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入门 >>
初学气功入门知识汇编
我们知道,长期的精神不愉快或紧张会使人出现各种机体病变。这种以精神因素为诱因引起的躯体病变,被心身医学命名为心身疾病。例如,精神紧张对有的人可引起消化系统病变。初期可仅表现为胃肠道功能紊乱,出现食欲不振、腹胀、吞酸等症状。如果精神紧张长期得不到缓解,病变则可能由功能紊乱发展到胃肠粘膜糜烂,转为器质性病变,成为消化系统溃疡。这是一种心理—生理—形态反应环节向着病变方向发展的结果。相反,保持精神愉快,会使机体各系统功能保持协调而有序化的状态,使机体免疫抗病能力增强,从而起到健身防病和治疗躯体病变的作用。这是机体心理—生理—形态反应环节向着有利于身体健康发展的过程。气功锻炼可使这种机制加强。
我们知道,练气功要取得好的效果,要求练功人必须达到入静状态。所谓入静状态,是练功人发挥意识能动性,放松心身,排除杂念,使意识逐渐由清醒进入到一种似睡非睡、似醒非醒状态的过程。放松心身与排除杂念主要靠自我暗示的方法。例如,本来是大白天,站在黄土地上练功,你可想象是在月光如洗的宁静夜晚,站在河边小树林的绿草丛中,想象自己的身体象青松一样挺拔屹立……将自己带入到一种自我创造的令人心旷神怡的意境中去。经过长期这样的训练,逐渐形成条件反射,再练功时,你就会很快使意识进入到入静状态。这种似睡非睡,似醒非醒的入静状态的心理生理学机制,乃是一种自我暗示与自我催眠。入静较深时,练功人仅知道自己是在练气功,大脑除自知练功这一区域保持清醒兴奋外,其它部分则进入主动的类似睡眠样的高效率的休息抑制状态,气功术语叫做“一念代万念”。临床及实验结果表明,当人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从主观上练功人会感到心情非常舒畅,全身非常舒适,心胸非常开阔,整个心身都处于一种有效的放松和美好的感受中。从客观上可以检测到这种精神状态会直接影响神经内分泌的功能活动,进而影响全身各系统的功能活动向着协调有序化的方向发展,起到健身与治病的作用。这种心理—生理—形态过程,以及配合呼吸与运动的锻炼,是气功产生效应的重要机制。也是传统气功的真髓所在。所以我们说气功是人类向自身内部寻找健身方法的一门科学,是一门带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自我心身锻炼的方法与科学。
练气功有哪些益处?
“有病治病,无病强身”,这是前人对气功作用的总结概括。近年来随着气功的广泛传播,数百万人的练功实践进一步证实前人对气功防病与治病作用的总结概括。下面介绍一下练气功对健康者的益处。
1、预防保健:《黄帝内经》讲:“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表明练气功具有预防疾病、保健强身的作用。现代研究证明,练气功具有明显的消除心身疲劳,恢复体力和精力,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机体免疫力,预防疾病等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日常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心理紧张程度也随之越来越高。长期的心理紧张会降低机体的免疫力,引起机体生理功能失调,导致功能性甚至器质性病变。因此,善于在紧张的节奏中学会适时地松弛,对健身和防病都是非常必要的。气功锻炼恰好能有效地起到这个作用。实践证明,长期练功的人不容易疲劳,平时总感到精力充沛,很少患感冒等病。
2、陶冶性情:中国传统气功强调练功要修心养性,即优化人的情绪、意志与性格等。这既是练功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也是通过气功锻炼能逐渐得到的直接效益。实践告诉我们,人们在气功入静状态下,会体验到非常愉快和舒适,不仅有身体的舒适感,而且心情也非常舒畅,整个心身都沉浸在一种超脱的意境中。长期坚持气功锻炼,就能起到陶冶情操、开阔心胸、培养意志、塑造健全的人格、增强心理适应能力的作用。练功还可使人感到做事得心应手,效率增加,而且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3、开发智能:气功实践可以开发人的智能,这一点在古代气功典籍中有很多明确的论述。随着气功研究的深入,逐步证实了气功的这一作用。通过气功锻炼,能使大脑的疲劳较快地消除,使精力旺盛,注意力集中,感知觉敏锐,记忆力增强,思维能力提高,从而能提高智能水平。有关专家认为,气功有可能成为提高人类智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
4、延年益寿:中医认为人到老年,阴精虚衰,真元渐亏,身体各种机能都逐步减退。也有一些人因种种原因未老先衰。实践证明气功能够调动和发挥机体内在潜力,推迟或延缓衰老,防治老年智能减退,增进老年人身心健康,达到延年益寿的功效。
此外,气功还可以广泛应用于书法、绘画、歌舞、竞技、体育、演奏乐器、杂技训练等多种领域,可以帮助从事这些活动的人增强心理稳定性,消除紧张心理,调动生理潜力,提高其所从事活动的效率。
练气功的禁忌
1.忌气恼、烦躁
许多病都是由生气、恼怒、烦躁引起,因为情志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久之会产生病理状态。练功者如不忌气恼、烦躁,有可能多年练功而毁于一旦。
2.减少房事
人身三宝是精、气、神,练功使精、气、神旺盛,才能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练功人如果不节欲、房事多,必然耗精,引起肾阴不足和肾精亏损。如此下去非但练不好气功,恐怕会患多种疾病。有些人练功效果不明显或长功慢多与此有关。练功应以减少房事为宜。
3.忌贪念
练功须忌贪财、贪名、贪利、贪酒、贪色……有贪念则心不会静下来,因此练不好功。有贪念就会有贪的行为,就可能招来许多麻烦,引起许多矛盾。贪为邪念,练功应当心正、心净。贪为万恶之首,有贪念心就不正,就会犯错误,犯错误就会受惩罚。因此练功人忌贪十分重要。
4.忌任性
练功提倡顺其自然,任何事物都是按客观规律发展的,超越客观规律以主观想象行事则谓任性。例如:通大小周天应是水到渠成,功到自然通。如果功夫不到,强行以主观意念通就不自然了,就可能将气血积聚在某一处,或产生头痛、头晕、或某处疼痛、胀满。另外,日常处事也忌任性,任性容易钻牛角尖,容易气恼引起气乱,影响练功效果。
5.忌“假”
练功要练“真气”,忌假的意念和行为。因此练功要先练做真人;说真话、办真事,诚实做人,才能练出真气。练功中一些做作的言语行动也是要不得的。
6.忌骄傲自满,忌自吹自擂
俗话说: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真有本事的人往往谦虚谨慎,没有多大本领的人反而容易骄傲自满,自吹自擂,夸大自己的功能,给病人治病大包大揽,打保票等。这都是练功者应禁忌的。须知医学上的发展是没有止境的。世界上的事是千差万别、千变万化的。因此任何时候说话、办事都应留有余地,切忌江湖气干扰了自身的修炼,引起不良后果。
练气功出偏的原因和种类
1.违反练功规定
有些功法不能几种同练,因为信息高的功法之间信息不同会产生较大的反应。有些练功者认为所练功法越多越好,因而不分青红皂白,将几种功同练,也有的早上练一种,晚上练另一种;或半不同功法中的特点硬拼凑在一起练。那样练即使把原来各种功法中的精华凑在一起成为一种,也是大杂烩,也不一定能有练一种功法的作用大,弄不好还会出偏。因为这里有一个“气合”与“气不合”的问题,气不合时不仅会互相抵消,有时还会产生不良反应,更有甚者就会出偏。例如:薄××,男,49岁,本没有病,因多种功混练引起偏头痛和失眠。
2.练功时意念太执着,不自然
练气功的目的不外乎健康、长寿和开发智力、出功能四种。要达到这四种中的任何一种目的都要首先练得自身体内的经络畅通、气机升降平衡、气血运行正常等等,从而达到体内“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所以人练功最好的状态是要达到婴儿在母体内那种先天的、自然的、没有七情、六淫干扰的平衡状态。如果练功的意念太重、太死,破坏了人体原有的“自然平衡”,就会产生一定症状,就会引起练功出偏。
练气功时的意念作用是较强的,练功人的意念能够影响气血运行,敏感的人尤其如此。因而练功时的意念活动应当是“点到为止”,不可过多,过重。这其中的火候正是练功的奥妙之处,有时只能意会,不可言传,这正是练功中要下功夫的地方,决不能掉以轻心。例如:站桩功有一种意念是:人好似在淋浴,温水轻轻地从头上淋下,一直流到脚。有的人练得恰到好处就能感到似有水从头上淋下,渐渐感到体内气血在流动,非常舒适,病也渐渐好了。而意念过重的人太执着这个意念,反而不能产生这样好的效果。例如:张××,意念过重,温水好似变成粘稠和芝麻酱从头上糊下来,糊满了全身,顿时觉得窒息、胸闷气短,在停练功后仍胸闷,结果冠心病发作了。如果在停止练功以后还有不良反应,这可能就是练偏了。
3.练功中受惊吓
练气功最安静的时候也是最怕受惊吓的时候。因为人在似睡非睡半睡眠状态时体内比平常更接近阴阳平衡,如果突然受惊吓打破了体内阴阳的平衡,人就会感到不适应。《内经·素问》中说:“惊则气乱”、“巩则气下”;突然受惊会使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因而感到惊慌失措,心悸恍惚。恐惧过度会使肾气不固,气泄以下,因而会产生二便失禁,腰酸腿软,遗精等现象。如果受惊吓之后这些症状长久不消失,继续练气功又无效,这就可能提出偏了。
4.精神受刺激
练功的人在大气、大怒之后,或精神受刺激、或长期精神郁闷、或原来有精神病的人练功往往容易出偏。因为按照中医理论肝在志为怒,大怒则伤肝。肝在五脏之中是主疏泄的,肝伤则疏泄失调,气机不畅,清气不升,浊气不降,就会产生气郁、气滞、气逆。又因为“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凝”,因而气机不畅又会产生气滞、血凝之疼痛。如心前区疼痛、胸胁串痛、头痛身痛等。由于肝经通巅顶,大怒则肝气上升,肝火上头,因而有的出偏人有头沉、头胀、头痛如裂、头顶似冒火等症。又由于肝开窍于目,肝藏魂,魂魄与精度、神有密切的关系,又对视、听有影响,因而大怒伤肝后有的出偏者有幻听、幻视或有幻觉,能看见稀奇古怪的可怕的幻影等。例如:朱×,女,32岁,由于想调工作,多年未调成,又与领导关系不甚好,长期心情郁闷。在听某气功师带功报告后第三天开始与幻影对话,28天不能正常入睡,每天只睡2小时,有类似精神分裂症的症状,但按精神分裂症治疗也无效。后经气功调偏才神志清醒了。
练气功的人在突然受刺激、非常悲痛的情况下,也容易产生出偏。这是由于肺主气、肺藏魄,大悲伤肺,肺气不足,则全身正气亦不足,邪气上升,就可能引起精神不正常,精神恍惚等不良反应。例如:胡××,女,38岁,其母病故,她非常悲痛,练功中大哭,双手打自己胸部,不能控制。因此在悲痛中不能自控时可暂不练功。
过分受刺激的普通人也可能引起精神不正常,但是这与练功人出偏不同,是病症。练气功者过分受刺激,如果自身不能控制就有可能出偏。
5.练气功的环境不好
练气功的人在不清洁、不安静的地方练功受了环境的影响也有时会产生出偏,因此练功时要注意选好练功场地。不要随便找一个地方就练,因为有些地方表面不脏但地气不清、阴气(如潮湿、污秽之气)过重,在这样的地方练功之后就容易头晕或产生不良幻觉。如在空气污染、噪音严重的厂房里,坟地边,臭水坑旁,沼泽地或其它有浊物、浊气之处练功,也有可能出偏。
6.功德不够,心理状态不健康
练气功出偏的人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他们本身的功德不够,思想上有邪念引起出偏的。如有的人老想着用黑气打别人;有的人老想着争名夺利;有的人偷了东西老怕被人发现;有的人老想着低级趣味的事等。由于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影响了练气功,心不正气也不正,心主神明,神明乱了,自然要出偏。因而有的人看见有黑气朝自己压来,有的人老看见有人来给自己献皇冠,有的人老觉得有东西捆住手脚,有的人看见有美女来找自己等,诸如此类的现象,大都是思想意识不健康引起出偏的。例如:赵××,男,32岁,当保管员时趁外单位点数不准之机偷了一匹布,因怕被人发现,精神紧张,使气滞在头部,练功不练功时都无法解除,之后又产生了恐怖幻觉,直至找气功老师给调偏时,老师指出他修德不够,他承认为错误,才纠正了偏差。
最常见的“出偏”大致有这六种,还有一些更为复杂的出偏原因。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
练气功会练出精神病吗?
气功作为一种带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自我心身锻炼方法,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普及。绝大多数人通过练功获益,但也有一些人因各种原因练功出偏,其中还有少数人引起特殊的精神障碍,一般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
1、类精神症性精神障碍:精神症介于较轻微的情绪失调和精神病之间,其主要特征是焦虑。当焦虑行为具有持续性,而且阻碍患者正常生活时,才称为神经症。在这里是指在练功中出现的一些类似神经症的症状,如焦虑、头晕、脑胀、心跳、心慌、失眠、抑郁、躯体感觉不适以及恐怖、强迫观念与行为,疑病性神经症等。这些症状直接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但思维、言语和行为并无异常。 2、类精神分裂症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是指明显把自我和现实分离开来,出现感知、思维和行为障碍。练气功出现的这类精神障碍,包括幻听、幻视、语言方式混乱、举止奇特、行为异常、思维和感觉模式混乱、练功动作不自主,以及鬼神附体感等。但这与精神分裂症病人不同,这类患者大都有自知力,认识到这是气功出偏,迫切要求纠正或治疗,疗效也较好。
3、情感性精神障碍:情感障碍是指严重的心境或情感方面的障碍,导致行为上的变化,出现躁狂症和抑郁症。气功引发的这类精神障碍的特点是,学练气功后,出现持续的情绪激动或抑郁呆滞,伴有思维奔逸或迟缓。 4、偏执性精神障碍:偏执性精神障碍是指一个人确信自己与某些事物有一种特殊关系,这种妄想是有系统、有条理的。在练功中出现的这类障碍,最常见的是妄想自己成为气功大师,具有某种特殊功能,确信能在意识中克服种种威胁人的现实,单纯通过其思想就能改变外在世界。大多数这样的患者是自信的、有能力的,常常难与一般人相区别,而且自认为比医生尊贵,拒绝合作,因而想通过说理改变他们的认识是不可能的。
以上这些精神障碍,不同于一般的神经症和精神病,是一种特殊的与民族文化、风俗习惯有关的新类型的精神障碍,目前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但是,有些人据此认为练气功会练出精神病,这是不对的。练气功本身不会练出精神病,其根本原因在于这类患者往往在学练气功之前就具有精神障碍倾向,加上所学功法的功理有误或忽视了心理因素在练功时的影响而致。因此,传统气功要求练功人应以修德养性、调理情志为练功前提。
练功要领
气功的功法种类繁多。但在锻炼时不管哪一种功法,都有共同遵循的基本要求,即称为练功要领。掌握了练功要领,才能提高练功质量,少走弯路,减少一些练功中的不良反应,使练功能沿着正确轨道顺利前进,以取得良好的效果。练功要领主要有以下几项:
1、松静自然
松与静是在练功过程中始终都要贯彻的原则,也是练功入门的基础。
所谓松,是指形与神、身与心的放松。在练功的姿势中,不论静功和动功,都须有一定的肌肉群处于紧张支持状态,以维持固定的姿势,在保持姿势要求的前提下,全身各部肌肉要达到最大限度的放松。因此在姿势上要做到两眉舒展、含胸拔背、沉肩垂肘、松腰松胯等,都是为了使全身肌肉达到最大限度的放松而设的。在姿势放松的同时,还要求精神意念的放松,即在练功中要解除一切思想紧张状态,消除顾虑,使自己有意识地处于一种非常轻松舒适的状态。另外,在练功中,还要做到呼吸的放松。呼吸要达到深、长、细、匀,气沉丹田。这种呼吸状态,是在意念的支配下,使肋间肌、膈肌、腹肌放松的状态下,逐渐训练形成的。如果憋气使劲、鼓腹挺腰等用力强练,就会出现胸胁胀满,腹部胀痛的紧张症状,反而达不到呼吸深长细匀的要求。这都是呼吸未能放松形成的。
所谓静,是指在练功过程中,保持情绪的安宁。静不是绝对的,是相对动而说的。人在清醒状态下,大脑时时刻刻都在紧张地工作着,它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安静休息,以消除疲劳,恢复机能。气功的入静就是使大脑达到休息的目的,以恢复大脑机能。气功的入静休息与自然睡眠和普通休息又有所不同,它是一种特殊的功能状态,又称为气功态,是在静中有动的情况下达到大脑休息,增强脑功能的一种特殊方法。静除了内在的情绪安宁之外,还包括外部的环境安静。如果能做到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清静”,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就可以避免外在环境因素的干扰,以保证入静。
松与静两者又是互相促进的,放松可以帮助入静,入静又可进一步促进放松。故松与静是不可分割的。
所谓“自然”是指练功的姿势、意念和呼吸等各方面,要顺乎自然而不能勉强硬练,过度追求。但顺乎自然又非听其自然、放任自流,而是在意识的引导下,根据松静的原则进行锻炼。这就是所谓松静自然的整体原则。
2、动静结合
是动与静的相互配合,这有两种含义。一方面是指在练功方式上动功与静功相互配合。因为动则生阳,静则生阴,各有所偏,所以专练静功或动功会有阴阳失调之虞。如能二者相互配合,动静兼修,内外并练,自当更有裨益。动静结合的另一方面是指在练动功时,要掌握动中有静,即在外形动作的条件下,思想安静,注意力集中在各种动作上及呼吸运气上,即所谓以静驭动,动中有静。练静功时,在思想安静、意念集中的条件下,可促使内气产生,使气血运行的感觉更为明显,这种内动现象又更能促使思想的集中,即所谓静中有动。故动与静是互相促进、互相依存的。
应如何掌握动静结合的锻炼,这要根据练功者自身的具体情况而定,年龄、性别、体质、病情、练功进度等都要考虑在内。如年龄较大的,体质较差的,病情较重的,可以先练静功,待体力恢复、病情好转时再加练动功。如以保健养生为主的,可以动静兼练。体力好的以练动功为主,体力差的以练静功为主。在练功的动静时间次数上,也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而适当掌握。一般早晨可以先静后动,以利于白天投入工作;晚上可先动后静,以利安眠入睡。如在疗养院或已休息者,在下午可以加练动功或静功1次。一切根据具体情况,以中医阴阳辨证为指导,灵活掌握运用。把动静结合起来,更能增强效果。
3、意气相依
“意”是指在练功中意念的运用。“气”是指在练功中呼吸的运用和内气运行的感觉。意气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故在气功锻炼时,一是不要片面强调以意领气,专门在呼吸动作上下功夫,如故意延长呼吸和故意停闭呼吸等,这些都是主观意识上强调“以意领气”的现象。呼吸的深长细匀,应在练功过程中情绪安宁、意念集中的基础上,自然出现。清代薛阳桂在《梅华问答编》中说:“心静自然息调,息调自然神凝,所谓心息相依,息调心定者也”。所以练气要想达到呼吸的深长细匀,不是主观强行练出来的,而是循序渐进练出来的。二是不要片面强调以意随气的感觉。在练功中由于内气的增强,会出现各种特殊感觉,如沿经络走向的气流感、电麻感。有的偶而出现后又消失,有的经常出现。如果认为这些感觉是特殊效果,是练功的最终目的,用意加以追求,把思想完全集中在这些感觉上,就容易“走火入魔”。因此在练功中对待各种感觉,要任其自然出现、自然消失,不过份地把意念力集中到感觉上去。对已出现的各种感觉既不恐惧,也不留恋。这样才能使意气相依的舒适感觉自然产生。
4、练养相兼
练与养是练功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练”是指进行气功的锻炼。经过锻炼后,会出现身体轻松舒适、呼吸柔和绵绵、意念集中和思想平静的松静舒适的状态,即气功中的“入静”状态。“养”是把这种“入静”状态有意识地保持下去,并使之不断地深入发展,境界更加深化,时间更加延长。这样不断积累经验,又练又养,练中有养,效果就更加提高。 “养”的另一方面是指在练功之后平时的养功以及练功期间的养生。练功到了一定阶段,为了长期保持养功,可使意念轻微地存于丹田部位,似守非守,所谓“养气存神”,“复命归根”,这样就能使真气不致耗散,日积月累,自然神旺气足。
所谓“养生”是指练功之外的日常生活中,也要时时刻刻注意养生之道。如《内经》中“法于阴阳,和于数术,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安作劳”。由于平时修身养性的加强,对练功养功当有更好的促进作用。 5、火候适度
所谓火候适度是指在气功锻炼时,对调身、调息、调心要掌握好适当的强度。如火候不到,难以收效;如火候太过,物极必反,会起相反的作用,甚至产生一些不良反应。如在意念的掌握上,要做到“若有若无”,所谓“有意似无意,无意又有意”。如果意念过强就是火候太过,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呼吸的掌握方面,也有必要以适当的强度进行锻炼,才能达到深长细匀的呼吸状态,内气才能产生和运行。如果呼吸时完全任其自然,与常人一样地“自然呼吸”就是火候不及。如有意加强呼吸,勉强用力,就是火候太过。二者都不能达到目的。在姿势的掌握方面,既要全身放松,舒适自然,又要有最低限度的支撑力以保持身体的稳定平衡,才能进行练功。如果全身肌肉完全松弛,趋于松懈无力,即是火候不及;如有意挺胸收腹,四肢用力,使用僵硬,就是火候太过。都影响练功效果。
此外,在练功的时间和次数上,也要做到火候适度。如每次练功都要留有余力,不要勉强延长时间,以免身体过累,情绪不良,致效果不好。一般病休者每日练功次数可适当多一些,每次练功的时间以不超过1小时为宜。总之,要根据各种实际情况,适度掌握运动量,避免太过与不及。
6、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气功是一种学习和训练的过程,一般来讲,在短期内学—些基础知识和一些基本的锻炼方法是可能的。但要想得到进一步的效果,必须在初练的基础上,长期坚持锻炼,不断积累经验和成果,才能达到目的。急于求成,或由于基础不稳,或由于练得过多过猛,所谓拔苗助长,非但不能得到效果,反而产生很多不良后果。还有另一种倾向是练功松懈散漫,放任自流,不能持之以恒,可能开始有一定效果,但疗效难以巩固。这些都是练功没有循序渐进,长期坚持的结果。另外还要避免见异思迁,不从身体的具体情况和实际病情出发,常常乱换功法,朝练夕改,盲目追求所谓“高级功”,结果一事无成,一无所得。所以练功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才能获得长期积累的效果。
练功的正常反应
在气功锻炼过程中,机体内部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从而产生一些与平时不同的现象和感觉。这些感觉多数是正常的,对人体有益无害。但在某些情况下,练功也会出现异常的反应。我们先从正常反应讲起。
正常反应也称良性反应,是练功后由于气血运行畅通所产生的各种现象,对机体起到有益的作用,分正常感觉和效应感觉两种。
一、动触现象
练功中会出现一些平时感觉不到的特殊感觉,在《童蒙止观》中记载有“痛、痒、冷、暖、轻、重、涩、滑”等8种感觉,也称“八触”。现代把自发动与气感称为练功中的动触现象。据上海气功研究所1960年7月对l00例练功者在练功中产生特殊感觉的统计,肌肉跳动感者40例,热感者60例,轻感者33例,松感者21例,麻感者19例,冷感者l8例,痒感者15例,紧感者9例,重感6例。由统计中可见以热感者为最多,肌肉跳动感者次之,再次为其他感觉。
这些感觉出现,多在身体局部,且多为短时间出现后又自行消失。这可能与练功后气血运行流畅以及大脑入静后的感受性增强有关,对练功和机体没有不良影响,所以属正常感觉。但是对这些现象应不追求、不助长,否则感觉过分强烈会影响正常生活,便成为偏差,所以要听其自生自灭。
二、效应现象
在练功后的效验,往往表现为某些生理现象,能说明健康状况和疗效有所提高。
1、遍身或局部温热出汗
由于练功时特定的放松姿势和深长的呼吸、意念的集中、血液循环的增强、末梢血管扩张,因而四肢和全身皮肤温度上升。练功到一定程度时,意守部位的血流量经测定可增加30%左右,皮肤温度可提高2~3℃,也有的呈现热气游走的感觉。练功中有温热感和微汗出现象者比较普遍。据统计约占正常反应的60%~70%。临床上多见练功者原来手足冰冷,冬季尤甚,练功后手足变得温热。手足干裂者,练功后其症状也明显减轻或消失。
2、唾液分泌增多
在练功中由于放松入静,舌抵上颚,尤以内养功练呼吸时伴随舌的上下起落,对唾液腺的刺激更强,因此能引起唾液分泌增加。又由于练功中采用腹式呼吸,激发了胃肠活动,也反射性地引起唾液分泌增多。待唾液分泌量增多至满口时,可分次咽下,以意送入丹田。通过咽津咽气,可以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对治疗各种慢性消化性疾病有很好的效果。如内养功治疗胃溃疡及多种慢性胃病效果较好。
3、肠鸣、矢气、噫气
练功时由于腹式呼吸增强,膈肌上下运动幅度加大,推动了内脏运动,胃肠蠕动明显增加。故练功者在练功时往往自己可以听到腹内咕咕噜噜作响的肠鸣音。也有的矢气(即俗语所说的“放屁”)现象增多,或噫气(打嗝)现象也增多。在X线下观察,练功时胃肠的紧张力和蠕动力明显提高,排空时间明显缩短。由于练功后胃肠蠕动功能和唾液分泌功能均有增强,故对治疗慢性胃肠机能减弱的消化不良和习惯性便秘均有良好效果。
4、食欲增强,食量增加
练功时深长的腹式呼吸,直接对腹腔脏器胃肠肝脾起柔和的按摩作用,调整了胃肠功能,有助于消化吸收,增强食欲。一般练功到一定阶段后,身体瘦弱者的体重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据报道练功3个月后,体重增加最多者可达l0公斤。大多数练功者可增加5公斤左右。而对于原来体形较胖或有高血压、冠心病的患者,深长的腹式呼吸则可使其饥饿感消失,有助于控制饮食。
5、新陈代谢的改善
由于练功中姿势的放松,呼吸深长,以意引气,内脏功能和大脑功能均得到调整,促使新陈代谢旺盛。所以练功后会感到全身舒适轻松,精神活力增加,四肢全身温热,皮肤光泽,面色红润,毛发指甲生长比平时迅速,有的还可白发变黑,即所谓“返老还童”现象出现。由于新陈代谢的改善和体质的好转,中青年练功者还有性机能增强现象,这也是练功中的正常反应,但应加以控制,避免过度消耗精气,影响身体健康。 6、全身舒适,头脑清晰
练功中由于放松入静,使大脑皮层机能活动逐渐进入兴奋集中状态,其兴奋的周围渐入于抑制扩散状态,增强了全身放松及大脑的休息,使皮层细胞恢复机能,因而出现了全身舒适、轻松愉快的感觉。练功到一定入静阶段时,多数有头脑清新、记忆力增强、精力旺盛的感觉,这是练气功者都有实际经验和体会的。
练功的异常反应
异常反应也称不良反应,在练功中由于对练功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未能正确掌握,所以在练功中出现一些异常现象,如头昏脑胀、胸腹胀满、气不归原等各种反应。这些异常反应的出现,影响练功的进展和健康,故称不良反应。遇有此种情况出现时,应及时从各方面调整、纠正。一般在短时期内,大约一周左右,即可自行消失。如出现异常反应后,未能及时纠治,异常反应进一步发展,长期不消失,即会造成偏差。故有人认为严重的异常反应即为“偏差”。一般异常反应有如下几种。
1、杂念丛生,心意散乱
练功者由于平时的内外环境的纷扰,或练功前思想负担过重,精神紧张,未能做好思想准备工作。致使练功时杂念纷扰,千头万绪接踵而来。初学者练功时,愈急于入静,愈不能入静,愈想排除杂念,反而杂念愈多,以致精神更加紧张,甚至不能继续练功。这多是由于用意过重引起的。在练功中杂念纷来时,应顺应自然,不要勉强抑制,经过一段时间,约20至30分钟,静观杂念出入,杂念逐渐会减少。或当杂念繁多时,意守呼吸用数息法,即在练功中默念自己呼吸的次数,或默念字句法,进一步把全身放松及思想放松,即可使杂念逐渐减少。如杂念过多,烦躁不安,可暂停练功,散步片刻,待心情平静后再开始练功。
2、胸闷憋气,呼吸不畅
练功中由于姿势不当,如收腹挺胸或含胸过甚,或呼吸用力过强,勉强追求深长细匀的呼吸,用力气沉丹田,或停闭呼吸时间加长,意守呼吸过重等,均可造成胸闷憋气、呼吸不畅。如有上述症状出现时,应找出原因加以改正,重新调整姿势。如挺胸者应调整胸部肌肉放松,呼吸过重或闭气时间过长者应改为自然呼吸。如由于意念过重者,应将意守强度减低,改为似守非守。这样使姿势、呼吸、意念均调整到放松和顺乎自然,胸闷等现象即可得到纠正。
3、心慌心跳
少数练功者,在练功中出现心跳加快或自觉心慌,有的是偶尔出现,也有的持续时间较长。临床观察心慌者,多由于练功时思想有顾虑,姿势不自然,全身未能放松,呼吸用力或停闭呼吸时间过长引起。尤其是心脏神经官能症或有心脏病的患者发生较多。如遇有此种症状发生,应及时解除思想紧张,全身放松,自然呼吸,待心慌平静后,再进行练功。如因心脏神经官能症或心脏病引起者,可平时适当加服镇静剂或β受体阻滞剂,如心得安等药物以助纠正。
4、头昏、头胀、头痛、耳鸣目眩
练功中出现头昏、头胀、头痛及耳鸣目眩的症状,多由于情绪紧张,用意念强度偏大,或勉强用意念导引气血上头,或意守部位偏高,如意守上丹田(印堂或百会),或强行呼吸闭气引起。如出现此症状,应放弃意守,采取自然呼吸,待头部症状消失后,再继续练功。如意守部位过高,应改为意守下丹田或涌泉穴。一般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患者及中老年人练功,应意守下丹田,不守上丹田。
5、腹胀、腹肌疲劳
练功时出现腹胀、腹肌酸痛的最常见的原因多因于有意鼓腹,追求深长的腹式呼吸或吸气后停闭时间过长,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腹肌紧张,肠胃运动受抑制而引起。纠正之法首先是改为自然呼吸,减少腹肌的紧张用力,即可消除。如腹胀明显者,可暂停练功,作腹部自我按摩或改为卧式、半靠位练功。这样较易使腹肌放松,腹胀腹酸逐渐消除。
6、腰酸背痛
腰酸背痛的症状,多见于练功初学者,由于姿势不正,未能沉肩含胸和松腰松腹所引起。或初学者体质虚弱,练功时间过长,超过了体力支撑的限度所引起的。遇有此种情况,应暂停腹式呼吸,身体微向前俯使胸腰部肌肉放松休息一下,再继续练功;如是练功坚持时间太久引起的,应适当将练功时间缩短,待体力恢复后,再逐渐加长练功时间。
7、昏沉、困盹、欲睡
练功初期由于环境安静,双目微闭,全身放松,思维活动减少,大脑兴奋性减弱,形成了睡眠的有利条件。故初练功者,易于出现困盹入睡的现象。从生理学上来说,睡眠是大脑皮层的广泛性抑制扩散,而气功的意守入静,则是皮层机能的兴奋集中,二者截然不同。练功中出现昏沉困盹的原因,一是由于意念未能集中,兴奋性尚未提高时产生昏昏欲睡的现象;一是由于练功前过度疲劳,勉强练功所形成的。如有昏沉欲睡现象时,可微开二目,或将身体晃动几下,以驱散睡意,振作精神,再继续练功。如再重新出现困盹欲睡时,不易克服,说明与疲劳过度有关,应停止练功,安心睡一觉,待醒后疲劳解除时再度练功。
8、肢体疼痛麻木
初练功时,由于内气未充,气血运行尚未畅通,加之练功者急于求成,可能出现肢体或局部麻木或轻微疼痛感觉。如麻木疼痛的症状感觉很轻,可以继续练功,不去管它,待练功进一步后气血运行增强,麻木疼痛自会消失。如仍不能消失,可暂停练功,做一下局部活动和按摩后自会消失。
9、发冷感
练功中突然出现身体发冷,甚至寒战发抖,这可能是由于体质虚弱,内气尚未激发出来的表现,一般不要为此异常现象恐惧,可继续练功,多能在短时间内自行消失。如不能自行消失,可以加强鼻息法,以鼓动气血流通,或暂停练功,活动一下,待冷感消失后再继续练功。
10、身体过热感
在练功中有时全身或局部突然灼热似火烧,热流有时上冲或流动,这种现象多在短时间内消失,可能是入静后对局部内气变化敏感增强所致。如系内火过盛引起,可做退火功,两眼先注视鼻尖,再转移注视膻中,再注意力转移至脐至膝,每部位注视各2分钟,最后注视大敦穴约8分钟,再意守大敦穴约4分钟,可以引火下行。
练功时胸胁胀闷是怎么回事?
