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快速入门-鼻息法

气功快速入门-鼻息法
气功入门 >>

气功快速入门-鼻息法

快速入门-鼻息法

气机简明
本人学习气功已经有二十多年了,当初学习的方法却不是使用的"鼻息法",因此在学有所成、学以致用中就收效不大。不过那是候正是年青阶段,学习气功也只是一时兴味盎然,在朋友的鼓动下参加的,先学太极为主后学气功为辅,然而我竟然偏向气功,让老师和朋友很失望。到现在也就这也不成那也不是的,过去了这二十多年了,总的说来还是有所得,这就是"鼻息法",因为能让更多的人快速撑握"气功"。有不少的人询问过我,怎么样学习"气功"呢?有没有简明扼要的方法呢?
  首先我还是要说说"气"这个题目,这对学习"气功"的朋友来讲是必要的,虽然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能感受到冷热气温、气流等。但要在自身中发现一股气息,这可能会让很多人不容易体验到,我们的呼吸之气息,很常见的,气是生命活动的根本和动力。 宋代名著《圣济总录》提出:"万物壮老,由气盛衰"的观点,并认为"人之有是形也,因气而荣,因气而病"。气是人体生命的动力和根本,它充满全身,运行不息,关系着人体的健康与长寿。名著之一的《养生肤语》里亦云:"人生天地间,虽可见者形,所以能长久者气。"这又是气在生命活动及养生中的重大意义。
  因此,当我们呼吸之气出入身体就不是个简单的生理体征,而有更多的秘密在其中。我不得不讲讲呼吸之气,其功能表现也不尽相同,因而又有各种不同的名称作用。
  (1)元气。即先天之气,它是人体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一种气,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故又称为元气。元气主要由先天之精化生而来,有激发和推动脏腑功能活动的作用。若元气充足,则脏腑功能强盛,抗病力强,身体康强而少病;反之先天禀赋不足,或因久病劳损,则会出现元气衰惫而诸种病变丛生。平时人们所常说的"元气伤了",即说明病变的严重性,因为是人的根本之气伤了。
  (2)宗气。它是由肺吸入的自然界的清气和由脾胃运化得来的水谷精气,在胸中结合而成。人身的呼吸、声音、语言的强弱与宗气的盛衰相关。又由于宗气贯心脉,以行气血,所以气血的运行、肢体的寒温和活动能力等也与宗气有关。
  (3)卫气。是本于肾中的阳气,但必须依赖于中焦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的不断充养,才能发挥其作用,而卫气的敷布,又必须依靠肺气的宣发。卫气的主要功能是温煦脏腑。润泽皮毛;保卫肌表,抵御外邪,可汗孔开合、调节体温。若卫气虚,可见皮肤干枯、毛发失泽,或易感风寒,或表虚自汗、津液自泄。
  (4)营气。营有营运和营养两个含义。营气主要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所化生,是水谷之气中比较精莹而富有营养的物质。营在经脉之中,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营运于全身而发挥其营养作用。书包网 www.bookbao.com

气非气
气之在机体,属于整体作用的有以上几种,如就局部而言,则五脏各有其气,但两者互相资生、互相联系,又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且其总的生成,都是胃气为根本。如张景岳说:"盖胃气者,正气也,犹言人之正气,即由于胃气之所出。"五脏之气,主要是概括了五脏的各自功能,如心气有推动血液循环的作用,脾气主管人体的吸收消化,肝能贮藏血液、主疏泄等。此外,还有经络之气、六腑之气等,它们又各具有自己的功能。
  (1)保卫肌表、抗御外邪:
  《黄帝内经》里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意思是只要正气充实于体内,外来邪气是不能侵犯于人体的。《黄帝内经》又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这是说邪气之所以侵犯人体,是因为人体的正气虚弱了。这些都说明了人体正气盛,体健,则能抗拒外邪的入侵,若气弱,外邪则易犯之。
  (2)温煦人体,维持体温:
  人体要维持正常的体温,主要依靠气的温煦作用,若气的温煦作用失于调节,则出现四未不温、畏寒怕冷等症。
  (3)固摄体液,不使溢泄:
  脾气可以统摄血液的流行,不使溢出脉管之外;卫气主司汗孔的开合,根据人体的需要调节汗液;肾气能节制尿液或精液,使之有规则地排泄。若气虚不固,可发生出血、多汗、遗尿、遗精等症候。
  (4)激发推动、运行体液:
  人体各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血液的循环,津液的敷布,都得依靠气的激发和推动,若气虚推动无力,脏腑经络的功能就会减退,或者发生血流瘀阻,水液留滞等疾患。
  综上所述,气对于人体的生命活动是十分重要的。要想延年益寿,就必须注意补充人体的气。

