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肱墓志》考〔1〕




 
《A肱墓志》考〔1〕

  右盖云"齐故仪同公孙墓志"。志云:君讳肱,勃海条人。祖,仪同三司,青州使君。父,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中领军。君以皇建二年终于晋阳第里,时年九岁。天统二年葬于邺北紫陌之阳。众家跋文,多以"公孙"为氏,因疑肱是略孙。〔2〕然略,人〔3〕,与志言"勃海条人"者不合。志盖"公"字上有空格,似失刻其姓。原文当云"齐故仪同某公孙墓志"也。按北齐天统以前,勃海条人为领军者,天保间有平秦王归彦〔4〕,天统初有东平王俨〔5〕。《魏书-高湖传》云:归彦,武定末,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徐州刺史,安喜县开国男。又云:父徽,永熙中赠冀州刺史,则与志之"青州使君"不合。又《北齐书-归彦传》云:以讨侯景功,封长乐郡公,除领军大将军,领军加大,自归彦始。而志云"中领军"。《北齐书-武成帝纪》云:河清元年秋七月,冀州刺史,平秦王归彦据土反,诏大司马段韶,司空娄计擒之。乙未,斩归彦并其三子。而志云"威名方盛",皆不合。俨,亦领军大将军,又武成帝子,更非其人。《魏书-高湖传》又有仁〔6〕,皆赠仪同三司,青州刺史。仁子贯〔7〕,不可考,入齐以后不可知。子永乐,弼,《北齐书》有传,皆不云为中领军。〔8〕然志云"勃海条人",又云"龙子驰声",又云"终于晋阳","葬于邺",皆似北齐帝室。其时领军归彦以河清二年二月解,〔9〕俨于天统二年始见于史,〔10〕其间四年朔不知何人。故终疑肱为高氏,而史阙有间,不能得其祖父之名,姑识所见于后,以俟深于史者更考焉。
  
  〔1〕 本篇据手稿编入,原无标题、标点。写作时间未详。《肱墓志》,出土于河南安阳。志石已佚,盖则犹存。志铭共十八行,行十八字,正书。全文如下:君讳肱字如肱海人也门资磐石之固世保维城之业祖仪同三司青州使君秉德含弘来在物父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中领军专总禁闱威名方盛观夫珠潜溟海璧润荆山不有高深孰蕴灵异君神情桀立崖岸恢举龙子驰声凤雏飞誉曹童测之妙未为通识王孺鉴虎之奇谁云智勇思叶风云调谐金石进退有度容止可观雅俗靶其风规家国俟其梁栋而垂天未效奄从不秀以皇建二年十一月廿六日终于晋阳之第里时年九岁天统二年二月廿五日葬於邺北紫陌之阳嗟乎居诸互始屡移岸谷寒暑交谢每易荣枯是用勒石泉扃庶遗芳不朽乃为铭曰璧出荆山玉自蓝田虽云重宝不雕不妍岂如令质其锋迥出问望堂堂德音是称孺子实通理辩日未俦论月非拟鹏翰渐就豹变垂成南山砍下北海将征忽为异世奄泉扃千秋万古空挹余声
  
  〔2〕 关于肱为公孙氏的说法,如清代端方《厥恰肪硎骸鞍础段菏前废帝本纪》:普泰二年'三月丁丑,加骠骑大将军、北华州刺史公孙略仪同三司。'略由骠骑大将军加仪同三司,与肱父之官合。疑肱父即略。"杨守敬《壬癸丁戊金石跋》:"'祖仪同三司青州使君父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中领军',而不书祖、父之名,亦金石变例。按《魏书-公孙邃传》:'出为使持节、安东将军、青州刺史',肱祖似即其人。"
  
  〔3〕 按鲁迅手稿中"人"字前空二格,当是待补的地名。
  
  〔4〕 归彦 高归彦,字仁英,勃海条(今河北景县)人。北朝魏宁西将军、凉州镇都大将高湖的曾孙,北齐武帝高欢的族弟,于北齐宣帝天保元年(550)六月封平秦王。
  
  〔5〕 俨 高俨,字仁威,北齐武成帝第三子,《北齐书-高俨传》:"初封东平王,拜开府、侍中、中书监、京畿大都督、领军大将军、领御史中丞,迁司徒、尚书令、大将军、录尚书事、大司马。武成崩,改封琅邪。"
  
  〔6〕 仁 高仁,高湖的曾孙,父名拔。《魏书-高湖传》:"仁,正光中,卒于河州别驾。太昌初,赠使持节、侍中、都督青齐济三州诸军事、仪同三司、青州刺史,谥曰明穆。",高,字明珍,亦为高湖曾孙,父名睹儿。《魏书-高湖传》:"太昌初,赠使持节、都督冀沧二州诸军事、征东将军、冀州刺史。永熙中,重赠侍中、都督青徐光三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青州刺史,谥曰文景。"
  
  按今人赵万里在《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卷七中以为A肱系高之孙。
  
  〔7〕 贯 高贯,《魏书-高湖传》:贯,"字小胡。永兴末,通直散骑常侍、金紫光禄大夫、尚食典御。"
  
  〔8〕 永乐 高永乐,《北齐书-阳州公永乐传》:"太昌初,封阳州县伯,进爵为公。累迁北豫州刺史。"卒后"赠太师、太尉、录尚书事,谥曰武昭。"弼,据《北齐书-阳州公永乐传》,当为长弼,永乐之弟,以宗室封广武王,后贬南营州刺史。
  
  〔9〕 高归彦解领军职,当在河清元年(562),《北齐书-武成纪》:河清元年"二月丁未,以领军大将军、宗师、平秦王归彦为太宰、冀州刺史。"
  
  〔10〕 有关高俨的记载,最初见于《北齐书-后主传》:天统二年(567)"五月乙酉,封太上皇帝子俨为东平王"。
    




第八篇 唐之传奇文(上)




 
第八篇 唐之传奇文(上)

  小说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虽尚不离于搜奇记逸,然叙述宛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显者乃在是时则始有意为小说。胡应麟(《笔丛》三十六)云,"变异之谈,盛于六朝,然多是传录舛讹,未必尽幻设语,至唐人乃作意好奇,假个说以寄笔端。"其云"作意",云"幻设"者,则即意识之创造矣。此类文字,当时或为丛集,或为单篇,大率篇幅曼长,记叙委曲,时亦近于俳谐,故论者每訾其卑下,贬之曰"传奇",以别于韩柳〔1〕辈之高文。顾世间则甚风行,文人往往有作,投谒时或用之为行卷,今颇有留存于《太平广记》〔2〕中者(他书所收,时代及撰人多错误不足据),实唐代特绝之作也。然而后来流派,乃亦不昌,但有演述,或者摹拟而已,惟元明人多本其事作杂剧或传奇,而影响遂及于曲。

