一来实现真正和平。
2017年初至今,中央、国务院两次提到要弘扬传统文化:1月25日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提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4月1日设立雄安新区的公告中提到"坚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相信以后还会有更多更细化的政策措施出台。与同学们息息相关的是,2017年语文高考增加了传统文化常识的考核,古诗文背诵部分也有所增加。
无独有偶,传统文化在商界也开花结果。日前,万达董事长王健林做客中国政法大学,并发表《努力践行文化自信》的主题演讲。演讲中,王健林透露万达长期对员工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他们是全国第一家要求员工学习《论语》并写读书笔记、组织演讲比赛的企业。马云去年10月底在清华演讲,就提出“没有儒释道为主的传统文化,企业经营难以持久,未来企业最需要的人才不是知识型的,而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北京企业家胡小林老师,在公司全面推广《弟子规》,组织引导员工学习、践行《弟子规》,并推陈出新以《弟子规》作为企业经营管理、拓展市场的准则,将商海战场变为弘扬传统文化的讲堂,效果出人意料。不仅公司业绩持续增长,经营环境也大为改善,影响带动了一大批客户和商业伙伴学习传统文化。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目前我们的教育或许还不完善,但文化自信是今天每个中国人应有的品质。
事实证明,熟读经典的孩子学习、考试会更轻松,因为他的学习能力得到了全面开发;熟读经典的孩子更容易幸福、快乐,因为他的生命有最高智慧相伴,懂得做人做事的大道理,心地更容易友善、心胸更容易豁达、心性更容易睿智;熟读经典的孩子人生不容易迷茫,因为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的更高更远,他懂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经典历经岁月检验,正能量满满,面对当前社会种种负面诱惑,熟读经典的孩子分辨力和抵抗力会强些,更让家长放心。
可以肯定,教学生熟读经典的老师会越教越轻松,因为她所要做的,只是守护那片朗朗书声;这样的老师成就感会更强,因为她的学生更容易幸福、快乐;这样的老师必定被历史铭记,因为她们播撒智慧的种子,传承中华文脉,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综上所述,教育是可以简单的。读诵经典用最简便的方法,学习最有智慧、最有价值的内容,抓住了教育的根本;一举多得,既可以满足培养下一代的绝大多数需求,又能够破解当前教育的难题,利国利民,是教育的刚需。(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