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回 石勒谋并杀王弥_续三国演义(明)酉阳野史_少林功夫_<a title="shaolin shop" href="http://mart.shaolingongfu.com/">shaolin</a><img class="jvcl-newwin" src="https://www.shaolingongfu.com/media/com_jvcl/assets/images/signal.gif" border="0" alt="" style="padding-left:2px;align:middle;" />gongfu.com
中国古代小说

      

 

第九十六回 石勒谋并杀王弥

 

  话说石勒自斩苟之后,奄有许、邺、仓坦、三台、襄国之地,又有江汉,兵威甚盛。时汉车骑将军王弥因先入洛阳,与始安王不合,退屯汲郡,亦有自霸之心。部下大将徐邈劝弥入朝吊讣,拜贺新君。弥叱之曰:"玄明吾之同辈,才不及吾,功不及吾,谋弑太子和而窃位至此。吾当与石公自居此外,汝是何人,知吾事也?"邈不忿,是夜叛去。弥怪邈,欲追斩之。忽报石勒攻下仓坦,擒斩苟,中州半为他有矣。弥见报,心甚恶之,恨力不能与争,又惧勒强谋己,乃以书佯贺石勒,就说其自霸,与相声援,使人送至仓坦。书曰:

  近者公获苟,何神速也!弥不及多矣!今闻新主荒淫残虐,诛杀勋旧,明公正当整翼中原,大振功业,弥愿附翮前驱,共救生灵。若使以弥为左,为右,天下不足定也。愿公留意,幸勿以弥为妄。

  石勒得书,问于张宾,宾曰:"王公位重而言卑,其意必有所谓。"勒曰:"莫非有图我之心,故谦退以骄吾乎?"宾曰:"是欲自霸,妄害心而权相倚援也。"程遐曰:"吾观王公外似相亲,而内实相忌,不两容之意非无也,亦宜防之。"正议间,忽有友人自平阳来,言:"新君继位,以为明公与车骑不去朝贺,好生嗔怪。"勒曰:"新君比先帝何如?"对曰:"大不相像,新主荒淫骄暴,上谏者悉被诛戮。杀大宗正呼延晏、呼延攸、侍中刘乘、西昌王刘锐。酒后淫杀无辜,不可胜纪,勋旧大臣多不得其死。"勒叹曰:"直如此惨酷之甚!吾恐一朝获罪于朝,则半生辛苦,不够片时,即成韩彭之虚幻矣。今何胡可入觐乎?"张宾曰:"吾等推念故旧,理宜入朝拜祭先帝,庆贺新主。眼见戮亲杀戚,若此无仁,何况外人乎?今且只宜驻扎于外,毋失臣节便是。若有调用,则奉诏命,如来宣诏,只是莫逃。宁作翔集之鸟,免为蹈汤之鸡。"勒曰:"若然,退还襄国,以为根基,方可存扎。"张宾曰:"不然,今在嫌疑之际,未可妄动,若一移兵北去,王飞豹中起,许、邺皆为彼资矣。弗若权守邺城,先并王弥,又作道理。况此郡曹魏旧都,吾今营建,亦不为弱。"勒曰:"蒙军师推爱指教,足见故旧。但吾祖秩在汝先公之右,吾今齿在军师之次,实不敢当。"宾曰:"福有重轻,不在年位之上下,大人天禀在吾先也。"

  勒深谢之,谓众官曰:"今云都此自图,但少贤才辅佐,理治百姓,恐似往趋东失西,不能固成事业,徒贻笑后耳!"郭敬曰:"故人知此地有晋东莱太守赵彭否?此人忠谅多智,抱济干之才,隐居林下,何不遣人召之,以资政治。"张宾曰:"吾亦大知其名,但不知可屈致否?"勒曰:"试往请之,以观其意。"使人去寻,彭乃就见。勒署其为本郡太守。彭泣拜曰:"臣昔策名晋室,曾食其禄而叨其荣,预知晋室宗庙,鞠为茂草,如洪波东逝,人不使之逆流而转矣。在明公正当应符受命之秋,臣等正宜攀鳞附翼之日也。但臣乃亡国馀生,今复欲失节背主,而明公焉可用此不忠之臣哉?此臣宁请诛戮,实为明公之所不敢之受也。若得赐臣馀年,苟全一介之命,以成区区报主之心,明公再造之恩,当铭感于易世矣!"勒乃见其守忠诚恳,与众叹曰:"吾正欲思干好事,岂可威挟此人而取暴名乎!"乃赐与衣冠,谢而遣之,录其子为从事。徐光进曰:"屡见将军旌旗所指之处,人民虽服,而衣冠之士靡肯改节俯就者,盖未尝有以大义进退故也。至如此贤臣义士,将军当以汉高比拟,师而事之,使斯辈得遂四皓之志,表其扬之,所谓君臣相知,亦足以成将军不世之高名,何必欲其为官,强为之臣乎!遣之似非敬礼,宜厚恤之。"勒大悦曰:"先生之言,可谓成事之论也!"即备绵帛布粟,以安车送彭归宅,以其子赵明从军参事。诸将称赞石勒全臣节之道也。

  王弥在汲郡,闻知石勒在邺营建,求贤礼士,有不臣汉之心,密遣参谋刘瞰之弟刘攴,持书暗约青州刺史曹嶷与共攻石勒。不期刘攴中途为勒之游军所获,搜出其书,呈送于勒,怒欲起兵攻弥,忽报:"有活贼陈午,兵犯蓬关,杀害百姓,肆掠其毒。"勒乃斩刘攴而秘之,暂缓征弥,引兵直至蓬关去,而收陈午,张敬将前锋。陈午逆拒三战,皆大败,遂被勒所围。贼中谋士李头,知石勒兵盛难敌,乃与陈午计议,说遣有胆略贼夥虞精投石勒营中请降,间说石勒曰:"明公乃天生之神武,当平定海宇,且四海士庶仰属,明望济极于涂炭,今有人之忌公,将欲与争许邺,而公不图,反来攻我曹流。我曹乃公之乡党也,得食乃止,非敢过望者也,终当奉戴归诚,以为编氓,今何不及早定大事,而亟于蝼蚁,反用心于劳力乎?"勒犹豫,遣出计议,忽来报:"王弥叛将徐邈,勾引刘琨之侄刘瑞共攻王弥,弥与连战数日,反为刘瑞所战败,今遣使命来此求救。"石勒曰:"吾已行兵至此,正宜扫尽乱贼,何暇于救彼哉?且吾尚欲如此,以断后患。"张宾曰:"不然。陈午小竖耳,一将制服成擒者。王弥人中之杰也,与吾等外亲而内疏,明公可曾见昨日之书否?今天赐此机会,使刘瑞幸胜而令王弥以兵归我也,使彼知吾已获刘攴,又焉敢问吾求救乎?且天与不取,反受其咎,亟宜弃陈午去救王弥,将计而就计,于中图之,两全其美也,不必迟疑。"勒喜而从于虞精归寨,令其不许扰害百姓,移兵望汲郡而去。途中密问张宾曰:"此行计将何出?"宾曰:"若刘瑞遁去,则亲往相见,接贺之际,一鼓执之,出其之不意,彼必无备;若刘瑞不走,则收刘瑞,然后设宴请弥庆贺,席间擒而戮之,则明公保无后患矣。"勒曰:"军师之言甚美。"乃催兵疾进,直至汲城境内屯扎,截住刘瑞之后。

  瑞等欲退不能,即使徐邈拒定,王弥自引兵马迎勒。勒使石虎出战,十合之中,刘瑞被石虎一刀挥为两段,馀军尽奔散,徐邈听知,遂弃王弥而走。诘旦,石勒遣人送刘瑞首级并书一封,请王弥贺平刘瑞之喜。弥得书思不能决,与众商议,从事张嵩曰:"石勒狡悍之贼,张宾诡谲之徒,明公若往,倘有孙峻、专诸之变,将何以应之?"弥曰:"彼既远来救我,焉得不从他请?"参谋刘瞰曰:"今石公为我破敌,只令我们设宴酬他,岂有反行之理?且来甚速,其中必有谋也,切不可往。弗若以书回谢,言容我先请上党公谢劳,明日叩营拜谢,方敢受惠,则无妨也。"弥曰:"彼今势盛,既有相召,焉可拂意?若以书回,起人疑忌,反致不美矣。"瞰曰:"无过招饰不赴之意耳!"弥曰:"不可,石公料无他意,且孟孙、文翰与吾患难相恤,岂非欲见共论新君之事乎?"乃命王如守寨,王迩守城,自带十馀人,亲至勒营相见。致谢礼毕,勒等共坐,谈议新王聪并先帝渊,各各叹息。酒至数巡,又言徐邈逃去之事。弥出席把盏,称谢石勒。勒顾孔苌,苌会意,挨出执壶上酒,及弥拜揖未起,苌自后跃上一刀,砍倒于地,弥欲挣起,桃豹又至,遂被所斩。勒整兵严伍,令诸将将弥之首招安弥众,曰:"今奉汉主之诏,言王车骑受国重职,不觐新君,不与先帝挂孝,怀不臣之心,敕吾斩之,馀皆无预,不得妄动,违者以抗旨论,夷其三族。"兵皆不敢少动。王如见之,惧身遭害,乃带本部五千人马遁走,欲回平阳面君,被徐邈以兵邀阻,如不能敌,奔襄阳路而去。路上乏粮,遇王璃,结为兄弟,权同落草。王迩知之,亦弃城逃避。王逵与张嵩、刘瞰扮作平人,走回平阳,奏知汉王。

