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tails
- Category: 正史
《辽史》第三十五卷 志第五兵卫志中御帐亲军汉武帝多行幸之事,置期门、飞、羽林之目,天子始有亲军。唐太宗加亲、勋、翊、千牛之卫,布腹心之地,防卫密矣。辽太祖宗室盛强,分迭刺部为二,宫卫内虚,经营四方,未遑鸠集。皇后述律氏居守之际,摘蕃汉精锐为属珊军;太宗益选天下精甲,置诸爪牙为皮室军。合骑五十万,国威壮矣。 大帐皮室军。 太宗置,凡三十万骑。 属珊军。 地皇后置,二十万骑。 宫卫骑军太祖以迭刺部受禅,分本部为五院、六院,统以皇族,而亲卫缺然。乃立斡鲁朵法,裂州县,割户丁,以强干弱支。诒谋嗣续,世建宫卫。入则居守,出则扈从,葬则因以守陵。有兵事,则五京、二州各提辖司传檄而集,不待调发州县、部族,十万骑军已立具矣。恩意亲洽,兵甲犀利,教练完习。简天下精锐,聚之腹心之中。怀旧者岁深,增新者世盛。此军制之良者也。 弘义宫: 正丁一万六千, 蕃汉转丁一万四千, 骑军六千。 长宁宫: 正丁一万四千, 蕃汉转丁一万二千, 骑军五千。 永兴宫: 正丁六千, 蕃汉转丁一万四千, 骑军五千。 积庆宫: 正丁一万, 蕃汉转丁一万六千, 骑军八千。 延昌宫: 正丁二千, 藩汉转丁六千, 骑军二千。 彰愍宫: 正丁一万六千, 蕃汉转丁二万, 骑军一万。 崇德宫: 正丁一万二千, 蕃汉转丁二万, 骑军一万。 兴圣宫: 正丁二万, 蕃汉转丁四万, 骑军五千。 延庆宫: 正丁一万四千, 蕃汉转丁二万, 骑军一万。 太和宫: 正丁二万, 蕃汉转丁四万, 骑军一万五千。 永昌宫: 正丁一万四千, 蕃汉转丁二万, 骑军一万。 敦睦宫: 正丁六千, 蕃汉转丁一万, 骑军五千。 文忠王府: 正丁一万, 蕃汉转丁一万六千, 骑兵一万。 十二宫一府,自上京至南京总要之地,各置提辖司。重地每宫皆置,内地一二而已。太和、永昌二宫宜与兴圣、延庆同,旧史不见提辖司,盖阙文也。 南京: 弘义宫提辖司。 长宁宫提辖司。 永兴宫提辖司。 积庆宫提辖司。 延昌宫提辖司。 彰愍宫提辖司。 崇德宫提辖司。 兴圣宫提辖司。 延庆宫提辖司。 敦睦宫提辖司。 文忠王府提辖司。 西京: 弘义宫提辖司。 长宁宫提辖司。 永兴宫提辖司。 积庆宫提辖司。 彰愍宫提辖司。 崇德宫提辖司。 延庆宫提辖司。 文忠王府提辖司。 奉圣州: 弘义宫提辖司。 长宁宫提辖司。 永兴宫提辖司。 积庆宫提辖司。 彰愍宫提辖司。 崇德宫提辖司。 兴圣宫提辖司。 延庆宫提辖司。 文忠王府提辖司。 平州: 弘义宫提辖司。 长宁宫提辖司。 永兴宫提辖司。 积庆宫提辖司。 延昌宫提辖司。 彰愍宫提辖司。 兴圣宫提辖司。 延庆宫提辖司。 文忠王府提辖司。 中京: 延昌宫提辖司。 文忠王府提辖司。 上京: 文忠王府提辖司。 凡诸宫卫,丁四十万八千,出骑军十万一千。 大首领部族军辽亲王大臣,体国如家,征伐之际,往往置私甲以从王事。大者千馀骑,小者数百人,着籍皇府。国有戎政,量借三五千骑,常留馀兵为部族根本。 太子军。 伟王军。 永康王军。 于越王军。 麻答军。 五押军。 众部族军众部族分隶南北府,守卫四边,各有司存,具如左。 北府凡二十八部。 ◎ 侍从宫帐: 奚王府部。 ◎ 镇南境: 五院部。 六院部。 ◎ 东北路招讨司: 乌隗部。 ◎ 东北路统军司: 遥里部。 伯德部。 奥里部。 南克部。 北克部。 图卢部。 术者达鲁虢部。 河西部。 ◎ 西北路招讨司: 突吕不部。 奥衍女直部。 室韦部。 ◎ 西南路招讨司: 涅剌部。 乌古涅剌部。 涅剌越兀部。 梅古悉部。 颉的部。 匿讫唐古部。 鹤剌唐古部。 ◎ 黄龙府都部署司: 隗衍突厥部。 奥衍突厥部。 北唐古部。 五国部。 ◎ 乌古敌烈统军司: 迭鲁敌烈部。 ◎ 戌隗乌古部: 北敌烈部。 南府凡一十六部。 ◎ 镇驻西南境: 乙室部。 ◎ 西南路招讨司: 品部。 迭达迭剌部。 品达鲁虢部。 乙典女直部。 ◎ 西北路招讨司: 楮特部。 ◎ 东北路统军司: 达马鼻古德部。 ◎ 东北路女直兵马司: 乙室奥隗部。 ◎ 东京都部署司: 楮特奥隗部。 窈爪部。 稍瓦部。 曷术部。 ◎ 戍倒塌岭: 讹仆括部。 ◎ 屯驻本境: 撒里葛部。 南唐古部。 薛特部。 ※校勘记一:太宗置凡三十万骑按百官志二,太祖时已置。太宗增多至三十万骑。 二:正丁一万四千按各宫丁数,均为户数之二倍,检营卫志上,永昌宫正户八千。若非例外,则丁数应为一万六千。 三:西京按营卫志上,兴圣宫提辖司四。此西京下无兴圣宫提辖司,疑脱。 四:北府凡二十八部按营卫志下,尚有突吕不室韦部、涅剌拿古部、伯斯鼻古德部属东北路统军司,品部属西北路招讨司,均隶北府。凡三十二部。 五:图卢部按营卫志下作图鲁部。 六:南府凡一十六部按营卫志下,尚有耨碗爪部属东京都部署司,隶南府,又品部、南唐古部隶北府。凡十五部。 七:品部按纪会同四年正月作品卑部,统和四年四月作频不部。 八:迭达迭剌部营卫志下、百官志二。并作迭剌迭达部。 九:品达鲁虢部按纪开泰七年六月作品打鲁瑰部。 一○:东北路女直兵马司按营卫志下作东北路兵马司。 一一:戍倒塌岭讹仆括部按营卫志下,讹仆括部,与撒里葛三部同,居望云县东。特里特勉部戍倒塌岭。 一二:南唐古部按营卫志下,南唐古部隶北府。 分类:正史书名:辽史作者:脱脱 |
- Details
- Category: 正史
《辽史》第三十六卷 志第六兵卫志下五京乡丁辽建五京:临潢,契丹故壤;辽阳,汉之辽东,为渤海故国;中京,汉辽西地,自唐以来契丹有之。三京丁籍可纪者二十二万六千一百,蕃汉转户为多。析津、大同,故汉地,籍丁八十万六千七百。契丹本户多隶宫帐、部族,其馀蕃汉户丁分隶者,皆不与焉。 太祖建皇都于临潢府。太宗定晋,晋主石敬瑭来献十六城,乃定四京,改皇都为上京。有丁一十六万七千二百。 临潢府: 临潢县丁七千。 长泰县丁八千。 保和县丁六千。 定霸县丁六千。 宣化县丁四千。 潞县丁六千。 易俗县丁一千五百。 迁辽县丁一千五百。 祖州: 长霸县丁四千。 咸宁县丁二千。 越王城丁二千。 怀州: 扶馀县丁三千。 显理县丁二千。 庆州玄宁县丁一万二千。 泰州兴国县丁一千四百。 长春州长春县丁四千。 乌州爱民县丁二千。 永州: 长宁县丁九千。 义丰县丁三千。 慈仁县丁八百。 仪坤州广义县丁五千。 龙化州龙化县丁二千。 降圣州永安县丁一千五百。 饶州: 长乐县丁八千。 临河县丁二千。 安民县丁二千。 头下: 徽州丁二万。 成州丁八千。 懿州丁八千。 渭州丁二千。 原州丁一千。 壕州丁一万二千。 福州丁五百。 横州丁四百。 凤州丁一千。 遂州丁一千。 丰州丁一千。 顺州丁二千。 闾州丁二千。 松山州丁一千。 豫州丁一千。 宁州丁六百。 东京,本渤海,以其地建南京辽阳府。统县六,辖军、府、州、城二十六,有丁四万一千四百。天显十三年,太宗改为东京。 辽阳府: 辽阳县丁三千。 仙乡县丁三千。 鹤野县丁二千四百。 析木县丁二千。 紫蒙县丁二千。 兴辽县丁二千。 开州开远县丁二千。 盐州丁五百。 穆州丁五百。 贺州丁五百。 定州定东县丁一千六百。 保州来远县丁二千。 辰州丁四千。 卢州丁五百。 铁州丁二千。 兴州丁三百。 汤州丁七百。 崇州丁一千。 海州丁三千。 耀州丁一千二百。 嫔州丁七百。 渌州丁四千。 桓州丁一千。 丰州丁五百。 正州丁七百。 慕州丁三百。 南京析津府,统县十一,辖军、府、州、城九,有丁五十六万六千。 析津府: 析津县丁四万。 宛平县丁四万四千。 昌平县丁一万四千。 良乡县丁一万四千。 