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tails
- Category: 佛经
《古印度佛教人物》 戒贤(约528~651)
戒贤,Shilabhadra 音译尸罗跋陀罗, 约528-651。
古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论师。出身于东印度三摩吒国王族,属婆罗门种姓。少时好学,曾游历四方寻师访道。后至摩揭陀国那烂陀寺拜谒护法,从之出家,学有成就。曾代其师护法与佛教以外的教派辩论获胜,享有盛誉。当时那烂陀寺常住僧人四千多位,加上临时来往僧俗,常逾万人。戒贤曾长期担任住持,讲授《瑜伽师地论》,弘传唯识教义。玄奘访印时,戒贤年事已高,为那烂陀寺大长老,受人崇敬。玄奘拜他为师,从学多年。戒贤依《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等,把佛教判为有、空、中三时,谓"三时教"。第一时教,即"四阿含"等经。指佛成道最初在鹿野苑所说的小乘法,虽说人我空,犹未说法空;第二时教,即诸部《般若经》等。虽依偏计所执自性说诸法性空,然犹未说依他起、圆成实等唯识道理;第三时教,即《解深密经》等。方就大乘正理,说三性、三无性等唯识二谛。认为只有第三时的唯识大乘才是真正了义之教。又主张五种姓说,认为有五类性质不同的众生,即菩萨、缘觉、声闻、不定和无性,其中最后一种"无性有情",永远达不到解脱。这些理论,均被玄奘传来中国,后又传入日本。传说其著作有十余部,但中国传译的,只有藏译《圣佛地(经)释》一种,内容约当玄奘译《佛地经论》之半,文句大同。弟子多人,著名的除玄奘外,有亲光、胜军等。
分类:佛经 书名:《古印度佛教人物》 作者:方文等
- Details
- Category: 佛经
《古印度佛教人物》 戒日王(Siladitya 约590~647)
佛教护法名王。印度塔内萨尔王国普湿婆提王族第六代国王。音译易利沙、曷利沙伐弹那,意译为喜增王。戒日王蛤了的称号。606年,戒日王因其兄罗贾伐弹那为邻国所杀而嗣位。他励精图治。6年后,誓师复仇,进而以首都曲女城为中心,征伐四方。当时领土包括恒河流域,旁遮普和拉其普特的大部分地区,直到西印度卡提阿瓦尔半岛一带。他是继笈多王朝多之后统一印度的著名国王,曾多次派遣使臣与中国唐朝通好;唐太宗亦派王玄策等人多次使印报聘。在他统治的40余年间,北印度相对稳定繁荣。死后,帝国开始分裂,出现了王朝林立的局面。
戒日王信奉印度教湿婆派,但对其他宗教也都采取扶政策。他修建了许多佛塔、伽蓝,供养佛教僧众。每五年举行一次无遮大会(各个教派都可以参加的宗教大集会),鼓励各教派进行宗教学术交流。中国玄奘访印期间,正值戒日王治世,颇受礼遇。戒日王奖掖文艺,在宫廷中供养了一批著名文人。他自己也是一个文学传记作家。著有《龙喜论》(有中文译本)、《珠璎传》、《爱见记》3部剧本传世(一说这些剧本系他人所写)。另外,他创作的《八大灵塔梵赞》和《野朝赞》表现出强烈的佛教情趣。由于戒日王对佛教的扶西支持,佛教徒把他看作与阿育王、迦腻色迦齐名的护法名王。
(方广)
分类:佛经 书名:《古印度佛教人物》 作者:方文等
- Details
- Category: 佛经
《古印度佛教人物》 马鸣(Asvaghosa)
中印度佛教哲学家、诗人。据说约于2世纪时出生于中天竺俱萨罗国枳多城,与迦腻色迦王是同时代人。原是婆罗门教信徒。在中天竺阿俞陀曾与佛教著名学者胁尊者进行辩论,受佛教的影响,改信佛教,属说一切有部。以后在东天竺、北天竺宣传佛教,曾参加《大毗婆沙论》的编写工作。马鸣不仅是一个佛学家,也是一个著名的诗人和剧作家,写过不少诗篇和剧本,其主要著作是《佛所行赞》、《金刚针论》、《庄严难陀》和《舍利佛颂》(剧本)。他的佛教理论阐述了苦、空、无常、无我等小乘佛教基本教义,但也提倡大乘缘起性空的思想,反映了小乘向大乘过渡的内容,因此中国和日本有些佛教学者认为他是大乘佛教的创始人。
(王新)
分类:佛经 书名:《古印度佛教人物》 作者:方文等
- Details
- Category: 佛经
《古印度佛教人物》 龙树(Nagarjuna 约2/3世纪)
古印度佛教哲学家。大乘佛教中观派的奠基者。关于他的生存,有各种不同的传说。据传他出生在南印度毗达婆国,属婆罗让种姓。幼年曾学"五明",其后皈依佛教。初习小乘经典,系统地阐述并确立了大乘佛教中观派的理论,深受南印度安达罗王朝的引正王的推崇,晚年住在黑峰山(今哥斯坦河上游)。一说晚年住在阿摩罗缚底大塔西北50公里的吉祥山,并传其为王子所杀。