练气功达到入静状态会出现多种舒适感,其中就包括胸胁畅快,心胸开阔的感觉。但是有的初学者在学练中却出现胸胁胀闷感,这种情况与意守不当、调息不当及气机不调等因素关系更大些。
1、意守不当:意守不当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意守部位不当,二是意守呼吸不当。
除个别患有特殊病情的人练功时可意守身体上部外,一般意守部位应以身体下部为好。前人把它总结为“上虚下实”、“下占七分上占三”的练功要领。但是有的气功方法需意守胸部或膻中穴,个别人在意守中过于执着,火候不适度,时间久了意气(感觉)相随,造成胸胁胀闷感。遇到这种情况应立即将意守部位改为下丹田以引气下行。 有些功法非常强调练功时的呼吸方法,而个别初学气功者理解问题容易偏颇和固执,将意念全部集中在呼吸上。本来我们每日每时的呼吸是一项根本不必去介意的,会在不知不觉间自动调整的活动,但是上述那种人由于在呼与吸的意守上放不开,造成必须时刻想着呼吸,否则就不会呼吸,导致人为的胸胁胀满的状态。纠正这种胸胁胀闷感往往比较棘手,最好的办法是请教有经验的气功教师,在气功教师的诱导下,从执着于呼吸,专注于呼吸不能自拔的状态下解脱出来。
2、调息不当:调息是指对呼吸的调整。从古到今气功呼吸方法有很多种,但是呼吸方法本身到底有多大作用,是一个难以说清楚的问题。并且往往有入过于追求调息方法,要么停闭气时间太长,要么胸式呼吸等造成调息不当,出现胸胁胀闷的感觉。对于这种情况可不必惊慌,最好的办法就是使呼吸完全自然,将集中在呼吸上的注意力转到其它意守对象上去。
3、气机不调:肝气抑郁则气机失调,本身就可表现为胸闷,常叹息,或胸胁胀满,少腹胀痛等症象。学练气功初期,刚刚要进入气功入静状态时,一方面机体处于外界刺激引起的杂念减少,注意力多集中于对自身内部感觉变化的感知上,可使平时就存在的胸胁胀满等症状更明显。另一方面机体在接近入静状态时,自身气机也开始发生调整,气郁、气滞缓解,初期也可出现胸胁胀满的反应,遇到这种情况不必惊慌,继续坚持练功,胸胁胀闷感会很快消失。
练功时睡着了好不好?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先让我们看看练功入静与睡眠和觉醒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睡眠与觉醒是人和高级动物生命活动所必须的普遍生理现象。机体只有在觉醒状态下才能进行各种活动,通过睡眠,精神和体力才能得到恢复。这两个生理状态通常以近似昼夜周期的节律性而互相转化着。在觉醒时,机体主动地与外界环境密切联系,并以适当的行动来回答环境的各种变化。在睡眠时,感觉减退,意识逐渐消失,机体与环境的主动联系大大减弱,失去了对环境变化精确适应的能力。
练气功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使意识进入到气功态——一种似睡非睡,似醒非醒的状态,这是一种既不同于清醒,也不同于睡眠的特殊意识状态。虽然练功入静和睡眠都可以使大脑得到休息,但前者是积极主动的心理生理的调整,后者则是自然的生理的调节。睡眠时大脑皮质经常有一些兴奋很活跃,表现为梦境。有时我们做完恶梦、怪梦后醒来,会感到比未睡时还疲劳;而人体处于气功态时,不仅会感到心情格外舒畅,身体非常舒适,而且这种良好的精神状态可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全身所有系统的功能活动,使其保持在健康协调的状态中,这一作用是单纯睡眠所达不到的。练功就是积极主动地保持、并延长这种特殊的清醒状态。
对于失眠的病人、身体极度虚弱的病人来说,练功入睡未偿不是一件好事,练功可以补偿失眠,也可以通过练功入静渐渐达到入睡,从而消除失眠症状。身体极度虚弱的病人,在睡眠中还可以减少能量消耗。应当特别强调的是,待睡眠解决后,或体质有所增强后,就不要再在练功中入睡了。
练功初期由于环境安静,温度适宜,再加之排除杂念,思维活动减低,大脑皮层的兴奋性相对减弱,全身放松,呼吸平缓,这些都是造成昏沉欲睡的的有利条件。尤其卧式功法,恰恰是给睡眠做好了准备工作。因此初练气功者易出现昏沉入睡的现象。如前所述,睡眠和练功入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过程,练功时必须克服昏沉困盹,防止入眠,才能保证气功特有的入静状态的出现,收到好的效果。
下面介绍几种防止昏睡的方法:
采用卧式易困盹者,可改为坐式。两眼闭合者,可使两眼微露一线之光,目观鼻尖。疲劳困盹时,先不要练功,可睡一觉后再练,夜深人静万籁俱寂,更有益于练功。当变换姿势或两眼微露一线之光仍不能解除困盹者,可马上收功,在床上做几节保健功,如擦面、鸣天鼓等,以兴奋大脑皮层。如仍不能解除者,可起床稍许活动,或饮少量开水,困盹昏沉感消失了,再继续练功。
练功时睁眼好还是闭眼好?
我们知道,气功锻炼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进入入静状态,入静状态是使意识从普通的清醒状态过渡到接近完全睡眠的状态。我们还知道,大脑的清醒和兴奋,是各种内外刺激经相应的感觉器官产生传递的神经冲动维持的。因此要想实现气功入静状态,必须采取减少或阻断各种内外刺激的措施才行,换言之,使各种感觉器官尽可能地不受刺激。
心理学与生理学将感觉分为内部感觉和外部感觉两大类。内部感觉是指接受机体内部刺激,反映身体位置、运动及内脏不同状况的感觉。属于这类感觉的有运动感觉、平衡感觉、内脏感觉等。中医学在对失眠症辨证求因时有一句话叫做“胃不和则卧不安”,实质上讲的就是内脏(胃)感觉过强,不断向大脑传去神经冲动,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而失眠。此外,练功时主动地放松肌肉,以及在床上睡觉时肌肉的松懈,也是通过肌肉放松后,减少肌肉(肌梭)向大脑发去的神经冲动,从而降低大脑的兴奋性,有助于入静或入眠。外部感觉是指受外部刺激,反映外部事物属性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觉。要想达到入静或入眠,在减少内部感觉刺激的基础上,也必须减少外部感觉刺激才行。如果一个内脏功能正常的人,在没有任何声音、气味、食物刺激的黑暗房间里(阻断内脏及运动、平衡感觉),他将很快就进入睡眠状态。反之,如果其它条件不变,仅保留一个感觉受到足够刺激,例如针刺皮肤、各种声音、各种画面……也不可能实现入静或入眠。了解了上述道理,也就获得了练功时睁眼好还是闭眼好的答案。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人在与外界交往时所获得的信息,约有80% 是通过视觉通道传向大脑,所以要想有效地入静,通过闭眼来阻断这部分信息是至关重要的。
当然,练功时眼睛的睁与闭也并不是绝对的,完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变化。例如,对于一个现场向气功教师学习具体动作的初学者,必须睁眼才行,而在自己练功时就需闭眼。初学者自己练功时,为使动作准确,也需经常睁眼或对着镜子来不断地校正动作;待动作准确熟练后,就可闭眼练功;待动作纯熟自如后,又可根据练功当时的感觉,在必要时,睁眼或半睁眼。一般说来,自己练功时以内养为主可闭眼、含神不露;在向观众表演时,则以外用显示为主,就需睁眼。练静功或原地动功时,以闭眼为主。练行走功时就可以睁眼为主。总之,要酌情而定,不必过于拘泥。此外,闭眼时不可用力紧闭,只将眼睑轻轻合上即可。
练功时头胀、头痛、头紧是怎么回事?
实践证明,气功锻炼的一个突出作用就是消除心理紧张,促进疲劳的消失,使人在短时间的锻炼后就会出现神清意爽、头脑轻松的感觉。然而少数人在学练气功后,表现为不仅没有消除疲劳,反而出现头胀、头痛、头紧等许多头部不适的感觉。个别人没有得到及时纠正,以至引起持续的头部不适感,形成气功出偏。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功法复杂不熟练。气功功法多种多样,有静有动,有易有难,有简有繁。特别是某些有多节套路的动功,不仅要求学功者学会各套路的繁杂动作、姿势,而且还必须在做每一节动作时按要求配合呼吸和意念,这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是一件较难做到的事情。往往是想起这节动作,忘了下节动作;做准了动作,配错了呼吸;呼吸和动作配合协调了,又没达到对意念的要求等等,使初学者应接不暇。这不仅起不到解除心理负担的作用,反而格外增加了心理紧张,从而出现练功时头痛、头胀、头紧的不适反应。对待这种情况的措施有两条: 一是明确自己学习气功的目的与所选择的功法是否统一。如果学习气功的目的单纯是为了健身或治病,那么,不必追求姿势动作的复杂,以及在复杂动作基础上的呼吸意念配合,只要选择一种实用而简便易学的功法,如动作易学、自然呼吸、意念单一的功法,就可有效地达到学功的目的。这样就实现了目的与方法的统一。反之,目的单纯,但选择了复杂的功法,目的与方法不统一,就应毫不犹豫地放弃复杂功法,改学简便功法。这里须强调的是,功法简单并不意味着效果不大,恰恰相反,越简单的方法越容易使人意念单一,更好地实现入静状态。 二是对那些已经具备了一些气功基础,但是还想增加一些功法难度和趣味性的人,在学练复杂动功时,初期出现顾此失彼而引起头部不适感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只要坚持锻炼,使动作越来越熟,动作、呼吸和意念配合越来越协调,头部不适感就会消失而出现新的舒适的感受。 2、不适当地意守上窍。练功要领之一是上虚下实,要求练功人在意念的运用上保持下体占七分,上体占三分。这样可使下体感觉充实,而头部保持虚灵。但是有的学功人对此处理不当,使意念集中在上部,尤其是个别功法教人意守鼻尖、印堂、百会等上部穴区,引气上行,这必然出现头胀、头痛、头紧等不舒服感觉。严重者甚至不适感持续存在,变为练功偏差。对此,初学气功者必须有足够的认识。除胃下垂、长期腹泻、脱肛等中气下陷患者外,一律不要轻易意守上窍。一旦意守上窍出现不适,应立即改为意守下丹田或两脚心涌泉穴来进行纠正。不见好转者,立即请教有经验者、专业气功工作者。
练功时唾液增多是怎么回事?
练气功时,尤其是到达入静状态时,口中会有大量的唾液不断地产生。这是一种有益的练功反应。
人的口腔内有三对大的唾液腺:腮腺、下颌腺和舌下腺,还有无数散在的小唾液腺。唾液就是由这些大小唾液腺分泌的混合液。以往的生理学认为唾液的分泌完全是通过神经反射来调节的,并且分泌量主要受副交感神经影响。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唾液分泌稀薄而量多。一种调节调节是由于食物对口腔造成机械的化学的和温度的刺激,经过中枢的作用,再由传出神经到唾液腺,引起唾液分泌。练气功时并无食物直接刺激口腔,所以练功时的唾液分泌增多不属此类。另一种调节是食物形状、颜色、气味以及进食环境等因素造成的条件反射。这种条件反射一旦建立起来,即使没有直接吃这种食物,只要看见它或嗅到它的气味,甚至想到它,都可通过条件反射引起唾液分泌。例如吃过山楂的人,以后看见或想到山楂都可引起唾液分泌。然而练气功时并没有看到、嗅到、想到某种食物的情况,所以练功时的唾液分泌增多也不属于这一类。气功锻炼引起的唾液分泌增多现象,是以往的生理学教科书没有记载的一类。
我们知道,练功唾液分泌增多的现象出现在进到入静状态时。入静状态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引起交感神经的兴奋性降低,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增强。由此不难知道那种练功时出现的既无食物刺激,又无食物条件反射刺激的唾液分泌增多的现象,是气功引起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的直接结果。这是一种自我心理生理调节的结果。
唾液具有多种生理作用:可以湿润与溶解食物,使食物易于吞咽,并引起味觉;清洁和保护口腔,可清除口腔中的残存食物;当有害物质进入口腔时,唾液可冲淡、中和这些物质,并将这些物质从口腔粘膜上洗掉;唾液中的溶菌酶还有杀菌作用;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它可使淀粉分解,转变为麦芽糖等等。
我国古人对唾液在养生中的作用是很重视的。《本草纲目》记载:“人舌下有四窍,两窍通心气,两窍通肾液。心气流入舌下为肾水,肾液流入舌下为灵液,道家谓之金浆玉醴。溢为醴泉,聚集装华池,散为津液,降为甘露;所以灌溉脏腑,润泽肢体。故修养家咽津呐气,谓之清水灌灵根”。《上清黄庭内景经》有“口为玉池太和宫,漱咽灵液灾不干,体生光华气香兰,却灾百邪玉练颜”的记载。认为唾液在养生中具有防腐、美容、抗老延年等作用。现代研究中有人报导在唾液中发现有抗衰老因子,更为古代的经验认识提供了现代科学依据。
总之,练功中出现的唾液分泌增多是一个有益的反应,遇到这种情况不必惊慌紧张,慢慢咽下即可。
练功时听音乐好不好?
音乐不仅是一种欣赏艺术,而且对人的心身具有调节作用,这一点自古以来就为人类所关注。《史记》中说:“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流通精神,内和正心也。”指出音乐可以促进体内气血流通,改变精神状态。清代医学家吴师机在《理瀹骈文》一书中说:“七情之病也,看花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矣”。十八世纪以来,心理学家和医学家开始把音乐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作为科学课题来进行研究。把音乐作为一种具体的医疗手段来应用,则是本式世纪四十年代以后的事情。临床实践证明,音乐可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可消除产妇的紧张不安,有利分娩;可减低或消除患者对疼痛的感受性。英国剑桥大学口腔治疗室甚至用音乐代替麻醉剂,成功地为 200多个病人拔牙。音乐治疗还使某些孤独症、忧郁症和躁狂症等精神病患者取得较好疗效。音乐作为一种能影响人的情绪和行为、缓解心理紧张的治疗方法,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
初学气功的人往往不易入静,不能专心一意地守住所要意守的内容,思想常开小差。所以,开始学练气功时,往往要借助一些其它的方法来帮助入静,如默念数字,调整呼吸等等。练功时听音乐也是方法之一,名为意守音乐法。练功时一般选择轻松愉快的音乐,这样,音乐不仅能发挥其固有的使心情轻松愉快、消除大脑皮层中的某些不良刺激和紧张情绪的作用,而且练功者通过欣赏音乐,使意识集中在音乐的节奏、曲调、旋律上,一念代万念,消除了杂念,从这个意义上讲,练气功时辅以适当的音乐是有益的。人们常常愿意选择一些平缓幽深的中国古典音乐,如“春江花月夜”、“高山流水”、“二泉映月”等,体现了“宁静以致远”的意境。
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音乐只是帮助入静的拐杖,不能长久地依赖它。气功更不等于音乐疗法。气功入静状态是取得良好练功效果的基础。我们练气功,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锻炼控制自己意识的能力,锻炼自己高度入静的功夫。音乐可以调节情绪、排除杂念,但是音乐只能帮助我们达到初步的入静,而要想进入较深的入静状态,就不是借助音乐可以实现的了。甚至这时音乐会妨碍我们进一步入静,成为外界的刺激源。因此,当练功人在音乐的帮助下可以达到初步的入静状态后,就应逐步地去掉音乐,加强对入静深度的锻炼。
练功时出现腹部胀满是怎么回事?
正常情况学练气功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各种有益的反应,其中包括食欲增强、饮食增加、消化吸收功能增强等。但是也有个别人学练气功时却出现了腹部胀满等不舒服的感觉,并因此惊慌,不知所措。其实学练气功后出现腹部胀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种。
1、调息不当:有的气功功法比较注重呼吸方法,初学者掌握不好,容易出现不适感觉,甚至出现偏差。尤其对一些要求腹式深呼吸的功法,初学者如果过于拘泥呼吸形式,呼吸时过于用力或者闭呼吸时间过长,则会造成腹部胀满不适。古人云“全凭心意练功夫”,格外强调了意念在练功中的突出地位。一般说来,只要不是特殊疾病(如肺结核、矽肺、哮喘等),对于呼吸方法不必过分讲究,完全可以采取自然呼吸方法。所以,一旦在练功时因调息不当出现不适感时,可检查自己的呼吸方法是否正确,根据情况加以调整或者改为自然呼吸。
2、意守丹田过于执着:关于意守,古人主张“不可用心守,不可用意求”,要做到“似守非守,绵绵若存”,“似有意,似无意”,“勿忘勿助”。但是,有的人却过于呆板、过于执着,对丹田死守不放,用意过甚,意气相随,使腹部产生胀满不适感。对于这种情况,首先必须减少意守的程度,或者将意守丹田改为意守外景,以转移对腹部的注意力;其次可以采取自我按摩手段,以掌根着力由上腹向下推,配合呼气,引气下行。
3、病机转变:中医认为肝主疏泄,一些平素急躁易怒之人,可因怒气伤肝,造成肝气郁滞。西医则认为生气情绪激动使交感神经兴奋,造成胃肠收缩无力,活动减弱,肠腔积气。研究发现,当患者学练气功后,可发生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的改变。这一变化可使胃肠收缩力增强,胃肠活动增多,肠腔积气也随之不断排出。中医认为这是郁滞的肝气得以疏通,气机调达的征象。在这种随着病机转变,肠腔积气欲排未排之际,多可出现腹部胀满感。这是一种正常的练功效应,对此不必惊慌,过一段时间后胀满感会自然消失。
4、不敢排气:学习气功初期,多伴有肠鸣作响,排气打膈的现象。尤其在集体练功场合,常可听到排气声音此起彼伏。个别人由于环境所限,不好意思排气,引起腹部胀满。学功者对练功时的排气情况不必过虑,要任其自然,可选择自己家中或其它安静不受干扰的环境练功。
练功时出现心慌怎么办?
练功时出现心慌常见于以下两种情况:
1、少数练功人在练功初期,不注意练功的火候,练功时间过长,同时精神又过于紧张,这样可引起心跳加快或自感心慌,有时还可伴有呼吸急促。有的在练功开始即可出现心慌,有的持续一段时间后出现。持续的时间也不一样,有的一会儿即过,有的可持续几分钟或几小时,也可持续几天甚至几周不等。发作常能自行终止,发作后可以恢复如常人。但有的人常惴惴不安,担心再犯,严重者可影响正常练功。临床观察发现,练功时心慌多见于植物神经功能不稳定,尤其是焦虑性神经官能症的患者。这类患者大多本来就属于容易紧张、焦虑,对躯体的微小不适容易惊慌,遇到挫折易于过分自责。由于练功火候不适,使大脑处于持续性紧张状态,刚好诱发了焦虑症,伴随心血管系统的症状,感到心跳过快,甚至“觉得心脏快跳出来了”。 对于这种情况下的心慌,只要了解这种症状的性质,发生的原因,给予适当的指导,使其采取正确的练功方法,大部分都可获得解决。如因练功意念太重而致心慌时,可暂时改练放松功,待心慌消失后再练原来功法并调整意念的火候。如系焦虑性神经官能症患者,调整练功方法后心慌也不能消除者,用少量镇静剂或用β—受体阻断剂等药物后,可以迅速得到纠正。
2、有的练功人在练功入静过程中没有心理准备,突然受到某种巨大刺激而出现心慌、心跳。严重的还可能导致精神失常或发狂。中医认为,人的七情所伤能导致人体气机升降出入的功能紊乱。《素问·举痛论》上说:“惊则神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指生理功能失调)”。在气功入静状态下,人的心理对气机的调整作用增强,这时如果受惊,心理上骤然紧张,惊则气乱,气血运行失调,就会出现心神不安的心慌等症状。因此,练功前首先就应对外界刺激有足够的精神准备,而一旦受惊,应正确认识和对待,尽快保持镇静,使情绪稳定下来,“神定气自归”,气机逐渐会恢复正常,也可以采用放松功,或安静休息一会儿,使精神和形体都放松,使气血运行恢复正常。如果惊后很长时间仍感心神不安,心慌善惊,可配合一些药物如少量镇静剂,或用主治惊恐的方剂如温胆汤、安神定志丸等。
有鉴于此,在练功进入高度入静的境界时,对可能出现的声响,要有一定的思想准备,同时又不能让练功人神离意散,保持既清醒警觉又高度入静的气功状态,才能防止练功时因受惊而引起气机紊乱之偏差。
练功意守上丹田好吗?