潞县丁一万一千。 安次县丁二万四千。 武清县丁二万。 永清县丁一万。 香河县丁一万四千。 玉河县丁二千。 ◎ 阴县丁一万。 顺州怀柔县丁一万。 檀州: 密云县丁一万。 行唐县丁六千。 涿州: 范阳县丁二万。 固安县丁二万。 新城县丁二万。 归义县丁八万。 易州: 易县丁五万。 涞水县丁五万四千。 容城县丁一万。 蓟州: 渔阳县丁八千。 三河县丁六千。 玉田县丁六千。 平州: 卢龙县丁一万四千。 安喜县丁一万。 望都县丁六千。 滦州: 义丰县丁八千。 马城县丁六千。 石城县丁六千。 营州广宁县丁六千。 景州遵化县丁六千。 西京大同府,统县七,辖军、府、州、城十七,有丁三十二万二千七百。 大同府: 大同县丁二万。 云中县丁二万。 天成县丁一万。 长青县丁八千。 奉义县丁六千。 怀仁县丁六千。 怀安县丁六千。 弘州: 永宁县丁二万。 顺圣县丁六千。 德州宣德县丁六千。 丰州: 富民县丁二千四百。 振武县乡兵三百。 奉圣州: 永兴县丁一万六千。 矾山县丁六千。 龙门县丁八千。 望云县丁二千。 归化州文德县丁二万。 可汗州怀来县丁六千。 儒州缙山县丁一万。 蔚州: 灵仙县丁四万。 定安县丁二万。 飞狐县丁一万。 灵丘县丁六千。 广陵县丁六千。 应州: 金城县丁一万六千。 浑源县丁一万。 河阴县丁六千。 朔州: 鄯阳县丁八千。 宁远县丁四千。 马邑县丁六千。 金肃军防秋兵一千。 武州神武县丁一万。 河清军防秋兵一千。 圣宗统和二十三年,城七金山,建大定府,号中京。统县九,辖军、府、州、城二十三。草创未定,丁籍莫考,可见者一县: 高州三韩县丁一万。 大约五京民丁可见者,一百一十万七千三百为乡兵。 属国军辽属国可纪者五十有九,朝贡无常。有事则遣使徵兵,或下诏专征;不从者讨之。助军众寡,各从其便,无常额。又有铁不得国者,兴宗重熙十七年乞以兵助攻夏国,诏不许。 吐谷浑。 铁骊。 。 兀惹。 黑车子室韦。 西奚。 东部奚。 乌马山奚。 斜离底。 突厥。 ◎ 项。 小蕃。 沙陀。 阻卜。 乌古。 素昆那。 胡母思山蕃。 波斯。 大食。 甘州回鹘。 新罗。 乌孙。 炖煌。 赁烈。 要里。 回鹘。 辖夓斯。 吐蕃。 黄室韦。 小黄室韦。 大黄室韦。 阿萨兰回鹘。 于阗。 师子。 北女直。 河西项。 南京女直。 沙州炖煌。 曷苏馆。 沙州回鹘。 查只底。 蒲卢毛朵。 蒲奴里。 大蕃。 高昌。 回拨。 颇里。 达里底。 拨思母。 敌烈。 粘八葛。 梅里急。 耶睹刮。 鼻骨德。 和州回鹘。 斡朗改。 高丽。 西夏。 女直。 辽之为国,邻於梁、唐、晋、汉、周、宋。晋以恩故,始则父子一家,终则寇雠相攻;梁、唐、周隐然一敌国;宋惟太宗征北汉,辽不能救,馀多败衄,纵得亦不偿失。良由石晋献土,中国失五关之固然也。高丽小邦,屡丧辽兵,非以险阻足恃故欤。西夏弹丸之地,南败宋,东抗辽。虽西北士马雄劲,元昊、谅祚智勇过人,能使项、阻卜掣肘大国,盖亦襟山带河,有以助其势耳。虽然,宋久失地利,而旧志言兵,唯以敌宋为务。三关,聚议北京,犹不敢轻进。岂不以大河在前,三镇在後,临事好谋之审,不容不然欤。 二帐、十二宫一府、五京,有兵一百六十四万二千八百。宫丁、大首领、诸部族,中京、头下等州,属国之众,皆不与焉。不轻用之,所以长世。 边境戍兵又得高丽大辽事迹,载东境戍兵,以备高丽、女直等国,见其守国规模,布置简要,举一可知三边矣。 东京至鸭渌西北峰为界: 黄龙府正兵五千。 咸州正兵一千。 东京沿女直界至鸭渌江: 军堡凡七十,各守军二十人,计正兵一千四百。 来远城宣义军营八: 太子营正兵三百。 大营正兵六百。 蒲州营正兵二百。 新营正兵五百。 加陀营正兵三百。 王海城正兵三百。 柳白营正兵四百。 沃野营正兵一千。 神虎军城正兵一万。大康十年置。 右一府、一州、二城、七十堡、八营,计正兵二万二千。 ※校勘记一:晋主石敬瑭主原作「王」,据大典七七○二改。 二:宣化县丁四千按地理志一,宣化县户四千。一户一丁,疑误。 三:庆州玄宁县玄宁,地理志一作玄德。 四:凤州丁一千按地理志一,凤州户四千。丁数少于户数,疑误。 五:辽阳府统县六辖军府州城二十六道光殿本考证云:「按地理志,统县九,辖军、府、州、城八十七。此所载『县六』,系据丁数可见者;其『二十六』之数,恐有舛误。」 六:析津府统县十一十一,原脱「一」字。按下列县数十一,与地理志四合,据补。 七:归义县丁八万按地理志四,归义县户四千。「丁八万」疑是丁八千之误。 八:天成县成,原误「详」。据地理志五改。金史地理志作天城。 九:斜离底百官志二:「达里得部,亦曰达离底。」按下文有达里底,疑与此为重出。 一○:乌古按属国表作骨里国即乌骨里,亦作于骨里、于厥、于厥里。 一一:炖煌此与下文沙州炖煌、沙州回鹘为重出。 一二:南京女直按纪统和二十二年九月「丙午,幸南京。女直遣使献所获乌昭庆妻子。」属国表误作「南京女直遣使献所获乌昭庆妻子」。此「南京女直」似沿袭属国表之误。纪大安元年十一月,「以南女直详稳萧袍里为北府宰相」。检上文有北女直,则此目当作南女直。即金史世纪所谓其在南者籍契丹,号熟女直;其在北者不在契丹籍,号生女直。下文不冠南北之女直,似指完颜强大以後之女直。 一三:查只底按部族表,「太平七年,查只底部来附。」是部,非属国。 一四:高昌此与下文和州回鹘为重出。 一五:梅里急按纪保大五年作密儿纪,即金、元之篾儿乞。 一六:鼻骨德按百官志二作鼻国德。 一七:斡朗改按斡朗改及娘改本书屡见,一为属国,一为部族。刘师培左集卷五部族表书後云,均乌梁海之转音,元秘史作兀良合。 分类:正史书名:辽史作者:脱脱 |
- Details
- Category: 正史
《辽史》第三十八卷 志第八地理志二东京道东京辽阳府,本朝鲜之地。周武王释箕子囚,去之朝鲜,因以封之。作八条之教,尚礼义,富农桑,外户不闭,人不为盗。传四十馀世。燕属真番、朝鲜,始置吏、筑障。秦属辽东外徼。汉初,燕人满王故空地。武帝元封三年,定朝鲜为真番、临屯、乐浪、玄菟四郡。後汉出入青、幽二州,辽东、玄菟二郡,沿革不常。汉末为公孙度所据,传子康;孙渊,自称燕王,建元绍汉,魏灭之。晋陷高丽,後归慕容垂;子宝,以勾丽王安为平州牧居之。元魏太武遣使至其所居平壤城,辽东京本此。唐高宗平高丽,於此置安东都护府;後为渤海大氏所有。大氏始保挹娄之东牟山。武后万岁通天中,为契丹尽忠所逼,有乞乞仲象者,度辽水自固,武后封为震国公。传子祚荣,建都邑,自称震王,并吞海北,地方五千里,兵数十万。中宗赐所都曰忽汗州,封渤海郡王。十有二世至彝震,僭号改元,拟建宫阙,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为辽东盛国。忽汗州即故平壤城也,号中京显德府。太祖建国,攻渤海,拨忽汗城,俘其王大 ,以为东丹王国,立太子图欲为人皇王以主之。神册四年,葺辽阳故城,以渤海、汉户建东平郡,为防御州。天显三年,迁东丹国民居之,升为南京。 城名天福,高三丈,有楼橹,幅员三十里。八门:东曰迎阳,东南曰韶阳,南曰龙原,西南曰显德,西曰大顺,西北曰大辽,北曰怀远,东北曰安远。宫城在东北隅,高三丈,具敌楼,南为三门,壮以楼观,四隅有角楼,相去各二里。宫墙北有让国皇帝御容殿。大内建二殿,不置宫嫔,唯以内省使副、判官守之。大东丹国新建南京碑铭,在宫门之南。外城谓之汉城,分南北市,中为看楼;晨集南市,夕集北市。街西有金德寺;大悲寺;驸马寺,铁幡竿在焉;赵头陀寺;留守衙;户部司;军巡院,归化营军千馀人,河、朔亡命,皆籍于此。东至北乌鲁虎克四百里,南至海边铁山八百六十里,西至望平县海口三百六十里,北至挹娄县、范河二百七十里。