龙树进一步发挥了大乘佛教般若经的空性思想。所谓"空"即不是"零"也不是"空无",而是指"不可描述的"实在。他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以及人们的认识,包括惑觉、概念、意识和地、水、火、风等元素都是一种相对的、依存的关系,是假借的概念(假名),是不真实的,它们本身没有独立的实体性或自性(无自性)。宇宙万物的真实相是"空",亦是"中道"。所谓"中道"就是不能用言语分别,不能用概念亲证的一种最高存在,也就是"非有、非无、非亦有亦无、非非有非无"。又认为,有为法空,无为法亦空。我空,无我亦空。生死空,涅槃亦空。既然一切皆空,那么,森林罗布的世间万物又作何解释?为了解决这一矛盾,龙树提出了二谛(真谛和俗谛)说。他说,佛陀为那些被无明覆盖的凡夫说法时,采用俗谛,承认世界和众生的真实存在;为那些已经消除无明、洞察真理的人说法时,采用真谛,否认世界和众生的真实性。他认为只有众俗谛入手,才能达到真谛,"若不依俗谛,不得第一义"。
龙树在论述世界的非真实性中,为了破除名相,排队因缘关系,还提出了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出的"八不"概念。认为这四对对立的范畴是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依据,在每一个范畴的前面加上否定的"不"字,说明了事物存在和认识的相对性,不真实性。可见龙树的范畴论是为他的本体论服务的。他的"八不"说,不生不灭是指实体而言,不常不断是从时间方面考察,不一不异是从空间方面说,不来不出是从运动方面来说明的,这四对范畴包含了某些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因素。
从"空"的根本立场出发,龙树不但认为世界是不真实的,而且认为涅槃也是假象,他说:"涅槃与世间,无有少分别。世间与涅槃,亦无少分别。"又"涅槃之实际,及与世间际,如是二际者,无毫厘差别"。只要消除无明,就可以达到涅槃。"涅槃"在他看来是无得亦无至,不断亦不常,不生亦不灭,排除了生死干扰的寂灭境地。龙树为大乘佛教的宗教和社会实践开辟了新的道路。它的宗教哲学思想对中国佛教很多宗派都有很大影响。
著作甚多,据西藏所传为122种,汉译为22种。有"千部论主"之称。其主要著作有:《中论颂》、《十二门论》、《七十空性论》(藏译)、《迥净论》、《六十颂如理论》、《大智度论》、《十住毗婆沙论》、《大乘二十颂论》、《因缘心论颂》、《菩提资粮论颂》、《宝行王正论》、《龙树菩萨劝诫王颂》等。
(黄心川 宫静)
分类:佛经 书名:《古印度佛教人物》 作者:方文等
- Details
- Category: 佛经
《古印度佛教人物》 清辨(Bhavaviveka 约490~570)
古印度佛教学者。印度佛教中期大乘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中观派的实际创始人之一。又名婆毗呔伽。生平不译。藏传资料谓其出身于南印度摩卢那罗之最胜王族,并在该国出家,从僧护学习龙树中观学说,曾为南方五十伽蓝之主。汉传资料则谓其上承青目。他对佛教内部大小乘及佛教以外各派,凡是与他说法不同的,一律采取批判的态度。据传他曾欲与护法辩论,护法避而不见。又传说他晚年在驮那羯磷迦国南山念陀罗尼而逝。
清辨承认心外有境,认为外境由极微积集而成,反对瑜伽行派的唯识无境说。他主张俗有真空,认为瑜伽行派所执的三性,从世俗谛可许为有,但从胜义谛则应为空,并与瑜伽行派展开辩论。后世称这一场辩论为"空有之争"。在方法论上,清辨主张液化 是破是立,都应该自己立量,即用因明格式建立适当的比量以积极地表述空,反对中观派另一学者佛护只破不立的归谬论证法,故后世把清辨倡导的这一派称作"自立量派"或"自续派"。清辨著作甚多。为当时注解《中论》的八大家之一。流传下来的主要著作有《中观根本般若灯释》(又名《般若灯论》)、《中观心论》、《大乘掌珍论》、《异部宗精释》等。
(方广)
分类:佛经 书名:《古印度佛教人物》 作者:方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