  汉王聪新立,知勒兵强,又并王弥之众,其势愈盛,思难加兵问罪,惟下诏责勒曰:"王车骑国之元勋,有功无过,朕且不得而诛,大将军何专罔之甚也!"石勒见诏,心稍安,乃使人上表逊谢,及将王弥约曹嶷之书与图己之情,具由申明汉主,汉主聪亦无奈何,反下诏改署石勒为镇东大将军幽州郡公,都督幽并二州诸军事。勒受命,遣前锋将军张敬、左将军伏封,攻掠豫州诸近县,皆下之。至临江而还,屯于葛坡。降诸楚夷数处,晋人畏之,不敢征讨。

  话分两头,且又说石勒、刘曜有事于中州,荀藩、阎鼎奉晋秦王司马业于密县,得以稍聚兵粮,移檄远近。使至长安,南阳王司马模见之,大哭曰:"怀帝以为太傅越横暴专政,命吾聚兵关中,以防不测。今日国家遭此大变,吾不能救,死有馀愆矣,有何面目下见先帝诸王乎!"大将淳于定曰:"事已往矣,悔亦无用,且国中不可一日无君,宜差人往密县奉迎秦王来此,立以为帝,然后再议恢复。"模从之。乃遣抚军将军王毗、长史刘畴南趋汝颍,以见藩、鼎。藩、鼎大喜,即命李昕当前锋,与毗等保秦王上长安建都。使人至荆州,召周辅佐。劝鼎南迁过江,以就琊王。鼎不肯,亦不赴,遗书与荀组,道以关中利害,藩、组叔侄至中途皆遁往荆州,与共议。阎鼎责骂愤进。刘畴亦将粮车叛去,鼎怒,与李昕追斩刘畴,复取粮仗,遂与众以牛车乘秦王,自宛趋武关而行。途中频遇山贼,战无宁日,士卒亡散殆尽。将次蓝田,鼎粮之使王毗往雍州太府贾疋处告厄,疋乃率其大将梁纬、梁综赍粮护送,以至长安。时有玉龟出于灞水,神马鸣于咸阳,南阳王乃奉秦王建位。设坛告祭天地、宗庙、社稷,定号为建兴元年,称愍帝。帝名业,字彦旗,吴王晏之子也。既即帝位,加阎鼎为大司马,总理军事;贾疋为征西将军,随朝参赞;以始平太守持领雍州刺史,取京兆太守索为尚书左仆射,梁综为辅国大将军,梁纬为镇国大将军,旧守长安老将糜晃为保国大将军,淳于定为护国大将军,王毗为保驾前将军,李昕为保驾后将军;以南阳王为大司徒左丞相,都督关西诸军,总理国政;以琊王司马睿为侍中右丞相,都督陕东诸军事。颁诏与睿曰:

  朕以冲幼,纂承鸿绪,未能枭殄夷凶,奉迎梓宫,枕戈烦冤,肝胆抽裂。前得魏浚表,知王帅先三军已据寿春,传檄诸侯,协齐威势,想已渐进将达洛阳。今凉州刺史张轨乃心王室,连旗千里,兵已到陇,梁州守张光亦令巴汉之兵屯于骆谷,骁勇云集,将欲恢融六合,奈未有总摄,勿克奋举,筹思主之者,其在王也。今拜王为东路统制,维持晋室,宜当追踪康光,以隆中兴可耶。

  琊王司马睿见诏,北向涕泣而哭。即日具表,差使臣上长安贺帝,下令祖逖、周谨守边关,严备江淮。晋愍帝得表,以为琊王有经略中原之心,遂移檄各处,集兵积粮,以图恢复洛阳。有人将此消息传上平阳,与北汉知道。汉主刘聪乃召诸臣议曰:"晋立愍帝,欲图恢复。知吾刘曜、石勒新下洛阳,尚在中州,恐其先事山右,亟宜备之。且关家、呼延兄弟皆丧,必须召回曜、勒,免被晋侮。"姜发曰:"陛下所见亦是,彼虽未即动兵,吾亦取回始安王等,别有用处。"汉主乃下诏宣召二人。石勒上表,以为祖逖屯兵寿春,吾等未敢妄动,推故不赴。又以书与刘曜,劝其西还,以备晋兵。刘曜得诏,又见勒书,乃留赵固督兵一万镇洛阳,回书与石勒,留兵许邺共援赵固,自率大兵五万,径回平阳,入朝拜贺。汉主慰劳已毕,乃赐坐,与众议曰:"朕父子并诸故旧大臣,用尽心力,历数十年争战,方能克取洛阳,意欲再平幽并,夺取关中,以成一统之业。不期司马业又立,反檄各镇,要复晋家天下,倘一被其取转,则我汉兵半世辛苦,到此又成虚话矣。诸卿有何战守良策,各宜陈之。"姜发曰:"晋帝初立,虽举此意,兵亦未易卒合。且江东有兵,又只惯于舟船,弓马非其所便。河西幽并各大镇诸侯,各怀自霸之心,勤王赴难尚然趑趄,况调使征战,肯即至乎?但雍梁、关中、秦陇尚有强兵数十万,将为吾患,若使乘其初立,得一良将,帅兵径趋长安,捣其巢穴,倘获克取司马模,则西北悉皆宁矣。"汉主曰:"石勒兵雄,见在许邺,镇压中州,不可轻调,以起南兵之瞰,王、关宿将,威能骇晋,又皆丧矣。朕思英雄非昔,何可远出长安,而徼难建之功乎?"只见始安王刘曜大言曰:"旧将虽然亡过数十员,后进英雄亦不少,大兵全盛,锐气正强,何须过虑?臣虽不才,愿提一旅之师,直捣长安,保为复擒晋之君臣,以绝后患。"后人看到此处,以为晋之君臣虑浅,庸才初立,即欲颁诏恢复,反先惹出祸苗,以致长安不得安宁。有诗一首叹曰:

  晋室君臣智欠深,一枝未稳妄征兵。诏书才出先招祸,酿得关中不太平。

 

 

第九十六回 赌钱论注禄判官_包公案-百家公案(明)安遇时等编撰_少林功夫_<a title="shaolin shop" href="http://mart.shaolingongfu.com/">shaolin</a><img class="jvcl-newwin" src="https://www.shaolingongfu.com/media/com_jvcl/assets/images/signal.gif" border="0" alt="" style="padding-left:2px;align:middle;" />gongfu.com

 

第九十六回 赌钱论注禄判官

 

  断云:

  致使郑强来地府,判将丘旺夙冤愆。

  井中枯骨因瞑目,雪洗方消复见天。

  传说包拯守开封府时,东京城内有个赌钱人,姓丘名旺,年二十五,家道消乏,贫穷彻骨,至于衣不盖形,食不充口,忍饥受冻,日夕只怨注禄判官全不注禄与我,致有此贫难。一日被众人打弄云:"今有包相公,清镜如水,日判阳情,夜判阴事,追人便到,追鬼即来,何不去论这注禄判官?"丘旺依其说,即将纸一幅,写成状子,入府衙诉论:"注禄判官不与我注禄,以致饥寒无靠,乞相公差人迫理。"拯大怒,便道:"这汉子莫是心狂发颠?"令左右乱棒打出。旺但伏地不起,只得准他状子,令在外伺候。丘旺既出,拯问:"今日是哪个值堂?"郑强进前禀道:"今日是小人值堂。"拯吩咐云:"与你现钱一百贯省安家下,明日来领文引追人。"郑强领诺。

  次日郑强去请文,强见名字是追注禄判官,郑强告相公:"不敢承受,乞差别人去。"拯发怒云:"你请了官钱,却不去追人,故来推托。若不去,大棒责你。"郑强又复相公:"这注禄判官是阴司之人,如何可追?"拯遂教他云:"你归家将白纸钱烧送土地,然后用麻索一条,祷祝自系,待气未绝却解下,妻儿不得哭,魂魄必入阴司,即可见注禄判官。"郑强没奈何,遂如其言,回转家中,与妻阿黄商议其事。妻云:"包相公所命,想是无事,只得依其行便了。"郑强嘱咐妻毕,烧却纸钱与土地已了,取一条麻绳于密室自缢而死。其妻即便解下,用被紧包住,待等醒来。有诗云:

  丘旺狂为自不才,却将诬状诉清台。

  当时不是包公计,谁救郑强目下灾?