东、西、南三面抱海。辽河出东北山口为范河,西南流为大口,入于海;东梁河自东山西流,与浑河合为小口,会辽河入于海,又名太子河,亦曰大梁水;浑河在东梁、范河之间;沙河出东南山西北流,径盖州入于海。有蒲河;清河;水,亦曰泥河,又曰芋泺,水多芋之草;驻跸山,唐太宗征高丽,驻跸其巅数日,勒石纪功焉,俗称手山,山巅平石之上有掌指之状,泉出其中,取之不竭。又有明王山、白石山亦曰横山。天显十三年,改南京为东京,府曰辽阳。 户四万六百四。辖州、府、军、城八十七。统县九: 辽阳县。本渤海国金德县地。汉水县,高丽改为勾丽县,渤海为常乐县。户一千五百。 仙乡县。本汉辽队县,渤海为永丰县。神仙传云:「仙人白仲理能炼神丹,点黄金,以救百姓。」户一千五百。 鹤野县。本汉居就县地,渤海为鸡山县。昔丁令威家此,去家千年,化鹤来归,集於华表柱,以画表云:「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来归;城郭虽是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户一千二百。 析木县。本汉望平县地,渤海为花山县。户一千。 紫蒙县。本汉镂芳县地。後拂涅国置东平府,领蒙州紫蒙县。後徙辽城,并入黄岭县。渤海复为紫蒙县。户一千。 兴辽县。本汉平郭县地,渤海改为长宁县。唐元和中,渤海王大仁秀南定新罗,北略诸部,开置郡邑,遂定今名。户一千。 肃慎县。以渤海户置。 归仁县。 顺化县。 开州,镇国军,节度。本貊地,高丽为庆州,渤海为东京龙原府。有宫殿。都督庆、盐、穆、贺四州事。故县六:曰龙原、永安、乌山、壁谷、熊山、白杨,皆废。叠石为城,周围二十里。唐薛仁贵征高丽,与其大将温沙门战熊山,擒善射者於石城,即此。太祖平渤海,徙其民于大部落,城遂废。圣宗伐高丽还,周览城基,复加完葺。开泰三年,迁双、韩二州千馀户实之,号开封府开远军,节度;更名镇国军。隶东京留守,兵事属东京统军司。统州三、县一。 开远县。本栅城地,高丽为龙原县,渤海因之,辽初废。圣宗东讨,复置以军额。民户一千。 盐州。本渤海龙河郡,故县四:海阳、接海、格川、龙河,皆废。户三百。隶开州。相去一百四十里。 穆州,保和军,刺史。本渤海会农郡,故县四:会农、水歧、顺化、美县,皆废。户三百。隶开州。东北至开州一百二十里。统县一: 会农县。 贺州,刺史。本渤海吉理郡,故县四:洪贺、送诚、吉理、石山,皆废。户三百。隶开州。 定州,保宁军。高丽置州,故县一,曰定东。圣宗统和十三年升军,迁辽西民实之。隶东京留守司。统县一: 定东县。高丽所置,辽徙辽西民居之。户八百。 保州,宣义军,节度。高丽置州,故县一,曰来远。圣宗以高丽王询擅立,问罪不服,统和末,高丽降,开泰三年取其保、定二州,於此置榷场。隶东京统军司。统州、军二,县一: 来远县。初徙辽西诸县民实之,又徙奚、汉兵七百防戍焉。户一千。 宣州,定远军,刺史。开泰三年徙汉户置。隶保州。 怀化军,下,刺史。开泰三年置。隶保州。 辰州,奉国军,节度。本高丽盖牟城。唐太宗会李世攻破盖牟城,即此。渤海改为盖州,又改辰州,以辰韩得名。井邑骈列,最为冲会。辽徙其民於祖州。初曰长平军。户二千。隶东京留守司。统县一: 建安县。 卢州,玄德军,刺史。本渤海杉卢郡,故县五:山阳、杉卢、汉阳、白岩、霜岩,皆废。户三百。在京东一百三十里。兵事属南女直汤河司。统县一: 熊岳县。西至海一十五里,傍海有熊岳山。 来远城。本熟女直地。统和中伐高丽,以燕军骁猛,置两指挥,建城防戍。兵事属东京统军司。 铁州,建武军,刺史。本汉安市县,高丽为安市城。唐太宗攻之不下,薛仁贵白衣登城,即此。渤海置州,故县四:位城、河端、苍山、龙珍,皆废。户一千。在京西南六十里。统县一: 汤池县。 兴州,中兴军,节度。本汉海冥县地。渤海置州,故县三:盛吉、蒜山、铁山,皆废。户二百。在京西南三百里。 汤州。本汉襄平县地。渤海置州,故县五:灵峰、常丰、白石、均谷、嘉利,皆废。户五百。在京西北一百里。 崇州,隆安军,刺史。本汉长岑县地。渤海置州,故县三:崇山、沩水、绿城,皆废。户五百。在京东北一百五十里。统县一: 崇信县。 海州,南海军,节度。本沃沮国地。高丽为沙卑城,唐李世尝攻焉。渤海号南京南海府。叠石为城,幅员九里,都督沃、晴、椒三州。故县六:沃沮、鹫岩、龙山、滨海、升平、灵泉,皆废。太平中,大延琳叛,南海城坚守,经岁不下,别部酋长皆被擒,乃降。因尽徙其人於上京,置迁辽县,移泽州民来实之。户一千五百。统州二、县一: 临溟县。 耀州,刺史。本渤海椒州,故县五,椒山,貂岭、澌泉、尖山、岩渊,皆废。户七百。隶海州。东北至海州二百里。统县一: 岩渊县。东界新罗,故平壤城在县西南。东北至海州一百二十里。 嫔州,柔远军,刺史。本渤海晴州,故县五:天晴、神阳、莲池、狼山、仙岩,皆废。户五百。隶海州。东南至海州一百二十里。 渌州,鸭渌军,节度。本高丽故国,渤海号西京鸭渌府。城高三丈,广轮二十里,都督神、桓、丰、正四州事。故县三:神鹿、神化、剑门,皆废。大延琳叛,迁馀党於上京,置易俗县居之。在者户二千。隶东京留守司。统州四、县二: 弘闻县。 神乡县。 桓州。高丽中都城,故县三:桓都、神乡、淇水,皆废。高丽王於此创立宫阙,国人谓之新国。五世孙钊,晋康帝建元初为慕容所败,宫室焚荡。户七百。隶渌州。 在西南二百里。 丰州。渤海置盘安郡,故县四:安丰、渤恪、隰壤、硖石,皆废。户三百。隶渌州。在东北二百一十里。 正州。本沸流王故地,国为公孙康所并。渤海置沸流郡。有沸流水。户五百。隶渌州。在西北三百八十里。统县一: 东那县。本汉东耐县地。在州西七十里。 慕州。本渤海安远府地,故县二:慕化、崇平,久废。户二百。隶渌州。在西北二百里。 显州,奉先军,上,节度。本渤海显德府地。世宗置,以奉显陵。显陵者,东丹人皇王墓也。人皇王性好读书,不喜射猎,购书数万卷,置医巫闾山绝顶,筑堂曰望海。山南去海一百三十里。大同元年,世宗亲护人皇王灵驾归自汴京。以人皇王爱医巫闾山水奇秀,因葬焉。山形掩抱六重,於其中作影殿,制度宏丽。州在山东南,迁东京三百馀户以实之。应历元年,穆宗葬世宗於显陵西山,仍禁樵采。有十三山,有沙河。隶长宁、积庆二宫,兵事属东京都部署司。统州三、县三: 奉先县。本汉无虑县,即医巫闾,幽州镇山。世宗析辽东长乐县民以为陵户,隶长宁宫。 山东县。本汉望平县。穆宗割渤海永丰县民为陵户,隶积庆宫。 归义县。初置显州,渤海民自来助役,世宗嘉悯,因籍其人户置县,隶长宁宫。 嘉州,嘉平军,下,刺史。隶显州。 辽西州,阜成军,中,刺史。本汉辽西郡地,世宗置州,隶长宁宫,属显州。统县一: 长庆县。统和八年,以诸宫提辖司人户置。 康州,下,刺史。世宗迁渤海率宾府人户置,属显州。初隶长宁宫,後属积庆宫。统县一: 率宾县。本渤海率宾府地。 宗州,下,刺史。在辽东石熊山,耶律隆运以所俘汉民置。圣宗立为州,隶文忠王府。王薨,属提辖司。统县一: 熊山县。本渤海县地。 乾州,广德军,上,节度。本汉无虑县地。圣宗统和三年置,以奉景宗乾陵。有凝神殿。隶崇德宫,兵事属东京都部署司。统州一、县四: 奉陵县。本汉无虑县地。括诸落帐户,助营山陵。 延昌县。析延昌宫户置。 灵山县。本渤海灵峰县地。 司农县。本渤海麓郡县,并麓波、云川二县入焉。 海北州,广化军,中,刺史。世宗以所俘汉户置。地在闾山之西,南海之北。初隶宣州,後属乾州。统县一: 开义县。 贵德州,宁远军,下,节度。本汉襄平县地,汉公孙度所据。太宗时察割以所俘汉民置。後以弑逆诛,没入焉。圣宗建贵德军,後更名。有陀河、大宝山。