气与功的关联
一般气虚:全身疲乏无力,精神不振,少气懒言,语言低微,自汗怕动,舌质淡,胖嫩,脉虚无力。
  肺气虚:呼吸短促、少气懒言、音低等症突出,并有咳嗽、咯痰等症。
  心气虚:气短、心悸怔忡、精神萎顿等症突出,并有脉结代、或迟或数,但虚软无力、心神不宁等症。
  脾胃气虚:面色萎黄、精神疲惫、四肢倦怠,食欲减退等症突出,并多伴有脘腹胀闷、消化不良、大便溏薄及中气下陷脱肛、尿意频频等症。
  肾气虚:面色晦暗,头晕目眩,耳鸣耳聋,并有腰膝酸软、便清长、性机能减退、舌淡润、尺脉虚弱等症。
  上面的言语是专业的论述,我就用平常的话语说明一下吧,能量不足的"气虚"症状:
  1、 很容易疲劳
  2、 烦躁不安,容易发怒
  3、 心情低落,不安感很强
  4、 经常头晕目眩
  5、 容易头部*或突然出汗
  6、 叹气、打哈欠较多
  7、 腹胀、容易放屁
  另外一种情况是"气滞",气的流动被妨碍,处于能量循环不良的状态。
  1、 易气闷,心情不畅
  2、 时时头晕、耳鸣
  3、 动不动就眼睛疲劳
  4、 皮肤干燥、粗糙
  5、 小腿容易抽筋
  6、 指甲较薄容易破裂
  7、 身体容易发寒