  幻设为文,晋世固已盛,如阮籍之《大人先生传》,刘伶之《酒德颂》,陶潜之《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皆是矣〔3〕,然咸以寓言为本,文词为末,故其流可衍为王绩《醉乡记》韩愈《圬者王承福传》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4〕等,而无涉于传奇。传奇者流,源盖出于志怪,然施之藻绘,扩其波澜,故所成就乃特异,其间虽亦或托讽喻以纾牢愁,谈祸福以寓惩劝,而大归则究在文采与意想,与昔之传鬼神明因果而外无他意者,甚异其趣矣。

  隋唐间,有王度者,作《古镜记》〔5〕见《广记》二百三十,题曰《王度》),自述获神镜于侯生,能降精魅,后其弟蓿ǖ弊骷ǎ┰队危枰宰运妫嗌敝罟砉郑酥漳嘶ァF湮纳醭ぃ唤鲎汗啪抵盍橐焓拢逃辛竟至鞣纭M醵龋钊耍闹凶印〕通之弟,东皋子绩兄也,盖生于开皇初(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十云通生于开皇四年),大业中为御史,罢归河东,复入长安为著作郎,奉诏修国史,又出兼芮城令,武德中卒(约五八五--六二五),史亦不成(见《古镜记》,《唐文粹》及《新唐书》《王绩传》,惟传云兄名凝,未详孰是),遗文仅存此篇而已。绩弃官归龙门后,史不言其游涉,盖度所假设也。

  唐初又有《补江总白猿传》一卷,不知何人作,宋时尚单行,今见《广记》(四百四十四,题曰《欧阳纥》)中。传言梁将欧阳纥〔1〕略地至长乐,深入溪洞,其妻遂为白猿所掠,逮救归,已孕,周岁生一子,"厥状肖焉"。纥后为陈武帝所杀,子询以江总〔8〕收养成人,入唐有盛名,而貌类猕猴,忌者因此作传,云以补江总,是知假小说以施诬蔑之风,其由来亦颇古矣。

  武后时,有深州陆浑人张〔9〕字文成,以调露初登进士第,为岐王府参军,屡试皆甲科,大有文誉,调长安尉,然性躁卞,傥荡无检,姚崇尤恶之;开元初,御史李全交劾讪短时政,贬岭南,旋得内徙,终司门员外郎(约六六○--

  七四○,详见两《唐书》《张荐传》)。日本有《游仙窟》一卷,题宁州襄乐县尉张文成作,莫休符〔10〕谓"弱冠应举,下笔成章,中书侍郎薛元超特授襄乐尉"(《桂林风土记》),则尚其年少时所为。自叙奉使河源,道中夜投大宅,逢二女曰十娘五嫂,宴饮欢笑,以诗相调,止宿而去,文近骈俪而时杂鄙语,气度与所作《朝野佥载》《龙筋凤髓判》〔11〕正同,《唐书》谓"下笔辄成,浮艳少理致,其论著率诋诮芜秽,然大行一时,晚进莫不传记。新罗日本使至,必出金宝购其文",殆实录矣。《游仙窟》中国久失传,后人亦不复效其体制,今略录数十言以见大概,乃升堂燕饮时情状也。

  十娘唤香儿为少府设乐,金石并奏,箫管间响:

  苏合弹琵琶,绿竹吹筚篥,仙人鼓瑟,玉女吹笙,玄鹤俯而听琴,白鱼跃而应节。清音G叨,片时则梁上尘飞,雅韵铿锵,卒尔则天边雪落,一时忘味,孔丘留滞不虚,三日绕梁,韩娥余音是实。两人俱起舞,共劝下官,遂舞著词曰,"从来巡绕四边,忽逢两个神仙,眉上冬天出柳,颊中旱地生莲,千看千处妩媚,万看万种峰裣羝洳坏茫堂牖迫!庇忠皇贝笮ΑN璞希蛐辉唬捌褪涤共牛门闱迳停痛挂衾郑押刹皇ぁ!

  十娘咏曰,"得意似鸳鸯,情乖若胡越,不向君边尽,更知何处歇?"十娘曰,"儿等并无可收采,少府公云'冬天出柳,旱地生莲',总是相弄也。"

  然作者蔚起,则在开元天宝以后。大历中有沈既济,苏州吴人,经学该博,以杨炎〔12〕荐,召拜左拾遗史馆修撰。贞元〔13〕时炎得罪,既济办贬处州司户参军,既入朝,位礼部员外郎,卒(约七五○--八○○)。撰《建中实录》〔14〕,人称其能,《新唐书》有传。《文苑英华》〔15〕(八百三十三)录其《枕中记》(亦见《厂记》八十二,题曰《吕翁》)一篇,为小说家言,略谓开元七年,道士吕翁行邯郸道中,息邸舍,见旅中少年卢生髻烟鞠ⅲ颂侥抑姓硎谥I稳⑶搴哟奘希俳浚僦辽履粒胛┱滓銎迫致玻凡渴汤桑ɑР可惺榧嬗反蠓颍痹姿桑苑捎镏兄岫酥荽淌罚饺暾魑J蹋醇竿惺槊畔缕秸率隆

  嘉谟密命,一日三接,献替启沃,号为贤相,同列害之,复诬与边将交结,所图不轨,下制狱,府吏引从至其门而急收之。生惶骇不测,谓妻子曰,"吾家山东有良田五顷,足以御寒馁,何苦求禄?而今及此,思衣短褐乘青驹行邯郸道中,不可得也!"引刃自刎,其妻救之获免。其罹者皆死,独生为中官保之,减罪死投州。数年,帝知冤,复追为中书令,封燕国公,恩旨殊异。生五子,其姻媾皆天下望族,有孙十余人。后年渐衰迈,屡乞骸骨,不许。病,中人候问,相踵于道,名医上药,无不至焉,薨;生欠伸而悟,见其身方偃于邸舍,吕翁坐其傍,主人蒸黍未熟:触类如故。生蹶然而兴曰,"岂其梦寐也?"翁谓主人曰,"人生之适,亦如是矣。"生怃然良久,谢曰,"夫宠辱之道,穷达之运,得丧之理,死生之情,尽知之矣:此先生所以窒吾欲也。