隶崇德宫,兵事属东京都部署司。统县二: 贵德县。本汉襄平县,渤海为崇山县。 奉德县。本渤海缘城县地,尝置奉德州。 渖州,昭德军,中,节度。本挹娄国地。渤海建渖州,故县九,皆废。太宗置兴辽军,後更名。初隶永兴宫,後属敦睦宫,兵事隶东京都部署司。统州一、县二: 乐郊县。太祖俘蓟州三河民,建三河县,後更名。 灵源县。太祖俘蓟州吏民,建渔阳县,後更名。 岩州,白岩军,下,刺史。本渤海白岩城,太宗拨属渖州。初隶长宁宫,後属敦睦宫。统县一: 白岩县。渤海置。 集州,怀众军,下,刺史。古陴离郡地,汉属险渎县,高丽为霜岩县,渤海置州。统县一: 奉集县。渤海置。 广州,防御,汉属襄平县,高丽为当山县,渤海为铁利郡。太祖迁渤海人居之,建铁利州。统和八年省。开泰七年以汉户置。统县一: 昌义县。 辽州,始平军,下,节度。本拂涅国城,渤海为东平府。唐太宗亲征高丽,李世拨辽城;高宗诏程振、苏定方讨高丽,至新城,大破之;皆此地也。太祖伐渤海,先破东平府,迁民实之。故东平府都督伊、蒙、陀、黑、北五州,共领县十八,皆废。太祖改为州,军曰东平,太宗更为始平军。有辽河、羊肠河、锥子河、蛇山、狼山、黑山、巾子山。隶长宁宫,兵事属北女直兵马司。统州一、县二: 辽滨县。 安定县。 祺州,圣军,下,刺史。本渤海蒙州地。太祖以檀州俘於此建檀州,後更名。隶弘义宫,兵事属北女直兵马司。统县一: 庆云县。太祖俘密云民,於此建密云县,後更名。 遂州,刺史。本渤海美州地,采访使耶律颇德以部下汉民置。穆宗时,颇德嗣绝,没入焉。隶延昌宫。统县一: 山河县。本渤海县,并黑川、麓川二县置。 通州,安远军,节度。本扶馀国王城,渤海号扶馀城。太祖改龙州,圣宗更今名。保宁七年,以黄龙府叛人燕颇馀党千馀户置,升节度。统县四: 通远县。本渤海扶馀县,并布多县置。 安远县。本渤海显义县,并鹊川县置。 归仁县,本渤海强帅县,并新安县置。 渔谷县。本渤海县。 韩州,东平军,下,刺史。本稿离国旧治柳河县。高丽置颉府,都督、颉二州。渤海因之。今废。太宗置三河、榆河二州。圣宗并二州置。隶延昌宫,兵事属北女直兵马司。统县一: 柳河县。本渤海粤喜县地,并万安县置。 双州,保安军,下,节度。本挹娄故地。渤海置安定郡,久废。沤里僧王从太宗南征,以俘镇、定二州之民建城置州。察割弑逆诛,没入焉。故隶延昌宫,後属崇德宫,兵事隶北女直兵马司。统县一: 双城县。本渤海安夷县地。 银州,富国军,下,刺史。本渤海富州,太祖以银冶更名。隶弘义宫,兵事属北女直兵马司。统县三: 延津县。本渤海富寿县,境有延津故城,更名。 新兴县。本故越喜国地,渤海置银冶,尝置银州。 永平县。本渤海优富县地,太祖以俘户置。旧有永平寨。 同州,镇安军,下,节度。本汉襄平县地,渤海为东平寨。太祖置州,军曰镇东,後更名。隶彰愍宫,兵事属北女直兵马司。统州一,未详;县二: 东平县。本汉襄平县地。产铁,拨户三百采炼,随征赋输。 永昌县。本高丽永宁县地。 咸州,安东军,下,节度。本高丽铜山县地,渤海置铜山郡。地在汉候城县北,渤海龙泉府南。地多山险,寇盗以为渊薮,乃招平、营等州客户数百,建城居之。初号郝里太保城,开泰八年置州。兵事属北女直兵马司。统县一: 咸平县。唐安东都护,天宝中治营、平二州间,即此。太祖灭渤海,复置安东军。开泰中置县。 信州,彰圣军,下,节度。本越喜故城。渤海置怀远府,今废。圣宗以地邻高丽,开泰初置州,以所俘汉民实之。兵事属黄龙府都部署司。统州三,未详;县二: 武昌县。本渤海怀福县地,析平州提辖司及豹山县一千户隶之。 定武县。本渤海豹山县地,析平州提辖司并乳水县人户置。初名定功县。 宾州,怀化军,节度。本渤海城。统和十七年,迁兀惹户,置刺史于鸭子、混同二水之间,後升。兵事隶黄龙府都部署司。 龙州,黄龙府。本渤海扶馀府。太祖平渤海还,至此崩,有黄龙见,更名。保宁七年,军将燕颇叛,府废。开泰九年,迁城于东北,以宗州、檀州汉户一千复置。统州五、县三: 黄龙县。本渤海长平县,并富利、佐慕、肃慎置。 迁民县。本渤海永宁县,并丰水、扶罗置。 永平县。渤海置。 益州,观察。属黄龙府。统县一: 静远县。 安远州,怀义军,刺史。属黄龙府。 威州,武宁军,刺史。属黄龙府。 清州,建宁军,刺史。属黄龙府。 雍州,刺史。属黄龙府。 湖州,兴利军,刺史。渤海置。兵事隶东京统军司。统县一: 长庆县。 渤州,清化军,刺史。渤海置。兵事隶东京统军司。统县一: 贡珍县。渤海置。 郢州,彰圣军,刺史。渤海置。兵事隶北女直兵马司。统县一: 延庆县。 铜州,广利军,刺史。渤海置。兵事隶北兵马司。统县一: 析木县。本汉望平县地,渤海为花山县。初隶东京,後来属。 屽州,刺史。渤海置。兵事隶南兵马司。 率宾府,刺史。故率宾国地。 定理府,刺史。故挹娄国地。 铁利府,刺史。故铁利国地。 安定府。 长岭府。 镇海府,防御。兵事隶南女直汤河司。统县一: 平南县。 冀州,防御。圣宗建,升永安军。 东州。以渤海户置。 尚州。以渤海户置。 吉州,福昌军,刺史。 麓州,下,刺史。渤海置。 荆州,刺史。 懿州,宁昌军,节度。太平三年越国公主以媵臣户置。初曰庆懿军,更曰广顺军,隶上京。清宁七年宣懿皇后进入,改今名。统县二: 宁昌县。本平阳县。 顺安县。 媵州,昌永军,刺史。 顺化城,向义军,下,刺史。开泰三年以汉户置。兵事隶东京统军司。 宁州,观察。统和二十九年伐高丽,以渤海降户置。兵事隶东京统军司。统县一: 新安县。 衍州,安广军,防御。以汉户置。初刺史,後升军。兵事属东京统军司。统县一: 宜丰县。 连州,德昌军,刺史。以汉户置。兵事属东京统军司。统县一: 安民县。 归州,观察。太祖平渤海,以降户置,後废。统和二十九年伐高丽,以所俘渤海户复置。兵事属南女直汤河司。统县一: 归胜县。 苏州,安复军,节度。本高丽南苏,兴宗置州。兵事属南女直汤河司。统县二: 来苏县。 怀化县。 复州,怀德军,节度。兴宗置。兵事属南女直汤河司。统县二: 永宁县。 德胜县。 肃州,信陵军,刺史。重熙十年州民亡入女直,取之复置。兵事隶北女直兵马司。统县一: 清安县。 安州,刺史。兵事隶北女直兵马司。 荣州。 率州。 荷州。 源州。 渤海州。 宁江州,混同军,观察。清宁中置。初防御,後升。兵事属东北统军司。统县一: 混同县。 河州,德化军。置军器坊。 祥州,瑞圣军,节度。兴宗以铁骊户置。兵事隶黄龙府都部署司。统县一: 怀德县。 ※校勘记一:东京辽阳府至号中京显德府「本朝鲜之地」,据史记一一五朝鲜传、汉书二八下地理志,应作「本燕国地」。本节误以辽阳为平壤。又据新唐书二一九渤海传,忽汗州为上京龙泉府,非平壤城,亦非辽阳。 二:太祖建国攻渤海拨忽汗城至神册四年葺辽阳故城建东平郡为防御州按葺辽阳故城、建东平郡在前,攻渤海、拨忽汗城在後,叙次倒舛。疑神册四年之前脱「先是」二字。 三:城名天福按纪天显元年二月,改忽汗城为天福。非升东平为南京时以东平为天福。 四:辖州府军城八十七按「八十七」与下文所列州、府、军、城之数不合。 五:本汉镂芳县地镂芳,汉书地理志、後汉书郡国志均作镂方,属乐浪郡。 六:圣宗伐高丽还高丽原误「新罗」,据纪统和三年七月、十年正月改。 七:统和末高丽降「统和末,高丽降」六字,原误在「开泰三年,取其保、定二州」之下,时间倒舛,今改。 八:河端道光殿本考证引永乐大典作河瑞。 九:渤海置州「渤海置州」四字原脱,道光殿本据通考增。今从之。 一○:淇水按赵万里辑元一统志(以下称辑本元一统志)卷二有水。「淇」字误。 一一:本汉东耐县地道光殿本考证谓,汉无东耐县,或是後汉书郡国志东、不而之脱误。索隐疑是唐羁縻代那州。 