古人认为,上丹田位于脑部的泥丸宫。《东医宝鉴》记载:“脑为髓海,上丹田”。丹经指出,上丹田为“藏神之府”。《修真辨难》中还指出“下丹田者,练精化气;中丹田者,练气化神;上丹田者,练神还虚。”在《遵生八笺》一书中更明确提出“上丹田为性根”,可见上丹田与大脑的功能、智慧等密切相关。现在一般气功书刊中所说的“意守上丹田”,多是指意守两眉之间的印堂处(亦有人将百会穴叫上丹田),即道家所说的“祖窍”,又称玄关、天根、元门、根窍、众妙门等。根据传统气功理论,有人认为它是元神出入之所,泥丸脑府的门阙,并将此处作为开练门径,甚至认为如能将此窍打开,与外界勾通后,可以出现一些特殊的景象功能。
我们知道,在气功入静状态下,通过意守可以影响内气的运行。意守的部位和方法不同,对人体的内气产生的作用也不同,意守上面的部位,如意守百会(头顶正中)、印堂(两眉中间)时,可引导内气上行,易出现血压上升(在正常人表现为头胀、头晕、头痛),呼吸短浅等现象;而意守下面的部位,如肚脐、会阴(前后阴之间)、涌泉(脚心处)可引导内气下行,出现血压下降,呼吸深长等现象。因此,初学气功的人,如没有特殊病情,没有名师指导,切不可随便意守上丹田。只有在利用意守方法治疗一些中气下陷的疾病如胃下垂、脱肛、长期慢性腹泻、低血压等时,才考虑适度地意守上丹田,以提升阳气,升高血压。但对于一个初学气功者来说,不要马上意守上丹田。如果患者属心火上炎、肝阳上亢以及高血压等症,更不能意守上丹田,以免加重病情。
练功后为什么要收功
收功,是气功锻炼的一个重要环节,不论是练静功、动功或动静结合功,都必须做好收功动作。收功,是为了帮助练功者顺利地完成机体和系统由气功状态向日常生活状态的过渡。
人在练气功时,因意念、呼吸和肢体的调整,减少了向神经中枢发出的神经冲动,各级神经中枢处于保护性抑制状态,人体对外界的应激性反应也降低了,植物神经处于气功状态下的平衡和协调。这时,如果突然恢复到日常生活的状态,使神经系统的这种平衡和协调状态遭到突然破坏,人就会感到种种不适,甚至出现偏差。有人在练气功时因外界突然的强剌激而出现惊吓就是这个原因。所以,在练气功后做好收功动作,人会感到非常轻松舒服,并能巩固练功时所获得的功效。而且,练功的层次越高,越要做好收功,对此,切不可掉以轻心。
练功可以抵御六淫的侵袭
六淫(风、寒、暑、湿、燥、火)的邪气侵入人体是人体患病的一个重要病因。人们通过练气功或别人发气、带功可将六淫邪气排出体外。如:受风寒的人在练功时会感到有凉气似小风一样从腰、腿或肩背出来;又如:有火热之邪的人在练气功过程中手心、足心会冒热气,也有头部或上半身会出热气,有湿症的人在练气功过程中会自发出汗或腹泻来排湿气。诸如此类的病邪都可以在不用药的情况下通过气功过程排出,使人体经络畅通,逐渐恢复健康。
练气功能增加人体正气,“正气内存,邪不可干”,正气足的人不易被邪气侵袭。许多原来一受凉就感冒、肩背痛的人,通过练气功正气足了,很少感冒,肩背痛也不犯了。
由此可见,练气功是可以抵御或排除六淫邪气的侵袭。
练功可以减少七情的干扰
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过度的情志刺激会引起许多病变。如:喜伤心,过度的喜悦容易心肌梗塞、神经错乱、或脑血栓形成、脑出血等。脑神经系统为中医所说的神明之心,也属“心”的范畴。又如:怒伤肝,肝阳上亢会引起高血压、青光眼、神经性头痛等。大怒伤肝、肝火犯肺、肝火犯胃会引起咳血、吐血;肝郁气滞会产生多种气滞血瘀症,如冠心病(血瘀型)脑血栓、慢性肝炎、肝硬化等,甚者会发展为肿瘤。肝郁不舒还会引起癔症、妇科疾患。忧思过度会伤脾,造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慢性肠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脾伤,会影响后天五谷精微的吸收运化,也会影响生血,使心血不足。心脾两伤,会引起心悸、乏力、失眠、多梦等及部分妇科病。悲伤肺,有可能引起阴虚盗汗、口干音哑、五心烦热、阴虚咳嗽、低烧、肺结核等。惊恐伤肾会引起腰痛、乏力、二便失常、部分妇科病等。
练气功要求人们“身心同练”,“提高自我控制能力。”这两条都是提高人的修养,是在修德炼性的基础上,在学会运用辩证法的基础上,遇事自己能正确对待,使自己处于情绪稳定,心情平静的状态,这样可以减少七情的干扰,可以避免引起各种相应的病变。同时原来已经得病的人通过练功经络畅通,阴阳趋于平衡,虚实得到调节,病就会好转或治愈。
练功出偏后怎么办
1.不要惊慌,找出原因
如果有人练功出了偏,本人和周围人都不要惊慌,不要认为是了不得的大祸,否则会增加出偏者的精神负担,造成体内气机更乱,出偏会更严重。因此作为出偏者的家属和同事应当安慰出偏者,让他冷静下来。练功出偏者也和人生病一样是有前因后果的,应当检查一下原因,以便“对症下药”。纠正原来错误练法或消除出偏因素,就有可能纠正偏差。
2.停止练功
出偏者如查不出原因应当停止练功。停一段时间之后如果再练又有偏,就应当改练更为适合自己的功法或更换指导老师。
3.自己纠偏
如停止练功后出偏症状仍未消除,意识清楚者可以自己纠偏。方法如下:自然做靠背椅上,上身坐正坐直,以自然舒适为准,全身放松,二目微合,呼吸自然,不调息,不意守,不舌抵上腭,不走大小周天。总之放弃原来练功的各种意念,让体内真气自然调节直至恢复正常,每天坚持做可能会好。
4.找练功有素有德的气功师纠偏
如果停练和自己纠偏都无效,应当找练功有素、有德的气功师纠偏。
5.出偏的人一定要注意生活规律
按时起居、饮食定量、不要吸烟、饮酒、喝咖啡,并避免其它刺激和兴奋。出偏的人往往伴有狂躁和嗜睡交替出现的情况。夜间过度兴奋失眠,白天就可能嗜睡不起。白天休息够了夜间就又会兴奋,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因此如果夜间病人未睡好,只要不是心脏病和其它危重患者一般来说早上应按时起床,白天也不要睡觉,这样夜间才能睡好,才能把出偏纠正过来。
6.对出偏的人不要嘲笑、讽刺
不要把他们的不正常当成装病,也不要把他们当成精神病患者轻易送精神病院,更不要责骂他们,以免加重对出偏者的恶性刺激引起不良后果。出偏者的家属和周围的同志应当开导出偏者,帮助他们找到出偏的原因,解决好出偏的问题。也可以启发诱导他们去做一些助人为乐的好事,以发散不正之气,以有利于对出偏的纠正。
练功为什么要做到三稳?
“三稳”,是气功界常用的一个术语,内容包括起功稳、行功稳、收功稳。它是练功注意事项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练功做到三稳的原因与我们乘汽车的情形相似。每个人都有共同的乘车体验,谁都喜欢乘坐那种起动平稳、行进平稳(包括速度快也平稳)、制动平稳的车。对于那种猛然起动、行进中时快时慢、忽左忽右,并且经常紧急刹车的车辆,没人愿意乘坐,因为这种行车状态让人太不舒服了。行车要三稳的道理虽然很好理解,但它毕竟与人体自身功能活动状态有质的区别。如果从自身功能状态来理解,那么练功三稳与运动员赛前准备和赛后活动更一致。赛前的准备活动,是为使身体各部分的机能活动能顺利地适应比赛时的剧烈变化,而赛后的放松活动,则是使体内剧烈的机能活动状态,逐步平稳协调地恢复到正常状态。气功锻炼也必须这样做,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气功锻炼可分为三个阶段:从普通清醒状态开始练功至达到入静状态为第一阶段,可称作起功阶段。保持入静状态并主动地进行自我功能调整为第二阶段,或称作行功阶段。停止行功,使意识逐渐从入静状态回到清醒状态为第三阶段,亦可称作收功阶段。学练气功时,首先就要做到起功稳,调整心理、功能和身体逐步地适应练功意守的要求,使大脑逐渐由清醒过渡到入静。如果这一阶段不稳,就无法实现心身放松,也不能达到真正入静。其次要做到行功稳,使注意力相对稳定地集中在意守对象上,在机体功能自动调整的基础上,逐渐发挥意识的能动性,实现对自身心理—生理—形态反应环节的主动调整。如果这一阶段不稳,要么会使意识回到清醒状态中要么使意识进到睡眠状态,失去了练功的意义。此外,练功偏差也多在这一阶段,因行功不稳、把握不当而出现。第三要做到收功稳,使意识慢慢地离开意守对象,渐渐地回到正常清醒意识状态中。如果这一阶段不稳,可使练功人头脑昏沉或闷胀,身体倦怠无力。如果受外界刺激而突然回到清醒状态,会感到很不舒服。
总之,气功锻炼只有真正地做到三稳,才能获得满意的效果,避免出现偏差。而严格地按照练功要领进行锻炼,是实现三稳的基础和保证。尤其对呼吸、体势、意念锻炼火候的准确把握,做到火候适度、循序渐进,对实现三稳更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里要格外强调一点收功的问题:练功结束前,一定要稳稳地收功,通过意识告诉自己,现在要收功了。慢慢抬起双臂,搓搓两手、搓搓头面,慢慢地睁开两眼,清醒过来,以保证意识和身体机能协调地回到正常清醒中来。既使行功中遇到突然惊吓刺激,也要进行上述收功动作,不要草草收场。
神经衰弱患者怎样练功好?
神经衰弱是由于大脑神经活动长期持续性过度紧张,导致大脑的兴奋抑制功能失调而产生的。其主要表现为:兴奋性增高,如易激动,易伤感,感觉器官对机体内部及外界刺激过敏,睡眠障碍,记忆力减退,脑力体力均易疲劳,工作学习效率低,植物神经机能障碍,焦虑不安及多疑等。
人的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具有较强的耐受性,在通常整日紧张的脑力活动以后,虽产生疲劳,但通过适当的休息或睡眠即可恢复。凡是能引起持续的紧张心情和长期的内心冲突的一些因素,如亲人亡故,学习负担过重,工作不顺心,人际关系不协调,家庭不和或长期思想矛盾等,使神经活动过程强烈而持久地处于紧张状态,超过了神经系统所能承受的限度,即可发生神经衰弱。而脑力劳动过于紧张繁重并伴有情绪性的持续紧张,或者工作按排不当,忙乱而无秩序,缺乏劳逸结合,经常改变生活与睡眠规律,从而引起大脑机能的过度紧张,也能导致神经衰弱。从性格上讲,那些偏于胆怯、自卑、敏感、多疑、依赖性强、缺乏自信,或过于主观任性,急躁好强,自制力差的人易患神经衰弱。
对神经衰弱的治疗,主要原则是消除引起紧张的原因,调整紧张引起的大脑机能失调。在这方面,气功有其独特之处。首先,气功要求练功人在练功时要做到松静自然。松是指精神和形体共同的放松。静是指精神的宁静,是精神在主动放松的基础上,意识进入到似睡非睡,似醒非醒的特殊状态。这种状态使大脑皮层功能主动性地休息调整,有益于缓解和消除大脑的持续紧张状态,起到治疗神经衰弱的作用。其次,练气功达到入静状态时,机体不仅在客观上发生各种有益的调整变化,而且在主观上也可感受到心情极其舒畅、心胸非常开阔。从而处在一种良好的情绪状态中。这对消除神经衰弱常伴有的负性情绪,具有重要的作用。此外,通过长期气功锻炼,修心养性,陶冶情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的气质性格,也是气功能预防和治疗神经衰弱的重要因素。
在通过气功治疗神经衰弱的同时,应认清病因并认识到本病是可以治愈的。树立信心,消除紧张和疑虑,保持心情愉快舒畅,用心理卫生的方法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发挥主观能动性,了解气功对神经衰弱的作用和疗效,持之以恒,坚持练功,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致病的环境因素,为练好气功创造条件。
气功疗法与心理疗法有何异同?
心理治疗自古就有。从广义上讲,凡是医生运用心理学的原则和技巧,通过语言、文字、表情、姿势、行为以及周围环境的作用,对患者启发、教育、劝告和暗示,提高病人的感受和认识,调整病人的情绪,从而达到改善心理障碍者的心理状态,行为方式以及由此引起的各种躯体症状,都可以认为是心理治疗。从狭义上讲,心理治疗是一类有异于化学、物理、生物等传统治疗方式的特殊治疗手段,是针对消除某种心理症状或行为障碍提供的专门心理治疗技术。这种技术往往是根据一定的理论来设计的,有一定的方法、适应症和病人的选择。
心理疗法的出现弥补了医学治疗中的那种只看病、不看人,不管病人的气质、性格、精神致病因素等,只给予物质治疗忽视精神治疗等不足,是对医学的一个重要补充和发展。气功疗法与心理疗法之间,既有相同之点,也有不同之处。
众所周知,气功锻炼具有调神(意念调整)、调息(呼吸调整)、调身(体力锻炼)三要素。这三者中,调神是统帅,起决定性的主导作用。古人讲“全凭心意练功夫”,早已明确了调神在三要素之中的作用和地位。调神是心理训练,也就是通过主动的自我心理活动去调整机体的生理功能活动,进而改变躯体状态。从这点上看,气功疗法与心理疗法具有相同之处。尤其是气功锻炼时的一些具体要求更是属于心理学上的内容。例如,本是大白天站在黄土地上练功,可以想象为宁静的夜晚站在绿草丛中练功,本来两手空空,可以暗示自己抱着一个球,并仔细地去体察双手抱球的感觉,还可将精神高度集中在丹田部,注意丹田部位的感觉变化,通过放松心身,排除杂念,使意识进入到似睡非睡,似醒非醒的入静状态,其实质是自我催眠状态……。上述气功锻练所利用的想象、感觉、注意、暗示、催眠等过程,均属于心理学的内容,也是某些心理治疗中所使用的手段。心理疗法中有一种方法叫做行为疗法,它认为患者的病症——异常的行为和功能,是个体在其生活经历中学习并经条件反射固定下来而造成的。反之也可通过对新的行为方式的学习建立新的条件反射,来消除或纠正病人的异常行为或功能。一个人对气功由不会进而熟练的过程,也恰是对一种有益于身体健康的行为学习的过程,从这个意义讲,气功疗法与行为疗法是一致的。
气功疗法与心理疗法的最大不同表现在患者所处地位的主动与被动上。心理疗法虽然强调解决患者心理致病因素,但其具体治疗措施终归需要医生给予患者,患者多处于被动状态。然而气功疗法则是由患者自我进行的一种心身锻炼,患者在锻炼中处于一种主动状态,这有助于患者自身意识能动性的调动。此外气功锻炼还伴有呼吸和体势体力的锻炼,这也是与心理疗法的不同之处。
气功中的姿势动作有什么特殊要求?
气功功法种类很多,各功法之间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其姿势动作各不相同,可谓千姿百态。有的保持固定的姿势,因而被称为静功;也有的不断地变换着动作,被称为动功。这些姿势和动作仅从外表来看,有很多与一般的体育、武术甚至舞蹈差不多似乎很难区分。实际上,气功与一般的体育、武术等有很大的区别。对练功的姿势动作有一些特殊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气功的姿势动作要求在放松入静的基础上,以意念为主导,从而使心身高度协调统一。虽然有些功法格外强调姿势动作,如导引按摩类功法。但是按气功的要求,不管什么姿势都要在保持安静的状态下进行。在运动过程中,必须精神贯注,思想集中;而且这些姿势动作更重要的是被赋予了特定的意念,如抱球、捧气等。因此,这些姿势动作除了具有一些体力锻炼的作用外,更主要的是帮助调神练意。
2、气功的姿势动作以轻松自然、舒适得力为原则,并不要求动作的绝对准确。气功锻炼时,只要按照规定姿势动作的基本要求,做到“轻松自然,舒适得力”就可以了。无需格外计较姿势动作是否绝对准确。切忌为姿势而姿势,造成精神紧张,影响放松入静。当然,随着练功的深入,可以不断调整姿势动作,使之更加体现练功的特定意念,并趋于艺术化。
3、气功的姿势动作可以因人因病因练功情况的不同而选择变换,不必强求一致。虽然各种气功功法对姿势动作都有特定的要求,对于不同的练功人来说,则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和变换。例如,年老体衰的病人,最好先采用卧式或靠坐式,待体力好转后再逐步转为坐式、站式,动作的幅度也应逐渐由小增大,以适宜为度;不同的病,要选用不同的姿势,有的人病情复杂多样,可以采用几种姿势交替调配的方法;不同的练功阶段,也可以调整练功姿势和动作,初学时选用简单、易于放松的姿势,当练功一个阶段后逐步根据练功要领和姿势的具体要求,重新选用或调整练功姿势,并增加动作的难度。在一次练功过程中,既要适当坚持保持特定姿势,也要及时调整和变换姿势。在选择练功姿势时,在不影响练功效果的前提下,还可参考练功人平时的习惯姿势,适当地考虑个人的习惯,以便迅速适应和掌握。此外,在具体练功时,还应根据时间、气候、周围环境等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姿势动作。
气功和经络的关系如何?
中医学的基本观点之一就是整体观,而人体之所以能成为统一的整体,是通过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的作用而实现的,因此经络学说在中医理论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气功作为中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同经络当然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首先,从经络的发现来看,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提到了经络,并具体讲明了其循行走向。而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却找不到经络的踪迹,不知其为何物。那么,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人怎么能得到有关经络的认识呢?根据某些史料记载与近代科学实验发现,经络学说的起源及形成和气功有着密切的关系。明代著名的医学家李时珍,在其所著《奇经八脉考》中讲:“内景隧道,惟返观者能照察之”。“内景隧道”是指人体的经络系统,“返观”可以理解为一种静功的锻炼方法。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体的经络变化,在进行某种静功锻炼过程中是能够觉察出来的。针灸临床实践中发现,有时针刺某个人的某一个穴位时,整条经络都出现感传,这种人被称为经络敏感人。这种人通常在人群中所占比例很小。然而当对人群中非经络敏感人采用诱导入静的方法,使其进入气功态后,经络感传现象及经络敏感人的出现率则大大提高。这一实验研究结果也为经络和气功的密切关系提供了佐证。
另一方面,气功还有疏通经络,祛病强身的作用。《黄帝内经》说:“经脉者,所以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中医学认为,经络是人体周身气血运行和输布的通道,是把人体各部分联结成统一整体的重要系统,经络系统保持通畅,人体的气血就得以正常运行,生命就得以正常活动。若经络系统出现异常,人体的机能活动就要发生障碍,产生疾病。练功时可出现末稍循环旺盛,腺体活动增强等现象。这些变化,都说明气功锻炼具有疏通经络的作用。此外,许多气功功法都是在经络学说的影响下,依据气功原理编创的。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在《奇经八脉考》中就反复强调了奇经八脉对于练功和诊病的重要性,认为“医而知乎八脉,则十二经、十五络之大旨得矣;仙而知乎八脉,则龙虎升降、玄牡幽微之窍妙得矣”。针灸学家杨继洲在《针灸大成》中指出了任督二脉与练功的密切关系,认为许多功法虽有“种种不同,岂离任督”。近代医家张锡纯也主张学医的人应练气功,并参看丹经。
综上可见,气功与经络具有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关系。随着现代科研对经络实质和气功机理的不断揭示,气功与经络的相互关系必将更清楚地显示在我们面前。
气功与美容有何关系?
人,尤其是女性,大都讲究美容。“美容”有两个含义:狭义的美容,指单纯美化面部,如用各种方法清洁面部,将各种养料施于面容,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着装。广义的美容则是美化人的整个身心。气功美容则属于这一范围。狭义的面部美容只是使面部皮肤消极被动地接受外部的养料,而着装后的掩饰,遮盖和美化也只是一时之宜。气功美容则是靠自身条件的开发,达到面部与整体,形体与精神的全面更新与美化。
那么,气功是如何起到这种作用呢?
1、气功可以有效地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使练功人保持旺盛的精力。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带给人们的心理紧张也越来越大。作为紧张的一个常见的反应就是疲劳。处于疲劳状态的人往往精神倦怠,皮肉松弛,而气功锻炼可以有效地缓解和恢复神经系统的过度兴奋,迅速地消除机体的疲劳,使人干起事来充满活力。活力是青春的象征,而青春则是美的象征。头脑清晰、精神饱满、反应敏捷的形象是人体美的一个重要方面。
2、培育真气,抵抗早衰。气功锻炼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培育真气。中医认为人的五官、肌肤等是五脏之气外在的反映和表现。真气充足,五脏气血旺盛,五脏的外在表现也必然充满了生机和润泽,呈现一种健康的美。例如,中医理论中有“肝开窍与目”的说法,肝气充足则目光炯炯有神,通过气功锻炼,真气越来越充足,抗病能力增强,就可免去因患多种疾病而引起的过早衰老,使青春常驻。
3、气功可改善微循环,使面部红润、皮肤润泽。实验观察发现,气功锻炼可以改善全身的微循环功能,使更多的毛细血管开放,血管内血液流速加快,从而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使皮肤养分增加,皮肤组织得到改善,变得细腻润泽。另外,气功还可通过调节内分泌系统的功能来达到防止皮肤衰老和失去弹性,美化皮肤的作用。
4、气功可以美化人的气质,陶冶人的性情。真正的美是一种面部与全身、形体与精神的和谐统一。其中人的精神面貌、气质、风度等更是形之于外的内在表现。气功锻炼中的“调心”手段不仅含有教人意守入静的内容,而且也具有陶冶性情的重要作用。平时注意修身养性,可使练功人的心身与外部环境达到一种平衡,心情舒畅,心胸开阔,行为坦坦荡荡。
气功对美容的作用是多方面的,而这些作用也是互相包容的。在练习气功过程中,最重要的是领会气功的精华,那就是“调心养性”,做到这一点,你就会悟到气功美容的奥妙。
气功与瑜珈术、禅修有何异同?
佛教中虽无相当于本来意义的“气功”,但从现代广义的气功而言,在客观上瑜珈和禅修中都包含有类似气功的内容。
瑜珈,是梵文YOGA的音译,在佛典中汉语意译为“相应”,指控制自己身心令与某种东西相应(相契合,一致)。瑜珈是古印度各宗教对自我调制以锻炼身心的功夫的统称,佛教亦称其禅定为瑜珈。修禅定者被称为瑜珈行者,或瑜珈师。佛教密宗的修练方法更多以瑜珈命名。在印度,至今仍将各种修练方法统称为瑜珈,不过有了一些变化,有多种精神内涵和锻炼姿势。近年来,由于它具有调节身心的特点,在世界上引起了重视,尢以欧美为甚。
禅修是指禅定的修习。禅为梵文“禅那”(DHYANA)的简称,汉译“静虑”、“思维修”,指在寂静的心态下思虑。定为梵文三昧(SAMADHI) 的意译,指摆脱散乱、昏沉的一切寂定心境。禅定合称是对佛教各种瑜珈的通称。需要指出的是,禅宗的“明心见性”功夫也被称为“禅”,有其特殊含义。禅修是佛家的一种修练方法,是指在安静的环境和正常的生活中,放下一切不必要的樊缘和杂念,集中精神,进行不断的修习。
气功与瑜珈术、禅修有很多共同点,比如,两者都是自我心身锻炼的方法,要求用调身、调息、调心的方法结合起来修习,以达到入静状态,使人在精神和智慧上获得多种益处,都能祛病健身,涵养道德,陶冶性情,并把它作为人们认识自身生命运动的新途径。虽然他们之间有很多一致性,但总的看来,气功与瑜珈术、禅修等仍有质的不同。气功研究的目的,在各阶段始终立足于现实人生,以使人类得到现实利益为宗旨。气功锻炼的目的,一般在于健身治病,养生益智,陶冶性情等。佛教徒修习瑜珈术、禅修的目的在于获得大智慧,摆脱烦恼,“了却生死”。至于防病、健身,只不过是修习过程中获得的副产品。同时,二者意守之境即“观”也不同,气功中意守多为有益于健康的某些景,而瑜珈、禅修所意守的都是会有一定宗教性的内容,例如念佛等。在佛教徒看来,一个人为治病健身延年,花费许多时间去练气功,不知佛家止观以了生死,是“拿金条当稻草使”。可见,人们练气功静坐与佛教徒禅修,从外表、方法上看起来无多大区别,但其主观信念却有质的不同。
气功与精神卫生有何关系?
中国古代很早就注意到情志(心理)与身体健康有密切关系,并从理论上对此也有了较明确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宪章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是身体、心理、社会三方面的综合状态”。开始认识到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和缺陷,还要有完满的心理状态。这也是目前“心身医学”、“社会医学”、“行为医学”所重视的问题。
现代心身医学或行为医学认为,健康的心理包括适度的情绪表达和控制,善于休息,对环境适应能力良好,处事乐观,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这与传统的要求:“和喜怒而安居处”,“乐其络,好利人”,“心安而不惧”,“起居有常,劳而不倦”,“婉然从物”等是一致的。可见数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开始这种修养和自身的实践了。
气功不仅可以开脑益智,祛病强身,还可在许多方面调节人的心理活动,行为方式,使之和谐统一。
具体地说,气功首先能消除病变对情志偏胜的影响。情志不单纯是一个心理修养的问题,而在它的物质基础。例如有肝病的人多急躁易怒,中医治疗时以舒肝理气为主,经过气功锻炼,使肝气平顺,精神调和,不易发怒。
其次,气功能防止异常情志活动对体内的影响。人在生活中,总可能因为这样或那样的事情,引起情志活动的过度。中医认为,这种过度的情志波动,必然会影响内脏的机能。古人概括为:怒伤肝,思伤脾,喜伤心,忧伤肺,恐伤肾。情志偏胜对人体的损伤程度,往往不取决于外界的刺激程度,而取决于人对刺激的态度,即内心世界的反应。通过长期练功修身养性,可使人理智地处理问题,做到“循道理,善自排解”。
再次,气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人格特征。人格是指人的精神面貌,是指个人对己、对人、对物乃至整个环境进行适应时所表现的独特的心理特征。它是人的先天素质在后天的不同实践过程中,与环境条件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气质、性格就是人格特征的内容,这二者既有“难移”的一面,也有“可塑”的一面,通过气功锻炼,可使其向着更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方面发展。
气功与推拿有何关系?
推拿,古称按摩、按跷等,是人类最古老的一种医疗方法,也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早期的按摩疗法仅用于少数疾病的治疗,手法种类较少,常用的是按和摩两种手法。以后随着治疗范围的扩大,手法也相应有了发展,于是按摩这一名称逐渐被推拿这个更明确的概念所取代,并逐渐形成了推拿治疗体系。
远在两千多年前按摩疗法就被广泛地应用于医疗实践。《素问·异法方宜论》中指出“中央之……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跷”,其中已将导引与按跷结合起来。后世医家认为:“按谓折按皮肉,跷谓捷举手足,导引按跷,中人用于养神调气之正道也”,也就是古代的气功。“按跷者,跷足以按摩也”可见按跷主要是指自我按摩,这种自我按摩的方法,直到现在也是气功的一个组成部分。至于依靠他人按摩者,后世逐渐发展成为推拿,属于中医外治法的范畴,是医生视病情施用手法治疗的一门中医学科。
推拿不仅在起源和发展上与气功密切相关,而且许多推拿流派在传统上还强调,学习推拿的人必须进行气功锻炼,如练习易筋经、少林内功等功法,以增强体质,在保证自身健康的基础上,施用手法为他人治疗疾病。在众多的推拿手法中,还有一类气功(内功)推拿手法,要求医生在平时练功的基础上,在治疗时凝神定志、沉肩、垂肘、松腕,在手法上要求持久、有力、均匀、柔和,从而达到“深透”,乃至得心应手地运用一些特殊的治疗方法,取得良好的疗效,做到如《医宗金鉴》所说:“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而且在施用推拿中的温补手法时,要求医生将意念集中于手,用较缓慢而柔和的节律,使温热感透达深入,以达温热祛寒的目的。《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客于背俞之脉……故相引而痛,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说明当时就知道用这种与气功相结合的手法来祛寒止痛。此外,要求患者也能主动地配合治疗,尽量做到肌肉放松,精神安定,在气功入静状态中,接受推拿治疗,以取得更好的疗效。
气功中的许多动功功法中都包含有自我按摩的内容。自我按摩是按照一定的顺序(一般是循经),自己运用独特的按摩手法对身体的某些部位(很多是穴位),进行按摩的方法。这种自我按摩可以单独运用,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达到强身保健、预防治疗的作用。也可以在气功锻炼的同时,进行自我按摩,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起到气功锻炼和自我按摩的双重作用,也提高了自我按摩的效果。
气功与太极拳有何异同?
气功与太极拳在很多方面是相同的,但它们也有许多不同之处。顾名思义,太极拳属于武术的拳种之一,有人将其称作“柔性武术”。太极拳运动的具体内容,除了拳架套路之外,还有基本功、推手、散手和器械套路等。作为武术内容,它的主要作用在于攻击和防守。
太极拳和气功二者相同之处主要是:
首先,随着社会的发展,作为武术流派之一的太极拳,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减少了技击作用,而更加突出了太极拳锻炼的健身价值和传统艺术表演价值。太极拳名家在《十三势行功歌》中就有“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的观点。因此,从太极拳也具有健身作用这方面来讲,和气功有着相同之处。
其次,从太极拳的产生来讲,它不仅综合吸收了武术多家拳法的长处,而且吸收了古代导引、吐呐等养生功法的精华,使气功锻炼的一些要领、方法成为太极拳基本功当中的一部分重要内容。
第三,从气功锻炼的要求来讲,太极拳锻炼也讲究意念的引导,要求心静、体松,也要求调身、调息、调心,从这一角度讲,也可将太极拳列为气功功法之一。
第四,从理论上来讲,它们各自都运用中国古代的阴阳学说作指导,并运用中医经络理论来解释各自锻炼中出现的现象。
虽然气功与太极拳有许多相同之处,但由于它们的形成和发展的最终目的不同,导致它们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
首先,从形成和发展上来讲,太极拳是为了在战场上拼杀、取胜的需要而产生的,并在不断的技击实践当中逐步发展起来;而气功主要是在医疗实践上为实现健身养生需要而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其次,从锻炼的方法和要领上来讲,气功主要是通过身体放松、精神放松而达到入静的气功态,从而实现健身的目的,调神是其核心内容;太极拳则从身体动作入手,经过“由松入柔、积柔成刚”的过程而锻炼出一种柔性的、连续不断的、具有穿透性的缠丝劲。
第三,从它们的最终目的和作用上来讲,太极拳是通过“以意领气,以气引力”的不断练习,最终达到意、气、力完美结合的境界,从而做到在技击当中意到气到,气到力到;气功的最终目的是医疗作用,是通过气功练习之后,强健身体,延年益寿
总之,气功与太极拳相似而又不完全相同。气功成为太极拳基本功练习的重要内容,而太极拳的一些方法要领也成为气功界人士缔创太极气功的借鉴内容。
气功与医、儒、道、佛、武术等有何关系?