  敢不受教!"稽首再拜而去。

  如是意想,在歆慕功名之唐代,虽诡幻动人,而亦非出于独创,干宝《搜神记》有焦湖庙祝以玉枕使杨林入梦事(见第五篇),大旨悉同,当即此篇所本,明人汤显祖〔16〕之《邯郸记》,则又本之此篇。既济文笔简炼,又多规诲之意,故事虽不经,尚为当时推重,比之韩愈《毛颖传》〔17〕;间亦有病其俳谐者,则以作者尝为史官,因而绳以史法,失小说之意矣。既济又有《任氏传》(见《广记》四百五十二)一篇,言妖狐幻化,终于守志殉人,"虽今之妇人有不如者",亦讽世之作也。

  "吴兴才人"(李贺语)沈亚之〔18〕字下贤,元和十年进士第,太和初为德州行营使者柏耆判官,耆以罪贬,亚之亦谪南康尉,终郢州掾(约八世纪末至九世纪中),集十二卷,今存。亚之有文名,自谓"能创窈窕之思",今集中有传奇文三篇(《沈下贤集》卷二卷四,亦见《广记》二百八十二及二百九十八),皆以华艳之笔,叙恍忽之情,而好言仙鬼复死,尤与同时文人异趣。《湘中怨》记郑生偶遇孤女,相依数年,一旦别去,自云"蛟宫之娣",谪限已满矣,十余年后,又遥见之画舻中,含贡瑁胺缣伪琅保故凇!兑烀温肌芳切戏锩渭廊耍疽浴肮洹敝瑁患巴跹酌问涛馔蹙茫鑫朋展模嗽嵛魇蚍罱套魍旄瑁跫紊椭!肚孛渭恰吩蜃允龅谰ぐ玻烷胰∩幔挝毓儆泄Γ迸裥鲶锸废人溃蛏泄鳎蕴馑釉淮湮⒐D鹿鲅侵嗌鹾瘢蝗眨骱鑫藜沧洌鹿瞬桓从侵仓椤

  将去,公置酒高会,声秦声,舞秦舞,舞者击膊拊髀呜呜而音有不快,声甚怨。既,再拜辞去,公复命至翠微宫与公主侍人别,重入殿内时,见珠翠遗碎青阶下,窗纱檀点依然,宫人泣对亚之。亚之感咽良久,因题宫门诗曰,"君王多感放东归,从此秦宫不复期,春景自伤秦丧主,落花如雨泪胭脂。"竟别去,觉卧邸舍。

  明日,亚之与友人崔九万具道;九万,博陵人,谙古,谓余曰,"《皇览》云,'秦穆公葬雍橐泉祈年宫下',非其神灵凭乎?"亚之更求得秦时地志,说如九万云。呜呼!

  弄玉既仙矣,恶又死乎?

  陈鸿为文,则辞意慷慨,长于吊古,追怀往事,如不胜情。鸿少学为史,贞元二十一年登太常第,始闲居遂志,乃修《大统纪》三十卷,七年始成(《唐文粹》九十五),在长安时,尝与白居易〔19〕为友,为《长恨歌》作传(见《广记》四百八十六)。《新唐志》小说家类有陈鸿《开元升平源》〔20〕一卷,注云,"字大亮,贞元主客郎中",或亦其人也(约八世纪后半至九世纪中叶)。所作又有《东城老父传》〔21〕(见《广记》四百八十五),记贾昌于兵火之后,忆念太平盛事,荣华苓落,两相比照,其语甚悲。《长恨歌传》则作于元和初,亦追述开元中杨妃入宫以至死蜀本末,法与《贾昌传》相类。杨妃故事,唐人本所乐道,然鲜有条贯秩然如此传者,又得白居易作歌,故特为世间所知,清洪N撰《长生殿传奇》〔22〕,即本此传及歌意也。传今有数本,《广记》及《文苑英华》(七百九十四)所录,字句已多异同,而明人附载《文苑英华》后之出于《丽情集》及《京本大曲》〔23〕者尤异,盖后人(《丽情集》之撰者张君房?)又增损之。

  天宝末,兄国忠盗丞相位,愚弄国柄,及安禄山引兵向阙,以讨杨氏为词。潼关不守,翠华南幸,出咸阳,道次马嵬亭,六军徘徊,持戟不进,从官郎吏伏上马前,请诛晁错以谢天下,国忠奉佑趟烙诘乐堋W笥抑馕纯欤衔手笔备已哉咔胍怨箦煜略梗现幻猓蝗碳渌溃瘩茄诿妫骨Vィ徊只收棺咕退烙诔咦橹隆#ā段脑酚⒒匪兀

  天宝末,兄国忠盗丞相位,窃弄国柄,羯胡乱燕,二京连陷,翠华南幸,驾出都西门百余里,六师徘徊,拥戟不行,从官郎吏伏上马前,请诛错以谢之;国忠奉佑趟烙诘乐堋W笥抑馕纯欤笔备已哉咔胍怨箦煜轮喜胰荩牟蝗碳渌溃瘩茄诿妫骨Vァ0萦谏锨埃仨拢菇痤浯溆鹩诘兀献允罩N睾簦バ溺剩焱踔坏靡讯烙诔咦橹拢逑蚰冈啤吧趺辣厣醵瘛保钛幽旮柙弧扒愎辞愠恰保酥揭病#ā独銮榧芳啊洞笄匪兀

  白行简字知退,其先盖太原人,后家韩城,又徙下,居易之弟也,贞元末进士第,累迁司门员外郎主客郎中,宝历二年(八二六)冬病卒,年盖五十余,两《唐书》皆附见《居易传》。有集二十卷,今不存,而《广记》(四百八十四)

  收其传奇文一篇曰《李娃传》,言荥阳巨族之子溺于长安倡女李娃,贫病困顿,至流落为挽郎,复为李娃所拯,勉之学,遂擢第,官成都府参军。行简本善文笔,李娃事又近情而耸听,故缠绵可观;元人已本其事为《曲江池》〔24〕,明薛近兖则以作《绣襦记》〔25〕。行简又有《三梦记》一篇(见原本《说郛》四),举"彼梦有所往而此遇之者,或此有所为而彼梦之者,或两相通梦者"三事,皆叙述简质,而事特瑰奇,其第一事尤胜。

  天后时,刘幽求为朝邑丞,尝奉使夜归,未及家十余里,适有佛寺,路出其侧,闻寺中歌笑欢洽。寺垣短缺,尽得睹其中。刘俯身窥之,见十数人儿女杂坐,罗列盘馔,环绕之而共食。见其妻在坐中语笑。刘初愕然,不测其故,久之,且思其不当至此,复不能舍之。又熟视容止言笑无异,将就察之,寺门闭不得入,刘掷瓦击之,中其洗,破迸散走,因忽不见。刘逾垣直入,与从者同视殿庑,皆无人,寺扃如故。刘讶益甚,遂驰归。