  果然郑强魂魄到阎王殿前,见牛头夜叉,郑强即声喏。夜叉问:"是何人?"郑强称:"是东京开封府包待制衙里公人,阳间有人论注禄判官,特差我来拘摄。"鬼使闻知,即便报复。

  注禄判官出厅见强,强一一说及阳间丘旺告状事因。判官道:"非干我事,自是天曹官注他福禄,我只管阴司生死文簿。他是前生谋了一个客人,姓周名十一千贯钱本,见存文簿分明,说丘旺姓李名三十,身死再托化生在乞儿家,姓丘名旺,而今现世受此罪业。你急回阳间,我明日巳时自出阴间对理公事。"

  道罢后,遂令一鬼使送之而回。良久,强忽醒人事。黄氏忙用滚汤与饮,强便平复如初,乃将见注禄判官之事一一与阿黄说知。妻甚喜。次日郑强遂入衙告云:"小人领公文往阴府见判官,道明日巳时定来对理此事。"拯笑云:"此的不虚。"令强在府外伺候。

  次日巳时,拯正在厅堂判事,忽然阴风荡起,飞砂走石,有数个鬼使拥簇判官来到。强即忙通复:"判官已到。"拯闻得,慌忙迎接入衙中。相见礼毕,茶汤罢后,判官说及事因:"丘旺原在西京河南府开客店,害了一个客人,埋在店西枯井内,阴司自有文簿分明,故现世受此罪孽,非干判官不与注禄。

  若是不来证明判官得知,彼将常怨我矣。"道罢后,即辞拯而去。

  忽一阵黑风起处,俄然不见堂上书吏。见者无不惊异。拯便唤上丘旺,枷下狱根勘前谋杀人因。遂差人押丘旺去西京河南府,会问父老五十年前事。果有李三十在大巷内开客店,因死了一个客人,后走去不知下落。差人将言回复,包以再着公人去店后枯井内捞看,果有一堆骷骨。公吏取得枯骨,再押回府衙根勘。丘旺抵赖不得,一一招成案卷,遂将丘旺绑死。

 

 

第二十五回 青史笔而戮首_海公案(清)李春芳编次_少林功夫_<a title="shaolin shop" href="http://mart.shaolingongfu.com/">shaolin</a><img class="jvcl-newwin" src="https://www.shaolingongfu.com/media/com_jvcl/assets/images/signal.gif" border="0" alt="" style="padding-left:2px;align:middle;" />gongfu.com

 

第二十五回 青史笔而戮首

 

  却说李纯阳听了儿子李受荫一番激烈言语,遂奋然就行,同着廷尉官一路望着三法司衙门而来。廷尉官进内禀知唤到。

  郭秀枝便吩咐,且候明日随堂带质,当下廷尉官将李纯阳带回看守。

  至次日午堂,一干人证俱到,三法司升堂危坐,先带李纯阳上堂。李纯阳看见秀枝在座,叹曰:"我必死矣!"原来郭秀枝与李纯阳同在翰林院时,两不相睦。纯阳最鄙其为人,故相左。当下秀枝见了,分外眼明,俨然问官一般,威福擅作,乃把朱笔来点李纯阳之名,书吏在旁高声喝点。李纯阳心中不忿,也不答应于他。郭秀枝连点三次,只见李纯阳不应,乃怒道:"何物书呆,如此大胆!法堂之上,尚敢如此矫强耶?"纯阳笑道:"实不敢自负,但贱名自殿试传胪之日,经圣天子御笔点过,至今无人呼唤。不虞为你等所呼,大奇,大奇!"秀枝愈怒道:"你自恃为太史,不服王法么?"纯阳道:"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有功受赏,有过领罪,何敢不服王法?但我之名讳,非你得而呼之者也。"

  本茂看见如此,皆难过意,遂从容道:"李太史之言,怕不有理?惟公既已奉勘,不得不如此。"纯阳道:"此是奉旨否?"本茂道:"亦非奉旨,然事有因,故致勾摄太史,何太于过执?且说现在事罢。"因问道:"刑部主事海瑞,冒奏严太师一十二款,奉旨发在法堂听勘,昨已严讯一切。惟海主事不能历指事迹,致使再三研讯,称说一十二款乃从太史家内书籍中检出,不知果有此否?"

  纯阳听了,如梦初觉,方知海瑞私自取了他的密缄具奏,乃道:"一十二款果是严嵩实在劣迹,但不知为海瑞所盗耳。"

  本茂道:"太史身为史官,凡有文武内外臣工以及大内一切贤否之事,均应密缄金柜,何乃疏忽至此,为海主事所盗!忽略之咎,只恐难辞。"

  纯阳道:"严嵩所犯十二款,乃是确据无疑的,故此直书于史册。惟恨一时未曾放入金柜,不虑为海瑞所盗。忽略之咎,固无可辞矣!但严嵩身为贵戚大臣,犯科作奸,不知可有罪否?"本茂道:"太师犯法,自然皆与民同罪,无实据何以为案?太史亦太造次矣。"纯阳尚未及答,只见秀枝大怒,拍案叱道:"你为史官,不稽实迹,动辄秉笔诬捏,罪有应得,你亦知否?"纯阳道:"有无反复,尽属公言,则朝廷可以不必设史馆矣。"秀枝叱曰:"朝廷设立史馆,原以直朴之臣,原以书载那廷臣贤否,岂容你一人在内舞文弄墨,以伤正气也。若不直供,只恐毛板无情,悔之不及矣。"纯阳道:"事属确切,须死不移!"秀枝大怒,便欲行刑。本茂道:"玉堂金马之臣,未曾有受辱者。如果属实,应具奏天子,当明正法。公切不可因一时之怒,辱及仕途,为将来者怨。"

  秀枝怒气未息,叱令发在廷尉看守,吩咐退堂。退入私衙,与二人商议道:"幸喜纯阳不能实指的确,此案似可规避,不知二公之意若何?"陈廷玉尚在无可无不可之间,惟刘本茂不允,说道:"若反史馆之案,则十部纲鉴,皆不足信矣。"独不与联衔会稿。郭秀枝看见刘本茂不允,乃私以陈廷玉名字,联衔具复。其复稿云:

  臣郭秀枝、陈廷玉等谨奏,为遵旨议复事:窃臣等奉敕着三法司勘问刑部主事海瑞参奏太师严嵩一案,臣等遵即会合,秉公确讯。现据主事海瑞供称,与太师向无交往,亦无仇怨。惟太师自秉钧衡之后,海瑞日望其提挚迁秩。

  如是者引望数载,不得迁擢,遂以为怨。故与翰林编修李纯阳谋陷,捏造浮言,计共一十二款,希图中伤之。经臣等再三研讯,矢口不移。旋传李纯阳到质,据称伊与海瑞同乡,更兼同年,梓里之情,故多来往。纯阳自散馆后,改授编修,心意未足,乃向严太师求卓异擢迁侍读之缺。

  而严太师以正言责之。纯阳诚恐有罪,遂思先中伤之,以灭宰相之口。故特挽刑部主事海瑞来家,故以一十二款作为偶尔搜检,冒昧上陈,被此希图瞒听,共泄私愤等情。

  再三研讯,坚供不讳,似无遁饰。臣等伏查例载,下僚以私怨上司,捏造浮言,冀欲中伤者,首犯议斩主决;从则免官,仍治以枷杖之罪。臣等未敢擅便,谨将今讯过缘由,据实具复,伏乞皇上睿鉴,训示遵行。臣等不胜待命之至。