气功,作为人类养生保健、强身治病的方法,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程,不断发展和完善。人类的祖先为了求得自身的生存及繁衍,必须与恶劣的自然环境及凶猛的飞禽走兽相较量,逐渐形成了许多自然的包括气功在内的保健养生方法。比如,为了祛湿导滞,通利关节以适应自然环境而形成“导引”;吸取与禽兽搏斗的经验,象其形,会其意,形成自然而本能的古代技击武术;从人类社会化生活的增多,体会到精神情志活动对身体状况的影响,总结出修身养性的“静坐”、“意守”等方法。总之,气功的萌芽和发展,不是突发性的偶然的发明,而是在人类漫长的生活实践中,逐步发现并总结而成的。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经历了剧烈的变化,文化卫生保健方面也受到影响,出现了诸子百家争鸣的活跃气氛。在医学方面,《黄帝内经》系统总结并提出了气功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并将气功列为养生保健治疗方法的首位。儒家则由孔子提出了意念专一、听之以心,然后心息相融,神气合一即“坐忘”的儒家气功方法,道家的老子和庄子主张顺应自然规律,“去物欲以养形,致虚静以养神”、“形神不亏,便可长生”,提出了“无为自然”的养形养神的养生方法。这些都与当时医学气功的发展协调一致,互相影响并各有侧重。至于佛教,一般认为是在汉朝佛教由印度传到中国后才出现的。佛教大小乘学说中,本无相当于本来意义的“气功”的术语。藏传佛教密宗无上瑜珈虽有相当于练气意义上的气功术语及修练方法,但在汉地佛教界流传不广。从佛教传统观点和一般佛教徒的信仰立场看,佛教的禅定与气功有所不同;从客观上看,佛教中也含有一些类似气功的内容,尤其是“明心见性”的理论和实践,对后世气功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至宋明理学派,致力于勾通和统一儒、释、道三大学派的理论,也相应出现了各家气功取长补短、融汇贯通的局面,使气功养生的理论和技术更趋于完善和系统。
中国古代的武术,其作用不外健身和技击。各派武术的健身方法中,尤其是站桩里包含有类似气功的内容;气功与武术在一些方法上也互相影响。例如,现在的健身站桩功法中,不少就来自武术,而气功的一些理论和方法,也被武术所吸取。武术界有一句话叫做“练武不练功(气),到老一场空”,可见两者是相关的。
气功与一般的体育锻炼有何异同?
气功和体育锻炼都是人类自我心身锻炼方法,都具有健身作用。气功,尤其是动功,也是一种特殊的体育锻炼。如果去掉对意念、呼吸的特殊要求,则与体育锻炼中的体操无异,只是动作柔和缓慢而已。体育锻炼也包括了“调身”、“调息”、“调心”三方面相应的内容。如“调身”本来就是体育锻炼的主要内容,而呼吸的调整对于体育锻炼来说也很重要,就象长跑运动员必须使呼吸与步伐相协调一样。正确的呼吸方法,是“调身”达到完美状态的保证。体育锻炼也很重视心理状态的影响,几乎所有的体育项目的竞技成绩都与运动员的心理稳定性有关,只是影响的程度不同,象射击、射箭,情绪的任何波动都可能大大影响成绩。
传统体育中的武术,与气功更是密不可分。所谓“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就是指武术与气功的结合。武术发展到今天,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它与气功结合而起到的健身治疗作用。传统气功中的“五禽戏”、“八段锦”等许多功法,往往也同时被归入体育锻炼之列。
但是,气功与体育锻炼之间仍有很大的区别,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体育锻炼着重“调身”,即形体的锻炼,其“调息”的目的是为了在激烈的体育锻炼过程中得到充足的氧气供应,并不断地从体内排除二氧化碳,以保证大脑、肌肉所消耗的能量得以及时的补充,从而保证体育竞技顺利进行。也就是说其目的在于使形体的锻炼得到充分的发挥。而“调心”也同样是为了保证形体的完美发挥。气功与此不同,气功的三要素中,“调心”起着决定性的主导作用,“调身”只是顺利进行调心、调息的重要条件,“调息”则有助于体势的放松和精神的宁静。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逐步达到气功入静状态,并在意识的主导下进行机体内部功能的自我调整和锻炼,通过特殊的心理过程来改变自身的生理状态,达到治病强身的目的。 2、与体育锻炼相比,气功更强调人的心理状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强调通过主动的自我精神活动来调整自身的生理活动。在气功入静状态下调动和培育人体的生理潜力,起到强身治病的作用。
3、气功锻炼是在气功入静状态下进行的有呼吸要求的运动,它要求在保持松静自然的基础上,全身协调运动,呼吸柔和细缓,使耗氧量降低,心率减缓,血压降低,在整体上提高身体素质;这与一般的体育锻炼使呼吸加快,耗氧量增多,心率加快,血压升高,从而加快身体某些部分的新陈代谢,使形体按特定的要求完美发展等,有着很大区别。
气功与中医有什么关系?
气功是中国传统医药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2000多年前成书的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对气功锻炼的方法、理论和治疗效果等内容,都有记载。在《素问》的八十一篇中,就有十几篇直接或间接地谈到有关气功方面的内容。可见,在春秋战国时期以前,气功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医疗保健方法。
从中医发展史上看,我国历代医家对气功都很重视。不仅在著作中有对气功的论述,而且许多名医本人也是气功实践家。如汉代名医张仲景在其名著《金匮要略》一书中说:“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呐,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这里所说的“导引吐呐”就是气功的一种方法。著名的“五禽戏”,相传就是汉代名医华佗所创,流传到今天仍被气功爱好者所喜爱。其后晋代葛洪所著《抱朴子》、南北朝陶弘景所著《养性延命录》、隋代巢元方所著的《诸病源候论》、唐代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王焘所著《外台秘要》、宋代《圣济总录》以及金元四大家的著作中都有气功方面的论述。在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所著《奇经八脉考》中指出:“内景隧道,惟返观者能照察之”。意思是说,在练某种静功的过程中能够觉察出人体的经络变化。清代著名温病学家叶天士和吴鞠通,都有气功的实践和论述。近代名医张锡纯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也有专论气功的章节,并指出学医者应参以静坐。从以上提及的名医和论著与气功的关系,即可知气功养生学历史之悠久,又可见气功在中医学中的重要地位。
气功作为中医学的一个分支,在理论上主要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在创编功法和气功锻炼中也应用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精气神等学说作指导;对气功锻炼产生的效应及气功作用机制等认识,到目前为止,也主要以中医理论来阐述。当然,由于自古以来,气功实践不只为医家独有,儒、道、佛、武等各家在各自不同的实践中,分别对气功形成了自己的认识,也构成了气功理论的一部分。
气功实践的结果也为中医学提供了新的内容,如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张景岳等分别对奇经八脉和丹田命门理论的系统阐发,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气功实践的基础上的。气功强调对意念的运用,是对中医调神理论和情志学说的补充和发展。掌握了气功心身同练的特点,有助于深入理解中医“形神合一”、“天人合一”的整体观,而气功作用机制的探讨,亦有益于对中医“气化论”、“精气神”理论和脏腑心理相关性等的深入认识。发掘整理气功与药物配合应用,气功针灸、气功按摩等传统治疗方法也可提高临床疗效、开拓新的治疗途径。
意守丹田是怎么回事?
丹田原是道教内丹派修炼精气神的术语,现在已被各派气功广为引用。《东医宝鉴》引《仙经》之文,不仅指出丹田的所在,而且还阐述了丹田的功能:“脑为髓海,上丹田;心为绛火,中丹田;脐下三寸为下丹田。下丹田,藏精之府也;中丹田,藏气之府也;上丹田,藏神之府也”。古人称精气神为三宝,视丹田为贮藏精气神的所在,因此很重视丹田的意义,把它看作是“性命之根本”。
我们知道,意守是练功人将意念集中和保持在自身某一部位或某一事物上以帮助意识进入气功入静状态,并在此基础上发挥意识能动性,主动感知和调整自身功能活动,来达到良好效果的练功方法与过程。意守丹田,是练功人将意念集中并保持在丹田部位的练功方法,是众多意守方法中的一种。更确切地讲,这种方法属于意守自身部位类中的意守穴位法。但实际练功时,人们是无法将意念仅仅守在一个穴位上,只能意守在以穴位为中心的一个范围内。因此,将丹田理解为这样一个范围更合适些。
人身虽有三丹田、五丹田之说,但实际练功时,除特殊情况之外,一般所说意守丹田,都是指意守下丹田。古人认为下丹田和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最为密切。是“性命之祖”、“生气之源”、“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之根”、“阴阳之会”、“呼吸之门”、“水火交会之乡”,是真气升降开合的枢纽,是汇集烹炼、储存真气的重要部位。当然,从现代解剖学和生理学的观点看,下丹田所在的部位至今并未发现有特殊的形态和功能。但是,通过意守丹田来促进练功人的意识达到入静状态,取得疗效,则早已被实践所证实。其中的机理,有待于人们进一步研究、揭示。
意守丹田有哪些要求?
所谓意守丹田,多指意守下丹田。下丹田有人认为在脐下一寸五分气海穴处,也有人认为在脐下三寸关元穴处。当然,意守丹田并非指仅守住一个穴位点,而是指意守在以穴位为中心的一定的范围内。
在练功的初期,由于思想不容易一下子集中,丹田不能马上守住,可先采用逐步放松法,使思想渐渐集中,杂念逐步减少,从而达到气沉丹田的入静状态。应当指出,意守的目的之一,是为了预防和排除杂念,在运用过程中,不要过分用意,要似守非守,若即若离。如果勉强死守,反而会引起不必要的紧张。因此,要注意意守的火候,即意守时的注意力的强度。意守强度太小,杂念难以排除,丹田也难以守住;意守强度偏大,虽然杂念可以减少,但易招致头痛头胀,精神紧张等不适症状的出现。所以,练功初期意守火候比起“似有似无”应偏大些,精神要放松,以头不胀痛为度,这样有助于排除杂念,帮助入静。随着练功实践的加长,可逐渐减小意守的强度,渐渐达到似守非守,绵绵若存的程度。
练功先哲们认为,通过一定时期的意守丹田锻炼,内气(此指感觉)就会在该区聚集,慢慢还会产生一些热、重、胀以及类似热气流的感觉,并逐步明显。再练下去,无需用意念引导,就可能自然地出现内气循任脉—督脉循行的感觉。
部分女性患者,经期意守丹田如出现经期延长或经量过多的情况,可改为意守中丹田,即膻中穴部位。膻中穴位于胸部两乳之间,为中气汇集开阖之处,也是任脉与脾、肾、心包等经络汇集之处。意守膻中穴,具有调和气血的作用,可调节和治疗某些妇科疾病。
也有一些练功人,在呼吸下行而意守丹田会出现呼吸紊乱,导致胸闷、气短;也有的感到小腹胀满不适或疼痛。此时,应依具体情况放弃意守丹田而改变意守其它部位或外景。
怎样预防练功出偏?
预防练功出偏,应针对可能引起出偏的各个环节,采取相应措施。
1、为了避免所学功理功法有误,或自己理解错误而引起练功出偏,初学气功时就应对气功有全面了解,不要把气功当成一种简单的知识和呼吸的锻炼方法。最好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掌握练功的基本要领,并据此选择适当的功法,对练功中可能出现的正常和异常效应有所了解,从而在开始练功时就能随时把握自己的练功状态,及时发现练功中的异常感觉、动象等异常效应,必要时可随时请教有关教功人员和气功专业研究人员,尽快消除异常效应,避免练功出偏。
2、对于教功人员来说,应重视对气功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在自己真正认识清楚的基础上,学会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将功理功法讲解清楚。在教功中也应循序渐进,并从心、身两方面关心学功人,帮助他们解除心理障碍,加强精神修养。对练功中产生的各种反应,不要轻易赞扬,以免练功人盲目追求。更应注意到,由于每个学功人的心理素质、体质、病情等具体情况都不同,练功效应也有很大差异,须具体分析,及时给予指导。对于一些不易掌握和容易出偏的功法,不要轻易传授,以免出现差错。
3、为了使所学功法适合自己的体质、病情,学功人最好在气功专业人员和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当的功法,并随时根据自己身体情况的变化,进行必要的调整。
4、气功之所以要求“性命兼修”(精神与身体同练),正是考虑到学功人自身的心理素质对练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学练气功的同时,必须重视自己的精神修养,把自己心中的抑郁和忧虑“化解”开,尤其是摆脱开那些由于疾病带来的精神影响。“治病须先忘病”,练功人必须经常保持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对于练功中出现的各种幻觉,也应视如不见。此外,更应重视在练功前设法发现并消除潜在的心理障碍,必要时可与心理咨询人员取得联系,通过心理测验和咨询去消除这些隐患,从而避免在练功入静状态下诱发精神障碍。
5、对于练功过程中可能受到外界影响,应有所准备,即使受惊后也应保持安定,从而有利于恢复气机的正常运行。
通过对练功出偏的研究发现,盲目自练是引起出偏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猜疑是练功者大忌”,尤其是练功出现一些效应时,不要胡乱猜疑。如不明白,可向专业人员请教,绝不要猜疑自己是否出偏,否则,这种不良的自我暗示,会影响入静,甚至诱发偏差。
必须指出,练功出偏并不是气功本身的问题。事实上,练功出偏的是极少数,只要做到以上几个方面,练功出偏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性命双修,功德并重
古人云:“修道不修德,必定要着魔。”这说明古代练功的人都非常重视道德修养,儒、道、佛诸家都要求从心性上下功夫。儒家提倡存心养性;道家则要求修心炼性;佛家讲明心、欠性、断惑、正直。以上讲的都是要保持人的自然本性、直性,不使受各种影响而蒙蔽、迷惑。从现代的气功角度来讲,就是要提高人的精神健康水平,使之达到高层次水平。不仅在练功当中,而且在日常生活中都要提高精神自我控制能力,做到遇到各种刺激都不受干扰,始终保持体内中和之气。为了练好气功,必须加强道德修养。“性命双修,功德并重”,这是气功锻炼的一句名言。然而,并非人人清楚功与德的关系。一般地说,功与德的关系是:练功先练性,守气更守德,功在一时练,德于一世修;修性为根,守德是本;心纯功自正,德长功自进。总之,练功人首先要注重道德品质的修养才能使练功有所收获。练功,真正进入气功状态是一个不长的时间,但强大的练功后盾--心性道德、思想品质、胸襟志趣、立身处世--的锤铸,则从来没有时间限制,一天是这样,一生也是这样。实德,才不虚功。调身、调息、调心并为气功锻炼三要素,调心是主要的。因为意要随气、引气、固气、养气、练气,意还要采气、聚气、化气、气化等。整个气功过程基本体现的是个心理机制。心理平衡,真气自身就能畅达运行,人静也自会向高层次递进;心理不平衡,其它两调也难做到。所以平时的练性、练心、练德直接决定着功时的成败。
怎样躺着练功?
气功的姿势有很多种,其中躺着练功也称卧式练功,简称卧功。包括仰卧、侧卧和靠卧等姿势。在实际练功时各种姿势都应符合松静自然的练功要领。各姿势的具体要求如下:
1、仰卧式:全身平卧在床上,面朝天,头自然正直,枕头高低适宜,为了呼吸通畅,头及背部稍高一些,轻轻闭上口眼,面部放松,四肢自然伸直,两手可分放身旁,也可相叠于腹部。
2、侧卧式:可分为左侧卧式和右侧卧式,侧身卧于床上,头稍微向前低,平稳着枕,口眼轻闭。下侧的胳膊自然弯曲,手放在枕头上,手指自然伸开,腿自然伸直。上侧的手自然地、轻轻地放在髋关节处,上侧的腿弯曲放在下侧腿上。
3、靠卧式:在仰卧的基础上,将上半身及头部垫高,斜靠在床上。
一般说来,卧功可适用于各类人和各种病情,而对于睡前练功及体弱病人,包括胃紧张力降低、胃肠蠕动缓慢、消化性溃疡及胃下垂等患者,更可以卧功为主。不习惯仰卧的人,可做侧卧式。饭后练功一般多采用右侧卧位,其它时间则左侧、右侧卧位均可。至于心脏病患者、哮喘患者及体力极差的患者,由于平躺会加重症状,可采用靠卧式,以利于呼吸通畅,避免胸闷、气短,有利于练功。
以上是卧式中肢体不进行运动的功法,也称卧式静功。当然,为了治病,在特殊情况下也可锻炼“卧式动功”,还可以配合自我按摩、循经点穴,以疏通经络,调合气血,使气功锻炼和自我按摩结合起来,起到内外导引的双重作用,同时提高了气功锻炼和自我按摩的功效。
对于仰卧时枕头的高低,在古书《王子乔导引法》中曾论述到:“病在喉中胸中者,枕高七寸;病在心下者,枕高四寸;病在脐下者,去枕”。现代也有人认为对于胃下垂的患者,还可以采取去掉枕头、垫高下身的方法,可以参考。
采用卧式练功,身体容易充分放松,有利于达到入静状态,但也容易入睡和昏沉,影响练功质量。为防止入睡,初学时可以采用一些方法,如双臂支起,保持某种特定的姿势。这样一旦入睡时,姿势的变化也可起到一定的提醒作用。当然,对于失眠患者来说,每当失眠或半夜醒来睡不着时,如能通过练功自然入睡,也是好事。
总之,躺着练功一般在室内进行,又易于放松入静,常用于睡前或醒后练功,对于起床都有困难的病人,只要掌握练功要领,同样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而且更易于坚持。
怎样练放松功?
放松功是初学气功的人一般应首先学习掌握的入门功法,是一种采用或卧、或坐、或站等姿势来练习的静功。也是深入学习高级功法前应该掌握的基本功。
一提起放松功,一般人多容易理解为只是放松肌肉。其实放松功要求的不是单纯的肌肉放松,也同时要求精神的放松,甚至可以说精神放松是练好放松功先导和基础。只有精神真正做到放松了,肌肉才能达到很好的放松。
所谓精神的放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尽可能地摆脱与练功无关的杂念。这主要指初学气功时,意念常常一时达不到专一,而有时越想专一,杂念反而会纷沓而至。二是防止和消除放松时产生的紧张。所谓放松时产生的紧张是指有的人因练功心切,想尽快地达到目的,实际上是欲速则不达,越想放松,精神和肌肉反而越紧张。消除这两种状态的方法之一是将意念集中到身体一个接一个放松的部位上,去仔细体查每个部分放松时产生的感觉。这样,自然而然就阻断了其它杂念的产生,达到精神放松。所谓肌肉的放松是要做到在保持练功体势的基础上相对地放松。这种放松并非是松懈瘫软,因为要保持一定的练功体势,肌肉必然有一定的紧张度。然而这种肌紧张又不是僵硬,达到恰好能保持体势即可。这种肌肉状态就是平常所说的“松而不懈,紧而不僵”。
下面介绍练放松功的具体方法:
呼吸:自然呼吸。
姿势:卧位、坐位、站位皆可。
意念:按着下面介绍的顺序想象身体各部的肌肉,尽量促使肌肉放松,并同时仔细检查肌肉放松时的感觉。
放松肌肉的方法:轻闭双眼,从头顶开始按序一个部位一个部位地想象并放松。
头顶、前额、眼眉、眼睑、眼球、鼻子、嘴-|-#-!-Chun、面部、下颌、颈部、两肩、上臂、肘关节、前臂、腕关节、两手、十指、前胸、两胁、上腹部、下腹部、项部后背部、腰部、臀部、大腿、膝关节、小腿、踝关节、两脚。如此放松可反复多次。为加强放松效果,可在想象到每个部位时默念“松”字,也可同时播放轻音乐。
放松功对消除疲劳,恢复体力有较好的效果。对消除紧张、促进睡眠也很奏效。失眠患者可在晚间上床后练习放松功,常可随着心身的放松,很快入眠。
怎样练好松静功?
松静功是比放松功更进一步的功法。放松功强调的是心身放松,而松静功的核心是在放松功的基础上,神志越来越宁静,逐渐达到气功态。
所谓神志的宁静和气功态是指意识由普通的清醒状态进入到似睡非睡,似醒非醒的特殊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练功人除自知自己是在练气功外,大脑皮层的其它部位进入到主动休息抑制状态。当练功人处于这种状态时,身体会产生一种飘飘然的舒适感。身体的感觉发生了奇妙的变化。以听觉为例,即会感觉外界的声响变得遥远微弱,甚至完全消失,呈现“虽有惊雷而无动于衷”的现象,又可对要想主动感知的事物感觉的极其清晰敏锐,达到“金针落地亦能闻其声”的程度。上述状态被气功界称为“入静状态”或“气功态”。而从现代心理生理学角度来看,它在实质上属于自我催眠状态,是介于清醒与睡眠之间的一种过渡状态。
最常采用的方法是各种意守法。这种方法是在放松功对心身放松的基础上,主动地将意识集中在某一特定的对象上。这个对象可以是身体的某一部位,如一个病变的脏腑、经络、一个穴位,也可以是一个美好的客观事物,如一盆鲜花、一幅壁画、一件令人陶醉的往事等等。这种意守法应该是在心身真正放松后自然呈现的,而不是强行追求所能达到的。对意守的对象又要做到“似有意,似无意”。没有意念是不可能的,而意念太重也不是好事,或可使意念的内容消失,或可使气功态时意守的对象在意识回到清醒状态时也无法消失,转化成一种练功偏差。
练功实践及实验研究证明,当人体处于气功态时,身体内部处于一种自动的调整状态,表现为补虚泻实,抑亢助弱的协调平衡状态。例如,对高血压病可起到降压作用,对低血压病可起到升高血压的作用。松静功具有明显的调整机体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治疗各种心身疾病的作用。患有高血压、冠心病、消化道溃疡、支气管哮喘、糖尿病、神经官能症等病变都可选取以松静功为主要治疗手段的方式来进行治疗。
需要强调一点的是,练松静功达到气功态后,有的人会出现幻觉——一种并无客观刺激存在,却在头脑中产生出的表象。这是相当于催眠期中意识进入到一种特殊时期——超反常相而最易出现的。防止的办法是一旦出现,不追求,做到不心随景转,同时可使意识向清醒状态过渡一下,幻觉就可自动消失。
怎样站着练功?
站着练功即采用站式姿势练功,包括站式动功和站式静功。站式静功也称站桩功,对治疗某些疾病和保健强身具有良好效果。站式动功也有很多种:有套路动功和非套路动功,非套路动功中又有散手功和诱发功(也称自发功、引动功)。这里主要介绍站桩功的一些内容。
站桩功是“形、意、气、力”有机结合、相互作用的一种功法。它不仅有适合于各种需要的多样化的练功姿势,而且有一些特殊的要求。如要求做到“内三合”和“外三合”。所谓“内三合”就是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外三合”是指肩与髋合、肘与膝合、手与脚合。从而达到形意气力完整如一,混然一体的境界。
站桩功有很多种姿势,各姿势都有其不同的要求和作用。如站桩功的体势可高可低,体势越低,锻炼的强度就越大。年轻人如为了健身,可以选用低位式,而一般患者则可以采用高位式,随着体力的增强而逐步降低体式。两臂姿势可开可合,可高可低,可抱可撑,可按可捧。但姿势不同,相应的意念也有所不同。按球式即两手如按球状,意念两手各按一个水中浮球;捧水式即两手如捧一碗水,其作用也不一样。站桩功的动作可以是非对称性的,如一手上托,一手下压;也可是对称性的,即两手同时朝上或朝下。总之,站桩功的姿势较多,练功人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姿势进行锻炼。在姿势上要保持完整均衡,挺拔舒适,松而不懈,紧而不僵,上虚下实,如树生根。
下面介绍一种最常使用的站桩功姿势,练功人可以根据以上原则,变换不同的姿势。
垂撑式站桩:两脚平行分开,与肩同宽,正头平视,腰脊竖直,两臂如弓,松肩,垂肘,虚腋,手指舒展,含胸收腹,两髋内合,臀呈坐劲,两膝微曲微内扣,两脚掌平均着地。在保持这种姿势的基础上,尽量放松全身的肌肉。自然呼吸,意念想象两脚如树生根,身体象青松一样挺拔屹立,巍然部动。
站桩功每天练二、三次,开始时10分钟左右,以后逐步延长至半小时甚至一小时,在开始练站桩功时,可能会感到两腿酸胀疲劳,属正常现象,经过一段练习后会逐步适应。在变换姿势时,有人主张两手高不过眉,低不过脐,远不逾尺,近不粘身。在这个范围内,自然地按目的和意念的不同,变换不同姿势,并体会在某种姿势的特定意念下,身体上出现的相应感觉变化,使姿势与意念相统一。无论采用那种姿势都应做到“情绪宁静”。“自然放松”、“舒适自然”。一般采用自然呼吸、放松入静后,呼吸会自然变得细缓匀长。意念与姿势协调统一,对杂念也顺其自然,不人为地追求入静。
怎样治疗练功出偏?
在治疗练功出偏时,除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外,还应采用心理疏导、催眠暗示等现代心理治疗的方法来调整与改变患者的异常行为,消除大脑皮层的异常兴奋灶,消除这类病态的条件反射。
治疗练功出偏的方法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要求患者停止练功,正确认识出偏的原因和现在的具体情况,消除紧张情绪,减轻心理负担。
2、通过心理测验和谈话,找出患者气质、性格及心理缺陷等与练功出偏的关系,以及不良情绪和心理障碍对练功的影响,重视精神修养,陶冶性情,摆脱不良情绪,消除心理障碍,为治疗练功出偏创造条件。
3、通过交谈了解患者练功方法和对气功的理解,从中找出引起练功出偏的错误方法和认识,使患者明白引起出偏的原因,并加以纠正,重新树立正确的练功思想,掌握练功要领,通过重新学习来改变原来的异常行为,而代之以新的健康行为
4、针对患者出偏的具体表现,进行具体指导,并介绍一些切实可行的纠偏方法。如多听些轻松愉快的音乐,保持心情愉快,把注意力转移到与气功无关的其它事物上去,过了一段时间,有的偏差会逐渐消失。另外,还可以通过自我点穴按摩等,减少一些不适感。
5、对于心理异常和躯体症状较重的患者,还可以配合一些其它治疗,如针灸推拿,循经点穴引导等,以散结通滞,缓解和消除出偏引起的痛苦,甚至可以应用一些相应的中西药物。对那些出现精神障碍的患者,可根据现代精神病学的内容进行抗精神病治疗,能够收到理想效果。
怎样才能入静?
