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篇 清末之谴责小说
第二十八篇 清末之谴责小说
光绪庚子(一九○○)后,谴责小说之出特盛。盖嘉庆以来,虽屡平内乱(白莲教,太平天国,捻,回),亦屡挫于外敌(英,法,日本),细民暗昧,尚啜茗听平逆武功,有识者则已翻然思改革,凭敌忾之心,呼维新与爱国,而于"富强"尤致意焉。戊戌变政既不成,越二年即庚子岁而有义和团之变,群乃知政府不足与图治,顿有掊击之意矣。其在小说,则揭发伏藏,显其弊恶,而于时政,严加纠弹,或更扩充,并及风俗。虽命意在于匡世,似与讽刺小说同伦,而辞气浮露,笔无藏锋,甚且过甚其辞,以合时人嗜好,则其度量技术之相去亦远矣,故别谓之谴责小说。其作者,则南亭亭长与我佛山人名最著。
南亭亭长为李宝嘉,字伯元,江苏武进人,少擅制艺及诗赋,以第一名入学,累举不第,乃赴上海办《指南报》,旋辍,别办《游戏报》,为俳谐嘲骂之文,后以"铺底"售之商人,又别办《海上繁华报》,〔1〕记注倡优起居,并载诗词小说,殊盛行。所著有《庚子国变弹词》若干卷,《海天鸿雪记》六本,《李莲英》一本,〔2〕《繁华梦》《活地狱》〔3〕各若干本。又有专意斥责时弊者曰《文明小史》,分刊于《绣像小说》中,〔4〕尤有名。时正庚子,政令倒行,海内失望,多欲索祸患之由,责其罪人以自快,宝嘉亦应商人之托,撰《官场现形记》,拟为十编,编十二回,自光绪二十七至二十九年中成三编,后二年又成二编,三十二年三月以瘵卒,年四十(一八六七--
一九○六),书遂不完;亦无子,伶人孙菊仙〔5〕为理其丧,酬《繁华报》之揄扬也。尝被荐应经济特科,不赴,时以为高;
又工篆刻,有《芋香印谱》〔6〕行于世(见周桂笙《新庵笔记》三,李祖杰致胡适书及顾颉刚《读书杂记》等)。
《官场现形记》已成者六十回,为前半部,第三编印行时(一九○三)有自序,略谓"亦尝见夫官矣,送迎之外无治绩,供张之外无材能,忍饥渴,冒寒暑,行香则天明而往,禀见则日昃而归,卒不知其何所为而来,亦卒不知其何所为而去。"
岁或有凶灾,行振恤,又"皆得援救助之例,邀奖励之恩,而所谓官者,乃日出而未有穷期"。及朝廷议汰除,则"上下蒙蔽,一如故旧,尤其甚者,假手宵小,授意私人,因苞苴而通融,缘贿赂而解释:是欲除弊而转滋之弊也"。于是群官搜括,小民困穷,民不敢言,官乃愈肆,"南亭亭长有东方之谐谑,与淳于之滑稽,又熟知夫官之龌龊卑鄙之要凡,昏聩糊涂之大旨",爱"以含蓄蕴酿存其忠厚,以酣畅淋漓阐其隐微,穷年累月,殚精竭诚,成书一帙,名曰《官场现形记》。
凡神禹所不能铸之于鼎,温峤所不能烛之以犀者,无不毕备也"。故凡所叙述,皆迎合,钻营,朦混,罗掘,倾轧等故事,兼及士人之热心于作吏,及官吏闺中之隐情。头绪既繁,脚色复夥,其记事遂率与一人俱起,亦即与其人俱讫,若断若续,与《儒林外史》略同。然臆说颇多,难云实录,无自序所谓"含蓄蕴酿"之实,殊不足望文木老人后尘。况所搜罗,又仅"话柄",联缀此等,以成类书;官场伎俩,本小异大同,汇为长编,即千篇一律。特缘时势要求,得此为快,故《官场现形记》乃骤享大名;而袭用"现形"名目,描写他事,如商界学界女界者亦接踵也。今录南亭亭长之作八百余言为例,并以概余子:
却说贾大少爷,看看已到了引见之期,头天赴部演礼,一切照例仪注,不庸细述。这天贾大少爷起了一个半夜,坐车进城,一直等到八点钟,才有带领引见的司官老爷把他带了进去,不知走到一个甚么殿上,司官把袖一摔,他们一班几个人在台阶上一溜跪下,离着上头约摸有二丈远,晓得坐在上头的就是"当今"了。他是道班,又是明保的人员,当天就有旨,叫他第二天预备召见。贾大少爷虽是世家子弟,然而今番乃是第一遭见皇上,虽然请教过多少人,究竟放心不下。当时引见了下来,先看见华中堂。华中堂是收过他一万银子古董的,见了面问长问短,甚是关切。后来贾大少爷请教他道,"明日朝见,门生的父亲是现任臬司,门生见了上头,要碰头不要碰头?"华中堂没有听见上文,只听得"碰头"二字,连连回答道,"多碰头,少说话:是做官的秘诀。"贾大少爷忙分辨道,"门生说的是上头问着门生的父亲,自然要碰头;倘不问,也要碰头不要碰头?"华中堂道,"上头不问你,你千万不要多说话;应该碰头的地方,又万万不要忘记不碰,就是不该碰,你多磕头,总没有处分的。"一席话说得贾大少爷格外糊涂,意思还要问,中堂已起身送客了。贾大少爷只好出来,心想华中堂事情忙,不便烦他,不如去找黄大军机,或者肯赐教一二。谁知见了面,贾大少爷把话才说完,黄大人先问"你见过中堂没有?他怎么说的?"贾大少爷照述一遍,黄大人道,"华中堂阅历深,他叫你多碰头少说话,老成人之见,这是一点儿不错的。"
贾大少爷无法,只得又去找徐大军机。这位徐大人,上了年纪,两耳重听,就是有时候听得两句,也装作不知。他平生最讲究养心之学,有两个诀窍:一个是"不动心",一个是"不操心"。后来他这个诀窍被同寅中都看穿了,大家就送他一个外号,叫他做"琉璃蛋"。
这日贾大少爷去求教他,见面之后,寒暄了几句,便题到此事。徐大人道,"本来多碰头是顶好的事。
就是不碰头,也使得。你还是应得碰头的时候,你碰头;
不必碰的时候,还是不必碰的为妙。"贾大少爷又把华黄二位的话述了一遍,徐大人道,"他两位说的话都不错。
你便照他二位的话,看事行事,最妥。"说了半天,仍旧说不出一毫道理,只得又退了下来。后来一直找到一位小军机,也是他老人家的好友,才把仪注说清。第二天召见上去,居然没有出岔子。(第二十六回)
我佛山人为吴沃尧,字茧人,后改趼人,广东南海人也,居佛山镇,故自称"我佛山人"。年二十余至上海,常为日报撰文,皆小品;光绪二十八年新会梁启超〔7〕印行《新小说》于日本之横滨,月一册,次年(一九○三),沃尧乃始学为长篇,即以寄之,先后凡数种,曰《电术奇谈》,曰《九命奇冤》,〔8〕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名于是日盛,而末一种尤为世间所称。后客山东,游日本,皆不得意,终复居上海;三十二年,为《月月小说》〔9〕主笔,撰《劫余灰》《发财秘诀》《上海游骖录》〔10〕;又为《指南报》作《新石头记》〔11〕。又一年,则主持广志小学校,甚尽力于学务,所作遂不多。宣统纪元,始成《近十年之怪现状》〔12〕二十回,二年九月遽卒,年四十五(一八六六--一九一○)。别有《恨海》《胡宝玉》〔13〕二种,先皆单行;又尝应商人之托,以三百金为撰《还我灵魂记》颂其药,〔14〕一时颇被訾议,而文亦不传(见《新庵笔记》三,《近十年之怪现状》自序,《我佛山人笔记》汪维甫序)。短文非所长,后因名重,亦有人缀集为《趼廛笔记》《趼人十三种》〔15〕《我佛山人笔记四种》《我佛山人滑稽谈》《我佛山人札记小说》〔16〕等。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本连载于《新小说》〔71〕中,后亦与《新小说》俱辍,光绪三十三年乃有单行本甲至丁四卷,宣统元年又出戊至辛四卷,共一百八回。全书以自号"九死一生"者为线索,历记二十年中所遇,所见,所闻天地间惊听之事,缀为一书,始自童年,末无结束,杂集"话柄",与《官场现形记》同。而作者经历较多,故所叙之族类亦较夥,官师士商,皆著于录,搜罗当时传说而外,亦贩旧作(如《钟馗捉鬼传》之类),以为新闻。自云"只因我出来应世的二十年中,回头想来,所遇见的只有三种东西:第一种是蛇虫鼠蚁;第二种是豺狼虎豹;第三种是魑魅魍魉。"(第一回)则通本所述,不离此类人物之言行可知也。相传吴沃尧性强毅,不欲下于人,遂坎坷没世,故其言殊慨然。惜描写失之张皇,时或伤于溢恶,言违真实,则感人之力顿微,终不过连篇"话柄",仅足供闲散者谈笑之资而已。其叙北京同寓人符弥轩之虐待其祖云:
到了晚上,各人都已安歇,我在枕上隐隐听得一阵喧嚷的声音出在东院里。嚷了一阵,又静了一阵,静了一阵,又嚷一阵,虽是听不出所说的话来,却只觉得耳根不清净,睡不安稳。直等到自鸣钟报了三点之后,方才朦胧睡去;等到一觉醒来,已是九点多钟了。连忙起来,穿好衣服,走出客堂,只见吴亮臣李在兹和两个学徒,一个厨子,两个打杂,围在一起窃窃私议。我忙问是甚么事。亮臣正要开言,在兹道,"叫王三说罢,省了我们费嘴。"打杂王三便道,"是东院符老爷家的事。昨天晚上半夜里我起来解手,听见东院里有人吵嘴,就摸到后院里,往里面偷看:原来符老爷和符太太对坐在上面,那一个到我们家里讨饭的老头儿坐在下面,两口子正骂那老头子呢。那老头子低着头哭,只不做声。符太太骂得最出奇,说道,'一个人活到五六十岁,就应该死的了,从来没见过八十多岁人还活着的。'符老爷道,'活着倒也罢了。无论是粥是饭,有得吃吃点,安分守己也罢了;今天嫌粥了,明天嫌饭了,你可知道要吃的好,喝的好,穿的好,是要自己本事挣来的呢。'那老头子道,'可怜我并不求好吃好喝,只求一点儿咸菜罢了。'符老爷听了,便直跳起来,说道,'今日要咸菜,明日便要咸肉,后日便要鸡鹅鱼鸭,再过些时,便燕窝鱼翅都要起来了。我是个没补缺的穷官儿,供应不起!'说到那里,拍桌子打板凳的大骂。
骂够了一回,老妈子开上酒菜来,摆在当中一张独脚圆桌上。符老爷两口子对坐着喝酒,却是有说有笑的。那老头子坐在底下,只管抽抽咽咽的哭。符老爷喝两杯,骂两句;符太太只管拿骨头来逗叭儿狗顽。那老头子哭丧着脸,不知说了一句甚么话,符老爷登时大发雷霆起来,把那独脚桌子一掀,暌簧郎系亩鞣烁雎兀笊鹊溃惚愠匀ィ 抢贤纷右蔡灰常险婢团涝诘叵率袄闯浴7弦龅恼玖似鹄矗崞鹱牡首樱宰剂四抢贤纷铀とァP铱髡咀诺睦下枳忧雷殴唇恿艘唤樱淙唤硬蛔。吹踩ナ谱硬簧佟D堑首铀淙换顾ぴ谀抢贤纷拥耐飞希粗凰て屏艘坏阃菲ぁL炔皇悄且坏玻慌履宰右部某隼戳恕!蔽姨苏庖环埃痪跸帕艘簧泶蠛梗约捍蛑饕狻5搅顺苑故保冶憬欣钤谧雀辖羧フ曳孔樱颐且峒伊恕!ǖ谄呤幕兀
吴沃尧之所撰著,惟《恨海》《劫余灰》,及演述译本之《电术奇谈》等三种,自云是写情小说,其他悉此类,而谴责之度稍不同。至于本旨,则缘借笔墨为生,故如周桂笙(《新庵笔记》三)言,亦"因人,因地,因时,各有变态",但其大要,则在"主张恢复旧道德"(见《新庵译屑》评语) 云。
又有《老残游记》二十章,题"洪都百炼生"著,实刘鹗〔18〕之作也,有光绪丙午(一九○六)之秋于海上所作序;或云本未完,末数回乃其子续作之。鹗字铁云,江苏丹徒人,少精算学,能读书,而放旷不守绳墨,后忽自悔,闭户岁余,乃行医于上海,旋又弃而学贾,尽丧其资。光绪十四年河决郑州,鹗以同知投效于吴大9〕,治河有功,声誉大起,渐至以知府用。在北京二年,上书请敷铁道;又主张开山西矿,既成,世俗交谪,称为"汉奸"。庚子之乱,鹗以贱值购太仓储粟于欧人,或云实以振饥困者,全活甚众;后数年,政府即以私售仓粟罪之,流新疆死(约一八五○--一九一○,详见罗振玉《五十日梦痕录》)。其书即借铁英号老残者之游行,而历记其言论闻见,叙景状物,时有可观,作者信仰,并见于内,而攻击官吏之处亦多。其记刚弼误认魏氏父女为谋毙一家十三命重犯,魏氏仆行贿求免,而刚弼即以此证实之,则摘发所谓清官者之可恨,或尤甚于赃官,言人所未尝言,虽作者亦甚自,以为"赃官可恨,人人知之,清官尤可恨,人多不知。盖赃官自知有病,不敢公然为非;清官则自以为不要钱,何所不可?刚愎自用,小则杀人,大则误国,吾人亲目所见,不知凡几矣。试观徐桐李秉衡〔20〕,其显然者也。
