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入静方法
既然入静是练好气功的关键。与疗效又有密切关系,怎样才能更好、更快的进入入静状态呢?下面我们就介绍几种有效的方法:
(一)意守丹田法
意是意念,守是守住。丹田有内外之分,练功家指的是内丹,就是产生元气的部位。太极内功的丹田部位有:前丹田(关元)、后丹田(命门)、下丹田(会阴)、中丹田(膻中)、上丹田(百会)。另外其它功法也有不同的丹田部位如:气海、印堂、神阙、涌泉等等,都可以意守。意守丹田就是把意念活动寄托在身体丹田部位上,以利排除杂念,顺利入静。意守部位也要注意按病症选择。
(二)舌动法
就是在练功中,随呼吸配合舌尖起落。如吸气时舌尖抬起低住上腭,呼气时舌尖落下,也可在呼吸之间舌尖抵上腭。还有一种是舌尖抵住上腭不动,下功后放下,也称“搭鹊桥”。在练功中舌动与舌抵上腭可以排除杂念,帮助入静。
(三)默念字句法
练功时选择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字句,进行默念。如“自己静坐内气生”、“自己静坐身体好”等等。字数不宜过多,一般以不超过12个字为好。初练者从3个字开始,逐渐增加字数。默念是练功初期排杂念的常用方法。
(四)数息法
就是在练功中默数自己的呼吸次数,从一数到百或数到千,亦可周而复始,便可以很快入静。
(五)听息法
就是在练功中听自己的呼吸,使精神集中,协助入静。
(六)意守外景法
因某些原因不能意守丹田时,可以守体外景物,如意守大海、松树、鲜花等。把意念寄托在体外某一景物上,也可以达到入静状态。
(七)意守脏器法
由于某脏有病,在练功中可以直接意守某个脏器,如意守肝脏、意守肾脏、意守心脏等。这种方法不仅有利入静而且可以使气至病所提高疗效。
(八)诱导法
练功时双手放于小腹上,诱导气入丹田(形成腹式呼吸)或用压解溪法等,进行自我诱导。若由他人从旁点穴导引、语言暗示等,则叫他人诱导,也是入静的常用方法。
(九)放松法
又分部位放松、分线放松及脏器放松几种。此法多用于练功初期,精神紧张或某些病症如高血压,局部疼痛等。放松法是通过意念来完成的,吸气时不予以注意,呼气时配合默念一个“松”字,周而复始,即可入静。
(十)声音诱导法
在练功中可以轻声(自己能听到)诵读字句,也可以听钟摆之声,这也是帮助入静的很好方法。
(十一)咽津法
练功开始先搅海(舌体在口腔中搅动),生津液后,分3次用意念送入丹田。也可用意念吞日、月、星、光等,都可帮助入静。
(十二)吐纳入静法
练功开始可先大呼大吸3~5口气即可帮助达到入静。
以上是常用的入静方法,可任选一种或几种同时进行,但一般不宜超过3种,否则会人为的增加杂念反而不利于入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