从神经生理学角度来看,各种内外刺激引起的神经冲动都可经脑干网状结构等组成的非特异投射系统弥散地传导到大脑皮层,引起广泛的兴奋,起到维持清醒的作用。所以各种具有阻断这一神经冲动传导的措施,都有促进入静的作用。
从接受外部刺激产生外部感觉的环节来讲,这些感觉主要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觉等,其中 80%以上的感觉信息来自视觉和听觉。因此可以通过轻闭双眼以及选择安静的环境练功等措施来阻断视觉、听觉刺激,减弱神经冲动帮助入静。当然,对于那些有益于入静的良性视觉、听觉刺激,仍可保留和利用,如悦耳的轻音乐、悦目的君子兰花等。
其次是采取阻断机体内部刺激的措施。这类措施可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主动地放松肌肉,这样可以减少因肌肉紧张引起的肌梭向中枢传导的神经冲动。一般来说,卧式静功最能达到放松肌肉的效果。因此初学气功者可以先练卧式静功。但是初学者由于自控能力差,在躺着练静功时很容易进入睡眠状态,所以也需经过一段时间锻炼,才能恰到好处地将意识保持在不同于清醒与睡眠的气功入静状态。
另一方面是调整好练功时的精神状态:
首先要避免情绪激动,当情绪激动时练功是无法入静的。
其次是避免主观上急于求成,一味想放松入静,反致精神紧张,有碍入静。
除上述两种应避免的精神状态外,还有三种良性精神状态调节手段可以被利用来帮助入静:
其一是练功时要保持心情舒畅。
其二是练功时要采用合适的意守方法。意守的方法很多,可以只选一种,也可以选用多种依次进行。不论是选用一种还是多种,都要做到“似有意,似无意”,“勿忘勿助”、“勿贪勿求”。而急于求成,用意过强,在气功中称之为“着意”,则是入静的重要障碍。
其三是主动地利用良性自我暗示手段。例如可想象宁静的夜晚,站在绿草丛中……
以上方法运用时可因势利导,循序渐进,不急不躁。经过一定时间的锻炼,随着方法的熟练,会形成一个有利于自我心身平衡的条件反射,到那时,入静就不再是难事了。
怎样才能做到练功火候适度?
火候适度是指对练功的一些要求及限度把握要适当,或恰到好处,太过或不及均非适度。练功适度,主要以意念、呼吸、姿势及练功时间等方面为内容。
练功是在意念主导下的心身锻炼。意念太弱则杂念繁多,或易于昏沉入睡;反之,意念太强也不行。尤其对初学者,强行意守或强行以意领气,等于拔苗助长,极易引起头胀头疼、精神紧张等不适症状,甚至可以出现偏差。意念的锻炼要顺其自然,暂时守不住也不急,采取因势利导的方法,循序渐进地进行锻炼,保持勿忘勿助、若有若无、似有意似无意的原则。经过一个阶段练习,“水到渠成”,杂念必将逐步减少,逐渐就会达到适度。
气功调息中虽然有多种呼吸方法,但除非特殊需要,一般还是以自然呼吸为好。虽说是自然呼吸,在入静状态下呼吸也会自然变得柔和、细缓、均匀、深长,达到调息的要求,即所谓“心静息自调”。有些功法要求特殊的呼吸方式(如腹式呼吸),也必须在自然悠畅的基础上,通过意念诱导吸气下行并稍许用力,经过一段训练后逐渐形成。这种方法不易掌握,而且有些内容还可能成为以后进一步练功的障碍。常见有人学习某种特殊的呼吸锻炼方法出现偏差,引起胸闷气窒。更有甚者,平时不须注意的呼吸,也变成如果不想着如何呼吸,呼吸就无法正常进行,出现憋气闷胀的状况。
不同的姿势对机体具有不同的影响。站式、行式,侧重于对体力及骨骼、肌肉的锻炼,对增强体质有很大的好处。静坐、静卧,可以充分地使骨骼肌放松,有利于入静养神。通过变换姿势,不仅可以增加学习气功的趣味性,也可使体力及身体不同部位得到专门的锻炼。不论采用那种姿势,都应松缓自然、舒适圆活,切忌故意拿架、僵硬做作。此外,由于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有差异,练同一种功法时姿势也可以大同小异。初练气功时,即使选用比较舒适的卧式,作功一段时间后,也会出现全身的不适或某些部位的肌肉酸困麻痛,这是正常现象。此时,可暂停练功,调整姿势或活动一下肢体后再练,不要勉强坚持,以免精神紧张而影响练功效果。经过一段时间后,对某种姿势就会逐渐适应,也会更加充分放松,这本身就是练功功夫的一种体现。
练功不仅每天都应坚持,练功时间的长短也应适度,应根据练功人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开始时,每次可以练15分钟至20分钟,以后每次练功时间可以逐渐延长,每次练功都应留有余力、留有余兴,以不感到疲劳和不勉强为度。如果练功仅作为保健和病愈后巩固疗效,每天可以利用起床后,睡觉前半小时至一小时就可以了。如果是为了治病,每天可练三、四次,每次练功时间可以适当增加,但应避免一练就半天、勉强坚持的作法。
怎样坐着练功?
坐式是气功中应用最普遍的练功姿势。包括端坐式、靠坐式、盘坐式、跪坐式等各种具体姿势。各种坐式的练功姿势都有具体要求:
1、端坐式:自然端坐在适当高度的方凳或椅子上,头正直,松肩含胸,口眼轻闭,两手轻放在大腿上,腰部自然伸直,腹部放松,臀部的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平稳地坐在凳上,两腿分开,两膝与肩同宽,两脚平直。
2、靠坐式:靠坐在椅子或沙发上,背部可轻靠于椅背上,两足可略向前伸出,其它要求与端坐式相仿。
3、盘膝坐式:在较大的矮方凳、床或炕及地面的坐垫上均可盘坐。具体又包括自然盘、单盘、双盘。 (1)自然盘:上半身与端坐式相同,身体略向前倾,臀部稍垫高一些,两腿交叉盘起,左上右下或右上左下均可。两手互相轻握,置于小腹前或分放在大腿上。
(2)单盘:膝弯曲,将左足置于右腿上,或将右足置于左腿上。其余均同自然盘。
(3)双盘:将左足置于右腿上,同时将右足置于左腿上,两足心俱朝天。其余均同自然盘。
4、跪坐式:两膝着地,脚掌朝上,身体自然坐在脚掌上,两手互相轻握放在腹前,其余同端坐式。
坐式是静功中最常见的练功姿势,被广泛采用,由于各人身体情况、功法等不同,各种坐式在应用时也有一些差别。其中“端坐”为坐式中最普遍应用的一种。年老体弱者也可与卧式交替应用。靠坐式适合于年老体弱者,可与端坐交替使用。盘膝坐有助于入静,上身及头部的紧张状态易于解除,但下肢稍紧张,尤其是初学盘坐者,时间稍长就觉得下肢麻木不适。经过一段时间练习后,逐渐就会适应。一般从自然盘开始,逐步过渡到单盘、双盘。至于跪坐式,在我国已很少用,而日本人平时及练功都常用此姿势。
一般人练功如功法无特殊要求,只采用端坐式就非常适用。只有在少数特殊功法,如周天功和禅宗、密宗的一些功法中,才要求盘坐。无论采取那种姿势都要求舒适自然,尽可能放松,绝不要勉强。实际上只有全身放松,才不致于紧张,容易达到入静。只有静到一定程度,甚至感觉自己的身体也消失了,才会达到气功所要求的放松。
此外,还有一些坐着练的动功,如“坐式八段锦”等,适合于起床前或睡觉之前锻炼。因运动量较小,也适宜于某些不便下床的病人锻炼。
学练气功时口干喉痒呛咳是怎么回事?
通常情况下,在学练气功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入静时,都会出现唾液分泌增多的现象,这是练功时的一种正常反应。然而,也有少数初学者,在练功时却出现口干、喉痒、甚至呛咳等情况,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练功反应。当练功出现这种情况后,应及时采取得当措施予以纠正。
分析造成这种异常反应的原因,最常见的是精神过于紧张。气功锻炼时应遵循的第一条练功要领就是松静自然。这里说的松不仅指形体肌肉的放松,而且还包括精神放松。精神放松是带动全身放松的必要前提,是学习气功要过的第一关。但是对于多数气功初学者来说,在一段时间内难以主动地将精神放松下来,其中个别人甚至越想放松反而越紧张起来。我们知道,支配唾液腺分泌的神经主要是副交感神经,而人体从练功开始到入静的过程,正是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的过程,这时的唾液量多而稀薄。反之,处于紧张状态时,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副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唾液的分泌量减少,从而出现口干的现象,继而喉部发干、发痒,可反射性地引起呛咳现象。
引起口干、喉痒的另一个原因是张口呼吸。练功时的呼吸方法有多种,例如鼻吸口呼法,鼻吸鼻呼法等。但是有的初学者呼吸方法不当,采取用口呼吸的方法,亦可引起口干喉痒的情况。如果呼吸方法不当,又伴有精神紧张,则更不可避免地出现口干、喉痒、呛咳等异常反应。
知道练功异常反应的原因,就可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这种异常反应的措施。首先要改正错误的呼吸方法,另外要做到的是放松精神。这里介绍一个简便的方法:初学气功者采取卧位,精神放松,完全任自己的大脑向着平时睡眠的感觉方向发展。为避免入睡,可将两肘支于床上,前臂与床垂直。这样,如果练功时出现困倦,前臂可因肌肉松懈而突然倒伏,这样则可使头脑又保持清醒。通过这种锻炼,可以无拘无束地放松精神,从而避免交感神经兴奋造成的口干、喉痒、呛咳等反应。同时,通过这种锻炼,可以使初学者逐步掌握好从清醒达到入静的方法。当熟练掌握后,可将这种入静方法应用到其它姿势的功法锻炼中。
学练气功为什么必须掌握练功要领?
对于一个想学气功的人来说,面对繁多的气功功法以及各功法对呼吸、姿势、意念的不同要求,常常不知从何入手。或虽学练气功很长时间,但进展不大。更有甚者,还有人走火入魔,练出偏差。究其原因,往往是没有很好地掌握练功要领造成的。
俗话讲: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想学好气功,也必须掌握好相应的规矩。这个规矩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练功要领,其内容包括松静自然、意感相依、动静结合、上虚下实、练养结合、循序渐进等。
掌握好练功要领的必要性在于,可以帮助学功人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常言说:道家有三千六百道法,佛家有八万四千法门。而与医、儒、道、佛、武等各家有渊源关系的气功,门派与方法之多,也是可想而知的。除了流传下来的各派功法外,近年来伴随气功热的兴起,又涌现出许多新创编的功法。表面上看,每一功法都有各自的练功要求,可谓“法无定法”。但从实质上看,每一功法都由呼吸、姿势、意念三要素组成,表面的不同只不过是三要素的具体要求上有所差异而已。各种功法都必须遵循总的练功要领来进行,所谓“万法归宗”。了解这一点,就可以透过繁杂的表面现象,抓住实质来认识气功,并以此指导练功实践。
掌握好练功要领还可以帮助学功人鉴别所学功法在创编上是否合理,有助于避免异常效应和选择正确的功法。在近年来新创编的众多功法中,有不少功法在设计上存在问题。按照这些不合理的功法要求练功,容易出现异常效应。例如有的功法要求意想两脚如踩棉花,或无论病情怎样,一律要求意守鼻尖,这都违背了练功时必须做到“上虚下实”的基本要领,会使人出现头重脚轻,上实下虚的反应。掌握好练功要领,就具备了功法鉴别能力,可以避免因功法不当引起的偏差。
除功法不当可以引起偏差外,有时功法合理,但练功人没掌握好练功要领,也可造成偏差。这类人往往片面地或错误地理解练功要领,不能全面正确地处理好练功时心与身、松与紧、意与气、动与静、上与下、虚与实、养与练等关系,把握不好分寸火候,从而出现练功偏差。如果开始练功时就先掌握好练功要领,按照练功要领进行锻炼,就可以处理好各种关系,避免出现练功偏差。
总之,练功要领是每一位初学气功的人都必须首先学习和掌握好的气功理论内容。理论上有了正确的认识,等于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在指导具体的练功实践时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并打好牢固的基本功。反之,学功时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不仅因不得要领而进展缓慢,事倍功半,而且也容易出现不良反应。
宇宙之气及其对人体的影响
宇宙之气包括天气、地气,及大自然的变化规律,总称大自然之气,也可简称大气。
“天有六气”:阴、阳、风雨、晦、明。同时天气还包括天时,如六十年一个甲子;一年有四季,一季有三月,一季有六个节气,每月有上半月,下半月,每天有十二个时辰……根据五运六气的规律,根据一年四季的规律,乃至一日十二时辰当中阴阳之气的盛衰,人体在宇宙之气中都受到感应,受到一定影响。因此有些功法在练功时规定什么年,什么季,什么时辰练什么功,有的规定练子时功,午时功等,都是根据长时间经验总结出天气对人体的影响而规定的。
地气指地理位置,环境和地势等因素。由于地区气候的差异、地理环境的不同,对人体也有很大影响。如同一季度南方气温高,湿度大,人体腠理多疏松,北方气温低,空气干燥,人体腠理多致密。又如高原地带空气稀薄,使人的心脏负担加重;湖边海岸多潮湿;工业城市多空气污浊,深山密林空气新鲜,负氧离子密度大,树也有不同的气……这些都属于地气。另外还有两个不可忽视的地气影响,即是地磁的影响和其它能量场的影响。地磁的影响现在可以测出,至于其它能量场的影响,现在科研工作者正在研究。但练功有素者在实践中可以体验到哪些地方地气好。在地气好的那些地方练功气感强。如有名的道观、庙宇一般都是在地气比较好的地方建立的。因此道家气功,佛家气功除了有宗教信仰之外也是注意练功和重视练功场所地气的选择的。一般来讲中原地带地气较高原空气稀薄处好;山区、森林地带比工业城市、人口密集处地气好;还有些名山、大川、海滨等地的地气也很好。有些功法是比较重视天气、地气、时辰的影响的。但也不是所有的功都有此规定。从气的分类方面我们知道天气、地气、大自然的规律对人体有重要影响,练功当中能随机应变、适应外界条件即可以达到练功目的。
自然界的变化在人体适应范围之内,人体只有生理性变化;如果自然界变化超出人体适应范围,人体就会发生病理性变化乃至死亡。如地震前许多动物和人有反映,因此自然界之大气对人体健康,寿命起着极重要的作用,这也是练气功不可不知的道理。
宇宙之气对人体来讲是体外之气,但它和体内之气相通,这里除了天气、地气之外,还有一些自然界规律性的因素也包括在大气之内。总之,宇宙之气(即自然之气)对人体的作用有构成人体;维持人的生命;影响人机体内的生理变化等三方面作用。
《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合气,命之曰人。”这就是说人是大自然的产物,也就是“天地之气”的产物。人的形体构成也是以“气”为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所以《医门法律》中说:“气聚则形成,气散则形亡。”也认为人体的构成是以自然之气做先决条件的。
《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天食(音义同饲)人以五气”,(风、暑、湿、燥、寒)“地食(同饲)人以五味”,(酸、甜、苦、辛、咸)“五气人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生,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这就是说人的生命活动,需要从“天地之气”中摄取营养成分,以养五脏之气,从而维持肌体的生理活动。如练气功有练“辟谷”者,可以数十日或更长时间不吃东西,仅从大自然之气摄取营养物质而能正常生存,这是一个很好的证明,证明大自然之气可以给人维持生命的营养物质。
自然界对人体生理状态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现在仅从四时脉象的变化和人体气血的运行受气候中风雨晦明变化的影响来看,就可以知道外界之气对人体的生理可以起很大的作用。如人之脉象:“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冬日在骨,蛰虫周密。”(《素问·脉要经微论》)。人体气血的运行“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素问·八正神明论》)。另外人体阳气的盛衰,肠胃的蠕动,脾胃的消化吸收,脾之升清,胃之降浊,气机的升降开合等等一切,都受大自然之气的影响。
但是人受大自然之气的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可以变为主动地适应大自然,并且还可以通过练气功增强人体对外界大气变化的适应性,通过练功更多地摄取大自然之气中的营养成份,以达到健康长寿,调动人体潜能的目的。
学练气功一般要经过哪几个阶段?
无论学习什么事情都有一个基本的过程,即从不懂到懂,从懂得少到懂得多,从不熟练到熟练。学练气功也是这样,一般要经过入门、掌握、熟练自如这三个阶段。实际上,这三个阶段也遵循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规律。
对于一个为了治病健身而打算学习气功的人来说,在他决定学习以前,总要听到或看到一些有关气功的介绍,对气功的概念及作用有一点儿粗浅的认识,然后寻找老师或气功书刊,开始进行初级阶段的理论学习和功法锻炼,这一阶段是初级入门阶段。这一阶段的功法锻炼虽然能知道些要领,但还难以达到要领要求。身体的肌肉难以放松,显得僵硬。精神兴奋,好象越想宁静杂念越多。练功中感到肩臂沉重,练功难以坚持很长时间。经过一段时间锻炼后,逐渐会有新的体会和认识产生,便有可能进入到中级掌握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肌肉可以在自我意识的调节下,完全放松下来,精神也可以进入似睡非睡、似醒非醒的入静状态,主观上可以感觉到全身舒适,心情舒畅,客观上可以引起全身各系统的功能变得协调,从而起到健身防病、治疗某些疾病的作用。并因此而对气功产生更进一步的认识。第三阶段则是气功锻炼的高级阶段,练功人经过此期反复的训练,已能熟练自如地进到入静状态,其生理机制是一个新的条件反射建立起来了。练功中只要一给予条件,立即就能进到入静状态。尤其是这一阶段可以发挥意识能动性,做到意感相随,使体内练功中产生的感觉能随意念要求出现或运行到病变的部位,名之为“气至病所”。
实现上述三个阶段的关键是反复实践,即坚持练功。不经过艰苦的锻炼过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就不可能亲身体会到气功的奥妙,也不可能对气功有确切的认识。反之,气功锻炼又必须具有正确的气功理论作指导,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的实践不仅带有盲目性,而且也不可能使练功阶段深入下去,搞不好甚至还有可能引起练功偏差,造成练气功不仅没能治病,反而增加了一个气功病的恶果。
如何选择练功环境?
人,作为万物之灵,总是生存在一定的环境中。这个环境可概括地分为外环境和内环境。外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内环境则是指人体本身的物质与功能状态。作为一种刺激因素,内外环境无时不影响人体的机能活动,包括练功活动。因此,选择或创造一个良好的练功环境也是保证练功效果的重要一环。
首先说内环境,平静的心情、放松的躯体对练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练功前首先要创造一个适宜的心身状态。例如安排妥当有关事情,避免练功时还牵挂放不下,使精神处于紧张状态,影响入静。遇有过度的情志变化时,应待激动逐渐平静后再练功。如果情绪过于激动,则应取消练功。因为这时练功不仅难以入静,而且容易出现偏差。除心理准备外,身体准备也不可忽视。练功前不要做激烈运动,做了激烈运动则应待身体状况恢复常态后再练气功。过度劳累、身体疲劳的情况下也应避免练气功。过于饥饿、饱食、酗酒时也应在身体状况恢复正常后再练。
自然环境的选择:对于初学气功的人,初期宜选择安静的环境练功,这样可尽量减少外界干扰,有利于入静。随着入静能力提高,则可不必过于强调环境的安静,可逐渐过渡为善于在闹中取静。在街道两旁的草坪处或其它随时可能出现声响的地方练功,应有精神准备,不为突然出现的声响所惊吓。要尽量选择空气清新的场所练功,避免空气污浊。室内练功可打开窗户。不要冒雨在室外练功。冬季练功要防寒,避开风口。夏日练功要防暑,不在烈日下暴晒。
社会环境的选择:古人练功治病,多系口授单传,练功人独居密室,终日修练,一日三餐由人照顾。但如今这样与外界完全隔绝起来练功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现在授功多是采用集体教集体练的方式。这种环境有一定的长处,练功人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和练功体会,有利于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在社会环境的选择中,寻找一位理论实践都合格的人做教师,更是一件举足轻重的大事。社会环境的选择还应包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练功人作为社会一员和其他人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共同生活的亲人,每天见面的邻居,一起工作的同事等。创造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保持心情愉快的关键,而心情愉快是学练气功所需要的重要条件。
如何防止练功出偏
1.不要照书练气功
我们接触的出偏人当中,大约有一半是无师指导,自己照书练功出偏的。气功功法文章是互相交流的资料,除少数根基深、悟性高、理解力强的人能自己看书学练气功外,多数人最好不要自己照书练。从表面上看练气功似乎是个简单的事,其实气功当中的奥妙有时很难用语言表达清楚。书上写的功法与练功实践中间还有很大一段距离。因此练气功主要还得靠老师口传心授,根据具体情况加以指点才能练好。
2.不要随便将多种气功混练
有的人认为练气功是功法学得越多越好,其实不一定。功练得好不好首先要看效果,能练得健康长寿,能练得有功能帮助别人才算练得好,而不在于形式上练过多少种功。(这点与练武术还不同,养生气功中不同种功的信息差异更大些),各种气功有不同的规定,同时各种功有不同的信息。因此如果将两种“气不合”的功法混练,就可能出偏差。例如:白××,癫痫病十一年,练某种功效果显著,已由原来每天数次癫痫大发作减轻到数日只有一次癫痫小发作。由于有人告诉他可将双手放丹田处练功,违反了原来功法的规定,第二天马上就有大发作而且产生了不良幻觉。这就是将两种“气不合”的功法混合在一起练引起的不良结果。有些人将几种功法混在一起练,出了偏也找不到原因。因此,为了防止出偏,请不要随便将多种功法混练。如果学了一种功法又想学其它功,原来的功是否还可继续练,要按老师的规定去做。
3.要找功德高功夫深的老师学功
《说文解字注》说:“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因此为师者必道较深、功德高、功夫深才能“教人以道”。一般来讲练功不到一百天者,即没有完成筑基功者不宜于教别人。但这也不等于说练够一百天的都可教人,还要根据具体情况酌定。有的高级功经高师一次亲传就可使弟子能教功带人,这种情况另当别论。虽说“三人行、必有吾师”,但练功者(特别是初学功者)找个好老师是十分重要的,不是随便向什么人都可以学的。如果做老师的德不够、道不深,带不动学生,学生就容易出偏。如果为师者无德,教出学生意念不正确,或心理活动不健康,学生也容易出偏。
4.练气功要严格遵守所练功法的规定
练气功是十分严肃认真的事,因为气的物质力量很大,练气功对人体内气血运行影响很大。如果不认真、不严肃,不按规定练功,有时做错一点儿就会出偏。各种功法有不同的规定,如果不分青红皂白捡起来就用,自以为这是“集各家之长”,实际上很可能是违反了不同功法的规定,这样练下去很可能出偏。因此为了防止出偏,练功人一定要严格按照所练功法的规定练功,并且应当弄清楚其规定的含义及重要性。
5.练气功宜顺应自然
中医理论认为自然界有三阴三阳六气与金木水火土五行之气的变化,人体也有三阴三阳六经之气与五脏之气的运动。自然界的变化能够影响人体三阴三阳之气和五脏之气的运动。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又取决于六经之气和五脏之气的协调与否。因此自然界阴阳五行之气运动与人体六经五脏之气的运动是相应的。由于“天人相应”,人必须顺应自然,包括饮食起居、衣被、运动、处事等等,都应当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而变化。练气功更应当顺应自然。练气功的意念应当似有似无,不要用意过重,不要执着,以放松、舒适自然为好,能恢复到先天的自然状态就更好。
6.练气功要防止受惊吓
练功人应找安静、保险的地方练功,要注意避免练功时受惊吓。如果在众人活动场所练功,有人大喊一声或碰一下练功人都有可能使他受惊吓而出偏。有的人在野地里或花园里练功,正练到入静时分,突然跑出了小动物把练功人吓一跳,收功之后如果受惊吓不能消除也有可能出偏。有的人守着婴儿练功,孩子突然大声哭喊,练功人就吓出偏了。因此练气功一定要预先排除受惊吓因素。另外,猫狗对气场比较敏感,在家练功时最好将猫狗送在其它房间,免得受它们干扰。如果是在家或在办公室练功,要事先告诉周围的人,请他们不要打搅,更不要有意开玩笑吓唬人,以防出偏。
7.练气功要选好场地
练气功要找清静和安静之处、空气新鲜、地气好的地方练。因为天人相应的练故,人体受天气与地气影响很大。例如:在阴天时由于气压低,有心脏病的人容易感到胸闷、气短或心绞痛。又如:在地势低洼的潮湿之处,由于地气不好,有风湿的人在那里站一会儿就会感到四肢酸痛。一般的人虽然对天气、地气的影响不十分敏感,但环境影响毕竟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在地气不好处练功人体会受不良影响。如:在坟地边,污水坑旁等浊气太重的地方练功,会使人头晕不适,时间长了会有更多不良反应,就有可能出偏。练气功应找向阳的、空气新鲜、在松柏树、白果树旁练效果更好。如果不会查“地气”好坏,可以按练功效果和自我感觉来选择练功场地。如果所找练功场地使人练功后舒服,大多是地气较好,如果使人坐着、站着都感到不舒服、不自然,可能是练功场地的地气不好,就应当换个地方练。
有些高级功法不受场地的限制,在哪儿都能练,不受天气、地气的影响,不受浊气干扰。这种情况可以不考虑选场地问题。
8.练功要制怒节哀
练功人要心平气和,遇事不恼、不怒、不悲、不忧,能自己排忧解难,才能预防出偏练好气功。过分的喜怒忧思悲恐惊都会影响人体气机,使之发生病理变化。如“怒则气上”,则可能产生头晕、脑胀、耳鸣、耳聋或双目失明或突然昏厥等。又如“恐则气下”、“惊则气乱”、喜伤心、怒伤肝、忧思伤脾、悲伤肺、惊恐伤肾等都是说情志能影响五脏六腑之气和经络之气,一般人受了刺激,过分的喜、怒、忧、思、悲、恐、惊可能引起疾病,练功人受过分的情志干扰就可能产生偏气而“出偏”。因此练气功者特别要注意制怒节哀,要加强涵养性的修养才能防止偏气的干扰。
9.练气功要注意修德
道德是一个人练功的基础,根基深浅几乎全在于此。一个人如果光练功不修德,还不能真正称之为练功,只有练功先修德,练气先练性才算真正练功。
修德首先是让自己注意道德高尚,不做亏心事,不讲假话、讲真话、办真事、言必信、行必果。其次是不争名、不争利、不贪钱、不贪财,对于名利地位、钱财不仅不去争,甚至应当能舍、能让,能用自己的钱、物、力去做好事,做善事助人为乐。尊师、尊老爱幼、帮助弱小。有了功能不骄不狂,不忘根本,不用“气”卖钱,不以“气”敲诈勒索,多做功德事等等。因为人做了好事时心情是愉快的,心胸是开阔的,体内生理状态是和谐自然的,这对人体有好处,对练气功也有好处,因此练功人有这种生理、心理状态就可以防止出偏。
如何调身