历来小说,皆揭赃官之恶。有揭清官之恶者,自《老残游记》始"也。
那衙役们早将魏家父女带到,却都是死了一半的样子。两人跪到堂上,刚弼便从怀里摸出那个一千两银票并那五千五百两凭据,叫差役送与他父女们看,他父女回说"不懂,这是甚么缘故?"刚弼哈哈大笑道,"你不知道,等我来告诉你,你就知道了。昨儿有个胡举人来拜我,先送一千两银子,道,你们这案,叫我设法儿开脱;又说,如果开脱,银子再要多些也肯。
我再详细告诉你,倘若人命不是你谋害的,你家为甚么肯拿几千两银子出来打点呢?这是第一据。倘人不是你害的,我告诉他,'照五百两一条命计算,也应该六千五百两。'你那管事的就应该说,'人命实不是我家害的,如蒙委员代为昭雪,七千八千俱可,六千五百两的数目却不敢答应。'怎么他毫无疑义,就照五百两一条命算帐呢?这是第二据。我劝你们,早迟总得招认,免得饶上许多刑具的苦楚。"那父女两个连连叩头说,"青天大老爷。实在是冤枉。"刚弼把桌子一拍,大怒道,"我这样开导,你们还是不招?再替我夹拶起来!"底下差役炸雷似的答应了一声"嗄!"正要动刑。刚弼又道,"慢着。行刑的差役上来,我对你说。你们伎俩,我全知道。你们看那案子是不要紧的呢,你们得了钱,用刑就轻;让犯人不甚吃苦。你们看那案情重大,是翻不过来的了,你们得了钱,就猛一紧,把犯人当堂治死,成全他个整尸首,本官又有个严刑毙命的处分。我是全晓得的。今日替我先拶贾魏氏,只不许拶得他发昏,但看神色不好就松刑,等他回过气来再拶。预备十天工夫,无论你甚么好汉,也不怕你不招!"(第十六章)
《孽海花》以光绪三十三年载于《小说林》〔21〕,称"历史小说",署"爱自由者发起,东亚病夫编述"。相传实常熟举人曾朴〔22〕字孟朴者所为。第一回犹楔子,有六十回全目,自金J抡元起,即用为线索,杂叙清季三十年间遗闻逸事;后似欲以豫想之革命收场,而忽中止,旋合辑为书十卷,仅二十回。金J谓吴县洪钧,尝典试江西,丁忧归,过上海,纳名妓傅彩云为妾,后使英,携以俱去,称夫人,颇多话柄。比洪殁于北京,傅复赴上海为妓,称曹梦兰,又至天津,称赛金花,庚子之乱,为联军统帅所浚粕跽拧J橛诤楦堤囟喽褛剩⑿吹笔贝锕倜磕Q嗉芾欤备凑糯笃浯剩绶睬丛鹦∷低ú。晃┙峁构で桑牟伸橙唬蚱渌ひ病J橹腥宋铮肝薏挥兴吧洌皇棺顺先缢蚋某评畲靠驼呤灯涫畲让3〕字莼客(见曾之撰《越缦堂骈体文集序》),亲炙者久,描写当能近实,而形容时复过度,亦失自然,盖尚增饰而贱白描,当日之作风固如此矣。即引为例:
却说小燕便服轻车,叫车夫径到城南保安寺街而来。那时秋高气爽,尘软蹄轻,不一会,已到了门口。
把车停在门前两棵大榆树阴下。家人方要通报,小燕摇手说"不必",自己轻跳下车。正跨进门,瞥见门上新贴一副淡红朱砂笺的门对,写得英秀瘦削,历落倾斜的两行字,道:
保安寺街藏书十万卷
户部员外补阙一千年