  比至其家,妻方寝,闻刘至,乃叙寒暄讫,妻笑曰,"向梦中与数十人同游一寺,皆不相识,会食于殿庭,有人自外以瓦砾投之,杯盘狼藉,因而遂觉。"刘亦具陈其见,盖所谓彼梦有所往而此遇之也。

  

  ※        ※         ※

  

  〔1〕 韩柳 指韩愈和柳宗元。韩愈(768-824),字退之,唐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曾任吏部侍郎等职。撰有《韩昌黎集》。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河东解(今山西运城)人,曾任柳州刺史等职。撰有《柳河东集》。二人都是唐代散文代表作家。

  〔2〕 《太平广记》 类书,北宋李P等人奉旨编辑,太平兴国三年(978)书成,五百卷。参看本书第十一篇。下文所说的"他书",据鲁迅《唐宋传奇集-序例》,指《说海》、《古今逸史》、《五朝小说》、《龙威秘书》、《唐人说荟》、《艺苑捃华》等。

  〔3〕 阮籍(210-263) 字嗣宗,三国魏陈留尉氏(今属河南)

  人,曾任步兵校尉。他蔑视世俗礼法,所撰《大人先生传》,叙写大人先生虚无的超世俗的人生态度。刘伶,字伯伦,西晋沛国(今安徽宿县)人,仕魏为建威参军。所撰《酒德颂》,叙写大人先生"惟酒是务"的生活。陶潜所撰《桃花源记》,叙写渔人在桃花源中所见村人安宁纯朴的生活情景;《五柳先生传》,叙写五柳先生的安于寒素,不慕荣利。这些文章的人物和故事,均出于作者的幻设,近乎寓言。

  〔4〕 王绩(585-644) 字无功,号东皋子,隋末唐初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曾官秘书省正字。所撰《醉乡记》,叙写超尘世的"醉乡"生活。韩愈《圬者王承福传》,叙写泥瓦匠王承福怡然自得、独善其身的处世态度。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叙写郭橐驼种树的故事,说明"任其自然,顺其本性"的道理。

  〔5〕 《古镜记》 王度《古镜记》及后文所述无名氏《补江总白猿传》,沈既济《枕中记》、《任氏传》,沈亚之《湘中怨》、《异梦录》、《秦梦记》,陈鸿《长恨歌传》、《开元升平源》、《东城老父传》,白行简《李娃传》、《三梦记》等,鲁迅《唐宋传奇集》均收入。

  〔6〕 文中子 即王通(584-617),字仲淹,王绩之兄。曾官蜀郡司马书佐。撰有《中说》等。死后其门人私谥为"文中子"。

  〔7〕 欧阳纥(538-570) 字奉圣,南朝陈临湘(今湖南长沙)人,曾官安远将军、广州刺史。其子询(557-641),字信本,曾官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

  〔8〕 江总(519-594) 字总持,南朝陈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陈时曾任尚书令,世称江令。

  〔9〕 关于张的籍贯,两《唐书-张荐传》均作"陆泽"。陆泽系唐时深州治所,在今河北深县。

  〔10〕 莫休符 唐昭宗光化时,官融州刺史。所撰《桂林风土记》,《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三卷,今存一卷。

  〔11〕 《朝野佥载》 《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二十卷,已散佚。

  今存辑本六卷,主要记述隋唐二代朝野遗闻。《龙筋凤髓判》,四卷,判词集,文皆骈俪,从中可知当时律令程式。

  〔12〕 杨炎(727-781) 字公南,唐凤翔天兴(今陕西凤翔)人,官至门下侍郎同平章事。

  〔13〕 这里"贞元"应作"建中"。据两《唐书》杨炎本传,贞元时杨炎已死,他获罪贬官在建中二年(781)。

  〔14〕 《建中实录》 《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十卷,《宋史-艺文志》著录十五卷,系唐德宗建中时编年大事记。

  〔15〕 《文苑英华》 北宋李P等人奉旨编撰。共一千卷,上续《文选》,收南朝梁末至唐代诗文。

  〔16〕 汤显祖(1550-1616) 字义仍,号若士,明临川(今属江西)人,曾官浙江遂昌知县。《邯郸记》,共三十六出,与沈既济《枕中记》相较,情节上多有增饰。另撰有《紫钗记》、《还魂记》(一名《牡丹亭》)、《南柯记》,与《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

  〔17〕 《毛颖传》 韩愈在文中将毛笔拟人化为毛颖,叙写他的身世,借以抒发胸中郁积。

  〔18〕 "吴兴才人" 语见唐李贺《送沈亚之歌》:"吴兴才人怨东风,桃花满陌千里红"。其序云:"文人沈亚之,元和七年以书不中第,返归于吴江"。沈亚之(781-832),字下贤,唐吴兴(今属浙江)人。工于文辞,擅长传奇。下文所说"自谓'能创窈窕之思'",见于《沈下贤集》卷二《为人撰乞巧文》。

  〔19〕 白居易(772-846)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太原(今属山西)人,官至刑部尚书。撰有《白氏长庆集》。

  〔20〕 《开元升平源》 撰者一说为吴兢,记姚崇向唐明皇进谏十事的故事。

  〔21〕 《东城老父传》 又名《贾昌传》,撰者一说为陈鸿祖。

  〔22〕 洪N(1645-1704) 字P思,号稗畦,清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国子监生。所撰《长生殿传奇》,五十出,演唐玄宗、杨贵妃的爱情故事。

  〔23〕 《丽情集》 二十卷。作者张君房,北宋安陆(今属湖北)人,官尚书度支员外郎、集贤校理。该书已散佚,今存一卷。《京本大曲》,未详。

  〔24〕 《曲江池》 元石君宝撰。杂剧,四折。

  〔25〕 薛近兖 约明嘉靖时人。所撰《绣襦记》,四卷,四十一出。

  一说为明徐霖所撰。  

    




 

《志林》序〔1〕




 
《志林》序〔1〕

  《晋书》《儒林》《虞喜传》:喜,为《志林》三十篇。《隋志》作三十卷,《唐志》二十卷,并题《志林新书》。今《史记索隐》,《正义》,《三国志》注所引有二十余事〔2〕,於韦昭《史记音义》,《吴书》,虞溥《江表传》〔3〕多所辨正。其见于《文选》李善注,《书钞》,《御览》者,皆阙略,不可次第。

