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抵上颚的正确位置

舌抵上颚的正确位置
气功入门 >>

舌抵上颚的正确位置

 
一般现在打坐的方法。若是坐的正直了,即使你昏沉、睡着了头也不会动,因为他象一塌铜钱是一样的,一搭一松的立在那里,牙不要咬住,“舌柱上腭”,舌一顶上腭之后,小舌自然就打开了,喉腔扩大了,呼吸就畅通了,不容易昏沉,舌顶上腭不容易昏沉,你要真正舌住上腭,打坐一般不会昏沉,因为他呼吸空气具足,氧气具足,人昏沉的时候,就是脑血氧不足了,氧不足就发木,一发木头就昏,神经系统失去控制了。


 

 
      我看到修真子老师说:正确的舌抵上腭是,口中发“尔”声,舌尖所抵之处就是。也就是图中的位置2或3,都可发“尔”声。首先我可以藉由人基本造的了解,在鼻腔口腔之,即上椤附颉梗衷弧干嚣o颉梗卸[(唾液分泌腺),舌根下亦有二(左榈ぞ槭颂正是廉泉穴(唾液分泌腺)。口腔後檠屎恚眍^下接夤埽楹粑獬鋈胫;咽下接食道,轱食入胃的通路。如用舌头沿上腭滑至上腭最后无骨坑凹那里的那地方确认为鹊桥的话(位置3),但是这地方靠近喉咙,舌头顶那里的话又弯的厉害?舌头发酸的很?是这位置吗?
 
但是我又看到论坛有人说小议舌抵上腭
 
     舌抵上腭即柱舌,古名为“搭鹊桥”,是气功“调身”中最基本的内容之一,在气功修炼中有重要作用。
 
      气功修炼,重在调心。心乃“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王”,而“舌为心之苗”,故舌抵上腭不仅有利于调心,而且对五脏六腑均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任脉经穴,下起于会阴,上终于承浆(位于下颏唇沟的中点);督脉经穴,下起于长强而上止于龈交(位于上唇系带与齿龈连接处),舌抵上腭,可以上承督脉之龈交而下接任脉之承浆,对于沟通任督二脉气血的运行、形成“周天运转”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故古人将舌抵上腭形象地称为”搭鹊桥”。那么舌抵上腭该如何操作呢。按正宗的传授,并非是有意地将舌头卷起抵住上腭,否则将“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其正确的操作方法是:把口唇轻闭、牙齿扣拢,舌尖即会自然地抵在上腭与上牙龈之间(实为龈交穴内侧),而绝不可将舌头翘起用力抵住上腭。位置1 。
      或口中发“尔”声时舌也可顶在图中位置2的地方(即在1和3之间皱纹多的当中为鹊桥)这样舌头比较舒服难道是这个位置正确吗?
答案
      舌顶上腭,我查阅了很多书和资料,有一本叫"八宝硬气功"的书有谈到怎么 "舌顶上腭" ,具体内容如下:舌体宜直不宜卷,宜轻不宜重,恰在靠近上牙根处.但一本道教典籍介绍是舌尖顶在硬腭和软腭之间。说上腭是天池穴,因其上通脑髓,恐其往下泄气,用舌顶住天池穴,引真气由玄膺穴下降丹田,生有甘露,顺归气管,过十二重楼。
 
      闭口藏舌,舌顶上腭的做法,从前是要把舌尖反卷过来成90度,以舌尖底面顶到上腭部位。因在人之上腭有两个小窝,叫做“天池穴”。故上腭是天池穴所在,位置在上牙床内寸许凹陷处,口念“而”字舌尖所触部位。闭天池,一是为了开玄膺(玄膺穴在巧舌之后),玄膺一开真息往来畅通无阻。再则闭天地易生津。舌根下有生津两穴.左为金井,右为石泉。静坐往往有津液满口的现象,并感清而甜。此时应用吞律法将津液吞入腹内。即舌顶上腭不动,将津液吮至舌根待欲喷呛时引颈吞下并“汩汩”有声。据说这样引吞能直接入任脉化为阴精,是造精之捷径,健身之妙法。
 