一二:率宾县本渤海率宾府地索隐:「既云迁率宾府人户置,则非故地。」 一三:乾州圣宗统和三年置按纪乾亨四年十一月置乾州。 一四:宣州「宣」,应作宜。此即中京道宜州。属县开义,金史地理志同,本书中京道宜州条下作闻义。 一五:汉公孙度所据依上下文例,汉下脱「末」字。 一六:本渤海缘城县地缘城,上文崇州条作绿城。 一七:渤海建渖州故县九皆废道光殿本考证:「按元一统志,渤海建定理府,都督渖、定二州,领定理、平邱、岩城、慕美、安夷、渖水、安定、保山、能利九县,并废。」 一八:初隶永兴宫宫字原脱,据营卫志上补。 一九:伊蒙陀黑北五州北,新唐书二一九渤海传作比。 二○:祺州祺,原误「棋」,据营卫志上及金史地理志改。 二一:圣宗更今名至升节度按圣宗在景宗保宁之後。景宗保宁七年已增置户口,升节度,圣宗时,始更名通州。 二二:强帅县金史地理志作强师县。 二三:颉府都督颉二州按新唐书二一九渤海传,颉府领、高二州。 二四:郝里太保城郝,纪开泰八年十月作耗。 二五:信州彰圣军下节度按百官志四作信州彰圣军节度,同。卷九一耶律仆里笃传,太平中累迁彰圣军节度使,纪大安八年有彰圣军节度使耶律涅里。下文郢州,军号与信州同,但为刺史州,非节镇。百官志四刺史州内有郢州。又皇子表及卷八二萧阳阿传有彰信军节度,金史地理志作信州彰信军。 二六:置刺史于鸭子混同二水之间按纪太平四年二月,「诏改鸭子河曰混同江」,但此後仍沿用鸭子河名称,卷九八耶律俨传:「父仲禧┅┅清宁四年城鸭子、混同二水间。」 二七:黄龙府都部署司司,原误「事」。据上下文及兵卫志中、营卫志下、百官志二改。 二八:安定府按纪天显元年三月作安边府。 二九:复州怀德军节度按金史地理志:「复州,下,刺史,辽怀远军节度。」 三○:安州刺史按纪统和二十八年十一月,马保佑曾为安州团练使,卷九四耶律何鲁扫古传,清宁初加安州团练使,百官志四亦作团练。惟国志二二刺史州内有安州。或初是刺史,後升团练。卷一○五萧文传,「父直善,安州防御使。」文官于大康、寿昌间。 分类:正史书名:辽史作者:脱脱 |
- Details
- Category: 正史
《辽史》第三十七卷 志第七地理志一帝尧画天下为九州。舜以冀、青地大,分幽、并、营,为州十有二。幽州在渤、碣之间,并州北有代、朔,营州东暨辽海。其地负山带海,其民执干戈,奋武卫,风气刚劲,自古为用武之地。太祖以迭剌部之众代遥辇氏,起临潢,建皇都;东并渤海,得城邑之居百有三。太宗立晋,有幽、涿、檀、蓟、顺、营、平、蔚、朔、云、应、新、妫、儒、武、寰十六州,於是割古幽、并、营之境而跨有之。东朝高丽,西臣夏国,南子石晋而兄弟赵宋,吴越、南唐航海输贡。嘻,其盛矣! 辽国其先曰契丹,本鲜卑之地,居辽泽中;去榆关一千一百三十里,去幽州又七百一十四里。南控黄龙,北带潢水,冷陉屏右,辽河堑左。高原多榆柳,下隰饶蒲苇。当元魏时,有地数百里。至唐,大贺氏蚕食扶馀、室韦、奚、 之区,地方二千馀里。贞观三年,以其地置玄州。寻置松漠都督府,建八部为州,各置刺史:达稽部曰峭落州,纥便部曰弹汗州,独活部曰无逢州,芬阿部曰羽陵州,突便部曰日连州,芮奚部曰徒河州,坠斤部曰万丹州,伏部曰匹黎、赤山二州。以大贺氏窟哥为使持节十州军事。分州建官,盖於此。 迨于五代,辟地东西三千里。遥辇氏更八部曰旦利皆部、乙室活部、实活部、纳尾部、频没部、内会鸡部、集解部、奚部,属县四十有一。每部设刺史,县置令。太宗以皇都为上京,升幽州为南京,改南京为东京,圣宗城中京,兴宗升云州为西京,於是五京备焉。又以征伐俘户建州襟要之地,多因旧居名之;加以私奴置投下州。总京五,府六,州、军、城百五十有六,县二百有九,部族五十有二,属国六十。东至于海,西至金山,暨于流沙,北至胪河,南至白沟,幅员万里。 上京道上京临潢府,本汉辽东郡西安平之地。新莽曰北安平。太祖取天梯、蒙国、别鲁等三山之势于苇甸,射金龊箭以识之,谓之龙眉宫。神册三年城之,名曰皇都。天显十三年,更名上京,府曰临潢。 涞流河自西北南流,绕京三面,东入于曲江,其北东流为按出河。又有御河、沙河、黑河、潢河、鸭子河、他鲁河、狼河、苍耳河、辋子河、胪河、阴凉河、猪河、鸳鸯湖、兴国惠民湖、广济湖、盐泺、百狗泺、火神淀、马盂山、兔儿山、野鹊山、盐山、凿山、松山、平地松林、大斧山、列山、屈劣山、勒得山 唐所封大贺氏勒得王有墓存焉。 户三万六千五百,辖军、府、州、城二十五,统县十: 临潢县。太祖天赞初南攻燕、蓟,以所俘人户散居潢水之北,县临潢水,故以名。地宜种植。户三千五百。 长泰县。本渤海国长平县民,太祖伐大 ,先得是邑,迁其人於京西北,与汉民杂居。户四千。 定霸县。本扶馀府强师县民,太祖下扶馀,迁其人於京西,与汉人杂处,分地耕种。统和八年,以诸宫提辖司人户置。隶长宁宫。户二千。 保和县。本渤海国富利县民,太祖破龙州,尽徙富利县人散居京南。统和八年,以诸宫提辖司人户置。隶彰愍宫。户四千。 潞县。本幽州潞县民,天赞元年,太祖破蓟州,掠潞县民,布於京东,与渤海人杂处。隶崇德宫。户三千。 易俗县。本辽东渤海之民,太平九年,大延琳结构辽东夷叛,围守经年,乃降,尽迁於京北,置县居之。是年,又徙渤海叛人家属置焉。户一千。 迁辽县。本辽东诸县渤海人,大延琳叛,择其谋勇者置之左右。後以城降,戮之,徙其家属於京东北,故名。户一千。 渤海县。本东京人,因叛,徙置。 兴仁县。开泰二年置。 宣化县。本辽东神化县民,太祖破鸭渌府,尽徙其民居京之南。统和八年,以诸宫提辖司人户置。隶彰愍宫。户四千。 上京,太祖创业之地。负山抱海,天险足以为固。地沃宜耕植,水草便畜牧。金龊一箭,二百年之基,壮矣。天显元年,平渤海归,乃展郛郭,建宫室,名以天赞。起三大殿:曰开皇、安德、五鸾。中有历代帝王御容,每月朔望、节辰、忌日,在京文武百官并赴致祭。又於内城东南隅建天雄寺,奉安烈考宣简皇帝遗像。是岁太祖崩,应天皇后於义节寺断腕,置太祖陵。即寺建断腕楼,树碑焉。太宗援立晋,遣宰相冯道、刘等持节,具卤簿、法服至此,册上太宗及应天皇后尊号。太宗诏蕃部并依汉制,御开皇殿,辟承天门受礼,因改皇都为上京。 城高二丈,不设敌楼,幅员二十七里。门,东曰迎春,曰雁儿;南曰顺阳,曰南福;西曰金凤,曰西雁儿。其北谓之皇城,高三丈,有楼橹。门,东曰安东,南曰大顺,西曰乾德,北曰拱辰。中有大内。内南门曰承天,有楼阁;东门曰东华,西曰西华。此通内出入之所。正南街东,留守司衙,次盐铁司,次南门,龙寺街。南曰临潢府,其侧临潢县。县西南崇孝寺,承天皇后建。寺西长泰县,又西天长观。西南国子监,监北孔子庙,庙东节义寺。又西北安国寺,太宗所建。寺东齐天皇后故宅,宅东有元妃宅,即法天皇后所建也。其南贝圣尼寺,绫锦院、内省司、曲院,赡国、省司二仓,皆在大内西南,八作司与天雄寺对。南城谓之汉城,南当横街,各有楼对峙,下列井肆。东门之北潞县,又东南兴仁县。南门之东回鹘营,回鹘商贩留居上京,置营居之。西南同文驿,诸国信使居之。驿西南临潢驿,以待夏国使。驿西福先寺。寺西宣化县,西南定霸县,县西保和县。西门之北易俗县,县东迁辽县。 周广顺中,胡峤记曰:上京西楼,有邑屋市肆,交易无钱而用布。有绫锦诸工作、宦者、翰林、伎术、教坊、角、儒、僧尼、道士。中国人并、汾、幽、蓟为多。 宋大中祥符九年,薛映记曰:上京者,中京正北八十里至松山馆,七十里至崇信馆,九十里至广宁馆,五十里至姚家寨馆,五十里至咸宁馆,三十里度潢水石挢,旁有饶州,唐於契丹尝置饶乐州,今渤海人居之。五十里保和馆,度黑水河,七十里宣化馆,五十里长泰馆。馆西二十里有佛舍、民居,即祖州。又四十里至临潢府。自过崇信馆乃契丹旧境,其南奚地也。入西门,门曰金德,内有临潢馆。