  《说郛》亦引十三事,二事已见《御览》,余甚类小说,盖出陶妄作,并不录。

  ※        ※         ※

  〔1〕本篇据手稿编入,原无标点。《鲁迅日记》一九一四年八月十八日:"写《志林》四叶。"

  《志林》:晋代虞喜著。鲁迅辑本一卷,据《史记索隐》、《史记正义》、《三国志-吴书》注、《太平御览》等十种古籍校录而成,共四十则。未印行。

  〔2〕《史记索隐》 唐代司马贞撰。《正义》,即《史记正义》,唐代张守节撰。按鲁迅《志林》辑本中,有辑自《史记索隐》的十三则;

  辑自《史记正义》的三则;辑自《三国志》《吴书》注的九则。

  〔3〕韦昭《史记音义》 韦昭当为徐广。《史记索隐》、《史记正义》常引虞喜《志林》,对徐广的《史记音义》加以辨正。韦昭,字弘嗣,三国吴云阳(今江苏丹阳)人,官至太子中庶子。著有《汉书音义》。《吴书》,三国吴史,韦昭撰,《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五十五卷,已佚。虞溥,字允源,晋代昌邑(今山东巨野)人,官至鄱阳内史。所著《江表传》,《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五卷,已佚。裴松之《三国志-吴书》注常引虞喜《志林》,对韦昭《吴书》和虞溥《江表传》加以辨正。

    




第九篇 武帝时文术之盛




 
第九篇 武帝时文术之盛

  武帝有雄材大略,而颇尚儒术。即位后,丞相卫绾即请奏罢郡国所举贤良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者。〔1〕又以安车蒲轮征申公枚乘等;议立明堂;置"五经" 博士。〔2〕元光间亲策贤良,则董仲舒公孙弘等出焉。〔3〕又早慕词赋,喜"楚辞",尝使淮南王安为《离骚》作传。其所自造,如《秋风辞》(见第六篇)《悼李夫人赋》〔4〕(见《汉书》《外戚传》)等,亦入文家堂奥。复立乐府,集赵代秦楚之讴〔5〕,以李延年为协律都尉,多举司马相如等数十人作诗颂,〔6〕用于天地诸祠,是为《十九章》之歌〔7〕。延年辄承意弦歌所造诗,谓之"新声曲",实则楚声之遗,又扩而变之者也。其《郊祀歌》十九章,今存《汉书》《礼乐志》中,第三至第六章,皆题"邹子乐"。
  
  "朱明盛长,与万物。桐生茂豫,靡有所诎。敷华就实,既阜既昌,登成甫田,百鬼迪尝。广大建祀,肃雍不忘。神若宥之,传世无疆。"《朱明》四"邹子乐""日出入安穷,时世不与人同。故春非我春,夏非我夏,秋非我秋,冬非我冬。泊如四海之沱,遍观是邪谓何。吾知所乐,独乐六龙。六龙之调,使我心若。訾,黄其何不来下!"《日出入》九是时河间献王以为治道非礼乐不成,因献所集雅乐;大乐官亦肄习之以备数,然不常用,用者皆新声。至敖游饮之时,则又有新声变曲。曲亦P于李延年。延年中山人,身及父母兄弟皆故倡,坐法腐刑,给事狗监中。性知音,善歌舞,武帝爱之,每为新声变曲,闻者莫不感动。尝侍武帝,起舞,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因进其女弟,得幸,号李夫人,早卒。武帝思念不已,方士齐人少翁〔8〕言能致其魂,乃夜张烛设帐,而令帝居他帐遥望,见一好女,如李夫人之貌,然不得就视。帝愈益相思悲感,作为诗曰:"是耶非耶?
  
  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令乐府诸音家弦歌之。随事兴咏,节促意长,殆即所谓新声变曲者也。
  
  文学之士,在武帝左右者亦甚众。先有严助〔9〕,会稽吴人,严忌子也,或云族家子,以贤良对策高第,擢为中大夫。助荐吴人朱买臣〔10〕召见,说《春秋》,言"楚词",亦拜中大夫,与严助俱侍中。又有吾丘寿王〔11〕,司马相如,主父偃〔12〕,徐乐,严安,〔13〕东方朔〔14〕,枚皋〔15〕,胶仓,终军,严葱奇〔16〕等;
  
  而东方朔,枚皋,严助,吾丘寿王,司马相如尤见亲幸。相如文最高,然常称疾避事;朔皋持论不根,见遇如俳优,惟严助与寿王见任用。助最先进,常与大臣辩论国家便宜,有奇异亦辄使为文,及作赋颂数十篇。寿王字子赣,赵人,年少以善格五召待诏,迁侍中中郎;有赋十五篇,见《汉志》。
  
  东方朔字曼倩,平原厌次人也。武帝初即位,征天下举方正贤良文学材力之士,待以不次之位,四方士多上书言得失,自皱髡咭郧K烦趵矗鲜樵唬骸俺妓飞偈Ц改福ぱ稚D晔椋氖纷阌谩J逖Щ鹘!J椋卸蜓浴J叛镂獗ǎ秸笾撸酃闹蹋嗨卸蜓浴7渤妓饭桃阉兴氖耐蜓浴S殖7勇分浴3妓纺甓怀ぞ懦呷纾咳粜椋萑舯啾矗挥氯裘详冢萑羟旒桑舯澹湃粑采H舸耍梢晕熳哟蟪家印3妓访了溃侔菀晕拧!逼湮拇遣谎罚咦猿朴5畚爸畲担唤ヒ云婕瀑酱堑们捉洞锒喽耍幻恍校皇惫鄄煅丈毖郧汹桑垡喑S弥3⒅撂写蠓颍朊陡薰崛恕7〕俱在左右,但诙啁而已,不得大官,因以刑名家言求试用,辞数万言,指意放荡,颇复诙谐,终不见用,乃作《答客难》〔18〕《见《汉书》本传)以自慰谕。又有《七谏》(见《楚辞》),则言君子失志,自古而然。
  
  临终诫子云:"明者处世,莫尚于中,优哉游哉,与道相从。
  
  首阳为拙,柳下为工。饱食安步,以仕代农。依隐玩世,诡时不逢。圣人之道,一龙一蛇,形见神藏,与物变化,随时之宜,无有常家。"又黄老意也。朔盖多所通晓,然先以自纸恚找曰溃笾檬抡咭蛉∑嫜怨钟铮街罚环绞坑指交嵋晕裣桑鳌渡褚炀贰妒藜恰贰9〕,托为朔造,其实皆非也。
  