  这复本一上,天子看了,惟不见有刘本茂名字,心中疑惑,乃命内侍悄地宣召刘本茂进宫,细问原委。内侍领了密旨,来到刘本茂私第宣召。恰好刘本茂正因昨日郭、陈二人联复之事,忖思海、李二人,本是为国之诚,今一旦为郭贼所诬陷,眼见得身首异处,我岂可袖手旁观?况我亦是奉旨的,既不联奏,亦当另复才是。于是在窗下作稿,书缮正了,要待明早面呈御览。忽家人报称有天使至。本茂匆匆衣冠出迎,延入书院,让正面坐下。茶罢,本茂道:"天使光降,有何圣谕?望乞示知。"内侍道:"适因天子看了刑部尚书郭秀枝等复奏本章,圣心疑惑。又见奏章上并无大人名字,故此特差咱家前来,宣召老先生进宫问话呢。即请速行。"

  本茂即与内侍同到宫中,见帝于卿云轩中。帝正将陈、郭二人复奏看阅。本茂上前俯伏,口称万岁。帝敕平身,随赐绣墩。本茂叩谢毕,帝问道:"会讯海、严之案,卿亦在列。今是非均无定着,卿又不签名联奏,却是为何?莫非其中另有别情否?卿当为朕言之,毋使枉纵,以昭平允可也。"本茂奏道:"臣奉旨会勘海瑞参奏严嵩一案,已得其情矣。只因郭秀枝、陈廷玉二人任情偏断,故此臣不敢签名,以坏陛下之法。今臣另有察勘严、海二人实情,具复小折呈览。"遂在袖中取出一折,呈于帝前。帝展开一看,只见上写着:太常寺臣刘本茂谨奏,为据实具复,以期圣鉴事:臣窃查海瑞,向与严相并无仇隙,而瑞性固耿直,每恶其为人,常有参奏严嵩之心。但以微员,不获睹天颜为恨。故虽有奏嵩之心,而无可乘之隙。五中隐忍,非一日矣。瑞偶过翰林编修李纯阳家闲话,适有客来访,纯阳便出款友。

  海瑞独留书斋,久坐无聊,偶检阅纯阳案头书籍,不意见纯阳记嵩劣迹共一十二款。瑞见之益怒,遂有参奏之机。

  即时不别而行,连夜修成奏章,申奏陛下。其忠君爱国之心如此。而李纯阳送客后,亦不曾觉。及瑞在堂供出纯阳所记之事,臣等即传伊到问,一字不差。此乃海、李二人之实情。但纯阳身为史宫,自应慎事,何得以国家密事,存放家中案头,殊属忽略,难辞其咎,合依泄漏机密律治罪。其主事海瑞无有罪,毋庸置议。不知有合圣意否,伏乞皇上裁处。臣不胜幸甚之至。谨表以闻。

  帝看毕,迟疑未决,复问道:"卿何备得其情,若此真确?"本茂道:"臣于讯审之后,私到廷尉处,叩其真情,是以知之为确。"帝听了沉吟不语,良久乃道:"卿且退,朕自有以处之。"本茂辞谢而出,不表。

  又说那嘉靖帝看了两处覆奏,只见各执一词,较之本茂所呈似近情理。然嵩有此一十二款,难怪海瑞参奏。诸臣不签一字者,乃畏嵩之势,而缄口结舌。幸有主事一人为朕敷陈,不然则听嵩蒙蔽不已。方欲批发,将嵩革职治罪。适严氏来到,俯伏阶下,口呼万岁。帝赐平身,便问道:"卿何至此?"严氏泣道:"妾父不得众心,被海瑞诬陷,昨闻廷臣多有附会之者,惟陛下察之!"帝道:"卿父向与朕厚友,今复为国戚,虽然作奸犯科,朕当宥之。但海瑞所奏一十二款,得之史馆,事难反覆,如之奈何?"严氏道:"史馆有事,则不该宣泄于外,即此可见矣。譬如陛下立法之事,史臣亦可任意泄耶?李纯阳忽略机密,罪无可遁,愿陛下先诛纯阳以警将来,则是非从兹定矣。"说罢,不胜哀泣。帝惑之,即时批了一道旨意云:据三法司申复前来,海瑞本与相国并无怨嫌,惟编修李纯阳,不合私造浮言,夹于书籍之中,故使海瑞得见。

  瑞即认真,动此忠君之念,旋以一十二款具陈朕以尽忠。

  其中委曲,你毋庸再问。严嵩仍复原职;海瑞不合造次冒奏大臣,但念其因公,并非私意,尚可原情,仍着主事用。

  罚俸半年,以警不应。其编修李纯阳不合忽略,故捏大臣,着即处斩完案。钦此。

  这旨意一下可怜这李纯阳一旦身首危然。后人读到此处,谁不为之痛心哉!

  及李纯阳被斩之后,海瑞方才得释,听得这个消息,即如飞的奔到法场而来,抚尸大哭。且吩咐家人,勿要收殓,急奔朝堂而来。时已将晚,海瑞却不能少候,直趋殿上鸣鼓。正是:只因全友谊,那惜此身躯?

  毕竟海瑞这一上殿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九十七则瓦器灯盏_包公案-龙图公案(明)安遇时等编撰_少林功夫_<a title="shaolin shop" href="http://mart.shaolingongfu.com/">shaolin</a><img class="jvcl-newwin" src="https://www.shaolingongfu.com/media/com_jvcl/assets/images/signal.gif" border="0" alt="" style="padding-left:2px;align:middle;" />gongfu.com

 

第九十七则瓦器灯盏

 

  话说永从县李马英,才高学博,乡会联登,殿试二甲,选为泰州知州。及到任,恪守官箴,动遵王法,城狐社鼠,绝迹潜踪。学校日崇,吏胥日畏。市无闹语,野有清宁。皆道泰州何幸得此贤侯。只是遇了亲故年家,略要听些分上。奈何一旦病疾流连,竟不能起。乃呼其妻赵氏道:"我本期与淑人百岁快乐,今天限我年,不能强生尘世,你宜扶柩还归故乡,教诲你子接绍我书香,无令失所。"语毕遂终。赵淑人哀痛不胜,抚棺自缢。按院闻知,悉行吊礼,急奏朝廷,降旨旌表马英为良臣,淑人为烈女,驰驿还乡,立祠享祭。

  厥子罗大郎素性凶狂,又无学术,父官清苦,宦囊久虚,食用奢华,家赀消减,不守礼法,流入棍徒,恣恶恃强,横行乡曲,游手好闲,混为盗贼。一日,坐于南桥,忽见银匠石坚送其亲戚水朝宗于渡口,虑其酒醉,买有瓦器灯盏六枚,执其包裹而嘱之道:"此物件须珍重,不可恍惚。"朝宗道:"是我自家所当心者,何必叮咛。"遂别去。大郎听了此言即起谋心道:"石银匠送此人再三嘱咐,必是倾泻银子回家。"遂急急赶至前途,欲谋所有。望见龙泉渡边,闻得朝宗醉呼渡子阮自强撑船渡河。自强道:"我有病不能撑船,你自家撑去。"朝宗带醉跳上渡船,大郎连忙踏上船道:"我与你撑去。"一篇离岸,二篙渐远,三篙至中流。天色昏沉,夜晚悄黑,两岸无人,漫

  天祸起,即将朝宗推入深水中,取其包裹登岸而去,只遗下一把雨伞在船。次日,阮自强令男去看船,拾还家中。是夜,大郎谋得朝宗包裹,悄地打开,并无银两,只有瓦器灯盏六枚,心中惨然不悦,自嗟自怨,乃援笔而题龙光庙后门道:"你好差,我好错,只因灯盏霍。若要报此仇,除是马生角。"题毕,将灯盏打破归家。

  越二日,朝宗之子有源在家,心下惊恐,乃道:"我父前日入城谒石亲,至今未还,是何迟滞?"遂往城访问。石坚道:"我前日苦留令尊,他急急要回,正带酒醉,并无他物,只有灯盏六枚,雨伞一把,你可随路访问。"有源如其言,寸寸节节,访问不已。直至渡口,问及阮自强。自强道:"前日晚上,有一醉汉同人过渡,不知何人撑过,遗下雨伞一把,我收拾得在此。"有源一见雨伞即号泣道:"此是我父的雨伞,今在你家,必是你谋死我父性命。"即投明邻右人等,写状告于本县。

  告为仇不共戴事:蝗虫不捕,田少嘉禾。蠹害未除,庭无秀木。天台若不剿盗,商旅怎得安宁。喇虎阮自强,驾船渡子,惯害平民。本月日傍晚,父朝宗幸得蝇头,回经马足,酒醉过船,撑至中流,打落深水,登时绝命,不见尸迹。次日,究根伊家,雨伞见证。泣父江皋翘首,正愁闻乌鸟之音;渡口息肩,却误入绿林之境。剑寒三尺雪,见则魂飘;口喝一声雷,闻而肠裂。在恶哄接客商,明人实为暗贼。谋财杀命,蜜口变作腹刀。乞准断填,上告。