子城东门曰顺阳。北行至景福门,又至承天门,内有昭德、宣政二殿与峴庐,皆东向。临潢西北二百馀里号凉淀,在馒头山南,避暑之处。多丰草,掘地丈馀即有坚冰。 祖州,天成军,上,节度。本辽右八部世没里地。太祖秋猎多於此,始置西楼。後因建城,号祖州。以高祖昭烈皇帝、曾祖庄敬皇帝、祖考简献皇帝、皇考宣简皇帝所生之地,故名。城高二丈,无敌棚,幅员九里。门,东曰望京,南曰大夏,西曰液山,北曰兴国。西北隅有内城。殿曰两明,奉安祖考御容;曰二仪,以白金铸太祖像;曰黑龙,曰清秘,各有太祖微时兵仗器物及服御皮毳之类,存之以示後嗣,使勿忘本。内南门曰兴圣,凡三门,上有楼阁,东西有角楼。东为州廨及诸官廨舍,绫锦院,班院祗候蕃、汉、渤海三百人,供给内府取索。东南横街,四隅有楼对峙,下连市肆。东长霸县,西咸宁县。有祖山,山有太祖天皇帝庙,御靴尚存。又有龙门、黎谷、液山、液泉、白马、独石、天梯之山。水则南沙河、西液泉。太祖陵凿山为殿,曰明殿。殿南岭有膳堂,以备时祭。门曰黑龙。东偏有圣踪殿,立碑述太祖游猎之事。殿东有楼,立碑以纪太祖创业之功。皆在州西五里。天显中太宗建,隶弘义宫。统县二、城一: 长霸县。本龙州长平县民,迁于此。户二千。 咸宁县。本长宁县。破辽阳,迁其民置。户一千。 越王城。太祖伯父于越王述鲁西伐项、吐浑,俘其民放牧於此,因建城。在州东南二十里。户一千。 怀州,奉陵军,上,节度。本唐归诚州。太宗行帐放牧於此。天赞中,从太祖破扶馀城,下龙泉府,俘其人,筑寨居之。会同中,掠燕、蓟所俘亦置此。太宗崩,葬西山,曰怀陵。大同元年,世宗置州以奉焉。是年,有骑十馀,猎于祖州西五十里大山中,见太宗乘白马,独追白孤,射之,一发而毙;忽不见,但获狐与矢。是日,太宗崩于栾城。後於其地建庙,又於州之凤凰门绘太宗驰骑贯狐之像。穆宗被害,葬怀陵侧,建凤凰殿以奉焉。有清凉殿,为行幸避暑之所。皆在州西二十里。隶永兴宫。统县二: 扶馀县。本龙泉府。太祖迁渤海扶馀县降户於此,世宗置县。户一千五百。 显理县。本显理府人,太祖伐渤海,俘其王大,迁民於此,世宗置县。户一千。 庆州,玄宁军,上,节度。本太保山黑河之地,岩谷险峻。穆宗建城,号黑河州,每岁来幸,射虎障鹰,军国之事多委大臣,後遇弑於此。以地苦寒,统和八年,州废。圣宗秋畋,爱其奇秀,建号庆州。辽国五代祖勃突,貌异常,有武略,力敌百人,众推为王。生于勃突山,因以名;没,葬山下。在州二百里。庆云山,本黑岭也。圣宗驻跸,爱羡曰:「吾万岁後,当葬此。」兴宗遵遗命,建永庆陵。有望仙殿、御容殿。置蕃、汉守陵三千户,并隶大内都总管司。在州西二十里。有黑山、赤山、太保山、老翁岭、馒头山、兴国湖、辖失泺、黑河。景福元年复置,更隶兴圣宫。统县三: 玄德县。本黑山黑河之地。景福元年,括落帐人户,从便居之。户六千。 孝安县。 富义县。本义州,太宗迁渤海义州民於此。重熙元年降为义丰县,後更名。隶弘义宫。 泰州,德昌军,节度。本契丹二十部族放牧之地。因黑鼠族累犯通化州,民不能御,遂移东南六百里来,建城居之,以近本族。黑鼠穴居,肤黑,吻锐,类鼠,故以名。州隶延庆宫,兵事属东北统军司。统县二: 乐康县。倚郭。 兴国县。本山前之民,因罪配递至此,兴宗置县。户七百。 长春州,韶阳军,下,节度。本鸭子河春猎之地。兴宗重熙八年置。隶延庆宫,兵事隶东北统军司。统县一: 长春县。本混同江地。燕、蓟犯罪者流配於此。户二千。 乌州,静安军,刺史。本乌丸之地,东胡之种也。辽北大王拨剌占为牧,建城,後官收。隶兴圣宫。有辽河、夜河、乌丸川、乌丸山。统县一: 爱民县。拨剌王从军南征,俘汉民置于此。户一千。 永州,永昌军,观察。承天皇太后所建。太祖於此置南楼。乾亨三年,置州于皇子韩八墓侧。东潢河,南土河,二水合流,故号永州。冬月牙帐多驻此,谓之冬捺钵。有木叶山,上建契丹始祖庙,奇首可汗在南庙,可敦在北庙,绘塑二圣并八子神像。相传有神人乘白马,自马盂山浮土河而东,有天女驾青牛车由平地松林泛潢河而下。至木叶山,二水合流,相遇为配偶,生八子。其後族属渐盛,分为八部。每行军及春秋时祭,必用白马青牛,示不忘本云。兴王寺,有白衣观音像。太宗援石晋主中国,自潞州回,入幽州,幸大悲阁,指此像曰:「我梦神人令送石郎为中国帝,即此也。」因移木叶山,建庙,春秋告赛,尊为家神。兴军必告之,乃合符传箭於诸部。又有高淀山、柳林淀,亦曰白马淀。隶彰愍宫。统县三: 长宁县。本显德府县名。太祖平渤海,迁其民於此。户四千五百。 义丰县。本铁利府义州。辽兵破之,迁其民於南楼之西北,仍名义州。重熙元年,废州,改今县。在州西北一百里。又尝改富义县,属泰州。始末不可具考,今两存之。户一千五百。 慈仁县。太宗以皇子只撒古亡,置慈州坟西。重熙元年,州废,改今县。户四百。 仪坤州,启圣军,节度。本契丹右大部地。应天皇后建州。回鹘糯思居之,至四世孙容我梅里,生应天皇后述律氏,适太祖。太祖开拓四方,平渤海,后有力焉。俘掠有伎艺者多归帐下,谓之属珊。以所生之地置州。州建启圣院,中为仪宁殿,太祖天皇帝、应天地皇后银像在焉。隶长宁宫。统县一: 广义县。本回鹘部牧地。应天皇后以四征所俘居之,因建州县。统和八年,以诸宫提辖司户置来远县,十三年并入。户二千五百。 龙化州,兴国军,下,节度。本汉北安平县地。契丹始祖奇首可汗居此,称龙庭。太祖於此建东楼。唐天复二年,太祖为迭烈部夷离,破代北,迁其民,建城居之。明年,伐女直,俘数百户实焉。天元年,增修东城,制度颇壮丽。十三年,太祖於城东金铃冈受尊号曰大圣大明天皇帝,建元神册。天显元年,崩于东楼。太宗升节度。隶彰愍宫,兵事属北路女直兵马司。刺史州一,未详。统县一: 龙化县。太祖东伐女直,南掠燕、蓟,所俘建城置邑。户一千。 降圣州,开国军,下,刺史。本大部落东楼之地。太祖春月行帐多驻此。应天皇后梦神人金冠素服,执兵仗,貌甚丰美,异兽十二随之。中有黑兔跃入后怀,因而有娠,遂生太宗。时黑云覆帐,火光照室,有声如雷,诸部异之。穆宗建州。四面各三十里,禁樵采放牧。先属延昌宫,後隶彰愍宫。统县一: 永安县。本龙原府庆州县名。太祖平渤海,破怀州之永安,迁其人置寨於此,建县。户八百。 饶州,匡义军,中,节度。本唐饶乐府地。贞观中置松漠府。太祖完葺故垒。有潢河、长水泺、没打河、青山、大福山、松山。隶延庆宫。统县三: 长乐县。本辽城县名。太祖伐渤海,迁其民,建县居之。户四千,内一千户纳铁。 临河县。本丰永县人,太宗分兵伐渤海,迁於潢水之曲。户一千。 安民县。太宗以渤海诸邑所俘杂置。户一千。 头下军州头下军州,皆诸王、外戚、大臣及诸部从征俘掠,或置生口,各团集建州县以居之。横帐诸王、国舅、公主许创立州城,自馀不得建城郭。朝廷赐州县额。其节度使朝廷命之。刺史以下皆以本主部曲充焉。官位九品之下及井邑商贾之家,征税各归头下;唯酒税课纳上京盐铁司。 徽州,宣德军,节度。景宗女秦晋大长公主所建。媵臣万户,在宜州之北二百里,因建州城。北至上京七百里。节度使以下,皆公主府署。户一万。 成州,长庆军,节度。圣宗女晋国长公主以上赐媵臣户置。在宜州北一百六十里,因建州城。北至上京七百四十里。户四千。 懿州,广顺军,节度。圣宗女燕国长公主以上赐媵臣户置。在显州东北二百里,因建州城。西北至上京八百里。户四千。 渭州,高阳军,节度。驸马都尉萧昌裔建。尚秦国王隆庆女韩国长公主,以所赐媵臣建州城。显州东北二百五十里。辽制,皇子嫡生者,其女与帝女同。户一千。 壕州。国舅宰相南征,俘掠汉民,居辽东西安平县故地。在显州东北二百二十里,西北至上京七百二十里。户六千。 原州。本辽东北安平县地。显州东北三百里。国舅金德俘掠汉民建城。西北至上京八百里。户五百。 