      舌顶上腭,是炼#57346;的起码常识,但其原理,无人深究。人之上腭部位,有两个小窝伸进手指可以摸到,道家称为“天池”,此非针灸之穴位,乃属修炼之关窍。在位置3 前面的硬骨处2 边有 2个小孔,用你舌头点到硬骨后,舔下 2边, 2个洞吧,还是软骨(或说无骨之凹处),所以可以确认该顶这位置为正确。
      一般各家功法,多半是讲舌“抵”上颚,有的说舌尖轻轻抵住上齿龈。这种做法的目的是为了接通任督二脉,同时产生津液。从我的实证效益看,舌尖如果轻抵上颚或抵住上齿龈,口生津液的效果并不明显。查有关史料,则是讲:“舌柱上颚”,并强调“渐塞喉咙一窍”,意为舌头与上颚接触的过程中,要像一根柱子擎住上颚,并且舌尖要逐渐向软腭的尽头,接近喉咙的部位移动,最后定在此处。 用此法修炼,虽然开始舌头有些不自然,但很快就适应了,而且津液可以比较明显地出现。
 
      同时我也得到已通任督的朋友说舌头自然放松就行,等练出了气通任督到时会有股力量把舌头吸上去。所以我认为一开始的话也可以顶位置1,虽然津液没正确位置来的多,等以后到通任督自然就会顶到正确的位置了。我这几天没事就舌抵上腭一直溢出满口很稠的津液,并感清而甜,大家可以一试。

         乐善堂玄关子刘凤璋问曰:“闭门藏舌,舌顶上腭,各门全有此法。又能将气一升,舌尖一顶 ; 气一降,舌放下。而名此舌曰‘钥匙’。此理可真否?”
  千峰老人曰:“此是人道之法,使世人先明如何作人,积功累行,以求其真道,与人性命生死无干。
  彼以舌为莲台,气为祥云。舌顶上腭,一升气,谓之元神由顶而出,即佛坐莲台,驾云上天,为离。气又一降,舌尖放下,谓元神回至世界,为坎。气升舌顶,名为元神填离而成乾,坎遂成坤,此彼等取坎填离之命义也。
  舌顶上腭,真道有斯功,而非此种解释。即如取坎填离,乃是还精补脑之别名。因人年龄日长,知识日增,而七情六欲,处处削年剪命,虽知损生危命之源,仍不肯加以限制。追至腰偻目短,形容枯槁,讵知脑力亏耗,记忆退则思路不张,根蒂无由滋荣。精神衰,则职责难尽。是故修道人首先保精固肾,实则留阳锁命耳。
  昔吾师了空曰:‘上腭是天池穴,因其上通脑髓,恐其往下泄气,用舌顶住天池穴,引真气由玄膺穴下降丹田,生有甘露,顺归气管,过十二重楼。’故舌尖倒顶上腭,真气聚于祖窍之前。眼常观此窍,耳常逆听此窍,舌常顶此窍,运用思维,念念不离此窍,行、立、坐、卧,心心常在此窍,一转瞬间,亦不可忘却此窍。憾然心清气爽,浩然气畅身壮,寂然无思无虑,豁然知空不空。了然悟性。真性功夫至此,自然精神朗发,智慧日生,心性灵通。忽有一点真阳,从中而发出,此为玄关现矣。
  故我师南无派敲跷道人曰:‘玄关无定位,黄庭一路为玄关。’若不舌顶天池穴,而黄庭先天真一之气泄矣。如果不知上腭部位,可至补牙馆参观,石膏上牙模形深陷处一○是也。如不顶住上腭,真气不能下降丹田。此是真人行吸呼气之法也。”
        乐善堂坤生玄润姑刘葛氏仲芳问曰:“弟子正在参禅打坐之时,手脚恍惚乱动,身似向前扑倒,猛吃一惊之状。叩师揩明,感受何病?”
        千峰老人答曰:“此是意念未归中,而舌亦未顶上腭之故,即生此怪状。速将意归中,此柄立消。如见一切景象,俱是幻境,只是意念归中,坏景自除。”

         舌顶上腭:人之上腭部位,有两个小窝,伸进手指可以摸到(上图中应为4之两边),道家称为“天池”,此非针灸之穴位,乃属修炼之关窍。其窍上通泥丸,泥丸即是大脑,为神呕峋壑淝喜槐眨蚵┥衤牛蘖都已ldquo;口开神派rdquo;,即是此义。故须舌尖反卷,上封此窍,抿口合齿,保养神拧I畔啾В蚪蛞阂鬃蹋婵谘氏拢喔任逶啵缤ざ溉橹础A硗猓喽ド想瘢褂薪油ㄈ味蕉龅淖饔茫さ朗跤锍莆ldquo;上鹊桥”。还丹之时,大丹亦从此窍降下,倘不接通,则易外漏鼻窍而走失,谓之“玉柱双垂”,毁人性命,不可不慎。