小燕一笑。进门一个影壁;绕影壁而东,朝北三间倒厅;沿倒厅廊下一直进去,一个秋叶式的洞门;洞门里面,方方一个小院落。庭前一架紫藤,绿叶森森,满院种着木芙蓉,红艳娇酣,正是开花时候。三间静室,垂着湘帘,悄无人声。那当儿恰好一阵微风,小燕觉得在帘缝里透出一股药烟,清香沁鼻。掀帘进去,却见一个椎结小童,正拿着把破蒲扇,在中堂东壁边煮药哩。见小燕进来,正要起立。只听房里高吟道,"淡墨罗巾灯畔字,小风铃佩梦中人。"小燕一脚跨进去,笑道,"'梦中人'是谁呢?"一面说,一面看,只见纯客穿着件半旧熟罗半截衫,踏着草鞋,本来好好儿,一手捋着短须,坐在一张旧竹榻上看书。看见小燕进来,连忙和身倒下,伏在一部破书上发喘,颤声道,"呀,怎么小翁来,老夫病体竟不能起迓,怎好怎好?"小燕道,"纯老清恙,几时起的?怎么兄弟连影儿也不知?"纯客道,"就是诸公定议替老夫做寿那天起的。可见老夫福薄,不克当诸公盛意。云卧园一集,只怕今天去不成了。"小燕道,"风寒小疾,服药后当可小痊。还望先生速驾,以慰诸君渴望。"
小燕说话时,却把眼偷瞧,只见榻上枕边拖出一幅长笺,满纸都是些抬头。那抬头却奇怪,不是"阁下""台端",也非"长者""左右",一迭连三,全是"妄人"两字。小燕觉得诧异,想要留心看他一两行,忽听秋叶门外有两个人,一路谈话,一路蹑手蹑脚的进来。那时纯客正要开口,只听竹帘子拍的一声。正是:十丈红尘埋侠骨,一帘秋色养诗魂。不知来者何人,且听下回分解。(第十九回)
《孽海花》亦有他人续书(《碧血幕》《续孽海花》〔24〕,皆不称。
此外以抉摘社会弊恶自命,撰作此类小说者尚多,顾什九学步前数书,而甚不逮,徒作谯呵之文,转无感人之力,旋生旋灭,亦多不完。其下者乃至丑诋私敌,等于谤书;又或有骂之志而无抒写之才,则遂堕落而为"黑幕小说"〔25〕。
※ ※ ※
〔1〕 《指南报》 光绪二十二年(1896)创刊,不久停刊。《游戏报》,光绪二十三年(1897)创刊,宣统二年(1910)停刊。《海上繁华报》,未详,不知是否即李伯元所办《世界繁华报》。该报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创刊,宣统二年停刊。
〔2〕 《庚子国变弹词》 四十回,长篇弹词,暴露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罪行,但对义和团持敌视态度。《海天鸿雪记》,二十回,题"二春居士编",每回后有南亭亭长评。叙写上海妓女生活,对当时社会黑暗有所暴露。《李莲英》,未见,周桂笙《新庵笔记》曾提及。
〔3〕 《繁华梦》 全称《海上繁华梦》,三集,一百回,题"古沪警梦痴仙戏墨",实即孙家振撰。《活地狱》,四十三回。李宝嘉生前撰至三十九回,余为吴沃尧、欧阳巨源续成。此书由十五个长短不等的故事组成。
〔4〕 《文明小史》 六十回,叙写清廷官吏的昏庸腐败,提倡改良。《绣像小说》,李宝嘉主编。小说期刊,光绪二十九年(1903)创刊于上海,光绪三十二年(1906)停刊。
〔5〕 孙菊仙(1841-1931) 名濂,天津人。京剧艺人。
〔6〕 《芋香印谱》 常州市博物馆藏有《芋香室印存》,卷首之独孤粲《李伯元传略》中称李"有芋香印谱行世"。据此,《芋香印谱》或即《芋香室印存》。
〔7〕 梁启超(1873-1929) 字卓如,号任公,广东新会人。光绪戊戌年(1898)与康有为、谭嗣同等发起维新变法,失败后逃亡日本。他曾倡导"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著述甚多,主要有《饮冰室文集》等。
〔8〕 《电术奇谈》 一名《催眠术》,二十四回,日本菊池幽芳著,方庆周译,吴趼人演述。内容叙写印度一部族酋长的女儿与一英国青年相爱的故事。《九命奇冤》,三十六回,叙写两家地主因迷信风水酿成九条命案的故事。
〔9〕《月月小说》吴研人、周桂笙等主编。一九○六年九月创刊于上海,一九○八年十二月停刊,共出二十四期。所刊除小说外,尚有戏剧、论文、杂著等。
〔10〕 《劫余灰》 十六回,叙写一对才子佳人悲欢离合的故事。