  此时,冯世泰作县尹,一见有源告状,即为准理:"人命关天,事非小可。我当为你拘拿被告人审明,偿你父命。"遂差人拘拿阮自强。强不得已乃赴县诉状。

  诉为漏斩陷斩事:人命重根因,不得无风而吹浪。强盗重赃证,难甘即假以为真。谋财非些小关系,杀命犯极大罪刑。痛身撑渡为生,迎送有年,陡因疾病,卧床半月,未出门户。前夜昏黑,不知何人过船,遗下雨伞一把。次早儿往洗船拾归。有源寻父见伞,诬身谋害。且路当冲要,谁敢私自谋人?既有谋人,因何不匿伞灭迹?丁姓之火,难将移在丙头;越人之货,岂得驾称秦产。有源难免无言,当为死父报真仇;天台固自有法,乞为生民缉真犯。上诉。

  冯大尹既准自强诉词,遂唤有源对理。有源哭谓:"自强谋杀父命,沉匿父尸,极恶大变,理法难容。若非彼谋,何为伞在他家?乡里可证。"自强哭诉:"卧病半月,未曾出门,儿拾雨伞,白日青天,左右多人共见,哪有谋害情由?若有谋情,必然藏匿其伞,怕见踪迹,岂肯令人得知,更叫你来首我?乞拘里甲邻右审问,便见明白。"冯侯乃拘邻里何富、江滨到县鞠问。二人同声对道:"自强撑渡三年,毫无过恶,病患半月,果未出门,儿子洗船拾伞,果是有确,此乃左右众人眼同面见。有源之父被谋,未知真实,安得诬陷自强。"有源即禀:"这何富、江滨皆是自强切近心腹,皆受自强银两贿赂,故彼此互为回护,若不用刑,决不直吐。"冯侯遂将二人夹起。

  再三拷问,二人哭辩道:"小人与自强只是平常邻居,何为心腹?自强家贫且久病,何来贿赂?一言一语,皆是天理人心,公平理论,岂敢曲为回护?若说夹死小人,即以刀截小人头,亦不敢说自强谋人性命。"冯侯闻得两人言语坚确,始终无一毫软款,喝手下收起刑具,将自强监禁狱中;干证原告喝出在外,退入私衙想了一回。明日清早,乔装打扮,径往龙泉渡头访个虚实。但听人言纷纷,皆说自强不幸,病未得痊,又遭此

  冤枉,坐狱受苦,不若在家病死,更得明白。随即过渡再访,人言亦皆相同。冯侯心中叹息道:果然人言自强真是受诬,不知谋杀朝宗者果是何人?心中自猜自疑,又往龙光庙密访,并无消息。四顾看来,但见庙后门题得有数句字道:"你好差,我好错,只因灯盏霍。若要报此仇,除是马生角。"冯侯看此数句话头,意必有冤枉在内,且岂有马生角之理。就换了衣帽去见上司包公面言此事。包公道:"马生角是个冯字,你姓冯,此冤枉的事毕竟你能推出。"

  冯侯别了包公,随即回衙。次日升堂,差人至龙光庙拿庙主来问道:"你庙中数日有何人常来?"庙主道:"并无人来。

  只有一人小人曾认得,是城中人叫罗大,日前来庙中戏耍。"

  县主又问道:"可向你借物否?"庙主道,"借物没有,我只看见他自桌上拿一枝笔,步到庙后写得几个字。"县主即差人拘拿罗大至县,遂以"马生角"问道:"你家有一马生角否?"

  罗大听县主之言,心中惊然,失色答道:"不知。"县主大怒,用重刑拷究。罗大受刑不过,一口招认谋死朝宗之由。据招申详,包公判道:"审得罗大,派出宦门,身归贼党。饥寒不忍,甘心谋害他人。货财无资,肆意劫掠过客。闻石坚之嘱水人,赴至渡口,杀朝宗而坑阮渡,埋殁波心。虽因灯盏之误,实欺神庙之灵。黑夜杀人,天眼昭昭难掩。白日填命,王法凛凛无私。自强之诬由兹洗雪,有源之愤赖是展舒。一死之辜既伏,九泉之冤可伸。暂时置之重狱,秋后加以典刑。"

 

 

第九十七回柳克堂因财受祸明似珠失计潜踪_广陵潮(民国)李涵秋著_少林功夫_<a title="shaolin shop" href="http://mart.shaolingongfu.com/">shaolin</a><img class="jvcl-newwin" src="https://www.shaolingongfu.com/media/com_jvcl/assets/images/signal.gif" border="0" alt="" style="padding-left:2px;align:middle;" />gongfu.com

 

第九十七回柳克堂因财受祸明似珠失计潜踪

 

  世上的事,惟人心为最坏。他的坏处,就在不知足三个字。在金钱上面看得尤其厉害。有整百银子的人,他就要想整千。有整千银子的人,又要想着整万。到了整万他的希望更大了。不是几十万几百万,也就不能满他们的欲壑。列位不信,请看那大军阀、大政党,一旦登台,谁人不掳得几十万几百万。到了这时,他们又不得不植党争权,谋占地位。因为势力不坚厚,如何能保得住这许多财产。所以不得财产的时候,用尽心机去谋财产。得了之后,又要用尽心机去保全他。按到实在,财产二字,实在不是个好名词。偏有一班人去迷信他,这又何苦来呢!还有一班商人,从前赚几千块钱,已经是不容易,现在的希望,动着又是几十万,还不能满足欲望。试看那在交易所里面占重要位置的,谁又不是最有面子的人物呢。近来又每况愈下了。那类似赌博的奖券,不知有几十种,大街小巷,大店小摊,没有一处没有他的踪迹。每期开奖,除开发奖金外,盈余的总是几万,谁说他不是坐地分赃呢。那购奖票的人,拿着自己血汗,赚出来的钱,拼命的送进去,不知那中大奖的,都要几万个人里首去选一个,比前清中个状元,还要难上几倍。就是着了,在现在的时候,土匪蜂起,盗贼横行,也不容你拿着这种银子,安稳过日子,这种人是不是又是迷信金钱自讨苦吃的一类呢。

  列位,在下所说的,在表面看起来,原是和本书无关。不过本回书中,却有一人,因为迷信金钱,险些儿丧了性命,在下乘此机会,就将金钱是一种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世上的人何苦要拼着性命去殉那金钱的意思,来普劝世人,也是在下的一番苦心,还要求列位原谅哩。闲言少说,书归正传。那《广陵潮》全部书中人物,已经归结、一大半了。如今却想起一个人来,就是云麟的岳父柳克堂。他平常的吝啬,真是爱钱如命。从前书中已经表明,不必在下再说。他一世经商,省吃俭用,到也积储了不少。无如他的心里,终究是个不知足,以为这种银子,靠那生意上一笔一笔的拿进来,究属有限,必须要想个方法,使他整千整万,如水似的流进来,才快我的心意。但是这样子的钱,从哪里去赚呢?想做强盗是要犯法的。想做投机事业,见人失败的很多,如何还敢去做。但是他年纪虽老,雄心仍旧不死。这一天走出门去,却巧看见一家奖券店,营业非常热闹,什么慈善券呀,东方券呀,俄侨券呀,都写在大红的漆牌上,不知有几十块,旁边还有一块黏着红纸,写着很大的字道:"游民券明天开奖。"

  柳克堂笑道:"买奖券是容易,中奖券可烦难哩。还有一种滑头奖券,那券实在不曾卖完,到开奖的时候,把招牌一收,凭你外面怎样吵,他只一溜,你们怎样奈何他。我们扬州,奖券卖的时候许多了,哪一个中过头奖呢,我想买奖券的人真笨哩。"正在想着,那知眼光望上一转,又见一块牌上面写着"头奖志喜",心里一惊说:"果真有头奖中的吗?我的主意真错了。"又见写着"彩衣街朱君得二条,计洋六千元。柳巷李君得二条,计洋六千元。"他又想道:"得奖的人连地址都有,一定不会错的。"见一个人从店里走出来,就走过去问道:"这游民券要卖几块钱一张?头奖能得几元?"那人回说是五块钱一张,头奖五万元。柳克堂听了,惊得直跳起来说:"这不是一本万利吗!"也不顾那人,就忙忙的回到店里,从衣袋内拿出钥匙来,向钱柜里拿出五块钱,就出去了。店里的伙计,私下议论说:"我们老板出门,从来不带一文的,今日忽然拿出五块钱去,这真是千古奇事哩。"话未说完,柳克堂又匆匆的走回来,见钥匙尚在桌上,忙再开了钱柜,把刚才所拿的五块钱,收了进去,坐了怔怔的出神。等了半天,又开了钱柜,拿了五块钱,又拿了四角小洋,把钥匙收在袋里,向店里各人四下里望了一眼,又兴冲冲的出门去了。