还有一篇文章是这样讲的:
        我看到有人说:正确的舌抵上腭是,口中发“尔”声,舌尖所抵之处就是。也就是图中的位置3。首先我可以藉由人基本造的了解,在鼻腔口腔之,即上椤附颉梗衷弧干嚣o颉梗卸[(唾液分泌腺),舌根下亦有二(左榈ぞ槭颂正是廉泉穴(唾液分泌腺)。口腔後檠屎恚眍^下接夤埽楹粑獬鋈胫;咽下接食道,轱食入胃的通路。即用舌头沿上腭至无骨坑凹那里的那地方?但是这地方靠近喉咙,舌头顶那里的话又弯的厉害?舌头发酸的很?
  但是我又看到有人说小议舌抵上腭
  舌抵上腭即柱舌,古名为“搭鹊桥”,是气功“调身”中最基本的内容之一,在气功修炼中有重要作用。
        气功修炼,重在调心。心乃“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王”,而“舌为心之苗”,故舌抵上腭不仅有利于调心,而且对五脏六腑均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任脉经穴,下起于会阴,上终于承浆(位于下颏唇沟的中点);督脉经穴,下起于长强而上止于龈交(位于上唇系带与齿龈连接处),舌抵上腭,可以上承督脉之龈交而下接任脉之承浆,对于沟通任督二脉气血的运行、形成“周天运转”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故古人将舌抵上腭形象地称为”搭鹊桥”。那么舌抵上腭该如何操作呢。按正宗的传授,并非是有意地将舌头卷起抵住上腭,否则将“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其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把口唇轻闭、牙齿扣拢,舌尖即会自然地抵在上腭与上牙龈之间(实为龈交穴内侧),而绝不可将舌头翘起用力抵住上腭。位置1或者2者取其中,顶在图中位置2的地方?
        正确答案:舌顶上腭,我查阅了很多书和资料,有一本叫“八宝硬气功”的书有谈到怎么“舌顶上腭”,具体内容如下:舌体宜直不宜卷,宜轻不宜重,恰在靠近上牙根处.
  但一本道教典籍介绍是舌尖顶在硬腭和软腭之间。说上腭是天池穴,因其上通脑髓,恐其往下泄气,用舌顶住天池穴,引真气由玄膺穴下降丹田,生有甘露,顺归气管,过十二重楼。
  闭口藏舌,舌顶上腭的做法,从前是要把舌尖反卷过来成90度,以舌尖底面顶到上腭部位。因在人之上腭有两个小窝,叫做“天池穴”。故上腭是天池穴所在,位置在上牙床内寸许凹陷处,口念“而”字舌尖所触部位。闭天池,一是为了开玄膺(玄膺穴在巧舌之后),玄膺一开真息往来畅通无阻。再则闭天地易生津。舌根下有生津两穴.左为金井,右为石泉。静坐往往有津液满口的现象,并感清而甜。此时应用吞律法将津液吞入腹内。即舌顶上腭不动,将津液吮至舌根待欲喷呛时引颈吞下并“汩汩”有声。据说这样引吞能直接入任脉化为阴精,是造精之捷径,健身之妙法。
  舌顶上腭,是炼诺钠鹇氤J叮湓恚奕松罹俊H酥想癫课唬辛礁鲂∥焉旖种缚梢悦剑兰页莆ldquo;天池”,此非针灸之穴位,乃属修炼之关窍。在位置3前面的硬骨处2边有2个小孔,用你舌头点到硬骨后,舔下2边,2个洞吧,还是软骨(或说无骨之凹处),所以可以确认该顶这位置为正确。
  一般各家功法,多半是讲舌“抵”上颚,有的说舌尖轻轻抵住上齿龈。这种做法的目的是为了接通任督二脉,同时产生津液。从我的实证效益看,舌尖如果轻抵上颚或抵住上齿龈,口生津液的效果并不明显。查有关史料,则是讲:“舌柱上颚”,并强调“渐塞喉咙一窍”,意为舌头与上颚接触的过程中,要像一根柱子擎住上颚,并且舌尖要逐渐向软腭的尽头,接近喉咙的部位移动,最后定在此处。 用此法修炼,虽然开始舌头有些不自然,但很快就适应了,而且津液可以比较明显地出现。
  同时我也得到已通任督的朋友说舌头自然 放松就行,等练出了气通任督   到时会有股力量把舌头吸上去。所以我认为一开始的话也可以顶位置1,虽然津液没正确位置来的多,等以后到通任督自然就会顶到正确的位置了

 

 

Add comment


Security code
Refresh