气功的体验
气功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有关气功的内容在古代通常被称为吐呐、导引、行气、服气、炼丹、修道、坐禅等等。在古书记载中很少有"气功"二字,偶尔出现"气功"的提法,亦无完整的解释。
  直到本世纪50年代,刘贵珍在《气功疗法实践》一书中写到:"'气'这个字,在这里代表呼吸的意思,'功'字就是不断地调整呼吸和姿势的练习"一般认为"气功"二字从此被确定和传播开来。国外有些资料将气功译为"深呼吸锻炼法",国内有些工具书也如是照搬,显然是未认识到气功的真谛,实际上气功锻炼包括呼吸、体势、意念三类手段,每一类手段又有多种锻炼方法,深呼吸只是众多呼吸锻炼方法中的一种。可见,将气功的定义解释为"深呼吸锻炼方法",是过于片面了。
  事实上,古代的养生家认为,"拧焙汀捌笆橇街植煌母拍睢Mㄋ椎慕玻拧本褪侨颂遄畛醯南忍炷茉矗逼霸蚴侵竿ü筇斓暮粑约耙乘哪芰俊6土吨饕峭ü筇斓暮粑确椒ɡ唇油ㄏ忍斓摹拧保佣锏窖∩怼⒀幽暌媸俚男Ч
  在练气功的过程中,人们常有一些奇特的体验。较常见的有气感、感觉敏锐、定静等等。
  要领
  气功不同,其特点和要求也各不相同,但共同的要求是:松静自然、意气相随、练养结合、动静结合、循序渐进、因人因病而异、持之以恒、生活有节。把后天空气与先天元气合成一股浩然正气的;对生命过程实行自我调节、自我锻炼、健身长寿的科学。如果从中医学角度定义气功:气功是通过调神的自我锻炼,使自身气机变得协调的锻炼方法。下面是我最近发表的一篇文章,先供大家试试。《自我疗法之去除脖子肩膀疼痛 》
  现代人久坐引起脖子肩膀疼痛的症状十分普遍,很多人是日复一日的忍受着这样的折磨,当然大家也会采取一些措施。针对治疗方法;使用推拿按摩、或贴上风湿止痛膏、或针灸拔火罐。一般来说以上的方法都是行之有效的,不过是否立竿见影就不能确定。本人长期伏案工作操作电脑承受脖子肩膀疼痛,也使用过不少消除痛楚方法,一直是反反复复的更替已经习以为常。
  不过在一次睡眠引起落忱巧得一妙法,使自己再也不承受脖子肩膀疼痛之苦了,起因是想某个字的笔划结构,自己头部缓慢随动,大概想好了该字笔划的书写后,因落忱造成的脖子不能随意扭转的情况大有改变。所以我似有所悟萌生出一个念头,用鼻尖描字试试,然后宁神屏息将注意力集中鼻尖,描写了一个永字,大概描写了二三十遍,速度先是从快到慢然后适度。当结束描写后,睁开眼睛脖子肩膀轻松扭动自然,过后二三小时重复以上试验,感觉更佳。恍然大悟凭自身调节,消除脖子肩膀疲乏确有此法。以后就以此方法早和晚间习练,起到了很好效果,再也没有受到过脖子肩膀疼痛之烦恼。
  在此特别介绍该方法给好友分亨,冬季身体易受风寒冷气侵袭,引发脖子肩膀疼痛频繁。注意保暖同时习练这个方法,能起到事半功效作用,另外熟练掌握后不要局限描写某字也可描写唐诗宋词或文章等等。
  假若朋友们使用了我上面这个方法,而且有一定的感觉,那么你就了。其实气功并不是很奥秘的,我认为是很朴实的,的的确确就在我们时时可以撑握之中。有很多方法来学习体会气功,我认为简明扼要是首选,能让学习的人立即能感受到是最快速的方法之一,因此我向朋友们推荐我探索出来的"鼻息法"。
  气功这个慨念词的出现届不过几十年,但却有数千载理论和实验,在很多领域都有发展。因此对气功的看法就各不相同,但最普遍的现象是神秘复杂化了。当然也包括别有用心的人,借气功学说贪天之功,自成一派诱导希望学习气功的人,引其入气功的迷宫。