  枚皋者字少孺,枚乘孽子也。武帝征乘,道死,诏问乘子,无能为文者。皋上书自陈,得见,诏使作《平乐观赋》,善之,拜为郎,使匈奴。然皋好诙笑,为赋颂多戏,故不得尊显,见视如倡,才比东方朔郭舍人。作文甚疾,故所赋甚多,自谓不及司马相如,而颇诋荻剿罚肿在荨0喙淘疲骸捌湮捏],曲随其事,皆得其意,颇诙笑,不甚闲靡。
  
  凡可读者百二十篇,其尤戏不可读者尚数十篇。"〔20〕至于儒术之士,亦擅文词者,则有川薛人公孙弘,字次卿,元光中贤良对策第一,拜博士,终为丞相,封平津侯,于是天下学士,靡然向风矣。广川董仲舒与公孙弘同学,于经术尤著,景帝时已为博士,武帝即位,举贤良对策,除江都相,迁胶西相,卒。尝作《士不遇赋》(见《古文苑》),有云:
  
  "观上世之清辉兮,廉士亦茕茕而靡归。殷汤有卞随与务光兮,周武有伯夷与叔齐;卞随务光遁迹于深山兮,伯夷叔齐登山而采薇。使彼圣贤其繇周遑兮,矧举世而同迷。若伍员与屈原兮,固亦无所复顾。亦不能同彼数子兮,将远游而终古。"
  
  终则谓不若反身素业,归于一善,托声楚调,结以中庸,虽为粹然儒者之言,而牢愁狷狭之意尽矣。
  
  小说家言,时亦兴盛。洛阳人虞初〔21〕,以方士侍郎,号黄车使者,作《周说》九百四十三篇。齐人饶,不知其姓,为待诏,作《心术》二十五篇。又有《封禅方说》十八篇,〔22〕不知何人作,然今俱亡。
  
  诗之新制,亦复蔚起。《骚》《雅》遗声之外,遂有杂言,是为"乐府"。《汉书》云东方朔作八言及七言诗〔23〕,各有上下篇,今虽不传,然元封三年作柏梁台〔24〕,诏群臣二千石有能为七言诗,乃得上坐,则其辞今具存,通篇七言,亦联句之权舆也:
  
  "日月星辰和四时皇帝,骖驾驷马从梁来梁王,郡国士马羽林材大司马 ,总领天下诚难治丞相,和抚四夷不易哉大将军 ,刀笔之吏臣执之御史大夫。(中略)蛮吏朝贺常会期典属国 ,柱罔酉嘀Τ执蠼场h凌碎倮跆依蠲诽倭睢。吖分鹜谜蓬妨Q上林令 ,啮妃女唇甘如饴郭舍人 ,迫窘诘屈几穷哉东方朔 。"
  
  褚少孙补《史记》〔25〕云:"东方朔行殿中,郎谓之曰:人皆以先生为狂。朔曰:如朔等,所谓避世于朝廷间者也。古之人乃避世于深山中。时坐席中酒酣,乃据地歌曰--
  
  陆沉于俗,避世金马门。宫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庐之下。"
  
  亦新体也,然或出后人附会。
  
  五言有枚乘开其先,而是时苏李别诗〔26〕,亦称佳制。苏武字子卿,京兆杜陵人,天汉元年,以中郎将使匈奴,留不遣。李陵字少卿,陇西成纪人,天汉二年击匈奴,兵败降虏,单于以女妻之,立为右校王;汉夷其族。至元始六年〔27〕,苏武得归,故与陵以诗赠答:
  
  "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徘徊蹊路侧,不能辞。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安知非日月,弦望自有时。努力崇明德,皓首以为期。"李陵与苏武诗三首之一"二凫俱北飞,一凫独南翔。子当留斯馆,我当归故乡。一别如秦胡,会见何讵央。怆切中怀,不觉泪沾裳。愿子长努力,言笑莫相忘。"苏武别李陵。见《初学记》卷十八,然疑是后人拟作武归后拜典属国;宣帝即位,赐爵关内侯,神爵二年(前六十)卒,年八十余。陵则在匈奴二十余年,卒,有集二卷。诗以外,后世又颇传其书问,在《文选》及《艺文类聚》中。〔28〕参考书:
  
  《史记》(卷一百二十六)
  
  《汉书》(卷六,二十二,五十一,五十四,六十五,九十三)
  
  《乐府诗集》(宋郭茂倩编)
  
  《全汉文》(清严可均辑)
  
  《全汉诗》(丁福保辑)
  
  《中国大文学史》(第三编第四章)
  
  
  〔1〕 卫绾 西汉代郡大陵(今山西文水)人。文帝时任中郎将,景帝时因平吴楚有功,官至丞相,武帝初续任,旋即免职。《汉书-武帝纪》:"建元元年冬十月,诏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丞相绾奏:'所举贤良,或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请皆罢。' 奏可。"
  
  〔2〕 征申公枚乘 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六月,议立明堂。《汉书-儒林传》载:"(赵)绾、(王)臧请立明堂,以朝诸侯,不能就其事,乃言师申公。于是上使使束帛加璧,安车以蒲裹轮,驾驷迎申公,弟子二人乘轺传从。至, 舍鲁邸,议明堂事。"征枚乘事参看本书第八篇。置"五经"博士,《汉书-武帝纪》载:建元五年(前136)春,"置'五经'博士"。
  
  〔3〕 亲策贤良 《汉书-武帝纪》载:元光元年(前194)五月,"诏贤良曰:'朕之不敏,不能远德,此子大夫之所睹闻也。贤良明于古今王事之体,受策察问,咸以书对,著之于篇,朕亲览焉。'于是董仲舒、公孙弘等出焉。"董仲舒(前179-前104),西汉广川(今河北枣强)人。文、景二帝时任博士,武帝时任江都王相、胶西王相,曾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书-艺文志》著录《董仲舒》百二十三篇。撰有《春秋繁露》等。公孙弘(前200-前121),字季,西汉薛(今山东滕县)人。早年研究《公羊传》,六十岁始被召为博士,罢免后又被重新召用,历任御史大夫、丞相。《汉书-艺文志》著录《公孙弘》十篇。
  
  〔4〕 《悼李夫人赋》 汉武帝悼念宠妃李夫人之作。《汉书-外戚传》载: "孝武李夫人,本以倡进",甚得宠幸。她死后武帝思念不已,"自为作赋,以伤悼夫人",辞曰"美连娟以修猓E绝而不长"云云。按汉武帝辞赋,《汉书 -艺文志》著录"上所自造赋二篇",未注篇名。
  