所谓调身,就是自觉地调整身体姿势或进行一定的动作,也称炼形。这在气功锻炼中是入门的功夫。它的重要作用在于动中求静,入静养神,调息养气,具有畅达气血、疏通经脉、强体壮力、柔筋健骨的作用。其特定的姿势本身有一定的保健和治疗作用。如站式可改善高血压、神经衰弱病人的某些症状;静坐和静卧可调节高级神经系统机能,消除紧张和疲劳。
调身的方法
调身的方法不外姿势与动作两方面的调控。归纳起来,为坐、卧、站、走四种。从动作方面看可概括为屈伸俯仰,升降开合,转摇跑跳。总之,不外动静松紧的调节。
1、坐式
坐式要求是“坐如钟”,要坐得平稳中正。
(1)平坐式:选择高度适当的凳、椅或床,臀部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平坐其上,要平稳;头略前倾,口眼轻闭,上身正直,虚颌顶颈,含胸拔背,沉肩坠肘,腰腹放松,两脚踏地,平行分开与肩同宽,膝关节呈90°,十指松展,掌心向下,放置于大腿上。平坐为坐式中最常用的一种。除体质极度虚弱者不能平坐外,一般慢性病人和身体健康者,均可采用。高年体弱者可与靠坐式、卧式交替应用。
(2)靠坐式:上身靠坐在靠背椅或沙发上,其他要求与平坐相仿,但双下肢可以略伸出。靠坐式适用于年老体弱不能平坐者,或与平坐式交替使用。
(3)盘坐式:盘坐因下肢较为紧张,有利于头部和上身放松,故也有助于整体的放松入静。盘坐式又可分以下几种形式。
自然盘坐:上身与平坐式相似,身体略向前倾,臀部略垫高,两小腿自然交叉相盘成八字形,左右上下任便。两手轻握置腹前,或分别轻放于同侧大腿上。
单盘坐式:左足置于右路上,或右足置于左路上。其余均同自然盘坐。
双盘坐式:左足置于右腿上,同时右足置于左腿上,两足心、手心、头顶心(合称五心)朝天。基本要求同自然盘坐。双盘坐易诱导入静,而不致昏沉,但一般人不易做到,年老体弱者,则更难实施。
(4)跪坐式:两膝着地,脚掌朝上,身体自然坐于脚掌上,两手轻握置于腹前。其他同平坐式。
2、卧式
卧式以侧卧为重点,要求是“卧如弓”,即充分放松,人体生理自然弯曲状态正是放松状态。
(1)仰卧式:自然平躺在床上,口眼轻闭,头置于枕头上,枕头高低以头颈部舒适为度。四肢自然伸直,两脚间隔与肩同宽,脚尖自然稍向外分开。两手分置于身侧或相叠于腹部(男右手在下,女左手在下)。此式适宜于体弱及临睡前练功,但容易入睡或昏沉而影响练功质量。
(2)侧卧式:侧卧于床上,左右皆可,但以右侧卧为宜。枕高适中,以颈部舒适放松为度,头略向胸收,使颈部放松,躯干微曲,呈含胸拔背之势,上侧手臂自然伸直,五指松开,掌心向下,置于同侧髋部;下侧手臂自然屈肘,掌心向上,放手枕上,距头约10厘米左右。下肢大腿略前屈,小腿自然伸直,上侧腿轻轻叠放于上,屈膝约成120°角。本式适宜体弱或不习惯仰卧的人选用。侧卧时腹肌较松,有助于形成腹式呼吸。
(3)三接式:侧卧(左右皆可),下侧手掌以劳宫穴按在上侧手肘部的曲池穴,上侧的腿屈膝靠正腹部,轻放在下侧腿上,下侧大腿自然伸直,上侧掌心接于上侧膝部之鹤顶穴,上侧足心之涌泉穴接在下侧膝部的鹤顶穴。此式适用于体质虚弱、中气下陷的脏器下垂病者,亦易于形成腹式呼吸。
(4)半卧式:在仰卧的基础上,将上半身及头部垫高,使之与床面成45°角左右。其余要求同仰卧式。本式适用于心脏病、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及其他不能平卧者。
卧式对锻炼腹式呼吸,加强胃肠活动,改善肠胃功能比坐、站、行诸式为好。平卧式和坐式对放松入静较为有益。
3、站式
站式又称站桩,是武术训练的基本功。要做到“立如松”,足心吸地如大树,整个身体正直平稳。
(1)自然式:是最基本的站式。两腿自然分开与肩同宽,两足平行踏地,两膝微屈,重心落在两脚心,上肢自然下垂于体侧,其余按对各部位身形的要求做,全身放松入静。
(2)三圆式:两腿自然分开,与肩同宽,两足尖内收呈内“八”字,两膝顺着足尖方向微微弯曲。双臂平于乳部,作环抱树干状。两掌相对,相距约20厘米,手指呈握球状,形似虎爪。肩关节微垂勿耸起,呈自然伸展,肘关节略低于肩关节。其余按自然式的要求。此式“足圆、手圆、臂圆”,故称三圆式。手臂的高低,架势的高低,可灵活调节,以控制运动量大小。要求双臂外抱内撑,神气贯顶,足心吸地,配合呼吸,“吐如落雁,纳如起飞”,则有飘飘然之感。
(3)下按式:两脚平行分开,与肩同宽,双臂自然下垂于体侧,手指向前伸直,掌下有意下按,余同三圆式。
(4)伏虎式:先左腿在前,右腿在后,站成丁字形,身体稍下蹲,如骑马状,两足相距1.5米左右,左手伸出稍屈,顺放在左膝上方约10厘米处,右手竖在右膝上方约10厘米处,与臂弯成45°角,其意似左手挽着虎头,右手把着虎座,眼向左前方注视,头顶竖立。右腿在前时,与上述姿势相反。本式具有强筋壮骨作用。
站式易引气下行,对高血压、青光眼、神经衰弱及其他有阳亢症状的患者较为适用。
4、走式
走式要求轻灵,即所谓“行如风”。
(1)太极步:身体自然直立,两足分开成平行步,两手交叠于小腹上。先以左足前移一小步,左足跟着地,足尖朝上,左膝自然挺直;同时右膝微屈下蹲。然后左足掌全部着地,膝稍向前弓出,下半身随之前倾,右腿自然挺直。再慢慢提起右腿,向前移动,与左足平行,右足尖轻轻点地,同时膝稍弯曲,此时重心在左足。随之右足前移一小步,以后各动作又重复同前。左右交替前进。行走时两眼睁开,平视正前方,或向下看足尖,头部正直,松肩坠肘,上半身要自然舒适。太极步每次可走20~30步。该式能增强下肢运动,适宜于老年人进行腰腿部锻炼,以防“人老腿先衰”。
(2)行步功:有新气功疗法、气功自控疗法等。
以上各式是练功时最常用的姿势,各有其特点和作用。应用时可根据练功者的体质、病情及功夫的深浅程度,结合各自的其他条件加以选择。卧式易于放松入静,虽有导致昏沉入睡的缺点,但练功时机体代谢率明显降低,因而对久病体弱者最为适用;坐式方便,易于放松入静和气沉丹田,又能导引气血下降,使部分肌肉处于静力性收缩状态,有一定强壮作用,故为一般气功入门者和病人所习用;站式练功有强筋壮骨的作用,还可避免坐卧两式易于昏沉的缺点,保持醒觉,易于以意引气,且又便于各种辅助手段的施行。但一般而言,初学气功者,应先练坐式(平坐),并辅以卧式,待有一定基础后,再采用站式,也有人主张,待站式练至一定程度后,再重新回至坐式——盘坐。
气功调身往往与调息、调心相结合。至于各种动功中的动作,则更应注意同意念、呼吸的配合,并服务于调心、调息及内气运行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将“三调”有机地融为一体,而达到气功祛病延年、开发潜能之效。
调身的要求
形体乃气之所依,意之所寄,是生命的支柱。练功必须保持形正体松。形正即姿势的正确和动作的准确优美;体松是肌肉松紧的灵活调整,刚柔相济,紧中求松,松而不懈。形正则气顺,体松则气活,于是才能生势生神。
如何调息
调息是自觉地意守呼吸或调控呼吸,以达到和气养生的目的。它是练功的重要环节和方法。就其实质而言,就是应用意念,去改变呼吸的节律、频率和深度,从而来调和阴阳,协调脏腑,疏通经络。
调息的重要性
初步的实验研究已经证明,调息对机体植物神经系统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呼吸的变化也可以通过影响呼吸中枢,进而调整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的张力,最终达到调整相应内脏器官(组织)的功能。调息的重要意义还在于作为调心的重要手段,可寄心于息,使心息相依,意气相随,气血调畅,五志舒和。如此则气机升降出入正常,才能健脾养气保精养神。
调息的方法
气功调息方法很多,概括起来不外口鼻的运用,呼吸肌的运用,意念的配合,动作的配合,读字的配合,呼吸时相和呼吸速度的调节等。应用时可根据功法和练功者的具体情况而选择。
1、自然呼吸法
由于人们的习惯不同及男女生理上的差异,自然呼吸可分为胸式、腹式及胸腹混合式三种形式。成年男子以腹式呼吸多见;女子以胸式呼吸较多;运动员、演员、歌唱家则多是腹式呼吸。初练气功者,一般采用自然呼吸。即在平时习惯的自然呼吸的基础上,身体放松入静,然后将呼吸调整得柔细、匀畅、自然。开始调息时,可采用吸气时默念“静”字,呼气时默念“松”字,以助调息入静。
2、鼻吸口呼法
有口吸鼻呼法、鼻吸鼻呼法、口吸口呼法。在练功时多采用鼻吸鼻呼法或鼻吸口呼法。鼻吸鼻呼法多用于静功,太极气功、行步功等多采用鼻吸口呼法。有少数练功者,因鼻病、感冒及其他疾病时,偶然以口代替鼻呼吸,但口宜微张。除此之外,口吸鼻呼与口吸口呼法均不宜提倡。
3、大呼大吸法
用鼻使劲地大呼大吸,或以鼻使劲地吸气,用口呼气,每一呼一吸要求尽量延长时间,并且还要求发出呼吸声,以达到“出入有声”。该法对增强体质,调动机体内气,以及对某些慢性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在学练此法时,声音应从小到大,并注意在空气新鲜的旷野地带锻炼。
4、练呼练吸法
古人讲“凡入气为阴,出气为阳”,因此‘阳微者不能呼,阴微者不能吸”。说明应用练呼法或练吸法要注意阴阳辨证。一般而言,练呼对上实下虚的高血压、肺气肿、青光眼以及头痛、头胀、胸腹胀满者较为适用:练吸对某些胃肠功能差、阳虚怕冷者较为合适。练呼可采用延长呼气,呼——停——吸,呼后念字等法,以加强呼气,延长呼气时相;练吸时,可采用延长吸气,吸——停——呼,吸后念字等方法,以突出吸气。
5、腹式呼吸
这是气功调息中最常用的呼吸方法。它有利于内气的聚集、贮存与调动。腹式呼吸一般分为自然腹式呼吸和深长腹式呼吸,后者由前者过渡而来。深长腹式呼吸又可分顺式和逆式两种。吸气时腹肌放松,随着横膈的下降,腹前壁逐渐鼓起;呼气时腹肌收缩,腹壁回缩或稍凹进,横膈也随之上升到原来水平,此为顺式腹式呼吸(生理学上称为等容呼吸)。逆式腹式呼吸(也称变容呼吸)则相反,吸气时腹肌收缩,腹壁回缩呈凹状,加之横膈收缩向腹腔下降,使腹腔容积变小,呼气时腹肌放松,腹部隆起,横膈也上升,使腹腔容积变大。故逆式腹式呼吸对腹部脏器的压力影响较大,因而对促进气血运行,提升阳气,改善肠胃功能有较大的帮助,适用于内脏下垂、肠胃功能失调者。但对年老体虚及高血压患者,各类心脏病患者和孕妇均应慎用或禁用。另外,逆式腹式呼吸难度较高,初练者不宜马上应用。
6、提肛呼吸
吸气时有意识地使会阴部肌肉收缩,呼气时放松会阴部。一般在练周天功时需配合提肛呼吸,其他静功也可择时选用。提肛呼吸可用于治疗中气下陷的各种疾病,如内脏下垂及脱肛、痔疮等,如同时配合逆式腹式呼吸,则效果更佳。
7、潜呼吸、丹田呼吸、脐呼吸
潜呼吸是一种在腹式呼吸锻炼功夫较深的基础上, 自然出现的一种呼吸方法。其特点是经长年累月的腹式呼吸的有意起伏,小腹因惯性作用,而不须借助意念和外力,在高度寂静中,微微起伏。此时吸气绵绵,呼气微微,息息均匀,故谓潜呼吸。若从外表上看,呼吸似乎停止,而丹田一开一合,与口鼻一呼一吸自然配合,很有节奏,犹如丹田在控制着口鼻呼吸似的,则名丹田呼吸。如果腹部几乎不动,而想象呼吸从脐部出入,则称“胎息”。此时神入气中,气包神外,结成一团,功夫进入更高境界。
8、体呼吸
体呼吸是在丹田呼吸的基础上结合以意引气,或配合一些动作形成的一种“开合呼吸”、“毫毛呼吸”。当“丹田呼吸”成熟时,口鼻呼吸就逐渐微细起来而近乎“若有若无,若存若止”的状态,亦即在万念泯灭的情况下,惟有丹田处一起一伏,一开一合,一呼一吸。此时稍加意识导引,吸气时想象气从体外向丹田收合,毛孔也渐合;呼气时意想气从丹田向外扩散,毛孔也渐开。如此一开一合,一呼一吸交替进行,则有云蒸雾散,气从体表出入的感觉,此时体表皮肤有温热感,也可见到微微汗出。若同时用两手两膝配合意识和呼吸的开合,做一张一收的动作,则收效更佳。
9、发音呼吸法
即在呼气或吸气时配合吐字发音,以加强气功的外用。在具体应用时,有的配合呼气时发音,以泻其实,如呼气六字诀;也有的配合吸气时发音,以加强补虚强身之效,如吐纳导引功中的“山根纳气”法。
调息的要求
气功的调息对动功来说,要求顺其自然,呼吸与动作同步;对静功来说,则大多要求柔、细、匀、长。正确的调息方法对人体的内、外呼吸产生良好的影响,而不正确的调息,则有产生偏差之虞。古人对调息的要求非常严格,在内丹术中更是倍受重视。
对于初学静功者,放松入静和姿势正确舒适是前提。也就是说,开始时要使身心安宁,形体放松和姿势正确,然后调整呼吸。如果一开始就练呼吸,由于“形不正则气不顺,气不顺则意不宁”,意不宁则形乱气散,反会出现胸闷、心烦、气乱的弊病。
呼吸锻炼的基本要求是“须顺其自然,勿听其自然”,健康人的呼吸是自然的,而人体处于松静的气功状态下,气息的出入,应该极细极轻,连自己的耳朵也听不到出入的声音。气息慢慢地加深,注意要在自然中形成,不能刻意追求,用意而不用力。久之,自然呼吸就能过渡到深、长、细、匀的状态,不调息而息自调。
如何调心
调心是自觉地调控心理活动,通过意守达到入静养神的目的。意守的方法很多,概括起来,不外乎守内景与守外景,守静物与守活动,包括道家的守一与佛家的观想。入静的层次也可分为许多阶段,概括起来,可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
调心的重要性
调心练意,在气功中起主导作用。因为无论是姿势锻炼,还是呼吸锻炼,都是在意识指挥下进行的。调心的目的是为了把主管人体思维活动的“识神”调理好,使其不损伤“元神”。“元神”与“识神”的提法,在气功界是道家学派的术语,但儒家学派、佛家学派也同样从不同的角度注重探索人脑深层功能的开发。“元神”是禀受先天之精气形成的,它不受意识思维活动的支配而主宰生命活动,而“识神”是人感受后天万物万事后形成的,它主要是人对自然的认识及思维活动。两者相互统一,相互为用。一旦“识神”为七情六欲所伤,将影响“元神”之作用,导致气血阴阳失调而患病。气功调心是采用多种良性诱导方法和手段,排除杂念干扰,使之进入“恬淡虚无”的状态,进而达到抑制“识神”,保养“元神”之功效。
人的精神意识活动是多样的,在情绪上,有喜悦、愉快、轻松;也有愤怒、悲伤、紧张。前者为良性意念和情绪,有利于调节和修复大脑及脏腑功能,使疾病康复;后者乃恶性的意念和情绪,可导致脏腑功能紊乱而致病。气功的良性意念,如意想辽阔的海洋,绿色的原野,明月皎洁的星空,倾听泉水叮咚之声,默念轻松的诗词,回想愉快的往事等。这些良性意念对人体的精神产生良性影响,通过心理——生理效应,使患者病体得以康复。
此外,意守可排除杂念,使大脑入静。更重要的是通过意守丹田,结合腹式呼吸,诱发真气凝集,调动其循经活动,有助于加强各脏腑功能活动。意守其他部位亦可得到相应的效果。
调心的方法
1、松静法
放松入静是气功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功法。人们生活在社会和自然之中,必然要受到各种自然、社会的因素影响,在一定的条件下,造成身心紧张,气机失调,而生百病。因此,练功首先要消除紧张状态,时时注意精神和形体的放松。放松法有内外深浅之分,外松所表现的是解除身体、四肢、肌肉的紧张状态;内松所表现的则是意念方面的松弛。一般来说,掌握外松较内松容易。松的锻炼有一个由外到内,由粗到细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
练功姿势摆正后,首先是使全身放松。所谓放松,就是通过意念引导,意想身体如棉花样地松散,似海绵般的柔软,象白云似的轻悠,逐步使自己的身体从头到脚,从表到里,从上到下,从左到右都放松,并贯穿练功全过程。这种方法通常称作意松法。通过意松法的锻炼,诱导入静。通常采用局部放松法与三线放松法。这样一松一静,逐步进入身心放松状态。这是初学气功者常用的入静法——松静法。掌握好此法的人,容易入静,静下后就更容易体会松。松与静是相辅相成的。
2、意守法
意守是气功调心调意的基本方法,古称“守一”。意守就是思维集中,即在身心松静的情况下,意守在身体的某一部位或穴位,这样,摄心归一,专注一处,就有助于排除杂念,聚精会神,即以一念代万念,达到入静。其实上述松静的过程也是意守的过程,只是意念较为分散,多用想象的心理活动,此处注意力较为集中,可进一步加深入静,提高练功的效果。所以入静是目的,意守只是手段而已。此外,尚可通过意守锻炼,使意气结合,以调动人体内气,促进内气的聚集与运行,进而调整脏腑的功能,强身治病。在临床实践中,患者可意守的部位很多,运用得当,都有治病效果。常用的意守方法有以下几种。
(1)意守丹田法:丹田,是内丹家藉以锻炼人体精、气、神以成丹的处所。因其具有农田般的生产意义,有使人获得如金丹一样的效果而得名。丹田有上、中、下之分,这里所述练功中常用的部位为下丹田。丹田为性命之祖,生气之源。练功时意念集中到丹田部位,称为意守丹田。意守丹田不仅可以帮助身心松静,而且有导气归元,交通心肾,培补元气的作用。意守丹田对各种虚损证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2)意守命门法:命门在十四脊椎之下,恰在脐正对之后腰部,为督脉的重要穴位,有生命的门户之称。命门与两肾及丹田构成人体元气的汇集、贮存中心。与丹田一样,命门对人体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意守命门与意守丹田一样,具有异曲同功、相辅相成的作用。所以又称命门为后丹田。意守命门亦为历代有关专家所重视。凡命门火衰,腰部酸疼,肾亏之疾,均可意守命门,以培补真元,壮腰强肾。在练功过程中,往往先意守丹田,逐步深入至命门。
(3)意守穴位法:经络穴位是人体经气汇集出入之所。练功中,因人因病不同而意守某一特定经络穴位也不同。意守穴位,不仅能起到诱导入静的作用,还能调动经气以达到调整脏腑功能和防病治病的作用。如意守上部和下部穴位,分别对血压升降有不同作用。现就临床上常用的意守穴位介绍如下。
百会穴:位于头部巅顶,其下脑中为道家内丹术上的上丹田,也称祖窍和泥丸宫,为诸阳经之气汇集之处。练功中意守此穴,能升提一身之阳气,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有益智健脑,补阳升陷的作用。可治疗因阳虚及中气下陷引起的肠贫血、低血压等。但高血压者及上盛下虚证患者不可意守此穴。
膻中穴:该穴位于两乳之间,为脾、肾、心和心包等经络与任脉汇集之所,具有益宗气、健脾胃的作用。膻中与心、肺两脏共存于上焦,与此两脏功能关系密切。内丹术称此处为绛宫,为中丹田。意守膻中,还对某些妇科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会阴穴:此穴位于前后阴之间,为任脉与督脉、冲脉交会穴,是任、冲、督脉的发源与汇集之处。意守会阴,可起到炼精化气的作用,对于阴虚阳亢等症及泌尿系统疾病有一定疗效。
足三里穴:该穴在膝下3寸外侧凹陷处。本穴可增强脾胃运化功能,意守此穴有治疗腹胀满痛,胃纳欠佳的功效。国外有人称此为长寿穴。
大敦穴:在大拇趾外侧端。头胀头痛,上病取下,可意守此穴以减轻症状。
涌泉穴:在足底前三分之一足心凹陷处,为肾气之根。意守此穴,具有引气归根,育阴潜阳的作用。对神经衰弱、高血压、心脏病、失眠等症有一定疗效。
劳宫穴:此穴位于手掌心,为心包经之要穴,对调节心脑功能有重要作用。意守劳宫或与涌泉穴交替意守,有交通心肾的作用。
此外,还可意守病灶,疏通病灶阻塞的气血,有利于治疗。此法类似针灸治疗时取阿是穴。在临床上可酌情运用。
3、意守呼吸法
(1)数息法:即在练功中默念自己呼吸的次数,以一呼一吸为一次,可以从一到十,或从一到百,乃至千,如此周而复始,有助于入静。练呼则数呼,练吸则数吸,可使心注于息,意不散乱、一般数息几百次,待思想比较安静下来,全身舒适后,就不必再连续数息,而改为听息或随息。
(2)听息法:此法是庄子提出来的。它是在数息法的基础上,进而采用听呼吸出入之声音的方法,以诱导入静。正常人一呼一吸是没有声音的,此法只是借助听息,万念归一, 以助入静,提高练功效果。
(3)随息法:该法是在数息法、听息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如心情安静,就用不着数息、听息,只须把意念跟随气息自然出入,即心息相依,意气相随,以诱导进入宁静境界。
(4)止息法:此法是在随息纯熟之后,意念不随呼吸出入,把心意若有若无止于鼻端,修正之后,有全身似乎已不存在的感觉,进入高度入静状态。
4、默念法
此法是用意默念词句,但不发出声音。可默念自己喜爱的词句、歌赋、音符等,以排除杂念,诱导入静。练功者可依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运用。如高血压或神经衰弱患者,常有情绪不安,可默念“松”、“静”、“血压下降”、“身心愉快”之类有益疾病痊愈的词句。或随呼吸的节律,吸入时默念“静”,呼气时默念“松”字,此法极有利于机体放松入静。这时的呼吸一般是悠匀细长的,默念时用意要轻。或依据自己身体疾病的虚实,默念“六字诀”。
调心的要求
1、对松静的要求
整个练功过程中,松静是基本要求。练功初期,身体姿势摆得自然、平稳,全身各部无紧张、不舒服,这已进入初步放松入静阶段。进一步放松到哪个部位,便感觉到该部位如棉花样地松开。此时对外界反应很少,手足温热,或有气感,身心轻松安宁。再进一步,杂念全无,时间观念不清,呼吸绵绵深长,整个身体似有似无,达到较高的松静阶段。对上述要求,重要的是需有个锻炼过程,逐步体会,不可急躁,不能执着追求,以免适得其反。
2、对意守的要求
掌握意守的要领,对提高练功质量有益。这其中主要是把握意守火候。这是实践性很强的问题,练功者在亲身实践中自行调节,才能达到适中的程度。古人说:“不可用心守,不可无意求,用心守则着相,无意求则落空,有意无意称功夫”。要求练功者“用意不用力”,用意要轻。气功中的着意、着相、执着正是用意重的表现。着意就是注意部位时,要求意守部位时间长,被意守的部位很明确,硬要想着部位;着相除指着意外,有时单指存想、观想太过而言;执着是说练功中片面强调追求某种现象,有时也是着意、着相的总称。这三者都可能招致头痛,头胀、精神紧张等副作用。所谓用意轻,就是练功者对意守的部位采用一聚一散的方法,意念集中到所守部位,即可放松,或意守部位比较模糊,似守非守,若有若无。
3、对默念法的要求
默念法对初练静功难入静者很适宜。它可诱导思想专一,排除杂念,也可减少昏睡。除此之外,默念法还有两点作用:一是利用默念字句的自我暗示作用,从而收到预想的心理——生理效应;二是有益于声符振动。默念内容应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其原则是字句简洁明了,发声柔和,字字分明,声音只能自己闻到而不能发出音来;即声发于口,闻之于耳,察知于心。
如何掌握练功时间和次数?
每天的练功次数及每次练功时间的长短,应根据自己的体质、病情、练功的进度以及时间允许的情况等有所不同,不要强求一致。
有些病人治病心切,以为疗效一定与练功时间成正比,不管得不得要领,不管是否真正松静下来了,勉强延长练功时间,结果不仅白白浪费了时间,还弄得身心疲劳,毫无收益,甚至出现偏差而有损健康。还有的病人越练越有兴致,贪恋练功中的种种感觉,置正常的饮食、睡眠于不顾,打乱了正常的生活秩序,这种做法也不足取。正确的方法是每次练功做到留有余力、留有余兴,以不感到疲劳为度。由于练功是一件长期的事,不论是为治病解燃眉之急,还是为健康防病、愈后保健、延年益寿等目的,练功都应伴随我们的一生进行,是生活的一部分,应给予适度的重视,但这决不是生活的全部。
具体地说,一般病人每天练 2至 3次,每次练30分钟左右即可,也可以再适当延长一些时间(初学者可根据功法的不同从几分钟或十几分钟逐渐延长)。全休疗养者,每天练功的次数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增多,每次练功时间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延长。作为保健强身锻炼时,也可用提高锻炼的强度和练功的效果来代替增加练功次数和延长练功的时间。总之,以舒适为度。
有些功法要求在特定的时间去做,认为效果会更好,如一天中的子午卯酉时,一月中的阴历初一、十五、三十等。练功者当然可以按具体的要求去做,但对于有日常工作,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来说,有些时间要求很难做到,因此对何时练功也大可不必过于拘泥。然而,如果条件允许,不论为了保健还是治病,每天利用某一固定时间练功更好些。如清晨或临睡前,这样形成规律,对于形成气功特有条件反射在时间上提供了条件,有助于疗效的获得。练功日久,功夫日益加深。
不少坚持练习气功的同志都深深体会到,早晨练一次功,全天精神振作,精力充沛,头脑清晰,情绪高涨,对于开始一天的生活很有益处;晚上临睡前练功,对于解除疲劳,平稳心性,迅速地进入无梦的睡眠状态很有帮助。当然也可利用工作之余或过度疲劳之后练习片刻。
练功中必须适度,这是练功的基本要求,如果练功人能把练功和现实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定会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
哪些病最适合练气功?
气功是一种自我心身锻炼的保健治病方法,对防治疾病、保健强身、抵抗早老、延年益寿都有积极作用。正确的气功锻炼可使某些疾病好转或痊愈,使体质虚弱者变得健康,使体质健康者更加强壮,对保持身心健康、提高工作耐力和效率均有良好作用。
中医把各种致病因素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所谓“内因”,主要指精神情志方面的变动,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情”。正常的情志活动并不致病。如果出现强烈的情志变化,则可造成机体生理功能失调,引起心身疾病。由于气功的重要手段之一是调神,调整心理状态,因此心身疾病是气功的第一类适应症。如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脏神经官能症、昏厥、哮喘、消化性溃疡、神经性厌食、溃疡性结肠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胰腺炎、神经性呕吐、偏头痛、腰背痛、糖尿病、湿疹、类风湿性关节炎、癌肿、痛经、月经不调、等等。“七情”的极端变化均可引起这些病的发生或加剧。气功锻炼对这些病有较好的疗效,甚至有的病只用气功治疗便可痊愈。气功具有治疗疾病巩固疗效、防止复发的作用。
第二类致病因素是“外因”,它包括风、寒、暑、燥、湿、火,中医称之为“六淫”以及疫疠(传染病)等。
第三类是“不内外因”,它主要包括饮食起居和房室劳倦等。
对这后两类病因引起的机体功能失调疾病,气功亦有一定的疗效。我们知道,所有外因都是通过内因来起作用的,治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后能否引起疾病,取决于人体的防御机能、免疫能力,即“正气”的强弱。祖国医学认为,致病因素是在机体正气虚弱的情况下才会发生作用的,即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而“七情”平稳则“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气功锻炼能增强人的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培育正气,使机体功能保持协调,创造一个好的内环境,因而也能够预防和治疗后两类致病因素所引起的疾病。
患有某些器质性疾病的患者,往往伴有紧张、忧愁等情志变化,通过气功锻炼也可改善患者的情志障碍,并进一步通过心理—生理—形态反应环节使病变的实质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所以对器质性病变多可选用以其它疗法为主,辅以气功疗法的方式。
总之,气功疗法可对心理障碍、功能失调及某些器质性病变分别发挥不同的作用,但也并不象有的人宣传的那样,似乎气功可以包治百病并可迅速见效。其实气功是需长期修练的。一些江湖气功师,不分病情轻重,要求患者一律停止其它治疗,只用气功治疗,这是极不妥当的。对于一些重病、久病病人,由于初接触气功,对其功理、功法一时不能熟练地掌握,可把气功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等患者摸到门道,逐渐熟练掌握了练功方法并有了疗效后,才可酌情确定气功在以后治疗中的主、辅位置。
呼吸锻炼就是气功吗?