福州。国舅萧宁建。南征俘掠汉民,居北安平县故地。在原州北二十里,西北至上京七百八十里。户三百。 横州。国舅萧克忠建。部下牧人居汉故辽阳县地,因置州城。在辽州西北九十里,西北至上京七百二十里。有横山。户二百。 凤州。稿离国故地,渤海之安宁郡境,南王府五帐分地。在韩州北二百里,西北至上京九百里。户四千。 遂州。本高州地,南王府五帐放牧於此。在檀州西二百里,西北至上京一千里。户五百。 丰州。本辽泽大部落,遥辇氏僧隐牧地。北至上京三百五十里。户五百。 顺州。本辽队县地。横帐南王府俘掠燕、蓟、顺州之民,建城居之。在显州东北一百二十里,西北至上京九百里。户一千。 闾州。罗古王牧地,近医巫闾山。在辽州西一百三十里,西北至上京九百五十里。户一千。 松山州。本辽泽大部落,横帐普古王牧地。有松山。北至上京一百七十里。户五百。 豫州。横帐陈王牧地。南至上京三百里。户五百。 宁州。本大贺氏勒得山,横帐管宁王放牧地。在豫州东八十里,西南至上京三百五十里。户三百。 边防城辽国西北界防边城,因屯戍而立,务据形胜,不资丁赋。具列如左: 静州,观察。本泰州之金山。天庆六年升。 镇州,建安军,节度。本古可敦城。统和二十二年皇太妃奏置。选诸部族二万馀骑充屯军,专捍御室韦、羽厥等国,凡有征讨,不得抽移。渤海、女直、汉人配流之家七百馀户,分居镇、防、维三州。东南至上京三千馀里。 维州,刺史。 防州,刺史。 河董城。本回鹘可敦城,语讹为河董城。久废,辽人完之以防边患。高州界女直常为盗,劫掠行旅,迁其族於此。东南至上京一千七百里。 静边城。本契丹二十部族水草地。北邻羽厥,每入为盗,建城,置兵千馀骑防之。东南至上京一千五百里。 皮被河城。地控北边,置兵五百於此防托。皮被河出回纥北,东南经羽厥,入胪河,沿河董城北,东流合沱漉河,入于海。南至上京一千五百里。 招州,绥远军,刺史。开泰三年以女直户置。隶西北路招讨司。 塔懒主城。大康九年置。在胪河。 ※校勘记一:十六州按纪会同元年十一月,十六州内有瀛、莫,无营、平。考异谓辽得瀛、莫後未久旋失,後人因以营、平计入十六州,盖相沿之误。 二:天梯蒙国别鲁等三山蒙国二字原脱,据卷一一六国语解补。 三:御河按大典七七○二作枯河。 四:他鲁河按游幸表作挞鲁河。 五:鸳鸯湖按纪、传及游幸表并作鸳鸯泺。 六:火神淀火,原误「大」。据通考三四六及国志四、五、六、一三各卷改。 七:兔儿山按营卫志中作吐儿山。 八:凿山按大典七七○作鉴山。 九:辖军府州城二十五按「二十五」与下文所列军、府、州、城实数不合。 一○:五鸾鸾,原作「銮」。按本纪中凡五见,并作鸾,据改。 一一:致祭按大典七七○二作致敬。 一二:南曰顺阳曰南福按顺阳大典作顺归。「曰南福」三字,原舛在「曰西雁儿」下,大典引同,据上下文改。 一三:贝圣尼寺贝,南、北及乾隆殿本并作「具」,大典七七○二亦作「具」。道光殿本改作「有」。 一四:中京正北八十里至松山馆按富弼行程录,由中京至临都馆、官窑馆,再至松山馆,为一百九十里。 一五:唐於契丹尝置饶乐州州字原脱,据国志二四补。 一六:凉淀按纪天显四年六月、八月以下及游幸表并作凉陉。 一七:祖州天成军至右八部世没里地天成军,大典同。太祖纪、太宗纪、圣宗纪并作天城军。「右八部」,疑当作右大部。营卫志中阻午可汗二十部中有右大部,下文仪坤州亦有右大部之名。 一八:于越王述鲁述鲁,皇子表作述澜,释鲁字。 一九:天赞中从太祖破扶馀城按纪,破扶馀城在天显元年正月。 二○:庆州玄宁军按纪大康十年十二月,改庆州大安军曰兴平。玄宁应是大安以前或兴平以後军号。 二一:在州二百里州下疑脱方位字。 二二:辽北大王拨剌占为牧按牧下应有「地」或「场」字,文意始完。 二三:太宗援石晋主中国宗,原误「祖」。援石晋为太宗时事,据改。 二四:柳林淀亦曰白马淀白字原脱。据纪重熙七年十月及营卫志中补。 二五:又尝改富义县属泰州按上文富义县属庆州。 二六:丰永县按下文辽阳府仙乡县条作永丰县。 二七:头下军州原无此目。按「头下军州」皆因诸王、外戚、大臣私城所建,与以上州军不尽同。国志别出「投下州」一项。今仿下文「边防城」例,增此一目。 二八:秦国王隆庆按皇子表、国志十四并作秦晋国王。 二九:凤州户四千兵卫志下,凤州丁一千。按一户二丁通例,户、丁数疑误。 三○:皇太妃奏置「皇」应作王。叁卷十三。 三一:置兵五百於此防托「托」,疑应作戍。 三二:塔懒主城按塔懒即挞览,「主」应作王。 分类:正史书名:辽史作者:脱脱 |
- Details
- Category: 正史
《辽史》第三十九卷 志第九地理志三中京道中京大定府,虞为营州,夏属冀州,周在幽州之分。秦郡天下,是为辽西。汉为新安平县。汉末步奚居之,幅员千里,多大山深谷,阻险足以自固。魏武北征,纵兵大战,降者二十馀万,去之松漠。其後拓拨氏乘辽建牙於此,当饶乐河水之南,温渝河水之北。唐太宗伐高丽,驻跸於此。部帅苏支从征有功。奚长可度率众内附,为置饶乐都督府。咸通以後,契丹始大,奚族不敢复抗。太祖建国,举族臣属。圣宗尝过七金山土河之滨,南望云气,有郛郭楼阙之状,因议建都。择良工於燕、蓟,董役二岁,郛郭、宫掖、楼阁、府库、市肆、廊庑,拟神都之制。统和二十四年,五帐院进故奚王牙帐地。二十五年,城之,实以汉户,号曰中京,府曰大定。 皇城中有祖庙,景宗、承天皇后御容殿。城池湫湿,多凿井泄之,人以为便。大同驿以待宋使,朝天馆待新罗使,来宾馆待夏使。有七金山、马盂山、双山、松山、土河。 统州十、县九: 大定县。白故地。以诸国俘户居之。 长兴县。本汉宾从县。以诸部人居之。 富庶县。本汉新安平地。开泰二年析京民置。 劝农县。本汉宾从县地。开泰二年析京民置。 文定县。开泰二年析京民置。 升平县。开泰二年析京民置。 归化县。本汉柳城县地。 神水县。本汉徒河县地。开泰二年置。 金源县。本唐青山县境。开泰二年析京民置。 恩州,怀德军,下,刺史。本汉新安平县地。太宗建州。开泰中,以渤海户实之。初隶永兴宫,後属中京。统县一: 恩化县。开泰中渤海人户置。 惠州,惠和军,中,刺史。本唐归义州地。太祖俘汉民数百户兔山下,创城居之,置州。属中京。统县一: 惠和县。圣宗迁上京惠州民,括诸宫院落帐户置。 高州,观察。唐信州之地。万岁通天元年,以契丹室活部置。开泰中,圣宗伐高丽,以俘户置高州。有平顶山、滦河。属中京。统县一: 三韩县。辰韩为扶馀,弁韩为新罗,马韩为高丽。开泰中,圣宗伐高丽,俘三国之遗人置县。户五千。 武安州,观察。唐沃州地。太祖俘汉民居木叶山下,因建城以迁之,号杏埚新城。复以辽西户益之,更曰新州。统和八年改今名。初刺史,後升。有黄柏岭、袅罗水、个没里水。属中京。统县一: 沃野县。 利州,中,观察。本中京阜俗县。统和二十六年置刺史州,开泰元年升。属中京。统县一: 阜俗县。唐末,契丹渐炽,役使奚人,迁居琵琶川。统和四年置县。初隶彰愍宫,更隶中京。後置州,仍属中京。 榆州,高平军,下,刺史。本汉临渝县地,後隶右北平骊城县。唐载初二年,析慎州置黎州,处 部落,後为奚人所据。太宗南征,横帐解里以所俘镇州民置州。开泰中没入。属中京。统县二: 和众县。本新黎县地。 永和县。本汉昌城县地。统和二十二年置。 泽州,广济军,下,刺史。本汉土垠县地。太祖俘蔚州民,立寨居之,采炼陷河银冶。隶中京留守司。开泰中置泽州。有松亭关、神山、九宫岭、石子岭、滦河、撒河。属中京。统县二: 神山县。神山在西南。 滦河县。本汉徐无县地。属永兴宫。 北安州,兴化军,上,刺史。本汉女祁县地,属上谷郡。晋为冯跋所据。唐为奚王府西省地。圣宗以汉户置北安州。属中京。统县一: 兴化县。本汉且居县地。 潭州,广润军,下,刺史。