  〔5〕 赵代秦楚之讴 当时民间歌谣。按《汉书-艺文志》著录《邯郸河间歌诗》四篇、《燕代讴雁门云中陇西歌诗》九篇、《左冯翊秦歌诗》三篇、《吴楚汝南歌诗》十五篇等。
  
  〔6〕 李延年(?-约前87) 西汉中山(郡治今河北定县)人,武帝宠妃李夫人之兄。《汉书-佞幸传》载:"延年善歌,为新变声,是时上方兴天地诸祠,欲造乐,令司马相如等作诗颂。延年辄承意弦歌所造诗,为之新声曲。而李夫人产昌邑王,延年由是贵为协律都尉。"
  
  《汉书-礼乐志》载:"以李延年为协律都尉,多举司马相如等数十人造为诗赋,略论律吕,以合八音之调,作《十九章》之歌。"
  
  〔7〕 《十九章》之歌 即《郊祀歌》十九章。此类新歌与旧时雅乐不同,内容除赞美天地神吵,外,还歌颂其他神灵和祥瑞。其第三至第六章,题《青阳》、《朱明》、《西颢》、《玄冥》,分别祭祀春、夏、秋、冬四神。《史记-乐书》云:"春歌《青阳》,夏歌《朱明》,秋歌《西》,冬歌《玄冥》。"下文的邹子乐,胡应麟《诗薮-古体-杂言》:"汉《郊祀歌十九章》,以为司马相如等作,而《青阳》、《朱明》四章,史题邹子乐名。按四章体气如一,皆四字为句,辞虽淳古,而意极典明,当出一人之手,是为邹作无疑。"梁启超《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亦云:"唯《青阳》、《朱明》、《西颢》、《玄冥》四章,注明为'邹子乐',当是邹阳作。阳,景帝时人,似不逮事武帝。想是当时乐府采其辞以制谱。"
  
  〔8〕 少翁 西汉齐人,武帝时方士。以方术得宠,封文成将军。
  
  招李夫人魂魄事,见《汉书-外戚传》。《史记-孝武本纪》亦有招魂魄事, "李夫人"作"王夫人",无武帝诗。
  
  〔9〕 严助(?-前122) 本姓庄,后人因避明帝刘庄讳,或改为严,西汉会稽吴(今江苏苏州)人。严忌之子或族家子,曾任中大夫,拜会稽太守。《汉书 -艺文志》著录《庄助》四篇、赋三十五篇,均已佚。现存《喻意淮南王》一篇,见《汉书》本传。
  
  〔10〕 朱买臣(?-前115) 字翁子,西汉吴(今江苏苏州)人。
  
  先为中大夫,后任会稽太守、主爵都尉。《汉书-艺文志》著录朱买臣赋三篇,已佚。
  
  〔11〕 吾丘寿王 字子赣,西汉赵人。以善格五为待诏,官东郡都尉、光禄大夫侍中。《汉书-艺文志》著录《吾丘寿王》六篇、赋十五篇。现存《议禁民不得挟弓弩对》见《汉书》本传,《骠骑论功论》见《艺文类聚》卷五十九,赋篇已佚。格五,《汉书》本传注引刘德曰:
  
  "格五,行。《法》曰、白、乘、五,至五格不得行,故云格五。"
  
  〔12〕 主父偃(?-前126) 主父系复姓,西汉临淄(今山东淄博)人,武帝时官至中大夫,后任齐王相。《汉书-艺文志》著录《主父偃》二十八篇,《汉书》本传存《上书谏伐匈奴》等三篇。
  
  〔13〕 徐乐 西汉燕郡无终(今天津蓟县)人,因上书被召为郎中。《汉书 -艺文志》著录《徐乐》一篇。现存《上书言世务》一篇,见《汉书》本传。严安,原姓庄,西汉临淄人。原为丞相史,因上书武帝被任为郎中,后为骑马令。《汉书 -艺文志》著录《庄安》一篇。
  
  现存《上书言世务》一篇,见《汉书》本传。
  
  〔14〕 东方朔(前154-前93) 字曼倩,西汉平原厌次(今山东惠民)人。《汉书-艺文志》著录《东方朔》二十篇,现存《上书》、《谏除上林苑》、《化民有道对》、《答客难》、《非有先生传》五篇,见《汉书》本传。此外《艺文类聚》卷二十三收有《诫子》,《初学记》卷十八收有《从公孙弘借车》等。
  
  〔15〕 枚皋 字少孺,西汉淮阴(今属江苏)人。枚乘庶子。《汉书-艺文志》著录枚皋赋百二十篇,皆不传。后文说到的"诏使作《平乐观赋》",《汉书》本传"观"作"馆"。平乐馆在上林苑中。
  
  〔16〕 胶苍 一作聊苍,西汉赵人。与朱买臣、吾丘寿王等并侍武帝左右,《汉书-艺文志》著录《待诏金马聊苍》三篇。终军(?-前112),字子云,西汉济南(今属山东)人。十八岁上书武帝,召为谒者给事中,迁谏大夫。奉命赴南越,被杀,年方二十余岁。《汉书-艺文志》著录《终军》八篇。现存《白麟奇木对》、《自请使匈奴》等,见《汉书》本传。严葱奇,本姓庄,西汉吴(今江苏苏州)人。《汉书-艺文志》著录常侍郎庄葱奇赋十一篇,已佚。唐颜师古注:"《七略》云 '葱奇者,或言庄夫子子,或言族家子庄助昆弟也'。"
  
  〔17〕 郭舍人 姓郭名舍人,汉武帝宠幸的艺人。事迹见《史记-滑稽列传》。
  
  〔18〕 《答客难》 《汉书-东方朔传》:"朔上书陈农战强国之计,因自讼独不得大官,欲求试用。其言专商鞅、韩非之语也,指意放荡,颇复诙谐,辞数万言,终不见用。朔因著论,设客难己,用位卑以自慰喻。"
  
  〔19〕 《神异经》 《隋书-经籍书》著录一卷,仿《山海经》,偏重于记载奇产异物。《十洲记》,《隋书-经籍志》著录一卷,记汉武帝召东方朔询问海内十洲物产事。二书均系伪托,《汉书-枚乘传》不载。参看《中国小说史略》第四篇。
  
  〔20〕 "其文"数句,见《汉书-枚乘传》。,颜师古注:
  
  "犹言屈曲也。"
  
  〔21〕 虞初 西汉洛阳(今属河南)人。《文选-西京赋》李善注:
  