翻开《汉英词典》寻找气功一词的英译时,我们会看到竟将BREATH &127;EXERCISE(呼吸锻炼)等同于气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必须从气功一词的选定谈起。
“气功”一词虽可在个别古书上见到,但并无当今的释义。到了近代及新中国成立前后,有人将强调呼吸的养生锻炼方法称作“气功疗法”,但也未在全国广泛流行。至1955年,以刘贵珍为首的“唐山气功实验小组”的临床工作受到卫生部表彰,经各种传播方式推向全国,自然使“气功疗法”一词在全国广泛传开,并得以确定。刘贵珍在1957年 9月第一版《气功疗法实践》一书中写到:“为什么要称它为气功疗法呢?‘气’这个字在这里代表呼吸的意思;‘功’就是不断地调整呼吸和姿势的练习……。”从这段话以及他在书中介绍的以强调特殊呼吸方法为特点的功法中可以看出,他当时是将呼吸之气调整看作是气功的本质特征的。从此,国内的《汉英词典》等工具书沿用了这种说法。
气功中确有一类以强调特殊呼吸方法为特点的功法,在古代称作“吐呐”、“服气”、“食气”等等。人们一般的呼吸运动是在呼吸中枢支配下的自然活动,不需要意识的调节,而气功中要求的特殊呼吸方法,必须在特定意念的参与诱导下才能实现。这一点在古代气功文献中就有明确的论述。如在最初记载六字诀功法的《养性延命录》一书中,不仅说明了呼吸的方法(“凡行气,以鼻纳气,以口吐气,微而引之,名曰长息。纳气有一,吐气有六。纳气一者,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四,皆出气也。”)而且强调了特定的意念要求(“凡行气欲除百病,随所在作念之,头痛念头,足痛念足,和气往攻之”)。在《诸病源候论》中也记载:“治四肢痛闷及不随,……安心定意,调和气息,莫思余事,专意念气,徐徐漱醴泉。徐徐以口吐气,鼻引气入喉,须微微缓作,不可卒急强作”。可见,在开始练功时,必须先放松肌体,安心定意,才注意呼吸。如果不注意这一点,使用不当,反而会感到呼吸紧迫,情绪紧张,还可能导致胸闷等不良反应。因此,气功中还有很多功法只要求自然呼吸,“心静息自调 ”,&127;同样也可达到练功的目的,而且有些功法中,呼吸方法只是让练功人将注意力集中在被强调的呼吸形式上来帮助入静。
从以上可知,将调整呼吸之气看作是气功的本质特征,并“顾名思义”地把气功解释为“呼吸锻炼”,是不对的。
同时学练多种功法可以吗?
气功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散在于医、儒、道、佛、武及民间各家。由于各家对气功的应用目的不同,因而具体的练功方法各异,并形成了各自的功法体系。与此同时,各流派之间又相互影响,相互借鉴,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练功方法。近些年来,随着群众性学练气功热潮的兴起,又出现了许多新创编的功法,常使一些想学气功的人眼花缭乱、无所适从;更有甚者,有人还在教功中声称“练此功就不能练别的功,否则会出问题”,难道真的不能同时学练多种功法吗?
我们知道,气功功法虽有很多种,但分析一下,每种功法无非都包括三个方面,即姿势、呼吸和意念。这三个方面也称气功三要素或三类练功手段。从这一角度看,各种流派的气功功法在总体上都有其相同的地方。除此之外,无论何种功法都基本上遵从共同的练功原则和要领,如松静自然,意气相随,动静相兼……。抓住各种功法所具有的上述共性,学习多种功法,就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事倍功半。
各种功法相同之处表现在都有呼吸、姿势、意念三要素上,而各种功法的不同之处也表现在三要素上。换言之,各种功法虽然都含有呼吸、姿势、意念三要素,但每一种功法对三要素的具体运用却各不相同。如呼吸,有的功法要求顺呼吸,有的要求逆呼吸,有的要求腹式深呼吸,有的要求自然呼吸;又如姿势,有的要求卧式,有的要求坐式,有的要求行式,有的要求动式,有的要求静式,有的有套路规定,有的无套路要求;再如意念,有的想象身体如青松挺拔,有的想象身体在水中漂动,有的想如大鹏展翅,有的想如野马分鬃……。正是这无数的不同,才不断地派生组合成千姿百态的不同功法来。
除了医疗气功具有众多不同功法外,儒、道、佛、武等各家也都有许多各自的修炼方法。这样互相纵横比较起来,更是差异万千。但是统而观之,医、儒、道、佛、武等各家除各自修炼目的和具体修炼方法、名称不同外,总体的修炼手段——调息、调身、调神,还是相同的。各家的修炼方法在客观上都可起到健身治病的作用。
总之,各类气功功法的外在表现形式虽然不同,但是内在的实质没有什么本质差别。有了这一基本认识,对于是否可以同时学练多种功法就容易理解了。一个人如果仅为健身治病目的,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功法学精学透就可以了。如果已熟练掌握了一种功法,获得了良好效果,并对各种气功功法的相同与不同有正确认识,在此基础上有兴趣再多学几套功法是完全可以的。但是,如果没有上述基础,只是寻求新异,同时学练多种功法,往往不会很好掌握,弄不好也有出偏的可能。
初学气功要注意哪些事项?
首先,初学者要对气功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气功是一种需要长期坚持的自我心身锻炼方法,也就是说学习气功时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那种指望通过突击,一蹴而就的方式是不可能学好气功的。也不能错误地认为气功可以包治百病,并因此完全放弃其它治疗手段。气功疗法既有它的适应症,也有它的局限性。有的病可以气功疗法为主,有的病只能以气功疗法为辅。练功过程中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练功时尤其是学功初期出现的种种困难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并积极地去解决这些问题。
其次应找合格的气功医师指导入门。这样由于方法得当,可以少走弯路。没有气功医师指导,往往因不得要领而出现虽练功时间长,但收效不大的结果。另外,有气功医师指导,能防止偏差或发生练功“走火”现象,无师练功易出偏,这就不但不得其效,反损其身。如果无机会在老师指导下练功,可与有关疗养院、门诊所等气功医疗单位取得书面联系,以函授方式代替亲自指点。但一定要认真领会练功要领,格外小心,有问题及时请教,及时解决。
另外,初学者要根据自己的疾病种类、病情轻重选择适合自己的功法,辨证施功,方可见效快。一般说来,各功法都有相应的适应症。某些功法对某些病的疗效更好些,选择对了,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病重老人可选卧功、坐功,病轻者可选站立、行走的功法,老年人可选养气功,不同内脏的病变,也可选用相应的加强内脏功能锻炼的功法。
一般说来,选好功法后,就应潜心练习,不宜同时练多种功法。如果朝三暮四,几种功法互相影响,会影响练功效果,容易出偏。
在初学阶段,要按照练功要领和注意事项循序渐进地把基本功练好。切不可东看看,西问问,把时间花费在“寻奇求新”上。因为在基础不稳,或是根本还没入门的情况下看多了,问多了(例如看了许多练功方法,问了许多练功效应和变化)非但无益,反而可能造成自己在练功认识上的混乱,影响练功。
其它的注意事项,如时间的安排要根据自己的身体、工作情况灵活安排;练功环境要安静,空气要清新。练功期间性生活要有节制,尤其是重病人更要注意。妇女经期练功时间不宜过长,暂停运动量大的功法,不要意守下窍,也不要向下体引导过多的意念活动。
最后,要科学地安排生活,疾病的痊愈、疗效的巩固和健康的保持,有赖于许多因素,除坚持练功外,还要注意精神方面的修养,科学合理地安排生活和其它治疗方法的配合使用等。
练功注意事项
练功前
1、要作好练功的思想准备,使情绪安定下来。
2、练功的周围环境要保持安静。
3、练功时,光线要调整好,不可光线太强,避免刺激双目。空气要流通,但须避免直接吹风。
4、如有较明显的局部疼痛不适等症状影响练功进行,可先采取一些对症治疗措施,使症状缓解,再开始练功。
5、练静功时,应事先准备好卧功、坐功的床和椅。床一般用木板床为宜,易固定身体不摇晃。坐椅要高低适宜,使腿近于平行,臀部下面一般要加软垫或毛毯等,以利久坐而不易疲劳。
6、宜先排除大小便,以便舒适入静。
7、宜宽衣松带,练功服装以宽松为宜,除去手表、眼镜等饰物。
8、练静功前,可先做几节保健功如叩齿、练舌、摩腹等,可以帮助集中思想。
练功中
1、练功中如杂念过多,无法排除时,可暂停练功,使身体活动一下或做几节动功,可帮助排除杂念,待杂念减少后再练功。
2、对练功中产生的各种特殊感觉,应不追求、不恐惧,听其自然出现和消失。对某些特殊感觉的产生有疑问时,可于练功后向气功指导人员反映,以求解决。
3、如练功中突然发生巨响,切不要惊慌。若练静功,可暂停练功,做一下三线放松功后再继续练。若练动功,稍为镇静一下,即可继续练原来的功法。
练功后
练功结束时,练静功者由静到动,练动功者由动到静,都要有“收功”的缓和过程,不可突然停功,以免感觉不适。具体做法是:先作全身恢复正常活动的思想准备,约l~2分钟。然后慢慢地睁开眼睛,活动一下肢体,两手心相对揉擦,待两手擦热后由头面至颈至腹,做一次全身按摩,再转入正常活动。
此外,妇女月经期间可停止练功数日。或在练功时,将腹式呼吸改为自然呼吸,将意守下丹田脐下改为意守中丹田膻中,这样可减少因练功而引起的经期延长和经量增多。男性练功者应正确对待练功中的“精满自遗”现象。如遗精次数过频,每周超过2次以上,可适当采取药物治疗和采用“提撮抵闭”的治疗方法,或用兜擦功,使遗精次数减少。练功期间,还应避免性生活过多,防止消耗精力,损伤元气。另须注意饮食清淡,避免刺激性食物,以及保证充足睡眠。
修德练性
各家气功都有注重功德、注重武德、医德的规定和理论,尽管各有所长,各有侧重,但大致观点是一致的。从这点来看,可知注重修德练性也是各家气功修炼的重要内容。
现代修炼之人多数注重功法的一招一式,对“以德培道”之重要性认识不清,故不能持之以恒去修炼,因而达不到预期目的,因此说修德练性,第一要做的就是:要悟清修德练性的重要性,第二要注重自身的一言一行的修炼,第三要在现实生活的矛盾中修炼自己,而不是躲到深山老林中躲避现实,回避矛盾地修炼。因为现在是气功大普及的时代,回避现实的修炼是无法修炼好的。一旦遇到考验,原来所持的水平可能应付不了,也可能做不到道德的标准。因此应当有敢于入污泥和出污泥而不染的莲花精神;别人贪,我不贪,并且反对别人贪;别人做坏事,我不做,并且反对别人做坏事,既使吃亏也甘心。这样才能真的心净和心静。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才能按照真道德修炼,才能练成真功夫。 要想修德练性,应认识和注重以下几点:
1.不贪名,不贪利,不贪身外之物
贪为练功之大忌。名利地位直接影响着人的物质生活,人们难与钱财完全断绝关系。练功人除却正常的物质生活,不可多贪。有得必有失,贪了不该得的东西,必有原来不该失的东西失去。人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为贪名利花耗了时间和精力,必然在学业上少花时间,也必然耗费精气神。练功人要去掉贪心,能知足常乐,有取有舍,对身外之物(名利、地位、财产等)看得很轻,不在乎,这样才能练好功。
2.练一身正气,没有邪念
练气功道德要学会做人。人正,气才正。人有一身正气,没有邪念,才能练好功。懒、馋、色、名、利、嫉妒等均为邪念。
3.言必信,行必果,讲真话才能做真人
练功人要做到言行一致,言必信,行必果,对小孩子讲话也应如此才行。一滴水可以见太阳。从一件小事就可以看出人讲不讲信用,讲不讲真话。练功人要练到古人之质朴,哪能有虚伪、讲假话、言而无信之举?说真话、办真事、守信用,才有可能练成真人。
4.讲医德,发扬人道主义
练气功能为人解除痛苦,有功能者应发扬人道主义治病救人,不可以功能谋取暴利,乘人之危。应多行善事,助人为乐,不断建功立德,把从气功收来的钱用在发展气功事业上,多建功德才是修炼长功的正道。
5.不恃强凌弱,不以功欺负别人
气功界中常有门户之见,好斗、好争是无德的表现。有人恃强凌弱,无非为了证明我比你高明,我这个功比你那个功高明。在气功会上打来打去,在别人做实验时他去干扰。殊不知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他欺负比他弱的,可有高手来打抱不平,这种人就受惩罚了。因此有德之人不以强凌弱,谦虚、谨慎,虚心向别人学习,以礼貌待人。尊重别人,别人才尊重你。广结善缘,多帮助别人,才能有宁静,才能练好气功。
6.胸怀宽广,性情似水
胸怀博大、心胸开阔的人能原谅别人,能容忍别人。这种人站得高,看得远,不计较小事。即使反对过自己的人也能注意团结他们一道工作。性情柔似水,待人和气,遇事不急、不怒。能谦让、能委曲求全,甚至能以德报怨,这样才能练出涵养性,练出高尚道德来。
7.尊敬师长,虚怀若谷
尊师是美德。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把老师当父母才对。有的人求师时甜言蜜语,过后认为自己高明了,可以骂老师,可以剽窃老师的功法出书、赚钱。这种人连起码的人格都没有,更谈不上当练功人。有的人认为自己老子天下第一,谁也比不上他。骄傲自满,狂妄自大,不知天外有天。真人不露相,总有高人在后头。练功须知这个道理,坚持谦虚待人,虚怀若谷才能学到东西,才能不断提高。
8.遇事能解,不生真气。
修德练性好的人没有私利,遇到什么生气的事、难事都能看到事的发展的另一面,都能泰然处之。因为他们德高、有知识,懂得辩证法,故遇事能按宇宙规律去分析,懂得真道理,遇事就都能解得开,不生真气。能不能解难事,有没有函养性,也是检验一个人修德练性程度的标准。故在修炼过程中总会有许多事来磨炼,要耐心耐烦地受磨炼,认真地修炼自己才有希望练好。
9.乐善好施,像水一样养万物而不求报
道德高尚的人对别人总想给予,无道德的人总想多贪别人的;“我的是我的,别人的也是我的。”德高之人乐善好施,以助人为快。像水一样养万物而不求报。水中养了很多很多的微生物、植物、动物,可谓养了万物。但水不求报答,它无所求。道德高尚的人就像水一样尽量帮助别人,但不求报答。因为他做好事没有想到别人的回报,也没有想到为自己建功德,这时德才真正高了。
什么样的人容易入静?
练气功能否入静,取决于很多因素,例如练功环境、使用的方法等。但是这些因素都属于外因。外因要通过内因来起作用,这个内因就是指练功人所具有的心理品质。不同人的心理品质是有差别的,练气功时自然在入静的快慢与难易上表现出来。那么,什么样的人比较容易入静呢?
从认知方面来讲,那种具有感知敏锐、理解能力强、注意力集中、受暗示性强等心理特点的人较容易入静。感觉敏锐、理解能力强可以使学功人迅速学会练功方法,掌握好练功要领。方法对头、要领正确,自然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感知敏锐还可以表现在练功时对体内意守部位的仔细体察上。这种体察需要注意力的帮助,只有注意力集中,才能感知清晰;只有注意力集中,才能有助于形成“一念代万念”,达到入静状态。受暗示性也叫做暗示易感性,是指一个人不加分析、不加批判地接受别人通过言语、手势、表情等表面上含蓄的手段施加的含义明确的观念,并引起自身心理状态变化。对气功入静来说,受暗示性越强,就越容易在短时间内达到入静状态。一般来说,女性、儿童及有丰富想象力的艺术型的人较易受暗示与催眠,因而也较易入静。反之,有丰富的阅历和经验、对新事物总是采取批判吸收态度的思维型人,受暗示性低,因而也较难入静。
从情绪特点和意志品质上来讲,心情舒畅、情绪乐观、具有良好心境、心胸开阔以及具有为达到目的而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的人,一般较易入静。《医学入门》中说:“心清神悦,不求静而自静”,就是这个道理。反之,情绪低落、心情烦躁,则心神散乱,杂念丛生,是难以入静的。练功是为达到健身治病目的而需长期从事的一种养生活动。尤其是对于初学者,要想从不会到会、由浅入深,从清醒到入静,必须具备坚持不懈,循序渐进的意志品质。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或浅尝辄止,是无法体会到入静的感受的。
除上述心理过程可以影响入静的快慢外,由需要、动机、兴趣、气质、性格等因素组成的人体个性,作为心理现象的一个重要内容,也对入静的快慢发挥重要作用。实践证明,那些用其它方法久治不愈的患者,那种患有“绝症”的病人,那些对延长生命十分渴望的人,当他们意识到气功有可能起一定作用后,多能认真学功,刻苦训练,因而也多能很快掌握方法,很快入静,而受各种宣传影响,对气功产生浓厚兴趣,甚至达到虔诚信仰程度的人,也多容易入静。不同类型的人,入静也有差别,一般说来,安静、抑制型的人容易入静,活泼、兴奋型的人不易入静。
什么是自发功?
人们在公园里常见到一些人在练一种特殊的动功。这种动功没有特定的套路,因而不同的人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姿势,有的站着动,有的弯腰动,有的躺在地上翻滚……。人们称之为“自发功”。
“自发功”一词是伴随着前些年鹤翔庄功法的传播而被人们广泛接受的。从“自发功”的字面上,以及功法创造人对功理的阐述上,都认为这种运动是真气“推动形体自发地做出各种促使疏通经络,治疗疾病的动作”。由此可见,强调自发是其理论的重要环节。
由于自发功广泛地传播是在鹤翔庄功法出现后,加之功法宣传给人们带来的影响,不少人认为自发功是近年才创立的气功功法。其实这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认识。因为至少在唐代,名医孙思邈就在他的著作中对这种功法作了描述。而近代一些气功家如蒋维乔、胡耀贞等也都在著述中涉及到这种功法。对这种功法,有的名之为“静动功”,有的名之为“外动功”,还有的称之为“引动功”、“显动功”等。也有人通过对这种功法的特点进行分析,称之为“诱发功”。
诱发功与自发功虽然仅有一字之差,但两者无论在理论认识上,还是在指导具体的练功实践上,都存在着巨大的分歧。
主张自发功的人认为练功时身体的运动不受意识的控制,完全是自发的,并认为生命在于运动,一动百病皆消,真气的力量是很强的,一旦出现自发功,想控制也控制不了。
主张诱发功的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无不受意识的控制,自发功的运动完全是意识诱导引起的,即使在运动中,也完全被意识所控制着。例如,练自发功的人在接触和学习自发功前是不可能出现自发功的,换言之,这种运动是在接触和学习了自发功以后才出现的。由此可见,这种运动是通过学习而诱发起来的。此外,介绍自发功练习方法时,又明确地采用了暗示的手段。例如要求练功时,要想到松腰、松胯、调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吊着的钟摆,这个摆就挂在尾椎骨上,垂直吊在两脚当中,如果你前后左右一动,这个摆就摆动,一摆动,气就调动起来,就会产生前后左右的摆动……这时可能就会出现自发动作。稍懂一些心理学暗示概念的人都可看出上面的论述里充满了暗示内容。学练自发功的过程,实质上是接受上述内容暗示,并按照暗示内容的要求去实践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运动完全是意识受暗示诱发的。承认这一点,并按照暗示诱发去锻炼,可以有效地发挥这种功法特有的作用。反之,不承认是诱发的运动,一味强调“自发”,强调运动不受主观意识的控制,不仅与实际不符合,更重要的是在指导练功时极易出现大动不已,难以自制的偏差。
什么是练气功出偏
所谓练气功出偏是指练气功的人由于偏离了练功的正常轨道而出现了不正常的练功反应,或产生了不正常的意念,或出现类似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古人称之为“走火”、“入魔”。出偏既不同于平常人的一般病症,也不同于练气功中“气冲病灶”等正常反应。练气功中出偏有这样几个特点:
1.所谓出偏必然是练气功中出现的新的异常现象。
这既不包括原有疾病的症状,也不包括练功中气冲病灶等正常反应。例如:李××患神经衰弱8年,练功中仍有头晕、失眠、心悸等,这不属出偏,这些都是原有症状。
2.“出偏”必然有违反练功规定的过程
如果在练功具体步骤上没有违反规定,那么必然有意念上的错误。例如:张××练功中表面上按练功规定做了,但他在意念上老想着全身周围都是气,结果产生了窒息、胸闷,以至气顶在喉咙处不能吃饭,这就是出偏了。
3.出偏比练气功“气冲病灶”的反应大而持久
气冲病灶是练功中精气运行到病灶处,对病灶处冲击而产生的酸、麻、痛、胀、痒等感觉,也有人会产生兴奋、哭、笑、头晕等现象;在停止练功后一般反应能自行消失,而且感到比原来舒服。出偏的反应在停止练功后仍有痛苦。这多是由于练功方法不当引起气滞在某处而发生的现象,如头痛、头晕、精神失常、自发功收不了功等。例如:周××,女,55岁,在参加某气功师带功报告后没有掌握收功方法,以至持续28天中手抖,身摇,天天哭泣,不能自控。这就是出偏了。
4.出偏引起的幻觉古怪而可怕
有人在练功中看见面目狰狞的人或凶恶的野兽向自己扑来,或听见恐吓、伤害自己的声音,这些不良反应在停止练功后仍然存在,使练功人不能正常生活。这属于出偏。
什么叫静功和动功?两者有何关系?
气功中“静功”与动功的区分,是以练功时躯体的空间位置是否变化为标准的。“静功”是指练功时躯体在空间的位置保持不动的一类功法。虽从外形上看不动,精神也很宁静,但人体内的脏腑机能在定向性的意念活动影响下,都在不停地调整运动,即所谓“动中有静”、“外动而内静”、“形动而内神静”。
“动功”是指练功时,躯体在空间的位置不断地发生变化的一类功法。虽从外形上看不断地动,但精神活动却保持相对宁静,即所谓“动中有静”、“外动而内静”、“形动而神静”。
静功可按不同流派和练功目的分为许多种,如医家吐呐功法、道教周天功法、佛教禅定功法、儒家静坐功法等;亦可按练功姿势分为卧式静功、坐式静功、站式静功。
动功按不同练功姿势可以分为卧式动功、坐式动功、站式动功、行走式动功等。还可按有无规定套路分为套路动功和非套路动功两大类。
所谓套路动功,是指动作具有规范化的要求,从起功到收功的整个过程都有规定的程序。一招一式,一节一段,都必须按规定的要求和程序做。非套路动功则没有规范化的动作程序要求和节段招式,练功时可凭当时的感觉和心意来相对随意地运动。非套路动功还可进一步分为散手功和诱发功。
散手功:是指在纯熟地掌握套路动功的基础上,练功时完全打乱原套路的节段程序,并在招式上也不象套路动功那么典型,仅保留原招式的某些风格,具有既取消了原套路和招式,又内含与原套路和招式似与不似的韵味特点。
诱发功:也被一些人称为自发功、引动功、静动功等,是完全不受套路和招式限制,凭借入静状态时体内出现的感觉随意运动的一类功法。
虽然可将气功功法分为静功和动功两大不同类别,但两类功法也有很多共性。如在练功手段上,均要求调息、调身、调心;在练功姿势上,均要求放松、自然,而且两类功法中的动静都是相对的,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当然,静功与动功在目的性、作用用途和适用范围等方面,也各有所主。例如静功虽然对形体也有作用,但更重要的是通过宁静心神,培育真气来调整脏腑气机,使整体功能活动协调平衡,来达到健身治病的功效;动功虽然也要求精神宁静,但更多的是通过身体的运动,“导气令和,引体令柔”,通利血脉,舒筋壮骨,使形体更健壮。
不论是学习静功,还是学习动功,都要求意识达到入静状态。因而,入静的快慢及入静程度的深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练功效果的大小。有些人常常不易入静,可以先通过练习动功,使注意力能容易地集中到不断变换的动作所要求的意念中,然后再转练静功,就比较容易达到入静的目的。
什么叫练养结合?
练与养是练功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气功锻炼中既要重视“练”,更要重视“养”。
“练”,是指在练功时,有意识地调整身体,摆好姿势,放松身体,调整呼吸,集中注意力,排除杂念等一系列的过程。
“养”,有两层意思,一是指经过上述一系列有意识地锻炼以后,所出现的身体轻松舒适、呼吸柔和绵绵,注意集中的静养状态,气功界称此为“入静”。练功人在这时就要有意识地使自己保持在这种状态中,不断地继续进行调整,使之能深入发展。有关研究发现,在这种状态中,机体的功能渐趋协调,免疫功能也会有所增强。这种静养状态,有时可以持续较长时间,有时往往一会儿就过去了。练功人可以在这方面积累经验,不断改善。“养”的另一层意思,是指在进行一系列锻炼后,还不能达到上述的静养状态,但如继续坚持下去,反而是一种消耗,会造成疲劳,引起紧张,因此这时可休息一下,准备再练,或结束练功。气功锻炼过程中“练”和“养”是一个辨证的关系。若练功不认真,不注意调身、调息、调心,当然不可能取得效果。但若一味地“练”,而不考虑“养”,功效也不佳。临床上常见到许多练功人,由于心情过分急切,往往在一次练功中从头至尾不间断地进行“意”和“形”的调整控制,结果与主观愿望相反,造成不适和疲劳,体力无法支持。
每一次练功过程常常是“练”和“养”交替进行、相辅相成的。在练功10分钟到20分钟后一般进入了松静状态,这时如感到有些疲劳或呼吸不畅就可以不再去注意“三调”,充分体会和享受松静带来的轻松舒适感,稍过一会儿可以再采用一些方法进一步调整,使气功状态进一步深化。这样“练”中有“养”,可以使火候恰到好处,不致带来不适;“养”中有“练”,可以使养的时间延长和质量提高。如此做对练功人体力的调节和功效的提高则大有益处。
动功与静功都有内养作用,但从功效上来讲主要是依靠静功。对于身体虚弱和身患多种疾病者,尤要多以养为主。
“养”也需要情绪平稳、思想乐观、劳逸结合、饮食有节、生活规律、睡眠充足等的配合。练功人应特别注意平时的情志修养,情绪波动往往会引起气血紊乱。临床上常可见到这种情况,病人练功很认真,功法掌握的也不错,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因一时情绪波动,往往干扰练功的顺利进行,病情也会出现反复。因此,练功人一定要在练功同时注意休养生息,对年老多病者尤显重要。
什么叫松静自然?
放松、入静与自然,是气功锻炼过程中的最基本要求。不论何种功法,练功的哪个阶段都必须符合这一基本准则。一般说来,在练功过程中,松静自然看起来很简单,但真正悟解和做到,却要下一番功夫。
松是指整个身体和精神放松。人生活在自然和社会之中,在觉醒的时候受种种外界环境因素影响,精神和身体常处在紧张状态,使身体机能难以正常发挥,甚至导致各种疾病的出现。因此,练功首先要从消除紧张状态入手,把世事劳碌、人生忧患放在一边,先使精神尽量放松。只有精神不紧张才能做到身体的真正放松。所谓身体放松,也不是完全松弛、松懈或松散无力,而是松而不懈、松中有紧、紧而不僵。每一种功法对姿势都有一定要求,要保持某一姿势必须有一定肌肉群处于紧张状态,这和练功放松似有一定矛盾。其实,这时的肌肉紧张是在保持姿势的前提下使各部肌肉达到最大限度的放松,将矛盾统一起来。在练功初期,由于要求有一定的意念活动来排除杂念,这种状态与精神的放松也要统一起来,在开始练习时不容易做到,经过一段时间,就会逐渐做到松中有紧、紧而不僵。
静是指练功过程中,杂念相对减少,高度安静、轻松舒适的“入静”状态。入静程度的深浅,反映着练功状态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练功效果,其详细内容已在本书中有关入静的部分谈及。需要指出的是,松与静是同时要求并互相促进的,放松可以帮助入静,入静可以进一步放松。
自然,是指初练气功时应心情自然,姿势动作自然和呼吸自然。练功中不要用意过强,主观追求境界和功夫。要勿忘勿助,似有意似无意。气功界有“万法归自然”,“练功贵乎自然”的论述,可见“自然”这一原则的重要。自然原则要贯彻到练功各方面和全过程中。首先,不论坐、卧、站、行,姿势都应做到自然舒适,毫无勉强;呼吸时也应在自然的前提下,宁神静息,逐步达到柔、细、匀、长;意念活动也应自然,即使在入静后偶有杂念起伏也是正常的,慢慢会自然过渡到似有似无,绵绵若存。其次,在练功初期,要求自然,主要是要求练功的方法、练功的过程中的自然,这往往需要人为地努力才能做到。只有自然,才能具体懂“道法自然”、“人法自然”的深刻含义。
上面所说的松静自然主要针对练功过程而言,广义的松静自然,即生活中时时也要注意松静自然,才能巩固和扩大练功效果,并成为更高气功境界的基础。
什么叫意感相依?