本中京之龙山县,开泰中置州,仍属中京。统县一: 龙山县。本汉交黎县地。开泰二年以习家寨置。 松山州,胜安军,下,刺史。开泰中置。统和八年省,复置。属中京。统县一: 松山县。本汉文成县地。边松漠,商贾会冲。开泰二年置县。有松山川。 宋王曾上契丹事曰:出燕京北门,至望京馆。五十里至顺州。七十里至檀州,渐入山。五十里至金沟馆。将至馆,川原平旷,谓之金沟淀。自此入山,诘曲登陟,无复里堠,但以马行记日,约其里数。九十里至古北口,两傍峻崖,仅容车轨。又度德胜岭,盘道数层,俗名思乡岭,八十里至新馆。过雕窠岭、偏枪岭,四十里至卧如来馆。过乌滦河,东有滦州,又过摸斗岭,一名渡云岭,芹菜岭,七十里至柳河馆。松亭岭甚险峻,七十里至打造部落馆。东南行五十里至牛山馆。八十里至鹿儿峡馆。过虾蟆岭,九十里至铁浆馆。过石子岭,自此渐出山,七十里至富谷馆。八十里至通天馆。二十里至中京大定府。城垣卑小,方圆才四里许。门但重屋,无筑之制。南门曰朱夏,门内通步廊,多坊门。又有市楼四:曰天方、大衢、通、望阙。次至大同馆。其门正北曰阳德、阊阖。城内西南隅冈上有寺。城南有园圃,宴射之所。自过古北口,居人草庵板屋,耕种,但无桑柘;所种皆从垄上,虞吹沙所壅。山中长松郁然,深谷中时见畜牧牛马橐驼,多青羊黄豕。 成州,兴府军,节度。晋国长公主以媵户置,军曰长庆,隶上京。复改军名。统县一: 同昌县。 兴中府。本霸州彰武军,节度。古孤竹国。汉柳城县地。慕容以柳城之北,龙山之南,福德之地,乃筑龙城,构宫庙,改柳城为龙城县,遂迁都,号曰和龙宫。慕容垂复居焉,後为冯跋所灭。元魏取为辽西郡。隋平高保宁,置营州。炀帝废州置柳城郡。唐武德初,改营州总管府,寻为都督府。万岁通天中,陷李万荣。神龙初,移府幽州。开元四年复治柳城。八年西徙渔阳。十年还柳城。後为奚所据。太祖平奚及俘燕民,将建城,命韩知方择其处。乃完葺柳城,号霸州彰武军,节度。统和中,制置建、霸、宜、锦、白川等五州。寻落制置,隶积庆宫。後属兴圣宫。重熙十年升兴中府。有大华山、小华山、香高山、麝香崖 天授皇帝刻石在焉、驻龙峪、神射泉、小灵河。统州二、县四: 兴中县。本汉柳城县地。太祖掠汉民居此,建霸城县。重熙中置府,更名。 营丘县。析霸城置。 象雷县。开泰二年以麦务川置。初隶中京,後属。 闾山县。本汉且虑县。开泰二年以罗家军置。隶中京,後属。 安德州,化平军,下,刺史。以霸州安德县置,来属。统县一: 安德县。统和八年析霸城东南龙山徒河境户置。初隶乾州,更属霸州,置州来属。 黔州,阜昌军,下,刺史。本汉辽西郡地。太祖平渤海,以所俘户居之,隶黑水河提辖司。安帝置州,析宜、霸二州汉户益之。初隶永兴宫,更隶中京,後置府,来属。统县一: 盛吉县。太祖平渤海,俘兴州盛吉县民来居,因置县。 宜州,崇义军,上,节度。本辽西累县地。东丹王每秋畋于此。兴宗以定州俘户建州。有坟山,松柏连亘百馀里,禁樵采;凌河,累石为堤。隶积庆宫。统县二: 弘政县。世宗以定州俘户置。民工织,多技巧。 闻义县。世宗置。初隶海北州,後来属。 锦州,临海军,中,节度。本汉辽东无虑县。慕容置西乐县。太祖以汉俘建州。有大胡僧山、小胡僧山、大查牙山、小查牙山、淘河岛。隶弘义宫。统州一、县二: 永乐县。 安昌县。 岩州,保肃军,下,刺史。本汉海阳县地。太祖平渤海,迁汉户杂居兴州境,圣宗於此建城焉。隶弘义宫,来属。统县一: 兴城县。 川州,长宁军,中,节度。本唐青山州地。太祖弟明王安端置。会同三年,诏为白川州。安端子察割以大逆诛,没入,省曰川州。初隶崇德宫,统和中属文忠王府。统县三: 弘理县。统和八年以诸宫提辖司户置。 咸康县。 宜民县。统和中置。 建州,保静军,上,节度。唐武德中,置昌乐县。太祖完葺故垒,置州。汉乾元年,故石晋太后诣世宗,求於汉城侧耕垦自赡。许於建州南四十里给地五十顷,营构房室,创立宗庙。州在灵河之南,屡遭水害,圣宗迁於河北唐崇州故城。初名武宁军,隶永兴宫,後属敦睦宫。统县二: 永霸县。 永康县。本唐昌黎县地。 来州,归德军,下,节度。圣宗以女直五部岁饥来归,置州居之。初刺史,後升。隶永兴宫。有三州山、六州山、五脂山。统州二、县一: 来宾县。本唐来远县地。 隰州,平海军,下,刺史。慕容置集宁县。圣宗括帐户迁信州,大雪不能进,建城於此,置焉。隶兴圣宫,来属。统县一: 海滨县。本汉县。濒海,地多硷卤,置盐场於此。 迁州,兴善军,下,刺史。本汉阳乐县地。圣宗平大延琳,迁归州民置,来属。有箭山。统县一: 迁民县。 润州,海阳军,下,刺史。圣宗平大延琳,迁宁州之民居此,置州。统县一: 海阳县。本汉阳乐县地,迁润州,本东京城内渤海民户,因叛移於此。 ※校勘记一:其後拓拨氏乘辽建牙於此「乘辽」二字不解,疑有讹脱。按辑本元一统志大宁路:「奚匿松漠间。元魏时,其部族始於此建牙帐。」 二:统和二十四年五帐院进故奚王牙帐地按纪在统和二十年十二月。 三:长兴县长兴,原误「长安」。据金史地理志、辑本元一统志二及陈襄使辽语录改。 四:平顶山滦河平,原误「半」。按辑本元一统志:「平顶山在高州北五里。」据改。滦,原误「乐」,按下文泽州及王曾行程录并作滦河,据改。 五:袅罗水个没里水按国志卷首初兴本末作袅罗个没里。「袅罗个」,黄也;「没里」,水也。即潢河,并非两水。 六:统和二十六年置刺史州开泰元年升据辽文汇续编王悦墓志,统和二十三年已有利州。北蕃地理云,利州,承天太后所建。又按纪,统和二十九年六月升。 七:慎州原误「镇州」,据新唐书地理志改。 八:兴化县原误「利民县」,据辽文汇五宋匡世墓志及考异改。利民为金承安五年以利民寨升置,辽无利民县。 九:松山州及松山县松山州,山原误「江」,据百官志四及金史地理志改。松山县,山原亦误「江」,据纪开泰二年二月及金史地理志改。 一○:以马行记日按王曾行程录作「以马行记日影而约其里数」。 一一:四十里至卧如来馆至字原脱,据行程录补。 一二:过乌滦河滦,原误「泺」。据行程录改。 一三:摸斗岭一名渡云岭摸,原误「黑」,行程录作墨。按陈襄使辽语录、沈括使辽图抄、苏颂使北诗并作摸,据改。一名二字原脱,渡原作「度」,并据行程录补正。 一四:至打造部落馆至、馆二字原脱,据行程录补。 一五:城内西南隅城内,原误「城西内」。据行程录改。 一六:古北口古字原脱,据行程录补。 一七:青羊黄豕羊,原误「盐」。据行程录改。 一八:复改军名按上京道作成州长庆军。纪太平元年三月,「驸马都尉萧绍业建私城,赐名睦州,军曰长庆」。是此州原为头下州,名睦州,军曰长庆;後隶上京道即成州长庆军;改隶中京道以後为成州兴府军。「复改军名」之上,应有「後来属」三字。 一九:命韩知方择其处按卷七四韩知古传,神册初知古曾授彰武节度使,与此事迹合。疑「方」是古字之讹。 二○:兴宗以定州俘户建州按纪,统和八年三月置宜州。辽文汇四李内贞墓志有宜州观察,刘继文墓志亦有宜州。卷七五王郁传称太祖时已有宜州。所属弘政县,为「世宗以定州俘户置」。盖因头下州而建置者。 二一:隶弘义宫来属按应是「初隶弘义宫,後来属」。 二二:唐崇州故城唐,原误「康」。据新唐书地理志改。 二三:初名武宁军名,原误「属」。金史地理志:「建州,辽初名军曰武宁。」据改。 二四:五脂山脂,疑应作指。 二五:统州二按下文实统三州。 二六:润州海阳县原与隰州海滨县互舛。金史地理志:「海阳县,辽润州海阳军故县也。」「海滨县,辽隰州平海军故县也。」按海阳县与军名同,海滨县濒海。辑本元一统志二:「辽隰州治海滨县。」据改。 分类:正史书名:辽史作者:脱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