《发财秘诀》,又名《黄奴外史》,十回,叙写一穷汉在香港靠投机发家的故事。《上海游骖录》,十回,叙写一个地主的儿子投靠革命党的故事,其中对革命党人多所攻击。
〔11〕 《新石头记》 四十回,以庚子事变前后的北京为背景,借贾宝玉之名,幻设事迹,与原《红楼梦》故事无关。
〔12〕 《近十年之怪现状》 又名《最近社会龌龊史》,二十回,叙写当时社会黑暗情况,可视作《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的续集。
〔13〕 《恨海》 十回,以庚子事变为背景,叙写两对青年男女的婚姻悲剧。《胡宝玉》,又名《三十年上海北里之怪历史》,全书分八章,叙写名妓胡宝玉等人的故事。
〔14〕 《还我灵魂记》 原题《还我魂灵记》,是吴沃尧一九一○年为药房写的一篇广告文字。其中的商人指中法大药房老板黄楚九,所颂的药为艾罗补脑汁。(据一九一○年七月二十二日《汉口中西报》)
〔15〕 《趼廛笔记》 共七十二则,内容有记叙传闻,亦有读书札记。《趼人十三种》,即《光绪万年》、《无理取闹西游记》、《立宪万岁》、《黑籍冤魂》、《义盗记》、《庆祝立宪》、《大改革》、《平步青云》、《快升官》、《查功课》、《人镜学社鬼哭传》、《趼廛墨》及《趼廛诗删》。先后均发表于《月月小说》。吴趼人死后,由他人汇集成册印行。
〔16〕 《我佛山人笔记四种》 即《我佛山人笔记》,汪维甫辑。
收《趼廛随笔》、《趼廛续笔》、《中国侦探三十四案》及《上海三十年艳迹》四种。前二种与《趼廛笔记》内容基本相同。《我佛山人滑稽谈》,收笑话之类一百七十余则。《我佛山人札记小说》,四卷,五十三篇,所记多属奇闻轶事。
〔17〕 《新小说》 光绪二十八年(1902)梁启超创办于横滨,共刊行两卷,以小说为主,旁及诗歌、戏曲、笔记等。
〔18〕 刘鹗(1857-1909) 曾官候补知府,后弃官经商。除《老残游记》外,编有甲骨文《铁云藏龟》等。
〔19〕 吴大835-1902) 字清卿 号谡逦庀兀ń袷艚眨┤耍俸涎哺АW小谡募贰ⅰ谡怕肌返取
〔20〕 徐桐(1819-1900) 字荫轩,汉军正蓝旗人,历任礼部、吏部尚书。顽固守旧,反对维新变法。李秉衡(1830-1900),字堂,海城(今属辽宁)人,官山东巡抚、巡阅长江水师大臣等。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时战败自尽。
〔21〕 《小说林》 黄摩西主编。一九○七年一月于上海创刊,一九○八年九月停刊,共出十二期,多载翻译小说。
〔22〕 曾朴(1872-1935) 字孟朴,笔名东亚病夫,江苏常熟人,辛亥革命后任江苏财政厅长、政务厅长等职。曾创办小说林书店。
所撰小说除《孽海花》外,尚有《鲁男子》等。《孽海花》前六回为爱自由者(金松岑)所作,经曾朴修改。
〔23〕 李慈铭(1830-1894) 字挪泡豢停峄ń裾憬苄耍┤耍僦辽轿鞯兰嗖煊贰W小对界咸萌占恰贰ⅰ栋谆聘笫贰ⅰ逗亮止萱樘逦某返取
〔24〕 关于《孽海花》续书。《碧血幕》,包天笑撰。有光绪丁未年(1907)《小说林》本,未写完。《续孽海花》,陆士谔撰。原题《孽海花续编》,书内题作《孽海花三编》。后又续写四、五、六编,题名《新孽海花》。曾朴初撰《孽海花》时曾拟六十回回目,然初稿仅成二十回。此续书系据曾朴拟定之回目,自二十一回始,至六十回止。
〔25〕 "黑幕小说" 一九一六年十月《时事新报》辟"上海黑幕"专栏后逐渐风行的一种小说,代表作品有《绘图中国黑幕大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