“意”是指练功中意念的运用,“感”是指练功时产生的各种感觉。
在练功中会出现各种感觉,这种感觉有局部的胀、痒、冷、热。酸、麻,有全身的轻、飘、深、沉,甚至有一定路线上的暖流感觉。有些人练功中出现这些感觉很高兴,认为这是练出成效的唯一标志,把注意力和兴趣都集中在这些感觉上,意念跟着这些感觉走;有些人练功中从未出现这些感觉,看见、听见别人津津乐道于此,就着急、疑惑,怀疑自己练功不得法,不见成效,每次都带着一种期望练功,寻找人们不适当夸张的那种感觉,硬想练出这种或那种的感觉来。
我们应该明确认识到,练功中出现的各种感觉不是练功成效的唯一标志,更不是我们练功的目的。它们是伴随练功过程自然出现的反应,也会自然而然地消失的。如果拘泥于此,就会违背练功要松静自然的宗旨,妨碍我们进入更高的气功境界。
各种感觉,在练功的初级阶段比较强烈,比较频繁。随着练功的深入,各种感觉也在变化,越来越细匀平和,最后达到心中一片清澈,肌体的各种感觉消失了。
对上述这些练功时出现的感觉,应该任其自然,不施加意念刻意追求。但是也有的功法是通过施加一定的意念,来诱导产生特定的感觉,以此来帮助入静。例如,施加意念想象两手捧着一碗水,用捧水的念头代替和排除其它杂念。这种意念和感觉之间的关系是互相依存的,相辅相成的。
什么叫意守?
意,指意识、意念或精神。守,指集中和保持住。意守通常是指气功锻炼过程中,将意念集中和保持在身体某一部位,或某一事物上的方法和过程。通过意守,可以帮助排除杂念,实现“一念代万念”,逐步达到气功入静状态,并在此基础上体察身体各方面的感觉与变化,进行自我调整,以取得更好的练功效果。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意守是一个包括注意、感觉、知觉、想象、思维、暗示等多种内容的综合性心理活动的过程。
意守要求练功人将意念集中和保持在身体某一部位或某一事物上,这种对一定对象的有选择的集中,心理学称之为注意。注意有外部注意与内部注意之分。外部注意是指向周围事物现象的注意,而意守方法中有意守外景法、意守某些事务法。内部注意是对本身的思想、感情和体验的注意,意守方法中则有意守身体部位法。注意还包括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而意守时的意念有杂念(妄念)与正念之分。其中,有意注意是一种自觉的、有预期目的、并经意志的努力而产生和保持的注意。有意注意所集中的对象是由主体根据一定的目的而确定的。要使意识集中在这样的对象上,就必须有维持注意的意志努力。而意守中的正念则是诱导意识达到和维持在入静状态的目的性明确的主动意念。
注意虽然在意守中占有重要位置,但注意在心理活动中毕竟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它只是在意守中伴随和帮助完成其它各种过程的心理特征。当练功人将意念集中和保持在意守对象上后,并不是意守的结束。练功人利用感觉、知觉进一步仔细地体察身体内部的变化,这时机体内部感觉、知觉处于敏锐状态。而练功人在意守中采用意守某些事务法时,利用的是想象手段。在意识达到入静状态时所进行的自我调整过程,如以意领气,意气相随等,又多有自我暗示手段的参与。
总之,气功锻炼中断意守,即是一个重要的方法,也是一个重要的过程。意守在古代称为调心、凝神、存神等,并认为“养气在于存神”,直接影响练功的效果。从现代心理学来分析,意守的过程不仅是与注意、感觉、知觉、想象、暗示等心理过程有密切关系,而且意守的过程更是一个主动性的自我心理调整过程。这种认识既可指导练功,提高意守锻炼的效率,同时,气功实践中对意守的认识和运用,也将为心理学的研究提出新课题,增添新内容。
什么叫动静结合?
动静结合,一方面是指在练功方式上强调静功与动功的密切结合,另一方面是指在练动功时要掌握“动中有静”,在练静功时要体会“静中有动”。动,指形体外部和体内“气息”(感觉)的运动,前者可视为“外动”,而后者可视为“内动”。静,指形体与精神的宁静,前者可视为“外静”,后者可视为“内静”。
动与静是相对的,也是辨证的。
静功主要是锻炼身体内部,而没有肢体活动、肌肉骨骼的锻炼。动功有不少肢体活动及肌肉骨骼的锻炼,这有利于初步疏通经络,气血疏通后有利于入静。对于初练功者,肢体的动作有助于使注意力集中,通过动而达到静是初学者常走的一条路。
静功的静不是绝对的静,虽然没有形体的动作,但气血在大脑高度入静状态下按它本身的规律运行,它的种种微妙变化,都是动功所不能体会到的。没有形体动作,更能专心一意。入静的程度越深,机体感受能力和反映能力都更敏锐,这是更高级的气功状态。在这种气功状态下,我们对主客观世界的认识,对人自身各种功能的开发都会有进一步的提高。
在功法的选择上,我们认为初学者以先学动功为宜,然后再动、静相兼,最后过渡到以静为主。
在练功时,不论静功、动功都要以静为前提。练静功时,要做到外静内动,静中求动;练动功时,要做到外动内静,动中求静。否则的话,练气功和做广播体操没有什么两样了。
具体来说,练功人可根据自己身体的具体情况(如年龄、性别、体质、性格、练功进度等,如是病人,还需考虑疾病的种类及病程等等),把动功与静功有机地结合起来锻炼。从体力来说,体力差的可以少动,体力好的多动,一般以不疲劳为度。从病情来说,病情较重、体质虚弱的可以静功为主,配合动功;随着病情好转、体质增强,应逐步增加动功,达到一定层次后再以静功为主。从时间上来说,早晨先静后动,以便精神饱满地投入到一天的活动中去;晚上宜先动后静,以利于安静地入睡。这些都要视具体情况而定,灵活运用。每个练功人都应根据反馈来的信息,及时调节,时间久了,就能慢慢体会出其中的“度”,就能游刃有余,胸有成竹地处理练功中的动静问题。
什么叫入静
入静,是指练功者在练功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处在清醒状态下又与外界中断联系,思维活动相对单一化,杂念减少,对内外刺激因子反应减弱的状态。在主观感受上常呈现“恬淡虚无”的境界。入静程度取决于功夫的深浅,入静境况也往往随气功的进展而步步深入。初步入静多表现为心平气和,情绪安定,精神集中,杂念减少,意守内容相对稳定,对外界刺激反应也有所减弱。进一步锻炼,思绪更加净化,主观上仅有一丝息相,绵绵密密,心息相依,心神宁静,意念专一。入静再进一步发展,就达到了高度入静状态。这时自觉恬静虚无,静若止水,或觉轻飘飘如腾云驾雾,游荡荡如缕缕青烟,其美感可以体会,而难以形容。但出现这种高度入静的机会不多,一旦出现,应抓紧时机练功,这种状态要靠长期的锻炼去逐步达到,不可强行追求。达到高度入静后,也要顺其自然,不要过分留恋,以免造成胡思乱想的弊病。
什么叫上虚下实?
关于虚实的概念,在中医八纲辩证中是指正气与邪气的比较,正气不足为虚,邪气有余为实。这里论及练功中的虚实,与八纲辩证中的虚实完全是两回事,不能混为一谈。
所谓“上虚”,是指身体上部(脐以上)轻松虚灵;“下实”,是指身体下部(脐以下)充实有力。不论练静功或动功,都应保持“上虚下实”的状态,这是各种练功方法的普遍要求。
练功时不仅姿势的重心要放在脐下,使整个身体稳如泰山,舒适自然。更重要的是意念意守的部位也在中下丹田,没有特殊病情,不意守上丹田,以避免造成上实下虚的情况,导致练功出偏。
尤其是掌握好上虚下实的要领,通过气功锻炼可以有效地改善病理性的虚实。如老年人由于肾阴不足、肝阳上亢,易出现血压增高、耳鸣眩晕、头重脚轻、走路不稳等上实下虚的病症,尤以急躁易怒、感情冲动的人为甚。经过练功保持上虚下实,可逐渐使上述诸症得以纠正。
什么叫“一念代万念”?
念,指意念。练气功时意念有正念与杂念之分。正念是诱导、保持与深化入静状态的意念;杂念是影响练功入静的杂乱念头。所谓“一念代万念”是指用主动保持的恒定的正念代替或排除头脑中不断涌现的散乱的杂念。
对于初学气功的人来说,“一念代万念”是一种练功要求。它要求练功人采用意守的方法不断地排除杂念,使意识逐渐地进入气功状态。对于达到了入静状态的人来说,“一念代万念”则是指其所处的意识状态。古人们将这种意识状态描述为“照心不灭,念心不起”,“一念不起,一意不散”,“以一念化万念”。
“注意”可分为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以此为依据认识“一念代万念”的实质,正念是有意注意——一种自觉的、有预订目的、并经过意志的努力而产生和保持的注意;而杂念则属于没有人的任何意图、没有预先提出的目的、不要求意志努力的情况下自然而然地产生的无意注意。练气功就是要将有意注意的对象置于意识中心,并保持注意的稳定性,这时的注意广度主要取决于意守的对象。与此同时,那些散乱的杂念在练功人主动的意志活动下,逐渐退于注意的边缘,直至到达注意的范围之外,这时练功人的意识状态正如古人描述那样是“万念不泯,一灵独存”。
从高级神经功能活动的角度分析,一念代万念的心理生理学机制与自我催眠状态密切相关。古人早对气功入静的现象进行了准确的总结,认为入静状态是一种似睡非睡,似醒非醒的状态。这种既不是普通的清醒,又不是普通的睡眠,而是处于清醒与睡眠之间的过渡状态,心理学早有定论,称其为催眠状态。在形式上稍有区别的是,心理学所讲的催眠多是催眠师利用暗示手段来催眠受试者,而气功中,则是练功人自己利用暗示手段来催眠自己,属于自我催眠而已。
众所周知,催眠是大脑的部分睡眠。在催眠实施时,受试者的大脑皮层除与催眠师联系的部位保持着清醒与兴奋外,其它部位处于睡眠抑制状态中。练气功的情形与催眠完全一样。当达到入静状态时,练功人大脑皮层除自知自己是在练功的部位保持清醒外,其它部位处于睡眠抑制状态。从而实现一念清醒兴奋,万念睡眠抑制。
总之,一念代万念是古人通过练功实践总结形成的一句比较准确、生动的练功术语。然而只有赋予其现代科学的解释,才能使人们不仅准确,而且更深入地认识一念代万念的机理实质。
为什么练自发功出偏差的较多?
练气功没有产生健身治病的效应,反而出现了一些持续的使身体不舒服的感觉,称之为出偏。各种气功功法锻炼不当,都会出现偏差。但比较起来,练自发功出偏的比率更大一些。出偏的类型中,表现为体动不休和精神障碍的最多。
体动不休是指练功出现所谓自发运动后,无法使身体某些部位的运动停止下来,致使收功后也呈持续运动状态。这种难以自主控制的持续运动,给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大的苦恼。自发功理论认识上的错误是造成这种偏差的根本原因。自发功强调生命在于运动,一动百病皆消,越动越好,这实际是对运动作用的一种过于偏颇的认识。运动固然对保持身体健康有作用,但不能将其绝对化。上述对运动的宣传自然给学功者造成一种要追求运动的错觉。而自发功对运动的过分暗示则是造成体动不已的更直接因素。自发功宣扬什么真气的力量是很强的,一旦发动起来,想控制也控制不了,这种含义十分确切的词语,对学功者是一个极大的暗示,它必然对暗示易感性强的练功人产生强大的作用,使他去刻意追求运动,随之出现身体运动无法控制的感觉和无法控制的事实,这是不懂暗示知识,不自觉地、错误地使用了暗示手段的典型表现。在暗示下,大脑皮层运动区出现强烈的兴奋灶,使收功后兴奋也不能平静下来。
精神障碍是指学练自发功后,出现精神不正常的临床表现,并在收功后也持续存在。这类患者往往在学自发功前就是一个具有精神障碍倾向的人。这种人本来是不该学练气功的。当这种人学练自发功入静后,体内精神障碍因素被激发,在大脑皮层形成一个强烈的兴奋灶,使学功者呈现精神障碍,并且不能自主恢复到练功前的相对正常状态。这是自发功较其它功法功法引发精神障碍更多一些的原因,是由自发功的特点决定的。本来,自我暗示是练功过程中达到入静状态的重要手段,而自发功所采用的暗示在诱发起身体的运动后,更有利于入静的加速和加深,使身体内潜在的精神障碍倾向的因素容易激发致病,并难以使其抑制下来。从这个意义上讲,一般应禁止具有精神障碍倾向的人学练气功。为确保准确地鉴别出这类人,教功前采用心理量表对学功者进行测量,这是一个有效的预防手段。比较适用的心理量表是MMPI量表。当然,这类患者如能在开始练功前设法解除潜在的精神障碍,选择适当的功法,在名师的指导下进行练功,同时重视精神修养,不仅能避免练功出偏,还能取得良好的练功效果。
为什么练气功有时会诱发精神障碍?
人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方面,二者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不可分离。长期以来,人们往往重视身体健康而忽视心理健康。实际上,人们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中,外部环境中的各种因素都可以来影响人的心理健康,这些因素能使人产生愉悦感觉,有益于心理健康;有些则使人产生心理紧张,有损于心理健康。
主动调整自我的心理状态,使其达到和保持在健康水平,有利于机体生理功能的协调,这既是气功锻炼中必须使用的重要方法,又是气功疗法所要达到的重要目的。气功锻炼中所注重的“调神”或“调心”,主要指调整心理状态。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前提下,更好地起到保健作用。实践证明,绝大多数人通过气功锻炼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但是也确有少数人学练气功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精神障碍。
对气功引起精神障碍的临床现象进行研究,发现这类患者可见于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职业和不同文化程度的练功者,学练气功的方式以个人模仿书本练习者占较大比例(68%),也有一些是气功师个别教授和参加机体训练者。气功功法种类包括各种动功和静功,尤以自发动功类多见。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测验结果显示,这类患者有明显的精神分裂和人格方面的障碍、情绪抑郁和易激惹,比正常人更容易接受暗示,依赖性强。表现为对自身躯体功能的过分关心和疑病主诉。另外有社会交际能力差、注意力不易集中、思维障碍和幻觉等特征。这种与气功有关的精神障碍在现代精神医学中尚未见详尽描述。临床症状表现为类神经症性、类精神分裂症性、情感性和偏执性等精神障碍,临床症状群具有气功疗法的某些特征,往往不能归入现有的精神疾病分类,应视为与我国特殊文化传统和观念体系有关的一种跨文化性精神障碍。这些研究结果表明,气功所致的精神障碍,除了与某些气功功法不够完善和盲目自练,缺乏指导有关外,还与患者练功前的心理素质、个性缺陷等心理因素有关。 在气功入静状态下,人的心理活动有很大的变化,既可能有正常的心理效应,也可能有异常的心理效应。练功人如果不注意加强精神修养,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即“修身养性”,只是强行入静,并过分暗示解除自我控制,当入静到一定程度,会导致不良后果。
防止这类情况的出现,可在教功前对学功者进行一定的心理测量,例如可采用MMPI量表,以鉴别是否具有精神障碍倾向。
为什么初学站桩时常有肩背沉重感?
站桩功是室外练功场所最常见的一种静式功法。因其方法简便,易学易行,并且是学习气功的基本功法,所以很受练功人的重视和喜爱。但是初学站桩功时,学功人常有肩背沉重感出现,甚至感觉越来越重,使练功难以坚持下去。因此,正确认识肩背沉重感产生的原因,寻找解决的方法,是初学站桩功时的一个经常遇到的实际而重要的问题。肩背沉重感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
1、正常反应:站桩功要求练功时按特定的招式保持一定的练功姿势,尤其是两臂和肩部不仅要放松,而且两臂还要按要求形成报球、下按、外撑等各种姿势。对于初学站桩的人来说,由于过去没有受过这种肩臂肌肉长时间保持一定姿势的锻炼,所以站桩时间稍长,势必造成肩臂部肌肉疲劳,从而出现肩背沉重感。这种情况是每个初学者都会遇到的,完全属于正常反应。对于这种情况的处理方法是任其自然,经过一段时间练习以后,这种沉重感觉就会逐渐自然消失。
2、肩臂肌肉紧张:站桩功要求姿势上保持完整均衡,挺拔舒展,在保持一定姿势的基础上,肌肉做到松而不懈、紧而不僵。但是大部分初学者一开始难以做到这一点,肩臂部肌肉不仅松不下来,而且越来越紧,感觉也越来越沉重。这种情况要与正常反应区别开,正常反应时肩背部的肌肉尚松软,沉重感也可忍受,并且会随着练功次数增多,沉重感会逐渐减轻消失。而因肩臂肌肉紧张造成的沉重感的突出特点是肌肉僵硬,沉重感难以忍受,并且越来越重,难以坚持练下去。解决这种情况的唯一办法就是发挥主观能动性,尽力放松肩臂部肌肉,使肌肉从僵硬状态中解脱出来,自然会使沉重感逐渐减轻消失。
3、练功时间过长:本来学练气功是一件长期的事情,需要做到火候适度,循序渐进。但是有的练功人急于求成,希望在短期内收获神效,因而每次花费很长时间学练气功,产生人为的疲劳,出现肩背部沉重感。这种原因造成的沉重感不是一开始就出现,而是练功很长时间后出现,并伴有腰腿疲劳感。纠正的方法是合理按排每次的练功时间,在练功时间上也做到火候适度。
4、调身不够:站桩功虽是静功,要求外形上静止不动,但是这个静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纹丝不动。那种只知机械地静止,不能随时根据身体内部的感觉变化调整姿势的人,必然出现肩背部沉重感。纠正的方法是正确认识静功之静不是绝对的静止不动,完全可以根据练功中身体内部的感觉变化,随时调整自己的姿势,使身体始终保持舒适圆活的状态。
为什么练气功有时会出现幻觉?
有人练气功时突然觉得眼前出现景物,或听到某种声音,嗅到某种气味,这是出现了幻觉的缘故。心理学告诉我们,当客观事物作用于人体的感觉器官时,能产生相应的感知觉。而幻觉的出现则不象感知觉那样,需要当时有客观事物的刺激。幻觉是一个人由于当时的特殊生理状态和心理状态,把某种观念或大脑记忆中保存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即表象,当作了知觉。例如处于发高热状态的人有时就会虚幻地听到有人在骂他。
练气功出现幻觉时,练功人也处于一种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入静状态,或称作气功态。这是一种既不是平常清醒,也不是普通睡眠的意识状态。是处于似睡非睡,似醒非醒,清醒与睡眠中间的过渡状态,这种状态的实质就是心理学所说的催眠状态。但是气功态与普通心理学所指的催眠状态又有重要的区别:普通催眠状态多由催眠师采用暗示手段引起,进入催眠状态的人处于一种被动地位或状态;气功态是练功人采用自我暗示的方法使意识在有明确目的的(健身治病)前提下主动地进入一种自我催眠状态;自然睡眠过程中由清醒到睡眠间经历的催眠状态时间短暂,不可控制;气功态则是练功人有目的地使自己的意识达到催眠状态,并且人为地控制停留在这个状态中,使之既不进入睡眠,也不回到清醒状态中来。
心理学早已证实,当人的意识进入催眠状态时,可先后出现均等相、反常相、超反常相、麻醉相、抑制相。其中,均等相是强刺激与弱刺激都引起同样反应;反常相是强刺激引起弱反应,弱刺激引起强反应;超反常相则是阳刺激引起阴性反应,即该兴奋的反应反而被抑制,而该抑制的反应却反常地兴奋起来。在正常生理状态,通常从觉醒到睡眠的过渡阶段时间短暂,故催眠时相不甚明显,但是,在大脑皮质活动受到削弱,特别是处在受损害的病理状态下,催眠时相就很容易出现,而且某一个时间阶段可能持续相当长久。如果超反常相持续时间久,则可出现幻觉、妄想及其它一些变态心理与行为。
上述心理学早已证实的内容,可以轻易地帮助我们明白,练气功时出现的幻觉,完全是意识进入催眠态时过渡或滞留在超反常相的缘故。明白了这一机制,就可在练功出现幻觉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使滞留在超反常相阶段的意识迅速通过超反常相而消除幻觉。
为什么有时练功心情愉快却又泪流满面?
在练气功的人群中,有时能看到有的练功人虽然没有哭喊,但是泪流满面。有人以为这也是内心的压抑在练功入静时冲动出来造成的。然而,待收功后进行询问,练功人会告诉你,他们流泪时,全身感到非常舒适,心情非常舒畅,心胸也非常开阔,并无苦闷压抑可言。这种练功时心情愉快却又泪流满面的情况该怎样解释呢?
在解答这个问题前,先让我们了解一些有关泪液分泌的知识。眼泪是由泪腺产生和分泌出来的。泪液当中含有少量蛋白和无机盐。此外,还含有溶菌酶,具有杀菌作用。平时除睡眠外,泪腺不停地分泌出少量泪液,通过眨眼的动作敷布到眼球表面,起着滋润和保护眼球表面的作用。泪腺的分泌主要受副交感神经支配,当副交感神经兴奋时,泪液的分泌就增多。
练气功进到入静状态后,身体会发生很多变化,其中一个重要变化就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降低,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增强,这一变化起着决定其它多种变化的主导作用。泪液分泌的增多,恰是这些变化中的一个。换言之,练功时心情愉快却又泪流满面的根本原因是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导致泪液分泌量明显增多。
在我们每人的下眼睑内角与鼻腔之间有一小的管状结构,称为鼻泪管。它的上端开口于下眼睑内角,下端开口于鼻腔。通常情况下,泪腺是不断分泌的。泪液敷布眼球,完成滋润保护眼睛的作用后,缓缓地流入鼻泪管内,进入鼻腔后散发掉。这一循环过程正常时可以保持平衡,使泪液不会外溢。当患感冒引起鼻泪管发炎肿胀时,泪液不能正常流入鼻腔,可出现流泪的症状。而气功入静时所表现的流泪,并非因鼻泪管阻塞,而是由于泪液的分泌量增多,过多的泪液来不及完全经鼻泪管流入鼻腔,只能直接溢出,从而出现泪流满面的情况。其实,这也可以用来说明您练功已经达到了入静状态。
为什么有些人练气功会出偏?
人们在学练气功的过程中,会不断地出现一些练功效应,这些效应中,很多是正常效应,但有时也可出现异常效应。一些异常效应持续时间较短,经过适当调整后会很快消失。也有一些异常效应没有得到及时纠正,持续存在,逐渐引起持久的心理和行为异常,严重者可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与生活。我们将这种因学练气功而造成的各种不同程度的心身障碍,叫做练功出偏。古人将它称为“着相”、“走火入魔”等。常见的气功出偏中,最多见的是各种感觉障碍,如周身气串感、气冲头部感、胸闷憋气感等;此外,还可出现各种外动不已的现象;而学练气功后出现精神异样改变,有时也可见到。
为什么大多数的人练气功获得了良好效益,而有的人却会出偏?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从学练气功的过程来分析。学练气功的过程实际上是练功人学习有关气功理论和方法,并在此指导下进行具体练功实践,将这种练功行为变成条件反射逐步深化固定下来的过程。由此可见,对有关理论认识的正确与否,以及练功方法得当与否,均可决定学练气功时是否出偏,当然,还与练功人自身的心理素质和体质有关。
1、功理本身错误引起出偏,例如有的功法创编者在功理方面宣传:“生命在于运动,一动百病皆消,越动越好”、“真气的力量是很强的,一旦发动起来,想控制也控制不了”,从而造成不少人练功时一味追求所谓“自发运动”,出现大动不已的现象。
2、功理正确,但学功人学练气功时理解错误,或教功人水平低,不能正确表达,教错了方法,均可引起练功出偏。
3、除上述原因外,学功人自身的心理素质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暗示易感性强的人,对错误的理论和指导也照样容易产生反应,又未能及时纠正,形成练功出偏。长期处于心情压抑,有心理障碍的人,练气功后又未能重视相应的精神修养,在气功入静状态下,解除了内心的抑制,出现情绪激动等现象,个别人出现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等过程及个性特征的失调,导致精神障碍。
4、其它象练功实践中的异常刺激,也可引起练功出偏。如在练功入静过程中,没有心理准备,突然听到喊叫、巨响、出现受惊现象,造成惊慌失措、恐惧等偏差。此外所学功法不适合自己的体质、病情,也可能导致练功出偏。例如高血压患者选择了意守上丹田的功法,可引气上行,出现头胀、头痛,或使病症加重的偏差。
为什么初学气功时肠鸣作响、排气增多?
初学气功的人,尤其是集体练功时,经常可以听到练功人的腹部不时出现较响的肠鸣音,甚至从肛门排气的声音也此起彼伏。这是一种正常的练功效应。这种情况是因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增强引起的。
神经生理学告诉我们,调节内脏活动的神经机构总称为植物神经系统。也有人根据内脏活动一般不直接受大脑主观意识的支配,而称之为自主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系统又可分为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两大部分。除个别器官外,多数器官内脏是接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神经支配。胃肠就是较典型的接受双重神经支配的内脏。一般情况下,当交感神经兴奋时,可引起胃肠平滑肌抑制,收缩力减低,使胃肠活动减弱。相反,副交感神经兴奋,则可兴奋胃肠平滑肌,使其收缩力增强,造成胃肠活动增强。
实验研究表明,当练功进到入静状态后,可出现一系列内脏功能活动的变化,例如心率减慢,血压降低,唾液和泪液分泌量增加,胃肠道活动增强等。这些内脏活动的变化都是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增高,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的结果。也就是说,气功锻炼直接影响了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具体表现在消化系统为胃肠道平滑肌收缩有力,活动增强。胃肠道功能的这种变化具有推动食物和肠腔积气的下行的作用,就造成初学气功时,腹部不时出现较响的肠鸣音,以及从肛门排气增多的情况。这种情况随着功法的熟练和胃肠功能的协调会逐渐减弱消失。
初学气功时肠鸣排气增多的情况,在中医认为肝郁气滞的患者中表现的更为明显。中医认为肝主疏泄。怒气伤肝,使肝失疏泄,导致气郁、气滞等气机失调病变,出现胸胁腹胀痛等症状。从神经生理学看,当生气或情绪激动时,直接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在消化系统可造成胃肠运动减弱,消化吸收降低以及肠腔积气,出现胀痛的症状。当患者学练气功进到入静状态时,因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功能活动被调整最大的就是功能处于失调状态的胃肠道。通过胃肠活动由弱变强,消化吸收功能提高,以及肠腔积气的排出,肝郁气滞的病症随之消失。由此可见,气功引起的肠鸣排气反应,不仅是调整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的过程,也是中医所论述的开郁导滞,调畅气机的过程。
实际练功中,个别人拘于面子,该排气时不好意思排出,常可引起腹胀、腹痛的不良反应,有碍练功深入。对此应有正确认识,不必过虑。亦可选择家中或其它完全可以放开的环境,使之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