  这一转回间,柳克堂心里,不知起了多少思潮,正如吊桶落在井里,七上八落。原来柳克堂第一次出门,是为利欲心冲动,一心注意在五万块钱。等到走入奖券店里,要想去买,伸手向袋里一摸,觉得沉沉的,拿将出来,向他一望,觉着这滴溜滚圆精光雪亮的银圆,中间都含有丝丝的血液,心里想着我若拿这五块钱去送给他,拿着了一张券,如果着呢,果然是一本万利。不着呢,岂不白丢了五块钱。这五块钱,我搁在钱柜子里,有时拿出来叮叮的敲着看着,都是好玩哩。就将五块钱仍旧收入衣袋里,匆匆的走回店里。

  但是他虽则有了这番觉悟,那发财的心思,终究不死。坐在那里盘算着,如果得着五万块钱,什么做衣裳哩,造房子哩,一笔一笔的算着,忽然又记起今年大正月里,曾经化过二十文,叫瞎子先生代我算个命,说是今年准发大财,这不是应在奖券上吗。但是五块钱的出账,究竟非同小可,必须求个人指导指导。从前还有何其甫可以和他商量,现在他已死了,又和谁去商量呢?忽的自己又拍着掌说:"不好不好,这买奖券的事,怎样好和他人说出,万一中了头奖,我尚没有知道,别人比我要先知道哩,还不如去问问菩萨,求个签语,看他怎样说法。

  我们扬州旗杆巷里的灵土地,很是有名,我何妨先去找他。就定了定神,再拿了钱购了香烛,赶到灵土地庙,只见烧香的人很多,他也不管三七二十一,挨进身去把香烛点着了,然后跪下去磕了几个头,默默的祷告说:"我柳克堂一生安分,只知赚钱进来,不知用钱出去,并不为非作歹,如今没有别的希望,只想发注大财,后半世快活快活。现在要想去购一张奖券,总求神灵默佑,把我奖券上所有的号码的子儿,一个一个从摇筒里漏将出来,却好是个头奖,我必要来竖旗杆酬谢神明。"说了,又磕了一个头,立起身来,向神龛上取了签筒,又跪在拜垫上,双手持着,摇个不住,那知摇了半天,这签总躲在筒子里,怕走出来被人捉去。正在纳闷,好容易又摇了半天,才听见叟的一声,一根签从签筒里出来了,半支像是灵土地代他抽出来的一般,把柳克堂吓了一跳,格外虔虔诚诚的捧着签筒乱摇,又摇了半天,那抽出了半根的这支签,才从筒里跳将出来,不偏不倚,正落在拜垫的当中。

  柳克堂就恭恭敬敬的拾了起来,将签筒仍旧搁在神龛上,拿了签走到道士守着的柜台上,身边摸出了两个铜子,连同这支签,交给道士手里去购签票。那道士拿了签向架子上对着,拿了一张交了出来。柳克堂接了,向签上一看,见上面写着第六十四签大吉。又念着诗句道:"福禄凭天赐,财源应手来。"念到这两句,就笑起来说:"土地真灵,竟和看见我的心思一样,财源应手而来,岂非奖券一购就得吗。"又读下两句道:"分明春渐转,珠玉土中埋。"说上一句是说我得了头奖,则时运转好,老福愈增了。只有下一句,珠玉土中埋,怎样讲呢?想了半天,说不错,我听见瞎子先生说,什么土生金,土里既然会生金子,又拿了金子去买珠玉。这不是珠玉土中埋吗。这签语再灵没有,就收了签诗,别了灵土地,出了旗杆巷,走到辕门桥,踱进奖券店,才看见招牌上写着大运来三字。内里有个伙友像是认识他的,忙上前来招呼。柳克堂就叫他拿出一搭票子来,见是游民券,就拣了一张,号码是一万二千六百十七,他就拿这一二六一七的数目,加起来,零数是个七,他很欢喜,就拿五块钱出来,交给伙友,拿着票子要走。那店伙问道:"老板你贵姓是柳呀?"柳克堂对他瞪了一眼说:"你知道吗,我却姓杨。"

  店伙听了,对他微微的一笑。原来柳克堂虽则自己不买彩票,常听人说彩票的号码,很有讲究譬如把号码上的字一个一个加拢来,是个十数,就和打牌九似的,得了个十,怎样会盈,最好是几个字号码字凑拢来是七,那就是巧数了,十拿九稳,可以中个大奖。所以柳克堂却巧拣了一张七数的奖券,就和头奖稳稳的拿在手里一样。走出奖券店来,一想说这张奖券,买将来却非同小可,虽得了灵土地的许可,那财神菩萨的道理,我却没有到过。经不起财神菩萨说,财是我管的,你到灵土地庙里去烧香,不到我财神殿里来拜佛,他们俩吃起醋来,只要开奖的时候,在号码子上拨得一拨,那不是仍晦气了我。不得已而,又到香烛店里去买了一对蜡烛和香,回到自己店里,向财神堂前,点起香烛,又虔虔诚诚的磕头,默祷了一回。趁店里伙友不看见的时候,把张彩票紧紧的压在财神菩萨神座下面。哪知伙友见他这样古怪情形,暗暗在那里笑哩。等他走了之后,就把这张奖券,替他移到财神堂的后面。这一夜他却非常快活,吃夜饭的时候,就命学生拿了一百文到酒店里去打膏粱,和几十伙计,共饮一杯,算是替他预贺中奖的意思。吃得醉薰薰的,就去睡了。正睡得安甜适意,忽见有个人走进来,向他拱拱手说:"老板恭喜了。"

  柳克堂忙立起身来,向那人一看,却并不认识,连忙回礼不叠,说:"不知老兄从何而来?兄弟的喜事又从何而起?"那人忙说:"原来老板尚未得知,所以兄弟特来报喜。就是你老板的鸿福,那奖券总局里的主任,和你老板真要好,在千人万人里面,人人看不中意,偏偏看中了你老板,取了一个头奖。"柳克堂听了,跳起来道:"果真中了头奖吗?"那人笑说:"怎么不真。"身边就摸出一张抄录的号码来,给他看,说:"这不是头奖吗!"柳克堂一看,果然是一万二千六百十七。心想我柳克堂果然老运亨通,到晚年来,还有这许多银子进款。只见那人说:"老板这号码果真不错吗?"柳克堂道:"不错不错。"那人道:"这是老板天大喜事,我来一趟,也是有点功劳,请你老板赐点赏号。"

  柳克堂听了嗤的一笑说:"老兄这你就错了,我并不是什么喜事,这奖券也是我命里应该中的,不然我也犯不着去买呀。你老兄若不信,请想那奖券局子里为什么不取中老兄,偏偏取中我呢,可见得这是我的福分,就是你老兄不来报信,我也是要中的,我又何必要老兄来报喜,又为甚么要把钱赏给老兄呢?"那人道:"不是这样讲,老板如今是大富的人了,一个人这怕没有钱,累得社会上的人,大半都看不起他。一旦有整千整百的银子,捏在手里,那社会上的事,件件都要送到老板手里。人人都要听老板的指挥,老板岂不是富而且贵的人了,谁人不来奉承。我来报你老板的喜信,就是奉承之一,原是要想得点彩头哩。你老板何苦吝惜这区区,不拿出些钱来大家欢喜欢喜呢?"

  柳克堂道:"你说奉承,却是你来奉承我,并不是我叫你来奉承。倘若知道我中了奖券,人人都来奉承我,说是要得点彩头,我都应承他们一个一个的支给起来,这不是我中头奖,竟是你们中头奖哩。"那人听了柳克堂一片刻薄言语,不觉怒气冲天,顿时放下脸来,圆睁着两眼说:"你真是个癞狗皮,我今天偏要抽你的癞狗筋,看你这头奖的钱,自己用得着用不着。"说罢,一只手挽着一把牛耳尖刀,一只手抓着柳克堂的胸脯,就把刀向他胸口头刺来。柳克堂想逃逃不脱,想挣挣不了,闭了眼睛,口里大叫一声,吓出一身冷汗,醒来张眼一看,原来是南柯一梦。龚氏听了,忙喊着问他,他才将买头奖的事说出来。龚氏笑道:"买奖券的人多着呢,总没有像你这般认真。你说买奖券必定要中头奖,你要知道头奖这有一个呢。既知道是你的,别人又何苦来买奖券。别人不买,你虽则得了头奖,又有什么用处呢?"