学习气功
我们学习气功,最主要的是强调个人注意力,在人们专注于某事或某个问题,自已可以不会受到其它任何干扰的情况下,那么注意力就表现出来了。因此在学习"鼻息法"时,这就是很有利的。在一般的情形下,当我们受到了挑衅,引起自身的愤慨,就会有面红恕目圆睁,这就是自身的注意力在头部的表面化,当然这个注意力不是对身体有益的。"鼻息法"是要把注意力用到鼻尖上去,然后做有效率的功,那就是"气功"。这不是一个很难做到的事情,"眼观鼻,鼻观心"这一句话就是一个催化剂,能够让我们尽可能的达成,也就是在这区区六个字中,可以看到就有二个字是"鼻",因此使用"鼻息法"练习气功就是一个快速方法。
  掌握了气功心身同练的特点,有助于深入理解中医"形神合一"、"天人合一"的整体观,而气功作用机制的探讨,亦有益于对中医"气化论"、"精气神"理论和脏腑心理相关性等的深入认识。
  气功是中国传统医药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2000多年前成书的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对气功锻炼的方法、理论和治疗效果等内容,都有记载。在《素问》的八十一篇中,就有十几篇直接或间接地谈到有关气功方面的内容。可见,在春秋战国时期以前,气功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医疗保健方法。
  从中医发展史上看,我国历代医家对气功都很重视。不仅在著作中有对气功的论述,而且许多名医本人也是气功实践家。如汉代名医张仲景在其名著《金匮要略》一书中说:"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呐,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这里所说的"导引吐呐"就是气功的一种方法。著名的"五禽戏",相传就是汉代名医华佗所创,流传到今天仍被气功爱好者所喜爱。其后晋代葛洪所著《抱朴子》、南北朝陶弘景所著《养性延命录》、隋代巢元方所著的《诸病源候论》、唐代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王焘所著《外台秘要》、宋代《圣济总录》以及金元四大家的著作中都有气功方面的论述。在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所著《奇经八脉考》中指出:"内景隧道,惟返观者能照察之"。意思是说,在练某种静功的过程中能够觉察出人体的经络变化。清代著名温病学家叶天士和吴鞠通,都有气功的实践和论述。近代名医张锡纯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也有专论气功的章节,并指出学医者应参以静坐。中国古代气功从一开始就用于治病和健身。气功所以能够治病,主要是因为它对大脑皮层和皮层下植物神经中枢及心血管系统能起到有益的调节作用,对机体的异常反应有纠正作用,对腹腔器官有一种按摩作用,对自身生理机能可起到自我控制作用等。练功对人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可以排除情绪的干扰,让人体的生理、生化处于最佳工作状态;气功中的放松、入静和呼吸可缓解大脑皮层对整体的应急性反应准备,为机体的休息、修复和调整提供有利条件,亦即可清除"七情"对机体的扰乱,降低机体对外部环境的劣性刺激的敏感性,减弱"六欲"的危害;经过缓慢调整,使整体耗能减少,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气功大致是以调心、调息、调身为手段,以防病治病、健身延年、开发潜能为目的的一种身心锻炼方法。调心是调控心理活动,调息是调控呼吸运动,调身是调控身体的姿势和动作。这三调是气功锻炼的基本方法,是气功学科的三大要素或称基本规范.气功是人们在生产、生活、医疗保健等多种实践中,逐渐总结而形成的。气功疗法与体育疗法有联系又有区别,它可以包括体育疗法,但体育疗法却代替不了气功疗法。肢体运动始终只是气功调心的手段之一,呼吸运动也是为调心服务的,三调是统一的整体,必以调心为核心。内练与外练是结合的,应以内练为主。气功之气是指"内气"、"真气",具有更深刻的含义。气功疗法具有综合性的特点,至少它是心理疗法与体育疗法的综合。
  气功疗法包含心理疗法,但是与心理疗法有区别。心理疗法一般是指医生用语言、表情、姿势、态度等,对觉醒状态下的病人进行说理、暗示治疗;或用一些特殊的诱导方法,使病人引起一种表面上有些类似于睡眠的催眠状态,再对呈催眠状态下的病人进行暗示治疗。故病人始终是被动的。而气功疗法的特点是发挥病人的主观能动性,病人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自我锻炼从而加强自我控制能力而收效。

化繁为简不二之法
"鼻息法"达成气功后有三个进阶,一是随心所欲,自已感觉身体哪个部位不适,就针对哪,当恢复后就可以不再使用。二是聚气散气,在自已身体并无不适之症状的情况下练习,有个专业名词叫"小周天",就是把呼入的气在上半身游动一圈。三是有病痛针对病痛,以达到恢复健康为目的,不过,要在此阶段练习就必须在第二个基础上才会有发展。鼻息法的用功是以描字、书写为引导的,因为这样就有"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我认为练习气功不要单一的去练习,在动静相结合,很多指导员就是把动和静分开了,一会让人家学静功,一会又说动功。初时以字、词、句着手,也就和小学生一样学习方法,撑握了后再造句子,听写默写整句整章。用鼻息法练习气功,我喜欢听写默写唐诗宋词,很容易能感受到作者的心境。
  原始的气功没有名称,以后一部分称为"舞",如《吕氏春秋》所说的"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春秋战国时期,气功被概括于"导引按跷"之中,如《素问

Add comment


Security code
Refr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