  "初,河南人也。武帝时,以方士侍郎,乘马,衣黄衣,号黄车使者。"
  
  《汉书-艺文志》著录《虞初周说》九四三篇,已佚。
  
  〔22〕 《心术》 《汉书-艺文志》著录《待诏臣饶心术》二十五篇。颜师古注:"刘向《别录》云:饶,齐人也,不知其姓。武帝时待诏,作书名曰《心术》也。"《封禅方说》,《汉书-艺文志》著录《封禅方说》十八篇,原注:"武帝时。"
  
  〔23〕 关于东方朔的诗,《汉书-东方朔传》载:朔所撰有"八言、七言上下。"西晋晋灼注:"八言、七言诗,各有上下篇。"
  
  〔24〕 柏梁台 《汉书-武帝纪》载:元鼎二年(前115)"春,起柏梁台"。颜师古注:"《三辅旧事》云以香柏为之。"《柏梁台诗》收入《古文苑》,有序云:"汉武帝元封三年作柏梁台,诏群臣二千石有能为七言诗,乃得上座。"柏梁台联诗后人疑为伪托。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一考证甚详:"汉武《柏梁台诗》本出《三秦记》,云是元封三年作。按《孝武纪》元鼎二年春,起柏梁台,是为梁平王之二十二年,而孝王之薨,至此已二十九年。又七年始为元封三年。"又参加联句者的某些官名,如光禄勋、大鸿胪、大司农、执金吾、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等"皆太初以后之名,不应预书于元封之时"。
  
  "反复考证,无一合者。盖是后人拟作。"
  
  〔25〕 褚少孙 西汉颍川(今河南禹县)人。从王式学《鲁诗》,为博士,见《汉书-王式传》。《史记-滑稽列传》叙淳于、优孟、优旃三人事,其后有褚少孙补文云:"臣幸得以经术为郎,而好读外家传语。窃不逊让,复作故事滑稽之语六章,编之于左。可以览观扬意,以示后世,好事者读之,以游心骇耳;以附益上方太史公之三章。"所补者为郭舍人、东方朔、东郭先生、淳于、王先生、西门豹六人事迹。
  
  此处引文即出自褚少孙补作。
  
  〔26〕 苏李别诗 指苏武、李陵的赠答诗,苏武《别李陵》见《初学记》卷十八、《古文苑》卷四。李陵《与苏武诗》三首见《文选-杂诗》。刘勰、苏轼、顾炎武、梁启超等均认为是后人拟作。
  
  〔27〕 元始 应作"始元",汉昭帝刘弗陵年号。始元六年为公元前八十一年。
  
  〔28〕 书问 即《李陵答苏武书》,见《文选》卷四十一及《艺文类聚》卷三十,内容是为他的投降作辩护。后人疑是六朝人伪作。刘知几《史通-杂说》: "《李陵集》有《与苏武书》,词采壮丽,音句流靡。观其文体,不类西汉人,殆后来所为,假称陵作也。迁《史》缺而不载,良有以焉,编于《李集》中,斯为谬矣。"苏轼《答刘淝书》:
  
  "陵与武书,辞句儇浅,正齐梁间小儿所拟作,决非西汉人,而统不悟,刘子玄独知之。"《艺文类聚》,唐欧阳询奉命编纂的类书,一百卷,引录古籍达一千四百余种。
    




《医生》译者附记〔1〕




 
《医生》译者附记〔1〕

  一九○五至六年顷,俄国的破裂已经发现了,有权位的人想转移国民的意向,便煽动他们攻击犹太人或别的民族去,世间称为坡格隆。Pogrom这一个字,是从Po(渐渐)和Gromit(摧灭)合成的,也译作犹太人虐杀。这种暴举,那时各地常常实行,非常残酷,全是"非人"的事,直到今年,在库伦还有恩琴〔2〕对于犹太人的杀戮,专制俄国那时的"庙谟"〔3〕,真可谓"毒逋四海"〔4〕的了。

  那时的煽动实在非常有力,官僚竭力的唤醒人里面的兽性来,而于其发挥,给他们许多的助力。无教育的俄人中,以歼灭犹太人为一生抱负的很多;这原因虽然颇为复杂,而其主因,便只是因为他们是异民族。

  阿尔志跋绥夫的这一篇《医生》(Doktor)是一九一○年印行的《试作》(Etivdy)中之一,那做成的时候自然还在先,驱使的便是坡格隆的事,虽然算不得杰作,却是对于他同胞的非人类行为的一个极猛烈的抗争。

  在这短篇里,不特照例的可以看见作者的细微的性欲描写和心理剖析,且又简单明了的写出了对于无抵抗主义的抵抗和爱憎的纠缠来。无抵抗,是作者所反抗的,因为人在天性上不能没有憎,而这憎,又或根于更广大的爱。因此,阿尔志跋绥夫便仍然不免是托尔斯泰之徒了,而又不免是托尔斯泰主义的反抗者,--圆稳的说,便是托尔斯泰主义的调剂者。

  人说,俄国人有异常的残忍性和异常的慈悲性;这很奇异,但让研究国民性的学者来解释罢。我所想的,只在自己这中国,自从杀掉蚩尤〔5〕以后,兴高采烈的自以为制服异民族的时候也不少了,不知道能否在平定什么方略〔6〕等等之外,寻出一篇这样为弱民族主张正义的文章来。

  一九二一年四月二十八日译者附记。

  ※        ※         ※

  〔1〕本篇连同《医生》的译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一年九月《小说月报》第十二卷号外《俄国文学研究》,后收入《现代小说译丛》第一集。

  〔2〕库伦 现名乌兰巴托,蒙古人民共和国首都。恩琴(eFbIHF,1887-1921),现译作翁格恩,原是沙皇军队大尉,十月革命后与日本帝国主义相勾结,成为远东白卫军头目之一。他侵占库伦后,曾下令对和平居民大肆掠夺和枪杀。一九二一年八月被红军俘获后枪决。

  〔3〕"庙谟" 庙指庙堂,朝廷的意思;谟,策划的意思。庙谟,即封建王朝对国政的策划,一作"庙谋"。

  〔4〕"毒逋四海" 语见《书经-泰誓下》,逋,原作铩U饫锸禽倍镜囊馑肌BR>
  〔5〕蚩尤 传说中远古时代的九黎族首领,与汉族祖先黄帝战斗,战败被杀。

  〔6〕平定什么方略 指为反动统治阶级镇压少数民族起义和农民起义歌功颂德的武功纪录。如《平定金川方略》、《平定准噶尔方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