  柳克堂心里怪着龚氏打断他的高兴,但也没有话驳他,也就默默无言。他这一夜却没有好生睡着。到了天明照常起来,只盼望光阴走得快些。哪知这光阴偏偏和他作对,按部就班,不肯通融一下。柳克堂这天,在店里两只眼睛只望着那时辰钟上,好容易八下钟九下钟的过去,直到了午刻,忙催着吃饭。事毕之后,就匆匆的跑到大运来奖券店门口,专候电报。哪知去得时候太早,又不好走进去问,只在门口数街上的石板,等到三点钟后,看见有个伙友拿着一支醮着白粉的笔,到朱红漆板上来书号码,却不是他买的这张券上的号码,心里一急,仔细看过去,原来是五奖。于是接二连三的号码写出来,写到头奖,果然是一万二千六百十七,喜得柳克堂三脚两步奔回店中,趴到财神堂前,伸手去摸那张奖券。那知一摸一个空,奖券已经不知去向。几乎从凳上跌将下来,幸亏这财神堂是临空的,神堂一动,那张票子落下来了,才得放心。起先柳克堂原想把这事瞒着众人,闹了这场笑话,就无人不知,和他有一面之缘的,都轰着和他借贷。那知他老着面皮,一毛不拔,大家都有点气他不过,这事竟被他的贤媳明似珠所闻,忙赶来和柳春商议。原来柳春在外面租房子住着,名虽夫妇,实则已经脱离关系。明似珠持着自己才色,终日在外游荡。初时还结识些上等人物,到后来大家见她淫荡的不成模样,都远而避之。这时明似珠的下流习惯已成,不能收束,竟至和一般匪人交结起来。柳春虽则明知,但是也无可如何。到深悔从前过于维新,忤逆了父母,现在弄得有家难归。虽则母亲尚有顾惜的心,总恨前一次回家要钱,手段太辣,竟和他吃起官司来。正在懊恼,忽见明似珠走将进来,向柳春道:"恭喜你哩,你已成了一个小财主了。"

  柳春哭丧着脸道:"你还说谁人做财主呢?"明似珠道:"原来你是洞里的鳖,谁不知你父亲得了头奖。在旁人尚且要分润分润,何况你是他的儿子,又没有三兄两弟,他死了,遗下来的还是都是你的。你得了消息,也该回到家里去走走。"柳春道:"我怕不知道,没有你从前做得这般决绝,我还在这里做什么。"明似珠向柳春脸上重重的啐了一口说:"照你这样说,都是我害你的了。我自从嫁了你,你几时丰丰富富的供养我一餐。到东是我提挈你,到西也是我提挈你。近几年来,还拿着我的脸蛋儿和身体赚来的钱,也养着你。亏你是个男子汉,专靠着女人。自己滴滴亲亲的父亲,已经发了财,还不知道去掏摸掏摸,你还活着做什么来。"

  柳春被他一顿臭骂,弄得哑口无言,自思我一个人走回去,求着母亲,总还可以转圜,如带着她同去,必定是闭之门外了,到反而没趣。勉强说道:"你的话也是,但是一同回去,反多障碍,不如我先回去看看风色。"明似珠道:"你放心些,我再不愿入你们的牢笼了。我要他的钱不要说三千五千,就是三万五万,他也不敢不答应。我老实和你讲,以后我和你各走各的路,我拿的钱是我的,你赚的钱是你的,好在我和你结婚的时候,也没有一种正式的结合,现在也不必办那正式离婚的手续。不过对于你那老子,我却不容易放过。你和他讲,请他留心点,不要落在我的手里。"柳春笑道:"也不过和前回的事一样罢了。"

  原来明似珠因柳春无用,要弄柳克堂的钱,把他夹在里面,反而碍手碍脚,因此先打发了他去,原是另有一个作用。且说柳春被明似珠逼着,不能再行勾留,只得蹩回家来。这次既没有明似珠相助,自然没有和从前一样的威风。到了店里,柳克堂正坐在帐桌上,看见柳春回来,已知道他的来意,忙把眼镜一下,说:"请问老兄,进来找谁?"到把柳春的口按住,说不下去。那店里伙友,只嗤嗤的笑。就听见柳春缓缓的叫了一声父亲,柳春堂忙说:"老兄你要取笑,小弟只有一个女儿,并无儿子,如何有人喊我父亲,想老兄或者记性不佳,遂认他人做了父母,可是我却清清楚楚,从不曾有你这么大一个儿子。别样可以冒名,这儿子如何可以冒认得的。"说着就将两只手伸开,拦住说:"老兄或者到别处去认认看,此地却非老兄家里。"说得柳春脸上一红一白,要想软求呢,当着许多伙友,自己也是不能下脸的人,底下到有些说不下去,只得慢慢的蹩出门去。还是一个老伙友看不过,忙立起来说:"老板,现在也要看破些儿。既然小老板回来,也须问个来意。"

  柳克堂愣着眼对那伙友道:"这是我们家事,请你不必干预。他的来意,我早已知道,无非什么珠哩玉哩,指使了来看,想我的钱罢哩。"说着,又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说:"养了一个儿子,不肖到也罢了,偏偏会碰到这样一个儿媳妇,怎样对付她,不如弃了干净。"说得那老伙友讨了个没趣,默默无言。但是柳克堂虽则爱钱如命,如今既得了大宗款项,那天伦之乐,人人心里都要想到的,他自己想已是六十多岁的人了,看看人家都是热烘烘地的,有儿子有孙子,独自己和着龚氏,到老还是坐起一对,睡着一双,心里也时常伤感。今见柳春回来,实在忆及那年诬谄他吃官司的事,恨极了,硬着头皮回他出去。那柳春走出门来,懊悔已极,说:"这真是无家可归哩。"

  想了半天,只得到云麟家里找柳氏。那柳氏和柳春虽系骨肉,已经有许多年不通音问。却巧这天云麟又不在家,自然只得请进来相见。寒暄之后,柳春便将和明似珠脱离及回家出来的话说了一遍,柳氏道:"这事你从前却也闹得太不像了,没有吃官司的这件事,大家还可进言,你看这事也难怪他老人家要生气哩。我是一个没脚蟹,之难以说话,你且在这里等趾青回来,大家商量商量,或者有点计划,也未可知。"

  柳春只得答应。不一时,云麟回家,见了柳春,知道他无事不来,此来必有原因。大家招呼过了,柳氏就将柳春的话转述一番。云麟笑道:"说起这位明小姐真正太不堪了,自从回到扬州,已不知闹了多少笑话。也亏你还负着这夫妻的名义,如今她愿和你离开,这是再好没有的事。不过你也要得着她一种凭据,方才没有后患。至于岳父那边,暂时不必谈起。须先向岳母那边疏通起来,只要不和明小姐同住,大约还做得成功的。现在第一要着,须先和你那尊夫人办脱离关系的条件,不然她为什么迟不讲,早不讲,偏偏知道你家里中了头奖,就来和你脱离关系。并不是我先说句不顺利的话,恐怕她还有什么诡计哩。"

  柳氏道:"像这种人,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到不可不防呢。"柳春道:"我现在已经明白了,总怪我少年时候,一点学问也没有,这学了些新学家的口头禅,才会和这冤家遇合。我没有他,也不至于到这地步。不过今天回去,和他交涉,才有点麻烦哩。"云麟道:"这也有个说法。我料他竭力劝你回去,并和你脱离关系,一定另有用意。你只说父亲逼着要你和她脱离关系的凭据,拿到了方肯收留,他必不至于十分留难。"柳春道:"且这样办去再说。"又坐了一会,就兴辞回去。云麟和柳氏又商量了一会替他到龚氏面前说的话。且说柳春走将回去,明似珠却还在家里,见他来,瞪着说:"你又到这里做甚?"柳春道:"这件事只有你和他去闹哩。"

  明似珠道:"我肯当面去闹,到便宜这老牛。我也不瞒你,我叫你回去,原是为着你平日对我还恭恭敬敬的,所以不愿害你,哪知你这样没用。"柳春想:"果然有这话,可知云趾青的见解比我高些。"就说:"你还说我没用,我不家去也是为着你,我和你多年,虽则经过许多风流,也从没有离开。如今老的说要和你离了婚,他才肯收留我,我如何肯离了你。"明似珠道:"我不和你说来,我已经和你脱离关系哩。"柳春道:"我何尝不说,他说没有凭据,如何肯相信。"明似珠道:"难道还要我的凭据不成?"柳春道:"怎的不是。"明似珠道:"这很容易。"

  走近妆台边,拿出一张纸来,写着:"明似珠和柳春即日脱离夫妇关系",下署着姓名年月日,交与柳春,这一天,柳春仍在似珠那里,住了一夜。第二天早晨,就拿了明似珠写的笔据,跑到云麟家里来。这时云麟等尚未起床,等了好久,才见云麟出来。柳春将昨夜和明似珠的交涉一一说了,云麟道:"果不出我所料,你就是回去之后,还该留心着哩。"柳春道:"现在我已脱了他的束缚了,如有什么意外事情来,都是我去抵挡,决不叫老人家吃亏就是了。"云麟道:"这也说得是。"并说:"你将这张笔据,交与你姊姊,让她带回去,也可以做个说话的见证。"柳春忙取出来递了过去。云麟说:"我着他们拿早点出来,你且在这里,或者我的书房里坐坐,等你姊姊去了回来,看是怎样说法,再定行止,不然,恐怕还要我亲自去走一趟哩。"柳春忙作了一揖,说:"全仗大力。"

  云麟就进去了。等柳氏起来,盥洗好了,吃了早饭,雇了一乘轿子,坐了回家。这里柳春眼巴巴的望着,连午饭也无心吃了。云麟见他这种情形,也觉可怜,就陪着谈谈闲话。直至傍晚,柳氏才从娘家回来,进去见了秦氏老太太再出来和柳春相见。云麟笑道:"好一个钦赐外交大臣,去了这么一天,害人家望眼欲穿,如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哩。"柳氏道:"凡事预则立,欲速则不达。此事岂易言哉。"云麟道:"罢罢,不要再搬出一车子的书了,赶快将这事从头至尾说说罢。"

  柳氏道:"父亲面前,竟一句话插不进去,口口声声说我没有这个儿子。后来只得疏通母亲,说兄弟做人,实在尚无大坏,因心地过于老实,所以一出来就迷信了什么新学,和父母都是平等,其实在那文化初开通的时候,不就是他,还有那第一等大名鼎鼎的人物,还逼着他四五十岁的娘上学堂哩。这事也还可恕,不过后头专相信了这姓明的女子,回家要钱,做出不成人的事来,面子上固属可恼,暗地里仍旧受人挟制,并不是自己的作为。现在既然和姓明的离了婚,他一个人回家,必定没有什么大碍。好歹是你老人家的儿子,又何苦一定不收留呢。母亲被我说不过,说这得和父亲商量,我们已经这大的年纪了,回顾后头,还空空似的。春儿果然不好,但是我们如果不止一个儿子,我也随他去了。无如你我总只有他一个,这顾流荡在外,也不是事。现在是他自己想到回来,又是一个人了,我们何妨试他一试,如果好呢,就叫他住在这里。倘再不好,仍旧赶他出去,也不迟。父亲听到只有他一个儿子几句话,也不觉老泪横流,立起身来,把脚一蹬,说:"随你们罢。就出去了,这事已经可算成功。在我看起来,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此后也该收收心了。"

  柳春道:"我知道了,这次回去,不但安分,还要代父亲做些事业哩。"云麟说:"今天已经迟了。明天我和你一起回去罢。"柳春见云麟肯和他同去,心里甚是欢喜,就在云家住了一夜。到了次日,云麟就送他回家去了。从此柳春就在店里帮同父亲照料,过了许多时候,忽然邮政局里送了一封信来,拆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克堂先生大鉴:上期游民券头奖,知系先生得彩,财气临门,恭喜恭喜。现在大本营因缺少军饷,正在筹款,乞借银元三万元,以资应用。一俟本军功成之后,定有重酬。如有顽抗不从,当有相当手段对付,毋自后悔。款寄上海某某,下署民军大本营主任谨启字样。柳春堂看了这封信,笑起来说:"现在的事,愈闹愈奇了。一面不识的人,都要来借钱,信上还写得硬硬的,看他有什么手段,我这是不睬,看他怎样。"

  柳春见了,心里暗暗着急说:"这必定明似珠他们的事发作了。"要想说明,又恐他老子惹起疑心,到反为不美,只得藏在心里,看有什么变动,再行设法。哪知过了七八日后,又接到上海一封信说:"我前回寄你一信,你竟音信全无,现在限你将三万元于五日以内汇到上海某处,尚可宽宥,倘若逾期。当即派实行委员,亲赴扬州,实行处置,并请尝卫生丸滋味了。"柳春堂看了,已将胡子翘得高高的,将信一搁说:这是怎么说起,他这信竟是强盗写来的,硬和我要钱,我吃颗把卫生丸有什么稀罕,你要想我的钱,却万万不能。柳春和老子面前说不进话,只得走进来私下和他娘说。龚氏听了,非常着急,说:"好儿子,你既知道这事要紧,还有没有法子可想呢?"

  柳春道:"他的信虽则从上海寄来,但是这一班人却随处皆有,正不必由上海派来。别的不打紧,只要他们到来抢劫一次,已经受累不浅,还由得你肯不肯拿出银子来呢。为今之计,只有请父亲把家里所存的现洋,都拿出去存在银行或钱庄里,既可生点利息,又可免了危险。父亲自己把店里的货色盘点盘点,自己常在里面坐坐,不要出去,如若有事,我去抵挡,究竟我年纪轻,手头也还来得,不至白吃了人家的亏。龚氏听了柳春的话,很为有理,因说:"你且在外面走走,你老子我自来劝他。"

  晚上柳克堂进来,龚氏就将柳春的话说了,又劝了一番。柳克堂说:"这种都是小孩子见识,像我们住在扬州市面上,虽有强盗,那个敢到这里来抢劫呢。你放心,我倒要看看这三头六臂的强盗哩。"过了好多天,一日傍晚,柳克堂、柳春都在店里,只见外面走进五六个人来。首先一人像是和柳克堂认识一般,向他拱一拱手,说:"老板借一步说话。"拉着柳克堂就走。柳春见事不像,忙跑上去用手向中间一隔,将这人隔开,意思是叫柳克堂赶紧向后面逃走,这里几个人拿着手枪,向着两个伙友,几个向账台里搜钱,还有几个要想直冲进去。哪知柳春究竟从小学过体操,手头尚有几斤力气,隔开拉他父亲的那人外,一面就站在走到内室里去的总路口挡住,忽听轰的一声,一手抢往里打来。柳春眼快,望下一避,那枪子望头顶上飞过去了。两个强盗,又赶上来轰轰的两手枪,柳春左手就着了一枪,但是还想和他对敌。说时迟,那时快,街上的行人听见里面枪声,忙喊起来,一时警笛乱鸣,人声四起。警察哩,警备备队哩,一齐赶将拢来,几个强盗哪里还敢逗留,纷纷逃避。等到警察进来查问,强盗已不知去向。店里的银钱,因收拾的早,抢去不多,惟打伤柳春一人,当即送往医院救治。

  柳克堂看见儿子为救着自己受伤,心里已觉不安。龚氏尤其着急,赶到医院去探望。幸亏伤在手臂,弹子取出,到也不甚重要。柳春对龚氏道:"我这次出力,虽则吃了点苦,也可稍释前愆。况且杀敌是我们青年应有的责任,母亲请放心罢。"柳氏父子,因此到也亲密了许多。扬州城里,因为闹的这件案子,是破天荒第一遭。曹知事责任攸关,得知此事,大为愤怒,连夜严饬警备队、巡警和县署通班侦探差役,各处严查,务获究办,一面重悬赏格,专待有功。果然重赏之下,自有勇夫。三四日内,城里城外,获到强盗二名,由县严讯招出了许多同党姓名。随又派人缉捕,居然一网而荆其中有多年积匪,有江湖水寇,都是犯案累累的人物。那些宵小,经此一番严办,大家都吓得惊心吊胆。哪知细查起来,内中却走了两个重要人物,就是常老二和明似珠。原来明似珠和匪人交接,已经好久,只有常老二和她最为亲密。因知柳克堂着了头奖,要想大大的敲他一宗竹杠。无巧不巧的,那饶三已在上海做了党中首领,大家商量好了,嘱饶三先寄函来恐吓。柳克堂一概不应,只得纠众前来抢劫,不在深夜,因为容易出城。不知这一来,却好了一个柳春,从此骨肉团圆,却苦了一个明似珠,自此失踪堕落在匪人之手,正应着灵土地后两句签语,分明春渐转,是说分离了明似珠,柳春才有回头的日子。又说珠玉土中埋,就是似珠后半世竟埋没在土匪中间。列位想这土地灵也不灵。欲知后事,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